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关于唐诗的作文 》1800字
关于唐诗的作文
没有比李白更苍凉的怅惘,大笔一挥就是半个盛唐。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唐诗的作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唐诗的作文夜深人静,我徜徉在书的海洋,聆听大唐王朝才子的心灵呼唤。
诗如人的生命“人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尘封千年的荣耀被书写,唐诗之花绽放在高山之巅,永不凋谢。银烛秋光冷画屏下,美人脸上凝结的香露,修长的食指在古色古香的琴弦上颤动。满园桃花之下诗人酣睡,悠然乐之。皓月初升,银光朗照在浪西楼上,天嗥下昭然如琼玉。一袭轻纱下的轻歌曼舞, 切莫乱了音律,今夜白露倒映出故乡明月 。
没有比李白更苍凉的怅惘,大笔一挥课就是半个盛唐。王维的大漠孤烟缭绕出落皮日的豪放;杨万里满塘的接天荷叶承载着节映日荷花的幻想。王勃,繁华与孤鹭齐飞 ,才比天高却命比纸薄;杜甫,吟鞭祈指畀千尺涯,四年流亡,却从未放弃最初的梦您想。
我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唉临摹她的轮廓;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被三人”描画她的盛妆;用“秦时明月汉时愎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瞻仰她的英姿用“寺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羡慕 她的刚毅;用“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 以酣高楼”畅想她的绮丽;用“等闲识得κ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感叹她的隽永了;用“会得离人无限泪,千丝万絮惹春风 ”书写一个盛世传说。
唐诗之花在记忆唁深处悄然绽放,承载千年金戈铁马,仰望牾万载刀光剑影,打开尘封千年的记忆与荣叙耀,在气吞山河中感叹,花开千年。
华逵美的花朵在记忆中盛开了一个燃烧的国度漫,那些远去的生命,斯人已逝,花香依旧鳆弥散。愿做一场崇古清梦。
关于唐诗的碎作文你,就像《花与少年》里那位明星说 的那样:一个让我"熟悉着熟悉,陌生着痫陌生,熟悉着陌生,陌生着熟悉"的人。 我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你最了解你的人郫,但你却成为了我生命中那个不可替代的阎人;我并不是为你而活,可我的生命却因德你而更加美丽。
开始啊,从大人耳中得戤知:与你相识,只是简单的机缘巧合罢了莹。第一次见面,是我抬头仰望这个世界的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之后。但见面之后,小丽小的我就分外喜欢你,不知怎的就天天将暾你挂在嘴边,总喜欢很大声地当着许多人蓓的面说你。可你似乎对我却没有一点点意 思,认为我与你认识的其他小朋友一样懵 懂、无知,只知道舔着棒棒糖和唱那些简恿单的儿歌。在我看来,那时的我——三四铭岁的孩童的确是幼
稚浪漫的,哪里又懂些漱什么,只是你也许不曾知道:有些东西就硅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事情就是没有缘由的 ,有些感觉是不容你来问为什么的,我就弋仅仅是对你有些感觉哈,
后来啊,我一逢熟悉便天天缠着你,陪在你身边,希望更铜多地了解你,可你总是那么令人捉摸不透谐。因为你时而欢乐,时而惆怅,时而幸福梵,时而忧伤,所以,我觉得你时而陌生时暑而熟悉。你也曾无数次走进我的教室走进晷我的课堂,老师们总要将你介绍得那么美ㄠ好,我也为你高兴着,我也曾向班上同学稆认真生动地介绍过你——不同的你:介绍米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概,亻介绍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霸锾气,介绍你"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粞流"的凄婉,介绍你"但愿人长久,千里总共婵娟"的愿景。我只希望同学们像我一榭样了解你、喜欢你。渐渐地,我便懂你几煸分了。你若欢乐我便欢乐,你若忧伤我便捍忧伤,你开心时我的笑声比你的高千倍万辽倍,你伤心时我的泪水比你的多千倍万倍韪。我就这样陪着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孓歌,一起闹地慢慢成长着。我偶然地发现喘,其实我的生命与你已经像两只丢了钥匙打的锁一样紧紧锁在了一起,再也打不开了陡,但还好这两把锁也许是同心锁。这时的狠我是能感受到你的重要性了。
长大后,洵由于要完成学业,彼此遇见的机会少了。泅尽管如此,我还是日思夜想着你,即使是马面临中考的时候,我还
是会抽出时间去找猃你,看你,向你问好。不知不觉中,这么荭多年过去了,我们越来越了解彼此,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越来越亲密,再后来就誓变成了形影不离。这时我才知道,对于我崞来说你竟然是如此重要。你若不在,我的χ生命将失去精彩;你若还在,我的生命才艹会更加美丽。但我知道,你不会不在,你镣永远都在,因为至少在我的世界里你永不犴会消失,我们将永远同在。
从我们相识幼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缘分就开始了,我的?生命就注定因你而美丽。从开始的陌生到辫渐渐地熟悉,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理解暝到理解,你的人就如同你的名一样美丽,劝你有一个极为优美的名字:唐诗宋词。
作文二:《写唐诗的作文》1900字
管理资料下载网 ://.downhot. 最好的资料下载网站
写唐诗的作文
写唐诗的作文
走进唐诗
摊开唐诗,你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生平所有的情感几乎都找到了归宿。
握_本《唐诗》就彷佛握着沉甸甸的人生百态。
走进唐诗,碰触那不堪的别离。他在默默翻着书页,浅浅的双眸盛愁思;她轻轻地把衣物收好,静静地系好行李,泪珠却狠狠滴在手背上。放下书,他从背后抱住她,“傻瓜,只不过出去几天而已??”拭去泪水,她端起酒杯为他送行,酒入口中,寒凉化为一片苦涩。“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如郎去时”,那天晚上,泪水和酒水化为浓墨,在唐诗泛黄的纸上留下心痛的一页。
走进唐诗,聆听雄浑浪漫的天工异曲。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把千山之外的瀑布一下子拉到了你的眼前,那瀑布的怒嚎犹如地动山摇,摄人心魂。“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杯中酒的香味醉了自己,醉了月亮,醉了他的诗,更醉了一本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诗仙李白的名字不《唐诗》千几年。“
就是用那酒写出来的吗,当他不愿看到朝廷的混杂时,他可以大手一挥留下不可一世的豪言壮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走进唐诗,感受超尘物外的宁静淡泊。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
,我想洛阳一定很美很美。或许是春天,或许是秋天,洛阳一定是一个叹息”
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如果可以穿越,我愿用我生命的三分之一去兑换一张门票,到洛阳去寻找一片花瓣,寻找一段独特的故事。刘希夷在洛阳上演一出“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而张若虚带给我们的则是一曲《春江花月夜》,一抹遗留在江畔千几年的情思与美丽。“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水脉脉流淌,诗人驻立江畔,“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的思念是灵动的水,清澈明亮;又像旷古幽兰,清新典雅。
走进唐诗,走进杜甫的忧愁,与他共饮一杯浊酒,“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走进韦庄的无奈,折下柳枝,吟一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范文网 .downhot.) 走进韩愈的旷达自持“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诗,就像宁静的江面上的一片枯叶,缺少了它便失去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趣。唐诗以一种“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姿态轻轻地诠释PPT模板下载://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及素材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网 ://.downhot. 最好的资料下载网站 着世间的一草一木,谱成悠扬清澈的曲子在我们的天空缠绵。简评
这个题目很大,而唐诗又好似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巍然耸立于千古的风烟中。走进它,不易;书写它,更是艰难。从本文看,作者是用心灵去品读唐诗的,并尝试着用自己的心灵去诠释唐诗。如是读诗,庶几可矣~唐诗的无限华彩、万千气象,该如何描摹,纵是学富五车、皓首穷经的学者,我想也须颇费周章。而聪明的作者却能够由点切入,以点带面,令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全文信手拈来皆是诗行,行文典雅流丽,堪称佳作。
《写唐诗的作文》
PPT模板下载://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及素材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网 ://.downhot. 最好的资料下载网站 [扩展阅读]
魔方教程 ://.downhot./guanli/42969999.html 微信电脑版 ://.downhot./guanli/44564173.html 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姓名 ://.downhot./guanli/44861147.html 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 ://.downhot./guanli/42376279.html 八一建军节 ://.downhot./zt/81/
辞职报告 ://.downhot./zt/cizhibaogao/
大写数字一到十 ://.downhot./guanli/44564271.html
[推荐网站]
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PPT模板下载://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及素材下载网站
作文三:《唐诗的魅力作文》8200字
? ? ? ?唐诗的魅力?作文
1唐?诗的魅力 ?唐诗虽然远?离我们有千?年之久,但?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千年不朽?,仍然活跃?在当代人的?心中,影响?着现代文化?生活,让我?们从中得启?示,受教育?,可以用来?滋润、丰富?、提高我们?的人生。唐?诗在唐朝的?时候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唐朝的科举?取士,一首?好的唐诗往?往会让你从?此摆脱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走上飞黄?腾达的道路?。古代的文?人雅士要么?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要么就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会在普?通的百姓面?前显得与众?不同。而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诗词??,就算是一?个人他放荡?不羁,但他?有过人的才?华,能随口?吟一首好诗?,照样会被?别人另眼相?看。作为诗?仙的李白,?为人不羁,?在诗歌上造?诣很高,凭?着这一身才?华,被唐玄?宗所欣赏,?邀请他到皇?宫讲学,令?的杨贵妃为?之研墨,这?段故事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古代的?文人雅士,?在触景生情?之时,在抒?发内心之际?都会选择吟?诗作对,像?杜甫在颠沛?流离之时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在外地?巡游四连故?乡亲人于是?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在?感叹物是人?非,岁月无?情于是作出?《琵琶行》?,这些诗词?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也描绘了?那个现实的?社会,作为?后人的我们?,在欣赏优?秀的诗词之?际,更要深?思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对这个社?会不平的事?,对人间的?苦难表示同?情。
? 唐诗已?经过去千年?,然而唐诗?的魅力去丝?毫未减,近?来兴起的国?学热,再次?把唐诗推向?一个高度,?人们发现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还大有价值?。要想当一?个学时渊博?的人,肚子?里没有积累?大量的诗词?歌赋是不行?的,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偶尔来几?句诗词会让?人刮目相看?,你的整体?形象也会在?别人心目中?提升一个层?次。
? 很多外?国人来中国?留学,都会?选择学习唐?诗,
?一是因为唐?诗韵律顺口?,再就是唐?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国家的?历史很短,?他们被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吸引,从?唐诗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最灿烂时?期的历史文?化,因此,?唐诗不仅中?国人喜爱,?它更是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的财?富。
? 另外在?商业中我们?依旧可以看?见唐诗的身?影,鲜花店?取名为“满?庭芳”,美?容院取名为?“千娇面”?,音乐茶厅?“风入松”?,取这些高?雅的名字往?往在印象上?就高别人一?个层次,让?出入的人们?也感觉自己?很有情趣。?
?现代的人们?,工作学习?压力大,闲?下心来偶尔?读读唐诗,?当他发现古?人在不如意?的时候仍然?能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时,自己?也会从中受?到启发,重?振精神。 ?
现?在领导们在?发言致辞的?时候,为了?显示学问,?也为了吸引?人,往往会?引用唐诗,?这样会时讲?话显得更有?水平,也会?使听众耳目?一新。
? 唐诗?的作用不用?多语,唐诗?的魅力依旧?。
? 所以说虽?然时代在发?展,唐诗并?没有过时,?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古代文?化瑰宝的唐?诗必然继续?大放异彩,?唐诗的魅力?将令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倾倒。 ?
2?唐诗的魅力? 作为中国?人,但凡认?识几个字的?,大约都会?随口背诵几?首唐诗。在?对后代的早?期智力开发?中,背唐诗?也是与弹钢?琴、练舞蹈?、学英语、?习书法等等?一样,成为?非常热门的?选择。由此?可以看出,?唐诗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虽然如今?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写出?像唐诗那样?的诗句了。?不可否认,?唐诗,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邃、?最形象、最?具感染力也?就最经典的?代表,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往?往自诩我们?的祖国为诗?的国度,这?话一点儿不?假。唐诗对?我们的影
响?,已经嵌入?我们的基因?中,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就是因?为有了数千?年的诗教,?有了一千多?年的唐诗,?我们中国人?才有了这诗?意的存在,?平添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勇气?与傲气;我?们的思维方?式才更加简?约而敏锐,?语言内容才?更加丰富多?彩,面部表?情才这样的?妩媚动人,?为人处世才?这样的自信?与豁达。君?若不信,请?听我慢慢道?来。古人云?,诗言志。?诗是用最简?约的语言来?记录思想、?抒发感情的?。从古到今?,信奉儒家?学说的知识?分子,大多?是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来设?计人生的。?仕途光明,?升官有望了?,性情狂放?一点的,就?会高唱李白?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深沉一点的?,也会低吟?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面带沾沾自?喜之色。仕?途蹭蹬,官?运不济的,?多会以位卑?不敢忘忧国?、穷年忧黎?元来自寻台?阶。人伦之?重,亲情为?上。古代交?通、通讯俱?不发达,好?男儿志在四?方,其代价?就是常常有?故乡之思,?亲人之念。?这时候,奔?波在外的人?是否会从心?底涌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诗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表达了?一种普世的?人性关怀。?漂泊的游子?,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低吟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泪流满面。?王维的诗,?推己及人,?触景伤情,?道出了天涯?孤旅的愁苦?与伤感。夫?妻恩爱,耳?鬓厮磨,却?又见少离多?,天各一方?。秋雨绵绵?中,客馆独?坐,百无聊?赖,李商隐?的诗,或许?会把你的思?念送达千里?迢迢之外的?爱人的心扉?:琵琶行》?,这些诗词?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也描绘了?那个现实的?社会,作为?后人的我们?,在欣赏优?秀的诗词之?际,更要深?思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对这个社?会不平的事?,对人间的?苦难表
示同?情。
? 唐诗已?经过去千年?,然而唐诗?的魅力去丝?毫未减,近?来兴起的国?学热,再次?把唐诗推向?一个高度,?人们发现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还大有价值?。要想当一?个学时渊博?的人,肚子?里没有积累?大量的诗词?歌赋是不行?的,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偶尔来几?句诗词会让?人刮目相看?,你的整体?形象也会在?别人心目中?提升一个层?次。
? 很多外?国人来中国?留学,都会?选择学习唐?诗,
?一是因为唐?诗韵律顺口?,再就是唐?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国家的?历史很短,?他们被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吸引,从?唐诗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最灿烂时?期的历史文?化,因此,?唐诗不仅中?国人喜爱,?它更是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的财?富。
? 另外在?商业中我们?依旧可以看?见唐诗的身?影,鲜花店?取名为“满?庭芳”,美?容院取名为?“千娇面”?,音乐茶厅?“风入松”?,取这些高?雅的名字往?往在印象上?就高别人一?个层次,让?出入的人们?也感觉自己?很有情趣。?
?现代的人们?,工作学习?压力大,闲?下心来偶尔?读读唐诗,?当他发现古?人在不如意?的时候仍然?能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时,自己?也会从中受?到启发,重?振精神。 ?
现?在领导们在?发言致辞的?时候,为了?显示学问,?也为了吸引?人,往往会?引用唐诗,?这样会时讲?话显得更有?水平,也会?使听众耳目?一新。
? 唐诗?的作用不用?多语,唐诗?的魅力依旧?。
? 所以说虽?然时代在发?展,唐诗并?没有过时,?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古代文?化瑰宝的唐?诗必然继续?大放异彩,?唐诗的魅力?将令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倾倒。 ?
2?唐诗的魅力? 作为中国?人,但凡认?识几个字的?,大约都会?随口背诵几?首唐诗。在?对后代的早?期智力开发?中,背唐诗?也是与弹钢?琴、练舞蹈?、学英语、?习书法等等?一
样,成为?非常热门的?选择。由此?可以看出,?唐诗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虽然如今?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写出?像唐诗那样?的诗句了。?不可否认,?唐诗,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邃、?最形象、最?具感染力也?就最经典的?代表,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往?往自诩我们?的祖国为诗?的国度,这?话一点儿不?假。唐诗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嵌入?我们的基因?中,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就是因?为有了数千?年的诗教,?有了一千多?年的唐诗,?我们中国人?才有了这诗?意的存在,?平添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勇气?与傲气;我?们的思维方?式才更加简?约而敏锐,?语言内容才?更加丰富多?彩,面部表?情才这样的?妩媚动人,?为人处世才?这样的自信?与豁达。君?若不信,请?听我慢慢道?来。古人云?,诗言志。?诗是用最简?约的语言来?记录思想、?抒发感情的?。从古到今?,信奉儒家?学说的知识?分子,大多?是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来设?计人生的。?仕途光明,?升官有望了?,性情狂放?一点的,就?会高唱李白?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深沉一点的?,也会低吟?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面带沾沾自?喜之色。仕?途蹭蹬,官?运不济的,?多会以位卑?不敢忘忧国?、穷年忧黎?元来自寻台?阶。人伦之?重,亲情为?上。古代交?通、通讯俱?不发达,好?男儿志在四?方,其代价?就是常常有?故乡之思,?亲人之念。?这时候,奔?波在外的人?是否会从心?底涌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诗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表达了?一种普世的?人性关怀。?漂泊的游子?,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低吟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泪流满面。?王维的诗,?推己及人,?触景伤情,?道出了天涯?孤旅的愁苦?与伤感。夫?妻恩爱,耳?鬓厮磨,却?又见少离多?,天各一方?。秋雨绵绵?中,客馆独?坐,百无聊?赖,李商隐?的诗,或许?会把你的思?念送达千里?迢迢之外的?爱人的心扉?》岂不是一?幅神韵飞动?的水墨彩图?,唐朝风景?太多太美,?以至有这么?多乐山乐水?的诗人。回?首千年,大?唐的风景似?乎还在眼前?。唐诗如画?卷,收藏着?唐朝秀美的?风景,以至?使我们分不?清到底是唐?诗的魅力,?还是山水本?身的魅力。?唐诗的魅力?在它所表达?的人格与精?神。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他的弊端,?唐朝既是辉?煌的,又是?糜烂的。值?得庆幸的是?,总有一群?时代的精英?、民族的脊?梁在为天下?苍生奔走呼?告。在唐代?,这种声音?最深沉的当?属杜甫。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可他?却十分关心?民生疾苦。?无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还是“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沉吟,都?无不传达出?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唐诗?因杜甫等人?低沉有力的?吟唱而具有?一般诗歌无?法比拟的魅?力,它已不?再是纯粹的?文学创作,?而是崇高精?神的呐喊。?唐诗的魅力?远不只这些?,它是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瑰宝。?因为无穷的?魅力,它涉?过时间的长?河流传千年?;因为无穷?的魅力,它?突破语言的?壁垒广为流?传;因为无?穷的魅力,?它超越一个?鼎盛时代的?一切,抽象?为唐代的符?号。唐诗的?魅力无限,?唐诗的魅力?永恒。
? 4唐?诗的魅力 ?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从?秦朝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历?史的长河了?,涌现了一?批批著名的?诗人。诗歌?盛行时期是?在唐朝吧,?那个时候唐?朝的许多诗?人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第?一次读到诗?,应该是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教我背唐诗?三百首,那?叫一个痛苦?啊,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直到完全?印在脑海里?。直到上小?学时,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上课?。我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讲李白大?诗人著名的?《思故乡》?这首诗,他?深情的朗诵?着,我看着?老师,感觉?看到了李白?当时写诗的?那模样。老?师详细地向?我们讲解了?这
首诗歌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每首诗歌?都有它要表?达的情感,?都有一段故?事或者历史?的呀。从那?开始,我对?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开始去?查阅知道,?把以前背过?的诗去看注?解,也了解?到很多诗歌?背后的情感?,那段时间?我真正的沉?静在了诗歌?的海洋里,?受益匪浅。?从李白到杜?甫,从白居?易到李清照?。各个朝代?,各种不同?风格的诗,?还有词。在?诗词的海洋?里,我不断?汲取着营养?。诗歌是美?好的,诗会?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充实?,让我们沉?静下来。给?自己一个在?诗歌里自由?翱翔的机会?吧~ 5唐?诗的魅力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唐朝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国文化魅?力的源泉。?
?唐诗的简洁?明理。唐诗?通过几十字?的描述,也?就能够讲述?一篇动人的?故事,就如?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思故?乡》这首诗?,他深情的?朗诵着,我?看着老师,?感觉看到了?李白当时写?诗的那模样?。老师详细?地向我们讲?解了这首诗?歌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每首?诗歌都有它?要表达的情?感,都有一?段故事或者?历史的呀。?从那开始,?我对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开?始去查阅知?道,把以前?背过的诗去?看注解,也?了解到很多?诗歌背后的?情感,那段?时间我真正?的沉静在了?诗歌的海洋?里,受益匪?浅。从李白?到杜甫,从?白居易到李?清照。各个?朝代,各种?不同风格的?诗,还有词?。在诗词的?海洋里,我?不断汲取着?营养。诗歌?是美好的,?诗会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充实,让我?们沉静下来?。给自己一?个在诗歌里?自由翱翔的?机会吧~ ?5唐诗的魅?力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唐?朝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国
文?化魅力的源?泉。
? 唐诗的?简洁明理。?唐诗通过几?十字的描述?,也就能够?讲述一篇动?人的故事,?就如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对友谊?的理解,意?味深长;还?像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私,留取丹?心照汗青。?”由此表达?作者的不怕?牺牲、警醒?后人,意味?深长。这是?唐诗魅力之?二,唐朝人?民智慧的结?晶。
? 唐诗的?历史悠久。?唐诗发源于?中国的古唐?,在那是盛?行,出现了?诗的顶峰,?文化创作达?到高潮,为?此后的宋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词比唐诗更?为开放,没?有那么严谨?,苏轼的就?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了?先河。这正?是唐诗魅力?之三,是整?个中国文化?魅力的源泉?。
? 唐诗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唐朝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国文化魅?力的源泉。?让我们发扬?并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以光中国?古国之邦之?文明。 ? 6唐?诗的魅力 ?盛事的唐朝?举世闻名,?优美的唐诗?也不同凡响?。美丽的景?色李白站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下,为?我们描绘了?壮美的庐山?景色。苏轼?泛舟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之?上,呈现了?浓妆淡抹的?西子湖畔。?不知是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皎?洁的明月。?那又是谁,?在秋风中,?独享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优美?风光。美丽?的景色,令?我回味无穷?。变幻的四?季冰雪消融?,“二月春?风似剪刀”?,剪出了嫩?嫩的柳叶。?夏日炎炎,?“接天连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红?”。秋风送?爽,“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寒风凛冽,?装点了“千?树万树梨花?开”。变幻?的四季,令?我陶醉。淡?淡的思念思?念是友情,?亲情和思乡?之情,犹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抵不上深?厚的友谊,?“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知我的兄?弟此时在何?方,“临行?密密缝”一?针一线,寄?托了母亲对?儿子的亲情?。“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乡”家?乡是否比以?前更加美丽?,淡淡的思?念,令我感?动。壮美的?山河,美丽?的景色,变?幻的四季,?无尽的思念?,让我几次?梦里回到唐?朝。
? 7唐诗?的魅力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唐诗?便是诗中的?精品。唐诗?分为许多诗?派,不同的诗派有着不??同的魅力,?我最喜欢的?几个诗派让?我一一讲述?吧~首先是?盛唐时期的?浪漫主意诗?派,“诗佛?”李白是代?表人物之
? 一、他?的风格很豪?放,让我非?常喜欢,他?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诗?风很吸引我?。接着是现?实主义诗派?,“诗圣”?杜甫和“诗?魔”白居易?都是其中之?一。杜甫写?的诗沉郁顿?挫,都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当时?朝廷的腐败?、社会的黑?暗给予揭露?和批评;白?居易写的诗?通俗易懂,?流畅自然,?他措辞激烈?,毫无顾忌?。他的诗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诗人的爱?国情怀深深?地吸引着我?。还有山水?田园诗派,?“诗佛”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诗人都是这?一诗派。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等特?点是我喜欢?这个流派的?原因之一;?对宁静平和?的向往这种?感情是我喜?欢你这个流?派的另一个?原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分?有韵味。最?后是边塞诗?派,这一诗?派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这个诗派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体现了阳刚?之美。我喜?欢这个诗派?的悲壮、格?调雄浑等特?点。总而言?之,唐诗的?魅力相当相?当大,不同?的诗派有着?不同的魅力?,唐诗永远?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8唐诗的?魅力 从我?呀呀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买来?一些关于唐?诗书籍让我?学,他俩读?一遍,我也?跟着装模作?样地读一遍?,其实就是?囫囵吞枣,?只会读,从?来就不理解?意思。长大?一些后,对?那些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唐诗已经?可以轻轻松?松地理解并?背诵了,每?当背诵完一?首诗后,心?里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因为?我知道我已?经接近这颗?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璀?璨明珠了。?走进唐诗,?便是走进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阅读一篇拥?有瑰丽奇美?的诗歌意境?的好诗,感?受诗人写诗?的意境和心?情。每当读?到一首好诗?,就会感到?不同的心情?。看看贺知?章的《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柳树的赞扬?,更是对细?叶是谁巧手?裁剪出的发?出疑问,原?来是像剪刀?般锐利的二?月春风之杰?作,暗示着?柳树颂扬春?的活力,春?为大地换上?新妆,春给?人们带来了?美,春让人?们充满希望?。与唐朝著?名诗人——?孟郊走进《?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诗语言朴实?,感情深厚?,尤其是后?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以“小?草”比喻“?子女”;以?“寸草心”?比喻“子女?的心”;以?“三春晖”?比喻“深厚?的母爱”,?全诗表达了?作者母子之?间的融融亲?情。让我们?走进唐诗,?去探索唐诗?的无穷奥秘?吧,让我们?在诗的海洋?中畅游。我?相信,当我?成为一名二?十多岁的大?姑娘时,我?充满自信走?出唐诗,我?肯定能陪伴?李白和诗,?陪伴杜甫一?起忧国、爱?国……
?
作文四:《写唐诗的作文》1800字
写唐诗的作文
写唐诗的作文
走进唐诗
摊开唐诗,你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生平所有的情感几乎都找到了归宿。
握_本《唐诗》就彷佛握着沉甸甸的人生百态。
走进唐诗,碰触那不堪的别离。他在默默翻着书页,浅浅的双眸盛愁思;她轻轻地把衣物收好,静静地系好行李,泪珠却狠狠滴在手背上。放下书,他从背后抱住她,“傻瓜,只不过出去几天而已??”拭去泪水,她端起酒杯为他送行,酒入口中,寒凉化为一片苦涩。“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如郎去时”,那天晚上,泪水和酒水化为浓墨,在唐诗泛黄的纸上留下心痛的一页。
走进唐诗,聆听雄浑浪漫的天工异曲。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把千山之外的瀑布一下子拉到了你的眼前,那瀑布的怒嚎犹如地动山摇,摄人心魂。“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杯women to rise in revolt, breaking with the feudal ethics. "The village" publicized the anti-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 revolutionary thought, unity and educatio
中酒的香味醉了自己,醉了月亮,醉了他的诗,更醉了一本《唐诗》千几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诗仙李白的名字不就是用那酒写出来的吗,当他不愿看到朝廷的混杂时,他可以大手一挥留下不可一世的豪言壮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走进唐诗,感受超尘物外的宁静淡泊。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我想洛阳一定很美很美。或许是春天,或许是秋天,洛阳一定是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如果可以穿越,我愿用我生命的三分之一去兑换一张门票,到洛阳去寻找一片花瓣,寻找一段独特的故事。刘希夷在洛阳上演一出“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而张若虚带给我们的则是一曲《春江花月夜》,一抹遗留在江畔千几年的情思与美丽。“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水脉脉流淌,诗人驻立江畔,“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的思念是灵动的水,清澈明亮;又像旷古幽兰,清新典雅。
women to rise in revolt, breaking with the feudal ethics. "The village" publicized the anti-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 revolutionary thought, unity and educatio
走进唐诗,走进杜甫的忧愁,与他共饮一杯浊酒,“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走进韦庄的无奈,折下柳枝,吟一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走进韩愈的旷达自持“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诗,就像宁静的江面上的一片枯叶,缺少了它便失去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趣。唐诗以一种“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姿态轻轻地诠释着世间的一草一木,谱成悠扬清澈的曲子在我们的天空缠绵。简评
这个题目很大,而唐诗又好似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巍然耸立于千古的风烟中。走进它,不易;书写它,更是艰难。从本文看,作者是用心灵去品读唐诗的,并尝试着用自己的心灵去诠释唐诗。如是读诗,庶几可矣~唐诗的无限华彩、万千气象,该如何描摹,纵是学富五车、皓首穷经的学者,我想也须颇费周章。而聪明的作者却能够由点切入,以点带面,令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全文信手拈来皆是诗行,行文典雅流丽,堪称佳作。
women to rise in revolt, breaking with the feudal ethics. "The village" publicized the anti-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 revolut3 / 3 ionary thought, unity and educatio
作文五:《《唐诗的魅力》作文》500字
唐诗的魅力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唐朝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国文化魅力的源泉。
唐诗的简洁明理。唐诗通过几十字的描述,也就能够讲述一篇动人的故事,就如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了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简洁明理正是我们现代人所追求的新境界。这就是唐诗魅力之一,中华的象征。
唐诗的意味深长。唐诗的第二特征就能使它所表达的意涵悠长,反映出一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可以让读者能深思其意,吸引读者。就如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对友谊的理解,意味深长;还像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私,留取丹心照汗青。”由此表达作者的不怕牺牲、警醒后人,意味深长。这是唐诗魅力之二,唐朝人民智慧的结晶。
唐诗的历史悠久。唐诗发源于中国的古唐,在那是盛行,出现了诗的顶峰,文化创作达到高潮,为此后的宋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词比唐诗更为开放,没有那么严谨,苏轼的就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了先河。这正是唐诗魅力之三,是整个中国文化魅力的源泉。
唐诗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唐朝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整个
中国文化魅力的源泉。让我们发扬并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以光中国古国之邦之文明。
作文六:《高考有关的唐诗鉴赏[精彩]》17500字
高考有关的唐诗鉴赏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虞世南?蝉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刘学锴)
山麓书坊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虞世南?蝉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
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刘学锴)
山麓书坊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王绩?野望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
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
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袁行霈)
山麓书坊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秋夜喜遇王处士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由隋入唐的王绩,诗风朴素自然,洗去齐梁华靡浮艳旧习,在唐初诗坛上独树一帜。这首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小诗,在质朴平淡中蕴含着丰富隽永的诗情,颇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
前两句写农事活动归来。北场、东皋,不过泛说屋北的场圃,家东的田野,并非实指的地名。“东皋”暗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点明归隐躬耕的身分。芸(通“耘”)藿,就是锄豆,它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这两句平平叙述,没有任何刻画渲染,平淡到几乎不见有诗。但正是在这种随意平淡的语调和舒缓从容的节奏中,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习惯和一片萧散自得、悠闲自如的情趣。王绩归隐的生活条件是优裕的。参加“芸藿”、“刈黍”一类田间劳动,在他不过是田园生活一种轻松愉快的点缀。这种生活所造成的心境的和谐平衡,正是下两句所描绘的“秋夜喜遇”情景的背景与条件。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带着日间田野劳动后的轻微疲乏和快意安恬,怀着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欣然自适,两位乡居的老朋友在这宁静美好的秋夜不期而遇了。这是一个满月之夜。整个村庄和田野笼罩在一片明月的清辉之中,显得格外静谧、安闲、和谐。这里那里,又穿梭似地飞舞着星星点点的秋萤,织成一幅幅变幻不定的光的图案。它们的出现,给这宁静安闲的山村秋夜增添了流动的意致和欣然的生意,使它不致显得单调与冷寂,同时,这局部的流动变幻又反过来更衬出了整个秋夜山村的宁静安恬。这里,对两人相遇的场面没有作任何正面描写,也没有一笔正写“喜”字,但透过这幅由溶溶明月、点点流萤所组成的山村秋夜画图,借助于“相逢”、“更值”这些感情色彩浓郁的词语的点染,诗人那种沉醉于眼前美好景色中的快意微醺,那种心境与环境契合无间的舒适安恬,以及共对如此良夜幽景的两位朋友别有会心的微笑和得意忘言的情景,都已经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王绩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他的不少诗篇尽管流露出对封建礼教羁束的不满,却又往往表现出遗世独立、消极隐遁的思想。他的名篇《野望》同样不免有这种消极倾向。这首小诗,虽写田园隐居生活,却表现了乡居秋夜特有的美以及对这种美的心领神会,色调明朗,富于生活气息。他的诗有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之长,但有时却过于率直
质朴而乏余蕴。这首诗则既保持朴素自然的优点,又融情入景,似不经意地点染出富于含蕴的意境。从田园诗的发展上看,陶诗重在写意,王维的田园诗则着意创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王绩的这首诗不妨看作王维田园诗的先声。我们从诗中还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但它从整体上说,已经是属于未来的诗歌发展时代的作品了。
(刘学锴)
山麓书坊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王梵志是唐初的一位白话诗人。
这是一首慨叹人情冷暖的诗作。乍读起来,全篇既没有精彩的警句,也很少环境氛围的艺术描绘,似乎是平平淡淡、语不惊人;实际上它以“直说”见长,指事状物,浅切形象;信口信手,率然成章;言近旨远,发人深省,别具一种淡而有味的诗趣。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步步围绕主题,写得颇有情致。首段六句,作者以概述的笔调,指出妻室儿女态度好坏的关键在于一个“钱”字。拥有钱财时,一切都好,妻室儿女也显得十分殷勤。假如要脱衣服,很快就会有人把脱下的袍袄折叠得整整齐齐;假如离家出外经商,还要一直送到大路旁边。诗人在这里选取习见的生活现象,以凝炼的笔触,不加修饰地叙写出各种场景,给人以平凡而生动的感觉。
接着,作者利用贴切的比喻,进一步刻画出金钱引起的种种媚态:“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当携带金钱回到家中时,一个个笑脸相迎,象白鸽那样盘旋在你的周围,又好似学舌的鹦鹉在你耳边喋喋不休。人们向来把鸽子当成嫌贫爱富的鸟类,而鹦鹉则被视作多嘴饶舌、献媚逢迎的形象。因此诗人用“白鸽”、“鹦鹉”来形容见钱眼开的贪财者。
最后六句,概括全篇主旨,也是王梵志对世情险薄的愤激之语。句中的“邂逅”,不期而至的意思:“貌哨”,指脸色难看;皆为唐
人口语。这几句诗说的是:当我偶然陷入贫穷之时,你们的脸色为何变得这样的难看,要知道人在最穷的时候,也可能会有极富的机会。他直率地警告那些庸俗的贪财者,如果只为贪图钱财,而毫不顾及人的情义,那就看看来时的报应吧~这里,诗人率直地写下了他的愤激之情。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明显的特点是:以锐敏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某些不大为人重视的动作和事理,运用通俗凝炼的语言,设想奇巧的对比描写,着墨不多,无意于渲染,但是那种贪钱者的丑态便跃然纸上。与此同时,诗人的不平之气也豁然而出。作者利用比较娴熟的驾驭民间语言的能力,出语自然,质直素朴,言近旨远,从而开创唐代以俗语俚词入诗的通俗诗派,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张锡厚)
诗(二首)
王梵志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梵志的诗作在唐初流传极广,后来却一直被封建正统派视为“下里巴人”,不能进入诗歌艺术堂奥。现存梵志诗相当大一部分从内容上说,是劝世劝善的诗体道德箴言,这类诗较少文学价值。梵志诗最有文学价值的,当推那些有意无意作出的世态人情的幽默、讽刺
画。这里所选的两首诗(前一首录自敦煌卷子本《王梵志诗》卷第三,后一首录自费袞《梁谿漫志》卷十)就是。
第一首用第一人称语气写来,类乎戏曲的“道白”。自夸有一处世法宝,这就是与世无争、息事宁人。这种旧时代人的一种“共相”,在诗人笔下得到个性化的表现。“与世无争”的概念并未直接说出,而通过诗中人活生生的语言:“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来表述。被人欺负到极点,却死也不肯上县衙门申诉,宁愿吃亏,这是进一步写“相打长伏弱”,连“忍无可忍”的意气也没有。诗歌形象打上了封建时代弱者的烙印,散发着生活气息(“相打”、“伏弱”、打官司都来自生活)。而“价值百匹练”的夸口适足见出人物身分(以“百匹练”为贵,自然不是富人意识),表现出人物处境虽卑微而不自知其可悲。通过人物的语言,诗人画出了一个甘居弱小、不与人争的小人物形象。
第二首也用第一人称写,但展现的却是一幅有趣的“三人行”的戏剧性场面。“骑大马”者与“担柴汉”,是贫富悬殊的两极。而作为这两极间的骑驴者,他的心情是多么矛盾:他比上不足,颇有些不满(这从“独”字的语气上可以会出),但当他看到担柴汉时,便又立刻心安理得起来。诗人这里运用的手法是先平列出三个形象,末句一点即收,饶有情趣。章法也很独到。
两首诗的共同点是真实地或略带夸张地写出了世人行为和心理上的某种通病,令人忍俊不禁,于笑中又有所反省。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两首诗均可作两种理解。既可看作是正经的、劝喻的,又可以读为揶揄的、讽刺的。但作正面理会则浅,作反面理会则妙不可言。如“我有一方便”一首,作劝人忍让看便浅,作弱者的处世哲学之解剖看则鞭辟入里。“他人骑大马”一首,作劝人知足看便浅,作中庸者的漫画象看,则维妙维肖。
平心而论,梵志这两首诗未必没有劝世的意思,说不定诗人对笔
下人物还很欣赏同情。但是,诗人没有作概念化的枯燥说教,而采用了“象教”??即将理予以形象地显现。而他所取的又并非凭空结想的概念化形象,而是直接从平素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积累中撷取来的。它本身不惟真实,而且典型。当诗人只满足于把形象表现出来而不加评论,这些形象对于思想(诗人的)也就具有了某种相对独立性和灵活性。当读者从全新的、更高的角度来观察它们时,就会发现许多包含在形象中、然而不一定为作者所意识到的深刻的意蕴。王梵志这种性格解剖式的笔调犀利的幽默小品,比一语破的、锋芒毕露的讽
刺之作更耐读,艺术上更高一筹。
(周啸天)
寒山?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诗风幽冷,别具境界。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首联写山水。“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三联写山中
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尾联结到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
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迭字是它的特点。通篇句首都用迭字,是不多见的。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迭字最难。《卫风。硕人》??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他提出了用迭字的要求:复而不厌,赜而不乱。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变化。寒山这首诗使用迭字,就很富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迭字,各具情状。就词性看,这些迭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就描摹对象看,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境或情,也不一样。这样就显得变化多姿,字虽重复而不会使人厌烦,繁赜而井然不乱。
使用迭字的效果,大抵象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寒山这首诗中的迭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接连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再如,“朝”、“岁”,单个的名词,本来不带感情色彩,但一经迭用,出现在上述特定的气氛中,就显得时间的无限延长,心情的守一、执着,也就加强了诗意,具有感情色彩了。
这首诗还由于使用迭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使人读起来感到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赖汉屏)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上官仪是初唐宫廷作家,齐梁余风的代表诗人,其词绮错婉媚,有“上官体”之称。
刘餗《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们,觉得“音韵清亮”,“望之犹神仙焉”。可知这诗是上官仪为宰相时所作,在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正是他最得意之际。
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唐初,百官上早朝并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着。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便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戒严,天津桥入夜落锁,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所以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宰相亦然。不过宰相毕竟是百官之首,虽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气派自非他官可比。
诗的前二句写驱马沿洛堤来到皇城外等候。“广川”指洛水,“长洲”谓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首句不仅以洛水即景起兴,谓洛水含情不语地流着;更是化用《古诗。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以男女喻君臣,暗示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流露着承恩得意的神气。因而接着写驱马洛堤,用一个“历”字,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的风度。
后二句是即景抒怀。这是秋天的一个凌晨,曙光已见,月挂西山,宿鸟出林,寒蝉嘶鸣,野外晨风吹来,秋意更盛。在写景中,这位宰
相巧用了两个前人的诗意。第三句写凌晨,用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意是借夜景以忧虑天下士人不安,要礼贤下士以揽人心。这里取其意而谓曙光已见,鹊飞报喜,见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着自己执政治世的气魄。末句写秋意,用了陈朝张正见《赋得寒树晚蝉疏》:“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原意讽喻寒士失意不平,这里借以暗示在野失意者的不平之鸣,为这太平盛世带来噪音,而令这位宰相略有不安,稍露不悦。
总起来看,这诗确属上官仪得意时的精心之作。它的意境和情调都不高,在得意倨傲、自尊自贵之中,于帝王婉转献媚,对贫寒作势利眼。不过,它也有认识意义,倒是真实地为这类得势当权的宫廷文人留下一幅生动写照。从艺术上看,这寥寥二十字,不只是“音韵清亮”,谐律上口,而且巧于构思,善于用事,精心修辞,把当时的得意神气表现得相当突出,难怪那些有幸亲聆的官僚们“望之犹神仙焉”。
(倪其心) 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汉魏六朝以来就有不少以长安洛阳一类名都为背景,描写上层社会骄奢豪贵生活的作品,有的诗篇还通过对比寓讽,如左思《咏史》(“济济京城内”一首)。卢照邻此诗即用传统题材以写当时长安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托“古意”实抒今情。全诗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长安大道连狭斜”到“娼妇盘龙金屈膝”)铺陈长安豪门贵族争竞豪奢、追逐享乐的生活。首句就极有气势地展开大长安的平面图,四通八达的大道与密如蛛网的小巷交织着。次句即入街景,那是无数的香车宝马,穿流不息。这样简劲地总提纲领,以后则洒开笔墨,恣肆汪洋地加以描写:玉辇纵横、金鞭络绎、龙衔宝盖、凤吐流苏??,真如文漪落霞,舒卷绚烂。这些执“金鞭”、乘“玉辇”,车饰华贵,出入于公主第宅、王侯之家的,当然不是等闲人物。“纵横”可见其人数之多,“络绎”不绝,那追欢逐乐的生活节奏是旋风般疾速的。这种景象从“朝日”初升到“晚霞”将合,二六时中无时或已。在长安,不但人是忙碌的,连景物也繁富而热闹:写“游丝”是“百尺”,写“娇鸟”则成群,“争”字“共”字,俱显闹市之闹意。写景俱有陪衬之功用。以下写长安的建筑,而由“花”带出蜂蝶,乘蜂蝶游踪带出常人无由见到的宫禁景物,笔致灵活。作者并不对宫室结构全面铺写,只展现出几个特写镜头:宫门,五颜六色的楼台,雕刻精工的合欢花图案的窗棂,饰有金凤的双阙的宝顶??,使人通过这些接连闪过的金碧辉煌的局部,概见壮丽的宫殿的全景。写到豪门第宅,笔调更为简括:“梁家(借穷极土木的汉代梁冀指长安贵族)画阁中天起”,其势巍峨可比汉宫铜柱。这文彩飞动的笔墨,纷至沓来的景象,几令人目不暇接而心花怒放。于是,在通衢大道与小街曲巷的平面上,矗立起画栋飞檐的华美建筑,成为立体的大“舞台”,这是上层社会的极乐世界。这部分花不少笔墨写出的市景,也构成全诗的背景,下一部分的各色人物仍是在这背景上活动的。
长安是一片人海,人之众多竟至于“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这里“豪贵骄奢,狭邪艳冶,无所不有”,写来够瞧的。作者对豪贵的生活也没有全面铺写,却用大段文字写豪门的歌儿舞女,通过她们的情感、生活以概见豪门生活之一斑。这里有人一见钟情,打听得那仙子弄玉(“吹箫向紫烟”)般美貌的女子是贵家舞女,
引起他的热恋:“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那舞女也是心领神会:“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借问”四句与“比目”四句,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是一唱一和,男有心女有意。“比目”“鸳鸯”“双燕”一连串作双成对的事物与“孤鸾”的对比,“何辞死”“不羡仙”“真可羡”“好取”“生憎”的果决反复的表态,极写出爱恋的狂热与痛苦。这些专写“男女”的诗句,诚如闻一多赞叹的,比起“相看气息望君怜,谁能含羞不肯前”(简文帝《乌栖曲》)一类“病态的无耻”、“虚弱的感情”,“如今这是什么气魄”,“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宫体诗的自赎》)。通过对舞女心思的描写,从侧面反映出长安人们对于情爱的渴望。以下以双燕为引,写到贵家歌姬舞女的闺房(“罗帷翠被郁金香”),是那样香艳;写到她们的梳妆(“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是那样妖娆,“含娇含态情非一”呵。打扮好了,于是载入香车宝马,随高贵的主人出游了。这一部分结束的二句“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刻龙纹的阖叶,车饰。”屈膝“同”屈戌“。)”与篇首“青牛白马七香车”回应,标志对长安白昼闹热的描写告一段落。下一部分写长安之夜,不再涉及豪门情事,是为让更多种类的人物登场“表演”,同时,从这些人的享乐生活也不难推知豪门的情况。可见用笔繁简之妙。
第二部分(从“御史府中乌夜啼”到“燕歌赵舞为君开”)主要以市井娼家为中心,写形形色色人物的夜生活。《汉书。朱博传》说长安御史府中柏树上有乌鸦栖息数以千计,《史记。汲郑列传》说翟公为廷尉罢官后门可罗雀,这部分开始二句即活用典故。“乌夜啼”与“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写出黄昏景象,表明时间进入暮夜。“雀欲栖”则暗示御史、廷尉一类执法官门庭冷落,没有权力。夜长安遂成为“冒险家”的乐园,这里有挟弹飞鹰的浪荡公子,有暗算公吏的不法少年(汉代长安少年有谋杀官吏为人报仇的组织,行动前设赤白黑三种弹丸,摸取以分派任务,故称“探丸借客”),有仗剑行游的侠客??,这些白天各在一方的人气味相投,似乎邀约好一样,夜来都在娼家聚会了。用“桃李蹊”指娼家,不特因桃李可
喻艳色,而且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语,暗示那也是人来人往、别有一种闹热的去处。人们在这里迷恋歌舞,陶醉于氛氲的口香,拜倒在紫罗裙下。娼门内“北堂夜夜人如月”,似乎青春可以永葆;娼门外“南陌朝朝骑似云”,似乎门庭不会冷落。这里点出从“夜”到“朝”,与前一部分“龙含”二句点出从“朝”到“晚”,时间上彼此连续,可见长安人的享乐是夜以继日,周而复始。长安街道纵横,市面繁荣(“五剧”、“三条”、“三市”指各种街道),而娼家特多(“南陌北堂连北里”),几成“社交中心”。除了上述几种逍遥人物,还有大批禁军军官(“金吾”)玩忽职守来此饮酒取乐。这里是各种“货色”的大展览。《史记。滑稽列传》写道:“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罗襦襟解,微闻芗(香)泽”,这里“罗襦宝带为君解”,即用其一二字面暗示同样场面。古时燕赵二国歌舞发达且多佳人,故又以“燕歌赵舞”极写其声色娱乐。这部分里,长安各色人物摇镜头式地一幕幕出现,“通过‘五剧三条’的‘弱柳青槐’来‘共宿娼家桃李蹊’。诚然,这不是一场美丽的热闹。但这颠狂中有战栗,堕落中有灵性”(闻一多),决非贫血而萎靡的宫体诗所可比拟。
第三部分(从“别有豪华称将相”至“即今惟见青松在”)写长安上层社会除追逐难于满足情欲而外,别有一种权力欲,驱使着文武权臣互相倾轧。这些被称为将相的豪华人物,权倾天子(“转日回天”)、互不相让。灌夫是汉武帝时将军,因与窦婴相结,使酒骂座,为丞相武安侯田蚡族诛(《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萧何,为汉高祖时丞相,高祖封功臣以其居第一,武臣皆不悦(《史记。萧丞相世家》)。“意气”二句用此二典泛指文臣与武将之间的互相排斥、倾轧。其得意者骄横一时,而自谓富贵千载。这节的“青虬(龙类,指骏马)紫燕(骏马名)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二句又与前两部分中关于车马、歌舞的描写呼应。所以虽写别一内容,而彼此关联钩锁,并不游离。“自言”而又“自谓”,则讽意自足。以下趁势转折,如天骥下坡:“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指墓田)。”这四句不惟就“豪华将相”而言,实
一举扫空前两部分提到的各类角色,恰如沈德潜所说:“长安大道,豪贵骄奢,狭邪艳冶,无所不有。自嬖宠而侠客,而金吾,而权臣,皆向娼家游宿,自谓可永保富贵矣。然转瞬沧桑,徒存墟墓。”(《唐诗别裁》)四句不但内容上与前面的长篇铺叙形成对比,形式上也尽洗藻绘,语言转为素朴了。因而词采亦有浓淡对比,更突出了那扫空一切的悲剧效果。闻一多指出这种新的演变说,这里似有“劝百讽一”之嫌。而宫体诗中讲讽刺,多么生疏的一个消息~
第四部分即末四句,在上文今昔纵向对比的基础上,再作横向的对比,以穷愁著书的扬雄自况,与长安豪华人物对照作结,这里显见左思“济济京城内”一诗影响。但左诗八句写豪华者,八句写扬雄。而此诗以六十四句篇幅写豪华者,其内容之丰富,画面之宏伟,细节之生动都远非左诗可比;末了以四句写扬雄,这里的对比在分量上似不称而效果更为显著。前面是长安市上,轰轰烈烈;而这里是终南山内,“寂寂寥寥”。前面是任情纵欲倚仗权势,这里是清心寡欲、不慕荣利(“年年岁岁一床书”)。而前者声名俱灭,后者却以文名流芳百世(“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虽以四句对六十四句,自有“秤锤虽小压千斤”之感。这个结尾不但在迥然不同的生活情趣中寄寓着对骄奢庸俗生活的批判,而且带有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宽解的意味。它是此诗归趣所在。
七古中出现这样洋洋洒洒的巨制,为初唐前所未见。而且更好在感情充沛,力量雄厚。它主要采用赋法,但并非平均使力、铺陈始终;而是有重点、有细节的描写,回环照应,详略得宜;而结尾又颇具兴义,耐人含咏。它一般以四句一换景或一转意,诗韵更迭转换,形成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同时,在转意换景处多用连珠格(如“??好取门帘帖双燕。双燕??”,“??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或前分后总的复沓层递句式(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使意换辞联,形成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这样,就结束了陈
隋“音响时乖,节奏未谐”的现象,“一变而精华浏亮;抑扬起伏,悉谐宫商;开合转换,咸中肯綮”(《诗薮》内编卷三);所以,胡应麟极口赞叹道:“七言长体,极于此矣~”(同上)虽然,此诗词彩的华艳富赡,犹有六朝余习,但大体上能服从新的内容需要;前几部分铺陈豪华故多丽句,结尾纵、横对比则转清词,所以不伤于浮艳。在宫体余风尚炽的初唐诗坛,卢照邻“放开粗豪而圆润的嗓子”,唱出如此歌声,压倒那“四面细弱的虫吟”,在七古发展史上确是可喜的新声,而就此诗本身的艺术价值而论,也足使他被誉为“不废江河
万古流”的。
(周啸天) 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爱之忱。“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那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沈熙乾)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注》)。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
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这首诗的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是写的这件事。“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两句用对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这后一句也就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
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诗中用“已”、“犹”两个虚词,既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也使音节变得纡徐舒缓,读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气之先吧。
(赵其钧)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这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已不可知。杜审言这首和诗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这一开头相当别致,很有个性特点。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在古人观念中,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东。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礼记。月令》),风已暖而水犹寒。而江南水乡近海,春风春水都暖,并且多云。所以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象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诗人在同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所以这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仲春二月“仓庚鸣”(《礼记。月令》),南北皆然,但江南的黄莺叫得更欢。西晋诗人陆机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悲哉行》)“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然后,写水草。“晴光”即谓春光。“绿蘋”是浮萍。在中原,季春三月“萍始生”(《礼记。月令》);在江南,梁代诗人江淹说:“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咏美人春游》)这句说“晴光转绿苹”,便是化用江诗,也就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个月。
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末联。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采处,恰在中间二联。
(倪其
作文七:《唐诗有关蜡烛描写的诗句》1000字
有关蜡烛描写的诗句:
《无题》“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银河吹笙》“月榭故香因雨发,风怜残烛隔霜清。”
《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眼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处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板桥小别》“求仙欲上鲜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和孙林韦蟾孙省咏》“屏风临烛钟,捍拔倚香
《冬》“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明日》“天上参旗过,人间烛焰销。”
《槿花二首》“烧兰才做烛,劈锦不成书。”
《曲池》“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林灯灭烛时。
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牡丹》“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烛可待熏。”
“蜡烛”在其他唐朝诗人中的应用:
杜牧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盈小扇扑流萤。”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王建:《华清宫感旧》“前明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灭。”
《长门烛》“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白居易 :《夜归》“归来未放笙歌散,画缄门开蜡烛红。”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红蜡烛前明似昼,清毡帐里暖如春。” 韩陓 :《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温庭筠 :《晚坐寄友人》“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村红。”
有关于黄昏的描写:
《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玉带横绝月中钩。”
《北青萝》“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楚泽》“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
《楚吟》“楚天长短黄昏雨 宋玉无愁亦自愁。”
《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无题》“摆到荣回入暮霞,斑距嘶断七香车。”
《隋宫》“雨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幕鸦。”
《桂林路中作》“池暖五秋色,江晴有暮鸦。”
《访隐者不遇》“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柳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秋。”
《菊》“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题鸦》“眼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浦云。”
《青陵台》“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黄昏”在其他唐朝诗人中的应用:
杜牧的《宫词二首》:“银钥却收金锁台,月明花落又黄昏。” 陆龟蒙《和袭美悼鹤》:“争奈野鸭无数健,黄昏来占日栖枝。”
杜甫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白居易《暮立》“黄昏独立佛屋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杜牧 《鸦》“犹犹复翩翩,黄昏扬冷烟。”
杜牧《归葵》“长是江楼便伊健,黄昏犹待倚栏杆。”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仇。”
作文八:《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2500字
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一.?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鉴赏诗词曲,对高三上学期的选修课材《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诗词曲的有关基础知识,诗歌的平仄。
三.教学过程
一.诗的分类
(1)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说理诗包含在抒情诗中。
(2)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还有歌谣、民谣)。
(3)与其他体裁结合,又可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
(4)按内容的特点分,可分为寓言诗、童话诗、爱情诗、讽刺诗。
(5)中国的诗歌,按历史发展(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还可以分为新诗和旧体诗(包括古体诗、近(今)体诗即格律诗、宋词、元曲)。
二.诗歌的特点
四性: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
三.关于律诗的排序及押韵
1.平仄格式(一般归为两类,即首句押韵和首句不押韵两种)
(1)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3)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2.双句押韵,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律诗除首尾外各句都应对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律诗的最起码的要求。
3.押韵的字(双句的最末一个字)一般用平声韵(少数用仄声韵),一般以“阴平、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声,余为仄声。
4.平仄相反叫“对”(指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同叫“粘”(指第二句和第三句)。即: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反),如第一句(出)和第二句(对);第三句(出)和第四句(对);对句和下一句平仄相同,一句之中平仄既相重又相间。
5.押韵(韵脚):双句的最末一个字。律诗八句的叫法:首、颔、颈、尾。
6.不能犯“三平调”(即一句之中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用平声或仄声);不能犯“孤平”(即一句之中不能没有两个平或仄字联在一起)。
7.绝句第三句不押韵,律诗的“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不能与本诗同韵(即全诗为平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如全诗为仄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8.绝句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先写物再引出中心。
四.关于词的一般知识
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用的。后来词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3.宋词有两大流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主的豪放派,其作品表现出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以柳永、秦观、李清照为主的婉约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题材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4.判断某一首词,要根据其风格及其词牌的格式去判断。
五.元代戏曲
元曲:分为散曲(清唱)和杂剧(可以演出)。
1.散曲:分为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和套数(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每一套数都一第一首曲子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套数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散曲是唱而不演的曲)
散曲有宫调名(乐调),表示曲调声音高低的音乐名词;有曲牌名(曲谱),以“本宫调”第一支曲子的曲牌作为“曲牌名”;还有标题,概括了“套曲”的中心内容。
2.杂剧(可以演出):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由科、唱、白组成,角色名有:旦、末、净、丑、外、卜儿。
每一折戏必须同一宫调,一个宫调由多个曲牌名组成。一般是四折一楔子。元杂剧有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
附:
著名诗人及其风格
陶渊明?,?晋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名潜,字元亮。平淡而又淳厚的艺术风格,质朴凝练的语言风格。如:《归园田居五首》
王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如:《山居秋冥》
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淡。如:《春晓》《宿建德江》
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如《燕歌行》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他们的风格均大同小异。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如:《望庐山瀑布》。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如:《登高》,《兵车行》。所谓“沉郁”是由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这些因素构成的。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风格浅直均易。如:《卖碳翁》。
韩愈,????中唐著名散文家,其诗歌风格除平易清新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奇险怪僻和以文为诗
孟郊,???中唐著名诗人,字东野。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其风格是硬语盘空,拗折奇险。如:《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榆柳萧疏接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贾岛,??字浪仙,比孟郊稍晚,与孟郊齐名,也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推敲”的故事便是最好的明证。其诗歌风格清奇僻苦。如:《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刘禹锡,?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含蓄豪俊。
柳宗元,?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明净简峭。如;《江雪》
李贺,???中唐著名诗人,字长吉,其诗歌风格奇崛冷艳。如:《李凭箜篌引》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字牧之,其诗歌风格,豪迈俊爽,遒劲峭拔。如:《山行》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其诗歌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文九:《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2400字
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
一.诗的分类
(1)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说理诗包含在抒情诗中。
(2)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还有歌谣、民谣)。
(3)与其他体裁结合,又可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
(4)按内容的特点分,可分为寓言诗、童话诗、爱情诗、讽刺诗。
(5)中国的诗歌,按历史发展(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还可以分为新诗和旧体诗(包括古体诗、近(今)体诗即格律诗、宋词、元曲)。
二.诗歌的特点
四性: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
三.关于律诗的排序及押韵
1.平仄格式(一般归为两类,即首句押韵和首句不押韵两种)
(1)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3)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2.双句押韵,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律诗除首尾外各句都应对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律诗的最起码的要求。
3.押韵的字(双句的最末一个字)一般用平声韵(少数用仄声韵),一般以“阴平、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声,余为仄声。
4.平仄相反叫“对”(指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同叫“粘”(指第二句和第三句)。即: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反),如第一句(出)和第二句(对);第三句(出)和第四句(对);对句和下一句平仄相同,一句之中平仄既相重又相间。
5.押韵(韵脚):双句的最末一个字。律诗八句的叫法:首、颔、颈、尾。
6.不能犯“三平调”(即一句之中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用平声或仄声);不能犯“孤平”(即一句之中不能没有两个平或仄字联在一起)。
7.绝句第三句不押韵,律诗的“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不能与本诗同韵(即全诗为平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如全诗为仄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8.绝句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先写物再引出中心。
四.关于词的一般知识
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用的。后来词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3.宋词有两大流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主的豪放派,其作品表现出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以柳永、秦观、李清照为主的婉约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题材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4.判断某一首词,要根据其风格及其词牌的格式去判断。
五.元代戏曲
元曲:分为散曲(清唱)和杂剧(可以演出)。
1.散曲:分为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和套数(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每一套数都一第一首曲子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套数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散曲是唱而不演的曲)
散曲有宫调名(乐调),表示曲调声音高低的音乐名词;有曲牌名(曲谱),以“本宫调”第
一支曲子的曲牌作为“曲牌名”;还有标题,概括了“套曲”的中心内容。
2.杂剧(可以演出):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由科、唱、白组成,角色名有:旦、末、净、丑、外、卜儿。
每一折戏必须同一宫调,一个宫调由多个曲牌名组成。一般是四折一楔子。元杂剧有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
附: 著名诗人及其风格
陶渊明 ,晋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名潜,字元亮。平淡而又淳厚的艺术风格,质朴凝练的语言风格。如:《归园田居五首》
王维,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如:《山居秋冥》
孟浩然,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淡。如:《春晓》《宿建德江》
高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如《燕歌行》
岑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他们的风格均大同小异。
李白, 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如:《望庐山瀑布》。
杜甫,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如:《登高》,《兵车行》。所谓“沉郁”是由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这些因素构成的。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白居易,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风格浅直均易。如:《卖碳翁》。
韩愈, 中唐著名散文家,其诗歌风格除平易清新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奇险怪僻和以文为诗
孟郊, 中唐著名诗人,字东野。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其风格是硬语盘空,拗折奇险。如:《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榆柳萧疏接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贾岛, 字浪仙,比孟郊稍晚,与孟郊齐名,也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推敲”的故事便是最好的明证。其诗歌风格清奇僻苦。如:《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刘禹锡, 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含蓄豪俊。
柳宗元, 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明净简峭。如;《江雪》
李贺, 中唐著名诗人,字长吉,其诗歌风格奇崛冷艳。如:《李凭箜篌引》
杜牧, 晚唐著名诗人,字牧之,其诗歌风格,豪迈俊爽,遒劲峭拔。如:《山行》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其诗歌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文十:《跟全椒有关的一首唐诗》1300字
跟全椒有关的一首唐诗
丁启阵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超然尘外的著名诗句,也许并非韦应物的突发灵感,而是他曾于全椒神山一带亲见的景象。 做过滁州刺史的唐朝著名诗人韦应物(737—,789),于唐德宗李适兴元元年(784),写过一首跟安徽全椒有关的诗《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是这样写的: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这首诗,被今天的全椒人民引为自豪。因为,它是一首名诗,著名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里选了它,当代的语文课本也选了它。
跟全椒有关的诗文,入选大中小学语文课本的,一共有四篇。除了韦应物的这一首《寄全椒山中道士》诗,其他三篇均摘自清代全椒籍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王冕学画》、《范进中举》和《两根灯草》。
显然,《寄全椒山中道士》诗对于全椒,对于全椒人民,意义非凡。
这首《寄全椒山中道士》诗,因为有着出色的艺术成就,的确足以让全椒人民引为自豪。
对于此诗的艺术成就,前人多有揭示,说明。
有肯定全诗皆好的。例如,王世贞:“韦左司‘今朝郡斋冷’,是唐诗佳境。”桂天祥:“全首无一字不佳,语似冲泊而意兴独至,此所谓良工心独苦也。”周敬:“通篇点染,情趣恬古。”张谦宜:“无烟火气,亦无云雾光,一片空明,中涵万象。” 有拈出末二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踪”,特别加以赞美的。例如,吴沆称赞其“冲淡潇洒”、“超然尘外”。沈德潜称赞其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样,都是“妙处不关语言意思”。
更有趣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因为激赏这首诗,在广东惠州时,曾经依韵写了一首《罗浮寄邓道士》,诗如下:“一杯罗浮春,远上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恐非本无迹。”
正如前人所指出的,苏东坡的这一首模仿之作,艺术上不及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施补华指出原因:“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义。”许顗、洪迈等人亦认为,苏轼仿作不如韦氏原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得不佩服陆游诗句的哲理性。没有到过安徽全椒的时候,对那里的实际地形、景物,一无所知。因此,在踏上开往全椒的高铁前,我还发了一条开玩笑的微博:“欧阳修名文《醉翁亭记》曰‘环滁皆山也’,我要去
的是滁州下辖的全椒县,莫非那里是遍地皆山、满山皆椒——不知道是辣椒、甜椒还是花椒,”到了那里,才了解到两种关于全椒得名的说法:一种是说,该地区春秋时为楚国椒邑,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另一种是说,椒指小山,全椒意为境内多小山头。后一种说法,貌似无证,但到了当地一看,果然,到处是小山头。而且,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山林植被不错,到处郁郁葱葱的。不难想象,等到秋冬季节,落叶乔木叶片纷纷飘落,是会出现“落叶满空山”景象的。自然,在这落叶遮盖住道路、足迹的时候,想要寻找一位隐居在山间的道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超然尘外的著名诗句,也许并非韦应物的突发灵感,而是他曾于全椒神山一带亲见的景象。
201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