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初中生心理健康讲座》9800字
初中生心理健康讲座
主讲教师:
一、何为健康?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三方面:一、身体健康;二、心理健康;三、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解释“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指挥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方面达到正常水平。身体健康标准大家比较了解,它可以用数据加以量化,心理健康无法用数来表示,那么如何来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心理疾病挑战全球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在美国每年0.6%的人加入精神分裂症的行列(纽约:每年精神病发病率平均为8.3%),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近5000万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89%的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据研究估计,每年由于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在法国,健康投资在20年中增加了10倍,费用超过购买食品的费用。镇静药每年使用1亿多盒,平均每人每年两盒。因此法国人自称是世界上最“镇定”的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2亿人,已经成了世纪病;有30%至40%求医者有精神卫生问题;20%人口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据联合国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
科学研究发现,有很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统称为心身疾病。心理健康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起着重要作用。1989年,一日本青年报考一家大公司,公布考试结果,名落孙山。得知这一消息,深感绝望,顿生轻生之念。幸抢救及时,自杀未遂。忽传来消息,他被录用了。原来统计出了差错,实际是名列榜首。还没来得及高兴,很快又传来消息,说他被公司解聘了。理由是:一个人连如此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起,曲折的奋斗之路上建功立业呢?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调查了各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来自于学士和专业技术,85%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
系。1976年奥运十项全能冠军詹纳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
心理健康不仅与疾病、事业的成功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张毅,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少先队中队长,1989年2月2日上午,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张萍(小雪年级)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一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考入一名牌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无力自拔,留下了遗书,匆匆就走了。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不包括自杀未遂的,更不包括曾有自杀意图的)。1989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本人曾经对西部五个省市20个地区的中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有77.9%的中学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有5.2%的中学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障碍。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2%,但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考虑为需要心理干预,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达到32%。
三、心理健康10条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情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的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四、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关于青少年心理,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轻的病人?他们怎么了?”那些企图自杀的高中学生;害怕笔尖的中学生;不敢看人的初三学生;害怕死亡的高中生;被拘留的高一男学生;自杀未遂的中专生;能力不足的大学高材生;不会与人交往,无法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中学生,一般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阶段总的可成为青春发育期,或青少年期。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期的中学生身心都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成熟时期。如果这是其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这种不良影响极可能伴随他一生。
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有关专家学者们进行了调查研究。有关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这些枯燥的数字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
近几年,国内有关中学生心理卫生方面的许多调查都表明,在中学生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者,其比例在10~20%左右。应该说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有些只是偶尔存在心理问题,但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消失了,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中学生是为数不多的。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集中反应。根据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我认为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适应问题。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适应不良即对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能力差,
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是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生活上,进入中学后大多数学生才开始住校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保护,很多事都要自己亲历亲为,重新学习去做。对于那些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也很困难。其三,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四,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
(二)情感问题。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中学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向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独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13、14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情爱都充满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尤其是初中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害怕的“早恋”问题。其实异性吸引以致的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他们稚嫩的双肩怎能担负这些呢?于是,出现问题在所难免。高中生在这一问题上要比初中生好。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相对成熟,由于知识的积累对性也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不会因为性好奇而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举动。
(三)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对中学生而言,也存在上述情况。但初三、高三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初三、高三学生中,相当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考试焦虑,甚者会失眠、患神经衰弱症。这对他们考试时正常水平的发挥,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是不良的影响。
(四)行为和人格偏离
1.行为障碍,或称不良行为。中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多动症,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懒散,对抗行为等。这些多见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追求虚荣,追星族心态和迷恋电脑游戏的不良行为快速上扬。
2.人格偏离。人格也叫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偏离主要是个体人格发展不健全,性格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中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偏离有:(1)自我意识偏差,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我认识和评价不全面、不准确,因而抑郁、闭锁。(2)自我中心倾向,他们只考虑自己,较少考虑他人的需要。(3)自卑心理。(4)嫉妒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是心胸狭窄、好表现的。这些不良心理品质不仅会让自己生活无乐趣,还会阻碍自己健康成长,面对不容乐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是分析原因,寻找出路的时候了。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应当从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生物的、环境的、教育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生物学因素
众所周知人的发展是指身心健康、平衡发展,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在成长过程中,任何生物、化学、物理因素影响了脑的健康发展都可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1.遗传因素。遗传素质对于人体的成长发育及性格、智力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家谱分析研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家族中患有各种精神病、发育迟滞等病史者明显多于正常学生。这说明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否认。
2.母孕期及分娩因素。遗传因素是通过母亲怀孕来完成的。因此,在母亲怀孕时,其营养、情绪及身体健康状况都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母亲营养不良可使儿童智力低下,失去好奇心等,母孕期若遭受严重外伤,或分娩时发生诸如早产、难产,新生儿窒息等都会影响孩子心理功能的健康发展。
3.生产发育及营养因素的影响。出生后至成熟期(16岁左右)的一段时间,孩子的生长发育与营养对孩子心理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足在幼年时可表现为说话晚、走路晚、运动不协调、环境适应能力差等。这类儿童长大后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的机率明显高于正常发育儿童。
4.其他生物学因素。诸如在成长过程中的外伤、躯体疾病、中毒等直接影响脑功能而造成心理障碍的意外情况。
二、家庭因素
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由家庭提供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接受什么样的教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以下三类: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应该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自然结构。住房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们的心理发
展。从小环境来说,若夫妻不和睦、经常吵架、打架对孩子也很不利。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一方或双方遗弃、死亡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十分有害,青少年违法犯罪多源于此。
2.家庭教养态度。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有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四种。而其中以民主的教养态度最好。家庭成员对子女教养态度一致,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严而不厉、宽而不娇、爱而不溺、放而不纵,注意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培养孩子求知向善的自主能力和勤奋好强的品质。反之,其他教养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家长的教育方法。父母教育孩子只有良好心愿,没有科学的方法仍然不能担当起“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职责。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甚至是苛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犯了过错就罚,考试没达到要求则打,除了学习,什么都可以让孩子不做。这样培养出的子女怎么会学习轻松,怎么会不产生逆反心理,又怎么能独立生活,适应新环境呢?
三、社会因素
1.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成长的场所。学校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是中学生长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如果学校的教育方针正确,方法得当,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身心健康的人才。反之,如若教育方针、方法上存在问题(具体可表现在教学水平、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方法、教师素质、教育态度、学校人际关系、校风等方面),就会阻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
2.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风俗习惯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中学阶段正是个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心理品质形成时期,若受社会不良风气,像金钱至上、追求享受、“走后门”、吃喝送礼、黄色刊物等的影响,对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的塑造百害而无一利。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染缸,人生活其中,很难不受影响,因此,良好社会风气,健康社会文化才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营养品”。
四、简析当今中学生的几种心理矛盾
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 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 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 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但这些学生 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 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 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 。调查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向同学和师长隐匿秘密。由于他们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这类学生往往通过记日记、画画、写字等来表现内心的苦 闷和孤独感。他们很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而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他们从 苦闷与孤独中解脱出来。
第四,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 “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学生会 发生顶撞老师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 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要求子女“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事都可以不管”,所以造成了中学生的实际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仅反映在经济上,还反映在生活上,出 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因此,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第五,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中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这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但由于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地坚持己见,对教师或集体的要求 ,合乎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
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化解这一矛盾,老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六,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现在许多中学生能积极地为社会、学校、班级做好事,也能积极为同学做好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家有了不幸,他们能自觉地捐款、捐物。但有一些同学的道德水准不够高 ,他们靠偷窃来捐款,通过打架斗殴来为弱小同学鸣不平,利用考试作弊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分数。这很自然形成了助人行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对这一矛盾,老师要巧于引导,先肯定其好的方面,再指出其不 足之处,使其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助人。
在大部分的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大。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4.抑郁。表现出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7.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8.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感,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许多心理学者认为,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
五、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家庭不和而出逃、自杀或伤人的案例很多,但却很少有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心理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努力培养引导,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家庭民主权。做父母的应该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若必须行使父母权利时,也应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这一点对青少年非常重要。
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
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 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今天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而且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应该具有勇于参与竞争的良好心态。可是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而许多心理障碍与疾病都与适应能力差及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焦虑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中学生心理潜能的发挥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
作文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2000字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 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又不知如何解决。
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又从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讨论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调查结果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学习方面: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20%注意力不集中;63%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6%受到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责备、嘲笑、歧视而引起心理紧张;9%基础比较差;2%智力因素。(注:本材料来自本学校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见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品质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较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神经衰弱、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经调查有21%的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厌学情绪。
(二)人际交往方面:
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学生的不良人际关系有: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有50%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好或很好,43%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般,有7%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好,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而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够耐心,处理问题不公正,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和态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8%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好,27%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一般,有6%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经调查和讨论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却又不知该如何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7%,82%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好,有6%,8%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与父母的关系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第二,父母关系不和,对中学生的心理伤害很大,他们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视,富于破坏性……会认为是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第三,学生自身青春期不良的心理情绪。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爱哭、爱笑喜怒无常;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调查表明:30%的学生有情绪方面的问题。
2.行为方面: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体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个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
4.异性交往方面: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性交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初中生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喜欢通过看言情片或读言情小说感受爱情。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有36%的学生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感到恐慌或害怕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基于上述原因中学生在人格上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不容易和异性相处甚至可能产生心理、生理上的扭曲。
作文三:《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9600字
第八讲:做人际交往的有心人
滦平八中政教校长----王兴国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象对待学习或工作一样认真对待,用心去经营,要讲究方式、方法,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去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以下几点就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记住的方式、方法,也可以说是技巧。
一、“三年不走动,是亲也不亲”:经常交往、相聚,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会使原来关系一般的朋友变得非常的亲近,而不管多么好的朋友、甚至是亲戚,如果长时间不来往,相互之间的感情就会淡漠,是亲也不亲了。因此,要经常与自己的朋友亲戚保持联系,或打个电话,或发个信息,近处的可以到一起呆会儿、也可以相约吃顿饭等等。总之,要增加与他人交往的频率,它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十分有益的。如果我们能在此基础之上选择恰当的交往时机,则会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我们如果能在恶劣的气候中,急人之所急,体贴对方,做到寒时送衣,热时递扇,雨中送伞,雪中送炭,往往能给人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能顶风冒雪,不避寒暑,守时赴约,迎送亲友,也常会使人感动不已。我们还要杜绝不恰当的交往时间,如:当你的交往对象处于饥饿状态时,处于疲劳之际,我们尽量不要与之开展社交,否则不会有好的效果,举一个例子:第二次世界大地战时,美国当局为即将去英国作战的士兵放映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描写了英国人民同法西斯德国进行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事迹,其目的是为了让士兵对英国有好感,以便同英国人民并肩作战,打击法西斯德国,然而事与愿违,因为当时的美国士兵正在进行着紧张、艰苦的训练,士兵的休息时间特别珍贵,而看电影用让他们提前起床一个多小时,士兵们很是不满。日本人忌四(同死)、忌九(同苦),西方人认为13是不祥之日,我们要与之走动、交往时也应有所考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天中有五次生理上的“旺盛”和“衰竭”的波动,一天中的16时至18时处于“衰竭”期,容易遇到灾祸,日语称之为“逢魔之时”。一天中的22时至23时是生理上的最大的一次“衰竭”,所以我们在交往时要注意不要在别人处于“衰竭”时与之走动、交往。
二、“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 每个人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独特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与人交往时,我们固然要对别人的一些需求持迁就、随和的态度,但不能因此而丧失自己的原则,否则不但给自己带来诸多不适,也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理解。要知道:“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那是愚蠢的想法”。我们要学会说“不”,让与你交往的人知道你的原则和立场,如果别人能理解更好,如果不理解你的原则和立场,也就随他去吧。俗话说:“羊羔虽美,众口难调。”一人不可能称百人意,只要无愧于我心,也就行了。当然,拒绝别人时,应委婉些,不能盛气凌人,居高临下,过分地标榜自己。我们最好平时同与自己交往的人说出自己的做事、为人的观点和立场,这样会减少相互之间不愉快的场面。比如说:自己不喜欢篮球,可是,自己的好朋友很喜欢。他总是邀请你去打篮球,你于朋友的情面,不好意思说不去,但自己实在是不想去,处于两难境地,这样你就不如在平时,把自己不喜欢篮球的想法告诉你的朋友,因为你不爱好篮球,他就不会邀请你了,这样在不伤害朋友的感情之下使自己摆脱了困境。
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人际交往是具有互酬性的, 要想使别人接纳、喜欢自己,与自己友好交往,自己应首先接纳、喜欢他人,并且与他人积极地友好往来。不能只是被动地与人交往,如果一味地被动,会让别人产生误解,从而也淡化下来。这对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不利的。人际交往中要切记:友好的交往需要双方互动的。不能只想别人对自己付出,强调自己一方的权利。要主动地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有时只有这样才能相互生存与发展,举一个例子:有一天,上帝对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他们来到一个房间,许多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又饿又失望。每个人只有一只汤匙,但是汤匙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没有办法送到口里。“我们再去天堂看看。”上帝带着教士进入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跟上个房间的人情景一模一样,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锅坐着。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看上去又快乐又饱足,而他们的汤匙跟地狱的人用的一样长。教士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这个房间的人快乐而那个房间的人却愁眉不展呢?上帝微笑道:“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个房间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会让生活无助而苍白,可是彼此间的关心和扶助则可以会集巨大的力量。帮助别人,让别人从你这里得到恩泽,佛家讲这叫善事,做善事,会让自己心情愉快的,不只如此,有时助人就等于助自己。抗美援朝时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一架敌机飞速地向我方阵地俯冲过来,正当班长准备卧倒的时候,突然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在哪儿直愣愣地站着。好像在思考什么,根本没听到敌机的轰鸣声。班长顾不了多想,一下子扑了过去,将小战士压在身下。一声巨响过后,班长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泥土,正准备教育这位小战士时,他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位臵被炸成了一个大坑。因为班长帮助了小战士,更使自己幸免于难。天堂里的人们你喂别人饭,别人反过来喂你饭,大家都很快乐而饱足地生活。而冷漠则会导致别人对你的冷漠,当你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别人也会同样表示出冷漠,不会向你抻出援助之手。如上面所讲地狱里的人们,谁都不肯喂别人,别人也不会喂你。在美国波士顿,一座犹太人被屠杀的纪念碑上,刻着一个名叫马丁的德国新教父留下的一首悔恨诗:“初起他们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社会的存在、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真诚合作,你只有慷慨地付出,才会有惊喜的收获。有时,成功是你不经意付出的回报。因此,我们在平时应多一份爱心,多一份付出,收获将是不期而来的。
四、“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已要牢记”:与人相处,不要有帮助别人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更大的回报的思想,“帮助别人要忘掉”。原因有两点:首先,由于你的这种思想,别人会由于你有目的的帮助,不会太感激你的,进而也不会在你有困难时真心帮助你。如果有帮助,也不过是象征性的表示一下而已。其次,因为你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这种期望的存在,你不会感到助人的快乐的,因为你多了一种期盼的负担。有时,别人不一定对你有回报,或短时间内不会对你有回报,或是对你的回报并不是你所期望的,那你会背上的负担还会加重的。这样,你还不如不去助人。
“别人帮已要牢记”。要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思想和行为。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八十年代的一个夏天,在陕西的一个村子里发生了家族
纠纷,矛盾激化后,生产队长的一个远房的侄子挂着民兵训练时偷下的两颗手榴弹,绑架了队长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解救任务由县武警部队担任,一位排长为了救这位大学生,在手榴弹爆炸之际,扑到了大学生身上,大学生得救了,而这位排长牺牲了,在死之前,他拿出一张婴儿照片,希望这位大学生有时间去看看他的未见面的女儿。事情过后,这位大学生来到排长的老家苏北看望那位可怜的孤儿寡母。看到眼前孤立无助的母女,大学生不让家里知道的前提下,在这位排长的妻子反复拒绝无效的情况下娶了排长的妻子,照顾排长的妻子,并将排长的女儿扶养成人。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别人有恩于你,你应牢记于心。当别人需要时,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出手相助。这是人性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活出人的高尚,也只有这样,别人才会觉得你是可交之人,你才会有深交之友,肝胆相照之友的。否则,你不但交不到真诚的朋友,就原来的朋友也会失去。
当你的同学或朋友取得某些成绩或有某种长处或优点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当你的朋友犯的某种错误,你又如何对待?
五、“我大声称赞而柔和地责怪朋友” 。要与别人搞好关系,诚心的赞美是必不可少的。别人的赞美与肯定是每一个人的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且,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和可赞美之处,只要我们在日常的交往中不带有偏见地细心观察,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因此,我们要毫不吝惜地,真诚地、实事求是的地、“大声”地赞美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有一位心理学家在银行排队取钱时,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先生满面愁苦,这们位心理学家想,我要让他开朗起来。于是,他一边排队一边寻找老人的优点,终于他看到,老先生虽然驼背哈腰,却长着一头漂亮的头发,于是当这位老先生办完全事情走到心理学家身边时,心理学家衷心地赞道:“先生,您的头发真漂亮!”老先生一向以一头漂亮的头发而自豪,听到了心理学家的赞美非常高兴,顿时面容开朗起来,挺起腰,道谢后,高兴地走了。我们都需要别人的赞美,这一点勿容置疑。有时你的一句赞美之词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就一翻事业。你的赞美会增强你的朋友或同学学习和生活的信心,IBM创办人的儿子托马斯,小时候贪玩不好学,念大学时几乎被退学,因此对自己一直缺少信心,工作上也缺少进取心,后来托马斯入伍当兵,担任飞行员,一天,他的父亲来信让他退伍后接他的公司,托马斯十分发愁,觉得自己一向奇差无比,不能把公司经营好,他的顶头上司布莱雷德将军知道后,用力拍拍托马斯的肩膀说:“恭喜你,太好了,这是个大的好消息,应该高兴才是啊!”“可是你觉得我有足够的力量吗?”托马斯说。将军说:“我这辈子阅人无数,看人相当准,难道你怀疑我的眼光吗?你觉得我会看错吗?我倒佩服你爸爸的决定,他真有眼光。”几句赞美之词,大大地增强了托马斯的信心,退伍后接了公司,并将公司发扬光大。
许多年前,一个十岁的男孩在拿坡里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个歌星,但是,他的一位老师却说:“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里,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家妇哭诉这一切。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你咋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男孩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
赞美、肯定、认同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激发人体内的一种潜能,开拓失败者的空间,激励胜利者的昂扬斗志,催人奋进。我们说很多时候一声斥责可能毁灭一个人,而一句赞扬却可能会成就一个人,就是这个道理所在。
赞美别人的时候要记住:一、不能有半点的阿谀之词和吹捧之意,更要得体,赞美别人的内容应被对方能接受,否则是不能增进与别人友好关系的。著名作家大仲马在俄国旅行,来到一座城市,决定去参观这个城市最大的书店,老板听到这个消息,想设法做点让这位法国著名作家高兴的事情。于是,他在所有的书架上摆满了大仲马的作品。大仲马走进书店,见书架上全是自己的书,很吃惊。迷惑不解地问:“其他作家的书呢?”。其他作家的书。。。。。。书店老板一时不知所措,信口说道:“全。。。。。。全都卖完了!”。还有我们称赞中年妇女身材苗条,赞扬老年人身体硬硬朗,人家很容易接受,而你要赞美儿童、青年人牙齿坚硬等却很难有积极的效果。二、要真诚,赞美别人要出于真心,所赞美的内容应是对方确有或即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不要让别人感觉到你言不由衷,另有所图。如:你赞美一位身材矮小的人长得魁梧,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与赞美相对应的是批评。对别人中肯的批评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是人们难于接受的、不喜欢听的。要想让别人乐于接受,也不是难事,只要我们讲究一下批评的策略也就可以了,首先,我们要找到别人在犯错误过程中的某些可取之处,并对其进行肯定与表扬,这样能减少对方的防卫心理。其次,批评的态度要诚恳、批评的语气要柔和,不要大声指责和讽刺挖苦。总之,要让对方在你的批评之后,感受到你的善意和友好。
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非洲的某个国家,那个国家的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的歧视政策,不允许黑人进入白人的公共场所。白人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民族。有一天,有一个长发的白人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进门之后,她选择了一张靠近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足足有15分钟,后来的顾客招待员都给予了招待,可没有侍者来招待她,对她不屑一顾。她怒气满腔,就走过去想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上前时,眼前的一面大镜子里,她看到了自己,原来她已经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体会到了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自己不喜欢的,不能接受的,我们不应该强加给别人。与人相处,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想一想别人的感受,别人的心情。只有这样,我们做事情才会免于伤及他人,制造人际隔阂,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七、“多相信别人一点,多给别人一点机会”:人与人之间相处,多给别人一点信任,当别人被人误会时,给人以澄清事实的机会,当别人有错误时,给人以改过的机会。不要急于给别人下定义、做结论。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中,当校长吃完饭,因忘记带钱了,没钱付帐,又有急事要马上离开,而服务员不让其离开时,与校长并不相识的古老师却毅然地将钱借给了这位校长。古老师的信任让校长十分感动,也深受启发。当古老师来到这位校长所在的学校任教时,由于古老师和同办公室的一位女老师同租一个房子,两个人又一同上班,一同下班,被学生传言为两个人在谈恋爱,被这位女教师误会为古老师传言的。于是两个人的事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此时,校长给予了古老师充分的信任,让古老师所在办公室主任相信古老师,“他是没什么的,”“谣言止于智者”,校长的睿智和信任平息了这场风波。每当做学生的犯错误时,我们做老师的总是耐心地批评教育和引导你们,尤其是经常违纪的学生,老师总是要给你们改正错误的机会,相信你们是能做好的,是能成人成才的。也正是老师们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使很多纪律上、学习上的后进生得以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做学生的,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用积极的态度看人,多给别人一点信任和理解,相信人心是向善的,是追求上进
的。
八、“尊重的价值重于黄金和钻石”尊重别人是十分重要的,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座小城的乞丐们在圣诞节的前一天聚集在一起,他们在这座小城靠乞讨生活已经近一年了,城里的居民给了他们一日三餐的生活,也给了他们温暖,也给了他们许多难以忘怀的善良。他们决定选出大家公认的最善良的施舍者,然后将全体乞丐共同编织的“善良天使”的花环送给他。最后,大家一致通过将此花环送给了一名一块面包都没给过他们的一名妇女,这名妇女也很贫困,只是在乞丐们到她那里行乞时,她每次都给予他们以微笑,并且抱歉地对乞丐们说“对不起,我实在没有什么能给予你们的”。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应尊重我们所交往的人,无论其贫与富,也无论其位高权重与平民百姓。还有一则寓言,说虎王的后院起火了,同妻子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只要一言不和,双方就大打出手。有一天,虎王屁股上竟然被母老虎抓了一道痕,简直是威风扫地。猴子看到后,给虎王献计,让它去向狐狸求驯妻之术,因为狐狸夫妻从来没脸红过,虎王按照狐狸的计策开始行事,回家后,虎王对母老虎笑脸相迎,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还破天荒地做了几次家务,时间不长,奇迹出现了,母老虎俨然一只温顺的小绵羊,虎王在众“人”面前又恢复了往日的威风。猴子暗暗称奇,于是跑去问狐狸给虎王出了什么秘决,狐狸得意地说:“我只对虎王说一句话:把妻子看做王后,你就是国王;把妻子看做侍从,你就是仆人。”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可能尊重你。才能有融洽的人际关系。
九、“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交往,无论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亲戚之间,还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与陌生人之间,我们都要保持一定的、不同程度的距离。这是建立与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必要的,也是特别有益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心理空间,无论与什么人相处,个体都是要相对独立的,因此,距离必须是要有的,而这个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还应依与我们的关系而确定。正如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亲人是骨肉关系,外人是车和车的关系。骨肉分离无法生存,车和车太近准出事故。两千多年前的古腊人在社会学领域,有这样一种理念,城邦之间既不能隔绝,也不能绝对地融合。只有处于既融合又独立的状况时,城邦才有生机,希腊半岛才是安全的,因此,他们用圆代表城邦,用几个相交的圆来表示城邦间的融合和独立,并以此作为图腾刻在石庙上进行祭拜。这种理念促进的希腊半岛的稳定、繁荣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相处也如同这相交的圆,不能完全的独立或完全的融合,因此,我们要保持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十、“为失败买份保险”有只狐狸惊惶失措地跑进一个村落,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四肢发软,很是狼狈。一只枝头上的鹦鹉看到了,便问到:“狐狸先生,您这是怎么了?”狐狸一脸惨淡,气喘吁吁地说:“后。。。。。。后面有一大群猎犬在追我!”鹦鹉听了说:“那你赶快到村口那位薛大婶家里躲一躲吧。她人最好,一定会收留你的。”狐狸一听:“薛大婶?不行,前两天我偷了她鸡舍的鸡,她不会收留我的。”鹦鹉想了想,又说:“没关系,石樵夫家离这里也不远,你赶快跑到他那儿躲一躲呀!”狐狸却说:“石樵夫?也不行,前几天我趁他上山砍柴时,偷吃了他女儿养的金丝雀,他们一家正在恨我?”鹦鹉又说:“那么你去投靠庄大夫吧,他是这村唯一的医生,非常有爱心,一定不忍心看你被抓的。”狐狸说:“那个庄大夫吗?上次我到他家里,他存的肉片给我吃得一干二净,还把他院子里的郁金香给踩烂了!我没脸回去找他。那。。。。。。鹦鹉也没办法了。这虽是一
的。
八、“尊重的价值重于黄金和钻石”尊重别人是十分重要的,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座小城的乞丐们在圣诞节的前一天聚集在一起,他们在这座小城靠乞讨生活已经近一年了,城里的居民给了他们一日三餐的生活,也给了他们温暖,也给了他们许多难以忘怀的善良。他们决定选出大家公认的最善良的施舍者,然后将全体乞丐共同编织的“善良天使”的花环送给他。最后,大家一致通过将此花环送给了一名一块面包都没给过他们的一名妇女,这名妇女也很贫困,只是在乞丐们到她那里行乞时,她每次都给予他们以微笑,并且抱歉地对乞丐们说“对不起,我实在没有什么能给予你们的”。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应尊重我们所交往的人,无论其贫与富,也无论其位高权重与平民百姓。还有一则寓言,说虎王的后院起火了,同妻子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只要一言不和,双方就大打出手。有一天,虎王屁股上竟然被母老虎抓了一道痕,简直是威风扫地。猴子看到后,给虎王献计,让它去向狐狸求驯妻之术,因为狐狸夫妻从来没脸红过,虎王按照狐狸的计策开始行事,回家后,虎王对母老虎笑脸相迎,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还破天荒地做了几次家务,时间不长,奇迹出现了,母老虎俨然一只温顺的小绵羊,虎王在众“人”面前又恢复了往日的威风。猴子暗暗称奇,于是跑去问狐狸给虎王出了什么秘决,狐狸得意地说:“我只对虎王说一句话:把妻子看做王后,你就是国王;把妻子看做侍从,你就是仆人。”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可能尊重你。才能有融洽的人际关系。
九、“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交往,无论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亲戚之间,还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与陌生人之间,我们都要保持一定的、不同程度的距离。这是建立与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必要的,也是特别有益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心理空间,无论与什么人相处,个体都是要相对独立的,因此,距离必须是要有的,而这个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还应依与我们的关系而确定。正如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亲人是骨肉关系,外人是车和车的关系。骨肉分离无法生存,车和车太近准出事故。两千多年前的古腊人在社会学领域,有这样一种理念,城邦之间既不能隔绝,也不能绝对地融合。只有处于既融合又独立的状况时,城邦才有生机,希腊半岛才是安全的,因此,他们用圆代表城邦,用几个相交的圆来表示城邦间的融合和独立,并以此作为图腾刻在石庙上进行祭拜。这种理念促进的希腊半岛的稳定、繁荣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相处也如同这相交的圆,不能完全的独立或完全的融合,因此,我们要保持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十、“为失败买份保险”有只狐狸惊惶失措地跑进一个村落,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四肢发软,很是狼狈。一只枝头上的鹦鹉看到了,便问到:“狐狸先生,您这是怎么了?”狐狸一脸惨淡,气喘吁吁地说:“后。。。。。。后面有一大群猎犬在追我!”鹦鹉听了说:“那你赶快到村口那位薛大婶家里躲一躲吧。她人最好,一定会收留你的。”狐狸一听:“薛大婶?不行,前两天我偷了她鸡舍的鸡,她不会收留我的。”鹦鹉想了想,又说:“没关系,石樵夫家离这里也不远,你赶快跑到他那儿躲一躲呀!”狐狸却说:“石樵夫?也不行,前几天我趁他上山砍柴时,偷吃了他女儿养的金丝雀,他们一家正在恨我?”鹦鹉又说:“那么你去投靠庄大夫吧,他是这村唯一的医生,非常有爱心,一定不忍心看你被抓的。”狐狸说:“那个庄大夫吗?上次我到他家里,他存的肉片给我吃得一干二净,还把他院子里的郁金香给踩烂了!我没脸回去找他。那。。。。。。鹦鹉也没办法了。这虽是一
则寓言,但它阐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也没有人可以保证一生永远高枕无忧,就像故事中的狐狸平日里很风光,也很得意,但也遇到了失意,遇到危险,而此时,由于平日里,尽干些不得人的事,总是给别人带来伤害,把事情都做绝了,没有人能帮它了,他注定有被猎犬吃掉,为人也何尝不是这样呢,平时坏事干尽,等到遇到挫折时,只能是求助无门,自食其果了。 十一、要有团队精神。人必须生存于一定的集体之中,和其他人一同学习、共事,只有在集体中,我们每个人才能生存和发展,离开集体,我们是什么都干不成的。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与他人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一点,我们人类要学习狼。狼最常用的一种行进方式是单列行进,一匹接一匹。领头狼的体力消耗最大,作为开路先锋,它在松软的雪地上率先冲开一条小路,以便后面的狼保存体力。领头的狼累了时,便会让到一边,让紧跟在身后的狼接替它的位臵。这样它就可以跟在队尾,轻松一下,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现在社会生活中,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也是对人才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家公司招聘职员,最后要从三个人中选择两个,给他们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假如你们三个人一起去沙漠探险,在返回途中,车子抛锚了,这时你们只能选择四样东西随身带着。你会选择什么?这些东西分别是:镜子、刀子、帐篷(只能住两个人)、水(只有一瓶矿泉水)、火柴、绳子、指南针。甲男选择的是:刀子、帐篷、水、火柴。理由如下:因为帐篷、水、火柴是生存必须品。还因为帐篷只能睡两个人,水只有一瓶,万一有人为了争夺生存机会,刀子在我手,我就等于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我第一就选择了刀子。已女和丙男都选择了水、帐篷、火柴、绳子。理由如下:水是生活必须品,虽然只够两个人喝,但可以省一点喝,相信三个人也能坚持到最后;帐篷只能容纳两个人睡,但可以三个人伦换着休息;火柴是路上必不可少的;绳子可以用来把三个人绑在一起,这样,风沙大时每个人就不会失散队伍。最后甲男被淘汰出局。由此可见,团队精神既是一种品质,更是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做任何事情都有会做与不会做的,会做与不会做主要在于是否掌握的做事情的技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我们应记住以上几个方面的技巧,以此来指导人际关系。
作文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7200字
第十二讲:端正学习态度和培养学习能力
滦平八中政教校长-----王兴国 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上,同学们应有以下四种学习态度。
1、好学。谁都知道,高大粗壮的树可以做栋梁,低矮细弱的小树只能用来烧饭。树之所以粗壮是因为它沐浴了更多的阳光,吸收了更多的水分和养料。人也是一样,如果要想成才,想要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必须学习,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作家王蒙讲:“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都是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恩泽。”姜锦程196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柴沟镇大王柱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高中一年级,父亲去逝,家庭负担日益沉重他不得不辍学。务农三年后,他随一支建筑队到青岛打工。刚进建筑队,他就开始自学,一年后就拿到了“建筑工程预算员资格证书”他从一个小工成了预算员。他的命运第一次因为知识而改变。他没有就此满足。他又考上了青岛市职工大学,他一边上班,一边用业余时间上大学,可是不久,工程完工,建筑队移师威海,他经过反复思考,决定留下来念完大学。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当了一名修鞋匠,为了学习和上课,他长期以来养成了一个生活习惯:每天凌晨3点钟就起来,看书到六点钟,大脑疲劳上床休息一小时,七点钟起来做饭,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八点钟准时出摊,下午四点收摊,匆匆吃点剩饭,就挤公交车。放学后,实在饿了,就啃几口萝卜,然后,把教师讲的课温习一变,十点钟上床休息。就这样,他一连读了三个大学,四年间,拿到了三个大学文凭,2000年又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成为了一名律师。姜锦程通过自己勤奋学习,从一个小工成为一名律师。人生这路因为学习而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应很好地向他学习。我国每年的高考中,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热爱学习、勤奋学习的高中生升入的大学读书,这勿容置疑地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应热爱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另外,我们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学习事何做人、如何处事。我们在重视从书本上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从实践中学习。我们更要善于从错误中、从正确中、从失败中,从胜利中,从对手那里,从朋友那里,从每一件事中随时随地学习、总结、思考,把知识融进自己的头脑中。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从聪明的人身上我们学习智慧,从善良的人身上我们萌生爱心,从愚蠢的人那里我们可以吸取教训。即便是很小的事情,也会给我们带来终身的益处。只有学习,我们才能为自己积蓄更大的力量,才能干出一翻大事业。这一点,我们还要学习毛竹。毛竹是一种生长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竹子,在它一生中的最初五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理想也同样如此,只要五年一过,它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的速度急速增长,并在六个星期内长到90英尺的高度。毛竹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是它那长达几英里的根系,其实,早先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它一直都在悄悄地壮大的它的根系。它用五年的时间来武装自己,最终创造了奇迹 。
二、学而不厌。学习不能骄傲自满,古人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的同学,学习上刚刚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起来,小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觉得自己十分了不起了,这是不可取的。同学们想一想:你取得了好的成绩,这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你过去的一段学习得不错,这能保证你以后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吗?和其它同学相比,你就没有差距了吗?你所取得的那点成绩,学习到
的那点知识,放到知识的海洋中又能算多少呢?由于你的自满,会让你在沾沾自喜自喜中落后的,因为你的自满让你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我们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只有对知识无止境的追求,我们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马克思在学习上不满足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通晓几个国家的语言,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资本论》,大英博物馆里留有他的两个深深的足印。
三、要诚实。古语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我们的态度要老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一点有些同学不能做到,比如做作业,有的同学明明不会做,为了应付老师,就去抄袭别人的;考试时,自己答不上来,想尽办法抄袭同学的或提前自己备好抄袭材料;还有的同学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自己的虚荣心,不懂装懂,不会装会,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些学习上不诚实的表现都是不可取的,无非是自欺欺人而已,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任何益处。同学们可以想一想:由于你的不诚实,你虽然取得了老师的信任,取得了好的成绩,其实你是没的学到那么多的东西,而将来重要的、对你前途和命运起重要作用考试中,当我们抄袭不上时,你能取得好的成绩吗?当我们需要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时,我们还能行吗?你今天的抄袭和虚荣心会在将来回报你的,那时你后悔是来不及的。因此,我们学习上一定要有一个老实的态度,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因为自己不知道,我们就去努力去学习,一直到学会、学懂。那才能让自己终生受益,我们都知道滥竽充数的故事,那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和别人混在一起,弄得一口饭吃,而到后来,显示真才实学时,便逃之夭夭了,只能另找活路去了,如果他下一翻功夫学到真的本领,还用逃走吗?我们不会、不懂时,可以请教于老师或同学,在别人的帮助下,通过自己努力学会、学懂。因此,自欺欺人的抄袭和装会、装懂不要出现在同学们的身上。
四、要勤奋而有毅力。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只要我们下一分力气,就会有一分的收获。就人的大脑而言,有少数人智商较高,其余的人智商都差不多。而一个人所取得的学习上的成就与其智商是没多大关系的,我们同学中,肯定有这样的,以为自己很聪明,老师一讲,他就懂了,不去下功夫学习,这样的同学的学习成绩肯定是不会很好的,有我们初中有一篇课文《伤中永》,伤中永的智商是很高的,可是后来,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其原因在于,他没能去勤奋学习。而智商普通的人,由于他努力学习,最后是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正所谓:“笨鸟先飞早入林”,高中时,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叫高飞,不是一个聪明者,但他就是用功,我们大家都公认:他的椅子没凉过,就是由于他的勤奋,最后考入了东北的一所大学。天资聪明,又加之勤奋才成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我们要记住马克思的这句话。
有两句话是这样讲的:苟有恒,何必三更灯火五更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晒十日寒。这里面所强调的是我们在学习上要有恒心和毅力,“水滴石穿,非力也,恒使之然也”学习上,我们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都知道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尽管兔子聪明而跑得快,但最终取胜的是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爬的乌龟。我们有些同学之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恒心和毅力,一是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退缩下来;二是自己学习时容易被情绪所左右,情绪好时,学习劲头就足,学习效率也高,情绪不好时,学习也就松懈下来,不能总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我们在学校所要学习的文化知识是一个体系,如果我们不能持之以恒地学
习,就会出现知识的“缺项”,就如同我们盖高楼时,中间少了砖,那楼是不坚固的,我们的学习成绩由于“缺项”是不会好的。我们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学习上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唯此,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五种能力的培养
注意力的培养: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学习是否能够专注或专注的时间长短,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只有对所做之事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们应向王羲之学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练习书法时,注意力相当集中,有一次正全神贯注地练字,书童送了蒜泥和蒸馍。他一心想着如何才能把字写好,竟把墨汁当成了蒜泥,蘸着墨汁吃了下去,还连声称赞:“真香,真香!”物理学家牛顿请一个朋友到家里吃饭,饭菜做好后,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到牛顿,等了好一阵子,因急于上班,就独自把饭菜吃了,并将吃剩下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牛顿做完实验返回家吃饭,当他看到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突然醒悟的样子,哈哈大笑说着:“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原来早已吃过了。正是由于王羲之对书法艺术的专注,才有了后来非凡的成就。现实的学习中,一个上课总是“溜号”,自习课总是东张西望的同学是不会取得好的学业成绩的,这是勿容置疑的。如何提高注意力呢?最重要的是兴趣,人们的注意力是否能够集中往往是同自己对某些事物的兴趣有直接关系,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容易注意力集中。如:打鸟的人,进入林子后会看到鸟,打野猪的进入林子后会看到野猪,就是这个道理。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则不容集中注意力。可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有的学科是你感兴趣的,有的不是你感兴趣的。无论你是否感兴趣,你都必须去学,你对每一学科都应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因为这些知识是我们现在应该学会的。那么,我们就应培养通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来提高自己学习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通过变换学习内容,也就是学习时应文科和理科交替进行来提高注意力。还应 “破帽遮眼过闹市”等方式克服注意力的干扰、进行注意力训练等来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观察力的培养: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具有丰富观察力的人,能够获得丰富的信息,还能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则是另外一种效果。英国有一位医学院的教授,在给学生讲“糖尿病”时用手指蘸着糖尿病人的尿并用舌头品尝味道,然后叫所有男女学生都这样做,学生们愁眉苦脸地勉强照办了,并一致报告尿有甜味。这时教授笑着问大家:“我要求你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为了让我们知道糖尿病人的尿是甜的”教授说:“不对,我要求你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你们注意观察细节。如果你们很细心的话,应该看到我伸进尿瓶的是食指,而舔的是中指,而你们谁也没看出来。”由于学生们没有细心观察,没能获得真实的信息,结果尝了尿、答错了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人特别会说话,并且受人喜欢,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其会察言观色,通过别人的言谈举止和表情,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的人见人一面就能把这个人记住,隔很长的时间再见面时,也能认得出,而有的人却不能做到这一点,今天面,没过几天再见面时就认不得了,当别人认出你,同你说话时,搞得十分尴尬,这就是我们观察力强弱的问题以及我们的观察方法是否得当的问题。我的一位同事记人记得特别准确,她见到的人,只要见一面隔一两年再见面时也能回忆起来,我问她有什么窍门时,她说:我主要是观察对方的眼和鼻子,并加以记忆。无论学习和生活,我们都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观察力,这对于
我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才能是十分有益的。当然,观察的方法很多,如:对比观察,重复观察、多角度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等,我们结合实际加以运用也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记忆力的培养:记忆力是我们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惟一条件,我们的智力活动、提高学习效率都离不开记忆。我们要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记忆信心、高度集中注意、讲究记忆卫生、及时复习、掌握记忆技术、学会理解记忆、运用多种感观记忆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一般人每天有四个记忆高潮:第一段时间为清晨起床后一小时,因为此时大脑中没有前面输入的信息干扰,识记印象显得特别清晰。第二段时间为上午8点到10点,这时是人的注意力和精力已升到一天中最高峰,能接受大量的信息。第三段是傍晚6点至8点,人此时的记忆力最高。第四段时间在晚上临睡前,因为进行记忆后立即入睡,不会有新的信息输入产生干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四段“黄金时间”进行记忆。
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是人脑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具体化等活动和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认识、掌握客观规律的心理活动。思维能力是理解知识必要的心理因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强调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要求他的学生学习的时候要善于思考,拉丁美洲有句谚语:不会思考的人是白痴,不肯思考的人是懒汉,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小时候在私熟馆学写字,学了三年,也没学成。一天,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路过村里,米芾听说这位秀才写一手好字,就路去求教,秀才看看米芾写的字后,说:“跟我学写字可以,但你必须买我的纸,不过,贵点,五两纹银一张”米芾被纸的价钱吓了一跳。太贵了,但为了学习写字,他还是花了五两纹银买了一张。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好好写吧,三天后拿给我看”回家后,由于纸太贵,米芾不敢轻而易举地下笔,翻开字帖,认真、仔细地研究每个字的写法,用没蘸墨汁的笔在书案上划来划去,把字一个一个地记在心里,这样横琢磨竖琢磨,竟成了字迷。三天后,秀才来了,可米芾一个字都没写,秀才说:“你给我写个字看看吧!”米芾提笔写了个“永”字,这个字遒劲潇洒,大有长进。秀才问:“为什么三年学不成,而三天就有如此长进呢?”米芾说:“怕浪费纸,我用心去把字琢磨透了。。。。。。”。秀才说:“学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现在你懂得了写字的窃门了,我该走了”于是在“永”字后填了七个字(永)志不忘,纹银五两。又从怀中掏出那五两纹银还给一米芾,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个事例足可以说明思维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思维主要有十大方法: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归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归纳和演绎。这十种方法,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各学科特点都教给你们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如何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让自己的思维具有创新性。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要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某道题做错了,我们要问问自己为什么做错了;对于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哪几种方法去解;这段话这样说是不是更好一些。只要我们能够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我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就能得以加大和加深,创新思维也相应地得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想一想: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雪芹的《红楼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很多人对其进行研究,这些作品也养活了这些人,如果当初三个人也去临摹、仿古、考证、搜补的话,会有以上三部惊人之作产生吗?其次是良好的思维习惯,父母给了我们一个大脑,这是我们任何一个有生存和发展必要的“物件”,我们不能让它闲着,常言道:“流水不腐,
户矗不蠹”。水和门轴是这样,人的大脑也是如此。不能懒惰,一天到晚什么都不想,昏昏惑惑,墨守成规。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勤奋学习,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凡事都能认真地思考一翻,让大脑很好地为我们自己服务。
想象力的培养: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能增强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我们学习的创造性。是我们学习中十分重要的能力,物理学家爱恩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如何使自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呢?第一、我们应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人们常常感叹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想象力丰富,殊不知他从小勤奋好学,10岁时就阅读了《美国史》、《罗马兴亡史》、《大英百科全书》,11岁时就阅读了牛顿的一些著作。正是他从小就涉猎各种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才为他以后发挥超常的想象力、从事2000多项科学发明打下坚实基础。第二、丰富的生活实践知识,除了积累科学知识外,我们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自己爱好多一些,兴趣广泛一些。从而开阔自己怕思路,储存丰富的表象,为我们就某一问题、某一事件或现象、某一实物进行多方面的想象提供材料。就我们学写作文来讲,喜欢看书,兴趣广泛的同学的作文肯定是不错的,因为在写作文之前,他的大脑里已经储备了很多素材。第三、想象的情感。进行积极的想象是提高想象力、进行创新的关键,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属屡见不鲜,但为什么只有牛顿才能由此想象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呢?水烧开了水壶盖“扑扑”作响亦属司空见惯,为什么只有瓦特由此想象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这都源于他们能够积极的思维和想象。第四、为了提高我们的想象力,进行适当的想象力锻炼也是十分必要的,当我们闲来无事时,经常性地闭目尽情想象是锻炼我们想象力的一种极好的方式,想象时我们最好闭上眼睛,不要和别人谈话,也不要别人触动你。我们现在就做一个实验,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我念几句诗,你们进行想象,“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笼,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同学们的脑海里肯定有一幅美丽的画面。当你夜晚睡不着觉时,可以做这样的想象:“我静静地躺在海边的沙滩上,周围没有其他人,我感受到了阳光的照射,触到了身下海滩上的沙子,全身感到无比的舒适,微风带来一丝丝海腥味,海涛在有节奏地唱着自己的歌,我静静地,静静地谛听着这永恒的波涛声。”这样既锻炼了你的想象力,也能让你可以安然入睡了。
注意是智力活动的警卫;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这五种能力是我们学习和生存必不可少的,我们应注重这五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以此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愿我们各位同学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加强对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和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为一棵参天的大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文五:《初中生的心理健康》6500字
内容摘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学生家长陈旧观念的影响对教育者来说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强化初中学生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农村 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引言: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教育旗帜。积极主动、科学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教育界人士的神圣使命,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正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农村初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初中学生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智力、意志、道德等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感知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环境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每个人的个性心理必然存在差异。农村初中学生在从小学步入中学后,普遍存在着学生的心状况和学校生活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1、破罐破摔心里(自卑心理大)。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后进生往往由于成绩、操行方面弱于其他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行为上也常常表现为孤独、羞怯。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或是基础差,或者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因为环境不佳,经过努力后仍然得不到改善,于是责怪自己,怨恨自己,最后破罐破摔以求心理负荷的释放。
2、耐挫能力差。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父母的过分宠爱、激烈地学业竞争、学校教育的欠缺,当代初农村中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低,缺少战胜因难的勇力和信心,经受不了批评,遇到挫折不是勇于战胜困难,而是逃避困难,失去信心,甚至遇到
挫折后感到压抑、想不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比小学紧张,而且在学习方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差,缺少自信心,特别是当学习成绩表现不佳时,更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往往无所适从。
4、情绪起伏变化大,调控能力差。初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情绪起伏变化大,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初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5、人际交往不适应。现在农村初中学生有少部分是独生子女(约占2%左右),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部份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偏激、固执,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差。
二、农村学生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态度、意志、情感等因素的助长和推动下完成的,一个人整体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学教育将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为此,在学校教育中怎样通过各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农村初中学生现代心理素质是具备以竞争与创新为主的,主动迎接挑战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抗挫能力。抗挫能力是人们对外界压力的适应能力,或人们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抗挫能力是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在不利的环境中或遇到困难、失败时,始终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环境的压力,主动向挫折挑战,勇敢战胜挫折,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动,从而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2、坚强意志。坚强意志是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更是现代心理素质的突出表现、是一种勇气。初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处于心理发展的可塑期,有进取心但有时往往有始无终。因此,培养初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尤为重要。
3、冒尖精神。敢为人先、敢于冒尖是一种勇气,是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表现,更是现代心理素质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具有了冒尖精神,那么在自身奋斗过程中就不会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靠自己强大的勇气和信心做出冒尖
的成绩。
4、竞争能力。竞争能力是现代心理素质的关键。培养具有竞争精神的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具有竞争精神,才能激发个人的潜力,调动自自的积极性,在学习中敢于冒尖,在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勇往直前,不断攀登,从而促进个人进步,增强自身实力。
5、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现代心理素质的核心,创新思维是创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五大特征。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才能以不断地创新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三、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由于农村初中学生有着家庭环境、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的不同,所以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探索培养初中学生现代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更需要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学生美丽的心灵。
1、在农村中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的技能技巧,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
2、优化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欲望,初中学生更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需要教师用“放大境”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并以此作为他们自尊自信的支点,从而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需要教师助学生正视缺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点,完善自己的人格。
3、锻炼坚强意志
第一、讲解有关意志锻炼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可塑期,往往做某些事情三分钟热情,有始无终。因此,各科教师尤其是政治课老师要注重讲解有关意志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意志是人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成为生活中强者的必要条件,锻炼意志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还有明确的锻炼目标和计划。
第二、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体能意志的锻炼。表现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这是最能锻炼人的毅力和耐力的活动。
第三、找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明确目标,及努力的方向。这就需要学生在订立目标时,不能太远,要切合实际,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或改变,从而增强成功的体验。
4、提高耐挫能力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长的过
分宠爱、激烈的学业竞争、学校教育的欠缺等,当代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的心理 疾患,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差。对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尤为必要。
第一、正确认识挫折。学校教育中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挫折的必要性、随机性、两重性,从而夯实基础,降低受挫的损害程度。例如:开设心理健康课或聘请专家讲解挫折教育课、兴办抗挫经验班会等。学生有了这些关于挫折知识的心理基础,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的惊慌,就会认真对待。
第二、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挫折。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信任,要认学生知道凡挫折都是可以战胜的,信心是战胜挫折的精神力量,勇气和胆量是克挫制胜的有力武器。例如: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采用因材施教,降低学习难度和要求,要帮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第三、要认真分析受挫的原因。绝大多数挫折都是由一定原因造成的,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1)家庭因素对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影响很大,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等。(2)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3)社会因素。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因此教师在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认真分析,彻底搞清学产生挫折的原困,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逐一解决,或帮助学生调整目标或创造所缺条件等,排除障碍,走向成功。
第四、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教育、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5、鼓励冒尖精神
由于受中国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不少初中学生缺乏勇气和创新精神。例如,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既使会也不
说,害怕出错,影响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信誉等不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冒尖。
第一、创设机会,营造氛围。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将自己的想法、见解讲出来,注重营造班级和谐向上、竞争进取的氛围。例如:在政治课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时政五分钟演讲、对问题的分组讨论、抽鉴回答问题等,以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
第二、开展各种活动,发扬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冒尖。班集体应组织各类活动,诸如:演讲比赛、运动会、卫生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争先意识、团队意识,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大显身手,去实践各种机会,总结成功经验,提高心理品质,从而增强信心。
6、培养竞争精神。
没有竞争机制的社会是惰性的社会,缺乏竞争精神的个人也只是消极的个体。竞争能力是一种具有远大抱负、一种不断追求、不断攀登的精神。当代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又往往缺乏耐力,表现为开始做某件事情时,信心十足,斗志昂扬,但一遇到困难、失败,又失去勇气和信心。为此,在中学教育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构筑一种你追我赶、相互竞争、既团结又友爱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竞争精神,才能激发个人的潜力,在学习中敢于冒尖、敢为人先、努力向上,永不自满,从而促进个人进步,增强自身实力。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各种竞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例如每学期组织一次运动会、故事会、演讲会、猜谜语竞赛等,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竞争精神。
(2)实行班干部竞选制。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竞争时代。在班级中引用竞争机制选拔班干部,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通过竞选班干部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素质水平就可进入班干部队伍,只有通过自身的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规章制度,方能脱颖而出。
(3)创设竞争机会,开办“我之最”、“我的特长”活动。例如,在班级中开展踢球、游泳、剪纸、演讲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作为教师来说,应善于发现,注意引导,并给他们创设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通过开展“我之最”、“我的特长”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亮出自己的“绝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之体验成功的乐趣。
7、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和增
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有希望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勇于发言,积极讨论,手、口、脑并用,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布局提问,培养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思维从问题开始,敢于提问正是思维的原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适时布疑,巧妙质疑,灵活释疑,从而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 ,主动学习,积极思维。
(2)抓联系,促深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思维能力。一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理清教材、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二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研究的对象从不同角度、方面、层次进行思考,将疑问伸到深处,使问题的提出和发现更具有新意,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思考。
(3)抓逆向,求突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还会怎样”,从而启迪学生思维,提出独到的见解。面对习题及答案接受它的基本思路,但不能满足现成的答案,鼓励学生力求突破,从反面思考,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分析问题,让自己独特的想法脱颖而出,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向创造性思维发展。例如:人有远虑未必无近忧(用意识反作用,因果关系原理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用内外因辩证统一原现分析)等。这些对问题的逆向思维,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的束缚,从而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更需要教师率先垂范,锐意进取,不断更新结识结构,积极投身于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主动适应就社会,迎接挑战。
四、培养新型的师生心理相容关系
学生厌学是目前学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如: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师的嘲讽,带有惩罚性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教师与学生紧张的师生关系,相互间缺乏心理沟通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培养以下的新型的师生心理
相容关系。
1、民族与平等——教师民主、学生自主自动;
2、关心与理解——充满对人的关心,接纳对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3、真诚坦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伪装,不说谎,沟通顺畅;
4、相互独立,各负其责,互相配合——教师负起教的责任,学生尽到学的义务,主动适应积极合作;
5、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服务——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客户”;
6、能够说“不”,好建议受欢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不适当的安排可以而且能够说“不”,并有其他的选择,学生的好建议,能够得到教师的欢迎。
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融洽了师生关系,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五、结束语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我们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
1、李伯黍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王道俊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版;
3、张世富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版;
4、云南教育委员会编:《现代教育理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作文六:《初中生心理健康标准》1000字
初中生心理健康标准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趋于定型的时期,是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亦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出现心理障碍,导致心理滑坡。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人际关系良好,能适应环境,有幸福感,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有以下十项: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具体理解如下:
1、能适应初中年级的学习生活,能按要求较好地完成初中年级的学习任务,这是心理正常的综合体现。
2、学习上较少有焦虑情绪,避免出现厌学情绪。能学会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积极进取精神,提升自己的坚持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不随便退缩,不逃避困难。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抗挫折能力。
3、智力发展正常。有求知欲望,有观察新异事物的兴趣,能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简单的符合规则的推理,思维发展良好,建立多元化、深入化、综合化的思维方式,思辨能力增强。注意到理解性的记忆。
4、能克服自我中心意识,不过分强调自我,避免因自尊心、成人感及自我意识增强而出现的叛逆、偏激、固执和对抗的不良心态。懂得理解和尊重父母及老师的感受和劳动,逐步学会换位思考。
5、有良好的兴趣爱好,无吸烟喝酒网瘾等不良嗜好。对感兴趣的事物及活动,能坚持一小时以上;对不感兴趣的但对社会有意义的活动,能坚持30分钟以上;能坚持完成45分钟的课堂学习。
6、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荣辱感增强。逐步减少模糊的是非观念,避免出现嫉妒、虚荣、哥们义气等不良思想和畸形心态,善知人,乐交友。在衣着和感情上有正确的审美意识观念。
7、有明显的自尊意识,能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有一定的自律意识,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逐步走向成熟稳重。
8、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多数事想到自己去做。在生活上有一定的独立性,没有明显的依赖性。养成学习上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和独立性。
9、克服不成熟的恋爱心理,避免早恋、多角恋爱等不良现象。能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避免给自己和别人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10、建立自信心,克服青春期脆弱、孤独、自卑、自闭的心理。乐意与老师、家人和同伴交流交往合作,懂得交往的规范。乐于融入集体,有集体观念,喜爱参加集体活动,懂得活动的要求和规范。能较快适应新环境。
利辛五中 七(2)班
作文七:《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1700字
九年级二班心理健康教案
谢高芳
一、主题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讲,心情也称为心境,是人的情绪状态,也属于情感的内容,是情感的具体表现之一。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微弱,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时,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因此,有意识地调整自己认识事物的角度,调整自己不良的情绪,培养激发良好的心境,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动目的:
1 懂得情绪是怎样产生的。
2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
3 掌握一些驾驭情绪的方法。
三、活动重点、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2 难点:使学生掌握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四、活动准备:
1 用透明的杯子装上半杯水。
2 制作幻灯片。
五、活动过程:
(一)体验感悟
1 导入 “杯,是半空的还是半满的”
就半杯水请大家谈谈看法:你的看法是“只剩下半杯”还是“还有半杯”?还有其他看法吗?
教师总结:强调改变认识态度,学会积极认知是改善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引起情绪好坏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于事件的看法。对同一事件,看法不同,结果在他内心产生的反映就不同,相应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所以,情绪好坏,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2 故事 《卖布鞋和卖雨伞的故事》
一位老奶奶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布鞋的,一个是卖雨伞的,晴天,老奶奶担心小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她又担心大儿子的布鞋卖不出去。因此整天愁眉不展,没有一天好心情。
想一想:老奶奶应该用什么方法调适自己的情绪?
教师总结方法: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态度,换个角度考虑问题。
(二)与人分享
1 提问:类似卖布鞋和卖雨伞的故事,你还想到了哪些其他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碰到的调节情绪的故事?
如杯弓蛇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 实际情景:假如你第一次考了65分,而这次考了70分,但在班级中仍然处于最后几位,你会怎样评价这个成绩?
教师分析:评价分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3 自身实例:大学里,一个室友爱听音乐,常把自己的耳机音量开到最大(内放)?? 4 教师补充介绍几种驾驭和调适情绪的方法:
① 提出合理要求,不作过高奢望,减少失败或失落感
举自身例子,对上大学充满了幻想,进入这个象牙塔之后却发现其实也并不怎样。
再比如说,你的物理成绩在班中属于中等,那即使你进行了认真的复习,也不能要求自己去考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否则考得不好,自己的失败感会比平常增加几倍。
(三)引导实践
1 情景体验-------“撞车了”
放学了,你骑着自行车在小心地避开人群往家赶,急着要把今天获奖的事告诉妈妈。突然,你被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擦了一下,你跌倒在一旁。双方都受了惊吓,但没有受伤,只是车子坏了。
讨论:碰到这种尴尬加倒霉的事儿,你会怎样处理?
教师看法:幽默法、自嘲法——看来我今天的奖励要变成惩罚了,不过还好,我懂得了乐极生悲的道理,凡事不要太高兴过头了。
2 情景体验--------“丢伞之后”
3 幽默法《乌戴特将军的幽默》
在柏林空军俱乐部举行的招待会上,一位年轻的士兵不小心将酒洒在著名的乌戴特将军的有名的秃顶上,士兵吓得魂不附体,全场气氛异常紧张,将军大人一时也呆住了。所幸的是,他立刻反映过来,微笑着说“????”一句话,使在场的人大笑起来,难堪的局面立刻打破,而乌戴特将军也以这极富人情味的举动赢得更多人的爱戴。
提问1:乌戴特将军说了一句什么话?
提问2:还有那些类似用幽默法来处理尴尬场面的故事?如苏格拉底的“雷声过后必有骤雨”论,萧伯纳的“智退情书”。
4 推荐读物《富翁的价值》
有一天,苏格兰诗人贝恩斯独自一个人在泰晤士河畔的大街上散步。忽然有一个富翁失足掉进河里,他在水中呼喊救命。当时有一个穷苦的青年,他听到喊声后,就奋不顾身跳进河里,冒着生命危险,把那富翁营救上岸。
那位富翁得救以后,对这位救起他的穷青年,没说一句好话,丢下一个铜元,转身就走。围在旁边观看的行人,被这个富翁的骄横和忘恩负义所激怒。大家哄叫起来,七手八脚,抬起那位富翁,想把他再扔到河里去。
这时目睹这场闹剧的贝恩斯过来,劝阻群众说:“????。”那个富翁听了,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提问:你觉得贝恩斯会说什么话?
(四) 总结
作文八:《初中生心理健康》2600字
初中生心理健康:应对与异性同学交往中的误解与误会
【设计理念】
理论层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然而,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如男女同学间产生误会或是引起了家长、老师、其他人的误解等,也会影响和妨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困扰,有时甚至会对他们的正常
学习和生活、人格与观念的形成产生比较深刻的影响。
现实层面:
我校位于汽车产业开发区比较深入的地段,生员以开发区周边一些不太富裕的普通工人家庭和“失地农民”家庭的孩子为主,潜在的家庭教育也是现代与传统混合、文明与野蛮并存,所以男女生之间不存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能够比较正常和自然的交往,但在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自尊心过强、小心眼儿、接触过密、态度生硬等问题,引起一些误解和误会,而误会是交往中一块最
大的绊脚石。
因此,通过这堂解决由于与异性同学交往而引起误会的心理教育课,使学生知道误会往往产生于对对方心理特征的不了解及误解,这影响男女生的健康交往,使之能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了解家长子女之间、老师学生之间、男女同学之间误会和纠纷的产生原因并学习解决,学习
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验与分析男女同学在交往过程中的现象——包括欣赏与误会,知道由于交往不当可能引起家长、老师、其他人的误解及当事人双方的误会,从而了解男生和女生各自的心理特征、优势和特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在交往
中的友谊与冲突。
2、能力目标: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异性同学,能够运用理智调控与异性交往中存在的情感与冲突及消除由此引起的家长、老师、其他人的误解,掌握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思并正确把握交往、冲突问题,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学习解决由于与异性同学交往
而与家长、老师、其他人发生不和谐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与异性交往引起误解、发生冲突的原因、应对技巧与方法
【教学难点】
学以致用
【教学方式】
活动体验、情境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全班分成7个或6个6人小组,座位安排如下图。
2.准备多媒体以便演示课件。
3.准备轻松柔和的背景音乐。(课前播放)
4.准备A4白纸42张或36张。
5.准备好课堂中要用的相关问题。
【教学时间、场地】
教学时间 :1学时。
教学场地:本班教室
【教学过程】
一、游戏热身,激趣导入:
1听口令做动作
1)全体起立,同桌之间(或前后桌同学)面对面
2)朝对方微笑
3)微笑着握手
2交流导入主题
若有学生出现羞于握手或不肯握手的情况,追问其原因:为什么有同学犹豫了呢?为什么某同学不愿意和某同学握手呢?在征得他们同意的前提下,请他们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然后告诉大家:老师观察了全班同学的表现,大家都很自然,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男女同学握手是种礼貌,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是很自然的事情,对吗?但是,在我们同学的交往中,肯定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对我们同学的学习、生活、心理、生理产生了一些影响,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男女同学交往中的误解与误会的话题。
二、小组活动,质疑探究
(一)实话实说模块
1、剧情表演:
(1)为了讨论下周值周劳动安排,男班长请女班长中午到校园树墙下的草地上进行讨论,恰巧讨论时给班上的一名女同学看见了。两人返回教室时,同学们正在悄悄议论,说他们两个在偷偷约会。
(2)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郊游活动,两位家里住得很近的男女同学却总是独自在一块活动,男生还采了一大束五颜六色的野花给女生,其他同学都兴奋的大叫,引起了老师的注意。郊游结束后,他们被请去了班主任的办公室。
(3 )晚上九点办钟了,一位男生给一位女生打电话请教作业中的问题,解决了问题后,两人又天南海北的神聊起来,要么不断地哈哈大笑,要么就声音很小的窃窃私语班里的一些事情,引得女生的父母不断探头窥视,一个小时过去了,他们还没聊完,女生的父母忍无可忍打断了他们的电话,还把女生训斥了一番。
2、结合剧情讨论:
(1)上面同学的交往方式恰当吗?为什么?
(2)对(1)中的同学们、(2)中的班主任、(3)中的父母的行为,你是怎么看的?
(3)根据剧情谈谈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在交往方式上(如时间、地点、场合等),怎样才是恰当的?
(4)如何把握好异性朋友的“双边”关系?
(二)深化拓展模块
小玉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子,一直是班里的干部,由于工作关系和男同学接触很多,平时也经常和男生聊天、打球、讨论问题。有人问他为什么爱和男孩子在一起,她说和男生在一块没那么多是是非非,大家都合得来,但有些同学对此议论纷纷。后来她更喜欢和其中一个男生来往,她觉得彼此谈话很投机,在一起的时候很轻松愉快,因而总想跟他探讨问题,一有问题就希望去找他。这样与其他同学的交往就少了许多。为了避免同学们的闲话,她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单独活动,对此,同学们的议论更多了,小玉为此也很困惑。
我们思考:
1.你如何看待小玉与男生的交往?
2. 你认为同学们在异性交往上应遵循哪些原则?
3.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4.你认为应该如何把握“友谊”与“早恋”的界限?
(三)男生女生对对碰:
1.出示情境:
(1)女生A和男生B因一件小事吵架了,冷战了两天,谁也不理谁。到了第三天,男生B发现女生A虽然不吭声,却把桌上的书和文具等很重的拿起来
又摔下去,象是和这些东西有仇似的。
(2)男生B在一次大考中考砸了,而女生A却考得很好。在试卷小组评议中,女生A主动发言说要帮助男生B,以助他下次考好。谁知男生B冷冷地顶
了一句“谁要你多管闲事”,真是气坏了她。
2.质疑讨论:
情境(1)由男生来讨论,得出结论后征求女生意见,由女生来评价男生的结论(这是女生发出的求和信号);而情境(2)则由女生来讨论,得出结论后征求男生意见,由男生来评价(男生自尊心强,更愿意自己来承担和解决问题,
不愿意被当成弱者去对待)。
3.深入探究:
一女生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关系不错的男生。女生很高兴,连声大叫该男生的绰号,引起了很多路人的注意;男生很生气,不理睬女生,女生追上来后问他怎么了,男生大声对他喊到:“烦!烦!就是烦你,知道不?”女生很委屈,
哭了。
(1)他们两个的言行,谁有错误?你更同情谁?为什么?
作文九:《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3600字
第一节:健康的概述
,一、健康包括三方面:
,1、身体健康;
,2、心理健康;
,3、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心理健康
马斯洛心理健康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的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第二节:现今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二、当今中学生的几种心理矛盾
,1、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2、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3、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4、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5、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6、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初中生心理状况调查
1
,1 问题的提出
,2 方法,涉及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一个班,共计 125人 ,3 结果及讨论
,3.1 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
,3.2 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态度
,3.3 同学关系、朋友关系
3.4 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态度 ,
,4 结论与建议
,4.1 学生中有 63%以上知道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4.2 学生厌学问题不很大,不喜欢上学的学生只是个别的1,2个人 ,4.3 学生眼中,爱学生、性格好、知识面广、敬业的老师受欢迎 ,4.4 中学生很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
,4.5 学生对朋友的选择需要引起重视
,4.6 学生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求知欲也是比较强的
返回
三、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
四、现今中学生心理优势何在,
中学生的平等意识反映在三个方面:
,(1)是需要与父母平等相处。
, (2)是希望老师公平处理问题。学生对老师服从有三个条件:首先,老师要关爱和尊重所有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建立起自信心,使他们体会到老师是一视同仁者;其次,课堂内外表现出对问题处理使用同一个标准,即处处体现出公平和平等,让学生感到老师没有私心;最后,当学生有成绩或有缺点时,能用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鼓励与批评。 , (3)是同学之间真诚相处的要求。 返回
五、现今中学生心理缺憾何在,
,1.学而无乐。
,2.早熟与??自我中心强??。即??心机??过重,童心太轻,童趣太少,童韵太薄。 ,3.情感冷漠。
,4.性早熟不断提前,而缺少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与自我尊重。 ,5.独立生活能力有一定的欠缺。
,6.追星视角个人化。
,7.心理承受能力弱。
,8.中学生与父母疏远,好发脾气,举止冷漠,心理闭锁。
,9.亲社会行为有下降趋势。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 ,10.过早走进成人世界
中学生休闲生活的四种类型:
2
,一是娱乐消遣型;
,二是满足爱好型;
,三是增长知识型;
,四是发展特长型。
,同伴是中学生休闲的最理想的伙伴,父母和老师应该加强与中学生休闲空间的联系与沟通。
返回
第三节:中学生心理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忧郁。忧郁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忧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大杀手??。
,(2)狭隘。狭隘是指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纳别人,不能理解别人。 ,(3)嫉妒。嫉妒是一种忧虑、愤怒和怨恨他人优于自己的一种复合情绪。青少年这种嫉妒现象在中小学校园就相当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嫉妒心理也在加重。 ,(4)恐怖。恐怖是指青少年具有一种在正常情况下对某一特定物体、人际交往或处境产生出异乎寻常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表现出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 ,(5)残暴。残暴是指青少年对他人或对自己的一种伤害行为。 ,(6)敏感。在学校中有部分青少年表现出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说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并对此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
二、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历史原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2、社会影响。
,3、家庭影响。
,4、学校教育影响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
,5、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1)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
,(2)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
三、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第四节:教师在工作中需处理好的几个重要问题
二、网络问题
,正确认识网络游戏,激发学生创造力
,家校配合是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必要手段
,适时的开展网络知识的培训是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有效途径
,教师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是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基本前提 返回 三、早恋问题
,1、加强青春、理想、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
,2、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
,3、培养建设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校风和班集体。
,4、要摸清底细,心中有数。
,5、要分别情况,区别对待。
3
,6、讲究方法,正确引导,切忌粗暴压制强令他们屈从 。 返回
四、学习类问题
,1.中学生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 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达不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常常产生厌学心理,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4.,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返回
四、挫折适应问题
,1、分析原因:中学生的挫折是 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
,2、了解学生心理特点: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 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
,3、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 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返回
第五节:教师日常工作中需掌握的几点技巧
,一是要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二要有善于沟通的技巧,还要善于等待。
,三是要和学生交朋友,进行倾心谈话。
,四是用远大理想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
,五是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六要关注特殊时期的学生。
,七家校配合,教师注意与家长的配合。
沟通是健康教育的基础
,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处理与解决,不能先介入、先下指示、先导航,而应该首先对之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耐心的了解和把握。目前不仅需要全体教师、家长要热情、积极地投身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更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关爱和支持这项工作。 教师提问
,1、对自己孩子的管理
,2、太听话,失去自我的孩子
,3、说谎、假面孔的学生
,4、到学校玩的学生
,5、打骂教育下的厌学学生、成绩好的自私学生
,6、如何抓住学生心理,
__
4
作文十:《初中生心理健康解析》2000字
初中生心理健康解析
一、初中生心理异常的表现
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于初中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家长过分依赖,缺乏自理能力。有一位初三学生晚上睡觉仍然需要奶奶、爷爷陪着,不少学生吃饭、穿衣要父母帮助,甚至连系鞋带、买作业本都要别人帮忙完成。
2、自主自私,排斥他人。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很少考虑他人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邻居等)的关系疏远,经常发生冲突。曾有一个学生在本班60多个同学中与近20人闹矛盾,以至于不说话。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现象和行为明显比80年代减少。
3、意志薄弱,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据了解,现在的初中生因家长、老师批评、教育而离家出走的事情时有发生,与家长、老师关系紧张的情况更不足为奇。
4、焦虑恐惧,胆小怕事。学习紧张,经事太少,缺少锻炼机会,遇事就不知所措。
5、孩童心理过重。一些初中生在家长、老师、同学看来仍像是小学甚至幼儿园里的小孩,言行、处事很幼稚,被看作“长不大的孩子”,家长、老师都为之担心和焦虑。
二、初中生心理异常的家庭因素分析
初中生心理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一是父母患有精神病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德国精神病专家卡尔曼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均为精神分裂
症患者,其子女的心理异常发病率为68.1%若一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发病率为16.4%;二是母亲在怀孕期间的身体多病、情绪经常不好、营养不良和经常服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等,都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三是母亲分娩过程中的早产、难产或窒息也可能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这些遗传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心理异常,不少孩子直到上初中也难以矫正。
2、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一是家长过分溺爱,娇生惯养,错误地认为“树大自然直”,使孩子自私、任性、孤傲的心理特别严重;二是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主要表现为经常打骂、惩罚,使孩子形成胆怯、孤僻、自卑、撒谎的异常心理;三是不重视对孩子的关心、教育。每次家长会或遇到家长聊天常常听到的是“请老师多多费心,打骂都行”、“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我们文化水平低,教育不了”等等,这里面不仅是家长的恭维和谦辞,也说明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或没有认真考虑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
3、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一是盲目超前、拔高。家长错误地理解超前教育的含义,不当地开发孩子智力,让孩子从小就学这班、上那班,搞得孩子身心疲劳、精神紧张;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总希望孩子将来要超过自己,并超过他人(主要是同龄人)。笔者曾对某所重点中学初二年级408名学生 家长问卷调查表明,有362名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这362名家长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占211名。学生仅来自家长的压力就很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也是引起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心理异常的重要原因。
4、家庭情感环境不良的影响。情感环境,尤其是家庭情感环境是学生成长软环境,常对学生起到最直接的、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土壤。”如单亲家庭、父母不和、长幼关系不融洽、邻里关系不好等等,都容易造成孩子出现恐怖、抑郁、自卑、任性、胆怯等异常心理。据某资料调查,北京少年犯中父母缺一的占35.5%,俄罗斯占54.7%,日本占50%,少年犯最初均表现出心理异常。
三、初中生心理异常的家庭矫正及对策
1、家长应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一是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对孩子起到榜样作用。例如,一些不当的言行和世俗观念应适当地回避孩子,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做孩子的表率和榜样。二是注重对孩子的正面影响,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帮助孩子消除青春期性心理障碍。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的关键阶段,在生活上与家长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多,家长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发育的规律,懂得一些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协助学校老师教育孩子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坦诚地与异性正常交往。
3、认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摆正孩子的位置。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上存在的困难、疑惑和障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孩子能够愉快地、努力地,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至于孩子学习成绩如何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一味地埋怨孩子,恨其不争,愤其不进,这样反而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过重,出现心理异常现象,往往适得其反。
4、常与老师交流,协助学校教育孩子。初中生首先是本身有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就是开始与家长拉大距离,其心理反应和行为受同伴及自身思维的影响较大,其次是受老师的影响较大,再加上初中阶段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较长,与老师尤其班主任接触较多,这就要求家长要常与老师交流、协助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出现心理异常能及时引导、教育、克服,使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