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过秦论教案导入》6100字
过秦论教案导入
篇一:《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提倡的仁政思想。
,、学习文言字词句,掌握通假字,归纳多义词,了解句式的特点。 ,、背诵课文3、4、5段。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指导学生反复读,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学习作者把对历史的研究与对现实的思考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的规律。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交流式
【教学用具】课件、mp3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
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由**的诗《贾谊》导入新课。
贾 谊
**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
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 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三、背景简介: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
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单音:腴(yú) 轸(zhěn)镞(cù) 笞(chī) 恬(tián) 藩(fān) 瓮(wa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 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 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
中人(zhōng)墨翟(dí)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xi?)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a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
、同桌之间对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交流看法,逐段翻译课文。
七、思考:《过秦论》全文内容结构是怎样的,请先画出全文五个自然段的最大结构层次,再概括每段段意。
学生交流、思考。教师总结。
《过秦论》内容结构
一、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1-4) 兴崛起(1)
发展(2)
极盛(3)
亡 (4)
二、阐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5)
八、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注意文中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 九: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课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研习课文1、2、3、4自然段。
指导学生总结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诵读课文的情况,抽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固、席、包、囊、内、斗。 河
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衡:通\"横\"(通假字)
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思考:作者在第一段“崛起”段是如何分层次论述的。
地理: 据??固;拥??地;君臣固守
崛起雄心: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
政策: 内??;外??
成功: 拱手而取
4、提问:
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
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 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
6、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南、弱、从、亡、北、漂、橹、利
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
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 ?思考:作者在“发 展”段是如何分层次论述的,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宰割、分裂
篇二:《过秦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案
1
2
3
4
篇三: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
贾谊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写道的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在叙述历史史实中进行对比论证。
教学方法:疑探教学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 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脉络。
3. 研读并掌握第一段文言知识。
一、导入新课:教师风格导入
1(关于作者:见《导学案》第127页。
2(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3(时代背景:见《导学案》第127页。
二、设疑自探
1.学生朗读,教师纠正字词的读音错误。
腴(yú) 轸(zhěn)镞(zú)笞(chī)恬(tián)藩(fān) 瓮(wang)牖(yǒu) 孝公既没(m?)召滑(shào)俯首系(xì)颈(((
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
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ang)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
2.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3.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
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解疑合探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注意语势,体现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优势。整段以中速朗读。
2.教师重点点出第1段文言注释。
固、以、席、务、修、斗
学生翻译第一段。
3.强调理解“有席卷??,包举??,??之心。”一句。
强调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4. 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简要分析。
明确:主要写了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5.集体再次朗读第1段。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导学案》“基础积累案”部分。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重点研读掌握课文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
一、设疑自探
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朗读提示:?“孝公??收要害之郡”,语调上扬,要有气势。?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要读的低缓一些。
2.教师重点点出第2段文言注释。
既、没、削、爱、致、之属、之徒、之伦、亡、北、因、延
学生翻译第2段。
3(第2段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层层体现的,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写三带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诸侯恐惧??已困矣”,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运用对比,反衬秦国的强大)。
第三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九国兵败,臣服于秦。
第四层:其余部分,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渡到下文。
二、布置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布置。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重点研读掌握课文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
一、设疑自探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朗读提示: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语气读出。统一天下后,秦朝进入守势,这段文
字有声讨之意,应义正言辞。
2.教师重点点出第3段文言知识。
及至、以为、以黔愚首、弱、临不测之渊、帝王
学生翻译第3段。
3.作者先用了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本段哪几句是写他对外政策的, 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桂林、 象郡。百越之君, 俯首系颈, 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5.本段哪几句写了他的对内政策, 隳名城, 杀豪杰;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 据亿丈之城, 临不测之渊, 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二、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完成《导学案》第46页内容。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4、5 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一、设疑自探
(一) 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 朗读提示:“然”之前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然”之后稍作停顿,读出对比情调。
末句要读得沉着、有力。
2. 教师点出重点字词。
然、瓮牖绳枢、行伍、倔、疲弊、云、响、赢、景、亡。
学生翻译本段。
3. 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4. 作者突写了陈涉之弱,如此之人,却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
灰之力就“亡秦族矣”,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了秦王朝由攻转守的关键:仁义不施。
(二) 学习第5自然段。
1.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六个“也”语气肯定。重读“成败
异变,功业相反”。“仁义不施”一字一顿。
2. 教师点出重点字词。
且夫、小弱、自若、以区区之地、致、序 、为
学生翻译第5段。
3.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3. 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把九国之师与陈涉作对比,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
4、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解疑合探
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
1. 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2. 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三、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后三段。
2. 完成《导学案》“随堂练习案”。
第五课时
随堂完成《导学案》第46页至47页内容。
课后反思:
作文二:《过秦论过秦论》5000字
《过秦论》 教材教法
?教材分析
《过秦论》题解
《过秦论》在《史记》中为一篇,载于《秦始皇本纪》之后,《陈涉世家》后又引第一大段。《文选》则分为上中下三篇,三篇实为一篇,分别评论始皇、二世、子婴三代的过失,总结秦亡的教训。这里选录的是上篇。文章不仅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而且也肯定了秦亡之前的成就。贾谊认为,秦之过,在于“仁义不施”,不知“攻守之势异”。贾谊写作此文,目的在于为汉文帝提供政治上的鉴戒。文章使用了前后对照的手法,铺陈排比,有一泄千里之势。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作者偏于注重文章豪迈的气势,文中列举的论据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
《过秦论》写作背景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振聋发聩,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过秦论》相关资料
1(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3(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在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础知识点:?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会。?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的正确理解。特别是:亡、制、兵、策。?掌握以下词类活用的词:席、囊、弱等。
《过秦论》写作特点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
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过秦论》主旨和结构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这篇课文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把握住作者的这个意图,对本文的内容、结构和写法就可以洞若观火。
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本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
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这是秦孝公时的事。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良孝公开始。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秦孝公在位24年(前361至前338年),商鞅专秦柄不足15年,可见这个时期不长。又,“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坛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3(秦始皇统一全国(第3段)。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重点是写陈涉起义。用低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
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论证方法
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尚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衡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2(对比论述。
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说明。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学建议
本文要求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流畅地背诵最后两段。
可用诵读教学。除起始课上教师对作者、时代背景作简要介绍,并结合预习划分课文结构外,其余环节均以学生练习诵读(含诵读指导和检查背诵)为主。课文内容及写法应在诵读过程中作三言两语的点拨,点到为止,不展开分析。正音也穿插在诵读中进行,可将需要正音的字写在小黑板上,提醒学生注意,以节省时间。
划分课文结构很重要,要使学生一开始就大致了解文章的全貌。可以用列表形式,例如:
(二)灭亡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第5段
诵读指导包括句段内容点拨和语气提示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点拨见“课文说明”。这里仅以第5段为例谈谈语气的提示。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都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和“非及”。
?“非及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蓄势。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此句是上述史实的概括,作为立论基础,应重读以提醒学生注意。
?“试使”三句:换假设口气,有为九国惋惜意,结住对比论述,兼为高潮蓄势。
?“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然后”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作一顿,逼出“何也”。
?结句显志,“过秦”之意集中在这句话里,须用深责语气读,“仁义不施”是重点,可一字一顿。
作文三:《《过秦论》过秦论》3000字
《过秦论》说课稿
一、开场白: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过秦论》。
二、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三. 解读学生
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对学习文本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 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 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 仁政的意义 (设计依据: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古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设计依据:从学生文言知识薄弱的现状出发,与高考中文言知识比重比较大相结合,主要为学生阅读其它的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能力)
六、教学方法
1对联导入法,2提问讨论法,3 讲练结合法,4、及时背诵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七、教学程序:
四、说教学过程
(一)历史知识导入新课
(课前请学生复习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
请学生到黑板上画战国末期的形式地图,再请学生讲述秦灭六国的过程。 让学生思考秦何以灭掉六国,秦国国力的强大。
但是我们又知道,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短(16年)的王朝,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贾谊的《过秦论》,看看贾谊的见解。
(二) 第一步:翻译理解。
我设计两个环节。
一是让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
二是让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
本文篇幅较长,并且有一些字句不易理解,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完全读懂内容有一些困难。这样的话,老师就要做好引导工作,把一些难点,或是出现词类活用比较多,局势比较特殊的句子,老师可以先给学生画出来,存疑,或是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要求学生点出重点实词、框出通假字,主要是为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异读现象、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的词语,并进一步得出规律,指导今后的文言文学习。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难点。要求学生标出有活用现象的字和划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两点考虑:
1、积累一定数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导学生加以分类,找出每类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由学会一个到会学多个。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用符号法表示重点字句的好习惯,如点、框、圈、划线等符号应约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及复习。
我的提示着重归纳了实词“制”“亡”“遗”“利”等,名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使动用法,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三) 第二步:梳理文章结构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纵观全文,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全过程从孝公即位到子婴降汉止,长达154年。
第二部分(5)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 学习时要主要作者是按秦王朝的崛起、扩张、灭亡的时间顺序,借助历史事实,逐层推进,最终以颠扑不破的论辩,水到渠成的点出主题。
(四) 第三步:合作探讨
1、 九国的强大是从哪些地方便显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 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分别是什么, 3、 作者从几个方面突出陈涉其人的,突出了他什么特点,这样强调的作用是什么, 把握住了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就抓住了文章论证的方法:对比论证。
对于上述问题,答案在袁文中基本都会找到,难度不大。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列表的形式,可以从出身、才能、兵力、助手、武器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学会总结比较的阅读方法。 (五) 第四步:写作特色的探究
1、 本文用了大量的篇幅叙事,又在叙事的基础上明理,你认为本文的叙事有何特点,他是如何在叙事的基础上做出论断的,
明确:概括地说,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具体地说,本文叙事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作
者对秦由盛而衰、从攻到守、有盛到衰的叙述运用了“线”“点”结合法。所谓“线”就是指作者抓住了一条纵线,即从秦孝公到秦始皇期待君王分为四个阶段叙事,勾勒出了整个历史阶段发展的轮廓;所谓“点”,是指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作者用浓墨重彩加以铺陈发挥。这样脉络清晰,要点突出。其二是作者善于概括事实,善于从大的总的方面把握事实。在写到秦的守势时,突出写了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概括而简明。
叙事是说理的基础,要写好说理文,还要依据事实立论;断,是从大量可辩驳的事实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2、 提问:贾谊是汉初最富辞彩的散文大家,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一定能体现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从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气势里,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本文大量的使用了对偶句、排比句,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又错落有致的的抒情节奏。全文对偶排比处占2/3以上,却毫不给人堆砌之感。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文章的第三段:
(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提高记忆效率)
2、熟读全文,理解文意,试着背诵文章的后两段。
(加强课后的复习和课前的预习,提高课堂效率,扎实文言知识)
十、 板书:
――――― 始强 (内、外)
【 攻】 ――――― 日强 (缔交结盟)
――――― 极盛 (废道焚书)
作文四:《过秦论。。。》9300字
1、《过秦论》 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xiáohán)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gāoyú)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z?ng)缔(dì)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zhái)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fān)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yǒu)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yǐng)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yōu)棘矜(qín),非铦(xiān)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xiáo)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伶官传序》 欧阳修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
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
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灵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苍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 《尚书》上说:“满足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补益。”警惕与勤劳可以振兴国家,安逸和舒适可以丧失性命,这是自然的道理啊。因此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优伶来困扰他,却使他丧命亡国而被天下所讥笑。 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困厄,难道仅是优伶就能造成祸患吗?(我)写下《伶官传》。
3、《报任安书》
原文: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
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茸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文章译文
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再拜。
少卿足下:从前承蒙您给我写信,用谨慎地待人接物教导我,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
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同您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些微空闲来详尽地表达心意。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怨。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一个人是否乐善好施,是评判他仁义的起点;一个人如何取舍,是体会他道义的标志;一个人如何面对耻辱,是断定他是否勇敢的准则;一个人建立了怎样的名声,是他品行的终极目标。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最悲惨的是因为无钱赎罪,只能忍受酷刑,最痛心的是尽心的辅佐皇上却被污蔑,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受过宫刑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可追溯到很远的时候。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靠了宦官景监的推荐而被秦孝公召见,贤士赵良为此寒心;太监赵同子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自古以来,人们对宦官都是鄙视的。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屈辱的,更何况一个慷慨刚强的志士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凭着先人遗留下来的余业,才能够在京城任职,到现在已二十多年了。我常常这样想:上不能对君王尽忠和报效信诚,而获得有奇策和才干的称誉,从而得到皇上的信任;其次,又不能给皇上拾
取遗漏,补正阙失,招纳贤才,推举能人,发现山野隐居的贤士;对外,不能备数于军队之中,攻城野战,以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每日积累功劳,谋得高官厚禄,来为宗族和朋友争光。这四个方面没有哪一方面做出成绩,我只能有意地迎合皇上的心意,以保全自己的地位。我没有些微的建树,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出来。以前,我也曾置身于下大夫的行列,在朝堂上发表些不值一提的意见。我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申张纲纪,竭尽思虑,到现在身体残废而成为打扫污秽的奴隶,处在卑贱者中间,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羞辱了当世的君子们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尚且说什么呢?尚且说什么呢?
而且,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般人是不容易弄明白的。我在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卓越不羁的才华,成年以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幸亏皇上因为我父亲是太史令,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的机会,出入宫禁之中。我认为头上顶着盆子就不能望天,所以断绝了宾客的往来,忘掉了家室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全部献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心供职,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宠幸。但是,事情与愿望违背太大,不是原先所料想的那样。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现在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儿女利益的臣子们,便跟着挑拨是非,夸大过错,陷人于祸,我确实从内心感到沉痛。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到达单于的王庭,好像在老虎口上垂挂诱饵,向强大的胡兵四面挑战,面对着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君长都十分震惊恐怖,于是就征调左、右贤王,出动了所有会开弓放箭的人,举国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并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士兵死伤成堆。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的时候,兵士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面的看法,而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这些,正是少卿所亲眼看见的,我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李陵投降以后,败坏了他的家族的名声,而我接着被置于蚕室,更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悲啊!可悲! 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史星历,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类,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
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认为。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如果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
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难道会后悔吗?然而,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再说,戴罪被侮辱的处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贱的人,往往被人诽谤和议论。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更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面目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因此我舶腹中肠子每日多次回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像丢失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深地在山林岩穴隐居呢?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这难道不是与我自己的愿望相违背的吗?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因而只是略为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恭敬的再拜。
作文五:《过秦论》3200字
古今异义
【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山东豪俊】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
今义:今为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古义:担负
今义:与“输”相对的
【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
今义:今指使船前进的工具
词类活用 A. 名词的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席子、包裹、像云一样、像
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履至尊而制六合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草绳系
B. 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离散
名词动用 招致 同上 登上 同上 用破瓮作 动词作名词 逃走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C. 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一词多义
①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书》 固然、诚然
信陵君《廉颇蔺《王忠肃《《陈涉世《阿房宫《报任安
②于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 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
余威震于殊俗(出自《过秦论》)
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相当于“向”、“对”、“对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出自《师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 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出自《师说》)
4、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 相当于“给”。
托遗响于悲风(出自《赤壁赋》)
5、表示比较对象,相当于“同”、“跟”、“与”。
故燕王欲结于君(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 比" ,有时可译为" 胜过"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出自《师说》)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 被" ,有时动词前还有" 见"" 受" 等字和它相应。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复音虚词" 于是" ,用法与现代汉语的" 于是" 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出自《过秦论》)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 于是" 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 于"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在这"" 从这" 等。
③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山》 通“无”,没有
《廉颇蔺过秦论》 《六国《赤壁之过秦论》 《愚公移 《《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1、通假字
①合从缔交(“从”通“纵”。读z òng 。)
②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读ju é。) ③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读y ǐng 。) ④ 鉏耰棘矜,非……铩也(“鉏”通“锄”。读ch ú。) 2、 一词多义 ① 因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②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到,动词) ③ 及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④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⑤ 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动词) ⑥ 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座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⑦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 ⑧ 举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⑨利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式} (鞭子,名词) 3、 词类活用
① 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
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帝王”带省略介
词“于”的补语“万世”,用作动词:称帝称王。) ③ 将数百之众(名词“将”带宾语“数百之众”,用作动词:率领。)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序”带宾语“八州”,用作动词:安排,布置,引申为“引,招致”。) ⑤ 尊贤而重士(形容词“重”带宾语“士”,用作动词:敬重、看重。)
⑥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⑦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法:对内,对外。)
⑧ 流血漂橹(漂,动词使动用法:使……漂浮。) ⑨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⑩ 会盟而谋弱秦(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1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地方)
古今异义
务耕织(从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两手相合)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承受)
西举巴蜀(攻取)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来,召纳)
相与为一(援助)
皆明智而忠信(可靠)
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作为,认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认为) 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
天下云集而响应(象回响一样应)
将数百之众(带领)
斩木为兵(兵器)
嬴粮而景从(担负,背)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肴山以东)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复仇)
作文六:《过秦论》3700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 膏腴(yú) 逡(qūn) 镞(zú) 系(jì)颈???? 黔(qián)首
牖(yǒu) 氓(méng)隶???? 隳(huī)?? 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优势
政治雄心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 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板书: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 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习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作文七:《过秦论》5100字
宁越 战国时中牟人。相传他怕种田劳苦,发愤读书。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别人睡觉他 不睡觉。学了十五年终于学成。见汉刘向《说苑·建本》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幸 容宁越之辜, 深荷王公之德。 ” 他家世代种田为生, 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 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 30年,就不用再种 田了。 ” 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 15年,应当有所成就。 ”他刻苦读书 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于实现了他 的志愿。 相传晋时有人犯夜禁被捉到宫里。长官王安期问他为什么犯禁,他说因为在 老师家学习,不知不觉夜深,所以犯禁。王听了说:“责罚象宁越那样勤学的人以树立自己 的威望,是不合理的。 ”派人把这人送回家。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 战 国时齐人攻打廪丘, 赵国派孔青率领死士前往救援,抵御齐人,结果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 车两千辆, 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 宁越对孔青说:“这些车辆、尸首若不 加利用太可惜了。 不如把齐兵的尸首还给齐人, 在齐国境内再发动一次无形的战役, 让战车 能发挥另一种运输的功能,而齐国的府库就会因掩埋这些尸首而耗竭。 ” 孔青说:“万 一齐人拒绝收尸,那该怎么办?” 宁越说:“率军出征作战,不能得胜,是罪一;只准 百姓出征, 不准百姓返国, 这是罪二; 不肯接纳战死沙场百姓的尸首, 这是罪三。 有这三罪, 百姓就会怨恨君主, 无心尽忠君主, 君主无法驱使百姓效力, 这就叫二次进攻。 ” 宁越 可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 用武能以力取胜,用文能以德取胜。 徐尚 战国时人,以 苏秦为首的合纵连横谋士。 苏秦 苏秦,字季子,东周 (公元前 317年前 ) 洛阳轩里 人据(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 ,是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 安居而天下熄” 。 他出身农家, 素有大志, 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被诸侯重用, 相传最多时,曾身挂六国相印。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 秦国废帝退地, 至乐毅破齐前夕, 遭车裂而死。 《汉书·艺文志》 著录有 《苏子》 三十一篇, 今使。 帛书 《战国策》 残卷中, 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 与 《史记》 所载有出入。 杜 赫 《战国策》 中关于杜赫的文章有 5篇。 杜赫想让东周重用景翠, 就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 倾尽您的珍宝侍奉显赫诸侯的笼络人心的方法, 不是太适合, 应该好好反 思一下。 比如张网捕鸟, 把网设在没有鸟的地方, 永远也不会捕到鸟; 把网设在鸟多的地方, 容易使鸟惊觉, 又会把使鸟惊飞。只有把网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地方, 才会捕到很多鸟。如 今您把钱花在声名显赫的人身上, 可这些人却瞧不起您; 把钱花在普通人身上吧, 您对这些 人指望不了什么、 无所企求, 又浪费钱财。 君王只有把钱花在暂时穷困潦倒, 现在并不显赫, 将来一定成大器的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周最 周公子,侍奉秦昭王。 其 能力较强,但私欲也很重,时刻不忘为自己谋利,所以成不了大事。 《战国策》中涉及的 21篇。 齐国派周最出使韩国,胁迫韩国任命韩扰为相国,罢免公叔。周最为此很苦恼, 他说:“公叔和周君的关系很好,派我出使韩国,使韩国废掉公叔而立韩扰为相。俗话说:‘人在家里生气,一定会把怒容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出来。 ' 如果公叔怨恨齐国,那是没有 办法的事, 可是他一定会和周君绝交从而痛恨于我呀。 ” 史舍劝道:“您就去吧,我会让公叔 尊重您的。 ” 周最来到了韩国,公叔非常愤慨。史舍见公叔说:“周最本来不想出使韩 国,是我私下里强迫他来的。周最不想来,是为了您好;我强迫他来,也是为了您好。 ”公 叔说:“请您说说您的理由。 ” 史舍回答道:“齐国一个大夫养了一条很凶猛的狗, 不能呵斥, 呵斥它就要咬人。有一位客人想试试,先小心地盯住它,轻轻地呵斥,狗没有动;又大声呵 斥它, 狗竟没有了咬人的意思。 周最以前有幸能够侍奉您,这次不得已才出使韩国。他将按 照礼节慢慢地陈述齐国的要求, 韩王一定以为齐王并不急于这样做, 一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 如果周最不来, 别人一定也会来出使的。 来的人和您没什么交情, 又想要讨好韩扰,出使肯 定会很快,说话的口气一定很急切,那么韩王一定会答应他。 ”公叔说:“好。 ”于是就很敬 重周最。 韩王果然没有让韩扰取代公叔为相。 陈轸 战国时纵横家。 秦国在一次战
争中打败了韩国, 于浊泽俘虏了韩国的两个将领。 韩臣公仲向韩王献计, 用韩国的一座名城 和一些兵器为议和条件, 让秦国向南出兵攻打楚国。 楚国处在秦、 韩军队联合进攻的情况下。 楚国谋臣陈轸向楚王献缓兵之计,即告示全国,调兵遣将,扬言去救韩;并派遣使者,携带 很重的礼品献给韩国,阻止秦、韩合兵。韩王果然中计,听信楚国救援韩国的假言,派人与 秦国断交。秦、韩大战,楚国坐山观虎斗。韩国大败。陈轸的缓兵之计运用成功。 召 滑(sh ào hu á) 召滑是接替昭阳担任大司马的人物,也是楚国抗秦派的另一个代表, 是一个精明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前 317年,楚简记此年为“大司马昭滑救吕之岁” 。楚之吕 即河南南阳, 昭滑救吕, 大概是为了援助正在与秦兵苦战的韩魏两国。前 314年,昭滑参与 了存燕运动的外交活动。 《赵策二》 :齐破燕,赵欲存之。乐毅谓赵王曰:「今无 约而攻齐,齐必雠赵。不如请以河东易燕地于齐。赵有河北,齐有河东,燕、赵必不争矣。 是二国亲也。以河东之地犟齐,以燕以赵辅之,天下憎之,必皆事王以伐齐。是因天下以破 齐也。 」王曰:「善。 」乃以河东易齐,楚、魏憎之,令昭滑、惠施之赵,请伐齐而存燕。前 312年,楚两败于秦之后,丢失了鄢郢、汉中之地,张仪又企图再次对楚国发动外交攻势。 《楚策一》 :张仪相秦,谓昭雎曰:「楚无鄢郢、汉中,有所更得乎?」曰:「无有。 」 曰:「无召滑(原作昭过,形近而误) 、陈轸,有所更得乎?」曰:「无所更得。 」张仪曰:「为 仪谓楚王逐召滑、陈轸,请复鄢、郢、汉中。 」昭雎归报楚王,楚王说之。有人谓召滑曰:「甚矣,楚王不察于尊名者也。 韩求相工陈籍而周不听; 魏求相綦母恢而周不听, 何以也? 周曰是列县畜我也。今楚,万乘之犟国也;大王,天下之贤主也。今仪曰逐君与陈轸而王听 之,是楚自行不如周,而仪重于韩、魏之王也。且仪之所行,有功名者秦也,所欲贵富者魏 也。欲为攻于魏,必南伐楚。故攻有道,外绝其交,内逐其谋臣。陈轸,夏人也,习于三晋 之事,故逐之,则楚无谋 \臣矣。今君能用楚之众,故亦逐之,则楚众不用矣。此所谓内攻 之者也, 而王知察。 今君何不见臣于王, 请为王使齐交不绝。 齐交不绝, 仪闻之, 其效鄢郢、 汉中必缓矣。是昭雎之言不信也,王必薄之 。 」可见,此时召滑已经是“能用楚之众” 的抗秦派第一人物和张仪的眼中钉了。 此策中的谓召滑者, 是一个爱国心很强、 联齐抗秦意 志很坚决的外交人物, 有可能就是屈原。 召滑后来大概没有被放逐, 而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 离开了楚国。他被派往越国,开始从事一项大胆的征服计划。到了前 306年, 《楚策 一》范环谓楚王:“且王尝用昭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塞濑胡而郡 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 ”昭滑在越 5年(前 311-前 307年) ,其 具体事迹已不得而知,但设郡江东、征服了越国的大部分地区,应该是无疑的。在前 312年楚国遭秦国重创后, 昭滑灭越对楚国来说, 是一项重要的成就。 现在就可以对怀王这么说 了:“ 王虽东取地于越, 不足以刷耻; 必且取地于秦, 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 ” 苏厉 事 迹不如两位兄长多,但是由于三苏(苏秦,苏代,苏厉)被后世称道,也同样闻名遐迩,也 可能含有苏氏家族雄辩才能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为齐国服务。 《战国策》中涉及的 8篇。 《史记 苏秦列传》 中有对苏代, 苏厉的详细介绍。 乐毅 生卒年不详, 中山灵寿 (今 河北灵寿西北 ) 人。 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 拜燕上将军, 受封昌国君 , 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报了强齐伐燕之仇。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 (魏斯,魏国开国君主 ) 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 中山 (参见魏灭中山之战 ) ,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 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 (?—前 295年 ) 所灭 (参见赵攻中山之战 ) ,乐毅也就 成了赵国人。 吴起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 统帅、 军事理论 家、 军事改革家。 卫国左氏 (今山东省定陶, 一说曹县东北 ) 人。 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 “孙吴” , 著有《吴子》 , 《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 ,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 位。 带佗 《易林·益之临》说 :“带佗、儿良 , 明知权兵 , 将师合战 , 敌不能当 , 赵、 魏以强”可知他们是赵,魏的将领倪良 ---战国时期军事家 , 率领六过军队 始祖——西汉御史 大夫倪宽 (?~前 103) 西汉武帝时千乘郡 (今东营市广饶县石村乡倪家村 ) 人。幼年家境贫寒 ,
每下地劳动 , 总是把《五经》挂在锄钩上 , 有空即读 , “带经而锄”的故事广为流传。 王 廖 战国时人。 名将兼兵法家。 《吕氏春秋—不二篇》 :“王廖贵先, 倪良贵后” 。 贾谊 《过 秦论》 :“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 。王廖可能即是 秦昭王时将军戮。 赵奢 生卒年不详,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赵国人, 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八将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 (前 324—前 299年 ) 到赵孝成王 (前 265—前 245年 ) 时期,享年约 60余岁。 赵奢的早期活 动不详。据《战国策·赵策》载,他对赵胜说:“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 (燕郡,治所 在今河北怀来县,辖今张家门以东,吕平以北 ) 守,燕之通谷要塞,奢习知之。 ”据此,他可 能参与过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而在惠文王四年 (前 295年 ) “沙丘之乱”后,赵成、李 兑专权,迫害武灵王近臣,正值燕阳王召贤,赵奢亡命入燕,得信任,被任命为那守。赵惠 文王十二年 (前 287年 ) 李兑失势, 受其迫害者陆续回国, 赵奢可能此时才回到赵国。 田 忌 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 (今山东省滕州市南 ) ,故又 称徐州子期。 战国初期齐国名将。 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 他很赏识孙膑的军事韬略, 向齐威王举荐孙膑, 威王任孙膑为军师。 田忌在孙膑的谋略和协助下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 一次是桂陵之战。齐威王四年 (前 353年 ) ,魏惠王围攻赵国的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认 为魏在邯郸城下经过一年多的苦战, 已筋疲力竭, 出兵时机成熟, 便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 军师,率军八万救赵。田忌原拟直接进攻魏主力,后采纳孙膑“围魏救赵” 、 “批亢捣虚”的 作战方针,趁魏国国内防务空虚,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攻赵的魏军“释赵而自救” ,待 魏军回兵时,中途予以截击。结果,在桂陵 (今河南长垣西北 ) 大败魏军。 廉颇 由 于列国史书都已经被秦始皇焚烧,以下是仅存的关于廉颇的史料。 廉颇,生于公元前 327年卒于公元前 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 动在赵惠文王 (前 298—前 266) 、赵孝成王 (前 266—前 245) 、赵悼襄王 (前 245—前 236年 ) 时 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 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 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 (前 285年 ) 在中阳 (今山西中阳县西 ) 与赵相会 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 年 (前 283年 ) 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 (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 齐 ) ,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 (上卿为当时最高级 的文官, 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 , 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 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 此后, 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作文八:《《过秦论》》3800字
《过秦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 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学习重点、难点
3. 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4. 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过程 ]
一、情景导入,明确任务
**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 伤付一生。”
二、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1. 解题
本文是史论。 “过秦”意思是 , “过”是 “论” , 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 。这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分上、 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总论天下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论 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 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 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2. 作者介绍
贾谊(前 200—前 168),世称 , 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 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 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 主要问题、 预见未来隐患, 作出精辟分析, 提出有效对策。 在思想上, 以儒家思想为主, 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 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 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
他的政论散文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他的为人, 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 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 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 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文为 “西汉鸿文”。
3. 后人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
①苏轼论贾谊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 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 其万一者, 未必皆时君之罪, 或者其自取也。 贾生志大而量小, 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节 自《贾谊论》有删节)
②又写了七律 《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 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 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 埃。”
③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 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 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 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 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 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 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 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 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三、自主协作,任务实施
(一)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崤 () 膏腴 () 逡 () 镞 () 黔 () 首 氓 () 隶 隳 () 鞭笞 () 轸 () 恬 () 藩 () 瓮 () 牖 ()
孝公既没 () 召 () 滑 俯首系 () 颈 践华 () 为城
劲 () 弩 不及中 () 人 墨翟 () 蹑足行 () 伍
朝()同列 将()数百之众 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万乘()之势 一夫作难()
(二) . 阅读第一段,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窥周室()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于是秦人拱手()
取西河之外()
2.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
据肴函之固() 内立法度()
外()连横而斗诸侯()
四、点拨引导,过程检查
(一)、整体把握:
1. 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2. 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记叙部分():写
第一层:():写
第二层:():写
议论部分():写
(二)、研读第一段:
3. 文章第一段主要写的什么内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4. 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 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 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5. 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 可以看出这点?
五、成果展示,修正完善
六、评估检查,拓展升华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 膏腴(yú) 藩篱(fān) 崤山(yáo) 蒙恬(tián)
B. 逡巡(qūn) 锋镝(dí) 蹑足(niè) 墨翟(zhái)
C. 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 囊括(nánɡ)
D. 隳名城(huī)户牖(yǒu) 棘矜(jí) 赢粮(yín)
2. 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
A.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 抱怨。
D. 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3. 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席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 ⑩相如廷叱之
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 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 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
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乙) 呜呼! 贾生志大而量小, 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 必有遗俗之累;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 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 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 生者, 亦谨其所发哉。 (《贾 谊论》)
4. 下列与“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的“属”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张)衡少善属文 B.属于作文以记之
C. 贵阳以东属于(孙)权 D.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5.“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中“闻”所领的文字是()
A. 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B. 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
C. 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
D. 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6. 下列各句中的“颇”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B.颇似楚汉时
C.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D.颇思投笔去
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7-9题)。
7. 闻其秀才()
A. 听说他是秀才。 B.听说他才学优秀。
C. 听见说那个秀才。 D.听说那人才学优秀。
8. 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A. 人人感到像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
B. 人人都按照他的意思说出想说的话。
C. 人人都说出了自己意思中的话。
D. 人人都说出了皇上想听到的话。
9. 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A. 为贾生着想的人,在行为方面也应该谨慎啊。
B. 像贾生这样的人,在立身行事方面也应该谨慎啊。
C. 像贾生这样的人,对(周围)所发生的事要谨慎啊。
D. 为贾生着想的人,对(贾生周围)发生的事要谨慎啊。
10. 作者引用苻坚得王猛这个事例的目的是()
A. 赞扬王猛明智,善于发现苻坚这样的人才。
B. 赞扬苻坚聪明,善于发现王猛这样的人才。
C. 说明只有尽斥旧臣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D. 说明只有聪明通达头脑清醒的君主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作用。
11. 读李商隐《贾生》诗,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A. 本诗主旨与甲文相似,赞扬贾生因才能而受到重用。
B. 本诗主旨与乙文相似,既赞贾生之才能,又指出其不足。
C. 本诗主旨与两文都不相同,讽刺贾生只会谈鬼神之事。
D. 本诗主旨与两文都不相同,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
作文九:《过秦论》3900字
《过秦论》教案
-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一、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五。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
作文十:《《过秦论》》3100字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一词多义、通假字、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诵读背诵法、讲读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二、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三、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1、 生字: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
恬(tián)藩(fān)瓮(wang)牖(yǒu)
2、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
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a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3、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知识理解文意
五、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过秦论》课时计划第2课时(总第3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一词多义、通假字、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诵读背诵法、讲读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
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
提问: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
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齐读第四段。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过秦论》课时计划第3课时(总第3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一词多义、通假字、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诵读背诵法、讲读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
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并横征暴敛,贾谊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
二、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纳活用的规律。
A.名词的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4句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或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5、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都是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③陈利兵而谁何。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三、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习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