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做学生作文的引路人》1800字
做学生作文的引路人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完全不懂得怎样去写,对上作文课也头痛不已。因此教师要把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其次引导学生养成积累词汇的好习惯,使学生习作时有话可写,最后还要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一、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如何写好文 章。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
第一、生活情趣,激发学生习作。小学生对生活不熟悉,生活经验不丰富,所经历的事很少,这就要求教师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去体验生活的情趣,让学生切身感受。如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跳绳、打乒乓球、踢毽子??如当春天的脚步刚向我们走来就喜降一场春雪,就抓住这有利时机跟学生们一起去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玩得当然是不亦乐乎,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乐趣。结合节日,如植树节就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五一劳动节体会劳动人们的辛苦,节约每一粒粮食。
第二、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当第一批优秀作文张贴在“小传家笔苑”中后,引得围观者们啧啧称赞,作文课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听讲,喊“头痛”的没有了,课余时间,居然有同学悄悄找老师批改自己的作文,大有在“小作家笔苑”中一显身手的“雄心壮志”。
第三、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开展作文比赛。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赛,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就来表现自己,哪怕一点点的成功,及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满足感,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如“看谁用的词好”,“谁的想象合理丰富”??这些比赛形式容易让学生接受,能激发学生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第四、习作评价注重鼓励。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求应较高。基础差的哪怕使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一名差生准确用了一个形容舍不得离开的词语“恋恋不舍”。于是我把这个词语重重的圈了起来,并在旁边写到,如果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采蜜,相信你的作文就会贴在习作园地了。这样能让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二、注重平时积累词汇
我们知道,工厂要进行正常生产,就不必须要有一个储存生产原料的仓库。如果没有必须的原料,或者原料不齐全,工厂就不会出产品;如果在原料不齐全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就会出现停工待料的现象。写文章也是这样,得有一个储存材料的仓库。要想把文章的语言写好,必须努力丰富自己的词汇,变得“词儿多”。因为词汇就是作文过程中最基本的材料。如果同学们平时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在自己头脑里建立了一个充实的词汇仓库,作文时根据文章的需要,把合适的词拿出来用在文章里,就能很好的把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
怎样积累词汇呢?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采蜜本,养成随手记的好习惯。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及课外阅读中发现的或生活中听到的妙词佳句及时记在采蜜本中。但要注意,为了使所积累的词语不零散,用来方便,在记时可以把词语进行分类。如:描写人的词语、描写植物的词语、描写动物的词语、描写天气的词语等。
积累词汇如果只管抄写,不温习、不运用,这样仓库的材料再丰富,再充实也没多大用处。学生应该经常互相传阅各自的采蜜本,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适当做一些造句练习或平时与别人谈话时自觉选择恰当的词去运用。
三、 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知识有一定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比如教《家人的爱》一文后,我让每个学生早晨从家里出来时,带上一只生鸡蛋,精心呵护一天,要求
做到让鸡蛋完好无损。如果碰破了,要说明原因。然后把自己呵护鸡蛋的过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用一段话写下来。并由此思考家人养育自己的不易,与家人形成一种情感共鸣。有了这个活动,加上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就有话可说了。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再如教《翠鸟》一文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从静态到动态,又从颜色到体形等描写翠鸟的外形,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是这样抓住翠鸟羽毛颜色及体形小巧玲珑这两个特点细致观察,才能写得具体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初学者,作文是一片空白,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采用科学的方法,做学生作文的引路人。
作文二:《做学生的引路人》3200字
做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是学生的引路人!他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一名教师,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他们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学生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一、 抓常规训练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自从我接这个班后,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生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
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如:上课了,还有同学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对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 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和引路人。
四、爱生如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我们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调子,盛气凌人去压服学生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教育学生。
五、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惩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六、因人施教,促使良好习惯养成
作为一个班主任,面对班内的各种类型的问题生,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此时必须端正思想,正确认识学生,研究学生, 教育时要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对学生的过失,应以宽宏之心对待他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做到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少一些约束,这样他们也就会多一些自尊,多一点自信,多一点信任。 同时也使我对学生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我们班的李颖雯同学,其他方面都很好,就是上课总走神。我尽量多提醒,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或以眼神,或以手势,使其意识到上课应专心、认真。稍有好转,便用鼓励性的言语进行表扬,使其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改进。
又如我们班的孙杨同学是一个典型的活泼好动型的学生,每节课上都很“不安分”:不是朝后与同学说话,就是给前面同学传纸条,或敲敲前面同学的背,
或伸手拿旁边同学的学习用品,我用眼神暗示他或走到他身旁提醒他,下课再找其谈话,效果不是太佳,他低垂着头说: “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管不住自己。”这时我一改平时严肃的面孔,微笑了一下,宽容地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好的!”此时,他猛然抬起头,眼睛里闪烁出感动的亮光,激动地说:“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一定改过!”就这一句温馨的话,远远胜过无数句的指责。
通过这些事,我认识到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二〇一五年元月二十日
作文三:《做经典阅读的引路人》6100字
2 1—5 O0 ) 思考 。 性 、 颖性 和适 度 的障 碍性 , 而激 发学 段图等帮 助学生研究 、 新 从 生强 烈的求知欲 , 持学生 自主探究 的热 保教 改 聚 焦 惯于从单一方 向思考问题就会导致思想僵 三、 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 注意思维 灵活 化 , 丧失变通的机敏性 。 例如 , 五年级学生原有 2 0人 , 中女 4 其 /5 后来又转来几名学生 , 这样女生 教师要 交给学 生丰 富多样 的方法 , 生 占71 , 同 的方 法 , 还要有非常具体 的方法 , 让学生有 教学 中引导学 生如果换 一个 角度 从男 生人 数这方面想 , 就容易解决了。 在教学应用题时应鼓励学生运用一题 情, 发挥学生 的创造潜能 , 取得最佳 的教学 性的培养 效果。 53 , 二、 鼓励学 生动手操作 , 在操作 中激发 时还要考 虑学 习方法的层次 ,不仅有一般 占总数 的 1/1 问转来 几名女生?教师在 学生的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儿 童的思维 选择 的余 地。 “ 是从 动作 开始 的 , 切断动作与思维 的关系 , 1在课堂 练 习中 , 量设 计开放 性 的 . 尽去探 索解题 的不同途径 , 力求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 题 目。 ” 有些题 目的答 案不是唯一 的, 留给学 多解的方法 , 抽 象性 和小 学 生思 维 的形 象性 之 间 的矛 生更多 的思考 空间 ; 有些题 目可 以不给全 找到最合理最简便的解法 。一位教师在讲 盾, 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 动” 以“ 启发 条件 , 由学生 去补 充 ; 有些题 目给一组条件 比例应用题 时就注意这一问题 ,让学生从 学生 的思维。 和问题 , 由学生 自己组合编题 ; 有些题 目可 中选择最优解法。让学生 去 比较 哪种方 法最 俗话说 :百 闻不如一见。 见一遍不如 以有 多种解 法 , “ ” 亲手做一遍 ,这也说明 了动手实际操作的 简便 。如, 一个榨油厂用 10 0 千克黄豆可 以 榨 油 1 千克 豆油 , 3 照这样 计算 , 3 用 吨黄豆 重要 性。学生动手 自己操作 是根据学生认 至少有五种解法 ) 2在教 学 中 , . 要适 当进行 非常 规题 的 可榨油多少吨?(四、 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反思 识规律提出来 的 ,学生掌握 书本知识 需要 训练 。 教师安排课上练习题 时 , 不要太 模式 以感性认 识为基础 ,通 过实际操 作可以使 化 , 要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 的知识 。 要 我们 的教学 中经常 遇见这样 的学生 , 一共 ” 用加法 , 就 问题 中有 知识系统化、 形象化 , 为学生感性理解 和记 多和学生 的生活实际联系 ,要利用生活常 只要问题 中有“忆知识创造条件 。学生动手操作也是符合 识 来灵 活思考 问题 。 其思维发展 的特点 , 由具体到抽象 , 促使学 “ 还剩 ” 就用减 法 , 全不顾 问题 和条件 的内 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 , 老师说明把 3精心 设计 课堂练 习 , 展学 生 的思 在联系 。 . 发 只是 加法应用题 中的一种 , 我们教 情境 , 教给学生正确 的思维方法 , 引导正确 加计算 ,求 一共 ” 用 生具体感知和抽象思维相结合 ,提高学生 维 能力 。练习中要给学生创造灵活解题的 两个数 合并成一个 数 的运算 , “的学习兴趣。 为 了克服传统教学 中学生记住 了大量 的思维方 向, 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方面 、 多 学 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 ,凡是把几个数合 而不能看 见“ 一共 ” 用 知识而不能转化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度地认识事物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 学 并起来就要 用加法 , 加法 。 如果 出现这样 的错误 , 就要引导学生 的弊端 ,新课程 标准十分强调学生 自主建 生 的创造性 思维 能力 。 构知识 的过程 , 专 门将 “ 程与方法 ” 并 过 作 寻求出现错误的原因 , 从而逐 渐发现 在课堂练习 中进行变式练习 ,使其 中 反思 ,一为教育 目 分类 的一个方 面。教师不仅要 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 标些规律 , 再把这些规律通过不断的抽象 , 教给学生知识 , 重要 的是教 给学 生学 习 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 , 更 防止单调重复 。 成为学生 的一种思维活动 的模式 。使学生 的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 的身边没有实物 可 解答 问题时不要 死盯着一处 想 ,一处不通 可 以从深层 次上掌握解决 问题的策略。供 操作 , 我们可引导 学生用符 号 、 图形 、 线 另 找一处 , 这方面不行另找一方面 , 否则 习 作者单位 :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小学 做 经典 阅读 的引路 人 杨佩凤 阅读 是一个 人精神成 长 的重要 途径 。 味道》逃家小兔》爱心树 》 , 《 《 等 这些绘本 可 读的愉悦 。 “ 只有快乐地 阅读 , 阅读优 秀的文学作 品 , 以通过投影来共读 。 《、 像 ,猪唏哩呼噜》 了 J 《 才能快乐地成长。” 梅子涵 教授 曾说过 。 语 不起的狐狸爸爸》 笨狼的故事》等这些文 《2老师点拨, . 提升学生阅读 品质 在 师生共读 的 阶段 中老师 读过 的书 , 文 教师对指导学生有效地 阅读 ,培养学 生 学作 品 , 可以通 过大声地读给学生听。 这些 学生肯定 阅读 的欲望很高 ,渐渐地学生会 良好 的阅读 习惯任重而道远 ,一定要做好 经典 作品不但画面活泼 美丽 、人 物形象憨 不满足于老师 的大声读 , 他们会 自主阅读 。 小学生经典阅读的引路人 。 1 . 师生共读 。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鞠可爱、 情节有趣吸引人 , 而且故事耐人寻 孩子毕竟是孩子 , 们的生活经验 、 他 理解水 加上对有些作品的时代背景的陌生 , 味富有哲理 。 师生 的共读中 , 在 老师一定要 平有限 ,爱听故事 、 喜欢有趣 味是儿童 的天 性 , 制造 轻松 的环境 , 语文 老师不 能带有语文 所 以要他们读懂一个故事 、 读懂一本 书 , 的 这 放松心情是每个所追求的。在课外的伊始 功利 性 , 哪怕是思 想教育 也要做 得不 留痕 确存在着难度 , 就需要老师 的点拨。 阶段, 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作 迹 。在这个 阶段 目的只是让学生愿意 亲近 每天安排 十几 分钟的经典诵 读 ,让学 21 5—品进 行共读 。 如绘本 《、 ,猪变形记》月亮的 书本 ,让学生在共读 的过程 中感受课外 阅 生大声诵 读在作品找到的 自己认 为特别好 j 《一?教 改 聚焦 的句段篇 。 在中午 的午读课时 , 让学生 自由 的阅读 品质 。这点拨会使学生的阅读眼前 4 果 展 示 。 霞 阅读 评 价 . 成 注2 1-5 00 0 阅读 自己喜欢 的作 品。可以在夜 自习时安 一亮, 阅读 的成就感会倍增 , 阅读的兴趣 会 新课标指出“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 阅读 排半个小时为阅读交流课 。在 阅读交 流课 更浓。 他们的心里也会 因阅读而满足。 此环 和创造性阅读 的能力 , 提倡 多角度 的 , 有创 利 阅读反思和批判 上进行阅读点拨 ,这种点拨 只是一种 提纲 节语文老师说不定会在不经意间收获了学 意 的阅读 , 用阅读期 待、 挈领 , 一种阅读理解的补充。例如 : 推荐学 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 3 . 方法指导 。 让学生养成阅读 习惯 生读叶圣 陶的《 草人 》在学生 大概浏览 稻 , 了后 ,让学生说说 自己对作 品的理解或说 说有什么不懂不会 的地方 。老师根据学生 的交 流和提 出的问题 , 予以点拨 : 稻草人 的 种习惯 , 是本课题 的最终 目标。 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 提高阅读质量 。可 ”见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具有积累性 、创 造 具有 良好 的阅读习惯 , 阅读成为 一 性。 让 这积 累、 创造 出来的成果向同学展示更 有价值 , 更能激发阅读兴趣 。 这个 阶段 以展 “ 人以鱼 , 如授人 以渔” 授 不 是教学 的 出采 蜜集 ( 书 摘记 )手 抄报 、 读 、 写读 后 感 善 良, 大家都会读 懂。“ 为什 么稻草人心有 余而力不足? 这是生活在今天的孩子是无 ”真谛 。 采用课 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 , 以一 言 、 作品再创 作等成 果为 主。在成果展 示 篇带多篇 。 根据教材安排的训练重点 , 教师 时 , 注重阅读评价。 法理解的 ,这稻草人可能是当时的谁 ? 这 “ ” 是学生不曾想 , 也不会想 的 , 这就需要老师 的点拨。 此环节 老师 的点拨很重 要 , 在很 大程 教学 一篇课 文后 , 出类似的 、 的一些 带 相关莎士比亚曾说过 “ 读一本好书 , 就好 比 文章 , 让学生 自学运用 。 每周定期召开读 书 和一位 高尚的人说话 。” 作为语文教师 , 有 有责任做学生阅读的引路人 , 让经典 会, 进行做旁注 、 做摘记 、 写读后 感言 、 品 义务 、 作 再创作等课外阅读方 法的指导。 当学生具 有 良好 的阅读 习惯 时 , 阅读 文学泽润孩子的童年。 作者单位 : 浙江省 台州市黄 岩新东方外 国语 学 校 度上加深 了学生 的阅读理 解 , 提升 了学生 会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 班主任 工 作李文兴 二 班主任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他担负着 重病 , 需要巨额的医疗 费用 , 生命才能得 以 写一篇 日 记。 班级 日 上 , 在《 记》 学生会记下 教育 教学 的责任 , 沟通学校 、 是 家庭 、 社会 延续 。 按他 自己说 , 去年 1 0月份 以来 , 就发 关心班集体的好人好 事、 学习方法等等。 比 的桥梁 , 是联 系各科教师 的纽带 , 足提高教 现 自己异常 , 常常拉黑便 , 以为只是一 如期末考试后 , 但都 各年级老师在我班教室阅卷 , 育质量的关键 , 也是一个班级 的灵魂 , 更是 般 的小病 , 买点药 就能挺过去 , 直到今年 2 因为天气炎热 ,年级组买 了西瓜给老师降 维系全班几十个孩子的 中心纽带和学校工 月份 累倒在学校里。 暑, 由于阅卷任务繁重 , 老师没有来得及打 作得 以正常开展 的关键。 我向学生 介绍 了潘 光辉老师 的事迹 , 扫卫 生 , 二天 , 第 我班 学生 回校了 , 了班 到都想溜走 , 只有李欣 在新时期 ,班主任 不但要用常规的教 班上 团支部立即组织 了募捐活动。 爱 的 上看到教室一 片狼藉 , 在《 育方针处理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 的各 奉献 》 的动情歌声 中, 大家相继走 向特别制 瑶这位瘦小 的同学一声不吭地将教室打扫 郑重地捐 出了零花钱 , 的竟 干净 。 多同学看 了这个 1 有 很 3记都感到羞愧 , 种矛盾和各种复杂 的关 系,还要针对新时 作 的捐款箱 , 期学生 的特点和遇到的新问题 ,采用新的 把 买衣 服的钱都毫不吝惜地捐 了出来。胡 从此班上的卫生每月都夺红旗 。 教育 方 法 。 一凯露 同学一人就捐 出 2 0元 ,全班一举捐 0《 班级 日记》 记下 了班级前 进的足迹 , 、捐款 育情 出 3 2 。这个 奉献爱心 的活动很 有深 这是笔宝贵 的财富。 了加强集体主义观念 10元 为爱能激发青少年的怜悯心 、 责任感 , 爱 意 , 取得 了成功。我不是着眼于钱字上 , 而 教 育 , 在每本《 我 班级 日志》 的扉 页上都要 是高尚的情操 , 爱是美好心灵的重要 因素 , 是着 眼于培养爱 心上 ;我不仅激发 同学们 题写富有哲理、 启迪心灵 、 激发联想的句子。 爱是克服 困难奋勇前行 的巨大动力 。围绕 捐钱 , 而且还激发学生 的优秀品质 , 将给予 在 一本 《 班级 日志 》 , 上 我满怀 深情地 培养爱心这个中心, 带任何一届班级我都要 和吸收结合在一起。 爱是永恒的主题 , 于 写 道 :你是 一朵 小花 , 乐 “ 清香 四溢, / 你是一颗 演出重点戏 , 其中最令人难忘 的是今年我们 奉献爱心应该 成为青少 年 的优 秀品质 , 让 新 星, 熠熠闪光/,是一 只蜜蜂 , / 4  ̄ 酿造甜蜜, , 余江一中爱心救助患病教师潘光辉的事。 3 5岁的潘光辉老 师平时少 言寡 语 , 但 对事业却有火一样 的热情 。工作起来尽职 我们精 心塑造青少年的美好心灵。 二、 日记 、 记 周你 是一 株 白杨 , 壮成 长, 茁 , 愿你 为我 们 的 集 体 发热 发光 , 贡献 力量, 春就 在这里 , 青 我 当班 主任特别注重培养学生 的集体 延 长。”尽责 , 被全校师生称为“ 最勤奋 的老师” 坚 主义观念 ,我认 为集体 主义观念强 的班级 。《 级 日志》 同学们收 到互相激励 、 班 使 周记: 要求每位 同学每周写一篇周记交 持 以校为家 , 一心扑在工作上 , 刚满 5岁 的 富有集体凝 聚力 、集体荣誉感 。这样 的结 互相学 习、 互相促进 的效果。 女儿常常叫道 “ 爸爸 呢”为什么总不见爸 果 , “ 学生心情舒 畅 , 朝气蓬 勃 、 班级 步调一 奋发 向上 ; 而松散 的歪 风邪气盛行 的班 给 班主任 , 主任可 以及 时发现学 生的思 爸呀”爸爸 为什么不 给我买玩具 呀” “ 等等 。 致 、 班 备课 、 上课 、 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成 了他生 级 必会成为某些学生违反纪律 的温床。我 想 状况 、 学习 情况 , 录学生 各方 面 的动 记活的全部 内容 。三尺讲 台倾 注了大量 的心 在 培养 集 体主 义观 念方 面积 累 了不少 方 态 , 周记也是师生间交 流的平 台 , 每周都会 血。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教 师, 患上了患病 法 , 而建立《 班级 日 是拿手 的保 留项 目。 认 真批 阅 , 记》 会写一些激励 的话语。 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的“ 胃恶性间质瘤 ” 这一 一——《 班级 日 》 记 是每天 由班上的一 名学生 作者单位 : 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 2】 6一
作文四:《做孩子阅读的引路人》1500字
做孩子阅读的“引路人”
———“六一”儿童节给父母
汪艳菊 王永芳
儿童节到了,越来越多的父母给孩子的礼物中,会有不少图书。这是个好气象,说明家长尤其是幼儿段的家长,意识到了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性。但并不是给孩子买了书,扔给孩子就没事了。现代家长不仅要送其书,还要与其共读,完成好“亲子阅读”(即亲子共读)的必修课,“做孩子阅读的引路人”,用自己的阅读带动孩子的阅读。具体如何做到?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了解儿童智力递进规律。著名学者奥图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完全取决于父母的遗传,而主要取决于生命初期所接受的教育”。要与孩子共读,必须了解孩子哪个年龄段需要哪些知识,哪个时间段是孩子学习的“敏感期。据研究表明:0-4岁获得50%的智力;4-8岁获得30%的智力;最后20%的智力是8-17岁获得。这是“人类智力递进规律”。另外国内外教育家、儿童学家还研究表明:儿童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按数取物等);3-4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3-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形成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3-8岁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期。了解了这些规律和学习敏感期,就能抓住时机,适时开发孩子智力与潜能。就能根据各个年龄段去购买相应的阅读书籍,有的放矢地陪孩子一起阅读。 二是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当代的家居环境,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书房。书房不是摆设,要让书房“动”起来,让家庭到处飘溢着淡淡的书香气息。你可以把你和孩子想读的书放到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如沙发附近,写字台上,卧室床头柜和台灯下。有事没事动手翻翻,让孩子能感受到良好的读书氛围。一位班主人说得好:父母是个爱读书的人,家里有很多藏书,就算你没有整块的时间读书,只要你茶余饭后,时不时捧起书本看上几页,也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会认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份,当他们能认字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读书。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带孩子逛书店,进图书馆。面对满目图书,看到大人、小孩围书而坐的阅读场景,孩子会被这种气息感染,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父母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教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可有的父母,要求孩子认真读书,自己却在打麻将、喝酒、聊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开卷得益处,悦耳是书声,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于孩子是何等的重要!
三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阅读习惯要靠“亲子共读”来培养。亲子共读,父母、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既可密切关系,又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行为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一种动作和行为持续出现21天,就会初步成为一个习惯。如果这个动作和行为持续90天以上,就会成为固定习惯。久而久之,父母、孩子在共同阅读中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习惯;阅读习惯要靠阅读计划来促成。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必须有2000万字阅读量,即每个学期要阅读100多万字。这样大的阅读量,不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坚持每天读书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要求做父母的要定制好阅读计划,量化好阅读时间。对10-12岁的孩子每天要阅读25分钟。美国效率学专家拉伊里博士认为:人的注意力可持续集中的时间是25分钟。对10岁以下的孩子要坚持每天阅读10-15分钟,一般安排在睡前,通过讲故事、做脑筋急转弯、自由阅读完成。习惯成自然,坚持时间久了,学习计划慢慢完成,阅读习惯也自然形成了。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在儿童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来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引导好他们的阅读,构建好他们健康完善的人格。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一起携手合作,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汉川市审计局 王永芳
电话:15972324855
邮编:431600
作文五:《做学生最好的引路人》2700字
参评论文:
做学生最好的引路人
—谈小学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感悟,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而这一切需要依赖于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本文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预习; 习惯; 培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并在课堂上留有其展示的舞台,这是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谈谈自己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方面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看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指导小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所预习内容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取课前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达到预期的预习目标。如何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1、评价激励法
学生最喜欢得到老师的赞扬,所以,我们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平时,我提出预习要求后,只要学生能完成,我都
会给予肯定,在书上盖红花或红五星等,如果是家长配合,我也会送家长一颗“小五星”,采用多种的手段不断的用评价激励学生,肯定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及获取的体验和进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表演激趣法
在预习过程中,如果把预习内容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无拘无束,恰当的表演,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课前布置学生读书,预先布置学生和家长进行亲子互动,根据情境编成饶有趣味的课本剧,分别担任课文中的角色,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表演,让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在不知不觉的情和知的渗透中快乐地学习,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读书中,很快能把课文背熟。
二、教给预习方法
预习一般是在课外进行的,但是学生开始不会预习,因此应该把预习拿到课堂上来,酌情上几次预习的指导课。在预习课上,老师可以用一篇文章做例子,带着学生一起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要重视传授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1、降低要求,初步感知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预习,首先向学生渗透预习的好处,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要预习,然后再交给他们预习的方法。由于学生没有预习的经验,所以要求不必太高。低年级,我认为,首先要教会他们看语文书,读语文书。读书时必须做到:正确(字音读正确);通顺(语
句读顺畅,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于是我先指导学生懂得:预习课文第一步是要先读生字,把字音读准确,这个环节是为阅读课文扫除了第一个障碍;接着看着书上的生字把生字照着书上的笔顺书空两遍。生字认识了就可以大声诵读了,大声诵读对文章的理解非常有好处,所以,最后就是正确、流利地读熟课文。因为要求低,学生容易完成,对预习作业乐意接受。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学习语文,首先就是要学生学会读书。读书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预习的基本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培养他们从小读书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到了二、三年级,我便提高了预习要求,增加了预习的内容。具体做法是: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两遍;
2、第三遍是边读边划出本课要掌握的生字词;自学生字,掌握字音、字形,并会用扩词的方法理解字义。对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家长或查工具书。第二天和同学交流你的学法。3.再熟读课文两遍,要求正确、流利。
到了四年级,我又再1---3年级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
1、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提一提:你在预习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
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三、精心设计预习提纲
方法是:一年级时,可以口头说提纲,因为他们识字量少。二年级可以准备预习本,把预习提纲贴在预习本的第一页。三年级时把每一课的提纲写在每一课的第一页。到了四年级总结课文的题材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预习提纲,开始时,老师在课堂上指导,根据每篇课文的题材设计合理的预习提纲。但是教师设计预习提纲的原则是:①预习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②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就要激发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所以设计的预习题要体现趣味性,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探求问题。③预习题要有启发性和指导性,能启迪学生思维。④预习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预习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要求过高,学生“跳”了,还是摘不到桃子,或预习形式千篇一律,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宣布预习要求,可以老师讲,也可以印发预习卡片。开始预习之前,要让学生复述或读一读预习要求,再让学生说一说,对预习要求不清楚的,教师讲清后,方可组织预习。
四、及时检查预习情况
有了良好的预习方法,如果不去实施,那也是徒劳,所以必须落到实处。那么检查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我一般是利用早自习开始前的一段时间,亲自检查预习本。然后宣布检查结果,反馈给全班同学。对于认真完成预习作业的同学大加表扬,对于作业完成不完整的同学进行指导,对于胡乱做一通甚至不做的同学进行严厉批评并责令补完。当然这不是全在口头,还必须用上一些物质奖励。给被表扬的同学一颗星星,三颗后换一个章,放在教室的“星光灿烂”栏上展示。对严厉批评的同学就给予处罚。其次在课堂中,多用言语去表扬,比
如:在朗读课文或者是回答问题时,不要只说读得真好或你真聪明,可以及时的联系到预习,比如:“你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得这么准确流利?在家读了几遍啊?”“你预习得真充分,值得大家学习。”老师及时的评价,肯定了学生的学习,也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大家积极主动的参与预习。
总之,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我想只要长期坚持,经常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就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金万里;小学课文预习教学中的“三读法”[J];文教资料;2010年04期
2、 张雪敏;浅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J];才智;2010年05期
3、 钱钰;;预习有道[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作文六:《做学生的引路人》1300字
做学生的引路人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其实,管理好一个班级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也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老师发牢骚,说有些学生经常把班级搞得乱七八糟,一天到晚来管理这些事情,确实也为此发愁,寻找一些比较好沟通方法,看来确实很重要。他们碰到的问题我也很清楚,也经常碰到,不过我从不为此发愁,因为我们班有几个比较认真负责的班干部,所以我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前些日子,问题却出现了,王昭妃和朱晓玉是我们班里的两个比较有威信的孩子,但同时两个人的脾气也很急,所以经常起矛盾,谁也不让谁。一节语文课上,在上课的前几分钟,我先让他们打开微机,准备上课,几分钟后,就听见他们又吵了起来。我问明情况:原来是因为开机之后,谁都想先操作,于是情急之下朱晓玉把下面的任务栏点没了,而王昭妃这时一看任务栏没有了,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东瞅瞅,西看看,一时也没有了主见,就开始数落朱晓玉。于是,针尖对麦芒,大吵起来,而且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这时,全体同学都眼睁睁的看着他俩,顿时失去了学习新课的兴致。当时,我害怕对别的学生有不好的影响,我拿他们做了不好行为的典型,拿出半节课的时间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了他们。可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在同学面前跟我顶起了嘴,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当时我彻底失望了。两节课后,他们自己来到了办公室向我承认错误,说知道自己错了,就是不想在同学们心中失去威信,丢面子。我一下警醒了。是啊,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拿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爱玩、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呢?
曾经听说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说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看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
衣服。” 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于是,我告诉他们,当时老师的理解是错的,应该站在你们的角度多去考虑你们的感受,并且指出同学之间也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帮助,遇到问题一起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才能共同进步。同时告诉他们,刚才出现的情况,可以在开机之后还原,因为学校的计算机都有还原保护卡。两位同学听到我的分析后,都露出了笑容,但也认识到各自的做法有点偏激,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多注意,决不让老师再担心。
是啊,老师应该对学生宽容付出自己的爱,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不一定会有辉煌的未来,虽然书本知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我想: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犯错时能及时捕捉教育机会,多关注学生,协助学生有意识的改正错误,那么为人师表的你,才是学生生命中真正的引路人!
作文七:《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10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作者:韩玉华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06期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智障学生入学晚,他们的童年基本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接受的信息都来自家人。作为智障孩子的家长就更应懂得怎样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以促进孩子的成长进步。
【关键词】智障学生 家庭教育 健康成长
从事智障教育以来,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家庭教育带给孩子的巨大影响。我的班里有十名学生,他们对待老师、对待同学、对待自己的物品等都有着鲜明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由家庭教育的不同造成的。因为这些孩子大都没有学前教育,更谈不上集体生活。而智障学生入学晚,基本都在6岁以上,也就是说,孩子的童年是和家人在一起的,他们接受的信息都来自家人,不同的家庭造就了不同的孩子。比如,班里有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他年龄虽小,说话却带股大人味;另一个学生父母对他娇惯些,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他在学校里也爱使小性子;有位家长注重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这个学生在我班俨然是个“大姐大”,谁的事都是她的事。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
一、引导孩子关注老师
孩子在家里父母对他的关注度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父母的注意,就是孩子晚上睡觉翻身、打喷嚏做父母的都一清二楚。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孩子来到十几人的教室学习,老师的关注不可能只停留在他一个人身上,孩子都争强好胜,希望在老师眼里是个好学生,在家长眼里是个好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是我们做家长的必须做好的一件事。这个大家可能觉得奇怪,家长怎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其实关注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是相互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就是要培养孩子关注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抬手一投足在孩子看来都传递着信息,只有关注老师的孩子才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只有感受到老师关注的孩子才会听讲认真。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关注老师。孩子放学回家,如果我们问今天学了什么,智障孩子很可能无从回答,因为他们很可能已经忘了。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今天老师上课有趣吗”,孩子这时会把老师上课时有趣的事情讲给家长听。家长可以把在校门口、路上遇到的某位老师的穿着、发型、表情、对话等描绘给孩子听。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习惯性地把老师在学校的一些事情描绘给家长听。这在自然而然中就形成了孩子对老师的关注与尊敬。
二、赏识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作文八:《做学生心灵的引路人》1200字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们,以及工作多年却还在为如何当好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成绩而一筹莫展的教师们,当你读了《致青年教师》一书中“不要急”、“做个有胸襟的老师”、“心里装着学生的心”、“不放弃理想”这些小故事时,你所面临的问题就有答案了。
吴非老师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温馨地提醒青年教师,要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在学生的心田播下理想的种子。纵观本书,不只适合青年教师阅读,也适合所有热爱教育、致力于追求教育梦想的教师阅读。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教师要在学生心灵播洒下真善美的种子。只有教师能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学生才能与教师一样,学会尊重生命、感恩生命。作为教师,我曾带领学生们一起观察豆芽的生长,一起去登山、做运动。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师生共同喂养小金鱼,天天给鱼缸换水、喂鱼食,为某天死了一条金鱼共同伤心过,也为金鱼生了小宝宝而欢呼雀跃过。我们每天在一起感受着生命成长、喜怒哀乐。我们还同唱过一首歌,同背过一首诗,同为一篇感人的文章流过泪……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长大。吴非老师的书中,学生听到诗句后泪光闪闪,不正是因欣赏到了生命中的美而感动吗?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要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吴非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中学时代的一位语文教师,在一年时间里,无论课上课后,我没看到他笑过一次。记忆中的他总是板着脸向学生提问,而他的眼睛却从来不看着人。”这样的事,对现在的教师很有警示意义。虽然素质教育提倡了多年,可是许多教师还没有从旧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还把学生当成看管的对象,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民主、平等,“师道尊严”还是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位优秀的教师,只有真正把教育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倾听学生,才能真正地培养、造就学生。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专业化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不仅会“盼望你的课,把听你讲课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更会“培养良好的、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工作中,作为教师一定要努力致力于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及专业素质;要博采众长,文理兼修,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要不断读书思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一位教师只有给自己不断地注入活水,才能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出永不枯竭的活力。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习惯,我曾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天天记日记,我们师生共同比赛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我请同学们天天上班级博客评价我的随笔,他们写的日记我也天天批改;对好的文章我每天拿到班上宣读;我们师生同写一本书、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在共同读书中,增进了师生的交流,促进了学生及教师素质的提高。
我用我的行动告诉我的学生们: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学习是生动有趣的,生活是恬静美好的……
教师,孩子心灵的点灯人,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孩子前行的方向。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荣根学校)
作文九:《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2300字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运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和比较根的不同部位在同一时间内生长情况的不同,学会生物实验的一般方法,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及结论的得出。
2.通过调查或访谈,学会与他人的交流,并能有意识地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3.通过学生亲自培育根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测量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善待和保护生命的美好情操。
2.通过调查与访谈,学会与他人交际,形成良好的人际情感。
3.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4.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根生长最快部位的测量方法、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3.芽与枝条对应的发育关系。 4.植物生长所需无机盐的探测。
教学难点
1.根生长速度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芽是如何发育成枝条的?
3.氮、磷、钾发挥作用的原因(虽不属于初中应懂的内容,但可为高中的学习打下伏笔)。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1)课前三天,利用自习时间,带领学生充分利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的萌发种子,按照课本P96“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探究,在根上自尖端向上等距离画4条线,第二天、第三天均进行测量并填写P97表。
(2)根尖生长过程的CAI课件或自制教具。
(3)芽发育成枝条的动态过程的Flash课件。
(4)根尖结构挂图。
2.学生准备:(1)做好“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探究设计,做好观察记录备用。
(2)课前三周左右,选同种植物作氧、磷、钾的缺素培养,并作好对照(参看P99图Ⅲ—14)。
(3)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与他人交流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做好记录和归纳。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内容
根靠根尖向前生长
方案一:课外小组的同学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二: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三: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向全班展示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向前生长,而未切去根尖的幼根却伸得很长。
请学生描述探究的步骤及结果,进行鼓励性评价。
指导学生观察、鼓励他们积极动脑,互相质疑,讨论解答。
对有特色的创意,给予肯定。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
方案一: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方案二: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各组探究的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各组之间进行评议。评议内容包括:设计是否合理、装置是否简便易行、步骤是否严谨、记录是否详实、结果分析是否科学等。
对学生存在的疑惑,组织讨论解答,全班进行交流、归纳总结。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帮助分析原因,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根的生长:
(1)分生区:
增加细胞的数量。
(2)伸长区:
增大细胞体积。
方案一:透过培养皿的玻璃,观察餐巾纸下面白色的根及毛茸茸的根毛,根尖顶端黄色发亮的是根冠,再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
方案二: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4部分。 方案三: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观察,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观察根尖永久纵切片。
方案四:观察根尖的结构挂图,区分根尖的4部分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大小。 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实验观察后找出很伸长最快的部位。 指导学生区分根尖的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变化。
提醒学生区分很尖的部分,辨别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
提出观察、探究的问题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方案一: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过程的cai课件,并进行描述。
方案二:演示抽拉活动教具,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并仔细观察,最后概括描述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
方案三:观察教师板画的芽发育成枝条的相对应结构示意图,并进行描述。
方案四:先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的cai课件,然后在黑板上将叶芽的各部分与发育成枝条的相应部分的图用粉笔连接起来。 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和探究。
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出示观察的提纲,指导学生抽拉活动教具。 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芽的结构及相应的枝条图。提供叶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各一幅,组织学生连出相对应部分。
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1.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2.缺少无机盐时的症状:
3.合理施肥的意
义
组内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互相补充。并讨论:
施肥时应注意的问题。
方案一:观察甲、乙、丙、丁4瓶中分别培养的菜豆正常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
方案二:观察生长正常的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的录像,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 方案三:看书自学,观察教师出示的几株幼苗,进行诊断,鉴别幼苗的病因。
方案四:观察课本插图,进行描述,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分析生活中的各种做法,树立环保的的意识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补充和说明。
出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对病因进行分析探究。
放录像、提出探究的问题,引导分析。
出示幼苗,指导学生辨别病因。
指导看书,进行适当的补充。
联系实际,指导生活中合理施肥的方法
作文十:《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10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
作者:刘平
来源:《儿童大世界 ·教学研究》 2016年第 04期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 语文教学的核心概念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 养,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 写作能力就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就是对语言文 字最好的运用。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好学生习作的引路人,帮助孩子们找到习作的方法,体 会到习作带来快乐。
通过近年来的学习和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小学习作教学的方法,通过小学生作文课堂训练 新通道,循序渐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习作方法,感受习作的成就感。
一、做读书笔记,阅读积累
在读课外书时,我一方面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典范性作品及小学生优秀作文,一方面有意识 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或片段,完成阅读笔记,补充学生词汇量,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对语 言文字的审美力,提升应用语言文字的水平。(课外阅读摘录的内容包括:文章题目、作者、 出处、你喜欢的优美词语、你想给朋友推荐的句段、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你认为文章好在哪里 等。)
新课标坚持推进 “ 儿童阅读 ” ,要求学生尽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与写作,吸 收与表达,一个是进,一个是出,从外到内,从内到外,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叶圣 陶先生说过:“ 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 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 ” 由此可见,阅读应成为作文积蓄的主 要途径之一。
我们每天坚持读书,坚持做读书笔记,在每天课前三分钟,由全班学生轮流为大家朗读阅 读笔记,定期收集阅读笔记,组织全班性、小组内的学习交流,供同学评赏。经过一年的积 累,现在孩子的作文语言丰富,而且能合理运用一些好词佳句和学到的写作方法,有的同学作 文中还妙语连珠,令人称赞。
二、听记学写,范文引领
随着学生阅读笔记摘录的正常化,阅读信息输入量的日益增大,按照作文序列训练需要, 我采取引、扶、半扶半放、放的四步法,精选优秀作品、范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欣赏、体 会作品中的精粹,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做到为学生作文 “ 搭桥引路 ” 。
“ 引 ” 是以 “ 听 ” 为切入点,我每周精选一至两篇的示范性的例文进行片断听写。通过组织一 定量的听写练习,以听促读,以听促说,听写过程同时也是思维又加工和整理,通过听写积累 习作素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