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万历十五年》主要内容》2500字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这一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用黄仁宇的说法“实在是平平淡淡的一年”。
为什么选择这一年做横截面来观察,这也是黄仁宇与众不同的地方。一般大家对中国现代化的探讨都在于对中西碰撞的过程。而黄仁宇一开始就将历史的基点向后挪移了三五百年,从这里来寻求中国社会发展的秘密。《万历十五年》是为了了解“中国大历史”,是进一步谈论“资本主义与21世纪”的一个断代的切入点,可以说他的一系列著作构成了一个思考的整体。其最初的立足点实际是他那部扎实的博士论文《16世纪明代之财政与税收》。
他选择了万历十五年作为横截面,然后又精选了一些人物来做解剖。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只是了解78 世纪中国社会体制的一个个切入点。这些人物构成了这本书的基本框架,也构成了这本书的章节。
万历十五年是从一场上朝谣言开始的。这一天北京城里哄传说皇上要举行午朝大典了。文武百官不敢怠慢,赶紧都赶到紫禁城。但这件事皇上自己都不知道,又查不到谣言的源头。皇帝生气就把所有官员减免了两个月工资。
这时,中华帝国虽然表面上尊卑有序,实际上已经是乱糟糟的了。黄仁宇开始了他的叙述。
万历皇帝
他考察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当时中华帝国的第一号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这一年他虽然还才是一个24岁的青年,但已经做了15年皇帝了。做皇帝有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束缚着他。
在明朝开始的时候,有早朝、午朝、晚朝,规定各部门有185件事情要面奏皇帝。但第六代正统皇帝即位时,才9岁。第十代正德皇帝特别荒唐,十一代嘉靖皇帝忙于炼丹,十二代隆庆皇帝庸碌无知。到了万历皇帝即位时,皇帝制度已经减省了很多。
万历少年登基,和母亲慈孝皇太后感情很深。除了太后,他需要尊敬的还有首辅张居正和“大伴”冯保。张冯的结合对今后的政治形势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张居正还兼管着万历的教育。
明朝开国之初曾经设立丞相,但前后三人都为太祖朱元璋所杀,从此不再设立宰相。大学士逐渐成为皇帝的秘书兼顾问,但在名义上并不负有行政责任。大学士有主次之分,造成了朝臣间的纠纷更加复杂。张居正当时就是首辅或称元辅。
明朝宦官参政现象在朱元璋时就开始了,有专门的“秉笔太监”帮皇帝研读奏章,奏章由大学士票拟作答。皇帝根据“票拟”批答奏章,有时这一工作由“秉笔太监”来完成。冯保就是“秉笔太监”。
黄仁宇
这一制度使皇帝成为文臣和太监之间的平衡者,左提右挈,收相互制约之效。但情况往往不是如此。王振、刘谨等臭名昭著的太监曾经权倾朝野,贻害朝廷。张居正和冯保的关系处理得很好。
张居正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万历朝的第一个十年,百事转苏、欣欣向荣。
北方的“虏患”和南边的“倭患”都被平定。国家府库大为充实。
张居正十年新政,其重点在于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加强行政效率。但张居正的维新不过是局部的整顿,而非体制的变革。张居正名义上是皇帝的顾问,并没有决策和任免的权力。为了贯彻其意图往往利用私人和私人信函间接进行。不合理的制度和税收常例积弊难消。他所带来的空前压力为全部文官终身难忘。他还干涉万历的私人生活,限制皇帝的花费。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大伴冯保被逐出京。万历实际掌握了政府。但不久他发现自主之权还是受到很多的约束,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
万历和郑贵妃由于共同的读书兴趣而真心相爱。万历想废长立幼,立郑妃的儿子。但为文官集团所不允许。于是他消极怠工,20 年不理朝政。 高级职位空缺,他也不递补。在他统治的晚期,一个文官的离职就意味着一个名位的废革,因为不再有人补缺。但制度还是在起作用,皇帝放弃职责并没有使政府瘫痪。文官集团有它多年形成的自动控制程序。派遣和升迁用抽签的方式进行。延搁立嗣责任之争也使朝臣们分裂成几派,舌战笔战不断。万历48年的统治造成了文官集团中不可收拾的局面。
由于成宪不可更改,一个年轻皇帝没有能把自己的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成了一个“活着的老祖宗”。
张居正
万历十五年的首辅是申时行,申接受张居正的教训,下定决心当和事佬,除非把全部文官罢免,而代之以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原则,身为首辅只能和文官合作。他还停止了张居正的考成法。虽然谦虚抑让,申还是巧妙地起用潘季驯治河。潘治理黄河,成绩卓著。他以温和的态度和万历建立亲切的信任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使皇帝的举动接近于文官集团的期望。
海瑞是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他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但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和张居正都是希望寻找出一种适当的方式,使帝国能纳入他们所设计的政治规范之内。张居正的措施带有变法的意味。海瑞则力图恢复洪武旧制。并一意重农,力追往古。
一代名将戚继光,试图改革武备的努力遇到了文官集团的阻碍。由于和张居正的密切关系,被免职。万历十五年的年底,他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军备的张弛影响一国的盛衰。将星西陨之际,我们一个古老帝国业已失去了重振军备的最好时机。这时西班牙舰队已整备出征英国。
哲学家李贽在万历十五年的后一年剃度,开始自己的精神追求。对于同时代的人,他推崇张居正,倾倒于戚继光。对于海瑞,他认为过于拘泥传统道德,只是“万古青草”。张居正是政治家,李贽是哲学家,他们同样追求自由,有志于改革和创造,又同样为时代所扼止。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万历十五年,表面上似乎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帝国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万历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张居正的身后荣辱实在与他个人的品格和皇帝的成人等心理因素有关;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海瑞无视社会现实而推行的激进改革,往往可能导致教条主义的无人理解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黄先生是要通过发生在万历十五年的这些貌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通过这一个个个人的例子,揭破中国社会的结构,把握16世纪的中国的历史走向。[2]
作文二:《万历十五年》26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将《万历十五年》七章中的六章看完了。电子书的观看的确没有纸质版的直观及可重复性,只在看的时候摘抄了一部分颇有感触的片段。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遗忘了很多,但我以为实存的记忆便是触动我的地方。 第一眼看到这个书名时还以为讲的是万历皇帝的值得探讨的辉煌的十五年呢,但其实只是那个朝代在1587年的种种变化。在我看的六章里,分别介绍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及戚继光,将他们的故事与整个时代的背景及执政集团相传插。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和大伴冯保的陪伴及文官们的教导下长大,一直接受儒家文化及各种礼仪的灌输和熏陶,但也因此抑制了个性的发展。在万历皇帝的少年及青年时代,正因为有了首辅张居正的协助,正确的处理了文官内部集团的矛盾,才有了国家的稳定。对万历皇帝最深刻的记忆便是他与文官集团的抗拒,但当他发现自己在斗争中无法取胜时,变消极怠慢。最典型的便是“全世界距离最长的1000米”——皇帝与首辅相不过1000米,这距离之遥远不在官寝、文渊阁之间有重重的门墙和上上下下的台阶,而在于除了早朝、讲读外,皇帝极少接见大学士。
我个人认为,虽然一个朝代的制度不可能由一个人而彻底推翻,但作为皇帝,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权利和权威,只要在坚持己见的基础上再加上谋略和胆识,一定可以让朝代有所改变,自己也不至于消极怠慢,整天郁郁寡欢。这只是我个人单纯的想法而已。在当时的朝代里,不是以法律治理天下臣民,而是以四书中的伦理作为主宰,万历祖先的一言一行都被臣下恭维为绝对的道德标准,而他却是在臣僚的教育下长大的,他的责任范围乃是这些臣僚所安排的,他的感情要受到
绝对的抑制,这边是活着的祖宗啊。
突然感觉皇帝好悲哀,人一生的幸福不在于锦衣玉食而是敢于追求自己的目标,释放个性,做简单真实的自我!
从始至终一直感觉张居正很厉害,纵使最后下场悲惨,有私欲和对权力的追逐,但他的政绩是无法磨灭的。他有大政治家的风度,从不拘小节,有着长远的目光和雄伟的抱负,也许他过于复杂,但就我有点单纯的思想来看,他的职务上的所作所为完全值得颂扬,对他的个人生活我不发过多言论。正是他知人善用,独特见解,才有了戚继光的英明和沿海倭寇的清除。当一个人权力过高时,他便自满专制的倾向。也许我不该过分指责万历皇帝的能力,但若真的是治国的人才,他便不会单纯了一直依赖他,并巧妙地施计干涉将他拉回正道。
1582年张居正的离世便进入了首辅申时行的时代,他是大家心目中虚心下气、大智若愚、泊然处事、重国体、惜人才的大政治家。在张居正的手下做幕僚,他审视夺度,总结经验,了解到在这个文官集团主宰的朝廷,一个人声望来调和各种极端(如张居正),只能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当事态发展逾于限度之外时,则要用恕道来原谅别人的过失。在他执政期间能巧妙和谐的解决朝廷文官之间的阴与阳,虽无张居正锐利锋芒,但他也在职位上做出了一番政绩,如河防多年没有大灾难。当皇帝消极怠工,同僚私欲膨胀,无论是多么淳厚的长者都会被拉下水。虽说被迫离职,但晚年的他却也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
在我看的六章中,对于文官执政的朝代发生了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
印象最深的便是“讪君卖直”,有些人居然为了过得谏名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如若正的是为国捐躯倒是很值得称赞,但大多是贪图虚名。如邹元标的谏言并非出自对皇上的忠心,而是出于自私自利。这些人把政治当做商品,甚至不惜
用诽谤讪议人君的方法作为本钱,然后招摇赎卖他正直的声望。另一件事便是文官之间的相互攻击。我觉得就是俗语所说“吃饱撑得没事干”,肆意卖弄学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我自认为攻击很简单,却不了解原来有这么复杂步骤。他们采用“去皮见骨”的方法,常从一些小事开始,诸如,一句经书的解释,一种谐音的讽刺,一张不署名的传单,一个考题不当等引出本题,促使公众注意引起文官参加,是小事积累成大事,细枝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为整个道德问题。
突然发现人的世界越单纯越好,没有利欲的追逐与渴望,心境自然会平静和谐。
真正为国而谏言的人正如海瑞,他虽正直但过于愚忠。他一心想要依法行事,却被文官的思想约束。一件小事便会发现他的另类。海瑞于1586年做南京都御使时,一位都御使在家中招了一班伶人排戏。他获悉此事时,就宣布按洪武祖制,理应受到杖责。这类事在南京已司空见惯,但海瑞却以为有坏风俗人心加以反对,结果只能被大众看做胶柱鼓瑟,不合乎时代的潮流。但这就是他的个性,有自己的价值观,独特的追求,这就是他人生的亮点。他能在几波几起中依旧坚持内心的想法,展现独立的自我,真正为国效力,这绝对值得赞扬。但他毕竟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想法与当时社会脱节,终会导致失败。正如,海瑞干涉土地所有权,就以他个人的力量,只凭一时的政治力量去解决财政和经济上的问题,无疑是舍本逐末,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晚年的海瑞总结他的政治生涯和家庭经历说道,“为人臣者尽忠之不易”、“为人子者尽孝之艰难”。
就我个人而言,海瑞是幸运的,经历了生命的波折,追逐了自己的梦想,纵然失败又如何,我奋斗了,只不顾生不逢时罢了,其实一无怨无悔了。
也许海瑞的失败证明了人不能脱离现实,把理想中事情做得完美,但戚继光
却是一位能适应环境发挥天才的将领。的确,是否有清醒的现实感,在那个朝代极其重要,它决定了仕途的风顺与否。
在文官集团掌权的年代里,重文轻武的畸形体制必然出现,在当权者看来,一个将领所应具备的素质是勇敢粗豪,而不在于头脑清晰,但倭寇肆无忌惮的突击,终于让当权者有些清醒的意识到军队的重要性。倭寇小规模的侵犯,只要不影响他们这些在朝为官的文官的安危,他们便视而不见。终于他们受到威胁了便着手开始微妙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穷则思变”。这是便是戚继光大展身手的时候。
在首辅张居正和巡抚谭纶的支持下,戚继光便目标明确的研究自己的军事技术。无论是部队手册、战斗纲要、编制表、补给图解还是军法条文都详细的罗列出来了,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伟大的军事家。平时刻苦的训练,使他的军队连连报捷,使他们的威望日益加厚。终于,当敌军听到“戚家军”是便提高警备,忌惮不已。
一个有魄力有胆识的将领自会引导部队走向强大。他从不做不可能的事,但在可能的范围内就可以做到至尽至矣。最佩服的便是他对自己对社会的了解,但何为可能何为不可能呢?人总会迷茫,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可以说是自信也还可以说固执,但我坚信只要遵从内心的想法,努力做既可。
我个人对人物的了解及记忆很深,对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实属浅薄。对这些人物的了解也的确让我收获许多。
作文三:《万历十五年》25400字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去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痰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宗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快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必备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首先评价笼罩一切。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1976年的夏天,五十八岁的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用英文完成了《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其中文本名对李贽著作的误读[J]. 东南学术, 2000, (5): 35-39 [8] 欧蒲台. 万历:漫长的怠政时代[J]. 纽约客, 1981, (10)
作文六:《万历十五年》3100字
《万历十五年》书评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黄仁宇先生是湖南长沙人,曾经学过工科,当过兵,后来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他在自序中提到他与明史的结缘是因为博士论文做的是明代的漕运。为了写书,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而正因为他的严谨的治学作风才有可能写出如此有影响力的巨著。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本书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一些人和事,并在过去和将来两个时间维度展开诉述。本书围绕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讨论了明代的政治发展、君臣关系、文臣集团、社会文化等内容。
活着的祖宗。
万历皇帝既是整个国家最高决策的核心也是被文官集团、中国式政治包裹的最紧的人。万历年间的国家阶段已经从吏治过渡到了政治的阶段,个别政治家的力量在体制面前闲的尤为弱小。万历少年也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在这套制度面前似乎每一件事都不能决断。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点,万历皇帝开始怠政,一个王朝也在君主的怠政中加速滑向没落的深渊。“活着的祖宗”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尚且在世的皇帝是何等
的悲哀?作为那个供人膜拜的皇帝,他的无奈又怎能被“紫禁城”外的人看的清楚。
礼教千余年,杀人的“伦理道德”连皇帝也逃不掉。
世间已无张居正。
从教科书到《明朝那些事》,大家对张居正的评价都正面积极。但在黄老先生笔下的张居正虽然优秀却也是个常人。作者写出了一个有喜好、有优劣、有人味的张居正。国人有一个思维的定式:总喜欢将领导人非人化,将他们拔到一个常人不能所及的位置,使他们仅供我们瞻仰。
政治的道德化,是人治政治的必然选择。古代的中国排除了神,也没有树立理性的权威,那我们只有用对极高道德的追求和歌颂来代替对神灵、理性的膜拜和信仰。无论是对神、帝王、理性的崇拜或信仰都需要一种神秘感。这是一种天然的门槛,因为想要保持权威就必须有一定的神秘感。这种对于神秘感的追求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设计,而是人们的一种选择。
生活中理应有一种高于世俗的的东西,因为人们时刻有一颗窥视却不可得的心。这种臣服并不是一种奴性,而是人类的天性。现在人们崇拜的对象只是由神变为法,有神的旨意变为公众的合意,这是一个有抽象走向具象,有随意走向既定的过程,但不可避免的是它需要保留一定的抽象性和神秘性。
借用原文的话简单的说:“繁文缛节、形式排场、伦理道德都是一种需要,在一个没有神的国家,需要一个这样的人站出来,他是谁
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实际掌握这个国家的那群人知道有个人站在那里,而且符合要求的在那里,这样就有了一个被打造的出来的信仰。这样就有了一个可以让自己继续安心效忠的理由。”
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历史的沧桑与黄老先生的睿智。平实的语言,寥寥数句,写的是我们走不出的怪圈,也是被标以魔咒的文化烙印。
古怪的模范官僚。
如果单单从是否被历史铭记这一角度来衡量一个人,海瑞无疑是“幸福”的。无论是谁,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评价海瑞,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廉洁,没有人可以怀疑他的正直。海瑞就像一块尖锐到能刺痛他人眼睛的礁石,突兀的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强任他强,清风扶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海瑞用自己的行为来告诉读书人:孔孟之道,君子之理到底是什么!他永远不会是一个好的组织者,更算不上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但这样的人恰恰是因为他的“不合时宜,不识时务”被历史永远的记住。这样的人多了不见得是好事,可也恰恰是海瑞这类人扛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孤独的将领,那支戚家军。
历史上敢用某某家军的将领还真的不多,数得上的有:岳家军、杨家军、戚家军。威名赫赫,可惜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这个荣誉背后不仅仅是军队超人的战斗力,还是军队权力的私人化。这无疑是对皇权赤裸裸的的威胁。戚继光是一个伟大的将军,限于特定历史,他不能纵横疆场,也跳不出历史的“审判”。在一个不是群雄并起的时代想做一个真的名将,单单依托于皇权,怕只能空有雄心望阴山;不依
托于皇权一呼百应者,将军掌权至此!唯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想做一个“挑灯看剑”的将军,貌似只有独掌军权、黄袍加身。唐太宗、赵匡胤、朱棣无一不是如此。然而等到身为天子,战场的硝烟与鲜血也渐渐的远你而去,礼教会迅速的将你包裹到窒息。多么“可笑的现实”?借羊牯的话:“天下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对李贽的印象,停留在高中课本,文曰:“著《焚书》、《藏书》。家庭有伊斯兰背景。李贽认为理存在于生活之间。”今天看来这种评价是何等肤浅,却又这般简约明了。张居正是政治家,李贽是哲学家,他们同样追求自由,有志于改革和创造,又同样为时代所扼止。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没有将王阳明先生单独列出来写,从个人情感上来说,甚是遗憾。“一生俯首拜阳明”日本天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的话,借此略表达对阳明先生的崇敬。
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
短短的几十万字,一个帝国的维系,一套秩序的命脉。叹一声,俱往矣。历史无情的将这群人带入滚滚逝去的潮流中,在浪花间泛起点点白沫。
通读全书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句“繁文缛节、形式排场、伦理道德都是一种需要,在一个没有神的国家,需要一个这样的人站出来,他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实际掌握这个国家的那群人知道有个人站在那里,而且符合要求的在那里。”这句话概括了我们千年历史中最无奈的那一部分文化。有种叫规矩的东西将每一个人都网在其中。将这句话放大来看,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太多东西、太多行为都只是一
种需要。它只是一种态度或姿态,它只是用来接受别人的目光和评价。这样的规则是好是坏?这套规则可以让一个王朝节奏缓慢的稳定的延续百年,这套秩序也扼杀了太多本来可以带来改变的契机。
黄老先生在书的开头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这应该是对这套制度最好的注脚。
一般的史学名著总会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来描述一个王朝的兴衰,或者说总喜欢从一个比较抽象宏观的角度去解读历史。但是黄老先生却从历史中的人物的入手,以代表性的人物来贯穿全文,再从这一代表性人物身上剥离出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或文化,以此来揭示我们封建社会的暗含的规则。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就写道:“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本书深刻反思了我们的政治和国家之所以反复陷入僵化的深层原因;也反思了一个利用道德作为主要治理武器的社会最终会走向一个怎么样的结局。我们选择了人治就必然要承担人治所带来的弊端,
我们也必然要承受那一整套带有太多形式色彩的规矩。
作者在书中末段总结:“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黄老先生点出明代那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这也似乎是所有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甚至在时下的今天我们依旧可以反思生活中、体制中有多少被我们忽视却左右着我们生活的规则。
作文七:《《万历十五年》=》82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上课的时候,老师提过《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于是课下自己也找来看了一遍。 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这一年是明朝首辅张居正去世的第五年,也是罢官在家的一代名将戚继光辞世的一年,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逐条分析整理,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作者在书的最后这样写道:“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张居正作为明朝首辅,其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名义上张居正是皇帝的顾问,并无决策和任免的权力。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图,他自己作中心,执政十年,使国库存银八百万余两,国富兵强。在仕途上,张居正一路从平民走到了政治的巅峰,实现了自己的仕途理想。也在首辅的位置上兢兢业业,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描写张居正的功绩,反之,以较多的笔墨叙说了张居正身处高官要职,却无法坚守廉洁,比如重用私人,收人贿赂等权术弄权的行为。也就是建立了一以他自己作中心,另外形成一个特殊的行政机构,来补助正常行政机构之不及。 张居正的一生,也能折射出权术弄权在当今依然存在。不少高官借自己职位便利,收受贿赂,为亲人谋利。近年来出现一个新的热词“大老虎”,指的正是打击那些位高权重,利用职务之便获取巨大的、不正当利益的官员。“大老虎”的存在威胁着公务员队伍的清廉性,损害了政府在群众心中形象,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铲除大老虎任务刻不容缓。虽然在公众的视线里,这些高官公正廉明,但私下里却不尽然。快速崛起的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发展策略,更需要政治上官员的正直,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即使位居权职,功绩显赫,也不应当以此为由发展个人势力或以权谋私。书中通过和申时行前后的对比,暗示张居正死后抄家,发配边疆,是理所当然,是他权臣弄权的必然结局。这也可以表示,在当今社会,身处要职的官员如果弄权谋利,在其位谋其便,那么他的结果也必定是铃铛入狱。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万历十五年》改变了我的阅读方式,让我能够联系当今社会阅读这本书,从而得到对书本和社会的新认识。这本书随着自己的阅历增长,读出的感悟也会不同,因此今后也会适时阅读,以增加自己的领悟。
十八届五中全会观后感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十八届五中全会由中共中央****主持会议。其全会精神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的两大战略。而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并提出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这四大创新。
会议提出了几项关系民生的热议话题。关于计划生育,提出全面开放二孩的策略。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在1982年的十二大,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但是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目前,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出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联合国统计的数据显示,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出生率降低,年轻人越来越少,导致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如果持续这样下去,几十年后,数以亿计的老年人将面临难以生存的问题。近些年来,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老人“失独”不仅是家庭灾难,也是社会之殇。2015年7月19日,杭州失独老夫妻在女儿去世百日祭双双自杀的消息令大家心痛不已。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政策家庭逐渐步入老年,失独家庭成为一类社会创伤。 我们即将步入社会,计划生育问题和全面二孩政策是直接且必须面对的问题。从经济上考虑,经济压力是妨碍年轻人结婚的最大阻力。即使年轻人有结婚意愿,也经常因为难以置办住房、婚后育儿和教育费用过高而无法步入婚姻。因此全面二孩政策对即将踏入社会的90后的人来说,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对于80后的人,由于他们已经打拼了几年,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对这个群体是恰到时机的。然而年龄再向上,由于身体等因素,已经不适合再生育。
全面开放二孩是计划生育策略的发展和优化,它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考虑了人口发展的平衡性,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解决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项重要策略。
中国推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跃居世界前茅。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潮流。中国推进和深化改革的方向有许多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发展、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面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生态文明建设。基于上述现状。本文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对中国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进行阐述。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关键字: 深化改革 法治建设 文化体制创新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三十多年,中国依靠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建设道路,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三十多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中国如今已然屹立在世界之林,但不可避免,仍有暗流涌动,不能不居安思危。改革开放已经造就中国的沧桑巨变,而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最近几年,也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中国的改革,远未达致天下大治之境,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未来时代的新发展,这些方面都使得深化改革,成为未来潮流。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我国的改革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试验,不断总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在注重改革的战略性思想下从全局和整体出发筹划改革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推进和深化改革的方向有许多领域,如在经济制度方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体系方面,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等。本文就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对中国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进行阐述。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明确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制强国建设作出部署。笔者认为,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依法治理的各项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确保安全,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都对依法治国进行了决策部署。****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善于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些重要论述及决策部署,彰显了中央的法治决心、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更好地管理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务,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
二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没有法治,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就会遭到破坏,任何经济活动都难以遵循价值规律健康有序进行;哪里的法治环境好,市场机制完善,那里就会形成经济“洼地”。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广大后进地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最大的实情,各级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法治对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法治化,大力推进产权法治化,大力推进投资、财税、金融等法治化,才能使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形成有序的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破除改革障碍、巩固发展根基,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复杂性,现代化程度越深,社会就越复杂,对社会治理的要求也越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机制转换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甚至由此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暴力性事件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把法治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增强建设法治中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依法引导规范各种社会行为,促进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实现社会秩序活泼有序,永葆活力。
四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迫切需要。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人民民主,让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所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愿望和政治诉求日益增长。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选择权和监督权,把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纳入法制层面,既能保护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利益,让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又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汇聚起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二、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当前,国有文化企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发展、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对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进行了重点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
首先,体制改革思路明晰,文化行政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决定》提出,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办”向“管”转变,“管”什么,主要是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的转变。要更加注重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效能。[详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其次,改革措施到位,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决定》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有许多亮点和新意。《决定》强调要“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体现了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强调“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体现了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
再有,推动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自觉而清晰。全会公报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同志一定要处理好‘魂’与‘体’的关系,把坚持导向与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正是我们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可以看出,我们推动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自觉而清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世界宣示了我们党攻坚克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坚
定决心,表明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有更加清醒坚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最后,文化工作者在改革中大有可为。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仅有数量是不够的,还要更注重质量,要思考为群众生产怎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去满足群众的需求。全会公报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就是很好的导向。一个健全的现代文化市场的基本要求是优胜劣汰,让优秀的产品脱颖而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求把文化市场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掌握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营造好让作品不断涌现的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作热情,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公报还提出,要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具体的部署,让文化界人士大有可为,对于我们文化工作者而言,要主动通过文艺的手段,遵循创作规律,真实记录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艺术地弘扬改革的精神,以文艺的力量为改革的伟大进程鼓与呼,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三、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缺少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其他各项建设必然会受到影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制度先行,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计划性。
首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也就是说,没有制度建设的制定、执行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再认识,有助于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要全面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要反思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详细研究建设的道路、目标及手段、方法的选择。这是一个再反思、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更加合理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制度是各种法规、章程、规约等的总称,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制定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其次,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是实现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的必要条件。生态文
明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动员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加以推进;要把生态文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任务融入各级政府的决策、评价、考核之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世纪工程、基础文明建设来实施;要实施教育优先、规划优先、补偿优先三大战略;着力实现从现代化到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管理方式、创新方式四大转变。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一个相应的发展规划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国家层面上,要制定长远的国家级的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和制定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方针、政策、目标和计划。各个地方的生态发展规划根据国家规划的精神,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发展规划。国家级的规划应以原则性为主。各个地方性的规划,应该在国家规划所设定的框架内,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具体的方案。
最后,强化政府政府职能也是至关重要。政府要有完善的能源及减排和任期绿化目标等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需要把推进各级政府应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抓紧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或规划的项目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要进行专家论证,重大污染环境项目要立即停止。要自觉公开环境信息,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开听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生态行政能力,打造生态型政府,建立有关政策体系,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提高生态行政能力,从根本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问题。紧紧围绕实际问题,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意愿、掌握实际情况,优先安排设计那些群众热切期盼又看得准的重大改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习**强调:“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更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牢记习**的话。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依据实现中国梦的总体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s://gl.baidu.
作文八:《万历十五年》1600字
四百年前的他们
——读《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亦即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它没有我们以往在历史教科书中说的发生了什么战役、死伤多少人、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没有什么重大发明创造,开辟了什么新局面;更没有出现什么新思想,新运动。然而,历史学家黄仁宇却通过对几个历史人物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四百多年前的精英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历史画面。
万历皇帝,天之子,拥有举国的财富,生杀予夺的大权,拥有三宫六院,然而实际上他只是个牌位。身为皇帝,万历拥有无限的女人,然而他却不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的儿子继承王位;坐拥王权,他却连出行的自由都没有,更无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公众场合还必须保持威严的仪态。所以他选择了冷漠无情,对政事采取了消极怠工的对策,先前励精图治的追求已消失殆尽。
首辅张居正力图革新,推行新政,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以求富国强兵;申时行则注重调和,试图以推广诚意的方式,重树文官集团的信赖与和谐。海瑞厉行节约,严格按照道德的要求约束自己,寄希望于这种严于律己的作风可以感化周围的人从而达到创朝初期的社会理想蓝图。戚继光则追求军事强国,新编军事操典,训练兵士抵抗沿海倭寇和北方蒙古人。哲学家李贽在个人需求和至高道德的矛盾中思考。
然而,正如作者最后所说,“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生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兼名裂。”
明朝既然有这么多的人在努力向制度作斗争,但依然走向衰败,究其原因,黄先生告诉我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的。”明朝意在恢复教条主义的理想,退回到中国传统上简单朴素的农业社会。洪武皇帝建立大明王朝,他有意识地消灭了全国的大地主和富户,大力精简官僚机构,而且将官员的俸禄压制的极低,仅够维持生活。而到1587年,大明王朝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个人利益的需求与高尚的道德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
因为“管理我们这个庞大帝国的秘诀是不能依靠法律或权力去管制和惩罚,而是劝导人们,青年人要尊敬老年人,女人要服从男人,文盲要追随读书识字的人。在这些方面,官员们的表率作用就及其重要。”所以皇帝就被架到了道德的审判台上,他被当成高尚道德的化身,保持静寞的威严。官员们要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审判他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道德上的对与错作出判断。一旦有人想冲破这道德的大网,为了维持体制的稳定,就要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因为对道德的挑战就是对整个王朝制度的攻击。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官员们革新或者调和的种种努力都必须在维持道德的前提下进行。这便是这些精英人物的困境之所在。
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然而,经济越发展,人们就会越重视自身生活的改善和利益的追求,包括官员在内。为了维护这种理想的道德追求,在生活中就需要打折扣,就必须冠冕堂皇,说一套做一套,以实现崇高道德的要求和个人利益的调和。当这种偏差越来越大,而维系这种道德的体制不发生变化,就必然导致体制的瓦解。
这本书我虽然只读了一遍,但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讲历史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我仿佛看到了当时当日的皇帝和大臣们怎样冥思苦想、怎么明争暗斗、如何左右逢源。有时候会想,如果我们现在的人生在四百年前的那个时代,我们又做如何选择呢,然而历史没
有假设,现在的我们迟早也会成为历史。
作文九:《万历十五年》13200字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畅销二十余年的经典之作。
黄仁宇的叙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读这本书,就会陷进去,因而产生神龙不见首尾的感觉。
在看这本书的同时,其实可以先看黄的另外一本书:《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这本书出版于1974年,研究明代的政府财政问题,通过细致梳理,指出明代财政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齐,政策的实施全赖当局自上而下施压,官僚体制和一般民众之间缺乏法律和经济的联系,无法确保实施一套有效的税收体制,从而揭示帝制中国的某些鲜明特点。
这本书是《万历十五年》的奠基石。明了这本书的主题,当有助于《万》的理解。当然,这是一部财政专书,看起来有一定难度。
那么,还可以通过另一本书来体会《万》书的精髓所在,这就是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
在回忆录里,黄仁宇结合自己的奇特经历,详细叙述了大历史观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和观点。了解这些,读起《万历十五年》来当有更深切的体会。
由于讲的是万历年间的史事,很多人都把《万历十五年》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其实,这本书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读法。
黄仁宇本人曾这样解释他的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因此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
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
实际上,也有不少人从独特的角度来读这本书。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普尼克曾指出:“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关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的许多问题,你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黄仁宇在书中一以贯之的观点是,帝制中国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们往往凭借私人关系来弥补制度之不足。这其实就是中国人讲究人情的背景所在,从这里面就可以反映出很多心理学上的探究。这也就是普尼克所指的意义。
该书中文初版的责编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也许其意义会更大。
明基电通公司中国营销部总经理曾文祺撰文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读透这本书,我用了二十年时间,读了五遍。”
这是从组织学上来看待这本书。根据组织学原理,一个组织成立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气氛。成长性氛围强,这个组织将蒸蒸日上,不断强大;非成长性氛围强,成员的成长愿望受挫,这个组织将日渐衰弱,直至解体。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组织越是庞大,将不可避免遭遇“组织绝症”,表现之一就是对环境的过度适应,而导致无法应变。
很明显,如果把明王朝当作一个组织的话,在它开国时期,是蒸蒸日上的,文臣武将云集,个个能发挥才干,成长性极强,应变能力也强。而到了明后期,越来越压抑个人欲望,文官政治越来越烂熟,最终导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读这本书,也能对企业领导人有很大的启示。
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每一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万历十五年》。
单一意识形态治国之困局
2005-04-19 18:56:38 来自: 寒冬夜行人 (熬夜后遗症越来越大)
万历十五年的评论 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 5
张居正试图搞经济体制改革,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而他们全部失败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体制,是一个要求单纯,固定,永不变更的体制,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制,以一个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为基础,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朝廷的稳定、王位的安全是这种体制着眼的重点。一切行为的最后准则是意识形态所衍生出的一整套体系,以思想行动上的一致来保证整个体制可以依靠简单的一腔热血与几点原则就可以运作,这样的体制只能要求单一化,平均化,同质化,只能有单纯的思想,而绝不能出现脱离终极意识形态,甚至怀疑这一意识形态的行为出现,这也就直接引致了李贽的悲剧。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这样,官员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成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补助着体制上的欠周全。牺牲局部保全整体稳定,牺牲公平保证效率,以计划代替现实操作,以预测代替评估,如此种种。然而,意识形态要依赖人去实行,人总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总要有各种各样的缺失。但意识形态至阳至刚,浩然正气,根本不考虑这些。以终极目标放在现实之中,只好去打折扣。因为在意识形态之中,没有“私”的存在,也没有“阴”的一面。这样又回到万历所面对的最初的问题,为了这个基于完美条件而设计的体制能够在现实层面上运作,就必须打折扣,就必须冠冕堂皇,说一套做一套,就必须虚伪到底。所以才有戚继光给张居正送礼的景象出现。
单一意识形态体制所造成的困局还表现在,它不能承认自己自己存在问题,因为怀疑终
极价值,就等于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个体制之下,因为终极价值理论上的不可怀疑和体制事实上的漏洞百出,整个体制事实上已经沦为一个形式:人人都在用阳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来掩盖自己的阴的一面,也就是个人私利。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但是构成体制本身的官僚阶层自身已经发生了改变,其行为也有所偏差,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体制的分崩离析,这便是海瑞与申行时的困局。
读《万历十五年》杂感
2013-05-24 08:56:12 来自: 叶子和泥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万历十五年的评论 4 star rating4 star rating4 star rating4 star rating 4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期末考试之前的两周开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作为换脑子的药,而后在今天从洛杉矶到广州的飞机上读完了,感触良多。由于之前就读过黄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对其所谓“大历史”的概念有略微的了解,所以在万历十五年前前后后的各种叙述中,也未感到生硬。通篇下来,让我感到深刻的有很多处,但却没有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系统。于是乎在广州白云机场等待被延误的下一班机时,敲下这篇杂感,算是对自己一个交代。
黄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就深刻的阐述过“数目字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社会关系复杂的大帝国来说,这是能使国家机器有效率长期运转的基本制度。对于明的灭亡,作者也归因到国家财政不能够以数目字管理,从而造成长期的空隙积累,体制架空,效率近乎没有。然而对于数目字管理就能够长治久安这一观点,我依然持保留态度。观如今中国,财政管理依然做到了数目字管理的程度,但是由于缺乏透明和完善的监管体制,导致官僚制度依然在财政收入支出中依然在起着负面的作用,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万历皇帝在朝时,由于税收制度的陈旧和低效,导致整个帝国上下对于财政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和实际的对应。户部作为财政总管,却也是做一些纸上的工作而已,而实际财政产生的金额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堂堂大国的户部尚如此,底层官员就更是如此。而在张居正的土地丈量计划失败以后,帝国的财政于是也进入了无限深渊不可挽回的地步。如今我们有着大量的银行系统,有着财政部,有着若干经济学者在做整个国家的计划,但是上述问题其实依然存在——即中央的数字工作和实际底层产生的数额有差距,而这差距就好比明时地方官的“常例”,甚至还有更多其他各种各样形式的“常例”。庞大的官僚体系需要从这缝隙中的所得来维持有机的运行,然而这缝隙本身就是违法的,如此一来法为摆设,也就难怪如今的官僚体制和万历皇帝当政时其实相去不大了。
黄先生指出历史的宏观力量在大多数时候有这决定性的作用,它丝毫不考虑个人所作出的决定和改变,唯有能认清历史趋势的人,才能在有限度的条件下作出当下的最优判断。如张居正的被清算缘于他对文官体制弹性的认识不足,而后来的首辅大学士申时行则一定程度上认识的更清,并且了解到了自己在大趋势中的无力。用这样的思路,其实也就不难去理解现今领导人的难处,不过如果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忽略了明时整个社会中对于儒家思想的无条件遵从以及科举对社会阶层流动性作出的贡献,则又过于片面。这也是很多人现在高举着“国情”二字在反对变化和批判的最大局限性。
在明末整个帝国即将进入崩塌的之前,由于惯性它依旧维持着自身的不崩溃,如张居正这般心有雄途的一代名仕都无力抵抗历史的力量;但是同时,制衡的力量和道德的力量在管理阶层依然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这正是当今社会所不具备的。
举例来说,制衡力量和道德教化是不能分家的,如文官群体和皇帝之间的制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阶层的所有人包括皇帝在内,都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并且以此作为治国之本,从而弥补信息传播速度上的极低效率。于是皇帝不能为所欲为,虽归为天子,但是却受到最严厉的监督。从海瑞的例子就可看出,一个七品小官能凭借清廉和无畏的批判另钦差大臣畏而改道,并且他能够直谏万历皇帝,用极其严厉和不留情面的措辞大斥万历的不务正业,并且因此而作为忠臣在整个文官群体中树立威信。皇帝在收到此种批判后,不仅不能加害于臣子,还要迫于道德和文官的压力,改正自己,接受批判。
再者,道德的居高临下至少决定了,在文官中相当一部分人是抱着真诚的心态来管理的。而科举又有效的保证了这一机会。科举能够让贫寒家庭的孩子上身到国家的高层核心管理机构,使得社会阶层有效的流动。而这一点,是如今的高考再难以做到的。于是乎如今的政治更加的被架空,上面不知下面的珍惜情况,而做出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决定,这决定再被下层通过符合自己利益的改动而有所保留的执行,就只能导致官僚机构的剥削加倍发展,而苍生实际的境遇根本不能完全的得到体察。
当代我们由于不能做出有效的体制改革和法制建立,导致根本体制上于几百年前相去不远;而失掉了道德教化和科举出仕这捍卫官僚体制的最有效措施,就造成了唯一能够维持着官僚体制的工具不复存在,再加上信息爆炸和不可控的信息流,导致了本质上的体制还不如前。反对者可能会说到生活质量等等的改变,这也是大多数人个根本没有弄清楚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所得到的一切与这体制根本就无带大关系,而是历史和时代的潮流和趋势是我们得到了这一切。你如果说今天能上网而两百年前不能,这是无比荒谬的。经济学家陈志武先生曾经表述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这巨大的经济成果完全是国际贸易市场的功劳,市场自主产生的能动性导致了这繁荣,而并不是来自于“皇恩浩荡”。
物质的繁荣并不能证明制度的有效,这是许多人依然从心里不能完全理解和认同的。因为繁荣并不全靠政策,而市场有着更为强大的作用。所以高举繁荣大旗喊着国情口号的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根本就是没有一个基本点历史和政治的常识。
万历时期虽然大明王朝以是夕阳西下,没有什么巨大的力量可以改变这一点,但是其包容的程度也是远远高于现今。具体例子我就不再列举,上述海瑞等例子都可以作为证明。推至今天,历史的潮流是不论认为的弱小改变的,历史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像大明王朝积累了两百多年的被不断拖延和忽视的负能量让万历以后的王朝大幅度崩溃一样,现今的稳定也只是暗中积蓄为爆发出之前的幻想而已。历史的积淀一旦要推动车轮的滚动,那就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去改变的了。
万历皇帝因为对张居正的失望而彻底失掉了扭转历史车轮的机会,正是压死骆驼的那一根稻草。几百年前后,我们又站在了无比相似的历史节点,并且我们还失去了熟读经书的仕阶层,失去了硬性推动社会流动的科举,而单纯的靠着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欺骗和武力在维持着稳定。我们是会再有一个张居正,再有一个申时行,或者一个李自成或者努尔哈赤,看
官们拭目以待吧。股市触底必将反弹。
不过是一本不错的书,够深。尤其是对于国家根源上的问题解释得很清楚。不过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越宽松的管理,社会发展越大。比如宋朝时,对于社会是一种宽松的管理,于是宋的经济,科技,文化,达到了高峰。明朝万历年间,由于万历与文官体系的冲突,导致了万历采取了消极的态度,处理朝政。很多地方都没有行政长官。但是社会却安定繁盛,甚至资本主义萌芽都是这个时期出现。无为而治到底是什么意思,万历是刻意采取这样的方式治理国家,还是无意识的造就了这场繁华的演出。
明朝实行小农经济,意味着一家一户为一个单位,而一家一户足以满足自家的需要,独立存在。将这些独立存在的单位联系起来的是道德,而非法律。百姓以保甲和士绅为榜样,父母官则作为全县的榜样。士人们也是靠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帮助维护统治,道德还将上下级关系固定下来,君为上。整个社会固定下来。道德成为了枷锁。控制国家的不是君王,不是法律,而是道德。这个道德的定义,却是根据儒家而定,因为孔夫子的忠君思想,正好符合了君王对于统治中国广大地区的体系需要。于是儒家成为了中国正统思想(终于明白了,历史书上的这句话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也是现在才明白的。枉我一直历史学的不错。不过这正好从侧面说明了,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作为科举制度的延续,它部分发挥了科举制度的优点,但是更多的是禁锢,思想上的禁锢。古代科举制,是联系上层与下层的纽带。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制度,进入王朝统治层,即文官体系,而文官体系因为这些来自社会下层的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对下层的了解,进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平衡。而现行的教育制度的确是贫寒字第改变命运的途径但是基本没本质的改变。要明白,科举制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我们现行的经济是市场经济,人与人是联系在一起的,谁都无法孤立存在,人与人接触多了,自然会有很多摩擦,这些摩擦不是靠道德就能解决的,要靠法律。虽然道德的力量无法忽视,但国家整体上是法治国家。应该采取与这种体系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而不是延续。古代科举制度更多的是重视儒家典籍,四书五经。
文官体系需要的是能够调节平衡的人。即和稀泥能力。当然能干实事的也必不可少,但决不能触碰规则。就以戚继光与俞大猷为例,同样是有救世之才的武将。俞大猷的一生很莫名其妙,仕途上忽上忽下,其原因在于,他的主张本质是增加武官权利,而明朝时重文轻武的格局已经固定,占统治地位的文官体系不容许任何武官地位超过文官的可能性。俞大猷触碰到了规则的边缘。于是,一生很郁闷,最终郁闷而终。而戚继光不仅会打仗,还懂得规则,他和张居正搞好关系,而张居正是文官体系的首领,戚继光相当于张居正的小弟,这就导致了,戚继光的身份无法撼动张居正。文官体系在张居正手中是安全的,于是戚继光才有更多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因为恨张居正的不少,再加上戚继光的地位比某些文官高,所以经常被黑,但是基本都被大哥张居正压下去了。
总体来说万历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皇帝 ,虽然四十年不上朝,但是从未被推翻。在他任职期间,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若商品经济不达到一定水平,这东西还真不会出现。政治上,百花齐放,张老师和申老师其实也挺不容易的,之后的各任首辅大人辛苦了。军事上,万历三大征,连努尔哈赤都在明朝将领李成梁手下打工,只不过后来老板死了,于是就自主创业,把老板的老板干挺了,这已经是崇祯的事了。
不一样的叙述方式
2013-05-18 10:12:49 来自: HANA (朝温暖阳光处去。)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的评论 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 5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向被人称道,并不怎么厚的书让这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一举成名,内容讲述便是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事情,这是无关紧要的一年,但是作家却透过历史看见了后代波澜起伏的根源,这是这本书选材的发光点,然而更让我欣赏的,是他叙述的方式。
这本书向当代中国人提供了一种颠覆性的叙述方式,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书的写作多是意识形态与政治宣传的结合,几乎所有历史书都是同一种模式,同一样的口吻,读起也乏味。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像是一幅巨画,在我面前缓慢铺展开来,书中的人物活了,他们经历的,让我真切体会,而不是教条式的告知,原来历史书可以如此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教科书上讲的那么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本书像是一把匕首,切断了历来历史书书写的固定模式。
黄仁宇对历史观察的视角很特别,通常历史学家写历史时都是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寻找这个朝代兴旺或者衰落的原因,然后以这些为基点,再对那个朝代的人物的成败做出分析。然而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恰恰相反,他先写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重要人物的悲剧命运来引出当时社会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历史是人们书写的,并不是就在那里,需要人们进行演绎。
此书重要描写了几个人物: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将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从这些人物的选取来看就是黄仁宇这本书成功的一大关键,这些人代表了那个年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他们的喜怒哀歌,宦海浮沉造就了那个年代。
很薄的一本书叙写了一年的光景,其中许多事情引起人们的深思,这正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刚好最近看了这本书,感慨颇多,顺便来写下感想,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1、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
小时候看电视剧的时候,总认为电视里当官的要么是好官,要么是坏官。简单的把人分为“善”和“恶”,可是长大后才发现,人是复杂的, 小偷同时也有可能是孝子,忠臣也有可能是贪官。 就如同本书所说,人生而具有“阴”、“阳”的两重性。有“阳”则有“阴”,既有道德伦理,就有私心贪欲,这种“阴”也决非人世间的力量所能加以消灭的。“善良”的对立面不是“邪恶”,而应该是“不是善良”。
2、永远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
以前看小说的时候,总是在想,如果能够穿越到古代,当个皇帝貌似也不错。可是,看完本书才发现,皇帝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美好。每天要早朝,言行举止必须合乎规范。作为个人的皇帝看上去具有最高权威,但是行为却处处受到掣肘。他要遵循先祖的遗命,保守从他们那里继承来的体制,他要不厌其烦地完成各种宗教仪式。他要不违背国家意识形态的准则:虽然百官不具备皇帝那样的权威,但是他们可以依靠《四书》的权威来反对皇帝的做法。皇帝甚至不可以离开他的皇城,尽管那里充满了奇异珍宝、美食佳肴,可是着永久的重复只能使他心生厌倦——所以万历皇帝在自己的愿望不能达成之后,对于他的义务也就完全变成消
极的抵抗了。其实,皇帝就是一个木偶,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机构,一个精神象征,受制于成就他的封建制度。所以呢,永远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光鲜的表象,背后的苦楚只有当事人才能明白。
3、事情的背后往往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每一个功成名就的读书人背后可能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母亲和妻子的自我牺牲,在多数情形之下也为必不可少。我们总觉的读书是一个人的事,其实不是这样的,家人背后的牺牲我们无法看见。相比之下,现在的情况可能要好很多了,毕竟你想读书的话,一般家庭都可以承受,所以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4、最成功的时候或许就是开始失败的时候。
一个皇帝,两个首辅,一个正二品高官,一个高级武官,一个十分出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都渴望变革,他们都可以算作精英了,可是他们最后都失败了。曾经铸造过辉煌的这个文化体制,一旦发展到了极致,就成了制约,成了文明前进的绊脚石,当儒家文化体制在万历年间发展到最顶峰的时候其实也就不可避免的开始衰败,在看似歌舞升平的背后其实藏有太多的危机。所以,当你取得某种成就的时候也得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开始走下坡路了。
5、权术与人情是中国官场政治的两大要素。
张居正生前被弹劾不断,身后仍不得其所。他的错误在于轻视其他文官,仅仅把他们作为行政工具。殊不知文官亦有性格、才华、人情与思想,他们也有自己的派系,他们今天的地位不是单纯获益于科举制度,更是种种人脉关系的共同努力早就的。权术,张居正是个中好手,但少了人情,不免吃力。在中国的官场上,权术与人情,缺一不可。
6、历史总是相似的。
中国的历史有一个地方很奇妙,那就是他的历朝历代的兴衰罔替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中国的官僚体制中,党同伐异、相互攻击和权谋妥协,一其始终。台上投票握手,台下踢脚,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小民仍颂之为人民公仆,斗争是永远无从与闻的。这一点,数千年来一直没变。即便是今天,其实和几百年前又有何区别呢,
高中时候读的。万历十五年对我的意义不只是其内容本身,更多的是开启了通向更广阔知识的通路。
首先是历史学方法,超越事件史,引入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做宏观研究。黄在这点上还略显粗糙,但盛在写作能力强,擅于引人入门。看过万历十五年后,很容易地就能进入到年鉴派的视角中从而跟上这一20世纪影响最深远的史学革命。这是历史学层面的启发意义。
然后是哲学层面。黄所描绘的伦理治国的失败以及历史中人之动机与实际结果的差异,不由得让人怀疑人类理性对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控自身命运的能力。儒家徒劳的伦理理想、朝廷一次次事与愿违的行政动作,都像是在清楚地提醒读者,世界的复杂程度超乎想像,指望人能通过绝对正确地理解它来掌控它怕是过于狂妄了。这在我思想里埋下了一个伏笔,促使我日后成为了一个经验论者而非唯理论者。
接续哲学启示的是政治经济的启示。既然万历十五年呈现了单一意识形态下社会
运转的极大局限,那什么才是好的社会呢?黄开的药方是数目字管理。更进一步的他在其他著作里主张是资本主义下商业的管理办法。看过更多的书之后,这个方向很清晰地指向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其内涵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及其背后看不见的手使社会自然生长而不是以一个自以为绝对真理的意识形态统驭一切。于是思路就很容易地就与哈耶克、波普、柏林等人连接起来。
回头看,黄的著作不足之处颇多,其在学界遭遇非议也很正常。抛开对这本书就事论事的评价,对于我个人,它是个非常好的引路人,不仅让我看到了它所写的,更启示我去了解那些十倍百倍于它的人文社科知识、思想和学者。借着这本书我才开始真正走进思想的大门。
特喜欢,那时候还写了个书评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非常独特的历史类读物,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既有学术又有故事。在这本书中,作者选去了历史上十分平淡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作为全书的北京,介绍了皇都明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用过挖掘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悲剧,从中的出他们所处的大明帝国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而且中令我印象颇深的一个人物是万历皇帝,与我们一般人认识中皇帝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形象不同,万历的人生可以说是很纠结甚至是痛苦的。万历在10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其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着首辅张居正的协助。这是的万历皇帝每天要上早朝,要练习书法,学习历史,以史为鉴,还要学习儒家经典,各种礼教。(说到这里插一句作者认为礼教是维持封建统治集团统治的极其重要的工具)同时由于他的身份特殊,身边很少有同龄的玩伴,能一起玩的也只有一个太监“大伴”冯保。这一切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来说的确是一种很强烈的束缚。
成年以后,万历有过两年勤勉治国的时光,他在这两年中意气风发,充满激情,想要在皇帝的位置上干出一番事业,甚至在京城遭遇大旱时亲自步行到天坛祈雨,又观看禁军的训练。但随后由于张居正的去世,他失去了重要的辅助,更为糟糕的是张居正生前得罪的大臣们集体发难,要求清算张居正,万历在舆论和证据的双重压力下,只能痛苦万分地在张居正死后几年后清算了自己的老师。这件事也让他深深认识到文官集团斗争的阴暗所在。而在后来关于立储的问题上,万历又希望废长立幼,立自己最喜欢的贵妃的儿子当太子(他希望立其子做太子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只有太子的母亲才能和皇帝同葬)。但这件事又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大臣们用尽各种办法阻止他,上奏,辞职,逼得他无可奈何。(在这里中间插一个很有趣也很无奈的地方,大臣们要他立长子,他说如果大臣们一年内不用这件事烦他他就立储,可是差不多一年的时候有个臣子忍不住提醒了他一下,他就耍赖说不立了)
至此,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所制造的符号象征,从而灰心意冷。甚至更深一层地说,他只不过是这家帝国马车上最尊贵的乘客,而并不是他最初所想象的马车夫,他根本无力控制这个庞大帝国的前途,他所作的决定根本什么都不能改变,即便他是皇帝,因为帝国这架马
车被一股强大到无法想象的两千年来所积累古老的力量所挟持着向前。
他看透了这一切,可惜,皇帝是不能辞职的,于是他把自己勤勉治国的一腔热血都咽进了肚子里,以消极的方式与文官集团对抗,不批准任何的人事变动,不出席惯例性的仪式,每日只把自己最好的时光花费在与太监们掷钱游戏上,用最消极的也是唯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帝国的无奈。从中可见,即使是身为皇帝,在面对封建礼教所积累下来的强大的蛮横的力量时,也只能无奈叹息。因而,这么一个早已失去控制的腐朽的庞大的帝国机器,一步步走向终点的时刻也毫不令人奇怪了。——这也是作者想说的,在万历十五年,这么一个没有大事发生的年份,我们的古老帝国的命运已经通过这些人物的悲剧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这个是我几年前写得一点东西。算是一点评价掺杂读后感吧。其实这本书可以当做一篇小说去看看,我认为是作者一厢情愿的观点太多。
---------------------------------------------------------------------
---------------------------------------------------------------------
----
《万历十五年》记
这是一本介于学术和商业的书籍。涵盖经济 政治 社会结构 军事 以及当世的思想的历史著作。我感觉作者贯穿始终的就是对明王朝以及类似的王朝以宗法及道德运作国家机关的分析和批评。作者以各个看似联系不怎么紧密的几个主题来分别阐述作者的观点,形式类似于小说的细致。作者分析的立场以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作者是“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万历皇帝 第二章——首府张居正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活着的祖宗 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其实上面都是扯淡,来谈谈我都收获了什么。分条阐述是我这个理工思维的认为最高效清晰地表达。
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念——{依靠儒家学说培养精英分子,从而形成读书阶级进而形成文官阶级,依靠统一的价值观约束统治阶级(宋明清重文抑武文官阶级代表了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以道德宗法约束,主要方式为对士大夫阶级的模仿和绝对服从。但是缺乏灵活有效地法律规则,社会运作完全依靠所谓的道德掌控。国家机器的运作从皇帝到首府都只是被操作,本人的意志被彻底的压制,失去了高效的机会,除旧革新更是不可能做到的,依靠惯性去维护。一旦平衡打破,就是推倒重来。}我书读的少,因此不能判断作者对明代的制度描述是否合理,但是就给读者很大的启发。个人到公司国家,它们的运作必须达到有实质的操作规则去遵循并且给予做事者足够的空间去利用,强调人的价值给予人的欲望和需求一个合适的平衡,而且制度要想与时代保持一致就必须赋予它能改变的规则,制度不能赋予它神化或者虚无的力量否者就会僵化。简而言之就是运作的有价值且高效的方法。
2)对于官僚阶层的价值观和贪污的理解。明代的文官薪水很低,中层官员依靠薪水过活都很艰难何况下层。而明代的文人的文化讲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无私奉
献精神(历史惊人的巧合)一方面是自身物质的需求与微薄薪水,另一方面是个人想要享受生活的欲望与无私奉献的马克思主义。呵呵,这种想畸形的制度,前后矛盾,试想想这样的制度和文化会造成什么样的官员阶级,官员阶级是大众文化的引导者这样社会会形成什么样的畸形,人的内心会造成什么样的阴暗。其实在我们身边遍地是这种矛盾,企图磨灭人性的做法。在这个就不多说了。有什么后果,有人说会造成推倒重来,我不这样认为,历史的往复往往都是因为利益的分配问题。我认为后果就是民族文化和个人性格中形成表面的和里层的两种,外面很亮丽,撕开皮里面竟是污浊。
3)对于人性的理解。《万历十五年》里描述了几个关键人物—万历、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阴阳两面(书中的原话),一方面他们可能在做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且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另一面却是内心对权力利益的贪婪,矛盾集于人的每个细胞。随便举个例子,如你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当去了的时候你希望能遇到美女能一起工作,当然这个例子不太恰当。究其原因是社会的游戏规则与人的内心深处的诉求不相符合。这个我的阅历还不足以让我解释这些现象,我估计愈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内心的斗争愈是痛苦。不知道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是怎么做到的,圣人就是圣人,我等只能高山仰止。
4)对于李贽的行为及其思想的迷惑。李贽不像那些卫道士他嘴上和行动上都是桀骜不驯的风格,但是他又不同于那些不流于俗世者们对自身品格的严格要求,让人感觉他是哗众以取宠。而且他对自己的学术的要求也是不够严格,只是为了让别人追随自己而写东西,这样一个十足的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家伙,确是有着对人生真理的追求。他的思想是宗教式的,让人误入歧途。所有的这些也让我对人生社会和宇宙更加的疑问与迷惑。我感觉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有了迷惑我才有机会去思考。
5)对于戚继光的解读。有很多将才都没能做到,但戚继光却能抗倭成功,使北方防务强于其他。这些都源于戚继光能认清政治局势。他明白体制是不可能因为他戚继光或者某些人而去改变,因为这里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与文化和地位的矛盾。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在体制内以人治的方式去做事,尽量去维护官僚阶级,同时得到当权者的支持。牺牲一些东西,换取他的权利。只有有了权利才能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当然可以是富国强兵,也可以是追名逐利,这得看为官者的个人意愿。这些都是体制使然,不能合理利用人才和资源,我并不是想去批评体制。我只是想说做事情应当务实,认清形势,做自己能做的,把能做的做到极致,然后才考虑创造条件去做不能做的。
6)有关海瑞的理解。我一直有一个原则就是看人做事的目的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很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当两个人做的同一件事情。海瑞就是一个例子,在精英阶级集体腐败的时候他却能勇敢的坚守自己的内心,值得敬佩。由于性格和时代的局限性他也许会犯一些错误但是都不是一个人和一代人能够去左右的。
作文十:《万历十五年》900字
读《万历十五年》后有感
黄仁宇的书总是这么一针见血,就像之前老师推荐的《十六世纪明代的财政与税收》,两本书是上下承接的关系,从历史上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阐述了其独家明晰的见解。
《万历十五年》讲述的是明朝一个看似平静,无风无浪,实则暗潮汹涌的一年。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朝时期有名的一些人物:戚继光、张居正、海瑞、申时行等。他们的所作所思,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发人深省。就在这一年都察院右都御使海瑞去世,被罢官在家的一代名将戚继光辞世,哲学家李贽削发为僧;同时也是元老张居正去世5周年,申时行首辅任期的第四年。浅显的看这一年四海升平,无杂乱之事,其实实际上这个大明帝国已经走在没落的道路上。
这个时期已经注定了个人的能力想要与之对抗确实犹如鸡蛋碰石头,这是历史走到这里必然要经历的事实,没有人能够逆时代潮流前进,个人与历史的碰撞,如黄仁宇老师所说铸就了英雄与伟人,同时也创造了历史,而这历史并一定都是好的。
另外从书中不难看出,黄仁宇老师对于这一时期、这位万历皇帝无限的哀愁与惋惜。历史发展到这一地步,有志的知识分子想要绝地反击,然而时代并不支持。不可否认,万历皇帝是一位好君主,他也不断努力去做一个明君,诚如这是个非常需要明君的时代,但也是个万万容不下明君的时代。长达三十多年的立储之争,磨光了万历所有的信心,于是乎,从万历皇帝之后,他这悲冷的政治一生,用他看似
有用的工具,给这个时代的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黄仁宇老师的笔锋看似轻描随意实际上认真分析了明朝存在的种种症结所在。想要用所谓的道德去代替国家的法治,以至整个国家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明朝的衰败是历史必然的趋势。明朝的体制已经从根本上开始腐烂,已经不利于整个时代的发展,在这亟待改变的实况下却没有人有此能力改变。
在我们的了解中,这平淡的一年却是整个时代开始改变的源头开始,没有抓住机会,领导人无力而为,群众们无计可施,衰落是不可阻挡的结果。
《万历十五年》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了历史,看清了现实;就像一扇窗户,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交给了我们一种方法,如何看待历史的方法。遇见问题,辩证的去看待它,去解决它。我相信黄仁宇老师的《万历十五年》向我们展示的不仅如此,还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去深思,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