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蒙古族的节日》4900字
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
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
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
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
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
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
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
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
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
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
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
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
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
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
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
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
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
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
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
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
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
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 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族春节的 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达赖
《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 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 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
15 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 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 历四月。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 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
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 由来。 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
立起灯笼竿。 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
把 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 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
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 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
还请来蒙古民 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 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 到午夜的习惯。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 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 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 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 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
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 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
礼物和"压岁钱"。 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 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 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薪睡 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
物多为锅底灰。
火日,亦称拜火节。它主要来自古代蒙古族对火的崇拜。 祭火仪式是在农历12月23日晚间举行。有可能受了汉族 腊月23祭灶的影响。但祭火的习俗却
是蒙古族自古就有的,这 是农历年的前奏。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到庭院中(也有的在火 塘前、灶前),主祭人(家庭的长者)先要摆上祭品焚香。然后取一 捆柴草点着,将黄油、白酒、肉(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在长 者率领下,全家人向火堆磕头。主祭人还要祷告说:-,年申多亏火神的庇佑,有些不干净的东
西扔进了火里,请火神原谅,保佑 明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吉祥幸福。
也是一项重要的节日活动。每到这天,牧民们便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
他们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并将 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
前。然后,喇嘛们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则从左向右围着敖
包转三圈, 希望迎来牧业丰收年。
麦德尔节是纪念弥勒佛的节日,节期在正月十五日,宗教色彩比较浓 厚。节日当天,每个黄庙都挂出弥勒佛的像,附近的牧民都来寺庙敬献供品,烧香叩
拜。寺 庙如果有活佛,就由活佛主持,没有活佛则由大喇嘛主持。拜完佛之后,
大家由固孜达(旗 长)带领进行射箭、赛马、摔跋等蒙古族传统娱乐活动。
点灯节蒙古族称之为"祖乐",节期在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一种小规模的宗
教 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这一天黄昏时,家家户户在一
高坡处立起木 架,架上自制的灯,这种灯的灯芯是用芨芨草做成的。英英草的
数量是按每个人的岁数来 确定的,芨芨草头上包有涂上黄油或羊油的棉花或羊
毛。人们将灯点燃后,从左到右转三 圈(如果有喇嘛,则由喇嘛领做),然后洒酒祭天、磕头拜佛,祈求佛爷保佑长寿、平安。在每 个蒙古包内有用面团攒成
的小油灯,整个晚上都亮着,象征着世界永远光明,人们长命百岁。
塔克勒干节蒙古族每年要举行一次大型的以部落为中心的祭敖包活动,时间 在夏季。敖包一般置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处。祭敖包可能是来源于古代的祭山,它是蒙 古族对自然崇拜的表现。祭敖包时,同一部落的牧民们都骑着马、骆驼,拿上酒肉等来到本 部落敖包所处的山上。届时,人们先献哈达,然后由活佛或大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 (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愿老天降福于人间,赐予人们平安无事;如果遇上旱灾,那就祈求老 天下雨,使大地水草丰盛,牲畜兴旺。祭完敖包以后、开始进行赛马、摔跋、射箭等蒙古族传 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仍与蒙古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
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为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
纽扣,格外醒目。蒙古族有团结互助的风尚,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蒙古族善于歌舞,
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众人围成一圈,一边舞蹈,一边击掌高歌。近几年与内
蒙古的亲戚来往增多,开始举办“那达慕”盛会,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参加。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
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
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
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琴用白松木料制作,通身长约1米余。琴杆呈半圆柱形,平面为指板。琴杆上
端以雕刻的马头为装饰,故名。由音箱、琴杆、琴弦、弦轴和拉弓组成。音箱木制,呈梯形或长方形,用
马皮或羊皮蒙面。琴弦系精选两缕马尾为之。琴弓用拇指粗细柳条制作,呈半月形。其演奏方法颇为独特,
用指甲或手指关节由内侧向外顶弦,高把位时则用指尖触弦左侧,难度较大。
蒙古族舞蹈也久负盛名。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马步最具特色,表
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犷的气质。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
舞”等。当代创作舞有《鹰》、《马刀舞》、《驯马舞》、《奔腾》、《挤奶员舞》、《鄂尔多斯婚礼舞》、
《牧民的喜悦》等。蒙古族舞蹈以节奏鲜明、热情奔放为主要特点。女性舞蹈多节奏欢快,舞步轻盈,以
抖肩、翻手碗等动作最为著名,表现了蒙古族姑娘热情开朗的性格。男性舞蹈则造型挺拔豪迈,步伐洒脱
轻捷,于一挥手、一扬鞭、一腾跳间,给人以剽悍勇敢、雄健有力的阳刚之美。
安代舞是源自科尔沁草原南端库伦旗的一种集体舞蹈。"安代"为"欠身起来"、"抬起头来之意"。最初是一种用来求神治病的宗教性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佑,祛病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变为娱乐性的活动。
关于其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一个说: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上有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
女儿突患怪病,饮食无序,喜怒无常,久治不愈,父亲心急如焚,便用勒勒车拉着女儿到外地(阜新)去
看病。哪知天灾人祸,途中车轴断裂,而恰在此时姑娘的病情又进一步加重,生命垂危。老人急的不知所
措,只顾绕车奔走哭歌。奇怪的哭歌声引来了周围的许多人,人们纷纷跟在其后绕行哭歌。不知是被这不
寻常的场面所感动而忘了病痛,还是病魔真的被吓走,此时姑娘也悄然起身下车,尾随众人甩臂顿足,待
众人发现,她已跳得大汗淋漓,病愈如初。奇闻不胫而走,很快便传遍了科尔沁草原。后来,患类似病症
的青年妇女皆依此法治病,并取?quot;安代"。形成初期以唱为主,故曾称"唱安代"。后来演变为以歌伴舞,
娱乐功能也随之增加,并逐渐成为喜庆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具体形式是:参加者不分男女老幼,自
然围圈站立,在歌手领唱(或乐曲伴奏)下,手握绸布或提衣襟下摆,边随声附和边按逆时针方向踏动起
舞。动作以原地踏步摆绸、移动踢步绕绸、绕圈跑跳步挥绸、双腿跳落甩绸为主。舞姿奔放,爽朗明快。
解放以后,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整理加工,已被搬上了舞台。
盅碗舞、筷子舞源于鄂尔多斯高原的鄂托克旗和乌审旗一带。"盅碗舞"亦称"顶碗舞",一般由女子在
节庆欢宴场合即兴表演。表演时,舞者头顶碗或盘,双手各拿一对酒盅,在围坐者的歌声伴奏下轻磕酒盅,
翩翩起舞。动作多为上身姿态变化,头与颈摆动轻微、平稳,手臂的动作比较丰富,以柔韧的摆、提、压、
挑为主。动作除原地坐、跪、立的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和扭动外,也有以轻盈飘逸的舞步圆形疾走或旋转的。
舞姿舒展,造型优美。"筷子舞"因用筷子伴舞而得名,多在喜庆宴会上由男子单人表演。表演时,舞者双
手各持筷一束,和着众人的歌声和各种敲击声,在跪、坐、立等姿态中,随着腿部的屈伸、身体的扭动,
用筷子击打手、臂、肩、背、腰、腿、脚等部位,间以击打地面动作,边打边舞。动作敏捷,干净利落,
节奏感强。解放后改编为男女群舞形式,气氛更加热烈。双肩的揉动和腰部扭动更加突出。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
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
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
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
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作文二:《蒙古族的节日》300字
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蒙古族过春节叫“白日”,这是因为蒙古族崇拜蓝色和白色的缘故。蓝色代表蒙古族,在元代,成吉思汗的宫殿是白色的,史称“八白室”,而蒙古族的毡子也是白色的,所以春节也叫“白日”。
那达慕起源于草原上一年一度的祭“敖包”。“敖包”以石块堆放而成,原来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成为祭祀场所。最初带有宗教色彩,意在通过祭“敖包”,祈求吉祥幸福,同时也举办一些体育活动,后来演变成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在每年七、八月份举办,内容包括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
那达慕大会十分隆重,每当举办时,方圆百里的蒙古族牧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带着蒙古包和各种食物,从四面八方赶去参加。
作文三:《蒙古族的节日》500字
蒙古族的节日
白节(白月)
查干萨日(意即白月或白节)是蒙古族的“春节”。蒙古族自古以来,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他们最崇尚的是白色,故称春节为白节。与国内其它民族一样,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也十分注重过春节。但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和客观环境的不同,蒙古族过春节,草原游牧文化特色十分浓厚。
白月是蒙古族一年一度最为隆重而盛大的节日。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此作了非常详细的描绘。
现代蒙古族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晚上,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拜祖先,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据说这是蒙古族信萨满教遗留下来的传统。
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白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不过现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骑摩托车或开吉普车的男女青年。拜年的路途,是青年男女赛马、追逐、嬉戏的绝好机会。身临其境的人无不感到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犷豪迈
作文四:《蒙古族节日习俗作文》9300字
民 俗 文 化 作 业
——蒙古族传统节日
蒙古族自十三世纪以来,增加了与全国各民族,特别是汉族的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因而在习俗上,既有自己独特的节日风俗,又有与汉族相近的习惯。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日阿,即白色的月。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时节,草原要举行那达幕大会,具体时间自定,这种
节日性活动,规模可大可小,甚至一个家庭就可以举办。届时方圆几十里、上百里内的牧民都会举家骑马赶车(现在基本已改为现代交通工具)前去参加。其他节日还有由生产活动、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的祭敖包、马奶节、燃灯节、拜火节、麦德尔节、塔克勒干节等。此外,还有一个重大的祭事活动,这就是成吉思汗陵祭奠。
蒙古族过年
蒙古族称之为“查干”,即“白节”之意。蒙古族自古崇敬白色,把它作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过春节很隆重,从农历12月开始准备食品、衣着和祭祀祖先的供物。除夕,家族长辈带领全家人向家里挂的佛像行大礼,焚香点烛,然后祭祖。
1
接着晚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则向晚辈祝福。到了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手抓羊肉和饺子。整个晚上家族人喝酒、唱歌通宵不眠。初一清晨,全家首先祭祖、祭天。接着由家族中德高望重者致祝词,祝福人们在老天爷的保护下万事如意。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祝福并送手帕、钱等礼物。接着亲朋好友们互相拜年,即使相距几十里地也要去拜年。
[蒙古族过年的来历]
据五世达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据
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 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 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 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
2
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 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 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我们先了解一下蒙古族的过年习俗吧~很有趣~
蒙古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是过年,即过“小年和大年(春节)”。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麻糖洗灯盏,这一天蒙古族称为“小年”。 先过小年,后过大年,牧区的牧民在过春节前,要把牛羊屠宰好,并把洁白的哈达放在肉上,送给亲友;各家各户都要乘年关加紧制作全年使用的生产用具,夺取牧业丰收。 过大年是从年三十过到正月初五,以后还有十五、二月二日要过的节日。年三十晚上为“熬年”,全家老少不睡觉,蒙古包里灯火通明。有的老人给孩子们讲故事。说笑话,出迷语题;有的拉起古老的马头琴,奏出悠扬动听的琴声,歌声不断,通宵达旦,尽情地欢乐。 蒙古族的礼俗特别多。过大年,一般都要过两次年,即年三十晚一次,为辞旧岁礼;初一天还不亮,牧民们都要穿上新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给双亲、长辈和老年人叩头、请安、献哈达、敬酒,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这是第二次。旧时一些富裕的牧民初一都要请上喇嘛到家中念经,一诵几天,以求消除一年的不祥,祈求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草原平安! 春节期涧,草原上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
的哈达、多种美酒和饮料等礼物,三五成群,挨个地给各浩
3
特的亲友、长辈们拜年。
蒙古族春节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转 载于:.zaIdian.cOM 在 点 网:蒙古族节日习俗作文)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 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 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
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4
蒙古族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其他习俗: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以笑面迎接,摆上奶酪、奶油和各种面制干粮,捧上奶茶。茶后,向客人敬上醇美的奶酒和白酒,主人把自已酒碗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喝一口。为了凑兴,常以唱歌劝酒。对贵客则宰羊款待。老年人来到时,则要外出迎接,走时搀扶上马。到长辈家里做客,一般要带些糖果、饼干、酒和自制面食品做礼物。蒙古族人民尊敬长辈,进门、入座、喝茶、饮酒、吃饭时,让长者领先。
这天传说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成道日,所以家家户户在房顶上点燃无数的酥油灯,并念经歌颂宗喀巴,以示纪念。
[ 蒙古族燃灯节习俗 ]
[ 蒙古族燃灯节的由来和传说 ]
篇二: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5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时节,草原要举行那达幕大会,具体时间自定,这种节日性活动,规模可大可小,甚至一个家庭就可以举办。届时方圆几十里、上百里内的牧民都会举家骑马赶车前去参加。其他节日还有由生产活动、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的祭敖包、马奶节、剪羊毛节等。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节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牧区自然没问题,就是农区蒙古族,在肉食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要吃一顿“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
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历史上的
6
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伊克昭盟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把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篇三:蒙古族节庆民俗 论文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的节日民俗
——以敖包文化节为例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英语专业
09068072张琦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的节日民俗
——以敖包文化节为例 摘要:蒙古族节日民俗反应了蒙古族牧业生活特征的文化形式。本文以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
7
治县的敖包文化节为切入点,对节庆中的祭祀性活动、体育性活动和娱乐性活动进行分析,力图挖掘蒙古族节庆民俗的活动形式,剖析民族特色在节日民俗的形成、发展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揭示蒙古族节日民俗蕴含的民族风貌。
关键词:阜蒙县 敖包文化节 节日 民俗
辽宁省有两个蒙古族自治县(阜新、喀左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人口近60万,占全国蒙古族总人口的11.5%,分布在全省城乡,主要集中在阜新、朝阳等辽宁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地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史称“蒙古贞”(以下简称为阜蒙县),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总人口74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4.5万人,占总人口的20.3%。
阜蒙县蒙古族的敖包文化节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它举办的时令虽然有限,但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几乎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文学艺术、社会交往、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多方面内容。
一、 阜蒙县敖包文化节的祭祀性活动
阜蒙县敖包文化节的祭祀性活动主要是祭敖包,敖包不是住人用的房子,而是祭神的石头堆,在蒙古语中“敖包”的意思是“堆”。藏传佛教融入本地区后,敖包崇拜和藏教的玛尼堆有了相似之处。比如说都
会插经幡、树枝,人们在路过的时候跪拜,转敖包祈福。敖包有单个的,也有成组的,专门修葺在地势较高的山丘上。
8
多用石块堆砌而成,也有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次建成。敖包一般会修整的比较高、整齐,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面插上若干幡杆或树枝,挂上各色经旗或绸布条。
敖包堆放好后,放上佛像,摆上羊头肉、奶食品、油炸果等贡品,然后焚香点烛,由活佛和有地位的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接着人们从左向右转三圈后,再将带来的牛奶、酒、点心、糖块等祭品撒向敖包,最后参加者不分老少都要在敖包正前方跪拜磕头,祈求老天降福人间,风调雨顺,牲畜兴旺。
二、阜蒙县敖包文化节的体育性活动
阜蒙县敖包文化节的体育性活动主要就是那达慕大会,以“骑马、摔跤、射箭”为核心内容的“男儿三艺”是那达慕大会的象征符号。那达慕作为草原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已被予以现代含义,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身体运动,其中的技术、力量、速度都被现代体育尊崇为核心要素,除强调强身健体外,更加注重协调身心、规范伦理、修养道德的内涵。
阜蒙县的那达慕大会仪式主要是两大阶段。第一部分是准备阶段,包括:1.马队仪仗队的表演,由专业骑马队员组成的仪仗队在排练。2.由政府主办的相关表彰大会,领导宣布相关人员名单,佩红色绶带或颁发证书。3.搏克(摔跤)训练,在会场附近的摔跤手正在进行训练。4.那达慕歌舞内容,歌舞表演主要是内蒙古的长调和顶碗舞。
9
在那达慕的准备工作过后,第二部分就是那达慕仪式的表演。基本过程:1.入场式,骑马仪仗队,比赛选手和相关人员的入场。2.宣布开幕。3.奏国歌,升国旗。4.“男儿三艺”比赛的展开。
三、 阜蒙县敖包文化节的娱乐性活动
古代蒙古人无论是推举新汗登基、册封功臣名将、缔结部落联盟、班师远征、庆祝战争胜利以及举办宫廷筵庆、大型聚会和竞技比赛等国家大事, 还是民间的婚葬、生育、祭典、年节、五畜丰收、家庭宴庆等琐事都要举行各种娱乐性歌舞的习俗。歌舞是古代蒙古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由游牧经济、生活本身特点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行为。阜蒙县敖包文化节的特色娱乐性活动关山歌会就是大型的歌舞表演节目。
蒙古族的民歌从内容上分为礼仪歌和民俗歌,在敖包文化节上,有赞颂圣主成吉思汗礼仪歌,也有内容广泛、丰富的民俗歌曲。歌曲歌颂家乡山水、人民生活,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向往草原》《草原人民的祝福》《草原我难舍的思恋》等。
同样蒙古族舞蹈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男群舞《万马奔腾》表现的是草原茫茫,炊烟袅袅,快乐的蒙古族牧民尽情驰骋在故乡大地,展示出游牧民族对大草原、对马的感情。蒙古族人民祖祖辈辈从劳动和生活的娱乐动作中发现了美
10
的存在,将蒙古族绚丽而厚重的文化传承、发展和保存。例如《欢乐的挤奶员》、女群舞《捣茶舞》等就是蒙古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体态动作的演示。
另外马头琴独特的民族乐器也蕴含了草原民族与骏马密不可分
的关系,它是牧民日常生活和节日轻点必不可少的一种乐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阜蒙县敖包文化节关山歌会邀请著名马头琴演奏家演奏《巴雅龄》。《巴雅龄》由三首情歌构成:第一首是《巴雅龄》,描写思念亲人;第二首是《达古拉》描写姑娘担忧情人变心;第三首《岗列马》是妻子劝丈夫不要远离家乡。其他表演形式还有二胡重奏《赛马》、特色长调《神马颂》及蒙古族民族服饰表演等。
辽宁阜蒙县蒙古族的节日习俗的产生结合了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具有多种功能,反应了蒙古族的心理和民间信仰,传承了蒙古族民族文化,展示了蒙古族热情好客、豪迈奔放、勇敢聪慧、团结奋进的民族风貌。在节日习俗中,人们普遍祈求五谷丰登、牲畜兴旺、人口平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讲,辽宁阜蒙县蒙古族传统的节日民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貌,透视这个窗口,展示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定势、行为模式和审美观点。
篇四:蒙古族风俗习惯
11
蒙古族风俗习惯
1. 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如下:
头饰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
12
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子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礼帽 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 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
13
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罳,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为纪念和显示蒙古包的民族特色,现在内蒙古的好多城镇用水泥和砖建造蒙古包用做开饭店或酒店。
2. 禁忌礼节
14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脏物。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
15
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蒙古族传统节日
1.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蒙古族习俗谈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
蒙古族群众崇尚礼仪,讲究礼貌,热情好客,待人诚恳。
16
当有来客拜访时,首先为其看狗,微躬身施礼,互相问好,再引入蒙古包。来客一般由女主人接待,倒茶、上奶食,炒米,炸果子,递烟。遇有就餐时间,主人要热
情劝留客人,客人越随便自在,主人就高兴满意。
献哈达是蒙古族迎送、馈赠、交际、奖赏,定亲时使用的重要礼品之一,表示敬意和祝贺。哈达一般用丝织品制成,长度在1.2-1.5m之间,颜色有白、银灰、浅兰、黄、红等,所献哈达的长度、质地、色泽要依据接受者的身份和与自己的关系而定,每种颜色代表一种礼俗。
敬酒是蒙古族群众招待宾客礼节的主要一环。酒具一般为银碗或银盅。敬酒时,男主人必须头戴帽子,衣着整齐,斟好酒后,双手托起哈达捧银碗、唱敬酒歌,以辈数或年龄大小依次敬酒。
旧时,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一般诺颜去贝勒家时,先把骑马拴好,经贝勒允许后,方能进家拜见。贝勒去部下家时,待部下或家人出迎后才进屋。
过去,官方往来,则以本地土特产品或地方风味物品做见面礼和回赠礼。平常人家往来,一方如给一方赠送哈达或点心糖果等物,接受方还其盛具时,必须盛放些物品,绝不能空空返回。
牧区牧民的主食还有蒙古包子(纯羊肉馅)、酸奶面条、奶油卷儿配羊肉汤等。
17
奶食分奶食品和奶饮品两种。奶食品有奶油(黄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等。牧民一般喜欢在白油内参入“树木勒”(奶蛋子)灌进羊肚内存放。是冬季喝茶泡炒米的理想佐料。
奶饮品有奶茶、酸奶子、其格(发酵马奶)和奶酒。
奶茶是砖茶、盐、鲜奶相兑而成。
草原是歌的海洋,歌的故乡,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的蒙古族人民和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兄弟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物质文明,同时又创造了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无论是在辽阔广袤的草原,浩瀚无垠的大漠,还是在富饶的农区乡间,到处都飘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之声。这些丰富多采的音乐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直伴随着勤劳勇敢的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建设自己的家园,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那达慕”在蒙古族语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多在夏、秋季节祭敖包时举行,一般一年一次
大会。主要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规模大小不一,是时正是草原上气候怡人、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牛羊肥壮的黄金季节,节日期间,牧民们身穿节日新衣,乘马驱车,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处。一时草原上五彩旗帜
18
如霞云飘扬,蒙古包如点点珍珠,一片节日气氛。近年增加了马上射击、文艺体育表演、图片展览、电影放映、文教卫生宣传,以及庆丰收、交流生产经验、选举模范和进行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内容。
19
作文五:《蒙古族的作文》1700字
蒙古族的作文
蒙古族的作文在我们祖国,谁都知道有56个民族。下面就让我带你去蒙古族玩一玩吧!你一定会大开眼界。在蒙古族有一种风俗叫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和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脖子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来蒙古族还有许多风俗,比如,敬神、骨肉进餐......带你一起唱歌,蒙古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出来。唱歌与对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开始喜欢蒙古族了呢?
蒙古族
[民族简介]
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
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
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建筑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
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
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
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
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
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作文六:《蒙古族的节日风俗》900字
蒙古族的节日风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祭敖包也算是一个。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把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
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
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作文七:《蒙古族特有的节日》4300字
蒙古族特有的节日
篇一:蒙古族的节日风俗
蒙古族的节日风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祭敖包也算是一个。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把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
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
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篇二:蒙古族传统节日
民 俗 文 化 作 业
——蒙古族传统节日
蒙古族自十三世纪以来,增加了与全国各民族,特别是汉族的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因而在习俗上,既有自己独特的节日风
俗,又有与汉族相近的习惯。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日阿",即白色的月。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时节,草原要举行那达幕大会,具体时间自定,这种
节日性活动,规模可大可小,甚至一个家庭就可以举办。届时方圆几十里、上百里内的牧民都会举家骑马赶车(现在基本已改为现代交通工具)前去参加。其他节日还有由生产活动、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的祭敖包、马奶节、燃灯节、拜火节、麦德尔节、塔克勒干节等。此外,还有一个重大的祭事活动,这就是成吉思汗陵祭奠。
蒙古族过年
蒙古族称之为“查干”,即“白节”之意。蒙古族自古崇敬白色,把它作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过春节很隆重,从农历12月开始准备食品、衣着和祭祀祖先的供物。除夕,家族长辈带领全家人向家里挂的佛像行大礼,焚香点烛,然后祭祖。接着晚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则向晚辈祝福。到了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手抓羊肉和饺子。整个晚上家族人喝酒、唱歌通宵不眠。初一清晨,全家首先祭祖、祭天。接着由家族中德高望重者致祝词,祝福人们在老天爷的保护下万事如意。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祝福并送手帕、钱等礼物。接着亲朋好友们互相拜年,即使相距几十里地也要去拜年。
[蒙古族过年的来历]
据五世达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
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据
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 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 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 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 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 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我们先了解一下蒙古族的过年习俗吧~很有趣~
蒙古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是过年,即过“小年和大年(春节)”。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麻糖洗灯盏,这一天蒙古族称为“小年”。 先过小年,后过大年,牧区的牧民在过春节前,要把牛羊屠宰好,并把洁白的哈达放在肉上,送给亲友;各家各户都要乘年关加紧制作全年使用的生产用具,夺取牧业丰收。 过大年是从年三十过到正月
初五,以后还有十五、二月二日要过的节日。年三十晚上为“熬年”,全家老少不睡觉,蒙古包里灯火通明。有的老人给孩子们讲故事。说笑话,出迷语题;有的拉起古老的马头琴,奏出悠扬动听的琴声,歌声不断,通宵达旦,尽情地欢乐。 蒙古族的礼俗特别多。过大年,一般都要过两次年,即年三十晚一次,为辞旧岁礼;初一天还不亮,牧民们都要穿上新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给双亲、长辈和老年人叩头、请安、献哈达、敬酒,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这是第二次。旧时一些富裕的牧民初一都要请上喇嘛到家中念经,一诵几天,以求消除一年的不祥,祈求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草原平安! 春节期涧,草原上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
的哈达、多种美酒和饮料等礼物,三五成群,挨个地给各浩特的亲友、长辈们拜年。
蒙古族春节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 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 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
的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
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蒙古族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其他习俗: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以笑面迎接,摆上奶酪、奶油和各种面制干粮,捧上奶茶。茶后,向客人敬上醇美的奶酒和白酒,主人把自已酒碗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喝一口。为了凑兴,常以唱歌劝酒。对贵客则宰羊款待。老年人来到时,则要外出迎接,走时搀扶上马。到长辈家里做客,一般要带些糖果、饼干、酒
和自制面食品做礼物。蒙古族人民尊敬长辈,进门、入座、喝茶、饮酒、吃饭时,让长者领先。
这天传说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成道日,所以家家户户在房顶上点燃无数的酥油灯,并念经歌颂宗喀巴,以示纪念。
[ 蒙古族燃灯节习俗 ]
[ 蒙古族燃灯节的由来和传说 ]
篇三: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原文来自:wWW.hnboxu.Com 博旭 范文网:蒙古族特有的节日)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彝族的火把节
瑶族的“达努节”
纳西族的火把节
苗族的“芦笙节”
京族的“唱哈节”
毛南族的“庙节|,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
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六月六“虫王节”
黎族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春节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
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
作文八:《蒙古族的民间节日》1200字
那达慕:“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春节: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眠,沉醉在欢乐之中。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让,他们大都以“浩特”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开始男女追逐。 马奶节: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作文九:《蒙古族的民俗节日》1600字
蒙古族的民俗节日 谈及蒙古族,无不用热情好客,自由奔放,性格豪爽来形容,最恰当不过。当 草原上来了客人, 无论像是与否, 见面总要问好, 热情地接待你, 到蒙古包里坐, 并奉上奶茶,如果客人尊贵,主人还会为你献上洁白的哈达,手捧金杯唱起敬酒 歌劝酒,使你吃好喝足,尽情地欢唱。 蒙古族的民俗节日异彩纷呈,是诸多少数民族中很具特色的一个民族。蒙古族 的节日都是随季节进行的。当春季来临时,万物复苏,原野披绿,五畜反之,此 刻草原上要举行祈求五畜兴旺的祭祀活动;当奶是季节开始和结束时,草原上要 举行马奶节合禁奶节……这些都是游牧民族的传统盛会,草原上的重要节日。以 下主要谈论对蒙古族较为重要的节日-------敖包与那达慕。 一 永恒的祭祀-------敖包 “敖包” ,是蒙语,汉语意思是“堆子” ,还有“脑包”“鄂博”两种叫法。据 , 史书记载,在成吉思汗时代,每逢大事或征战时,成吉思汗必定要亲自到神山之 下,摘帽挂带,虔诚祈祷,以求苍天保佑。古时游牧于草原上的匈奴人,就已是 快堆成的敖包来作为道路或牧场边界的界标,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用它来辨别方 向, 区分游牧场地。 久而久之, 蒙古人就将其演化为祭祀天神, 自然之神或祖先, 英雄人物的祭坛。 敖包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了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蒙古族所 祭祀的敖包,名称生动有趣,形状多种多样,星罗棋布。而且在辽阔的蒙古族草 原上有多少个敖包,就有多少个美丽的传说。内蒙古草原上的敖包,从内容上可 分为:与英雄有关的敖包,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敖包,与蒙古族圣物崇拜有关的敖 包,旗王爷敖包,召庙敖包,家族敖包等等。在内蒙古地区供奉的古式敖包,多 数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块堆砌而成的塔形敖包。 敖包祭祀活动,由于每个敖包的由来和性质不同,也由于各地气候与自然条件 的不同,其祭祀的日期,规模,形式和组织内容都有所不同,各种祭祀敖包的活 动,都有严密的组织,内容丰富,祭完敖包之后,大家回到各自的帐篷火聚在一 起,畅饮美酒,享用美食尽情欢畅,逐步发展成了群众性的小型那达慕。 二 心驰神往的运动会-------那达慕 “那达慕” ,蒙语是由喜或娱乐的意思。多在每年的六七月份举行。它主要以 三项经济展开:摔跤,射箭,赛马三个基本项目。今天的那达慕,又增加了马术, 步枪,射击,柔道等内容,还伴有着热烈奔放的安代舞,舒婉飘逸的蛊碗舞,骠 悍洒脱的筷子舞等表演,使那达慕更加丰富多彩。 (一)风驰电掣------赛马 蒙古族是从古至今,从达到
小,生活中以马为办的民族。当牧民骑马奔驰在 大草原上时,人的活性精神原素统统被激发出来,人变得勇猛彪悍,生气蓬勃。 马是一种富有灵性和人性以及具有英雄气概的动物。其品性及形象常激发人昂 扬,奋进之情,奔突四方之志,因而,牧人爱马如同爱自己的恋人一样。马的优 秀特质也成了牧人的心理特征。 (二)力的韬略-------蒙古式摔跤 古老的游牧文化中,自古就蕴藉着对力的崇尚于张扬。摔跤,便是蒙古族牧民 最喜爱展示“力”的方式之一。在那达慕中,夺得摔跤冠军的选手,谁就成为了 草原上的雄鹰,人们心目中的骄傲。 蒙古族摔跤对马背民族的生机与健康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 一些地区的蒙古 摔跤的爱好者,正努力使它更加科学和完善,使它能腾跃着“鹰”的舞步,裹挟
着古老的雄风,步入它应有的辉煌。 (三)精湛的蒙古族箭术 蒙古族的射箭比赛一般分为静射和骑射两种,比赛时,射箭者身着紧身袍袖, 手持弯弓,身栓响箭,有如古骑士出征,勇武而阳刚。传说的射箭活动,不仅是 对草原人心的陶冶既锻炼,同时,在增强人的智力,腰力,腿力,扩张胸围等方 面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作为草原屡胜不衰的竞技活动之一,受到 牧民的喜爱。 蒙古族的民俗节日与文化,让我们体味了草原文化的多姿多彩,让我们领略 了马背民族的英勇彪悍,让我们目睹了草原民族的豁达,热情与开朗。草原民俗 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最绚丽一幅篇章。
作文十:《关于蒙古族的节日,饮食,民居的作文》5100字
篇一:蒙古族习俗作文
蒙古族习俗作文(一)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
1
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爱,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的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习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居住过的,我对蒙古族的民居的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爱~ 这就是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因为我是蒙古族的,
2
所以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感情~ 蒙古族习俗作文(二) 维吾尔族的豁达乐观、回族的尊老爱幼、壮族的能歌善舞??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风俗。在那内蒙古的草原上,也有着这么一个民族,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讲究礼仪。没错,他们就是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人民之所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是因为他们以能骑、善射和身体强壮闻名。早在几百年前,蒙古族就以骑兵精锐、骁勇善战闻名,由成吉思汗带领,横扫欧亚大陆。欧洲人的刀剑哪能抵御住那呼啸而过的弓箭和坚硬的马蹄,纷纷败下阵来,连当时的大金朝和西夏族也被消灭了??不要以为蒙古族人很粗鲁,不懂文化,其实他们也有着极为讲究的文明礼仪。请客人进蒙古包时,主人会立在包外,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门。客人跪坐后,主人按照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地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献给客人。招待来客的佳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以示蒙古族主人对来客的尊敬??蒙古族的餐饮礼仪也极其讲究,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鲜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敬酒时,必须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要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这独特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蒙古族人民的服饰多为绲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或是佩戴蒙古刀与荷包,脚穿马靴。因放牧需
3
要,蒙古族人多住蒙古包,蒙古包的材料多为装配式的构件,可以随意安装拆除,便于携带使用。 跟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藏族的雪顿节、哈尼族的火把节一样,蒙古族也有自己传统而历史悠久的盛大节日——那达慕大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开始举行,席间有各种竞技游戏,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群众性盛大集会。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也梦想有一天,能坐在蒙古包里,喝上一杯香醇的奶茶吧, 蒙古族习俗作文(三) 古民族远在十二、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
姻制度,实行同一个氏族或部族不能通婚的习俗。当时,除王公贵族的姑娘不嫁平民百姓外,一般贵族和平民可以成婚。讲求伦常,严格辈分也是蒙古族婚姻的通例。 蒙古民族的成婚过程和形式,早在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郎才女貌的聘婚制度。当然这种聘婚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据《蒙古秘史》记载,少年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的亲事就是聘的,而且那时的婚礼仪式也比较简单。铁木真九岁时,其父也速该带他到其舅族部落聘婚,途中遇到德薛禅,德薛禅见铁木真“其目有烨,其面有光”,便说,“我有小女,亲家请婚之”。于是也速该到德薛禅家,“及观其女,则其面有光,其目有烨”,而感到合意,遂以一匹马作为给字聘妇的定礼,如此而已。 据说,从那时起,蒙古族称女婿为“胡里根”,就是把难的送到女家的意思。直到今天,蒙古族的结婚仪式,元、
4
明以来受汉族和满族婚礼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节。其成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过程:相看、下哈达(即订婚)、过礼、婚礼、回门等。 相看,就是男儿到一定的年龄,其父母即为之五色对象,得知某家有闺女,年岁相当,则托媒到女家提亲,然后两家父母彼此往来,互相了解家庭情况及男女性情,观看容貌,如果不合意就算了,尚不清楚能否成婚,所以在相看时,一般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如只说某年某月有朋友来家做客等,以免婚事不成,留下不好的影响。 蒙古人娶媳妇设三次宴才过门。第一哈达宴,第二送羊宴,第三娶亲宴,娶亲去七人。下哈达或哈达宴,即男女两家父母以为合意,选定订聘的吉日之后,由男方媒妁带着哈达、烧酒等行聘事宜。之所以将订婚称为下哈达既是吉祥福物,又是信物,所以以哈达为头礼,定下儿女亲事,也就是很自然是事了。 在哈达宴上议定彩聘礼及穿戴之后,再另行选吉日,约媒妁与亲友若干人,携带男方准备的牛、羊、布匹、绸缎和烧酒送到女家过礼。女方也邀请近亲若干人,共同议婚礼仪式。在婚礼仪式中后来定亲和过礼这两个仪式,其界限并不明显,有的把这两个仪式合并在一起进行了。 居住在各地之蒙古族的成婚过程和仪式,只是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至于彩礼数目之多少,婚礼规模之大小,全由双方家庭的今年经济条件来决定,贫富贵贱相差很大。但蒙古人崇尚九数,认为九是最大的数,所以
5
聘礼都从一九到九九址,如九只、四十五只、五十四只、八十一只等。一般“五九”礼居多。 举行结婚大礼时,新郎穿礼服。科尔沁地区则扎两侧坠白布“箭巾”的腰带,“箭巾”上挂腰子状的小荷包,头戴红缨帽,脚穿绣花大绒面黑色马靴,配挂弓箭,骑“质孙马”,因为就是图吉利而特定毛色的马。与伴郎和主婚人等数人,携带象征长寿的“金龟图”和彩车前往女家迎亲。 当到了女家门口时,女家则故意闭门不纳。这时双方都有一名职业和半职业祝颂家出面,以极其优美的诗句高歌长篇颂词,引经据典地回答彼此的提问,说明原委。在经过若干回合之后,女方才接受顶门哈达,始请新郎和迎亲人员入门。新郎呈献哈达于女家父母,女方父母接纳之后置于室内正中。 然后设丰盛的整羊酒席,与女家邀请的宾客一起款待迎亲人员。正席开始后,新郎到女家主婚人席前换穿女方备制的新衣。送亲人员随之,新娘与其几个姐妹同乘张彩蓬车,由女家送亲人员陪伴。这时姑娘即使心甘情愿,也要大声哭叫,否则被认为缺乏家教。 此时,男方正张灯结彩的功能接新娘的到来,及至,新娘与新郎先拜天、拜祖,再行拜火礼,以示家道兴旺。拜火礼毕,新娘另入一室梳妆打扮,换穿新婚嫁衣,然后拜见公婆和诸亲友,行叩头礼,男方举办的结婚大宴开始,仍是一片歌声,边饮边歌,直至次日天明。 送亲人员临走之前,长辈们还要到新娘住处恭喜和庆贺,并用一块石头压住新娘的后衣
6
摆,预祝新娘在家里受到器重,成为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好媳妇。当送亲人员喝罢欢送酒,起程回去时,新郎和伴郎等还要乘马欢送一程,
大家都尽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并以夺帽为嬉。真是有呼有应,又嬉又戏,情景好不热闹。 新娘过门后的第三天清晨,首先要收拾炉灶倒灰,煮茶做饭,打扫房屋,开始承担家务,参加劳动。同时脱下华丽的嫁衣,换穿不加绣饰的、色调朴素的衣服,表示少女时代已经结束,必须老成持重。 至于蒙古族已婚姑娘的回门,不是在第三天,而是娘家人到女婿家探望女儿的大小两次“额尔格勒特”(意为探视)之后,即女儿过门后十三天半个月内娘家要
去人看望一次,这次叫“巴嘎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小探视”,因此去的人少。再过半个月二十天后,娘家又到婿家去看望女儿一次,这次叫“依克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大看法”,去的人数比第一次多。在这次探望期间,双方两亲家母商定新娘回门的具体日期和住娘家时间的长短。 蒙古族的婚礼歌很有意思,虽也有地区之分,但总的有上马迎亲、闭门迎亲、闭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新娘上马、新娘拜火等几大系列的宴歌。婚礼歌以祝、赞词贯穿整个婚礼议事,大都用比喻、夸张手法。
篇二:蒙古族的民居民俗
蒙古族的民居民俗
7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 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这就是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因为我是蒙古族的,所以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感情~
8
篇三:蒙古族作文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住着蒙古包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用奶招待客人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披着大袍、绑着腰带、穿着靴子呢,
当然就是我们少数名族中被称为“马背名族”的——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这56个名族中的一朵“奇葩”,有着一段美丽浪漫的传说。传说在仕尔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纳德山。一天,一位年轻的猎人在山顶湖岸忽然发现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戏,那婀娜的身姿,动人的笑语,使猎人惊羡不已。他悄悄拿来一副套马的皮挎索隐身窥伺,仙女们却丝毫不觉。猎人飞来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并向仙女求爱,仙女答应了。不久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便成刀绰罗斯家族的祖先。
说到蒙古的仙女,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蒙古族那美丽的姑娘。它们五官精致,眼睛大而深邃,长发乌黑,瞧上一眼就能被深深地迷住。蒙古族的姑娘性格豪爽直接,敢爱敢恨,天真又直率。而蒙古小伙子也是十分俊朗,热情奔放。除了蒙古姑娘小伙的美貌,蒙古族的服饰也让他们锦上添
9
花。蒙古族人民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蒙古族服饰除长袍外还有腰带、靴子、首饰等,更显示出蒙古人服饰的与众不同。
而蒙古人所住的蒙古包也是别具一格。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蒙古包还有两大特点:适合自然环境、适应游牧搬迁,十分的方便。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常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这些纯天然奶招待客人,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在蒙古遨游一番,定能品尝到不少新鲜天然的奶。
看啊,看那草原上放任不羁的脱缰野马;看那热情奔放的姑娘小伙们;看那驰骋在草原上的热情豪放的蒙古人~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