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们的精神家园》1100字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有些词是一再遭到批判的,比如落后、狭隘、保守等等。人到中年以后,涉世日深,见过的东西多了,我忽然发现,保守也是一种美德。 我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朋友们睁大眼睛盯着我,似乎一下子觉得我非常陌生。我知道他们误会了,以为我不赞成生机勃勃的改革事业了。我于是向他们说明,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改革派,但我的观点是:改革是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保守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自古至今,国家制度与社会形态的变更,激烈时称为革命,温和时称为改革。但文化是不可能改革的,它只有遵循、演变与推陈出新。这个过程非常缓慢。 文化的演变始终存在于风气与风俗两者之间。风气的作用自上而下,风俗的作用自下而上。综观历史,乱世中激进人士多,顺世中保守人士多。凡激进者,莫不以毁灭与改造旧世界为己任;凡保守者,都将守护固有的精神家园视为神圣的使命。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中外,凡既有恒产又有恒心的人,文化上都相对保守;凡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时代,在文化上,也大都向往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精神家园。 说到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盘一盘家底,究竟有哪些是区别于异质文明的“国粹”呢?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样的节日,还是上元花灯、城隍庙会、七夕乞巧、重九登高这样的风俗?是河套的花儿、陕北的皮影戏、无锡的泥人和天津的杨柳青年画这样的艺术,还是阳澄湖的大闸蟹、重庆的麻辣烫、潮州的白果芋泥和洛阳水席这样的美食?岳飞、文天祥等英雄志士的情怀沸了古人的血也沸了今天我们的血,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才子佳人的故事赚了古人的眼泪至今还在赚着我们的眼泪…… 我们的国粹太多太多,当然不是全部都好,但主体部分是好的。我们的精神家园真是琳琅满目啊!一旦社会稳定、百姓富裕,他们都会品享这些优良的传统。如果来个激进分子,说这些过于陈旧,把春节换成圣诞节、端午节换成愚人节,你会接受吗?所以我说,在文化上,保守是一种美德。 中国人向来安于平静,有着精神内敛的传统。因此他们向往的精神家园,是必定淡泊如月光下的高山流水、优雅如寺院的暮鼓晨钟。这精神家园的设计师,最初应该是老子、孔子、庄子三人,后世的贤哲不停地改造、翻修。有时改造得不伦不类、牛头不对马嘴,有时又翻修得十分得体,令世人艳羡。 如今,这精神家园又传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我们该如何对待它呢?历史上有很多的蓝本,汉唐也好,明清也好,我想它们都不合适。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不但要淡泊、优雅,还应该激情、昂扬。用淡泊与优雅消除浮躁,用激情与昂扬来保持国家的永远强盛。 (选自《新民晚报》,略有改动) 【路子与你聊】 作者说,“在文化上,保守是一种美德”,你赞成这个观点吗?
作文二:《我们的精神家园》1100字
中国是个苦难型国家,让人生气的事太多,所以鲁迅的号召力和笼罩力,远大于胡适。就我个人而言,对鲁迅是热爱,对胡适是钦敬。当“胡适”太多时,我喜欢提鲁迅;当“鲁迅”太盛时,我愿意谈胡适。当然,真正的他们时代都没有,只有学徒和随从。
一个大变革时代,最需要这样几款人:改革派、保守派、理想家、实业家。其比例和组合,决定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格局和走势。自古以来,中国人往往不是太实就是太虚,要么只顾坐而论道,缥缈得走了形;要么只顾低头觅食,极端物质化。我们缺少真正的理想主义实践。
从国民精神上讲,现在到了太实的时期,很物质很生理的“实”。尤其当下,收益分配不合理、贫富悬殊、道德失陷、公信力降低、人的生存成本和压力空前大,像《蜗居》刻画的那样,一个住房就让你人生透支,一辈子没别的心思了,人人都焦虑,都有饥饿感,注意力被牢牢绑架在“物质”大风车上。不仅百姓,连精英知识分子,也把心智全浇灌在硬话题上,诸如经济战略、制度设计、权力问责、数据分析、技术和学术建议,你说的精神家园,这类软话题似乎大家都顾不上。
我个人以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最缺的几样元素是:爱的意志、法的精神、现代理性、宗教心灵、生命美学、形而上哲学、不利己的自然观。法的精神,尤其宪政精神和法律实践,我觉得是当务之急,应成为上下共识和改革的基础。宗教心灵,未必是信徒式的,我更倾向于那种有“宗教感”、有宗教意绪的心灵状态。但宗教力量也有缺点,它主要通过让人敬畏(“惧”)来督导善良,所以一种更普泛和主动的爱的意志,通过愉悦的“爱”来让人上升,它超越狭隘伦理和世俗神学,是从里向外散发的一种体息、一种温度、一种没有外力逼视的内心秩序,从而让灵魂更舒适,也更容易秉持和传导。
一个“爱”字,鼓吹容易,秉持难矣。尤其社会矛盾激化,公平和正义羸弱之时,你一味地讲“爱”,连自己都觉脸红。但你看当下的精神空气,除了腐烂、虚无和颓败像灰尘飘来飘去,还充满戾气和刀具的影子。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基础是靠暴力革命打下的,政治江山是这样,意识形态也是这样,那么,民间土壤和空气中,就不可避免残留这种农药,染上这种菌群。所以,在条件成熟时,消解斗争哲学的任务非常必要,去仇恨化,去敌视性,中国人缺乏微笑,缺乏信任,缺少谅解。中国的文学、艺术、媒介,多重视一下爱,多一点温暖和光,尤其多一点“无条件的爱”,这不是粉饰太平,因为我们要活下去,没有爱,世界就是冰冷的,人会被冻僵。
过多的奢谈意义不大,若选择起步点,那就从“法”和“爱”开始吧。民间正出现越来越多的公益团队和爱心组织,这是最让人欣慰的一个迹象。它们是这个时代的维生素。
(摘自《古典之殇》)
作文三:《我们的精神家园》2100字
我是谁
什么是中国人?越过东方的面庞,我们看到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看到春节熙熙攘攘的人群归心似箭,就为赶一顿吃了千年的团圆饭。我们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刮痧和拔罐可以帮身体解围,黑褐色的中药疗治疾苦,草木有情,这是我们的先民和时间共同的秘密。至于江南,离不开丝绸云霞般温柔的包围,习惯了茶水温热地灌溉心田;等待千雕万琢之后,朽木和顽石成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装饰华美的梦境;走在西湖的断桥上,会想起白娘子和许仙,于是有一种风景叫作爱情……这些风一样无处不在、又无法紧握的细节,来自文明的根脉,流淌在迢迢时光的年轮之中,为我们烙上了中国印记。
在这个国度,千年的古琴仍在低吟,六百年的昆曲还在浅唱,元宵的灯火恍惚了唐朝的声色,青瓷依然是宋时的颜色。这些活在我们身边的历史,包容了曾经漫长的时光,包容了那些衣食住行的华丽、巧夺天工的匠心、生老病死的庄重、慎终追远的节日,以及前世今生的想象。那些寻常生活,一饭一蔬,一针一线,祖辈们却要拗出各种造型,挖空各种心思,用万般的热情,来爱这有限的人生,照亮无限的岁月。
渐行渐远
过去的百年间,传统文化在神圣化和污名化间苦苦挣扎。1793年,英国使团到达中国,帝国文明从康乾盛世的巅峰急剧下坠。五四运动时期,一些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提出了批判,孔子温文尔雅的笑容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下,显出从未有过的苍白无奈。西风东渐,传统文化背负着晚清积贫积弱的骂名,忍辱负重,在历史的岔路口踉跄前行,而那些风一样轻、水一样韧的文化传统,在民间沉静流淌,像沉潜的瀑布,蛰伏的枯草,等待着春天。
终于,读经运动和汉服秀、民俗热和民族风,在上个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摆脱政治经济困境的中国人,拾起了文化自信,重新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寻找自己的来处,安放不断追问的人世。而此时,现代化如同巨浪,席卷农耕文明的土壤,令传统水土不断流失。那些江上清越的渔歌、垄间悠扬的田歌、林间明亮的山歌,都渐渐成了绝唱;粉墨登场的戏曲,曾经的高台教化,100年前中国人的流行音乐,已经曲高和寡;得于心、应于手的技艺,在机器生产面前,螳臂当车,势单力薄。那些身怀绝技的老人陆续离开,和他们手上的技艺、嗓间的歌声,以及对人世秩序的质朴想象,一起归于尘土。
全人类的守护
2001年,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3年,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在巴黎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属于人类各民族自己的文化样式,抵挡新世纪全球化的滚滚浪潮,防止它占领全人类的文化领地,以免有一天,人们再也无法说出自己的来处,无法知道“我是谁”。
于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昆曲古琴、青瓷印章、古建戏台、祭祖酬神、丧礼娶嫁……这些包含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器物文明的传统,都在进行价值重估,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得到社会命名,得以理直气壮地进行权利主张。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至今,中国共有3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是目前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非遗”以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安放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古琴艺术、中医针灸、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中国皮影戏……这些名字,构建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铺陈出生活中的诗和远方,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文化传统,这,便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一个只会怀旧的民族和一个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一样,是不会进步和没有希望的。‘非遗’要成为一种重要的情感生产力,不仅要生产社会历史,还要生产社会的现实和未来。”
与伟大的过去重逢
凝视青瓷的温润含蓄,昆曲的芬芳悱恻,古琴的简净沉潜,木拱桥营造技艺的邃密精深……我们不禁惊叹于先民们汪洋恣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些阔远跌宕的仪式和歌舞,朴素神秘的技艺和传说,沉积成超越个人的历史文化记忆,引领我们追寻逝去的时光。然而,一个只会怀旧的民族和一个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一样,是不会进步和没有希望的,“非遗”要成为一种重要的情感生产力,不仅要生产社会历史,还要生产社会的现实和未来。
当剪纸从节日里退场,那就让她赠予白墙、灯具、裙摆以时间的花边;当廊桥不再承担一重山一重水的联接,她可以成为景观桥惊艳世人的眼睛,成为风水桥庇护人们心灵;当云锦不再是皇家的专享,她可以在丽人的衣饰上重新绽放光芒,吟唱东方的绝代风华……传统可以成为当下的时尚,就像传统就是当年的创新。白先勇用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赢得了年轻人的心,郭德纲让相声重返大众舞台,理解与珍视传统,用智慧和创造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悬挂在历史根系上的文明在当下的生活中再次开花结果,从而获得真正的新生,这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和担当的责任。
从了解到理解,从猎奇到欣赏,从旁观者到传承者,直到走过历史的万水千山,去跟我们共同的伟大的过去重逢,共创我们精彩的未来,这便是我们“寻宝记”推介人类“非遗”的初衷。
石雕艺人的双手,透出玲珑通透的匠心,一雕一琢间,沉默的石头开始深情歌唱天地万物的美丽和隽永。中华的古老智慧,在一代又一代的匠人手中传承,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作文四:《[优秀作文]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1300字
当我们耳旁听不见京胡铿锵有力的声音,当我们眼前看不见草书龙飞凤舞的笔法。当我们手中拿不到年画乡土气息的图样,我们应该深思了:我们把老祖宗留下的精神家园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棵大树。艺术是枝叶,思想是根须,那么,这棵树已叶黄枝枯根损了。
语言,这根粗壮的枝条已被折弯了,虫蛀了。据报道,2005年广东高考中,一万考生文言文翻译得零分,十万考生造句得零分。现在的人们早已漠视了那优美、精深的汉语。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已少有人观赏,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情也鲜有人为之感伤。报刊、书籍中的错别字屡见不鲜。网络用语充斥了青少年的大脑。这些如蛀虫,蚕食着汉语。
周杰伦的几句“哼哼哈嘿”就把中国民歌挤到了角落,超级女生“想唱就唱”的旋律一起就压住了京韵大鼓的铿锵之声。人们习惯了流行乐的节奏,而忘却了民歌的韵律。绘画、书法展越来越冷清,动漫展却日益火爆。人们忘记了写意的神韵、工笔的细腻,忘记了楷书的工整、行书的流畅、草书的奔放。
枝叶枯必因根须损。
近年来,韩剧的热播,让我们反思,韩国的文化底蕴不及中国,但韩剧却可以享誉亚洲。而中国却没有,是不愿去做,还是力不能及?都不是。是人们把“根”遗忘了。当硫酸泼狗熊事件、虐猫事件令人震惊时。人们忘了释迦牟尼提倡的“众生平等”;当人们到处寻找刺激。迷醉于灯红酒绿时,人们忘了老子所道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当那些一杯不满半杯晃的“学者”在台上谈天说地时,人们忘了庄子说过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当那些“君子”不择手段争名夺利时,人们忘了孔子呼吁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当那些名落孙山之人自暴自弃、自叹自哀时。人们忘了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先贤圣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被抛在一边,实在可惜。
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过时了:京剧太缓慢,没有跳跃的节奏;书法太单调,没有丰富的;色彩。非也,它们没有过时。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沧桑,一直延续至今,在它的身上一定有一种精髓。这精髓是忠孝仁义,是道德文章;是游子思乡之泪,是勇士捐躯之血:是支撑中国走过兴衰荣辱,走向强大的动力。它已跨越了时代,怎会过时?
有人认为,“洋”的总比“土”的好。应该学习西方文化,抛弃中国传统文化。此大谬也。谁说“洋”的定比“土”的好?他们有钢琴。我们有二胡;他们有芭蕾,我们有京剧;他们有苏格拉底。我们有孔丘。应该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学习西方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当年佛教流人中原、唢呐从西域传人。而今不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吗?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应忘了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沦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
我们应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多听一些二胡的婉转,多看一些书画的意境,多赏一些陶瓷的精美,多晓一些诸子百家。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汲取前人思想财富中的智慧而成功者数不胜数。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韩剧的热播值得借鉴,它把自己的文化融入电视剧中,给人以新的感受。中国有实力有能力,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现在,我们灿烂的传统文化面临断层的危险。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炎黄子孙们,一定要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让她重新焕发光彩!
作文五:《精神家园的作文》1200字
没有阴影的家园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初春的北京依旧披着寒冷的外衣,虽然草木已开始冒出了嫩芽,仍旧无法拂去冰凉了一个冬季的大地的忧伤,和他内心无法摆脱的难以名状的不安与惊慌。山海关——一个写满屈辱、承载辉煌的地方,重复着历史的过往。迎来一辆辆奔驰的列车,然后,让它们将沉甸甸的重量压过,最后将它们目送至远方。
合眼,耳边隆隆的汽笛声与心中嘈杂的撕裂声混沌地交融,更加壮烈,更加狂放。他努力地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尽力地驱散内心中恶魔留下的阴霾,试着去回味安庆那麦浪的暖香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金黄的麦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温煦的芬芳,在飒飒的凉风中,任金色的光辉流淌。安庆的麦浪和北方农村的麦浪并没有什么不同,仍旧是农家人的命根子,仍旧被寄予了生活的希望。然而,它却又显得与众不同。
阳光般的质地,安静祥和地在风中飘摇,带来丰收的喜悦,也带来了纯诗歌的感动,更带来了诗人痛苦和愉悦的理由。它每天迎接太阳,拥抱每一束照射在身上的阳光,这是他所想要的,诗的灵感和那瞬间的感触如同幸福的闪电般穿透每一个沉睡的细胞,将它们唤醒。然而复苏之后,却是无法完全表达的苦闷充溢心中,纯诗人的痛苦,终究无法摆脱。只怨太阳下没有删除阴影的地方,影子的如同黑夜一般的阴暗凄凉始终伴随着太阳,躲在太阳的身后,悄悄地让忧伤袭来。
于是他感慨“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家乡的麦香,伴着寒气混合些泥土的味道进鼻,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醉心。家园,那是家园的味道,让人不忍心丢弃。
又一辆载满了货物抑或是载满过客的列车奔驰而过,他从乡梦中被拉回现实。
列车将驶向何方?是否没有阴影,只有阳光的净土?他不断地盘问自己。
尘世的种种依旧在变化中不变地继续,痛苦与快感总是交替频繁划破原本平静的心灵。心中的家园是梵高——阿尔的太阳,笔下是那向阳热烈的葵花地,更是那没有一丝黑暗的绝对的光明。
是否离去?心灵与现实的家园在一条线的两端拉扯着他。身边的汽笛声不断地重复,从远方来,到远方去,渐渐加强,再到消失踪迹。
终于,他选择了冰冷的铁轨,让失去灵魂的躯体,在一瞬间飞驰而来、呼啸而去的汽笛声中离开。这瞬间是痛苦的,是痛到麻木后永远地睡去;这更是幸福的,它让灵魂最终摆脱了沉重的躯壳乘着天梯找寻到那没有阴影的太阳的家园。他做到了,他是太阳最孝顺的儿子。
他告别了浓纯麦香的家园。
他到达了心中拥抱的家园。
那个地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大胆地从课文中取材,活学活用语文课本,但是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笔者认为,这正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文章结构安排很有特色,文章首尾两段引用或者化用海子的诗句,中间主体部分以海子的生平事迹和精神追求作为自己评议的楔子,把自己的主张、看法寓于其中。文章主旨鲜明突出,立意深刻,语言优美,意韵丰富。
作文六:《13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1200字
个人初备 案题课课 教时材 分析第 1 3 1课 护保我们的神精园 授家类课 型赏·评欣述
二次
课
中国是一备个多民族国家的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代文古 为明中民华族下留了其极富丰的化文产。 遗了物质文解遗化的产有关知, 知识道学习并护非保资物
文
够用能自的美术语言描述家己乡非的资 物 教 学化产的遗义。意 文遗产,化提出并保意见。学习中护升自主学习提史、 历标 目化文、艺术 的自性觉和兴趣, 增进学对中生华族民文明和历 史了的解与尊重, 积极与民族参文艺化术的承与传发展教 重学难 点解了非资物化文产遗内的容形式, 和知学道并习护保非 物资化遗文的产义意。 运用术语美言达表我国对非资文化 物产的遗受好感识认 查阅和。搜集我国非资物化文产的资料遗,从 术美欣的赏 角学教方法 度 感和了受我解的非物国资文化产遗 运。用画、绘摄 影和短文 等种形多,式 办一次举汇报,展 达表我对国物非资 文化产的遗感受和识。 教学 认段手教学 过程
课件 料 资图
片单(独附页
)
后教反
个人初思案备一 、入新导 1课课件、出库示淑兰影的像片照。 问:提有同认识这位学村农奶老吗?奶她出 现在课上,堂 和我们今天习学内容的联系吗有?请 你在们材上教到找答案。2、 生学主自探究3 、识大师认课 件示库出兰淑的纸作剪 (品)1起早作品(981—19890) 0,简明朗洁色彩,绚 (丽2)年晚品(1作99—8002) ,纯朴0丽,富华装饰有美 4感,示课题揭(1)什么 事物非文资化产?遗 2(对)于我国的非资物化遗产文,们都你了哪解?些 教 过 学 (程)3生学看材 3教3 的小页知 (识4)教师小结: “护文化遗产保守护,精神园”是家我 20国06年第 届“文一化产日遗的主题。” ()引5出题课板并书课题 二、析范分 教例以“惠师山人”泥例,为引学导欣生非赏物文化遗产资的艺术作 。品 1惠、泥人是无锡三山著名大产之特一,生和销产都在 无锡惠售附山,近故无锡泥又称人惠山泥“人” 2惠、山泥人的发展始于:南北朝期,时明发展代到盛 时鼎期 、惠山3泥人“粗分”与货“货”细两。 类、三合探究 1、作课件示江苏展的山惠人泥闹天《宫 》、京故北宫漱斋芳 戏、台昆曲《牡丹》亭 、漳州偶木《大花青》、皮影 曹操
《二次备课
发》兵图等片 2。、导学生引现发们它间潜在的联之系 。3 雅、共赏的俗曲:京戏。剧你了哪解京些剧术艺知 识?的木 偶的作制表与 演皮影艺术特色的 4、柳青杨画的年发展特和色四、调 查乡家 你道知乡有哪家非物资文化些遗产?吗 适合申报物非文化资遗产? 化产有遗哪些议?建 、五艺术
实践 小组为以位单 ,搜集、 整理家乡非物的文化遗产的资料资,围 绕保或护申非物请资化文遗为产主题 有绘画、, 影和摄 短的形文式举办次汇一报。展 、六展示价评请 小各组示, 介展绍己自的作,品其 小组的给他评予价 建议 和七、堂延课 继续伸究我探们身边的物非资化遗产内文容 。有哪些项还目
你
对保护家乡非物的资
板文 保书我护们精的神园
家
作文七:《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6800字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 漫谈中国的年节文化 ——
翁敏华教授在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的演讲
翁敏华 198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研究生部元明清戏曲专业, 获文学硕士 学位。 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戏剧家协会 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著 有论文六十余篇和学术著作《中国戏剧与民俗》、《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 等十三部,业余写作散文随笔,共发表逾百万字,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为什么要过 “ 节 ”
要不要过传统节日, 涉及到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里 有一个精神血脉、 文化基因的问题。 恢复和传承传统节日, 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 家园。
近年来, 传统节日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热门话题。 比如, 今天我们究竟还要不 要过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意义何在?怎样过传统节日?等等。
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 “ 说文解字 ” 吧。
节日的 “ 节 ” 字,原本是竹字头的(節)。节,原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 方,它比竹竿的其他部位更凸出。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是引申义了。 了解了这一点, 我们就会明白:我们祖先原来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 ——— 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好比竹节部分,就是我
们不肯让所有的日子都这么 “ 滑 ” 掉, 我们要抓住这么几个特殊的日子好好过, 精 心过,不一样地过。
当然,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一个普遍文化现象, 并非中国独有。 英语叫作 holiday ,含有神圣(holiness )的意味;日语作 “ 祭り ” ,突出节日活动;但都不 如汉语的 “ 节日 ” 来得形象生动。
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 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 故某月的初一、 十五为节日者颇多, 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 和中秋节,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 新年、 三月初三上巳、 五月初五端午、 七月初七七夕、 九月初九重阳。 这些是 “ 大 节 ” ,另外还有些 “ 小节 ” ,如 “ 二月二龙抬头 ” ,二月十二 “ 百花节 ” ,六月六 “ 晒衣 节 ” ,等等,可过可不过,所以叫 “ 不拘小节 ” 。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 日,另当别论。
在奇数复叠的节日序列里, 三月三最为衰弱。 古人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 “ 上巳 ” ,又名 “ 元巳 ” 、 “ 三巳 ” ,据史载,早在西周时即已存在。汉代正式列为节 日,魏晋后定日期为三月初三,故又名 “ 重三 ” 。杜甫有《丽人行》诗记其在唐代 盛况:“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 自宋代开始衰弱,直至消沉不彰, 弄得现代大学生不知道三月三为何物,只会答曰:“ 哦,三月三啊,日本的女儿 节吧? ”
要不要过传统节日, 涉及到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全球 化进程,引起了人们文化的不安感,产生了一种认同危机。所以,我从哪里来到 哪里去的问题,更加普遍和迫切。列宁曾经说过:“ 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 我们今天,以什么名义,想想过去,看看未来?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复 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同窗缘)?再也没有比 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首先,她有时间上的悠长,许多节日都有 2000年以上 的历史;其次,她有空间上的广阔,她可以成为大江南北、港澳台大陆、中日韩 越东亚汉字文化圈共同的话题。
这里有一个精神血脉、 文化基因的问题。 恢复和传承传统节日, 就是守护我 们的精神家园。 守不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就会成为失忆的灵魂, 找不到回家 的路。 失去根基, 一切创造就无从谈起。 而这样的创造, 是我们新时代的闪光点。
新时代需要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 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保护传统节日等非物质 文化遗产,对于现在的生存和走向未来,意义重大。
中华文化的振兴, 从传统节日文化重建做起。 以传统节日为首的口头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 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民族先 人创造和奋斗 “ 数典不忘祖 ” 的历史实录, 是民族历史这棵大树上的文化年轮。 它 们是民族的凝聚力、 团结力和认同感, 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是民族价 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 是民族情感的载体。 它与我们今天正面临的发展市场经 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不但不相左,而且还是促进力,是推动社会先进 文化建设的基础, 是一个民族同自己历史对话的手段。 总之一句话, 它是代表中 华民族整体的感情气质、 心理素质、 民族精神和民族本原文化的哲学观、 美学观 的历史文化活化石。
中国新年 “ 特 ” 在哪儿
新年的主题是:除旧迎新, 给人以新的希望, 新的奔头, 给世界以新的目标, 新的气象。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节就是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现在物质丰 富了,节日 “ 特 ” 在哪里?我提倡 DIY 过年节,自己动手。这里面包含着对人生 的感悟。
在传统节日序列里, 国人过得最为热闹、 传统保存得最完善的, 要数一年之 首的春节。 人们大扫除、 贴春联、 放鞭炮、 燃焰火, 除夕之夜阖家团聚吃年夜饭, 欣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兼守岁, 给小辈发压岁钱。 大年初一出门拜年, 近年又 有利用年节长假外出旅游,可以看作传统 “ 走三桥 ” 、 “ 走百病 ” 的现代演化。欢欢 喜喜、热热闹闹,年节是中国人的第一大节,不光是居住在中国本土的人们,而 且包括全世界的华人, 甚至包括尊重、 欣赏中华文化的外国人士, 都十分重视这 第一节日。此 “ 第一 ” 之谓,既是一年中时间序列排在最前面,更是规模最大、得 到人们最大重视的意思。
今天,过 “ 中国新年 ” 的,不光是居住在中国本土的人们,而且包括全世界的 华人,甚至包括尊重、欣赏中华文化的外国人士。
中国人的新年,民国以后叫春节,以前叫元旦、元日、元辰、元正、正元、 新正等等, 它是一个个循环往复的年的界线, 新旧交替的界线, 所以它的主题是:
除旧迎新,给人以新的希望,给世界以新的目标。因为是一年的第一天,人们非 常重视,朝廷要举行朝会,民间则有祭祖、敬老、拜年等活动。
旧中国民间,人们又传说 “ 年 ” 是一头怪兽,年尾出来吃人,各地的这一民间 传说还有地域色彩:有山的地方说年兽 “ 住在山上 ” ,除夕夜下山来祸害人畜;靠 海的地方说年兽 “ 住在海底 ” , 快过年了爬上岸来残害生灵。 所以人们除夕不敢睡 觉,要 “ 守岁 ” ,守住自己的年岁就是守住自己的生命。要给小孩子压岁钱,帮助 他们压住年岁。贴门神、挂桃符、行傩祭、放鞭炮,都是为了吓走年兽。第二天 大家再见,不管认识不认识,互相道贺:恭喜恭喜,恭喜你还活在世界上。这表 现了人类一种忧患意识:人生在世, 不会只有吉祥没有灾难。 人们用年节这个时 点,给大家提那么个醒。巴赫金说:“ 死亡和再生、交替和更新的关头总是节日 世界感受的主导因素 ” ,这一点,在年节习俗里体现得特别明显。
翻检年节的文化传统,似乎还有许多属于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元素, 值得复兴和发扬。
现在过年习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北方的饺子(麦作文化),南方的年 糕等(稻作文化),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首先要 “ 万众一食 ” 。一年中有这么几 个特殊的日子, 我们吃一样的东西, 实在是文化认同感的需要。 韩国日本也有特 殊的节日食品,韩国南部吃 “ 饼汤 ” (稻作文化,汤年糕),北部吃 “ 打糕 ” (麦作 文化),日本全国都属于稻作文化,吃圆形的 “ 镜饼 ” ,小男孩先要背镜饼以成为 大力士。
另外,服饰是更加外在、更加一目了然的文化标识。我们缺乏节日盛装,缺 乏很有民族特色的让人有认同感的服饰。 韩国人穿韩服, 日本人穿和服, 我提倡 文化上的 “ 拿回主义 ” ,是不是可以从和(唐)服里取回一些传统元素,糅合进现 代服饰之中。眼下,可以穿汉装、唐装或旗袍,最好是锦缎的。
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 “ 节物 ” , 梅花是中国新年节物。 梅花与中国第一 大节联系在一起,理当成为中国国花。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 的食品, 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 ——— 给眼睛的, 给 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名字叫:节日媚物。
韩国人把新年称为 “ 岁首 ” 、 “ 元日 ” 等,以崭新的姿态,以及谨言慎行,来迎 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所以在韩国人心目中, 新年是很庄重的日子。 新年里有许多
有意义的活动。 着新装就是第一项。 妈妈于年前就做好了全家人的新衣, 大人的 袍子、衣裤,还有布袜,孩子的七色缎小袄,还有放压岁钱的花兜。正月初一一 清早,大家早早起床,洗刷完毕,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盛装出门去,成为一 道流动的风景线, 把年节气氛酝酿得浓浓的。 在家里的厅堂里, 全家人按次序排 好, 桌上摆好年酒年饭, 首先向四代以内的祖先叩首祭拜, 举行简约的祭祖仪式, 叫 “ 茶礼 ” 。接着拜年,年轻的向年长的拜,家里完毕向家外的亲戚、邻居、朋友 拜,依次进行,互相以吉利语祝贺、问候。
过去韩国人的酒都是自家酿的, 用秋天收获的最好的米和大麦酿酒。 饼汤是 新年的节日食品,还有蒸糕、打糕、片糕等。韩国家庭一般都是母亲亲手做的, 韩国人说:有 “ 妈妈的手指味 ” 的糕,与众不同。
日本人管压岁钱叫 “ 年玉 ” , 一般由长辈赐给小辈, 有的地方则起源于年神赐 福的观念,年玉就不一定都是金钱,像鹿儿岛农村,由一村民扮演年神,走家串 户地向孩子们发放称为 “ 年玉 ” 的年糕。有的地方则将供奉在神前的小石子叫 “ 年 玉 ” ,分给前来参拜的人。
日本新年有汲取 “ 若水 ” (年轻的水)的习俗,一般由一家之主去汲,或者长 子去汲取。 少数地方也有女性承担这个任务的。 汲取来的若水一是供神, 二是人 饮用,说可以去除旧年的邪气。这一习俗,有研究者认为是 “ 直接由中国传入日 本的 ” 。
确实,新年汲新水的习俗,中国自古就有,至今保留在乡村社会。有些地方 已经发展成水神崇拜。 有意思的是, 有汲新水习俗的地方, 全部都是水稻耕作文 化区域,所以这一风俗,完全可以看作稻作文化的一种。
日本人家新年时要在门上挂 “ 注连绳 ” , 也是来源于中国又有民族化改造的年 俗。中国汉代人过年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并悬 “ 苇索 ” 以示 “ 御凶 ” ,注连绳即来源 于苇索,但制作的材料变了,改为稻草,出自于对稻米的崇拜心理。
中日韩三国年俗中都有桃木辟邪的意味, 中国的桃符 ——— 春联, 韩国处容 形象帽子上的桃枝桃花, 日本追傩中用的道具桃弓苇矢。 日本很早就从中国引进 桃,弥生时代的遗址就发现过中国特产的黄桃仁,后来又有毛桃、姬桃、冬桃、 水蜜桃等, 桃木辟邪俗信估计是与桃一同, 由中国江南引进的。 日本的记纪神话 里, 祖先神伊邪那崎命被妻子伊邪那美命追赶, 摘了三颗桃子打退了妻子的黄泉
军。民间故事《桃太郎》,塑造了一个从大桃子里蹦出来的民间英雄桃太郎,打 鬼岛大获全胜。桃太郎在日本的角色和地位,与中国的钟馗、韩国的处容相近。 中国人吃饺子的时候, 日本人吃荞麦面。 中国人虽然崇尚虚岁, 说过了年就 大一岁了, 但没有把过年当作个人之生日的; 日本人虽然讲实足年龄, 却把过年 当生日,吃 “ 长寿面 ” ,细长而有韧劲。 “ 杂煮 ” 也是新年食物,萝卜、山芋、胡萝 卜、蘑菇、海带等,有的加鱼,有的加大酱,一定还有切成小块的年糕。日本年 糕(镜饼)的吃法,有赤豆煮、 黄豆粉拌、青菜煮、沾白糖 (资讯 , 行情 ) 、油煎等, 与中国宁波一带(古称明州)何其相似乃尔!
传统年节文化有哪些还值得我们今人记取和传承发扬的呢?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节就是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现在物质丰富了, 节日 “ 特 ” 在哪里?我觉得,可以 “ 倒 ” 过来做文章。现在过日子太容易了,那么在 节日里,我们就来它一个不那么容易 ——— 我提倡 DIY 过年节,自己动动手。 像我们小时候, 过年的糯米粉都是自己在石磨上磨的, 芝麻都是在石臼里一下一 下捣碎捣出油来的, 猪油都是自己与芝麻揉搓得黑白不分的。 这不只是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问题, 还包含着对人生的感悟:似乎回到了石器时代, 明白了石头对 于人类有着恩人一般的作用, 明白人应当感恩, 对石头感恩, 对给予我们粮食菜 果的天地感恩, 对养育了我们的父亲母亲以及所有的长辈感恩, 对给予自己启蒙 深造、培育自己精神成长的师长感恩。
传统节日作为平台, 在它自身得到保护传承的同时, 还可以发掘和恢复其他 一些健康的传统形式。 而且, 只有一些相关的礼仪文化在节日里得到发扬了, 传 统节日的内涵才能积累得丰厚。
传统节日如何传承
传统节日是一种广场姿态, 一种大型的全民性质的文化聚会。 从目前情况来 看, 我们在过传统节日的时候, “ 全民性 ” 还不够, 缺少一种全民宴饮、 全民歌舞、 “ 举国皆若狂 ” 这样的环节。运用传统节日增强 “ 地缘 ” 情感,应当是今后地区文化 建设的重头。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宗, 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宗遗 产。怎样过好传统节日,我想以下几点经验或许具有普适意义。
一、 在民众中进行普及工作, 增强全民保护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 所谓 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在空间上的表现是领土,在时间上的表现就是传统节日。 我们要像保卫领土完整一样, 保护我们的节日完整, 一定要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 识问题。
二、 集合政府与民众、 中央与地方的两方面力量, 即上层的指导性力量和基 层的自发性、实施性力量,把传统节日的传承工作做好。今天,作为非遗项目,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申报, 应更重点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而韩国的端午节, 虽然 全民都过,但是作为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展示,主要借重江陵道和庆尚北道。 三、传统节日历来是非常强调 “ 地缘 ” 的,我们须把这样的传统恢复起来。现 代中国人一些传统节日也是在过着的, 可强调的似乎多为血缘和姻缘, 比较疏忽 地缘。这一点有必要向韩国日本学学。我想,运用传统节日增强 “ 地缘 ” 情感,应 当是今后地区文化建设的重头。
四、 传统节日从来都是一种广场姿态, 一种大型的全民性质的文化聚会。 “ 文 化空间(the Cultural Space) ” 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一个重要 概念, 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 或集中展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 传统节 日每每具有特定的文化空间。 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们在过传统节日时, 文化空间 的 “ 全民性 ” 还不够,缺少全民宴饮、全民歌舞、 “ 举国皆若狂 ” 这样的环节。这也 是值得借鉴和重建的。
五、 发挥学校和研究所的智力作用, 给传统节日保护传承以学术保证。 韩国 江陵端午祭的发掘, 与中央大学教授任东权的识见和努力分不开。 日本七夕几乎 成了一个学校的节日。 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的三月三女儿节, 近年已经成为推 广到整个上海的 “ 东方女儿节 ” ,上海苏州河上更已呈现 “ 母亲河 ·女儿船 ” 的景观, 这里亦有大学与人文学者的智慧的闪光。当然,人文学者也应该主动走向社区。 政府、学者和社区的三结合,是最理想的。
六、 女性与传统节日有着相互依存、 相得益彰的关系。 传统节日对于女性的 身心两面的调节和康复,功莫大焉,而女性亦有首功于传统节日的发展与保存。 相对于男性世界社会的功利, 女性生活的世界则更加家庭、 更加民间一点。 女性 世界更具民俗文化色彩。 这些传统节日里, 不少发端于母系社会的远古时代, 它 们所带有的母性色彩、女性色彩,是女人们不忍丢弃、千方百计要保护留存的;
女人心细聪明, 善于包装, 一些不被男性的儒学社会容许的节日, 经过女人的改 头换面、移花接木,便被面貌一新地保存了下来;相对男人的科举压力、仕途劳 顿、 政治操心而言, 女人往往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闲情逸致来经营传统节日, 或 拓展、或回归,时而更新、时而复古,她们把玩传统节日,创造节日文化,使得 我们今人今日回望, 看得见在传统节日里进进出出的, 多是女性活跃的身影; 传 统节日的发展演变轨迹,一直与女性生活文化的历史叠合。
东亚诸国共同的传统节日, 都源自于古代中国, 这一点不容置疑。 节日文化 流传到一地, 必与当地的土著文化、 地域文化相结合。 东亚传统节日的现状是发 展的不平衡。因此,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非常必要。中国近年在传统节日的复兴 重建中,尤其应当重视参照和研究东亚邻国的经验。
作文八:《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1100字
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新闻 :10月 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闭幕,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要 努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评论:要想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主要 的就是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当我们耳旁不再回想京胡铿锵 有力的声音,当我们眼前不再流动龙飞凤舞的笔法,当我们 手中不再拿到充满乡下气息的年画,我们应该深思了:我们 究竟把老祖宗留下的精神家园变成了什么样子?
如果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棵大树,艺术是枝叶, 思想是根须,那么,这棵大树现在已经是叶黄枝枯根损了。 语言,这根粗壮的枝条已被折弯了、虫蛀了。据报道, 2005年广东高考卷, 1万名考生文言文翻译得零分, 10万考 生造句得零分。现代人正逐渐漠视那优美、精神的汉语。那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已少有人观赏, 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情也鲜有人为之伤感。报 刊,杂志中的错别字屡见不鲜。网络语言充斥了青少年的大 脑。
周杰伦的几句“哼哼哈嘿”就把民歌挤在了角落里,超 级女声“想唱就唱”的旋律压住了京韵大鼓的铿锵。人们习 惯了流行音乐的节奏,却忘了传统艺术的旋律。
枝叶枯必因根须损。
当人们寻找刺激,沉迷于红灯绿酒时,人们忘了老子所 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当一些君子不择手段 争名利时,人们忘了孔子呼吁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 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京剧太缓慢, 没有跳跃的激情;书法太单调,没有丰富的色彩;果真如此 吗?我觉得它们没有过时。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历经千年沧 桑,一直延续至今,是因为他身上体现出一种精髓。这种精 髓忠孝仁义,是道德文章;是支撑中国走过兴衰荣辱,走向 强大的动力。他支撑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又怎会过时? 有人认为, “洋”的就比“土”的好,应该学习西方文 化, 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此更是大谬也。 谁说 “洋 ” 的就比 “土” 的好?他们有钢琴, 我们有二胡; 他们有芭蕾, 我们有京剧; 他们有苏格拉底, 我们有孔孟。 应该是春兰秋菊, 各擅其长。 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学习外来文化应是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不应忘了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沦为精神的殖民 地。
我们应该多了解中国的文化,多听一些二胡的婉转, 多看一些书法的意境,多赏一些陶瓷的精美,多晓一些诸子 百家得义理。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古至今,吸取 前人思想财富中的智慧而成功者数不胜数。要让更多的人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把它传承下去,中国有能力有实力,一定
可以做的更好。
所以,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要想把我国建设成 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主要的就是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让她重新焕发光彩!
作文九:《怎样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3500字
“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民族 精神 , 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 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 ——**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 精神家园 。 ”
——** 怎样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内容提要:近年来, “毒奶粉” 、 “瘦肉精” 、 “地沟油” 、 “染色 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在一向崇尚“礼义仁智信”的东方 文明古国, 道德滑坡已经到了无以复加、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严重地步。 怎样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成了大家的一个热门话题, 笔者认为当代中 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应当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基, 而以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如何实现“根基”与“内核”的合理结合,是 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需要做出进一步的 探讨, 希望本文能够能够促使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更为深入地思考和实 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相结合的问题。
作者简介:余勤生,中共党员,现任宜城市第二高级中学党 委委员、纪委书记。
联系电话:4225288 邮箱:zw1wz0301@163.
正 文:
从广义上说,所谓“精神” ,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 般心理状态。 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特
质。 而精神家园就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归属之地。 由于 人的精神世界是由知识、情感、意志三大要素构成的,因而精神 家园就成为人之生命的理智认同、情感寄托和意志安顿之所。 对于常人来说,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儿。家,是人生的起点 和栖息地;家意味着舒适、放松、安全,意味着和谐、满足、幸 福。 世上幸福之人一定有一个美满的家, 世上最痛苦之事莫过于 无家可归。人有物质和精神双层需求,因而人不仅需要一个“实 在的家” ,而且需要一个“精神的家” 。精神家园就是人的精神之 家、心灵之家。有了一个这样的家,人才能找到精神的方向,才 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才会感到安心、舒适、自由、放松; 一个民族才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活力。失去了这个家,一个 人便失去了心灵意义和归宿之地, 就会成为精神上的流浪者, 就 会陷入焦虑、痛苦、彷徨、忧愁的境地;一个民族就会成为一盘 散沙,就会四分五裂,就要落后、挨打。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 90周年。 90年来,中国共产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尤其是改革开放 以来的 30多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 国人民战胜了在政治、 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 经 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谱写 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从精神层面上说, 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要把这 个蓝图变为现实, 就要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最广泛 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就要建设中华民族 共有精神家园, 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事业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缺少了建 设在一定物质上基础之上的、 以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的共有精神 家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华民族是由 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在长期的 生产和生活中,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绵延五千年而不绝的中华 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和土壤, 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取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
追求和谐人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 是追求一种人与自我身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与天地 之间人普遍和谐。 在中华先民的眼中,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宇宙不 是趋向于失衡和分裂, 而是趋向于事物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补充、 相互调节、相互成就的“太和”状态。这种普遍的和谐不是承认 现实的矛盾和差异, 而是把现实的矛盾和差异控制在非对抗的状
态。 追求和谐的过程就是不断产生矛盾不到解决矛盾的过程。 《 中 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也就是说,建立在“中” 这一天下之大本的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 下之达道, 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 物各付物的理想境 界。 对于包括人、 人类社会与自然宇宙在内的万事万物的 “太和” 境界的追求,是中华先民之精神世界的重要价值取向。很明显, 这一价值取向为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精神资源。
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早在先秦的时代,儒家就提出了“见 利思义” 、 “义以为上” 、 “惟义所在” 、 “君子谋道而不谋食” 、 “君 子忧道不忧贫”等理念。这些理念要求:当道义与利益、德性精 神与感性欲求发生冲突时, 君子理当超越利益的纠结与感性的欲 求而致力于对道义与德性的追求, 并在其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心 灵的自由。由此,超越物欲与私利的诱惑,成就以德性精神为依 归的理想人格,就成为中华先民精神追求的一个重要理想目标。 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所谓“安贫乐道” 、 “淡泊明志” ; 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所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所谓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 所谓 “上下与天地同流” 、 “仁 者与万物为一体” ,都是这种精神的不同表述。在今天,面对市 场经济的冲击, 要想有效地抵制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 人主义的侵蚀, 通过提升境界而筑起精神的堤防, 同样具有不可
替代的重要意义。
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早在《周易》中,中华民族就已经形 成了 “德能一体, 与时偕行” 为基本内容的精神特质与人生态度。 《易传》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 德载物。 ” 在这里, “自强不息” 与 “厚德载物” 是 “一体之两面” :前者体现了刚强劲健、勇猛精进之“能” ,而后者则直接表现为 淳厚博大、兼容并包之“德” ,它们分别从“能”与“德”两个 方面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同时, 它们又不是静止的、 凝固的,而是与时偕行,随时而化的。在一定意义上,建立在刚 柔相济, 德能互补基础上的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的人生态度, 经过中华文明的不断积淀, 最终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 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 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体现出“可大” 、 “可久” 的深厚生命力,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一 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有这一伟大民族精神的的坚实支撑。 在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注重现世”的终极关怀价值系统。所谓“终极关怀”是指 人们对自身生命的终极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相对于把人生终极价 值与意义最终托付给上帝的西方文化而言, 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 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特色, 就在于充分肯定人的现世意 义, 强调通过不断的道德修养与内在人格精神世界的开拓, 在现
实世界获得安身立命的依归。 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道, 中国文化 所注重的不是基督教强调的灵魂不朽, 而是德性生命精神长存不 灭。 单就儒家而言, 这一终极关怀价值系统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通过道德人文精神的向上贯通而达到“与天合德”的理想 境界。儒家认为,人德生命本身虽然是有限的,但在追寻生命意 义的过程中, 只要能够使自我的德行生命精神与生生不息的天地 精神相贯通, 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融入无限, 从而获得永恒。 其二, 通过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关联, 以自觉融入群体和社会的方式 来使自我生命获得恒久的价值和意义, 而不是像西方那样把个人 与群体和社会的矛盾推向对抗、分裂的状态。其三,通过自我生 命精神与先祖和子孙的生命精神的衔接, 使自我在生命传承中获 得永恒。可以看出,在终极关怀方面,相对于西方的宗教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更具有一种现世精神和群体主义精神, 更具有实在 感和温馨感。 这对于致力于民族复兴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中华民族来说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2011年 5月 8日
作文十:《坚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1200字
坚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陕西省陇县堎底下社区小沟小学 徐田忠 杨建惠
电话 13279192410 邮编 721200
校园是一片圣洁的土地,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启迪心智的摇篮,是孕育希望、点燃火种、扬帆起航的殿堂,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精神家园。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同志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救学生的大爱壮举,奏响了一曲时代主旋律的壮歌,树起了人心向善的社会公德标杆,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放出璀璨的光芒。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以张丽莉同志为楷模,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大爱无私,忠诚事业,坚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为教育涂抹亮丽的色彩,让校园洒满幸福的阳光。
坚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要爱岗敬业。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有思维、有信念、有个性的人,而不是产品。工厂出了次品还可以补救,教育一旦出现缺失,就会毁人一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高点站位,坚定理想信念,热爱教育事业,恪尽职守,用心干事。以“爱”为基色,以“人”为根本,把教育作为一项用爱和生命去经营的事业,具有服务学生的热情和决心。立足学生成才的需求,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关爱学困生和留守儿童,以父爱母爱之情,呵护学生成长,把满腔热情倾注给每一个孩子,从小事做起,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让每一个孩子获得个
性发展的空间,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坚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要教书育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海纳百川,博学多才,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具有教活教材、教活学生的源头活水,视学生为亲子,以学生成才为己任,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细心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关注细节,注重过程,传道授业,授人以“渔”。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勇立教改前沿,在浪尖上搏击,在泥水里滚打,在风雨中磨练,走前人未走过的路,登前人未登过的山。用智慧教书,用灵魂育人,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最终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坚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要廉洁从教。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始终坚持职业操守,坚持道德底线,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撑得住信念,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清正廉洁;心不贪,手不长,嘴不馋,拒腐防变;谢绝学生宴请,拒收家长馈赠,不向学生推销课外资料,不搞有偿家教…堂堂正正的做人,清清白白的干事,自觉维护教师形象,像伟大的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坚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要淡泊名利。常言道:红花还需绿叶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不居功、不为名、不争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为“人梯”,甘做“基石”,甘当“护花使者”,用高尚的师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是呼唤心灵的事业。坚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盛开芳香四溢的花朵,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