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怎样正确的批评下属》800字
怎样正确的批评下属
依照错误的大小批评下级 小错在事后立刻批评,大错则应该隔一段时间再行训诫,这是批评的基本要领,也是心理学重要的一课!
依照错误的大小批评下级 小错在事后立刻批评,大错则应该隔一段时间再行训诫,这是批评的基本要领,也是心理学重要的一课!
首先,给诸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大百货商店的经理,他唠唠叨叨的习惯在近百位营业员中颇为有名。他对下级的管理相当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如果你今天上班迟得了,他会冲你大发雷霆;如果你站在柜台前衣冠不整,他会将你严厉地斥责一番,并要求你当面立即纠正才肯罢休;
如果你某件商品摆放不妥,他也会批评你一顿,丝毫不留点滴情面??
在广大营业员心中,他简室成了凶神,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工作,唯恐哪些地方有些闪失而遭到到经理的斥责。
有一天,一位营业员犯了大错误。他卖给一个顾客一件价值350元的皮大衣,竞然忘记了收款,这位顾客也悄然而逃了,晚上结账时,货款自然对不上,经过反复核对、回忆、思索、检查??最后,终于拔出了原因,然而,已经无济于事了。这位营业员心理十分紧张,彻夜未眠,第二天上班也如同霜打了一般,茶饭不思,随时准备接受经理暴风骤雨般的申斥。
奇怪的是,这位唠叼出名的经理: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三天过大了??
经理候没发生这件事一样,不动声色的照样布置、检查工作,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异 “怎么问事?”大家都内政相域.以为经理忘记了这件事。
连犯错误者本人都大感不解??
过了一个星期之后,经理才把那个闯祸的营业员找去、和他单独谈话,以异乎才常的 亲切态度,谆谆告诫他如何防止此类事故的再现。
结果,这个营业员感激涕零、发誓绝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并按商店的规定,按比例主动缴纳了罚金。
果然,此后商店的所有营业员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错误。
仔细分析这位经理对下级犯错选择的批评方式、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依照错误的大小批评——小错在事后立即批评,大错则应该隔一段时间再行训诫。而这一点和老板如何激励员工士气这一个知识点相得益彰,作为上班族,真应该去看看如何与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这是批评的基本要领。
作文二:《正确批评孩子的技巧》900字
正确批评孩子的技巧
要时时鼓励孩子,并不代表就再也不要批评孩子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从来没有挨过家长批评,参加工作后,孩子便很难坦然面对上司的批评,缺少团队合作意识。而且,再好的花木,如果不去及时修剪,也同样会支生繁枝碎节。因此,不懂得有效训斥孩子的家长也同样是不称职的家长。
孩子会在被批评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学会区分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事情是坏的。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不闻不问,那这样的家长就是不称职的。只有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敢于直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家长才会受到孩子日后的尊敬。但是,如何批评才能达到既改正孩子缺点,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中便有许多技巧。
首先,批评孩子,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向他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且自己的立场也要始终如一。批评固然是好事,可是莫名其妙地批评训斥孩子却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另外,同样的事情今天批评他了,到了明天却不去管教,这样的做法也不值得提倡。家长应该立场坚定,一如既往地教导孩子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不应该有丝毫的放松。
其次,批评孩子要有分寸、方法得当。多湖辉举了上中学时一次挨批评的例子:他曾因不满学校的严格管理,做出了伙同他人一起破坏学校部分校舍的荒唐之举。学校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所以他已做好了退学的思想准备。而校长却把他们召到校长室,流着眼泪说了下面的一段话:“太令人遗憾了。我现在什么也不说,想必你们也在反省自己吧?希望你们能再一次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
校长宽宏大量的批评,深深地刺激了学生们,使他们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批评方式非常重要,它既能使孩子的才能得到提高,反过来也能使之下降。
因此,多湖辉一直主张:“批评时要正襟危坐。”进行重要的谈话时,任何人都要端正姿势,创造一种严肃的气氛。若把自己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传达给对方的话,孩子们肯定会“正色倾听的”。在进行重要的批评时,首先必须创造一种气氛。而且,不是单方面地命令别人如何去做,而要采取一种理解对方的立场、倾听对方意见的具有包容性的态度。俗话说:“强盗也有三分理。”不论做了多么荒唐的事情,都应该有其原因。问清这些原因并予以理解是能让孩子接受批评的先决条件。
作文三:《批评他人的正确姿势》3300字
我不敢让别人为我的信念去死,因为我不敢肯定那个信念是对的。—罗素
随着聂树斌案的无罪判决公布,对于该起案件的后续追责问题在网络舆论场的纷争又起。一方是以律师为代表的“严厉追责派”,主要观点是:要严厉追究当年办案人员的责任,一个不漏!更有律师详细列了一份追责名单:包括当年聂树斌案件的侦查人员、主管领导、检察人员一直到一审、二审、死刑复核的审判人员。看着这份如一串葡萄般长长的名单,我脑子里浮现出了老版影片《小兵张嘎》中,嘎子对吃西瓜不给钱的胖翻译官咬牙切齿地蹦出的那句话:“别看你现在闹得欢,小心日后拉清单”。有意思的是,这个阵营当中也不乏法院内部人员。另一方呢,就是以体制内公检法人员为代表的“历史原因派”,怀着一种休戚与共的悲壮感来参与争论,主要观点是聂树斌冤案产生有其时代的特殊背景,当年参与办案的公检法人员并不都是贪赃枉法、一定要至无辜的聂树斌于死地的大恶之人,如今冤案平反,但请不要把时代的责任全部推到个人身上来承担。
争论在各个公众号相关文章的留言区里、不同身份成员的微信群中展开,争论到激烈处,双方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内容甚至已经涉及评价对方的道德品质、人格优劣了。
但是,我写这篇文章,目的却并不是为了评论“聂树斌案中责任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这么一个具体问题。毕竟万事万物都有一体两面,任何争论如果只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来论证对方的错误,那么这种争论无疑最终只能落得鸡同鸭讲、一地鸡毛的不堪结局。
我只想在本文中思考一个技术性问题:“如何正确地批评他人?”
现实生活中、虚拟世界里,各种话题的论战时有发生、此起彼伏。近期最经典的便是美国大选的辩论会,特朗普与希拉里针锋相对、互揭老底的狗血辩论,全球吃瓜群众看得不亦乐乎。大至国家外交政策得失与否,小到老人摔倒了到底该不该扶,各种不同观点总会很快形成自己的阵营,双方互不相让,拳脚和狗血共舞、刀剑与唾沫齐飞,颇为热闹。我作为一个资深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专业人士,通过旁观大量的话题辩论之后,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许多的辩论中,一方在批评对方观点时不但不得要领,无法展开有效辩论,甚至一些看似义正言辞的反驳根本就不是在合理批评,而是人身攻击、挟私报复。出于一个有正义感的吃瓜群众的朴素道德良知,我经过对这些无效、无聊甚至是无耻的争论方式研究及归纳后,总结出以下三种典型形式,供大家学习批判。
第一种:道德攻击式
这种争论是一种最低级的辩论方式,因为争论双方在争论的过程中突破了底线,往往用较多的精力来批判对方个人道德品格、身体隐疾、受教育程度甚至家庭成员等等与争论主题无关的内容,根本就不是为一个具体问题而战。这种争论的典型对话形式如下:
甲:白母鸡下的蛋好吃。
乙:你是不是对黑母鸡有什么意见?黑母鸡白母鸡都是勤奋下蛋的鸡,你为何偏偏为白母鸡说话?
甲:我只说白母鸡下蛋好吃,并没有针对黑母鸡。你那么激动干嘛?小心血压升高心脏停跳。
已:我身体好得很。倒是你家三代都有心脏病的遗传,你自己要小心心脏。而且你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难怪看问题如此偏激。
甲:如此说来,你辩论爱扣帽子,打棒子,原来是你爸爸当年**中当过革命小将,有家传啊!
乙:革命小将爸爸也好过你那个戴绿帽子的爸爸,当年……!
甲:*&%¥#%@#@&*……!
乙:*&%¥#%@#@&*……!
各位小伙伴看明白了吗?这种辩论哪里是在争论“白母鸡的蛋究竟为什么好吃”这个原始话题啊,整个就是两个市井悍妇之间为争风吃醋而展开的骂战嘛。这种争论,是最低级的争论方式。
第二种:鸡同鸭讲式
这种争论中,双方处于彼此可以看见却无法触摸的平行世界当中,看似在交流争论,但对话内容基本属于货不对板、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更像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自斟自饮。这种争论的典型对话形式是这样的:
甲:白母鸡下的蛋好吃。
乙:黑母鸡下的蛋最好吃!
甲:白母鸡一身白羽毛,何等美丽端庄。明明可以拼颜值,它却偏偏要靠才华,用下蛋来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母鸡很伟大,我支持它。
乙:黑母鸡出身贫贱,相貌平平,却依靠自己努力赢得他人认可,黑母鸡值得我们学习。
甲:白母鸡下的蛋,无论从外观还是内涵,无一不透露出主人的身份与品格,洁白如玉,回味悠长、营养丰富。好吃!
乙:黑母鸡代表的是鸡舍底层母鸡向上层流动的可能性,是一个伟大时代的伟大楷模,它的蛋代表一种活力,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向,最好吃。
甲:白母鸡下的蛋好吃!
乙:黑母鸡下的蛋好吃!
对于这种争论,我们除了用“鸡同鸭讲”来评价,还有什么更贴切的词可以形容吗?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对着心仪的姑娘大声喊“我爱你”,而姑娘却没有回应;人生最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对着心仪的姑娘大声喊“我爱你”,而姑娘认真地看着你回答说,“你家隔壁饭店那个肉夹馍很好吃呢!”
第三种:集体利益至上式
这种辩论,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两个明星众多粉丝之间、两个产品拥趸之间的互掐,起因往往是一些细微小事,比如两个明星之间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或者一个产品的用户说了另一个产品的毛病。争论由最初的几个爱抬杠的粉丝互相抬杠始,经过更多的粉丝参与,到最终双方粉丝纷纷骑马上阵,摇旗呐喊,直至最后血肉横飞为止,这场辩论很快就从对一件小事的不同意见变成了两个阵营意识形态之争。在这场争论中,双方只讲身份,不论是非,你只要是对方阵营的人,你的观点我就一概否定批判,这种观点的冲突,与其说是争论,其实更像是一场战争。既然是战争,那就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根本没有道理可讲,“是敌人就杀,是战友就护”,这就是战争中每一个战士要遵守的唯一原则。这种只讲身份,不论是非的做法,难怪不管争论如何开场,过程如何激烈,但最终一定是以“大爷不服二爷”而收场,因为争论双方根本就不关心议题本身啊!
那么,作为一个现代理性人,工作中、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甚至是水火不容的另一方,我们要怎样与之有效辩论,批评他人时又该采取何种正确姿势呢?
对于这个问题,在科普作家万维钢开设的专栏“精英日课”当中,他介绍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系教授布兰恩·卡普兰所著《理性选民的神话》一书当中的一个概念:“意识形态图灵测试”。
首先,什么是“图灵测试”呢?懂计算机的小伙伴可能都清楚,这个测试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密码学先驱阿兰·麦席森·图灵写于1950年的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内容是如果一台计算机在5分钟之内能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以为是人类所回答,那么这台计算机就通过了图灵测试,进而证明这台计算机具备了人类智能。那什么又是“意识形态图灵测试”呢?就是说在辩论时,你能不能假装自己是对方阵营的成员,阐述一遍对方阵营的观点,然后你能不能做到让别人相信你真的是那个阵营的成员?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呢?作者主要意思就是,只有通过了这个测试,才算真正了解了对方的思想和主张,那么你对别人的批评,才能让人信服,“同理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的许多鸡飞狗跳的大辩论之所以最终糊涂了事,不就是因为双方一开始便根本没明白对方在讲什么吗?
对于如何有效展开辩论,万维钢又推荐了美国塔夫茨大学哲学教授丹尼尔·丹内特所著《直觉泵和其他思维工具》一书中所总结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批评一个人所需要的四步”。
第一,总结这个人的学说,要总结到比他自己讲得都好,甚至他会感谢你居然能帮他总结得这么好的程度。
第二,列举你赞同他的地方。
第三,列举你从他的理论里学到的东西。
第四,最后,才是批评他的理论里你不同意的地方。
在我们遇到一个令我们不能赞同甚至是愤怒的他人观点时,根据以上四点方法,我们不必急匆匆地马上展开反驳批评,而是应当首先冷静下来并且自问:对方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他的观点为何会让自己产生极大的反对甚至是反感?他的这个观点到底产生于何种背景之下?甚至,我们真的听明白他的观点了吗?思考完如此三个问题之后,我们或许再开始批评也不迟。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经过激烈争论后的怒气冲天派、心灰意冷派以及自我得意派。作为一个理性、客观的现代人,我们在批评他人时,在依靠自己的智力优势和知识优势狂殴对方时,真的掌握正确姿势了么?或者,请再思考最后一个问题:
我们的观点,就真的代表真理吗?
作文四:《正确批评的教育方法》1500字
批评学生有方法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都会这么想,应鼓励多余批评。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尴尬,不得不去批评,“三句好话不如一鞭子”。 好话说一堆,他就是不领情。,有时批评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招致愤恨。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下面我以我的一段亲身经历谈谈我的体会。
班上有一位叫 的学生跟同学吵架,拿起椅子就要拍同学,我站边上,把他的椅子夺了下来,他用近乎野兽的表情,对我吼,关你什么事?我一下子楞在哪里了,心跳加快,后面的几个男生喊起来,老师,给他一巴掌,幸好是也算是教了几年书,迅速的平静下来,把他叫到办公室,等他脸色缓和了,才跟他谈,他说,如果我当时敢骂他,他就要打我,说他小学的时候,就打过老师,甚至说,杀人都敢,也活得不耐烦了,杀了人,回家就杀他妈妈。我赔着笑脸,跟这个学生谈了一节课,谈生活,谈父母,指出他的错误,批评他的不对。其实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小时候有次回家迟了,他妈妈就要把他从三楼往下扔,从此心理有阴影,小时候天天被他爸爸打,现在他妈不敢打他了,打不过了。尽量少批评学生,也是自保,那天如果一冲动,被他打了,哪里伸冤去。后来又一次,语文课上搞了一个语言表达训练,题目是“你藐视谁”,他写道,“我渺视我自己,我是个脾气很躁的人,我渴望别人的关心,这样才能活下去“。这以后,我不断的给他一些帮助,他成绩很差,四门功课,只有语文听得懂,语文考17分的,作文从来不写,这次月考之前,送了他两本作文书,划几篇,让他背,让他默,他都做了,语文也考了68分,班会课上,他的脸上也露出来久违的笑脸。对这样的学生,批评是没用的,安定住这样的学生,就是稳住了一个定时炸弹。
对于学生,“攻心为上”。硬攻,教师难免发火,怒火伤身,急火攻心,加之学生再有反抗,急切之下,控制不住自己,有了不当言行,最终反而伤及自己。尽量多去了解,少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的去想,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给他们一点点的温暖,不问青红皂白的批评起不到一点作用。同时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态。面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情况,把握时机,掌握火候,对症下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这样你才会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批评学生应注意一下问题:
一、注重时间和场合
最好不要在学生刚犯错误之后.因为这时双方的情绪容易激动,控制不住就容易发生顶撞.可在情绪稳定之后,或稍隔一段时间进行,批评的场合也要注意,应尽量避免在人多的场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不能在众多的教师注视下进行批评,否则造成学生思想紧张,达不到预期效果.一般来说,比较严肃的事,应单独和学生进行,才能引起学生重视;
二、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的批评方式要灵活多变,切不可千篇一律.对于那些性格开朗,易于接受批评意见的学生,可直接指出他们存在的缺点;对于那些 “吃软不吃硬”或性格倔强的学生,教师要力求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并且要避免顶撞;而对于那些 “吃硬不吃软”或轻率的学生,就不能过于迁就或温存,批评可以言辞严厉,但不能辱骂训斥讽刺挖苦,以免伤害其自尊心.
三、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教师与学生实行 “心理位置互换”,是做好批评教育工作的关键,教师应经常想,假如自己处在受批评学生那种境遇和心理状态,将会如何想?如何做?这样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能
使自己的批评热情而诚恳,更具真对性和接受性,受批评的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从而不存在戒心和敌意,这就为接受批评提供了最佳的心理状态.
四、语言得体
语言应委婉得体,亲切中肯富有感染力。应针对具体问题巧妙的采取激将式的语言,触动学生地心灵。
总之,批评是一门艺术,方法得当,会达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文五:《正确的赏识 恰当的批评》5500字
浅谈如何用好教材中的赏识教育场面 百色市田林县乐里一小 姚 美 桃
[内容摘要 ]赏识学生自然要对学生良好的言行给予赞美、称赞、鼓励、表扬, 但赏识并不意味着不要批评,更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 “赏识”中包含有 批评,批评间有“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既需要“赏识教育” ,也需 要“惩罚教育” 。
关键词:赏识教育 理念 恰当方法 育人场景
2006年底,中国儿童中心发布了《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 , 报告称:中国 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 至少有 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 为问题的困扰。 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 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题材都是有关赏识别人或得到 别人的赏识的内容。新的课程改革把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一, 这一定位表明语文学科有人文性内涵, 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关怀学生内在的情 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 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 他在《赏识你的孩子 -----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 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 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 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笔者一位朋友近日打来电话, 说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感到很烦恼。 原来, 他一直很认可 赏识教育, 并不折不扣地将之应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 大到学会做家务, 小到答对了一道数 学题, 他都会对孩子大加表扬。 可是,他发现孩子听不进批评了, 即使委婉的劝说也引来孩 子长时间的不高兴,遇到解决不了的事也很容易自暴自弃。
其实,朋友的烦恼并不是个别现象。之所以如此,根源在于没有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 时下,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 赏识教育在一些家长或教师那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他们看 到了孩子在得到肯定与赏识的同时, 会增强进取心和自信心, 却往往忽略这一现实:过度的 赏识也会使孩子变得自负和脆弱, 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 就会不知所措, 极大地影响了
孩子的成长。
人的成长需要多种营养,既要有顺境中的发展,也需要逆境中的磨炼。 相对来说, 勇于 面对困难, 知难而进,更能让人走向成熟,而仅靠赏识教育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相反还容易 使孩子的心理走入误区。
让孩子正确面对困难, 真正解决困难, 就要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 即不仅要把握好表扬 的“火候” ,也要掌握好表扬的时机。事实上,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历来是相伴而生,任何 一方的缺位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两者只有相辅相成、 灵活运用, 才会让孩子从赏识中增强 信心,取得成功;从批评中学会自省,不断进取。
重智轻德是家庭教育的大敌
——家庭教育工作调研材料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当今社会上,许多辅导班打着这样的广告,使亿万家长对各种名 目繁多的智力开发方案趋之若鹜,不惜花费很多金钱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特长班、兴趣班、 辅导班,英语、珠算、识字??似乎如果不在幼儿园就把这些搞定,以后上学也学不好。而 相反, 对于孩子怎样做人,家长们却不是那么急切,并没有投入多大的热情。家长们普遍认 为,学习好了,就有了本领,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够生存。在强调竞争的同时,往往 忽视了合作; 强调独立的同时却又忘却了分享。 这些, 都是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应试教育 的影响,使大多数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由此,他们的精神家园被痛苦地笼罩在 分数和名次的阴影之下。家长焦虑,孩子压抑,就连幼儿也难逃苦海。
诚然,在现代社会,竞争是必要的,但合作、互助、宽容、理解、平等和爱心更重要, 这是人生成功的基础。 即使是在西方一些被我们视做竞争激烈的国家, 合作精神在社会价值 观中也是居于首位的。而且一个人要做事情, 首先必须踏实勤奋, 没有这个基础, 个性化和 创意便无从谈起。德行的培育永远是个人成才的根本和基础。
原因之一: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虽然, 我们对素质教育提倡了多年, 但应试教育依然在广大民众中根深蒂固。 由于受应试教 育的制约, 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 而在他们眼中, 往往是分数代表 着一切,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 ,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部 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现象严重, 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 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 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目标的偏离,使 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 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 力因素”的误区。有的家长甚至用暴力“逼” “压”孩子学习,更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 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不仅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 还往往暗示 孩子少参加集体活动, 少承担班级集体工作, 使孩子变得自私、 冷漠、 不关心集体。 这种 “重 智轻德”的后果十分严重的,一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胸无大志,
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没有把“学会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 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 想道德的修养, 思想品德素质较差。 少数孩子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精神空虚,行为失 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农村小学生中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诈骗、抢 夺、敲诈勒索等时有发生。
原因之二: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1)期望值过高,家教过于严厉。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值非常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剥夺孩子起码的休息、 游戏、娱乐的时间,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
(2) 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 据调查了解, 大部分家长忙于家活或打工挣钱而无暇顾及孩子, 更谈不上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家长对市场经济新形 势和未来社会竞争的认识偏颇, 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 对于孩子好斗逞强、 贪小 便宜、 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 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 滋长了这部分学生骄横跋 扈的气焰。 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 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 放任自流, 管教不严、 一味纵容, 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 特别是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 母或外祖父母, 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 好攀比的不良心理, 有的 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 “骄” 、 “娇”二气严重, 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
原因之三: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过分严厉。
部分家长封建家长作风严重, 家长至尊, 不顾孩子的自尊, 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 不理解的规则。有的甚至认为 “棍棒下面出孝子” ,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 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 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 均以物质奖励; 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 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 想教育,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 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 长此 以往,孩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原因之四:高考指挥棒的重压和就业压力的增大
中国教育的怪圈在于: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的独特魔力和“学而优则仕(商) ”思想的 根深蒂固,加之近年来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促成了学校、老师、家长三位一体“同心协力 抓分数,全力以赴奔高考”的壮观局面。
其实, 谁都不想逼迫孩子, 都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拥有快乐, 但社会现状给家长们 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每家只有一个孩子,怎么也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 “别人家的孩 子能够成为神童,我们孩子好好培养也一定行! ”
今年, 我县根据上级文件精神, 积极给孩子们减负, 许多中小学都相继取消了早、 晚自 习,还孩子们一片晴朗的天空。 孩子们是很高兴, 没有了众多的课业负担, 没有了早出完归 的辛苦,没有了你攀我比的痛心。可是不几天, 80%的家长都在抱怨,担心对孩子们的学习 产生负面影响。 对孩子们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 广大家长却忧心冲冲。 可见家长重视孩子智 力的程度。 家长们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互相攀比、 不遗余力, 逼迫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 班、培优班、提高班,把孩子一点可怜的休息时间占得满满的,更别说适当的娱乐了。 中国孩子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 三千宠爱在一身使他们显得比谁都娇贵; 可他们也是最
不幸的,没有快乐无忧的童年, 没有自由飞翔的青春年华。在他们身上,知识的丰富和精神 的贫乏形成巨大反差, 成绩的拔尖与人性的缺憾似一对孪生体共存,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代 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所带来的恶果。 孩子们没有人生目标, 缺少爱心、 缺乏牺 牲精神,性格乖张或孤僻,无法与人和睦相处,感受不到快乐等等,都与家庭对德育教育的 忽视有关。下面试简析之:
1、孩子性情冷漠、唯我独尊。
从小被捧在手心里、 供在龙椅上的孩子, 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虫生活,在他们 的意识里,家长无论怎样辛苦操劳,都是理所应当。 “你们既然生下我,当然就要给我好日 子过! ”孩子理直气壮。 “好好,只要你用功读书,学习成绩好,哪怕你要天上的月亮,爸爸 妈妈也保证想办法给你摘下来。 ”家长唯唯诺诺。孩子在家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以 自我为中心,稍不如意,就耍泼无赖,顶撞甚至打骂家长。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 缺乏对他人的友爱同情之心、 缺少与外界良好沟通的能力, 在行为上表现为自高自大、 自行 其事, 很少会顾及到他人的感受,基本不具有团队精神。 过分娇纵溺爱,使孩子无法获得健 全人格。 电视中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个重点中学的孩子, 一气之下将与他朝夕相处的奶 奶杀死,理由竟然是:奶奶太罗嗦,影响了他看电视!冷漠至此,想来实在令人寒心! ! 2、孩子敏感脆弱、难经风雨。
近来, 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有十几岁的孩子离家出走或者自杀, 也有孩子上了大学却因生 活不能自理而不得不退学,这种新闻,大家现在已是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了。父母的溺爱或 苛责、 家庭生活的贫困、 学习成绩的下滑、感情问题的困扰等等, 都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 力、性格上的扭曲。当孩子处于迷茫困惑中时,家庭,并没有能力成为她们的避风港湾,为 他们遮蔽人生中真正的风雨。 不少家长缺乏与孩子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从不知道自己的孩子 心里在想什么, 更不要说适时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帮助。 一部分家长因为忙碌而忽 略了孩子的感受, 只考虑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 缺乏跟孩子精神层面的沟通。 当孩子思想上 出现问题时, 孩子无法从亲人那得到支持帮助, 往往会选择危险的路去走。 特别是生活在不 完整家庭中的孩子,可能更为敏感和封闭,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容易走上极端。
3、孩子耳濡目染、道德败坏。
一种是父母作风不正派的,孩子容易早熟,过早接触两性问题,在尚属幼稚的年龄里, 做出 成人的事情。一种是奸商或者贪官家庭, 父母行事不避讳孩子,甚至于将自己所谓的“人生 哲理” 灌输给孩子, 使孩子从小模糊了是非观念, 在错误的人生导向下长大。再一种就是普 通家庭的孩子,由于他们是家里的小太阳、小公主、小祖宗,父母惟恐他(她)们在外受欺 辱, 于是乎, 这样教育孩子:“你不要怕他 (她) 们, 如果他 (她) 们惹到你, 你就打他 (她) 们,打死打坏,我给你摆平! ”可想而知,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拥有良好的道德品 质, 无论其智力开发的如何, 道德上的缺钙症注定他成不了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还有一部分 孩子攀比心极重,孜孜追逐物质的优越, 并以此为炫耀。 这种物质至上的观念,侵蚀着孩子 幼小的心灵,使他们学会用钱买作业、用钱买分数、用钱买班干部的位子, 用钱买一切他们 想得到的东西。 “金钱至上”的一代,必会是垮掉的一代。
还有很多方面,如孩子撒谎、自私、懒惰、嫉妒、封闭、暴躁等等不良习气,均与家庭 教育有关。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坚持“德智并重,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道德观。
从小要求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平等相待、 善意沟通。 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培养他们的 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培养他们坚持 “自己事自己毕”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和 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 最重要的, 是培养孩子树立做人的尊严和善良的品格, 以正确正面的 教育为孩子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
2、坚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沟通原则。
既不做无谓的妥协, 也不以家长的身份盛气凌人。 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孩子平视的角度上, 像 朋友一般与孩子倾心交流。 对孩子尚嫌稚嫩的见解不要过于匆忙地下结论, 做到让孩子充分 表达他的思想意愿, 然后共同探讨, 给孩子以适当的指导。同时尊重孩子的正确选择, 不要 凡事都以家长意志为转移。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储存他的隐私和秘密。
3、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教育方式。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点滴思想进行细致的观 察与指导, 及时将一些不良思想消除在萌芽状态, 让孩子在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下健康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计,家庭共承
作文六:《如何正确对待善意的批评》700字
如何正确对待善意的批评
【文章简介】这是一篇不人际才能相关的文章,主要讲解如何正确对待善意的批评人际交往当你听到你的上级、同事或亲友对你进行批评时,你马上可以感觉到这批评是否是出于善意。继而你首先应想到,我是否应当受到批评。工作做得不够完美、饭菜不熟或放错了调味品。服装颜色搭配得不够协调,或者无意中伤害了别人……。该文章原载于商务人商务路,
://.350356./yuer/doc/KH8Ab.html,获得该网站同意后转载。 原文网址
【文章标签】 早期教育,情商不品德,人际才能
当你听到你的上级、同事或亲友对你进行批评时,你马上可以感觉到这批评是否是出于善意。继而你首先应想到,我是否应当受到批评。工作做得不够完美、饭菜不熟或放错了调味品。服装颜色搭配得不够协调,或者无意中伤害了别人
一旦你感到你的确应当受到批评,那么最好的办法是道歉和改正,这会使你的事情变得明确而简单,你只须认识到别人的批评正确,改正就是了。这丝毫也不会伤害你的自尊心。
当你听到言过其实或者措辞激烈的批评时,你可能会十分反感,也可能弄不明白对方对你到底有什么不满意。这时你的第一个反应,很可能是愤怒和反驳对方的意见。但是,在反驳对方之前,最好使自己冷静几十秒钟,可以用你为什么这样说?和我弄不明白,你到底不满意我什么地方?这样的话来缓冲一下或者确实弄清对方不满的所在。因为,言辞激烈的批评,并不一定是恶意的,有时是因为发言者同你关系密切,在向你使性子,,没有必要立刻反唇相讥。
当你了解了这些激烈情绪是为何而来之后,你可以有针对性地和缓对方的情绪,对于自己
的过失应明确地表示歉意或者遗憾,如果不能弥补,也要在感情上给对方以慰藉。
作文七:《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3500字
正确待的批对对对对对对对初社会作下人,工作中出了差而被批,是常涉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生的事情。然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多
数人是很以极的度待批的。美国学者戴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卡耐基通多年的察、研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究表明,任何教、指,都会使人感到了自尊而于自我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防状,并且往往会激起他极大的反感,促使他竭力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自己解。可以,喜者少。喜表,批,是一普遍存在的心理象。
一个明智的下属,当怎待上的批呢,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强化念,提高思想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在系中,下属有着法定的督、控制、指等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力。当下属出与的一运作相背离,或不、有差的行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有任其行批指正,是勿庸置疑的。如果任
其而,那就是的失。他就会因此而受到更上一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的批、。所以,是在履行,是事不人。作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下属当具有起的念,被批不有故意找自己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的,跟自己不去的想法。想法不但于改正无益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会形成抵触情,影响与上的正常工作系和同志感情。
对对对对对行位思考
当上批自己,如果感到以接受,个位置,身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地地从的角度考一下:如果我是,会怎待犯了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的下属,能失原、放任自流、姑息迁就,一来,
往往就会心平气和了,就会正自己的缺点了。只是局限于自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我的角度考,常常会感情用事,陷入狭隘、偏、片面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的泥潭以自拔。上,于多的思考,适思角度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会入有洞天、豁然朗的境界。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不要于的批方式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英国学者帕金森:即使在私下,不破坏和融洽气氛与密合作的批都是很做到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的。批确是件不容易掌握的事情,既要方到的危”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害性,又要做到不其自尊,欣然接受之,要以此增双方的信任感,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往往很同做到一切。由于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个的工作方法、修水每
平、情感特征各不相同,同一个的批方式就会表出明不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同的差异。和雨式的批好接受,而疾雨式的批就人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以忍受。然而,作下,不可能去左右上的度和做法。
当到,只要上的出点是好的,是了工作,了大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局,了避免不良影响或以免造成更大的失,了帮助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你、挽救你,哪怕是度生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硬一些,言辞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作下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也要适当予理解和体。不去冷静反思、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自己的,而是一味于的批方式是否,甚至当面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撞,只会激化矛盾,更加有于自己的形象。
不可推卸对对任
有了,工作造成了失,不从自身找原因,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客强,极力推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是最愚蠢的做法。不管客情况怎,你竟是当事人。也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你的批有些,你承担的任有些重,但随着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的深入,情况的一明了,是非曲折会澄清的。一始就步急于自己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白、解脱,果会适得其反,人以避重就、逃避任的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印象。恰当的做法是:接受批,并极着手解决造成的不
良后果。之后,当上一原因,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步真配合,逐搞清真相步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你承担什任,他人承担什任,什是客不可避免因素,会有个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公正的。要知道,任何的理都要有个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程,当学会耐心等待,否,往往是欲速不达。
知对对对即改
从、失中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汲取教,及改正,的下属会很快得到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的解和尊重,以及同事的。据心理学家察,当人看到犯了的人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痛心疾首、懊悔自的度,并且竭尽全力去改正,大都会因此而生之心,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减其的和反感心理,同会予情的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注和由衷的帮助。一来,也会成你人生折的一个契机。很多人就是在跌了一次跟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后,幡然悔悟,由此得到了、同事和友的信任帮助,从此走上自自强新之路的。当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看到,化被主,不利因素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有利因素,事物就会向着好的方向化。
力戒消沉
犯不是件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愉快的事情,所以多数人的反映是悔恨不已。心理素健康的人,能很快通提高思想,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以努力工作来步振洗刷作起精神,行极的自我适,重新始起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失。但是一些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敏感多疑、挫折耐受力低的人,会把看得于对对对对“对”重,担心人会有看不起自己,色眼看今后也会用待自己,前途无望了,从此一蹶不振。如果你是属于后一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型的人,可以着从几个方面整心:
一是回溯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因。自己确不是有意而,上和同事也已明了一点,想往往心理上就会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松、慰一些。
二是在与他人的参照比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中,求得自我原。人无完人,人也会犯,何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况自己乃一凡人,心里就会平衡一些,坦然一些,
三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个于重要,以人都在每注意你。上,人都有着以自我中心的生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活域,是不会那些与己无的事多地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操心的。你不是也如此
四是把次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失作一次接受教、磨意志的机会。勇敢地面对对对者。它,深刻地反省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力争做一个生活中的强
五是争取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和同事的解和帮助。把批看作是自己的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和提醒,主与和同事交流思想、征求意,会使他尽快地改你的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看法,重塑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英国学者利斯特曾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我能想象到的人的最高尚行,除了播真理外,就是公放弃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是的,并不可怕,批也不可伯,在于你怎去它、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待它。从中吸取教,从批中汲取,,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任,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什是客不可避免因素,会有个公正的。
作文八:《家长正确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1500字
家长正确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作为家长, 常常会面对犯错的孩子, 批评孩子的错误是家长的工作之一。 但是你知道如 何正确的批评孩子吗?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 家长往往会批评孩子, 甚至打骂孩子, 很多 时候, 家长批评了之后不管用, 孩子照样会再犯错,所以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家长应牢记 几个窍门。
一 首先要听孩子的解释,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 的, 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 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从主 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 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 不足等等。
所以,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 让孩子把 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 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 更清楚的认识, 对孩 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二 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家长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 逃避家长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 就回 敬他一句, “如果你是那个人, 你会怎么解释 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 该 说些什么”, 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 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 人的错误。
三 家长先进行自我批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家长或多或少 都会有一定的责任。 在批评孩子之前, 如果家长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 如:这事也不全怪你, 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 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 一下子拉得很近, 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家长的批评, 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勇于自 我批评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家长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 学会暗示和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 总担心家长会责备他, 如果正如他所想的, 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 相反, 如 果家长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孩子 犯有过失, 如果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 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 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 用意,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五 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不要总是大吼大骂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 低落, 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 家长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以从 语言上来安慰孩子, 比如说些“没关系, 知道错了改正就行”、 “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自己会知道怎么做”、 “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 重新再来”之类的话; 也可以从行动上 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 这 样就会让孩子感到, 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 也还是信任他们的, 他们会对 家长充满感激, 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 “低而有力” 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 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六 家长应和孩子“统一战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 袭着这一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孩子的 成长是不利的。 因为如果这样,当孩子犯错后,他们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 而是积极去寻求一种庇护, 寻求精神的“避难所”, 他们甚至可能因此变得肆无忌惮, 为所 欲为。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家长一定要旗帜鲜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共同 努力,让孩子能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作文九:《正确开展批评的十大要领》5800字
正确开展批评的十大要领(上)
批评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开口批评之前应慎重考虑:怎样表达批评意 见?怎样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 既能使对方获益, 又能增进双方的感情?考虑 的要点包括批评内容和批评过程。
在确定批评内容时,你首先必须检查一下自己的批评观念:是为了 “ 挑毛病 ” 还是为了 “ 解决问题 ” ?如果是前者,请免开尊口;如果是后者,那就请进入实质 性程序:解决什么?同样的意见, 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不同 的意见,也应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批评者在确定批评内容之后,一定要 同时考虑选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才更准确,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积极的建设性的批评包括以下十个要领:
要领一:
批评哪种行为
“ 你工作怎么老是这么马虎? ”“ 你根本不把我的建议当回事! ” 这类批评虽然使 用频率很高, 但很少能奏效, 原因是这些批评过于笼统, 并未指出某种确应受到 批评的具体行为, 对方除从中可以听出你的不满与愤怒之外, 并不能明白他错在 哪里,应该怎么办。这就极易使对方误认为你是在故意 “ 找茬儿 ” ,除了因反感而 无视你的批评意图外,常常会予以申辩、反驳。
人们常说批评要 “ 对事不对人 ” ,这确实指出了批评的一个要点:批评是针对 对方的某种行为表现的, 而不是针对对方的所有行为。 批评者在决定批评内容之 前,应该静心自问:“ 我想批评的是对方的哪一种行为? ” 有了明确的批评目标, 就不至于把话说得含糊不清, 也不至于将对方的所有行为都笼统地囊括到批评之 中。在批评中也不会像上述几例批评那样常用 “ 总是 ”“ 从来 ”“ 根本 ” 之类笼统、绝 对而又不公平的词句。 指明了被批评的具体行为, 被批评者就不会怀疑你故意挑 刺,也就无法回避批评。以下两例批评内容具体,对方比较乐意接受:
“ 稿子脱手前,如果反复核对一下所引用的事实,这次报道失实是可以避免 的。 ”
“ 如果多征求一下专家的意见,就可能避免这次决策的失误。 ”
要领二:
是否可以改善
批评是为了让对方改进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你所批评的事情是对方根本无法 改善的, 那批评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我们在明确了批评目标之后, 还必须考虑 清楚:这件事是能够改善的吗?他有这种能力吗?他具备所需的客观条件吗?他 能够按照你的意见去做并达到你要求的标准吗?如果结论都是否定的, 那就说明 你所要进行的批评是不客观、 不公平或毫无意义的。 比如, 如果批评你的职工不 能在体育比赛中战胜世界冠军,或批评普通职工没有工程师那样多的技术发明, 那只能是徒劳无益的抱怨,不会有任何结果。
要领三:
应该怎样改善
如果你所要批评的行为确实是应该和可以改善的,那就请你在批评之前想清 楚:你要对方怎样改善?改善到什么程度?
负责的批评,不仅要指出对方的错误,还应提出建议,为对方提供一个改进 行为的方案 —— 一个你认为是最好的方案,也是对方完全有能力办得到的方案。 对批评者来说,批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随意的、脱口而出的。对被批评
者来说,由于受对方诚恳的态度、负责的精神的感染,会更加重视批评,深刻反 思自己的行为,认真考虑对方的建议。这样的批评无疑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许多人的批评常常以后悔而结束。他们的批评只把重点放在对方的错处上, 并不指明对方应该怎么去改善,这种半截子批评当然难以收到积极效果。
要领四:
对谁有益
批评应有益于相互沟通,改善相互关系。因而,在一个批评作出之前,批评 者应该再三权衡:我是为谁而批评?批评对他有益处吗?
“ 如果你总是疑心重重,我们就无法共事了。 ”“ 你再不改掉迟到早退的毛病, 只好另请高就。 ” 有的人常常这样以威胁、命令、指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类批评, 目的在于强迫对方改进自己的行为。 但它给被批评者的感觉是:你是 在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要求他改正缺点,这就很自然地激起一种逆反心理。
千万不能单纯出自本人的利益而批评对方,也不能给对方造成这种错觉。要 使对方明白:改正错误、改善行为首先会给他自己带来好处。 (当然,这种好处 也不单纯是有益于对方, 而是可以反过来影响到批评者自己, 即批评对双方共同 有益;如果你所批评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对方也可能会认为你 “ 多管闲事 ” 。 ) 人们的行为都是受动机支配的, 而动机不外乎是期望行为之后能得到报偿。 积极 的批评之中应含有报偿的承诺, 使被批评者相信按批评的要求努力改进之后, 会 得到有益于自身的报偿。 批评确实对被批评者有益, 而对方也确实理解了这一点, 就会乐意采纳你的意见,也就不会产生为自己申辩的抵触心理。
要领五:
他是否理解
我们的语言是十分丰富的,同样一句话,不同人在不同场合会有不同的理解。 在语言交际中, 有些人可能更注意弦外之音, 接收到的是非说话者本意的语言信 息。 在批评时, 被批评者对弦外之音异常敏感, 因而常常不能准确理解批评者的 本意。
批评的本意不被理解,就难以达到批评的目的。因而,批评者必须考虑到:对方懂了我的意思没有?他同意我的看法吗?如果被批评者不能正确理解批评 者的本意,他就会把批评当作耳旁风,甚至会产生误解和反感。
判断对方是否理解了自己的本意,从对方的表情或言谈中可以得到答案。但 如果对方不动声色或不置可否时, 那就必须采取其他办法来找到答案, 最简便的 方法是问一句:“ 你听懂了我的意思吗? ” 或 “ 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 然后听听对方 说出的是否是你的本意。
(作者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江金权。摘自《怎样正确开展批评 和自我批评》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5年 1月版)
要领六:
何时何地合适
在你决定要批评对方时,一定要慎重地选择批评的场合和时间。
党内批评可分三种场合,一种是党内生活会上;一种是在工作(劳动) 、社 会生活的大众场合; 一种是个别场合, 即只有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场合。 对错误 严重、 影响较坏或屡教不改者宜在前两种场合下提出批评, 而大多数的批评则宜 在第三种场合下进行。 除非万不得已, 一般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人, 因为在 众目睽睽之下受到批评, 被批评者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严重刺激, 产生严重的逆反 心理, 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通常的举动是极力辩解以图挽回面子, 或反唇相讥,
总之, “ 你让我丢丑, 我也叫你不自在 ” 。 结果, 批评可能会变成争吵, 互相揭短, 而批评内容本身反而不为被批评者和在场其他人注意和重视。在两个人的场合 下,被批评者首先是没有 “ 丢丑 ” 之虞,相对说来比较能够冷静地对待批评,也比 较能心平气和地倾听批评意见,对正确地理解批评者的意图少了一层心理障碍, 因而能够有利于达到批评的目的。
时机的选择也绝不可漫不经心。 某种错误行为一般总要经过萌芽、 发展、 极 盛等阶段。 萌芽阶段, 这种行为只具有造成危害的潜在可能性, 且这种行为尚未 养成为一种习性,比较易于纠正,因而是批评的最佳时机。如能及时发现,及时 提醒,就可能将错误及早改正过来。当然,由于这种行为尚未造成危害,当事人 可能意识不到其危害性, 甚至会认为批评者是在小题大做。 批评者一定要晓以利 害,善于说服,并注意批评后的跟踪观察,坚持不懈地帮助其纠正。不过,大多 数情况下, 当我们发现对方某种错误行为时, 这种行为已发展到极盛阶段, 失去 了批评的最佳时机,但那也不应丧失信心,一旦发现及时指出就是了。
合适的批评气氛也很重要。 当进入正题之前, 双方不妨找一个共同感兴趣的 话题讨论一番,造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再渐入正题。此时,气氛融洽,对方心情 舒畅, 就比较容易以积极的态度来听取你的意见。 如果你与他近来感情不太融洽, 心存芥蒂,话不投机,贸然提出批评,肯定是要碰壁的。这时,最好请你们共同 的朋友出面转达批评, 首先当然是以你们的朋友的意见提出, 当对方完全理解了 批评意图、 赞同批评意见之后, 再由朋友说明这是你的意见, 对方肯定会为这种 善意所感动, 你们的关系也许会因此得到改善。 当你发现对方情绪不稳定、 阳火 正盛时,请勿匆忙开口,耐心等待对方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后再进行交流。 要领七:
体会对方的感受
任何人在受到别人批评的时候, 都可能不高兴, 可能有不愉快和反抗的意念。 可是反过来批评别人的时候, 又希望人家全部欣然接受。 推己及人, 你会发现这 种想法确实差强人意,也是很不现实的。因此,在确定选择何种批评方式时,一 定要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 反躬自问:我这种说话的方式是否表示了我能够理 解对方的感受?
其实,要体会对方的感受并不难,你可以变化一下角色:“ 如果把我换成他, 听了这话会有什么感觉? ” 如果你听了同样的话会生气、愤怒、不平,就该检讨 一下自己在语气和措辞方面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应该设法找到另外一种较为合 适的表达方式。
有相似经历,看问题的方法比较一致,体会对方的感受并不难。比如,如果 你遭受过诬陷,你就能体会别人遭受诬陷或受到误会时是一种什么感受。但是, 如果你缺少与对方相似的经历, 或者看问题的角度与对方有很大差异时, 你就可 能不大体会得到对方的感受。 比如说, 那些只善工作、 不善交际的人在见到领导 或其他人时除了谈工作外便无话可说, 甚至显得拘谨, 那些善于公关的人就会感 到不可理解。 由于这类差异的存在, 批评者往往不大容易体会得到被批评者的感 受。 因此, 当你决定批评别人时, 即便你经过换位体验确认对方可以接受也还是 不要匆忙开口, 你还应反问一下:假如他与我的看法不同呢?将自己的看法和感 受强加于人, 这是很难沟通的。 其实, 我们还可以通过变换场景的办法来体验对 方的感受。 来一个换境体验, 你就会更能体会到对方的感受, 就会在选择批评方 式时会更加慎重。
要领八:
如何准确措辞
言为心声。 你所批评的事实, 你的建议, 你的良好愿望都必须通过准确的语 言表达出来。 在批评时你还必须考虑如何消除对方对批评的本能的反感, 让他比 较乐意来听取你的意见。 这主要靠你运用语言的艺术, 用平和的语气、 中听的措 辞使对方心甘情愿地来恭听你的批评。
批评别人的时候, 不应用专横和不容置辩的语气, 否则对方会觉得你盛气凌 人,一开始就产生反感,哪还听得进你的批评呢?!正确的批评语气,应当是表 明你说的话纯属你个人的看法,绝非是什么绝对的真理。用 “ 我想 ” 或 “ 我觉得 ” 开 头, 就使你的意见变成了只是你个人的看法, 别人一听就感觉到你是为了沟通而 不是为了教训人, 因而有兴趣听下去。 如前所述, 我们的批评必须基于客观事实, 而不是主观臆想, 但对这件事作出评价时, 却总是依据自己的看法和标准, 因而 很难说它是绝对正确的。 如果以一种绝对正确、 绝无探讨余地的语气说出来, 对 方会认为你是在强加于人, 本能的反感会使他迅速作出反应, 他会针锋相对反驳。 说话时别忘了用 “ 我 ” 字, 就把批评变成了纯属你个人看法的意见。 这样做还 有一个优点:批评者因此不得不对说出的话全部负责。 所以在开口之前就会更加 仔细地斟酌词句,以免说错了话自己下不了台。
心中的不愉快不可在语言或态度中表现出来, 尽管你对你所批评的行为很恼 火。 表示心中的不快, 通常会选用一些讽刺和挖苦的语言, 这是批评的大忌。 “ 你 似乎总是对的 ”“ 你太叫人失望了 ”“ 你真让人不可理解 ”“ 你的想法怎么总是与众 不同 ” ,这类在批评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实际上是最不成功的,因为其中隐 含着明显的嘲笑或威胁, 最令对方反感, 他或许认为你在威胁他, 或许认为你已 对他失去了信心,因而自然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反应:“ 既然如此,那就听其自然 吧。 ”
滔滔不绝、 无休无止的批评, 常常使对方反感。 批评者一定要在批评前认真 考虑批评语言, 尽可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比较成功的做 法是, 开始只把中心意思讲出来, 而将一些解释性的话、 阐述理由的话放在双方 讨论时讲;若开始讲话稍长,中间应有停顿,给对方思考的余地和插话的机会。 这样有助于形成一种沟通的气氛,而不至于使对方觉得你在教训他。
要领九:
对自己的批评负责
无论你批评对方何种行为 —— 重大原则问题或生活细节, 无论你用何种语气 —— 严厉的或和缓的,你都必须表现出你是严肃认真的,必须为你的批评负责。 在决定进行批评时你应该把以下问题想清楚:我是否能担负起这意见的责 任?对这次批评我是否严肃认真?这种批评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批评中你应该表示出你对这次批评的认真和重视。 这倒不是指你要表情严 峻、 措辞严厉, 而是应该表现出你的诚恳和慎重, 表明这一批评在你心目中占有 相当重的分量, 表示出自己的话绝不是随便说说的意见, 而是肺腑之言, 并期待 自己的批评能够发生影响而使对方的行为有所改进。 还必须表示出你对这个问题 的真心关切,而且乐意帮助对方解决它。在批评中,你不妨问一问对方:“ 是这 么回事吗? ” 或 “ 你同意我的意见吗? ” 之类,并应冷静听取对方的解释,同对方 共同探讨改进的措施。这样,对方就能相信你是认真的,是在真心帮助他。 既然你的批评在你心目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 你就应该在批评之后继续关注 这一问题, 并随时准备帮助对方改正错误。 比如, 对方有了改善时就及时给予鼓 励或赞许,对方改善不力或不当时就及时提醒,提出新的建议。
信口开河,漫不经心,笼统指责,说说而已,不管下文,这些都是对自己的 批评缺乏负责精神的表现,不会收到任何积极效果。
要领十:
给对方以鼓励
既然你坚信对方完全有能力改善他的行为,那就请你把自己的信心告诉对 方,给对方以鼓励,帮助对方鼓起纠正错误、改善行为的勇气和信心。有些人苦 口婆心地批评别人, 满心希望别人改正错误, 可批评时开口一个 “ 你真叫我失望 ” , 闭口一个 “ 我看你不可救药 ” , 殊不知这些话极大地打击了被批评者改正错误的自 信心。你要真心希望别人纠正错误、改善行为,就应该为其鼓劲而不应泄气。 积极的、 建设性的批评一般都包括上述十个要点, 忽视了某一点, 或在某一 要点上有细微失误,就可能导致一次批评的全盘失败。
作文十:《批评应该有正确的方法》2500字
批评应该有正确的方法
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将对学生的批评作为班主任的一项权利从制度层面加以明确,凸显了“批评”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在的教育都强调鼓励,许多名师的报告会中所列举的也都是用鼓励的方法使学生转变的例子,似乎鼓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学生就像是一棵小树,对他的鼓励是给他浇水施肥,对他的批评则是给他去除长出的斜杈。一棵小树固然要浇水施肥,但是如果不去除斜杈,他也一样长不成参天大树。不过我们在进行批评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请看下面的例子。
其一,有一位中学老师,他从初一开始接了一个班,班中有一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即使老师点名,他也不发言,已经到了初二第二个学期了,他还是如此,有一天,老师为了让他发言,就想出一绝招。老师首先叫这个他站起来回答问题,而这位学生站起来了,可是头是低下的。老师说:“请你抬起头来,往前看,看见了什么?”这位学生轻轻地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什么?”“你再仔细看,看见了什么?”学生还是摇摇头,老师就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哦,这是黑板。”“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这种批评是讽刺挖苦型的。
其二,有个学生上课经常睡觉,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的批评教育,可是却不见他改正。这天他又在上课时睡觉,这位老师忍无可忍,大声斥责说:你除了睡觉还会干什么?这位学生听老师说话这么大声,就说:我会干的事情多了。老师听了更是生气,不觉火冒三丈,声音更大了说:那好,你说说你会干什么。学生也不示弱,说:我会打球,会玩游戏,会吃饭。其他同学听了哄堂大笑。一节课就这样被破坏了。——这是大发雷霆型的。
其三:有个学生喜欢留长发,还带了个金属的粗项链,班主任找他谈话说:你怎么像个小流氓似的。引起了该学生的反感。——这是乱扣帽子型的。
以上三个例子中老师的批评方法都是有问题的,那么批评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第一,我们要牢记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给学生难堪,
更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批评是教育方法的一种,它和其他的教育方法一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使其改正错误。上述第一个例子中的老师虽然出发点是为了让这个学生发言,说到底是为这个学生好,但是那种讽刺挖苦的语气会让这个不爱发言的学生以后更不敢发言了。所以他的批评是事与愿违的。其实这个老师完全可以私下找这个同学谈谈,了解一下他到底是因为什么不愿意发言,告诉他为什么上课要发言,发言对他自身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告诉他任何人的发言都可能出错,不会百分之百正确,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的发言会被别人笑话。这样就可以打消这个同学的顾虑。然后在上课时老师挑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这样这个同学的胆子就会慢慢变大一些了,老师教育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二,批评学生时不可发怒。老师面对犯了错误、尤其是屡教屡犯的学生总是免不了生气,有时甚至会发怒。虽然有时候老师大发雷霆可以震慑一部分胆小的学生,但是一旦遇到不吃你这一套的学生就不好收场了。上述第二个例子就是这样的。老师对学生发脾气有这样的几个坏处:一是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你的批评,容易使师生关系变僵,二是常常会无法收场,三是在气头上容易说出过头的话,对学生造成伤害,四是容易降低老师的威信,使老师的形象大打折扣。每一位老师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胸怀宽广,态度和蔼。其实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也是形形色色,有表现好的,也有表现不好的,学生犯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犯错误的学生时,我们的心态就平和了,就不会火冒三丈了。
第三,批评时不可乱扣帽子,乱贴标签。学生毕竟只是未成年人,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他们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你给他扣上帽子、贴上标签,就是给他定了性,他会从心里反感,老师的批评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了。我们批评学生时应该就事论事,有什么问题谈什么问题,不要上纲上线。上述的第三个例子,老师在批评时就应该告诉这个学生这样的穿着是学校纪律所不允许的,而且也是不美的,不要把电影电视剧里面不好的东西搬到生活中来。这样的批评效果要好的多。
第四,批评撒谎的学生时一定要用证据说话。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你上课时有个学生睡着了,你叫醒了他,他反而说:我没有睡着啊,我只是有点累在那里趴着。这时你如果拿老师的威严来压他,说:我说你睡着了就是睡着了,
难道我还会冤枉你不成?他一定会不服气。如果你说:你睡的眼珠子都红了,还说没有睡着?此时这个同学一定会无话可说,也会接受你的批评。
第五,批评学生时尽量避开众人。没有一个人会愿意把自己的错误呈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你当众批评学生,就会让他觉得你不给他面子,是在羞辱他。这样他会对你的话产生抵触情绪,批评的效果当然也就不好了。如果我们找犯了错误的同学单独谈谈,那么一方面我们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一方面也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把学生的问题谈清楚,学生也就更容易听进心里去,我们也更容易达到批评的目的。我班一名班干部,工作一直积极主动,学生工作做得很不错,深得老师赞许和学生认可。但有一次,他因为意外的原因,在组织一次班级活动时,搞得很糟,部分同学对此表示不满,该同学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工作再不像原来那样积极、主动、热情了。我找他谈话:“你以前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是大家公认的,但不能因一时的失误就变得灰心、失望,只要今后在工作中更认真、细致,把事情考虑周全一点,你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从此,这名学生又开始积极主动进行班级工作,成效一直不错。
第六,多采用“先扬后抑”的批评方式。“先扬后抑”是文学中一种表现手法,简单的说就是先说好的,后说存在的问题。比如批评一个学生时,我们先说几点他的优点,再说他犯的错误。这样的批评方式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对他的看法是比较公正的。他认为老师公正,也就会认为老师指出的他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他就不会认为老师总是在找他的茬。这样的批评效果就会很好。
以上是我在教育学生时的一点体会,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本着教育帮助学生改恶向善的目的,掌握好批评的方法,相信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能够接受我们的批评的,他们这颗小树也会在我们的批评中逐渐长大、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