辜鸿铭的著作,英文专著:
1.PapersfromaViceroy'sYamen:AChinesePleafortheCauseofGoodGovernmentandTrueCivilization.封面上有赵凤昌亲笔手书的中文书名《尊王篇》。该书于1901年在上海出版,乃是辜鸿铭自和义和团运动以来,陆陆续续发表。
2.ETnunc,reges,intelligite!TheMoralCauseoftheRussia-JapaneseWar《当今,皇上们,请深思!日俄战道德原因》,它从1904年12月10日起在《日本邮报》上连续发表,1906年结集于上海刊行。主要讨论日俄战争在道义方面的根源,兼及中西文明问题,并批评俄日双方的政策。
3.TheStoryofaChineseOxfordMovement《中国牛津运动故事》,是辜鸿铭为纪念张之洞而作,1910年首次在上海出版。
4.TheSpiritoftheChinesePeople《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这是辜鸿铭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
辜鸿铭生平事迹。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字汤生。
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
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
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
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
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
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
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
”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
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
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
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
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
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
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
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
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
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
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
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
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
”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
”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
后来又翻译了《大学》。
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
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
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
1915年《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
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
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
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
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
辜鸿铭 五四运动写的那篇文章 文章
写的多了,应该是《春秋大义》《论语》之类的译成别国语言在外国发表。
或者就是在国外刊物上痛批国内学生,痛骂学生的文章在报纸上就几句话而已,指出闹 共 和的学生是暴徒。
辜鸿铭在国外很有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也正说明了他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
只能说明辜鸿铭是个悲剧人物,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
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民族自尊。
他把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和思想带给了世界,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他促使世界第一个孔子学院的诞生,近代中国的人物,也唯有他,是最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敬的人物,然而在他的祖国中国,却屡屡被自己的同胞和学生嘲笑唾骂误解着,我们不能不遗憾那样的时代里,我们的大多数青年的幼稚和愚蠢。
他在《论语》译序中声称:我们只想在此表达一个愿望,希望那些有教养有思想的英国人在耐心读过我们的译作之后,能够反思一下他们对中国人已有的成见,并能因此修正谬见,改变他们对于中英两国人民与人民、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态度。
怪诞辜鸿铭一文中他的个性给人启示,结合文章谈谈张扬个性应该以什...
一、深厚的文化功底,学贯中西。
给予辜氏自信力,使他能言善辩。
二、无丝毫遮掩,由性情而语,做真性情之人。
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三、对周围人情事故,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极其深厚的关注力。
四、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特有的人生观、自豪感。
做到“菊残犹有傲霜枝”
求作文800字:《我也很阳光》
他必须透过厚厚的镜片才能看清这个世界。
这厚厚的玻璃是透明的,对他来说却是一道屏障,我们似乎也无法透过那个窗口看到一个真实的男孩。
他觉得自己是处在心灵孤岛上的鲁滨逊,大山一样沉重的孤独感压迫着心灵。
他彷徨过,迷惘过。
曾经在他的随笔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有多少不眠之夜,我长久地看着窗外黑暗的、像死一样沉寂的街道,看着天空中闪烁的群星,或是一弯闪烁着寒光的月牙儿,默默地想着。
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能独自看看自己内心的伤口。
那些无法言表的痛苦像是笼罩一切的黑暗,而这漫漫长夜又何时才能走到尽头?也许时间的河流被彻底冻结,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再有东方旭日,永远不会再有鸟语花香。
也许我永远将会被禁锢在这死一般的寂静的黑暗之中。
我想喊,但黑暗吞噬了一切的声音;我想跑,但这黑暗永远跑不到头。
回首过去的日子,那些孤独让我一次又一次地难过;而面对将来,那些看不到头的痛苦更让我恐惧。
”读到这里,我眼睛湿润了。
在那漫长的黑夜中,他多么希望能看到一点灯光,让孤独的心灵得到一点精神上的温暖。
作为班主任、语文老师,我不禁深深地自责。
平时总觉得他有点怪,甚至是有点孤僻。
课后总在座位上不动,同学和他的交谈也不多。
其实这个高度近视的男孩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文笔让人赞赏不已。
我在班上读了他的文章,我看到他严肃的神情变得不自然起来,透过厚厚的镜片,我发现他的眼睛在闪光。
他弯着的身子挺直了,两手不停地搓着。
同学们给他热烈的掌声,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
我发现,他害羞地笑了,像一个天真的小孩。
后来,语文课上我常常让他回答问题,我发现他对问题的认识很深入,知识面很宽,语言表达也很流畅。
特别是说到激动的时候,那浅浅的笑容和闪光的眼神……后来,许多同学都称他为“夫子”,想想他的模样,想想他的才气,觉得这个绰号挺好。
接触多了,谈的也多了。
他告诉我,他喜欢读书。
最初是把书的世界当作避难所,躲进书里来摆脱那些孤独感和痛苦。
那些寒冷的冬夜,窗外是漫天飞雪,然而,屋里一盏灯亮着,发出柔和的光。
桌上是一本翻开的书,书页有些发黄,就像那些秋天的落叶那样金黄。
没有热水袋也没有取暖器,但他觉得十分暖和。
灯光驱散了黑暗与寒冷,书让他忘记了孤独。
文字不是静止的,他们在眼前流动着,像一股暖流。
书里的每字每句都带着暖意。
他的阅读面更宽了。
他读过《新文化与真文人》,较深入地了解了辜鸿铭、易顺鼎、徐志摩、郁达夫、九指头陀、苏曼殊等几位文人。
读过《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传记的优美语言,对历史的独到见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读书他还经常看名家访谈类节目,“面对面”地领略大师的风采。
尽管高三生活十分紧张,学习任务十分繁重,他还是抽出时间看《南方周末》、《看世界》等报刊,并且还常与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换意见。
看了很多书,知道了一些事,体会过很多种感情。
他也有了许多自己的想法,想说,想写,也爱写。
有时结束晚自习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常常拿起了笔,将自己的感情付诸笔端,在纸上描绘出自己的心灵历程。
他说他想让自己内心的岩浆流出来,流到纸上,在纸上冷却凝固。
想把心中所想统统倾泻在纸上,让内心自由地表达,让情感自由地流淌。
尽管这种表达常常是无人能懂的独白。
当看到自己写下的一页页文字,内心总有一种超凡而纯粹的喜悦,就像一个完成一件作品的工匠一样,把自己写下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欣赏着自己的成果。
虽然很多时候这种自我表达还是稚嫩的,不成熟的,甚至是可笑的。
但,他爱写,写作是一种享受、一种放松。
翻阅他写下的那些文字,从高一到高三,有厚厚的一大本。
看着一篇篇随笔,我仿佛又看到了他那羞涩的笑容和透过厚厚的镜片闪光的眼神。
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你会发现,其实他也很阳光。
他叫金锴,一个戴着眼镜的大男孩。
2008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开始了他人生的又一段追逐阳光的旅程。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材料作文
逐渐长大的我,偶尔站在镜子目前欣赏自己,才发现,我变了。
变化之一:莫过于我不再小肚鸡肠,而是落落大方了。
以前,我非常小气,什么事情都爱斤斤计较。
像上次,因为一点儿小事,我就和同学们打起来了。
事后,我百般思量:“为什么要和他打?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大方一点,让一让他呢?”我明显感到这件事完全是由于自己的小气,如果当时我能够宽容一点、和气一点,那么事情不就不会发生了吗?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此后,我便开始学着大方点儿。
在同学们面前,我显得举足文雅,对同学们的无理取闹只当作是开玩笑罢了。
所以我的心情随时随地都很舒畅,活像快乐的天使,与别人相处,一点矛盾也没有。
变化之二:以前我不爱看书,现在我变得越来越爱看书了。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我的震撼。
保尔那百般不挠的精神怎能不感动我、激励我呢?以前,我一不小心摔伤了脚,就哭哭啼啼的,十足一个娇里娇气的女孩子。
现在想起来,真是无地自容呢!变化之三:现在,我已经有泪不轻弹了。
在挫折面前,我不再轻易滴下一颗屈服的眼泪。
你们说,我是不是整个形象都焕然一新,与以前迥然不同了呢?
邱吉尔的生平英语作文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 KG, OM, CH, TD, DL, FRS, RA (30 November 1874 – 24 January 1965) was a British statesman who was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1940 to 1945 and again from 1951 to 1955.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wartime leaders of the 20th century, Churchill was also an officer in the British Army, a historian, a writer (as Winston S. Churchill), and an artist. 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nd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be made an honorary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Churchill was born into the aristocratic family of the Dukes of Marlborough, a branch of the Spencer family. His father, Lord Randolph Churchill, was a charismatic politician who served as 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his mother, Jennie Jerome, was an American socialite. As a young army officer, he saw action in British India, the Sudan, and the Second Boer War. He gained fame as a war correspondent and wrote books about his campaigns.At the forefront of politics for fifty years, he held many political and cabinet positions.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he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Trade, Home Secretary, and First Lord of the Admiralty as part of Asquith's Liberal government. During the war, he continued as First Lord of the Admiralty until the disastrous Gallipoli Campaign caused his departure from government. He then briefly resumed active army service on the Western Front as commander of the 6th Battalion of the Royal Scots Fusiliers. He returned to government as Minister of Munitions, Secretary of State for War, andSecretary of State for Air. In 1921–1922 Churchill served as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then 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in Baldwin'sConservative government of 1924–1929, controversially returning the pound sterling in 1925 to the gold standard at its pre-war parity, a move widely seen as creating deflationary pressure on the UK economy. Also controversial were his opposition to increased home rule for India and his resistance to the 1936 abdication of Edward VIII.Out of office and politically "in the wilderness" during the 1930s, Churchill took the lead in warning about Nazi Germany and in campaigning for rearmament. At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he was again appointed First Lord of the Admiralty. Following the resignation of Neville Chamberlainon 10 May 1940, Churchill became Prime Minister. His steadfast refusal to consider surrender helped inspire British resistance, especially during the difficult early days of the war when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and Empire stood alone in its active opposition to Adolf Hitler. Churchill was particularly noted for his speeches and radio broadcasts, which helped inspire the British people. He led Britain as Prime Minister until victory over Nazi Germany had been secured.After the Conservative Party lost the 1945 election, he became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to the Labour Government. He publicly warned of an "Iron Curtain" of Soviet influence in Europe and promoted European unity. After winning the 1951 election, Churchill again became Prime Minister. His second term was preoccupied by foreign affairs, including the Malayan Emergency, Mau Mau Uprising, Korean War, and UK-backed coup d'état in Iran. Domestically his government laid great emphasis on house-building, and introduced safety and sanitation regulations for housing and workplaces. Churchill suffered a serious stroke in 1953 and retired as Prime Minister in 1955, although he remained a Member of Parliament until 1964. Upon his death aged ninety in 1965,Elizabeth II granted him the honour of a state funeral, which saw one of the largest assemblies of world statesmen in history.[1] Named the Greatest Briton of all time in a 2002 poll, Churchill is widely regarded as being among the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British history, consistently ranking well in opinion polls of Prime Ministers of the United Kingdom.
1000字的作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国古代之传统文化有人说,中国古代的东西是全对的,有人说中国古代的东西是半对的,甚至有人说,中国古代的东西是全不对的。
我市第二种意见,但我认为,只有一样不对。
那就是武术。
我们不谈武术,谈的是其他对的。
一般来讲,人们批评的只是这几个方面。
有人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太死板;有人说,中国对妇女不公平;有人说,中国古代的科学不发达;有人说,中国太迷信;甚至有人说,中国古代的闭关锁国,才导致现在的落后。
我认为,这些不是错的,而恰恰是对的。
洋鬼子信的布尔什维克、马克思等人,他们并不和其他的欧洲人有什么不同。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辜鸿铭说,欧洲人是不道德的,这完全正确。
在中国,封建、资本、共产,乱七八糟的主意哪个都好,只是中国人的文化是千年不变的。
经书流传五千年,胡适(陈)独秀毁一旦。
中国人很讲礼貌,重礼节、面子,这都是由经书传下来的。
中国的落后,并没有什么可惜。
西方的科学都是伪进步。
西方人因为本质是不道德的,但我们中国人不是。
洋鬼子没有伦理道德,所以他们无权影响中国。
摘录辜老先生的春秋大义一段:“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
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
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
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有一种关于极乐世界的说法也同样用于对中国语言的学习∶除非你变成一个孩子,否则你就难以学会它。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
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
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举例来说,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儿童时代的记忆力要强过成年后的记忆力。
因为儿童就象中国人一样,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
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厶其礼貌的本质是什厶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
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著一种心灵的生活。
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徵。
中国人的礼貌虽然不象日本人的那样繁杂,但它是令人愉快的。
相反,日本人的礼貌则是繁杂而令人不快的。
我已经听到了一些外国人的抱怨。
折衷礼貌或许应该被称为排练式的礼貌──如剧院排戏一样,需要死记硬背。
它不是发自内心、出于自然的礼貌。
事实上,日本人的礼貌是一朵没有芳香的花,而真正的中国人的礼貌则是发自内心、充满了一种类似于名贵香水般奇异的芳香。
”中国对妇女的问题一直是世界声讨的事情。
就这个问题,辜老先生就发表过言论:“女人难以驾驭,所以必须给予限制。
孔子曾经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也许有人会拿出来其他的证据,但是这些证据中的“证据”部分大多是语助词。
科学的问题,应该说,洋鬼子切实应该让我们学习,但不代表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阴阳学。
阴阳学,其实就和洋鬼子的物质学是一回事。
至于闭关锁国,那是最后一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证明: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在美国把辫子剪了,长袍脱了,回来不得造反哪!这种情况,不闭关能行么?
提供一篇怀古的文章
黄鹤楼随想黄鹤楼 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对于它的评价,历来都是很高的。
李白就曾说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
能让诗仙却步,总得有点儿道理才对。
但如果单看首联与尾联,根本不搭架。
怎么就能从仙人乘鹤,扯上日暮乡关呢? 想起了两个概念:时间、空间。
黄鹤杳杳,仙人已是渺渺难求了,而时间的跨度直达千载,白云苍狗,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茫无限。
这样的无极令人油然而生天地悠悠的感想: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哪里是我的家园?暮色烟波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迷朦,甚至自我的形象,也混沌不清,茕茕孑然。
在这样的时空交织之中,到哪儿可以找得到“我”安身立命的所在,哪儿又是我的心可以栖息的地方? 这样的感叹是极易引起共鸣的。
最近找了一些中国古诗词来看,结果发现,关于乡愁的主题几乎满眼都是。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是士大夫对家国的悲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是闺中人对游子的悬念。
而遍插茱萸的登高者中,独少了远方的兄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问来问去,竟只为了故乡的窗前那一翦寒梅;月亮圆了,那起舞弄清影的人,却说道圆的时候也是离别的时候…… 家是什么?抽象而具体。
于眼,也许是田园中的一抹新绿,河岸边绯红的夕阳;于耳,也许是驿路上断续的夜雨霖铃,荒原上一声苍凉高亢的秦腔;于鼻,也许是暮色中的袅袅炊烟,新雨过后泥土的芬芳;于舌,也许是母亲亲手包的那一顿饺子,茉莉花茶略带苦涩的清香。
六根难净,于是,开始思乡。
秋风起,莼香鲈肥;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中国人,也许是乡土情结最重的。
这可能和长久形成的封建宗法制度有关。
以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人,人的个体只作为家族的附庸而存在。
离开了家族,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人就如飘飞的秋叶,无根的浮萍,什么也不是。
就像孔子说的,父母在,不远游。
被这样的古训熏陶着,离家远行,在心灵上便造成了一种负罪感。
这样的负罪感加重了对故乡的思念,从而使乡愁普遍化,也更加扩大了由此而生的联想,包括将家国相连的概念。
说到这儿,想起了两个人,王国维、辜鸿铭。
前者自沉,所殉的不是一个死去的朝代,而是一个远去的乡梦。
这样复杂的巨变之中,他已经无法找到关于家国的心理认同。
后者博学古今,却始终以遗老自居,究其实质,也是对一代人在精神上赖以生存的乡土怀着至死不渝的执著,顽强地在乱世中做一种精神上的苟全。
而终生不剪的辫子和始终痴迷的小脚,只是一种外化的表征。
这样的两个文人,是极有代表性的。
推溯至远古,采薇采薇,薇也柔止,伯夷叔齐的歌声里,茫然的悲怆折射出永不肯放弃心灵赖以托身的住所那一种断然决然。
从头到尾,一脉相承。
世界变了又变,谁在桥边抱柱,以一种对情人般的至死不渝,用生命去守候那一个最初的立足点?这样的人,毕竟不多得。
故乡网的主题:此心安处是吾乡。
而,我心何处?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辜鸿铭的著作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