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子规 [元]曹伯启》阅读答案》700字
精品资源~临风文档。
://.docin./afeiz
《子规 [元]曹伯启》阅读答案
《子规 [元]曹伯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
1
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参考答案】
,2,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2
作文二:《《子规[元]曹伯启》阅读答案》700字
《子规[元]曹伯启》阅读答案
(“128815”);《子规[元]曹伯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参考答案】
(2)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作文三:《《子规[元]曹伯启》阅读答案》600字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参考答案】
(2)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作文四:《曹伯启《子规》阅读练习及答案》400字
?阅读下面一首元诗,回答问题。
子规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作文五:《子规(曹伯启)诗歌鉴赏答案》600字
子 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参考答案】(2)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作文六:《《曹伯启》阅读答案及翻译》29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弱冠,从东平李谦游,笃于问学。至元中,历仕力兰溪主簿,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伯启以无左验①,未之信。俄得真盗,尉以是黜。累迁常州路推官,豪民黄甲,恃财杀人,赂佃客诬伏,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迁河南省都事、台州路治中,御史潘昂霄、廉访使王俣交荐,擢拜西台御史,改都事。关陕自许衡倡道学,教多士,伯启请建祠立学,以表其绩,朝议是之。泾阳民诬其尹不法,伯启核实,抵民罪。四川廉访佥事阔阔木以苛刻闻,伯启纠黜之。
延祜元年,升内台都事,迁刑部侍郎。宛平尹盗官钱,丞相铁木迭儿欲并诛守者,伯启执不可,杖遣之。八番②帅擅杀,起边衅,朝廷已用帅代之矣,命伯启往诘其事。次沅州,道梗,伯启恐兵往则彼惊,将致乱,乃遣令史杨鹏单骑往喻新帅,备得其情,止奏坐前帅擅兴罪,边民以安。大同宣慰使法忽鲁丁,扑运岭北粮,岁数万石,肆为欺罔,累赃巨万。朝廷遣使督征,前后受赂,皆反为之游言。最后伯启往,其人已死,喻其子弟曰:“负官钱,虽死必征。与其纳赂于人,曷若偿之于官。第条汝父所赂之教,官为征之。”诸受赂者皆惧,而潜归赂于其子,为钞五音余万缗。出为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英宗立,召拜山北廉访使,时敕建西山佛宇甚亟,御史观音保等以岁饥请缓之,近臣激怒上听,遂诛言者。伯启曰:“主上聪明睿断,是不可以不诤。”乃劾台臣缄默,使昭代有杀谏臣之名,帝为之悚听。俄拜集贤学士、御史台侍御史。有诏同刊定《大元通制》,伯启言:“五刑者,刑异五等,今黥杖徒役于千里之外,百无一生还者,是一人身备五刑,非五刑各底③于人也,法当改易。”丞相是之,会伯启除浙西廉访使,不果行。
泰定初,引年北归,优游乡社,砀人贤之,表所居为曹公里。至顺四年二月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元史·曹伯启传》,有删改)
【注】①左验,证人。②八番: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元苗族部名。③底,到。
5.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 ????徇:巡行示众
B.命伯启往诘其事??????????????? ???诘:追查
C. 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尚:崇尚
D.非五刑各底于人也,法当改易?????? 易:简易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伯启公平断案的一组是(3分) (? ▲? )
①俄得真盗,尉以是黜????????????? ②伯启执不可,杖遣之
③阔阔木以苛刻闻,伯启纠黜之????? ④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
⑤伯启核实,抵民罪??????????????? ⑥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却诬陷自己的佃户,让佃户屈服认罪。曹伯启审得实情,定土豪杀人罪。
B.八番帅擅自杀人,引起边境事端。朝廷命曹伯启前往处理,为了大局,曹伯启只奏请惩办前帅擅杀之罪,百姓得以安宁。
C.御史观音保等因请求缓建西山庙宇而被杀,为此曹伯启弹劾台臣不及时劝阻,致使皇? 上蒙受了杀谏臣的坏名声。
D.皇上诏令曹伯启参与修订《大元通制》,曹伯启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只是由于曹伯启调任浙西廉访使,他的建议未能实行。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伯启以无左验,未之信。俄得真盗,尉以是黜。(4分)
▲
⑵第条汝父所赂之数,官为征之。(3分)
▲
⑶丞相是之,会伯启除浙西廉访使,不果行。(3分)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5.D(易:修改、调整)
6.C(③⑥与断案无关)
7.A(原文不是诬陷自己的佃户,而是黄甲用钱贿赂自己的佃户,让佃户去替自己顶罪服刑。)
8.⑴伯启因无证人,没有相信他。不久抓获了真正的盗贼,县尉因此被免了职。(“以”,“未之信”句式,“以是”“黜”各1分。)
⑵只要列出(分条列举)你父亲行贿别人的数目,官府替你征收。(“第”“条”“为”各1分)
⑶丞相认为这个意见很对,正好伯启调任浙西廉访使,这个建议未能实行。(“是”“除”“不果行”各1分)
【参考译文】
曹伯启,字士开,是济宁砀山人。二十岁时,跟从东平的李谦游历,专心求学。至元中,任兰溪主簿,县尉捕获盗贼三十人,戴上刑具游街,伯启因无证人。没有相信;不久抓获了真正的盗贼,县尉因此被免了职。连续升迁为常州路推官,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却买通佃户让他去顶罪服刑。伯启审得实情,于是定黄甲杀人罪。升迁河南省都事、台州路治中,御史潘昂霄、廉访使王俣一齐举荐,提拔做西台御史。关陕地区自从许衡倡导道学后,出了很多人才,伯启奏请立祠堂,设立学校,来表彰许衡的功绩,朝廷认为这个提议很对。泾阳有人诬告县尹不守法,伯启查实后,判了这个人诬告罪。四川廉访佥事阔阔木,以苛征百姓闻名,伯启免了他的官。
延祐元年,升迁内台都事、刑部侍郎。宛平县尹偷盗官府的钱,丞相铁木迭儿要同时诛杀守卫的人,伯启执意不同意,后改为杖刑后放逐。八番帅擅自杀人,引起边境事端,朝廷已经派人代替了他,又命伯启前去追查此事。驻扎沅州,路不通,伯启恐怕带兵前往就会让那些人受惊,将会导致暴乱,于是先派遣令史杨鹏单人匹马去告诉新帅,并详备地了解到有关情况,只奏请惩办前帅擅杀之罪,边境百姓得以安宁。大同的宣尉使法忽鲁丁,用鞭子强迫岭北的百姓运粮,每年达几万石。他肆意欺上蒙下,累计贪赃数以万计。朝廷派使臣去监督征收,先后受他的贿赂,都反而替他说假话。最后派伯启去处理,此人已经过世,伯启开导他的后代子弟说“欠官府的钱,虽然人死了也一定要征收。与其用钱向别人贿赂,不如偿还给官府。只要列出你父亲行贿的数目,官府替你征收。”那些受贿赂的人都很害怕。把钱偷偷送还给他的儿子,仅钱钞就有五百余万缗。伯启后出任真定路总管。在任期间,崇尚刑法宽容,治理简明,百姓过得非常安稳。
英宗即位后,召他任山北廉访使,当时诏令建西山庙宇很急,御史观音保等因是荒年请求缓建,激怒了皇上,于是杀了谏阻的人。伯启说“皇上英明果断,这样就不能不诤谏”。于是就弹劾台臣缄口,使政治清明时代有杀谏臣的名声,帝听后不禁有些惊恐。不久授集贤学士、御史台侍御史,诏令他参加修订《大元通制》,伯启说“所谓五刑,即刑分五等,如今受黥刑、杖刑者均服役于千里之外,百人中无一人能活着回来,这是一个人身受五种刑法.而不是五等刑法分别给哪一个人。这法应当修改调整。”丞相认为这个意见很对,正好伯启调任浙西廉访使,这个建议未能实行。
泰定初,伯启告老还乡,在乡里悠闲地生活,砀山的人因他贤德,称他的住处为“曹公里”。至顺四年二月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作文七:《曹伯启《子规》赏析、练习题及答案》1500字
一、诗文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二、译文
杜宇魂化为啼血的杜鹃鸟,年年啼鸣,声声沥血。不管是厌倦了杜鹃的啼鸣,还是第一次听到子规的哀怨客居他乡的游子无不低眉惆怅、寸断肝肠。春已残,花飘零。水春景黯然失色,乱红如雨。春夜难寐举头望月清光如霜。声声子规啼鸣,好像在催远行的游子快快回家:这里东郊的农事正忙。可是此时却难以归去。心思凄凉。
三、注释
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四、作者简介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欧阳玄称其诗“思致敏用,襟韵朗夷,临文抒志,造次天成”(《元诗选·曹伯启小传》引)。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五、赏析
首联点出这个传说。点明在暮春初夏,子规哀叫了。
颔联写出听了杜宇的哀啼后,两种人有反应:一者为贪夫,一者为远客。远客听到后哀怨、愁思不已,这是对应杜宇传说中的第二点。
贪夫是什么?词典上很清楚,就是貪婪的人,贪婪的人听到以后是什么感受,一个是“倦”、一个是“低首”。低首是什么?词典上有“恭順貌”“羞愧貌”“折服貌”“佩服”几个义项。对应杜宇传说第一点,杜宇禅让隐居,那贪婪的人还不羞愧死么?但是他们是“空”羞愧,是“倦听”(厭於聽聞),说他们空佩服也行,总之他们是不会放弃追名逐利的。
颈联景物烘托就不说了。
尾联“催归催得谁归去”,那就是照应颔联了。你杜鹃鸟儿在那儿叫,叫声里不断催促人们。但是贪夫不会被催去归隐。催远客回家,但远客想归去却不能够。只有乡郊的人们被你催促着去忙农事了,而这正是扣杜宇传说中的第三点。
总结一下,这首诗主要点哪里是在写思乡之情?这分明就在咏子规。尽管其中暗含对贪夫无厌的讽刺,对远客不得归愁思的同情,以及对农人趁时耕种的称赞。但是主要还是一种感叹之情,是听到子规啼鸣,想到杜宇传说,联系人们的表现,从而表达对现实的一种感叹。侧重点并不是思乡之情,这是非常明朗的。
六、阅读试题、答案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
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作文八:《[元]曹伯启《子规》鉴赏》2800字
[元 ]曹伯启《子规》鉴赏
新高考新视野
2013-10-15 2242
[元 ]曹伯启《子规》鉴赏
子规
[元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鉴赏
首联点出这个传说。点明在暮春初夏,子规哀叫了。
颔联写出听了杜宇的哀啼后,两种人有反应一者为贪夫,一者为远客。远 客听到后哀怨、愁思不已,这是对应杜宇传说中的第二点。
贪夫是什么?词典上很清楚,就是貪婪的人,贪婪的人听到以后是什么感 受,一个是“倦”、一个是“低首”。低首是什么?词典上有“恭順貌”“羞 愧貌”“折服貌”“佩服”几个义项。对应杜宇传说第一点,杜宇禅让隐居, 那贪婪的人还不羞愧死么?但是他们是“空”羞愧,是“倦听”(厭於聽 聞),说他们空佩服也行,总之他们是不会放弃追名逐利的。
颈联景物烘托就不说了。
尾联“催归催得谁归去”,那就是照应颔联了。你杜鹃鸟儿在那儿叫,叫 声里不断催促人们。但是贪夫不会被催去归隐。催远客回家,但远客想归去却 不能够。只有乡郊的人们被你催促着去忙农事了,而这正是扣杜宇传说中的第 三点。
总结一下,这首诗主要点哪里是在写思乡之情?这分明就在咏子规。尽管 其中暗含对贪夫无厌的讽刺,对远客不得归愁思的同情,以及对农人趁时耕种 的称赞。但是主要还是一种感叹之情,是听到子规啼鸣,想到杜宇传说,联系 人们的表现,从而表达对现实的一种感叹。侧重点并不是思乡之情,这是非常 明朗的。
四川省 2013年高考语文命题研讨会发言稿(略
稿)
四川省 XX 中学 XX
总的来看, 201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是一套成功的语文试卷。
在这里我想首先简单谈谈我对 2012年四川高高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的一点疑惑和 浅薄的见解。
诗歌鉴赏第二小问“分析情感,鉴赏意象”的答案有这么两个要点①子 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 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 “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 了思乡难归之情。但是,反观原诗颔联“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 肠”,“贪夫”和“远客”两个形象是明显的对举,答案将“贪夫”和“远 客”同释为“离家之人”,令人费解。该诗运用了同学们都很熟悉的“望帝啼 鹃”的典故,这个典故有这么三层意思
1.杜宇将自己的君位禅让给了从楚地逃亡而来、治水有功的鳖灵,自己隐 居。
2.杜宇在隐居死后灵魂不灭,化作杜鹃,为何哀声啼叫说法很多,有一种 说法是鳖灵继位后骄奢淫逸、贪婪无比,杜宇悔恨死而化鸟,日日悲啼。总之 该典故是人们用以表达表达哀怨、愁思、思乡之情的。
3.杜鹃每逢农历三月始悲啼,以叫声催促蜀人趁农时播种。
听了子规的哀啼后,颔联描写了两种人有反应一者为贪夫,一者为远客。 远客听到后哀怨、愁思不已,这是对应杜宇传说中的第二点。
“贪夫”一词在各历史文献和字典中都解释为“贪婪的人”。 (《汉书》 “闻 伯夷 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宋文莹 《玉壶清话》 “功名 者,贪夫之钓饵”,刘基《饮泉亭记》“见贪夫,疾之如讎”,清朝查慎行 《眉公旧韵》“未应泽畔少清流,却与贪夫供匕箸”)客居他乡之人和贪婪的 人听到以后是什么感受,一个是“倦”、一个是“低首”。“ 低首”词典上有 “恭順貌”“羞愧貌”“折服貌”“佩服”几个义项。但是贪夫是“空”羞 愧,是“倦听”(厌于听闻)。这两句大致表意就是(听闻子规的悲啼)贪夫 听出了羞愧听出了厌倦了,远客听出了悲伤,听出了共鸣。这对应杜宇传说第 一点。
尾联“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正好照应颔联了。子规不住 啼叫“归去”,叫声不断催促人们,有催远客回家,更有催“贪夫”归家会楚 地之意,但远客想归去却不能够,“贪夫”固然不肯离去。只有乡郊的人们被 你催促着去忙农事了,而这正是扣杜宇传说中的第三点。
总之我浅薄地认为,该诗有思乡之意,但更似有对贪夫无厌的讽刺之意。 该诗似乎重在咏子规,咏悲情。
即使命题者确认为“贪夫”也是离家之人,也应在试卷中加以注解,毕竟“贪 夫”和远客两个形象差别太大,学生很难将其视为“相同意思”形象。在阅卷 中也的确体现出这一点,几乎没有学生,将“贪夫”视为“远客之人”。诗歌 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多个角度,多层面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对于某些对内容理 解有帮助又不作为直接考点的字词,特别是在理解上有争议的字词不如在试卷 中加以注解。只有读懂了大意才谈得上鉴赏,而读不懂诗歌大意是相当一部分 学生的现实难题。
我想谈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有关在“新课标”指引下,四川省 2013年试题命 题中的“名著探究题”。
从最近省内兄弟学校及省内名校出的模拟题看,都有名著探究一题,次几
乎都是笔答题。这是否将成为明年高考的一种模式?名著探究题怎么考?如果 考,可不可以仅限于考名著名家常识,不考名著探究笔答题?像我们这种偏远 市县的农村中学,由于经济原因,由于学校馆藏名著有限的原因,学生整个求 学阶段名著阅读量几乎等于零。如果要考,可否明确划定范围,或限于书本已 学的名著选段或名篇内容?如果考察探究性题目,可否探究大部分学生较熟悉 的现实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这样同样可以达到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目标。况 且还有大量复读生存在,名著探究题对他们来说名难度就更大了,毕竟应届生 教材还有名著导读一栏。
第三个问题就是文言断句,就其他省市来看,文言断句分值三分四分五分 不等,断句点多达 6处 8处 10处,在紧张的评卷过程中,评卷老师几乎不可能 一处一处去判定停顿是否正确,这将不可避免会造成判分误差,造成评分不 公。文言断句,可不可以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或者不考这个题。文言翻译实质 已经间接考到了文言断句。如果要考,可以将文言翻译题择其一句不予标点, 让考生翻译,从译文中考查学生的断句情况,一举两得。
第四、希望尽快拿出 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
第五、尽快明确 2013年高考必背篇目。
此为粗陋浅薄之意见,见谅,谢
谢
2012年 10月 14日速笔
10月 16日发言时,临场增加内容
在这里,我想谈谈与本次研讨会无关的事——高考阅卷中的作文阅卷情况
1、控制阅卷速度,有的教师判定一篇作文分数,时间不过 10秒钟。
2、恶性评分情况多,我在仲裁时发现的三评分最高与最低分数相差 42分。
3、仲裁过程中,发现数量不少的、字数严重不足的文章,得分居然在 40几 分,还有白卷得分的情况!
4、作文分数过于集中, 40—— 49分近 48万份,考生不到 52万人。
5、作文高分太少, 50分以上不到 2300人。 59分,两篇; 58分,两篇; 57分 8篇; 56分 32篇。
6、将作文阅卷量与阅卷收入紧密挂钩,而不强调质量,并且组织者一味催促求 快,简直岂有此理!误尽苍生!
提出建议
1、延长阅卷时间。
2、严审阅卷教师资格。(会议中有个地区的代表说,有数学教师参与了语文阅 卷,真是让人惊诧,惊悚莫名。)
3、增加阅卷人数
4、设法严控打保守分数。
作文九:《古代诗歌阅读 子规(1)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1000字
精品文档
古代诗歌阅读 子规(1)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
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古代诗歌阅读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古代诗歌阅读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古代诗歌阅读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文章古代诗歌阅读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出自
://.gkstk.//wk-78500001179066.html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from 古代诗歌阅读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来自学优网://.gkstk./ end#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贪夫,客居他乡之人。
1 / 2
精品文档
8(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古诗词鉴赏
9(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8(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9(【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2 / 2
作文十:《2012年高考四川语文试卷诗歌鉴赏[元]曹伯启《子规》答案解析》700字
2012年高考四川语文试卷诗歌鉴赏[元]
曹伯启《子规》答案解析
(“128815”);2012年高考四川语文试卷诗歌鉴赏[元]曹伯启《子规》答案解析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意象简要分
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参考答案】
(2)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