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自由与不自由》1500字
自由与不自由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但是,在现实中,又往往有许多不自由、不自在:你可以自由行动,可又常常被目的制约;你可以自在玩耍,却又经常受任务限制;你可以自由活动,但又往往被纪律约束;你可行为潇洒,但必须受法律束缚。自由与不自由,如手掌和手背,连在一起,密不可分。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对待自由。
面对自由与不自由,必须学会选择。生活中,只要有自由,就有某些不自由;只要有不自由,就会有某些自由。自由与不自由,如影随形。它们始终存在于生活之中,伴随在人们身边。深入去想,自由是相对的,不自由是绝对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方式方法,选取途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活得潇洒。网络上,有这样一则寓言:河水不断地冲击河岸,想冲毁河岸,可惜一直未能如愿。面对失败,河水发出咆哮:“你如墙般立在我的两旁,阻挡我的随意流淌;你整天待在我的身边,限制我的自由生活。如果没有你的束缚,我会过得更好~”听到河水的这些话,河岸劝告:“正因为有我的阻挡,你才得以形成;如果没有我的限制,你就不会存在。倘若挣脱我的束缚,你就会很快消失~”河水不听劝告,继续冲击,终于冲毁堤岸,自由流淌。不一会儿,烈日照耀,河水蒸发,渐渐消失。河岸不复存在,河水何以能单独存在,没有河岸的束缚,河水何以能自由流淌,自由与束缚,相依相存,缺一不可。
面对自由和不自由,必须深入思考。自由与不自由,既是矛盾的,又是对立的。但是,它们又往往同处一境,合为一体。如果它们能同步共振,那就能进入和谐境界。而要想同步共振,就必须深研彻讨,想方设法,和谐环境,进而进入佳境。足球比赛,是世人最为喜爱的。但如果没有比赛规则,没有那些不自由,恐怕就不会受人喜爱,更不会让人痴迷了。试想,如果没有规定一定场地,那足球就只会横冲直撞。如果没有设置球门,没有进球方向,那踢球就会像小孩胡乱玩耍,还有什么趣味,如果不是规定用脚踢球,不可用手携球,那足球跟篮球又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设定主裁,没有配设边裁,那谁来执行比赛规则,如何判定比赛输赢,正是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制订了足球规则,设置了比赛环境,让人们从比赛中感觉到自由,获得了乐趣。是深思熟虑,创设了和谐环境;是同步一体,赢得了最强共振。
面对自由与不自由,必须积极行动。应该说,自由与不自由,都是不断变化的,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可以这样说,没有不变化的自由,也没有不发展的不自由。无论是自由,还是不自由,其范围都可能越来越广,其标准都可能越来越高,其要求都可能越来越严。面对动态的二者,我们必须积极努力,以赢得自由;必须不懈奋斗,以成就自在,从而越过事业沙漠,铸就人生辉煌。比如法定婚龄,唐代开元时期,规定男l5岁,女13岁。宋朝嘉定年间,规定男16岁,女14岁。明朝洪武时代,规定与宋代相同。中华民国,在《中华民国民法》中规定男18岁,女16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l950年的《婚姻法》规定男20岁,女18岁;2013年施行的《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显然,从唐代到今天,法定婚龄几经变化,呈现上升趋势;结婚年龄也随之变化,一路不断上升。每位适龄者,必须在法定之后,选择最佳年龄,成就美好婚姻。看来,顺从变化,才能自由选择,创造最佳;顺应发展,才能自在拼搏,造就最美。
面对自由与不自由,应精于选择,深于思考,从而追求最大的自由,使自由最大化;一言以蔽之:不遗余力,完善两者关系,使人生完美。
附录:
(201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
是不自由的。
作文二:《自由与不自由》3000字
自由中的不自由与不自由中的自由
什么是自由?
萨特说:“人是生而要受自由之苦。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不“自由”,因为人无法逃避选择的宿命。”
实际上,我也一直认为人生而不自由。因为人一出生便受到空间的限定,在限定的空间内,也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当然,从理论上来说绝对的
是由人与人所组成,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议题,而自由可能存在。但是但由于社会
是社会中各个主体之间彼此互相界定的程度,因此个人的自由应受制于他人的同等的自由,进而自由与责任相关,有相关之自由即应负相关之责任。
可是,当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去讨论这个议题的时候,却发现,自由与不自由并非如此的简单。
首先,自由和不自由也是一种心态或理念。同一事由于心理状态和理念不同,则有自由或不自由的不同感受。
李敖先生的“由不自由的自由到自由的不自由”这篇文章则在某个角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在这篇文章里, 李敖先生宣告了一种精神理念“失去肉体自由的人,并不一定丧失精神的自由。”
从不曾想到我是给关起来了,高墙实在在这篇文章里,梭罗坐牢时说:“
等于浪费材料。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对付我。他们总以为我唯一目的是想站到墙外面。每在我沉思的时候,看守那种紧张样子,真叫人好笑。他们那里知道才一转身,我就毫无阻挡的跟著出去了。”
同样的,甘地5次坐牢生活,“在狱中,他所受到的苦,实比平日受的苦要少得多;在狱中,他也只需要听狱吏一人的命令,而不像平日要受许多人的支配;在那里,他更不必担心一日三餐,也用不着自己烧饭,政府会照顾一切,如果有病,更可免费治疗;在那里,他有足够的操作,藉以锻炼体格,许多坏的习惯也可以改过。他的灵魂是自由的。他可有充分的时间祈祷。肉体虽被拘禁,灵魂并未桎梏。反而他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训练成更有规律,因为有人来督促。这样来体验狱中生活,他会感觉自己是自由的。假如有任何不幸遭遇或被狱囚虐待,那他正可学习坚忍,让他得到一个乐于自制的机会。持这种看法的人,当然会将入狱的事看为幸运。因此问题的关键,还在一个人自己和他所持的心理状态,来决定是否入狱乃系幸运。”“我现在成了自由的人了,我的身体已被他们看管。一天诺拉迭法案没有撤销,我一天不得自由,可是现在他们逮捕了我,却给了我自由。”
李敖先生评论说“逮捕了我,却给了我自由,我把它叫做‘不自由的自由”’。李敖先生的评论是对的,是深刻的。不过,李敖先生只看到了这个“不自由的自由”的个案。还没有认识到任何自由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李敖先生还说“所谓的自由与不自由,‘问题的关键,还在一个人自己和他所持的心理状态’,你心里觉得自由,自由就在;你心里觉得不自由,桎梏就在。”当然这种自由在某种空间与时间上是具有其积极的意义的。
在现实社会上,人们享受的自由更多的是不自由中的自由,这种自由是有限制的。在圣经中有一句话说:“I will walk about in freedom, for I have
sought out your precepts”。 (我要寻求祢的律法,使我能行在自由之中)。
人处于万事万物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之中,是不可能避开来自各方面的限制和约束的。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合著《神圣家族》一文中指出:“从唯物主义意义上来说,人是不自由的。”,这里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不
是任何偶然的个人”,而是现实中的具体的个人,“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人”,“是存在于现实的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不自由现象或外在物束缚人的现象很多。
而这种制约是多方面的。首先,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的活动都离不开其
她)在地球和社会上的座标就被锁定。群体的互助与制约,人从诞生那天起,他(
他(她)就是这个地球某洲、某国、某省、某县、某社区、某家庭层层制约着的人。他(她)已经没有离开这层层制约的自由了,而这种限制,通常是我们物理意义上的空间的限制。再者,人的自由的实现受物质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人无随意改造旧社会的自由,也无随意建立新国家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由就必定受自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与社会意识。除此之外,人的不自由还在于人本身的局限和自律。人本身的局限包括身体和心智的局限。不能否认的是,自律也是使人不自由的一个方面。人们为了某种目的、信念和思想境界,自觉地约束自己置自身于某种不自由之中。诸如: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节衣缩食、悬梁刺股、清茶淡饭、制怒忍让等等。
那么,我们是否还拥有自由呢,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拥有自由的,对人的任何制约都既是对自由的限制,又是自由的条件。人的自由就是在这些不自由中。
康德曾经说过:"自由就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吗,"(Is it true? Freedom means: I want to do everything and I can do it?)如果我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如果这就叫做自由,康德说,这种思想就太肤浅了,所以他反过来讲了一句很伟大的话,康德说:"自由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不是自由,乃是野蛮鲁莽,放纵情欲,就如:我要烧国旗就烧国旗,要锯旗竿就锯旗竿,要打你就打你,要杀你就杀你,这一类行为,并不是自由,而是无法无天,是乱来。但是,当你发现你生活中有什么事情你做错了,你说:"我不做了,我不要再做了~"而你果真就能不做了,那才是真正的自由。很微妙,许多自由原先都是在中性的选择中间,可是等到你做了,却发现并非中性的时候,你便没有办法放下,那便是损害自由的自由,不是真正建立自由的自由。这就是不受捆绑的自由,不受那些因错误的自由所产生的结果所捆绑,才是真自由。现在很多青年所要的自由,是他将来没有办法挣脱的捆绑,所以他们所说的自由是表面的自由,其实质却是捆绑,那不是真自由。而真自由可能产生反面的果效,表面好像是限制,其实质却是真正的释放。
自由与不自由是矛盾的,是对立统一的。人要的自由是不自由的自由,人要的不自由是孕育着自由的不自由,是为自由创造条件的不自由。任性的自由,不受制约的自由,那些如违纪违法的自由行为,有悖于伦理道德的自由行为,人不需要,因为它无益于个人,也无益于社会国家。不孕育自由的不自由,不为自由创造条件的不自由,如那些非法地剥夺他人自由,拘禁绑架等,人也不需要。因为它窒息人的个性,泯灭人的创造才能,摧残人的身心,有害个人,亦有害社会国家。
因此,我们在争取自由的活动中,不要提抽象的、笼统的自由口号,也不要提抽象的、笼统的不自由口号。自由与不自由,于人类都有两重性,都要具体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自由与不自由,都有良性、恶性两种。良性的自由,是有条件制约的自由,恶性的自由是不受制约的自由。良性的不自由,是为自由创造条件的不自由,恶性的不自由是扼杀自由的不自由。
歌德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
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
最后引用李敖先生的一句话:“没有人有自由,所有伟大的性灵里,念天地悠悠,都有“自由的不自由”。所以,就让我们在不自由中追求自由吧~
参考资料:
李敖《由不自由的自由到自由的不自由》
佚名《不合时宜:康德与自由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
《学术与争鸣:关于自由与不自由问题的思考》
维基百科
互动百科
作文三:《《自由法案》 的自由与不自由》6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自由法案》 的自由与不自由
作者:沈臻懿
来源:《检察风云》 2015年第 15期
2015年 6月 2日,美国参议院以 67票对 32票的优势,通过了《自由法案》(USA Freedom Act)。当天晚些时候,美国总统奥巴马即签署了该法案。至此,《自由法案》正式 替代了自 2001年起施行,且在 14年间一直争议不断的《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 《自由法案》的通过与施行,可谓自 2013年美国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曝光美国国安局
(NSA ) “ 棱镜 ” 监控项目以来,美国首次针对监控项目所作出的大规模改革。
图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右)在白宫会见司法部长,并正式签署了《自由法案》 (图 /东方 IC )
美国《自由法案》的背景与缘起
2001年的 “9·11” 恐怖袭击,对于整个美国而言无疑是挥之不去的一场噩梦。这一恐怖袭击 事件的发生,令美国政府痛定思痛,决定采用防患于未然的方式来加强美国本土的安全。为 此,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在当年 10月 26日时,以反恐之名授权美国国安局可不经国会允许, 即使是在无证据的前提下亦可对美国公民及其他生活在美国本土的人进行监听,且以此为核心 迅速通过了《爱国者法案》。
前述法案规定,美国司法部门与情报部门无须经过批准,即可以对手机用户的通讯信息予 以监控,调取个体银行信用记录以及对互联网上的个人通讯进行检查。在《爱国者法案》的授 权下,美国国安局获得了三项尤为特殊的核心权力。第一项权力即允许安全机构对于个体的监
作文四:《我论自由与不自由》700字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103班 李婉莹 1015100008
我论自由与不自由
自由与不自由是相对而言的,在我所认知的世界里,自由与不自由都是自己说了算的,也就是看个人观点而言。
生活中的自由与不自由包括许多方面:言论的自由与不自由、人身的自由与不自由、选择的自由与不自由等等。但总结出来的一点,自由与不自由归根到底都是自己的感觉到底好不好。感觉好,那便是自由;感觉不好,那便是不自由。因此,我认为自由,是人的一种欲望。
有人会想为会说自由是人的一种欲望?那我也反问,难道不是吗?自由是自己想要的一种东西。也就是说,自由是他得到后他会觉得非常开心的,因此他十分想要拥有。相反,有人认为不自由自己也过得开心,因为他在不自由的领域也能感受到幸福,觉得自己过得非常充实。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是工作狂,几乎没有一点私人的时间去做私人的事情,但仍然觉得非常开心,人生十分充实。而相对来说,有些人却需要“自由”去做一些不大想被别人知道的事情。就如著名的斯诺克球星奥沙利文最近说了一句话:在英国是禁止在室内抽烟在,但在中国,我感觉好像可以随心所欲。这不仅道出了他喜欢中国这个如此“自由化”的国家,也说明了他有一种在室内抽烟的欲望。再有,许多初高中生都非常大学生的“自由”式的学习与生活,不用过于受学校与父母的约束,喜欢做什么都会提供一个舞台给你,但事实上,不少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生活并不“自由”,他们反而喜欢回头去想起以前初高中那种“不自由式”的生活。不是说他们经历过,才选择过去的。而是他们自己思想中对于“不自由”的欲望远大于“自由”的欲望。
其实,自由与不自由,就像痛苦与快乐一样,原本就是孪生兄弟。在彼此不扼杀的前提下,自由与不自由对生共生,此起彼伏,与时俱进。
作文五:《赵磊:自由与不自由》2600字
在马克思看来,与“个人全面发展”相比,“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性”都是从不自由走向自由的发展阶段。换言之,只有进入“个人全面发展”阶段之后,人类才真正获得了“自由个性”。因为在前两个阶段,“依赖性”都意味着对人的自由个性的抹杀——当然,比起“人的依赖关系”而言,人的个性或独立性已经在“物的依赖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自由与不自由
——自由六问(之四)
赵 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说“自由”,就要说说“不自由”。那么,什么是“不自由”呢?
如果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为参照,所谓不自由,就是“没有被认识到的必然性”。换言之,人们在必然性面前的无知、困惑、自卑和压抑,甚至包括无谓的抗拒,就是“不自由”——所谓“被强制”是也。
自由的反义词是奴役(有人认为,自由的反义词是专制。错,民主的反义词才是专制)。因此,奴役是不自由的同义词。不自由的极端例子是奴隶和囚犯。从“被强制”(奴役)的角度来理解奴隶和囚犯的“不自由”,大概不会有什么疑义,但是,如果把“不自由”定义为“没有被认识到的必然性”,想必诸位会有点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我有必要展开讨论。
不言而喻,必然性“没有被认识到”的结果,可能是痛苦和压抑,也可能是盲目顺从(奴才的心态可作一例)。问题在于,即使必然性被“认识到了”,你又能怎样呢?如果这一切都是“必然的”,岂不应当而且只能“顺从”才是?
不情愿的被奴役肯定不是自由,那么,心甘情愿的被奴役是不是自由?进一步追问:奴才的顺从与老庄的顺其自然有何区别?问题的要害在于,为什么奴才的顺从是“不自由”的,而老庄的顺其自然是“自由”的?
同样是“顺从”,却并不意味着同样是“自由”的。在这里,区分自由与不自由的关键在于:在必然性面前,人的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呢,还是人的活动仅仅只是手段?同一种活动,既可以是目的本身(因而这种活动本质上就是自由的、自愿的),也可以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因而是不自由的、不自愿的)。比如园艺劳动,对于园艺工人来说,园艺劳动仅仅是园艺工人养家糊口的手段,而不是园艺工人的目的。可是对于修身养性的人来说,园艺劳动的目的不在园艺劳动之外,而在于园艺劳动之内,简言之,对于修身养性的人来说,园艺劳动的目的就是园艺活动本身。
由此引申:奴才的顺从之所以是“不自由”的,就在于“顺从”的目的外在于“顺从”这种行为之外;老庄的“顺其自然”之所以是“自由”的,就在于“顺其自然”的目的内在于这种行为之中!
把“活动的目的是否内在于活动本身”作为自由和不自由的衡量标准,这个思想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活动分为三种(创制、实践和思辨),并进而将其归纳成两大类:
一类是工具性活动(创制),这种活动主要指物质生产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因而活动的目的在于活动之外;另一类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实践和思辨),其目的内在于活动之中。“实践”这种活动,主要指政治和伦理活动;“思辨”这种活动,主要包括哲学、数学和物理学等研究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就在活动之中,人在这些活动中就能直接得到快乐。(《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第225页)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中,自由的程度也有差别:比起政治和伦理活动而言,思辨是纯粹出于自身兴趣爱好的活动,所以是最“自足”的,因而也是最自由的活动。
显然,亚里士多德是从“自足”的意义上来把握自由的。换言之,自由的本质就在于:活动的目的是否内在于活动之中。如果活动是一种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那么活动的主体就是自由的;如果活动不以自身为目的,而是工具性活动,那么活动的主体就是不自由的。在我看来,如果说闲暇是自由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活动以自身为目的”就是自由的本质所在。
亚里士多德的上述思想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如同亚里士多德一样,马克思也把“活动的目的是否内在于活动本身”作为自由和不自由的衡量标准,对此,马克思有相当深刻的分析(参李文阁):
(1)就物质生产活动来看,在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的情况下(比如封建社会的佃农之于土地,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工人之于机器),劳动是被迫的,劳动者在劳动中得不到任何乐趣,所以劳动者没有自由可言。一旦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比如以色列的基布兹,中国河南的南街村,以及马克思预言的自由人联合体),劳动就不再是被迫的,而是自觉、自愿和自主的,劳动者也就获得了自由。
(2)问题是,物质生产活动的自由毕竟不是最高程度的自由,因为这种活动永远都会带有“谋生”的性质,因而永远都会具有某种程度的强迫性。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真正的自由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由此出发,马克思把自由分为两类:其一是有限自由——公有制下的物质生产活动体现了这种自由;其二是无限自由或真正的自由——艺术创造等活动体现了这种自由。
然而,马克思毕竟超越了亚里士多德。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从“不自由”向“自由”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根源。正因为这种超越,马克思以“依赖关系”为标准,把社会发展划分为以下三大形态: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
在马克思看来,与“个人全面发展”相比,“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性”都是从不自由走向自由的发展阶段。换言之,只有在第三个阶段,即进入“个人全面发展”阶段之后,人类才真正获得了“自由个性”。因为在前两个阶段,“依赖性”都意味着对人的自由个性的抹杀——当然,比起“人的依赖关系”而言,人的个性或独立性已经在“物的依赖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展望自由的前景,马克思主义充满着坚定的信心。正如恩格斯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恩格斯,112页)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k0856)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红星
作文六:《“不自由”与“太自由”》1400字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浏览报刊上的文章时,我特别喜欢看走进大牢的贪官们的“忏悔录”。有人说,拉倒吧,别听那些家伙胡说八道;这些人走进监狱,才后悔不该这不该那,早干什么去了?
我看话不能那样讲。忏悔总比不忏悔好,早忏悔总比晚忏悔好,难道走进监狱后,醉死不认那壶酒钱,顽固对抗改造好吗? 咱不扯那么多了,还是听听江苏省徐州市原鼓楼区市政工程处处长徐伟的忏悔吧。此人在负责工程转包及施工管理工作中索要贿赂,于2002年10月10日被逮捕。来到监狱,他开始醒悟。回想起对金钱无休止的追求,对贪婪的欲望不加以控制的“昨天”时,他承认“自己被自己绊倒了”,痛心疾首地归纳出一句话:“今天自己的不自由正是由于以前太自由” (《检察日报》2002年 10月29日) 。
“今天的不自由正是由于以前的太自由”,这话说得何等耐人寻味呀! “太自由”和“不自由”,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徐伟说的这句话,拿来作为“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注脚,太合适了。这句话出自徐伟之口,自然属于个性化的语言。但由于平时的“太自由”导致了被绳之以法的“不自由”,由被绳之以法后的“不自由”体会到了拥有自由的可贵。这几乎是所有身陷囹圃的贪官们共同的心路历程,共有的人生体验。
提起财富,人们往往马上想到被商品化了的物质,如汽车、楼房、锦衣玉食、巨额存款??岂不知,那些不能被商品化但能让人感到满足和愉悦的非物质性的东西也是财富。“自由”堪列这类东西的榜首。“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在我国流传甚广,可谓家喻户晓。不过,滔滔商海,滚滚红尘,溜溜的他哟,你哟我哟,对自由,有几人能达到裴多菲那样一种认识高度和思想境界? 不多,确实不多。往往是,人们在拥有自由的时候,浑然不知道它的宝贵,直到有一天失去了,才感到它像空气一样须臾不可b 离开。对此,被绳之以法的贪官感受尤深。他们“小蜜”跑了才知道欠妻子太多,进了监狱才知道欠组织太多,“不自由”了才痛感“太自由”时放纵欲望的荒唐和可悲。 有句成语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由于平时“太自由”招致铁窗度余生的“不自由”,贪官个人丢人现眼,那是咎由自取,没啥可同情的。值得同情和怜悯的是,彼时彼刻,在思想上、精神上乃至肉体上受痛苦受煎熬的贪官的子女和父母。前面提到的那位32岁就当上处长的徐伟,在狱中浩叹:“我出了这样的问题,对家庭来说简直是场灾难,患病住院的母亲,刚刚入学的孩子,都需要我的照顾,而我却栽在自己手里。”(引文出处同上) 曾任湖北省咸宁市旅游局局长的吴天明,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父亲去世后,一直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母亲过去每年都要回一趟乡下老家,她认为有这样一个成功的儿子,在父老乡亲们面前有面子。如今吴天明坐了牢,母亲3年多没回老家,她怕丢人现眼。吴天明入狱后,母亲的生活开销全靠亲友接济(《检察日报》2002年7月2日) 。最叫人扼腕叹息的是原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郑道访的母亲。这位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郑道访被提升为副厅长后,老人心有不安。为了让儿子当个清官,她与儿女们“约法三章”;为了帮儿子“养廉”,她把自己为办后事积攒的1000元钱送给儿子。郑道访案发后她一下子病倒了。为了帮儿子还赃款,80岁高龄了还带着6岁的曾孙女上街卖花。当在电视上看到儿子案情的报道时,老人一口气没上来,活活气死(《检察日报》2002年7月3日) 。
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怜天下父母心。
作文七:《论新闻自由与不自由》2400字
论新闻自由与不自由
---观《总统班底》有感
09级通信四班 崔引红 0906020401
以前就一直对美国的政治很感兴趣,一直很想了解这个世界超级大国。但是苦于没有机会,这个学期选择了《电影中的美国政治》课,挺有意思的,既能看电影,又能了解美国。
《总统班底》这部电影是在课上看的。以前只是听说过“水门事件”,也知道这个事件是美国一次重大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事件,同时导致了最后的尼克松下台。但是对于此次事件的报道,细节我并不是很了解。 这部电影将一个尽人皆知的重要事件精彩的再现在银幕之上,展现了历史真相,也展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同时,它将镜头对准平凡又做出巨大贡献的记者,鲍伯和卡尔,他们通过孜孜不倦的调查走访揭露来这个“惊天大阴谋”。他们只是新闻界的无名小辈,但是他们凭着敏锐和执着,抽丝剥茧一步步逼近真相。虽然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层层阻扰和不顺,但他们没有放弃,直至解开事实真相。
看完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语就是“新闻自由”。我觉得正是他们对“新闻自由”抱有的坚定信念 ,促使他们不断的去揭开事实真相。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美国的新闻就是自由的,而我们中国就不是。我也跟周围的同学探讨了一下这个问题。后来,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和美国的新闻媒体都有所谓的新闻自由和新闻不自由。只是各自的利益团体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也就不同罢了。中国的新闻媒体大多都服务于政党,所以他们会报道很多对政党有利的文章;美国的新闻媒体大多都是为了盈利,所以他们会报道带来销量和经济效益的文章。
所以说,言论自由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
在西方,新闻业的第一准则不在于是不是与政府或财团保持一致,而是要显得独树一帜,夸张又好,反面又好,只要不背官司,只要能赚钱,那就是全部的从业原则。因此,在西方是没有可能控制新闻的,假设美国政府要通过公关令美国的媒体与政府希望的声音保持一致,那么对于一些持反调的新闻体,比如某家左冀的报纸就会显得很引人注目,从而通过利用读者的逆反心理拉走更多的受体并获得更多的广告,成为更具影响力的伟媒,令美国政府的努力毁于一旦。所以
在西方,只可能对事实进行隐瞒,而不能在公开的情况下进行歪曲。
迎合观众读者心理是所有媒体的唯一经营准则。所以如果我们看到美国全体媒体都发出不利于中国的声音,那么只有一个解释:美国大多数读者和观众喜欢这样的不利于中国的新闻。这时别再用什么大多数美国人或极少数美国人之类的谎话来欺骗自已了。
中国的新闻业现在比八十年代已经开放得多,并不是得益于放弃党的喉舌的禁制,而是由于各新闻单位的自负盈亏,如果这些单位全部办成人民日报或中央电视台的副刊,那么他们就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收入。所以在可能的范围内必须与其它媒体不完全一致。现在在中国,也有一些媒体,他们会多写一些社会的黑暗面,不是因为他们多有良知,是因为立场不同,利益不同。
如果说人民,比方说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军人,是主人,是统治阶级,那么他的耳朵要在自家问题上听到的就是真话,不管那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那是他的权力。因为他是主人,不但有为自已高兴和放心的权力,还有为自已伤必和担心的权力。如果这个主人要了解自已的银行账单看到的是白头单,是不是给仆人贪污掉都不知道;想知道自家小孩有没有给仆人拐掉都不可以,想告诉其它人(象民警)自已夫人给仆人强暴了都不可以,说是挑短添乱,这个主人不做也罢,还是乖乖用另一个更合适的名称——叫奴隶吧~~
新闻要有公信力,任何瞎编的不以事实为依据的新闻都是对读者的不尊重。新闻就是一件事实加上作者自己的观点。 每个人都可以对一件事有看法,并且把这个看法告诉别人,也可以保留自已的观点,新闻也只不过是让这句话更多的人听到而已。正如每一个人的看法受限于他的知识,认识,经历,阶层,位置,精神状态的不同,即使是一个自认为时时公正的人,要让所有人都认为他说的话是公正的是不可能的。那么所谓公正又从何说起呢,人不需要公正,但他可能会有公信,如果他能事事让人 而且新闻为什么要公正呢,是不是每个人说的每句话都要公正呢,如果不公正,那么由谁来判定呢,是法庭吗,法庭是要公正的,那是他的工作,但新闻不是法庭,他为什么要公正,
新闻本身不需要公正~但新闻也存在公信,如果读者认为你的新闻总是及时真实的,就会认为你的新闻是可信的,那么这个新闻就获得了公信,这个新闻就可以为你带来金钱。但如果你让读者觉得你新闻要去伪存真猜着看的,那么他就
不看你的报纸,去看他认为是真实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办新闻,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看不看你的新闻。如果你的观众越来越少,很有可能因为你失去了公信。如果新闻的确有公正两字,那么就只表现在一个地方,就是对事件进行客观全面的报导,公正不公正无从判定,但有没有篡改事实终究是可以被公众知道的,对事实的报导有没有篡改,恐怕就是判断新闻是否公正的唯一标准了,也是新闻能否获得公信的最重要条件,所谓观点对错是角度水平问题,但诚实与否是道德水平的问题。如果说新闻界还需要公正,那就是让每个想说话的人把话说出来,把他认为别人不公正的地方说出来,把他认为公正的话说出来,让想听见别人说话的人能听到他想听到的声音。这就是公正,这就是新闻自由。
新闻是给人看的,没有人看的没有人信的不是新闻,新闻需要的是公信,而不是公正。在很多时候,中国缺少的不但是新闻自由更是新闻的公信力。就像前一段时间的温州动车事件,媒体对这件事的报道,对死亡人数的报道,严重偏离了事实,公众就会怀疑,就会有意见。这个时候,媒体就缺少了公信力,就不被大众所相信。
所以,还是那句话,新闻媒体在保证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应多做让人相信的文章,多提高自己的公信力。
作文八:《高考作文自由与不自由》10100字
篇一:高考备考资料_高考作文: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自由与不自由写作指导(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自由与不自由写作指导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自由与不自由写作指导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优秀作文】
高墙外
【“高墙外”是个隐喻式扣题题目。】
雨应该会掠过广阔的河面,抑或是穿过葱葱郁郁的大丛林。
雨应该摇曳着碧绿的草原,抑或是跨进了繁华都市的腹心。
而我只看见雨逗留在穷巷僻弄,在屋檐里泛滥着汩汩的水声,或在屋角旁边的阴沟里哗哗地流动。这是我注定了的生长地,根本没得选择,也无法逃离,不自由。因为此时我的
1
枝干太过于脆嫩,我的枝叶太过于柔弱。
【画线句是明点题句,“注定了的生长地”“根本没得选择,也无法逃离”“不自由”,或明或暗地点出了材料中的关键词。】
我做了一个梦。梦境里有一只蝴蝶。
【“蝴蝶”是本文中一个重要意象,根据它自身特性和文中描述,它隐喻着“自由”。】
阳光透过雨渍抛出的晶莹水珠,折射着绚烂的色彩,涂满了蝴蝶的翅膀,于是蝴蝶在这纯净的空气里熠熠发光。蝴蝶翩翩起舞,它开始靠近我,它要亲吻我的脸颊,我太高兴了,高兴得差点闪了腰。我屏住呼吸,想静静地等候大地精灵对我的青睐。
梦是在半夜里被敲碎的,发出清脆的声音,和玻璃一样。
我醒来,感觉到冷。
一片黯然浮于眼眸,此刻雨停了,只留下阴沟里的水流声窸窸窣窣。月亮似乎在矫情地躲躲藏藏。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跟月亮的感情很不好,我只觉得那月亮的白光冷森森的,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幻化为一片模糊虚伪的光滑,引人去上当;
我只觉得那月亮温情而柔和,把黑暗里潜藏着的一切丑陋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了提防。
我想继续做梦。
2
梦却没有来。
原来连梦境也不自由。
【画线句再次明点题。】
我心里明白蝴蝶是不会来的,因为我生活在如此不起眼的角落,因为我身上没有任何值得它留恋的东西,我注定要在这里终老,枝叶任由岁月捶打。
【“不起眼的角落”“没有任何值得它留恋的东西”“注定要在这里终老”,暗示了“我”的生长地是“沙漠”,“不自由”。】
可我喜欢外面的世界。太阳在召唤我,那湛蓝而辽远的天空中,它绽出了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使恢恢天宇下的无数生命为之喧哗。在它的鼓励下,我选择了攀爬。沿着坍圮的残垣,绕着残损的瓦砾,我知道,我要借助于这些外力走向顶端。只有到了顶端,我才能看到广阔的河面、蓊郁的丛林、碧绿的草原、繁华的城市……
攀爬时,我身上的雨珠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脸笑成了花面;我竟然能清楚地听到一首歌,这首歌肯定是从云端唱到了山麓,从山麓唱到了低低的山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
我努力地向上攀爬,即使无法选择扎根在哪儿,但是我能选择我应该何去何从。
我不甘于永远蜗居在墙角边,禁锢在这无聊无趣的一隅,我要通过自己的生存方式,自由地看到高墙外的精彩。
3
【这段描写与开头两段文字遥相呼应,表达了“我”对“自由”的渴望。这是最能暗示材料的形象化语言。】
我再次睡去,期待又一次遇见那只蝴蝶。
【结尾卒章显志:尽管身处“不自由”之地,但“我”仍要“向上攀爬”,以“我”的“生存方式”,“自由地看到高墙外的精彩”。】
【点评】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的“我”是一株被高墙限制了自由的植物,“我”梦见了蝴蝶,这让人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蝴蝶代表着自由,因为蝴蝶可以不受高墙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我”向往自由,等到长高时,到了顶端,就
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但又不得不借助外力,不得不生长在此地。这些虽然表面上与“自由”的话题无关,但在内涵上却与作文材料的主旨是一致的。结尾“即使无法……,但是我能……”“禁锢在……,自由地……”两句,形象地表明了自由的相对性,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全文用“植物”和“蝴蝶”作为意象来表情达意,语言生动优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就点题来说,本文做得很好。尽管记叙文(散文)点明“材料”较困难,但它仍在文中多处或明或暗地扣“料”扣题,尤其是结尾点题语言浓墨重彩,值得学习。
篇二:名师点评2014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4
名师点评2014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下水作文、微作文赏析
2014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不是自由的。
【名师点评】
华师大语文教研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文自修》杂志主编王意如教授:
秉持一贯的思辨性
思考空间很大
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均是万众瞩目,在应试教育的围追堵截下,命题组面临着很大压力。尽管如此,每年的高考作文依旧充满惊喜,实属不易。
今年高考作文题难度整体比去年大,但是考生可发挥的空间也很大,学生可由作文题联想到生活中的很多具体事例。
从命题上来看,今年高考作文题秉持了上海高考命题一贯的思辨性,从2012年“心灵中的微光”、2013年的“更重要的事”到今年的“自由与不自由”,都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对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很有帮助。
其次,这次高考作文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抓手,不是抽象
5
地说“自由与不自由”,而是通过“穿越沙漠”的例子引入,让学生更容易地领会“自由”的意思。
再次,这则题目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比较好的发挥,“自由和不自由”的问题,可以从非常小的事情入手,也可以考虑到高层次的东西,思考的空间很大。
但是,此次高考作文题依旧存在一个问题,通过题干的提示可知,必须穿越沙漠,所以最终是“不自由”的,而选择穿越沙漠的方式,所以过程是“自由”的。题干揭示的是在“不自由”条件下的“自由”选择,但对人类来说,我们恰恰渴望追求的是终极的“自由”。 华东师大中文系归青教授:
很辩证
很有思维张力
今年材料作文题在历年中属于“上品”,很辩证,很有思维张力。人总是争取自由的,但又无法任意,一定是在受约束、有条件的环境下。材料提供了具体图景,但同时不乏想象空间,因为沙漠可以是一种隐喻,考生可以将其转化为生活实际与感受,比如解决什么问题、克服什么困难,才能突破自我、获得自由。这对于任何作文水平的考生都有话可讲,从不同层次展开行文。
上海中学语文教师俞超:
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好题
作文命题类型没有改变,延续了自08年以来材料作文的
6
形式。
我首先认为这是一个难题,从材料类型看,它是11年和12年题目的合体。
11年是“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一种“对立概念”类的考题,要求学生两方面综合考虑。12年的关键词是“微光”,这是一种寓意类考题,考生应当揣摩这个词语的内涵,联系生活,赋予这个词语以独特的寓意。
今年这个题目中“自由”与“不自由”,又构成对立概念,需要考生辩证立意。而且,这里的“自由”也受到了材料的限定。一个现实问题——穿越沙漠——是无法选择的,所以人生面临不自由状态,而征服这个现实问题的方式则有选择空间,因而,人又是自由的。而题目里“沙漠”一词,自然类似于“微光”,需要学生自定义其寓意。
所以,这个材料中有三个词语必须在文中重点阐发:“沙漠”、“选择”、“自由”。只涉及
其中一个方面,都会显得与材料提供的信息有距离。因而,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题目。
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个好题。只要考生临场做到冷静仔细地审读材料,整体把握这个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则也是可以顺利立意的。比如可以这样思考:不必在意沙漠般的困境,直面命运指定的坎坷道路,也许这的确并不自由,然而我们完全可以自由地选择征服“沙漠”的方式。如何面对,选择怎
7
样的路径,这一切都掌握在人的手中。
如此一解剖,这个看似困难的题目已经变得毫不陌生,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畅谈“自由地走出沙漠”的故事和观念。让每位同学都能够有所发挥,这是上海近几年作文出题的出发点。今年这个题目合乎这个要求,这是好处之一。
其次,这个题目能够考查出学生个体之间的语文素养的差异。除了审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之外,针对这个题目的创作将会使得那些平时重视思考生活,注重材料积累,关注文章思想深度的学生有发挥的空间。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很多时候,身处枷锁是一个人被命定的困局,我们需要用我们各自独特的方式去打破它。
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诗仙选择骑白鹿,访名山。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东坡选择在坚持中豁达自适。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一种面对黑暗进行绝望抗争的方式,一种我最为敬仰的方式。
难道这不正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好题吗,
光明中学语文组李新:
自由与不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8
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沿袭了前两年的材料作文的模式,给考生创设了一个写作情境。从审题的难度上讲,与前年上海高考作文《微光》相比,难度有所下降,与去年的高考作文差不多。
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核心是“沙漠”,相对而言的是“自由”和“不自由”。这个“沙漠”可以指代的内容很多,比如面临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生活困难、一个希望实现的梦想、理想等。“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从中体现的是“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思想。而“必须穿越的这片沙
漠又是不自由的”,指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生活过程等。
自由是人生的一个悖论。自由与不自由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话题,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考生要写好这篇作文,关键是要在审题的基础上,阐述清楚自由与不自由的关系,相信能拿到比较满意的成绩。
【下水作文赏析】
(下水作文,原指出题老师去写给学生布置的作文,如果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现在主要指实践性很强的写作练习。)
第一篇:
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游弋
作者:光明中学语文组 李新
9
人生总归是这样。这就好比要穿越一片沙漠,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世界上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比如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生来一个是王子,一个是贫儿,你有选择的自由吗,但一个贫儿可以变成王子,那就是你的自由,没有人阻止你通过奋斗改变命运。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我们不要怨天尤人,我们没有选择出生的自由,但可以选择改变命运的自由。有许多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就是对这种“自由”的注释。
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不得不”,比如说我们不想这样,但生活让我们必须这样,因而我们不得不这样。像《项链》的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最后不得不同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自由吗,她不自由,她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在当时法国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她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她为什么痛苦呢,她的痛苦就在于她的不自由啊~一番丢项链的经历恰又使她自由起来,比如说夫妇两个齐心协力,花十年的功夫把所有的债务还清,她变成了一个粗壮耐劳的
10
妇女,由爱慕虚荣的女人,还原成真实的自己。于是当她再遇见当年的女友的时候,倒说“不过这一切都结束了”,她自由了~
这是什么,这就叫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悖论当中,有的人痛苦万分,有的人生性洒脱,这是心灵的境界不同。
冯友兰把人生归为四种境界:一、自然境界;二、功利境界;三、道德境界;四、天地境界。一个人整天陷入功利境界当中,其心灵是不自由的;若进入天地境界,那真是人生的大自由。像星云大师所言“我是佛”,我都是佛了,还有什么不自由的,
在所有的古人中,我最崇拜的是苏东坡,他是一尾鱼,是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游刃有余的鱼。他有选择不被贬谪的自由吗,没有。儋州尽管不是沙漠,但也是荒蛮的瘴疠之地呀,苏东坡能活着回来都是奇迹。但他很自由,“短篱寻尺间,寄我无穷境。”
在所有的现代人中,我最佩服的是周有光,经历过无数次运动,如今活到了让上帝忘记的年龄,没有心灵的自由,谁可臻此境,
亲们,您要做这样自由游弋的鱼吗,
篇三:2014高考作文
这是关于二难悖论的题,自由与不自由,选择与被迫的问题。但在逻辑上,这句话是有毛病的,逻辑上关联并不对
11
等。你可以选择??,在这一前提下,选择已经有了自由,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但后一句话“你必须穿越”,这是大前题,“必须”是不可选择的,这已经是给定的大前提,这个大前提不能违背,如果“必须穿越沙漠”是大前提,那“可以选择”并不存在自由。在“必须”这个不自由的大前提下,才有你选择穿越路径和方式的自由。这只是说,你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和交通工具。只有在这路径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是有自由的,比如汽车、徒步,或者选择越野车或直升飞机。因为没有给出“方式”的具体选项,所以选择是自由的。严格地说选择不存在自由不自由,只是选择的多样性问题。自由是人们天天挂嘴边的词,但定义起来并不容易。恩格斯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霍布斯说,权利即自由。胡适说:“自由”是不受外力拘束压迫的权利,是在某一方面的生活不受外力限制束缚的权利。康德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更多的争论不一而足。故上海这个题目稍有点不好把握。要让学生议论自由,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更具有人文和思想性的问题,更有人生哲理的问题,是值得肯定的。但题目的表述还要推敲。
这篇题目给出的材料也属于答案看上去像是事先给定的,因为“青春不朽”当然不可能,青春很快就会过去并完结。其意就只能落在顺其意来——实则是反其意:“青春是不朽的”来做文。那就去写出种种伟人或英雄在青春时代就做出
12
不朽功绩的故事,短暂的青春因此获得了永恒。
福建的高考题历年来都是别具一格。一句话的材料,可发挥的余地很大。它是在多样性上立论,二者没有直接的二分法。可以笔锋一转,就谈自己的经验,从自己经历空谷的经验切入最好,有描写,有抒情,有记事,有议论,文本中可容纳的表现手法多样。也可以写成对自己的心理的剖析,例如,一说到空谷,自己就想到悬崖,如果能把自己的心理和自己的人生写得真实透彻——但不能虚构得离谱。真实和人生的故事动人是重要的,走这样的险峻叙述之路,可能会得高分。
高考作文如何得高分,要做到三“求”三“不”
立意求新颖,但不能奇异化。新颖的立意是建立在准确立意的基础上的,有自己独特的
感悟与深刻思考,才会有新意,才能得高分。
素材求典型,但不要套路化。只有做好素材积累,让自己肚里有货,高分才有可能。 谋篇求清晰,但不要平面化。好的谋篇布局来自于准确的审题立意,来自于自己的深入
思考。
新课标I:“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新课标II:“山羊过独木桥”
北京卷:“老规矩”
上海卷:“自由与不自由”
13
安徽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
福建卷:“空谷”
辽宁卷:“科技进步与环境”
江西卷:“课内外学习探究”
湖南卷:“最美乡村干部”
广东卷:“从黑白片到数码技术”
山东卷:“开窗看问题”
浙江卷:“门与路”
江苏卷:“关于不朽”
湖北卷:“山上的风景”
重庆卷:“碎的是玻璃 不碎的是责任”
天津卷:“智能芯片”
广西卷:“老王生病”
“发现把作文题都串起来,是一段好暖的情话:没有什么不朽,我们终将生老病死。但
我不想探究老规矩,只想带你走过那门那路那独木桥,穿越沙漠和自由,穷村落和茫茫山顶,在空谷数繁星,在窗边看霓虹。想如芯片一般永驻你心,做永久的房客,共谱一篇爱情剧本,记录点滴,让我不用站起便拥有这个世界。”
2014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
新课标全国一卷:山羊过独木桥
14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此题的关键词是“规则”,如果把隐去的词语补充出来,那么完整的关键词应该是“游戏规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遵守游戏规则的是大多数,只有少数人想突破这个“游戏规则”。这说明,规则不可能规范所有人的行为,这样,就提出一个问题:规则需要不断修改,以适应新的情况;任何规则都有滞后性,不要期望一个规则制定出来就会解决所有问题。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不少人就是有以为只要改变了某种“规则”就可以解决中国当下存在的所有问题的想法,这种想法是幼稚可笑的。
一个游戏有这个游戏的规则,一项社会活动有一项社会活动的规则,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规则,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规则,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必须有“游戏规则”,没有“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这是规则的重要性。最近,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6月1日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说了这样一段话:“中国签署了《(联合国海洋)公约》,也尊重《公约》。可是美国并没有签署这个《公约》。美国为什么不签署,因为美国感到《公约》的很多地方是对
15
美国不利的。一个没有签署《公约》的国家,不断拿这个《公约》向中国说事,这能说得成吗,美国打算尊重它吗,《公约》变成了美国的武器,美国用得着的时候、对它有利的时候,就拿起来,当做武器向别的国家挥舞;用不着的时候就把《公约》弃之一边。我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美国准备什么时候加入《公约》,准备什么时候签署《公约》,”这段话有力地批判了美国无视国际法的霸道行径。
规则必须与时俱进,对一个国家来说,“游戏规则”始终不变,就不会有进步。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社会之所以朝代不断更换,但是制度(游戏规则)始终没变,所以社会就没有大的进步。这是改变规则的重要性。
在现代国家中,宪法是最根本的“游戏规则”。怎样对待旧规则与新情况之间的矛盾,这是当下放在每一个人面前的新课题,是打破旧规则,彻底抛弃旧规则,还是剔除旧规则中不适应新情况的内容,增添适合新情况的内容,这是政治智慧,也是生活智慧。
从以上的解读来看,新课标全国一卷这道作文考题可供考生思考的范围是很广的,所以这是一个好题目。
新课标全国二卷:“山羊过独木桥”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16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喂”与“觅”的问题,这好像是一道很老的考题,可供考生思考的东西不多,但是考生不容易离题,因为只要与自己的学习联系起来,就可以写出点东西来了。以思辨性的要求来衡量这道考题,是低水平的,最多是适合高一学生写作的题目。
北京卷:老规矩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可以从不同层次去思考这道考题。浅层次地思考,一分为二地看待老规矩;论述老规矩和新规矩之间的关系等。较深层次地思考,这些老规矩的文化内涵,这些老规矩对人生的
17
意义。再深层次地思考,老规矩被人们淡忘的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谈,从中国国情变化的角度思考,从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的角度思考,同时思考“老规矩”的将来等等。
可能考生也会想到与材料类似的现象,这也不失为一种思路,可以思考。
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这是“游戏规则”,所以这道考题要求考生思考的是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关系。这道考题与全国新课标一卷考题的相同点是两道题都与规则有关,不同的是,本题的“规则”是死的,不允许改动的,这从“必须”这个限制语可以看出。
考生最可能出现离题现象的是,抛开考题规定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这句话的限制,单纯谈“自由”,大谈自由的意义,赞颂追求自由的人们等等。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考生藐视材料作文的“规则”,把材料作文混同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写作规则就是考生文章的立意和内容必须符合材料的含义,否则就是离题。要使得文章符合材料的含义,那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而不能只选
18
择材料中的个别词语立意著文。如果考题给出的是两则以上的材料,那么文章的立意必须同时符合考题给出的所有材料的含义,否则就是离题。这些都是材料作文的“游戏规则”。可惜的是,这些“游戏规则”却被某些语文老师所忽视,他们会给予不符合这些“游戏规则”的某些文章很高的分数。这很像国际足联规定了足球的规则,而裁判却无视
这些规则,按照自己的想法,乱吹一气。在足球场上当然不会有这样的裁判,如果有,那早就被开除出裁判队伍,但是在语文界却不乏这种不把材料作文的写作规则放在眼中,单凭自己的好恶随意判分的老师,所以作文教学乱象丛生~
四川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与“站起来”相对的就是“跪着”。诡异的是,有些人自以为自己“站起来”了,实际上他在“站起来”的同时,还有另一个“他”是跪着的~从人类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正真能称自己是“站起来”的人,只有那些极少数的思想启蒙者,其余的都是这些思想启蒙者的追随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追随者
19
是在旧思想、旧制度、旧事物的面前站起来了,但何尝不是“跪在”思想启蒙者的面前呢,
网上有评论说,四川省的这道考题是最励志的,但是人们容易忽视的是,你自以为站起来的同时,是不是“跪”在另一些人的面前了,网上有人说,美国是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的力量。当美国在中国东海和南海问题上频频向中国发难,庇护企图抢夺中国领土的国家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人在中国人的面前“站了起来”,却在美国人面前跪了下去~
这道考题还让我想到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但是有时会忽视,自己走的路正确吗,是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吗,敢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人,必须做好在生活中碰得头破血流的准备,必须做好自己的一生毫无成就可言的准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道考题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很相似。如果不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有可能你‘站了起来”,却失去了”这个世界”~所以,这道考题对考生思辨的要求是很高的。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考生必须注意“自己站起来”与“这个世界”是不是属于你的关系。否则,根据材料作文的“游戏规则”,文章很可能离题。
因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跪着”的,极少有站起来的,即便是“站起来”了,这个世界是不是属于你,还很难说。所
20
以这是一道很小众的考题,对广大考生来说,难度很大。考生唯一可以想到的是历史人物。所以,谈古论今,可能是这道作文考题唯一可以选择的写作思路。所以,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一道好的作文题。
另外,值得考生注意的是举例中可能忽视的问题,因为“站起来”的前提是他或“跪着”,或躺着,或倒下,如果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一前提,所举的例子就很可能是错误的。
我猜测,大多数考生会只注意“站起来”,而忽略“这个世界就属于你”,这样阅卷者不得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修改评分“规则”,这是一种无奈的讽刺。 江苏卷:“关于不朽”
21
作文九:《离婚诉讼中自由心证的自由与不自由》10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离婚诉讼中自由心证的自由与不自由
作者:刘圣楠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4年第08期
摘 要:民事审判的离婚诉讼之中,要求法官审查诉讼双方之间的“感情”是否破裂。法官在审判案件时结合客观要素进行的主观判断与自由心证的“内心确信”理念相契合,具有其法定的正当性;但基于离婚诉讼的特殊性,以“夫妻感情”作为认定诉讼离婚的唯一标准,使法官评价婚姻状况的出发点过于狭隘,具有客观上的限制性。根据本文提供的案例及相关基层法院的司法数据统计,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审视在司法实践中,基于既有的“法定离婚理由”,以自由心证在离婚诉讼里发挥的空间与作用的角度,切入其在我国离婚诉讼中的实然状况,进而反思我国离婚诉讼目前的司法窘境,试图构建合理的离婚纠纷处理机制,探索合理的离婚纠纷解决路径。
关键词:法定离婚理由;夫妻感情;自由心证
一、问题的提出:被动狭隘的“夫妻感情”评价观
民事审判的离婚诉讼要求法官审查诉讼双方之间的“感情”是否破裂。基于离婚诉讼的特殊性,以“夫妻感情”作为认定诉讼离婚的唯一标准,使法官评价婚姻状况的出发点过于狭隘,具有客观上的限制性。笔者试图从客观法律环境突破离婚诉讼中法定离婚理由的限制性,赋予自由心证以逻辑理性。本文以某基层法院的离婚纠纷案件为例:
1.案例简介
原告胡某与被告白某离婚纠纷一案,原告诉称,原、被告婚后夫妻感情尚可。但2007年开始,由于原告生意失败,家庭经济日趋紧张,被告开始疏远原告。且被告长期与其他男子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原告认为,双方的夫妻感情已彻底破裂。请求判令准许原、被告离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庭审中,原告申请原、被告婚生子出庭作证,证明被告长期与其他男子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被告答辩称夫妻感情尚未破裂,不同意离婚。
法院判决认为原、被告双方登记结婚后长期共同生活并生育一子,已经建立了牢固的夫妻感情。虽然原告称被告与其他男子长期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对家庭也疏于照料,但其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实上述主张。故原告的离婚请求,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2.案例分析
本案中,原告申请出庭作证的证人系原、被告的婚生子,从证明力的角度来看,其证言的可信度较高,证明力较强,但法院并未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列举了14种佐证“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当婚姻一方首次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时,如果婚姻关系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2条所列举的情形,且双方感情尚有修复的可能,法院对该离婚主张
作文十:《自由不自由》900字
“自由”不自由
“我觉得活着很没有意思。”
“你觉得怎样的人生有意思?”
“自由的人生。嗯,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随便去哪里旅游什么的,我觉得现在的生活
很不自由。”
“既然不自由为什么选择目前的生活呢?”
男孩子说得很快很急,是放在他心底很久的话了吧:“我其实很喜欢杭州。但我是学英语的,
又是专科,找工作就很困难。所以我现在还留在广州,开网站??我觉得很闷。” “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你现在的不自由,其实是你自己造成的?如果你是本科,成绩很好,
能在杭州找到工作,岂不是就可以实现你的理想?”
他静默了一会儿:“可是我要的自由不是这样的,太辛苦了。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呀,朋友呀,
都得很辛苦的经营。”
“你想要的自由,是躺在床上,杭州自动来到你床前;或者只是听听歌,生活就自动繁花
似锦?我们都听过那句话;‘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爱情想自由?就得有娜拉出走的勇气。财务想自由?就得有相当的金钱,能以投资来自养。
而这相当数量的金钱从何而来?
越想自由,越得奋斗。自由就在我们双手中。奥运会上,把最重的杠铃举过头顶之后,才
能潇洒地放下,享受那双手空空的轻盈快感。
亦舒有一篇小说,叫《细沙》,开篇第一句;“关于自由的一切,姚芳都是同小平叔学的。” 小平叔是个热爱自由的浪子,去南太平洋岛国晒太阳,与艳冶女郎享受同居的欢爱而不需要结婚,他对朋友的小女儿姚芳说:“我的家,在某个海滩上,一出门,踏到的便是洁白的
细沙。”
浪子也会老,曾经的不羁变得落伍,女人离开他,他还是钻石王老五吗?不,要去掉钻石两个字了,甚至说得更明白点,就是“老光棍”。他说过的有美丽细沙的家呢?---他在全世界各地都买不起房子,哪里都不是他的家。到最后,他病倒在地球某个角落。自由的意
思就是:自做自承当,不能自食其力,就得自食其果。
而当年仰慕他的少女姚芳,终于出语讽刺他:“光会恋爱,不会赚钱,是行不通的。” 姚芳喜欢的男孩子,是“死命工作赚大钱做大事”的那种,带她去约会,原来他的家是海边的小小别墅,一开门,就看到“洁白的细沙泳滩。”男孩说:“一年前咬咬牙分期付款买下来的。现在已经涨了一倍。”嗯,意不在海景,在于海景房的投资价值---他不是言情小
说的男主角,他只是一个臆想出来的,言情小说里最适合的丈夫。
这故事的寓意十分浅显,无非就是:要实现梦想吗?先从梦想中醒来开始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