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渔家傲秋思改写散文》13500字
渔家傲?秋思(散文化)
他一个人坐在夕阳的影子里喝酒。
酒很浊,昏昏黄黄的,喝起来半像米汤半像酒,酸酸苦苦。快要落山的太阳让云给举着,给他斟上满满一杯残阳。他一仰脖子喝下去,也不知道是酒还是残阳。
两个兵端着锅从他面前走过去,锅勺与铁片剐蹭,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那两个兵每迈一步锅里就响一次,迈一步响一次,像是一种没有鼓点的沉重的节奏。那种节奏让他想起家里的妻子。她的身躯也是伴着沉重的锅摇晃,厨房里万千齐鸣。他偶尔在家的时候会眯起眼睛仔细地听,能听到即将死去的鸡扯着嗓子嚎叫,菜板在刀的打击下一次又一次发出低沉的抗议,勺子和铲子在竹筒里摇颤,叮当叮当的声音好像在摇铃铛,但最主要的还是锅摇晃的声音,哐啷哐啷地,很像一个人沉重的走来走去,脚步声一直传到地底。
现在没有脚步声了。那两个兵抬着锅走远了,他什么也听不到了。
天上飞过一群大雁。他从小就对它们很好奇:它们每年都飞来飞去,从来不觉厌倦。那种热情和精力他只在狂热的朝拜者身上见过。或许大雁们每年也都在朝拜着什么,用自己
1
毕生的精力向大自然朝圣。它们飞的那样高远,一定看到了许多东西。或许看到了他的妻子在哐啷哐啷地做饭,看见了他衣衫破如乞丐的儿子在村口和其他褴褛的孩子们玩,看见了他今年该出嫁了的女儿,也看见了他从未谋面的女婿。如果大雁们能够闲一点,他一定会在它们落下来的时候问一问。问一问他的妻子是否还在哐啷哐啷地做饭,问一问他儿子过年时有没有买身好衣裳,问一问他女儿过得好不好,女婿那家人怎么样。他也想让大雁帮他带两句话,告诉他妻子别太吝啬,给孩子买点衣裳,告诉他儿子听他妻子的话,好好学本事放羊。他还想告诉他女儿一点什么,给她一点建议,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反正大雁也不会说话。但是如果它们能的话,他一定会这样做的。一定会的。
军营那边有人在吹羌笛。呜呜地,就像冷风卷过空荡荡的柱子,也像有人在哭,哭的挺难受。他抹了抹鼻子骂了句娘,随手又灌了自己一杯酒一杯残阳。喝急了呛在了嗓子,咳嗽了半天,眼圈就红了。他咳得自己满脸都是,就举起袖子擦,擦了擦鼻子,也擦了擦眼睛。 他不是个胆小的士兵。他看着冲自己射来的万千箭幕依然能怒吼着往前冲。但这不代表他喜欢战争。勇猛与平和永远不是反义词。他在撤军的时候见多了因病因伤死去的军人没有时间埋葬就随意的丢弃在地上,再也回不了家。他是个粗犷的男人,但这不妨碍他心里难受。他想着如果有一天他也像那些军人一样再也回不了
2
家,他的家人该怎么办。他想着那些军人离家时是不是都和他一样强颜欢笑,亲吻孩子的额头说我带糖回来。他想着那些军人死的时候是不是还想着要买一包糖送给孩子,附上一张绝命家信,信上说我很好别担心。他想着这些事的时候他心里就难受。他特别想买下天下所有的糖给那些丧亲的孩子们送过去,以他们父亲的口吻告诉他们不准把牙齿吃坏。他特别想,但是做不到。当一个人非常希望做一件事又做不到时,心里就会难受。他现在就是这样,心里特别难受。
他的酒杯空了,没有酒只有残阳。但是他眼圈还是红的。他觉得他醉了。他又举起手来用肮脏的衣袖擦了擦眼睛,擦了擦鼻子。大雁们飞走了,它们的身影在天边成为小小的油印。
现在很安静。再没有羌笛了。
篇二:改写《渔家傲?秋思》
改写《渔家傲?秋思》 文/湖南洞口县文昌中学 杨润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猩红的夕阳映照着西北边境,在坠落之前释放着最后的绚烂;南下的大雁高声啼叫,飞往舒适安逸的地方,对于此地,竞没有丝毫的留恋。朔风的尖啸,军马的嘶鸣,军号的凄厉,从四面八方响起,它们所汇聚的声音,悲凉凄
3
恻,压迫着每个人的神经。只有重重叠叠的山峰泰然地耸立着。袅袅不断的青烟与火红的落日相连,它们是要追随夕阳一起落下,还是会升得更高呢,五年了,我依旧弄不懂这个问题…… 读不完的雄壮与萧瑟,看不完的豪迈与悲凉。光明的太阳终于坠落,心,也随之变得冰冷。远方的京城那儿,必有璀璨的烟火布满天空,喧腾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可惜,这美景不属于我。今夜,只有那皎洁的月亮将光华覆盖我孤寂的心灵。我将思念倾注在它身上,而它,也一定会将它们洒向我的家人吧。 提神酒来了。酒杯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也无法将它融解。起风了,我的袖袍飘荡。仰脖将酒一饮而尽,却还是难消心中乡愁……月亮啊月亮,你将我的思念带到了么,家乡的亲人们,你们过得好么,下一次的信又什么时候到呢,我怕我,等不到那个时候~ 一天天的碌碌无为,消磨着我的激情。我渴望着建功立业,可是燕山上还未刻上我们平胡的功绩,回家自然也无从谈起。叹一口气,夜也随之一颤~ 寒意渐起,我裹紧自己。夜空中飘荡的笛声幽怨惆怅,铺满大地的霜华闪烁着傲然的冷光。我忽然想起,这一整夜,都属于我。席地而坐,在与夜的对视中,拉开尘封已久的心帘。师老无功、乡关万里,只有几封家书静静地躺在抽屉里……揩下一把眼泪握在手中。未来,一定会好起来吧,我们一定会平安回家的吧~我的声音,像呓语般,在我耳边久久萦绕。 编辑絮语 本文中的想象与文采值得一
4
赞。改写古诗词,对于同学们练习写作,是颇有好处的,然而又不得不说,这样的文章很难说得上是真正的创作,因为一来它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忠实于原诗词的思想情感,二来这样的文章很多,早已显得模式化。另外,这类文章要真正写好,得对原诗词及作者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这就有赖于较深的文化底蕴了),否则所表达的东西容易流于表面以及概念化。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多写自己的文章——内容源于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与体验。
篇三:渔家傲词五首改写
无尽,无期
——渔家傲 秋思--改写
塞边,只剩下寒风的无尽凛冽,秋风的无边萧瑟。此时,却独我一人,在这城墙之上,感受这独属边塞的风,亦是秋风,飘飘洒洒。
秋近,却似冬的冰冷,亦无秋的清爽。秋季,只有的思念。谪戍至此,何时可归,或许再不可归去,也没了归家的希望。在战乱的边塞,何时不会战死~也不能回,为国捐躯,却是最好的结局。天际,也不时掠过几只雁,那雁,也是没有留下的意思,或许是忍受不了塞边的孤独,寂寞,与寒冷,才离去的吧,亦只剩下不尽的哀鸣。闭眼,四面亦只有风鸣,马啸,与军中号角的声音。站在无尽的大风弥漫中,即便是泪,也在未滴落之前,风干。
5
……
长烟,落日,与孤闭的孤城,独自立在大漠之中,却是塞边独有的风景,还有那无尽绵延的山,亦像是禁锢着小城一般。坐在城里的小破酒馆,一杯小酒,独酌无伴。即便是酒,亦是浑浊不堪,浓浓的辣味,带着微微的苦涩,越发思念。 想起一位同是天涯沦落人,即便是能在那燕然山上刻下自己的功绩,却也是浪迹天涯的游子,为保家卫国,最终战死。呵。
不知何时,不知是谁,在城中吹起了羌笛,满城飘荡着那独属羌笛的无尽,悠悠,极为伤感的声音。城中,也铺上了一层霜,却是征战将军的白发,因愁而愁。若是没有亲人,就不会有这般思念,这般愁。情,却是人所无法割舍的。
篇四:渔家傲 修改稿
《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范仲淹 马致远
执教者:王杉 执教班级:初二(10)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边疆战士生活的艰辛和秋景的萧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词曲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感悟词人功业未立、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及游子思乡的愁绪。 ?教学重点
6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边疆战士生活的艰辛和秋景的萧瑟。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感悟词人功业未立、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及游子思乡的愁绪。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词曲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初一时曾经学过几副对联,有这样一副,上联是:“四面湖山归眼底”,下联“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赞颂的是谁呢,范仲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范仲淹的词《渔家傲》(板书课题),感受一下词人的爱国情怀。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死后谥号“文正”,他的文章诗词风格豪放,语言简练,有《范文正公集》,其中诗歌268首,词传世仅五首,这首《渔家傲》写得慷慨悲壮,最为脍炙人口,散文代表作《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深远。
7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古训也告诫我们,学“诗”的根本途径是“读”。
三、音读 音读目标:读准字音,分清节奏
1(自由地放声朗诵这首词。
2(一位学生展示,点评、正音。根据刚才同学的朗诵,老师提示大家注意这些字音。 塞下sài 嶂zhàng 浊酒zhuó 燕然未勒yān lè 羌管qiāng 寐mèi
3(齐读全诗
四、意读 意读目标:理解词句、感知诗意
1(大家读得很准确,也有气势。下面我们在两大组内,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分别自主地理解上下阕内容,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
学生质疑、释疑
2. 齐读全诗
3(听录音 比较差距在哪儿 情感处理不到位
五、情读 体会意境 把握情感
1(过渡: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来呢,需要我们体会诗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何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意与境的结合,“意”即主观之情,“境”即客观之景。下面请大家通观全词,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找找看,你找到了哪些“景”,
——归雁 边声 号角 千嶂 长烟 落日 孤城 羌笛 秋霜
2(不难发现,这些景致,有动有静,且主要集中在上阕,
8
下阕则侧重写人抒情(板书:上阕:景;下阕:情)。
,.如果用词中一个字概括是什么, “异”
,.这样的场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
,.这些景致的描写从整体上看,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苍凉 萧瑟 肃杀;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写诗需要想象,读诗也同样需要想象。下面请大家发挥想象,选择一种或几种景物,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
例:老师选择“千嶂 长烟 落日 孤城”:在重重叠叠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包围中,漫无边际的暮霭、血红夕阳的衬托、映照下,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早已把城门关闭。这句不仅让想到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仿佛看到了壮阔的塞外风光,同时“孤城闭”三个字也让我感到一种肃杀,还隐隐感觉到一种对宋朝不利的紧张军事形势。(板书:异势)
插入背景:宋王朝建朝之初,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大量禁军布置在内地重点城市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而边防线上,只投入少量部队消极防御,对敌军妥协退让。自辽宋签定“澶渊之盟”之后,宋边防长期松懈。后来西夏元浩称帝,大举进攻延州,宋军首将被俘,延州被围七日之久。直到延州外围据点尽被攻破,才派范仲淹到延州。真可谓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到任后加强军事训练,构筑
9
防御工事,延州形势才暂时稳定下来。当时边境民谣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人亦称之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军事指挥员”。所以,整体上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孤城闭”三字真实地反映出宋军的守边力量是很薄弱的,作为指挥部所在的城门,太阳一落就关闭起来,表明了形势的严重性。
——“边声 号角 羌笛”:(板书:异声)傍晚时分,四面八方北疆特有的悲凉凄切之声随着城头的号角而起,让我感到了一种浓厚的悲凉的气氛,为下阕抒情蓄势。蔡文姬《胡茄十八拍》“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可见,边声与悲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大约是指风吹草木所发出的凄厉之声。这里边声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音,包括风吹草木声、胡茄羌笛声、马嘶声、驼羊悲鸣声、牧人吟啸声、军营中的鼓号声??
——“归雁 秋霜”: 连南飞的大雁都毫无留恋之意,寒霜满地,让我感到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板书:异寒)这一句极写感受:雁去而人不得去,也透露出词人寂寞、孤独、思乡的情绪,凄切悠悠的羌笛声更加增添了守边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这些景色让同学们感触颇深,那么词中写人的句子,又让大家读出词人怎样的情怀呢,请大家以“我从‘ ’中,读出词人 的情怀”的句式品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孤独思乡
10
燕然未勒——使命 责任 爱国 忧国 用典
归无计——思乡的痛苦
悠悠羌曲 ——无奈 凄凉别愁
人不寐——焦虑 苦闷 悲愤 担忧复杂矛盾的愁绪
将军白发征夫泪——思乡的苦楚 壮志难酬的痛心 互文
,(可见造成将士“彻夜不眠,发为之白,腮下垂泪”的原因是什么呢,用原词回答。 ——“燕然未勒归无计”。想抗敌立功
,却壮志难酬;想荣归故里,却归期无望。长期思乡思亲,魂牵梦绕。可见,充盈全词的是拳拳的爱国之心和浓浓的思乡之情,复杂而又矛盾,比唐代边塞诗更有韵味。
六、美文回味,听背课文。
1(品味了词的意境,我们再来欣赏原词朗诵,再请同学齐读。(播放朗诵)
2(比初读课文可是增添了不少的韵味。这首词描绘了悲凉奇异的西北边境的秋景,反映出守边将士生活的艰辛,抒发了词人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苦闷心情。意境开阔,风格豪放,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开了边塞词的先声,这样的好词,值得我们一背。 学生配乐背诵、点评,
3(学生齐背诵。
4.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
11
1(过渡:如果我们把这首词中渲染出苍凉、萧瑟、肃杀的归雁、边声、孤城等意象换成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又会产生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呢,请大家再听一首作品。(播放《天净沙》)
2(课件展示文体、文常、注释。
——这是一首小令,属于元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类。小令一般指一支曲子(也就是一个曲牌);“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这首小令堪称“千古绝唱”,被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曾任浙江行省官吏。《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昏鸦:黄昏归巢的乌鸦; 古道:古老的道路;
断肠人:飘泊天涯、充满怀乡之苦的游子。断肠,悲痛到了极点。
3(合作探究: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3、综观这首小令,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给这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子。
12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
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齐读小令
七、比较阅读宋词《渔家傲?秋思》与元曲《天净沙?秋思》, 同为“秋思”,且都是借景抒情。试从景物特点、作品风格、思想感情等三个角度比较二者的不同。
——景物特点:《渔》苍凉、奇异、肃杀,意境开阔;《天》悲凉、孤寂、凄冷,意境鲜明; ——作品风格:《渔》雄浑、豪放、沉郁,宛如一幅挥洒自如的油彩画;
《天》清新、婉约、深沉,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思想感情:《渔》反映出守边将士生活的艰辛,抒发了词人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苦闷心情。《天》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点明主旨,直抒胸臆,抒发了游子思乡的孤寂凄楚之情,不由让人肝肠寸断,凄然泪下。
4(请选择《渔家傲》或《天净沙?秋思》,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绘其中的意境。 (学生说完,播放“今译诗”)
八、布置作业。
请以“深秋戍边图”或“秋郊夕照图”为题,用自己的语言将《渔家傲》或《天净沙?秋思》改写成散文。
最后让我们在雄浑悲壮的《渔家傲》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13
附:板书设计
渔家傲
范仲淹
上阕:景——异:势
声
寒
下阕:情——愁:抗敌立功壮志难酬
思乡忧国归期无望
?
《天净沙?秋思》
六、拓展延伸。
1(过渡:如果我们把这首词中渲染出苍凉、萧瑟、肃杀的归雁、边声、孤城等意象换成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又会产生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呢,请大家再听一首作品。(播放《天净沙》)
2(课件展示文体、文常、注释。
——这是一首小令,属于元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类。小令一般指一支曲子(也就是一个曲牌);“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这首小令堪称“千古绝唱”,被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曾任浙江行省官吏。《汉宫秋》
14
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昏鸦:黄昏归巢的乌鸦; 古道:古老的道路;
断肠人:飘泊天涯、充满怀乡之苦的游子。断肠,悲痛到了极点。
3(比较阅读宋词《渔家傲?秋思》与元曲《天净沙?秋思》,合作探究:
?曲中出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统归于哪一个大背景之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如把这些景物分为两类,分别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从哪些字可以看出,
——1、3句的六个:悲凉、黯淡、灰暗、孤寂、伤感、凄冷;“枯、老、昏”着眼于生机的丧失,“古、西、瘦”也加强景物的凄凉色彩。
——2句的三个,安宁、和谐、恬静、明丽的优美之景,“人家”想必定是一家团聚的。通过对比烘托,让人引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
——夕阳西下统一色调,将所有景物全都笼罩在黄昏的色调中,使整首小令意境完整。 ?这首小令与《渔家傲》同为“秋思”,且都是借景抒情。试从景物特点、作品风格、思想感情等三个角度比较二者的不同。
15
——景物特点:《渔》苍凉、奇异、肃杀,意境开阔;《天》悲凉、孤寂、凄冷,意境鲜明; ——作品风格:《渔》雄浑、豪放、沉郁,宛如一幅挥洒自如的油彩画;
《天》清新、婉约、深沉,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思想感情:《渔》反映出守边将士生活的艰辛,抒发了词人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苦闷心情。《天》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点明主旨,直抒胸臆,抒发了游子思乡的孤寂凄楚之情,不由让人肝肠寸断,凄然泪下。
4(请选择《渔家傲》或《天净沙?秋思》,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绘其中的意境。 (学生说完,播放“今译诗”)
七、布置作业。
请以“深秋戍边图”或“秋郊夕照图”为题,用自己的语言将《渔家傲》或《天净沙?秋思》改写成散文。
最后让我们在雄浑悲壮的《渔家傲》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附:板书设计
渔家傲
范仲淹
上阕:景——异:势
声
寒
下阕:情——愁:抗敌立功壮志难酬
16
思乡忧国归期无望
篇五:渔家傲?秋思 阅读答案附赏析
渔家傲秋思 阅读答案(诗歌赏析)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9(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10(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答案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阅读练习试题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3.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2分)4.请你
17
谈谈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2分)5(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异统领的景物有:6(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3分)7(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 1.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C3.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这一矛盾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4.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5(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答出4个景物可得2分)6((3分)参考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意象正确,画面内容描述生动形象且语意通畅,可得3分,如直接翻译扣1 分)7、【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 阅读练习二:8(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9、理解填空: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 ;词的下片重在抒情,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 。(2分)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请谈
18
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2分)1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12.结合全词,说说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2分)参考答案:8.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9、塞下秋景、征人之情(共2分,每空1分)10、这两句正面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2分,大意相同即可)11. 答案:表达了作者及守边将士思念家乡而又慨叹功业未立的复杂情感,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情感把握。要注意从题目、作者、背景和名句等方面来体会作者情感。12.答案:描绘了西北边塞的荒凉景象,暗示了军情的紧急,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语句的作用。要注意从上下文的联系、与中心、情感的关系中着手。阅读练习三:1(本文哪一句词完成了上景与下情的过渡,(1)2(上阕写景,一个异字领起。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什么特点,(3)3(下阕引用燕然未勒典故抒情,主要抒发怎样的情怀,(3)4(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分)5(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1.浊酒一杯家万里。2.
19
首句点明塞下这一地域性特征,由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组成了一
幅塞外关山图,突出了边塞关山时刻备战以防不测的特点;3.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乡的打算呢,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励鼓舞。4(边塞秋景 异(每空1分,满分2分)5(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满分3分)阅读练习四:1、?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__雁云 ___、__边声 __、__长烟____、__落日__、___孤城__,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词的下片抒情,将军白发征发泪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将士虽思家但更愿报国之心)2(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4(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答:抒发了将士
20
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6、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1、长烟|落日|孤城闭7、全词的上片写景,异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孤寂荒凉 的特点。8、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答: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10、赏析《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远望重重叠叠的关山,苍茫的暮霭之中,落日的余晖之下,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城。这是异于内地的边城,一座被西夏军包围的宋朝将士守卫着的孤城。这是多么悲壮的氛围,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艰苦。表现守边将士英雄气概,全词苍凉悲壮又豪放慷慨。11、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答:抒发了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12、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答:将士们都没有睡觉,听着悠悠笛声哀婉动人,满地的霜映照着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以及如此长的艰苦生活,交织在一起,人怎么能入睡,人怎么能入睡,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记载着宋代帝王对外软弱,消极防御,长期征战无果的史实。有人认为此词可以作为词史来读,是有道理的。13、《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一杯浊酒,
21
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不能因为思乡忘了为国分忧。接着写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纪功、班师回朝,所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词人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阅读练习五: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答案:1、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D4、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参知政事,诗文俱佳,散文《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也是一位优秀的词人。他的词只有六首传世,其中以《渔家傲》最为脍炙人口。有《范文正公文集》。【注释】 1.渔家
22
傲,词牌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2.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表明边塞风景的奇
异。 3.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4.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泛指边塞所特有的各种声音。 5.角:军中的号角。 6.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7.长烟:荒漠上的孤烟。
8.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9.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3000多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0.燕然未勒:暗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11.羌管:羌笛。 12.霜满地:喻夜深寒重。【译文】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丛山峻岭之间,落照将尽烟雾飘动孤城紧闭。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谁能安然入睡,将军白了头发士卒泪流不尽。【赏析】 宋人魏泰《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这则宝贵资料告诉我们,范仲淹在庆历初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时,曾写过好几首反
23
映边镇之劳苦的《渔家傲》。可惜今天能看到的只有以秋思为题的一首了。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了边塞奇特的自然景观,又表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 词的上片着重写塞外秋景,而景中有情;下片写塞外乡思,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秋思二字,是全篇纲领。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地点,时指范仲淹驻防地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防重地,也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作者此处实借鸟写人,边塞将士见此情景不由发出了鸟且如此,况人乎,的感叹,下阕写思乡之情实由此发端。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
24
象:四面边声连角起。所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周围环境,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暗含当时与西夏的军事斗争,形势紧迫。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出宋朝处于不利地位的军事形势。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词意是说,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然而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要取得对西夏战争的胜利,谈何容易,也就暗示众将士归乡无望。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下句:人不寐,
25
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爱国的激情,壮志难酬的悲痛,浓重的乡思,兼而有之,全都化成了这沉甸甸的七个字。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又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
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
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这首《渔家傲》绝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欧阳修对这首词的负面评价,是很不公平的。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
26
作文二:《改写《渔家傲·秋思》》1000字
改写《渔家傲·秋思》 文/湖南洞口县文昌中学 杨润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猩红的夕阳映照着西北边境,在坠落之前释放着最后的绚烂;南下的大雁高声啼叫,飞往舒适安逸的地方,对于此地,竞没有丝毫的留恋。朔风的尖啸,军马的嘶鸣,军号的凄厉,从四面八方响起,它们所汇聚的声音,悲凉凄恻,压迫着每个人的神经。只有重重叠叠的山峰泰然地耸立着。袅袅不断的青烟与火红的落日相连,它们是要追随夕阳一起落下,还是会升得更高呢?五年了,我依旧弄不懂这个问题…… 读不完的雄壮与萧瑟,看不完的豪迈与悲凉。光明的太阳终于坠落,心,也随之变得冰冷。远方的京城那儿,必有璀璨的烟火布满天空,喧腾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可惜,这美景不属于我。今夜,只有那皎洁的月亮将光华覆盖我孤寂的心灵。我将思念倾注在它身上,而它,也一定会将它们洒向我的家人吧。 提神酒来了。酒杯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也无法将它融解。起风了,我的袖袍飘荡。仰脖将酒一饮而尽,却还是难消心中乡愁……月亮啊月亮,你将我的思念带到了么?家乡的亲人们,你们过得好么?下一次的信又什么时候到呢?我怕我,等不到那个时候! 一天天的碌碌无为,消磨着我的激情。我渴望着建功立业,可是燕山上还未刻上我们平胡的功绩,回家自然也无从谈起。叹一口气,夜也随之一颤! 寒意渐起,我裹紧自己。夜空中飘荡的笛声幽怨惆怅,铺满大地的霜华闪烁着傲然的冷光。我忽然想起,这一整夜,都属于我。席地而坐,在与夜的对视中,拉开尘封已久的心帘。师老无功、乡关万里,只有几封家书静静地躺在抽屉里……揩下一把眼泪握在手中。未来,一定会好起来吧,我们一定会平安回家的吧!我的声音,像呓语般,在我耳边久久萦绕。 编辑絮语 本文中的想象与文采值得一赞。改写古诗词,对于同学们练习写作,是颇有好处的,然而又不得不说,这样的文章很难说得上是真正的"创作",因为一来它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忠实于原诗词的思想情感,二来这样的文章很多,早已显得模式化。另外,这类文章要真正写好,得对原诗词及作者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这就有赖于较深的文化底蕴了),否则所表达的东西容易流于表面以及概念化。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多写"自己"的文章——内容源于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与体验。
作文三:《渔家傲秋思改写》8400字
无尽,无期
——渔家傲 秋思--改写
塞边,只剩下寒风的无尽凛冽,秋风的无边萧瑟。此时,却独我一人,在这城墙之上,感受这独属边塞的风,亦是秋风,飘飘洒洒。
秋近,却似冬的冰冷,亦无秋的清爽。秋季,只有的思念。谪戍至此,何时可归,或许再不可归去,也没了归家的希望。在战乱的边塞,何时不会战死~也不能回,为国捐躯,却是最好的结局。天际,也不时掠过几只雁,那雁,也是没有留下的意思,或许是忍受不了塞边的孤独,寂寞,与寒冷,才离去的吧,亦只剩下不尽的哀鸣。闭眼,四面亦只有风鸣,马啸,与军中号角的声音。站在无尽的大风弥漫中,即便是泪,也在未滴落之前,风干。
……
长烟,落日,与孤闭的孤城,独自立在大漠之中,却是塞边独有的风景,还有那无尽绵延的山,亦像是禁锢着小城一般。坐在城里的小破酒馆,一杯小酒,独酌无伴。即便是酒,亦是浑浊不堪,浓浓的辣味,带着微微的苦涩,越发思念。 想起一位同是天涯沦落人,即便是能在那燕然山上刻下自己
1
的功绩,却也是浪迹天涯的游子,为保家卫国,最终战死。呵。
不知何时,不知是谁,在城中吹起了羌笛,满城飘荡着那独属羌笛的无尽,悠悠,极为伤感的声音。城中,也铺上了一层霜,却是征战将军的白发,因愁而愁。若是没有亲人,就不会有这般思念,这般愁。情,却是人所无法割舍的。
篇二:渔家傲词五首改写
无尽,无期
——渔家傲 秋思--改写
塞边,只剩下寒风的无尽凛冽,秋风的无边萧瑟。此时,却独我一人,在这城墙之上,感受这独属边塞的风,亦是秋风,飘飘洒洒。
秋近,却似冬的冰冷,亦无秋的清爽。秋季,只有的思念。谪戍至此,何时可归,或许再不可归去,也没了归家的希望。在战乱的边塞,何时不会战死~也不能回,为国捐躯,却是最好的结局。天际,也不时掠过几只雁,那雁,也是没有留下的意思,或许是忍受不了塞边的孤独,寂寞,与寒冷,才离去的吧,亦只剩下不尽的哀鸣。闭眼,四面亦只有风鸣,马啸,与军中号角的声音。站在无尽的大风弥漫中,即便是泪,也在未滴落之前,风干。
……
长烟,落日,与孤闭的孤城,独自立在大漠之中,却是
2
塞边独有的风景,还有那无尽绵延的山,亦像是禁锢着小城一般。坐在城里的小破酒馆,一杯小酒,独酌无伴。即便是酒,亦是浑浊不堪,浓浓的辣味,带着微微的苦涩,越发思念。 想起一位同是天涯沦落人,即便是能在那燕然山上刻下自己的功绩,却也是浪迹天涯的游子,为保家卫国,最终战死。呵。
不知何时,不知是谁,在城中吹起了羌笛,满城飘荡着那独属羌笛的无尽,悠悠,极为伤感的声音。城中,也铺上了一层霜,却是征战将军的白发,因愁而愁。若是没有亲人,就不会有这般思念,这般愁。情,却是人所无法割舍的。
篇三:散文-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散文化)
他一个人坐在夕阳的影子里喝酒。
酒很浊,昏昏黄黄的,喝起来半像米汤半像酒,酸酸苦苦。快要落山的太阳让云给举着,给他斟上满满一杯残阳。他一仰脖子喝下去,也不知道是酒还是残阳。
两个兵端着锅从他面前走过去,锅勺与铁片剐蹭,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那两个兵每迈一步锅里就响一次,迈一步响一次,像是一种没有鼓点的沉重的节奏。那种节奏让他想起家里的妻子。她的身躯也是伴着沉重的锅摇晃,厨房里万千齐鸣。他偶尔在家的时候会眯起眼睛仔细地听,能听到即将死去的鸡扯着嗓子嚎
3
叫,菜板在刀的打击下一次又一次发出低沉的抗议,勺子和铲子在竹筒里摇颤,叮当叮当的声音好像在摇铃铛,但最主要的还是锅摇晃的声音,哐啷哐啷地,很像一个人沉重的走来走去,脚步声一直传到地底。
现在没有脚步声了。那两个兵抬着锅走远了,他什么也听不到了。
天上飞过一群大雁。他从小就对它们很好奇:它们每年都飞来飞去,从来不觉厌倦。那种热情和精力他只在狂热的朝拜者身上见过。或许大雁们每年也都在朝拜着什么,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向大自然朝圣。它们飞的那样高远,一定看到了许多东西。或许看到了他的妻子在哐啷哐啷地做饭,看见了他衣衫破如乞丐的儿子在村口和其他褴褛的孩子们玩,看见了他今年该出嫁了的女儿,也看见了他从未谋面的女婿。如果大雁们能够闲一点,他一定会在它们落下来的时候问一问。问一问他的妻子是否还在哐啷哐啷地做饭,问一问他儿子过年时有没有买身好衣裳,问一问他女儿过得好不好,女婿那家人怎么样。他也想让大雁帮他带两句话,告诉他妻子别太吝啬,给孩子买点衣裳,告诉他儿子听他妻子的话,好好学本事放羊。他还想告诉他女儿一点什么,给她一点建议,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反正大雁也不会说话。但是如果它们能的话,他一定会这样做的。一定会的。
军营那边有人在吹羌笛。呜呜地,就像冷风卷过空荡荡的
4
柱子,也像有人在哭,哭的挺难受。他抹了抹鼻子骂了句娘,随手又灌了自己一杯酒一杯残阳。喝急了呛在了嗓子,咳嗽了半天,眼圈就红了。他咳得自己满脸都是,就举起袖子擦,擦了擦鼻子,也擦了擦眼睛。 他不是个胆小的士兵。他看着冲自己射来的万千箭幕依然能怒吼着往前冲。但这不代表他喜欢战争。勇猛与平和永远不是反义词。他在撤军的时候见多了因病因伤死去的军人没有时间埋葬就随意的丢弃在地上,再也回不了家。他是个粗犷的男人,但这不妨碍他心里难受。他想着如果有一天他也像那些军人一样再也回不了家,他的家人该怎么办。他想着那些军人离家时是不是都和他一样强颜欢笑,亲吻孩子的额头说我带糖回来。他想着那些军人死的时候是不是还想着要买一包糖送给孩子,附上一张绝命家信,信上说我很好别担心。他想着这些事的时候他心里就难受。他特别想买下天下所有的糖给那些丧亲的孩子们送过去,以他们父亲的口吻告诉他们不准把牙齿吃坏。他特别想,但是做不到。当一个人非常希望做一件事又做不到时,心里就会难受。他现在就是这样,心里特别难受。
他的酒杯空了,没有酒只有残阳。但是他眼圈还是红的。他觉得他醉了。他又举起手来用肮脏的衣袖擦了擦眼睛,擦了擦鼻子。大雁们飞走了,它们的身影在天边成为小小的油印。
现在很安静。再没有羌笛了。
5
篇四:渔家傲 修改稿
《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范仲淹 马致远
执教者:王杉 执教班级:初二(10)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边疆战士生活的艰辛和秋景的萧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词曲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感悟词人功业未立、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及游子思乡的愁绪。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边疆战士生活的艰辛和秋景的萧瑟。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感悟词人功业未立、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及游子思乡的愁绪。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词曲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初一时曾经学过几副对联,有这样一副,上联是:“四面湖山归眼底”,下联“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赞颂的是谁呢,范仲淹
6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范仲淹的词《渔家傲》(板书课题),感受一下词人的爱国情怀。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死后谥号“文正”,他的文章诗词风格豪放,语言简练,有《范文正公集》,其中诗歌268首,词传世仅五首,这首《渔家傲》写得慷慨悲壮,最为脍炙人口,散文代表作《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深远。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古训也告诫我们,学“诗”的根本途径是“读”。
三、音读 音读目标:读准字音,分清节奏
1(自由地放声朗诵这首词。
2(一位学生展示,点评、正音。根据刚才同学的朗诵,老师提示大家注意这些字音。 塞下sài 嶂zhàng 浊酒zhuó 燕然未勒yān lè 羌管qiāng 寐mèi
3(齐读全诗
四、意读 意读目标:理解词句、感知诗意
1(大家读得很准确,也有气势。下面我们在两大组内,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分别自主地理解上下阕内容,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
7
学生质疑、释疑
2. 齐读全诗
3(听录音 比较差距在哪儿 情感处理不到位
五、情读 体会意境 把握情感
1(过渡: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来呢,需要我们体会诗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何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意与境的结合,“意”即主观之情,“境”即客观之景。下面请大家通观全词,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找找看,你找到了哪些“景”,
——归雁 边声 号角 千嶂 长烟 落日 孤城 羌笛 秋霜
2(不难发现,这些景致,有动有静,且主要集中在上阕,下阕则侧重写人抒情(板书:上阕:景;下阕:情)。
,.如果用词中一个字概括是什么, “异”
,.这样的场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
,.这些景致的描写从整体上看,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苍凉 萧瑟 肃杀;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写诗需要想象,读诗也同样需要想象。下面请大家发挥想象,选择一种或几种景物,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
例:老师选择“千嶂 长烟 落日 孤城”:在重重叠叠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包围中,漫无边际的暮霭、血红夕阳的衬托、映照下,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早已把城门关闭。这句不仅让想
8
到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仿佛看到了壮阔的塞外风光,同时“孤城闭”三个字也让我感到一种肃杀,还隐隐感觉到一种对宋朝不利的紧张军事形势。(板书:异势)
插入背景:宋王朝建朝之初,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大量禁军布置在内地重点城市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而边防线上,只投入少量部队消极防御,对敌军妥协退让。自辽宋签定“澶渊之盟”之后,宋边防长期松懈。后来西夏元浩称帝,大举进攻延州,宋军首将被俘,延州被围七日之久。直到延州外围据点尽被攻破,才派范仲淹到延州。真可谓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到任后加强军事训练,构筑防御工事,延州形势才暂时稳定下来。当时边境民谣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人亦称之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军事指挥员”。所以,整体上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孤城闭”三字真实地反映出宋军的守边力量是很薄弱的,作为指挥部所在的城门,太阳一落就关闭起来,表明了形势的严重性。
——“边声 号角 羌笛”:(板书:异声)傍晚时分,四面八方北疆特有的悲凉凄切之声随着城头的号角而起,让我感到了一种浓厚的悲凉的气氛,为下阕抒情蓄势。蔡文姬《胡茄十八拍》“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可见,边声与悲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大约是指风吹草木所发出的凄厉之声。这里边声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音,包括风吹草木声、胡茄羌笛
9
声、马嘶声、驼羊悲鸣声、牧人吟啸声、军营中的鼓号声??
——“归雁 秋霜”: 连南飞的大雁都毫无留恋之意,寒霜满地,让我感到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板书:异寒)这一句极写感受:雁去而人不得去,也透露出词人寂寞、孤独、思乡的情绪,凄切悠悠的羌笛声更加增添了守边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这些景色让同学们感触颇深,那么词中写人的句子,又让大家读出词人怎样的情怀呢,请大家以“我从‘ ’中,读出词人 的情怀”的句式品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孤独思乡
燕然未勒——使命 责任 爱国 忧国 用典
归无计——思乡的痛苦
悠悠羌曲 ——无奈 凄凉别愁
人不寐——焦虑 苦闷 悲愤 担忧复杂矛盾的愁绪
将军白发征夫泪——思乡的苦楚 壮志难酬的痛心 互文
,(可见造成将士“彻夜不眠,发为之白,腮下垂泪”的原因是什么呢,用原词回答。 ——“燕然未勒归无计”。想抗敌立功,却壮志难酬;想荣归故里,却归期无望。长期思乡思亲,魂牵梦绕。可见,充盈全词的是拳拳的爱国之心和浓浓的思乡之情,复杂而又矛盾,比唐代边塞诗更有韵味。
六、美文回味,听背课文。
1(品味了词的意境,我们再来欣赏原词朗诵,再请同学
10
齐读。(播放朗诵)
2(比初读课文可是增添了不少的韵味。这首词描绘了悲凉奇异的西北边境的秋景,反映出守边将士生活的艰辛,抒发了词人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苦闷心情。意境开阔,风格豪放,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开了边塞词的先声,这样的好词,值得我们一背。 学生配乐背诵、点评,
3(学生齐背诵。
4.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
1(过渡:如果我们把这首词中渲染出苍凉、萧瑟、肃杀的归雁、边声、孤城等意象换成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又会产生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呢,请大家再听一首作品。(播放《天净沙》)
2(课件展示文体、文常、注释。
——这是一首小令,属于元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类。小令一般指一支曲子(也就是一个曲牌);“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这首小令堪称“千古绝唱”,被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曾任浙江行省官吏。《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11
昏鸦:黄昏归巢的乌鸦; 古道:古老的道路;
断肠人:飘泊天涯、充满怀乡之苦的游子。断肠,悲痛到了极点。
3(合作探究: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3、综观这首小令,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给这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子。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
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齐读小令
七、比较阅读宋词《渔家傲?秋思》与元曲《天净沙?秋思》, 同为“秋思”,且都是借景抒情。试从景物特点、作品风格、思想感情等三个角度比较二者的不同。
——景物特点:《渔》苍凉、奇异、肃杀,意境开阔;《天》悲凉、孤寂、凄冷,意境鲜明; ——作品风格:《渔》雄浑、豪放、沉郁,宛如一幅挥洒自如的油彩画;
《天》清新、婉约、深沉,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思想感情:《渔》反映出守边将士生活的艰辛,抒发了词人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苦
12
闷心情。《天》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点明主旨,直抒胸臆,抒发了游子思乡的孤寂凄楚之情,不由让人肝肠寸断,凄然泪下。
4(请选择《渔家傲》或《天净沙?秋思》,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绘其中的意境。 (学生说完,播放“今译诗”)
八、布置作业。
请以“深秋戍边图”或“秋郊夕照图”为题,用自己的语言将《渔家傲》或《天净沙?秋思》改写成散文。
最后让我们在雄浑悲壮的《渔家傲》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附:板书设计
渔家傲
范仲淹
上阕:景——异:势
声
寒
下阕:情——愁:抗敌立功壮志难酬
思乡忧国归期无望
?
《天净沙?秋思》
六、拓展延伸。
1(过渡:如果我们把这首词中渲染出苍凉、萧瑟、肃杀的归雁、边声、孤城等意象换成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
13
又会产生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呢,请大家再听一首作品。(播放《天净沙》)
2(课件展示文体、文常、注释。
——这是一首小令,属于元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类。小令一般指一支曲子(也就是一个曲牌);“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这首小令堪称“千古绝唱”,被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曾任浙江行省官吏。《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昏鸦:黄昏归巢的乌鸦; 古道:古老的道路;
断肠人:飘泊天涯、充满怀乡之苦的游子。断肠,悲痛到了极点。
3(比较阅读宋词《渔家傲?秋思》与元曲《天净沙?秋思》,合作探究:
?曲中出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统归于哪一个大背景之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如把这些景物分为两类,分别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从哪些字可以看出,
——1、3句的六个:悲凉、黯淡、灰暗、孤寂、伤感、凄
14
冷;“枯、老、昏”着眼于生机的丧失,“古、西、瘦”也加强景物的凄凉色彩。
——2句的三个,安宁、和谐、恬静、明丽的优美之景,“人家”想必定是一家团聚的。通过对比烘托,让人引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
——夕阳西下统一色调,将所有景物全都笼罩在黄昏的色调中,使整首小令意境完整。 ?这首小令与《渔家傲》同为“秋思”,且都是借景抒情。试从景物特点、作品风格、思想感情等三个角度比较二者的不同。
——景物特点:《渔》苍凉、奇异、肃杀,意境开阔;《天》悲凉、孤寂、凄冷,意境鲜明; ——作品风格:《渔》雄浑、豪放、沉郁,宛如一幅挥洒自如的油彩画;
《天》清新、婉约、深沉,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思想感情:《渔》反映出守边将士生活的艰辛,抒发了词人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苦闷心情。《天》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点明主旨,直抒胸臆,抒发了游子思乡的孤寂凄楚之情,不由让人肝肠寸断,凄然泪下。
4(请选择《渔家傲》或《天净沙?秋思》,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绘其中的意境。 (学生说完,播放“今译诗”)
七、布置作业。
请以“深秋戍边图”或“秋郊夕照图”为题,用自己的语言将
15
《渔家傲》或《天净沙?秋思》改写成散文。
最后让我们在雄浑悲壮的《渔家傲》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附:板书设计
渔家傲
范仲淹
上阕:景——异:势
声
寒
下阕:情——愁:抗敌立功壮志难酬
思乡忧国归期无望
篇五:改写《渔家傲?秋思》
改写《渔家傲?秋思》
改写《渔家傲?秋思》
文/湖南洞口县文昌中学 杨润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猩红的夕阳映照着西北边境,在坠落之前释放着最后的绚烂;南下的大雁高声啼叫,飞往舒适安逸的地方,对于此地,
16
竞没有丝毫的留恋。朔风的尖啸,军马的嘶鸣,军号的凄厉,从四面八方响起,它们所汇聚的声音,悲凉凄恻,压迫着每个人的神经。只有重重叠叠的山峰泰然地耸立着。袅袅不断的青烟与火红的落日相连,它们是要追随夕阳一起落下,还是会升得更高呢,五年了,我依旧弄不懂这个问题……
读不完的雄壮与萧瑟,看不完的豪迈与悲凉。光明的太阳终于坠落,心,也随之变得冰冷。远方的京城那儿,必有璀璨的烟火布满天空,喧腾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可惜,这美景不属于我。今夜,只有那皎洁的月亮将光华覆盖我孤寂的心灵。我将思念倾注在它身上,而它,也一定会将它们洒向我的家人吧。
提神酒来了。酒杯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也无法将它融解。起风了,我的袖袍飘荡。仰脖将酒一饮而尽,却还是难消心中乡愁……月亮啊月亮,你将我的思念带到了么,家乡的亲人们,你们过得好么,下一次的信又什么时候到呢,我怕我,等不到那个时候~
一天天的碌碌无为,消磨着我的激情。我渴望着建功立业,可是燕山上还未刻上我们平胡的功绩,回家自然也无从谈起。叹一口气,夜也随之一颤~
寒意渐起,我裹紧自己。夜空中飘荡的笛声幽怨惆怅,铺满大地的霜华闪烁着傲然的冷光。我忽然想起,这一整夜,都属于我。席地而坐,在与夜的对视中,拉开尘封已久的心
17
帘。师老无功、乡关万里,只有几封家书静静地躺在抽屉里……揩下一把眼泪握在手中。未来,一定会好起来吧,我们一定会平安回家的吧~我的声音,像呓语般,在我耳边久久萦绕。
编辑絮语
本文中的想象与文采值得一赞。改写古诗词,对于同学们练习写作,是颇有好处的,然而又不得不说,这样的文章很难说得上是真正的创作,因为一来它在很大程度上必
须忠实于原诗词的思想情感,二来这样的文章很多,早已显得模式化。另外,这类文章要真正写好,得对原诗词及作者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这就有赖于较深的文化底蕴了),否则所表达的东西容易流于表面以及概念化。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多写自己的文章——内容源于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与体验。
18
作文四:《散文-渔家傲.秋思》1200字
渔家傲·秋思(散文化)
他一个人坐在夕阳的影子里喝酒。
酒很浊,昏昏黄黄的,喝起来半像米汤半像酒,酸酸苦苦。快要落山的太阳让云给举着,给他斟上满满一杯残阳。他一仰脖子喝下去,也不知道是酒还是残阳。
两个兵端着锅从他面前走过去,锅勺与铁片剐蹭,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那两个兵每迈一步锅里就响一次,迈一步响一次,像是一种没有鼓点的沉重的节奏。那种节奏让他想起家里的妻子。她的身躯也是伴着沉重的锅摇晃,厨房里万千齐鸣。他偶尔在家的时候会眯起眼睛仔细地听,能听到即将死去的鸡扯着嗓子嚎叫,菜板在刀的打击下一次又一次发出低沉的抗议,勺子和铲子在竹筒里摇颤,叮当叮当的声音好像在摇铃铛,但最主要的还是锅摇晃的声音,哐啷哐啷地,很像一个人沉重的走来走去,脚步声一直传到地底。
现在没有脚步声了。那两个兵抬着锅走远了,他什么也听不到了。
天上飞过一群大雁。他从小就对它们很好奇:它们每年都飞来飞去,从来不觉厌倦。那种热情和精力他只在狂热的朝拜者身上见过。或许大雁们每年也都在朝拜着什么,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向大自然朝圣。它们飞的那样高远,一定看到了许多东西。或许看到了他的妻子在哐啷哐啷地做饭,看见了他衣衫破如乞丐的儿子在村口和其他褴褛的孩子们玩,看见了他今年该出嫁了的女儿,也看见了他从未谋面的女婿。如果大雁们能够闲一点,他一定会在它们落下来的时候问一问。问一问他的妻子是否还在哐啷哐啷地做饭,问一问他儿子过年时有没有买身好衣裳,问一问他女儿过得好不好,女婿那家人怎么样。他也想让大雁帮他带两句话,告诉他妻子别太吝啬,给孩子买点衣裳,告诉他儿子听他妻子的话,好好学本事放羊。他还想告诉他女儿一点什么,给她一点建议,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反正大雁也不会说话。但是如果它们能的话,他一定会这样做的。一定会的。
军营那边有人在吹羌笛。呜呜地,就像冷风卷过空荡荡的柱子,也像有人在哭,哭的挺难受。他抹了抹鼻子骂了句娘,随手又灌了自己一杯酒一杯残阳。喝急了呛在了嗓子,咳嗽了半天,眼圈就红了。他咳得自己满脸都是,就举起袖子擦,擦了擦鼻子,也擦了擦眼睛。 他不是个胆小的士兵。他看着冲自己射来的万千箭幕依然能怒吼着往前冲。但这不代表他喜欢战争。勇猛与平和永远不是反义词。他在撤军的时候见多了因病因伤死去的军人没有时间埋葬就随意的丢弃在地上,再也回不了家。他是个粗犷的男人,但这不妨碍他心里难受。他想着如果有一天他也像那些军人一样再也回不了家,他的家人该怎么办。他想着那些军人离家时是不是都和他一样强颜欢笑,亲吻孩子的额头说我带糖回来。他想着那些军人死的时候是不是还想着要买一包糖送给孩子,附上一张绝命家信,信上说我很好别担心。他想着这些事的时候他心里就难受。他特别想买下天下所有的糖给那些丧亲的孩子们送过去,以他们父亲的口吻告诉他们不准把牙齿吃坏。他特别想,但是做不到。当一个人非常希望做一件事又做不到时,心里就会难受。他现在就是这样,心里特别难受。
他的酒杯空了,没有酒只有残阳。但是他眼圈还是红的。他觉得他醉了。他又举起手来用肮脏的衣袖擦了擦眼睛,擦了擦鼻子。大雁们飞走了,它们的身影在天边成为小小的油印。
现在很安静。再没有羌笛了。
作文五:《渔家傲改写散文形式》300字
1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 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 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2 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号角连连,马 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闭。 斟上一杯浊酒,遥寄远在万里的思乡之情,功名尚未立,又怎么敢盘算回乡的日期呢。 听惯了幽怨的羌笛声,见惯了秋霜满地,远在边塞守边的战士在夜深人静时久久不能睡,辗 转反侧,将军和战士们又多了些许白发,热泪满眶。
作文六:《初三抒情哲理散文-渔家傲 秋思》1200字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渔家傲秋思作者:周胜华
边塞的秋天来了,秋风袭袭,不似家乡般柔和;反倒有几抹肃杀之气。真真是大不相同,各有千秋。大眼竟然已经向衡阳飞去,毫无停留之意,家是温暖的~
军营号角声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之声,激起烟尘滚滚;震慑人心的不是豪迈,而是这声中的无限悲凉。山重重叠叠,烟雾缭绕,落日朦胧依稀可见;只余孤城紧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村子里充溢的是那难言的乡情啊。把酒望月,借酒消愁。我何尝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可乡情啊~它泛上心间,激起点点漪涟何尝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我想浸在这久违的温暖中,可怎么能。
边患未平,功业未成,故乡啊~你那么遥不可及。我远远地望着你,却伫立在战场~我不能离开~
一声悄苍幽凉的羌管湮没在空气中,却荡漾在我的心中,我们的心中;那满头白发之愁却是为你—我的故乡~
初三:周胜华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5730.net
作文七:《《渔家傲 秋思》教案》1200字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第, 7 ,课 课题: 《渔家傲 秋思》 第, 1 ,课时
1.知道“渔家傲”是曲牌名。
知识
2.能够流利的朗读、背诵这首词。
教
学
目 能力 能够了解词的大意。
标
感受戍边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体会词中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情感 的气概
1.能够准确的朗读出词。
教学重点
2.介绍词的大意
1.重点字词的解释。
教学难点 2.了解曲牌名。
3.了解词的大意,体会诗词的意境。
1.播放诗词的配乐朗读,纠正读音。
2.进行小组朗读赛。
3.回忆学过的范仲淹的词,简介中国两大宋词流派知识。
教学手段
一次备课,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回忆导入
同学们,我们之前还学过一首范仲淹的词,大家还记得是哪首吗,谁能
上来展示一下,我们在拓展的时候介绍了它的另外一首词《渔家傲》,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意境开阔的豪放词《渔家傲 秋思》。 二、字词学习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寐:睡。
三、课文学习
1.播放配乐朗读,纠正词的读音。
2.解释词意: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3.理解词义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小组朗读赛。
四、课外拓展——宋词流派:
宋词分为两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以南唐后主李煜、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豪放词应运而生。豪放派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背诵古诗 作业
渔家傲 秋思
塞:边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 板书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 设计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寐:睡。
教学 反思
作文八:《渔家傲 秋思》5300字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
2、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
B、“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
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愁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
C、“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意思是端起一杯浊酒来解愁,却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自称。
3、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闭”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阕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渔家傲 秋思 1、B 2、A 3、C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
背景。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
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
狼。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
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江城子 密州出猎 1、C 2、D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
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
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
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2、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3、从古到今,人们总是把愁怨比作流水、野草等。而李清照把愁说得有重量。你能说出把愁写得有形状、体积、长度、深度的诗句吗?
武陵春1、C 2、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2、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3、从古到今,人们总是把愁怨比作流水、野草等。而李清照把愁说得有重量。你能说出把愁写得有形状、体积、长度、深度的诗句吗?
武陵春1、C 2、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
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高昂热烈的气氛。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
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1、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
“女为悦己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人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改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决不着力,而款款情深。”
2、为了将《望江南》搬上银幕,请你发挥想像,根据诗歌内容,仿照示例,帮它设计一幅画面的电影脚本。
示例:江楼上,长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集中在楼上独倚的人身上: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斜倚着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再来一个人物特写: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
望江南 1、A 2、示例:芳草萋萋,白萍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镜头再移向江楼上的女子:失神无语,愁眉紧锁。
再来一个眼睛特写:失落,隐隐约约的泪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妖rǎo ( ) xùn ( )色 留zhì ( ) 田pǔ ( ) qiǎng ( )褓 旁wù ( ) 亵dú ( ) yǔn ( )落 灵jiù ( ) 扶ya ( ) tǎnta ( ) ( ) 繁yán ( ) zì ( )睢 xǐ ( )闹 ji? ( )据 zhàn ( )桥 抽ya ( ) 发jiǒng ( ) 狡xiǎ ( ) ji? ( )难
kuāng ( )骗 tiǎn ( )肚 沉yín( ) nì ( ) 烦 妖 rǎo (娆 ) xùn (逊 )色 留 zhì (滞 ) 田 pǔ (圃 ) qiǎng (襁 )褓 旁 wù (骛 ) 亵 dú ( 渎) yǔn (陨 )落 灵 jiù ( 柩) 扶 y? ( 掖) tǎnt? ( 忐忑 ) 繁 yán (衍 ) zì (恣 )睢 xǐ (嬉 )闹 ji? (拮 )据 zhàn ( 栈)桥 抽 y? (噎 ) 发 jiǒng (窘) 狡 xiǎ (黠 ) ji? (诘)难 kuāng ( 诓)骗 tiǎn (腆 )肚 沉 yín(吟 ) nì
(腻) 烦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一代天娇( ) 段章取义( ) 言行相故( ) 迷留之际( )
克尽职守( ) 重蹈覆辙( ) 涕肆横流( ) 一杯黄土( )
怒不可谒( ) 无与仑比( ) 根深帝固( ) 格物至知( )
吹毛求此( ) 豁然惯通( ) 不求深解( ) 狂望自大( )
化为无有( ) 自知之名( ) 强恬不舍( ) 脑羞成怒(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一代天娇 ( 骄 ) 段章取义 ( 断 ) 言行相故 ( 顾 ) 迷留之际 ( 弥 ) 一杯黄土( 抔) 怒不可谒(遏)
二、古诗文默写
1、。
2、先汉所以兴隆也。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4、《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
意出奇”的句子是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壮志成空、理想破灭的悲愤的句子是
6、《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
是 ,本词的主旨句是
7、《渔家傲秋思》中以视觉描写塞上荒僻情景的两句是
8、酒,在中国文化中颇占一席之地。人们高兴了喝酒,烦闷了喝酒;诗兴大发时饮酒助兴,文思枯竭时也向酒中寻找才思。请你写出几句古诗词中与“酒”相关的诗句。
9、我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指出各联分别写什么节日。
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 )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 )
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
( )
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
( )
10、“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是旧中国耕作的农民。在《观刈麦》中有相似意境的诗句是:
11、今夜偏知春气暖,12、,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13,只有香如故。
14、燕子来时新社, 。
15、,日长飞絮轻。
16、簌簌衣巾落枣
花,。
17、莫道不消
魂, ,
。
18声价。
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
2、 亲贤臣,远小人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壮志成空、理想破灭的悲愤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
6、《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过尽千帆皆
不是,本词的主旨句是肠断白蘋洲
7、《渔家傲秋思》中以视觉描写塞上荒僻情景的两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8、酒,在中国文化中颇占一席之地。人们高兴了喝酒,烦闷了喝酒;诗兴大发时饮酒
助兴,文思枯竭时也向酒中寻找 才思。请你写出几句古诗词中与"酒"相关的诗句。 a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 抽刀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9、我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 涵。下面是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指出各联分别写什么节日。 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 清明) 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 (中秋 )
11、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13、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15、 叶底黄鹂一两声 , 日长飞絮轻。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妖娆(rǎo ) 逊(xùn)色 留滞(zhì ) 田圃(pǔ )
B 襁(qiǎng )褓 诘(jié)难 灵柩(jiù )扶掖(yè )
C 恣(zì)睢 栈(zhàn )桥 发窘(jiǒng )
狡黠(xi ǎ )
D 诓(kuāng )骗 腆(tiǎn )肚 抽噎(yè )腻(nì)烦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红妆素裹
B.心无旁鹜
C.怒不可遏
D 孜孜不倦 亵渎拮据 凌驾殒落 断章取义 弥留之际 吹毛求疵 恪尽职守媚上欺下 重蹈覆辙 唯唯连声 根深蒂固
作文九:《渔家傲秋思说课稿》1800字
《渔家傲?秋思》说课稿
2015-10-20 乔丽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渔家傲 秋思》,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本词在本课中的地位
《渔家傲 ?秋思》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的《词五首》,这五首词的五位作者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塞下秋景,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的意境悲凉壮阔,从题材、情调到艺术方面都为宋词开拓了新领域。
2、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的具体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品味和审美情趣”结合这首词的特点,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赏析诗词一般的角度,了解词人范仲淹及其代表作,熟练背诵并默写全词。
过程与方法: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品味词的语言意境;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阅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中豁达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3、教材的处理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教学重点为: 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感受豪放词的风格特色 。
教学难点为: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二、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对于词这种文学样式并不陌生,但他们不一定了解应该从什么角度和用什么方式去欣赏词和解析词,为了给学生以后的学习铺路,教师应加以引导,使他们确定学习词的方向。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本课主要采用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比较阅读法等教学方法
2、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自主赏析、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学会鉴赏古诗词。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先用学生们熟悉的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导入,使学生们感受到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渔家傲?秋思》中去感受这种思想感情。
(二) 文学知识
这部分主要和学生一起了解了词的知识、作者资料及背景资料,设计这部分内容意在让同学们在了解文学常识及背景知识的积累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词作。
(二)读词
(1)听录音范读。感受作品的节奏、情感、意境;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理解性朗读:要求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然后带着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准节奏,体会情感,感知内容。初步体会到这首诗词的意境美】
(三)品词
1、教师向学生传授诗词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词。
2、诵读《渔家傲.秋思》,分析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分别对此的上、下阙进行赏析,总结归纳出词作的景物描写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词作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
【设计意图:诵读,自主赏析。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也体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课堂小结
这部分我和同学们共同归纳总结了词作主要内容,并设计了板书。通过板书设计让学生对作品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词的脉络。
(五)美文共析
通过与范仲淹的另一首词《苏幕遮》作对比研究,总结两首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及
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加深对《渔家傲?秋思》的理解,并学习一些赏析诗词的方法。
(六)巩固练习,变型默写。
要求同学们回忆作品内容,完成句子填空。这部分旨在锻炼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能力。
(七)作业设置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利用网络搜集两首边塞诗,仔细体会,赏析。
【设计意图:第一题此题意丰富学生的积累。第二题学以致用,用本课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继续品味边塞诗。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会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我设计的板书会让学生对词的内容及情感有清晰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词的脉络。
板书设计如下: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作文十:《渔家傲秋思教案》8900字
渔家傲秋思教案
篇一:《渔家傲 秋思》教学设计(打印)
《渔家傲 秋思》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教学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
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哪些,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白雪歌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陆游:《十一月四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词也是描写边塞生活的。(板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作者简介(略)
背景介绍(略)
三、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齐读
3、自由读(提出质疑)
四、品析词作内容
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知道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的是什么吗,
(一)、品析上阕的景物描写
1、写了哪里的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与作者家乡的景色一样吗,
2、景色的不同体现在哪一个字上,(“异”字,以异统领)
3、“异”在何处,(再次自由阅读,合作讨论,找出“异”表现
在哪些方面)
明确: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紧闭
4、以上的景色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荒凉、萧条、寒冷)
过渡:此景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去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体味词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将士们长期生活在如此荒凉的边塞之地,他们的内心感想会是怎样的呢,(寂寞、孤独、思乡)
2、从哪些词句的描写中,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情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思乡忧国,但功业未成无归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无奈、凄凉、苦闷、悲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
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几十字间,作者既写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让我们带着此情此意,再一次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五、背诵并默写。
板书设计:
雁去无留意
风景异[ 边声四起 ] 荒凉、萧条、凄清
孤城紧闭
渔家傲 [
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抒 情[ ]忧国思乡 壮志未酬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秋思》教学设计 (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这五首诗词。
2、能力目标: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和哲理。
3、情感目标 :走近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当时的思想感情,激发自己的诗兴。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
2、体会豪放词的风格特色
三、教学难点:
1、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感悟该词的豪放特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课时准备:一课时
六、教学方法:
1、诵读品味法。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2、讨论——质疑——点拨法。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鉴赏词作。
3、描述法。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4、竞赛法。通过同学间的竞赛,打破古诗文教学单调沉闷的格局。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分组比赛交流]
1、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边塞诗; 范仲淹的《渔家傲》
(二),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
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三), 品读《渔家傲》:
1.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 感情 意境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一遍: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看看注释 处理好字音 节奏 感情)
个人表现读:(学生品评:发表看法..)
3理解性的齐读一遍 (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四), 赏析《渔家傲》:
1、赏析上阕:
赏析: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 [引导学生想象进行口头笔头训练,互相补充] 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
[突出“异”:总写] 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衡阳雁去无留意:[特写]
?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 [视觉上悲凉]
四面边声连角起:[单调孤苦的生活]
?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 [听觉上的震撼]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想象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势,体会战士的感受]
?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但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2、赏析下阕: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
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
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样的夜晚,钩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3、课文小结:
这首词在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八、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边塞诗派的形成及特点
九、板书设计
《渔家傲 秋思》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难点:品味赏析体悟
篇二:渔家傲秋思教案
《渔家傲 秋思》
?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 3、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 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 3. 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
?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教学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欣赏激昂、豪壮和婉转、阴柔两首不同的古典音乐,用合适的词形容它们的风格
师: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词也拥有与古曲同样的艺术特色,让我
们通过学习《渔家傲 秋思》来进一步体味。
板书课题:《渔家傲 秋思》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背景介绍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
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三、品读《渔家傲》
(一)读
1(展示读,正字音
两位学生展示,点评、正音。根据刚才同学的朗诵,老师提示大家注意这些字音。 塞下sài 嶂zhàng 浊酒zhuó 燕然未勒yān lè 羌管qiāng 寐mèi
2(听范读,做指导
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 感情 意境
3(自由读,悟感情
下面请大家带着刚才感受到的情感基调,自由地放声朗诵这首词。
4.分组读,解词意
下面我们分为两大组,分别朗诵上下阕。(学生分组齐读上下阕)
(过渡)大家读得很准确,也满有气势。下面我们在两大组内,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分别自主地理解上下阕内容,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
(二)译
1、在理解词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看课文下注解结合自己的理解翻译这首词内容。
2、再读译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麽,
这首词主要写了塞下秋景,抒发了思乡忧国之情。
(2)、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麽,(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戍边图 思乡图)
这首词主要写了塞下秋景,抒发了思乡忧国之情。
(三)、品
品析上阕景物描写
1、上篇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异”在何处,(课件逐句打出并分析)
(1)、雁为何无无留意,人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异寒)
(2)、边塞之声和号角声混在一起渲染了怎样的一种氛围,(异声)
(3)、千嶂、长烟、落日构成了一副诗情画意,而“孤城闭”有暗示我什么,渲染了怎样一种气氛,(异势)
3、总结:通过上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势,此景会令人产生怎样的感觉,(师板书:荒凉萧瑟)
过渡:下片主要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思乡图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体会下阕思想感情
1、出示思考题:
(1)、一杯浊酒,万里家园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一种怎样情绪,
(2)、“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然未勒,何谈归家之事,又是何等胸怀,
(3)、“羌管悠悠霜满地’指的是什么时间?听到 幽怨的羌笛声,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会有什么感受,
(4)、人为何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作者及戍边将
士怎样的情感,
2、学生归纳下片主要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一种心情,(师板书:思乡愁苦)
3、找出词中总束全词的一句,这句表达了戍边将士及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忧国)
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几十字间,作者既写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让我们带着此情此意,再一次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四、课文小结: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作者欲报国立功却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悲怆情怀。整首词在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读来真切感人。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开辟先路。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
万里凝”
4、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六、板书设计
《渔家傲?秋思》教案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一、导入诗歌:
听《岳阳楼记》最后一段朗读导入:
一篇《岳阳楼记》感动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岳阳楼也因些篇名扬天下,也让我们了解了范仲淹作为政治家的忧国忧思其实他还是一名武将,曾驻守边塞多年,今天我们通过《渔家傲?秋思》来领略一下他的边塞情怀
出示学习目标
二、释题:
“渔家傲”是什么,
“秋思”这一题目提示了什么信息,
看学案关于范仲淹的简介,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族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渔家傲秋思教案)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
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三、自主学习,领会诗歌:
要求:1、读准字音;
2、弄清文意;
3、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四、朗读诗歌,赏景品情:
1、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雁去 长烟 落日 边声 千嶂 城闭
我看见了一幅 图
(落日归雁,长烟落日 边声四起 古城落日 归雁孤城戍边图)
2、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而写的,异在何处呢,
明确:异寒 异声 异势
3、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明确:荒凉 萧瑟肃杀
4、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
5、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我从中感受到
(浊酒一杯 思乡 思亲 )
篇三: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渔家傲 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教学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哪些,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作者简介(略)
背景介绍(略)
三、 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齐读
3、自由读(提出质疑)
四、品析词作内容
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知道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的是什么吗,
(一)、品析上阕的景物描写
1、写了哪里的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与作者家乡的景色一样吗,
2、景色的不同体现在哪一个字上,(“异”字,以异统领)
3、“异”在何处,(再次自由阅读,合作讨论,找出“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紧闭
4、以上的景色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荒凉、萧条、寒冷)
过渡:此景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去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体味词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将士们长期生活在如此荒凉的边塞之地,他们的内心感想会是怎样的呢,(寂寞、孤独、思乡)
2、从哪些词句的描写中,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情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思乡忧国,但功业未成无归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无奈、凄凉、苦闷、悲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
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几十字间,作者既写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让我们带着此情此意,再一次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五、背诵并默写。
板书设计:
渔家傲 [
雁去无留意 风景异[边声四起 ]荒凉、萧条、凄清 孤城紧闭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抒 情[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忧国思乡壮志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