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有关追寻理想的名言》500字
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古龙)? 想象能使人理智地观察一个新世界,想象可以通过暗示令人满意的目标来使人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想象不是空穴来风,不能脱离实际情况的一种方式。?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 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关于追求梦想的名言?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奥赖利)? 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 要想射中靶,必须瞄准比靶略为高些,因为脱弦之箭都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
作文二:《追寻理想的课堂》5900字
追寻理想的课堂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成为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有人说有理想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收获。20多年来,我一直行走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一直在求索,一直在努力。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才能算是一堂好课呢? 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新课程的理解,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一、 舒适的学习环境,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将老师和学生的压力减到最小。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宽敞的教室、和谐的色彩、舒适的课桌椅、充分的活动空间、完备的教学设施、充足的学习用具、多感官的刺激,这些都是我们为学生创造的良好的物质环境;教师民主的领导方式、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交流氛围、顺畅的交流渠道、及时的信息反馈、平和的教学态度、教师期望的眼神、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恰当的表扬与鼓励、富有理性的批评和建议,学生自信的学习态度、友善的同学关系、充分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这些都是我们为学生创造的良好的情感环境。
在以上所说的众多的关注点中,我觉得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最为重要。教育中民主平等的根本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真正的学习是愉快的,当快乐的心情不存在时,学习效果也就跟着停止。有了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才有希望。在教师赏识、尊重的眼神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学习知识的渴求,是挑战问题的勇气,是迈开人生步伐的动力。
基于以上考虑,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应该意识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不再是“正确与错误的裁判”,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应该以一颗童心对待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在
我们的课堂上应该让人情更浓一些,让赞赏更多一些,让鼓励更多一些,让笑容更多一些,让宽容更多一些。
二、科学的教材处理,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基于经验的建构过程,有效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能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突破教材的局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常用的做法是:替换教材中的例子,拓展教材的主题,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必须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必须量力而行,符合本人和本地实际。
2、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其它教学资源
其他资源包括:身边素材的及时引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有意义的热点问题、振奋人心的场面);课堂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媒体、网络资源的有效开发;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了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内容后,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模式,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好课的标准在发生变化。教学是交往、教学是引导、教学是启迪、教学是合作、教学是创造。好的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这就涉及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既要努力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又不要忽视以前老师们所常用的讲解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一般来讲,年级越高,教学方法也应该越开放。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教学效果最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要坚持启发式教学,都要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
习活动,都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都要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三、合适的教学起点,真实的教学过程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只是经验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把握适当的教学起点。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一般来讲,年级越高,课堂教学也应该越开放。“先试后讲、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真实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展示学生探究知识的原生态,展示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学习的思维存在较大的差异,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进行真实的展示,能促使学生思维活动更活跃。真实的课堂,不应像某些公开课那样,为了迎合听课人的口味,故意制造一些“表面繁华”,结果造成教学的“失真”。真实的课堂,也不应像有的教师那样不敢暴露课堂中真实存在的问题,结果造成双基不落实,训练不到位,教学花样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教案、课件牵着教师和学生走,师生互动性不强,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也不是像某些教师那样,把公开课当成了“做秀课”,表演成分太多,失去了真实性。只是想吸引更多的眼球。这种追求教学本质以外的表演课,只会使课堂走样,只能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导致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标签化、看点化,造成教学的“形似”而不是“神似”。其实,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应该追求常态环境下的数学课,追求那种“返朴归真”的家常课。真实的课是不加粉饰的,是值得反思、需要重建的,是有缺憾的课。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就是错误的。
四、有序的课堂调控,机智的动态生成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
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
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期待,是一种激励,更是一次次激情的呼唤。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过滤、把持与整合,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时可以产生" 锦上添花" 的教学效果。
五、有效的课堂交流,丰富的评价语言,
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理想的课堂,师生之间应该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数学交流,是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重要方式。
1、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帮助。具体表现为教师以商量的口气与学生对话,以和蔼的态度接纳学生的提问和请求,用赏识的目光面对每一个孩子。
数学交流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数学交流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适度,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应该周密考虑。另外,教师要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相通地对话,真正形成双向的、互动的、平等的关系。
2、 学生与学生的有效互动。
数学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数学交流环境,让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敢于用自己的真实语言表达数学思想。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
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数学交流空间和开放性问题,放手让学生学数学。数学交流必须建立在探索、实践、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避免形式化的简单讨论。数学交流必须建立在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基础上,以友好方式对待彼此间的争议,以诚挚的态度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指导学生学会交流,一是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如能注意倾听,在他人陈述观点时不插言,在情绪上(眼神的关注、点头等)予以配合,不独占交流的时间等;二是指导学生学会交流的方法,即陈述前对自己的观点略加整理,陈述时明白、条理清楚、简明扼要,陈述后善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善于对他人的观点或认同、或补充、或争辩;三是指导学生学会总结交流的成果,即善于在众人观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思考,能够完善已有的观点或生成新的观点;四是指导学生学会处理交流的结果,即是否需要对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进行补充,是否需要生成新问题做进一步思考、探究,是否产生一定的体验或形成经验。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关于评价语言的问题。教师评价语言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的溪流。”这句话说明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为了丰富我校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我们专门为老师们下发了《人大附小课堂激励用语100条》(具体内容见正文资料链接)。
六、扎实的课堂训练,完美的目标达成
现在很多老师上课,比较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重视学生活动的组织,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但听课中时也发现,很多老师对课堂训练似乎有所忽视,有些老师该让学生动笔的时候不让学生动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甚至有些老师因为课堂节奏缓慢根本没有练习时间。
其实,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知识有效学习的条件之一是自动化,就是说,许多知识的运用要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自动化又从何而来,靠的当然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合理的练习能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应以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为目标。练习,不仅要对数量和时间有一定的控制,对质量也要有一定的要求,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由浅入深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而且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练习方法、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特别是变式练习,通过不同的变式策略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以及建立所学习对象和已有知识的内在实质联系。
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经过近3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渡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
性和针对性以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低年级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小小运动会、数学扑克、争当优秀邮递员、猎捉老鼠、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为了使游戏更有趣味性,教师可制作一些小动物头饰,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高年级主要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创设一种情境。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质量和效率是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线。完美的目标达成,就是要求教学目标必须从知、情、意、技、能等方面全面落实,把学生的发展定位在和谐上。用足球场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教学要到位”。
此外,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也应贯穿与数学学习的始终。现代数学学习论认为,某一种思想方法的领会和掌握,需经过较长时间、不同内容的学习过程,往往不能靠几次课就能凑效。它既要通过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又要靠学习自己不断体会、挖掘、领悟、深化。
总之,课程实施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的过程。当前,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着众多的“两难”问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去实践,去探索。理想的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舞台,是一个智慧生成的地方,是一个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场所,是一个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是一个享受成长幸福的场所。好课应该有学生的充分参与,应该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应该培植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有追求,我想,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精彩,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富有灵性。
作文三:《追寻新的理想》400字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好开心! 同学们又开始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去了。
我回来时,我看到的还是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但不同的是,语文老师变了,变成了另一位老师,她叫岑老师。可我看到新老师时,我那股开心劲消除了一点点,因为我以后再也看不到何老师了。
第一节课是英语,我又看到教了我们一个学期的英语老师,她给我们发新的英语书,然后开始学新的内容。
一节课很快过去了,我在走在走廊上,迎接我的是同学们亲切的问候,他们的问候使我看到了同学的友谊。是同学给我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使我看到了智慧的光。
下午,我的同学依然像以前那样,在课室里玩耍。突然,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老师来啦! ”然后,正在玩耍的同学“嗖嗖”跑回座位坐好。老师进来后,就开始了午读。
“铃铃! ”放学了,同学们收拾好了书包,冲了出去排队,班长带队下楼。我们冲出校门,各自回家了。
啊,我喜欢新的学期,新的学期开始。新的学期一开始就证明我们有新的目标,我们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前进,向这个方向拼命追!
作文四:《追寻遥远的理想》12400字
作者:孙明君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年04期
1942年,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慨叹:“编写一部总的文学艺术史仍然是十分遥远的理想。”半个世纪过去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人们依然在执著地追寻这遥远的理想。1904年,林传甲撰写的《中国文学史》是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它借鉴日本和欧洲学者的方法,试图重新描述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此后,将近一百年来,诞生了王国维、鲁迅、闻一多等著名文学史家,出版有1100多种中国文学史研究方面的著作。[①]在世纪之交,为了推进文学史研究的进程,面对逝去的近一百个风雨春秋,面对一本本层累起来的一千多部中国文学史著作,清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发生、发展的脉络与成果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事实上这一工作已经和正在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此,本文拟就近百年来中国文学通史教科书(不包括断代文学史、分体文学史、分体断代文学史及其它各类文学史论著)的编撰、研究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本文认为近百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可以分为三大时期:本世纪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结束为第二阶段;新时期以来为第三阶段。为了深入体认各个时期文学史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大体走向,本文在此三大时期中分别选择了一部文学史名著作为析论的重点。这三部著作分别是胡适先生的《白话文学史》(上卷)(以下简称为胡著文学史),[②]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以下简称为游编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以下简称为章编文学史)。为了便于横向比较,本文论述的范围约束于先秦文学至魏晋南北朝文学之间。
一、反传统的号角:胡适《白话文学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了一批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巨人。他们的学说一度震撼了中国学术史,他们思想的光环一度笼罩了中国文化的一切领域,贯通地看,在中国历史上也许只有先秦诸子才可以与其匹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均有开拓性的贡献,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③]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说:
我在这十几年的中国文学革命运动上,如果有一点点贡献,我的贡献只在:
(1)我指出了“用白话作新文学”的一条路子。
(2)我供给了一种根据于历史事实的中国文学演变论,使人明了国语是古文的进化,使人明了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什么地位。
(3)我发起了白话新诗的尝试。
从胡适的自我介绍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极为重视,“整理国故”、研究古代文学史是胡适新文学运动和启蒙运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胡适的古代文学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明清章回小说的考证,一是撰写了《白话文学史》(上卷)。《白话文学史》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反传统的精神而饮誉学术界,成为我国当代学术名著之一。诞生于胡著文学史之后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大都受到了胡适学术观点的影响,建国前的文学史著作尤为明显。在五十年代批判胡适“反动思想”的运动中,有学者指出:“‘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不但有许多接受了胡适的观点和方法,扩大了胡适的影响,甚至有一部分发展了胡适的论点。”该文列举的受到胡适“思想毒素”影响的著作有: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1938年出版),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诗史》(1931年出版),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1941年发行),郑宾于的《中国文学流变史》(1930年出版),容肇祖的《中国文学史大纲》(1935年出版),张世禄的《中国文学变迁论》(1933年版),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文学史简编》(1932年出版),蒋祖怡的《中国人民文学史》(1949年出版)。[④]这差不多包括了当时最出名的所有文学史。在建国前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一版)不仅在大陆地区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在台湾地区多次印行,据台湾学者说,该书“是目前流行最广、而影响最大的文学史书。初学者往往以此书为基础,建立起文学历史的概念和知识。”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刘氏的主要理论基础及脉络,是进化论、历史有机循环的命定论和反传统精神”[⑤]。而这一理论基础及脉络与胡适思想及文学史观一脉相承。
胡适反传统的文学史观在他《白话文学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该书的主要观点有:
(一)白话文学有一个漫长的传统,它是中国文学史的核心。胡适在《白话文学史·自序》中明确说:“这书名为《白话文学史》,其实是中国文学史。”在该书的《引子》中他还说:“我要大家都知道白话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中国文学史若去掉了白话文学的进化史,就不成中国文学史了,只可叫做《古文传统史》罢了。……古文传统史乃是模仿的文学史,乃是死文学的历史;我们讲的白话文学史乃是创造的文学史,乃是活文学的历史。因此,我说:国语文学的进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是最重要的中心部分。换句话说,这一千多年中国文学史是古文文学史的末路史,是白话文学史的发达史。”胡适的这一观点与五四文学革命紧密相关,既然一部中国文学史乃是创造的活的白话文学与模仿的死的古文文学的互相对立、互相斗争的历史,而且在这一斗争中白话文学始终占据着主动,最终必然能够战胜古文文学,如此,五四时代的白话文运动便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二)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正派的宗。第一,“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胡适认为:“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歌童舞妓,弹唱的,说书的,都是文学上的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这是文学史的通例,古今中外都逃不出这条通例。”“中国三千年的文学史上,那一样文学不是从民间来的?”[⑥]“这无数的民歌在几百年的时期内竟规定了中古诗歌的新式、体裁。”[⑦]第二,民间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说:“庙堂的文学终压不住田野的文学,贵族的文学终打不死平民的文学。”[⑧]在他看来,一个时代的诗歌是否能够兴盛主要取决于民歌的发展程度以及文人对待民歌的态度,魏晋诗歌的兴盛是这样的,唐代诗歌的兴盛也是这样的。“到了东汉中叶以后,民间文学的影响已深入了,已普遍了,方才有上流文人出来公然仿效乐府歌辞,造作歌诗。文学史上遂开一个新局面。”[⑨]“唐代的文学的真价值,真生命,不在苦心学阴铿何逊,也不在什么师法苏李,力追建安,而在它能继续这五六百年的白话文学的趋势,充分承认乐府民歌的文学真价值,极力效法这五六百年的平民歌唱和这些平民歌唱所直接间接产生的活文学。”[⑩]相对于古人重视“载道文学”、“庙堂文学”的旧观念,胡适的观点具有“革命”的意义,从此以后的文学史家和文学史著作无不重视到民间文学对文人文学的启迪与渗透。
(三)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念。进化论在19世纪末叶经严复等人的介绍而传入我国,在20世纪,特别是在五四至建国之前的历史时期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胡明先生云:“每一个学术上成熟的史家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学史观,胡适的这部《白话文学史》更是典型地反映了他的进化的文学史观。”[(11)]在《水浒传考证》中胡适自己说,他要“贡献”给大家一个“根本的文学观念”——“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念”。具体而言即是“种种不同时代发生种种不同的文学见解,也发生种种不同的文学作物。”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他说:“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时代之公例也。”在《白话文学史·引子》中他把文学的进化分为两类:“一种是完全自然的演化,一种是顺着自然的趋势,加上人力的督促。前者可叫做演进,后者可叫做革命。”显然,这部《白话文学史》是其文学进化史观的具体化的结晶,而胡适整理、总结古代文学史的最终目的乃在于为了促使新文学出现一次“革命”式的进化。
胡著文学史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仅指出有关文字形式的两点:
一曰模糊了文白界限。胡适《白话文学史·自序》云:“我把‘白话文学’的范围放的很大,故包括旧文学中那些明白清楚近于说话的作品。……我认定《史记》《汉书》里有许多白话,古乐府歌辞大部分是白话的,佛书译本的文字也是当时的白话或很近于白话,唐人的诗歌——尤其是乐府绝句——也有很多的白话作品。”众所周知,与“白话”相对的概念,不是“古文”,而是“文言”,胡适摒弃“文言”而选择了“古文”决不是无意的,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文言为主,白话的作品所占比例很小,胡适的“白话”范围内事实上包括了许多非白话的作品,例如陶渊明、王绩、杜甫等人的诗歌。不如此,他便难于自圆其说,难于证明文学史以白话文学为中心的“公例”。胡适固然用心良苦,但把白话文学的范围放得太大,以至于溢出了“白话”的领地,侵占了“文言”的家园,毕竟不大妥当。
二曰偏袒白话、贬斥文言。胡适首先看重的不是作品的内容而是作品的形式,他认为:“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历史上的‘文学革命’全是文学工具的革命。”(《逼上梁山》)如此,在他那里不难得出凡白话文学必然优于文言文学的结论。于是,在《白话文学史》中便出现了这样的咄咄怪事:王褒的《僮约》、王梵志的打油诗之类作品被大肆颂扬,许多文人的文言作品却受到了冷遇。他把汉代以前的包括《诗三百》和楚辞在内的文学一笔勾销,略而不提;对于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律诗,则认为它们“全无文学的价值”,他在列举了杜甫诗歌的“毛病”后说:“律诗是条死路,天才如老杜尚且失败,何况别人?”[(12)]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胡适明确说中国两千年没有真正有价值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这都是因为这两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而文学史的事实却昭示我们: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并不取决于它的文字形式,至少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文字形式。古文文学固然有僵死之作、晦涩之作,白话文学未尝没有失败之作、浅陋之作。
总而言之,胡著文学史是一部在进化论文学史观指导下的具有反传统色彩的著作,本世纪以来,出版于胡适文学史之后的同类著作无不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胡适文学思想的浸润或侵蚀,即使是在50年代批判胡适的时候和八九十年代新方法新观念接踵而来的季节里亦不例外。
二、社会政治的摹本:游编文学史
建国后至“**”结束是本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第二个时期,以1966年“**”开始为界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许多优秀的成果皆产生于“**”动乱之前,十年“**”中古典文学界虽然出现了刘大杰先生的新修改本《中国文学发展史》(1973年、1976年先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二两册)和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但整个学术界呈万马齐喑、百花凋零之状。“**”前出现的比较著名的文学史著作有: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简史》(1954年初版),詹安泰、容庚、吴重翰等先生编写的《中国文学史》(1957年出版),杨公骥先生的《中国文学》(第一分册)(1957年出版),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1958年9月出版),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上册1958年12月出版,中册1959年4月出版,下册1959年12月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一、二、三)(1962年出版),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1963年新一版),游国恩等先生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1964年出版)……。在上述文学史著作中,游编文学史发行量最大(社科院文学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仅次其后),迄今仍然是高等院校文科专业普遍使用的教科书,故本文以之为例来探讨本期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态势。
建国后,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者无不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来探索说明文学史上发生的重要现象,给古典文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古典文学的研究水平。但也无庸讳言,建国以来政治上的极左思潮导致了学术研究上的偏失,主要表现为对马列主义理论理解和应用中的简单化与片面化,甚至形成了庸俗社会学的学术观。被誉为“红色文学史”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序言”云:“希望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工作的领域里,为插红旗拔白旗贡献一分力量。”该书部分作者云:“我们认为文学艺术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和反映。因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我国文学史上就贯串着两条路线的斗争——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我们在评价作家作品时,力求作具体的、客观的、历史的分析,并力求掌握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标准;肯定或否定,尽量避免简单化。”[(13)]应当指出,认为文学史的根本任务在于阐明文学史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及其发展规律,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观点,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绝大多数学者的共同观点。相较之下,游编文学史和社科院文学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是当时条件下最好的成绩”,“它们是两次极左思潮间隔期的产物,且对50年代后期的极左思潮有所抵制。”[(14)]虽然如此,却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像当时的大多数文学史著作一样,游编文学史亦特别强调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文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文学与现实主义的关系。它把纷纭复杂的文学史现象一分为二,在第一方阵内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民生疾苦的文学家,在相反方阵内的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和消极厌世的文人。第一方阵的作家的作品多是现实主义的或积极浪漫主义的,第二方阵内的作家的作品则是反现实主义的、是形式主义的、是唯美主义的。使用这种简单逻辑归队的结果,就使一部文学史变成一部社会政治的反映史,变成为一部阶级斗争消长史。这是游编文学史的最大的最根本的缺失。
游编文学史的另一个缺失是框架结构的单调与呆板。整部文学史的框架是:(1)时代背景;(2)作家生平;(3)思想内容;(4)艺术特色。这种结构不是游编文学史独有的现象,它是诸多文学史著作(既包括古代文学亦包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既包括中国文学亦包括外国文学,既包括出版于“**”以前的亦包括出版于新时期之后的)的共同特征。与此单调、呆板的结构相联系,四大块的内涵亦有雷同之弊,凡时代背景必着重叙述本期政治、经济的一般状况,从而使时代背景的论述过于狭窄,忽略了本期哲学、美学、心理学以及书法绘画等其它艺术门类的发展状况。即使是政治经济状况的描述亦较为笼统,看不出与本期文学之间的直接关系;凡作家生平多强调其阶级出身,讨论其对待人民的态度;凡思想内容必涉及现实主义、人民性、爱国主义精神;艺术特色的分析亦较为单调,如果是叙述性作品,多不出生动的情节、细致的心理刻画、典型的人物性格等等。
这样说并非是要完全否定游编文学史,恰恰相反,笔者认为:游编文学史(包括社科院文学所《中国文学史》)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失误,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别的文学史著作可以取而代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会在大学文科讲坛上占据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其一,如前所述,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极左思潮有所抵制,是一部相对而言较为严肃的学术著作;其二,同时,它的撰写集中了当时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的知名教授,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精深的学术造诣,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故由他们合力撰写的著作自然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其三,游编文学史的论述具体而清晰,章节内容的份量比较均匀,结构完整,与高校教学的需要极为吻合;其四,60年代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培养起来的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文学硕士、文学博士无不受到游编文学史和社科院文学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的沾溉与滋润。
三、人性的证明:章编文学史
进入新时期以来,学术研究的大背景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随着思想解放的大潮,学术研究突破了极左思潮的樊篱,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二是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学术研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表现出一些商品经济环境下的新动向。
新时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编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影响较大的有: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先生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一、二、三、四)1990年出齐,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编的《中国文学通史》(此套书正在陆续出版之中,已经出版的有《南北朝文学史》和《元代文学史》两部),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简史》修订本全本1995年出版,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6年出版。这些文学史著作各有所长,构成了新时期学术园囿中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其中,林先生《中国文学简史》的修订历时半个世纪,被学界誉为“带有个人风格的写活了的文学史”。至于引起媒体不间断曝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则首推章编文学史。
对人性的强调与张扬是章编文学史区别于以往文学史著作的最大特征。此处的“人性”并不等同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这一概念,而是指“人类本性”或“人的一般本性”,“所谓‘人类本性’或‘人的一般本性’也就是要求自己——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章编文学史《导论》)章、骆两位先生认为:
文学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性的发展,并反映着人性的状况。……文学中的喜怒哀乐,归根结底表现着人性的欲求;而优秀的作品总是能够深刻地揭示人性的困境、人性欲求与僵化的社会规制的矛盾,伸张个人的权利,要求给人自由发展以更大的空间。
在我们看来,一部比较理想的文学史,首先应该抓住上述中心环节,深入地揭示出文学所反映的人性发展的过程和文学在人性发展中所显示的积极作用。
文学形式的发展在根柢上也离不开人性的发展。[(15)]
无疑,相对于以往文学史对社会政治、对阶级斗争的强调,章编文学史对人性的重视开创了文学史研究的新境界,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文学研究打破了旧的思维定势,完全走出了政治因素干扰的时代,使文学研究进入了自由的新天地。它向人们宣告:文学不是政治的传声筒,文学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文学是人的情感、人的本性的载体。文字的演进在某种意义上乃是人性不断争取和扩大自由的过程。
章编文学史的另一特征是吸收、渗入了许多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例如,在谈到文艺的起源时,流行的观点是认为文艺起源于劳动,章编文学史则认为从文艺产生的具体过程来看情况非常复杂,并非只与具体的生产劳动相联系。王充的《论衡》作为唯物主义的杰作,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受到了极大的礼遇,章编文学史在肯定其历史意义的同时,正确指出:“严格说来,《论衡》在中国思想史上,并不是一部深刻的论著。”以前在民间文学主流论的影响下,在狭隘的阶级斗争学说支配下,学人们普遍认为:愈接近下层民众的作家愈有进步性,愈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的作品愈具有文学价值,章编文学史对比作出了全新的评价,认为贵族文化自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对于长期以来受人诟病的宫体诗,章编文学史的评价是:“尽管宫体诗存在一些缺陷,它毕竟扩大了中国诗歌的审美表现的范围;尽管它在理论上遭到严厉指斥,仍旧在事实上广泛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概之,章编文学史的看法或别开生面、自成一说,或吸纳它说、熔铸百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旧的文学史框架,是近年来出现的文学史著作的翘楚之左,将其置之于近百年来的文学史著作中亦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佳作。
但章编文学史并非尽善尽美,甚至可以说它距离人们的期望尚有一定的距离,其理由是:
第一,人性不是唯一的视角。虽然说较之于阶级论文学史观、人本主义文学史观是一种解放,但人本主义文学史观并非绝对正确的唯一的文学解读模式。葛红兵先生在评价现代文学领域内的人本主义文学史观时指出:“它只能使文学史研究由一个窠臼跳入另一个窠臼,使文学史异化为非文学史,……‘人的发现’应该是哲学的目标,准确地说是人本主义哲学的目标,它不应该是文学史的目标”,“因此将‘人的发现’定义为文学史研究的目的,显然是以外在于文学的目标规范文学史研究。文学史就是文学史,它不是阶级斗争的现象化历史,同样也不是‘人的发现’历史。”[(16)]本文认为上吮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亦有偏颇之处,文学一如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复杂,文学不是阶级斗争史,文学不是人性展现史,这是无庸置疑的,但也没有脱离了阶级斗争、脱离了社会政治、脱离了人性、脱离了意识形态的“纯粹”的处于真空地带的文学史,文学史在任何时代在任何条件下总是与阶级斗争、社会政治、人性、意识形态紧密绾结,是故,从人性的视角来描述文学的历史是一种独特的全新的视角,它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应该不应该采用这一视角,而是如何深化如何光大,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人性不是唯一的视角,人性的剪刀不能剪裁文学的全部材料(例如用人性无法准确说明文学的艺术特质),观察研究文学的视角应该是多角度的。
第二,如上所述,从局部看该文学史已经有了许多突破,但从整体上审视似未能尽如人意。韦勒克·沃伦指出:“大多数文学史是依据政治变化进行分期的。这样,文学就被认为是完全由一个国家的政治或社会革命所决定。”“不应该把文学视为人类政治、社会或甚至是理智发展史的消极反映或摹本。因此,文学分期应该纯粹按照文学的标准来制定。”[(17)]遗憾的是,像过去的文学史著作一样,章编文学史分期的标准依然是取决于王朝的更替,而不是依据文学自身的嬗变规律。此外,从全书看,似乎偏重于对思想内容的论述,相对而言,对艺术特色的分析略为欠缺;在主编的意图完整准确的贯彻到全书之中这一点上,似乎还需加强,部分章节中似乎不能清晰地看到主编在看不出《导论》中提出的以人性的发展为核心来描述文学史的理路。我们之所以产生这种感觉,也许与我们的期望值太高有关,也许与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相关。文学史教科书的撰写在一定程度上了取决于断代文学史、分体文学史、分体断代文学史的研究水平,水涨船高,而现在我们不能脱离水面而孤立地要求船的高度。
章、骆两位先生说:“以人性的发展核心来描述中国文学史,应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牵涉的范围极广,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尽管本书还存在不少有待改进之处,但我们相信这种重新描述中国文学发展流程的尝试和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是必要和适时的。”[(18)]这也是本文作者的看法。
四、多元与个性:关于重写文学史的思考
1988年第4期《上海文论》出现了“重写文学史”的口号,这一口号很快汇聚成一股学术思潮。在这一思潮下,已经和正在形成各种新的文学史著作,其中有中国文学通史、有中华民族大文学史、有分体文学史、有断代文学史、有分体断代文学史,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各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种种迹象标明“重写文学史”已上升到了相当的理论高度。在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方法论热潮中,更多的是拿来主义者的天下,西方学术理论中的精神分析法、心理结构分析法、神话原型批评法、接受美学、热力学第二定律,耗散结构法、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语义学、符号学……一时接踵而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这些方法并没有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新贴了许多标签而已。到了90年代,部分学者不再满足于援引、套用西方的学术方法,他们试图以自己的努力去建构新的文学史科学体系,从新的视角去审视中国文学史,从而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方法,例如:董乃斌先生认为文学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文学文本,二是作家心灵,三是文学氛围。以往的文学史往往停留于第一层次,触及第二层次而不深,第三层次基本未碰。[(19)]王钟陵先生在完成了具有方法论新意的《中国中古诗歌史》之后,又撰写了《文学史新方法论》,他尖锐地指出:“我妹至今还甚少那种具有理论形态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人们迄今所做的大多往往还只是对文学发展外在表象的孤立的、断续的描述,……截至目前为止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还仅仅处于前科学的状态之中。”[(20)]为此他提出了更新文学史研究的四项原则:一、史的研究就是理论的创造;二、整体性的三个层次;三、建立一个科学的逻辑结构;四、从民族文化——心理动态的建构伤把握文学史的进程。赵明、赵敏俐先生提出了重构文学史的“系统·综合·比较”的三维动态结构原则,[(21)]他们的这一构想贯彻于由赵明主编的《先秦大文学史》之中。钱志熙先生提出了“审美·历史·逻辑”的三种基本方法,[(22)]这一方法亦体现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之中。上述新方法新著作的出现标明新时期的古典文学研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突破,古典文学研究正在走向新的恍煌。
本文作者对待“重写文学史”的基本看法是:第一,“重写文学史”是历史的必然,新的材料在不断发掘,“文本”的意义与范围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研究者所处时代的文化氛围是变动不居的,研究者自身的价值体系、兴趣焦点、认识取向、理解能力亦处于动态之中,是故,文学史著作不会一成不变,相反,它不仅需要重写,而且需要不断的重写。第二,“重写文学史”必须放弃建立一元论的解读模式的幻想,树立多元化的文学史观,撰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文学史著作。后者是“重写文学史”的关键之所在。
文学史学科的特殊性注定了文学史观和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文学史学科具有不同的层次,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面对浩如烟海的研究资料和文本,首要的工作是古籍整理,对史料的勾稽、考校、辨伪,对文本本义的注释、翻译,构成了文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其次,需要对作家作品、流派集团、文学思潮、题材体裁、形象的塑造、意向的组合、意境的开拓、艺术的创新等加以剖析、描述、概括和评论。此为文学史研究的第二个层面;最后,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之上,探究文学史学科的内在规律,展开文学史哲学研究,此为文学史研究的第三个层面。这就要求研究者应该具备和善于应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版本学、目录学、美学、文艺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种知识及方法,需要具备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学识。而任何一元化的文学史观及方法皆无法探明包罗万象的文学史现象,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任何一种单一的范式都不能准确地描述一个事物。”[(23)]从文学史观和研究方法本身看,任何一种具体的文学史观及操作方法皆有利有弊,没有一种具体的文学史观可以取代所有文学史观,没有任何一种操作方法可以取代所有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观是一种基本的文学史观,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是一种基本的方法,是指导具体文学史观和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所有的文学史观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皆应该接受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指导。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并不能取代具体的文学史观和研究方法。凡是从史料出发的研究方法,凡是实事求是的文学史观,皆有其存在的价值。在此前提下,一切旧的方法既不会完全过时,一切新的方法也不是洪水猛兽。目标只有一个,方法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文学史观皆可以从不同的渠道接近文学史的本质。俗语曰:“条条道路通罗马”,释家云:“门门见佛”,此之谓也。
学术个性的形成是研究者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由于研究者的出身阅历、学术环境、性格性情和理想兴趣的差异,自然会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方法,章学诚云:“由汉氏以来,学者以其所得托以撰述以自见者,盖不少矣。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文史通义·答客问》)如果高明者选择了考索之法,沉潜者走上了独断之路,则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方法固然有难易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自己掌握的方法有必要自信,却没有必要迷信。研究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一个人、一种方法、一种文学史观,它有赖于诸多学者、不同方法、不同文学史观的合力。对个人来说,即使是博古通今的天才人物,亦应该在广泛涉猎、熔铸多种方法之后,形成独特的学术个性。是故,司马迁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追求,马克思有“只有用我的方法”的表白。[(24)]换句话说,只有形成了独特学术个性的研究者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学史家,而文学史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富有学术个性的文学史家群体的诞生。
21世纪的驿站已经在望,理想的文学史依然是一个遥远的梦。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停滞观望、裹足不前,让我们鼓起学术的风穻,以前辈学者的终点为新的起点,继续去追求那遥远的理想!
注释:
①此数据引自张炯《走向完整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②胡适《白话文学史》是一部未完成的文学史,本文之所以选择它作为本期文学史著作的代表,不仅因为胡适是按照通史的体例、构想来撰写上册的,更重要的是着眼于胡适及其著作的巨大影响力。
③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见胡颂平《胡适之年谱长编初稿》第一册第1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④余冠英:《胡适对中国文学史“公例”的歪曲捏造及其影响》,载《胡适思想批判》,三联书店1959年版。
⑤龚鹏程:《试论文学史之研究——以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为例》,载《古典文学》第五集,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⑥ ⑦ ⑧ ⑨ ⑩ (12)胡适:《白话文学史》第19、55、15、56、156、356页,新月书店出版1928年版。
(11)胡明:《胡适整理文学遗产的成绩与偏失》,《文学遗产》1991年3期。
(13)见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文学研究室编《中国文学史讨论集》第5页、第6页,中华书局1959年10月版。
(14)董国炎:《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术取向与学科态势——兼论〈文学遗产〉的历史使命》,《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
(15) (18)章培恒、骆玉明:《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思考》,《复旦学报》1996年第3期。
(16)葛红兵:《人本主义文学史观质疑——与**发先生商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
(17)韦勒克、沃伦:《文艺理论》第303页,第306页。
(19)董乃斌:《文化紊流中的文学与文士》第245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王钟陵:《文学史新方法论》第2页,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赵明、赵敏俐:《关于文学史重构的理论思考》,《吉林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22)钱志熙:《审美·历史·逻辑——论文学史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缀玉二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蔡少卿:《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第24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196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作者介绍:孙明君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作文五:《追寻理想的教育》10200字
追寻理想的教育
——关于学校建设的若干赠言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九俊
追寻理想的教育,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话题,这里仅仅基于学校建设讨 论十个问题,主要是作一些引述,作一点借题发挥,供大家参考。
问题之一:我们有教育理想吗?
教育是一个放飞理想、追逐梦想的事业,温总理提出“仰望星空” , 也是希 望大家有理想,有抱负,立大志,干大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育工作者, 有些校长, 或多或少地屈从于世俗和有些残酷意味的现实, 丢弃了自己的理想。 没有理想的教育,了无梦幻色彩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失去了教育的本真和 美好。所以,讨论教育工作首先要从理想说起。要追寻理想的教育,没有教育 的理想就无从谈起。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什么?在各位有理想的校长那里,各有 其话语表达和图景呈现,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但就其本质性和共性说,理想 应该聚焦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应该集中关注如何“托起明天的太 阳” 。 “太阳”这一美丽的意象, “她”会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在这里,我很高 兴地引用巴尔蒙特的诗和邓丽君的歌,和大家作一个愉快的分享。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见太阳,
和苍茫无际的蓝天。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见太阳,
和巍巍群山的峰巅。
……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见太阳,
如果白昼竟然消亡,
我还要歌唱……我还要歌唱太阳,
在我生命弥留的时光。
(巴尔蒙特的诗)
直到海枯石烂,
冉冉地出情人。
(邓丽君的歌)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俄国象征派诗人巴尔蒙特的一首诗,这里引用的是 开头和结尾两段, “我来到这个世界” , 就是“为了看见太阳” “如果白昼竟然消 亡” “我还要歌唱” ,这种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和歌唱,叩响了千千万万人的心 弦,这也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大合唱。邓丽君唱的是一首情歌,开头两 句是“我是星,你是云,总是两离分” ,结尾突然绝壁高耸式地来了两句:“直 到海枯石烂,冉冉地出情人” 。想象之奇特,景象之瑰丽,信念之执着,感情之 深挚,曾令我初次听到时有些愣住了的感觉,回味再三,觉得余香绵绵,意味 深长。我特别喜欢 “冉冉地”这样的情状,这画面可以描画出新人的成长过程。 把这句歌词和巴尔蒙特的诗句放在一起,我以为可以化出一种意境,可以引出 教育理想的基本元素。
第一句赠言:我们期盼、热望、追寻:冉冉地出新人!
有理想才有真正的教育,有了对“新人”的期盼,我们的教育工作就有了 绮丽温暖的底色,我们就会感到有激情,有追求,有创造。否则,我们就会失 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失去工作的意义。
理想有时未能够完全实现,但并不能因此将理想都视为空中楼阁。陶行知 先生在评价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校长丁超时, 对这位校长的评价是:“他能 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 他有事实化的理想,理想化的事实” 。从这个意 义上说,理想有时就在脚下。我们有些校长在办学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创造, 就是“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 ,就是一点一点地接近我们的理想。 总体上看,我们太缺少这样的校长了,我们受到的牵制太多,束缚太紧,
这种牵制、束缚有很多来自制度、文化,但更多的是来自我们自己,是我们自 己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有的甚至已经失去树立理想的欲望和能力。中国教育 需要一批理想者, 需要一点理想主义、 浪漫精神、诗人情怀!让我们共同努力, 去追寻“冉冉地出新人”的意境吧。
问题之二:我们的学校是个什么地方?
我们的学校是个什么地方?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回答。如果让孩子们回 答, 可能大多数答案是校长们不愿意听到的。 我们的学校基本的状态是个工厂,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条生产流水线,老师就是流水线的工人,当然说得好听一 些,还可能是工程师,那句关于教师作用的隐喻——“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 工程师” , 就带有工业化社会的鲜明色彩, 学生就成了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一 个个规格一致的标准件。在这里,学习成了机械接受的过程,成了“被学习” , 也就没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那么,我们的学校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呢?还是让我们先听一个宗教故事吧。
《圣经》里讲,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代一块土地,这块土地非常非 常好,到处流淌着奶和蜜。
在这里,上帝是母爱的象征,母爱包括的不仅仅是吃饱、活着,还有生活 的享受、生活的快乐、生活的幸福。我以为,学校也应该成为上帝赏赐的一块 土地。
第二句赠言:让我们的学校到处流淌着奶和蜜。
“新人” 的培养, 应该是师生共享幸福生活的过程, 这种幸福感来自哪里? 从“师”的一面, “教”的一面,至少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让学生“背着行囊上路” 。这里的“行囊”是精神的,人生如同旅程,都是 背着行囊的,里面装载着地域文化、学校文化等,如果我们自觉地意识到这一 点,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可以有意为之,挖掘、整理、提炼学校文化传统 中最精粹的思想,让它成为学校发展之根,哪怕校园搬迁,恰如有的名校学生
所言,也是 “带着行李搬家” 。有了这样丰厚的精神资源的滋润,我们的心田就 会多了一些时尚界所说的“微糖”的气息。
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当洋溢着 “生活的微笑” 。 大家都知道普希金是一位心地 很敞亮、很乐观的诗人, “哪怕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 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 普希金的诗歌就更多地给人带来温暖,带来信心,带来鼓舞,带来力量。别林 斯基评价普希金的诗时曾经说过,普希金的抒情诗充满诗意的全部奥秘,就是 在于他的诗篇的字里行间,总是洋溢着对生活的微笑。于是,俄罗斯的青年在 这里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如果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也洋溢着教者、 管理者对“生活的微笑” , 这种向上、乐观的态度必然会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 生活比蜜甜” 。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 这是叶澜老师非常著名的一个观点, 她提出要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 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生产的流水线。在叶澜老师看来,课堂教学 首先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 分。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 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 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 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这些观点今天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关键是我们怎样好 好地做。
问题之三:我们基本的教育立场是什么?
什么是我们教育的立足点?讨论、分析教育问题的基本视角是什么?我们 习惯于从“教”的立场、 “管”的立场、知识的立场、权威的立场出发,尽管有 时口头上不是这样讲,但事实上更多的是这样做的。夏山学校的校长尼尔说过 一段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的话:
假如我在漆门时,罗伯特跑过来往门上扔烂泥,我会痛快地骂他一顿,因 为我知道他在这里已经很久了,他不会在乎我的话。假如罗伯特刚从一个严格
的学校转来, 而他扔泥巴实际上是在反抗权威, 我就会和他一起往门上扔烂泥, 因为解放他比我的门更重要。
尼尔因为创办夏山学校被誉为 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尼尔和妻子共 同创办这所学校的理念,就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 应孩子的学校” 。 “扔烂泥的故事”表明了尼尔的基本的教育立场。
第三句赠言:坚定地站在孩子们一边!
夏山学校办学的基本精神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就是解放学生。围绕这 个话题,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不了 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 ——就谈不上教育。 ” 孩子也是一本大书, 要读懂并不容易。 杨绛先生带孩子坐 电车,坐过几次,这个孩子在家里谈起,总说她没有坐过,杨绛很生气,认为 这个孩子不懂事。又一次,她再带孩子坐电车,很习惯地抱着孩子,让孩子坐 到自己的腿上,旁边正好有座位空着,孩子一边执着地从杨先生腿上下来,一 边咕哝:“屁股,坐” 。这时,杨先生才明白,孩子自己坐上电车的座位,才有 坐电车的感觉,才叫做 “坐过电车” 。这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就是你要从孩 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现在网上热炒 “父母皆祸害” , 那些对父母似乎有些深恶痛 绝的孩子, 并不都是说父母不爱他们, 而是反感于父母没有“孩子立场” ,难有 真正的沟通。所以, 从事教育工作时时刻刻都要想着“教育是人学” ,孩子在哪 里。
解放孩子天地宽。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培养创造力, 以实现创造的民主 和民主的创造” ,要做到“六大解放”——解放眼睛,才能看得清;解放头脑, 才能想;解放双手,才能做;解放嘴,才能说;解放空间,才能走进大自然和 社会;解放时间,才有点做人的味道。陶先生认为:“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 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 正因为束缚过多, 我们的教育缺少灵气和活力。 据报载,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 21个国家进行教育调查,中国孩子的计
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但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没有自由、没有 民主,当然谈不上独立思考和创造。今天办教育需要重温陶老夫子的“六大解 放” ,给孩子们一个激活创造力的新天地。
解放学生其实也是解放我们自己。 台湾诗人非马的一首 《鸟笼》 脍炙人口, 就在于他出人意料地表达了一种思想。全诗很短,不妨引用一下:“打开 /鸟笼 的 /门 /让鸟儿 /走 //把自由 /还给 /鸟 /笼” 。鸟笼的门打开了,得到解放的不仅仅是 鸟,也有笼,真正是意味深长啊!我们现在用过重的课业负担捆住学生,把学 生逼进应试教育的深坑,学生缺失了想象力、创造力、幸福感,我们实际上也 把自己的生命填进了这个深不可测的坑。如果“打开鸟笼的门” , “鸟儿”可以 自由飞翔,我们也有了时间去学习、读书,去了解学生,去钻研教学,去关心 辅导学生,包括去享受必要的闲暇。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问题之四:什么是教育的灵魂?
灵魂对一个人,对于一个事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说起教育的灵魂,我 常常联想到一则宗教故事。
悉达多太子丧失了嗅觉,味道再重的咖喱也闻不到。晚饭后,星星大得像 火焰一样永不熄止,宫女们横七竖八睡了一地。悉达多太子折了莲花放在妻儿 枕边离去,他要去找回他的嗅觉。最后他骨枯形销昏死在河边,村中牧羊女喂 以乳糜,悉达多醒来,闻见乳香,如此甘美,如此确凿,他感谢牧羊女说:“一 切有情,由食而住。 ” 。他渡河进城,坐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了佛陀。
人们常常说菩萨心肠、大爱无边。溯其源大概就是这里的“一切有情” 。 弘 一法师李叔同先生的一则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丰子恺请李叔同先生到家里,李叔同先生把藤椅轻轻摇动几下,然后慢慢 坐下去。丰子恺疑惑不解,开始不敢问,后来看到先生每次来都是如此,就问 先生其中的缘由。 原来李叔同担心藤椅中藏有小虫子, 他要给小虫子一个信息, 让它们可以逃离即将有人坐的藤椅。
这种博大的爱的精神应当是教育与生俱来、须臾不缺的,教育就是要以爱
作为自己的灵魂。
第四句赠言:大爱写人生。
大爱所写,是学生的人生,也是教师的人生。 “爱” ,说来容易做来难。许 多同志都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作家的太太是文盲,作家教太太识字,都是采用直观教学法,把所要 教的字写成条子贴在具体的事物上,比如“椅子”贴在椅子上, “茶杯”贴在茶 杯上。这一次,教到“爱”这个字,作家不知往哪里贴,忽然灵机一动,抱住 太太亲嘴, 太太总算把这个字记住了。 这位太太有感而发,说道:“认识了这么 多字,数这个字最麻烦。 ”
在我看来,作家太太的这句话倒有几分哲学的意蕴,不仅教这个字,还要 亲个嘴,太费事了,而且,在有些时候,亲嘴也不一定就是爱啊!真正的爱是 相当不容易的。
爱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弗洛姆那里,爱包括四个要素:关心、责任、 尊重和认识。关心和责任意味着爱是一种能动性,而不是一种征服人的热情, 也不是一种“感动”人的影响力。弗洛姆曾借《圣经》故事说明,责任并不是 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关心的事情做出反 应。尊重和认识也是爱的组成因素,否则,爱就会坠落成统治和占有。尊重不 是惧怕和敬畏,尊重意味着能够按其本来面目看待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的个 性和唯一性。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对一个人的尊重;没有对人的个性的认识 作引导,关心和责任也将是盲目的。弗洛姆阐说的这些思想很值得教育工作者 反复领会。
教育爱除了具备这些爱的基本元素外,还应该有其特殊性。比如,教育爱 要建立在教育伦理学的基础上,要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事实上,在学校教育 中,偏心之爱是司空见惯的,那就不能叫做教育爱了。教育爱还有其理性的要 求,教育的爱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指向了培养目标。教育爱还要讲究艺术,方 法恰当,爱得其所,才可能有比较理想的结果。
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话:“ 从早到晚我一 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 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 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 在裴斯泰洛齐的身前背后, 行走着一大批爱的典范,他们用大爱引导着青少年前行。我们应当紧紧跟随, 共同唱响“爱的奉献” 。
问题之五:超越他人,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人走上社会,总是处于某种竞争的状态。人靠什么往前走,靠什么超越他 人超越自我?我想,霍华德·苏伯在《电影的力量》里有一段话对我们也许有 所启发:
在广受欢迎、令人难忘的电影里,机构的力量、身体的力量、情感的力量、 科技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教育的力量、财富的力量,都不管用,真正重要的 是这两点:英雄比电影中的其他人更优秀, 不是因为他拥有了以上所述的力量, 而是因为他拥有更高的原则;英雄之所以超越他人而成为英雄,是因为他比别 人具有更强的意志力。
这里,我还要补充说明的是, “更高的原则” 其核心, 应当是钱学森家族的 《钱氏家训》所阐明的:“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
第五句赠言:坚守你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无非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有正确的教育主张, 二是矢志不渝、 百折不挠地实践自己的教育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说,坚守最为重要, “不抛弃, 不放弃” ,必能成功。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在办育才 学校时,遇到重重困难,陶先生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我是背着爱人游泳。 ” 困难之大如背着一个人游泳,有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意思,但因为背着的是 “爱人” , 所以志向、 信念、原则始终没有任何的改变。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 的杨瑞清校长,行知路上后来人, 20世纪 80年代初就被任命为团县委副书记, 但他坚守乡村, 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他的教育信念是 “人人都是受教育者,
人人又是办教育者” , 无论是在学校, 还是在学校所在的乡村, 杨瑞清都成了一 面新时代的旗帜??可以说,他们的身上充满了力量。
问题之六: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用什么方式教学生?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方 式、教学方式只有最合适的, 没有最好的。但从教育的本真意义上说,我以为, 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讲过的一段话,应当对我们很有启发: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 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梅先生在当代教育界之有名, 很重要的一点是他 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的当天所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我以为, 如果说“大师论”是我们重要的办学思想,而“大鱼带小鱼”则应该成为我们 重要的教学思想。
第六句赠言:大鱼带小鱼。
“大鱼带小鱼” ,是一种多好的意境啊!大鱼引导、保护、支持小鱼学习、 体验、探究,小鱼之间,大小鱼之间,应有民主、有合作,使小鱼的自主性得 到很好的发挥。现在的教育,在大学里,小鱼难见大鱼。在中小学,师生已经 很难说是大鱼、小鱼的关系,即使勉强借用这种关系,那也是大鱼逼小鱼,逼 着小鱼沿着狭窄的通道往前;更不要谈还有种种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了。我想, 如果从一种思想、一种意识、 一种精神的意义上说, “大鱼带小鱼”应当是一种 理想状态的教育方式。
问题之七:学校管理的关键是什么?
大家都想把学校办好,有些甚至提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口号,那么学 校管理的关键是什么?我们不妨把视线移向企业界。有一本书叫《亲历壳牌—
—企业帝国的经营细节》 ,揭示了一家进入世界 500强的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 其最为核心的是《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
“上下同欲”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然, 这里的“想”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第七句赠言:把学校建设成道德共同体!
作为一个道德共同体, “上下同欲” ,力量无穷。在企业中,价值观指如何 做事,如何对待顾客、社区和供应商以及是否遵守规则,彼此相处等等,它往 往是真正的行动指南。在学校中,价值观应当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 养人”去确立,也应该是所有学校利益相关者的行动指南。其次,建设道德共 同体要以愿景来凝聚力量。一个学校理想中的未来就是愿景,如果大家都认同 这个愿景,学校的未来和人们行为的动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一致,学校和教 职员工就有了长期的驱动关系,师生员工就对学校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就会和 学校融为一体。
回顾管理科学发展历程,管理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经验管理,管理者是 师傅型的,以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管理;二是科学管理,管理者是指挥型的, 如乐队指挥依靠乐谱(制度)去指挥、协调整个乐队;三是人文管理,管理者 是育人型的,更关注培养、激励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道德共同体,应当 看做人文管理的高级形态,应当是我们学校管理变革的努力方向。
问题之八:怎样创造学校的特色?
中国教育同质化现象已经到了几乎不能容忍的地步, 千校一面, 大同小异, 甚至小异也没有。办学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应当有“自己” ,有特色。人们看 待学校,就像读文学作品一样,如果都是似曾相识,甚至未看即知,那大概难 以提起精神,难以产生审美的欲望。人们在回忆沈从文先生时,提及的一则故 事值得我们办学者深思。
沈从文先生读一篇文章,写的是春回大地,阳光明丽,风和日暖,鸟语花
香, 万紫千红, 花街柳巷, 小桥流水??沈从文先生问作者:你呢?你在哪里? 你的春天呢?
据说曾有一位教育界的名人出版散文集,多次登门请林斤澜先生作序,林 斤澜推却再三,此公仍然坚持索序,并表示不管怎么评价都会用上。林斤澜先 生只好写了,他表明的一个意思就是:你在哪里?我们应该学一学沈从文、林 斤澜,多问“你在哪里” ,我们的校长应当多问“我在哪里?”
第八句赠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海明威所讲的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 并不都是表达的问题, 它首先是指 作家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思维方式,是指其思想的独特性。创造学校的办学 特色,就是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袁振国、陈玉琨先生曾提出学校特色应当 体现全体性、基础性、内在性。全体性,是指特色建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应 当使全体学生受益;基础性,是由基础教育的特征决定的;内在性,是指学校 特色应当是在学校传统、学校文化中内在地发展、生长起来的。我的同事孙孔 懿先生提出学校特色之“色”有三重内涵:一是颜色之“色” ,指学校外在的环 境;二是成色之“色” ,指含金量、内在品质;三是春色、秋色之“色” ,指文 化。这三种 “色” ,后者对于前者都有包容的关系。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先生 说过:“空气流动就是风” 。校风弥漫于校园,未必看得见,摸得着,但处处可 以感受得到。这些对我们建设学校特色都具有启发意义。
学校特色的创建似乎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校特色是学校文 化的鲜明旗帜。美国大学的特色很能说明问题,比如哈佛大学是追求真理,耶 鲁大学是独立思辨,哥伦比亚大学是通才教育,普林斯顿大学是美丽心灵,斯 坦福大学是鼓励冒险,麻省理工学院是动脑动手,等等。第二,学校特色是指 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特色发展。学校特色建设不能剑走偏锋,而应当以全面的、 整体的发展为基础,再谈突出某个方面,学校特色是高原上的高峰。第三,学 校特色建设应当既基于校本又能促进传统的变化。 “本土化” “校本化”不是单 向的,它们都包含了双向交融变化的过程,学校特色应当带来学校文化的创新
和发展。第四,学校特色要坚持主色调与丰富性的统一。有的专家在研究故宫 的颜色后得出结论,故宫的红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是一种和而不同。这对我 们很有启发,主色调有时就包含了某种丰富性,主色调之外,我们也应允许教 师张扬个性,鼓励教师在更宽阔视野中的和而不同。
问题之九:我们有怎样的教育境界?
这个问题提得似乎有些高了:我们有没有境界可言?可能很多学校都没有, 甚至连北大、清华都经不起问。据报载:清华大学招办公布,今年高考全国文 科三成、理科九成的高考状元进了清华。意思是清华招了六成高考状元。再根 据北大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今年高考文理科状元除二成报考香港高校外,两 家大学共录取了十二成高考状元。于是,有人在媒体上诘问:多出的四成高考 状元从哪里来?不是都说要建世界一流大学吗?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先生在 2010年 4月 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的讲座时,列举了 一流大学的三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 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 贡献的学生。不要说高考状元未必是最好的学生,美国一些著名大学每年都要 拒收一大批“高考状元” ,即便这些状元就是最好的学生,他们都被你录取了, 如此显摆,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件事足以说明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到了何等程 度!教育的功利化已经到了何等程度!这里不妨听听英国伊顿公学的校长托 尼·里特是怎么说的:
我们学校的学术水平在英国不是第一。这一点,我很高兴,这表明我们不 是一心钻研学术而不顾自己其他方面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的人才, 其次才是他们的学术能力。
掷地有声啊!这才是办学校,办教育应有的襟怀、风度、追求。
第九句赠言:大家风度!
大家风度,不是说不关注教学,不关注考试,不关注分数,而是把这些都
包含在我们整体的教育追求之中,教学实践之中。我们要树立国家意识,培养 国家思维,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着想;要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着 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大家风度就是要去小,大与小是相对的,办 学不能小气,要有大胸襟、大抱负;要去私, “大”与“公”是连在一起的,公 与私是相对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负责,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这是出以 公心,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地方党政领导的面子出发,这是私;要去短视, 不能只是为了今天、不顾明天, “风物长宜放眼量” ,多少有点未来意识。这样 才能真正地办好教育,办好学校,当好校长。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家是靠底气、底蕴站立的。办学校一定要抓好 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建立教师专业合作共同体当做关键抓好, 我们校长自己也要向着博大精深的高峰,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增强我们的本 领,增添我们的底蕴。这样,才可能慢慢学会写出一个“大”字。
问题之十:怎样倡导教育家办学?
自从**总理提出“要倡导教育家办学”后,这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已经见过“怎样做个教育家”等许多讨论了。在这里,我最想推荐德国教育家 凯兴斯泰纳评价裴斯泰洛齐的一段话:
作为伟大教育者的裴斯泰洛齐所作的不朽贡献,不仅仅是他的学说,而更 重要的是他的生活,产生他的伟大学说的生活。
尽管人们在研究教育家时,可以把教育家分成若干类型,比如侧重于教育 政策研制的,侧重于教育理论构建的,侧重于教育实践探索的,但总体来看, 勇于实践是教育家的重要品格之一。中小学校长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要像教育 家那样办学,主要的是生活,是改进每天流水一样逝去的生活。
第十句赠言:倡导教育家办学,做一个坚定的实践者!
“教育家办学” , 包容了很多内涵, 我们在此前的讨论, 都是其中的应有之 义。从中国教育现有情况看, 这里要强调的是:第一,要坚持教育的内在品格。
人们在评价陶行知先生时,特别强调他教育的内在品格,就是“教人做主人的 教育,教人向前创造的教育” ,就是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向上、创造,是教育 的本真内涵。教育者有了这样的追求、探索和实践,才可能成为教育家,或者 在某些方面像教育家那样办学。 第二, 要淡泊宁静, 老老实实按教育规律办事。 曾有外国学者批评一类人, “他引人注目地缺乏魅力” ,这种批评对于当下的教 育界并不缺乏针对性, 有些同志太想像明星一样 “引人注目” , 这些同志如无深 刻的反省和彻底的改观,他的努力与“教育家办学”只能是南辕北辙。第三, 前已述及, “教育家办学” , 主要不是实现,而是实践。应当像裴斯泰洛齐那样, 像许多前贤那样, 做一个坚定的实践者。 只要我们坚持“在路上” ,生活就会改 变,学校就会进步,新人就会涌现,我们就会和孩子们一起“天天向上” 。 (本文根据作者在 2010年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学习研讨会上的报告整理而成)
作文六:《追寻理想的课堂》2400字
追寻理想的课堂--高效的质量与快乐的课堂
----梅小听课反思 2
江都市宜陵小学 :徐香
10月 14日下午, 非常荣幸, 我们宜小一行 7人来到了赫赫有名的梅岭小学, 参加了维扬区“轻负高质”课堂教学巡回展示研讨活动。 聆听了这所名校名师的 一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课》。本人受益匪浅,感受很深。彭老师朴实、严 谨的教学风格,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留给我很多感想,同时,彭老师也悍为 了梅小的“四了” -----即讲了,练了,评了,收了,得于了与会老师的啧啧称 赞。当然“四了”只是一种给定的操作模式,而有效“备课”、有效“指导”、 有效“激励”才是根本。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两大块内容,一块是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特征; 还有一块是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一般教师正常 都会把这节课分成两部分进行教学:一、整理知识,形成体系。二、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而彭老师是把整理知识融入于练之中。 整合、 梳理已学的知识、 技能, 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这节课首先体现了一个“理”,即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竖成线”、 “横成片”, 组织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是体现“通”, 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 系, 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三是体现“用”, 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实 际问题,发展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
一、注重“理”,让学生主动建构。
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 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这句 话很中肯地说明了整理的重要性。 平时教学中的知识点往往是零散地一个一个呈 现,缺乏系统整理。引导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整理、归纳所学的内容,有 助于促进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整理课的教学设计体现 出整理过程。 教学中, 彭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 这是什么, 什么做的?这是什么? 什么做的, 需要多少纸?这还有个长方体, 什么做的, 需要多少木料呢?教师出 示几个问题,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其次,教学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请你设计一个什么长方体, 请你设计一个正方体。 鼓励学生建构知识; 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 展示学生学习个性。 在“做”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做”中学 会整理建构的方法,获得整理建构的能力。
二、注重“通”,让学生主动交流。
整理的目的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 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悟。 如果学生 只会进行简单代入或将习题套入一般模式, 那么学生的素质并不会提高多少。 而 此节课教学中,彭老师设计的题目是环环相扣,练习题都围绕三个主题目展开, 教师也以思维含金量颇高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只有经历去解决问题, 让
学生进行一次次的重新创造, 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 通过引导 学生观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表面积与体积,体 积与容积等区别和联系, 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从而形成知识 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三、注重“用”,让学生拓展提高
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反映在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上, 更在于能否应用知识自觉 地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课必须精心设计练习题, 使知识的应用更具综合性和灵活 性,使学生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培养。因此,在学生梳理、 归纳知识的基础上,练习时还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 练为主”的原则,并力求做到:习题要“精”,方法要“活”,时间要“足”。
当然, 教师的魅力是快乐课堂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课堂中, 教师的一颦一笑, 一举一动, 为学生的深入学习与情感发展提供了一条无形的线, 牵引着他们走上 课堂的轨道。 如果教师用真诚的心来对待孩子, 那么也会收获同样的快乐, 这是 一个双赢的过程,反之,则不然。
欣赏了彭老师的课堂, 轻柔磁性的语言、 亲切关爱的态度、 赞赏变换的激励 等等都为孩子思维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沃土, 正是在教师营造的这种快乐、 和谐的 氛围中,学生学得轻松、智慧。
短短的四十分钟, 彭老师与学生一起轻松愉快的上完了, 孩子的高兴溢于言 表。一节课下来,容量很大。梅岭小学真正做到了轻负高质。也许你乍一看,不 可思议。 怎么可能在课堂上就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 可你看一看梅小数学老师的 教学语言吧:
1“眼睛看着庞老师,耳朵听好。我开始说题了!”“先别动铅笔,我的要求 是??,听清楚了吗?清楚了请开始!”
2“现在我们来做判断题。题号 1,请听题:这四个图形中你认为是角的打勾, 你认为不是角的打叉, 四题写在一行上。 开始”“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3“停笔!”“现在开始校对答案。”
4“正确的举手。错误的起立,错一道的坐下。我们来讲讲错在哪里。”“现在 订正,时间 5秒钟,停笔!下一题。”
我们需要学习真的很多。
1、老师在请学生做任何一样事前,必须保证学生听清楚你的要求。现在我上课 有时感觉很累, 就是我明明讲过的, 他们怎么还是没有听见, 虽然课上一直开玩
笑的问“你们的耳朵没带吗?”但是其实自己也很清楚, 他们的注意力没有集中 在我的身上。
2、及时反馈。梅岭的做法是请错误的小朋友起立,一下子使她关注问题,然后 全班讨论分析, 理解后限时订正, 这样就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及时 反馈可以清除错误观点, 让孩子警惕每一类题目。 这样不要课外作业巩固, 随时 考试她也记忆犹新,信手捏来。
3、也如梅岭老师自己说的,高效率是要训练的。她这次做题慢了,她也心不甘, 下次就会抓紧; 上课节奏快了, 你还有时间做小动作吗, 你还有时间开小差吗?
总之, 梅岭小学的课堂展示带给我的是震撼, 我将好好思考自己的教学, 虽 不是说完全仿照梅岭的做法, 但也必须改改一些课堂用语, 珍惜分分秒秒, 让孩 子在有效的时间内多学,巧学。或许改变能减轻孩子的包袱,减轻自己的包袱, 减轻家长的包袱,让孩子学得更轻松点,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作文七:《追寻理想的教育》1800字
追寻理想的教育
——读《幸福地做老师》有感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历史组 沈秋兰
曾经觉得做老师很枯燥,重复重复还是重复。特别是工作几年之后,当激情 伴随着新鲜感逐渐退去之时, 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望着眼前形形色色的学生, 我 常在思考:我到底能给学生们什么?偶尔我也会抱怨、困惑,有时候疲惫、迷茫 会悄悄地涌上心头,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
读完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 —— 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感触颇深。 正如敬志强老师所言:“ 人生有两大快事:第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快 乐有大家分享。 人生的意义在于活得有价值, 有价值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荣 誉,而是要让别人生活得更有价值! ” 的确如此,作为生本教育的名师,从他独 特的思想、独特的经历和独特的教学中感悟到了他独特的魅力,读来令人震撼。 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苦苦追寻的理想的教育。
读完全书,我觉得荆志强老师的 “ 生本教育 ”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课堂 “ 活 ” 起来了
荆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 “ 排排坐 ” 座次变为 “ 团团坐 ” ,有利于学生的合作研 究性学习, 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这与以往传统的课堂大相径庭, 课堂上气 氛和谐,氛围民主。课堂上学生可站、可坐,堂堂正正地挺起腰杆来,全身心地 投入到对话、交流和课堂活动中来,并做到:举手积极,声音宏亮,讨论热烈, 辩论激烈,争问抢答,多种角度,力争创新;荆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到学生 的活动中,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在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 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交流,共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问题 解决的同时, 得到的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稍有差错时, 得到的也是赏识性的评 价和鼓励的话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课堂场面轰轰烈烈而又 有条不紊。
二、学生 “ 动 ” 起来了
赞可夫认为:“ 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 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 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环境, 那么任何一种教学 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我们应该实行荆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关注每一位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获得最适 合的发展。 在荆老师的课堂上,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展示的舞台, 小组或个人可以 将自己的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以问题的形式投影在黑板上, 其他学生随时可以提 出疑问或解答别人的疑问, 这样使得原来在课堂上不愿说、 不敢说的学生也有了 这种表现方式,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充分地动 起来了,整个课堂也更加活跃了。
三、教师 “ 懒 ” 起来了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忽略了学生的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则注 重学生的学, 淡化教师的讲。 荆老师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将课堂充分还给 学生。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 “ 先教后学 ” 的习惯做法,积极给学生搭建 “ 自主 ? 合作 ? 探究 ” 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去看、去问、去思、去讲、去练。课堂上教师变 “ 懒 ” 了,但并不意味着简单的 “ 领地转让 ” ,也不意味着教师的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荆老师为上好生本课, 在课后花了很多的心思, 认真地学习 充电做笔记等,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四、效果 “ 显 ” 出来了
荆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全过程的最优化,使课堂焕发出了勃勃 的生机和活力, 让学生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 让教师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课 堂上看到一双双发亮的眼睛, 看到学生热烈地讨论, 大声的发言或者质疑, 课堂 教学的效率有了显著地提高。 同时, 在小组合作探究质疑的过程中, 也培养了学 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正如郭思乐教授评价敬志强老师:“ 你们教书, 他教人;你们教人,他把教人转变为帮人学;你们帮人学,他给人最大的信任与 依靠地帮。 ”
教育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涌动另一朵云,一个思想影响另一个思 想的浩大工程, 是浪漫的、 诗意的, 但同时又需要其中的每个人带着一颗诗意而 浪漫的心灵,做史上最艰苦卓绝的跋涉,这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 “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取法的 人 ……” ,我们应该向敬志强老师那样用心地做教育,幸福地做老师,在平凡的 岗位上成就学生、成就自己、追寻理想的教育!
作文八:《追寻理想的足印》2100字
个人先进材料
景泉初级中学
吴永德
追寻理想的足印
——记安定区景泉乡初级中学教师 吴永德
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然而,景泉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吴永德同志却不以为然,他一定会告诉你“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慨与遗憾。
本人出生于1963年10月,大专学历。26年前,我在高考独木桥上被挤落的年青人,从人生的第一道坎坷中爬起来,欣然走向了我家所在的一所八年制学校,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位英语教师。从此,我爱上了教育,并且把根深深的扎在三尺讲台。我用热忱与执着成就他的事业。——1986年,我被评为定西县优秀教师,两年后,又获此殊荣。2003年、2006年我所任的九年级英语的中考成绩均名列全学区之首,我所带的班级,先后有70多名学生被中专、师范和重点中学录取。2008年,被安定区评为优秀教师,并且任九年级1班班主任,班上有14名同学被重点中学录取,其中600分以上学生28人。
“什么是成功的因素——坚持”,2006年,我任九年级一班班主任及英语课教学。就在临近中考的第一个月,我患了附睾炎。每
每病情发作时,剧烈的疼痛使他直不起腰来,我不得不双手扶着课桌讲课,为了不影响学生,我一边吃药,一边组织学生复习,我常常默默的对自己说:“坚持,坚持,学生马上就毕业了。”后来医生说我必须打吊针,我怕影响学生,搞了一个小发明,在办公室的门框上钉了个钢钉,上面挂上药瓶,自己拿个小凳子,坐在门口,一边输药,一边辅导学生,硬是坚持到了中考,我始终没有请假。这一年,景泉初级中学的中考成绩格外好,有26名同学被重点中学录取,六合率名列全区第六名,学生乐了,教师乐了,我也乐了,不过,我乐得直不起腰来——这时候,我才去了医院。
有了这样的坚持,怎么会不成功呢,
“什么是成功的因素——认真”。公开课我每学期上,别人能参加的比赛,我一定要参加,我备的教案,批阅的作业每次检查,都被评为优。2006年,我接任学校会计工作,保障经费运行后,新的记帐法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新科目。很多学校的会计都有些吃不消,打起了退堂鼓,把担子往年青人肩上撂,我没有这样做,我带上票据,帐本去学区会计门前拜师。我对学区会计说:“你收我这个学生吧,我上你的一年级”。在学区会计的指导下,这个“一年级”学生开始了“描红”式的学习。我在教学之余总是给自己留一些“家庭作业”。很长一段时间,夜至十二点的钟声都响了,我还伏在案头上,孜孜不倦,废寝忘食。我硬是凭着这股认真劲,掌握了学校会计工作的基本要领,2007年,市、区两级审计时,我所做的帐目以规范、清楚、美观而受到了主管部门的表扬。
有了这样的认真,怎么会不成功呢,
“什么是成功的因素——无私”。景泉初级中学在住宿生管理方面曾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周边学区和兄弟学校也多次来校参观并效仿。这块军功章上也浸满了我的汗水。2006年9月,我的妻子承包了学校大灶。承包前,学校领导坦诚的说:“学校大灶是非营利性的,价格学校控制以服务为主,要求高,难弄”,很多人在我的后面拉我的后腿,然而,我还是支持妻子干起来了。有人问我“老婆一个月只挣三百来元,花来吗,”我说:“花来,我当民办教师时才挣40元,这300元差不多就是我那时多半年的工资。”也正是民办教师时养成的那种坦然和豁达,使我更注重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我时常为妻子筹划的是把饭菜做得更可口些,我也时常利用休息时间帮妻子打打饭,提提水。近几个月来,燃煤、面粉、调味品不断涨价,而景泉初中“牛大碗”始终保持3元一碗的价格,住宿生每天5元的补助费完全可以满足其就餐。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有了这样的无私,怎么能不成功呢
什么是成功的因素——创新。“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校园,使每个乐于进取的教师英姿勃发。老教师和新课程一起成长。我积极响应学校“行动为本”,“以校为本”的号召,以课例为载体,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所撰写的论文《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尝试》在定西市《探索与交流》杂志上发表,我所采用的“英语课课外分层辅导法”在全校教师中得到推广,效果甚佳。本学期学校组织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实录活动中,我以多煤
体课件,自编练习及活跃的课堂氛围,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的赞赏——成功了。正是创新赋予了一个老教师以全新的面貌。
有了这样的创新,怎么会不成功呢,
“坚持、认真、无私、创新”成就了我的人生。正是由于拥有了这样的教师,景泉初中才一步一个足印的走过来了。2004年,中考六合率全区第四名;2005年中考六合率全区第六名;2006年,中考六合率全区第九名;2008年,九年级105名毕业生有32人达到重点中学录取的分数线,28人被重点中学录取??。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也清楚的意识到:不必留连于昔日的辉煌,也不必为人生的不得意而苦恼。人生是一个奋斗的过程,只有不懈的奋斗,人生才能充实。
有位哲学家说的好,判断一个人,不应该看到他站在什么位置上,而应该看到他朝什么方向走。今后,我将高举新课改的旗帜,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用自己所有的热情与智慧,去追寻理想的足印??。
定西市安定区景泉初级中学
二0一二年七月
作文九:《追寻理想 指引成功的罗盘》8900字
追寻理想 指引成功的罗盘
追寻理想--指引成功的罗盘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书是李开复博士写的《做最好的自己》。首先介绍一下李开复博士:
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12月出生于台湾。11岁赴美求学,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所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之一。而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于1988年击败了曾获世界冠军的国际象棋大师。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
李开复博士先后在苹果公司、SGI提任要职。1998年,他加盟微软公司,亲手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随后成为比尔盖茨的七个高层智囊之一。
2005年7月19日,李开复博士被GOOGLE公司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2009年9月4日,从谷歌离职。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现在手机上用到的语音拨号功能就是李博士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发出来的。
我用李开复博士的自序简要的介绍一下本书的内容:
我希望中国青年可以从这本书中理解"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希望他们能够成为:
一个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的人。
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
一个既有勇气又有胸怀,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谦虚,既聪明有善于表达的人。
一个追寻理想和兴趣,终身学习和执行、深谙与人相处之道的人。
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
一个有勇气该百年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可以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不同的人;
一个"拥有选择的智慧,并用智慧选择成功的人;
一个最好的自己。
这也是李开复博士写这本书的初衷,书里解答了大多数青年学生面临的困惑。内容涉及广泛,我主要谈期中一个方面:追寻理想。
谈到理想我们自然会想到成功,什么是成功呢?曾经有过一个考上浙江大学的青年问李开复博士:李开复博士我该怎么办啊?我竟然只考上了浙江大学,我怎么这么失败呢?李开复博士非常诧异的回答:考上浙大也叫失败?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呢?
一元化成功的误区
成功=管人?他在中国工作的时候,喜欢和中国学生打成一片。当时,有位来自名牌大学的学生,成绩优异,智商和情商都非常出众,很是让他欣赏。
有一天,这个学生问他:"开复博士,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样成功。根据我的理解,成功就是管人,管人这件事很过瘾--尤其是在每次发放薪水时,管理者一定会有大权在握的感觉。那么,我该怎么做才能走上管理者的岗位呢?"
李开复问他:"你认为,成功到底是什么呢?"
他回答说:"成功就是有财富、有地位,成功就是做领导、做管理。"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对成功的认识竟然如此片面和肤浅。也难怪,中国社会历来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
在我看来,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是典型的一元化成功模型,它对青年一代的负面作用相当大。一旦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年轻人就会因为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而忘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忘记了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价值和责任,即便最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名和利,他们也不一定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之所以说一元化成功是危险的"误区",这主要是因为,一元化的成功模型有两个极为明显的弊端:
首先,一元化的成功会让许多人失去正确的奋斗方向。
在一元化成功模型的影响下,即便是某些最优秀的人,也往往不甘心于"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他们时刻企盼着成为世俗评价体系中的"成功人士"。这些追逐一元化成功的人一旦遇到大的挫折,或是遭到机遇和命运的捉弄,就会逐渐丧失自信和快乐,甚至有可能就此走向迷茫或消沉。
其次,一个崇尚一元化成功的社会一定是不完整、不均衡的,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都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在一元化的视角下,如果仅以"成绩"和"名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这个社会上99%的人都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毕竟,在学校中考得高分的只能是少数人,在工作中晋升为企业领导或通过投资成为亿万富翁的也只能是少数人。这些人固然在自己的奋斗方向上取得了成功,但我们能说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吗?
例如,我们能说那些不善于死记硬背却能在实践中一展身手的学生都是失败者吗?我们能说那些缺少必要的领导才华却能在特定领域深入钻研的技术专家都是失败者吗?我们能说那些不喜欢追名逐利却能在知识的天地里自由驰骋的学术精英都是失败者吗?
如果一个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只承认少数几类成功者,那么,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不俗业绩却无法获得社会认可的人就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这个社会中有勇气从事那些寂寞、枯燥但却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行业的人就会越来
越少。这样的社会很难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也很难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里走到世界的前列。
多元化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崇尚多元化成功的社会。最明显的例证是,美国的人才体系是多元化的,美国人才的成功途径也是多元化的。在美国的企业中,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例如,在微软公司里,不同类型、不同资质的人才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研究人员的成功可能是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测试人
臭虫",支持人员的成功可能是帮助客户及时解决员的成功可能是找到隐蔽的"
了问题。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成功,微软公司的管理者不但会坦然接受,还会与当事人击掌相庆。
中国成语中有"东施效颦"的故事。如果用多元化成功的观点来解读该故事,则不难发现:西施的美丽是一种独特的、有着鲜明个人特点的成功,东施当然可以从西施身上学习成功的经验和法则,但不应该因为模仿别人而失去了自我。
微软公司里的"东施效颦"
微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先生是一位优秀的演说家。他似乎有无限的能量,能极大地激励起员工的激情。鲍尔默的演讲一旦开始,就没有人能阻止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他会握起拳头一次又一次地击打自己的手掌,他会突然提高音量,或是在台上兴奋地奔走…
微软公司有一位经理被鲍尔默的魅力所吸引,打算模仿并复制他的一切。一次演讲时,这位经理也学着鲍尔默的样子,兴奋地大喊大叫,不断做出夸张的手势,不时在台上跑来跑去。但在场的听众都以为他只不过是在用模仿鲍尔默的方式制造笑料,于是,这位经理只能在大家的一片笑声中尴尬地结束了这场东施效颦的闹剧。
这位经理和上面提到的东施一样,试图模仿或复制他人独特的成功模式是行不通的,这样的做法不会带来真正的成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培养和教育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只有摒弃一元化的思维定式,支持和鼓励年轻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整个社会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人才,青年一代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所以,我的成功哲学的核心是:
不要轻易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而应主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
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要让人人都成为李开复,而是要让更多的人理解李开复的成功哲学,并利用李开复的经验和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追寻理想--指引成功的罗盘
1960年,美国一个跟踪调查商学院毕业生毕业后状况的组织开始了一项为
试图找到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期20年的调查,
理想和财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追求理想的人真的不容易得到财富的青睐吗?
研究人员首先对1500名商学院学生进行了细致的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结果把这些人分为了两类,其中倾向于追求财富、为财富而读书的人占大多数(1245人,83%),倾向于追求理想、为理想而读书的人所占比例较小(255人,17%)。
20年后,研究人员对当年这1500名被调查者进行了回访。结果。研究人员发现,1500名被调查者中有101人成了百万富翁,而在这101人中,竟有100人是当年选择追求理想的人。
这个故事说明,理想和财富并不冲突,一心追求财富多半会适得其反,而一心追求理想却有可能让财富离自己更近一些。
这就正像网络泡沫破灭后,资深风险投资家伯恩斯(Burnes)说的那句话:只有那些从事真心喜爱的事业的人,才会得到真正的财富(Money es to those who do it for love)。
一.理想引领人生
尼采说:"人唯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尼采所说的"生存的理由",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的目标"或"理想"。如果一个人看不出生活中还有什么意义可言,看不到可以追寻的理想和目标,他多半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原地踏步走,可以犯罪、堕落、甚至可以随意结束自己的生命。
马加爵是一个罪犯,因为他看不清人僧的目标,结果铸成大错。被捕后,
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临刑前,他说:"
如果马加爵能早几个月悟出真正的人生目标,他在做错事前就会问问自己,做这件事离自己的目标更近还是更远?买坏真情的父母和姐姐会如何看待这件事?这样也许他可能就不会走上歧途了。
小到每个人大到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必须有自己的理想。用理想引领人生,引领企业和国家的发展。
30年前微软公司的理想是:a PC on every desk。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放一台电脑。大家想一想,在中国30年前别说是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放一台电脑,就是每一张桌子上都放一台黑白电视,在人们看来也是天方夜谭啊。然而微软公司正是在这个理想的引领下,经过全体员工不懈的努力,不断开发新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现在这个理想已经实现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1895年建校之初的理想是成为美国西海岸的哈佛大学,现在的斯坦福大学知名度绝不比哈佛大学逊色。
福特公司1895年成立时的理想是让每个普通美国家庭都能买得起一辆汽车,以享受美好的生活。
岔河镇中学2004年并校之后的理想是成为全国名校。
天申企业集团企业远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花生产业最优秀的食品集团
理想想罗盘志向像风帆,二者缺一不可。有了明确的理想,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衡量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计划,只有那些符合我们理想和愿景的工作才
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着对理想的责任感和对人生的使命感,这也是我们能够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内因之一。也就是说,想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有清晰的理想和人生目标。
理想是引领人生的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地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充实的生活。
二.理想源于自我
比尔盖茨的理想--把计算机变成一个完美的工具
齐李杰的理想--把天申集团做成中国乃至世界花生产业最优秀的食品集团
圣雄甘地的理想--用和平的方法谋求印度独立
爱迪生的理想--揭示大自然的秘密,用以造福人类
爱因斯坦的理想--用"统一场论"解释全宇宙的每个物理现象
素有"创意魔王"或"商界贝多芬"之称的贾伯斯,二十一岁时和伍兹尼克在车库里创立了苹果计算机公司,"我要改变世界"正是他当年经常挂在嘴边的疯狂愿望
每个人的理想都是令人振奋的,同时也是独特的和最适合他们自己的。所以,理想源于自我,理想源于个性,理想应当是最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理想,可以追求真情也可以追求影响力;可以追求快乐和家庭幸福,也可以崇尚的道德与宁静;可以崇尚求知和创新,也可以崇尚沟通与服务…重要的是,只有确定了人生目标,才可以在该目标的指引下,果断地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沿着自己的成功之路稳步前行。
不是因为了不起,所以才有理想,而是因为有理想,才成为了不起的人。
齐李杰从农民到跨国集团老板
可是你知道公司创始人齐李杰先生30多年前怀揣着让全世界人都吃上滦县的花生的理想,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买花生。他在1979年公司仅以集资380元人民币创业资本,经过31年的艰苦奋斗,将天申集团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花生出口企业,固定资产投资6个亿,资产总额近10亿元;分公司遍及海外及全
花国各地。1998年企业创始人齐李杰先生被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提名为"生大王";
齐李杰出生于1948年,生父亲在他出世不久便去了台湾,母亲只好带着他和哥哥改嫁到这个村庄。若干年后,断了右臂的母亲和憨厚的父亲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七口人的温饱生计。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读过几年书,为了给家里添口饭,14岁的他就和成人一样,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劳作…
1980年初夏的一个晚上,齐李杰的草屋内,煤油灯内闪着暗淡的光,破了席的土炕上坐着几个共商大计的穷哥儿们,在老旱烟的萦绕中,一项决定前途命运的决策出台了--集资380元开厂~
不久,在栗园村挂出了"滦县商家林人民公社栗园九队食品厂"的牌子。于是由玉米秸杆架起来的加工棚内支起了12口大铁锅,一辆辆车拉出了从乡亲们手里赊来的花生米。五香花生米加工出来了,这是他创业生产出的第一个产品。为了尽快打开销路,他组织人马跑东北、下江南,在一些城市里沿街叫卖,经过不懈的努力,销路终于打开了,工厂接到了一批来之不易的订单,齐李杰他们脸上绽开了笑容,坚定了他们的创业信心。紧接着一批又一批五香花生米运出了工厂。
对探索者来说,事业就是一条没有止境的不归路。1986年,成立"滦县粮油贸易公司"至1989年专门从事于国内外市场的花生贸易;1991年公司更名"冀东粮油贸易总公司"开始实施规模化经营花生贸易;1993年在唐山投资三星级"凯瑞饭店"成立;同年加拿大分公司成立;1996年天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同年,荷兰分公司成立;2000年投资兴建辽宁锦州天锦食品有限公司;2001年投资兴建山东齐氏坚果食品有限公司,于同年成立乌克兰分公司;2002年投资兴建江苏天擎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投资兴建山东天申生物蛋白有限公司以及河南天裕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同年,成功自行攻克了"低温物理压榨"花生油技术;2005年,集团总部移师北京,企业进行重组,进入海外上市辅导期;2007
开始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2007年天申食品集团在河南方城投资兴建天裕食品有限公司。2008年天申食品集团与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签订投、融资协议。
今天这些公司大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景,并重新制定了各自新的愿景。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人生目标或理想都是非常个性化的愿景或使命。也许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从此时此刻起,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的所有价值判断都要以人生目标为依据。也就是说,由个人选择并珍惜的期许或愿景来决定一切。
三.如何追寻理想?
理想如此重要,青年一代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理想或人生目标呢?
人生目标要有价值;
人生目标要尽量摆脱名利羁绊
人生目标要能够成为自己的智囊
人生目标可以让自己从心底感动
人生目标既富有挑战性,又不脱离实际,及放眼未来,又明确、具体。
1.做个有价值的人
一个好的理想应该是对世界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你会留下一些对世界有价值、值得他人回味的东西。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每个人都不想虚度此生。如果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回首往事,心里能够有一种"世界因为我而更美好"的欣慰和自豪,人生就具有了足够的"影响力",就曾经"Made adifference"。只要曾经为世界创造过价值,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不要去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世界首富第16位李嘉诚迄今为止已经为慈善事业捐款13亿7千万美元。(插入视频)。
2.摆脱名利羁绊
上至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下至平民百姓、凡夫俗子,无人不在追求更多的财富或更高的地位,可是名利往往会蒙蔽良知,成功每每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务必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真正有价值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更有意义。
春秋战国时代的庄子不为名利所动。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
庄子此时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背后则是楚国的官位--两者巨大的差距使这道选择题看起来十分容易。
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但是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
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呢?两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山寨之父"联发科为中国大陆的小型手机制造商提供简单、廉价的芯片,2009年1.4亿山寨手机进入全球市场就是最好的证明。09年由联发科为代表的"山寨机"总销售量,已首度超越诺基亚。但现在联发科表示要摆脱"山寨"称呼,以30亿元下注TD,发力智能手机,欲欲建立一线品牌的称号。联发科的客户,的确已逐渐从量变到质变。从几年前攻入的韩系乐金(LG),到欧洲电信营运商Vodafone,以及美系摩托罗拉等,都已采用联发科芯片。至于在大陆,有更多像天宇朗通、联想、TCL、康佳等当地知名品牌,以及如华为、中兴等大型客户。根据联发科提供的资料,目前有八成以上的芯片来自联发科。联发科的业绩一直下滑,但联发科却在坚定不移的在摆脱"山寨"呢?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摆脱了名利的羁绊,为了民族的科技发展,承担起了他的责任。
3.用理想做自己的智囊
好的理想不但可以激励你奋勇前行,还可以引领你做出重要的决定,就此而言,它也是你最好的智囊。
天申集团在开发新的产品选择开发方案时也会问自己,哪个方案更符合公司的愿景,更容易实现"让天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花生产业最优秀的食品集团"的目标。显然天申集团更有可能选择能满足世界上最多人口味的食品,而不会开发满足少数人的高档的产品开发方案。
4.定义理想,从心开始
理想是一生的导航,所以,只有让自己内心无比感动的理想才是你真正的理想。怎样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呢?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简单的"心灵感应法"。
第一步:闭上眼睛,把最先富县在脑海里的理想记录下来,这是因为,不经过思考的答案往往是最真诚的答案。
第二步:回顾过去,在所有你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里,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点?那些共同点可能就是最能激励你的人生目标了。
第三步:想象一下,十五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第四步:如果你只剩下六个月的生命,你最想做什么?如果你永远不必担心金钱的多少,那么,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第五步:幻想一下五年后达到理想状态的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
第六步:假设你过完了理想的、无悔的一生,已经与世长辞。三个人来参加你的葬礼,并在葬礼上对你大为赞许。如果这三个人中一个是你的家人,一个是公司的同事,另一个是社会上的朋友。那么,你认为他们会是谁?他们会对你的一生如何评价?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定要抛开世俗的观念,抛开竞争的心态,
抛开一元化的成功。问题的答案不必给任何人看,但一定要真诚。
按照上面六个步骤做一半你多半已经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了。
5.极富有挑战又不脱离实际,既放眼未来又明确具体
美国40多年前为什么能够登月?因为肯尼迪总统发表了一个激情的演说,:"We want to go to the moon.Not because it is easy,because it is
hard."这是一个非常激情的演说让整个美国人都很激动。因为苏联在那个时候在卫星方面领先了美国。这能让美国夺回美国在天空领先的地位。所以总统就说了我们的目标是让一个人安全的到达月球再安全的回到地球。这是一个很好的志向,非常清晰怎么样算成功我们算知道。但肯尼迪不知道怎么去做,他也没有一个期限什么时候完成,但他有一个目标。这时计划专家就进来了,他说好,总统给了我们这么难的差事,但是这个差事呢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尊严我们不管怎么样都要做到。怎么计划呢他们把这个大目标分成4个小目标,不做完第一个你不可能做第二个,不做完第二个你不会做第三个,不做完第三个无法做第四个。第一个目标把一个人送上太空,第二个目标送一个人环绕地球,第三个目标送一个人环绕月球,第四个目标送一个人降落到月球。四个目标最终达成了一个了不起的愿景。
同样你知道了自己人生的目标时,你就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一步一步的来,然后立即开始行动。行动的时候不要期望太高,不要一定一年做到这个,做不到就很糟糕。不要把细节定的太细。大概定一个目标,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就像美国外人当年可能计划两年送一个人到太空,可是用了两年另三个月也没关系。接着再做下一步就行了,整个计划就继续推延。
不断地的调整自己的目标,不断的修正。
大仲马说过:"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人生的海洋宽广而深
罗盘",主动权抱我在自己的手中。 邃,明确的人生目标是知音人生的"
"无论你能做什么,或梦想能做什么,放手去做吧~勇气蕴含着天赋、才能与魅力。"让歌德的这句名言激励大家追寻理想,走向成功吧~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作文十:《行走,在追寻教育理想的路上》17400字
民主路小学
2010——2011上学期
博雅读书社读书活动安排表
2010、9——2011、1
时间:每周五下午3:10——5:10
地点:民主路小学接待室
参加人员:赵智红、裴心连、蔡安军、段春霞、袁涛、任焱、亓晶、万勇、杨蕾、潘峰、范敏、詹迎迎、孙娟、汪涵、尹丽、王鼎、张薇、李雪梅、付军玲、周蓓、 张忠诚、陈静、王磊、刘岩
主讲人:高林生(13951612732)、指定教师
具体负责:段春霞(活动安排表、文稿打印等)、袁涛(电教设备等) 接送:陈强(13815348033)
时间 内容 主讲教师
9、3 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 任焱
9、17 过秦论上 贾 谊 周蓓
9、24 苏武传 汉 书 汪涵
10、8 与吴质书 曹 丕 袁涛
10、15 与杨德祖书 曹 植 蔡安军
10、22 前出师表 诸葛亮 詹迎迎
10、29 陈情表 李 密 潘峰
11、5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亓晶
11、12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段春霞
11、19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孙娟
11、26 水经注?江水 (节选) 郦道元 裴心连
12、3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万勇
12、10 滕王阁序 王 勃 张忠诚
12、17 陋室铭 刘禹锡 尹丽
12、24 阿房宫赋 杜 牧 王鼎
12、31 师 说 韩 愈 李雪梅
1、7 祭十二郎文 韩 愈 张薇
1、14 捕蛇者说 柳宗元 付军玲
1、21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范敏
1、28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杨蕾
说明:
1、如果学校有活动或高局长外出,讲课顺延。
2、安排如有不妥,大家可以相互调换。
3、请老师们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到位,不要迟到,以免拖延下课时间。如无特殊 情况不再另行通知。
4、解读要求:(1)介绍作者或作品(2)读通(3)疏通字义(4)写作特点(5) 结构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 接物,推贤进士气为务;意气勤勤垦垦,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书辩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过~
仆闻之,脩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讬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庭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
旗之功,下之,又不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迺欲卯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材,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迺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彊胡,卯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迺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
虽古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闲,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螘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为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阱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己至此,言不辱者,所谓彊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牖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乡称孤,
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网加,不能引决自财,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彊弱,形也。审矣,曷足怪乎,且人不能蚤自财绳墨之外,已稍夷,至于鞭箠之闲,迺欲吊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迺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蚤失二亲,无兄弟,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耎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绁之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迺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讬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湛,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迺教之以推贤进士,无迺与仆之私指谬乎~今虽欲自雕瑑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祇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迺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
过秦论上
贾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而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齐、楚、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绥、翟景、苏厉、栾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 朝。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驭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兵而谁何,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 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嬴粮而景从,山 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沆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 国,与陈涉度长洁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苏武传
《汉书》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
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教使者谓
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守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与吴质书
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
昔伯牙绝弦于锺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亦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有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否,东望于邑,裁书叙心。丕白。
与 杨 德 祖 书
曹 植
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轩绝迹,一举千里也。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有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锺其 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尝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 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昔尼父之文辞,与人通流;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息乎,人各有好尚:兰茞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夫;咸池、六茎之发,
众人所共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明早相迎,书不尽怀~植白。
前出师表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水经注?江水 (节选)
郦道元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
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祭十二郎文
韩 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
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捕蛇者说
韩愈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a)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u )、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ì)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lì)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a)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
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
(sì)夫(fú)观人风者得焉。
钴鉧潭西小丘记
(唐)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面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