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桃花源记(节选)》“小国寡民”比较阅读及答案》1300字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1分)
(一)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小国寡民。使①有什佰之器②而不用;使民重死③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④而用之。甘⑤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节选自《老子》)
①使:即使。②什伯之器:效用十倍百倍的工具。③重死: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④结绳: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用绳子记事。⑤甘:用如动词,意动用法,以……为甘。美、安、乐的用法同此。
1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 阡陌交通。????????????? 交通: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19.用现代词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文段(一)从哪四个方面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生活?(2分)
21.文段(一)(二)中都写到了“鸡犬之声”,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2.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和老子的“小国寡民”描绘了怎样的社会?他们描绘这样的社会有什么用意?(3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8.(共2分)(1)交错相通(1分)(2)与世隔绝的地方(1分)
19.(共2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20.(1)美好的自然环境(2)安宁的社会环境(3)怡然自得的精神面貌(4)淳朴好客的民风(答两个方面给1分,能答出三个方面即可给满分,共2分)
21. 用“鸡犬之声”从侧面表现了社会的安宁、美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2分)
22.两人描绘的都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民风淳朴的社会,(1分)与当时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1分)(共3分)
作文二:《小国寡民》1700字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使人民再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谋攻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说,大凡指导战争的法则,使敌国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一些,使敌人全军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军就差一些,使敌人全旅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差一些,使敌人的百人之卒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百人之卒的兵力就差一些,使敌人一个伍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伍就差一些。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方的武装力量,下策才是攻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用于瞭望敌军的望楼和攻城用的战车,准备攻城用的器械,三个多月才能完成,筑起攻城用的土山,又要三个多月才能完工。将官忍不住自己的愤怒而命令士兵像蚂蚁那样去爬敌人的城墙,士兵被杀伤三分之一而城还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祸啊 。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降服而不用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而不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必长期作战。一定要以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因而军队不受损失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这就是谋划进攻的法则。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他们,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同敌人兵力相当,就要能设法战胜他们,比敌人兵力少就要能摆脱他们,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同敌人作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死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军的俘虏。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佐得周到国家就一定强盛,辅佐的不周到国家就一定衰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所以国君妨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却硬要让它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却硬要让它后退,这叫做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懂得军队内部事务而干预军事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指挥军队的权谋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疑虑。全军既迷惑又疑虑,诸侯乘隙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叫扰乱军心,而导致敌人胜利。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使用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的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所以说,了解敌人并且了解自己,百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负各半,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每次战斗都必然失败。
作文三:《小国寡民》2500字
小国寡民
自古以来,各个时期的人们都流传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并想象着理想社会,古人有着大同社会,而现在又有着共产主义社会。虽然说法名称不一,但是基本的内容是类似的,正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就是这类理想社会的代表,然而老子却给我们呈现了另一类理想社会:小国寡民。 什么是“小国寡民”,老子是这样说的:“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但是为什么强调小国寡民?
常言道:“树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儿。”对于国家也是如此,治理国家不仅仅是让国家富强繁荣,更要让这个国家的民众都得到教化,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理想社会,然而治理一个大国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无法管理到的地方,因此只有小国寡民才有可能真正的是每个人都得到圣人教化。比如说一个班级如果有一百人,那么老师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生都十分了解,但如果只有三十人,那么就很容易深入了解每个学生,这就是小国寡民的优势。
但是这个理想社会不仅仅小国寡民就能实现,那怎么才能实现,王弼是这样说的:“言使民虽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赂,故各安其居,重死而不远徙也。无所欲求。”他认为要想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虽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就是说使“什佰之器”没有可以用的地方,国家平安繁荣,没有战争,谁会收藏使用“什佰之器”,故不患不足。同样的只有自身富裕,才不会想着行不法之事,才会使民“各安其居,重死而不远徙也。无所欲求。”如此就会可能出现理想社会的繁荣景象。
仅仅社会繁荣也不是理想社会,作为统治者要“毋狭其所居,毋压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意思就是“不要逼迫人民的居处,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只有不压榨人民,人民才不厌恶”。如此人们才能安康。史记中《史记-商君列传》 有这样的话:“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不得不说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中变得越来越强大,也不得不说他让秦国变得繁荣,称之:“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但是他采用的是什么办法?是“狭其所居,压其所生”的一种办法,那么后果是什么,“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也许你认为这是贵族阶级的不满,其实没什么区别,被处死还是因为他的暴行使得贵族们恐惧,当畏惧超过限度,商鞅便被杀了。
那要如何治国,我认为要以德治国,就是效仿上古先贤,以自身来教化他人,老子在整本书中都有讲“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二十七章)是说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如果统治者都是如此,并且让所有的人都会跟着做,那么人们的道德自然会提高。那怎样才能让人们跟着做,又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
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七十六章),这章的意思是“江海所能成为一切河流的领袖,由于它善于处在河流的下游,所以能成为一切河流的领袖。所以要想处在人民上面,必须在言词上对人民表示谦下;想出在人民之前,必须站在人民后面。所以圣人处在人民上面,而人民不感到负担;处在人民前面而人民不感觉碍事。所以天下人民喜欢推崇他而不厌弃他,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过他。”如果统治者做到了如此,那么民众自然都会跟随他。“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反观我们当今社会,世人重利不重义,上有不正之风,下面的人自然会有贪污腐败出现,各种社会罪恶现象不断。而对于孩子,所有的大人都是他们效仿的对象,但是孩子看到的是什么?种种犯罪事件,种种父不慈,子不孝,甚至师不为师的事,对他们道德形成的危害太大了,儒家曾有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在倒好臣不臣的事到处都是。现在的媒体上负面的新闻太多,作为媒体,我认为还是多报道一些正面新闻,少些负面新闻,这样才能对社会造成的正面影响,使社会变好。
有人也许说中国是大国,如何才能做到类似于“小国寡民”的情形,其实小国寡民只是例子,这不仅限于国,可以是省,可以是县,也可以是村,甚至是学校。我们经常看到,如果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那么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会向他学习,那么整个村子的人道德都会提高。那如果一个村子的人都有道德,那么别的村子的人也会效仿,周围村子的人道德也会提高,所以说,治理国家应该是先从个人做起,进而影响周围的人,进而再影响更远。这也是小国寡民,小国寡民只是例子,把一个“国”看作一个民,再来实行小国寡民一样。
小国寡民的实现总的来说是通过一种“影响力”来实现,不是强权也不是武力,而是通过以身作则达到治国的目标,这也是以柔克刚的一种体现,中国现代领导人在国内应以身作则,对外也应该通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来是别国崇仰,进而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现在热门的文化软实力就是如此。“小国寡民”的设想是老子思想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国思想的一部分。中国现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很优秀,但这是不够的,物质文明再在发展也不可能脱离精神文明,物质发展到极致就必须有个精神信仰,外国有着耶稣教,中国人不可能信他,就必须另寻信仰,我认为这个信仰是德,而它的实现则应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影响来实现。只有如此中国才会进入理想社会。
作文四:《读小国寡民之我见》4400字
读“小国寡民”之我见
《老子》书中的“小国寡民”历来受到注释者、评论者们的否定与批判。
他们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的理想小社会。
他们说“小国寡民”是老子“在古代农村社会基础上所理想化的”“小农农村”,“他们解决所谓时代问题的办法是回到早已崩溃的农村公社式稳定的小天地生活,这些所谓时代问题及他们所能提出的解决方案合起来,即幻化为小国寡民的理想”。①
更严重的是他们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逃避现实斗争的倒退,是为时代开倒车。
他们说“小国寡民”是老子“虽欲返上古之治而不可得”,是“与当时的历史任务背道而驰的”,“是消极退缩的心情”,是“设想了一个小乐园作为他们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避难所”,是“带着时代的创伤,逃向原始的乐园,显然是想为时代开倒车。” ②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为什么他们会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的理想小社会?为什么他们会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倒退、是为时代开倒车、是消极退缩?主要是因为《老子》书中有个八十章即“小国寡民”章,是因为这一章里有“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一些句子。
这种分析与论断是不能令人心悦诚服的。
我想:假如《老子》书中没有这个八十章,老子的理想也不会遭到非议和批判;假如这章里没有上述的那些句子,老子的理想当然更不会遭到非议和批判;或者假如把“小国寡民”改为“大国众民”,老子的理想又将会落个什么命运呢?
很显然,他们的那种论断根据就是这个八十章,就是这个八十章中的那些话。但是我认为,要判断老子的理想究竟是什么,他是不是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倒退,是不是为时代开倒车,他解决时代问题的办法、方案是不是回到早已崩溃的小农农村、小天地,不能单看《老子》的八十章和八十章中的那些话,而要看《老子》全书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思想。
《老子》全书八十一章,章与章之间没有什么上承下接的必然联系。但全书的内容却有一条主线贯穿着,这条主线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就是老子治国治民、解决时代问题的政治观点与办法。
老子为了讲清他的政治观点与办法,他在全书中以道为立论的核心,主要写了天道、圣道与人道。老子花了较多的笔墨,采用了各种比喻手法,讲清了道的本质、性状、功用和高尚品格。《老子》书中的天道,即自然之道。天道的特性是无为而治、利而不害、为而不争。道虽为万物之宗,衣养万物,但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遂而身退”,因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自然界之所以能呈现出万物葱茏、生生不息的繁荣景象,当然这是天道无为而治、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结果。
老子写天道意在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上万事万物都要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之道,应之者生,逆之者灭。
《老子》书中的圣道,即圣人之道。圣道处处效法天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为而不争”,“功成而不处”。圣人虽为百姓之长,处百姓之先、之上,但却“长而不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不自见,不自是,不自贵,不自伐,不自矜”,“以身为天下”,“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因而“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百姓对圣人无限爱戴,圣人在百姓心目中永远处于
“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崇高地位,天下百姓对圣人永远是“乐推而不厌”。
老子写天道与圣道是为了进一步写人道。人道是全书的重点,也是老子著书的用心所在。老子是把天道与圣道作为人道的榜样来写的。
《老子》书中的人道,即人世之道,也就是侯王之道。
老子做过那么长时间的周太史,当然深知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不平。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社会的弊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为什么人道与天道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天壤之别呢?老子当然知道其根源不在百姓,而在把持统治大权的上层统治者——侯王。《老子》一书在一些章节中分散地而不是集中地指出了这个问题: 如:由于侯王乱用“天下神器”、驰骋天下,连年征战,才造成了民多利器、奇物滋起、荆棘丛生、凶年不断、“田甚芜,仓甚虚”、“盗贼多有”、“戎马生于郊”、“国家昏乱”等等社会弊病。 又如:由于侯王“不知常,妄作”,“法令滋彰”,飘风骤雨、食税繁多、“带利剑,乐杀人”,才造成了“人多伎巧,天下多忌讳”、“正负为奇,善复为妖”、“民不畏威”、“民之难治”等等社会弊病。
再如:由于侯王花天酒地、“金玉满堂”、“服文彩”、“厌饮食”、“驰骋田猎”,贪于声色货利,才造成了“民之弥贫”、民之饥饿、民厌其生、“民不畏死”等等社会弊病。
老子不是无目的的只是指出这个问题而已,而是要解决它,以使天下呈现弊绝风清、焕然一新的大好局面。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不平、矛盾与弊病呢?老子当然清楚,解决的关键不是要百姓们怎么怎么做,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权力,而是要扭转侯王的做法,要使侯王有一套正确的治国治民的理论与办法,因为侯王把持着种种大权,他们能起着决定一切的作用。
老子给侯王提供了哪些治国治民的理论和办法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诸如:
一、抱一守道,无为而治。
这方面的内容很多,如:老子说:“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否则,“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老子还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民莫之令而自均”,“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定”,“为无为,则无不治”,“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等等。“一”与“朴”均指道而言。类似的话书中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二、知常,知止,不妄作。
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多。诸如: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治人、事天,莫若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等等。当然,类似的话也还有很多。
三、不以兵强取天下。
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取天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兵者,不祥之器,物或
恶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抗兵相若,哀者胜”。
四、侯王要以身为天下。
在《老子》书中,这方面的内容太多了。如: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还有:侯王要孤,寡、不谷,以下为基、以贱为本、不轻浮、不躁动、不居功、不自是、不自见,不自伐、不自矜、少私寡欲、不贪声色货利等等,等等。总之,侯王要像圣人那样,处处做百姓的表率,才能受到百姓的拥戴,令百姓信服,才能治理好天下。
我们毫不夸张地说,老子考虑得够周全了。老子考虑得这么周全,难道就是为了让侯王把大国众民取消国制,而划分为无国制的古代式的分散的早已不存在的小农农村吗?难道老子的这套方法、方案是倒退思想的体现?是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倒退?是为时代开倒车?这显然是对老子思想的曲解。
那么,老子这样的理论与方案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或说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呢?我认为这一点在《老子》全书的末尾已经写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就是老子的理想。如果人之道达到了为而不争地步或境界,那么,国无论大小,民无论众寡,都会消除种种的矛盾与不平,天下就会出现“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景泰民安的美好景象。因此,老子的办法、方案、理想不仅不是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倒退,不是为时代开倒车,相反,倒是老子的超前的大同思想的体现。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老子》的第八十章?如何看待八十章中的那些话呢?
我认为任何一部书的任何一个章节,都是该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全书,它只是一个部分,它既不能代表全书,又不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精典著作更是这样。所以我们在理解某部书的一部分时,只能站在全书的高度去理解,而不能撇开全书的主体思想,单抽出该书的某部分以偏盖全地片面地去理解。我们要理解《老子》的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也必须这样,否则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做出这样那样的错误判断。
依我看,在我们理解了《老子》全书主体思想的前提下,“小国寡民”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例子,一个比喻,“小国寡民”中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例子。我认为“小国寡民”也好,“大国众民”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无为而治的主体思想。王也好,君主也好,侯王也好,是处处效法天道而行,还是背天道妄为,这才是最为关键的。按照老子的政治主张,即使是大国众民,如果侯王处处效法天道而行,照样会出现景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小国寡民也同样,如果侯王处处背天道而妄为,处处实行的是霸道,即使国再小,民再寡,也决不会出现“小国寡民”章中所描述的那种平和景象。
如果从这个认识出发,就不会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的理想了,也不会认为老子的努力是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倒退,更不会认为老子是在为时代开倒车了。
这样一来,该章中那几句易遭非议的话也就好理解了。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句话,我认为它只是一种比喻,它的真正喻意是:在那样处处平和、自给自足的国度里,百姓们就像回复到结绳记事时代的人们那样纯真、自然,这丝毫也牵涉不到老子反科技、反文化、为时代开倒车的问题。又如:“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我认为“不相往来”有两层含义:一是由于食甘、服美、居安、俗乐,百姓们不需要因生活所迫而东迁西徙;二是在那样平和的社会里,消除了过去的那些不平与矛盾,因而没有了你侵略我、我反击你的战争往来。这样的理解,我认为是与《老子》全书的主线、主旨、主体思想、主旋律一致,而没有脱纲处、片面处与曲解处。 总之,我认为“小国寡民”不是老子的理想,不是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例退,更不是为时代开倒
车。老子的理想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
①本段引语见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5月版)八十章注释,357-359页,其中涉及到陈鼓应、童书业、胡奇窗的观点。
②本段引语出处同上,其中涉及到姚鼐、胡奇窗的观点。
③本文其他引语见《老子》一书。
摘自:《中国道教》2005年01期
作者:白春国
作文五:《老子的小国寡民》2100字
以往学者对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评价,明显地带有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往往简单地以唯心、唯物进行界定,得出“小国寡民”的思想是与当时的历史任务背道而驰的??小国寡民的实质,反映了没落的贵族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洪流和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极退缩的心情”这样的结论。这样的论点无需进行太多的辩驳,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草率与机械。(高定彝曾对这一点进行了批驳。参见高定彝:《老子道德经研究》,第424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6月版。)但是关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内涵,却仍需要作较为深入地探讨与分析。
首先,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并不是要复古或倒退,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在追求一种淳朴的民风。正如冯振甫所云:“老氏称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莫动干戈而已。这样,才能遂其所求,至于‘大顺’。若谓在求返于‘小国寡民’之世,又岂其然?”老子追求的小国寡民之世,是风淳太平之世,生活安定,不动干戈。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社会,在社会生产大发展的同时,不断的战争,分配的不均也相伴而生,而人类的贪欲、残忍与欺诈等丑恶面也日益滋长。正如老子自己所说的那样:“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而这正是他不想看到的。对于这一点,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曾引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说明:“氏族社会长期延续于正式的阶级社会之前,它确乎有为阶级社会所丧失掉的许多人类的优良制度和个体品德。”老子所向往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好的制度:没有军队与战争,没有贵族和国王,社会有条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这虽然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却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良性的设计。
其次,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正是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表里的。老子以他的道论为出发点,引申到他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小国寡民”的理想,其理论浑然成一整体。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不主张通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来治理天下,相反地,他认为要尽量减少扰民,来达到天下大安的目的。因为老子相信天下万物循道而行,因此不必多加干预。此外“有为”(如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只会使智巧的人从中造事,这是祸乱的根源。而且过多和反复不定的政令只会使人民疲于应付,无法按照其本来的规律生活,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此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反对权力的集中和“有为”。
再次,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使人们各安其所,“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对于这一句,各家的注解有所
差别,但结合“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一句及《老子》其它章节进行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老子这句话的重点放在这样一层意思上:使人民安于所处,乐于所有,衣食住行,皆能适意,知足常乐,不求变化。因为民风能保持一种淳朴的状态,人们安于现有的条件和生活环境,就会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没有过多的追求,也就不会有机巧与智谋,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于是“有舟舆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这样,社会自然安定,易于治理。
在老子的哲学中,其思考的出发点是整个宇宙。这使他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全局观念,这是老子较其它先秦诸子高明的地方。因此作为他开出的救世良方,“小国寡民”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全局的观念与长远的眼光。虽然它也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原样实现,但当我们今天回过头去对它进行审视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的许多合理性所在。正是因为这些合理性,我们在处理今天的许多社会问题时,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发展到如今,环境、能源、生态等等问题开始凸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提上议程,再回思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就会觉得老子这样设计他理想中的社会模式实在有他的道理可言,可以看出他的智慧所在。
有人批评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保守的、复古的,这实际上是过份要求古人了。詹剑峰在《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中曾分析过:中国古人有“变化的观念”,有“发展的观念”,但没有“进步的观念”。进步的观念,在欧洲是18世纪启蒙运动中才出现的,随着西方哲学的传入才进入中国的,因此老子没有“进步的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他在经过一番哲学的思考之后,得出“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长治久安,是要“为万世开太平”。因此当我们一味地追求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时候,老子的思想对我们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好的警示。
此外还应注意的一点是,老子所说的“国”与今天国家的意义有着较大的区别,多是指的一种分封的邦国,他所谓的“小国寡民”,主要的是一种地方自治的主张,而这也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往往不利于其发展。如美国的联邦制度,其各个州有着相当大的独立性,而今日的欧洲,也正朝着这一趋势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不断地一体化,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个人的独立空间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对老子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给出了一种新的注解。
中国古代几乎没有逻辑思维,老子的思想尤其如此。没有像西方那样严密的分析论证过程,他的哲学思想只是一种对世界的直观体认,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也是在其哲学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对社会的美好设计。但这种直观的认识却往往有着不可低估的合理性,这只能说是哲人的一种大智慧,不可简单地视为古人的空想。
作文六:《《老子》“小国寡民”解》1100字
《老子》“小国寡民”解1??????? 毕敦一著
《老子》其实是个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陷阱、圈套,除了庄子,自古及今几乎无一不被拿下,而更可悲的是,落入其中者不仅坦然自若,还竟自以为发现了新大陆,忘乎所以,大有小人一朝得志之慨!如有指出其非,则必会被骂为吃不到葡萄的老狐狸!无可奈何,只能自认活该倒霉了!
“小国寡民”句就是其中最典型者之一。
何谓小国?何谓寡民?简单的说就是:德如国、道如民,“小国寡民”实义即德小道少。. J1 [ _. g! k; I( x$ E
为何德如国、道如民?德即得,得了道物并进而畜之,于是便有人与其身,此得、畜道物之能力转而即命之曰德,或许这就是老子道家所谓之德的由来!
《老子》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3 ?4 @# c% O% D2 O??v3 ]
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I, \4 B! Y( @5 r7 \" n
孔德即大德,容即包容、涵纳,纳什么?“惟道是从”,纳容的惟有道物而已。从,又有服服帖帖、从从容容义,道在德物内既不拘束又不逃跑,自由而又舒畅,那里无疑完全就是它自己的家园。
道生之,指出道物的本质功能是生化万物,无道万物便不能生,不能长,不能存在与变化。
德畜之,指出德物的本质功能是畜养道物,德为道物提供了稳定存在的必须环境条件,没有德也就没有道,无道哪里还会有万物?可见德对于万物是如何的重要!
9 p, m5 N" g7 v4 [! j2 P
所以德,因为是道的畜藏之器或谓具有畜藏功能的特殊机制,是保护、涵养、管束道物者,近似于国家职能,故比为国;而道 在人身,是受德的保护涵养管束的,无德则逃之夭夭,莫觅其踪,难于驾御,且道是宇宙中最低下、最普遍,也是最微小的基础物质,故比为民。古曰“国无民不 立”,道是德之本,正如同民为国之本。
小、寡者,人到老年故。《老子》三十八章专门对道物在人身自出生前至老死,有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变化过程。“礼”的阶段就是人至于老年,此时神气所余者甚少,甚至几近于无的程度。老年人身中道物无多,道物少了所以其德也小。此际耳聋眼花、疾患缠身,死亡将至。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无一可以避免。有见七八十岁老人,比年轻小伙还要能跑能跳的么?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所以,“小国寡民”实质指的是德小道少。
德是万物尤其生命物体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无德就不会有万物尤其不会有生物。
德对于人来说,可谓人人必具,个个不无。又因为德属于物质范畴,具有自然属性,不依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常人对它的存在与否无能为力,自古至今毫无办法,故《老子》五十一章曰“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万物都尊道而贵德,何况人乎?
德与道,二者密不可分,有道必有德,有德也必有道。道为体为本为内,德为用为表为外,所以德存道有,德小道少,德亡道无。
作文七:《_小国寡民_新释_李凤鸣》10400字
总 23卷 第 12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 23No . 12
2002年 12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Dec . 2002
“ 小 国 寡 民 ” 新 释
李凤鸣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 四川 成都 610068)
收稿日期 :2002-09-20
:(-) , , 汉 族 , , , 李成良教授 摘要 :“ 小国寡民 ” 是老子哲学在治国方略上 的具体化 , 是 本源的 道的具 体诠释 。 在 老子的 治国思 想里 , 国之大 小与民 之 寡众皆为相对的 , 其中似乎原始落后的现象 , 实为表明他对 “ 无为 而治 ” 的 向往 。 因此 , 我们不 能用绝对的 眼光来透 视其内涵 , 而应进行系统辩证地分析 ; 更不能用今天的国家概念来 解释 “ 国 ” 的 意义 , 其实它 是指自 给自足 淳朴和 谐的小 农社会 , 是一 首 静中有动的田园诗 。
关键词 :老子 ; 小国寡民 ; 小农社会
中图分类号 :B22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3926(2002) 12— 0238— 04
“ 小国寡民 ” 是老子的政治思想 , 也是其所向往 的理想社会 , 只有透彻理解这一理想社会所折射的 本质 , 才能更好地领悟老子思想的真谛 。 然而有的 学者忽略其思想整体 , 进行孤立的研究 , 认为老子向 往颓废没落的国又小 、 民又寡的社会 , 是一种悲观厌 世的思想在治国方式上的反映 ; 或者用现代社会的 国家形态来诠释 , 忽略了 “ 国 ” 之内涵的发展演变 , 以 今臆古 , 扭曲了它的本来面目 。 虽然也出现了一些 颇有见地的看法 , 认为小国寡民只是老子诠释治国 思想的切入点 , 唯以一个小小的国家作例 , 来解剖一 只麻雀 , 但缺乏系统的辩证分析 , 没有把它纳入老子 哲学进行整体研究 , 难免前后抵牾 , 不能自圆其说 , 以致莫衷一是 。 笔者谨就自己研究的一点体会 , 从 思想源流上梳理 , 以探究 “ 小国寡民 ” 的本来含义 。
一 、 圣人虽治大国 , 犹以为小
有学者认为 “ 这是一种反动思想 ” [1](p . 130)
, 寓意
“ 国家要小 , 人民要少 ” [1](p . 130)
, 并且 “ 非常显然 , 这是 主张回到原始社会 ” [2](p . 335)
; “ 这种学说 , 要想把一切 交通利器 , 守卫的甲兵 , 代人工的机械 , 行远传久的 文字 , …… 等等制度文物 , 全行毁除 。 要使人类依旧
回到那 无知 无欲老 死不 相往 来的 乌托 邦 ” [3](p . 46)
。 然而就笔者看来 , 这些结论单一聚焦于 “ 小国寡民 ” 的表层意义 , 就事论事 , 不免片面 。
老子处于春秋末世 , 礼崩乐坏 , 兵连祸结 , 人民
生活痛苦不堪 , 整个社会处于大震荡大变革时期 , 所 谓礼乐天命思想已经无法约束当时的社会 , 各个阶 层的社会地位变幻无常 。 这些现象必然引发人们对 自然 、 社会的深层思考 , 老子的哲学萌芽也随之破土
而出 。 为挽救 周末衰世 , 复归社会安 宁 , 老子力主 “ 见素 抱朴 ” [4](十九章 )
, “ 道法 自然 ” [4](二十五章 )
, 期 望能 给贪得无厌的统治者开上一剂镇定的药方 。 这就是 “ 小国寡民 ” 思想孕 育的深层土壤 。 《 老子 》 八十章 云 :
小国寡民 ,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 使民重死而不 远徙 。 虽有舟舆 , 无所乘之 , 虽有甲兵 , 无所陈之 , 使 民复结绳而用之 。 甘其食 , 美其服 , 安其居 , 乐其俗 。 邻 国 相 望 , 鸡 犬 之 声 相 闻 , 民 至 老 死 不 相 往 来 。
[4](八十章 )
表面上 , 这似乎是历史的倒退 , 消极的回归 。 这 样的社会是否真是反动落 后的 ? 抑或 是怎样的社 会 ? 这需要作一番仔细的分析 。
老子哲学的根本是 “ 道 ” , 万事万物莫不本源于
此 ,“ 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4](四十二章 )
。 道是宇宙的本源 , 道是发展的 , 生出了宇宙万物 , 也 是辩证转化的 , 老子曰 :“ 正言若反 ” [4](七十八章 )
,” 祸兮
福之所倚 , 福兮祸之所伏 ” [4](五十八章 )
, 事物的对立面 是互为条件而存在的 , “ 故有无相生 , 难易相成 , 长短
相形 , 高下相倾 ” [4](二章 )
, 因此 , 老子哲学中没有绝对
的 “ 大 ” 和 “ 小 ” , 领悟 “ 道 ” 也必然要因循 “ 道 ” 的规 律 , 小国寡民思想也即是老子哲学在治国方略上的 具体演绎 。 河上公曰 :“ 圣人虽治大国 , 犹以为小 , 俭 约不奢泰 , 民虽众 , 犹若寡少 , 不敢劳之也 。 ” [5](p . 303) 可见 , 小国寡民并非实指形式上的大小 , 数量上的多 少 , 大和小是相对的 , 其大可以变小 , 弱可以变强 , 即 如老子所言 :“ 反者 , 道之动 ” [4](四十章 ) , 治国也需辩证 施治 , “ 大小多少 , 报怨以德 , 图难于其易 , 为大于其 细 , 天下难事 , 必作于易 。 天下大事 , 必作于细 。 是 以圣人终 不为 大 , 故能成 其大 ” [4](六十三章 ) 。 大生 于 小 , 小可变成大 , 大和小是相互依存的 , 诚如 《 吕氏春 秋 》 云 :“ 细之安 , 必待大 , 大之安 , 必待小 。 细大贵 贱交相为赞 , 然后皆得其所乐 ” 。 [6](p . 330)
因此 , 治国的大小 , 在于人们的着眼点不同 , 不 能斤斤拘泥于表面形式 。《 庄子 ·秋水 》 有言 :“ 以差 观之 , 因其所大而大之 , 则万物莫不大 ; 因其所小而 小之 , 则万物莫不小 ; 知天地之为 米也 , 知豪木之 为丘山也 , 则差数观矣 ” [7](第十七 ) 。 《 荀子 ·王霸篇 》 亦 言 :“ 国者 , 巨用之则大 , 小用之则小 。 ” [8](p . 136) 国家的 大小不是静止的 , 绝对的 ; 万事万物生生不息 , 皆流 皆变 , 没有永恒的大 , 也没有永恒的小 。“ 故得王道 者 , 虽小必大 。 有 亡形者 , 虽成必败 ” [9](p . 220) 。 一个 大国 , 如果严刑苛政 , 风雨飘摇 , 纵有广袤国土 , 实际 上是弱小不堪 , 甚至真正国小民寡 。 一个小国 , 和平 安宁 , 人民自强不息 , 终会由弱变强 , 是为大国 。 在 春秋末世 , 诸侯力征 , 征伐无已 , 这种大小的变幻更 是频繁 , 老子对此深恶痛绝 , 认为 “ 民之饥 , 以其上食 税之多 … … 民之难治 , 以其上之有为 ” [4](七十五章 ) , 统 治者敲骨吸髓 、 虐民如虎 , 国事自是日危 。“ 故取于 民有度 , 用之有止 , 国虽小必安 , 取于民无度 , 用之不 止 , 虽大必危 ” [10](p . 7) 。 因此 , 判定一个 国家真正 的 大小 , 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强弱 , 是一个国家的凝聚 力和整体实力 , 以老子的治国思想来看 , 即在于统治 者能否顺应民心 , 无为而治 。“ 故国之亡 , 虽大不足 恃 , 道之行也 , 虽小不可轻 , 由此观之 , 存在得道而不 在大也 , 亡在失道 , 而不在小也 。 ” [9](p . 220) 国大国小 , 就在于统治者是否得 “ 道 ” , 这种大 小的辩证转化 , 《 老子指归 》 里有一节极为详尽的表述 , 兹录如下 :天无常与 , 民无常处 , 有德者归之 , 无德者见背 , 自然之道也 。 故地广民众 , 将勇主严 , 不足以为强 ; 甲坚士练 , 城高池深 , 不足以为安 ; 辩利听察 , 甘言浮 说 , 假借阿顺 , 不足以为亲 ; 割地献宝 , 结纵连横 , 党 众兴盛 , 不足以为全 。 唯有道者无所不制 。 德厚泽 深 。 , 为众 。 故君 子所 处 , 虽小 必存 ; 小 人所 居 , 虽 大必 亡 。 [11](p . 117)
老子曰 :“ 故大国以下小国 , 则取小国 , 小国以下 大国 , 则取大国 。 ” [4](六十一章 ) 在他的治国思想中 , 大国 能取小国 , 小国能取大国 , 形象地表明了这种大与小 的辩证转化关系 。 老子如是说 , 说其向往国小民寡 之说难免会矛盾百出 , 不攻自破 。
一切皆流 , 一切皆变 , 在风雷激荡的春秋末世 , 一切社会形态皆可昨是今非 , 大起大落 , 各路诸侯你 方唱罢我登场 。“ 小国寡民 ” 思想也正是顺应时代潮 流 , 变中求常 , 不变以应变的常道 。 它只是老子治国 方略道法自然的实 践 , 老子曰 :“ 见小曰明 , 守柔曰 强 。 ” [4](五十二章 ) , 从小处着手 , 从变中着手 , 才能立于 不败之地 , 故单举小国而言 , 来阐发治国的根本 。 正 如王弼所言 , “ 国既小 , 民又寡 , 尚可使反古 , 况国大 民众乎 , 故举小国而言也 。 ” [12](p . 46)
二 、 古者质朴 其民淳淳
小国寡民并非要使国土小 、 人数少 ; 也不是要回 到原始社会 , 摒弃一切文 明的落后甚至反 动思想 。 这并非主观武断 , 把老子描绘的理想社会进行条分 缕析 , 自会豁然开朗 。
有人言老子主张绝圣弃智 , 反对文明进步 。 表 面上看 , 老子的理想社会里 , 有什佰之器 , 却不使用 , 有甲兵无所陈 , 人民不迁徙 , 结绳而用 。 这似乎是原 始社会的翻版 , 但我们不能只进行表层分析 , 轻下结 论 。
老子之世 , 诸侯相伐 , 宗室相戳 , 这是对人类文 明的无情践踏 , 因而老子力图挽救逝去的辉煌 , 实行 无为 而 治 , 以 期 返 朴 归 真 。 “ 其 政 闷 闷 , 其 民 淳 淳 ” [4](五十章 ) , 就是 “ 道 ” 在治国上的无形之象 , 故而我 们不能只看到理想社会的表面描绘 , 把它视为原始 社会的回归 , 其实这正是在演绎着 “ 道 ” 的本真 , 字面 的描绘背后隐含着无形之道 。 老子曰 :“ 为天下溪 , 常德不离 , 复归于婴儿 。 ” [4](二十八章 ) 恐怕没有人由此 得出老子要人民都回到婴儿时代的荒唐结论 , 这只 是对淳朴无求的一种向往 , 是一种精神境界 , 《 韩非 子 ·解老 》 言 :“ 有道之君 , 贵静不重变法 , 故曰治大国 若烹小鲜 ” , “ 圣人在上 , 则民少欲 , 民少欲则血气治 而举动理 , 举动理则 少祸害 ” [13](第二十 ) , 从老 子哲学 “ 大 ” 与 “ 小 ” 的辩证关系来看 , “ 小国寡民 ” 思想也是 如此 , 是 “ 去文反质 , 信无欺也 ” [5](p . 303) 。
老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小农社会 , 社会生产简 单质朴 , 小农生产具有顽强的再生性 , 生产发展主要 239
第 12期 李凤鸣 “ 小 国 寡 民 ” 新 释
之于战争 , 给人类文明造成巨大的破坏 ,“ 师之所处 , 荆棘生焉 ” [4](三十章 ) , 文明进步如同悬于人类 头上的 双刃剑 , 不可避免地招致人们对战争进而对文明的 恐惧 。“ 人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对自然力量 的控制 , 以致他们可以借助于自然的力量 , 毫不困难 地自相残杀直到最后一个人 。 他们明白这一点 , 目 前的不安 , 痛苦和焦虑的心情大部分就是由此产生 的 ” [14](p . 100) , 故而 我们不能断然 认为我们今天 的生 活就一定比古代幸福 。 弗洛伊德说 ,“ 如果我们放弃 文明 , 退 回到原始 状态 , 我们会更 加幸福 ” [14](p . 28) 。 姑且不对这些观点作进一步评价 , 但有一点可以肯 定 , 流离杀伐的乱世 , 人民是不幸福的 , 所以不难理 解老子对战争的唾弃 、 对文明的疑虑 , 老子理想国的 社会形态也就可以取得全面的理解 。
老子并非摒弃一切文明发展所带来的 物质进 步 , 他对先进工具的 “ 消极 ” 态度 , 源于他对物质进步 伴生的战争践踏人类文明的深切忧虑和反感 。 文子 言 :“ 天下虽大 , 好用兵者亡 ; 国虽安 , 好战者危 。 故 小国寡民 , 虽有什佰之 器而勿用 。 ” [15](p . 214) 因 “ 舟 舆 所以利迁徙 , 甲兵所以徇攻战 ” [16](p . 748) , 老子诅咒战 争 , 向往质朴 , “ 两者无 欲 , 故无 所乘陈 ” [16](p . 748) , 故 而老子并非要开历史倒车 , 回到蒙昧状态 。 在这种 小农社会里 , 没有战争 , 人们生活自给自足 , 各安其 乐 , 不必为求生计或因战争灾难而流离奔波 。“ 民自 足于性分之内 , 则无远游交战之患 ” [17](p . 244) , 什佰之 器 , 遂无用武之地 , 人们生活和平安宁 。
在这个理想社会里 , 人民衣食丰足 , 安居乐业 , 《 老子指归 》 云 :
当此之时 , 无钟鼓而万物足 。 百姓和洽 , 臣主相 得 。 安土乐生 , 故死于岩穴 。 迁徙去乡 , 利虽百倍 , 不离其国 。 家有舟舆 , 无所运乘 。 户有甲兵 , 无所施 为 。 何则 ? 将相明知 , 人君有道 , 民务耕织 , 多积为 好 。 鄙朴在上 , 柔弱为右 , 贵忠敬信 , 下力贱巧 。 法 明俗定 , 上下相保 , 未令而民从 , 不战而敌恐 , 求利者 不 议 难 胜 , 趋 名 者 不 图无 罪 。 块 然 独 安 , 百 姓 不 扰 。 [11](p . 118)
在老子向往的人间乐土里 , “ 内足而外无所慕 , 故以 其 所 有 为 美 。 以 其 所 处 为 荣 , 而 不 复 求 也 ” [18](p . 63) , 没有战争杀戳 , 没有苛政压迫 , 人们丰衣 足食 , 怎么会与原始社会同日而语呢 ? 在这个社会 里 , 没有对自然的恐惧 , 人们的生活不只是上天的恩 赐 , 而是顺其自然 , 自得其乐 , 生活简单敦朴 , 没有繁 琐的礼乐仁义 , 老子曰 :“ 大道废 , 有仁义 ; 智慧出 , 有 [4](十八章 ) , 知礼之俭 , 乐之节 , 为反本复始之意乎 ? ” [19](p . 66) 老子的理想国里 , 邻国相望 , 鸡犬之声相闻 , 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 , 这似 乎是落后 、 闭塞 , 不求进步 。 究其本质 , 当此之时 , 邻国相望 , “ 鸡狗之音相闻 , 民 人薪莱 , 登山相视 , 涧溪共浴 , 相去甚 近 , 君臣不相 结 , 男女不相聚 ” [11](p . 118) , 这 里 “ 相望 ” 、 “ 相闻 ” 皆是 “ 言其近也 ” [16](p . 748) 。 老子时 代 , 侯国 众多 , 犹如满 天星斗 , 国与国之间没有广袤的中间地带 , 可谓比国 相望 , 故鸡犬之声相闻 , 实指其近 , 并非雄鸡一唱 , 遍 响两国 , 国家如此之小 , 我国云 、 贵 、 川三省交界著名 而独特的游览胜地 “ 鸡鸣三省 ” 形象表明三地交界独 特的毗邻关系 , 正可作为鸡犬相闻的注脚 ; 陶渊明神 往的世外桃源里 , 也是鸡犬之声相闻 , 如果认为这片 人间乐土有如星罗棋布的小国 , 不免望文生义 , 纯属 无稽之谈 ; 其 《 归园田居 》 用 “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 巅 ” 的诗句 , 来表现对恬淡自然风光的向往和田园生 活的闲适 , 正可印证鸣鸡吠犬是对社会和谐安宁的 具体描绘 。 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 , 鸡狗是传 统的家畜 , 而且 , 由于二者独特的生理功能可以担负 一定的社会功能 , 可以鸡鸣看天 , 可以闻犬警人 , 因 而鸡狗在农业社会的地位较之其它家畜尤为独特和 显著 ; 老子的 “ 小国 ” 里 , “ 鸡以司晨 , 狗以警夜 , 避一 切言教 , 警长昏 之夜 , 思 智慧之晨 ” [20](p . 537) , 也是社 会和谐的形象描绘 , 这里没有统治者的有为 , 没有战 乱 、 饥荒 、 苛政招致的鸡犬不宁 , 一切都顺其自然 , 自 然而生 , 人们没有征服欲望 , 敦本无欲 , 社会宁静如 止水 , 没有因生计而奔波流徒和战火连绵导致的动 荡不安 ,“ 是故邻国相望 , 鸡狗之音相闻 , 而足迹不接 诸 侯 之 境 , 车 轨 不 接 千 里 之 外 者 , 皆 得 其 所 安 。 ” [9](p . 372) 在这里 , 人们生活淳朴 , 没有熙熙攘攘的 利来利往 ; 《 史记 》 中有一节盛赞文帝盛世时言 :“ 百 姓无内外之徭 , 得息肩于田亩 , 天下殷富 , 粟至十余 钱 , 鸣鸡吠狗 , 烟火万里 , 可谓和乐乎 。 ” [21](p . 1242) 这可 与 “ 小国寡民 ” 相映照 , 表明鸡犬相闻正为表现老子 对 “ 和乐 ” 的向往 , 《 论衡 》 有言 :“ 古者质朴 , 邻国接 境 , 鸡犬之声相 闻 , 终 身不相往 来焉 。 ” [22](p . 111) 鸡犬 相闻正是质朴的具体化 , 小国里 , 人们 “ 惟知耕而食 , 蚕而衣 , 而不知其所以然 。 ” [17](p . 244) 在那种天翻地覆 的乱世 , 这不正是理想中的大治之世吗 ?
简单的小农生产 , 结构简单 , 社会内涵如单细胞 放大 , 具有同一性 , 当然没有今世频繁的社会经济交 往 , 没有这种可能 , 甚至也没有迫切的需要 ,“ 老死不 相往来 ” 就是对这一特殊社会形态的真实描绘 , 古代 ,
240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23卷
有特殊的稳定性 , 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因之长期保持 恒定性 , 在不同时空内没有明显的差异 。 在 ” 小国寡 民 “ 的社会 , 尤其如此 , 人们不必因争权夺利而掠夺 生存空间 , 因而就没有那些远距离 、 大规模的社会变 动 ; 然究其根本而言 , 还是为表明老子对质朴生活的 追求 , 绝非坐井观天 , 固步自封 , 无论从他宏观宇宙 的 “ 道 ” , 还是其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来说 , 他的世界 都是宽广博大的 。 老子哲学囊括整个宇宙 , 其 “ 道 ” 是宇宙的本源 , 其 “ 国 ” 也非一固定的政治实体 , 小国 与大国 是互为 转化 、 变 动不 居的 。“ 不 出户 , 知 天 下 ” , “ 不窥牖 , 见天道 ” [4](四十七章 ) , 不正是其博大哲学 的真实道白吗 ? 可见 , 这不是没落和保守 , 而是对质 朴生活的永恒追求 , 是具体体现老子本源 的 “ 道 ” 。 因此 , 只有把老子的治国思想及其哲学的 “ 道 ” 作整 体研究 , “ 小国寡民 ” 里的各种似乎是不尽情理的现 象 , 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 就是返朴归真 。 正是 “ 居 相比也 , 声相闻也 , 而不相与往来 。 当是时也 , 无欲 无求 , 莫之为而常自然 , 此之谓至德 ” [23](p . 415) 。 “ 小国寡民 ” 在帛书甲本作 “ 小邦寡民 ” [24](p . 150) 。 后帛书乙本为避汉高祖刘邦讳 , 将 “ 邦 ” 改为 “ 国 ” , 故 其直正内涵与今天主权国家的概念有本质区别 , 今 天意义上的国家近似于上古所谓的 “ 天下 ” , 其 “ 邦 ” 的含义实为部落 , 《 尚书 ·尧典 》 有云 :“ 百姓昭明 , 协 和万邦 ” , 这些 “ 邦 ” 只能是一些诸侯国 , 或者说 , 它 “ 实指 各地藩属部落 ” [25](p . 2) 。 春秋末 世 , 周天 子依 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 其时 “ 邦 ” 的含义自与上古 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 直到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 权所采 取的一 项重要 措施 , 就 是众建 诸侯 而小 其 “ 国 ” 。 故而无论作何解释 , 其 “ 国 ” 都不是今天意义 上的国家 , 我们不能因而得出老子要使国家变小 、 人 民变少的结论 , 因为概念的内涵不同就无法作出同 一水平的比较 ; 然而这也非原始社会 , 正如任继愈先 生一反早期观点 , 认为 “ 老子的理想社会中 , 也有统 治者和 被统治者 ” [26](p . 252) , 这个 社会里人们丰 衣足 食 , 安居乐业 , 这些绝非原始社会形态 , 所以 , “ 这不 是一个原始社会 , 用老子的表达方式 , 这应该是知其 文明 , 守其素朴 ” [27](p . 60) , 是无为 , 是谓能之而不为 。 “ 这个社会已离野蛮之境 , 而入文明初启之域 , 仍保 存朴 质 淳厚 之 风 , 人 各自 食 其力 , 过 着 和平 的 生 活 ” [28](p . 479) 。 这正是老子无为而治的具体表现 。 “ 小国寡民 ” 思想常受曲解或误解 , 之所以被认 为是国小民寡 , 是以今臆古 , 混淆国家概念的古今差 异 , 缺乏辩证的分析 ; 之所以被认为是原始社会 , 是 脱离老子本源的 “ 道 ” 进行孤立论证 , 缺乏系统的研 究 , 遂不能诠释其本意 。 其实它是 “ 道法自然 ” 的具 体实践 , 是和谐 、 朴素 、 安定 、 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 , 是一首静中有动的田园诗 。
参考文献 :
[1]任继愈 . 老子新译 [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78.
[2]张岱年 . 中国哲学发微 [M ].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 1981. [3]胡适 . 中国哲学史大纲 [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7. [4]老 子 . 道 德经 [M ]. 诸 子集 成本 (三 ) [Z ]. 北 京 :中华 书 局 , 1954.
[5]河上公 .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93. [6]吕不韦 . 吕氏 春秋 [M ]. 诸子 集成本 (六 ) [Z ]. 北京 :中华 书 局 , 1954.
[7]庄子 . 庄子 [M ]. 诸子集成本 (三 ) [Z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54. [8]荀子 . 荀子 [M ]. 诸子集成本 (二 ) [Z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54. [9]刘 安 . 淮 南子 [M ]. 诸 子集 成本 (七 ) [Z ]. 北 京 :中华 书 局 , 1954.
[10]管仲 . 管子 ·权修 [A ]. 诸子 集成本 (五 ) [Z ]. 北 京 :中华 书 局 , 1954.
[11]严遵 . 老子指归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94.
[12]王弼 . 老 子注 [M ]. 诸子 集成本 (三 ) [Z ]. 北 京 :中 华书 局 , 1954.
[13]韩非 . 韩 非子 [M ]. 诸子 集成本 (五 ) [Z ]. 北 京 :中 华书 局 , 1954.
[14]弗洛伊德 . 文明与缺憾 [M ]. 傅雅芳等译 . 合肥 :安徽文艺 出 版社 , 1996.
[15]王利器 . 文子疏义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2000.
[16]唐明皇 . 御注道德真经 [M ]. 道 藏本第十 一册 [M ]. 北京 :文 物出版社 , 1988.
[17]王安石 . 见 宋彭 耜纂 集道 德真经 集注 [M ]. 道藏 本 第十 三 册 . 北京 :文物出版社 , 1988.
[18]苏辙 . 老子解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5.
[19]魏源 . 老子本义 [M ]. 诸子集成本 (三 ) [Z ]. 北京 :中华书 局 , 1954.
[20]张君相 . 道德真经集解 [M ]. 宛委 别藏本 094卷 . 台北 :台 湾 商务印书馆 , 1981.
[21]司马迁 . 史记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59.
[22]王充 . 论衡 [M ]. 诸子集成本 (七 ) [Z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54. [23]宋徽宗 . 道德真经解义 [M ]. 宛委 别藏本 095卷 . 台北 :台 湾 商务印书馆 , 1981.
[24]高明 . 帛书老子校注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96.
[25]张道勤 . 书经直解 [M ].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 1997. [26]任 继愈 . 中国 哲学 发 展史 ·先秦 [M ]. 北 京 :人 民出 版 社 , 1983.
[27]冯友兰 . 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二册 ) [M ].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 1983.
[28]詹剑峰 . 老子其人其书 及其 道论 [M ]. 武汉 :湖北 人民出 版 社 , 1982.
(责任编辑 王 珏 ) 241
第 12期 李凤鸣 “ 小 国 寡 民 ” 新 释
作文八:《《小国寡民》译文》300字
小 国 寡 民
选自《老子》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使人民再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
2002/03/10
作文九:《小国寡民的典范》1400字
老子理想中的国家是小国寡民。
《道德经》说“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虽然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设它。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百姓吃得香甜,穿的漂亮,住的舒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这样的国家有,不多但是也不算少。我们说说一个代表性的国家-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是瑞士境内的国中之国,面积160.4平方公里。南北长大约26公里,东西宽平均6公里。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可以沿国境线跑一圈。列支敦士登的常住人口有3.2万,本国人占了三分之二,三分之一是外国人。每年到列支敦士登的游客有两三百万之多。
列支敦士登非常富裕,老百姓的人均月收入超过5000美元。人均GDP超过10万美元,远超过瑞士。瑞士的人均GDP是8万7千多美元。只看数字体会不出来到底有多富。我们看看瑞士的一件事,就能估计出列支敦士登的富裕程度了。
今年的6月5日,瑞士有一项公投,公投的内容是每月向每名成年公民发放25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71万元),儿童每月625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4288元),现有的养老金、失业金以及其他社会福利补助金将被取消。如果公投通过该方案,瑞士将成为全球首个全民无论就业与否都可每月领取收入的“超级福利国家”。这份方案是由多名知识分子联合提出的,发起者告诉当地媒体,即使今后每月可以风雨无阻地领钱,大多数人也会继续就业。这不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嘛。公投结果出来了,瑞士人民不干。比起曾经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中国人,瑞士人实在是太保守了。
据说,列支敦士登政府人员有5人,其中有3个还是兼职的。该政府大楼一共三层,三楼是首相府,二楼是法院,底层是监狱,监狱常驻人口基本不会超过10个人。
列支敦士登政府“大楼”
说到这,我想起了比利时。比利时是欧盟和北约总部的所在地,也是一个小国,一千万多一点的人口,3万平方公里。几年前,比利时创造了一项吉尼斯纪录,无政府的时间最长,一共541天。没政府的比利时照样不乱,该干啥干啥。
说回列支敦士登。就这么一个小国,还参战呢。1866年,列支敦士登大公约翰二世出兵参与普奥战争,支持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军队还没走到前线,奥地利军队就战败了。这只部队有多少人呢?80个人。80人的部队没打上仗就打道回府了。去的时候是80人,回来的时候是81人,带回来一个意大利士兵。1868年,约翰二世废除了军队,宣布列支敦士登成为永久中立国。
人类是万物之灵,会总结教训,会发明创造。现在的欧洲的政治制度也是设计出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能不总结教训啊!现在的欧洲可以说永远不会再战了。喜欢和平未必害怕战争,有空可以看看我的旧文《军事强国加拿大》。
列支敦士登是邮票王国,每年发行的邮票超过20种,每种印量50万枚,总量的五分之四都是向全球发行的,邮票销售收入每年大约1200万美元。列支敦士登的邮票精美无比,受到世界集邮爱好者的喜欢。邮票在列支敦士登是无处不在的。
小国寡民,老子的梦想在欧洲实现了。看腻了大国崛起,看看那些天堂般的小国,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作文十:《选修论文-小国寡民》1200字
论“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国家要小,人民要少。这一段里面老子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民风淳朴的社会状态,令人很自然地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其中,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自给自足,用原始的方式记录事情,不需要高级的交通或科技工具,国家之间不相往来,因此也没有战争,导致武器无所用。
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化社会的人,我对于直译过来的这种解释第一感觉就是很遥远,因为脱离了高效率的机械、人们之间不相往来和结绳记事的生活习惯实在不可思议。如果要把它和共产主义社会联系起来,也许还有几分相似,毕竟两者所体现的和谐与满足是一致的,人类对于生活的最高理想应该就是和平安定和自我需求的实现,但是如果说“小国寡民”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一种最终状态,那还是不太合适的。然而,这确是老子一直追求的理想,由此,对于当时这种理想的产生背景和实际意义还是需要深入一点地分析。
在公元300年左右时,统治者们奉行的是广土众民的政策,但是诸侯争霸,战乱横生,百姓陷在水深火热之中,这迫使了老子之类的思想家对社会形态作出自己的思考。首先,老子的思想核心即“道”,在这个框架下,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点,即循道而行,不施加多余的控制,而要遵循人民的意愿,使其自然达到一种安定的状态,通过无为的手段创造出有为的结果。由此,可以将“小国寡民”与之联系起来,小国不会有过度集中的权力;人们不用科技含量高的器具、没有复杂的活动就不会有投机取巧、争名夺利的现象发生,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减小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促成一种纯朴民风的形成与维持。
其次,类似开头所说,“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和“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表现的状态稍稍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按照绝对断绝来往的意思来说,那么这种生活只适合原始社会,而不会被运用于当时以及之后的任何时代,老子的初衷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而不是简单的幻想,只有符合实际情况的思想才会被采用。所以理解成老百姓不因生活贫困而东迁西徙,不因国家你侵我掠而背井离乡,国家间应谦逊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应互相需要,互相合作,但又互不干涉比较符合。最重要的就是互不干涉,这点拿到如今来说也仍然适用,无论是各个国家之间,还是各个地区之间,都需要一定的尊重,才能够避免更多的硝烟与战争。
总的来说,小国其实不是狭义上的小,寡民也不是一定只有很少人。根据“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德经》六十章)的观念来看,老子是有对于治理大国的看法的。《老子》认为万物都是可相互转化的,大也可小,小亦可大,没有永恒的大,亦没有永恒的小。“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荀子·王霸》)可以借来解释这个道理,国家的大或小体现在统治者管理的方式,如若是小国,就可以直接去按照以上的方式加以管理;如若是大国,也应该将其有序划分为若干区域,在每一块内都可以看作是“小国寡民”,统治者“无为而治”,人们之间没有尔虞我诈,相邻区域各成风景友好共存,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