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素质决定命运》4700字
素质决定命运
摘要:国人有相信命运的传统,并出现过多种多样的命运观,本文在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否定了传统的命运观,并得出了全新的结论:素质是决定命运的真正力量。
关键词:命运;素质;决定力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人有相信命运的传统。一个人事业顺利、飞黄腾达,人们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一个人屡遭挫折,甚至频遭飞来横祸,人们也认为他是命运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竟争日益加剧,人们更加关注自已的命运,都希望自已人生顺利、有一个好的命运,都希望自已能把握命运,而不被命运作弄。
关于“命运”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迷信的人认为是生来注定的)”。实际上,对命运的解释应包括“命”和“运”两个方面。“命”是对个体人生道路整体状态的判断;“运”则是对个体做某件重大事项的效果的判断。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平坦、顺利,人们就会认为他(她)“命”好,反之则是“命”不好;一个人重大复杂的事情完成得好,人们就认为他(她)“运气”好,反之则认为“运气”不好。因此,我们认为,命运是人们生存、发展的轨迹。人们人生顺利、事业发展,这个轨迹是一条上扬的斜线;人们人生不幸,事业无成,这个轨迹是一条向下的斜线;有些人虽然事业有成,但却历尽坎坷,这个轨迹就是一条波浪式的曲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
同样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决定人的命运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人们作了诸多探讨。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一个影响人们长达几千年的命运观。同任何迷信的说法一样,这样一种命运观是先哲们在当时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发达的情况下,面对人与自然的诸多难题和人生的摇摆不定的一种合理想象而已,认为决定人的命运的力量在于“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大多能认识到这个命运观没有科学依据,充其量只能作为失败时的一种心灵慰藉和没有事业心的人们的一种借口而已。
另一个对人们有着深刻影响的命运观就是“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著名论断,到现在,人们对这个论断还深信不疑。性格是不是决定命运的力量,三国时期的张飞,性格暴躁,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屡建战功,成为一代名将;曹操生性多疑,阴险凶残,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就霸业……如此等等,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人性格并非没有缺点,失败的人性格并非没有优点。性格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轻浮、沉稳、粗俗、细致等。性格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它绝不是决定命运的全部因素。因此,“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判断是不完整、不准确的。
“性格就是命运”这句格言能深入人心,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即便是发展到封建社会,人们也是依靠与森林、河流、阳光和雨水等自然条件交换而获得有限的生活资料,并依附于神灵、奴隶主、封建族长、家长,被迫沿着大致相同的轨迹去生活,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大致相同,因此,性格对于人们命运的影响就会突显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和决定人命运的因素越来越多。与此相应,社会对人的个性越来越宽容,性格对人命运的影响不断减弱。因此,一个人要改善自己的命运,如果仅仅着眼去改变性格是不够的,只能从多方面改善和提高自己,才能有效地改善自己的命运。
尽管如此,“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论断的提出仍然有他的积极意义。它标志着人们对命运的认识,由虚无转到实在,由外在转到内在。
“商数决定论”是又一种给人们以深刻影响的命运观。它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某种“商数”决定的。“商数决定论”首先是美国学术界提出的“智商决定论”,美国学者C•默里和R•理查德•赫尔斯坦将其表达为“智商就是命运”。这种理论认为,智商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同时也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的影响。智商,即智力商数,表明一个人聪明或是愚蠢的程度。智商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命运,但智商绝对不是决定人的命运的唯一因素或最终因素。要不然,人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诸葛亮聪明过人,多次大败魏、吴,但最终却没有成就霸业;方仲永自幼聪慧,但最终却一事无成;中国少年科技大学的学生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预期的成就,且有了成就的人其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如同性格一样,智商并不能独立决定人的命运。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一个处处碰壁的不得志者,甚至可能沦为罪犯;一群智商不相上下的人,其命运可能互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差悬殊。而且,智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勤于学习和善于思考者可以提高智商,懒惰和浮躁者可以使智商降低。
在提出“智商决定论”的同时,又有人提出了“情商决定论”。这种理论认为,智商对人的成功只会产生20%左右的作用,其余的主要由情商决定。与智商相对应,情商这个概念被释为“情绪商数”,它表明一个人控制情绪、把握自己的能力。与“智商决定论”一样,情商也只能是影响人的命运的因素之一,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
此后,人们还进一步延伸出了“胆商”、“财商”等概念,这些概念被称为“商数理论”。“商数理论”中的所有概念和命题,都只能作为影响人们命运的某一方面的因素,而不能作为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商数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也只是揭示了影响命运的部分因素,因而“商数”不能决定人的命运。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代表财富和经济的转移。因此,知识决定命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其实,知识并不能直接决定人的命运。要不然,我们就不能理解为什么高尔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却能成为文学家,为什么爱迪生没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却能成为发明大王,为什么很多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却能成为知名企业家,由此可见,知识并不能完全决定人的命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既是竞争,人们就特别渴求机遇,“机遇决定命运”的观点占领了很多人的头脑。机遇是重要的,没有机遇,人们将一事无成。但是,仅有机遇也是不够的,机遇也不能完全决定人的命运。同样面临改革开放的机遇,有的人抓住机遇,或求学成功,或从政成功,或打工成功;而有些人则是在开放的浪潮中浮浮沉沉,空叹命运不济。这表明,当机遇来临的时候,有的人能发现机遇,而有的人则不能发现机遇。同样是经营股票,有的人战则必胜,而有的人则屡战屡败。这表明,面对已知的机遇,有的人能够把握,有的人则不一定能把握。因此,决定命运的因素不是机遇本身,而是机遇以外的东西。
那么,决定命运的因素究竟是什么,答案是:素质。
素质是主体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有利于个体可持续性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内在要素。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现行对素质类别的划分,或三分法,或五分法,或八分法,有的还将素质细化到数百种之多。其实,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素质的外在表现,一定的行为水平体现的是一定的人的素质水平。只有提高素质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人的行为水平,这正是当今社会强调提高素质和开展素质教育的原因。
尽管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对大学生而言,核心的素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社会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既包括智力因素,如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如情绪、气质、情感、性格、意志、信念等。智商和情商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成功者和失败者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区别在于:成功者总是对自己的行动充满信心,而失败者总是在行动前把结果想象得很糟糕而缺乏信心;成功者面对失败
总是想象着下一次一定会成功,而失败者却总是被挫折束缚着手脚。成功者面对机遇果敢行动,失败者面对机遇犹豫不决。这些正是面对机遇,有的人能成功把握,有的人却坐失良机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系统的核心素质,那么思维素质则是核心的核心。有的人把握命运的能力很强,无非是聪明一点,办法多一点,而这种“聪明”和“办法”,本质上体现的是较高的思维素质水平。思维素质的差别,主要是思维方法的差别。因此,现代教育强调思维方法的训练是完全正确的。
思维素质是素质系统中核心的核心,那么,知识素质则可以说是这个核心中的“仁”。知识不是命运的决定力量,但这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恰恰相反,人的素质对知识有着决定性的依赖关系,知识在人的素质提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人类社会,知识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以及相应的载体存储和传播;在个人,知识通过记忆活动,以大脑神经细胞为物质载体存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每个人大脑中的知识量不完全一样,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人与人之间知识存储存在着量和质的差别。知识素质的差别,带来了思维水平和判断能力的差别。这也就是在同样的形势面前,有的人能发现机遇,有的人不能发现机遇的原因。
能力素质对于人们把握命运也是至关重要的。人们的一切想法,一切目标,只有通过相应的能力才能实现。能力素质也是一个涵盖面极为广泛的概念,人的所有行动都可以称之为能力素质,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等,可以说,人们实现每一个目标都是能力素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些学富五车的人为什么只能混同一般,一条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大多缺乏能力素质,他们所学的知识是死的知识,是没有转化为现实能力的知识。
任何个体都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任何社会关系都是以人的交往为纽带的。因此,人们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素质。社会素质是指个体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参与社会活动、承担社会角色,从而塑造自己的社会性,提高适应和改造社会能力的变化过程。社会素质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主要包括观念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人际关系素质等。有的人知识很丰富,能力也很强,但却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做不成大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社会素质不够,他们或者在观念上不能与时俱进,或者法律道德素质差,或者沟通能力缺乏,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么犯错误,要么障碍重重。现代教育强调教育与社会的紧密结合,也正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素质。没有良好的社会素质,人们不可能成就大事,也不可能有好的命运。
人的素质具有整体性特征,人的任何一种成功的行动都是多种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性格、情商、智商、知识都是人的素质方面之一,他们对人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影响,但他们不可能单独地决定人的命运,决定命运的力量是人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低的一块木板;要迅速、有效地增加木桶的存水量,莫过于先去弥补最低的那块木板。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同时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如果只提高某些方面的素质,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相关素质,就象加高木桶的几块木板一样,其结果只能是功亏一篑。
我们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剧烈、最深刻的变革,每个人主动也罢,被动也罢,都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能争取一个好的命运。
素质是决定命运的真正力量。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6,
(3).
作文二:《素质决定命运》4800字
素质决定命运 6中南论坛2007年第2期
素质决定命运
汤秉遵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国人有相信命运的传统,并出现过多种多样的命运观,本文在深刻剖析的基
础上否定了传统的
命运观,并得出了全新的结论:素质是决定命运的真正力量.
关键词:命运;素质;决定力量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人有相信命运的传统.一个人事业顺利, 飞黄腾达,人们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一个人屡遭
,甚至频遭飞来横祸,挫折人们也认为他是命运如 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竞争日益加剧,人们 更加关注自已的命运,都希望自已人生顺利,有一 个好的命运,都希望自已能把握命运,而不被命运 作弄.
关于"命运"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是:"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迷信的人认为是生 来注定的)".实际上,对命运的解释应包括"命" 和"运"两个方面."命"是对个体人生道路整体 状态的判断;"运"则是对个体做某件重大事项的效 果的判断.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平坦,顺利,人们就 会认为他(她)"命"好,反之则是"命"不好; 一
个人重大复杂的事情完成得好,人们就认为他 (她)"运气"好,反之则认为"运气"不好.因
此,我们认为,命运是人们生存,发展的轨迹.人 们人生顺利,事业发展,这个轨迹是一条上扬的斜 线;人们人生不幸,事业无成,这个轨迹是一条向 下的斜线;有些人虽然事业有成,但却历尽坎坷, 这个轨迹就是一条波浪式的曲线.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每个人都有 属于自己的命运.
同样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决定 人的命运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人们作了 诸多探讨.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一个影响人们长 达几千年的命运观.同任何迷信的说法一样,这样 一
种命运观是先哲们在当时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不发达的情况下,面对人与自然的诸多难 题和人生的摇摆不定的一种合理想象而已,认为决 定人的命运的力量在于"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们大多能认识到这个命运观没有科学依据,充其量 只能作为失败时的一种心灵慰藉和没有事业心的人 们的一种借口而已.
另一个对人们有着深刻影响的命运观就是"性 格决定命运".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着名 论断,到现在,人们对这个论断还深信不疑.性格 是不是决定命运的力量?三国时期的张飞,性格暴 躁,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屡建战功,成为一代名将; 曹操生性多疑,阴险凶残,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就 霸业……如此等等,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人性格 并非没有缺点,失败的人性格并非没有优点.性格 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
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轻浮,沉稳,粗俗,细 致等.性格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它绝不是决 定命运的全部因素.因此,"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判 断是不完整,不准确的."性格就是命运"这句格言 能深人人心,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在自然经济条件 下,即便是发展到封建社会,人们也是依靠与森林, 河流,阳光和雨水等自然条件交换而获得有限的生 活资料,并依附于神灵,奴隶主,封建族长,家长, 被迫沿着大致相同的轨迹去生活,每个人的主客观 条件大致相同,因此,性格对于人们命运的影响就 收稿日期:2007—03—15
作者简介:汤秉遵(1945一),女,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生命科学学院基础系主任,
高级讲师.
2007年第2期成功素质教育研究7
会突显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在市场 经济的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得到充分的 发挥,影响和决定人命运的因素越来越多.与此相 应,社会对人的个性越来越宽容,性格对人命运的 影响不断减弱.因此,一个人要改善自己的命运, 如果仅仅着眼去改变性格是不够的,只能从多方面 改善和提高自己,才能有效地改善自己的命运. 尽管如此,"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论断的提出仍 然有他的积极意义.它标志着人们对命运的认识, 由虚无转到实在,由外在转到内在.
"商数决定论"是又一种给人们以深刻影响的命 运观.它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某种"商数"决定的. "商数决定论"首先是美国学术界提出的"智商决 定论",美国学者c?默里和R?理查德?赫尔斯坦
将其表达为"智商就是命运".这种理论认为,智商 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拥 有财富的多少,同时也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的影响. 智商,即智力商数,表明一个人聪明或是愚蠢的程 度.智商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命运,但智 商绝对不是决定人的命运的唯一因素或最终因素. 要不然,人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诸葛亮聪明过人, 多次大败魏,吴,但最终却没有成就霸业;方仲永 自幼聪慧,但最终却一事无成;中国少年科技大学 的学生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预期的成就,且有 了成就的人其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如同性格一 样,智商并不能独立决定人的命运.一个智商很高 的人,可能是一个处处碰壁的不得志者,甚至可能 沦为罪犯;一群智商不相上下的人,其命运可能互 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差悬殊.而且,智商也不是一 成不变的:勤于学习和善于思考者可以提高智商, 懒惰和浮躁者可以使智商降低.
在提出"智商决定论"的同时,又有人提出了 "情商决定论".这种理论认为,智商对人的成功只 会产生20%左右的作用,其余的主要由情商决定. 与智商相对应,情商这个概念被释为"情绪商数", 它表明一个人控制情绪,把握自己的能力.与"智 商决定论"一样,情商也只能是影响人的命运的因 素之一,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
此后,人们还进一步延伸出了"胆商","财
商"等概念,这些概念被称为"商数理论"."商数 理论"中的所有概念和命题,都只能作为影响人们 命运的某一方面的因素,而不能作为决定命运的唯 一
因素."商数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也只是揭示了 影响命运的部分因素,因而"商数"不能决定人的 命运.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代表财富和经济的转移. 因此,知识决定命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 其实,知识并不能直接决定人的命运.要不然,我 们就不能理解为什么高尔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却能 成为文学家?为什么爱迪生没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 却能成为发明大王?为什么很多只有初中以下文化 水平的人却能成为知名企业家?由此可见,知识并 不能完全决定人的命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既是竞争,人 们就特别渴求机遇,"机遇决定命运"的观点占领了 很多人的头脑.机遇是重要的,没有机遇,人们将 一
事无成.但是,仅有机遇也是不够的,机遇也不 能完全决定人的命运.同样面临改革开放的机遇, 有的人抓住机遇,或求学成功,或从政成功,或打 工成功;而有些人则是在开放的浪潮中浮浮沉沉, 空叹命运不济.这表明,当机遇来临的时候,有的 人能发现机遇,而有的人则不能发现机遇.同样是 经营股票,有的人战则必胜,而有的人则屡战屡败. 这表明,面对已知的机遇,有的人能够把握,有的 人则不一定能把握.因此,决定命运的因素不是机 遇本身,而是机遇以外的东西.
那么,决定命运的因素究竟是什么?答案是: 素质.
素质是主体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教
育和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有利于个体可持续性发展的 比较稳定的内在要素.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现 行对素质类别的划分,或三分法,或五分法,或八 分法,有的还将素质细化到数百种之多.其实,人 的所有行为都是素质的外在表现,一定的行为水平 体现的是一定的人的素质水平.只有提高素质水平 才能真正提高人的行为水平,这正是当今社会强调 提高素质和开展素质教育的原因.
尽管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对大学生而言, 核心的素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心理素质,能 力素质,社会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既包括智力 因素,如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 力,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如情绪,气质,情感,性 格,意志,信念等.智商和情商都属于心理素质的 范畴.成功者和失败者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区别在于: 成功者总是对自己的行动充满信心,而失败者总是 在行动前把结果想象得很糟糕而缺乏信心;成功者
中南论坛2007年第2期
面对失败总是想象着下一次一定会成功,而失败者 却总是被挫折束缚着手脚.成功者面对机遇果敢行 动,失败者面对机遇犹豫不决.这些正是面对机遇, 有的人能成功把握,有的人却坐失良机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系统的核心素质, 那么思维素质则是核心的核心.有的人把握命运的 能力很强,无非是聪明一点,办法多一点,而这种 "聪明"和"办法",本质上体现的是较高的思维素 质水平.思维素质的差别,主要是思维方法的差别.
因此,现代教育强调思维方法的训练是完全正确的. 思维素质是素质系统中核心的核心,那么,知 识素质则可以说是这个核心中的"仁".知识不是命 运的决定力量,但这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恰恰相 反,人的素质对知识有着决定性的依赖关系,知识 在人的素质提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 人类社会,知识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以及相应的 载体存储和传播;在个人,知识通过记忆活动,以 大脑神经细胞为物质载体存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每个人大脑中的知识量不完全一样,内容也不尽相 同.因此,人与人之间知识存储存在着量和质的差 别.知识素质的差别,带来了思维水平和判断能力 的差别.这也就是在同样的形势面前,有的人能发 现机遇,有的人不能发现机遇的原因.
能力素质对于人们把握命运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的一切想法,一切目标,只有通过相应的能力 才能实现.能力素质也是一个涵盖面极为广泛的概 念,人的所有行动都可以称之为能力素质,包括观 察力,思维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等, 可以说,人们实现每一个目标都是能力素质的综合 作用的结果.那些学富五车的人为什么只能混同一 般?一条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大多缺乏能力素质,他 们所学的知识是死的知识,是没有转化为现实能力 的知识.
任何个体都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任何社 会关系都是以人的交往为纽带的.因此,人们要把 握自己的命运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素质.社会素质是 指个体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参与社会活动,承担社 会角色,从而塑造自己的社会性,提高适应和改造
社会能力的变化过程.社会素质在本质上体现的是 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主要包括观念素质,政 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人际关系素质等. 有的人知识很丰富,能力也很强,但却把握不了自 己的命运,做不成大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社 会素质不够,他们或者在观念上不能与时俱进,或 者法律道德素质差,或者沟通能力缺乏,因而在实 际工作中,要么犯错误,要么障碍重重.现代教育 强调教育与社会的紧密结合,也正是为了提高受教 育者的社会素质.没有良好的社会素质,人们不可 能成就大事,也不可能有好的命运.
人的素质具有整体性特征,人的任何一种成功 的行动都是多种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性格,情商, 智商,知识都是人的素质方面之一,他们对人的命 运有着深刻的影响,但他们不可能单独地决定人的 命运,决定命运的力量是人的整体素质.有一个 "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低的一 块木板;要迅速,有效地增加木桶的存水量,莫过 于先去弥补最低的那块木板.这个理论告诉我们: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同时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如果 只提高某些方面的素质,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相关 素质,就象加高木桶的几块木板一样,其结果只能 是功亏一篑.
我们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剧? 烈,最深刻的变革,每个人主动也罢,被动也罢, 都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只有努力提高自身 的素质,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能争取一个好的 命运.
素质是决定命运的真正力量.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
[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作文三:《素质决定命运》2500字
素质决定命运 电大助您成功
电大开放教育超市介绍
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简介
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简称柳州市电大)是一所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字、音像教材、计算机及其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成人高校。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为主组成的优秀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其中包括: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专科;广西电大开放教育专科;成人专科;普通专科;中专以及多所重点高校的网络学院。2002年12月学校开放教育项目已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试点中期检查评估,为柳州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众多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成为柳州市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超市”。
1、开放教育——新型的教育模式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由中央电大与国内重点高校联合举办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有以下不同:?入学方式不同。开放教育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等没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不需参加入学考试,只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学水平测试即可入学。电大其他类型的学生则需要通过普通高考或成人高考录取。?学习方式不同。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确定学习年限,可自行选择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而电大其它类型
开放教育学生可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的学生则往往以传统的班级建制进行学习。?
服务(包括多种媒体教材和多种现代化手段)进行自主学习,而电大其他类型的学生则较多地依赖教师面授,对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学习支持服务的依赖相对较小。 2、入学水平测试——有针对性的实施分类教学
报读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均需参加入学水平测试。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择优注册和便于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和组织教学。本科各专业的入学水平测试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决定,相当于本专业成人专科毕业水平。专科入学测试内容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
3、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考试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科、本科各专业均按业余3年安排学习计划。本科考试命题由合作高校和中央电大共同组织,主要由合作高校负责、中央电大参与。专科考试命题工作由中央电大负责。选修课的命题由广西电大负责。考试工作由柳州市电大组织实施。 4、完全学分制——自主学习的制度保证
完全学分制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
理制度。实行完全学分制,要求各专业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规定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完全学分制允许学生修业年限为2-8年。学生可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可申请提前修课或延迟修课,只要在2-8年内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达到毕业最低总学分的要求,就可以毕业。
5、学习支持服务——助您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
开放教育为您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有:
多种媒体学习材料:包括文字主、辅教材,录音、录像带、VCD光盘,CAI课件等。 助学服务教学信息:直播课堂,计算机教学网页,电子邮件辅导,电话咨询,VBI教学信息,
BBS网上讨论,语音信箱等。
指导性教学文件: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入学指南、学籍管理
办法,考试说明等。
集中辅导、指导:组织面授、研讨,指导实验、学习、社会调查等。
教学设施:图书阅览室,多媒体视听阅览室,网络计算机阅览室,直播课视听教室等。 6、多种形式为您提供咨询、指导和答疑服务
电大向学生公布每个开放教育专业的教学信息网页,以及课程负责人的电子邮件地址和答疑电话号码等。学生可以通过电话或计算机网络向教师提问,并得到教师的电话答疑或网上辅导。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帮助学生解答问题,也可以通过教学网页讲解共性问题等等。 7、过程与结果兼顾的计分方法
开放教育每一门课程的总分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形成性考核成绩(既平时作业成绩),它占课程总分的2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它占课程总分的80%。
每一门课程的总分只要大于或等于60分就算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每门课程的学分数可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查询)。
8、规范的学分制计费办法
学生在入学或每学期开学时,先要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确定本学期的学习课程(同时可查出其学分总数),然后再注册交齐学费。学费的多少是按所修课程的学分总数乘以每个学分的收费标准计算的,即:学分总数×每学分的收费标准
经物价部门核准的学分的收费标准为:
本科:理工科和外语类90元/学分 文科和经济类80元/学分 师范类75元/学分
专科:理工科和外语类75元/学分 文科和经济类65元/学分 师范类50元/学分
9、重修重考——为您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
所有课程均允许重修重考(需交费用20元/门),并允许以其中较好成绩进行毕业审核和学位审核。
10、转学、借考和留考——服务更加人性化
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办理转学、借考和留考等手续。
转学:如果因为工作调动、家庭搬迁等原因需要转学时,你可以提出申请,到转出、转入学校办理必要的转学手续。转学前的有效学籍信息,到转入学校后仍然有效。
借考:如果因为出差或其他原因不能在本地参加考试时,只要你当时所在地的电大有相同的考试,你就可以在那里参加考试(借考)。
留考:如果在参加考试时,报考课程的考试时间发生了冲突(不同报考科目被安排在同一时间考试),你就要到教务处登记,按规定的考试时间先参加一门课程的考试,冲突的课程学校会在前一课程考试结束后,另为你安排时间进行考试(留考)。
11、毕业证书——学业成功的证明,国家承认,令您放心
实行完全学分制,学分8年内有效。学生修满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达到毕业最低学分(专科76学分和114学分两种,本科71学分)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即颁发国家承认的专科或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国家教育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授予学士学位的专业,学生达到授予学位的标准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可获得有关学位证书。
作文四:《性格决定命运、素质决定命运》3000字
性格决定命运、素质决定命运
八种心理优化快速调节法
走过六月,我深深体会到:能否在这千军万马竞争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因为每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而是你是否具备克服万难、向上攀登的勇气。高考不仅在考知识储备,还在考思维、考意志。高三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面对学习的重压、意外的干扰、艰难的扶持,你何去何从,意志薄弱,往往满盘皆输,而最后的胜利者却必定是那些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秦斐
许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高考状元们在自述学习方法的文章中都是以“小木桶原理”为例来说明各门功课均衡进步的重要性:高考成绩比作水桶里的水,六门功课比作六块长短不一的木板。水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高考成绩的高低与差科、弱科的进步紧密相关。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科学的说法应当是“素质决定命运”。高考成功原因的直观分析固然与六门科目的均衡进步有关系,但决定高考成功的不仅仅是这六块木板,还有其他许多木板和这六块木板共同箍成高考成功的大水桶:目标的设立、计划的制定、好习惯的形成、信念的激励、潜能的发挥,心理的调节等等。
要想迅速有效增加木桶的盛水量,莫过于弥补最短的那块木板。从“大木桶理论”中我们悟出一个道理:要想取得高考成功,既要对各科中的短板功课——差科弱科花大力气提高,更要对学习心理的短板素质——紧张学习中产生的种种不良心理波动、心理失衡现象进行快速自我优化调节。
反面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记得《广州日报》曾报道过深圳罗湖中学一名平时成绩极其优异的考生,因压力过大晕倒在考场上弃考的典例,《扬子晚报》也报道过南京金陵中学的一名尖子生在进入考场后因过分紧张导致双手颤抖约半小时无法书写答卷,最后大脑一片空白,饮恨败北考场,《清华状元学习法》和《中学生各
科无敌状元学习法》书中对这些也做了详细地分析,同学们可以登陆中国学习与记忆教育研究中心的网站(.51yogo.)进行系统的学习。
每年高考中均发生过许多平时成绩很优秀的考生因高考压力过重,诱发考场上高度紧张导致惨败的现象。大家常常简单用一句话:“发挥失常”浅释之。问题的焦点是:他们为什么会“发挥失常,”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彻底消除考场上的“发挥失常”的心理短板现象,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平时熟练掌握多种心理快速优化调节手段,磨励出过硬的应考心理素质。那些成功考入名校的骄子们与其说他们是学习上的高手、方法策略上的高手、下苦功夫的高手、倒不如说他们是学习心理快速自我调节优化的真正的高手。
?放大对比调节法。紧张学习中一旦发觉自己的心理失衡,产生悲观、失落、发怒的心理失调现象时,一定要保持意识的清灵,马上控制住自己,进行放大对比联想,全国有四百多万考生,每位考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几百万莘莘学子每时每刻受到的失败、打击、挫折,不知比你自己要多多少倍~
把自己融进这四百多万考生中比一比,你会发觉自己这点烦恼杂念是多么微不足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每年状元仅有四十多名,每年的高考骄子仅有数百名,每年有幸考入名牌大学的考生仅有几千名,其余的几百万考生都与你一样普普通通,那一丝一毫的一点一滴的打击算得了什么,
再和前几届已失学已落榜的上千万同龄人相比,他们一辈子是命中注定与大学无缘,每天为自己的生存和事业四处奔波跋涉,而你自己不是还有90%以上的高考成功把握吗,
如引理智清醒进行自我放大对比联想:把自己与全国四百多万考生联系起来,把自己心理上的失败、失落、烦恼、挫折??等种种心理失调现象始终与同一起跑线的几百万考生比一比,你内心会不得不承认:自己学习中的偶而失手是多么微不足道,轻微得如阵风一样无踪无影。
?人生回忆调节法。如果你对高考的感觉是压力太大了,有些承受不了。不妨把时光推向二十年后,想像你完全全实现人生的梦想,想像你已成为一句有建树的科学家、或是一名经营大企
业的经理、或是一名有名望的学者,把自己逼真想像融入二十年后的成功角色中,站在二十年后的成功角色形象中回忆当年的高考:那些当时看来几乎无法承受的高考压力和喘不过气的学习紧张感,只不过是人生的一种心理体验罢了。
?换位视角调节法。有的同学在复习时遇到下述情况:开始时进步较大,但过一段时间开始焦躁了,甚至自我放弃努力。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称为高原效应。学习上处于高原攻坚阶段,不妨用换位视角调节法去平静内心的焦躁,激励学习的潜能。
? 假设自己就是一名因失学而奔波的打工仔;
? 假设自己就是一名有着微薄收入整天奔跑的送报人员;
? 假设自己就是一名四处推销产品的推销员。 ??
内心逼真进入假设角色中闭目想像十分钟,体验其人生经历,你会感觉到,内心的烦躁立刻平静下来。这里摘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徐雨闻同学龄前一段话供同学们换位省悟参考:
我应该感到庆幸,自己没有长久陷在自卑深渊中无聊地呻吟,而这一切应归功于那些默默无闻而善良淳朴的人们,是他们给了我信念——差距永远存在,能做到自己最后,便是最大的成功。当我苦恼于自己的平凡与不争,当我为自己事感到差愧。透过忙碌的人群,我看到生活的残酷,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幸运;看看吧,大热天里我躺在家里午休时,街上有那么多汗流满面的人,拉着车子或挑着担子,为生活奔忙;凄风苦雨的夜晚,行人稀少,却仍有一个两个寂寞的小贩,哆哆嗦嗦地等待他们的主顾;街角水果店的女孩,是因贫困而不得不辍学的我的同学,成天站在那笑脸迎客,一晚才睡四五个小时,接着而来的仍然是同样劳累的一天又一天。面对这些,我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阿q式调节法。阿q的心理在人生中是一种莫大的悲剧,但用于心理波动的调节上却是一种立竿见影的妙法:“我是阿q我怕谁,”“我是阿q我怕高考,”“我是阿q我还怕高考失败,”
用阿q式调节法可使自己心理上很快摆脱学习失败的阴影,大大减轻学习的压力,换上轻松自如的好心态,重新冲刺高考的目标。
?生命极限调节法。高三复习中每一位考生可能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低潮期,整日显得有些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来,陷入灰色的消极心态中,生命极限调节法是一种有着极强唤醒力度的心
理调节手段。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四十岁的人被医生告知患上绝症,最多再活三年。他为了使自己最后的生命活得更有价值,便拟出一个“三年要做二十年事”的奋斗计划,以在生命结束前完成自己人生的梦想。其中包括写一本书、学一门外语、游30座名山、看50个城市等等,而且列出计划后便立即行动。在过了两年零八个月后,10项人生目标全部实现。可当他再去医院复查时,却发现是医生当时拿错了病历,自己根本没有病。
这个事例,验证了把潜意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成功哲理:把潜意识置于最危险最紧迫的无任何退路的死地,方可激发出不可思议的生命潜能。
如果从今日起距高考还剩下233天,那么就假定自己的人生生命极限就剩下这屈指可数的233天。用最后233天的生命极限鞭策自己,唤醒潜意识的自我。
天中如何面对高考, 这最后233
如何在最后233天中体验出高考的人生价值,
如何让最后233天的一分一秒都发挥出生命意义的光辉,
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走完最后233天的高考历程,
怎么样在最后233天中爆发出人生的极限潜能,
作文五:《职业素质决定企业命运》25900字
职业素质决定企业命运
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 董建林教授
第一部分 人格与职业素质概论 如果说,中国改革初期80年代是产品时代,所以沿海以廉价劳动力和交通方便占了改革的第一次先机,那么90年代则是技术时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以权力资金关系等优势,占了第二个先机,而进入21世纪以后,则是人文时代,企业
经营的不再是简单的产品技术,而是文化,产品技术等物质手段不过是民族文化
精神的一个物质表达手段而已,如可口可乐等。中国经济的人文时代在哪里呢?
应该在中国文明的发源地——西安。朝华管理学院单教授以重建企业人文精神为
己任,高屋建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我很高兴能参与这项事业。
接连不断的企业家自杀现象在提醒我们,钱作为企业奋斗的唯一目标的时代,已
经过去了,我们应该回头关注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职业素质。今天我讲
的很多观念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震撼性的。所以当你坐到这里时,你已经走出了
自我挑战的第一步:听听具有颠覆性的职业素质理念;当你坚持听完本场讲座,
你已经战胜了自己一次,听不同的意见对中国人并不容易,可能其中很多你不赞
同,但请不要过快下结论,可以留些时间深入反思。最后如果你能尝试顺用其中
的一些原理,那么,可以说你已经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了。
先讲一个故事吧。
1998年8月,在俄罗斯西部城市克拉斯诺牙尔斯克市,我登上了从莫斯科发往
北京的国际列车。刚上车的时候,看到这几节车厢里全是中国人,深为俄罗斯人
对中国人的体贴入微照顾而感动,但几个小时以后,我才明白俄罗斯人这种安排
的真意!
我所在的包厢共有四人,其中有三位是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人。随着时间
的延长,我看到本来并不豪华但却干净整齐的包厢开始中国化了:满桌堆满了鸡
鸭鱼肉,满地扔满了果皮纸屑,关着包厢门偷偷在包厢抽烟??,本来用于抽烟
的车厢接轨处拴了中国人贩运几条狗。走到几个相邻的以中国人为主的包厢看一
看,情况都差不多。原来俄罗斯人深知中国人的生活习性,索性将中国人都放在
一起,要脏你们一块儿脏吧!
这种情况深深地刺痛了我,本来从公司常驻俄罗斯我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借此研
究俄罗斯人的民族精神和心理,探究只有1000年历史的俄罗斯人,如何成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强国,而且几乎没有农民起义。我的基本结论是:
俄罗斯人因东正教原因,有一种贵族专制传统,而中国因儒家原因,是一种土老
财专制传统。如果说人权在俄罗斯是多和少的问题,在土老财的专制文化与政治
统治下,就是有和无的问题了。所以中国人特别富有革命造反精神!
在俄罗斯工作时,与很多同胞讨论中俄谁更发达一些,大部分中国人认为中国比
俄罗斯发达。其实这种评价本身正好反映出我们中国民性的特点:总是感性地以
己之长比人之短,很难理性地分析彼此优劣强弱。当时几年,中国轻工业产品是
比俄罗斯发达,但在人的素质和技术领域,相差至少在五十年以上:俄罗斯城市
人口比例75%,18岁以上成年人85%受过两年以上的大专教育。
引起我对国民性问题的兴趣源于鲁迅先生,在大学二年级,我就写过一篇《论国
民性格》的论文,很多观点现在看来很幼稚,但这一直是我几十年来始终没有放
弃的一个问题,不管我从事任何工作。这种兴趣导致我最终从工科转入心理科学
研究,最后转入对基督教神学的学习研究。大学期间,有幸结识张在林老师,他
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和对真理契而不舍的执著探索精神,作为学者的榜样曾给过我
很大的鼓励。所以,国民素质、心理学、哲学、人力资源管理、精神分析、神学
与宗教等学科,一直是我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素质是一个带有很强时代色彩的词语,它的出现是由于近代150多年来中国对
西方的一次又一次失败而出现的,人们对失败原因探究最终归结到:民族素质。
但因民族素质具有很强烈的优劣含义会使人深感自卑有伤民族自尊心,所以在大
多数情况下以素质取而代之。随着中国加入wto,被迫加入一个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规则的国际经济组织,素质问题更多地带有国际色彩。中国加入wto,
决非有些人所以为的阿Q式的胜利,其本质是中国必须接受国际法则的约束,
而不能再紧关国门黑整蛮干了;桀骜不驯的野马被迫戴上辔头,野蛮人要学习文
明社会的法则,这才是中国加入wto的实质。国际法则是资本主义规则的同义语,参与国际竞争,首先面临的就是产品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核心是人的素质
的国际标准化,最终落脚到职业素质的国际化。 一、 个人素质与职业素质
素质是什么呢?素质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
(主要是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而我们通常所讲的素质更
多是指后天由教育而来的一种知识和德行方面的教养。 素质的意义在于:人生是观念的延伸,人格是观念的展开,产品是人格的物化,
文化是产品的灵魂。素质的意义在于:只有合格的员工,才有合格的产品。 产
品竞争的表面掩盖的是民族、文化和个人素质的竞争。所以,职业素质是一种资
本,是一种有价资源,职业素质的高低意意味着个人市场价值的高低。 决定素质的一个关键的心理学术语叫人格,人格的定义,比较公认的是美国社会
心理学家奥尔坡特(Allport 1937)的定义,英文是:The dynamic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individual of those psychophysical systems
that determine his or her unique adjustments to environment.翻译成
汉语即“人格是为有系統的适应环境的、并为个人所独具的个体动力性的身心组
织。”素质是人格的具体化和通俗化。
职业素质则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在从事某一项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和工作质量。职业素质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职业素质只能通过产品、技术、科学
创新和生活水准体现的。当今公认职业素最高的是犹太人、德国人、日本人、美
国人。
1、 素质教育
素质的经典定义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即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及感觉器
官的特点,这是从生理心理角度界定的。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
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要全面认识素质概念,必须从的发展角度考察,
即从人的自然化和社会化两方面考察。
关于素质的定义目前至少有五说:1)要素说--人的素质是由品德、智力、体
力等多种要素组成的;2)构成说——人的素质是由自然生理素质(先天遗传)、
社会文化素质、后天习得和心理素质(个性品格)等方面构成的;3)发展说——人的素质是由三个发展阶段形成:由心智全面发展(观察、思维、想象、实践
能力等)到身心全面发展(生理与心理素质的统一)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形
成思维、能力、品格等);4)能力说——人的素质不是各因素静态的总和,而
是动态性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体素质的变化,素质说是能力;
5)统一说——人的素质是构成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和适应性。结论是:人的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
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
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体.
学术界就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还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柳夕浪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按照真、善、美、健的价值标准将人类科学的、
道德的、审美的、生活的文化成果,内化为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积淀于个体的
身心组织中。陈孝彬则认为:素质教育是指人的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社会诸因素
的影响相结合,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消除一个人的认识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
之间的差距,以达到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教育。杨银付将素质教育定义为是根据人
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
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
征的教育。杨章宏则将素质教育定义为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形成的追求受教育
者全人格和谐发展,使其能主动适应与创造未来社会的教育思想。张启娜 胡 宏
则认为,素质教育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将人先天具备的学习、创新等自然物
质基础,赋于其历史的内涵及现实的价值,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最优先发
展。
教育界对于素质教育的讨论让我们看到,对于到底什么是素质和素质教育,教育
理论界众说纷纭,并无统一认识,素质教育的问题本身是一个闭门造车的结果。
从素质教育的提出来看,它显然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
就是一个悖论。应试教育难道不是一种中国式素质教育吗?虽然是一种问题颇多
的素质教育。这正如不能因为一个人是杀人犯而否定他是人的道理一样,应试教
育有问题但它显然也是一种素质教育方式,教育界面临的问题只是如何完善它。
素质教育,尤其是重点放在大中小学生层面的素质教育,凸显了国人脸谱化简单
思维的又一危险理论:认为素质是教育出来的。几个基本而简单的问题是:高素
质的标准是什么?实施素质教育的人,他们的素质怎样呢?他们有资格作为学生
的素质老师吗?他们所认为的素质标准具有真理性和权威性吗?
2、 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是一个从鲁迅开始的热门话题,但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方面,至今也
没有突破二、三十年代的水平。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国民在形体、知识、技能、
信仰、心理、团队、人文等身心方面的综合状况,他应包含7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国民素质的评价因标准不同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尤其是涉及到团队、人格、
信仰的差别,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论。一般人们多用前四项来评定。譬如法西斯
在形体、知识、技能、心理方面是很优秀的,用他们的道德人格信仰标准看也很
优秀。如果说个人的生活可分为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三大部分,因职
业生活的是人类中占有决定性意义的活动,所以职业素质构成了国民素质的核
心,最能反映出民族素质的本质特性。国民心理、民族性格、职业素质可以当做
同义语来使用。
21世纪的中国国民素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绘了我国人力资源基本现状:
整体国民素质偏低,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
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
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产业高度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城乡、地区间
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
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规模为8.7亿人。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的人口仿真模型预测,未来20多年里,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
将持续上升,到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亿人左右,要到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规模才会出现逐步下降趋势。其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将继续
上升,并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各种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这样巨大的人力资源,人口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中国教育与
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的资料显示,我国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
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相仿,比日本1907年的水准还差,比韩国低近4年。专家们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接受高层级教育人
口比例过低和初中以下学历人口比例过大。
“中国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专题报告介绍,在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
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和韩国,25—64岁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者比例分别占87%和66%。其中,接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占35%和23%。相比之下,中国2000年25—
64岁人口中受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者只占18%,受初中以下教育水平的占82%,受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水平者比例高达42%。每百人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不足5人。
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偏低,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瓶颈。专家们对
我国目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52.6%十分忧虑。尤其是中部地区一些人口大
省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多年徘徊在45%左右。近半数合格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就意味着他们将直接参与就业或在家待业,长此以往,我国将会积聚大批初
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对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形成不利影响。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受教育水平的人员为主体,占75%左右,其中仅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占33%。
而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者占12.7%,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4.7%。
这种受教育比例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现实中也表现
为高层次专业人员和劳动熟练工人严重缺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种现实产
生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劳动力产业结
构失衡,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3、 职业素质
国民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关系,犹如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一样,互为表里、互为
条件、互相影响。但由于国民是自由的个体,所以改造国民性是一种政治运动如
共产党革命和**等,代价巨大使得这种改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
能的;而职业生活是一种组织化的生产活动,可以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而不须流
血,鉴于经济活动对国家的重要性和国际环境的许可等,无论是从改造国民性角
度出发,还是从在国际市场生存竞争的需要出发,使得职业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
意义。从哲学意义上讲,若执迷于物质决定意识的枷锁,落后的经济不可能孕育
出先进的职业素质,我们真就只能望洋兴叹了;但共产党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建
立社会主义的事实和政治思想工作的成功历史告诉我们,精神思想有时可以决定
物质制度的命运。这就为我们从教育和思想上打造职业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希
望。
当有了人类时就有了职业活动,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意义上的职业含义却不同于
以前的职业含义。现代职业的概念是指在公正、自由、竞争的环境条件下,一个
人所从事的对社会和个人有益,并具有专业性的较为稳定的有偿劳动活动。职业
在社会生活中,主要体现出三方面的要素:一是职业职责,即每一种职业都包含
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是职
业权力,即每一种从业人员都有一定的职业业务权力,就是说,只有从事这种职
业的人才有这种权利,而在此职业之外的人不具有这种权利。三是职业利益,即
每种从业人员都能从职业工作中取得工资、奖金、荣誉等利益。任何一种职业都
是职业职责、职业权力和职业利益的统一体。在资本主义以前的职业活动中,作
为职业活动主体的奴隶和佃农,只有责任而并没有权利,所以不能将这种谋生活
动与现代职业活动混淆起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力是商品,商品是无
阶级性的,劳动力的本质是职业素质,所以职业素质是中性的,与阶级无关。
马克斯?韦伯在《基督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
“(基督教)贵格派伦理观也强调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生就是禁欲道德的实践,
它表明人因虔诚而承领恩典,虔诚的表征便是他从事职业一丝不苟,颇有条理。
上帝所要求的并非是劳作本身,而是人各事其业的理性辛劳。清教徒职业观所强
调的重点总是放在世俗禁欲主义的这种明达事理的性格上,这与路德教要求人盲
从上帝设定的不可更改的命运迥然有别。
“由此,清教徒对于人能否同时操持多种职业这一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条件
是这必须有利于公共利益或个人利益,不致造成对他人的损害和人疏于其职守。
它甚至也不反对改换职业,如果人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这种决定,且其所抱的
目的是从事更令上帝欢欣的职业,即根据普遍原则更有用处的职业。
“一种职业是否有用,也就是能否博得上帝的青睐,主要的衡量尺度是道德标准,
换句话说,必须根据它为社会所提供的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不过,另一条而且是
最重要的标准乃是私人获利的程度。在清教徒的心目中,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
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那未他必定抱有某种目的,所以
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膺上帝的召唤,要尽可能地利用这天赐良机。要是上帝为你
指明了一条路,沿循它你可以合法地谋取更多的利益(而不会损害你自己的灵魂
或者他人),而你却拒绝它并选择不那么容易获利的途径,那末你会背离从事职
业的目的之一,也就是拒绝成为上帝的仆人,拒绝接受他的馈赠并遵照他的训令
为他而使用它们。他的圣训是: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
如此。??
“强调固定职业的禁欲意义为近代的专业化劳动分工提供了道德依据;同样,以
神意来解释追逐利润也为实业家们的行为提供了正当理由。对禁欲主义来说,贵
族的穷奢极欲与新贵的大肆挥霍同样令人厌恶。在另一方面,它对中产阶级类型
的节制有度、自我奋斗却给予了极高的道德评价。对于遵循上帝的旨意而成就斐
然的好人,它习用的赞誉之辞是:‘上帝赐福其工程。’《旧约》中的上帝因其子
民在尘世对他的拳拳服膺而恩赐他们,他的全部威权也必然对清教徒给予着同样
的影响,因为他们听从巴克斯特的劝告,拿自己蒙承的恩典与《圣经》里的英雄
们所领受的殊荣相类比,且把《圣经》的话语都解释成神圣法典的条规。当然,
《旧的》中的语句并非是完全明白无误的。我们已经看到,路德在翻译J?西拉
的书中的一段话时首次使用了世俗意义的‘职业’这一概念。”
韦伯的上述结论告诉我们,“职业就是天职”是资本主义职业起源的基督教信仰
背景。每种职业对其从业人员来说有三种意义:首先,职业是人们合理合法谋生
的专业化手段。人们通过职业为社会奉献劳动,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付给劳动者
报酬,这些报酬成为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其次,职
业是一个人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主要手段。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的实
现需要一定的机遇和物质条件。再者,职业是人们实现信仰责任主要渠道,职业
就是天职。从事一定职业的人,总是以较为固定的内容形式同外界进行着交往,
通过职业活动,人们实现信仰的责任,而职业则给每一个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施
展才干的机会。职业既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又是人们自我实现和完成信仰责任、
与社会进行交往的一种主要的渠道。在交往中必然涉及到职业规则。
二、影响职业素质的关键因素
西安晚报刊报过这样一个悲剧故事:一个军人随同152名战友转业到西安,三
年之内有8名战友相继去世。这些曾在部队担任各级领导职务(最高到团职)
非常优秀健康的军人,转业时都很健康,但转到地方工作不久,因很难适应地方
的人事工作环境而相继因病去世!讲述这个故事的人很迷惘,为什么这些优秀军
人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家人团聚的和平时代?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因不适
应地方工作的要求,没有从心理上完成转业,所以因过大的心理冲突而致病身亡。
当然其中有很多客观原因,也有遭受不公正的时候,但面对社会,个人永远是渺
小的,怨天尤人毫无用处。
这迫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算是高素质呢?高职务与高学历是否能
代表高素质呢?谁是真正具有小农意识的人呢?是农民还是很多所谓精英人物
呢?吉姆?科林斯《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的一书提醒我们:“选好人”永远是任何一个企业成功的第一项工作。而他推崇的高素质人是第五级经理
人。
影响职业素质的因素大体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种: 1、遗传因素 国外学者研究认为遗传占个人素质50-70%,其余才是环境因
素。而中国教育界坚持认为环件教育具有决定性,所以总想通过教育改造人,这
以**和极左共产党人最为典型,如**等运动,鲁迅也想通过改造国
民性而更新民族精神心理,但很可惜都失败了。因为人格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除了信仰,人的人格和素质不可能通过教育而达到持久和根本性的改变。
2、民族文化,民族文化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集体无意识影响
每一个人。文化以其进攻性和保守性可分成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民族文化渗透
在每一个人的灵魂和血液中,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表现是民族无意识的。比如一
个二战前工作在德国的苏联间谍,仅仅是因为在生孩子时用俄语呼叫妈妈而被发
现。
台湾有一架民航飞机失事,据调查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当飞机发生故障时,飞
行员一会儿按自动驾驶一会儿又按手动驾驶,反复变化耽延时间,导致事故处理
不力而致使飞机坠毁。虽然有教令明示:飞机只能处于一种控制状态:要么自动
驾驶,要么手动驾驶,这是西方非此即彼的唯一性选择文化背景产生的驾驶原则;
但中国文化此也可彼也可的中庸思想,导致飞行员本能地胡乱选择按键而不是教
令上规定非此即彼的唯一性选择。关键时候,影响我们做事的并不是教育,而是
童年的习性和民族无意识。
3、人格素质决定于父母 中国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精神分析理论和现
代西方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研究均表明,7岁前儿童的人格决定一生的行动习惯,所以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成人的父亲”;法
国精神分析大师雅克?拉康也指出:1.5岁前的“镜像自我”决定成年以后的人
格。传统教育对儿童的灌输性而非人性化教育,给我们培养了很多双重人格的员
工。教育的失误要由企业来买单。如果有机会我想给大家讲一讲“儿童教育与企
业管理”这样的话题,我们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 4、个人信仰 信仰是解决个人生命意义和工作动力的重要因素。今天是一个信
仰危机的时代,理想失落的时代。过去极左只讲思想不讲物质,今天我们又走到
另一个极端只讲经济和金钱权力名誉地位,不讲信仰、理想、原则。没有德性的
老板,带着一帮没有德性的员工,犹如饿虎带着饿狼,让人不寒而栗! 中国人也
并非没有信仰,但对信仰的忠诚度实在是让人担忧。 5、环境情况如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 经济的开放必须以思想的开放为基础,但
这一切都又通过个人的信仰才能变成个人行动,是外因而非关键因素。信仰的真
正自由和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的精神和物质基础,是国家资本
主义?还是自由资本主义?还是国家社会主义?这对我们的所习惯的传统集权
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职业素质培训的现状
素质教育(含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成功学培训等)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基础,风
行全国的陈安之“成功学”现呈方兴未艾之势。目前国内也有一些从事职业素质
培训的公司,对他们的培训进行分类,大约可归纳成为这么几大类:1)专业技
能培训 2)成功学训练课 3)企业文化培训 4)心理调整训练 5)户外拓展
训练 6)职业资格认证等 。这些内容实际上都是职业素质培训的内容,但被隐
含在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范围里。随着失业人员的增加和就业难度的加大,
现在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个人的名字自费参加上述学习训练。有的企业已
经形成自己的品牌,但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独具特色并
且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方式和内容。这与他们的培训内容和市场定位有很大的关
系。
1、企业文化教育 在国营企业中以前称作思想政治工作,现在则以企业文化
自替代词。承袭儒家传统教育,这首先应当包括中国的各类大学.。
依据中国文化的传统,教育是“诚心正义,修身齐家平国治天下”『四书五经』
之一《大学》书。大学开篇即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
意诚而后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
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是先做人后做事的教育观,被教育实际证明是错误
的。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简单说就是中国现有政治文化的经济体现。民营企业更多
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的烙印;而外资企业主要体现资方本土文化
的特征。从根本上讲,企业文化不过是民族文化的企业化而已,在中国企业尤其
如此。虽然我们现在也在搞资本主义,但强大的本土文化氛围和精神已经渗透到
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所应具有的基本共性企业文
化,并没有真正生根,比如说职业道德、契约意识、公正平等、诚实守信等。企
业经营的事实,不能不使我们承认企业文化的模式性,如Z理论使日本成功,
但是模式是相对的,其中的隐含着规律的绝对性。
企业文化一般公认有三个层次:作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作为表现的企业制度,基
本中性的物化层面,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企业精神。如果用更普通的词观念来概
括,那么所有有关企业文化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回到四个字上“价值观念” ,
它应包含最基本和绝对的管理哲学思想:人权和公平。观念决定一切,没有观念
上的完整性、系统性,管理制度就是随意的,经营管理不可能有生命力和持久性
和连续性;而在观念上具有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企业的决策层。任何伟大成功的事
业后面必须有一个伟大的精神动力,企业的竞争和较量,实际上是精神力量的较
量!企业精神是现代企业竞争的灵魂和决胜的关键。但在公有制、私有制、外资
企业混杂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该宣扬哪一种企业文化呢?儒家文化?马列主
义?三个代表?资本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依照经济决定论的观点,显然
企业文化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具体到一个企业,如何选择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不
是一个简单的事。
3、知识技能教育 除了大学的思想品质教育外,传授知识是大学主要的任务。
但由于现代大学的教育,担负着对学生思想进控制的重任,在专业设置上仍未能
摆脱计划经济国家控制统管的管理传统,使得大学专业知识滞后,人文教育徒有
其表,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从技能知识上,还是从职业素质上不能完全满足工
作需要,新员工进入企业,企业不得不开始进行新一轮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教
育;从社会招聘的员工,受大环境影响,也有同样的问题,加之知识时代的到来,
继续教育成为一个经常性的工作了。于是,企业通过内训和外训,让员工学习管
理学、项目管理、专业知识、人力资源、职业经理技能、情商、沟通技巧、商务
礼仪、营销技巧MBA等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育培训。这也是目前企业培训的主
要内容。但是大多数情况系,这种培训主要是面对中高级员工;对普通员工的教
育培训,尤其是职业素质教育,在很多企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职业资格认证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
格条件,通过政府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
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
历文凭不同的是,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多地反映了
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的实际能力水平。随
着国家对技术复杂、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87个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日益广泛地开展起来。
自1998年实施该制度以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先后组织了秘书、推销员、
公关员、物业管理员(师)和职业指导人员等五个职业的全国职业资格统一考试,
截至2002年上半年累计统计,报考职业资格的人数达48.7万人,35万余人获得了资格证书。随着市场化用人机制的推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更加深入人心,今年的参考人数就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年共有近20万人参加认证考试。同时,今年参加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人员达到24万人,比去年增加5万人。
4、职业规划培训 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大的调整期,国有经济
不再占绝对主流,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二分天下的局面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劳
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据《中国经济时报》
6月17日报道,记者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资源达
1000万人,现存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800万,总计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按今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测算,全年新就业最多也就1000万左右(其中净增就业岗位800万个),缺口达1400万左右。这还不包括失业的农民工。
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国家级的人才市场约有180家左右;但专业从事职业指导
的专业公司则寥寥无几。不久前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40%的人希望得到写简历方面的指导,32%的人希望得到面试方面的指导,21%的人希望得到职业测评方面的指导,其他的则希望得到就业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指导。据预测,
3年后,我国仅高级职业指导师需求就可达15万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
士说,三五年后,无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将不能从事职业介绍。 遗憾的是,在职员工的职业指导培训,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员工职业发展
与企业职业管理是紧密联系的,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但因企业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不得不通过跳槽来完
成,导致员工流动率达30-40%左右。使得企业经常打广告但还是难找到合适
人才,而员工虽屡屡跳槽,但仍难以安心。这反映出企业和员工的团队素质都存
在着缺陷。
据深圳比拓管理咨询公司2001年对深圳100名白领人员的调查,32%的人愿意花1000元以内的费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38%的人愿意为此支付1000-3000元,另外30%的人愿意付出3000-8000元进行职业规划。作为企业,如何利用这样的商机呢?
5、职业道德培训 除了职业资格认证的市场外,以成功素质培训为核心的短训,
也正在成为一种新内容。据报道,(记者那媛)从今年起,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
鉴定考试的理论部分将全部加试“职业道德”。如果考生的技能考满分而职业道
德不过关,也不能拿到职业资格证书。职业道德考核占总分数的20%,即20分。但两部分是单项计算,合并登记分数,也就是说,职业道德考核12分以上为及格成绩,职业道德试点考核不及格视为理论知识部分考核成绩不及格。没有
通过的考生还可以在下一次本职业全国统考时参加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补考。 这种势头表明,职业道德的培训可能会为市场增加一种新的商机。目前市场中的
素质培训是以成功学素质代替职业道德,但因以强调成功为惟一目标,有浓厚的
“成者王侯败者贼”的投机心理,带来很多负面效果。但因他迎合了竞争激烈的
市场中人们心理的需要,加入很多集体心理治疗的方法,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这
类培训能以较快激发受训者的热情为目的,达到一种短时间的火热,给受训者带
来很大的鼓舞和改变,解决了个人在职业成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却不能持久;
很少有公司从树立正确职业道德、改善人格魅力、正确指导就业和职业规划出发,
做一些具有长远价值的教育。他们大都以追求经济效益和一时的情绪激昂为效
果,导致拜金主义泛滥,并引发一些人发生心理病变,甚至精神疾病。使得企业
用人难、找不到可用之人,而人才找不到用武之地的情况得不到有效改善。企业
与员工彼此缺乏长远计划,追求短期行为导致双方沟通困难,员工一年换几次工
作并不少见。职业信誉危机已经成为影响个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反向促
进了成功学培训的旺盛市场需求。可以将成功学的培训看作职业指导发展的第一
阶段。
6、 企业教练术
企业教练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它将运动场上最精彩的部分移植
到企业管理上,通过让企业中的员工建立正面的态度去提升企业生产力,从而取
得最大成果。通过十年的发展演变,企业教练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行业和专业。
企业教练理论认为,在运动场上,体育教练的作用是帮助运动员取得好的成
绩。同样的,企业教练也是帮助被教练者去实现目标,去赢得企业中的金牌。教
练有如一面镜子,以教练技巧反映对方心态,使对方洞悉自己,并就其表现的有
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令对方及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
企业教练的目的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清晰被教练者的目标;二、反映他的心态;三、引导他自己找出解决方
法;四、支持他订出实际行动;五、创造超卓的成绩。教练不是给被教练者一个
现成的方法,而是激励被教练者看到新的可能性,自己找到方法。使得被教练者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成长。
企业教练理论认为,在新世纪里,每个企业管理者都需要一套新的管理理念,
与员工建立一种不同的工作关系,提高企业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练技术
是任何企业领导者都不可缺少的能力。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以教练的
角色去支持员工提升表现和实现目标;同时,他们也需要一位教练在背后支持他
们不断改善自己。(黄骏华文)
7、 成功学培训
以陈安之为代表的培训热潮。追求成功、追求优越地位是所有人的共同天性。但
在今日的中国社会,在人人都以一种浮躁、急功近利方式追求成功,报纸电视连
篇累牍地宣扬升大官发大财才是成功??这种时髦的成功理论已经成为许多年
轻人的座右铭,也给成功学培训巨大的市场商机。其中的佼佼者,非陈安之莫属! 陈安之说:" 我的目标就是帮助你更成功,更快速的实现你的梦想。我25岁成立陈安之研究训练机构时每个月赚一万元,办公室非常小,公司没有复印机;电
视台到公司专访我时,连摄影机都没有办法进来拍摄,每天吃炸酱面及白吐司连
续一整年。短短2年半之内,我开的车子从标致405到奔驰S600,到27岁时是亿万富翁。
“从没有任何人认识我,到我的著作在亚洲畅销数百万本以上,这些成就都是来
自不断的学习,我每年平均阅读四百到六百本书以上,并且上过非常多成功的课
程。在短短十年之内,我的人生有极大的改变,我深信只要你想要成功,并且一
定要,同时持续采取同样的行动,一定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各种成功学训练机构,对陈安之大加宣扬:“他是全亚洲最顶尖的演说家--每小时演讲费高达1万美金,演讲时场场爆满。凡听过他现场演讲的人,不论在工
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仿佛变了一个人,待人处事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浑身充
满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使命,是帮助个人成功和团队致胜的最佳
资讯。”(摘自一成功学网站)
成功学的培训,实际是一种素质训练课,但冠以成功学使他迎合了国人急于发财
致富的心理,须多人自费前去学习,以陈安之为代表的成功学何超级成功学训练,
取得了很大的市场成功。这从一个方面说明,关心自己的职业成功素质,已成为
一种社会潮流,反映出在职员工对职业素质提升有极大的热情。这给企业的职业
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需求环境。
8、 集体心理疗法:
这是传销公司广泛使用的一种训练方法,也可以称为类似传销性质的培训。
目前已有报导,描述了这种训练的思路:杜云生老师是内地最早研究NAC(神经链调正术)及NLP(神经语言学)的专家,自1992年起研究顶尖人物成功秘诀开始,努力实践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是最快激发自我潜能,也是全球最年轻、
最受欢迎的演说家,1996年受邀至各国演讲。
为什么这么多人邀请杜云生老师到各地去讲课,因为他的课程中包括了这些知
识,有行销学、推销学、说服力与影响力、时间管理、提升自信心与行动力、情
绪控制、设定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等,最近杜云生老师会到南昌与你一起分享这些
知识。(《信息日报》2003-07-04 06:57:19)
传销式的培训火爆,除了因他许诺的成功以外,很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满足了现代
社会年轻人消除孤独感、需要关心交流的心理需求,使得产生信仰危机、心理漂
泊的一代人有一种归属感,因此吸引大批年轻人成为其中主力军。李宏志的
*****也因为带有信仰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吸引了大量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大获成功。信仰和心理需求越来越成为一个企业管理问题,一个企业没有一批志
同道合的人共同努力,是不可能长期得到发展的,更不可能立足在竞争激烈的国
际市场中的。
总结分析以管理咨询服务公司名义开展的职业培训,可以发现他们有这么几个显
著特点:1)绝大多数以企业作为营销对象 2)新潮时髦煽情,当时很有效,但
效果难以持久 3)收费较高,一般在2000-8000元左右 4)主要集中在知识、
技能、心理方面 5)课程较短,大多数时间是1-5天 6)以成功学训练为核
心,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很少看到有针对企业普通员工进行职业道德、人文素质、
公关礼仪、人格再造、团队精神等方面的深层教育。目前看到惟一的一个以企业
教练形式作个人心态调整的是“西安三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有一点新意,他
们采用封闭集体心理疗法的模式,带有基督教会团契的特点,能使学员泪流满面
“有感恩的心”,说明很有成效,但存在问题也是激情不能持久,需要不断参加
训练,所以他们在CT1的基础上增加了CT2。CT1为期两天约1800元,CT2
为期五天约4000元费用。参加人对内容承诺保密,但从他们披露的资料看,大
概有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格。
宣扬和崇拜个人奋斗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何以能风靡大陆呢?专家们指出
“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我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成为正统的意识形态。
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人民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以绝对服从集体利益
为应尽的义务,一味地强调无私和克己,把献身公益看作认识价值的全部。文化
转型发生之后,正统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开始松动,个人相对于社会的独立性得到
了较多的强调,无条件地为集体或其他目标而牺牲个人的思想,不再得到认同。
与此相适应,以往人民所追求的抽象而宏大的理想失去吸引力,青少年越来越看
中现实的、功利的、物质性的目标,理想主义的、纯精神的终极价值目标虽然不
是被绝然摒弃,但它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较之以往,大为减小。”(叶澜主编,黄书
光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8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表面集体主义下的极端个人主义名利观,是这些培训的本质,宣言一种成者王侯
败者贼的观念,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职业素质要求。这些培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和问题都留给了企业,成为企业员工的问题! 四、 职业素质决定企业兴衰
日本二战后从废墟上快速发展成经济强国,原因就在于它当时拥有的高素质
科技和管理人才。资料表明,日本在一九一零年就已经达到边远乡村教育普及的
水平,当时的工厂企业管理人员中拥有本科学位的就已经达到47%。2003年
中国的企业管理人员中,真正拥有本科学位的有百分之几呢?
根据对市场竞争的总结分析,职业素质主要由形体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
质、心理素质、团队素质、信仰素质、人文素质这七类因素构成。可分成四大类:
职业形像素质、职业知识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职业团队素质。职业团队素质包
含:认知(信仰)素质;服从(心理)素质;人格(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审美素质,二是道德素质,三是法律素质,核心是对人的尊
重。认知含信仰、思想、语言。
道德是基于人权原则,用来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
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道德的定
义,辞典上多解释“合乎正当规矩或原则的行为”。因信仰、文化的不同,道德
带有很强的民族、国家色彩,道德的本质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所以这里用团队素
质概括,其中包括规则性没有道德含义的内容。道德可分为个人品质、职业道德、
社会公德三种,其中个人道德或者说个人品质是其他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但团队
素质对道德有反向决定性。
职业素质是人格的职业化,人格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他决定
人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职业素质是国民素质的核心。
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大工业化生产使得每个人必
须以专业作为职业的基础,而且这种建立在自由竞争和人格平等上的职业,决不
不同于人身依附且无自主权的奴隶的工作。现代社会的职业化,是与自由、平等、
人权是紧密联系的,没有了得以成就资本主义的这些基础政治基础,从专业化到
职业化就是不可能的。也只有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化和职业素质
才成为举足轻重的有价人力资本,而不是简单的劳动力商品。而如果没有人身自
由和市场竞争需要,也许有专业化现象但绝不会有职业化现象,因为职业素质是
资本主义才有的经济现象。这与美国人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核心基础的观点
是一致的。
职业素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个人职业素质的缺乏会导致个人职业的失败,
员工职业素质低劣的公司一定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而作为国民素质核心的职
业素质决定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品、技术、文化的国际地位。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很高而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却很差,就会成为一个笑
话。职业素质既然有高低之分,那么,职业素质的标准是什么呢?有没有一个国
际公认的国际职业素质标准呢?在资本主义化的国家,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他们
承认人性的绝对性和市场规律的绝对性,这正是WTO国际组织建立的逻辑基
础。中国加入wto也就意味着默认这些规则的绝对有效性,并无阶级和国家之
分。
有没有一个绝对的职业素质标准呢?用哲学语言讲就是“有没有绝对真理”。回
答是肯定的,“没有绝对真理”从逻辑是为悖论不能成立;现实中,20年的经济
改革,已经使国人不能不承认经济规律的绝对性:经济规律不分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只要是市场经济,铁的经济规律谁违背谁就要付出代价,轻者金钱、时间,
重者是生命的代价,甚至亡国灭种。职业素质的模式性实质上是人权绝对性的不
同表现方式,确认了这一点,讨论职业素质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否则,夜郎
自大各执一词,于企业发展毫无益处。
这些绝对真理有时也被称为自明真理。
美国洛杉矶国际神学研究院唐崇怀博士指出:所谓自明真理乃是指那些不需
要解释或实证的道理或原理(Axiological Truth or Axiom).这都是哲学和辩
惑学中最基本的原则, 是一切价值观的出发点,也是一切命题立念的根源。一般
来说,自明真理一旦交付辩论或辩证,那就会越解越糊,越辩越迷。所以凡自明
真理应都会是始于宣告,而止于陈述。凡信仰真理和道德原理都诚属这一类命题,
无需辩证,诚信即可。举个例子来看。美国“独立宣言”中宣述:“我们持这些
为自明真理,就是人人皆平等受造,并由造物主赋予不可间离的权利。其中包括
了生存、自由和幸福的追求的权利。” 其实在这宣言中的“自明真理”一词,乃富兰克林由杰佛逊原来提案中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一词经辩论后更变而来。说开来,不论杰氏立场中所含蕴的人
权神授或富氏立场所含蕴的理性本权,都说明了有些真理是无需争辩,只需陈述
和宣告。对杰氏而论,这些真理的神圣性虽是费解,但人人都有同感,也都会尊
重接受;对富氏而论,这些真理乃可以用理性检验,考究证实,但它既是人所周
知的原理,辩证也是多余,所以不需赘述 坦白说,自明真理之所以自明,绝非因理性而自明,乃因心性的自宣而自明。诚
如帕斯卡尔之“沉思录“(Blaise Pascal’s Pansee)所言“人心自有其理,
是理性所不知不识者 (The heart has reason of its own, which reason
knows nothing about”。这真是一句令人叫绝的肺腑之言。
研究人类文明的专家亨廷顿指出“一些人认为,现时代正在目睹奈保尔所说
的“普世文明”的出现。那么普世文明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观点暗示,总的来说,
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
践和体制。更具体地说,这一观点可能意味着一些基本的但不相关的事情,一些
相关的但非基本的事情,以及一些既不相关又非基本的事情。首先,实际上在所
有的社会里,人类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价值,如把谋杀看作是罪恶;也具有某
些共同的基本体制,如某种形式的家庭。大多数社会的大多数人民具有类似的“道
德感”,即“浅层”的关于什么是正确和谬误的基本概念的最低限度道德。如果
这就是普世文明的含义,那么它既是基本的又是根本重要的,但是它既不是新鲜
的也不是相关的。如果人们在历史上共有少数基本的价值和体制,这可能解释人
类行为的某些永恒的东西,但却不能阐明或解释人类行为的变化所构成的历史。
“
职业素质应包含哪些内容呢?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可将职业素质归纳为
这么几点:
1) 形体素质:形象、礼仪、体质、气质; 2) 知识素质;你知道些什么,以学历为标志。 3) 技能素质;你能干什么。
4) 心理素质:认知、情绪、意志;语言素质:文字、口头语言能力;
5) 团队素质:规范性、服从性、沟通亲和、纪律性。 6) 信仰素质:忠于信仰的程度;
7)人文素质: 汉语“人文”的含义,出自《周易》贲卦喙辞:“(刚柔交错),天
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著
名人文专家尤西林教授指出:“如果我们忠于古代信仰文化背景,就应同意王弼
所注‘文’是源于天道运行的产物。??因此,古代中国‘人文’本意乃是以天
道信仰为背景的礼仪教化,其重心所在并非‘人’,而是礼仪之‘文’。”(《人文
科学导论》33页,尤西林著)
1、 人格与素质概论
人格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他决定人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人格理论
涉及的基本问题有:人格结构、行为动因、成长与发展、异常与调节;人格的职
业表现即职业素质。荣格有态度类型与机能类型说;霍兰的职业匹配理论职业分
成:社会型、理智型、现实型、文艺型、贸易型、传统型;斯普兰格则将职业分
成: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权利、宗教型。人格特质类等,以卡特尔的16
种特质论最有代表性,如乐群性、智慧性、稳定性、好强性、乐观性、有恒性、
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控制性、
紧张性。人格素质决定职业素质和方向。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健康的人格包括六项:a、按社会规范成长扩张,b、
富有同情心并互相热爱,c、情绪安全和自我认可,d、具有现实的定向能力,e、
具有较客观的自我认识,f、一致性的人生哲学或价值体系,g、对个人和家庭的
责任感。
人格是社会问题、健康人格模式、职业选择的依据。中国历史的复杂性导致中国
人普遍的双重人格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儒家思想家们的美丽说法只能代表他
们的理想价值取向,却不能代表国民的实际精神状况。在这方面,中国的“义利
之辨”是一个典型。“重义轻利”是古代圣贤讲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孔子说“舍
生取义”,孟子说“何必言利”,董仲舒说“正其谊(义)不谋其利”;但实际上,
中国人却是最功利、最物质主义的。 更正确地说,正是因为中国人是最功利、最物质主义的,所以才劳动我们的先哲先贤们不厌其烦地、三千年一贯制地大讲
“重义轻利”。先哲先贤这种锲而不舍的努力,使得后哲后贤们产生了误会,误
认为“重义轻利”就是中国国民道德的实际状况。
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的宣教士亚瑟在《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不止一次指出:“中国人所缺的就是良心和人格”,这为鲁迅先生所赞赏的一本国民性研究专著。
亚瑟一针见血地指出:“不仅儒家思想本身存在较大缺陷,而孔大圣人也不严格
尊重史实。莱格博士并不紧盯着“圣人生平的暇疵”不放,而是重点研究孔子编
篡《春秋》时处理历史材料的方式。这部著作记录了鲁国二百三十四年的历史,
向后延续到孔子死后两年。下面一段引自莱格博士有关儒教的演讲,发表在他的
多卷本《中国宗教》中:“孟子把《春秋》视为孔子最伟大的成就,说它的问世
使乱臣贼子惧。作者自己也说过同样的话,并说世人因此了解他,也因此毁谤他。”
但是当孔子谈到世人因此毁谤他时,不知他心里是否充满了疑虑。事实上,这部
书不仅极为简约,而且含糊其辞,具有欺骗性。《春秋》问世后,不足百年,公
羊便对之作了修正与补正,说《春秋》“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贤者讳”。我在
《中国经典》第五卷中指出,“讳”包含三种含义——省略,掩盖和篡改。对此,
我们能说什么呢???我常常想快刀斩乱麻,干脆否认《春秋》的真诚性和真实
性。但是孔子生活在他记录的那个时代,他把历史与自己的笔法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了,如果一个外国学习者采用曲解的办法,使他看不到大圣人不尊重史实的缺
点,中国的统治者和大多数学者可不会怜悯他,也不会同情他的苦恼。孔子及其
弟子一直倡导真实性,但《春秋》使他们的同胞在可能损及帝国或圣人名誉的情
况下,学会了掩盖真相。 这种情况不独中国存在,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都存在着罪恶,只是外国人经过
几百年的摸索,在他们的信仰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管
理制度。在企业的教育培训方面,也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当代美国管理学教授雷
蒙德?A?诺伊就指出:“我们已经看到,传统的培训需求评估包括明确知识、技
术、能力和各项任务。然而,当前的培训趋势要求培训需求评估将重点放在素质
水平上。素质(petency)指雇员胜任某一工作或任务所需要的个人才能。
它可以是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或个体特征。素质模型(petency
model )是要确定完成每项工作所需的素质及与之相应的知识、技能、行为方
式和个体特征。”(《雇员培训与开发》57页)他还给出了建立每一种职业的素质
模型的通用方法。而职业素质就是诸多素质模型的总结与高度抽象,属于培训理
论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由于人们以为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核心,常常发生以职业道德代替职业素质的
现象。
考虑到社会主义用职业道德代替职业素的政治特色,在分析社会主义的职业素质
时,与职业道德一词混用。实际上与职业道德乡对应的职业素质术语是团队素质。
2、政教合一的职业伦理 职业素质(道德)主要有三种理论:一种是社会主义的职业素质(道德)理论,
一种是资本主义的职业素质(道德)理论,第三种如阿拉伯、印度等政教合一型
的职业理论不占主流,极端如恐怖分子类。若将集体主义视作社会主以职业素质
道德的核心,那么,可以将伊斯兰的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的归入一种类型,亨廷
顿早就指出:“就政治表现而言,伊斯兰复兴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有某种相似之处,
它有其经文,是对理想社会的描述,执著于根本的变革,拒绝现行政权和民族国
家,以及有从温和的改良主义到暴力革命的不同主张。”当然在细节上虽有一些
差别,但本质却是一样的。
中世纪天主教、中国封建社会与20世纪纳粹德国和苏联是典型的政教合一国家,
所以其职业伦理就是宗教信条。现代社会则以穆斯林世界为典型代表。他们的共
同特点工作是为了上帝、皇帝、政府和理想,并借此剥夺个人的信仰权与财产权,
甚至生命权。往往会产生国家专治恐怖主义。亨廷顿在论及西方世界与穆斯林的
关系时指出:“在穆斯林眼中,西方是世俗主义的和无宗教信仰的,因而也是不
道德的,与产生这些现象的西方基督教相比这些是更大的罪恶。冷战期间,西方
将其对手视为“有神的共产主义”;在冷战后的文明冲突中,穆斯林则将对手视
为“不信神的西方”。 3、社会主义职业理论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的职业道
德原则。
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职业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职业道德具有阶级性,社会主
义的职业道德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化。社会主义的学者一般认
为,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
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
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
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
准则。
集体主义作为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是首先由斯大林提出的。他在1934年7
月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一次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集体主义"这一概念。其基本
点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
须服从集体利益。
社会主义伦理专家罗国杰指出,集体主义原则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联系
着的,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人性的基本理论中引申出来的。集体主义这一无
产阶级的道德原则“不是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一前提出发,它强调的是人
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类全部历史就是人性不断改变
的历史。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随着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不断演变而发生变化
的,特别是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更替而发生变化的。” 罗国杰反复强调,集
体主义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相联系的一种价
值导向,而个人主义则是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经济制度服务的。 有学者指出:“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我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成为正统
的意识形态。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人民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以绝对
服从集体利益为应尽的义务,一味地强调无私和克己,把献身公益看作认识价值
的全部。文化转型发生之后,正统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开始松动,个人相对于社会
的独立性得到了较多的强调,无条件地为集体或其他目标而牺牲个人的思想,不
再得到认同。与此相适应,以往人民所追求的抽象而宏大的理想失去吸引力,青
少年越来越看中现实的、功利的、物质性的目标,理想主义的、纯精神的终极价
值目标虽然不是被绝然摒弃,但它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较之以往,大为减小。”(叶
澜主编,黄书光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82页,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1。) 还有学者认为,极端个人主义是集体主义的本质,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富有极端个
人主义的民族,所以才有极端专制传统,斯大林的集体主义就是超级个人主义的
典型表现。但凡有些思考能力的人,不论来自左的还是右的方面,都承认,没有
一个可以叫做"集体主义"的文化。任何被冠以"集体主义文化"的东西必定在骨子里是某个既得利益集团的特殊价值观念,被权势者强加给了整个"集体"。 (汪丁
丁文)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国民素质研究专家解思
忠,对国民素质有这样的观点:一个现代化具备的素质,按照八种素质方面,分
出50个子项。这八个方面是:
1)人格素质,独立人格,主体意识,个性解放,自我实现,自由精神,平等
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人权意识,公民意识。 2)精神素质包括理想,节操,意志,理性思维,发散思维,求实思维,创新意
识,竞争意识,自强意识,世界意识。
3)道德素质包括城市、良心、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羞耻心,职业道德,社
会道德,家庭道德,自然道德。
4)文化素质包括读书习惯,文学修养,人文精神。
5)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6)职业素质包括角色意识,敬业精神,时效意识、团队精神。
7)健康素质包括文明生育,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心里健康,生命质量。
8)身体素质包括情趣美,不贪图仪表。
解思忠认为,这五十个都是基础素质。基础素质在很大程度影响企业领导人
决策当中,创新能力、以及用人能力。
人格素质,一个人缺乏主体意识,缺乏自主自强的独立意识,以为依附于他
人,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揣摩别人的心思行事,这点民营企业好点,国营企业、
政企还没有完全分开,难免企业领导会做出一些决策。有些企业领导人很有魄力,
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拍板,但是缺乏人格和社会民主精神和法制精神,独断专行,
甚至无视法律,这样做出决策,难免失误。
精神素质,如果缺乏理性思维、发散思维、求实思维,也就是思维方式有问
题,缺乏理性、思维混乱,或者是收敛思维,一根筋,想当然,思维水平就不要
说决策了,恐怕连一些具体的思维都处理不好。还搞什么运筹帷幄,如果缺乏创
新意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或者嘴上喊创新,但是思维经验方面欠缺,决策
过程中也会,往往意识不到创新,就没那个意识。
道德素质,一个人缺乏诚实,缺乏责任心,缺乏职业道德,规则意识,胆大,他
做出的决策很可能坑蒙拐骗,触犯法律。
科学素质,如果缺乏科学的知识、科学方法,就可能犯错误,甚至可能上当。
健康素质,是不是健康素质就不影响决策?它的影响非常大,它不是身体健
康。
心理健康, 你心胸狭窄,小肚鸡肠,无端猜忌,这是病态心理,是不高明的
决策。大家知道,商场竞争就和战场似的,有些赢的企业,输的企业,上面这个
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怎么行。古罗马的国王,他是怎么选择领军打仗的将军,
他怎么选拔,他把好多有些要判处死刑,第二天要杀的囚犯,或者第二天被推上
斗兽场,他头一天晚上看这些人的表现,有些第二天要被处决了,或者第二天上
斗兽场,心事重重,睡不着觉,有的人若无其事,呼呼大睡,他就把这些人赦免
了,马上派到战场了,代表打仗,因为他心理素质好,他第二天要杀头,还若无
其事。心理素质不能全是先天的,后天的训练也非常重要,心理素质的训练非常
重要 。
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都会不同程度影响人的决策。通过分析基础素质对于决策
中的影响说明,大家学决策学难以见效,要有基础素质好,基础素质好了,创新
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会达到很大的提高。
解思忠的理论,是公开的第一次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国民素质研究,
尽管分类很粗糙,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必然性,但人不失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有历史性价值,学术价值道在其次。
我国目前的各种教育,并未摆脱苏联教育灌输知识和思想的传统,带有很深的工
具性和非人文特征,停留在生存而不是发展的动物式层面,是一种新奴化、愚民
教育。所以有学者认为,“人的教育,或者狭义的教育,应该定义为‘素质的积
累遗传’,这是人的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的教育的‘本质’”。作者认为,当
今的教育,由于对思维——信仰——人格的机制和规律还没有像对基因遗传的机
制和规律那样已经被揭示和掌握,所以人的教育只能停留在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
的外在行为的教育(传授)水平上。所以作者断言,“当今人的教育,‘本质上’
还是动物式的教育。”传统教育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工具人才”的教
育模式,新型教育模式应是“开发智力——人文素质——独立人格”。
4、资本主义职业理论
16世纪,在德国马丁?路德和瑞士约翰?加尔文进行教会改革以后,在精神信仰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所以严格地讲职业素质是资本主义基督徒中清
教徒的产物,其他社会因为没有第一文明的希伯来文化精神,不能产生资本主义。
马克斯?韦伯的研究结论是:基于契约而非血缘的个人关系,是东西方文化的本
质差别,也是东方不能产生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包括印度、中国等亚洲地区。
他指出: “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
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这就
是本文力图论证的观点。??
“在现代经济制度下能挣钱,只要挣得合法,就是长于、精于某种天职(Calling)
的结果和表现;而这种美德和能力,正如在上面那段引文中以及在富兰克林对其
它所有著作中都不难看出的,正是富兰克林伦理观的全部内容。事实上,这种我
们今日如此熟悉,但在实际上却又远非理所当然的独特观念——一个人对天职负
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
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它是一种对职业活动内容的义务,每个人
都应感到、而且确实也感到了这种义务。至于职业活动到底是什么,或许看上去
只是利用个人的能力,也可能仅仅是利用(作为资本的)物质财产,这些都无关
宏旨。
“这才真正表明了清教徒的特点:‘除非从事某种正经行业,否则人的一切业绩只可是无足轻重,不成体统,他会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懒散闲逛而非工作上;’
他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指有专门技艺的劳动者)会井然有序地进行工作,
反之其他人却陷入长期的迷乱状态中,他们的事业既无适宜的时间也无恰当的处
所。??因之,正规的职业乃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普通劳动者时常不得不
接受临时工作,这种情况在所难免,尽管如此,它依然是一种不足取的临时状态。
无职业者缺乏有条不紊,明达事理的性格,而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性格正是世俗
禁欲主义所严格要求的。
“清教徒对于人能否同时操持多种职业这一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条件是这必须有利于公共利益或个人利益,不致造成对他人的损害和人疏于其职守。它
甚至也不反对改换职业,如果人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这种决定,且其所抱的目的是从事更令上帝欢欣的职业,即根据普遍原则更有用处的职业。
“一种职业是否有用,也就是能否博得上帝的青睐,主要的衡量尺度是道德
标准,换句话说,必须根据它为社会所提供的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不过,另一条而且是最重要的标准乃是私人获利的程度。在清教徒的心目中,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那未他必定抱有某种目的,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膺上帝的召唤,要尽可能地利用这天赐良机。要是上帝为你指明了一条路,沿循它你可以合法地谋取更多的利益(而不会损害你自己的灵魂或者他人),而你却拒绝它并选择不那么容易获利的途径,那末你会背离从事职业的目的之一,也就是拒绝成为上帝的仆人,拒绝接受他的馈赠并遵照他的训令为他而使用它们。他的圣训是: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仅当人为了日后的穷奢极欲,高枕无忧的生活而追逐财富时,它才是不正当的。但是,倘若财富意味着人履行其职业责任,则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关于有位仆人因拒绝发展上帝赐予他的才能而被革出教门的寓言直接挑明了这一点。清教徒时常争辩说,期待自己一贫如洗不啻是希望自己病入膏育;它名为宏扬善行,实为贬损上帝的荣耀。特别不可容忍的是有能力工作却靠乞讨为生的行径,这不仅犯下了懒惰罪,而且亵渎了使徒们所言的博爱义务。
“自从禁欲主义着手重新塑造尘世并树立起它在尘世的理想起,物质产品对人类的生存就开始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控制力量,这力量不断增长,且不屈不挠。今天、宗教禁欲主义的精神虽已逃出这铁笼(有谁知道这是不是最终的结局?),但是,大获全胜的资本主义,依赖于机器的基础,已不再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持了。启蒙主义——宗教禁欲主义那大笑着的继承者一脸上的玫瑰色红晕似乎也在无可挽回地褪去。天职责任的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象死去的宗教信仰一样,只是幽灵般地徘徊着。当竭尽天职已不再与精神的和文化的最高价值发生直接联系的时候,或者,从另一方面说,当天职观念已转化为经济冲动,从而也就不再感受到了的时候,一般他讲,个人也就根本不会再试图找什么理由为之辩护了。在其获得最高发展的地方——美国,财富的追求已被剥除了其原有的宗教和伦理涵义,而趋于和纯粹世俗的情欲相关联,事实上这正是使其常常具有体育竞争之特
征的原因所在。
“没人知道将来会是谁在这铁笼里生活;没人知道在这惊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
会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现;没人知道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理想的伟大再生;如
果不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的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
化呢,也没人知道。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
发展的最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以天才式的语言,深刻阐述了职业、资本主义精神与基督教的关系,
当然基督教并不是要产生资本主义,就其信仰而言社会活动只是一个手段,并不
是基督信仰的根本目的,基督教信仰就其本意而言是对个人的拯救而非对社会的
解放。但信仰的精神,给了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一个精神灵魂,客观上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非洲、亚洲的资本主义和已导致的大量腐败、专制、低效等现象,
还有基于基督信仰的韩国奇迹(25-30%的韩国人基督徒),是对韦伯理论的又
一有力证明。
五、2010年——我们的一道坎 国外专家指出,2010年中国气候会有南旱北涝的可能性,中国百余名专家也提出2010年中国会面临:贪污腐败;劳动力过剩;环境气候的挑战;资源威胁;
劳资冲突猛;国际竞争和信仰的危机。这种中国式的危机会不会导致一场全社会
危机甚至动乱?作为企业家,因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梁济教为什么自杀?十九世纪末,北京大学在文化界极具影响的梁济教授,在他
六十大寿之日,留下遗书,投湖自尽。遗书中指出:中国文化走道二十世纪已经
来到绝境,若不就全力挽救,中国文化便有灭亡的危险,他情愿以自杀来唤醒国
人。
作文六:《职业素质决定企业命运》27000字
职业素质决定企业命运
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 董建林教授
第二部分 信仰素质、心理素质与团队素质
在职业素质的七个因素中 ,最为重要的是下面三个要素:信仰素质 、
心理素质 、团队素质 。实际上人文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最高要求,但
作为中国目前的企业,谈论人文精神有点曲高和寡,只能退而求其次,
从这三个重要素质谈起。
一、信仰素质
1、信仰决定命运
信仰素质: 超越个人和民族利益之上,能使个人和他人获得真正幸
福的生命目标和行为原则。信仰素质核心涉及:什么是你的信仰? 你
忠于自己的信仰吗?
文明冲突的本质是信仰冲突,宗教是界定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正如
克里斯托弗 ? 道森所说 :“ 伟大的宗教是伟大的文明赖以建立的基
础” 在韦伯提出的五个 “世界性宗教”中,有四个: 基督教、伊
斯兰教、印度教和儒教与主要的文明结合在一起,第五个宗教佛教的
情况有所不同。
信仰与宗教的差别信仰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命与生活,使人获得
心灵或灵魂平静安宁的信心原则宗教则是人类以自己的力量和方式,
寻找和敬拜神,以摆脱人生痛苦的活动形式 按照潘霍华的定义:“宗
教乃是人类自我称义,表现了人类主体自下而上的虚幻追求,是人类
信仰的一种堕落。” 。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宗教 存在主义的鼻祖克尔凯郭尔也从存在主义立
场指出,存在的辩证法体现在个人存在时空上的不断生成和变化,而
这种变化发展有着三个阶段或三种境界,表示着质的飞跃。所谓的三
个阶段,即指人生道路上的审美阶段(肉体感官满足)、伦理阶段和
宗教阶段。在克尔凯郭尔的年代(1813—1855)基督教是他的祖国
丹麦的国教,所以他指的是基督教。而就普遍意义而言,宗教阶段不
是存在的最高形式,而应加上第四个阶段:信仰阶段,以涵盖所有宗
教现象而在信仰中达到完全 你必须做出的选择:信仰什么? “一个人拥有信仰当然是他生命尊严的体现,可是如果他的信仰背后
没有一个更加普泛更加深层的信仰—那就是别人有权利选择与自己
不同的信仰—那他的信仰就不是给世界传播福音,而只能带来灾难。
然而,人类悟出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竟然牺牲了那么多头颅和鲜血。
即使在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依然不断有人不得不为此继续牺牲
头颅和鲜血。”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大众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成《信仰的力
量》,将法国的这一段血腥历史展示给一代一代读者,无非是要让我
们明白并且牢记这个简单的道理。 什么是资本主义呢?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督教
什么是社会主义呢?社会主义=公有制+共产党
这个世界有生命力的信仰与宗教无非以下几种,你必须从其中选
择一种:
1)、共产主义信仰;2)、儒释道的信仰;3)、伊斯兰宗教;4)、基
督教信仰; 5)、其它宗教信仰;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伊斯兰——国家社会主义,基督教——西方资本主义,而韩国的发达是以人口
中四分之一的基督徒作为基础的。如果你没有信仰选择,那么只能说
你的信仰就是自己:以人(自己)为神。 两个关键问题:
(一)、人(类)们真的能互相理解吗? (二)、有没有存在绝对普遍的真理呢?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决定着的你的生活与管理行为。 信仰解决三
大根本问题: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目标,生命的动力。落实到职业上
就涉及个人的职业目的、职业目标、职业态度。态度通常是指个体对
环境中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人或事物的认知系统、情绪反应和行为倾
向。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那些不仅仅只为个人一己之私而生活、奋
斗的人所持有的生活原则才能称作信仰。但因现实的复杂性,广义地
讲,一切作为个人生活原则的东西都可称为信仰,就能包含更多的现
实现象。对有些人而言,金钱、权力、自我实现、佛教、道教、回教
等东西,就是他的信仰;对另一些人而言,人权、基督、真理、民主、
自由、爱情则是他的信仰。
那么,有没有一个绝对性的真正的信仰呢?当然有,那就是对真理的
追求,这些真理是美国《独立宣言》所述“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
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
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些
正是资本主义大多数人的信仰。 以美国为例,一篇题为《美国霸权的逻辑》( 2003-08-21 15:20 王
缉思 中国日报网)点出了信仰在美国人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值得
深思:
自由、民主、公民权利、三权分立、政教分离、以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宪法至高无上的法治等等,都是美国社会的成员
一致接受并且不容挑战的原则。这些传统的自由主义原则在美国的历
史进程中早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例如,美国人都认为没有个人自
由和私有制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私有财产得不到保护的市场经济
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美国思想家、理论家、政治家所争论的,不外
乎如何解释和实践这些原则。 简单地说,将美国人凝聚在一起的传统核心观念是“自由”,是一种
个人权利观。所有美国政治派别,都以“自由”为自己的旗帜,无一
例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概括的“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
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表述。
二十世纪末的一项民意调查问道:“你作为美国人最感到骄傲的是什
么?”69%的人回答说:“自由”。[xii]如果单就意识形态来说,美
国国内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政治反对派”或“持不同政见者”。
这套以“自由”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美国的立国之本,通过《独立宣
言》、《美国宪法》、《权利法案》《联邦党人文集》等经典著作化为文
本。华盛顿、林肯等早期政治家的言行,联邦最高法院的一些判例,直到当代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词,美国总统的演说、声明、国情咨文,都在体现、补充和强化这套意识形态。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一立国之本,就没有美国,更没有当今美国赖以称霸世界的实力地位。
王辑思的这篇文章,虽然是批判美国霸权主义的,但也道出一个
事实:“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一立国之本(自由),就没有美国,更没有当今美国赖以称霸世界的实力地位。”这就是说,个人信仰决定国家信仰,国家信仰决定国家命运。美国的强大,与他们的价值观、自由观密切相关,这个来自事实的观点从另一个方面映证了韦伯的职业精神理论。这就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信仰虽多,但能指导个人、国家民主富强的却不多,可能存在唯一正确的信仰。但它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可以通过科学地探索价值观来解决一直折磨人类的问题:“似乎有一个人类的终极价值,一个全人类努力争取的远大目标。不同的作者给他取了不同的名子,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整合、精神健康、个性化、自主性、创造性、生产性,但他们都一致同意这些都意味着充分实现一个人的所有潜力,也就是说他能彻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充分实现他的一切可能性。我并不同意文化相对论,我认为应该有基本的、潜在的而且是跨文化的人类标准;这些标准超越各种文化,并且具有更普遍的人性。没有这些标准我们就会失去批判的尺度,比如说就无法批判调适良好的希特勒国的纳粹。”没有价值体系的状态是一种病态,人类需要一种生活哲学、价
值体系和宗教信仰,就向他们需要阳光、钙和爱情一样。没有价值体
系的人,往往情绪冲动,并持有怀疑一切的态度,容易走上极端。
韦伯指出:“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
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见这样一种状况:工
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
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基督徒。而且在任
何地方,只要资本主义在其迅猛发展的时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放
手地改变人口中的社会分布和职业结构,那么,那里的宗教派别的统
计数字也几乎总是如此。资本主义愈加放手,这一状况亦愈加明显。
在十六世纪,古老帝国中一些经济最发达,自然资源最丰富,自然环
境最优越的地区(特别是大部分富庶城镇),都转向了基督教。这一
转变的结果,直至今天,还使基督徒在求经济生存的斗争中处于有利
地位。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为什么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
时也都特别地赞成教会中的革命?”
看来,职业信仰的重建,不仅仅是一个个人信仰问题,而是涉及一个
国家的信仰重建问题,这正是职业素质决定国民素质的根据所在。
2、信仰决定生命 新的医学研究表明,信仰宗教的人普遍比其他人更为健康而且长寿。
当研究人员对信仰与健康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他们就为
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提出了许多有趣的理论。过去,宗教被认为是那些
受疾病和烦恼所困扰的人们的精神避难所,耶稣巡视古圣地的时候也
通常首先帮助那些受到疾病折磨的人。但如果人们对宗教与健康的关
系所持传统观点是错误的、而信仰真的能增进健康,那又会是什么情
况呢?令一些学者恼火的是,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事实的确如
此。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信仰任何一种主流宗教的人,不论男女,其平
均寿命均比其他人要长;他们的免疫系统功能也比其他的好;他们的
血压比其他低;他们患中风、抑郁症、心脏病和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的
可能性也比其他小;他们自杀的可能性更是远小于普通人。这些都是
世俗医学院校和卫生保健机构的研究成果。即使研究人员对教徒们的
健康史、自我选择的影响(即这些人从病床上起来后去参加宗教仪式
是否会使他们比以前更加健康)、“集体支持”(教会团体通过关怀网
络为那些患病的成员提供帮助)等变量因素进行控制研究之后结果依
然如此。
还有更令人震惊的发现:杜克大学医学中心(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哈罗德?科尼格(Dr. Harold Koenig)博士对所有主流教派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很少参加宗教活动会对人
的寿命产生极大的影响,相当于每天抽一包烟、连续抽40年造成的危害”。
找不到办法时,有时可以从祈祷中寻找到答案。美国癌症协会
(American Cancer Society)最近宣称:“医学找不到办法时,有
时可以从祈祷中寻找到答案。” 现代社会的诸多小秘密之一就是并
非只有虔诚的教徒才祷告。 世界著名的大气物理学家、全球变暖理
论的主要支持者约翰?霍顿(John Houghton)就经常做祈祷, 他
还撰写了许多文章论述祈祷的重要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
(激光光束)的主要发明者查尔?托内斯(Charles Townes)说他
每天都要祈祷。也许博学的权威们听后会嗤之以鼻,但是如果有规律
的祷告真的能使人心态平和并给人的身体带来益处,那么无论各种宗
教有多少真实性可言,祷告者的所作所为则完全是明智之举。(美国
交流杂志)
贾平凹在散文《西安这座城》一文的结尾指出:“现代的西安当然不
仅仅是个保留着过去的城,他有着其他城市所具有的最现代化的东
西,但是,它区别于其他城市,是无言的上帝把中国文化的大印放置
在西安,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所在地了。”
中国文化的魂魄是什么呢?剔除古文化中专制、迷信和愚昧的糟粕之
外,是古长安留给我们的人文精神,是周秦汉唐留给我们敬天爱人的
精神传统,这些精神产生了一个长达千年之久的古代文明,而这种精
神这也正是现代性的核心含义之所在!企业竞争,实际上是信仰与观
念的竞争,一流观念才有可能造就一流企业,如果你的信仰与观念已
经是三流了或者属落后愚昧之列,你已经先输一招,失败只是迟早的
事!,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在中国企业界很畅销,但里面讲的实
际上是一个《圣经》故事,而且作者推荐给读读的12本书中第一本
就是《圣经》,《圣经》——西方文化与富强的天书,世界上发行量和
阅读量最大的圣书,作为要从事现代企业管理和参与于国际竞争的管
理者们,你读过这本书吗?
二、心理素质
当我们涉及职业素之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心理素质时,其实还
是在谈论信仰素质,因为在构成个人的心理素质中,信仰是最核心的
心理素质,其他两个是智商和情商。
美国晓龙基金会CEO曾宪章在2002年北京人力资本论坛会议上指
出:“我们成功的三个条件,用英文三个字用A、S、K,K从三角形可以看出来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在专业的培训
里面培养你专业的丰富知识,培养你才能和经营的天赋,我们把它叫
做成功的基石。有了这个不一定能成功,还要培养中间的叫S(Skill)
S就是技能等,有哪些技能呢?这里面提到有沟通技能、领导力、人
际关系、表达力等等。第三项我们把它叫A,A我们放在最尖端,也是成败的关键。叫做工作态度(Attitude)、或者激情(Ardour)或者思维的方式。也就是你对事情的自信、积极、热忱的工作态度,可
以让你完完全全的投入,让你正面的评价一些事情。假如你能够有开
朗的心情、助人的态度、善良的态度面对所有的事情成功几率就会非
常大。”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总结成功人士的经验后得出结论认为具有健康的人格是成功的关键。成功是个人
的一种心态和心理感觉,成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所以这是成功的深
层心理根源。
美国学者卡尼曼因为“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
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的判断力和决策方面做出了突
出贡献”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前景理论有三个基本
原则:1)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2)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3)人们对损失比获得更敏感。(《读
者》 2003 12 5页),这三个原因讲的是心理素质,但只有信仰可
以改变这三个原则,如共产党人革命初期的自我牺牲精神,20世纪初前后到中国来并牺牲在中国的几千名基督教宣教士。 心理素质的构成是什么?
个人心理可分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又包括1、认知或者智力商数(感觉、知觉、表象、语言、思维、记忆、技能等)2、情感(情商)3、意志 。而心理特征又包括:1、性格;2、气质;3、能力;4、动机;5、信仰(灵商)。所以在组成人格的八大因素中,
我们所看重的知识与文化等认知,只占其中八分之一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都
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
在心理学上统称为认识过程。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和不满意,
愉快或不愉快等态度体验,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情感或情绪。除此之外,
人还能够根据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自觉地改造世界。人能够根
据自己的认识确定行动目的,拟订计划和步骤,克服各种困难,最后
把计划付诸行动,这种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力求加以实现的心理过程,
叫做意志过程。
认识、情感、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这三个
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统一在一起的。而人的心理现象中
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又统称为个性的心理特征。 心理素质就指得是一个人在以下这五个方面所呈现出的心理状况:
(1)认知正确——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客观世界; (2)保持健康情绪(自我激励和控制); (3)保持统一的人格;
(4)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5)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学源于哲学,哲学源于神学,所以心理学理论对人的研究,影响
和决定着管理的人本取向,心理学派可分成四大学四大心理流派:
1、心理分析,以弗洛伊德、荣格等为主,重潜意识和童年对人格的
影响。
2、行为主义(行为科学),以斯金纳、华生等人为代表,这也是中国
的主流心理学理论学派,基本上等于环境决定论。 3、人本主义,讲究尊重人;谁是本?是百姓还是君王?但危险在于
会走向以人为神!
4、精神(分析)心理 (transpersonal psy),以荣格与马斯洛位创始人。认为精神是人的本质。
(一)精神心理学基本理论
psyche这个英文单词,本身包括了心理、灵魂、神鬼,用公式就是:
精神=心理+灵魂+神鬼 精神心理学(在美国又称超个人心理学),
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试图将世界精神
传统和现代心理学加以创造性的综合,进而提供一种包含身体、心理
和精神(body—mind—spirit)的架构来全面地认识人类自己,是
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和财富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
的一个学派 。
只有将现代心理学和世界精神传统关于人性的理论结合起来,才
能形成完整的人性模型。我们在本性上既是心理的(psychological)
又是精神的(spiritual)而精神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为自我(self)
提供支撑性的架构。
人的本质是精神性的
Mind(重合部)
Body Spirit
? Brant Cortright 确定并率先提出了超个人心理学的八项基本
假设,并得到业界很多人的认可,这八项假设是: ? 1. "Our essential nature is spiritual." 人的本性是精神的 ? 2. "Consciousness is multidimensional." 意识是多维的 ? 3. "Human beings have valid urges toward spiritual
seeking, expressed as a search for wholeness through
deepening individual, social, and transcendent awareness."
人类生命确实具有一种精神追求的驱力,表现为通过内在深处的个
体、社会和超越意识而寻求整体的倾向;
? 4. "Contacting a deeper source of wisdom and guidance
within is both possible and helpful to growth." 触及内在的智慧之源是可能的且有益于健康的;
? 5. "Uniting a person's conscious will and aspiration with
the spiritual impulse is a superordinate health value." 将个人有意识的意志和热望与精神动力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健康价
值;
? 6.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are one way of
accessing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can be an aid to
healing and growth." .意识的变异状态是通往超个人经验的道路
之一,也有助于康复和成长;
? 7. "Our life and actions are meaningful." 生命和行动是有意
义的
? 8. "The transpersonal context shapes how the
person/client is viewed." 超个人的背景决定了对咨询者的看法.
“西文的Transpersonal一词,有人说是美国哲学家兼心理学家威
廉? 詹姆斯首创的,也有人说这是瑞士心理分析家和神秘学家容格由
德文翻译的。在60年代以前,这个英文字并不普及,待至美国成立
了精神心理学会,它才开始专业化了。1980年,本人参加了在波士顿举行的国际精神心理学研讨会,塔尔特博士亲口告诉我说:在他看
来,Transpersonal同Spiritual是同义字,但为了专业化,他才改
用Transpersonal。中文的‘精神学’、‘精神心理学’以及‘精神
治疗’,是我们一群中国学者在1978年至1979年之间,在台北保固大厦11楼。经过了一整天的认真讨论才决定的。首先采用的是李
绍昆和徐鼎铭。”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所长李绍昆博士) (二)人格障碍还是躯体障碍?
人格管理是许多企业的管理盲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逐渐超
越了埋头苦干的“劳动力”范畴,成为企业“智慧资本”的重要载体。
于是,企业界对存在于人脑海中的知识价值有了崭新认识。因此,企
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点也从贡献劳动力的员工身上转移到贡献智慧
的员工身上。如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尽管已广泛流传,但面对知
识经济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仍存在一些“盲区”,例如对“知
识员工”的人格管理不重视,企业未能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格管理的理
念、原则和方法体系。
人格本身便是一种有价值的力量。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只有依靠其人格
所产生的威望(地位和权力难以产生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
的员工。因此,组织领导者既是组织人格化的体现,也代表了组织人
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水平。对高科技企业而言,管理者的人格优劣对企
业的成败尤其重要。实践证明,导致高科技企业失败的诸多要素,无
不与人的品质(人格)有关。所以,有学者认为,未来的企业管理将
会以人格管理为核心。
在美国东北大学的学者J?福勒奇看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
务是:物色和引进具有良好人格的专业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如
若忽视员工人格管理,企业其他的管理措施将收效甚微,甚至出现负
面效应。 我国经济学家吴稼祥在《体制障碍还是人格障碍》一文中也指出,由
于不少著名企业家的人格缺陷(障碍),使得企业丧失了改革的契机
而濒临困境。吴稼祥认为,陈旧的企业体制对企业管理者的人格影响
主要表现为:官本位思想;由领袖崇拜积淀为领袖瘾;**思想积淀
成妄想癖;关系哲学积淀成嗜赌症,等等。这些“企业家”喜欢把企
业经营视为权术游戏,把投资变成权力押宝。如某酒业集团孤注一掷,
将企业命运押在央视广告标王上。此举反映出了企业主要决策者的人
格障碍,最终令企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旧的经济体制还“塑造”了不少企业管理者、乃至员工的“政治人格”。
无疑,这样的人格与市场经济机制所要求的“经济人格”格格不入。
前者要的是政治热情、崇尚谋略和幕后行为;而后者则需要它的主人
持“利润眼光”看待经营,强调理性,崇尚博弈和公开竞争。因此,
国内的企业管理者应尽快完成由“政治人格”向“经济人格”的转变,
以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
简单地分,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成这么几大类: 1、神经官能症:一般是指成年人超过3个月但没有躯体原因的肉体和心理痛苦,主要表现是:1)焦虑症; 2)神经衰弱; 3)恐怖症;
4)强迫症 ;5)抑郁症 ;6)躯体形式障碍。在企业员工中以焦虑
症、强迫症、抑郁症最为多见,因为它不明显影响工作,经常表现为
头疼、疲劳、情绪低落、性格暴躁、嗜烟与酒、失眠等症状,为人们
所忽视。自杀的徐凯患得是重度抑郁症,他的治疗也就是6-12个月,
三到五千元的费用。抑郁症约占人口数的10-15%,实际上是人生意义的丧失。
据调查约有50%左右的中小学教师患有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障
碍,大学教师相比之下只高不低,高级知识分子的自杀也成为一个沉
重的话题,如湖南农科院三位中年知识分子的自杀。中国物质主义的
传统,使人们羞于言及自己的心理障碍,更遑论去治疗。其实心理的
真实胜于生活的真实,*****中很多人的自愿自杀,对我们是一个
警告。人是活在心理世界的,如果有一天员工对自己生命也不在乎,
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局面呢?
2、人格障碍:基本有10大类:偏执型人格;分裂型人格;悖德型
人格;边缘型人格;表演型人格;自恋型人格;依赖型人格;回避型
人格;强迫型人格;违拗(被动攻击)型人格;
人格障碍在18最以前形成,遗传与父母的婚姻状况对他有决定性的
影响。人格=遗传+父母+文化(信仰)。中国儒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女性化的自恋型文化:以我为中心。所以导致中国人生下来就带有人
格障碍的隐患。企业家中以偏执型和自恋型人格居多。比如固知己见,
更可能是一种偏执,喜欢学**的派头,是典型的自恋型人格;而
无经济与信仰的原因的工作狂,则有可能是强迫型人格。人格障碍的
人一般人际关系不良,最典型的表现是家庭婚姻问题。嗜烟酒毒赌网,
则可能源于边缘型人格障碍。 我见过一位老师,讲课时条理性非常强,我推测他有强迫型人格,事
后果然发现他的儿子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和轻度精神分裂症。人格障
碍与文化和时代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将现在的人放到**时代,一定
被人为是反革命;反之,将**时代的人放到今天,人们一定会认为
它有精神障碍。人格障碍的人大多聪明能干,而且一般是事业较为成
功,所以人们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但他们的家庭一般大多不
幸,儿女多有严重精神心理问题,甚至大龄不婚。
企业管理中多见的是人格障碍,企业老板更典型。我见过一位私企老
板,资产在千万以上,但年近40未婚。儿时家境贫寒,父母姊妹关系也不太好经常受人欺负。这个人做事认真仔细有股拼命精神,但脾
气异常暴躁,经常夜里2、3点以后才能入睡,所有的合作伙伴都与他闹崩了。这是典型的偏执与焦虑型的人格障碍,发展下去就会疯狂,
在吃喝嫖赌中死亡。人缺钱可以活下去,但缺乏爱的人一定难以偿命。
没有得到过爱也一定不会爱别人,这是儒家文化留给我们的其毒无比
的遗产。儒家文化重等级、忠孝和礼仪,唯独不重平等与爱,每个中
国人既是受害者也同时是害人者。 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需1-5年,甚至终生。最好的治疗当然是家庭治疗,一个爱人如己的丈夫或妻子就是最好的“药”;其次要在一个
融洽的心理俱乐部中;或者请一位心理导师,如果能拥有一位心理顾
问,每月定期咨询会很快见到疗效。建议朝华管理学院可以组织一个
企业家或高管心理俱乐部。如果一个家庭不幸、孤家寡人,每天很痛
苦,拥有财产又有何意义呢? 3、精神类障碍 一般指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自知力,但由没有躯体
原因的心理障碍。精神障碍是重度的心理疾病,但发病原因至今医学
上也没有定论,比如精神分裂症,医学临床治愈率不到30%,另外
70%可能会精神残疾,成为废人!国外用精神分析治疗精神障碍,
用药物配合控制症状,非常有效。 精神障碍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妄想型)精神病、情感性障
碍如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向障碍等。弗洛伊德与荣格在心理学上
的很多研究的成果源于对有心理障碍的一类人的心理(精神)分析,
心理学家认为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奇怪的是心理学上的伟大
发现基本源于对精神障碍类人群的研究,很多天才人物一开始也被认
为是疯子,他们的深刻往往是等到死后才被认识的。所以,到底谁更
正常呢?是精神病人还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呢?
不良文化作为一种毒药,杀人于无形,所以孔子说:上士杀人用笔,
中士杀人用口,下是杀人怀石! 譬如传统小说《水浒》《三国演义》
等,实际上是一种教唆造造反杀人的教科书,当然这与统治者的残暴
有关。但话说回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是中国文化的产品,到底谁
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呢?不相信绝对真理的民族一定会以人为神,互
相残杀。儒家文化正是如此。这样看来,中国人无论古今,大概都有
点精神上的障碍,比如没有人权观念。
中国人不会选布什当主席,美国人也绝不会选**当总统,信仰与
文化使之然也!
4、身心类障碍: 1)应激相关障碍 ;2)、癔症 ;3)、进食障碍 ; 4)、睡眠障碍 ;5)、性功能障碍 ; 6)、毒网赌烟酒成瘾等等;7)身心类疾病如偏头疼、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胃溃疡、
肿瘤病等。
“我国综合医院与各类基层卫生保健机构就诊者中,有25%-40%的患者有心理问题或伴有心理问题。”(载《华商报》2001年11月3日第九版)。专家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生理因素只占
27.8%,而72.2%的死亡是由直接或间接的心理原因所致。如心脏
病、高血压、失眠症、抑郁症等,人们常视其为身体疾病,而忽略了
心理这个重要因素,全国有严重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性变态类、
神经症类、人格障碍等类精神障碍)的人数达1600万之多! 上述这四大种精神心理障碍,除精神障碍和身心类障碍带有躯体症
状,迫使人们经常去医院求治外,神经症也会有明显的躯体表现,人
格障碍是能经常碰到但却被人们所忽视的心理问题。而人格障碍并不
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只是会带来人际交往上的失败,一般情况下并
不为人们所注意。 对心理障碍的治疗,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内心理咨询大体分为四类:
一是从医院精神病科延伸而来的心理咨询,注重用药物治疗;二是从
政治思想工作延伸而来的咨询,注重思想教育;三是从基础心理学延
伸而来的咨询,注重心理测量;四是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主的咨询,注
重人格重塑;五是以抽签算卦为主带有迷信色彩的马路心理咨询。从
所用心理学理论角度讲有心理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心理
(精神分析)等,每种方法各有其特定心理病症治疗范围,在西方发
达国家中,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心理顾问,如同私人律师一样的
普遍。所以,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实际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
乃至个人的文明水平。
我个人在心理咨询中以精神分析的方法为主,配以多种综合性心理治
疗方法进行咨询、治疗,以敬畏生命、尊重人权、爱人如己、更新生
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帮助咨询者重树新生命、新人格,确保你
在任何的良好或恶劣的环境中,都能保有一种平常健康的心理素质:
成功不得意忘形,挫折不悲观沮丧,失败不气馁绝望。精神分析(心
理)学家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
并置根于“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自
我实现而已,人还需要自我超越。
“叫人活着的是灵(spirit),肉体并不是根本。??你要保守你的心
灵,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里发出。”《约翰福音?
箴言》。生命是有限的,肉体是脆弱的,每个人程度不同地都有一些
心理障碍;但有心理疾病若不及时治疗,轻则形成神经症扰乱工作、
生活的正常秩序;重则导致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甚至生命的终结。心
理学及成功学的研究告诉我们:100%成功=20%智商(IQ)+30%
情商(EQ)+50%灵商(SQ),情商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素质,
灵商指精神即spirit。若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事业有成,仅有
知识(智商)和情商(心理)是远远不够的,成功是属于那些具有良
好人格素质的人士的。
中国的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老板人格=老板信仰,但人除了物质需求外,心理需求更重要,但企业老板是行政中心,哪里是心理中心
呢?共产党将支部建在连上,确保了革命的胜利。这个胜利不是赢在
武器装备上,而是赢在对政治与心理的超常重视上。对人的思想与心
理的重视,使共产党人比唯心主义更像唯心主义。国营企业仍然以党
委为作为它的精神思想领导核心,具体到民营企业,我们要问“你的
精神导师在何处呢?”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成分的民营企业,当然
不可能以党委作为解决自己和企业精神导师的方案,那你的选择是什
么呢?
三、团队素质
团队的定义:各个成员互相依附,在心理上彼此认同,在行为上互相
影响;在道德结构上以共同信仰的内心感情体验,作为彼此联系的纽
带,有同属于这一群的感觉。(林秉贤) 团队的组成特点:1)共同目标(满足团队外或内对物质、感情、信
仰的需求)2)团队领袖(工作领袖,精神领袖)3)行为规范(人
格尊严,道德准则和共同准则)4)工作责任(个人的团队价值)5)
忠诚服从(团队荣誉,个人的团队责任)。 团队是因工作而产生的现代型组织,不同于过去的家庭、家族、部落,
因此与传统的组织本质、形式差别很大。针对亚洲地区传统组织与团
队的区别,亨廷顿指出:“在最广泛的层面上, 盛行于众多亚洲社会的儒家精神强调这样一些价值观:权威,等级制度,个人权利和利益
居次要地位,一致的重要性,避免正面冲突,保全面子,以及总的说
来,国家高于社会,社会高于个人。此外,亚洲人倾向于以百年和千
年为单位来计算其社会的演进,把扩大长远利益放在首位。这些态度
与美国人信念的首要内容形成了对照,即自由、平等、民主和个人主
义,以及美国人倾向于不信任政府,反对权威,赞成制衡,鼓励竞争,
崇尚人权,倾向于忘记过去,忽视未来,集中精力尽可能扩大眼前的
利益。冲突的根源是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根本差异。” 团队是为满足完成工作需要而产生的,在完成团队目标的同时,它满
足了个人信仰、心理、物质的需要,成为现代人生存身的基本方式。
从管理角度讲,团队是个人力量放大器。团队建设的基本过程大体有
以下几步:
1)、确定团队的目的和目标: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原则.个人
主义原则:给个人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 2)、确定团队领导:团队领袖的作用 a、决策组织 b、员工管理 c、
绩效管理 d、沟通控制 e、价值导向 3)、建立团队基本工作守则,制定团队纲领
4)、进行团队成员工作职责分析,招募团队成
5)、建立团队精神(信仰、心理、情感等) 6)、建立与外界的联系
研究发现,如果工作群体中的人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较长,那么他们
往往能够形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就大部分群体而言,群体
规范是无意识地通过习惯的力量形成的,这种无意识受文化传统左
右。团队规范起源于群体成员对工作性质的构想和信念;起源于由经
理人员向群体成员传递的有关群体成员是否负责的一种隐含的期待;
起源于群体成员工作的实际条件等。群体规范是触摸不到的,也难以
用语言表达,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群体规范能够使群体成员之间采取
积极、一致的行动。
对个人而言,团队素质通过主要三个方面而体现:价值认知(对目标
和价值观的认同),忠诚服从(服从领袖和组织纪律)、个人责任(完
成个人的责任);核心是团队精神,团队素质包括信仰、规范、忠诚、
责任、能力、心理的等几方面。团队关系受人们对个人和集体的观念
影响,这种关系最基本的两种就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原则,个人主义相信:集体的利益只能是每一个具
体社会成员的利益的总和,只有当社会每个成员的利益得到保证的时
候,集体利益才会得到保证。但是,社会每个成员之间的利益要求又
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所谓的社会集体利益其实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
一定要说存在,那么这种"集体利益"只能是各种不同的个人利益要求之间,进行妥协而达成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而已。而集体主义要求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实质上是又否定了这种均衡状态,其结果是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都成虚幻泡影。这对于率先提出集体主义理论的
斯大林来说,实际的结果就成了他斯大林就是代表集体,代表集体利
益。这样,他个人及其统治集团就能够假借“集体利益”之名行起了
极端的个人主义之实,堂而皇之地实行他的独裁专政。在集体主义制
度下,任何人都不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只可以服从,从不能抗争,
即使冤死囚笼也得默然顺受。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为何集体主义
的国家总是与专制独裁是孪生兄弟。
社会科学家往往想当然地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
现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譬如,住在同一座楼里的邻居会提供公共
楼道的照明;同一社区的人们会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持同一公司股票
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该股票的价格;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售卖伪劣产
品的商家作斗争;同一国家的国民会支持本国货币的坚挺;全世界无
产者会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家的剥削。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美国曼瑟?奥尔森教授发现,这个貌似合理的假设并不能很好地解释
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产生。
相反地,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极其有害的
结果。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的理想为什么常常无法实现?原来,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
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例如,由于罢工的胜利,工人们获得
加薪,这对所有工人都有好处。但是,那些参加罢工的工人却承担了
所有的风险和成本。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的行为。
“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是搭便车者的祖师爷。南郭先生不会吹竽,
却混进了宫廷乐队。虽然他实际上没有参加乐队合奏这样一个“集体
行动”,但表演时毫不费力的装模作样仍然使他得以分享国王奖赏这
个集体行动的成果。
奥尔森因此得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结论: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理
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作贡献。集体行动的实现其
实非常不容易。当集体人数较少时,集体行动比较容易产生。然而,
随着集体人数的增大,产生集体行动就越来越困难。因为在人数众多
的大集体内,要通过协商解决如何分担集体行动的成本是十分不容易
的。而且人数越多,人均收益就相应减少,搭便车的动机便越强烈,
搭便车的行为也越难被发现。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为数少于1%。
人的决策行为究竟能分成多少不同种类?经济学家发现,不同文化的
社会中都存在一些利他主义者,但这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毕竟是凤毛麟角,为数少于1%。模型类比结果显示,一个群体或社会中如果有3%的利他主义者,整个社会的风气和行为规范就会出现
可喜变化。
实验经济学家设计了诸如「哀的美敦讲价实验」和「信任游戏」等决
策实验,对人的行为进行窥探。许多这一类的研究都发现,40%到
67%的人属于「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一类。这类人被称为「规范
使用者」。另外大约有20%到30%的人是自私自利的人,这类人就
是奥尔森模型假设的那种人。无论别人如何善待他们,这些人都不会
有所回报。这类人被称为「理性利己主义者」。运用同样的比例,三
个和尚中应有两个是「规范使用者」,一个是「理性利己主义者」。
我们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不断地灌输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
益服从国家利益这种群体至上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但是,从《集体
行动的逻辑》到《国家的兴衰》,《权力与繁荣》,奥尔森让我们看到
的却是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先个人后集体,先集体后社会的利益取向,
这也是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所证明的事实,如合作化、**、人民公
社等,还有其他的团队的问题如1)去个性化,凶残愚昧过于个体2)
优或劣于个体:效率很高或很低3)从众行为:堕变成集权主义,这
些人性弊端至今还顽固地表现在我们的社会里。瓷器店里的哄抢打碎
了许多贵重的瓷器,其结果看似不合理,其实非常合理。集体主义一
词所包含的思想,远未能解决这些问题,也阻碍了我们对群体与个人
理性行为的进一步研究了解。从国营公司的低效、劣质,到私营企业
的违法、污染,说明团队问题的复杂性超出想象。 有关团队的几个值得注意的结论:
一、群众是一群流氓?
1)、 群体智力等于群体平均水平智商!支配群体的是情绪和本能,
深层是民族无意识(旁观者效应)这是由两位法国人勒庞和塔德开创
的“群体心理学”对群众的结论。群众很伟大,但容易变成洪水猛兽,
所以民主可能会选出法西斯。只有建立共同的信仰的群体,才是真正
有力量的,如教会、党团、军队。
2)、人是不能被教育而改变人格的,人生而被决定(先验论),环境
及教育必须顺应人性而不是企图改造他。这是中西方心理政治学的根
本差别,企业老板只能选合适的人使用,而不要想教育出合用的人。
3)、群众的心理特点:简单、直观、形象,群众不是用大脑在思考,
而是用肚子在思维,所以面对大众的宣传必须简单形象直观,美国总
统选举的特点与此吻合。传销式培训洗脑也是使用了这个原则。共产
党人在这一方面最成功,共产党人的群众运动就是最有效的群体心理
活动。
二、几种典型的团队
1、教会——这是典型的信仰组织和精神组织。在基督教中,由约翰?
加尔文《基督教教义》所建立改革宗长老教会,唯一能与天主教主教
式金字塔的组织抗衡,这也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基础。1620年去
美国的“五月花”船上的基督徒,就是在这个教义基础上建立了美国
的民主和强大,而不是孟德斯鸠的所谓三权分立。他的核心原则是政
教分离,但互相监督。
共产主义理论源于16世纪基督教中的激进派:托马斯?闵采尔,恩
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一书中说这人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党
委组织是教会的模仿。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全民基督化而不需要企业牧
师。但民营企业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呢? 2、军队——纪律组织,服从是天职,这是不讲民主的完全强制的组
织。政教合一的国家与此类似,而中国社会在传统上是政教合一的,
今天的企业老板想做“皇帝”和“上帝”,只能是死路一条。
3、企业——经济组织,企业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平等基础上的经济组
织,所以他不能强制,只能实行契约化。吸取军队的纪律与教会的信
仰和自觉,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但如海尔集团,采取的是半军事化
的管理方式,是典型的国有企业政教一体中比较成功的典型。但由于
这管理是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员工从依从到内化进而服从,采取高级愚
民政策,所以难于持久最终结果将与长虹一样结论:信仰通过团队实
现
4、几个重要问题: 1)、你的核心管理团队在哪里呢?
2)、你的核心员工团队在哪里呢?
3)、企业的精神导师在哪里呢?是否需要建立准教会组织或党委组织
呢?
在勒庞或弗洛伊德之前,有关群众心理学的思想并非不见于文献
史。苏格拉底就是死于被他“说话太有道理”所激怒的雅典民众;马
基雅维利在给他的“新君主”献计时也说,人皆善于“忘恩负义、反
复无常、装模作样、虚情假义”,所以统治者与其博取众人爱戴,不
如令其恐惧更安全。显然,这些话与群体心理学中那些洋洋洒洒的叙
述相距不远。他们虽没有明确表述群众心理学的原理,却都暗示着对
英雄和民众组织健全社会的深刻怀疑。
有专家指出,与现代相比,近代以前的世界在精神和制度权威的
稳定性方面远非今日能比,而动员民众的手段则大为逊色,历史依然
可以主要由帝王将相或宗教先知来书写。从这个角度说,群体心理学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是与宣传的技术手段分不开的。今天,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广告策划,经销商还是演艺明星,都在猜度群众心理,因为只有群众能为他们提供权力的正当性,提供金钱和名声。对于前一种人,我们在了解了“群众心理”之后,不可不警惕他变成一个事事绕开成规尤其是独立的法律程序,直接发动民众的“魅力领袖”。至于那些只为个人博取经济利益者,政治运动中的“群众人”在他们眼里已然成为马尔库塞笔下不长出息的“消费大众”,所以只要遵守游戏的规矩,学习和运用一下群众心理学,比如找来各路名流充当一时的“消费领袖”,并无大碍。
有专家提醒说,有一点是这两种人都值得牢记在心的,正如艾略
特所说,人这种东西承受真相的能力很有限,遁入虚幻之境是他消除痛苦最有效的心理机制之一,所以他喜欢那些折射出某种集体幻觉的东西。但是在现代社会里,这种喜爱总是短暂的。韦伯把它视为“魅力领袖”的事业逃不掉“平庸化”命运的根源;用莫斯科维奇的比喻来说则是,私奔时的激情澎湃,远不如婚姻的恬淡来得长久。
良智文先生指出,整个二十世纪,中国人群体生活在充满矛盾冲突、时时处于动荡纷争的世界中。事实上,尽管国人在主权确立与现代化进程上有长足进步,科学、经济、民主文明都有不小的提高,但是为了实现这些成绩,中华民族付出了惨痛而巨大的文化代价,并且在国民性改造上形成了巨大的观念过失和行为偏差,导致了种种异化、变态的人格形态出现,即表现为投机钻营、急功近利、焦虑盲动,以及认人为敌、与人争利的人伦现实,使注重精神修养、品德提高、与人
为善、天下为公、平和祥美的文明传统受到极大的消解。人们心中充
满私欲的膨胀,并毫不约束地演变到不择手段、快速获取并贪婪占有
的地步。当今中国社会的政体由于顺从了人性的本能需求而获得了稳
固,但自然、和谐、仁爱、道义的文化精神却因人性的状态而得不到
振兴。
但改变只能从自己开始,然后从团队开始扩散。
第三部分 建立素质培训体系
有学者指出:从19世纪末开始现代化程到今天,教育在日本社
会和济发展中起到极其知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奇迹
般的恢复中尤其如此。所以,东京大学天野郁夫先生指出:“如果日
本教育有什么秘密武器的话,就是企业内再教育这个法宝”。美国哥
伦比亚大学帕辛教授亦指出:“今日的日本,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不
大依靠学校,他们期待公司内的教育训练”。学校教育是知识教育的
基础,企业内职业教育弥补了学校教育在职业素质的缺陷,在知识老
化速度加快的今天已成为日本培养企业人才和改善国民素质的重要
途径。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把素质教育定义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
育和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教育。这只是素质教育的外在表面形式,
其本质特征(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创造性人才。高素质的人才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而是在原有
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才
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但没有个性和思想的自由,创造性就
是一句空话。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能力强烈地影响个人创造力的发
展,是人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说培养健康、丰富的个性是个
层次的教育的核心目的,日本人在1947年颁布的《基本教育法》就明确提出者一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培养员工的创造才能
和应变能力,就必须促进员工的人格的全面发展。个性的核心内容是
主体性与创造性。
尊重自由与人格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独立、自由是人格独立的重要标志,人格的独立和尊重是一个人个性是否健康形成和发展
的重要实现条件,因此,也是能否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但是长
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
和集体意识的宣传培养,却相对忽视了个体意识品质和独立自由精神
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与作用。统一
教材、统一教学方法、统一答案、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富
有生命力的教育变成一个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员工的爱好和丰富的想象力受到限制,提出质疑或探求与领导不同答案,被领导认为是
叛逆或大逆不道,被领导歧视,同事嘲笑,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人们
的学习积极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在这种模式下,使一大批富有
想象力,善于思考,富有个性和独创性的人性被扼杀,培养出的是一
批批表里不一的、阳奉阴违的虚伪双重问题人格。 缺乏敬业精神、极端个人主义严重、没有忠诚守信,这是现在中国企
业员工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教育留给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得不
问这样一个问题:民营企业需要不需要员工有主人翁意识?答案是肯
定的。主人翁意识并不是说你有老板一样的意识,而是说在干自己的
工作时就像是给自己干一样,“工作就是天职”,有主人的心态而不是
打工者的心态、具有敬业意识。主人翁思想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员工
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所以只能要求员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产物,是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所赖以生
存的道德基础,也是人类文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职业中的具体化,是
资本主义经过500年的发展才培养起来的,完全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之上的。在传统中国文化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经济环境中,
在今天年轻的一代无信仰“唯物”和“唯钱”的现实面前,在急功近
利的社会大环境引诱、压迫下,职业道德是一个太高的要求和境界。
中国的教育从骨子深处并未能摆脱“愚民”的思想,教育出来一批又
一批人格畸形的双面人。但教育属于统治者进行思想控制和垄断行
业,想要改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企业中,教育培训作为企业行为,
企业有决定权,以国际标准为目标,进行员工素质再造,利己利企利
国,实属千秋大业。用人们所熟悉的职业素质和团队精神来开展教育
和管理,配合以相应的具体措施,可以使民营企业特立独行、崛起于
激烈的竞争市场中。 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员工在100人以上或资产过千万的民营企业,
建立企业自己的“抗大”-----企业教育培训学院,以完成企业核心
力量----职业素质的建设和企业精神建设,就是目前每一个民营一件
迫切的大事了。通过学院的培养,在提高员工技能的同时,着重将企
业的职业素质精神融入其中,取得对员工对公司事业的共识,从个人
成功角度重塑职业素质。从而整体提高企业竞争素质。培训学院就是民营企业的管理学院,可以逐渐过渡到没有经过学院培训的资历,重要岗位不能任命。外资企业非常重视内部培训,西门子的中国管理学院一年培训费在2000万元左右。共产党战胜国民党不是靠精良的装
备和官兵的高文凭,而是靠他们对共产党事业高度的认同感和牺牲奉献精神;民营企业战胜国营企业,同样也不是靠资金和人员上的优势,靠的是一种对事业的拼命精神。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人力资源部应该成为员工的心理、精神导师,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和沟通,达到过去企业党委政治思想工作的功效。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人力资源部应该成为员工的心理、精神导师,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和沟通,达到过去企业党委政治思想工作的功效。
在世界三大企业管理模式中(美国、日本、德国),德国的企业管理模
式是近年来受到世界企业界广泛推崇和学习的,就连美国的企业界也普遍认为,德国的企业管理比美国更富有活力和有效,而完善的职业培训机制和职工广泛参与管理,保证了德国是世界上进行职业培训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关于职业教育,德国法律规定有三项:一是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二是企业内部进修;三是由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第三项主要是针对失业人员。在德国,要想找到一份工作,除了必备的文凭外,没有经过三年专业职业教育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一个传统经营农业生产的家庭,如果其子女没有经过专业农业训练教育,也不可能继承家业来从事农业生产。除了成年人在上
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就是对口学校毕业出来的高中学生,被企业
录为学徒,首先得进行三年的双轨制教育培训:每周三天半到四天在
企业学习实际操作技巧,一天到两天去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这三
年的培训费用和学徒工资全部由企业负担。例如德国的大型客货车生
产厂家慢营车辆股份公司是个有10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1999年
年营业收入100多亿马克,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把各级各层
人员的培训当作系统工程来抓。培训部经理麦希先生说,该公司
1988年以前,80%的领导人是由外面培训的,或者是招聘来的,而
现在80%是由公司自己培训出来的。(云南省体改办 许官福《发展
论坛》)
当然我们并不相信教育、培训是万能的,单靠教育能培养出良好的职
业素质,但甚至列宁也说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不是天生的,必须靠
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分灌输给工人们。培训教育只是将先进的职业
素质标准告诉大家应该怎样做事,公司的惯例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
做,给员工一个选择的自由。简单讲就是:“理解制度的,跟着制度
走,不理解的人,制度拖着走”。员工只有通过工作证明了自己的价
值和能力后,才能真正达到与企业的共享。在这点上“物竞天择,优
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法则,对公司和个人都是一样的。严格制
度是外因,敬业精神是内因,外在的制度和教育若不能内化成内在自
觉,工作永远是痛苦的。在培养团队意识和职业素质方面,有这么几
项工作是必须引起民营企业足够的重视的: 1)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是形成团队意识的基础 团队意识是人们在
为现实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于目标总是与一定的利
益密切地接合在一起的,所以,只有当个人从总目标中看到了共同切
身利益的时候,人们才能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没有个人切身利益的
目标,无法成为共同奋斗的目标,难以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因而也
就不可能形成集体意识。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必须以打土豪分田地为
基础;那么,企业高、中、低管理人员如何才能与企业达到共享的目
标呢? 调查表明,实行全员股份制的企业的员工,在同等情况下比没有股份
制的企业的员工工作效率和热情都要高出很多。虽然全员股份不是万
能的,但至少表明企业老板愿意与员工利益共享。如果老板只是将员
工看作经济人而忽视社会人这一本质特点,那么员工也会一定用他们
的软办法对付老板,因为发财和跳楼的都是老板,员工为什么要拼命
工作呢?经济利益和心理满足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企业更是如此;如
果说国营企业的失败在于政治口号多于经济利益,那么民营企业的失
败一定是过于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员工的心理和精神满足。
以德国企业管理为例,德国《职工参与管理法》明确规定,大型企业要按对等原则由劳资双方共同组成监事会,然后再挑选一位中立
人士担任主席。《企业法》规定,凡职工在5人以上的企业,都要成
立职工委员会,由全厂职工选举产生,每3年改选一次,职工委员会
人数的多少由企业人数多少决定。职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在工资、福利、
安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合理化建议等方面维护职工利益,资方
在涉及到职工前述利益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前,必须征得职委会同
意。这种由劳资双方共同治理企业的方法优点和好处很多,其一是这
种决策方式能更多的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避免短期行为;二是劳资
关系融洽,减少了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德国已有20
多年没有发生工人罢工);三是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1995-1999
年期间,德国实行职工参与管理的企业,每个工人的产值每年提高了
8%。而美国企业的每个职工每年的产值只增长了3.5%;四是企业
内部的控制力度比较大,形成了比较健全稳定的内部制衡机制;五是
能较为充分的反映和体现职工利益。另一方面如职工的劳动条件、薪
酬待遇等问题能够通过劳资共同协商得到改善和提高。(云南省体改
办 许官福 《发展论坛》)
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2)强化职业素质和团队意识的教育培训 必须承认,传统文化多有小集团主义却无大集体主义,所谓的集体主义实际是极端个人主义的
代名词;而职业道德是资本主义的产物,社会主义的产物是主人翁思
想,因此在社会主义的现实背景下提倡资本主义的职业道德,是很有
难度的。首先在于大的文化氛围,其次在于我们的企业文化,再者是
我们的规章制度,教育培训是排在最末的办法。这里面首先要确定的
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体系,否则,就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决策、
用人、榜样、文化、制度、道德,是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在加强
职业道德的建设中,教育是一个必较容易的入口,但这是慢功夫——
“百年树人”,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与上面几个方法共同使用。在企
业中,有些人完全可以市场招聘,来去自由,但有些人一定要自己培
育。
在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有三点:决策、用人、榜样。高级员
工的以身作则,老员工的传帮带,都是另一种无言的职业素质和团队
意识培训。但应该始终清楚地认识到,一切的培训教育目发生功效的
基础,在于在员工中树立一种高尚的人文理想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什
么是人文理想呢?“ 人文主体的理想性包含有相关的两个方面:人文主体与外界发生关系,其主体性标志之一,是以理想观念(理念)
对待(要求)外界对象、并改造环境;作为人文科学的对象,人文主
体本身不是一个完成了的实体,而是一个向理想化形态趋进的未完成
体——对于人特有的本质而言,重要的不是人既成的状况,而是人面
向未来永远追求的姿态。用德国哲学人类学家舍勒(M.Sheler)的
话说,人就是能无限制‘向世界开放’的X。质而言之:‘人’以理
想改造外界,人也以理想塑造自己。就后者而言,作为人文科学对象
的人文主体具有理想(理念)性质,即它是一个理念。”(《人文科学
导论》尤西林著 第二章第二节人文理想,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里面,树立正确的信仰是培训的根本,这就回到了前面企业精神的基
础中了,这让我们看到,企业精神对人类精神的依赖性,狭隘中有他
无法避免的绝对性。 由于高等教育的失败,学生只学到了一些知识,还有一个唯我独、自
私自利的假集体主义人格面具,作为企业为了使得这些员工能为企业
所用,就不得不进行二次加工教育:技能素质和团队素质。知识转变
为技能,技能化为工作成果,这对学生和新员工来说并不难,大致
6-12个月既可完成。由于专业技能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绝大多数
的企业培训是从这里些入手的。然对于较老的企业,对民营企业而言也就是有5年以上的企龄而言,专业技能、管理制度、经营模式、市
场营销已初具规模,所存在的问题却是熟练员工的不断流失和违纪行为的不断加剧,贪污、回扣、渎职,发生的问题已经很少是因专业技能方面的问题,更多的集中在责任和敬业等软素质层面,这就使得越是较成熟的企业,职业素质培训的重点越抽象化,集中到价值观、忠诚度、组织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其核心就是团队素质。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改造和重塑员工的个人价值观。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就是要改变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要求员工从以我为中心转到以工作(他人)为中心,对于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和毫无诚信传统的国人而言,这是要他的命!
这就是企业教育培训难度很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一般的教育培训难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如前所述,团队素质包含了:价值认知、忠诚服从和个人责任。如果一个人不认同团队的目标和价值观,当然要谈到忠诚服从就很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责任就会流失。过去在国营企业一般都有一个党委宣传部在做政治思想工作,及共产党人的职业素质。在民营企业中,这已经成为一个空白了。但空缺并不等于没有需要,只是需要被忽略了,过高的人员流动率已经在提醒管理者疏忽人的心理、思想的需求的代价是巨大的。企业管理有了行政中心,那么精神中心在哪里呢?教育培训部门就是这样的专业组织机构,这就要求教育培训部门的人员具有高于全部员工平均素质的职业
素质,具有大学教授同等的学术造诣,这样才能有资格承担企业精神
导师的重任。在企业人员较少时,这角色是人力资源部经理、总监、
总办主任兼任,当企业规模较大需要设立独立的教育培训部时,这个
责任由教育培训部总监担任,这应是一个高级管理人员的岗位。顺理
成章,教育培训部门也就是企业文化的责任部门。
今天的中国,小到个人和企业,大到全中国人民都存在一个民族精神
如何重新塑造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家能超出狭隘的个人利益天地,
把经营企业看作是对社会的责任,把经营企业当作天职,他一定会成
为中国最成功和久远的企业。因此,企业教育是每一周都应该至少有
2个小时的日常活动。日本四大“经营之神”中唯一健在的稻盛和夫,
被称为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开一人创立两企业同入“全球500
强”之先河,他的经验是:“什么是企业经营?对于我来说,经营就
是日益提高自己的哲学理念。”(《中外企业文化》117期 26页 仲
英)在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中,不要说哲学家,就是仅仅具有良好的中
西方哲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人又有多少呢?在以前闭关锁国的时代
也许无所谓,但在市场竞争全球化的今天,谁忽略这样重要的问题,
谁就会被淘汰出市场。 3)团队精神的存在和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是维持团队稳定的重要
精神因素 社会心理学中,将社会群体的核心人物称为领袖。领袖
与领导的含义不完全一致,领袖发挥作用的主要方法是精神因素(思
想和感情)和引导,而领导主要是靠权力和强制。连接群体领袖与成
员之间的纽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可
以是心理上或思想上的依赖,但不论这种纽带是何种方式,缺乏友爱
和感情依恋的集体是不可能有团结一致、始终如一的高昂斗志的。文
娱、谈话、交流谈心、探讨都是有效的方式。 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性,工作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首先是谋生的手
段,其次也是获取人生乐趣的主要渠道。我们也知道花无百日红、企
业无永远盛,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是靠金钱作为公司与员工的唯一纽
带,企业不能保证自己的工资水平永远高于别人,永远没有低谷, 这
种纯粹的金钱关系也会被更强大的金钱所打败:高素质核心员工逐利
而走,在工资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多数员工会选择较好人文环境的
企业,其结果就是很高的员工流动率!企业花大量时间、金钱培养的
员工离职,会使得企业经常处于不稳定中,维持现状就是一个无可奈
何的选择,提高发展就只能随遇而安了。 很多民营企业员工普遍反映有压抑感,如果从干部到员工都有压抑感,那么这对企业就是一个
危险的信号了!
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心理咨询+人才战略,面对价值观混乱的员工,没有党委政治思想工作后的民营企业,不得不直面员工思想和
心理工作。虽然设专职“心理”干部不可能,但这一部份工作却并不
等于不存在,现在就落在人力资源副总或总监身上,他们要用心理学
的科学方法代替政治管制的方法,完成过去由党委所作的工作。这就
决定了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仅是换了个词,而是从根本上发生了变
化,已经属于公司高层管理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应当而且必须成为
公司思想和心理工作的核心,以区别于总经理的行政中心。
美国企业文化专家劳伦斯?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未来企业经营
的八大原则》一书中指出,几乎在美国的每个大公司中,都在发生企
业文化的变革,老的企业文化在衰变,新的企业文化在产生。美国的
企业具有强烈的竞争精神,这种竞争精神可以包括在八种基本价值观
之中。
(1)目标原则。成功的企业必定具备有价值的目标,而领导者本身有着崇高的目标,并把目标传达给其他人,以此带动别人,形成“目
标驱动”。
(2)共识原则。企业成功与否,要看它能否聚集众人的创意,能否激励员工和管理人员一起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在现代企业
中,员工都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文化知识素养大幅度提高,他们
都有自己的目标,因此要求领导的管理方式从“指挥式”转向“共识
式”。知识工作者不同于20世纪发展经济主要依靠的是手工工作者,
他们按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所以如何管理知识工
作者已不能沿用老一套办法。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现在倒正是该深
刻体会古人所说“士为知已者用”的名言了。
(3)卓越原则。卓越不是指成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工作伦理。最成功的企业都注重培养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就是不断求
新、不断变革的精神。
(4)一体原则。把管理人员与员工划分开来,或者把组织员工划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旧的传统。
在现代企业中,已十分注重组织内部的一体感。事实上,在员工具有
较高素质的情况下,他们都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减
少不必要的管理层次,尽可能让基层的员工参与管理,负有一定责任
来强化员工的参与意识,强化组织的一体感。
(5)成效原则。成效是激励的基础。对成效给予金钱奖励是必要的,但金钱决不是全部,它只能是一个主要的部分,除了金钱之外,还必
须给予精神上的激励。在很多情况下,荣誉比奖金更有价值。因此,
领导的主要功能首先在于能够给下属以有效的激励。在企业中,指望
所有下属都热诚地、满怀信心地为实现企业目标做出贡献是不现实
的。通常的情况是,下属中很少有人会以持续的热情和长久的高昂士
气去工作。领导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有效的激励诱导或劝说,使下属以
最大的努力自觉地为实现企业目标做出贡献。实施激励的基础在于满
足下属各种各样的个人需要。
(6)实证原则。在这里,所谓实证是指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强调科学的态度,善于运用逻辑思考,善于运用基本的统计分析、决策分
析的工具。
(7)亲密原则。在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必须真诚、友善、尊重、信任和关切,当这种关系健全时,就会形成亲密感。有了亲密
感,才能提高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信任、牺牲和忠诚的程度。
(8)正直原则。正直就是诚实,前后一致,以负责的态度进行工作。但每个领导者都有跟随者,而跟随是一种信任行为,也就是对领导有
信心。但只有当领导者本身正直时,这种信心才能得以产生,才能长
期保持。最成功的领导,就是能激发下属的潜能,并能令组织员工为
实现组织目标去真诚追求的人。但只有在领导者与其下属相互信任
时,才可能实现这种领导。 这八大原则具有较典型的美国文化的特征,实际上也是美国企业的职
业素标准和团队素质原则。由此也可以看出现代组织价值观的发展趋
势。这同时指明了一个卓有成效的领导者应具有的基本职业素质要
求。在其所有的八个原则中,正直是绝对不能妥协的一个原则。“共
识”可以不完全,“目标”可以转变,“卓越”可以打折扣,“成效”
可以大致符合标准,但是,正直却不能有任何折扣。“正直”是新企
业文化的磐石,也是成功的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品质。组织价值观的塑
造需要组织成员的参与,在学习型组织中,这应通过团队学习来达成。
对领导人来说,能否将自己的信念坦诚地公布,并对自己的信念持有
充分的信心,就是其职业素质的一个方面。
随着中国wto协议的生效,从2003起中国就要全面实施执行wto
的规定,员工的职业素质对企业的价值已经是看得见摸得着得了!看
看二战后日本的儿童教育,对我们今天的员工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
二战日本投降后,经济崩溃,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提高全体日本人的
素质,1947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为了
保证每个儿童均受教育,日本政府提出免去一切学杂费。当时中小学
教育的宗旨是(1)尊重个人的尊严,培养有个性的人;(2)培养为
和平做贡献的人;(3)尊重人格。这些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日本第二次
教改的开始。从此以后,教育被普通百姓所接受,日本所有学龄儿童
都能接受同等的教育。
日本经济发达,其教育立法也相应比较完备,教育体制堪称世界一流。
日本1947年公布的《教育基本法》规定“必须以完成健全的人格为
目标,即以培养和平国家与社会的创造者,热爱真理与正义,尊重个
人价值,重视劳动与责任,充满自立自主精神,并身心健康之国民为
目的”。 日本则强调尊重个人价值,充满自立自主精神,重视勤劳与
责任。现代日本小学的道德教育目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培养尊重人的精神与敬畏生命的观念;
?培养丰富的心灵;
?培育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创造富有个性文化的日本人;
?培育致力于促进民主社会和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人;
?培育为了实现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关系的人; ?培养开拓未来、具有主体性的日本人;
?培养道德性。
我国于1995年制定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作为基本法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该法在总则中确定了
我国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
班人”,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
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 有学者指出,我国的教育过分强调意识形态,道德及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却
忽略了被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 对比中日两国中小学的教育宗旨,发人深省的是,日本人在他们的教
育宗旨中并无“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语言和规定,但我们知道,
日本人是世界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最杰出的国家,1907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97%以上,而大讲特讲“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甚至将集体主义等写入法律的中国,却是世界上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最差的国家之一,到处弥漫的是小农意识和愚昧粗野的
蛮荒气息,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成年人的道德水平比不上日本
的中小学生呢?人格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偏失,造成今天的企业不得
不在员工培训中补职业素质这一课。
作文七:《位置决定命运作文:行为决定命运》500字
《论语》中说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也就是说,再小的善事,做了也算积件德;如果是恶事,哪怕再小,也会让人抱憾终生。 2007年2月26日晚,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开始。这里的每一件人物事迹都是值得我们感动的,因为他们做的是善事,不是么?他们的身份、背景、经历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做了一件同样的事――行善积德。无论是只让人心略微一震的的美丽瞬间,还是让全人类都感动的伟大事迹,都是善事。也就是说,再小的善事都是值得做的,千万别因它的渺小而不屑一顾。做善事图的是什么呢?也是为了这个社会呀!只有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才会美好!
然而,恶与善总是同时出现的。在善与恶面前,一不留神就会走错路,就算只是有一点小的误差,但早已不是以前那条路了。
善与恶难免发生冲突――拾金不昧或者贪点小财;认真听讲或者开个小差;诚实守4或者撒谎失约仅仅一念之差,却造成天壤之别的后果。
贪小财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小偷;开小差的人可能会不学无术;撒谎的人最终可能也被别人骗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恶行,但在意念上就早已埋下了罪恶的种子,一旦种子萌发了,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当初选择了做善事,情况就可能大有不同。拾金不昧的人会有人来感激,认真听讲的人也许会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诚实的人有可能会像华盛顿一样成为一个伟人 所以,无论处境如何,千万不要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
作文八:《性格决定命运作文》8800字
篇一: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曹植的悲剧战
在中国文学史上,建安文学以其崭新而爽朗的风格备受后世关注。以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和七子为代表,各位作家成就非凡,各领风骚。其中最负盛名者莫如曹植。曹植,为曹操第四子,曹丕同母弟,累封为陈王,谥为“忍”,世称陈思王。曹植文学才华在其兄曹丕之上,政治才干却比不上,加上性格的率性纯真,导致在政治斗争的失败,开始其后生的颠沛生活,报国无门,郁郁而终,可以说,是他“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性格酿成了他的悲剧。
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年间,时值天下大乱,植自幼随父转徙于军旅,如其自言是“生乎乱,长乎军”。他亲历战乱,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现实,为其创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建安年间,曹操逐渐统一了中原,他网罗了不少文学之士,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方便。曹植在这种文学氛围中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文学才能。以建安为界,他的创作分前后期,前期宽闲安逸,后期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这完全与其性格分不开的。
曹植曾是一富贵公子,过着斗鸡走马、宴饮无暇的糜烂生活。《斗鸡篇》里说:“长宴坐戏客,斗鸡观闲房。”可以说是整日无所事事。《名都篇》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不过他并没有完全沉迷在这种整日斗鸡走马的把戏里,前期有些诗篇可看出积极进取之精神,如《白马篇》描写渴望征战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精神。有些则有慷慨之气,如《赠丁仪》。雅好慷慨为当时建安风气,不独曹植有。这与当时天下大乱人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多而快,慷慨豪迈的情绪四溢,加之曹操这个活样板的榜样力量,时人渴创一番事业。这也是曹植念念不忘去上表自试,望能一展政治抱负的原因之一。
建安前期,曹植因才干与文学造诣的不凡得到曹操的宠爱。当铜雀台建成时,曹操让各子作赋,“植援笔立成”,一下子引起曹操的注意,“异之”。“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曹操因此想立曹植为继承人,认为他是“最可定大事”,对他寄以很高的期望。本来,如果按此照样发展,他会接替曹操之位。但是,偏偏他的诗人的纯真率性慢慢为曹操所看不惯,失掉了宠爱,并招来曹丕对他的猜忌。
曹操爱惜文才,这从他网罗各文人学士于府中和到大漠去赎回蔡文姬可看出来。但是,作为政治家、军事家,他更看重政治品质。他不愿意他辛苦一生的江山拱手让人。他逐渐发现了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等坏毛病。作为诗人,曹植的做法和性格无可厚非,常人会认为此乃诗人之特殊。但作为政治家的继承者,太不稳重,易授人话柄,难以服众。
有以上的缺点,在曹操眼中已失掉资本,即使没有曹丕的“以术相倾”,抬高自己,贬低曹植,曹操也不会考虑把王位传给曹植。加上善于机心的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收买人心,致使宫人左右纷纷为他说好话。曹操逐渐把天平倾向曹丕也是必然的。曹丕这一手段后来为隋炀帝所效仿,同样是铺平了通往皇座之道路。不同的是杨勇终于没能逃出生天,曹植则保全了性命。
曹植空有政治抱负而无政治头脑,在失掉父亲的宠爱后仍不自知,继续任性罔为,不自雕励。如有次他居然私自“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这显然是不按制度而为!已经触犯了“王法”,使原先认为曹植是“儿中最可定大事者”的曹操大为恼火,彻底改变了对曹植的看法。
大概是想对曹植作个警告,也提醒下属们别忘了自己的本分,曹操杀了曹植的得意谋士杨修。在《三国演义》里,杨修一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宣言,猜透了曹操心事。让曹操感受到威胁,借动摇军心的罪名把杨修的头挂到营门上去。曹植深受震动。此时此刻,曹植已失去父亲的信任了。
曹丕趁机落井下石。当曹操派曹植带兵去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时,曹丕在曹植将行前“逼而醉之”。曹操要召见曹植,醉到成泥的曹植当然不能接受命令,这无疑让曹操对曹植的坏印象又加了几分。曹植的缺乏政治头脑于此又见一斑。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的猜忌加深,老想找机会杀掉心头大患。一次,他苛刻地要求曹植七步成诗,故意刁难。曹植作《七步诗》:“煮豆燃斗箕,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箕豆相煎喻骨肉相残,内中有无限感伤,其实又是对曹丕的冷嘲热讽。最后,如果没有太后的维护,估计曹植亦难逃大难。因为以曹丕的为人和能力,要在诗中找点什么破绽,不是什么难事。
从此,曹植诚惶诚恐,屡次遭贬,四处迁徙,生活困顿。但肉体所受之苦比不上心灵创伤之苦。黄初四年,诸侯王入京朝见皇帝,任城王曹彰突然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与白马王同归藩地又遭有司横加干涉,兄弟间生离死别,倍感凄酸。《赠白马王彪》说“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对兄长曹丕仍有所保留,一来环境险恶,二来内心仍存在幻想,那种对骨肉亲情的幻想。在黄初三年写的《洛神赋》,就表达了美好愿望幻灭的失落、伤心和苦闷,有冤无路诉。
在其侄曹睿在位时,曹植仍没有放弃“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努力,先后上《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陈审举表》。言词激切,发夫至诚。在经历了曹丕的铁笼统治后,曹植的思想虽有含蓄一面,但对其侄,又露出其率性一面,尽管不如以前的“任性而行”,有点兵行险着之感。或许是想来个激将法之类。可惜曹睿并不在意,于是曹植只得怅然绝望而死。
曹植的一生,勋绩在翰墨、赋辞之中,有远大政治抱负,却受自身性格所困,率性而行,结果是葬送了自己。
篇二:论命运
一个人来到这个喧闹的世界,每个人看上去是那样普通平常,却不知将有多少巧合和变故在等待着每一个人,哪怕我们机关算尽,人生原本有无数种可能。
命运同死亡一样跟随着人的出生,长大,一直到死亡。没有什么东西比命运更加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了。难道还有什么比命运的安排更加精确和巧妙吗?
与其说,讨论命运这个话题不如说是讨论万事万物的变化无常,因为命运的性质就是变化无常。
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着的,它没有一刻是静止的,可以说没有运动就没有万事万物,哪怕是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滴水。一种事物的灭亡并不代表它的消逝,而是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事物存在,一种事物发展到鼎盛的时候并不代表它永恒存在,而是转换成衰败的态势发展,这就是变化。
人们的愿望总是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幸福美丽的状态,而且它总是在我们所处的状态上又增加了我们所没有处于其中的那种状态的兴奋和快乐,以致事物的不停变化使我们的这种状态及这种状态带来的兴奋和快乐导致夭折和消逝,于是我们的愿望变成了不幸,这就是无常。
可见造就变化无常的命运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人,也就是你本身,另一个是不可知的力量。
培根说,性格决定命运。可是当我们接触人的时候,才发现人是一个善变的动物,这种动物的性格充满了多样性和不定性。性格里有反抗和追求,有挣扎和随遇而安,有轻信和不信,有畏缩和鲁蛮等等,这种性格的多样性和不定性使每个人来判断事情的真伪以及选择的道路,但这种判断和选择又是出于多么偶然性,又是那样的必然,就如转得灵巧且很快的命运的鞋跟。
在决定命运的因素里,最难于描绘和讲述的就是不可预知的力量。
不可预知的力量来自社会和自然。
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而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发展等等都是个人所不能改变的,没有谁能够主宰别人的命运,没有谁能够卡住命运的喉咙,成为命运的主人,所有人在命运面前只能俯首称臣。
人离不开自然,也无法超越自然,因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神秘莫测,鬼斧神工,它创造着一切,又在毁灭着一切。时间,空间,引力等等都是人所不能控制和超越的,人的力量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是那样的渺小和无力,就如人在命运的面前是那样的束手无策,毫无一点办法。
命运就好比一扇门,当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命运就已经把其它的门无声无息地打开了,你别无选择,无法逃脱,这是你的宿命。
在生命的过程里,人只是命运手里的玩偶。人的一切都是由命运所造就和指导:出生,长大,求学,就业,恋爱,婚姻,以及死亡。
正如我不知道我从何而来,我同样也不知道我往何处去:我仅仅知道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不能带走一切,而这一切将对于我而言将毫无意义。这就是你我的宿命,这就是所有人类所知道的情况,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无力要求和反抗。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顺应不可避免的命运――亦即顺应必然如此的东西:如果他知道文万物无一能够逃脱必然性的法网,他也就明白了事物只能是此而非彼,即世上最奇特的机遇也像一件事只是遵循众所周知的规则便会分毫不差地吻合预期结果一样,也是必然的产物。”
不要苦苦地计算,更不要去精心安排什么,人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见开始,但结局总是让人始料未及,就好像我们坐上自己精心选择的火车,可是到了终点,才发现终点不是我们要的,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存在我们的一生,没有人可以避免。这就是命运。
认识命运就是认识我们自己,从而改变自己,认识命运才能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局限性。在变化无常的命运面前,我们要保持一颗平淡不变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尽管我们不能改变命运,但我们能改变自己。
篇三:乐观决定成功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部文明史,失败,痛苦,成就,机遇像其中的每一个章节,不可分割。命运的主人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机遇历练都是一样的,但是,同样的,世界上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宿命的长河中,有无数圣人,也有无数庸人。这样的反差就是因为他们的心态
没有人的一生会是一帆风顺的,从开始的哇哇坠地,到最后的安然辞世,这中间会经历无数,坎坷,快乐,机遇,灾祸,通通会磨砺自身。
当弱者遇到困境时,往往找客观理由,为自己开脱,不敢于面对,甚至稍微有一点困难就被击倒,丧失信心,而强者不同于弱者是因为他们的心境,包容天地,乐观向上,敢于面对,勇往无前。
没有不经历坎坷就能成功的人,每个人的生活中的会受到不一样的打击,考试失利,失去工作等等,但是当我们在做无谓的呻吟,感慨命运的不公时,有些人,却面带微笑踏上新的征程,而他们就是命运的胜者。
王勃说:“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在困境中我依然很乐观,一个人的成功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性格决定处事的方式和未来的高度。而纵观古今中外历史长河,能得到一个共同点,成功的人往往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敢于尝试,敢于失败,敢于拼搏。
1955年,在美国加州硅谷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没有俊朗的外貌,显赫的身世,也没有显出傲人的才华,并且被父母抛弃,一个普通的甚至有点悲哀的小男孩。他的生活也很普通,小学,中学,,高中,考上了当时一所不错的大学。或许,到此为止,我们还会认为他的一生会平淡无奇,但是也是从这开始,他开始了不平凡的一生。首先上了一年大学就辍学,并且开始进入当时的新兴产业——私人电脑。数年后和好友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电脑,并且开办了一家公司。效益一般,有时还有亏损,但是他没放弃,继续走自己的路,同时,他发现了鼠标的魅力,开始研究这种当时在美国被称为“电老鼠”的东西。八十年代末,因为公司高管的权利纷争,他迫不得已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但是他没有消沉,积极乐观成了他唯一的动力,因为同时他被发现可能患有癌症。他又开启新一轮的创业,动画制作公司,90年代九十年代,动画还是很陌生的词语,但是他凭借他敏锐的商机,再次告诉世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90年代末,因为公司合并,他又重新回到了他的公司,当时公司的效益很差,但是,他再次化腐朽为神奇,一年扭亏为盈。21世纪到来,他的一个小小的创意,惊动了全世界,世界惊呼“宛若神人”。他就是IPHONE,IPAD,ITOUCH,IMAC的父亲,以及迪斯尼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拥有上帝第三个苹果的人,斯蒂文—乔布斯。
他的一生很坎坷,被父母抛弃,被人赶出自己的企业,被兼并,患癌症,但是他从没有消沉过,他永远是乐观的,敢于挑战,拼搏,最终化腐朽为神奇的斯蒂文—乔布斯,这就是成功。
成功很简单,只是过程很艰辛,痛苦,挑战挫折会和你不期而遇,不要害怕,乐观向上,要有一颗包容天地的心,才会度过苦海成就成功。
乐观决定成就,因为包容天地
乐观决定成就,因为海纳百川
乐观决定成就,因为浩瀚无边
相信自己,心有多宽广,未来就有多辉煌。
篇四:性格决定命运
有位美国记者采访晚年的投资银行一代宗师J·P摩根,问:“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老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本和资金何者更为重要?”老摩根一语中的答道:“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性格。”
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350名学生有幸请来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和盖茨演讲,当学生们问道:“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一有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脾气。”盖茨表示赞同。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凝土。
性格决定着一个人的交际关系、婚姻选择、生活状态、职业取向以及创业成败等等,从而基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成功与失败无一不与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格决定着人的一生是悲剧、平庸,还是建功立业、身世显赫。
每个人都有性格好和坏的一面,只是有的人的性格更适合在事业上的成功,有的人的性格更有利于风花雪月,有的人的性格更有助于家庭的团结,有的人的性格更有利于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
性格决定了你做出的选择,如果有2个选择在你面前,谦虚的人会选择谨慎的选择,冲动的人会选择感情地选择,聪明的人会选择长远的选择,狡诈的人会选择老谋深算的选择等等。所以,性格决定选择,选择决定环境,环境又影响选择,然后,环境又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性格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更是一种资产。只要能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性格特长的事情去做,就一定会成功的。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对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最后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产生不同的人生境遇。(励志?.lz13.)如果你热衷于政治,那就不要去从事艺术之类的事情了;如果你倾心于艺术,那就远离政治吧。原因很简单,是由你的性格所决定的,否则,你会在矛盾中生存,一生都不会快乐。
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成也性格,败也性格。好性格成就你的一生,坏性格毁掉你的一生。正如西班牙大文学家塞万提斯说:“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
当你陷入人为困境时,不要抱怨,你只能默默地吸取教训。没有谁的命运是一帆风顺的。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人生也是如此,有高峰,也有低谷。你要悄悄地振作起来,以期重新奋起。
社会充满不公平现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适应它。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永远不要在背后批评别人,尤其不能批评你的老板无知、刻薄和无能。因为这样的心态,会使你走上坎坷艰难的成长之路。
顺应自身的性格,你就能找到成功的道路;逆着自己的性格,你将与成功绝缘。一个人有属于自己的性格,每种性格都有其擅长的职业。无论哪一种性格,你都应接受它并发挥自己的天性,才能肩负起上苍所赋予的使命,才能开启通往成功的大门。
由此看来,从古至今,性格左右着人的一生。
篇五:性格决定命运
2001年毕业,4年多了,能够重新聚在一起有种时光流逝,时间空间上错位的感觉,大家都25,6岁的人了,我们班级女生占绝大多数,1/3已经结婚了,不过只有2个已经当了妈妈,其他的根本没打算生小孩,我想从这个小小团体也能看出上海为什么每年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了吧:)仅有的2个妈妈,其中1个女儿刚刚学会叫妈妈(1年前会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至今不是很认识她妈妈,原因是该妈妈根本对她女儿没什么兴趣。整天忙自己的事情,女儿出世纯属意外,也是她结婚的唯一原因。
一群女人在一起总归是那些话题,相信朋友们对化妆品,打折名牌之类的话题也没什么兴趣,我就直接说说我们的工作情况吧:
我同学中相对较多的人是在四大会计事务所工作,这些人的收入基本上也算是我们班级的平均水平吧,累死累活的在四大奋斗了4年多的也能当上个小领导(小的不能再小的领导),每个月到手10k左右,在四大的一共9个人,没有一个结婚的,有男朋友的只有2个,用她们的话说,就是没时间没精力,再总结下,就是周星驰那句话:活的像条狗似的。看着她们的黑眼圈,确实有点道理。
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是我的上海老乡(我们学校是上海的,不过是全国综合性院校,班级33个人包括我只有3个上海人,第一年期末考试包揽前三名......可惜是倒数的-_-!!得知外地的同学进来的考分后我们也就释然了,好在后来我们学习成绩还是上去了),她毕业后直接进了一家法国公司,原因是她还会讲几句法文,业余学的,说实话水平很不入流,没想到毕业后就凭这个,她第一份工作月薪就有税后6000,对比我第一份工作的税前1850,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而且她工作非常轻松,无非是帮老板付付水电费(学了4年会计唯一的用武之地......),帮老板办办公司各种手续,帮老板儿子安排幼儿园......整一个打杂的,干了3年后,去年她还是跳槽了,和一个法国人两个人搞了个皮包公司,代理中国人去法国旅游,法国人来中国旅游等等任何能赚钱的‘中法交流业务’,他们2个一个负责巴黎业务一个负责上海业务,就这样愣是撑起来一个公司,现在她每个月收入3000欧元吧,那她是怎样的性格的一个人呢?说两件事,1、她在大学里就曾经倒追过一个男生,被拒绝过3次后,趁他和前女友分手之际,第4次告白成功?2、她学法文完全自发,甚至受了不少人嘲笑,觉得她无聊,浪费时间,或者说她法文不正统,不入流,最终她还是坚持了下来,整整学了3年。我想这两件事大家就能看出她是怎样一个人了吧。
不过她还不是我们这次聚会里最有钱的人,虽然她开的BORA?1.8T比我的小VIOS牛多了,不过放在另外MARY的宝马5系旁就好象玩具似的,下面让我来介绍介绍我的同学MARY的‘发家史’
MARY来自浙江,民营企业家辈出的地方,不算很漂亮当然也不丑,不过即使她昨天不是开宝马来我也会记得她,因为她的确很特别,每天准时起床,准时刷牙,准时上课,准时吃饭,准时晚自习,准时上厕所.....甚至每天三餐的食谱也很少变化,这样人的想不记住她也不行,大四实习在民营企业,被作为她老乡的老板看中,当了他女朋友,老板送了套房子给她。当时价值150万,然后她做了件让我们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半年后(她还没毕业)将房子以250万左右的价格卖掉,然后分成5份首付各50万左右贷款买了5套房子,租给外国人住,半年后再卖掉2套,买进6套.....然后继续.....3年后当她发现自己的家产比那个生意一直不顺利的老板还多的时候,送了那老板一套200多万的别墅作为分手费,然后就一直一个人,她不喝酒不抽烟,穿的衣服倒的确是名牌,但是绝对不起眼。
篇六:性格决定命运
有一辆敞篷跑车从我们右边超车,冲到我们前方去。这样的驾驶方式非常危险,而且不礼貌,黑立行当时动了怒,他拼命按喇叭表达他的不满,同时间突然加紧油门,紧追着前面那台跑车不放。
当时我很想出声制止,但我忍下来,我想观察黑立行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他追了几个路口,前方红绿灯快要转黄灯,那辆跑车“咻!”继续快速往前开,但黑立行踩煞车停了下来!他真的很生气,那个人还比了个中指扬长而去。我坐在旁边用眼睛的余光瞄他一眼,他低着头自言自语的说:“我没有继续追上去,因为我正在生气!”
在那一刻,我真为孩子骄傲。这代表他的情绪管理、EQ(情绪商数)已经成熟,他没有继续飚车或是追上前去找那个人大吵一架!否则,很难说会不会发生车祸或是打架的意外!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其实代表EQ在你人生的过程中,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
立行上大学前,一位交往多年的外国女友,不知为什么决定要跟他分手,两人交往了四年,真的很难受,当时我和太太百龄都在台湾,有点担心立行情绪会不会受到很严重的打击?
六个月后,我到美国看立行,问起他那女孩怎么样了?立行淡淡的说,这半年来,直到我提了女孩子的名字,他才第一次想到她。令我欣慰的是,他虽然失恋但并没有因为被抛弃而失去自信,也没有抱怨或陷入低潮,而是很快的站起来继续迎向自己的人生。当时立行才不到二十岁,他的未来都是未知数,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他以后一定会在工作、家庭或社会上遇到各种挫折,如果他处理挫折能够平静有自信,那么一定能顺利度过危机!
立行研究所毕业后,幸运的找到产品设计公司的工作,对一直钟情表演艺术的他来说,这份工作不但可以结合人文艺术的美学,又可以运用他在机械研究所的专业,让他能够发挥专长。他曾经帮计算机、PDA做设计,也有很多专利,收入也相当不错,不过后来公司要到上海设立分公司,全公司只有他是会说中文的华人,但长官却完全不征询他的意见或工作意愿,让他觉得非常不受尊重,也没有归属感,于是和另一个伙伴Bryan共同创业,开始自己当老板的日子!
虽然我认为他离开原有的工作有点可惜,但尊重他自己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当初为了在大陆把样品做出来,我还特地到东莞找台商的工厂帮忙,终于做出第一台三合一娃娃车,黑立行真的非常开心。创业维艰,他的产品是一般婴儿安全座椅的三、四倍价钱,从当初自己画草图、拜托厂商做样品、四处参展,到现在已经有人愿意投资黑立行的公司。
就如同太太百龄说的,孩子想要创业自己闯荡,你不能阻止,一定得让他们尝试,就算不成功,至少努力过、不枉此生!
作文九:《习惯决定命运作文》1900字
习惯决定命运作文
作文一:习惯决定命运
乔布斯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有60年的生命,前30年供你养成习惯,后30年习惯成就了你。
每一个人都会有在长期生活中不知不觉养成的各种习惯。一个,两个;好习惯,坏习惯,而我们亦是在不知不觉中被习惯操控。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这里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三国末期,魏国统一了天下。在攻陷蜀国城池之后,有一个将军闯入了诸葛亮的祠堂,里面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这个将军挥起长枪便要向塑像刺去,忽然,这个将军发现了塑像前的一本小册子。他拿起这本小册子并翻开了它。发现了第一页写着他即将命丧于此,他不由得心火上窜。但他又冷静的想了想,觉得诸葛亮一个死人了,能有什么能耐,他用手沾了点唾沫,一页一页的将书翻开,就这么蘸一下,翻一下。越看越生气,扔掉手中的册子,拾起长枪,变刺向了塑像,枪头即将挨上塑像时,他却口吐白沫,仰面而倒。
原来,诸葛亮早就猜到了他的心思。蜀国之后,他定会来寻自己出气。于是,诸葛亮放了一本册子,册子的边角涂上毒药,这位将军不停地在册子的边角上来回的抹,结果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而害了他的,正是他翻书时这个不起眼的小习惯。
可见,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习惯可以使人的未来一片光明,也可以使人跌入万丈深渊。
作文二:习惯决定命运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自从我读了《养成好习惯》这篇课文后,我深深的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要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将来在社会上才会受人欢迎、尊敬。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就会处处遭人白眼、受人排斥。比如小时候偷东西,一次、二次、三次那我们长大了也会去偷东西。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到你进了监狱时,你就是想改也改不了了。所以说在生活中习惯是极为重要的。
如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为人子弟者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是对长辈最起码的礼貌;而大声说话打扰别人的宁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同时珍惜时间,有效的利用闲暇的时间是一个好习惯;体验艰难,弃绝一切奢侈,更是一种好习惯。其实,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读了《养成好习惯》这篇课文,我情不自禁的想到我们这一代人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衣服鞋袜脏了本该是自己洗,可疼爱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做了,自己的房间本该自己整理,可深深爱着我们的妈妈也代劳了。时间久了,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懒惰、不爱劳动的不良习惯,导致我们把劳动和独立生活的技能抛之脑后。那么长大后的我们会是
怎样的呢,毫无疑问,肯定是寄生虫。试想,未来的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那么谁来养活我们这些寄生虫呢,因此在这里,我要告诉小朋友们:让我们从今天起,养成一个个好的习惯,好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益。
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作文三:习惯决定命运
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是说不注意微细之行,将会损及品德。亚里士多德说:一些长期的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便构成美德。这些话便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
决定成败的不一定是细节,但细节决定人的幸福与否。细节,就是指构成生活的细微末节,也是人的习惯之因。细节使生活血肉丰满,使生活多姿多彩充满了阳光与色彩。细节蕴含柔软的心性,其柔软使人敏感,其柔软使人精致。
如果你想要成功,那么存钱便是一个基本条件。只有这个基本条件才能决定你在某些方面的成功与失败。
例如曾经在芝加哥有一个年轻人想要开一个小印刷工厂。他去见一家印刷材料供应站的经
理,希望经理能以借贷的方式卖给他印刷设备,但是经理的第一个问题就问:你有存款吗,这位年轻人确实存了一点钱,他每个星期从他那30元的周薪里提出15元存入银行,他已经存了四年。他获得了他所需要的贷款。后来他又以这种方式购买更多的印刷设备。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拥有了芝加哥规模更大,最为成功的一家印刷厂。他的名字是乔治威廉斯。今天他的事业走向了成功和他节省存钱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这就说明了这本书的主题《命好不如习惯好》更说明了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一个人来讲,从小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做任何事都要从小的细节做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宗旨和实现自己事业的远大理想与结果。
作文十:《作文 习惯决定命运》1000字
习惯决定命运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所以人的生命不可以没有好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讲,好习惯可以决定我们命运。
据闻,一大型跨国企业,因新增分厂,急需员工,发出招聘通知的两天后,面试开始了,而面试的场所却被主考官用心设计了一番,在门口他放了一袋垃圾,而垃圾旁边便是垃圾桶,给应聘者坐的椅子放在离主考官四米多远的地方,一切都准备好了??
当天来面试的人中不乏什么名牌大学的名牌专业,而面试的结果却令人匪夷所思,被录取的竟然是个普通大学生~主考官的解释让我们恍然大悟,同时他的话也值得我深思一番,他说:“在所有的应聘者中只有他一个人在进来前把那袋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也只有他在面试开始前把自己做的椅子搬到了离我们较近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录取他的原因,我想我们还用不起那些自命清高的人。”??
而当人们以惊讶的眼神去问那位青年是如何做到的时候,他却只是浅浅的一笑,说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习惯了。”“我只是习惯了”,没错,习惯了的事做起来就会很容易,而不习惯的事总会认为很难,每个人都是这样,所以,要养成好习惯必须从小事做起。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那个普通大学生是幸运的,对他来说,他只不过做了一件他认为很平常的事,而正因为这件很平常的事却给他的命运带来了不平常的改变。想必他日后的生活会像帆船一样乘风破浪直闯天际。
一种好的习惯会使我们的命运处处充满奇迹,它像风帆一样控制着各自的命运的方向。我们也许无法选择命运,但我们可以改变命运,拥有了好习惯,就拥有了创造命运的工具。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好的习惯尤为重要。就拿学习来说吧,有些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踊跃发言,有些同学双休日总把是一些作业拖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完成等等。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如果带着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益终身”。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