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王昌龄简介资料》21700字
王昌龄简介资料
王昌龄简介资料2016-11-14浏览:分享人:李云海手机版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下面品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生平简介
王昌龄( 698 约757 )~ 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727 )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 734 )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王江宁。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
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
1 / 42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诗鉴赏
《从军行》一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说:
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这里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这两句诗是一个倒装句~使诗歌画面的色彩顿时突现~同时~从地理学的角度讲~站在?孤城?
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门关、祁连山和青海湖这三点相联的千里边防线的~这里一个?遥望?及其所提领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三地呈现于同一幅画面~既是想象、夸张的手法使之?视通万里?~又突现了戍边将士那全局在胸、重
2 / 42
任在肩的历史责任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唐代西方的劲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军与吐蕃贵族军队多次交战、激烈争夺的边防前线;而玉门关一带~则西临突厥~这一带也是烽烟不绝、激战连年。?黄沙百战穿金甲?就是这种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其中~?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这里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七十七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智取楼兰国王之首级胜利归来~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这里借指吐蕃和突厥贵族的当权者。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
3 / 42
们臵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壮苍凉的~这与诗中色彩的巧妙运用大有关系。
?青海长云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国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王昌龄能够将?色?和?光?交织起来~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因而~这里的色彩光线已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属性~色彩光线的描写也不只是起美化画面的作用~它们已融入了丰富的感受和情绪~色彩实际上已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了。?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实际上是采用以色彩传情的写法~达成情景交融的佳句。
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
4 / 42
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诗鉴赏
这首诗以久戍边关的士卒口吻抒写军中思归之情。
首句中的?烽火城?~代指设臵烽火台的边城;古时边境上筑高城以御敌~一旦敌人入侵~便于城垛上燃狼粪或柴草~白天以烟、夜间以火来报警。?百尺楼?~也指边地戍楼。这两种景物~都是边境上所特有的;它既点明了地理环境~又给这首边塞诗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沙场氛围。次句则点明这是秋天的一个傍晚~在苍茫暮色中~一名兵士正孤零零地坐在戍楼上;迎着从青海湖上吹来的阵阵寒风~默默无语~神驰他乡。
?黄昏寂寞~独坐凄凉;海风入楼~秋夜怀远。只一句~而层次之中~无穷边思。?(清人王尧衢语)耳边又传来呜呜咽咽的羌笛声:? 更吹羌笛关山月。?关山月~乐府曲调~属《鼓角横吹曲》~内容大都表达征戍离别之情。本来心绪
5 / 42
已十分悲凉的征人~伤离别的乐曲又引发了他无穷的思亲之情。禁不住心驰万里而涌起滔滔愁思。?无那金闺万里愁?~无那~指无奈。金闺~女子闺阁的美称;这里借指家室。这一句不写自己正思念金闺中人~而想象此时闺人正在万里之外念及自己。因边城闻笛而代为金闺之愁;自己之愁已经不堪~而闺中之愁~更将奈何?!这一曲笔使得感情倍深一层。诚如清人李瑛所云:?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无以慰闺中思己~正深于思家也。?(《诗法易简录》)
这首诗起句壮逸~断句凄楚伤神。烽火城是一片孤城;百尺楼为一座危楼;征人独坐其上。一个?独?字~既吻合了征人背井离乡、远涉边地之孤独~也切合了金闺中人因征人不归而独守空闺之孤独。此外~?更吹羌笛关山月?一句~也有?一击两鸣?之妙。
闻笛者固然闻笛伤情~吹笛者又何尝不是和泪吹奏呢?!
吹奏者借吹奏《关山月》所抒发的绵绵离别之情~深深地感染了闻笛者~使闻者顿起金闺之思。
在章法结构上~诗以前三句的写景叙事~来烘托第四句的直接抒情;以第四句的直接抒情来深化前三句的写景叙事。?更吹?、?无那?~转折有致~将全诗推向高潮。而末句中最末一个?愁?字~为一篇之诗眼~使戍卒怀乡思亲的真挚感情~被刻画得既饱满深刻~又含蓄蕴籍。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
6 / 42
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 ?无那金闺万里愁?。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情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王昌龄素有?七绝圣手?之称~他的七言绝句写得概括凝炼~言近旨远;涵义丰富、神韵悠然。这首《从军行》便是一例。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诗鉴赏
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
7 / 42
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绝唱~然而在久戍边关的军士眼中~又是使人厌倦而单调的景象。天天都是那连绵不断的乱山、长城~白天与?大漠?、?落日?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铁衣?的荒野。即使军中作乐~通宵尽欢~乐声嘹亮~也难以消除军士们积郁内心的惆怅。
?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变化~人们翩翩起舞。琵琶是富于边地色彩的乐器~而军中作乐~离不开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
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呵!《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二字~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颇深。
?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
8 / 42
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 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臵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
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优怨?
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一个渺茫而悲凉的境界。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后~到此却汇成一湾深沉的流水~荡漾回旋。?秋月照长城?~为全篇情感之凝结处。这时离情入景~奇想层出~使诗情得以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被誉为?诗之最上乘也?~除音情曲折外~也得益于这绝处生姿的一笔。
仅二十八字的绝句~却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画面~而且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新的声~旧的情~撩乱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脚下的长城。
既有动作~又有声响~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边塞景色~..这一切~都交织在边将士卒们复杂的、撩乱的、萧索的、延
9 / 42
绵无尽的离情思乡之感中了。
清人云:?前者(指《从军行》其一)以海风为景~以羌笛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为事~以秋月为景~景在事后。当观其变调。?乃此绝句之特色也。无怪乎明代诗评家将王昌龄的七绝称为?神品?。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诗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诗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扫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诗的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部队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红旗?代指戍边部队;?半卷?既表现军旗的舞姿~又传达出了戍边壮士奔赴前线时斗志昂扬的高涨士气。浩浩荡荡的部队如湍急的铁流挺进在无边的瀚海之中~使得征途上空烟尘滚滚~遮天蔽日~阳光也仿佛骤然变得昏暗。?日色
10 / 42
昏?三字~借光线之弱渲染出了千军万马急速突进时气宇轩昂的气概和景象。从这人急马疾的后续部队脚下所溅起的?风尘?之中~我们是可以想象到前线敌人之强大和战斗之激烈、待援。而将士的步伐愈快~就愈显示出他们那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三、四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是写急行军途中~忽然传来前方部队报捷的喜讯。?夜战?二字含蕴无穷~它告诉我们:生擒敌酋的胜利来之不易。沙漠中的夜战~既要克服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给将士带来的困难~又要不顾白天行军的鞍马劳顿~没有深广的谋略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就难以克敌制胜。
从诗歌结尾的捷报中~我们可以听出后续部队将士乍闻喜讯、喜出望外的纵情欢呼声~敌酋垂头丧气的抽泣声~先头部队在浴血奋战时惊心动魄的呐喊声..
同时也更能体会出先头部队将士们大智大勇、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诗的第一句写部队急行军时的情景~但诗人只写了漫漫政途上的滚滚风尘~并没有直接写人。诗的第二句也没有直接写戍边将士如何开拔出征~而是写?红旗半卷出辕门?~ 以红旗来喻指军队。这两句都写部队行动的情景~似乎都没提到人~但画面上人的活动不但自见~且是画面的主体。从而使诗句显得分外含蓄、深沉。诗的结句也颇见功力~它虽
11 / 42
然不说前军获胜~但是胜利的氛围却充溢于字里行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敌酋被擒~敌兵这些乌合之众岂不如鸟兽散?正因为诗句充满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歌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出塞(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诗鉴赏
?出塞?是汉乐府《横吹曲》的曲调名~唐人乐府中的《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都从这一乐曲演变而来~都用以吟咏边塞征战生活。
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感时之篇~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它通过月照边关时戍边士卒思慕良将的强烈感情和报国建功愿望的抒发~抨击了唐玄宗开元年间边将无能~致使边衅四起的现实~表现了诗人诚挚的爱国热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意是一轮明月挂在边关上空~令人不禁想起国力强盛、边防巩固的秦汉时代。然而~现在明月如故~雄关依旧~边塞的形势却今非
12 / 42
昔比~只看见部队不断开往塞外~却不见他们凯旋归来。这两句诗想象雄奇~给人以纵横开阔的时空感。?秦?、?汉?二字~足见诗人?思接千载?的艺术功力;家乡、边关那?万里?空间距离的?视通?~又把天地的变迁、山河的易主~一同摄入笔端~交织成一幅现实与历史、现实与愿望和谐融合的阔大悠远的境界。这里的?明月?、?雄关?都是历史的见证。?秦时明月?曾见过秦将的雄威;?汉时?的雄关也曾见过汉将的壮举。但是~今天的?明月?、?雄关?所见到的又是些什么呢?是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是?万里长征人未还?。今昔相较~诗人的讽刺、谴责之意溢于言表。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
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呵!
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而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
13 / 42
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卢城飞将指汉将李广~这两句诗意思是说:只要有李广这样英勇善战、忠心为国的统帅来镇守边庭~外敌就不敢轻举妄动。这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由于唐玄宗的好大喜功~轻启战争~边地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一些边将为求取功名~一味迎合玄宗意旨~而一些忠君爱国的良将却受到贬谪和惩罚。
王昌龄之所以呼吁朝廷选贤任能、重用当代的?卢城飞将?~其一是有感于正直之人惨遭贬谪~其二也含有反对劳而无功的开边战争的意思~因而清人沈德潜在《说诗语》中评说此诗时就说道:此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用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可见主张?备边? 持重安边、制止异族来犯~和?熄?边烽 主动废除开边的黩武战争~这才是《出塞》一诗的要旨所在。
这首诗纵观古今~又敢于以含蓄与明快相统一的笔法
14 / 42
针砭时弊~表现了诗人卓越的胆识和博大的胸怀~因而堪称大气包举~意境雄奇。将它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是有一定道理的。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诗鉴赏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这首诗抓住闺中少妇盛装登楼欣赏美好春光时心头突然激起思夫之情这一瞬间心理变化~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了这位女主人公被离愁别绪所困扰时的愁姿怨态~含蓄地表达了夫妇朝夕相爱胜似追求世俗功名利禄的思想。
诗的起句?闺中少妇不知愁?~?不知愁?三字~表现出闺中少妇天真、娇憨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对生活热爱、达观的态度。正因为她娇憨得不知愁~才会一度向往世俗的荣华~劝?教夫婿觅封侯?;正因为她热爱生活~所以面对大好春光~她才会精心地打扮自己~象孩提时那样蹦蹦跳跳地
15 / 42
登上翠楼~去饱览人间春色。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
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 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
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第二句?春日凝汝上翠楼?~则是?不知愁?之形态的注解和具体表现。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从?凝妆?
二字上我们可以体会她登楼前那?不知愁?的欢悦心境;一个?上?字~又将她登楼时步子的轻盈描绘得真实可感。
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16 / 42
?忽见?表明所见的突兀、感触的陡生、联想的迅捷。
其实~在大好春光中~处处都有柳暗花明、莺歌燕舞~见柳是不会令人大惊小怪的。然而这里所见的?杨柳色?有它特定的地点 ?陌头?。这个?陌头?~它使人联想到:也许从前他们夫妇曾携手经此而游春;也许当年她曾在此?陌头?亲自折柳送夫从军~以期觅得封侯~求取荣华。然而丈夫一去数年~这美妙的?陌头杨柳色?却无人共赏~一种怅惘、孤寂和愁苦的感觉不免要袭上心头~并引燃久蓄心头的离愁别绪~于是目光与?陌头杨柳色?相撞~就会猝然迸出?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个火热的念头。于是由?愁?而?悔?~由?悔?而见?怨?。?悔?字是?愁?和?怨?所化合而成的衍生物~而?愁?和?怨?又是?悔?的根源。在离愁袭扰心头的时候~这位闺中少妇的?怨?~不涉夫婿、重在责己~这就更衬托出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这里的?悔?~也是闺中少妇瞬间对人生世俗功名利禄的一种彻悟~它从另一个角度含蓄地暗示黩武的开边战争破坏了多少人的爱情和幸福!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感情波澜起伏~跌宕有致~诗的画面感极强~境界优美而含蓄。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
17 / 42
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诗题为?闺怨?~但诗句却无一字道及?怨?字~一切意在言外。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诗鉴赏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臵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姿。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仿佛鲜艳的荷花正对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我们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也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些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
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
18 / 42
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睛细察时才勉强可辨;以致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看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亦真亦幻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然而~正当他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才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所以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与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显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春宫曲
王昌龄
19 / 42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王昌龄诗鉴赏
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纳杨玉环~荒淫无度~诗人以汉喻唐~借汉武帝宠幸卫子夫、遗弃陈皇后的一段情事~为自己的讽刺诗罩上了一层?宫怨?的烟幕。
更为巧妙的是~诗人写宫怨~字面上却看不出一点怨意~只是按一个失宠者的口吻~着力描述新人受宠的情状~这样~?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沈德潜《唐诗别裁》)。
全诗通篇都是失宠者对?昨夜?的追述。?昨夜风开露井桃?点明时令~切题中?春?字;露井旁边的桃树~在春风的吹拂下~绽开了花朵。?未央前殿月轮高?点明地点~切题中?宫?字。未央宫的前殿~明月高照~银光铺洒。表面上看来~两句诗只是淡淡地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安详静穆的自然景象~触物起兴~暗喻歌女承宠~如同桃花沾沐雨露之恩而开放~是兴而兼比的写法。月亮~对于人们来说~本无远近、高低之分~诗中偏说?未央前殿月轮高?~因为那里是新人受宠的地方~是这个失宠者心向往之而不可接近的所在~因而她只觉得月是彼处高。
20 / 42
后两句写新人的由来和她受宠的具体情状。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的歌女~因妙丽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大受宠幸。?新承宠?一句~即就此而发。
为了具体表现新人的受宠~第四句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细节~露井桃开~可知已是春暖时节~但宠意正浓的皇帝犹恐帘外春寒~于是特赐锦袍~见出其过分的关心。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新人受宠之深~显而易见。
另外~由?新承宠?三字~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那个刚刚失宠的旧人~此时此刻~她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宫檐下~遥望未央殿~耳听新人的歌舞嬉戏之声而黯然神伤~其孤寂、愁惨、怨悱之情状~可想而知。
因为有见于此~前人评论此诗~多认为是诗人代失宠的旧人抒发妒嫉、怨恨之情的。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不寒而寒~赐非所赐~失宠者思得宠者之荣~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词也。?此诗的旨义是借叙春宫中宠幸的宫人的怨思~从而讽刺皇帝沉溺声色~喜新厌旧。这种似此实彼、言近旨远的艺术手法~正体现出王昌龄七绝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的特色。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21 / 42
斜抱云和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王昌龄诗鉴赏
?西宫夜静百花香?~诗的首句点明季节~点明时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它是为了反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心情和无限幽恨。作者的构思和用词是极其精细的。诗人不写花的颜色~只写花的香气~因为一般说来~在夜色覆盖下~令人陶醉的不是色而是香~更何况从下面一句看~诗中人此时在珠帘未卷的室内~触发她的春怨的就只可能是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了。
一般来说~在百花开放的时节~在如此迷人的夜晚~一个妙龄的少女~既然还没有就寝~就该到院中去观赏了~但她却为什么一直把自己关在室内呢?或许是她并不知道户外景色这般美好~或许是有意逃避~为怕恼人的春色勾起自己心事。可是~偏偏有花香透帘而入~引起了她的兴致。诗的第二句?欲卷珠帘春恨长?~正是写她动念后的内心活动。此刻~她虽然无心出户~倒也曾想把珠帘卷起遥望一番~但这里只说?欲卷?~看来并没有真的去卷。其实~卷帘不过举手之劳~为什么欲卷而终于不卷呢?原因是:不见春景~已是春恨绵绵~当然不必再去添加烦恼了。
但如此良宵~美景当前~闷坐在重帘之内~又会感到
22 / 42
时光难熬~愁恨难遣。诗的第三句?斜抱云和深见月?~就是描写诗中人决心不卷珠帘而又百无聊赖之余的举动和情态。她拿起乐器~想以音乐打发时间、排遣愁恨。可是~欲弹又止~并没有真的去弹奏~只是把它斜抱在胸前~凝望着夜空暗自出神罢了。这一?斜抱云和?的描写~正如谭元春在《唐诗归》中所说~?以态则至媚~以情则至苦?。
诗的末句?朦胧树色隐昭阳?~是她隔帘望见的景色。这一句~既是以景结情~又是景中见情。句中特别值得玩味的是点出了皇帝所在的昭阳宫。它暗示诗中人所凝望的是皇帝的居处~而这正是她的怨情所指。但是~禁闭着大批宫人的西宫与昭阳殿之间隔着重重门户~距离本来就很远~更何况又在夜幕笼罩之中~诗中人所能望见的只有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而已。
这是透过一层、深入一步的写法~写诗中人想将怨情倾注向昭阳宫~而这个昭阳宫却望都望不见~这就更加说明了她的处境之可怜。
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沈德潜《说诗语》说:?王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陆时雍《诗镜总论》也说:?王龙标七言绝句~自是
23 / 42
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责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这首《西宫春怨》是当之无愧的。
青楼曲二首
王昌龄
白马金鞍随武皇~
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少妇鸣筝坐~
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
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
夫婿朝回初拜侯。
王昌龄诗鉴赏
《青楼曲》第一首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两个场景:
一个是白马金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行进~越走越远~到后来就只见地上扬起的一线飞尘;一个是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青楼~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那优美的筝声并没有因楼外的热烈场景而中断~仿佛这一切早就在她意料之中似的。前面的场景是那么热烈、雄伟~给人以壮丽的感觉;后面的场景又显得端庄、平静~给人以优美的感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前后互相映衬~对照鲜明。
24 / 42
诗人是怎样把这两个不同的场景连接在一个画面上的呢?这就是通过楼头少妇的神态~将长安大道上的壮丽场景~从她的眼中反映出来。表面上她似乎无动于衷~实际上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欣羡~情不自禁地一路目送着那马上将军和他身后的队伍~直到飞尘滚滚~人影全无~还没有收回她的视线。
这少妇与马上将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如此关注他的行动呢?这可从《青楼曲》的第二首中找到答案。
原来那马上的将军是她的夫婿~他正立功回来~封侯拜爵~就连他部队里许多骑将都受到封赏。他们经过驰道回来时~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去了。
把这两首诗合起来看~前一首描绘的是一支皇家大军凯旋归来的场景。因为这次胜利的不平常~连皇帝都亲自出迎了~作为将领的妻子~她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诗人未用一句话直接抒写她内心的激动~而是写她从楼头?遥见?的热烈场景~读者却可想象到她看到这热烈场景时的内心感受。这正如北宋诗人梅尧臣对诗创作所概括的两句话:?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长杨是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建章宫是汉武帝建造的~都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盛唐诗人惯以汉武帝比唐玄宗。诗人是借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图景反映盛唐时期的现实面貌。
25 / 42
这幅描写大军凯旋的历史画卷~使人联想到唐代前期国力强盛。试想一支千军万马的军队~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怎能够整齐地在市街上前进~连楼头弹筝少妇都丝毫不受惊动?诗里还再现了唐代都城长安的一片和平景象~不言而喻~这支强大的军队~维护了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从楼头少妇的眼中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尚武风气。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晋以来以及南北朝长期分裂的痛苦教训~整军经武~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与强盛。在这两首诗中~一种为国立功的光荣感~很自然地从一个征人家属的神态中流露出来~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
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
断弦收与泪痕深。
王昌龄诗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
贬所途中~描写听筝而引起的感慨。
首句写景~描绘了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
我国古典诗歌中~素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触动客子的愁情。而?孤舟微
26 / 42
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相关。
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消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即发付~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 的主观感情~岂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这里的?分付?和?与?~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又将景色、筝乐与听者心境紧紧相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之情~却解不出?(《唐诗归》)~所谓?解不出?~正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言有尽而意无穷。
次句刚开始描写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的描写。其实~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下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间。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似乎迷蒙在雾雨之中。
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客的心情都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27 / 42
?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听觉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
与?千重万重雨?并臵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连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
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写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收与?、?分付与?用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使三句的?雨?与此句的?泪?构成譬喻关系。意喻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无怪乎其多了。这想象新颖独特~发人妙思。?只说闻筝下泪~意便浅。说泪如雨~语亦平常。看他句法字法运用之妙~便使人涵咏不尽。?(黄生评)这首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有益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而不显露~《诗薮》称之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可谓知言。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28 / 42
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诗鉴赏
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从?橘柚香?见出)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饯宴设在临江的高楼上~空气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离别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含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醉?字~暗含?酒深情亦深?之意。
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悠然而至之感~恰切地表现出秋风秋雨的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宕开一笔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友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
之上~那时风住雨收~一轮孤月高悬~环境如此凄清~友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此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勾勒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因
29 / 42
此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描摹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诗的前半部写实景~后半部为虚拟~它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诗鉴赏
《芙蓉楼送辛渐》是诗人谪贬江宁丞时的作品~原作二首~这里所选诗为其第一首。芙蓉楼原名西北楼~故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辛渐是诗人的挚友~此次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诗虽为送别之作~却意在表白自己的胸襟和情操~给人以深沉、郁悒、高
30 / 42
洁之感。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
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理环境。雨后的清晨~天气初晴~青山滴翠~孤峙兀立。一个?孤?字~也形象地传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因为王昌龄时常遭谗受诬~难得有挚友入吴一吐胸中块垒~好不容易盼来辛渐这一知己~今朝却又要分手北上~心中的孤寂恐非言语能形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写的是诗人对辛渐的叮咛和托付之语。意思是说:?你到达洛阳后~
31 / 42
假如有亲戚朋友询问我遭贬后的近况~你可以告诉他们~我的人格高尚、品行光明磊落、为官清廉自守~如一洁美的冰心之储于玉壶~无可自惭处。这两句诗并不仅仅是诗人的自我表白~更是诗人以凛然的姿态对小人谤议攻讦所进行的驳击~充分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
这首诗虽然是写给可以与之推心臵腹的挚友的~因为抒怀所以语言是相当含蓄的。特别是?玉壶冰?这古老比喻的运用~就更使此诗收到?言近意远?的艺术效果。王昌龄这里借?玉壶冰?来隐喻、表白自己的志行高洁~和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操的决心~不仅比喻贴切~而且也使诗中的形象更加生动、富于立体感。?玉壶?和?冰心?都是洁美的象征~然而经?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的巧妙组合~却将二者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从而完成了诗歌境界的飞跃和升华。
王昌龄不仅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而且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不懈的探索者。《新唐书艺文志》就载其诗论文章《诗格》二卷。在《诗格》中~他曾首倡?意境?的理论~主张写景、状物、抒情三者的浑然结合~认为意境之中?景与意相兼始好?。为了创造优美动人、具有审美价值的意境~他又强调重视?起?、?结?的艺术表现技法。他认为~诗的发句应是?题目外直树一句景物当时者~第二句始言题目意?~而?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在创
32 / 42
作上~王昌龄也实践了自己的诗歌理论。《芙蓉楼送辛渐》的第一句?寒雨连江夜入吴?~是?直树一句景物当时者?;它即景生情~为诗的画面勾勒出广阔的背景;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旨在揭示题意;诗的第三句~由写景而转至抒情~第四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却又出人意料~意味深长~正因为他的诗歌注意起、结艺术~所以其开头往往如?凤头?~美丽、鲜艳、引人注目~诱人深读;而其结句又如?豹尾?或美人?临去秋波那一转?~给人以深沉的含蓄美。
长信秋词(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忱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王昌龄诗鉴赏
这组诗共五首~写于天宝年间(742756)~诗人第二次被贬之前。本诗为组诗的第一首。
?长信?原是汉代宫殿名~太后所居。《三辅黄图》三记载:?长信宫~汉太后常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
汉代雁门郡楼烦班况女、班彪姑~成帝时选入宫为婕妤~史称班婕妤。婕妤~是汉代女官名~武帝时设臵。
33 / 42
据《汉书外戚传序》记载:?婕妤视上卿~比列侯?~地位很高。班婕妤曾被宠信~后为赵飞燕所谮失宠~惧谗主动请求到长信宫侍奉太后~成帝死后充奉园陵。
乐府《婕妤怨》、《长信怨》均咏此事。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也是与此有关的一组宫怨诗~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象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
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这首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就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
34 / 42
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
次句更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画得更为凄凉。接下来~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两件用具。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
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黯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灯光都已微弱~周围的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而是伴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黯淡心情的反映。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的少女。这时~回过头来看前三句诗~才知道作者是遥遥着笔、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近~句句换景~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这样~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作为宫怨诗~这一首是很有特色的。?金井?、?珠帘?、?熏笼?、?玉枕?等都是宫中华贵器物~与主人公索漠孤苦
35 / 42
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这位失宠宫人的内心痛苦~给读者的印象是深刻的。如将它与诗人的另一首《西宫秋怨》对比~则感受更深。《西宫秋怨》曰:?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不论南宫的器物如何华贵~也不论西宫的美人如何妆丽色艳~到头来也只有卧听宫漏、空悬明月~君王未必临幸。这就是古代宫人普遍的可悲命运。
沈德潜《唐诗别裁》四称王昌龄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这一见解极为深刻。王昌龄的绝句主要表现四方面的内容:即边塞、离别、闺怨和宫怨~尤以后二类的分量较重。追根溯源~历来的闺怨诗也好~宫怨诗也好~无不包含诗人自身的隐忧。王昌龄自谓?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上李侍郎书》)宫中的令人同情的?危苦之事?就是宫女特有的精神痛苦。王昌龄的宫怨诗所揭示的宫女所受的精神折磨~正是腐朽的宫廷制度和所谓?明主?、?君王?一手造成的~所以他的宫怨诗有很高的认识意义和思想价值。
长信秋词(其三)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36 / 42
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诗鉴赏
王士在《唐人万首绝句选》里~推出四首作为唐人绝句的压卷~王昌龄《长信秋词》的第三首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首句取意于南朝梁代诗中的?奉帚长信宫~谁知独不见?(柳恽《独不见》、?班姬失宠颜不开~奉帚供养长信台?(吴均《行路难》之五)~并有所发展~意思是嫔妃失宠后~天一亮就要起身充作洒扫之役。第二句中的?团扇?~其典出自班婕妤《怨歌行》~指秋凉后~扇就被弃臵不用~喻妇女之被弃。?徘徊?~是写自己只能与被弃的团扇为伴。这里可引申为心神不定~从而表现失宠者的精神痛苦。
对于这首诗的后两句~前人很感兴趣~时有所见。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说:?昭阳宫赵昭仪所居~宫在东方~寒鸦带东方日影而来~见己之不如鸦也。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俞陛云则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说:?后二句言~空负倾城玉貌~正如古诗所谓~时薄朱颜~谁发皓齿。
尚不及日暮飞鸦~犹得带照阳日影~借余暖以辉其羽毛。渊明赋闲情云~‘ 愿在发而为泽~愿在履而为丝’。
夫泽与丝安知情爱~犹空际寒鸦安知恩宠。以多情之人~而不及无情之物。设想愈痴~其心愈悲矣。?
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
37 / 42
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
说?且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汉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 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按照一般情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就使读者增强了感受。
因为如果都是玉颜~则虽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会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非常深沉的怨愤。
王昌龄的创作时代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玄宗于天宝四年(745 )册杨玉环为贵妃。王昌龄当时带有深刻讽喻性的宫怨诗~当不是无的放矢。王昌龄一生两次被贬~因
38 / 42
此王诗可能有借美人失宠抒发自己被贬的愤懑与幽怨之情。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诗鉴赏
《塞下曲》系由汉乐府《横吹曲辞》中的《出塞》、《入塞》衍变而来~内容多写边塞战事。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
39 / 42
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平沙?谓沙漠之地。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据新旧《唐书王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开元二年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足?是充满的意思。
?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
40 / 42
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
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浣纱女
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
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
今日公然来浣纱。
王昌龄诗鉴赏
钱塘江在今浙江省~流经杭州入海。此诗赞美钱塘女儿的美好。
诗的前两句是从正面对江上女儿进行热烈赞美。
用的是倒装。诗人在钱塘江畔看到了?胜花?的女子~情不自禁地问起她们是谁家女儿~?是谁家?是用反诘的方式来表达的赞美语~充满了惊喜赞叹的感情~用意并不是在
41 / 42
询问她们是谁家姑娘。写女子之美只用?胜花?二字~简洁但却形象。
接下来诗人并不紧接上文~对女子的美做进一步的具体描绘~而是把笔宕开~又引用历史故事对女子进行赞美。史书记载~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为了求和~并使夫差荒淫失政~贡美女西施、郑旦给夫差~夫差非常宠爱。西施、郑旦都是越国苎萝山(在今浙江诸暨县南)鬻薪者之女。钱塘江古为越地~因此诗人看见钱塘江上的美丽女儿~很自然地联想到西施、郑旦~觉得江上女儿同她们一样美丽。这两句诗意是说~如果是在春秋吴王夫差时代~钱塘江上这些女儿~定会象西施、郑旦那样被选送吴宫~并深藏于吴宫之中~不得出来~但如今已不是过去~今天她们公然出来浣纱了。?纱?是轻薄的绢。
一群比鲜花还要美丽的女儿~在碧绿的江水中浣洗着轻纱~她们欢歌笑语~她们那花一样的脸庞~映着碧绿的江水和水中的轻纱~ 这是一幅多么迷人的图画!?公然?二字不仅含着诗人对世事清平的由衷赞美~还表现了女儿们浣纱时的喜悦心情。引吴王之例~还使作品在赞美钱塘女儿的同时~对历代的荒淫统治者~进行了讽刺~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42 / 42
作文二:《王昌龄简介》1300字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盛唐诗人。开元十五年中进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士,补秘书省校书郎,调汜水尉。后以故遭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为江宁县丞。天宝七载又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他返回江宁,被毫州刺史闾丘
晓杀害。
王昌龄与高适、岑参、常建、王维、李白、孟浩然等皆有交往。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全唐诗》编其诗四卷,诗一百八十余首(《全唐诗外编》又补二首)。其诗诸体兼备,但数量最多的是五古和七绝,次为五律、七古和五绝,七律很少。而五古、七绝的成就也更突出。如他最为人称
道的是边塞
诗,名作《塞下曲》四首、《塞上曲》、《少年行》二首、《代扶风主人答》等即属于五古,《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则属于七绝,笔力雄劲,气势飞动。殷璠对他评价颇高,说是“元嘉已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而“昌龄克嗣厥迹”,还举出“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代扶风主人答》)等“惊耳骇目”的句子,认为确是“中兴高作”。
宫怨、闺情诗
也颇佳,如《西
宫春怨》、《长
信秋词》、《采
莲曲》、《闺怨》
等。寄赠、送
别之作《芙蓉
楼送辛渐》、
《送姚司法归
吴》等也都是
深情要眇的佳
作。
简单学习网最新
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
阅读
王大绩讲文言文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阅读
从军行(其四)
《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符解题》?
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
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戌生活的某
一场景,来表现征戌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
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斗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其一)
《出塞》为乐府《横吹曲》旧题,多写军旅征戌。原作二首,此其一。诗人借用
乐府旧题,写下这首铿锵有力的诗篇,也正是抒发出征塞外、为国守边的豪情壮
志和内心感慨。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闺怨
此诗是为后人推为闺情之作第一(清人黄生《唐诗摘钞》)的闺怨诗。诗写丈夫久戌不归,妻子因见陌上柳色陡生寂寞悔恨之心。由不知愁到知愁,不可知的封“”“侯之想,因现实中的寂寞春光而陡然猛省。今日之悔,悔的正是昨日之教,”“”“”情感真实深刻。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此诗是诗人贬江宁(今南京市)丞期间(约)送好友辛渐赴洛阳所作。741—749
原题二首,此为其一。芙蓉楼遗址在唐代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据说,登此楼可俯瞰长江,遥望楚地。诗写江楼送别友人之惆怅,表现了诗人冰清玉洁之品格。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文三:《王昌龄简介》2300字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新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接材料,大概是因为王昌龄被时人称作 “王江宁”而致误。王昌龄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与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韦、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所以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而不是以籍里称。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 “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当可信,所以《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现在一般人也认为他为太原人。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 727年)进士。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顾况之序所记当确。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
詹成锳先生据王昌龄诗文,考证他开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贬岭南,这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一个新发现,详《李白诗文系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即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 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交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詹才子传》说他 “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看来这位诗人屡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毫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昌龄 “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 “诗家夫子王江宁”。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沉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 ·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时传世之本,今已难觅,《全唐诗》收王昌龄诗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目前能看到的王昌龄诗文便只这些了。
王昌龄(六九八-约七五七),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闺怨 芙蓉楼送辛渐 出塞
采莲曲 塞上曲 塞下曲
长信怨 春宫怨
作文四:《王昌龄简介》900字
王昌龄(公元690-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 王昌龄自幼家境贫寒,一生经历坎坷。他于公元727年进士及第后,任校书郎(整理图书典籍的官)7年,此后又任河南汜水县县尉。739年被贬谪岒南(今广东),740年还京后,又赴江宁(今南京)任江宁丞。747年再度被贬官龙标(今湖南黔阳)任县尉。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59岁的王昌龄辗转回老家途中,经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他一介刺史,不过是州县级长官,又凭什么杀掉同是朝廷命官的王昌龄?史书记载甚少,留下千古之谜。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许多史学家认为“忌而杀”三字,道出了王昌龄的死因。有人揣测是王昌龄触犯了闾丘晓的“禁忌”。更多的观点和说法是闾丘晓嫉妒王昌龄的诗才与名气,于是闾丘晓便对王昌龄动下了杀心,最后使得王昌龄落得个魂断亳州的悲惨结局。但令人愤慨的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竟死于妒才者之手,实在令人痛惜!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草菅人命的闾丘晓岂能例外?王昌龄冤死后不久,时任宰相兼河南节度使的张镐,就为他报了仇。
《旧唐书·张镐传》记载,公元757年,张镐奉命平定“安史之乱”。这年秋天,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带)之围,令亳州刺史闾丘晓率兵救援。为人傲慢、刚愎自用的闾丘晓,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张镐,更怕仗打败了“祸及于己”,于是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致使贻误战机,宋州失陷。最后,张镐以贻误军机罪,处死闾丘晓。
《新唐书·文苑传》对此有一极为精彩的细节记载:在行刑时,闾丘晓露出一幅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话就把闾丘晓挡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意即王昌龄的母亲又由谁来养呢?闾丘晓闻听此言,便默然无语了。 王昌龄死时不到60岁,如未被害,定有不少新诗佳作问世。后世人痛恨闾丘晓扼杀了诗人生命,也毁灭了更多传诵千古的名篇,由此生发出对王昌龄的绵绵千年哀思和惋惜??
作文五:《王昌龄简介》1300字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简介
? 杂文参考 ? 王昌龄简介 24--22
华夏经纬网
王昌龄(69,-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盛唐诗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调汜水尉。后以故遭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为江宁县丞。天宝七载又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他返回江宁,被毫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高适、岑参、常建、王维、李白、孟浩然等皆有交往。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全唐诗》编其诗四卷,诗一百八十余首(《全唐诗外编》又补二首)。其诗诸体兼备,但数量最多的是五古和七绝,次为五律、七古和五绝,七律很少。而五古、七绝的成就也更突出。如他最为人称道的是边塞诗,名作《塞下曲》四首、《塞上曲》、《少年行》二首、《代扶风主人答》等即属于五古,《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则属于七绝,笔力雄劲,气势飞动。殷璠对他评价颇高,说是“元嘉已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而“昌龄克嗣厥迹”,还举出“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代扶风主人答》)等“惊耳骇目”的句子,认为确是“中兴高作”。宫怨、闺情诗也颇佳,如《西宫春怨》、《长信秋词》、《采莲曲》、《闺怨》等。寄赠、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送姚司法归吴》等也都是深情要眇的佳作。
从军行(其四)
《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符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戌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戌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斗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其一)
《出塞》为乐府《横吹曲》旧题,多写军旅征戌。原作二首,此其一。诗人借用乐府旧题,写下这首铿锵有力的诗篇,也正是抒发出征塞外、为国守边的豪情壮志和内心感慨。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闺怨
此诗是为后人推为闺情之作第一(清人黄生《唐诗摘钞》)的闺怨诗。诗写丈夫久戌不归,妻子因见陌上柳色陡生寂寞悔恨之心。由“不知愁”到知愁,不可知的“封侯”之想,因现实中的寂寞春光而陡然猛省。今日之“悔”,悔的正是昨日之“教”,情感真实深刻。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此诗是诗人贬江宁(今南京市)丞期间(约74—749)送好友辛渐赴洛阳所作。原题二首,此为其一。芙蓉楼遗址在唐代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据说,登此楼可俯瞰长江,遥望楚地。诗写江楼送别友人之惆怅,表现了诗人冰清玉洁之品格。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文六:《王昌龄简介》1400字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
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
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
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
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
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
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
品有《王昌龄集》。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在天宝六载秋。《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尉。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 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
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作文七:《王昌龄的诗,王昌龄简介》11300字
说到诗歌是很多女性朋友的最爱,同样这也是中国的瑰宝。一直以来很多歌手和作曲家都会将诗歌融入到歌词,不仅朗朗上口,同样也是韵味十足。中国从古至今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诗人,就比如王昌龄的诗读起来也是很有启示,这些人在中国的文学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王昌龄的诗还有关于王昌龄简介,相信他的诗句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他留给后人什么样的启发呢?这些您都有所了解吗?
王昌龄
一、王昌龄的诗
1、王昌龄与他的诗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则“旗亭画壁”的故事,芬芳千古。这一故事的主人公,是盛唐时代三位重量级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据《集异集》记载,一日,天寒微雪,三人相约至旗亭(酒肆)小饮。时一群梨园伶官登楼宴会,且击节而唱得正是当时的名篇。三位诗人于是就“画壁”为记,赌谁的作品被演唱得最多。结果,赢得胜券的就是以绝句名扬天下,被誉为“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王昌龄。
王昌龄的遭遇是不幸的,但他的诗,尤其是他的绝句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酒风流的文坛佳话,其真实性虽有人质疑,但“绝句圣手”“诗家天子”,这些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对王昌龄的褒扬却是实至名归。王昌龄是边塞诗派的主将,年轻时曾出入西北边塞,这一经历,使他写出了不少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格调昂扬的边塞诗。如他的《从军行七首》之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再如他的《出塞二首》之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后一首还被前人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还是写宫怨诗的高手。他的《春宫曲》《西宫春怨》等,都具有卓越的艺术表现,成为同类作品的翘楚。如《长信秋词》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的送别诗也异常精彩。最著名的是那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他的《送魏二》也写得意深情长:“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此外,《送柴侍御》《别皇甫五》《卢溪别人》等篇也具有非常高的艺术特色。
王昌龄被公认为盛唐的绝句大师,但从《河岳英灵集》所选他的十六首只有三首是绝句看,他的声誉并不完全依靠这一诗体。事实上,王昌龄其他体裁的诗,如五古、五律和七律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使王昌龄这个名字光耀百代的则的确是他流传至今的绝句。上述所引用的都是他绝句的代表之作。
王昌龄的诗往往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或描绘出一种开阔的境界,并使这一人物形象或境界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这一点在他边塞诗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从军行七首》之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再如《出塞二首》之二:“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他善于用视觉片段描绘出诗的背景,并与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联系起来,形成情调一致的艺术境界。这一虚实结合、含蓄委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宫怨诗里。在上述《长信秋词》之三中,他把“寒鸦”从“昭阳宫”飞来这一视觉片段或者说间接迹象,与“长信宫女”的失宠联系起来了。
再如《长信秋词》之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在这首诗中,“熏笼”与“玉枕”都是帝王宠爱的象征,而“无颜色”与后句的“卧听宫漏”则表明了女主人公已经失宠的事实和她寂寞难耐的心情。总之,王昌龄和他的诗在盛唐的诗坛上以及中国的诗歌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像巨星一样闪耀着光芒。
2、王昌龄送别诗特色分析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送别诗在唐代诗歌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审美情趣还是表达艺术,王昌龄的送别诗都独具特色,引来了后世的争相效仿。本文主要针对王昌龄送别诗的特色进行分析。
(1)超然高绝的审美情趣与意识
审美情趣指的是诗人对于审美的判断和选择,其具体表现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之中对意向、题材和情感表达的选择上。王昌龄送别诗在当代具有着十分独特的个性。
(2)别出心裁的意象表达
首先,王昌龄的送别诗继承了传统的意象。在古代,诗人一般都会用杨柳和风月等意象来表达送别之情。而在王昌龄的诗中也会选择用明月的意象来表达分手和离别之苦。如《送郭司仓》中的“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通过描写明月的皎洁来反衬自己的悲伤,通过写淮水的绿来表达自己的深深留客之情。此诗中就是通过明月和春潮等意象来表达离别之愁。
其次,王昌龄的送别诗并不局限于传统诗歌中的意象,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感情的意象。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江被描写为寒江、夜被称为寒夜、松为幽松、蝉为寒蝉等等。在其诗作中,每种物像都不再仅仅是物像那么简单,而是被赋予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作者也正是通过这些再为平常不过的物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佳通俗易懂而又不缺乏感情。
(3)自然深厚的情感抒发
真挚的情感是很纯粹的,从古到今,朋友之间的友情一直被世人所歌颂和赞美。在送别朋友的时候,诗人往往都会用最简单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舍。这些语言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来修饰,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字里行間都融入这丰厚的情感。王昌龄的送别诗便如此,抒情真挚朴实,也不矫揉造作。
其诗作都是有感而发,并且写的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此外,其送别诗不仅仅表达不舍,还借送别来明志。如《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通过描写景色的凄凉和开阔来渲染离别的气息和自己的豁达。“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是抒情言志,“冰心玉壶”既写进了友谊的深挚又完整地表达了自己做人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
(4)艺术表现手法因情而变
首先,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王昌龄的送别诗大多都属于直抒胸臆,如《送胡大》中的“荆门不堪别”、《送狄宗享》中的“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等。另外,借景抒情也是王昌龄送别诗中一种很常见的表现手法。如上文提到的《送郭司仓》中,作者就借明月和春潮等景物来表达不舍。
其次,王昌龄还善于运用不同的艺术构思来表达自己最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再有,其创作常常打破常规的限制,不是着重渲染离别时的情感,而是着意写离别之后的情景,这样的诗作有很多,如《送魏二》等。最后,王昌龄送别诗表达手法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不注重离别的悲伤,而是注重离别的互相安慰,如《送吴十九往沅陵》等。
(5)整体风格慷慨旷达,气格高尚
王昌龄的送别诗采用的是其一贯的边塞风格,虽有着离别的伤感,但还透露着豪迈、大气和慷慨。虽有离别,但无泪水,虽被贬,但不会失去志向,从其诗中感受不到丝毫的哀伤和呜咽。首先,其诗作的格调高昂爽朗,并且大气,不会使读者感到哀伤。其次,形象的体现了唐代的繁荣的气象。不仅不因为分别而哀伤,反而借分别来言志。王昌龄的送别诗中毫无凄切的词语,也没有缠绵与悱恻,即使分手,也要慷慨激昂。
这表现的是王昌龄作为一个边塞诗人所具有的硬气,因此其诗歌也是明快的。一个字关联了整句话,一首诗也形象体现了一个诗人的人物特征。王昌龄的送别诗充分表现了边塞风格,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感,更是体现着作者本人气度的慷慨。正是这种慷慨形成了王昌龄送别诗特有的诗风和其特有的创作风格,将王昌龄的人物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古到今,中国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怀着满满的故国乡土之思。骨肉的分离与朋友的离别更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因此,离别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古代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唐代,因为社会的波澜起伏,诗人的人生际遇也就变得起伏不定,对离别的歌咏更是淋漓尽致。王昌龄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送别诗的独特性把唐代的送别诗更是提高了一定的高度。
3、王昌龄边塞诗艺术特色
早在王昌龄同时代,人们对王昌龄的边塞诗就十分称赞。他的边塞诗不仅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
王昌龄的边塞诗中大多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气势宏阔,境界浑融,慷慨豪迈,清刚劲健。为了表现盛唐时代蓬勃向上之气象,更好地突出英雄形象,王昌龄自觉地采用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最早在边塞诗中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的是曹植,他在《白马篇》中就运用这两种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忠诚而勇敢的勇士形象。而这一方法在王昌龄手中运用的更为浑融,更为成熟,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还能结合自己“绪密思清”的特点加以阐发,大大提高了边塞诗表情达意的功能。例如《少年行二首》中刻画了一个勇武矫健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诗的前四句写了少年骑乘白马,英姿飒爽、威风凛凛;后四句写少年面对“单于寇井陉”,他“气高轻赴难”,前去抵御入寇,这正是对少年的心理描写。因此,全诗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保家卫国的少年英雄形象,同时也生动地表现了少年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王昌龄在艺术手法上虽然有对曹植的继承,但又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结合上更为圆融,主人公往往是在动作中体现心态,又在心态的指导下在进行动作,立体多维地表现情感。
(2)选取典型意象塑造自然之美
王昌龄不单单是著名诗人,而且还是重要的文学理论家。他对齐梁以来奢靡繁缛的风格表示反对,注重诗歌的自然之美。他善于运用最朴素的语言提炼最典型的意象;运用最简单的技巧去构筑诗歌的意境,塑造诗歌自然之美。
作为边塞歌者,王昌龄所选取的意象大多具有浓厚的边疆地方色彩和军事色彩。既有其感物而发的自然意象,如“百尺楼”、“玉门关”、“羌笛”等,也有其自创自新的意象如“关山月”、“龙城飞将”等。他极其善于选取典型意象,将其放置在独特的边塞环境中,塑造带有浓烈边塞风情的自然之美。他也常常将各种意象交错叠加起来,利用选取的典型意象将心中之气自然地外化为真切的艺术形象,将边塞风物的壮阔、将士们作战的勇敢展现出来。同时传递出或怀友思乡、或渴望胜利、或对将士们深切同情的情感。这种情感其实也是作者心中之气的外化,包含着诗人对历史的咏叹和对统治者的批评。
(3)历史与现实的充分结合
王昌龄认为,诗人在创作时,要以一种澄清明净的胸怀,对情感体验进行审美再创造,精练意魄,做到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然后化之为巧词妙句,
在王昌龄的边塞诗中,历史与现实结合得最紧密的,当属《出塞二首》其一。李攀龙盛赞这首诗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诗人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运笔,在自然平常的叙述中就形成了浑厚苍劲的意境。在平静质朴的叙述中,在语言的自然之美里,于波澜不惊处见充沛的情感,这也正是诗人在艺术造诣方面的过人之处。诗人巧妙地将“秦月”、“汉关”与当前“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同时空进行交错重叠。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汉代人民的悲剧,同时也是自秦至唐以来所有普通人民的共同悲剧;希望边关有“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民的愿望,同时也是自秦至唐以来所有普通人民的共同愿望。诗人表面上是写文治武功、抵御外侮,但透过纸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诗人对于社会和平安定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憧憬。
(4)侧面烘托,虚实结合
王昌龄善于运用侧面烘托,虚实结合的手法,从虚处着笔,从侧面传神,通过对特定风物的描写,从侧面表达诗歌的涵义。王昌龄的一些边塞诗表达的是凄凉寂寞的情感,用侧面烘托的写法就更能感人,更能强化这种凄婉的氛围,而且同时也能避免给人造成一种突兀感。
例如他的《从军行七首》其二:该诗描写的是边关军旅生活的一个小插曲,诗人并没有直接正面书写征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军乐中凄凉的琵琶声来进行侧面烘托。由“新声”联想起“旧别情”,不需赘言,不需排铺,各种哀伤凄凉的感情便一起涌上读者心头。
王诗中的虚实相生,使其诗更具有历史的广度与深度。如前所述的《出塞二首》其一,其实际的景象不过诗人是眼前的普通的照耀边疆的一轮明月而已,但作者却由此思接千载,联想到秦汉帝国、将军李广,这就由眼前的实景一变而成为涵盖了深厚历史价值的虚景,大大强化了诗歌的历史性和内涵性。
4、王昌龄诗学问题的探讨
不可否认王昌龄《诗格》中有后人添加的内容,但所添加的内容都是充分依照实际情况,并非是随意捏造,在《文镜秘府论》中表现尤为明显。根据这些内容我们不难判定,王昌龄不仅有着丰厚学识,而且在诗学方面颇有成就,王昌龄诗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分南北宗问题
从其思想根源为切入点,其是受禅宗影响。因为自禅宗以后,就将分为神秀、慧能分为了南北二宗,而这也是后来文学上南北分宗立派的原因之一,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导致南北分宗的最主要原因是南北文风存在差距,早在隋唐之前就已经存在“南北辞宗”的说法,在查阅相关资料后获悉,这是最早的文分南北之说。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发展,就将文风不同上升到南北文学风气不同,那么本文所要探索的王昌龄与上述所述的南北分宗又有何关系。
王昌龄曾直接否定贾谊和,他认为贾谊“失于本宗”而肯定司马迁的未失“本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表明了王昌龄对南北分宗的态度和立场,换一种方式来说在文学创造上王昌龄否定南宗,肯定北宗。但是王昌龄又高度肯定曹植和刘祯,对整体南宗文风依然持否定态度,有人说这两者之间是否自相矛盾。为何肯定北宗文风又单纯肯定南宗文风,是否可以认为王昌龄所叙述的北宗文风是实际上是指处于北方的汉魏文风,他所叙说的南宗文风特指南宗呢,我们无从得知。
如果这个联想成立,那么王昌龄将贾谊是为南朝文风的开山鼻祖,并非是以诗赋为中心,而是综合考虑了其它条件。将司马迁是为北方文学的始祖,也不是因为司马迁在散文方面有惊人成就,南北宗之分,只是简单的南北宗文风之分,并非是司马迁的散文与贾谊的诗赋之分。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两者南北分宗立派的原因,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为何要将贾谊视为南宗始祖,为何不是北宗始祖呢,难道仅仅因为贾谊是南方人,加上文风创作较为哀怨,与《风》《雅》宗旨相差甚远么。
而司马迁被称为北宗始祖是不是因为其与为魏作家曹植具有同样的风骨等一系列问题引人深思。另外在实际中不难发现,王昌龄比较欣赏或者说比较推崇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并没有被当时社会环境所击败,王昌龄说过很多勉励自己的话,例如:是故诗者,书身心之行李,序当时之愤气。”
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这一发愤之说与司马迁发愤著书有很多相同点,本文研究对象是王昌龄的诗学问题,为何将贾谊、司马迁两人与之比较主要是因为其是南北宗代表,并没有其它人比这两个人更为合适,加上贾谊与司马迁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早,以其进行对比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王昌龄实际所指的就是汉魏六朝时期的两种文明,甚至于王昌龄曾经透露出要在这个基础之上追溯更早文风,进而证明这两者文风与自身息息相关。
换一种方式来说王昌龄不仅继承了魏征等南北文风的说法,同样也承载着初唐时期对这两种文风的批评。若如说不同点在于,魏征在《文学传序》中明确提出南北文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若强行将其对比,必须要确定一个参考因素,但是王昌龄并没有立足整体,只片面看到汉魏的气骨天纵,并没有看到其存在的不足。从另一方面来说,王昌龄对南朝文学发展也持肯定态度,表现在多个方面。
例如:肯定对偶和声律。但是在理论上其片面否定南朝文学,王昌龄之所以持此种态度,笔者认为与王昌龄本身思想有密切联系,具体来说你与王昌龄所提出的“意”“格”“调”等有直接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民众并不太喜欢将南北宗文学思想联系起来,认定他们不存在联系。事实却与之相反,南北宗文学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仔细阅读王昌龄《诗格》后会发现其很多观点存在片面性,但是从他片面性观点就可以看出南北文宗两者间存在的联系,只是有点牵强而已,提出文分南北宗,或许与格调说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2)王昌龄提出意高则格高的问题
王昌龄说:“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其中格特指体格、风格等,格高之说也因此而来。当然上述中所说的格有特殊含义,王昌龄说意高则格高也是从前者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是从价值论高度来看待意。
所谓意也同格一样,具有特殊含义,并不是从表面上所理解的主旨内容、构思等,而是囊括多方面内容,例如:深远意蕴、崇高思想境界等,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能够彰显诗作思想境界。换一种方式来说作品主旨思想境界高,也就意味着作品格调高,相反主旨思想低,作品格调也就相对较低。所以王昌龄经常提及到:“用意于古人之上,则天地之境,洞焉可观。意思是说思想境界非常高,几乎接近天地之境了。
前面也提及到王昌龄诗学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只是简单从文分南北宗以及意高则格高的问题进行研究。文分南北宗的历史传统,盛唐时代的诗歌风尚,与此同时加上王昌龄本身生活经历与创作经验,格调这个新概念才得以产生,形成新的理论范畴,才给后世留下佳作,影响深远。
二、王昌龄简介
1、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2、争议
但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而《新唐书文苑传》称其为江宁人,或为误会。殷璠《河岳英灵集》又称“太原王昌龄“。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三、王昌龄的成就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清沈德潜说:“五言绝右丞(王维)、供奉(李白);七言绝龙标(王昌龄)、供奉。妙绝古今,别有天地。”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
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
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四、王昌龄的生平
1、嵩山学道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
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
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州。
2、边塞留名
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开元十四年丙寅(726年),二十九岁。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是年有《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作。“山阴崔少府”即崔国辅。
3、进士及弟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
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开元十九年辛末(731年),三十四岁。在长安,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河南汜水县尉。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733年),三十六岁,当年四月,在长安参加宴会,有《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4、左迁交友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年),四十一岁,因事获罪,谪赴岭南。
开元二十七年己卯(739年),四十二岁,遇赦北还。秋,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遇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留诗。
天宝三载甲申(744年),四十七岁,在江宁丞任。四月曾因事暂至长安,与辛渐、李白、王维过从。
天宝七载戊子(748年),五十一岁,至此年,官江宁丞前后共八载。此年昌龄乃自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昌龄自金陵首途赴龙标,基本上是溯江前往,曾顺道游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岳》。
5、妒才被杀
天宝十五载、唐肃宗至德元载(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改元至德)丙申(756年),五十九岁。约在此年离开龙标,还乡。其去龙标,过辰溪,经武陵,扁舟沿江东去,约在今年七、八月后,有《留别司马太守》《留别武陵袁丞》等诗为证。
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757年),六十岁。756年冬到757年年十月之间,王昌龄路经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后张镐杖杀晓。
五、王昌龄对后世影响后世影响
1、中唐
王昌龄的诗风和诗境最先影响的是中唐的皎然,他在王昌龄之后,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关于意境方面的论述是多方面的,研究也相当的深入,他继承了王昌龄以“境”论诗的方式,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
2、晚唐
其次便是晚唐时期的司空图,他在王昌龄提出的意境概念的启发下对意境作出了全面总结,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
3、宋代
宋代意境理论中最有成就的是南宋的严羽,他针对一部分宋诗以理胜而不讲求意境的倾向,在缅怀盛唐诗歌并在王昌龄及唐代所有对诗歌意境的审美经验的启发下,提出“兴趣”说。此说见诸于其论著《沧浪诗话》。
回望唐朝,那是一个让诗人无限向往的年代。诗在那个时代成为获得尊重、获得友情甚至是获得官场位子的绝对技艺。盛唐文学界的圈子里,是最讲团结的,名家很多,但相互之间尽管有许多性情上的差异,却引为知己,一见如故,互相推崇,很少有关于纠纷的记载。
4、清代
清末的王国维是意境范畴发展史的最后一位总结者,亦是其终结者,集大成者。其著作《人间词话》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借鉴王昌龄等历代文人对“意境”范畴的探讨并结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
六、王昌龄的死因
这个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的朋友圈子――王之涣,高适,岑参,张九龄,王维,孟浩然,李白,崔颢……这么多的朋友高士,想想就叫人羡慕。王昌龄是一个喜欢交友的人,和孟浩然“数年同笔砚”,交情不可谓不深,而且有一则传说显示,孟浩然的死亡就因为王昌龄的到访而开荤所致。
孟浩然在长安求官期间,也与王昌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人李白听说他被贬龙标,在路上又未能遇到,专门写了一篇寄他的赠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很难说李白就此看出了什么不祥之兆,但诗中表达的却可谓子规啼血,明月愁心。
王昌龄的送别诗也尤为出色。据统计,在他所留下的182首诗里,有32首是以“送”字打头,占到了他诗的总数的1/6。足见王昌龄友人之多,声名之盛。中国文化史上的送客,确是一门学问,送客之间,十里长亭,灞桥折柳,饮酒长歌,越是怕别离,越是伤别离,越是情不能禁。别离里的悲欢情愁,得失自明,冷暖自知。那是一个多么温暖的时代。
然而,王昌龄竟然冤死在那个温暖的时代。或者说,王昌龄的死,终结了那个时代。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他于公元727年进士及第后,任校书郎(整理图书典籍的官)7年,此后又任河南汜水县县尉。公元739年被贬谪岒南(今广东),公元740年还京后,又赴江宁(今南京)任江宁丞。
王昌龄诗名显著,官运却是不济,新旧唐书中以“位不显”来形容。张九龄被罢相,他也随之遭到排挤,而且是两次被贬,到蛮荒之野,做一个清闲的小官(《唐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时,王昌龄照例要作叙别心声,他远望苍山,感慨不已,下笔时却是风清云淡,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只两行字,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却顶得上千言万语。因为王昌龄的两次被贬,加之“不护细行”,已经开始有很多不利的话语散布出来,弄得“谤议腾沸”。
但王昌龄的声音很清楚,不管世间如何变迁,不管别人对我怎么看,我还是我,我的心中依然如冰似玉,光明磊落,表里澄澈。公元747年再度被贬官龙标(今湖南黔阳)任县尉。故后世其为“王龙标”。更为可悲可叹的是,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个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的被杀,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唐才子传》里这样记载:“(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七、王昌龄的声誉
王昌龄的诗歌天赋不在李白之下。明代胡应麟《诗薮》:说“七言绝,太白(李白)、江宁(王昌龄)为最。”王昌龄尤擅七绝,其中名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因为他精通韵律,故而其诗作精品叠出,每每被谱成乐曲,流传于民间。
据《集异记》载,开元年间,王昌龄和当时齐名的高适和王之涣到旗亭饮酒,正巧有梨园乐伶演唱当时的名曲。他们三人便私下打赌,看唱谁的诗多,即按此论实力排名前后。结果,有趣的是,乐伶们连唱了王昌龄的两首。可以想见王昌龄在当时的诗界乐坛,享有多高的声誉。
结语:诗人王昌龄一直都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但是回望诗人一生,无论是不得志,还是广交天下友人。他所赋予的诗中豪迈的情感却始终存在,而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那个文化鼎盛诗歌正源人才辈出的大唐社会里,好诗实在是太多猛人也实在是太多了。在那个远去的盛唐历史上,诗歌的较量,也就犹如武侠小说中的较量一样,论高低、分成败。但是无论如何选择和评定,那些时光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留下的仅供后人瞻仰、诵读和研究。
作文八:《[资料]王昌龄》20400字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
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张燕瑾)
〔注〕?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
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周啸天)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
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
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刘学锴)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
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余恕诚)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
作。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
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
篇。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廖仲安)
〔注〕?龙城:或解释为匈奴祭天之处,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或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传》说:“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后一解较合理。?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
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刘学锴)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纳杨玉环,淫佚无度,诗人以汉喻唐,拉出汉武帝宠幸卫子夫、遗弃陈皇后的一段情事,为自己的讽刺诗罩上了一层“宫怨”的烟幕。更为巧妙的是,诗人写宫怨,字面上却看不出一点怨意,只是从一个失宠者的角度,着力描述新人受宠的情状,这样,“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沈德潜《唐诗别
裁》)。
全诗通篇都是失宠者对“昨夜”的追述之词。“昨夜风开露井桃”点明时令,切题中“春”字;露井(没有井亭覆盖的井)旁边的桃树,在春风的吹拂下,绽开了花朵。“未央前殿月轮高”点明地点,切题中“宫”字。未央宫的前殿,月轮高照,银光铺洒。字面上看来,两句诗只是淡淡地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安详和穆的自然景象,触物起兴,暗喻歌女承宠,有如桃花沾沐雨露之恩而开放,是兴而兼比的写法。月亮,对于人们来说,本无远近、高低之分,这里偏说“未央前殿月轮高”,因为那里是新人受宠的地方,是这个失宠者心向往之而不得近的所在,所以她只觉得月是彼处高,尽管无理,但却有情。
后两句写新人的由来和她受宠的具体情状。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的歌女,因妙丽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大得宠幸。“新承宠”一句,即就此而发。为了具体说明新人的受宠,第四句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细节。露井桃开,可知已是春暖时节,但宠意正浓的皇帝犹恐帘外春寒,所以特赐锦袍,见出其过分的关心。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新人受宠之深,显而易见。另外,由“新承宠”三字,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那个刚刚失宠的旧人,此时此刻,她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宫檐下,遥望未央殿,耳听新人的歌舞嬉戏之声而黯然神伤,其孤寂、愁惨、怨悱之情状,更是可想而知的了。正是因为有见于此,前人评论此诗,多认为是诗人代失宠的旧人抒发妒嫉、怨恨之情的。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不寒而寒,赐非所赐,失宠者思得宠者之荣,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词也。”这些说法,尽管不为无见,但此诗的旨义乃叙春宫中未承宠幸的宫人的怨思,从而讽刺皇帝沉溺声色,喜新厌旧。这种似此实彼、言近旨远的艺术手法,正体现出王昌龄七绝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的特色。
(崔闽)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诗的首句“西宫夜静百花香”,点明季节,点时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是为了反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心情和无限幽恨。作者的构思和用词是极其精细的。这里,不写花的颜色,只写花的香气,因为一般说来,在夜色覆盖下,令人陶醉的不是色而是香,更何况从下面一句看,诗中人此时在珠帘未卷的室内,触发她的春怨的就只可能是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了。
照说,在百花开放的时节,在如此迷人的夜晚,作为一个正在好动、爱美年龄的少女,既然还没有就寝,早该到院中去观赏了,但她却为什么一直把自己关在室内呢,这可能是她并不知道户外景色这般美好,更可能是有意逃避,为怕恼人的春色勾起自己心事,倒不如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偏偏有花香透帘而入,使她又不能不动观赏的念头。诗的第二句“欲卷珠帘春恨长”,正是写她动念后的内心活动。这时,她虽然无心出户,倒也曾想把珠帘卷起遥望一番,但这里只说“欲卷”,看来并没有真的去卷。其实,卷帘不过举手之劳,为什么始而欲卷,终于不卷呢,本句内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原因为:不见春景,已是春恨绵绵,当然不必再去添加烦恼了。
但如此良宵,美景当前,闷坐在重帘之内,又会感到时间难熬,愁恨难遣。诗的第三句“斜抱云和深见月”,就是诗中人决心不卷珠帘而又百无聊赖之余的举动和情态。看来,她是一位有音乐素养的少女,此时不禁拿起乐器,想以音乐打发时间、排遣愁恨;可是,欲弹辄止,并没有真个去弹奏,只是把它斜抱在胸前,凝望着夜空独自出神罢了。这一“斜抱云和”的描写,正如谭元春在《唐诗归》中所说,“以态则至媚,以情则至苦”。可以与这句诗合参的有崔国辅的《古意》“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以及李白的《玉阶怨》“却下水晶
帘,玲珑望秋月。”这些诗句,所写情事虽然各有不同,但都道出了幽囚在深宫中的怨女的极其微妙、也极其痛苦的心情。
月下,她凝望的是什么,又望到了什么呢,诗的末句“朦胧树色隐昭阳”,就是她隔帘望见的景色。这一句,既是以景结情,又是景中见情。句中特别值得玩味的是点出了皇帝所在的昭阳宫。这与作者另一首《长信秋词》的结尾“卧听南宫清漏长”句中点出南宫的意义是相同的。它暗示诗中人所凝望的是皇帝的居处,而这正是她的怨情所指。但是,禁闭着大批宫人的西宫与昭阳殿之间隔着重重门户,距离本来就很遥远,更何况又在夜幕笼罩之中,诗中人所能望见的只是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而已。这时透过一层、深入一步的写法,写诗中人想把怨情倾注向昭阳宫,而这个昭阳宫却望都望不见,这就加倍说明了她的处境之可怜。
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王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陆时雍《诗镜总论》也说:“王龙标七言绝句,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襀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这首《西宫春怨》是当之无愧的。
(陈邦炎)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象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
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这首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就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次句更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画得更为凄凉。接下来,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两件用具。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黯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灯光都已微弱,周围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而是伴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黯淡心情的反映。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的少女。这时,回过头来看前三句诗,才知道作者是遥遥着笔、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近,句句换景,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这样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在以浓墨重笔点染背景,描画环境,从而逼出人物后,作者在末句诗中,只以客观叙述的口气写这位女主角正在卧听宫漏。其表现手法是有案无断,含而不吐,不去道破怨情而怨情自见。这一句中的孤眠不寐之人的注意点是漏声,吸引诸者注意力的也是漏声,而作者正是在漏声上以暗笔来透露怨情、表现主题的。他在漏声前用了一个“清”字,在漏声后用了一个“长”字。这是暗示:由于诗中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会感到漏声凄清,漏声漫长。同时,这句诗里还着意指出,所听到的漏声是从皇帝的居处,,南宫传来的。这“南宫”两字在整首诗中是画龙点睛之笔,它点出了诗中人的怨情所注。
这些暗笔的巧妙运用、这一把怨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写法,就使诗句更有深度,在篇终处留下了不尽之意、弦外之音。 (陈邦炎)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长信秋词》是拟托汉代班婕妤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作的。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辞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王昌龄这篇诗写宫廷妇女的苦闷生活和幽怨心情,即就《怨歌行》的寓意而加以渲染,借长信故事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
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说“且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汉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按照一般情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就使读者增强了感受。因为如果都是玉颜,则虽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会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非常深沉的怨愤。凡此种种,都使得这首诗成为宫怨诗的佳作。
孟迟的《长信宫》和这首诗极其相似:“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还绕御帘飞。”首句是说由得宠而失宠。“欲何归”,点出前途茫茫之感。次句对物伤情,检点旧日舞衣,余香尚存,但已无缘再着,凭借它去取得君王的宠爱了。后两句以一个比喻说明,身在冷宫,不能再见君王之面,还不如轻盈的燕子,每到春来,总可以绕着御帘飞翔。不以得宠的宫嫔作比,而以无知的燕子对照,以显示怨情之深,构思也很巧,很切。
但若与王诗比较,就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差距来。两诗都用深入一层的写法,不说己不如人,而叹人不如物,这是相同的。但燕了轻盈美丽,与美人相近,而寒鸦则丑陋粗俗,与玉颜相反,因而王诗的比喻,显得更为深刻和富于创造性,这是一。其次,明说自恨不如燕子之能飞绕御帘,含意一览无余;而写寒鸦犹带日影,既是实写景色,又以日影暗喻君恩,多一层曲折,含意就更为丰富。前者是比喻本身的因袭和创造的问题,后者是比喻的含意深浅或厚薄的问题。所以孟迟这篇诗,虽也不失为佳作,但与王诗一比,就不免相形见绌了。
(沈祖棻)
长信秋词五首(其四)
王昌龄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複道奉恩时。
同样是抒写失宠宫嫔的幽怨,表现她们内心的深刻痛苦,在王昌龄笔下,却很少艺术上的雷同重复。《长信秋词五首》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写了宫怨,这一首则带有更多的直接抒情和细致刻画心理的特点。
第一句就单刀直入,抒写失宠宫嫔的内心活动。“真成薄命”,是说想不到竟真是个命运不幸的失宠者。这个开头,显得有些突兀,让人感到其中有很多省略。看来她不久前还是得宠者。但宫嫔得宠与否,往往取决于君主一时好恶,或纯出偶然的机缘。因此这些完全不
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宫嫔就特别相信命运。得宠,归之幸运;失宠,归之命薄。而且就在得宠之时,也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失宠的厄运会突然降临在自己头上。“真成薄命”这四个字,恰似这位失宠宫嫔内心深处一声沉重的叹息,把她那种时时担心厄运降临,而当厄运终于落到头上时既难以置信,又不得不痛苦地承认的复杂心理和盘托出了。这样的心理刻画,是很富包蕴的。
失宠的命运降临之后,她陷入久久的寻思。因“思”而入“梦”,梦中又在重温过去的欢乐,表现出对命运的希冀,对君主的幻想,而在自己心中重新编织得宠的幻影。但幻梦毕竟代替不了现实,一觉醒来,眼前面对的仍是寂寞的长信宫殿,梧桐秋叶,珠帘夜霜,听到的仍是悠长凄凉的铜壶清漏。于是又不得不怀疑自己这种侥幸的希望原不过是无法实现的幻梦。以上两句,把女主人公曲折复杂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而又层次分明。
就在这位失宠者由思而梦,由梦而疑,心灵上倍受痛苦煎熬的时刻,不远的西宫那边却向她展示了一幅灯火辉煌的图景。不用说,此刻西宫中又正在彻夜宴饮,重演“平阳歌舞新承宠”的场面了。这情景对她来说是那样的熟悉,使她一下子就唤起了对自己“新承宠”时的记忆,仿佛回到了当初在複道(宫中楼阁间架空的通道)承受君主恩宠的日子。可是这一切此刻又变得那样遥远,承宠的场面虽在重演,但华美的西宫已经换了新主。“分明”二字,意余言外,耐人咀嚼。它包含了失宠者在寂寞凄凉中对往事历历分明的记忆和无限的追恋,也蕴含着往事不可回复的深沉感慨和无限怅惘,更透露出不堪回首往事的深刻哀伤。
这里隐含着好几重对比。一重是失宠者与新承宠者的对比。一重是失宠者过去“複道奉恩”的欢乐和目前寂处冷宫的凄凉的对比。还有一重,则是新承宠者的现在和她将来可能遇到的厄运之间的对比。新承宠者今天正在重演自己的过去,焉知将来又不重演自己的今天呢,这一层意思,隐藏得比较深,但却可以意会。
这重重对比映衬,把失宠宫嫔在目睹西宫夜饮的灯光火影时内心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极为细腻深刻,确实称得上是“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但却不让人感到刻意雕琢,用力刻
画。诗人似乎只是把女主人公此刻所看到、所自然联想到的情景轻轻和盘托出,只用“知”和“分明”这两个词语略略透露一点内心活动的消息,其余的一切全部蕴含在浑融的诗歌意境中让读者自己去玩索、体味。正因为这样,这首带有直接抒情和细致刻画心理特点的诗才能做到刻而不露,保持王昌龄七绝含蓄蕴藉的一贯风格。
(刘学锴)
青楼曲二首
王昌龄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青楼曲》第一首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白马金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前进,渐走渐远,到后来就只见马后扬起的一线飞尘;一个是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青楼,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那优美的筝声并没有因楼外的热烈场景而中断,好象这一切早就在她意料之中似的。前面的场景是那么热烈、雄伟,给人以壮丽的感觉;后面的场景又显得端庄、平静,给人以优美的感觉。这两种不同的意境,前后互相映衬,对照鲜明。
诗人是怎样把这两个不同的场景剪接在一个画面上的呢,这就是通过楼头少妇的神态,把长安大道上的壮丽场景,从她的眼神中反映出来。表面上她好象无动于衷,实际上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欣羡,于是就情不自禁地一路目送着那马上将军和他身后的队伍,直到飞尘滚滚,人影全无,还没有收回她的视线。“楼头少妇呜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我们仿佛还听到她从筝弦上流出的愉快的乐声。
这少妇跟马上将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如此关注他的行动呢,这可从《青楼曲》的第二首中找到答案。原来那马上的将军是她的夫婿,他正立功回来,封侯拜爵,连他部队里许多骑将都受到封赏。“春风得意马蹄疾”,他们经过驰道回来时,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去
了。
把这两首诗合起来看,前一首描绘的当是一支皇家大军凯旋归来的场景。由于这次胜利的不平常,连皇帝都亲自出迎了,作为将领的妻子,她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诗人未用一句话直接抒写她内心的激动,只是写她从楼头看到的热烈场景,读者却可想象到她面对这热烈场景时的内心感受。这正如北宋诗人梅尧臣对诗创作所概括的两句话:“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长杨是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建章宫是汉武帝建造的,都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盛唐诗人惯以汉武帝比唐玄宗,此诗也如此。诗人是借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画卷反映盛唐时期的现实面貌。
这幅描写大军凯旋的历史画卷,使人联想到唐代前期国容威赫,实力强大。试想一支千军万马的军队,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严明的纪律,怎能够旗帜鲜明、队伍整齐地前进,连楼头弹筝少妇都丝毫不受惊动,诗里还映现了唐代都城长安的一片和平景象,不言而喻,这支强大的军队,维护了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从楼头少妇的眼中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尚武风气。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晋以来以及南北朝长期分裂的痛苦教训,整军经武,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与强盛。“聘得良人,为国愿长征。”(敦煌曲子词)在这盛极一时的封建帝国里,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在这两首诗中,一种为国立功的光荣感,很自然地从一个征人家属的神态中流露出来,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王季思)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
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
(刘学锴)
〔注〕?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
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我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的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即发付,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
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这里的“分付”和“与”,下字皆灵活,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在的词语所能传达于万一的。它们的作用,已将景色、筝乐与听者心境紧紧钩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之情,却解不出”(《唐诗归》)。所谓“解不出”。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不象实在的词语那样易得确解。
次句刚写入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上。其实,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好象迷蒙在雾雨之中。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客的情感都有陪衬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一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
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收与”、“分付与”用字同妙,它使三句的“雨”与此句的“泪”搭成譬喻关系。似言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无怪乎其多了。这想象新颖独特,发人妙思。“只说闻筝下泪,意便浅。说泪如雨,语亦平常。看他句法字法运用之妙,便使人涵咏不尽。”(黄生评)此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而非刻露,《诗薮》称之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可谓知言。
(周啸天)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以“亿”字钩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诗的前半写实景,后半乃虚拟。它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
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周啸天)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象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
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葛晓音)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
“离愁渐远渐无穷”,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远”,就意味着空间距离之大,相见之难。所以不少送别一类的诗词就往往在
这个“远”字上做文章。比如:“荆南渭北难相见,莫惜衫襟着酒痕。”“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它们都是以不同的形象着意表现一个“远”字,而那别时之难,别后之思,便尽在不言之中了。然而,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倒是别开蹊径的。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县),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谁渭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它固然不同于“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那种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但也不象“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识君”那么豪爽、洒脱。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仓曹宅夜饮》)。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不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
么,是的。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赵其钧)
作文九:《王昌龄作者简介》1300字
王昌龄作者简介
王昌龄(西元 698-756年)字少伯,世称王龙标,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 的边塞诗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 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 有“诗家天子王江宁” 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
芙蓉楼送辛渐》 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 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 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作品译文
寒冷连绵的雨笼罩了江面, 清晨送别了好友, 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影子。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 问起了我 ,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清雅、纯洁。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 开元 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 江宁 (今 南京市 )丞任,辛渐是 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 渡江 ,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 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作品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 了萧瑟的秋意, 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 更沁透在两个 离人的心头。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 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 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 茫的吴江夜雨图, 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 声写在窗下梧桐、 檐前铁马、 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 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 的细节, 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 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 这就 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 天色已明, 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 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 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辽阔的江 面上, 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 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 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 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 留在吴地的诗人, 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 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 一个“孤” 字如同感情的引线, 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 玉壶。 ”诗人从清澈无瑕、 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 这就比 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话外音
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 后, 他被任为江苎丞, 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 可见当时他正处众口交毁的恶劣环 境之中。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 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 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 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 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 的深情。
作文十:《唐代诗人王昌龄简介》2100字
唐代诗人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王昌龄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殷番当作殷璠,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诗。[1]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在天宝六载秋。《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尉。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
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
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纪念王昌龄而建的芙蓉楼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文人的评价: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
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
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