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拥抱生活,让作文返璞归真》2900字
拥抱生活,让作文返璞归真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王店中学 石坚
作者简介:石坚,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5月生,江苏沛县人,上海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和教
师教育,县优秀教育工作者。邮箱:xzpxsj@126. 电话:15895250154 邮编:221623 单位名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王店中学
摘要:本文认为学生作文写作的培养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亲近自然 情有所依 :学生能让自己的情感有所寄予,源于对生活的点点滴滴。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最易与大自然的景色交流相应,获得成人所未有的和谐统一。
二、品味生活 感悟人生:作文需要学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更需要关注中的思考、体验中的发现,最终以感悟提升自身的品味。
三、表现自我 张扬个性 :作文是最具有个性的思维创造活动,因此,它需要足够的自由宽松的环境。学生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真善美,用饱含真情的笔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显示出美好的人情美、人性美,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泪水。
四、大量阅读 有益写作 :多姿多彩的写作必须以大量的阅读为前提。由于有了大量的阅读基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快。
关键词: 亲近自然 品味生活 表现自我 大量阅读
生活不是写作的唯一源头,但却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泉源。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生活中捕捉灵感的“火花”, 就能给笔端插上自由灵动的翅膀。
一、亲近自然 情有所依
学生能让自己的情感有所寄予,源于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十三、四岁的少年,童心未泯,极具自然形态。如果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最易与大自然的景色交流相应,获得成人所未有的和谐统一。由于处在农村的缘故,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不多,但农村也有农村生活特有的风采,因此我时常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农村特有的风光和风俗,以及这几年来的新变化。为了使学生有一份轻松的心情,我预先给学生说定,不写作文。但有些学生还是写来了内容翔实、文笔优美的作文。可见他们是有话可说、不吐不足以为快了。
例:两年前早春时节,笔者上了一堂作文课,让学生描写大自然。接着我写了描写的要求:(1)色彩(2)层次(3)时令(4)当日气候对其影响。随即带着学生来到一个高坡上,远眺了铺展在脚下的田野、村落、河水、一排排的绿树??然后我们回到教室,发给学生 人
手一张白纸,要求他们在半小时内以“初春的____”为题写一则写景的短文。临下课时,我随即抽查了三篇,意外的发现平时作文平平的学生,这次却写得比作文高手还要好,这是耐人寻味的。可见,同学们的作文水平的高低只是相对的。做教师的不应该把学生看死,而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材料,鼓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走进春天,学生就会发现:小草,摇着尖尖的脑袋东张西望;燕子,用它俏丽的尾巴剪开薄冰??大自然撩起了学生感情的波澜,勾起了学生的遐思妙想。这样,手跟不上心,心又指挥手快写,写作冲动就出现了,作文就成了一种快意的自我表达,笔端所流动的“色彩”才格外的丰富多彩。
二、品味生活 感悟人生
作文需要学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更需要关注中的思考、体验中的发现,最终以感悟提升自身的品味。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作文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知写什么,即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二是不知怎么写,即无从下笔,无能为力。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而要经常性地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开展活动的确是一件不可能也不科学的事,所以我们必须用变通的方法来寻求出路,新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这一块填补和完善了它。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持续不间断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综合性语文活动开展,开创生动活泼的作文写作新局面,让学生在充满身心的写作活动中不断提高作文水平;让学生跳出被动学习的怪圈,指导他们在活动中去积累素材,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从而达到作文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把写作当作一件愉快的事。
为了让学生体会亲情、友情的可贵,设计了以下三组语文活动:第一组活动为童心永驻,爱心长存。第二组活动为架起心灵桥梁,亲情回归。第三组活动为过集体生日,友情体验。
三组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求学生写出一份小结,可侧重谈对本序列活动的认识和感受,也可提出设想和建议。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大大强化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父母的感激、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
三、表现自我 张扬个性
作文是最具有个性的思维创造活动,因此,它需要足够的自由宽松的环境。在思想积极健康的前提下,写什么,怎样写,表达什么,怎样表达都是自己的事,纯属个人的喜好,教师无须干涉。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身心发展处于特殊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一个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愿意与同伴交流,却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甚至出现叛逆情绪,这时他们特别渴望有一个属于自
己的小天地,哪怕是一个加锁的抽屉,一本得到别人承诺而不随意翻阅的日记本,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独立地位的确认,人格受到尊重而产生满意之情,而不希望成人的管教约束,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假如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建立一种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毫无疑问会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无限乐趣,而不是痛苦,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常提倡学生写心理笔记,以此提供让他们“我手写我心”的场所。 就是在自愿保密的前提下,写想写而又不愿示人的东西,师生之间作交流。试想,学生拥有了一份自由的心灵,一方灵动的空间,学生又怎么不会在文中摆脱思想束缚,放飞个性呢?日积月累,“我手写我心”又怎么会可望而不可及?
学生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真善美,用饱含真情的笔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显示出美好的人情美、人性美,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泪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文也有了情感的载体。
四、大量阅读 有益写作
多姿多彩的写作必须以大量的阅读为前提。古人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之谈,联系实际来看,中学生中的写作尖子从阅读开始走上写作道路,以至成名成家可谓不少,像韩寒、金今、张天天等。许多作家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开始只是对阅读感兴趣,读多了,积累了语感,自然就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开始写了。由于有了大量的阅读基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快,因为在他们那里,作文不再是一种苦差使,不再是搜索枯肠的挤牙膏,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抒写心灵的园地,联系社会的纽带,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学校订购了大量的报纸、期刊等,开设了含金量极高的阅览课,还打算建电子阅览室,给学生提供较为完美的“读书屋”, 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读书屋中尽情地读书,在写作园地全方位地展现自己的精彩!
综合所述,要让作文闪烁自由灵动的生活色彩,让笔尖插上丰满有力的翅膀,而不再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需要我们教师冲破传统的枷锁,因为生活是写作之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自我,走向书本??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的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作文二:《拥抱生活,让作文返璞归真》3500字
拥抱生活,让作文返璞归真
幢教学大参考.作文教学
同的性格和爱好,但只要不甘平庸.有所追求.就一定 会使他们成就不同的辉煌
对同一件事,同一种事物,同一个人.每个人都会有 自己的看法,而这看法绝不会完全相同.把自己的观察, 情感,思考真实地写出来.也就绝不会与另外一个人完 全相同.这样每个人的个性也就在作文中显现出来了. 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呈现多元化,多角 度,多方位,学生个性化作文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作文评价力求个性化 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 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个性.学生个性差异是客观存 在的.就像自然界中每一片树叶那样都不同.苏霍姆林 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而写作是人 类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真实 写照和思想的外化.那么.写作就毫无疑问地要表现自 己固有的个性.因此教师评价学生作文一定要关注学 生的个体差异,因入而异,因文而异,一定要爱护学生 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凸现学生是学习 和发展的主体地位.千万不能认为我们教师的评价就 是权威性的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 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教师来说.赞美学生是 一
种感情投入,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 源泉教师的一个笑脸.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或者一次 诚恳的期望,都会触及学生的心灵,甚至震撼.因此,教
师对每个学生的习作,都应在不同程度上,采取多种方 式给予赏识.同时,我们要尊重学生作文中独特的感 受.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以评价来激发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使学生写出更好的习作. 所以教师在作文个性化评价中的角色就是学生的合作 者,引导者,激勋者,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关系是和 谐的.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必须努力打破"道德评价 观","结构评价观"等传统的作文评价观念.形成重思 维,重语言,重情感的个性化作文评价观. 个性化作文应当是鲜活的生命律动,是生命激情 的燃烧与释放.是写作主体的思想流泉浇洒在客观外 物上生长出的绚烂花朵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部制订,2003年4月第l版.
82
?顾之川:《新课程与语文个性化教学》,人民教育 出版社.20o1年版
?倪文福,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6年6月第l版. ?刘冬梅:《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个性化作文教 学》,《中学语文?教师版》,2009年第4期. f作者通联:甘肃陇西一中1
拥抱生活,让作文返璞归真
画石坚
生活不是写作的唯一源头.但却是写作永不枯竭 的源泉.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的点点滴滴.在生活中捕捉灵感的"火花".就能给笔端
插上自由灵动的翅膀.
一
,
亲近自然情有所依
学生能让自己的情感有所寄予,源于生活的点点 滴滴.十三四岁的少年,童心未泯,极具自然形态.如果 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最容易与 大自然的景色交流相应,获得成人难以企及的和谐统 一
.
由于处在农村,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不多.但 农村也有农村生活特有的风采.因此我时常鼓励学生 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农村特有的风光和风俗.以及这 几年来的新变化为了使学生有一份轻松的心情,我预 先给学生说定.不写作文.但有些学生还是写出了内容 详实,文笔优美的作文.可见他们是有话可说,不吐不 足以为快了
两年前早春时节.笔者上了一堂作文课.,L上学生描 写大自然.我规定了描写的要求:(1)色彩(2)层玖(3)时 令(4)当日气候对其影响.随即带着学生来到一个高坡 上,远眺了铺展在脚下的田野,村落,河水,一排排的绿 树……然后我们回到教室,发给学生人手一张白纸.要 求他们在半小时内以"初春的一
"为题写一则写景的
短文.临下课时,我随即抽查了三篇,意外地发现平时作 文平平的学生.这次却写得比作文高手还要好.这是耐 人寻味的.可见.同学们的作文水平的高低只是相对的, 做教币的不应该把学生看死.而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 条件,提供材料.鼓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走进春天,学生就会发现:小草,摇着尖尖的脑袋 东张西望:燕子.用它俏丽的尾巴剪开薄冰……大自然 撩起了学生感情的波澜.勾起了学生的遐思妙想.这样, 手跟不上心,心又指挥手快写,写作冲动就出现了,作 文就成了一种快意的自我表达,笔端所流动的"色彩" 才格外的丰富多彩.
二,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作文需要学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更需要在关注 中思考,在体验中发现.最终以感悟提升自身的品味.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写作困难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知写什么,即无事可写. 无话可说;二是不知怎么写.即无从下笔,无能为力.解 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 的活动,经常性地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开展活动的确不 是一桩易事.所以我们须变通方法来寻求出路.新教 材中的综合性活动填补了这一空缺.这样我们可以 通过持续不间断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性语文 活动开展.开创生动活泼的作文写作新局面.让学生 在身心愉快的写作活动中不断提高作文水平:让学生 眺出被动学习的怪圈,指导他们在活动中去积累素材. 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从而达到作文兴趣提高,表达能 力增强,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把写 作当作一件愉快的事.
为了让学生体会亲情,友情的可贵.笔者设计了以 下三组语文活动:第一组活动为童心永驻.爱心长存. 第二组活动为架起心灵桥梁.亲情回归.第三组活动为 过集体生日.友情体验.
三组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求学生写出一份小结,可 侧重谈对本序列活动的认识和感受.也可提出设想和
建议.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大大强化了 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父母的感激,对生活的观察,对 人生的感悟
三,表现自我张扬个性
作文是最具有个性的思维创造活动.因此,它需要 足够自由宽松的环境.在思想积极健康的前提下,写什 么.怎样写,表达什么,怎样表达都是自己的事.纯属个 人的喜好.教师无须过多干涉.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身心发展处于特殊时期. 教学大参考?作文教学lIII
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一个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 间.愿意与同伴交流.却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甚至出现 叛逆情绪.他们特别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哪 怕是一个加锁的抽屉.一本得到别人承诺而不随意翻 阅的日记本.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独立地位的确 认,人格受到尊重而产生满足之感.在这样的条件下, 假如能够在作文教学中建立一种和谐融洽平等的师 生关系,毫无疑问会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无限乐趣,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常提倡学生写心理笔 记.以此提供让他们"我手写我心"的场所.就是在自 愿保密的前提下.写想写而又不愿示人的东西,师生之 间作交流.试想,学生拥有了一份自由的心灵,一方灵 动的空间.又怎么不会在文中摆脱思想束缚.放飞个性 呢?日积月累."我手写我心"又怎么会可望而不可及? 学生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真善美.用饱含真 情的笔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显示出美好的人情美, 人性美.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泪水."世事洞 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也有了情感的载体.
四,大量阅读有益写作
多姿多彩的写作必须以大量的阅读为前提.古人 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之谈.联系实际来看,中学生中的 写作尖子从阅读开始走上写作道路.以至成名成家可 谓不少.像韩寒,金今,张天天等.许多作家也有类似的 经历,他们开始只是对阅读感兴趣,读多了,积累了语 感,自然就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开始写了.由 于有了大量的阅读基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快. 因为在他们那里.作文不再是一种苦差使.不再是搜索 枯肠的挤牙膏,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抒写 心灵的园地.联系社会的纽带.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 分.近几年来,学校订购了大量的报纸,期刊等,开设了 含金量极高的阅览课,还打算建电子阅览室.给学生提 供较为完美的"读书屋".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在书屋中 尽情地读书.在写作园地全方位地展现自己的精彩! 综合所述.要让作文闪烁自由灵动的生活色彩.让 笔尖插上丰满有力的翅膀.而不再成为学生沉重的负 担.需要]教师冲破传统的枷锁.因为生活是写作之 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自 我.走向书本……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的路越走越顺. 越走越宽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沛县王店中学1
83曩
作文三:《作文教学返璞归真》4400字
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2014.6.10)
屠甸中学 刘红霞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作文教学返璞归真,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返璞归真 回归生活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然而近几年来,作文教学却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使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 《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较,要求已降低了许多。然而,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也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
然而我们初中的写作教学却出现了很大的误区,纵观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实际,将会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活动并不是“真实的作文”,而是“编造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活动不是出于一种表达的需要,而是为文而文,不少学生为了编造作文,有的结合课文“套”,有的仿照优秀作文“摹”,还有的干脆“抄”别人的作文。老师们的作文教学也很少顾及“源头活水”的获取能力和“下锅之米”的收集技巧,绝大多数的创作只是在训练写作技巧,没有足够的生活素材作铺垫,写出来的作品要么内容贫乏,假大空,要么素材单一老套,缺乏新意,缺乏真情实感。虽然阅读可以协助学生学习写作,但是通过阅读获取的不是生活的“源”而是“流”——是作家在“彼时彼地”通过他们自身体验所获得的“生活”,而非学生自己体验所得的生活。亲历的生活和从文章里读到的生活,在色彩与感受、深度与力度上,不可相提并论。要让学生真正写出有质感的文章,还是要放学生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让他们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情去体验、用脑去思索。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作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什么是生活?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就是吃饭穿衣、上课放学、打球玩耍,斗嘴闲聊??如果注意挖掘和感受,在这些生活中,完全能提炼出有益的写作材料。不能一提到反映生活,就必须是“有意义的事”。因此,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生活素材,是教师进行“前”作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
一、观察自然,感受多彩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世界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急待他去发现;有广博的大社会,急待他去探讨。什么四季鲜艳夺目的花草树木,什么光怪陆离的虫鱼禽兽,什么变化莫测的风霜雨雪,什么奇妙伟大的日月星辰,都是儿童知识的宝库。”“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呢?
运用“眼、耳、鼻、舌、手”感受和体验生活,是最基本的方法。写作要依靠“字、词、句、段、篇”不错,但如果以此为窠臼,就不能在现实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求发展,只能在文字构成的方寸之间修修补补。从而忽视了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事实上,“字、词、句、段、篇”是以丰富复杂的生活为前提的。运用“眼、耳、鼻、舌、手”感受和体验生活,是获取生活素材的基本途径,并因此特别着重在作文“前”教授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的方法。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为我们充分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而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要求描摹现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的一种景致,希望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还有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也是如此。而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课前带着学生到校园里采风,课上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学生校园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景色的变化,同时出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片段,引导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并展开想象勾勒,不仅能言之有物,而且能言之有情了。
二、认识家庭,体会温暖。
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生活时间最长的摇篮,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果要谈感触,无论是婴儿时代还是少年时代,人的情感最直接的影响者就是家庭成员。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只要一个细微的眼神、动作,就能让细心的人有所察觉。而这里的成员中,被关注最多,感恩最多的恐怕就是母亲,显然这对于写作的选材来说是比较单一的。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与家庭生活,悉心体悟家中每一个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激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许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写出了精彩的习作。比如有这样一篇写父亲的作品:
一时,我竟不知该如何落笔!“爸爸”这个称呼,我唤了十几年,是那样地熟悉与亲切。但,面对照片中的他,不由得产生一种距离感——爸爸的声音尽管熟悉,回旋在我耳畔,但他的笑容却在我的脑中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我对爸爸产生一丝陌生感。
是我不够关心爸爸吗?是我的“视界”产生了改变吗?还是我让爸爸为我过度操心了呢?……我开始反思,带着一种罪恶感……
细细回想,是啊!有哪次,我做事不是靠爸爸打头阵呢?什么时候,我可以脱离爸爸,独自生活?……从小到大,爸爸总是替我分担,教我看懂人生,鼓励我奋勇向前……给予了我最大程度的父爱。
记得,有一次,我摔倒在了学校的大操场上。指甲缝里,满满的一排煤渣,痛得我既流血又流泪。爸爸闻讯,火速赶来,把我带回了家。慈母般地替我包扎伤口,买药……他的动作轻柔且温和,让人感到舒适与温馨……
这一篇不算优秀的作文,选取了学生们平时可能忽视的题材(写父亲与写母亲相比,学生大多愿意写母亲),让学生去观察,去感受,亲情的天平自然平衡了许多,作品所蕴含的的情感也在平时的细微观察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参与生活,体验苦乐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生活是个万花筒,万紫千红,酸甜苦辣,善恶美丑,光怪陆离,无所不有,这一切都为学生作文创设了环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活动,开辟自由的、快乐的习作空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去体验,在愉悦的状态下,笔尖飞扬,抒发真情。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情境中进行习作训练,既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比如一年一度的野炊,这是乡下孩子特有的体验生活的活动, 初中学生野炊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活动开始前早已分好工,甲带锅、乙带碗、丙带菜、丁带柴,活动开始时谁淘米、谁洗菜、谁搭灶、谁生火,学生活动人人参与,既体验了做饭的辛苦,又感受到享受劳动成果的乐趣。而将这些独特的体验融进自己的写作中,文章将不再空洞无物,反而有血有肉,有情有趣了。
四、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只有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学生才能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外的社会才是“大社会”。学校必须与“大社会”的生活“息息相连”,“血脉相通”,“打成一片”。所以学校教育不但要反映社会生活的要求,而且必须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整天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学生感到无事可写,教师也自然感到无题可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如新农村建设,社区组织的精彩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活动,政府出台的五水共治工程在小镇的实施状况,指导学生思考这些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这些事是怎样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又是怎样的??总之,我们尽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他们怀着真挚的情感去观察、去体味,使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写;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学生
听广播、看电视,特别是收看新闻节目,让学生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最新消息,从而积累较多的写作材料,服务于作文。
听过海盐教研室主任朱益群老师的报告,他给自己的学生出题写作《街边拐角处》,让学生去观察街角文化,感悟世态人情,思辨社会美丑,他曾经让自己的儿子去观察一个乞丐行乞,并由此引导儿子去观察生活,思索人生。而我们的写作教学在这些方面如果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眼界开阔了,观察也由眼睛转向心灵,从灵魂深处对世界、对人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思考,那么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就达到了,同时通过分析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学生就逐步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方面的教学在听陈丽琼老师的一堂在作文课时,也有同等感触。她上的这节作文课是《多角度,巧立意》,其间使用了今年特别流行的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分析社会上流行的“星星热”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去观察,去思索,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而思想的深度、广度更是有了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时,有了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真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总之,知识来源于生活,创造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走进生活,用心感受,发掘写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语文的写作教学之路将步步生莲,学生的创作之旅将处处生花!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谭德礼:《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3期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杜殿坤编译2008年3月
[4] 《如何引导农村学生拓展写作空间,写好生活中经历的事?》《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5] 《如何充分发挥日记在提高写作能力中的作用?》《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文四:《作文-返璞归真》8600字
作文:返璞归真
篇一:学生作文应该返璞归真
龙源期刊网 .
学生作文应该返璞归真
作者:蒙雅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11期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十年,从刚登上讲台的踌躇满志到“山穷水复疑无路”。起初从教的那几年,说句心里话,似乎感觉自己不是当教师的料子,真的有点想要放弃了。这其中的主要根由是教学生写作文他们却无从下手,给他们在课堂上把写作文的理论反复讲了,等交上来一看,真让人不可理喻,他们要么一字不漏的从作文选刊上搬到作文本上,要么是东拼西凑,前言不搭后语。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地照抄他人的作文,使人啼笑皆非。记得有次我布置了一篇题目是《我的奶奶》的作文,有位同学在作文中说他的奶奶去世已两年了,他非常想念奶奶等之类的话,当时我为此而感动,以至于在课余为这位同学进行了思想开导,这之后的第三天因天下雨,有位约莫六十左右的老奶奶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拎着一双雨鞋站在校门口,放学了家里大人们陆续将自家孩子接走,这位老奶奶急忙走到五年级教室门前说:“我的孙子怎么不在啊”,我忙上前问道:“你的孙子叫啥名字”,
老人说叫王某,我当时愕然了,这位学生不是说他奶奶两年前早去世了吗,下午上课之余我又将王某叫到办公室一问才知他奶奶并没有去世,作文内容是他抄的,此时我真的心里难受,学生照本宣科到如此地步是谁之过,我陷入到深思之中。学生们的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每位做教师的反思啊~
由于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这些年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评估以及和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影响下,我们的写作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乎教师们在平时将常见的应试作文的三大类(家庭、学校、社会)分类让他们死记硬背以便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如此一来,孰不知却造成了“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反作用了。
很坦白地说,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认为,要敢于和善于突破已经形成的误区,弘扬“真实”的写作教学思想,应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写作进行减负
给他们在布置作文时,让他们尽量写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要求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话把一件事情完整的陈述清楚即可。一定叫他们说真话说实话,千万不能说假话说空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绝不要给他们字数上的限制。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外物
学生作文时的素材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客观生活,离开了实实在在的生活要进行写作,那几乎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要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物,注意观察每一事物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果等过程,然后把这一过程记在日记里。让他们
篇二:拥抱生活,让作文返璞归真
拥抱生活,让作文返璞归真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王店中学 石坚
作者简介:石坚,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5月生,江苏沛县人,上海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和教
师教育,县优秀教育工作者。邮箱:xzpxsj@126.电话:15895250154邮编:221623单位名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王店中学
摘要:本文认为学生作文写作的培养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亲近自然 情有所依 :学生能让自己的情感有所寄予,源于对生活的点点滴滴。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最易与大自然的景色交流相应,获得成人所未有的和谐统一。
二、品味生活 感悟人生:作文需要学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更需要关注中的思考、体验中的发现,最终以感悟提升自身的品味。
三、表现自我 张扬个性 :作文是最具有个性的思维创造活动,
因此,它需要足够的自由宽松的环境。学生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真善美,用饱含真情的笔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显示出美好的人情美、人性美,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泪水。
四、大量阅读 有益写作 :多姿多彩的写作必须以大量的阅读为前提。由于有了大量的阅读基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快。
关键词: 亲近自然品味生活表现自我大量阅读
生活不是写作的唯一源头,但却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泉源。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生活中捕捉灵感的“火花”, 就能给笔端插上自由灵动的翅膀。
一、亲近自然 情有所依
学生能让自己的情感有所寄予,源于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十三、四岁的少年,童心未泯,极具自然形态。如果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最易与大自然的景色交流相应,获得成人所未有的和谐统一。由于处在农村的缘故,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不多,但农村也有农村生活特有的风采,因此我时常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农村特有的风光和风俗,以及这几年来的新变化。为了使学生有一份轻松的心情,我预先给学生说定,不写作文。但有些学生还是写来了内容翔实、文笔优美的作文。可见他们是有话可说、不吐不足以为快了。
例:两年前早春时节,笔者上了一堂作文课,让学生描写大自然。接着我写了描写的要求:(1)色彩(2)层次(3)时令(4)当日气候对其影响。随即带着学生来到一个高坡上,远眺了铺展
在脚下的田野、村落、河水、一排排的绿树??然后我们回到教室,发给学生 人
手一张白纸,要求他们在半小时内以“初春的____”为题写一则写景的短文。临下课时,我随即抽查了三篇,意外的发现平时作文平平的学生,这次却写得比作文高手还要好,这是耐人寻味的。可见,同学们的作文水平的高低只是相对的。做教师的不应该把学生看死,而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材料,鼓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走进春天,学生就会发现:小草,摇着尖尖的脑袋东张西望;燕子,用它俏丽的尾巴剪开薄冰??大自然撩起了学生感情的波澜,勾起了学生的遐思妙想。这样,手跟不上心,心又指挥手快写,写作冲动就出现了,作文就成了一种快意的自我表达,笔端所流动的“色彩”才格外的丰富多彩。
二、品味生活 感悟人生
作文需要学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更需要关注中的思考、体验中的发现,最终以感悟提升自身的品味。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作文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知写什么,即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二是不知怎么写,即无从下笔,无能为力。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而要经常性地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开展活动的确是一件不可能也不科学的事,所以我们必须用变通的方法来寻求出路,新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这一块填补和完
善了它。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持续不间断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综合性语文活动开展,开创生动活泼的作文写作新局面,让学生在充满身心的写作活动中不断提高作文水平;让学生跳出被动学习的怪圈,指导他们在活动中去积累素材,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从而达到作文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把写作当作一件愉快的事。
为了让学生体会亲情、友情的可贵,设计了以下三组语文活动:第一组活动为童心永驻,爱心长存。第二组活动为架起心灵桥梁,亲情回归。第三组活动为过集体生日,友情体验。
三组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求学生写出一份小结,可侧重谈对本序列活动的认识和感受,也可提出设想和建议。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大大强化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父母的感激、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
三、表现自我 张扬个性
作文是最具有个性的思维创造活动,因此,它需要足够的自由宽松的环境。在思想积极健康的前提下,写什么,怎样写,表达什么,怎样表达都是自己的事,纯属个人的喜好,教师无须干涉。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身心发展处于特殊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一个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愿意与同伴交流,却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甚至出现叛逆情绪,这时他们特别渴望有一个属于自
己的小天地,哪怕是一个加锁的抽屉,一本得到别人承诺而不随
意翻阅的日记本,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独立地位的确认,人格受到尊重而产生满意之情,而不希望成人的管教约束,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假如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建立一种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毫无疑问会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无限乐趣,而不是痛苦,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常提倡学生写心理笔记,以此提供让他们“我手写我心”的场所。 就是在自愿保密的前提下,写想写而又不愿示人的东西,师生之间作交流。试想,学生拥有了一份自由的心灵,一方灵动的空间,学生又怎么不会在文中摆脱思想束缚,放飞个性呢,日积月累,“我手写我心”又怎么会可望而不可及,
学生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真善美,用饱含真情的笔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显示出美好的人情美、人性美,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泪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文也有了情感的载体。
四、大量阅读 有益写作
多姿多彩的写作必须以大量的阅读为前提。古人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之谈,联系实际来看,中学生中的写作尖子从阅读开始走上写作道路,以至成名成家可谓不少,像韩寒、金今、张天天等。许多作家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开始只是对阅读感兴趣,读多了,积累了语感,自然就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开始写了。由于有了大量的阅读基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快,因为在他
们那里,作文不再是一种苦差使,不再是搜索枯肠的挤牙膏,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抒写心灵的园地,联系社会的纽带,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学校订购了大量的报纸、期刊等,开设了含金量极高的阅览课,还打算建电子阅览室,给学生提供较为完美的“读书屋”, 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读书屋中尽情地读书,在写作园地全方位地展现自己的精彩~
综合所述,要让作文闪烁自由灵动的生活色彩,让笔尖插上丰满有力的翅膀,而不再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需要我们教师冲破传统的枷锁,因为生活是写作之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自我,走向书本??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的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篇三:作文教学返璞归真
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2014.6.10)
屠甸中学 刘红霞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作文教学返璞归真,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返璞归真 回归生活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
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然而近几年来,作文教学却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使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较,要求已降低了许多。然而,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也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
然而我们初中的写作教学却出现了很大的误区,纵观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实际,将会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活动并不是“真实的作文”,而是“编造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活动不是出于一种表达的需要,而是为文而文,不少学生为了编造作文,有的结合课文“套”,有的仿照优秀作文“摹”,还有的干脆“抄”别人的作文。老师们的作文教学也很少顾及“源头活水”的获取能力和“下锅之米”的收集技巧,绝大多数的创作只是在训练写作技巧,没有足够的生活素材作铺垫,写出来的作品要么内容贫乏,假大空,要么素材单一老套,缺乏新意,缺乏真情实感。虽然阅读可以协助学生学习写作,但是通过阅读获取的不是生活的“源”而是“流”——是作家在“彼时彼地”通过他们自身体验所获得的“生活”,而非学生自己体验所得的生活。亲历的生活和从文章里读到的生活,在色彩与感受、深度与力度上,不可相提并论。要让学生真
正写出有质感的文章,还是要放学生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让他们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情去体验、用脑去思索。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作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什么是生活,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就是吃饭穿衣、上课放学、打球玩耍,斗嘴闲聊??如果注意挖掘和感受,在这些生活中,完全能提炼出有益的写作材料。不能一提到反映生活,就必须是“有意义的事”。因此,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生活素材,是教师进行“前”作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
一、观察自然,感受多彩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世界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急待他去发现;有广博的大社会,急待他去探讨。什么四季鲜艳夺目的花草树木,什么光怪陆离的虫鱼禽兽,什么变化莫测的风霜雨雪,什么奇妙伟大的日月星辰,都是儿童知识的宝库。”“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呢,
运用“眼、耳、鼻、舌、手”感受和体验生活,是最基本的方
法。写作要依靠“字、词、句、段、篇”不错,但如果以此为窠臼,就不能在现实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求发展,只能在文字构成的方寸之间修修补补。从而忽视了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事实上,“字、词、句、段、篇”是以丰富复杂的生活为前提的。运用“眼、耳、鼻、舌、手”感受和体验生活,是获取生活素材的基本途径,并因此特别着重在作文“前”教授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的方法。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为我们充分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而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要求描摹现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的一种景致,希望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还有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也是如此。而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课前带着学生到校园里采风,课上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学生校园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景色的变化,同时出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片段,引导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并展开想象勾勒,不仅能言之有物,而且能言之有情了。
二、认识家庭,体会温暖。
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生活时间最长的摇篮,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果要谈感触,无论是婴儿时代还是少年时代,人的情感最直接的影响者就是家庭成员。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只要一个细微的眼神、动作,就能让细心的人有所察觉。
而这里的成员中,被关注最多,感恩最多的恐怕就是母亲,显然这对于写作的选材来说是比较单一的。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与家庭生活,悉心体悟家中每一个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激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许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写出了精彩的习作。比如有这样一篇写父亲的作品:
一时,我竟不知该如何落笔~“爸爸”这个称呼,我唤了十几年,是那样地熟悉与亲切。但,面对照片中的他,不由得产生一种距离感——爸爸的声音尽管熟悉,回旋在我耳畔,但他的笑容却在我的脑中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我对爸爸产生一丝陌生感。
是我不够关心爸爸吗,是我的“视界”产生了改变吗,还是我让爸爸为我过度操心了呢,??我开始反思,带着一种罪恶感??
细细回想,是啊~有哪次,我做事不是靠爸爸打头阵呢,什么时候,我可以脱离爸爸,独自生活,??从小到大,爸爸总是替我分担,教我看懂人生,鼓励我奋勇向前??给予了我最大程度的父爱。
记得,有一次,我摔倒在了学校的大操场上。指甲缝里,满满的一排煤渣,痛得我既流血又流泪。爸爸闻讯,火速赶来,把我带回了家。慈母般地替我包扎伤口,买药??他的动作轻柔且温和,让人感到舒适与温馨??
这一篇不算优秀的作文,选取了学生们平时可能忽视的题材(写父亲与写母亲相比,学生大多愿意写母亲),让学生去观察,去感受,亲情的天平自然平衡了许多,作品所蕴含的的情感也在平时的细微观察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参与生活,体验苦乐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生活是个万花筒,万紫千红,酸甜苦辣,善恶美丑,光怪陆离,无所不有,这一切都为学生作文创设了环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活动,开辟自由的、快乐的习作空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去体验,在愉悦的状态下,笔尖飞扬,抒发真情。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情境中进行习作训练,既有益于学生的身(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作文:返璞归真)心健康,又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比如一年一度的野炊,这是乡下孩子特有的体验生活的活动, 初中学生野炊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活动开始前早已分好工,甲带锅、乙带碗、丙带菜、丁带柴,活动开始时谁淘米、谁洗菜、谁搭灶、谁生火,学生活动人人参与,既体验了做饭的辛苦,又感受到享受劳动成果的乐
趣。而将这些独特的体验融进自己的写作中,文章将不再空洞无物,反而有血有肉,有情有趣了。
四、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只有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学生才能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外的社会才是“大社会”。学校必须与“大社会”的生活“息息相连”,“血脉相通”,“打成一片”。所以学校教育不但要反映社会生活的要求,而且必须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整天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学生感到无事可写,教师也自然感到无题可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如新农村建设,社区组织的精彩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活动,政府出台的五水共治工程在小镇的实施状况,指导学生思考这些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这些事是怎样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又是怎样的??总之,我们尽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他们怀着真挚的情感去观察、去体味,使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写;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学生
听广播、看电视,特别是收看新闻节目,让学生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最新消息,从而积累较多的写作材料,服务于作文。
听过海盐教研室主任朱益群老师的报告,他给自己的学生出题
写作《街边拐角处》,让学生去观察街角文化,感悟世态人情,思辨社会美丑,他曾经让自己的儿子去观察一个乞丐行乞,并由此引导儿子去观察生活,思索人生。而我们的写作教学在这些方面如果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眼界开阔了,观察也由眼睛转向心灵,从灵魂深处对世界、对人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思考,那么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就达到了,同时通过分析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学生就逐步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方面的教学在听陈丽琼老师的一堂在作文课时,也有同等感触。她上的这节作文课是《多角度,巧立意》,其间使用了今年特别流行的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分析社会上流行的“星星热”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去观察,去思索,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而思想的深度、广度更是有了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时,有了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真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总之,知识来源于生活,创造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走进生活,用心感受,发掘写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语文的写作教学之路将步步生莲,学生的创作之旅将处处生花~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谭德礼:《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
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3期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杜殿坤编译2008年3月
[4] 《如何引导农村学生拓展写作空间,写好生活中经历的事,》《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5] 《如何充分发挥日记在提高写作能力中的作用,》《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文五:《让作文返璞归真》11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让作文返璞归真
作者:苏素芬
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4年第12期
摘要:作文来源于生活,开展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的同时,去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让作文返璞归真、回归生活的教学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生活化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是让小学生说、写的作文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使得作文教学始终贯穿于小学生生活当中,让小学生能够在生活感悟当中学会探索、实践与创新,并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其生活中真实的一面。然而,现阶段的小学作文教学,由于许多教师过于追求考试成绩,导致作文教学功利、刻板,学生作文严重缺乏活力,过分模仿课本或者范文当中的内容,完全偏离了小学生的真实生活。小学作文是学生整个作文生涯的重要启蒙阶段,要想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教师就必须要采取对应的策略,使得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真正去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写出具有真实化感情的文章。
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生活即教育”,要想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广大教师必须要不断培养学生认知生活、发现生活的良好习惯,使得学生真正成为生活当中的有心人,在感悟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中,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积累写作的素材。比如,让学生写“公园的春天”,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去公园参观,去感受公园中春天的味道,让学生去主动了解公园中春天有哪些特别的景色,学生自己观察的内容自然就能够成为其写作的素材。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指引学生,教会学生多看、多想,对生活周围的点点滴滴留心观察,在不断观察的同时进行不断的积累,最终在习惯的帮助下,真正成为生活当中的有心人,学生的作文自然就能够与生活进行有机的联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的真谛,帮助学生真正融入到生活当中,在生活当中能够有自然情感的流露,比如,植树节组织学生去进行植树、浇水活动;重阳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进行表演活动等。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要不断培养小学生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才能够让他们写作出来的作文具有思想与内容。
二、整合游戏开展生活化写作教学
游戏是每一个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基于此,教师倘若将小学生生活当中常见的一些游戏融入到作文教学当中,不但能够有效满足小学生对于游戏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激发起来,可谓一举两得。比如,笔者在一堂作文课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进入到教学的主体,而是将学生都带到了操场中,让学生将自己生活当中经常玩的游戏道具拿出来进行游戏。学生异常高兴,他们有的一起踢足球、有的一起打篮球、有的一起跳皮
作文六:《拥抱生活,让作文返璞归真.doc》2900字
拥抱生活,让作文返璞归真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王店中学 石坚 作者简介:石坚,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5月生,江苏沛县人,上海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和教师教育,县优秀教育工作者。邮箱:xzpxsj@126. 电话:15895250154
邮编:221623 单位名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王店中学
摘要:本文认为学生作文写作的培养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亲近自然 情有所依 :学生能让自己的情感有所寄予,源于对生活的点点滴滴。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最易与大自然的景色交流相应,获得成人所未有的和谐统一。
二、品味生活 感悟人生:作文需要学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更需要关注中的思考、体验中的发现,最终以感悟提升自身的品味。
三、表现自我 张扬个性 :作文是最具有个性的思维创造活动,因此,它需要足够的自由宽松的环境。学生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真善美,用饱含真情的笔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显示出美好的人情美、人性美,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泪水。
四、大量阅读 有益写作 :多姿多彩的写作必须以大量的阅读为前提。由于有了大量的阅读基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快。
关键词: 亲近自然 品味生活 表现自我 大量阅读
生活不是写作的唯一源头,但却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泉源。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生活中捕捉灵感的“火花”, 就能给笔端插上自由灵动的翅膀。
一、亲近自然 情有所依
学生能让自己的情感有所寄予,源于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十三、四岁的少年,童心未泯,极具自然形态。如果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最易与大自然的景色交流相应,获得成人所未有的和谐统一。由于处在农村的缘故,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不多,但农村也有农村生活特有的风采,因此我时常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农村特有的风光和风俗,以及这几年来的新变化。为了使学生有一份轻松的心情,我预先给学生说定,不写作文。但有些学生还是写来了内容翔实、文笔优美的作文。可见他们是有话可说、不吐不足以为快了。
例:两年前早春时节,笔者上了一堂作文课,让学生描写大自然。接着我写了描写的要求:(1)色彩(2)层次(3)时令(4)当日气候对其影响。随即带着学生来到一个高坡上,远眺了铺展在脚下的田野、村落、河水、一排排的绿树??然后我们回到教室,发给学生 人
1
手一张白纸,要求他们在半小时内以“初春的____”为题写一则写景的短文。临下课时,我随即抽查了三篇,意外的发现平时作文平平的学生,这次却写得比作文高手还要好,这是耐人寻味的。可见,同学们的作文水平的高低只是相对的。做教师的不应该把学生看死,而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材料,鼓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走进春天,学生就会发现:小草,摇着尖尖的脑袋东张西望;燕子,用它俏丽的尾巴剪开薄冰??大自然撩起了学生感情的波澜,勾起了学生的遐思妙想。这样,手跟不上心,心又指挥手快写,写作冲动就出现了,作文就成了一种快意的自我表达,笔端所流动的“色彩”才格外的丰富多彩。
二、品味生活 感悟人生
作文需要学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更需要关注中的思考、体验中的发现,最终以感悟提升自身的品味。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作文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知写什么,即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二是不知怎么写,即无从下笔,无能为力。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而要经常性地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开展活动的确是一件不可能也不科学的事,所以我们必须用变通的方法来寻求出路,新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这一块填补和完善了它。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持续不间断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综合性语文活动开展,开创生动活泼的作文写作新局面,让学生在充满身心的写作活动中不断提高作文水平;让学生跳出被动学习的怪圈,指导他们在活动中去积累素材,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从而达到作文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把写作当作一件愉快的事。
为了让学生体会亲情、友情的可贵,设计了以下三组语文活动:第一组活动为童心永驻,爱心长存。第二组活动为架起心灵桥梁,亲情回归。第三组活动为过集体生日,友情体验。
三组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求学生写出一份小结,可侧重谈对本序列活动的认识和感受,也可提出设想和建议。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大大强化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父母的感激、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
三、表现自我 张扬个性
作文是最具有个性的思维创造活动,因此,它需要足够的自由宽松的环境。在思想积极健康的前提下,写什么,怎样写,表达什么,怎样表达都是自己的事,纯属个人的喜好,教师无须干涉。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身心发展处于特殊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一个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愿意与同伴交流,却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甚至出现叛逆情绪,这时他们特别渴望有一个属于自
2
己的小天地,哪怕是一个加锁的抽屉,一本得到别人承诺而不随意翻阅的日记本,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独立地位的确认,人格受到尊重而产生满意之情,而不希望成人的管教约束,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假如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建立一种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毫无疑问会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无限乐趣,而不是痛苦,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常提倡学生写心理笔记,以此提供让他们“我手写我心”的场所。 就是在自愿保密的前提下,写想写而又不愿示人的东西,师生之间作交流。试想,学生拥有了一份自由的心灵,一方灵动的空间,学生又怎么不会在文中摆脱思想束缚,放飞个性呢,日积月累,“我手写我心”又怎么会可望而不可及,
学生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真善美,用饱含真情的笔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显示出美好的人情美、人性美,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泪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文也有了情感的载体。
四、大量阅读 有益写作
多姿多彩的写作必须以大量的阅读为前提。古人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之谈,联系实际来看,中学生中的写作尖子从阅读开始走上写作道路,以至成名成家可谓不少,像韩寒、金今、张天天等。许多作家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开始只是对阅读感兴趣,读多了,积累了语感,自然就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开始写了。由于有了大量的阅读基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快,因为在他们那里,作文不再是一种苦差使,不再是搜索枯肠的挤牙膏,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抒写心灵的园地,联系社会的纽带,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学校订购了大量的报纸、期刊等,开设了含金量极高的阅览课,还打算建电子阅览室,给学生提供较为完美的“读书屋”, 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读书屋中尽情地读书,在写作园地全方位地展现自己的精彩~
综合所述,要让作文闪烁自由灵动的生活色彩,让笔尖插上丰满有力的翅膀,而不再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需要我们教师冲破传统的枷锁,因为生活是写作之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自我,走向书本??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的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3
作文七:《作文的本真是生活简单的返璞归真》1300字
作文的本真是生活简单的返璞归真
听于永正大师作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王雪芬
在2月28日,这个春意生发的季节里,我有幸聆听了于永正大师小学作文教学观摩研讨会现场。我怀着敬重、钦佩,更带着学习的心情,聆听了于永正大师的讲课报告。素有“中国苏霍姆林斯基”之誉的于永正老师以“生活”为源泉,使学生“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 这其中激情四溢的睿智老者——于永正,他那幽默的教学语言、精湛的驾驭课堂的技巧以及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使我聆听后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多年的作文教学困惑令我顿开茅塞~
我从教虽不算太长,但也算有几多年头了。之前,只是在一些杂志上看到过于老师的大作,从未近距离接触,更别说零距离了。今日一见可谓三生有幸~于老,一身庄重朴素的着装,一头银发,戴着一幅眼镜,一脸的智慧和慈祥。举止端庄、言谈和蔼可亲。大师,毫无专家教授的派头,谦逊得很;也没有那傲气十足的势头,和善得很、朴素得很、儒雅得很。
听完于老师的课,我感觉自己的眼睛一亮,是啊,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想让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前提应是,把作文课上得有声有色。令我折服的不仅仅是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更有他伟大的人格。
听了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指导课,我觉得我眼前一亮——找到作文指导课上自己的位置。小学生作文其实就是依托简单的生活和生活简单的本真~作为教师首先做一个善于发现者。于老师之所以能把作文课上得非常有意思。就是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于老师就认为写作很简单,教写作并不难,只要教师把作文课上得有意思,他强调有意思和有意义并不同,有意义不一定有意思,而有意思必定是有意义的。教师要把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发现到新奇生动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诚然,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陶行知先生曾大声呼吁:“要解放儿童的空间,提倡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活动中去。”因此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广泛地去关注生活,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事、物都要留意观察。引导学生到大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学语文。让学生走出封闭的空间,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观察大
自然的花草树木、风雨雷电、日出日落。这样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想、所感。为写出属于他们的闪耀个性色彩的作文奠定了基础。
聆听于永正大师讲习后。我深深明白:小学生作文是习作,习作不同于成人的创作,习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作文。虽然要求学生自能作文,那也是在教师指导之下,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提高,逐步达到自能作文。小学生作文不同于中学生作文,更不同于大学生作文。小学生作文时开始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求不能过高。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在“新课标”中已有明确的规定,在课程总目标中要求作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于永正大师不正是这样要求写作的返璞归真的生活真实写照的吗,
我由衷的敬佩大师~因为大师让我从教学的迷茫中找到前进的曙光~教学本真在于生活的简单中返璞归真~
莘县十八里铺镇中心小学 王雪芬
2012年2月29日
作文八:《返璞归真觅生活真心实意话作文》6200字
返璞归真觅生活真心实意话作文
磋真琵滗真心雾意话支
江苏徐金凤
摘要:'-3前的小学生作文,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造假现 象.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运用实 例,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寻生活之源——叙真 事;觅体验之感——诉真情;抒深思之见——明真理;取他人之 长——写人物,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借鉴性.
关键词:作文造假真事真情真理
批阅考场作文,大意是记录一件让你感动的事.结果,超 过.一半的学生写自己生病了,或发高烧或呕吐,老师或妈妈在 下雨天背"我"上医院,干篇一律,内容雷同.老师们也注意到 丁,感慨道:现在的作文是越来越难教了!
当前的小学生作文,造假现象是相当严重的,诸如:照搬照 抄,套话连篇,编造事实,虚情假意.表现同学友情的除了简单 的借笔借橡皮解了燃眉之急似乎就没别的了;写景也必是借用 优美词句,缺少个人灵性的发现和思考……这类作文相似,虚 假,难现纯真的童心.作文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那么小学生的作文中为何会存在如此严重的虚假现象呢? 习作内容贫乏.现在的学生都是掌上明珠,父母宠爱备 至.但他们关心的仅仅是子女的学习,身体,忽视了子女的劳 动锻炼.做饭做菜,洗衣拖地……父母包干到底,根本不让孩 子沾边.其次,学生缺少社会实践,学生的生活呈两点一线型: 学校——家庭.他们游离于多彩的社会生活之外,成了"井底 之蛙".因而,学生不善于观察发掘生活中值得描述的东西. 面对家庭,社会,自然,学生的感觉只能是一片茫然,其结果必
然是束手无策.这些原因导致了作文内容的贫乏. 指导方法老套.有的作文指导课,老师只给学生一个题 目,在简单地讲解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有的则因为以下 几个原因导致作文指导出现了偏差:
1.考试——唯分数至上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频繁的统一考试中,作文分数比例 最大,老师急功近利,分数至上,于是,老师考前猜题,学生背范 文,其结果是学生习作移植水平越来越高,由此产生了虚高的 短期效应.而家长们看到的只是分数,这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 的急切心理,却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征文——唯获奖最棒
作文教学涂上了浓烈的功利色彩.在作文竞赛活动中帮 助学生虚构情节.教给作文的"套法",诸如审题立意,谋篇布 局的方法技巧,追求内容新奇化,片面强调选材新颖,独特,事 例典型,感人.老师让学生抄近路,获大奖,以此获得赞誉,而 没有真正地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感悟,去写文. 3.习作指点——唯求全是好
为了使学生的作文在内容上具体,语句上通顺,结构上精 巧……抑或是教师批改起来"方便",不偏离轨道,我们经常以 自己心目中的"标准件"来要求学生.时常求全责备,给学生规 划好结构,几乎是"填空式".作文语言也大多是学生捡拾别人 的口水,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验愉悦和成功.局限了学生的 思路,一定程度上又诱导了学生依此去信笔杜撰,导致学生的 作文千篇一律,如出,辙.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呈现了"假, 大,空",有的缺乏真实感受的表达,有的缺少真实思想的支撑, 有的没有真实事例的描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大力提倡人 人树立"与生活相沟通的写作观",告诉我们写实是小学作文的 出发点和归宿.
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 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也是作文要写真实. "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指导小学作文时我们要主张贴 题.
于是,大家陷入了沉默.
"你们也许不愿明说,那你们把你们的想法写出来吧!"我接 着在黑板上写上《我们为什么要秋游》.
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不吐 不快的激情,写下他们情感激荡的文字.几十分钟下来,我收到 一
篇篇说理充分,情理并茂的作文.
由此可见:生活中不是缺乏激情,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学 生去感受这种激情.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精心设计课堂教 学情景,激活他们的写作思维,让他们忘记自己是在写作文,而 是急切地想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
欢迎投稿?本刊E-mail:zwjxyj@163. 总之,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符合新课程精神,符合学生发 展需要,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但这条路辛苦而漫长,也绝不是 一
蹴而就的,它需要你用文火慢慢熬,慢慢炖.但愿我们在长期 的生活化作文教学中,将学生带出"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缺乏 真情实感"的困境,达到"我因作文而快乐"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第一 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郭根福编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虾子镇初级中学)
毫|套A餮
l蠹
近生活,提倡说真话,抒真情,表真理.唯有写真,作文才能焕 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
,寻生活之源——叙真事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 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强调的就是作文离不开 丰富多彩的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自 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 言文字表达出来.
我们可以借助地域优势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弓I导学生 练笔.我们无锡风景名胜多,每学期都会组织一次游乐活动, 赏风景吃美食乐游玩,学生的作文都写得生动有序.每周一次 的班队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以及科学课,劳技课等都为学生 的习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我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的小 课题是"吴地小吃",在汇报展示课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人 人做一样小吃.项目有炸火腿肠,炸薯条,炸面饼,包馄饨,摊鸡 蛋饼,做豆腐花,烧牛肉粉丝等,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更要和 自己的朋友或老师交流.玩够了,吃饱了,学生也乐得动笔 了.作文内容的丰富多彩让教师眼前一亮,除直接以小吃命题 的外,其他提升中心的命题也是令人惊喜:"第一次下厨","难 忘的一天","我长大了","劳动的滋味","失败助我成功"…… 拓展学生生活空间,让他们走进自然.融人社会,在感受奇异自 然景观,沸腾社会生活,动手实践愉悦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学 生的感性体验.
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可写之处着实很多,如何来发 掘这些事物,培养起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方法多多:(1)养成 习惯.要求学生做有心人,眼看,耳听,心悟,多种感官联动,提
高认知水平.(2)诱发倾吐.利用晨会,班会,早读,口语交际 课,报告,讲座,演讲,交流,讨论,辩论,竞赛,实验,展览等,变 "单一"为"多样",变"苦思"为"动写",诱发倾吐,激发创作.比 如结合中队活动课《学会感恩》让学生回家用语言和行动感恩 父母,并请父母写下当时的感受,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3)引 导记录.要求学生自备小本本,看,记,思整合.
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可写的内容到处都有,关键是你能 不能发现它.只要培养起一双会发现的慧眼,可写之事是取之 不尽的.
二,觅体验之感——诉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洒脱 飘逸的作品无不是人们传情达意,激情感慨的舞台.情感是写 作的血液,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情动于中而形于 言",只要作者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会"文以情生",情到笔 至,妙笔生花.
怎样的作文才能有真情实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以饱 满的热情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并将这份情融进写作中,这 样也就不愁没有感染力了.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就不愁作文 没有感染力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 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 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生 活中有丰富的节日,节日耵f小孩子有强大的吸引力.小孩对 节Et也有着真切而独特的体验.所以借助丰富的节日作为作文 的题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不会拒绝.比如:有趣的 春节,可指导学生写自己拜年的感受,放爆竹的快乐,压岁钱的 使用;元宵节观灯的乐趣;中秋节赏月的情调;清明节扫墓有 感,踏青乐趣;三月三赶集的热闹……;"蔓八"节,我{f】把对母 亲说几句感谢的话,为母亲做一件四报的事作为家作,再把真 切的感受写进作文.好多学生对妈妈说出-r"我爱你"这平日
难以启齿的话,母亲惊喜万分,,孩子也真正体会到了母爱.袁 晓楠同学这样写道:今天我帮妈妈擦背,才擦了几下,就觉得手 臂很酸,毛巾很重.毕竟就这一次,我也想坚持一下.可手臂都 酸得抬不起来了.想想从小到大,妈妈不知道为我洗了多少次 澡,可我从来都觉得理所当然,没说过一声感谢,甚至有的时候 还无故跟妈妈生气,真是太不应该了.接着又回忆了生活中的 一
些细节.这样的习作情发于心,选材朴实,感情真挚.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叙真事,诉真情,力求写出 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发自肺腑的真 情实感,才能做到写人栩栩如生,叙事生动感人. 三,抒深思之见——明真理
"文以载道".作文应该承载思想.丽且是真实的思想,真实 的感悟.这样,"载道"才能是生命的活动,作文才是社会生活 的灵动反映.但是,许多同学在作文卫所表现的思想并不是自 己思考和感悟的结晶,而是成人思想的灌输.真实的思想并不 是空洞的教条,而是随境而生明得的道理,获得的感悟,取得的 思考.因此,要写出真"理",就必须刻画真实的思考,透视真实 的感悟;就必须在具体感受生活的同时,做到深入思考,在所见 所闻中发现所感,寻找引发思考活动的触发点.
我们结合少先队研究课题"寻找无锡发展的100个亮点"活 动,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走访人物等真真切切地感受 到了无锡的发展和变化,感受到了无锡人创业的精神,也在活 动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思考,思想中植入了爱家乡的情愫.作文 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抒发的情感真实,思考有深度有广度."研 究名人"活动中,学生和名人通信,面对面交流,名人的事迹,学 识风度都让学生身同感受,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对人生的思 考,对自我的要求就是真情而真实的.学生就是学生,他们有 独立思考的权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这种权利,给足思考的空
间,养成敏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的思考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只有拥有个性的思考,"文"才能载真实的"道",这个"道",才是 自己真实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再如在"我们是惠山开发区的 见证人"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去参观惠山区政府市民广场,走 访可人住的7000位居民,考察新造的气势恢宏的省锡中堰桥新 校区以及已入住居民的新惠花园,金惠花园等.在亲眼目睹中 感受到惠山开发区蓬勃发展的气息,感受经济腾飞带来了家乡 飞速发展的春天.写"我爱我的家乡"时,学生笔下生花,尽情 畅谈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真实 本刊E-mail:zwjxyj@163.?欢迎投稿?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阳光
宁夏朱莉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 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 来,一定要把学生引向生活的光明之路."看来生活与作文是紧 密相连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 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 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应是学生自我表达和生活交际的需 要,作文不应成为强加于学生的作业.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写生 活中的作文,表达真情实感呢?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一 直在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子.
一
,树立生活作文理念拓展生活作文的思路
纵观现今的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虚假,空泛的通 病,学生怕写作文,甚至于提笔挠头,几个钟头竟写不出一个字 来.有些同学的作文东拼西凑,辞藻华丽,但内容浮浅,虚情假 意.产生这一系列的问题,我认为都是作文与生活脱离的原
,其实就是以我手写我心,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情 因.作文
感的过程.而学生所缺乏的正是对生活的敏锐性以及如何捕捉
生活中的点滴,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表达生活的方法,因此,我倡 导生活作文的理念,也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然后再 去写生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拓展学生的作文视 野与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内驱力.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 的教学中,作为老师就应时刻树立生活作文的理念,不断实践与 操作,不断总结与反思,使生活作文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各方 面.
二,感悟生活作文过程积累生活作文素材
(一)丰富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如果长期困在课堂写作,他们就 会产生"如在鸟笼中"的感觉,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我有 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活动,如游戏活动,调查了解,科学小实 验,手工制作,节目表演,辩论会,诗会,新闻发布会,掰手腕比 赛,踢毽子比赛,策划并开展了"我为72行打广告""安全列车常 相伴""纠错卫士在行动""谁说没有规则"等五花八门的新奇有 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给学生创设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学生们情绪激昂,视野开 阔,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丰富的材料,在写作时就会如运动场上 整装待发的运动员,只待一声令发,就冲过去.这时的写作,学 生抱着赶快将自己的快乐讲给别人听,与别人一同分享快乐的 心态来写的,当然是有着无限的快乐.
(z)l~tJ设生活化的课堂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过程创设生活化的课 堂,把作文教学生活化,把作文指导具体化,在实践操作中交给 的内容信手拈来,真切的情感自然流淌,真正达到了"言之有物" "言为心声".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耳谛听,用眼细 看,用手操作,用鼻子嗅,用心感悟,在亲身实践中拥有了真情实 感.他们要倾吐,他们要与人分享,作文又怎会无话可说或者是 说假话呢?
四,取他人之长——写人物
"真实"是指跟客观事实相符合的事实.像新闻报道讲究的 就是生活内容的绝对真实,比如:"神七"飞天,过程怎样,结果如 何,所有这些内容不能有一丝一毫点滴差错,甚至对于航天员的 名字也不能随意地写成同音字等.
那么在作文时是不是也要这样绝对真实呢?作文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生活真实和选材真实显然是有所区别的,但在作文 选材时可以对生活内容进行再加工,保持相对真实.比如:一位 小朋友的老师平时很关心他,教他写字读书,在他有困难时还给 ?
欢迎投稿?本刊E—mail:zwjxyj@163.corn 她补课送药,这位小朋友在写《我的老师》时就选取了这些材 料.可是这位老师还关心过其他同学呀,他和张明谈过话,他给 李军送过馒头,那么这些事情能否移接过来为"我"所用呢?当 然可以,因为老师能这样关心别人已是既成事实,他当然也能同 样地关心"我",所以这位小朋友移花接木把他的老师如何关心 别人的事写成老师如何关心我,这同样不失真实性,反而从多方 面丰富了老师的形象.
作文选材的真实是建立在生活内容真实化的基础上的,只 有先有了这种真实才能对它作适当的"移花接木",这样选材就 大大丰富了作文内容.脱离了生活真实这一基础,选材凭空臆 造便是"空中楼阁".
在作文中提倡写真,既要学会观察,也要学会合理地提取真 实的内容,这样作文就不愁没有内容可写,也不愁作文放射不出 生命的活力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作文九:《高考作文返璞归真》2600字
高考作文返璞归真
高考研究
——?L
?==-
同考作文返璞归真
山东莒南县路镇一中(276600)史峰
年年高考,对于作文来说总是新闻不断 的.g-年高考关于作文有这样一件值得关注 的事情:一位江苏考生写的作文《怀想天空》, 第一个阅卷老师给了36分,第二个老师给了 42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 判给39分.综合三次成绩,这篇作文被终判 为37分f很低1.但在最后的复查阶段,江苏高 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意外发现了这 篇低分作文《怀想天空》,他反复读了3遍,最 后给打了54分.这篇原本只够及格的作文, 终审评价提升了17分,一下跃居优秀的行 列.到底是什么原因ik.N篇高考作文充满传 奇经历呢?其实这是一篇有着朴实情感,朴实 语言的叙事作文,而现在的高考试卷中已经 很难寻觅到这种质朴的行文气息了.何永康 教授点评此文: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 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 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 的情景.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 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高考作文 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这篇高考作文的"传奇经历"诠解了作文 的本质的方向:文贵真,贵朴,质朴无华应该 是对学生作文的最本质要求.学生作文应该 回归真实,回归质朴,由这篇《怀想天空》的最 终得分我们可见对学生作文要求的新导向. 因受"应试作文"的长时干扰,学生作文正陷 落于"套路化,虚假化,炫目化"的漩涡中,众 多的学生作文已经脱离了质朴的天性,远离 了作文的本质要求.学生作文时,学会将作文 "变炫"的技巧并不太重要,而学会质朴地记 录生活的行文特色却非常重要.许多同学在 作文之前,总会有些功利的想法,强烈地想写 一
篇"惊世之作",特别是面对高考应试的得 分诉求,会让自己的作文为了讨巧而作,却不 是为了真实而叙.当作文有了功利需求时,同 学们就会竭尽全力地去思索如何让作文"变 美变炫",就会不惜"虚伪造作".让作文"穿上 一
件炫衣"的过程就是一个虚化造假的过程, 这样的作文即使是"辞藻美妙",却因为缺少 真实叙事的生命力,实在算不上是一篇好作 文.
高考作文的评价取向却似乎一直在推动 同学们在作文中"说炫话,讲假事",但这样的 评价取向不会永远不变,何永康教授给《怀想 天空》这篇朴实的作文打了一个高分,已经给 朴实的行文之风撑起了一片天.从这个意义 上讲,何永康教授不仅仅是救了一篇作文,而
是想引导学生逃离"炫假"的恶俗的作文风 气.
生活的本质是朴素真实,作文就应该朴 素真实地记录生活.同学们写作文时要力戒 动不动就"啊啊啊"抒发情感,要力戒在文中 堆砌词藻.虚假的抒情不会打动人,反是败 笔;炫目的词藻不会让文章增色,反掩质朴. "朴实记事"应该是作文最基本的真功夫,把 自己经历过的东西记下来,融情于事中,人人 都会因读"朴实之事"而生情感.能"因事感 人"的作文是最有阅读价值的文字. 有学生很眼热这样的作文风格——"黄 莺来了,为大地唱着殷勤的歌儿,以求得到大 地的喜爱;蝴蝶来了,为大地舞着谄媚的翅 膀,以求得到大地的欢心;花儿来了,为大地 披红挂绿,以求得到大地的青睐;杨柳来了, 为大地情意绵绵,以求得到大地的亲呢."这 样的文笔果然是"华丽无限",但我们没有必 要让自己的作文充满这种华丽,生硬的华丽 会让作文缺少质朴的真趣,学生作文如果失 去了真趣,那是"内伤",几乎不可救药. 学会记录生活,不加修饰地写下朴实之 文,写出的作文就真切自然,同样能够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经久流传——《老人与
海》叙事轻灵短小,质朴无华,行文无一赘字 琐语,简洁剔透,清新自然.海明威因质朴的 叙事风格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星.. 例如:
小孩很难受,去帮老人拿钓索和鱼叉. 他说:"圣地亚哥,我又能陪你出海了,家 里挣到了些钱."
"不,"老人说,"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 船.跟着他们吧."
"不过你该记得,我们有一回87天钓不 到一条鱼,可接下来三个礼拜,每天都捕到了 大鱼."
高考研究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 没信心才走的."
"是我爸爸叫我走的.我是孩子,不能不 听话.他没什么信心."
"是啊,"老人说,"可是我们有,不是吗?" 这种完全生活化的场景在《老人与海》中 到处都是,正是这些"白开水"一样的质朴的 叙事文字,串成了《老人与海》这样伟大的篇 章.今年这位江苏考生正是用着这种质朴叙 事的行文风格写就了《怀想天空》这篇难得的 高考作文,让我们细细品读,体悟作文的质朴 价值吧.
,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黄金 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麦收时 节,中午常是烈El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 得不在烈El下劳动.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 的义务.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 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
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 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考好了,再苦再 累,我们都愿意……"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 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El子,他们埋 头在烈El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 你们体会过吗?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 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 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 六个小时.
6月5El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 就起床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 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 地里给我送饭."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才5:5o,大概在 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 ,
脏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
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
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
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
我赶紧吃饭,连碗都没涮,
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赶到地里时,父
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
上艮多汗
他说:"放
光这一垄
大概
割光了一
篮子里拿
吃边说:"
想
江
苏一大
.1-
椤
文
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 张……"
我在烈El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回到 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 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El下站两小时,来感受 那种烈El当空的滋味.
作文十:《学生作文应该返璞归真》10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学生作文应该返璞归真
作者:蒙雅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11期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十年,从刚登上讲台的踌躇满志到“山穷水复疑无路”。起初从教的那几年,说句心里话,似乎感觉自己不是当教师的料子,真的有点想要放弃了。这其中的主要根由是教学生写作文他们却无从下手,给他们在课堂上把写作文的理论反复讲了,等交上来一看,真让人不可理喻,他们要么一字不漏的从作文选刊上搬到作文本上,要么是东拼西凑,前言不搭后语。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地照抄他人的作文,使人啼笑皆非。记得有次我布置了一篇题目是《我的奶奶》的作文,有位同学在作文中说他的奶奶去世已两年了,他非常想念奶奶等之类的话,当时我为此而感动,以至于在课余为这位同学进行了思想开导,这之后的第三天因天下雨,有位约莫六十左右的老奶奶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拎着一双雨鞋站在校门口,放学了家里大人们陆续将自家孩子接走,这位老奶奶急忙走到五年级教室门前说:“我的孙子怎么不在啊”?我忙上前问道:“你的孙子叫啥名字”?老人说叫王某,我当时愕然了,这位学生不是说他奶奶两年前早去世了吗?下午上课之余我又将王某叫到办公室一问才知他奶奶并没有去世,作文内容是他抄的,此时我真的心里难受,学生照本宣科到如此地步是谁之过?我陷入到深思之中。学生们的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每位做教师的反思啊!
由于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这些年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评估以及和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影响下,我们的写作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乎教师们在平时将常见的应试作文的三大类(家庭、学校、社会)分类让他们死记硬背以便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如此一来,孰不知却造成了“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反作用了。
很坦白地说,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认为,要敢于和善于突破已经形成的误区,弘扬“真实”的写作教学思想,应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写作进行减负
给他们在布置作文时,让他们尽量写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要求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话把一件事情完整的陈述清楚即可。一定叫他们说真话说实话,千万不能说假话说空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绝不要给他们字数上的限制。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外物
学生作文时的素材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客观生活,离开了实实在在的生活要进行写作,那几乎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要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物,注意观察每一事物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果等过程,然后把这一过程记在日记里。让他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拥抱生活,让作文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