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写韩城的作文》3600字
写韩城的作文
篇一:作文
美丽韩城之说
陕西省韩城市新城二小六一班 苏瑞琪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玛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每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赞美我的家乡——韩城。 我的家乡是司马迁的故里,有着小北京之城的韩城,这里风景宜人。是一个古迹荟萃、民俗多彩的地方,我挑几个有名的告诉你吧~
想必大家一定都知道司马迁祠墓吧~他是史学泰斗汉朝司马迁的祠庙坐落在韩城市南10千米处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原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12(7万平方米。它是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经过精心策划建筑而成高俊挺拔,气势雄伟的太史祠,和周围环境非常协调。现加建了司马迁前区广场,已成为陕西旅游胜地。司马迁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在眼见,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迁”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进入大门,一条由宽大厚实的石条铺就而成的山路映入眼帘。路
势陡峭而崎岖,这条石砌的山路就是著名的石奕坡,也称司马坡。据记载,这条坡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卫三家分晋后,开凿了这条交通要道。历史上,它是秦晋交通的必经之路,也是古时秀才们赴京赶考的必经之路。当地有句民谣说“走下司马坡,秀才比驴多。”以形容此地文化的兴壮之状。
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被例为展室。寺院大门额上书“太史祠”三个大字。献殿是祭祀时陈列祭5,极尽诚敬之心的地方,在殿内有另一块较有名气的石碑是1958年郭沫若为司马迁祠题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噟斧钺,吐气作霓虹。工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我们家乡的民俗多彩多姿,主要体现在韩城剪纸。韩城剪纸不像陕北剪纸那样粗犷,也不像陕南剪纸那样婉约。韩城剪纸深受韩城这座重风俗、讲礼仪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影响,与韩城发展脉络息息相关,剪纸作品中重礼仪、讲究民俗,风格一般明朗传神,既纯朴深厚、简练豪放,又手法细腻、精巧秀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韩城剪纸大都出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之手,可以说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他们创造的剪纸作品包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保存着纯真质朴的民风。韩城妇女一方面受韩城文化的长期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作品凝聚了普通劳动妇女的智慧,再加以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传达着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其次还有韩城秧歌、韩城芯子、韩城耍神楼、韩城行鼓等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美食的游客,我还想说一说韩城的风味小吃:鲜香的韩城馄饨、酸辣的羊肉臊子饸饹、工艺精湛的韩城花馍、特殊工艺的石子馍等等各色小吃。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特产丰富,民风淳朴,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还有着“小北京”之称,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欢迎你来到有故事的韩城,体验有滋味的旅程~
2014/9/16
篇二:史记韩城风追司马
史记韩城风追司马
辛卯年民祭史圣司马迁大典27日雄浑启幕
五千年的文明之光从何而来,【史记】鸿篇巨制,追溯历史,以期赢得未来。
心底里的敬畏之情因何而生,史圣镌刻千载,而今膜拜,我们心怀感恩。
韩城自古灵秀地,唯太史公司马迁最负盛名,人文底蕴丰厚的芝川,至今保留下来的遗词,无尽诉说着岁月的蹉跎与历史的沧桑。 而今,‘史记韩城,风追司马’再度唤起当下时代对太史公的无限尊崇,3月27日雄厚启幕的辛卯年民祭史圣司马迁大典,又将擎起一代旷世雄才的千古伟业,傲然流芳。
每年清明前后,史圣司马迁故里——韩城嵬东乡徐村都会敲锣
打鼓,鸣放鞭炮,张灯结彩,热闹程度赛过春节。司马迁后人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祖先的思念和敬仰。
在史圣故里韩城,全国各地上万网友用签名的‘史记韩城,风追司马’长卷.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车友用他们所驾驶的百余辆车组成的‘史记’两个大字,为‘史记韩城,风追司马’辛卯年民祭史圣司马迁大典大型文化活动拉开帷幕。
辛卯年清明
祭史圣司马迁典礼祭文
商子秦敬撰
维公元二零一一年,岁在辛卯,时值清明,苍柏凝翠,和畅惠风,乾坤春满,紫气升腾,司马后裔及各界代表千余人,汇聚韩城芝川太史公祠墓,谨以鲜花雅乐之仪,恭祭史圣司马迁之陵,曰:
龙门雄踞,大河奔腾,伟哉梁山,壮哉韩城。
河山之阳,人杰地灵,千秋史圣,文史祖宗。
学富五车,才高大成,史笔正直,气贯长虹。
一部史记,博大包容,中华历史,溯源寻踪。
百三十篇,煌煌巨著,五十万言,文思纵横。
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文坛巨擘,巍峨高峰。
君子之风,高山仰止,功追尼父,勋业恢弘。
后学仰慕,举世服膺,独领风骚,尊太史公。
斗转星移,换了人间,喜逢盛世,国运大兴。
和谐家园,小康美景,国泰民安,文脉弥盛。
敬谒芝川,缅怀史圣,焚香遥祭,诗赋同颂。
弘扬美德,秉承遗风,携手共襄,建我强省。
祭祀告成,伏惟尚飨~
题司马迁墓
郭沫若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膺斧钺,吐气如霓虹。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游韩城 秦川
黄河出龙门
风光秀韩城
寻古探幽文化史丰
追风司马继长风
梁带址
党家村
文庙祭孔圣
行鼓黄河魂
韩塬盛
小京城
敞开南门
露真情
忘回程
《送你一个长安》歌词
送你一个长安 蓝田先祖半坡炊烟?幽王烽火天高云淡 沿一路厚重走向久远 送你一个长安 恢恢兵马啸啸长鞭秦?扫六和汉度关山 剪一叶风云将曾经还原 送你一个长安 李白杜甫司马长卷?华夏锦绣天上人间 采些许诗意观照今天 送你一个长安 美女江山瘦燕肥环?灞柳长歌恨海情天 摘一缕情丝告诫明天 送你一个长安 西风残照皇家陵园?唐风汉韵辉煌惨淡 留一份清醒审视昨天 送你一个长安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长箭揽月飞豹猎犬 借今古雄风直上九天
送你一个长安 回首沧桑一望千年?体味大唐珍重长安 再加一份祝福还有祥云一片
歌曲欣赏《巧智慧心》
我看花,花自缤纷
我看树,树自婆娑
我览境,境自去来
我观心,
心自如如
一花一草,一花一草都有生命
一人一事,一人一事都有道理
一山一水,一山一水都有生机
一举一动,一举一动都有果因
歌曲欣赏《祓禊谣》
词:王军,曲:赵季平
祓:古代除灾求福的仪式。古代民俗,三月第一个已日,人们都到水滨去洗濯污垢,称为祓禊,祓禊谣也是这次世园会开幕式歌曲之一,歌曲从音乐层次上展现了劳动人民祈福除灾的仪式。
《祓禊谣》歌词:
祓禊祓禊,杨柳依依,沐之灞水,风乎东隅,
坐看终南紫云起,咏而归,情自怡。
祓禊祓禊,流觞水曲,惠风和畅,把酒索句,
走笔龙蛇醉烟絮,咏而归,乐而居。
祓禊祓禊,霓裳羽衣,春城飞花,踏歌青堤,
长安水边多佳丽,咏而归,长相忆。
篇三:韩城特色旅游景点
韩城特色旅游景点
当今社会,人们衣足食饱,闲暇之余,就想抽个时间到处走走旅游旅游。有没有想过去韩城看看呢,
韩城因了历史名人王杰而素有“小北京”之称。民居瑰宝党家村更是展现了北京四合院的风貌。曾经国家领袖**也秘密游过党家村,当然,领导出游都是要保密的。
到了韩城不能不去拜访的历史名人,那就是太史公司马迁。相信大家都读过他的《史记》。就连鲁迅先生也称赞《史记》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出了韩城市再往龙门镇方向走,就可以领略黄河的风姿,站在黄河大桥上,你会深深的感觉自己的灵魂也被震撼了,如果,你还觉得不够,那么你也可以乘游艇去亲身感受一番,感受一下那九曲十八弯,黄河号子更是听的人泪如雨下。记得小时候学过郦道元的《水经注》,中间就有关于黄河的描写。黄河的黄,也沁进了陕西的文化中,诞生了陕西的特色文化。真是千言万语也说不尽黄河的雄浑与壮丽啊~我呀说的再好,也不如你亲自来看一下,亲身感受一下那大自然给人类的美景恩赐。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韩城的另一大辉煌事迹:那就是汉城锣鼓敲进北京奥运会,如果你过年来,可就有耳福啦~
如果你要在七八月的时候来呀,那是最美不过了。虽然天气有点热,但是你却赶上了大红袍花椒成熟的季节。这可是韩城的一大特产,别的地方是没有的,就算有,也只是形似而味不同。你也可以亲自到当
地农户家里,让主人带上你到地里亲自感受一下那摘花椒的美妙过程。享受与乐趣同在,真是妙不可言,相信你一辈子也忘不了~ 怎么样,有没有心动,心动不如行动,那就赶快来韩城旅游吧~
作文二:《[优秀作文]美丽韩城,我的家》800字
韩城,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是物产丰富的地方;这里是历史悠久的地方;这里是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还是文化浓郁的地方。这里,就是我的家,素有“小北京”之称的韩城。
韩城拥有丰富的物产,这里有誉满华夏的“大红袍花椒”、红富士苹果;韩城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羊肉臊子饸饹、凉皮、馄饨、芝麻烧饼等。韩城的大红袍花椒以“粒大色艳、香味浓郁、皮厚肉丰、麻味适中”著称,并且被誉为“中华名椒”。韩城馄饨被誉为“韩城第一名吃”。韩城馄饨如指甲盖般大小,洁如白玉,形似坐佛。在我的家乡,每逢过年过节、男婚女嫁、接待贵客的第一顿饭都是馄饨。小馄饨们寄托着我们美好的愿望。如今,韩城馄饨已经成为韩城极富特色的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韩城的历史悠久。有大禹治水、郭子仪疏沙治河、闯王铺冰过黄河、史阙疑传闻三则的故事;也有鲤鱼跃龙门、西河温泉、秦始皇斩龙脉、大红袍花椒——椒夫妻的传说;更有晋国义士程婴、代蜀功臣司马错、清朝宰相王杰,书法大家杨一鹤,文学巨人杜鹏程等著名人物……
韩城不仅物产丰富、历史悠久,而且风景优美。韩城有时代悠久的古城,有道冠古今的文庙圣域,有宏伟壮观的城隍庙,有被誉为韩城八景之一的古寺晨钟,有宛如游龙的金塔南桥,还有举世闻名的大禹庙……
感受过韩城的美景,感受过韩城的美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韩城人民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吧!1982年,由韩城文化馆创作的大型舞蹈《丰收乐》,曾在陕西省第二届音乐舞蹈汇演中获创作、演出一等奖;自2009年起,韩城市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大规模的群众秦腔大赛,秦腔爱好者们不分男女老少踊跃参赛,人数不计;还有我曾参加过的韩城市春节联欢晚会……这些艺术方式都充分演绎了韩城人民的幸福生活,展现了韩城人民新的精神生活面貌!
韩城,物产丰富;韩城,历史悠久;韩城,风景优美;韩城,文化浓郁。不管是怎样的韩城,都是我心目中最美丽的韩城,最美丽的家!
作文三:《我眼中的韩城》1000字
我眼中的韩城
城,是一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新兴的工业城市,世界闻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故乡。自古韩城就是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人民安乐,现在韩城的发展飞速,更让人叫绝!
近年来,韩城为了更好的(利用外资)招集商人来韩经商,政府出台了好多优惠政策。最值得一提的是小小的县城居然连冒了四家大型超市!新城区的住宅楼鳞次栉比,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什么清花园,司马小区、世纪新村等等。城里的居民告别了拥挤的破旧的平房,乡下的农民也不甘落后,纷纷在自家的地基上盖起了小洋楼,丝毫不逊色于城里人。最重要的是,韩城还重金投资为老百姓修建了文化娱乐健身的好去处—禹甸园。清晨,你来到禹甸园。放眼看去,嗬!人可真多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种活动都有。东打羽毛球,西跳交谊舞,南打太极拳,北练健身操,角角落落都有活跃的身影。许多老人和着优美的乐曲,在十分投入的跳扇子舞。这些老人随着改革开放思想也变化了许多。瞧,他们那狂热劲一点不比年轻人差!韩城的山山水水在变,韩城人民也在变!从招商区林立的商场,川流不息的人群到美丽充满活力的禹甸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将来会更加繁荣富强的韩城。
近年来,韩城主打司马迁品牌,主抓司马迁祠墓风景区建设,把文化名人旅游搞得有声有色。
优势之一:旅游资源丰富。韩城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数量丰富,种类齐全,序列完整,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浓郁。据考察,韩城现有8大类600个单体资源,其中文物资源41个类型,556个单体,目前已开发的资源还占不到总量的5%。此外还有自然资源14个类型56个单体,其中尤以黄河龙门、雷寺庄原始森林和猴山等最具开发潜力。
优势之二:区位优势明显。韩城市距离西部中心城市西安240公里,高速公路交通便捷,而且它地处东西部交通要道,联结秦、晋、豫黄河大拐弯旅游协作区。随着时空距离的逐渐缩短,韩城的地缘优势更加突出,非常便于融入陕西省内的省际旅游大环线,实现快速发展。
优势之三:物质基础丰厚。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韩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现在的综合实力位于陕西省县级前列。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韩城
决策层认识到产业转型势在必行,于近几年适时地提出了“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目标。刘新兴说,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是培植新增长点的客观需求,而且在观念上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实践证明,人们的“旅游产业意识”,同样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我爱这座城市,我更欣赏这座城市;它,飞黄腾达的经济,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值得我骄傲,我相信‘它’明天会更好。
作文四:《韩城----可爱的家乡》2000字
韩城----可爱的家乡
关中东北,黄河西岸;中国“大红袍”之乡,渭北平原上璀璨的明珠;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工业强市;“龙门盛地、傅(pubi)彼韩城”;这里,是我可爱的家乡。
在这里,有大禹治水时开凿的“龙门”,“鲤鱼跳龙门”的神话千古流传;在这里,有“赵氏孤儿”故事的发生地,忠诚和信义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在这里,有古芮(rui)国和魏长城的遗址,是西北通往华北的咽喉要道,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融合之所;在这里,司马迁巨笔著《史记》,刘抚院义捐澽水桥,状元王杰两朝直臣,南北尚书青史留名,元世祖公祭司马气魄非凡,史阙疑扶危济困家喻户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圣地;在这里,文物古迹遍地,山水风景秀丽,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在这里,八路军曾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这里,煤碳资源丰富,椒果飘香,是发展迅速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在这里,羊肉饸饹辣爽劲道,芝麻烧饼酥脆喷香,针尖馄饨精致细白,大刀铡面细长溜光,黄河行鼓大气磅礴,神楼芯(xing)子剽(piao)悍潇洒,是特色各异的民俗荟萃之地;在这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我可亲可爱的家乡。
新中国成立后,韩城人民沐浴着社会主义的阳光,甩开膀子大干,各行各业从无到有,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农业体系;现代化的铁路公路取代了司马迁祠旁历经几千年的条石古道;彩虹横跨黄河两岸,从此,龙门古渡口再也听不到船夫们那饱经沧桑而又雄壮整齐的号子
声;党家村走南闯北经商的马帮不见了,留下的是几百年积淀下来完整的明清古典建筑群,被中外游客誉为“世界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宏伟厚重的韩城古城墙被拆了,万幸的是,完整的韩城古城保留下来了。无论是青石铺就的大街小巷,还是街两旁黑底金字的书法匾额;无论是古色古香的闯王行宫、县衙门、四合院,还是曾经文人墨客汇聚的城隍庙;无论是“下了死牛坡,秀才比驴多”的死牛坡,还是普通的家户门楣上随处可见的青石刻就的“状元及第”的牌匾;无论是南门口澽水河边牌楼上取自《诗经》的“傅彼韩城”四个大字,还是禹门春浪,猴山秋韵等韩城八景,无不赋予了这座城市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处处蕴含着典故,讲述着故事。就连在外人眼里土的掉渣的韩城方言,据历史学家考证,这是中国西周时的官话,历经岁月悠悠、朝代变迁,今人不一定会书写,却折服于它的生动凝练,简洁形象,就这样代代相传,直至如今。
改革开放以来,韩城发展迅速。大红袍花椒色亮味鲜,驰名中外;以能源产业为主导,循环经济为方向,煤炭、焦化、钢铁、电力、水泥、选矿、运输、纺织等各行业以及与此相关的服务业蓬勃兴起、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座规划科学、功能齐全、高楼林立、四通八达的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新老城交相辉映,古韵新景共一色。韩城先后被誉为“渭北黑腰带上的明珠”、“全国百强县市”,2012年,韩城市成为陕西省首个省内计划单列市。韩城,正在着力打造副省级区域性中心城市,陕西的东大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韩城的教育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拥有象
山中学、西庄中学等一大批省地名校,教育质量连年提高。先后举办“全国锣鼓大赛”、“风追司马”等全国性的大型文化活动,进一步将韩城特色文化推向全国;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保护性开发,将韩城众多的名胜古迹连为一体,绿化美化,完善配套设施,搭建非物质文化交流平台,挖掘家乡深厚无比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集文物古迹、文化遗产、民俗民韵、美食美景为一体的综合型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韩城紧跟党和国家反腐倡廉、依法治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节奏,整顿政府工作作风,开展“四城联创”活动,修路建桥,整治环境,广泛宣传,全民投入,各级领导深入一线,带头实干,不知不觉中,人们发现,韩城又变了,真的变了,变得更加可亲可爱,更让人放心舒心。
环境变了;灰尘少了,花草树木多了,黑烟少了,明媚的阳光多了,乱倒乱扔的垃圾少了,随处可见的花坛多了,乱刻乱写的少了,雪白干净的墙壁多了,堵车少了,平坦宽敞的大道多了,黑暗的角落少了,明亮漂亮的路灯多了,嗡嗡作响的蚊蝇少了,欢快歌唱的小鸟多了......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不是吗?
政府部门的作风变了:“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遭遇没了,让人温暖的笑脸有了;蹲在墙角的等待没了,快速周到的服务有了;拿着东西提心吊胆走后门的没了,大大方方正常办事的多了;板着脸公事公办的没了,热情接待耐心解释的多了,有人说,真正的共产党又回来了。
牢骚没了,支持就有了,心气顺了,干劲就来了。春风化雨细无
声,执政为民鱼水情,依法治市奔小康,携手共创中国梦。说到这儿,我对家乡,对我可亲可爱的韩城充满了信心,同志们,难道不是吗?有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有市委市政府的带头苦干,有四十万韩塬儿女的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我坚信,韩城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作文五:《韩城的变化》1600字
我的家乡——韩城
新城三小五六班 吉皓哲
我的家乡——陕西韩城,东临黄河,西枕梁山,物产丰富,百业宏达,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四季宜人,素有“小北京”之称。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设韩城县,是我的家乡的最初始,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韩城1983年撤县建市,1986年韩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听大人们说,以前,人们的屋子都是用土坯砖做成的。一下雨,人们生怕屋子会被淋出洞来,所以,一到下雨,人们就惶惶不安,因为怕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过去,路都是些泥泞小道,一到下雨,泥巴就像胶水似的把鞋子粘住,叫人走一步都难。哪像现在,路都成了混凝土、柏油的,下雨天也可以照常出门行走。过去人们穿不暖,一到冷天,就冷得直打哆嗦。那时人们穷,衣服总是补了又补。睡觉呢?那就更不用说了,就把破棉被盖上,就靠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夜晚。
现在,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住的大都是高楼大厦。街上的车子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家家户户都是电器化,人人手里都有高科技的手机。电脑聊天时,能看得见对方,就像当面聊天一样。衣服都是流行的,衣服破了一丁点儿都不要。孩子们都有一个明亮的教室,在那里快乐地学习着,每个教室都有一台电视,学校有实验室,多媒体室等等。还有,现在韩城的新城区---街道纵横,高
楼林立,绿荫花香中的黄河大街、太史大街、龙门大街、状元街、人民路,宽阔笔直,纵横贯通。临街一座座设计新颖,风格各异的高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中心区、商业区、居民区、文教卫生区和园林风景区布局科学合理,一切无不展现出现代化城市的宏伟气魄。当晚霞烧红西天的时候,华灯与星光辉映,三三两两的,人们悠然、闲庭信步禹甸园广场,太史园广场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中央喷泉在五光十色霓红灯的照射下,把串串珍珠抛向空中。晚风徐来,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韩城还有很多名胜古迹,司马迁祠墓依山而建。穿过芝水桥,就踏上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司马古道,曾几何时,这里是通往长安城的车马大道,至今这条由河石铺就的道路上还有马车的深深印迹;顺坡道而上,第一道祠门题有“高山仰止” 四个大字,这是2000多年前司马迁想到孔子时的感受,今天的人想起司马迁、来到司马迁祠来拜祭他的时候,心里何尝不是怀着“高山仰止”般的崇敬心情;祠后有司马迁墓,青砖裹砌,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似巨掌撑天,如太史公的崇高志向,永驻天地之间!
文庙位于韩城市老城学巷。从正门进入文庙,只见松柏林立、古树参天;门前的照壁为彩绘琉璃五龙壁,五只蛟龙,精美绝伦,似从惊涛骇浪中腾空而出,取意为飞黄腾达;1500年前的五指古槐,当地人们称它为五子登科槐,高可参天;还有元代私塾明伦堂,依墙而立的石碑见证了明伦堂的兴盛和韩城一直以来尊师
重教,正殿的盘龙汉白玉台阶前横着一根雕龙的“龙杠” ,据说当时只有皇帝和今科状元拜访时,才有资格将“龙杠”抬起从盘龙道进入正殿,在韩城的历史中,曾中了一位文状元,叫王杰,回乡祭拜孔圣人,龙杠被抬起了一次,可以想象当时的仪式是多么的隆重。
党家村,它的明清古建筑、它朴实淳厚的民风、它浓郁儒雅的文化气息都是韩城的一个精致而生动的缩影。党家村最负盛名的当然是一百多座四合院以及祠堂、文星阁、看家楼、节孝碑、泌阳堡,这些仍然可以令我们依稀看到党家村昔日的繁华。当村里的老人带着无限的敬仰讲起他们艰辛创业的祖辈、带着无限的神往讲起那“钦点翰林”的至高荣耀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里是一个孔孟之道教导出的典型。如今,党家村人代代相传的心愿都寄托在文星阁下的琅琅书声中:往日总希望能出个进士,而今也盼着能出个博士。在党家村,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史之乡的气息。
将来呢?我想会更加精彩。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让我们的城市成为一座生态化城市,家家户户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光靠嘴上说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努力学习,让这一切都变成真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韩城,我爱我的家乡!
作文六:《韩城》15300字
韩城水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九条:芝水、居水、泌水、汶水、盘河、白矾河、凿开 河、院子河、堰庄河。另有支流六条,均属黄河水系。黄河流经市境东部, 流程 65公 里。 地下水资源也极为丰富。 全市水资源总量 3.6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资源总量为 2.7亿立方米,客水资源总量为 0.9亿立方米, 合计可利用量 2.5亿立方米,人均 903立方 米,亩均 510立方米。在我国北方属比较优越的地区。境内黄河流程 74公里,水资源总 量为 3.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 2.5 亿立方米。
中国 ·韩城 “ 司马迁杯 ” 首届全国锣鼓大赛
中国 ·韩城 “ 司马迁杯 ” 首届全国锣鼓大赛 确定在 2010年 9月 16日至 18日在韩城市隆 重举行。于 2010年 9月 18日隆重闭幕。这次大赛将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华锣鼓艺术交流 盛会。届时,包括港澳台在内的 50余支锣鼓艺术团队激情亮相黄河之滨,生动演绎中华 鼓乐版的 “ 鲤鱼跃龙门 ” 现代神话故事。
韩城是 “ 中华史圣 ” 司马迁的故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全国 闻名遐迩的锣鼓之乡。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行鼓、阵鼓、围鼓、闯神楼等古老民间锣鼓 艺术,富有浓郁的黄河文化特色,在韩原大地上世代相袭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如今,韩 城村村都有锣鼓社火团队,规模以上鼓队已达 100余家。以粗犷、豪放、剽悍著称的韩城 行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香港回归盛典、北京奥运会、英国爱丁堡国际军 乐节、东亚运动会等国内外重大活动中频频亮相,让中外人士大饱眼福。前不久荣获北方 锣鼓展示赛 “ 金鼓王 ” 称号,已成为陕西省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国 ·韩城 “ 司马迁杯 ” 首届全国锣鼓大赛得到了全国各地锣鼓表演团队的 热烈响应。涉 及两岸三地 20多个省市区 15个民族 50余鼓种的锣鼓艺术团队和艺术家踊跃参与,届 时,粗犷豪爽的北方广场锣鼓与刚柔并济的南方鼓舞将齐聚黄河之滨,不同民族、不同地 域、不同流派的锣鼓艺术在太史故里同台献艺,激情展示华夏文明独特艺术魅力,据悉, 整个赛事由气势恢宏的开闭幕式、精彩赛事、巡游表演、文化旅游宣传推介等系列活动组 成。大赛分入围和争霸两个阶段,由各省市区选拔推荐一批入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代表性鼓队参加,真正代表不同民族、地域和流派鼓艺的最高水平,鼓队影像资料 报大赛组委会初审,确定入围队伍,凡入围队均邀请来韩参赛献艺,由组委会邀请全国知 名鼓乐专家、文艺界知名人士现场点评,确定霸主、名次。主要奖项设置最佳艺术奖、最 佳表演奖、最佳音乐奖、最佳阵容奖、最佳服饰奖。大赛评委由全国知名鼓乐专家、文艺 界权威人士担当;开闭幕式由国家著名文艺导演策划执导,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主持, 国内当红演艺明星助阵演出。中央电视台三套文艺频道、七套《乡土》栏目以及全国 100余家知名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站等强势新闻媒体联手进行宣传报道。
中国 ·韩城 “ 司马迁杯 ” 首届全国锣鼓大赛得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 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打击乐学会、陕西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和全程指导,由韩城 市人民政府主办,韩城市文化体育局、陕西鸿锦文化传播公司、西安市振兴韩城经济文化 促进会承办。
韩城市民间社火种类繁多。有秧歌、皮影;社火主要有:高跷芯子、锣鼓、烟火、跑 旱船、耍神楼、跑竹马等。在祀神社火中,以耍神楼为代表。在游艺社火中,以芯子最有 特色。
耍神楼本来是西庄八社迎送法王上庙时耍的祭祀社火,舞姿剽悍神勇,表演别具一 格,被誉为韩城社火之王。西庄镇东庄村的
逢年过节,韩城的社火队列中,总少不了芯子。南塬是抬芯,高约丈余,惊险热烈; 而北塬则盛行背芯,欢快潇洒,更有特色。背芯表演在历史上常有射虎 (即猜谜 ) 穿插其 间,文化韵味很浓。
韩城秧歌是在韩城流行很久、歌舞色彩很浓的地方戏,其优美的唱腔很为韩城群众喜 爱。在别的剧种占据了舞台的情况下,它也走进了社火的队列之中。锣鼓是社火的乐队。 黄河锣鼓的狂放表演使色彩缤纷的社火队有声有色。
峦而径出,泻千里而东流,据《名山记》载: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 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 “ 神农 ” 可越,故名 “ 龙门 ” 。龙门相传为 大禹 治水所凿。
2011年 10月
1日至 7日,韩城国庆假日旅游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持续火爆局面,据 统计数字显示, 十一黄金周 韩城全市共接待游客 37929人次,同比增长 116.63%;门票直 接收入 549312元、同比增长 43.61%,旅游综合收入 494.37万元,同比增长 40.33%。 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远超过往年 “ 十一 ” 旅游黄金周,达到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的历 史最高点。
陕西历史文化名村:韩城党家村 (图 )
2009-11-26 08:41:29 来源:腾讯旅游整合 作者:小 Q 我要评论
党家村俯瞰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西南距新城区 9公里,西距 108国道 1.5公里, 东距黄河 3.5公里,坐落在东西走向的泌水河谷北测,所处地段呈葫芦形状,俗称“党圪 崂”。
党家村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党家村现属韩城市西庄镇,主要有党、贾两族, 320户人家, 1400余人,约 670年历 史。
简介
党家村一景
党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典型代表,韩城在乾隆年间曾经被称为陕西的“小北 京”而党家村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则又被称为“小韩城”,可见当年之盛况。 2001年 6月 25日经国务院批文,党家村古建筑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入选中国历史 文化名村 (第一批 ) 名单。
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查理教授说道:“东方建筑文化在中国,中国民居建筑文化在韩 城”。日本建筑学会农村计划委员会委员长工学博士青木正夫撰文:“我曾到过欧、亚、 美、非四大洲十多个国家,从来没有见过布局如此紧凑,做工如此精细、风貌如此古朴典 雅,文化气息如此浓厚历史悠久的保存完好的古代传统居民村寨。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 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党家村被陕西省定为“历史文化保护村”,列入“国际传统 民居研究项目”。成为旅游参观的重地。
走进党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那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那考究的上马 石,庄严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阁、神秘的避尘珠、华美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不 向人们诉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盛与辉煌。
那些精美奇巧的门楣、木雕、砖雕、与壁刻家训使人们在欣赏赞叹之余又受到中国儒 家传统人文思想的教益,真实地感知,感受到做人作事的哲理。
城墙、看家楼、泌阳堡、及夹层墙哨门等攻防兼备古代防御体系,是党家村保存至今 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体现出在战乱年代有钱的党家村人当时的心态。
党家村选址合理,村容如舟,房屋建造符合传统阴阳八卦之说,木、石、砖三雕俱 全,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而现存的古代题字及生活用品完整的展现了当时的生活文化 氛围。党家村集古代中国文化、建筑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国家领导人** 在考察党家村时欣然题词称之为“民居瑰宝”。
历史
党家村一景
元至顺二年 (公元 1331年 ) ,党族始祖党恕轩由本省原朝邑县逃荒播迁至此定居。恕 轩娶邻村樊氏女为妻,生有四子,除四子君明赴甘肃河洲“屯田”未归外,长子君显为长 门,次子君仁为二门,三子君义为三门。他们都人丁兴旺,绵延至今,已传 25世。元末明 初,贾族始祖贾伯通由山西洪洞迁居韩城,先栖居县城、贾村等处。其第五世贾连娶党姓 女,生子贾璋。明朝嘉靖四年 (公元 1525年 ) ,贾璋以甥舅之亲定居党家村,兴家立业,他 们仍奉伯通为始祖,也子孙繁衍至今,已传 24世。从“辈份”说,贾姓第六世相当党姓第 七世,相互兄弟相称,直到现在保持不乱。
清朝前期,党家村党贾两姓分几处在豫鄂交界的唐、白河流域经商。由于能抓住时 机,经营得法,都取得了很大成功。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是党家村经济史上的黄金时 代,据传往老家运送银两的镖驮络绎于道,号称“日进白银千两”。与此同步,党家村翻 旧盖新,进入了一个持续百年的修建四合院高潮时期,一并筑起了祠堂、庙宇、文星阁等 配套建筑。咸丰初年,村中集资筑建泌阳堡,同时建起了寨堡中几十座四合院。至此,党 家村就以富有和住宅好闻名遐迩了。
但使党家村饮誉中外,首先应归功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和日本九州大学的共同努力。 1986年他们联合组团来此进行了两次深入细致的调查。 1991年,由该团日方团长青木正夫 教授执笔用日文写成的《党家村》一书问世。标志着对党家村的重新发现。而后,国内各 级文字,影视传煤,相继作了专题报导,才使党家村有了今天这样的知名度。
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革命”时期,村中相当一部分厅房、哨门、戏楼被拆毁卖掉, 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让人庆幸的是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农村建房高潮中党家村采取了保 留古村古貌另辟新村的作法,而现存的一百多座四合院以及祠堂、文星阁、节孝碑、看家 楼、泌阳堡已被国家当做珍稀文物加以保护,向中外开放。
如今,党家村人仍在这古老的四合院中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并天天热情地欢迎着国 内外游客。
党家村特色
党家村一景
韩城市境内民居四合院遍布城乡,党家村是中国北方典型的传统民居村落。国内外专 家称赞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为国保单位。
党家村全村多数为党、贾二姓,因党姓居住在早,故称党家 (贾 ) 村。党家村位于城东 北 9公里西庄镇境内,占地 16.5公顷。始建于元至顺二年 (1331年 ) ,地处东西走向的葫 芦状沟谷之中,全村 330多户, 1400多人。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生 意兴隆,成为地方巨商富族,因而明清两代有较大规模兴建。清咸丰元年 (1851年 ) 在村东 北高地建寨堡,使村寨相通,连为一体。现存四合院达成院 院, 321座。党家村民居 历史悠久,选址恰当,建筑精良,内涵丰富,有村有寨,群体保护完整,公用设施齐全, 避难防御安全。村中有宝塔、祠堂、私塾、节孝碑、看家楼、暗道、哨门城楼、神庙、老 池、古井、火药库等公共建筑和独特建筑。村中 20多条巷道综合纵横贯通,主次分明,全 部条石或卵石墁铺,古色古香,别具一格。
四合院每院一般占地 260平方米左右,呈长方形,个别的是正方形,俗称“一颗 印”。四合院由厅房,左右厢房、门房围成。厅房为头,厢房为双臂,门房为足,似人 形,有喻意。厅房高大宽敞,前檐多为歇檐,为供祖和设宴之所,逢婚丧嫁娶,卸掉活动 屏门,设席摆宴,显然发挥了厅房设施功能。门房和厢房为起居之室,长辈兄弟居有序。 走进党家村,高大气派的,“走马门楼”列于巷道两侧,建筑装饰十分讲究,朴实精美, 三雕俱全,是雕刻艺术荟萃。
家门外有上马石、拴马桩、拴马环。门枕为方形或鼓式,均为石雕。有狮子门墩、鼓 儿门墩、狮子鼓儿相结合的门墩,还有形体单纯的竖立双体线雕门墩。特别是狮子门墩, 无论是粗犷简略或精雕细刻,都能将这一猛兽处理的形体生动,神态逼真。门楼两侧有美 观的砖雕峙头,内容非常丰富,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鹿兔象马,虎牛麒麟以及几何图 案、万字拐、八卦图等等,更为夺目的是门额题字,几乎家家都有,或木雕或砖刻,名家 书写,相当讲究,成为书法艺术的展示。
从内容上看,大致有炫宗耀祖、伦理道德、理想追求三类。大门内照墙多为砖雕,主 题画面题材多样,有“鹿鹤同春”、“封 (蜂 ) 候 (猴 ) 挂印、“五福 (蝠 ) 捧寿”等等,有的 则一个大“福”字或大“寿”字。院中家训砖雕,多在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内容多为道 德修养之类,文化气氛浓厚,像这样把现实生活起居的空间拓展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不 仅有美化建筑空间,还具有跨时空对多代人进行教化的功能。这些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 传统建筑,是文学、道德、美学的融合,凝聚着一种潜在的乡村文化力量,是劳动人民在 建筑装饰上创造的文明成果。
村中的看家楼,砖砌方形三层阁式,高 14.5米,登高了望全村四周,是防御 设施的 了望楼。仿木砖雕节孝碑楼,雕制精美,建造独特,是党家村砖雕代表作品。村东南有文 星阁风水塔,始建于清雍正三年 (1725年 ) ,共六层六角形,塔高 37.5米 , 塔的各层内部供 奉的牌位和外观各层都有砖雕牌匾 , 从内容上看 , 可以得知党家村人是如何巧妙地借风水塔 , 表达了更多的人文内涵 , 寄托着
党家村四合院
党家村四合院
党家村四合院一般都是一个独立的院落,占地四分左右,虽有带后院、偏院的,但数 量较少。上首的厅房和下首门房都将地基的横向基本占尽,两侧厢房嵌在二者之间,围在 中间的院落比较狭窄。厅房门房前坡的大部分檐水,先要流入厢房山墙上用砖悬砌的。
紧承着屋檐的水槽——俗称筒槽,再流泻下来。也有的筒槽是檩上架椽、筒瓦包沟结 构,高度与砖结构的相同,但要宽得多。院中全部青砖铺墁。四面房子的背墙和厅房门房 的山墙一起,构成院子的界墙。即使有人得到一块较大的房基地,也都是遵循这一格局, 只是两院三院地并排修建而已。党家村四合院的厢房,绝大多数是两坡水。为节约地基, 相邻院落间为厢房后坡檐水留的水道仅仅一尺来宽,檐水落地后直接排入巷道,或者拐入 自家院中;有的甚而将两院厢房背墙筑得挨在一起,把水道修到墙顶上,后檐檐水由水道 汇入筒槽后再分别下泻到自家院中。北京四合院要大得多,面积一个抵这儿三五个,总有 一个狭窄的前院,多带偏院,穿过“垂花门”才能进入内院,内院又是通道又是花树,要 宽敞豁亮得多,除过临街一面,一般还有专门修筑的界墙。不论院子面积、院中格局、还 是相邻院 落间距离,差别都是很大的。
走马门楼什么模样
党家村四合院院门分墙门和走马门楼两类。墙门窄小朴素;走马门楼高大气派。门大 多开在门房偏左或偏右的一间上,中门较少。据说,家里出了有“功名”的人,才能开中 门,所以中门外面,往往 竖有旗杆。但是,有“功名”的人家多数并不开中门。这里央有 “堪舆家”所谓的“风水”问题,即中门直,易“泄气”,偏门曲,可“聚气”。就实用 讲,中门面对巷道,路人可直窥堂奥,所以中门之内又设一道屏门,平时关闭,人走左 右,有重要宾客,才开屏门迎送,而北京四合院的门,总开在门房右侧。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工艺比较集中地显示在通向内院的“垂花门”上,党家村则比较地 集中在走马门楼上。走马门安在门房背墙内缩七八尺处,门外房下的空间称“外门道”。 外门道上有阁楼,阁楼向外一面堆叠起来的枋木称为门楣,门楣有略施藻绘,也有全部透 花饰以枫拱和垂花的。两侧下起墙裙,上与门框等高处,用做有纹线的花砖圈出两方很大 的“框壁”,框中用砖做成各种图案。“框壁”外侧左右各有一根一半墙内一半墙外的通 柱,柱下有石础,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粘贴对联的地方。
两柱外侧以及同列山墙,墙头都砌着宽约一尺的“螭头子”。“螭头子”呈弧形,支 撑房檐,也起装饰作用。古书上把无角的龙叫“螭”。《辞海》“螭头”条:古代彝器, 碑额,殿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所刻的花饰那么,它在这里是“借称”了。“螭头子”下 部为座斗,建筑师恨不能把自己满腹巧思全用在这座斗上。座斗靠内一面与墙砌在一起, 整体突出墙外,呈悬空状,雕刻的是外露的三面,外露部分又分两层同上层多为透雕须弥 座,下饰流苏,云头等形状。上层多为二级“斗”形构件,能刻六幅画面。年代较早的画 面简单,如明朝,清朝前期的内容多为 字,卦爻符号之类。后来发展为瓶炉三事,盆景瓶 子插,琴棋书画,人物故事等。至乾隆年间,艺术上可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人调 查统计,党家村走马门楼的“螭头子”的样式有四十多种呢。
党家村节孝碑
节孝碑
来党家村观光的游客都对村上的节孝碑有兴趣。的确,此碑工艺卓而不群。来到碑 前,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青石基座上两丈多高的碑楼。楼顶悬山两面坡式,檐上筒瓦包 沟、五脊六兽。脊为透雕,横脊中部耸有一尊圆雕,为 1公尺高四面透风的两层小阁楼。 檐下结构为仿木砖雕,层层叠起的斗拱擎着檩条,檩上架着方椽。斗拱下面是横额“巾帼 芳型”,额框由游龙、麒麟、香炉等图案的透雕组成。额下雕刻尤为精美,总体栏杆形 状,每两个立柱间为一画面,共四幅。
从东到西,第一幅雕着“喜鹊梅花”,取“喜上梅梢”之意;第二幅“鹤立溪水”, 取“鹤寿千年”之意;第三幅为“奔鹿图”,“鹿”谐 音“禄”,“奔鹿”意即求取俸 禄;第四幅“鸭戏莲蓬”,莲蓬中生有很多莲子,此图寄寓愿后世人丁兴盛之意。碑楼墙 面十分平整,“清水式”砖缝横竖中绳。墙砖比别处的要小,村中老辈人传说这是用锯截 齐打磨平光后砌上去的。两边墙上的对联与横额一样,是阳文砖雕。对联上方各砌有一个 手捧“寿”字的人物深浮雕,据说左边凸睛翘须神情凶猛的叫徐彦昭,右边慈眉善目富态 端庄的是杨侍郎,皆旧戏《忠保国·二进宫》中人物,都做过女主的保驾。对联虎口上 衔,莲花下托。概括起来,整个碑楼可以说集党家村砖雕之大成。
碑青石质体,一丈多高,最高处透雕着三龙捧旨图案,中嵌“皇清”二字,碑的两侧 有浮雕花边,远看隐隐约约,如同衬衣上的暗花,就近仔细辩认,方知为神话中的八仙, 一边四个,一次,笔者路过碑下,见一女学生提着行装,不顾实习即归的汽车喇叭的呼 唤,匆匆来到碑前,取出一张白纸蒙在这“暗花”上,又匆匆地用铅笔涂抹拓摹。我驻足 问她,说是广州某艺术学院的,解释道:“积累点资料。多流畅的线条!来不及临摹了。 怎么这地方越待,要画的东西越多!”碑文为“旌表敕赠徵仕郎党伟烈之妻牛孺人节孝 碑”。“旌表”意思是“表彰”。“敕”为诏命,皇帝的命令。“徵仕郎”是清朝从七品 官员的品级,比县令稍低。
“孺人”,夫人。横额“巾帼芳型”意为妇女的好榜样,是对牛孺人的褒扬。对联 “矢志靡他,克谐以孝;纶音伊迩,载锡其光”,点明褒扬原因。上联“矢志”意即“发 誓”;“靡他”为“无其他想法”,“克”即“能”。连起来说,碑主牛孺人早年丧夫, 守节不二,而且对长辈孝顺,与家里、邻里和睦友好。下联“纶音”意为“皇帝的诏 书”,“伊迩”意即“这么近”,“载锡”是“则惕”二字的通假字。连起来说皇帝表彰 的话就在眼前,这是赐给碑主的无上光荣。
立节孝碑有严格的规定,要先上报朝廷,礼部部议后不再经皇帝批准才可建造,封建 社会被看作莫大荣耀。但由此碑也折射出当时妇女们极低的社会地位。你看,这么富丽堂 皇的碑楼。碑主却只称为“牛孺人”,有姓无名。“夫在从夫”,尚有夫妻之情庇护。夫 死守寡。其地位更会等而下之。容易推测当日这位“牛孺人”的幽怨和心酸。身后的荣 耀,与她什么关系?只不过鼓励后世再多些这种不幸而已。
节孝碑属于纪念碑,总是建在路边显眼的地方,和牌坊建于当道一样,为的是让世人 瞻仰方便而已。党家村的节孝碑就位于村子东哨门外大路北侧,从村中到泌阳堡——党家 村寨子,整日间来来往往的人总要从它面前经过。村上也有过两座石质贞节牌坊,一在东 坡顶,倒塌较早,一在西坡底,五十年代才被拆除。
党家村菩萨庙和关帝庙
党家村
党家村有两个庙宇群,一为菩萨庙,俗称上庙,一为关帝庙,俗称下庙。上庙在村子 东北角高台上,南向并排五间“寝宫”,中间三间供奉菩萨———中为男相观音,左边文 殊,右边普贤。现今所见的观音菩萨都是头梳高髻身着白装手执柳枝雍容娴静的女姓。一 般人读到这里也许会感到诧异,实际上观音菩萨的本来面目就是男子。据《辞源》“观世 音”条解释,“观音”就是“观世音”,唐朝避李世民名讳才省称为“观音”。
“唐宋名手所绘观世音像,皆不作妇女??后世讹为女像??”东一间塑牛王神像, 坐一头牛。西一间塑土地神像,穷儒模样。前建三大间献殿,对外敞开。仅安设栅栏隔出 内外,献殿前树有一对两丈多高的龙凤铁旗杆,置一口用来焚烧纸马的大“铁醮盆”。再 南是一片开放的庙院,面对一座巍峨华丽的戏台。寝宫东毗连一自成院落的送子娘娘庙, 娘娘为凤冠霞帔的贵妇形象,左右各一位骑马侍女,马搭中装着许多泥娃娃,表明她们正 马不停蹄地给家家户户“送子”。
下庙在村子东南角,有完整的围墙。主建筑是坐北向南的关帝殿,殿基一丈多高,享 殿和献殿皆三大间,中间隔一狭窄小天井,东西各开着一个圆洞门。享殿的神龛里面,中 为美髯戎装的关羽坐像,左为关平立像,右为周仓立像。神龛的楹柱上悬挂一幅木制楹
联,文曰:“秉烛非避嫌,此夜心中唯有汉;华容岂报德,当年眼底总无曹。”出于清代 村人拔贡党之学手笔,虽然不是史实,但文思巧妙,不失为一副文学佳构。两边山墙上绘 着显示关羽神勇的三国故事壁画。殿前铁旗杆、醮盆以及戏台与上庙相同,只多了一对大 石狮子。
庙院坐东向西另有三间殿宇,中间一间祭祀马王,南边祀法王房寅,北边祀药王孙思 邈。马王塑像奇特:三头六臂,三只眼睛。为什么是三头六臂,我们不知来由,但何以三 只眼睛,还可以说上几句,传说马王是氐族人,氐族有男孩都要经受割额的风俗,就是在 两眉正上方割出一道立缝,伤愈后留下的疤痕远看很象一只竖着的眼睛。自小能承受刀割 之苦的氐族男子都有一种剽悍气质,能被中原汉族人尊为神灵的马王爷自然更是勇猛非 凡。口头禅常称异常暴戾者为“三只眼马王”当与此有关。庙院里东北角是一间火神庙, 庙院外东南不远处有一座神财庙。
还应说到的是,关帝享殿里还悬挂着二十多面金碧辉煌雕镂精工颂扬关羽的“金 匾”,都是清朝嘉庆年间襄樊一带同党贾两姓有商业关系的商号奉献的。传说金匾当年是 以毡棉包裹,用骡子小心翼翼地驮回来的。挂起后,为了免受鸟雀糟践。匾下安装“漫天 网”保护,所以历经百数十年,仍然灿烂如新。直至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才被卸下来 做了风箱。
而今,两坐庙院已经荡然无存,仅有下庙西面和南面两段围墙还执着地挺立在那儿, 充当着历史的见证。上庙戏台和下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拆除的。
韩城民俗研究 之民间节日
发 布 时 间 :2011-11-14来 源 :韩 城 新 闻 网 作 者 :郭 德 源 阅 读 次 数 :140
过 去 , 同 全 国 其 他 地 方 一 样 , 韩 城 人 把 清 明 节 也 称 “ 寒 食 节 ” 。 “ 寒 食 节 ” 的 来 由 虽 还 有 其 他 说 法 , 但 流 传 最 广 的 还 是 源 于 春 秋 时 晋 国 大 臣 介 子 推 被 烧 死 事 。
春 秋 时 , 晋 国 公 子 重 耳 , 因 遭 献 公 爱 姬 骊 姬 的 陷 害 , 被 迫 逃 亡 他 国 凡 十 九 年 , 介 子 推 便 是 重 耳 逃 亡 时 的 忠 实 跟 随 者 。 传 说 重 耳 在 穷 困 潦 倒 之 时 , 介 子 推 曾 有 “ 割 股 奉 君 ” 之 举 , 即 把 自 己 腿 上 的 肉 割 下 来 让 重 耳 吃 。 后 重 耳 在 秦 穆 公 的 帮 助 下 回 到 晋 国 , 并 登 上 了 君 主 宝 座 , 是 为 晋 文 公 。 晋 文 公 登 极 后 , 奖 赏 以 前 跟 他 患 难 与 共 的 功 臣 。 功 大 者 封 给 一 大 块 土 地 , 功 小 者 授 予 其 爵 位 , 但 却 把 鄙 视 名 利 而 早 已 隐 居 于 陋 巷 的 介 子 推 给 忘 记 了 。
待 他 省 悟 后 派 人 寻 找 介 子 推 时 , 介 子 推 已 背 着 老 母 逃 隐 于 绵 上 山 中 。 晋 文 公 派 人 搜 山 , 未 果 。 于 是 下 令 烧 山 , 逼 介 子 推 出 来 。 绵 山 尽 柳 林 , 及 至 整 个 绵 山 被 焚 , 也 未 见 有 人 跑 出 。 士 兵 上 山 搜 寻 , 见 一 人
背 负 一 人 , 抱 一 柳 树 同 被 烧 死 , 此 人 就 是 他 们 要 寻 找 的 介 子 推 。 为 了 纪 念 这 位 忠 臣 义 士 , 晋 文 公 将 绵 上 山 改 为 “ 介 山 ” , 并 亲 往 介 山 祭 奠 。 并 将 介 子 推 殉 难 之 日 定 为 “ 寒 食 节 ” , 下 令 全 国 寒 食 节 三 天 不 准 生 火 , 皆 吃 冷 食 。 久 而 久 之 , 民 间 便 将 纪 念 介 子 推 与 祭 祖 同 期 举 行 。 韩 城 古 属 晋 , 故 对 此 俗 十 分 重 视 。 寒 食 日 , 除 了 上 坟 祭 祖 , 还 要 修 整 墓 冢 , 并 在 每 座 墓 冢 的 顶 端 插 柳 一 枝 。 因 为 传 说 当 年 绵 山 上 的 柳 树 被 烧 焦 后 , 也 许 是 介 子 推 的 精 神 感 动 了 上 苍 , 接 着 天 降 大 雨 , 每 株 枯 木 都 生 出 了 新 芽 , 不 久 绵 山 又 是 绿 柳 成 荫 。 后 人 于 坟 头 插 柳 , 既 是 对 古 人 的 追 思 , 又 寄 托 了 后 人 期 望 人 脉 兴 旺 、 再 发 新 枝 的 向 往 。 所 以 在 寒 食 日 , 凡 上 坟 的 人 皆 肩 扛 柳 枝 , 铁 锨 , 街 市 上 卖 柳 枝 者 也 到 处 都 有 。 其 实 这 只 是 个 悲 凄 的 传 说 , 实 际 情 况 是 , 介 子 推 隐 居 之 后 , 曾 跟 随 介 子 推 的 人 在 王 宫 门 外 悬 挂 了 一 张 纸 条 , 为 介 子 推 鸣 不 平 。 晋 文 公 重 耳 见 到 后 , 便 派 人 寻 找 介 子 推 。 子 推 闻 讯 , 则 与 老 母 逃 匿 于 绵 上 山 中 。 于 是 晋 文 公 便 将 绵 上 山 封 给 了 介 子 推 , 并 更 其 名 为 “ 介 山 ” , 他 并 没 有 烧 山 。 这 段 情 节 , 在 《 史 记 ? 晋 世 家 》 中 有 载 。 在 这 里 , 尽 管 史 实 与 传 说 有 些 许 出 入 , 但 都 未 损 害 介 子 推 的 崇 高 形 象 和 人 们 对 他 的 敬 仰 和 怀 念 之 情 。
扫 墓 时 的 主 要 祭 品 , 为 一 斤 水 面 蒸 熟 的 冢 形 馒 头 , 上 镶 嵌 红 枣 若 干 , 当 地 人 将 这 种 蒸 食 称 之 为 “ 子 福 ” , 实 为 “ 子 推 ” 的 讹 称 。 清 康 熙 年 间 编 纂 的 《 韩 城 县 续 志 》 载 :“ 馒 首 以 枣 密 集 其 上 , 名 曰 ‘ 子 推 ’ , 取 晋 人 绵 山 祀 介 子 推 遗 意 也 。 ” 为 什 么 要 将 祭 品 做 成 这 种 形 状 , 传 说 是 当 年 绵 山 被 烧 后 现 状 的 再 现 :一 座 山 丘 , 上 面 满 是 被 烧 焦 的 树 桩 。 也 有 人 说 , 馒 头 上 的 枣 象 征 着 介 子 推 背 上 的 烧 伤 。 不 管 哪 种 说 法 , 都 寄 托 着 民 众 对 先 贤 的 怀 念 。
清 明 节 既 称 “ 寒 食 节 ” , 所 以 其 食 品 皆 为 冷 食 。 古 时 , 三 日 之 内 , 家 家 户 户 都 不 生 火 , 所 需 饭 菜 要 提 前 备 好 。 最 普 通 的 饭 菜 就 是 炸 油 饼 、 蒸 凉 皮 、 淖 些 菠 菜 、 豆 芽 。 以 此 原 因 , 故 过 去 人 们 常 用 “ 菠 菜 豆 芽 子 , 夹 袄 背 褡 子 (背 褡 子 即 现 代 人 所 谓 的 ‘ 马 夹 ’ ) ” 来 描 述 清 明 节 时 的 节 令 风 情 。 后 来 人 们 不 禁 火 了 , 食 物 也 就 有 所 变 化 , 除 了 有 人 还 食 凉 皮 外 , 多 数 人 家 以 菠 菜 合 子 、 韭 菜 合 子 为 清 明 之 日 的 主 要 食 品 , 就 象 八 月 十 五 吃 羊 肉 饺 子 , 清 明 节 吃 “ 合 子 ” , 又 成 为 韩 城 人 过 清 明 节 的 一 个 饮 食 特 色 。
韩 城 人 扫 墓 , 有 清 明 “ 前 三 天 不 早 , 后 三 天 不 迟 ” 之 说 , 具 体 时 日 , 由 各 族 户 自 行 决 定 。 但 老 祖 坟 必 须 在 清 明 前 三 日 祭 扫 。 是 日 , 分 布 于 各 村 的 同 族 长 者 , 皆 按 约 定 时 间 聚 会 于 老 祠 堂 或 老 坟 地 , 在 鼓 乐 的 伴 奏 下 祭 奠 , 然 后 扫 墓 , 然 后 会 餐 或 发 烧 饼 , 每 人 一 份 (一 般 一 份 为 5个 ) 。 旧 时 各 族 的 老 祠 堂 都 有 土 地 和 家 俱 等 公 产 , 设 有 专 人 管 理 。 每 年 通 过 出 租 土 地 、 家 俱 , 可 获 得 若 干 银 两 , 清 明 节 祭 祀 时 香 祃 、 吃 饭 等 费 用 , 就 是 从 这 些 银 两 中 支 付 。 除 了 老 祖 坟 , 各 家 的 新 坟 也 须 在 清 明 前 三 天 祭 扫 。 这 反 映 出 人 们 急 欲 悼 念 逝 去 不 久 的 亲 人 的 迫 切 心 情 。
旧 时 上 坟 者 皆 为 男 丁 , 且 父 叔 弟 兄 们 相 偕 而 去 , 时 有 “ 上 坟 夸 人 丁 ” 之 谚 。 所 谓 “ 继 香 火 ” 者 , 概 指 此 。 古 时 重 男 轻 女 之 俗 , 在 上 坟 时 表 现 得 十 分 明 显 。 近 年 此 俗 已 渐 易 , 女 子 上 坟 者 , 已 不 为 奇 。
昔 日 韩 城 人 上 坟 祭 奠 以 茶 代 酒 , 显 示 出 与 其 他 地 区 不 同 的 风 俗 。 究 其 原 因 , 地 少 粮 缺 之 故 也 。 韩 城 多 山 , 自 古 便 有 “ 七 山 一 水 两 分 田 ” 之 说 。 由 于 土 地 面 积 小 , 粮 食 产 量 有 限 , 当 地 人 不 得 不 常 年 从 周 边 各 县 购 运 口 粮 。 清 康 熙 年 间 编 纂 的 《 韩 城 县 续 志 》 载 :“ (韩 城) 以 域 狭 , 故 粟 麦 独 缺 。 而 仰 给 者 , 上 郡 之 洛 川 、 宜 川 、 鄜 州 (即 今 之 富 县 ) 、 延 长 诸 处 , 南 之 合 阳 , 西 南 之 澄 城 。 每 岁 负 担 驴 骡 , 络 绎 于 路 。 渡 沟 历 涧 , 风 雨 雪 霜 , 日 夜 不 绝 。 富 室 贫 家 , 率 寄 饔 飧 于 市 集 。 倘 三 日 闭 籴 , 则 人 皆 不 举 火 矣 。 盖 民 之 艰 如 此 ! ” 既 然 连 口 粮 都 难 得 保 障 , 那 么 大 量 耗 粮 的 酿 酒 业 在 当 地 就 难 以 生 存 和 发 展 。 从 外 地 输 入 , 一 因 交 通 不 便 , 二 因 古 时 酒 无 瓶 装 , 全 是 装 在 “ 坛 子 ” 中 以 散 酒 形 式 零 沽 出 售 。 这 更 增 加 了 运 输 的 难 度 , 进 而 也 加 大 了 酒 的 销 售 成 本 。 因 此 即 是 富 家 , 平 时 也 极 少 饮 酒 , 更 不 用 说 普 通 百 姓 了 。 所 以 以 前 韩 城 人 红 白 喜 事 设 宴 , 饮 酒 只 不 过 是 走 个 过 场 而 已 , 并 不 像 南 北 各 县 那 样 开 樽 豪 饮 。 这 从 另 一 个 方 面 也 反 映 出 韩 城 人 的 饮 食 特 色 。 了 解 了 这 个 实 情 , 韩 城 人 清 明 节 上 坟 以 茶 代 酒 也 就 能 理 解 其 缘 由 了 。 “ 清 明 ” 是 农 历 二 十 四 节 气 中 的 一 个 节 令 。 每 年 这 个 时 候 , 气 候 转 暖 , 酥 雨 普 降 , 一 年 中 的 农 事 活 动 , 从 此 开 始 。 故 农 谚 曰 :“ 清 明 前 后 , 种 瓜 种 豆 。 ” 而 在 这 时 , 大 地 返 绿 , 空 气 清 新 , 城 市 的 人 纷 纷 走 向 郊 野 踏 青 , 农 村 的 人 则 在 村 中 扶 起 大 秋 千 , 供 大 人 嬉 戏 , 在 家 里 绑 个 小 秋 千 , 供 儿 童 玩 耍 。 少 年 则 糊 个 风 筝 , 三 三 两 两 跑 到 村 外 , 在 绿 油 油 的 麦 田 里 纵 情 放 飞 , 尽 享 春 日 的 快 乐 。
由 于 “ 寒 食 ” 是 一 个 古 老 的 节 日 , 而 “ 清 明 ” 又 是 一 个 极 具 特 色 的 节 令 , “ 寒 食 ” 又 在 “ 清 明 ” 前 一 日 , 为 了 方 便 , 据 说 在 唐 以 后 , 人 们 便 将 寒 食 节 与 清 明 节 合 二 而 一 , 统 称 “ 清 明 节 ” 。 但 农 村 大 多 还 保 留 着 “ 寒 食 ” 的 称 谓 。
昔 日 清 明 节 前 后 , 韩 城 农 村 还 有 两 个 习 俗 。 一 是 娘 家 母 亲 要 带 领 主 要 亲 戚 给 出 嫁 不 久 的 女 儿 送 蒸 食 , 叫 “ 送 清 明 节 ” 。 主 要 蒸 食 是 一 个 大 枣 糕 , 另 外 , 给 女 儿 、 女 婿 还 要 各 送 一 个 “ 子 推 ” 馍 , 有 人 也 称 “ 鸡 蛋 馍 ” , 给 女 儿 送 的 那 个 鸡 蛋 包 在 馍 内 , 给 女 婿 的 那 个 鸡 蛋 镶 在 馍 外 。 体 现 了 古 老 的 生 殖 崇 拜 。
另 一 项 习 俗 就 是 外 婆 给 小 外 孙 “ 送 猫 ” 。 说 是 “ 猫 ” , 实 际 是 用 上 等 白 面 蒸 的 老 虎 形 状 的 大 型 花 馍 , 一 大 一 小 , 大 的 用 面 5斤 , 小 的 用 面 3斤 。
为 什 么 要 给 外 孙 送 “ 猫 ” ? 原 因 深 远 。
古 时 有 一 种 病 叫 “ 天 花 ” , 传 染 对 象 多 为 婴 幼 儿 , 由 于 缺 少 有 效 的 医 疗 手 段 , 因 而 死 亡 率 极 高 , 侥 幸 活 下 来 的 , 也 落 得 一 脸 “ 花 儿 ” , 俗 称 “ 麻 子 ” 。 以 此 原 因 , 所 以 阎 崇 年 先 生 在 中 央 电 视 台 《 百 家 讲 坛 》 栏 目 讲 清 代 选 皇 太 子 时 , 将 是 否 患 过 天 花 病 也 列 为 条 件 之 一 , 因 为 只 要 得 过 天 花 病 , 就 会 终 生 免 疫 。
自 清 明 节 开 始 , 气 候 转 暖 , 各 种 疾 病 开 始 发 作 流 行 , 小 孩 万 一 染 上 天 花 , 当 外 婆 的 自 然 要 去 看 望 , 于 是 便 带 上 老 虎 形 状 的 蒸 食 , 放在 外 孙 身 边 , 以 虎 为 形 , 意 在 镇 邪 , 以 猫 为 名 , 取 其 温 顺 , 为 孩 子 压 惊 。
清 道 光 年 间 , 预 防 天 花 的 疫 苗 “ 牛 痘 ” 传 入 中 国 后 , 人 们 便 在 清
韩城民间社火种类繁多。有秧歌、皮影;社火主要有:高跷芯子、锣鼓、烟火、跑旱船、 耍神楼、跑竹马等。在祀神社火中,以耍神楼为代表。在游艺社火中,以芯子最有特色。 耍神楼本来是西庄八社迎送法王上庙时耍的祭祀社火,舞姿剽悍神勇,表演别具一 格,被誉为韩城社火之王。西庄镇东庄村的
逢年过节,韩城的社火队列中,总少不了芯子。南塬是抬芯,高约丈余,惊险热烈; 而北塬则盛行背芯,欢快潇洒,更有特色。背芯表演在历史上常有射虎 (即猜谜 ) 穿插其 间,文化韵味很浓。
韩城秧歌是在韩城流行很久、歌舞色彩很浓的地方戏,其优美的唱腔很为韩城群众喜 爱。在别的剧种占据了舞台的情况下,它也走进了社火的队列之中。锣鼓是社火的乐队。 黄河锣鼓的狂放表演使色彩缤纷的社火队有声有色。
韩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隅,距省会西安 200公里,北依宜川,西邻黄龙,南接合 阳,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乡宁、万荣等县市相望。地处北 35°18′ 50″ -35°52′ 08″,东经 110°7′ 19″ -110°37′ 24″。南北最长处 50.2公里,东西最宽 处 42.5公里。边界总长 168公里。总面积 1621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
0.79%,耕地 42万亩,地形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境内有山、有川、有原,地质构造复杂,气候温和,光照充足。西部、北部为 山区,属梁山山系,占全市总面积的 69%,一般海拔 800至 1, 300米,最高海拔 1, 783米,东南部为川、原、滩区,在平原区中,平原、沟壑相间,一般海拔 400至 600米,最低海拔 357米。西北部是山区,有成片的天然林、野生动物和药材 等,沿山地带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以煤炭储藏量最大,被誉为渭北“黑腰带”上的 一颗“明珠”;东南部为川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盛产小麦、玉米和棉花、蔬 菜。以能源、电力、钢铁为主的工矿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各种自然资源也逐步被开 发利用。
关中小调有广为流行的 “ 一般小调 ” ,有用丝弦伴奏的 “ 丝弦小调 ” ,有秧歌调、旱船、竹马、 打连厢、对于秧歌等 “ 社火小调 ” ,有祈雨调、劝善调、乞巧歌、
作文七:《赞美韩城70字作文》6100字
赞美韩城70字作文
篇一:小学生作文-魅力陕西
魅力陕西
西安市高新第二学校三年级 王书畅
过完圣诞节,圣诞老人就又匆匆忙坐上他的驯鹿拉雪橇,开始了他的礼物采购工作。唉,想要圣诞礼物的小盆友真多啊......真疲劳,在雪橇上打个盹吧...... 突然,驯鹿嘶鸣,乱作一团,圣诞老人在雪橇上惊醒,怎么回事,伴随着大地轻轻的震颤,只听到前方传来一声声气壮山河的嘶吼:“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衣甲马上鞍,大小儿郎齐呐喊,催动人马到阵前............”喔,两军交战,杀声震天,不对呀,只有几个人,不见刀枪剑戟,只有板胡唢呐~人虽少,声音却气壮河山,调虽粗,细品却韵味无穷。这一身的疲劳,竟然被这铿锵的吼唱驱赶的无影无踪。上前打听,圣诞老人这才知道,原来是到了中国陕西啦,刚才听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关中老腔”~圣诞老人忍不住大呼 “cool”。
“更酷的东西更多呢~”好客的陕西老乡热情挽留圣诞老人在古城西安做客,大家推荐我给圣诞老人做一回文化小导游,哈哈,这下圣诞老人可真是大开眼界啊~在易俗社,在芙蓉园,在华清池,在大雁塔,圣诞老人领略了曼妙的唐代歌舞、宏大的汉宫音乐、欢快的陕北秧歌、有趣的关中皮影、火热的长安社火、悠扬
的陕南花鼓......华清宫、大明宫、兴庆宫,秦砖汉瓦俯拾皆是,书院门、小雁塔、明城墙,古风古韵四处留存......圣人每天都等着眼镜,张着嘴巴,在惊叹中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真正是乐不思蜀,流连忘返啊。
“哎呀,忘记采购礼物啦,今年的圣诞节要耽误大事情了”圣诞老人惊觉后忍不住叫出声来。“别着急~”我安慰圣诞老人。跨上驯鹿雪橇,我带着圣诞老人开始了采购,不到一天时间,陕北剪纸、凤翔泥塑、马勺脸谱、碑林拓片、贾三包子、洋县黑米、西安凉皮、临潼石榴、镇安板栗、米脂小米、韩城花椒、眉县猕猴桃已经堆满了圣诞老人的雪橇,圣诞老人乐的合不拢嘴:“哈哈,够了够了,装不下了,今年的圣诞礼物一定能给全世界的小朋友一个大大的惊喜啊~以后,我采购礼物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啦”
挥手送别圣诞老人,我听到远去的雪橇上传来了圣诞老人新学会的关中秦腔: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成华山.....天王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成黄河.....陕西,瞭咋咧~
篇二:韩城特色旅游景点
韩城特色旅游景点
当今社会,人们衣足食饱,闲暇之余,就想抽个时间到处走走旅游旅游。有没有想过去韩城看看呢,
韩城因了历史名人王杰而素有“小北京”之称。民居瑰宝党家村更是展现了北京四合院的风貌。曾经国家领袖**也秘密游过党家村,当然,领导出游都是要保密的。
到了韩城不能不去拜访的历史名人,那就是太史公司马迁。相信大家都读过他的《史记》。就连鲁迅先生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出了韩城市再往龙门镇方向走,就可以领略黄河的风姿,站在黄河大桥上,你会深深的感觉自己的灵魂也被震撼了,如果,你还觉得不够,那么你也可以乘游艇去亲身感受一番,感受一下那九曲十八弯,黄河号子更是听的人泪如雨下。记得小时候学过郦道元的《水经注》,中间就有关于黄河的描写。黄河的黄,也沁进了陕西的文化中,诞生了陕西的特色文化。真是千言万语也说不尽黄河的雄浑与壮丽啊~我呀说的再好,也不如你亲自来看一下,亲身感受一下那大自然给人类的美景恩赐。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韩城的另一大辉煌事迹:那就是汉城锣鼓敲进北京奥运会,如果你过年来,可就有耳福啦~
如果你要在七八月的时候来呀,那是最美不过了。虽然天气有点热,但是你却赶上了大红袍花椒成熟的季节。这可是韩城的一大特产,别的地方是没有的,就算有,也只是形似而味不同。你也可以亲自到当
地农户家里,让主人带上你到地里亲自感受一下那摘花椒的美妙过程。享受与乐趣同在,真是妙不可言,相信你一辈子也忘不了~ 怎么样,有没有心动,心动不如行动,那就赶快来韩城旅游吧~
篇三:2015韩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作文:如何找准立意和分论点
2015韩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作文:如何找准立意和分论点 中公名师戴全英将通过本文对考生进行湖北郧县事业单位材料作文备考指导,帮助考生在进行材料写作答题时,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文章立意和分论点。
一、解读湖北郧县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根据郧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招聘)工作领导小组7月3日发布的招聘公告:
本次考试参照《2013年度湖北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为《基本素质测试》和《综合应用能力测试》两科。笔试考试均采用闭卷方式进行。
公共科目测试方式及测评要素:
(1)《基本素质测试》占笔试成绩的40%,主要采用客观题型,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要测试要素为:政治理论素养、公共管理知识素养、法律知识素养、文字阅读理解和资料分析素养、计算机知识及应用素养、公务礼仪素养、职业道德规范素养等。
(2)《综合应用能力测试》占笔试成绩60%,主要采用主观题型,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应用公文写作、材料作文等。主要测试要素为:综合资料阅读理解的学习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公共服务的能力、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等。
(3)公共科目考试测试范围,包括基本的政治、经济、法律、管
理、科技等理论知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备的一些基本常识、基本技能等。
公告中指出此次考试参考的是湖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大纲,也就是说近两年湖北省直事业单位的真题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参考和备考对象。其中,对材料作文而言,纵观近11-13年湖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材料作文分值为30分,给定材料200字左右,让考生结合材料写一篇800-1000字左右议论文。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直常考的材料主题为结合社会热点的抽象话题,如中国梦、年度国内“控”、“雷锋精神”等。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社会热门词汇,社会典型案例及现象,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针对此类材料作文我们该如何找准立意,找出分论点,在考场上,时间紧张情况下,准确结构布局,写出一篇规范的文章呢?下面通过2013年和2012年湖北省直事业单位的材料作文真题来进行解析。
二、用关键词剖析法找准立意和分论点
抽象话题类的材料作文,可以运用关键词剖析法来找准立意和分论点。
1
关键词剖析法,要求考生找到给定材料中的关键词汇,然后通过材料剖析关键词的涵义,理解关键词内涵并进行拆分。
真题:
2013湖北省直事业单位招录考试
****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去努力,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色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请以“中国梦与我的梦”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内容充实
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中公解析:
这道作文题,主题已经给定,而且相对简单,一般考生都不会离题。难点在于文章主体部分要从哪几方面展开论述,找出分论点。
1、找关键词汇:中国梦与我的梦,已给出。
2、领会关键词汇涵义:中国梦与我的梦,作文主题包含两个方面,不能单写中国梦,也不能只写我的梦。中国梦就是民族的梦,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的梦,就是每个中国人个体的梦。自己的梦是什么?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这不仅仅是个人努力了就能可以实现,还需依靠国家力量。国家繁荣富强,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健全,才能给我们提供实现
个人梦想的平台。要是国家积贫积弱,各方面保障不到位,就算个人怎么努力奋斗,也难有梦想成真的一天。像郁达夫写的一篇小说《沉沦》,里面的主人公在日本留学,处处碰壁,被人瞧不起,生活得很悲惨,是个落魄和病态的青年。小说最后主人公跑到大海边对着海对岸的祖国痛苦呼喊:“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一个不强大饱受欺凌的国家是无法实现国民的梦想的。同样,要实现中国梦,仅仅靠政府一方呼吁是不够的,需要每个中国人一起努力。
两者的关系如材料所言:“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说明中国梦包含着个人的梦我的梦。同时,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努力,也是在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民族梦。
2
3、拆分关键词汇涵义:抽象话题类作文给定材料字数虽少,但字字是精华,我们要用心挖掘,要懂得厘清每个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包含了几层涵义。我们从材料中可以拆分出三层涵义:1.每个中国人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实现中国梦;2.每个中国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实现中国梦;3.我们与祖国和时代共同成长,共同追梦。
按照递进的逻辑关系,可以整理出以下三个分论点:每个中国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实现我的梦;每个中国人紧密团结,实现中国梦;我们与祖国共同成长,共同追梦。
4、扩充内容:我们可以两种方法来扩充,一是联系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二是联系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
(一)联系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扩充:
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历经了无数苦难和不懈的奋斗: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国家的主权、领土的完整,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解放战争时期,红色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至今,依然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苏淮安,来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道:诸生为何读书啊?当时,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而当时的学生**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赞叹道:“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当时,**年仅12岁。
(二)联系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进行扩充:
飞天梦的实现:神州系列飞船成功发射,到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
世界文体盛会在中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
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今非昔比,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
同时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论述自己的梦。
综上:总论点:我的梦 中国梦
分论点:每个中国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实现我的梦;
每个中国人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实现中国梦;
我们与祖国和时代共同成长,共同追梦。
真题:
2012年湖北省直事业单位招录考试(A卷):
3
2011年12月14日,“汉语盘点2011”年度字词在商务印书馆揭晓,“控”和“伤不起”“债”“欧债危机”最终脱颖而出,分列年度国内字词和国际字词首位。主办方表示,此次入选的年度国内字“控”,回应了2010年度的“涨”字。一方面“控”字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例如,控房价、控物件、控车牌、控安全生产事故、控收入分配、控碳排放等,另一方面,“控”已成为公共的一种生活状态,如“微博控”“时事控”等等。“控”字广为流行,使之具有更为轻盈的语义空间和更为斑斓的语言景观。
请你以“控”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700-900字的议论文。
中公解析:
这道作文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相对较大。首先这个“控”字的概念就不好把握,虽说材料给出了解释,但也相当抽象,考生一
下子很难想到该从何处下手,很多考生一看到这个题目,心理上就被打击了;其次,分论点也不好找,不知道如何扩充论述。
1、找关键词汇:年度国内字“控”
2、领会关键词汇涵义:分为两层含义:一方面“控”字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例如,控房价、控物件、控车牌、控安全生产事故、控收入分配、控碳排放等。也就是指国家或政府运用经济或行政等手段对社会发展进行调控,维护公共利益,使人民的利益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控”已成为公共的一种生活状态,如“微博控”“时事控”等等。这里的“控”指的是极其喜爱,甚至到了入迷、上瘾的程度。“微博控”就是非常喜欢发微博,到了迷恋微博的地步;“时事控”是指迫切关注国家社会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也是到了病态关注的程度。这说的是公众现今常见的一种生活状
态,随着网络技术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家在使用网络技术的同时也被自己创造出来的工具所“控制”了,对网络非常依赖,很多人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忽视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材料中说的“控”包含着两层含义,而这两层含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大家选取其中一个含义(角度)来写就可以了。
3、拆分关键词汇涵义:
若从政府宏观调控这个角度写的话,可以从“控房价、控物件、控车牌、控安全生产事故、控收入分配、控碳排放等”中选取三个方面作为分论点即可:如控物价保民生(控房价);控生产事故保
安全;控碳排保环境(空碳排放);
若从“控”已成为公共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个角度写,可拆分为正反两个分论点:从正面看,在一定的“度”的范围内,对网络技术的运用,如微博、时事新闻客户端等,可以让我
4
们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此外,还能帮助我们沟通人家关系,联络感情;但是,超过了这个“度”,就变成了负面,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心理疾病。因此要把握好度,从正反两面加以论证即可。
4、扩充内容:
政府宏观调控:
物价方面:“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网络热词的出现,反映了涨价现象严重,于是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稳定物价;还有房价,“新国五条”出台;
控生产事故:最典型的就是煤矿安全;
控碳排: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雾霾天气”等情况出现,其中都有汽车尾气排放量过多的原因造成的,可以从这些方面扩充。
公众心态方面:
社会案例:一家四代同堂聚餐,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却都在玩手机发微博,老人怒而离席。此外还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出发来写。在这方面考生应该相对熟悉。
综上:
立意一:总论点:政府心系百姓 “控”到实处
分论点:控物价保民生;
控生产事故保安全;
控碳排保环境。
立意二:总论点:把握好“度” 合理运用网络
分论点:把握好“度”,合理运用网络,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
超越了“度”,危害自我身心健康,不利于社会发展。
注意:就材料提供的内容而言,其实政府调控的角度相对好写,分论点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提取,能写的论据也挺多。因此,建议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一定要权衡好,在立意符合材料主旨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擅长或容易写的角度来写。
文章来源: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shanxi/)
5
作文八:《韩城的名胜古迹》300字
韩城的名胜古迹
三八班 韩郭淳伟
我的家乡是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是司马迁的故乡。这里有4A 级景区司马迁祠。
司马迁,西汉夏阳人(今陕西韩城),是我国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于武帝元封年间任太史令,曾参与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他在遭受腐刑情况下,发愤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传记体史书。
司马迁祠墓坐落于韩城市南芝川镇,占地104亩。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下有古车马道,凭高远望,气势宏伟,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势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司马迁,家乡的骄傲,我爱我的家乡。
作文九:《金玉韩城的墓葬文明》3000字
一座深埋千年的墓葬群落,一代史圣司马迁的故乡,目标锁定在陕西省韩城市一个叫梁带村的地方。当梁带村的墓地被发现后,最先嗅到古墓踪迹的却是那些“非法考古者”,这些盗墓者像虱子般敏锐,而当地的村民就像守林人一般,保卫自己的家园文化免于歹人洗劫。于是在这里,出土了两周时期的诸侯芮国公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为人类解开墓葬文明又点亮一盏明灯。
在中国的版图上看,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有一座古城,叫韩城。在韩城市东北约七公里处,有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村子,这个村子就坐落在黄河西岸上,名叫“梁带村”。2004年,一伙精通盗墓的不法分子瞄上了这片黄土地,他们这种“补猎者”的嗜好和角色,在村子北边布满庄稼的田地里谋划起了盗墓的勾当。他们在暮色时分,拉了土炮,开始挖墓。目的只有一个,盗取国家宝藏,获得不法之利。
然而,不管是盗墓还是考古,他们同样都持续性很强,而这些时隐时现的盗墓者,就给梁带村的村民一种警觉,他们开始自发组织联防,和盗墓贼们进行着游击式的斗争。毕竟防守解决不了本质,于是他们请来了陕西的文物主管部门,对盗墓者留下的盗洞痕迹展开了调查,调查工作交给了长期从事考古挖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队队长孙秉君。经过他的实地踏勘后,初步断定梁带村有一个庞大的墓葬群落,时间在春秋时期,断定这是一个埋藏有着一千三百多座墓葬之多的大墓群。与此同时,上海博物馆得到消息,与他们取得联系后,将已经从墓葬中挖掘出土的青铜器、黄金器、玉器等重要文物先送到上海博物馆,举办名为“金玉年华——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珍品展”,为市民呈上了一道趁热打铁的“文物佳肴”。
国之重器——青铜器
我们知道对于出土的青铜器,带有铭文的最为珍贵。这些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对于研究墓主人大有好处。在梁带村的南北墓道中,就有六座大墓,代表了高等级的墓葬。对带铭文的青铜器分析,确定为一代芮君芮桓公及其两位夫人的墓葬。
那么,芮桓公是谁?在《尚书》和《国语》一类的古籍中,可以发现“芮伯”的记录字样,他出入于周王朝的一些重大活动,应该是当时委以重任的执政大臣,故才会以公相称,爵位即公,铸于铭文中,以示身份。所幸,梁带村的墓葬均朝北向,没有殉人和毁兵的迹象,那时的葬俗,已日趋文明,只有一些俑类的陪葬。但青铜器仍是墓葬出土最多的一类文物,分礼器、乐器、兵器等。
带有铭文的芮公簋(guǐ)共有六件,簋是盛食器,从形制、纹饰、大小来看基本相同,重量上略有差异。隆盖,中间置圈状捉手,敛口,鼓腹,平底,圈足下承接三低矮扁兽足。腹两侧附兽首双耳,兽角呈螺旋状。盖缘与器口外沿各饰一周窃曲纹(周代的典型纹样);盖面及腹部铸有数周瓦棱纹;耳两侧装饰重环纹;圈足饰一周垂鳞纹(似鳞纹);支部上部饰兽面纹。但最为重要的是,这六件簋均在内底和捉手内铸有六字铭文,内容为“内(芮)公乍(作)为旅簋。”
闪耀金芒——黄金器
当我们在看中国青铜文明时,也许不曾想过中国的黄金器制作也不为逊色。在梁带村出土的黄金文物,在此前同是陕西省文物局拿来上海展出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中亦不多见。而中国的黄金器主要是隋唐时期受中亚、西亚黄金工艺的影响,才有明显发展。
20年前,宝鸡益门已经出现秦墓黄金器,以此将中国黄金器范畴工艺提前到春秋时期。这次的梁带村文物,结合之前相近的诸侯墓出土金器来比较,又将黄金器的历史提前200年。这样的实物文物充分证明,两周之际,对于黄金器铸造的各类器具和饰品,可能也预示着我们的祖先那时已将黄金步入上层社会的生活圈。
正如韩城墓葬里的金玉饰品,在墓主人芮恒公躯体部分佩挂的48件金器来看,可分为金肩饰、金腕饰、金带饰、金佩饰、金用具等。其中,一件是用黄金做的金韘(shè),而韘是古代人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看这外观呈斜筒状,金料厚实,纵向形如鹰首的棱背,鹰首尖喙,双眼为穿孔。筒壁一侧有一近方形的扳突,器形整体虽古朴却不失大将神韵。
此外,还有一件兵家之物,镂空龙纹金剑鞘与玉剑。虽说它放在墓主人腰部左侧位置,却不失为一件金玉结合的佳品,也可称作是文物界里的“金玉良缘”。因为此物是结合了由青黄玉为材的玉剑身和黄金制作的剑鞘,金剑鞘与玉剑身,两者配套使用,足见如虎添翼的威猛之气。单一分开来看,从玉剑上可看出明显的棕褐色受沁,整枚玉剑剑体中间起脊线,剑锋作柳叶形。剑柄前端作兽面纹,兽耳有空孔,是为剑格(指剑身与剑柄之间作为护手的部分)。下端呈长方形,底部有切割痕。再从金剑鞘来看,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呈圆弧形,一侧中部有穿孔,近口部背面有带状穿孔。整体纹饰皆以镂空而成,正面纹饰分成三组,每组交缠四条变体龙纹;背面是镂空方格和三角形,粗犷明了,重达189.44克。从这件组合了“金玉良缘”的黄金器上,我们想见这般罕见的商周期一脉的金玉组合件,在考古发现上仅见此物。
玉石为开——玉器
梁带村里的玉器当为大宗,不仅大中型墓中有陪葬,一些小墓,都可见到几件玦类玉器。这种独特的墓葬文明,也说明当时的物质富庶,可以想象是存在一个好玉的墓群。里头的玉器,细细一比较,年代跨度很大。既有五千多年前赤峰地区的红山文化玉器,也有四千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玉器,更有商代宝玉,西周早中期的玉石,而与墓葬同时代的玉亦有不少。
这样的情形,我们略有所思,是否芮国人在那时就开始对古玉有所收藏和喜好。《尚书》记载,周人灭商,将战利品中的宝玉分赐予叔伯之国,其中一国就有芮国公,这也可推测其墓葬内玉器众多的原因之一。我们来看有一块梯形牌玉组佩,与诸多玉方管、圆形玉牌、玉珠、料珠、玉龟、玛瑙珠管组合构成,共计五百颗。梯形牌为青玉,琢有兽面纹。牌上端对穿九个牛鼻孔,与其他玉饰件穿联成封闭状,佩带于墓主颈部位置;下端有联成的十一条呈放射状的串饰,很是好看。
还有一件名为神人龙凤纹玉柄形器的青玉,出土后留有土黄色沁。两面均雕刻有凤鸟纹、龙纹和屈身的神人,有极为典型的图腾象征,但因下端有明显切割痕迹,为改制器,放置于墓主左脚下。
贵族墓葬——饰棺之仪
按照周代贵族的葬仪,为了不使人们直接看见亲人的棺柩,需要以华美的装饰物对棺柩进行遮蔽,这就是周代贵族丧葬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饰棺之仪。考古发掘中,在一些高等级墓葬中,不断有相关周代的遗存被发现。
“饰棺”制度的复原,对于严谨的考古学来说,现在只能说大致厘清了当时使用这项墓葬仪式的基本状况。“棺饰”之仪,是指覆罩于棺柩之外的荒帷及其框架墙柳,以及接结于柳架上的池和铜鱼、贝、振容等饰件。一般来说,饰棺之仪分为两个组成部分,棺饰和翣(shà)。
“荒帷”是棺饰的主要部分,荒帷就是民间俗称的棺罩,是先以木竹类材料构成框架,覆于顶面者为“荒”,缝于四周者称“帷”。至今在陕西、山西的一些农村丧葬活动中还能见到。“池”应是另加于荒帷之上的饰物,当高于荒帷。架上覆盖青色布,架下悬系铜鱼、珠、贝组成的串饰,在其四角及与横向串饰的衔接部位,往往还有一件或两件铜铃。
“翣”是在送葬过程中由人举持而随棺柩行进的仪仗器具,其顶端多呈三叉形。使用翣的目的是为遮蔽灵柩,使用之后作为随葬品,一般放置于外棺顶上,或者竖立、倚靠于外棺旁。
以上只是引入一种考古概念,但千年古城是韩城,这话是没错的。目前梁带村的墓葬群落仍在挖掘中,以后经过科学规划,可能会建设成遗址博物馆或者遗址公园。但作为想有深刻体会墓葬文明的你来说,可先去上海博物馆一睹文物真容,也是不错的选择。
作文十:《我的家乡陕西韩城》200字
我的家乡陕西韩城,她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是一 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非常美丽 的地方。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 , 到处都种满了果树。有苹果,核桃, 樱桃……还有闻名的大红袍花椒,到了秋天,到处都是果实 累累,红彤彤的果实无不透着农民伯伯的微笑。
那里有好多名胜古迹,素有“小北京”之称。有司马迁 的祠墓, 有明清建筑代表的 “党家村” , 有保存完整的老城, 有魏长城遗址、还有梁代村神秘古芮国遗址……
韩城的美食羊肉 饸饹 、凉皮、馄饨、芝麻饼、石子馍等 特色小吃更是家哈户晓。
除此之外,工矿企业也繁荣了这座美丽的小城。
不管是怎样的韩城,都是我心目中最美丽的韩城,最美 丽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