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学做清明果》700字
学做清明果余新韵说起清明果,大家一定都吃过,可你们有没有自己动手做过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清明果DIY吧。这天早上,阳光明媚,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奶奶先准备好艾草、糯米粉和果馅,然后让爸爸把粉倒进大盆里,并添加了一些艾草,用手慢慢加水混合搅拌调匀,不多久,一大块面团就调好了。准备好面团,我们接着把面团搓成条形,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切成块的小面团用右手揉成一个碗形状,然后把果馅塞进这个“小碗”里,最后用手把碗口“缝合”起来,瞧!这样就做出小巧玲珑的清明果了。看着奶奶包好一个又一个清明果,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包个试试,于是,我对奶奶说:“奶奶,让我包几个好吗?”奶奶听了眉开眼笑,高兴地说:“好啊,好啊!,那几几个小面团给你包。”我听了,顿时一蹦三尺高。马上去洗好手,拿起一个小面团,学着奶奶的样子,用右手大拇指按进去,其他四个手指围着面团转,过了一会儿,我就捏出了一个又深又大的“平碗”,然后把大勺的果馅塞进去,不一会儿,“平碗”的肚子被我撑的饱饱的。最后,我也模仿奶奶的动作把“碗口”捏紧。咦?我的“碗口”怎么捏不紧呢?原来是果馅装的太多了,于是,我又把果馅倒出来一些,结果还是太多,我再倒出一点,可又太少了,急的我不知所措。奶奶在旁边看着我笨手笨脚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走过来帮我用手一捏,“碗口”很听话地就乖乖地合上了。我看着奶奶做的清明果个个小巧玲珑,而我做的却一败涂地,心里很不服气,我接着又学做了几个……,经过我不断的努力,清明果终于向我屈服了,现在,我把我自己做的和奶奶做的放在一起,都有点区分不开来呢。学做清明果,不仅让我开开心心地体验了一把乐趣,而且让我学会了一种技能。( 书村网 .mcqyy. )
作文二:《作文-清明果》5100字
作文:清明果
篇一:写童年的记忆的作文600字
写童年的记忆的作文600字 奶奶的清明果 每年的清明,家家都要烧香祭祖。满山的扫墓人川流不息,各自在坟前叩拜,焚香燃烛,祭奠先人,祈福后人。 在我们家,俗称“请公公”、“拜太太”。“请公公”时,要放一碟盐和一碟米;“拜太太”时,要端上饭和烧熟的菜,如果有大块的肉,或者是整只鸡和鸭,一定要插上筷子。酒尽量倒在小杯里。光是饭菜还不够,还要放上一些水果。准备好了,就拜一拜,烧点儿纸钱,并祈福。
这样的仪式,不得有一点儿马虎。 当然,我记挂清明,那是因为奶奶的清明果。 清明果的皮是青色的,像春天的新绿,但又要比它浓一点;形状类似于饺子,里面的馅儿与饺子不同,比饺子要多,所以更显得大而丰满。 做清明果并不难,只要有上好的配料就行。奶奶总是很认真地准备馅料,因为果味怎样,主要取决于馅料。清明果一般分两类,一类是甜的,一类是咸的,我喜欢吃咸的。咸的馅料需要雪菜、笋、豆腐等。 再做果皮。果皮的主料是艾蒿叶、糯米粉。先把部分糯米粉和水调匀,再把被煮沸的艾蒿叶同翠绿的汤汁舀到木盆里,然后反复搓揉,直到变成嫩绿色的一团。奶奶捏出的果皮不薄不厚,包出的果子像翠绿的元宝。果子还没出炉,我就能闻到淡淡的清香。一出炉,那就更不用说,
翡翠般的色泽迷住了我的眼,咬一口,更是回味无穷。 清明节一年只有一次,一年也只做一次清明果,真叫人企盼,更想参与。
篇二:作文集
主编:吴月珍
编者的话
时光如水,转眼间,短暂而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已在身边悄然流逝。在即将毕业离校之计,我心中充满了对母校的不舍以及对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感激之情。相逢也只是偶然,相逢即刻将又分手。时光飞逝,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在这六年,我经历了许多喜、怒、哀、乐,也交了许多朋友。这些朋友在我伤心的时候,鼓励我,安慰我,我要感谢同学们的关照。老师教导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成长了许多,我要感谢老师们的教导。虽然小学生涯结束了,但不代表我的学习就此结束。在以后,我不会辜负老师同学们的期望,我会努力加油的~
作文第一篇:童年的回忆
童年,是春风中的一朵漂亮的小花,童年,是银河中的一颗灿烂的星光。多少往事,回忆起来更是觉得甜蜜、温馨。 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欢乐和幸福中度过的。幼儿开学的第一天,妈妈带我去上学。到了幼儿园门口,妈妈把我交给了一位长头发的老师,就急忙上班去了。女老师牵着我的手,走进幼儿园。走着走着,便听见一阵哭闹声从一个教室传出来。我和老师连忙跑过去。原来是我的同学们。他们一个个哭得脸通红通红的,嘴里念着:“爸爸、
妈妈,我要回家~”有几个老师在哄着他们,逗着他们别哭。看着他们不久,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放声大哭起来。整个教室人生鼎沸,“热闹”非凡。
除了一起大哭,当然少不了大家一起玩啦。其中,植物园最受我们的欢迎。
植物园是个美妙无比的乐园,各种树木花草散发出宜人的清香,草丛中不时窜出蚂蚱,吓人一跳。植物园的植物种类虽然不多,但面积却不小。一块块地的地头还插着小木牌,标明了植物的种类。一条大的过道的两旁摆满了菊花。一盆
盆菊花有的绽开着,像一只只手掌;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个小婴儿的拳头;还有的是花骨朵,好像一个个绒球,真是千姿百态。他们颜色各异,有的金黄的,紫红的还有大红的,真是美不胜收~
随着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我和小伙伴们像飞出丛林的鸟儿涌出教室。我们在这里跳橡皮筋,捉迷藏,坐在草地上谈笑,有时竟上课了都不晓得。每次玩到上课,大家要不一个接一个陆续回到教室,要不其中一人装肚子痛,分散老师的注意力。短的幼儿园生活过完了,我便进入了小学生活。小学生活令我非常愉快。它不仅使我学到许多知识,还使我交到不少好友。我的童年是那样美好,那样充满乐趣。它像是一幅画,描绘出我童年中的欢声笑语,它像是一个五味瓶,包含着我童年中的酸、甜、苦、辣、咸。
作文第二篇:《续写爱之链》
第二天清早,乔依从睡梦中醒来,看到妻子已经趴在床边睡着了。他小心翼翼的从床上爬起来,妻子睡得很熟,乔依把妻子的手移开,突然发现他的手里有一个小纸包,他很好奇,心想:“我们家没有这样的纸包啊,这是哪来的呢,他试图把纸包从妻子的手中拿出来,可是妻子抓得很紧,他如果硬拿就会把妻子吵醒,他又不忍心将妻子吵醒,只好等妻子醒来再问她了。
乔依先去漱洗,然后走进厨房,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的,他走进厨房一看,除了几片干面包和一些生菜外,别的一无所有,看到这样的情形,他想:“我不
能不找个工作了,照这样下去,我们的积蓄迟早要用完的,并且,我们的积蓄也不多,很快就会用玩了,唉可是现在找工作太难了,找了几家都嫌我资治太低,不肯收我,看来我只能去工厂搬运杂物去了,这样至少也有点收入啊。”他吃了几片干面包,喝了
篇三:让生命的活力在作文中尽情释放
让生命的活力在作文中尽情释放
摘 要:时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笔下的作文也应是灵动、
美丽、鲜活的。但是,作文对学生来说仍是件苦差事。如何激起学
生写作的欲望,荡起智慧的涟漪,调出原有的认知经验,生成亮丽
的篇章呢,作文教学要融于学生的生存、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命
之中,让生命的活力在作文中尽情释放。
关键词:阅读;体验;实践;梦想;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本文来自:.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作文:清明果)03-2851(2012)05-0127-02
“最怕上作文课的是我,最怕写作文的是我,最怕写日记的是我,
是我,还是我??”
这是一个小学生改编的歌。我曾对班上的学生做过调查,全班58
个同学,有51个人怕写作文,作文对他们来说仍是件苦差事。作
文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很好的表白,为什么让学生如
此“痛苦”,究其原因,一是对作文没兴趣,二是无话可说,三是
有了写作素材无从下手,没有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能力。如何激起
学生写作的欲望,荡起智慧的涟漪,调出原有的认知经验,生成亮
丽的作文篇章呢,作文教学要融化在学生的生态之中,即学生的生
存、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命之中,让生命的活力在作文中尽情释
放。
一、阅读,让文本作文更可爱
鲁迅说过:“好文章是靠读好书‘薰’出来的。读好书,能开阔视
野,积累材料;读好书,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提
升我们的灵魂。”
梅子涵先生认为:“儿童应该多亲近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
将习作教学有机地融入儿童的课内外阅读中,以读促写,以写引读,
不仅对孩子的阅读过程进行了有效地引领,还加深了孩子对作品内
涵的领悟,此时的习作成为联结孩子心灵与作品灵魂的桥梁,这是
对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读写结合”的再发展。
1.我“期待”,我“续”写
一篇小说,从开头到结尾,都是作者一个人在讲故事。有的故
事
结局是大家内心期待的,还有些结局却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甚至
不愿意接受的。于是我们引导学生乘着小说的文字继续飞翔,续出
属于自己的结尾。例如俞孔同学读了[法]圣埃克絮佩里著的《小王
子》结局部分,在凄婉而阴郁的氛围中,以小王子之“死”或者说
离去,来了结一切。她伤心欲绝,于是续写了小说的结尾:若干年
后,故事的主人公已经从小王子长成英姿飒爽的年轻人,回到了阿
根廷,地球上消除了丑恶现象,人间充满了温暖、真情和友谊,从
此他与自己心爱的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我“创造”,我“补”写
在一篇儿童文学作品中,由于表达需要,有些地方比较“模糊”,
这样理解合情,那样理解也合理,这是作家有意的“布白”。我们
可以充分利用作品中的“空白”去召唤学生去思考、想象,根据各
自的生活经验来“补白”。例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后,
学生情动而辞发,油然而生和鲁滨逊一起漂流的欲望,通过想象将
这种欲望写成意象化的表达,就出现了《绝望岛之旅》、《和野人的
约会》、《欢乐的“一家”》。在补写中,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生命活力
得到了尽情释放。
3.我“活动”,我“串”写
读了一本爱不释手童话、小说,学生会身临其境:当主人公高兴
时,就想“走”进故事,和他们热烈拥抱,分享喜悦;当主人公遭
遇到不测时,就想立即“跳”进故事中,为他们排忧解难;当主人
公受到磨难,就想“飞”进故事中,对书中的坏人进行斥责,不惜
展开殊死搏斗。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融进故事,成为当中的一
个人物。在引导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活动时,就要及时加以捕捉并成
文。我班竺瑜钰同学读了《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感觉灰
姑
娘善良、美丽又可怜,于是她突发奇想:如果灰姑娘拥有了七色花,
那将会产生怎样的故事呢,于是,她写下了:
有一天,三个神秘人送给可怜的灰姑娘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从
此展开了一场奇妙又充满魔幻色彩的梦想之旅。旅途中,她来到了
遥远时空的彩虹王国,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白雪公主,见识了神奇
的“皇帝新衣”,遇到了邪恶的“木马皇后”,不幸成为传说中的睡
美人,幸运地邂逅童话里的白马王子??灰姑娘通过七色花实现了
各种各样神奇而充满童趣的梦想。
4.我“创作”,我“新”写
有不少故事描写的离我们目前是生活很远,如果换一种角度,换
一种眼光去读它,一定会萌生出更加新奇的故事,产生不同的故事
结果。
案例:《嗯嗯故事新传》
一日,我和女儿看了一本绘本图书《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故事
中的主角是一只住在地下的小鼹鼠,在他追查是谁“嗯嗯”在他头
上的过程中,了解了不同大小、吃不同食物的动物排泄出的粪便都
不相同,最后是苍蝇帮助他找到了“元凶”,于是他“以牙还牙”,
把大便嗯嗯在狗的头上,这才钻回土里。看似简单的剧情中蕴含着
多少激情,久久不能平静的我忽然想到,这么精彩的故事为什么不
和班里的孩子一起分享呢,
于是,经过精心策划,就有了——
清早一进教室,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案,大伙抬起头来一看
黑板,开始窃窃私语,这究竟是什么,看大家议论得得差不多了,
我问道:“你们猜出这是什么了吗,”学生们忽然变得忸怩起来,
嬉笑着,陈元钦这个小快嘴站起来说:“老师,有人说像一堆大便~”
话音未落,全班哄笑。我连连点头,一本正经地说:“还真被你们
看出来了,说明我画得还是挺像的。”
咦,真是一堆“便便”,学生们露出诧异的神情:这家伙交了什
么好运,能在我们面前“闪亮登场”,
我笑了:“同学们没想到吧,这确实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的,
而又不屑一顾的狗便便,不过,咱们可别小看便便哟,也许在它们
的背后也有着动人的故事呢~现在,请大家发挥想象,这堆便便是
怎么来的,它会有怎样的命运,你能写写它的故事吗,”真是一石
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为这个新鲜的命题激动起来,就在大家浮想联
翩的时候,我又故意卖了个关子:“这次练笔,要看看谁写得有创
意,想象力丰富,这样的同学能得到我赠送的一张阅读卡,持有阅
读卡的同学就能看一本精彩的绘本图书。”“什么,哇~”接着,教
室里只听见刷刷声一片,孩子们写得不亦乐乎。
曾祥芹先生提出了一个“表达性阅读”的概念,即关注阅读吸收
中倾吐(“以意逆志”),更重视阅读吸收后的倾吐(“以文表心”)。
表达既是阅读的必要手段,又是阅读的深化阶段。将习作融解在学
生的课内外文学阅读中,一方面提升了阅读,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
了发现,有了对话,有了内化;另一方面升华了感悟,一部优秀的
儿童文学作品必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势,必激撼起他们言
说的欲望,此时的“写”正是开渠放水,直抒心声。
二、体验,让纪实作文更趣味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外”是一个宽阔的领域,
这“诗外”的功夫即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在习作教学中,
顺势地将游戏引入课堂,竭力放大游戏的功能,让课堂?“活”起
猜你感兴趣:
?清
明粿作文(2017-05-21)
作文三:《作文:做清明果》7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在这传统佳节——清明节,我们家乡有祭祀先祖,吃清明果等习俗。可你们了解清明果的做法吗?今天就跟我来做个清明果DIY吧!
外婆告诉我,清明果的外皮是由清明草和一些米粉搅拌放在石臼里锤打而成的。前个星期天,我就跟着外婆到附近田野采摘了一篮清明草,洗干净捣碎预备着,就等着我清明节放假回家继续做了。
我们先将米粉蒸熟,然后跟打成泥的清明草一起放在石臼里锤打,直到清明草与米粉完全融入到一起,果胚已经变成淡绿色了。
外婆将果胚弄成条形,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每一小段可以做一个清明果。然后拿起一小段,揉成碗形,加入馅。馅可分为咸馅和甜馅。咸馅主要由笋干,榨菜,粉干组成,甜馅是芝麻加糖。最后封上封口就大功告成。其实做清明果的过程与包饺子差不多,只是花边比较别致,我拥包饺子的方法做,外形还可以不断变换花样呢!
我把做好的清明果放在清明果叶上,就这样不断地做,够一笼以后就放到蒸笼上一起蒸。我还要告诉你一点,清明果叶也是清明果是否好吃的关键一环,这种叶子是古代一直口口相传延续而专用的。这张叶子,一来不让清明果粘在蒸笼上,二来让叶子的清香沁入清明果中。
放入蒸锅后,过了大约30分钟,就闻一股树叶的清香和食物的香味混合而入,逐渐弥漫整个空间。让人不禁很想品尝一下清明果的滋味,我强忍着没有揭开锅盖偷吃。
终于,清明出笼了。我接过妈妈随手递过来的一个,走到门口就迫不及待地塞进嘴巴大大地咬下一口。妈呀!烫得清明果在我嘴巴里不停地打转,我却还是舍不得吐掉。
春春艾叶绿,年年果泛香。这次做清明果,让我增加了一项生活能力,还让我多地了解了清明节的传统与习俗。
作文四:《作文:包清明果》600字
“清明果子,清明果子,最后几袋!”
听,哈哈!你不明白了吧,那是包清明果的主食,也就是人们用艾草打成的,绿绿的,可香了。
这不,妈妈就买了两袋,让我裹在怀里。哇,真暖和呀!跟个暖手袋似的。? ?小 荷 作文网
回到家里,妈妈让我快速放进被子里,这主食可不能凉了。冷了就不好包了。
接着,妈妈也没闲着。切了山笋粒儿、小豆腐块儿和着猪肉,酸菜,豆芽儿一起炒。不一会儿,香味儿飘来,开包啦!
我迅速拿出一袋清明果子,放在桌子上,分割之后,用毛巾裹起来。
妈妈教我,腰线的原,搓的圆自然包起来好看。
线用手指沾一点有,在做好的圆团上扎下去,差不多1-2厘米左右的长洞,再把两只手的大拇指放在洞内,另外四只手指并拢,放在一起。慢慢的转起来,洞越来越大,最后,像一个鸟窝的菜窝就做成了。
妈妈说,转菜窝时,千万要认真。可不能转起来,底一边薄,一边厚。要把皮转的薄,菜才装得多,这样才好吃!还有,转的时候,要往厚的地方多转。转好了之后,形状应该像窝窝头,上面有一层厚厚的框。
我好不容易才转了一个好看的菜窝,勺了一大勺菜,放进窝里,哈哈,就快完成了!
妈妈一边教我一边告诉我:“封口时要用力掐,实在封不上,就蘸点油一涂。”
哎呀,菜太多了,我勉强才把菜硬按下去,用油把口封上了。
终于,好不容易全包完了,我咬了一口热乎乎刚刚包好的清明果,哈哈,味道好极了!
作文五:《作文:做清明果》1000字
做清明果
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今天,我们做了清明果 第一步找艾草。我和妈妈来到菜地,远远望去一片碧绿,什么是蔬菜什么是野草什么是艾草都分不清了。我不禁犯了苦恼,挠了挠后脑勺。妈妈见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说:“要辨认艾草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艾草叶的两面颜色明显不同,还有就是它特别的香味。”我听了,豁然开朗,马上找了起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艾草真的有两面颜色明显不同:一面是深绿色,一面是淡绿色。我摘下艾草闻了闻,真的有一股味道!可我又犯迷糊了,难道是要把艾草连根拔起吗?妈妈笑了笑说:“做清明果只能摘艾草的叶子来做,下面部分不能做的。”说着,摘了起来。我也立刻手忙脚乱乱摘了起来。
摘了满满的艾草叶子就可以做清明果了。先将艾草叶子洗干净;接着把艾草叶子煮一下,剁碎了放进碗里;然后准备糖水、糯米粉。下一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把艾草叶子、糖水、糯米粉和起来。妈妈将糯米粉倒在桌子上,加入糖水,艾草叶子,一起揉了起来,必须让艾草叶子融合在糯米粉中。我见了也跃跃欲试,洗了一下手,挽起袖子揉了起来。只见妈妈把面团翻来覆去,一会将面团对折再揉起来;一会像搓衣服似的,往前一推又返回来;一会将面团扔在空中再落下来揉起来。面团像一个听话的孩子一样,让妈妈捏捏脸,拍拍头。
下面就是搓清明团子了。先把面团擀成长条,再从一头揪下一些,开始搓起来。看妈妈得心应手,运转自如,看起来很好玩,我也做了起来。我揪下一团放在手心,两手合闭,只将清明团子放在放在中间搓了起来,没想到这可恶的团子碎了,怎么也合不拢了,我越看越着急,索性不干了。后来,还是妈妈帮忙“破镜重圆”的呢!
下面就是蒸清明果了,妈妈把清明团子一个个秩序井然地放进蒸笼里蒸了起来。在蒸的时候,不断有一股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引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我等星星,等月亮,终于把蒸好的清明团子等来了。蒸好后的清明果看上去像一颗颗翡翠一样,让人忍不住吃掉它,更像是一件精美的玉器。清明团子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让人恨不得全吃完。这时,一只手伸向清明团子,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弟弟,看来他也被清明团子的香味引了过来。
我爱清明团子!
作文六:《小学作文-清明果》5700字
篇一:写童年的记忆的作文600字
写童年的记忆的作文600字 奶奶的清明果 每年的清明,家家都要烧香祭祖。满山的扫墓人川流不息,各自在坟前叩拜,焚香燃烛,祭奠先人,祈福后人。 在我们家,俗称“请公公”、“拜太太”。“请公公”时,要放一碟盐和一碟米;“拜太太”时,要端上饭和烧熟的菜,如果有大块的肉,或者是整只鸡和鸭,一定要插上筷子。酒尽量倒在小杯里。光是饭菜还不够,还要放上一些水果。准备好了,就拜一拜,烧点儿纸钱,并祈福。
这样的仪式,不得有一点儿马虎。 当然,我记挂清明,那是因为奶奶的清明果。 清明果的皮是青色的,像春天的新绿,但又要比它浓一点;形状类似于饺子,里面的馅儿与饺子不同,比饺子要多,所以更显得大而丰满。 做清明果并不难,只要有上好的配料就行。奶奶总是很认真地准备馅料,因为果味怎样,主要取决于馅料。清明果一般分两类,一类是甜的,一类是咸的,我喜欢吃咸的。咸的馅料需要雪菜、笋、豆腐等。 再做果皮。果皮的主料是艾蒿叶、糯米粉。先把部分糯米粉和水调匀,再把被煮沸的艾蒿叶同翠绿
1
的汤汁舀到木盆里,然后反复搓揉,直到变成嫩绿色的一团。奶奶捏出的果皮不薄不厚,包出的果子像翠绿的元宝。果子还没出炉,我就能闻到淡淡的清香。一出炉,那就更不用说,翡翠般的色泽迷住了我的眼,咬一口,更是回味无穷。 清明节一年只有一次,一年也只做一次清明果,真叫人企盼,更想参与。
篇二:美文阅读五 清明
亲爱的孩子,以及家长:
一直喜欢“清明”二字。
“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清明,是一个节气,气温渐暖,春意渐浓,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此刻闭上眼,仍能嗅到儿时乡间新翻泥土的气息,早晨湿漉漉的空气里,薄薄的阳光亲吻着劳动的田野。
清明亦是祭祖、扫墓的时节,坟前的香蜡纸钱,不是迷信,更是一种虔诚追忆的仪式。对或朝夕相处过,或未曾谋面只是听闻过的亲人、先祖,跪拜,诉诸心中念想,如同叶对根、溪流对源起,时时怀感恩、敬畏之心,方能令我们不会迷失自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更爱人生之中的清澈明亮、清洁明朗、清淡明智。漫漫长路,悲有时,喜有时,得意有时,失落有时,落寞有时,心痛有时,一如天上
2
明月,阴有时,晴有时,盈有时,缺亦有时,唯炼达“清明”的智慧,方能淡定寻求自己想要抵达的生活。
抽屉里,躺着车票,过几日我亦要踏上回乡扫墓的归途,心中格外期待。期待家族一年一度的盛会,期待走一遍儿时走过的田埂,看一遍儿时眺望的远山,还有坡头那棵孤独傲然的树、溪流上的石板桥、湾里清浅的古井……与它们一一重逢,忆及往日的少年,温习那份最初的情怀。
年少时,我们总是向往远方;年长后,才惊觉如此眷恋故乡。
呵呵,这就是清明,总令人浮想、随思。
两篇散文,《清明的味道》及《清明是一树绿叶纷披的柳》,亦是随思,文字清逸洒脱。不妨在一个人的房间,琴曲相伴,朗读中,赏其景,悟其思,醉其情。
摘抄下来后,再来篇你读后的随思,亦是本周新开始学习的心得笔记。
尹老师
清明前夕
清 明 的 味 道
?吴芳萍
北方的春天,来得温柔,来得细腻。飘飘洒洒的细雨携带着零星雪花,微微泛黄的河水里蛙声四起;温漉漉的树枝间,不安分的鸟儿啁啾着;蓑草根探出嫩绿的芽儿,像要出嫁的
3
女儿一般羞羞答答、朦朦胧胧的。但你分明看到生命在复苏,万物蠢蠢欲动??清明的到来,大地似初孕的母亲,日渐变得多彩、丰满、成熟起来。在乡村,你更能真
切地感到时令的变化,在乡村,节日才展示出她多姿的丰彩。
乡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节气,更不知道什么是“愚人节”、“情人节”等洋玩意儿,但没有谁不知道“清明”节的。说到清明,想到的自然就是上坟了。清明上坟,在老家更有它的庄重和虔诚,在外工作的人们不管有多忙,这一天尽可能回家上坟,以表示对逝去的祖先永远的奠祭。
记得清明前夕,爷爷就开始印纸钱,并把红、黄、蓝、白、绿、紫各种颜色的纸裁成宽一寸,长半尺左右的条子,我们叫“挂钱”。早晨,奶奶烙好几个碗口大小的“献饼”、炒好一盘黄澄澄的鸡蛋,再加上一碟水果糖做成“献饭”,干粮时分,学校也放了假。爷爷端了纸钱、挂钱等装得满满的香盘,从城里赶来的伯父端了一木盘献饭,二叔和父亲分别拿了饭桌、酒壶之类走在前面,我们堂兄妹七八个,像奔出窝的兔子跟在后面。随处可见一伙一伙上坟的人们。这一日,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上坟的氛围里。
我们家的祖坟有好几处,祖父祖母的坟在村后的自留地里,那里过去全是坟墓,所以叫“老坟院”。后来破“四旧”,老坟全平了,只留下我们家的。还有一块刻着很多名字的墓
4
碑,到现在还立在地头。地埂上全是树木,因为是护坟的,很少修剪,长得奇形怪状。那棵斜依在地埂上的酸梨树,不知有多少年了,夏天,酸梨像星星挂满枝头,浓荫蔽日。等酸梨成熟了,村里的孩子成群结队来打,不管扛了多长的杆子,再攀上树,也够不着树梢,有时抓住细一点的树枝,用力一摇,熟透的酸梨跟雨点似的扎下来,树下的伙伴会抱着头哇哇叫起来,树上的则更为得意。树顶的酸梨弄不下来,只有等酸梨自个掉下来,跌进草丛,捂得黑透了,吃起来软软的,更是甜得爽口,尤其是那股香味,拿上几颗放在屋里,满院子都会弥漫着清香,沁人心脾。祖父的坟里,也并排长了两棵酸梨树,我们说那是“太爷和太太”,大人们一笑,不置可否。坟周围长着一人高的酸刺,一到夏天,把个坟院罩得严严实实的,我们只好站在酸刺底下,伸长了胳膊,揪着吃红透了的“飘儿”(草莓)。?
大人们跪在坟前烧纸上香,分给我们一人一叠挂钱,大伙散开来,把挂钱扎在酸剌、野草上,一气功夫,整个坟茔里就像挂起了五彩的飘带,随风舒展。大人烧完纸钱,夹几筷子炒鸡蛋、掐几块饼、拿几颗糖果,献在坟前,然后磕头起身,虔诚得让我们觉得好笑。大人一转身,坟前的水果糖不觉已进了我们的嘴里,树上,也早有喜鹊等得不耐烦了,喳喳叫着,好像在催促人们快点离开。什么时候,男孩们吹起了柳苗,女孩子也捋了柳梢,边走边唱:“闪——闪单花,
5
闪了一朵牡丹花??”
半天功夫,各处的坟都上完了。回来的路上,我们就揪人家坟上的挂钱,订成五色
的本子,写生字,演数学,格外新鲜。回来的当儿,还得大人给我们锯好了树栽子,清明是要栽树的。回到家,早有奶奶做好了饭等着。
清明吃苜蓿豆芽菜,是家家不可少的。前一天放学以后,大伙约好了,提了篮子去掐苜蓿,向阳的苜蓿地里,苜蓿齐刷刷地钻了出来,用刮铅笔的小刀伸进土里一挖,就出来了,胖胖的芽儿,嫩绿嫩绿的。有了苜蓿,奶奶也事先生好了扁豆菜,挖来了鲜嫩的新葱,泡好了粉条,做成汤菜,每人碗里又放上一两片薄薄的、长长的腊肉,只有在清明,才能吃得上这么香的汤菜。那滋味,长大以后,从来没有过。
下午回到学校,就开始种树。树苗都是同学们从家里拿来的,树苗的好坏,是很赏脸的。所以,谁拿来的树苗好,大人就跟着沾光;谁的树苗不好,同学们就会骂大人小气、私心,孩子自然也很伤自尊。所以,为了孩子,大人们都不敢敷衍行事,挖了自家的果苗也在所不惜。有了好苗子,同学们抬水的
抬水,挖坑的挖坑,认认真真地栽好了。几年下来,校门前那块空地,已是一片小树林了。
成年之后,每每上坟,少了虔诚,多了世俗;年年植树,
6
少了责任,少了义务,多了敷衍,多了形式。清明上坟是传统,清明植树也是传统??传统的东西,有些可能是几千年、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最精华的东西。如今的孩子,可以不知道清明上坟,不愿去植树,可他们会编许多谎言来捉弄你,说是“愚人节”;男友互赠礼物,知道“情人节”。精华的东西在被人们渐渐地遗弃,一些流行的糟粕充盈孩子们的生活。吃着鸡鸭鱼肉,享受现代文明的日子,总忘不了儿时清明节吹着柳苗上坟、偷吃献饭的那份天真,飘扬的五彩挂钱,植树造林的那份自豪和满足,还有苜蓿炒豆芽所散发出的那股永远不散的清香??
清明是一树绿叶纷披的柳
?郑云云
英在春初时就说:姐啊,清明的时候你还是回家来吧,我们一块去河堤边插柳枝,采艾叶,做绿绿的清明果吃。
英说这话的时候,还是三月初的日子,那时我和莲玉姐,英,正在野地里采荠菜和野水芹。下过雨的水塘水色昏黄,塘边生长的水芹却愈发显得绿汪汪的,春天的水芹是汁液充盈的植物,用手一掐,嫩嫩的茎叶就发出清脆的声响。而荠菜一簇簇挤在路边荒地上,紧贴地面生长的叶片看上去生机勃勃,过不了多久,它们就要开出小米粒的白花
来,等到清明时节,米粒般的小白花就成了一团团极小极小的三角形荚果,第二年开春,绿褐色的荠菜又会铺满野地。
7
野地里还生长着许多我叫不上名来的绿草,我只认识开着小紫花的紫云英和有着长长叶梗的车前,它们好看的叶片上沾满了水珠。
惊蛰一过,大地深处的生命全醒了,水塘里地面上,到处可见匆匆飞过的菜蝴蝶和水蜻蜓,好看的翅膀在阳光中一闪一闪。莲玉姐说,太阳真好,田野好美。英说,这么鲜嫩的荠菜,我们多采一些回家包荠菜饺子。英都采了满满一篮,还舍不得上路。莲玉姐和英,是我的大姑小姑。本来我们是相约着去浏阳看亲戚,可一路的水雾、露珠、青草、太阳,让我们觉得大地上有许多东西更值得花时间品味,春天的土地上溢满了泥土的芬香,我们不想为了一个既定目标而匆匆赶路。
这就像生活中会有许多的方向,其实只是你行走在路上的理由。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明了了这个道理,两千五百多年前,先人中的智者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它们成为人间的杏花、雨点、霜露和鸟鸣,周而复始,让岁月充满了生命的诗境:惊蛰地气萌动,小虫苏醒;春分时节柳条生绿,桃花开片;清明田鼠进洞,彩虹初现,种瓜种豆??大自然的物候也同样滋生爱情,我们听见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诗经》中浪漫地唱着:“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8
先人们比我们更亲近大自然,当然也就更依恋自然。古人对性灵的重视远胜于现代人,在他们吟咏的诗句中,野地里的花草无处不在,它们本就是生命中不可须离的部分。
春分一过,清明就到了。这本是古人踏青的好时光,后来却融入寒食节祭奠先人的习俗,使清明在踏青赏春之际也多了一份慎远追思的感伤。古人将清新明丽的春之欢乐与生离死别的人间悲酸合为一体,其中藏有怎样的玄机呢,也许,生与死,本来就是顺应自然的轮回,优雅相对才符合人生真谛。生与死的行走充满诗境,生命才能获得本有的尊严和高贵。万物复苏之际,人们倾城而出,郊游扫墓,让清明成为生者与逝者合欢的节日,这正是先民的大智慧啊。?
在与清明相关的唐诗宋词中,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家喻户晓,但我更喜欢晏殊的一首小令: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词中缓缓展开的民俗风情,是一幅多么令人动心的江南春景图啊:农历二月的春分时节,江南一带的百姓纷纷开始祭祀社神,祈祷农事丰收。“仲春之月玄鸟至”,燕子飞
来的时候正是新社,转眼梨花一落,就到了清明时节。池塘水面生出碧苔,在黄鹂的叫声柳絮的飞花中,日子开始一天天变得悠长。采桑少女们相互斗草时的欢娱,与欣欣向荣
9
的大自然是多么的合拍啊。
何谓斗草,那是人与自然的嬉戏,岂是现代的麻将与扑克所能相提并论。斗草在中国古代不仅是少女们的游戏,也是百姓们的游戏。斗草双方以所采之草的种类多寡和韧性相较量,或以说出花草之名相应对,如以“狗尾草”对“鹅掌花”,“羊须藤”对“虎耳草”,“入地金牛”对“扑地蜈蚣”,“七里香”对“九重葛”,“百日红”对“万年青”??其中的情趣和文化,哪能像某些注释中解说的那样,摘来几根草茎双方拉拉扯扯比个输赢而已。
民俗中有一些与平常日子不同的节日,它们就像田野里生出的清风、明月、绿草、鸟鸣,点亮了沉默的大地,让寻常日子有了动人心弦的声音和色彩。
清明,就是这样的节日。它是一树绿叶纷披的柳,在春天将尽的日子里,让你听见风声、雨声、鸟的歌唱,让你看见清晨的露珠、傍晚的阳光、柳树下走过的人群。我们借此知道古人生活中不仅存在辅国封疆、居产贡纳的生命之“重”,也存有优雅幸福的快乐光阴,并以此作为生命的最高形式之一。
看古代民窑里遗存的民间青花,我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傍晚,我独自一人去了官庄后面的田野,在野地里折回一支沾满水珠的柳条。我把它小心地插进屋旁的空地,培了土,浇上水,如果再下几场春雨,它会慢慢地生根、长叶,明年,
10
它就能长成一棵小树了。
我知道绿叶纷披的柳条和清香的艾叶都来自大地深处,那是逝去的长辈们借助春深的土地,送给我们的生生不息的祝福。
篇三: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我的家乡有非常非常多的特产,我的家乡的特产有:绿牡丹,蜂产品,橘子,米糕,还有外面清明节没吃过的清明果,生日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习俗,就是我们生日的时候不吃蛋糕,吃的我们家乡一直称作的一种面,叫作——长寿面,这也算是我家乡的一种特产呢~ 我的家乡有许多地方美景,我是从来也没有看过的,可是呢,爸爸告诉我说:“我们家乡有一处美丽的温泉,有的人在那里洗澡,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啊~有的人在温泉里游泳,游泳的人又说:在温泉里游泳,真温暖,真舒服啊~
我的家乡有很多旅游胜地,比如,我家乡的江郎山,还有仙霞观,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地区,一到放假的时候,就有非常非常多的人在这些地方来旅游。
虽然,这些地方我都没有去过,也没有看过,可是,等有这一天,我一定会亲眼看到这些地方的美丽。
学校:深圳市中心小学
11
班级:三(4)班
姓名:周千婷
日期:2014年2月23日
相关热词搜索:作文 清明 小学 清明作文500 清明追忆
作文
12
作文七:《关于清明节的作文:做清明果》900字
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今天,我们做了清明果。
第一步找艾草。我和妈妈来到菜地,远远望去一片碧绿,什么是蔬菜什么是野草什么是艾草都分不清了。我不禁犯了苦恼,挠了挠后脑勺。妈妈见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说:“要辨认艾草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艾草叶的两面颜色明显不同,还有就是它特别的香味。”我听了,豁然开朗,马上找了起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艾草真的有两面颜色明显不同:一面是深绿色,一面是淡绿色。我摘下艾草闻了闻,真的有一股味道!可我又犯迷糊了,难道是要把艾草连根拔起吗?妈妈笑了笑说:“做清明果只能摘艾草的叶子来做,下面部分不能做的。”说着,摘了起来。我也立刻手忙脚乱乱摘了起来。
摘了满满的艾草叶子就可以做清明果了。先将艾草叶子洗干净;接着把艾草叶子煮一下,剁碎了放进碗里;然后准备糖水、糯米粉。下一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把艾草叶子、糖水、糯米粉和起来。妈妈将糯米粉倒在桌子上,加入糖水,艾草叶子,一起揉了起来,必须让艾草叶子融合在糯米粉中。我见了也跃跃欲试,洗了一下手,挽起袖子揉了起来。只见妈妈把面团翻来覆去,一会将面团对折再揉起来;一会像搓衣服似的,往前一推又返回来;一会将面团扔在空中再落下来揉起来。面团像一个听话的孩子一样,让妈妈捏捏脸,拍拍头。
下面就是搓清明团子了。先把面团擀成长条,再从一头揪下一些,开始搓起来。看妈妈得心应手,运转自如,看起来很好玩,我也做了起来。我揪下一团放在手心,两手合闭,只将清明团子放在放在中间搓了起来,没想到这可恶的团子碎了,怎么也合不拢了,我越看越着急,索性不干了。后来,还是妈妈帮忙“破镜重圆”的呢!
下面就是蒸清明果了,妈妈把清明团子一个个秩序井然地放进蒸笼里蒸了起来。在蒸的时候,不断有一股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引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我等星星,等月亮,终于把蒸好的清明团子等来了。蒸好后的清明果看上去像一颗颗翡翠一样,让人忍不住吃掉它,更像是一件精美的玉器。清明团子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让人恨不得全吃完。这时,一只手伸向清明团子,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弟弟,看来他也被清明团子的香味引了过来。
我爱清明团子!
作文八:《清明果的做法》3000字
1.艾叶清明果的做法(清明节食谱)
(一)准备工作: 米粉\糯米粉艾食用碱
咸馅料炒熟后的咸馅料甜馅料(白糖芝麻)
**把咸馅料切成丁调好味用油炒熟. (二)做清明果皮: 艾叶用热水焯压出苦汁放凉水冲洗
****以上过程重复两遍*** 加一点碱,沸水煮烂艾连同汁倒入米粉里拌拌匀
加入糯米粉再次揉匀揉成碧绿的面团(用湿巾覆盖)
搓成条分成小团捏成形
圆的是甜馅,饺子形的是咸馅.我包的难免模样丑!把包好的清明果用旺火猛蒸 6 至 8 分钟即 可。 蒸出的清明果稍微带点黄,婆婆估计是碱放多了.后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竟是碱放少了,没有 把艾叶中的绿叶素充分融解出来。 最后我们商定总结经验, 争取明年包出更好看更好吃的清 明果。
**糯米粉与早米粉的比例最好是 5:6 **揉好的面团要注意保湿保温.婆婆教我的办法是把装面团的盆端在热水上。 清明果 清明果顾名思义与清明节紧密相关。 它是把艾叶捣烂后连同汁液与糯米粉、 早米粉按一定比 例揉搓成粉团,然后加工成面皮,再根据个人口味填加馅料,最后把面皮捏合成型。从前以 为清明果只有赣东北有,后来知道与赣东北相邻的浙江、福建地区都有吃清明果的习惯,这 可能与艾在这些地区生长的普遍性有关。 艾是南方春天的野菜, 在清明节前的长势特别强, 哪怕一场春雨或一阵春风都能够唤醒沉睡 在泥土下的艾。只要有泥土的地方,都不难寻见碧绿的艾,艾在南方山区实在常见普通。靠 山吃山,那么以艾为主要原料的清明果自然成了江南山区的特色风味了。 清明果和粽子油条等传统食品一样有着其独特的历史由来。 据载是晋文公重耳为表达对介子 推的怀念之情, 命人以青菜汁和粉做成团果作为清明节时祭奠的供奉。 大概因为清明果的味 道独特, 人们在祭拜祖先之余不忘把清明果当做一道点心来享用, 于是食清明果渐渐成了某 些地区的饮食风俗并流传到了今天; 站在我们这儿的街头巷口处, 你一年四季都能嗅到清明 果的菜香气。 我从小爱吃清明果。幼年跟随大人去扫墓,每看到供在先人墓前的各式清明果,就会傻傻地 羡慕起那个躺在茔里的人。 家在农村时,一到清明节,好客的村民总是送给我们家许许多多的清明果。那时没有冰箱, 一家四口餐餐吃天天吃, 结果大部分清明果还是逃脱不了霉馊的命运。 现在想起妈妈倾倒坏 清明果时的情景仍甚觉可惜, 如今摆在县城小吃摊上的清明果一元钱也只能买三个了, 而且 口味远远不如当年村民做的地道好吃。 清明果分甜、咸两种。
甜馅清明果外形酷似小小月饼。 讲究的人家会准备印花木模来加工甜清明果, 在甜清明果
表 皮上压上各种花形或字样来增添点吃清明果时的情趣; 白糖芝麻馅和豆沙馅都是传统的甜清 明果馅。我爱吃白糖芝麻馅的,趁热咬一口(小心烫伤嘴皮)刚从蒸锅里出来的白糖芝麻馅 清明果,嘴腔里立即鼓满了熟芝麻的热香气,很陶醉人。 做咸清明果相对要复杂些。冬笋、酸菜、豆腐、熏大肠都是常见的咸馅食材,每年清明节将 近,菜场上的这些食材一时倍受宠爱;咸馅清明果和饺子形状相近,包法也相近,但是清明 果面皮不须用擀面杖擀, 仅依靠手就可以把皮擀匀擀薄的, 这或许也算是南北方做面食的差 异吧。 清明时节理所当然的要多吃清明果。过了这一时节的清明果,果皮多不用艾汁和粉,而是用 芥菜叶汁代替。以我看,芥菜叶清明果无论口感或气味方面,都不如艾叶清明果。 好吃的清明果当属艾叶清明果。 2.甜甜清明果 甜甜清明果 清明节,是要吃清明果的。这种以野艾为主打料的青青果子,有的地方叫“艾粑粑”,有 的地方叫“青团”,江西人则直呼其“清明果”,干脆明了,像大多数江西人的性格,开门见山, 不懂拐弯抹角。
点点说在温洲,清明节是吃绵菜饼。绵菜饼也是用一种野菜汁和粉做的,不过那种野菜 绝不是艾,倒底是什么?我们俩在 QQ 上围绕着一张模糊不清的片片研究探讨许久,还是 没研究出来。难道它就叫着“绵菜”?或“绵草”?如果是,我还真喜欢这名字,有那么点“青 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的幽意。
无论是清明果还是绵菜饼,都是表皮青青,犹如清明时节青灰的天,呜咽咽,似有诉不 尽的爱与思念。
原料: 原料: 野艾500克、大米粉500克、糯米粉500克、熟芝麻250克、白糖适量、印花木制模具(可 用月饼模替代或不用模) 。
做法: 做法: 揉青面团: 揉青面团:
1、野艾洗净,留取嫩茎叶;熟芝麻捣碎,掺入白糖做成甜馅;大米粉过筛装进一大盆 里。
2、把野艾放入沸水中氽1分钟,捞出过凉水,挤干。 (此步骤重复一次)
3、锅中倒入1000ML 水烧开,放入野艾和食用碱煮2分钟,此时要用筷子在锅中搅动, 直到野艾在热水中变软烂,水变成浓浓深绿色。
4、把煮野艾的热水(水和野艾一起)慢慢倒入大米粉里(不要一次性全倒完) ,边倒 边用筷子顺一个方向搅拌大米粉,直至初步成团(大米粉遇热后会烫成半熟) 。
5、把糯米粉均匀撒在大米粉团上,此时可以用手揉粉团了(按粉团软硬程度再适度添 加野艾水或不添) 。
6、揉成软硬合适的青面团,盖上湿棉布(避免面团表面起硬壳)饧15分钟。
揉青面皮: 揉青面皮:
1、每次取一小团青面团,先搓成长条形,再分成
大小相等的小剂子。
2、把小剂子用巴掌心按扁,然后在手中依靠大拇指和食指的推拿力做面皮。
3、面皮最好做成像蘑菇伞,倒过来的深度正好装馅。
4、舀一匙芝麻,然后像包包子那样把面皮合上,最后顶部会剩一小揪面团,揪去,修
圆清明果。
5、把清明果放入印花木制模具里,用手轻轻按按以压出花形来。
6、把印花木制模具倒扣在案板上,倒出清明果即可,带花的清明果就做好啦.。 蒸清明果: 蒸清明果:
1、蒸锅烧开水,垫上一湿屉布。
2、把清明果摆放好,每个之间隔一些空隙。 3、盖上盖大火蒸5分钟。 (咸清明果要多蒸2分钟)
4、开盖即可食。
3.教您做清明果 花样口味任您选 教您做清明果 清明节的由来和简介,2010的清明节是4月5日。由来与简介为网络参考资料。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 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 点瓜种豆”、 “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
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 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 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 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 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今天因为做的好吃,于是心情特别好,于是步骤编辑的特别多,于是特别详细。
原料: 原料: 艾草、糯米粉、小麦淀粉、豆腐、春笋、豆沙。 做法: 做法:
清明果一般分青的和白的两种, 青的为甜馅, 白的为咸馅, 还有一种饼做法就如上文中所讲, 下面来讲讲白的做法: 1.前面步骤一样,不加艾草就是白的了 。馅的制作,我们这是
2.咸菜+笋+豆腐+猪肉炒得,很鲜的,你也可以用饺子馅
另一种做法:用面皮包好馅,对折(跟饺子一样) ,用一只筷子在两边各一压,就做成元宝 状的了,再掐个尖,很简单,我小时候就会了
就是这样的,做 完后,还有一种是饺子状的
作文九:《清明果的做法》500字
原料: 糯米适量,大米适量,艾叶适量,豆沙适量, 猪肉馅(笋馅)适清明果的做法第,步:糯米、大米按,比,的比例放入冷水中浸六小时第,步:艾草洗净放锅中沸水捞一下,后加入适量的碱煮,,,分钟连水带草捞出装盆冷却第,步:将艾草切碎放入浸好的米中脚步均匀磨成浆压干后揉成面团(需加点水)第,步:把面团在均匀分搓成乒乓球大小后做成皮子包上馅料第,步:上锅蒸,,分钟即可饮食小常识 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辨认艾草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艾草叶子的两面颜色明显不同,还有就是它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艾草性味苦、辛、温,《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菜品特色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这小小的点心透着股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那气味是春天的甜腥气。
昆山代理记账公司 .longben.. 转fei载
作文十:《清明果的来历》400字
清明果的来历 清明果果形似饺子, 外皮用鼠鞠草做成。 鼠鞠草即清明草,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 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绵 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清香气。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 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 位农民上前帮忙, 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 与自己一起耕地。 没有抓到陈太平, 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 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 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 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 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 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 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流行地区浙江省、福建省大部分地区、江西、安徽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