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谨记历史开创未来》700字
“为了胜利,为了胜利??”看了纪录片《为了胜利》之后,在离开影剧院时,我喃喃自语。
影片忠实地记载了这四大抗日重大事件: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以及1945年日本投降事件。在血与火,泪与情,爱与恨的交织中,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讲述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记录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基本历程,展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抵抗日本侵略者艰苦卓绝的历程。
61年前的8月,中国人为胜利狂喜,也为苦难悲泣。是否还记得那场战争?是否还了解那场辛酸的战争?历史过去了,而记忆还在??
安静的剧场里,大家还沉浸在对历史的思考中,空气弥漫着压抑的情感,我心潮澎湃!抗战胜利是我国近代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举,既有些喜悦,又有些悲痛,有些气愤。喜在我国人民经过了十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胜利了;悲在为了这个胜利牺牲多少仁人志士,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为这一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热血与生命。七七事变中,一位位不屈的战士倒在充满血腥的泸沟桥上,石狮子仿佛也在为他们哭泣。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竟视中国人的生命为草芥,进行了一次次的杀人比赛,将手中的屠刀向无辜的中国人挥去??。几年之后,当我们举国欢庆,庆祝抗战胜利时,可现在的日本政府高官却供奉着战犯的神位,毫无歉意,可见他们依然猖狂。
往事依稀,现实催人。澎湃的心在激昂中渐渐趋于冷静。而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又有多少呢?“抗日战争”对一些人来说,不过是一个词罢了,他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命是革命先辈抛头洒热血,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也许我们除了了解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了解这段艰苦的历程之外,更要紧的是要踩稳脚下的土地,以执着的干劲和高昂的斗志去开创新的胜利!
作文二:《七七卢沟桥事变》1000字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企图在华北制造第二个满洲国。中国统帅部知道大战不可避免,先准备集中兵力歼灭上海的三千日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准备堵塞江阴,全歼日军长江舰队,但机密泄露,日本长江舰队仓皇逃出长江口。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党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后来日军增援部队在中国军队侧后方上陆后,中方已经无力消灭日军陆战队,**为首的中国军队统帅部,这时考虑在上海作战比在遥远的北方大平原作战补给方便,且能避开机动力占优势的日军。而且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有外国租界,在这开战极有可能引起大国势力的干涉,如果打的好,可能在外国调停下赢得一个光荣的和平。进而挫败日军对华北的野心。这对相对弱小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力的。
11月5日军第10军10万人在金山卫登陆,**因幻想九国公约签字国的干涉,拖延了撤退时机,但此时西方国家绥靖之风盛行,称中国军队主动在上海非军事区挑起战争为破坏和平,对中国的要求置之不理。几天后日军包围网即将形成,前线中国军队大乱,部分部队为避免被围已经自行组织撤退。此时的南京统帅部和淞沪战场各个高级指挥部已经方寸大乱,是撤是守,争执不下。**仍死抱着对国联不切实际的幻想,迟迟不肯下令后撤,他表示只要我们在上海继续顶下去,相信“九国公约”国家会出面制裁日本,此时此刻还在做梦。白崇禧告诉他,前方将士听到日军登陆消息后人心惶惶,有的部队已经出现混乱,大有控制不住之趋势,再不撤退70万人只有白白等死了。于是**不再坚持,不得不同意撤退,在撤退过程前,又没有讲明各部队撤退顺序。三四十万中国将士挤在几条公路上,被日军空军轰炸,为此也付出了惨痛代价。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逃,数十万将士在撤往南京时分散,为南京保卫战的失利埋下伏笔。12万守军各自为战,无法统一作战,数天南京就告陷。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作文三:《七七卢沟桥事变》900字
七七卢沟桥事变
历史上的今天——“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
卢沟桥横跨永定何,属河北省宛平县管辖,距北平仅30里,为捍卫北平的屏障。驻守在平津一带的中国军队是第二十九军,总兵力约有10万人。
7月7日夜10时,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11时许,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后,日军迅即包围宛平县城。翌晨2时,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定,双方派员前往调查。
但日军趁交涉之际,于8日晨4时50分,向宛平县城猛烈攻击。并强占宛平东北沙岗,打响了攻城第一枪,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日军在同一天内,连续进攻宛平城三次,均遭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
7月8日,北平当局令驻军坚守卢沟桥。宋哲元致电**,报告卢沟桥事变真相。
同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为卢沟桥事变向日本大使提出口头抗议。
同日,日本内阁会议提出所谓“事件不扩大,就地解决”的方针,欺骗世界舆论,麻痹国民党当局,争取时间调集部队。
9日,北平当局与日军达成协议:(1)双方立即停止射击;(2)日军撤退至永定河左岸,中国军队撤至右岸;(3)卢沟桥守备由河北保安队石友三部担任。翌日,中国军队撤退,日军不仅不履行诺言,反而大批调兵向中国军队进攻。
11日,平津当局与日军达成现地协定:(1)第二十九军代表声明向日
军表示道歉,并惩办此次事变责任者;(2)取缔共产党、蓝衣社及其他抗日团体的抗日活动;(3)永定河以东不驻中国军队。
10日,各方纷纷报告,日军已由天津、古北口、榆关等处陆续开到,且有大炮、坦克等向卢沟桥前进,已将大井村五里店等处占领;平卢云路也不通行,战事即将再发。
11日起,日军时以大炮轰击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带,城内居民伤亡颇多,团长吉星文亦负伤,就将城内居民向城外比较安全地带疏散。战事由此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处。第二十九军各部分散于各处应敌。日军出动飞机在各处侦察扫射,战事时断时续。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作文四:《七七卢沟桥事变》2800字
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北京)卢沟桥附近向中国驻军第二
十九军发动进攻,也称七七事变。
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大力进行以征服中国和称霸亚洲为主
要目标的扩军备战,加速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步伐。1936年,日本大幅度地扩充中国驻屯军,兵力由1771人增至5774人,分别配置于天津、塘沽、唐山、滦县、山海关、秦皇岛等地。6月3日,日本在新的《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中提出“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势,谋求
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其初期的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
8月,日军参谋部制订《1937年度的对华作战计划》,决定在对华北
作战时,除过去的两个集团军(5个师)外,根据情况再增加3个师,必要时还可能在华北5省进行作战。日本还频繁地派出将校幕僚前往
中国华北、华中和东北地区进行战略性的现地侦察。9月18日,日军在丰台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与中国驻军发生冲突。日军以此为借口,
包围了中国军队的兵营,逼迫中国驻军撤出丰台。次日,日军侵占丰
台。从10月起,日军以北平为目标,不断在丰台、卢沟桥一带及北
宁铁路沿线进行挑衅性实战演习。卢沟桥在北平西南10余公里,横跨永定河,是北平西南的门户。当时北宁路沿线,东起山海关、西至
丰台,均为日军所控制。1937年7月7日下午,驻丰台日军河边正
三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到达卢沟
桥以北龙王庙附近。当晚,日军在龙王庙、大瓦窑一带实施演习。10
时许,宛平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一?旅突然听到城东
北方向响起枪声,便严密注意日军的动态。夜12时许,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给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打电话,诡称:
有日军陆军一中队,夜间在卢沟桥演习,仿佛听见由驻宛平城内之军
队发枪数响,致演习部队一时呈混乱现象,失落士兵1名,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二十九军军部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并答复说: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该地演习,已违背国际
公法,妨害我国主权,走失士兵我方不能负责,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
致起误会。7月8日晨2时许,日军由丰台增派的部队在第三大队队
长一木清直率领下与清水节郎所部会合,按计划占领了宛平东北的沙
岗。冀察当局为防止事态扩大,同意双方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中方
委派宛平县长王冷斋、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专员林耕宇、冀察
绥靖公署交通处副处长周永业与冀察绥靖公署日本顾问樱井德太郎、
日军辅佐官寺平忠辅和秘书斋藤进行谈判。晨5时许,双方尚在交涉中,日军即下令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军队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
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下,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第一一?旅奋起
抵抗,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他们表示“愿与卢沟桥共存亡”,“日
军要求我军撤出卢沟桥,则有死而已,卢沟桥可为吾人之坟墓”。吉
星文团连续击退日军3次进攻。日军第三大队直扑龙王庙和附近的铁
路桥。守卫桥头阵地的二十九军只有两个排。他们表示“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同日军展开拼杀,终因寡不敌众,6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日军也在河堤上丢下了上百具尸体。7月8日夜12时许,吉
星文团突击队的青年战士用绳梯爬出宛平城,出其不意地将日军1个中队全歼在铁路桥上,夺回了铁路桥和龙王庙,军心为之大振。
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
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
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同日,**、**、彭德怀等致电**,表示红军将士愿意为国效命,与敌周旋,
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要求本“御侮抗战之旨, 实行全国总动员,
保卫平津,保卫华北,规复失地”。同时,红军将领致电宋哲元,表
示“誓做贵军后盾”。北平中共地下组织发动各界同胞援助二十九军
抗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北平各界救国联
合会的代表赴前线慰劳抗日官兵;青年学生参加情报、募捐、救护等
工作,并组织战地服务团;长辛店的工人运送枕木、铁板和铁轨到宛
平,修筑阵地;郊区农民为前线输送粮食、饲料、燃料和民工。人民
群众的支援,激发了二十九军广大官兵的抗日热情。冀察当局却根据
国民党政府“应战不求战”的方针,放弃了歼敌的有利时机。于7月9日晨,接受了日方缓兵之计的和谈要求,并达成3项口头协议:一、双方立即停止射击;二、日军撤退到丰台,二十九军撤向卢沟桥以西;
三、城内防务由保安队接防。7月10日,日本又在“就地解决”的
幌子下,提出二十九军向日军道歉,卢沟桥、宛平县和龙王庙地区不
得驻扎中国军队等无理要求。11日,日本政府发表派兵华北的声明,
诬指中国守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非法射击”,决定增兵华北,任命
香月清司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并从驻朝鲜(专题,图库)日军抽调第十二师团来华。随后,大批日本关东军开抵天津,并以重兵进犯北平
郊区。当时,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正在老家山东乐陵“度假”,一度
幻想和平解决事变。7月11日,他到天津,仍忙于同日方和平交涉,
认为卢沟桥事变只是“局部之冲突,能随时解决”,因而延误了战机。
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声称:“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
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
牺牲一切之决心。”这一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但这时蒋还
没有完全放弃对日媾和幻想,仍想将卢沟桥事变限制在“地方事件”
的范围内,企图通过外交途径,谋求和平解决。7月19日,宋哲元抵北平后,下令拆除城内的防御工事,打开关闭数日的城门,谢绝全
国各界赠送给二十九军的抗战劳军捐款。同时,继续与华北日军进行
谈判。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向日本使馆提议,中日双方停止军事行动,
将部队撤回原地,然后由外交途径解决,遭日本外务省拒绝。7月20日,日军第一批增援部队进入华北。当日下午,日军炮击宛平城和长
辛店。守城官兵在团长吉星文指挥下,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21日,大批日军抵达丰台。22日,日军40辆汽车往返于天津与丰台运送军
火。25日,日军在天津集结的兵力达6万余人。26日,日军占领廊坊。同日,日军向宋哲元提出最后通牒,限令其部队退出北平。27日,日军向北平近郊中国守军发起总攻。在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动
下,二十九军绝大多数官兵纷纷要求抗日,宋哲元感到求和无路,遂
于7月27日发表通电:第二十九军为自卫护国,不惜牺牲,服从南京
命令,更请各界给以指教。并令二十九军各部奋起抵抗。同日,第三
十七师收复丰台车站,第三十八师一部收复廊坊,第一三二师在南苑
与敌血战。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1892-1937,字捷三,河北高阳人)、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1890-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壮烈殉国,官兵伤亡约5000余人。7月29日,日军南北两路向北平西郊推进,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日军进攻
卢沟桥,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的抗日民
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作文五:《七七卢沟桥事变》1300字
七七卢沟桥事变
图片:
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
1937年7月7日,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
中国军队炮兵一部
“七七事变”时守卫在卢沟桥的中国军人
驻守北平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沿长城开赴前线
概述: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
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本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 ),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 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同时,日本乘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妄图用武力灭亡中国。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多万人。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被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作文六:《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七七事变》观后感》1600字
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 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奋力抵抗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 ”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战士们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中国进行侵略,但中国对帝国主义地反抗从七七事变后才开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时的中国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敌人交锋,只是想通过谈判、忍让的方式得到一点和平。想不到日本帝国主义不但没有让步,反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这便有了后来的七七事变。在日本对卢沟桥一代进行挑衅的时候,中国战士毅然选择了反抗,拿起手中的武器,向小鬼子开火。第二天晚上,战士们怀着同仇敌忾的心情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中国人从此知道了一味退让是丝毫没有作用的,这只能让敌人更加的嚣张,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日寇依然不死心,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这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只要落后,就会被帝国主义所欺凌,只有被宰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战胜,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和会,这时候,中国享受的不是胜利者的荣誉,而是莫大的耻辱。国联向作为胜利者的中国提出了21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国家只要落后,他的权益就无法受到保障,只能任人宰割。但
在弱小的国家收到欺凌时,选择逃避,是没有一点作用的,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哪怕国家再弱小,也要和侵略者进行斗争,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样,才能维护自己以及国家的尊严。这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明朝那场保卫北京城的故事。当时,明英宗亲征,却在土木堡被瓦剌打败,明朝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阵亡,瓦剌乘虚而入,一举包围了北京城。这时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三条路,投降,逃跑和反抗。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决定要和瓦剌决战与北京城下。在他的带领下,明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把瓦剌赶出了北京城。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虽然是这样,但我们这一代仍然应该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让和平之光,永照这块大地!
作文七:《七七卢沟桥事变:牢记这一天_初二_散文作文_初中作文优秀作文》600字
七七卢沟桥事变:牢记这一天_初二_散文作文_初中作文优
秀作文
七七又到,1937年7月7日这一天,日本军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
这一天,酿造了惨无人道、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之国耻!
这一天,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旷日持久的八年抗战。
八年,我们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付出宝贵生命;八年,中华儿女从不言放弃;八年,中华民族历经磨练;八年,中华民族固若长城;八年,我们拥有了摧不跨的“抗战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七七事变和八年搞战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贡献的中华儿女敬礼!
今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个日子,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今天,我们借助网络为我们的英雄们敬礼,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饮水思源”。
中国,一个发展中的中国,一个崛起的中国,我们需要牢记历史,回首过去,居安思危,永不忘却,让这些成为我们“强国之路”的基石。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的
历史意识,国难意识,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人以为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自强精神是国家之根本。我们不但要有爱国意识,更要有忧国意识,牢记历史是我们将悲痛转换为动力的办法之一。
“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儿女用生命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可以说她们是中国崛起和富强的永恒动力。可以说,只要保持着“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中国就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
牢记这一天,为我们的英雄默哀,也为我们的祖国祝福!
作文八:《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500字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日军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进行抵抗。排长申仲明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战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国守军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 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第37师师长冯治安,驻守北平、南苑、西苑、丰台;第38师师长张自忠,驻守天津、大沽、沧县、廊坊;第132师师长赵登禹,驻守河北省大名、河间;第143师师长刘汝明,驻守张家口、张北,怀来;第9骑兵师师长郑大章,驻守通县,南苑。
日军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
**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内战结束后,北京命名佟麟阁路、张自忠路和赵登禹路,纪念在卢沟桥事变中牺牲的将领。
作文九:《【方寸博览】七七卢沟桥事变...》1000字
七七卢沟桥事变
【方寸博览:邮票上的历史】默人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借进入宛平城搜查失踪日军士兵之名,突然向中国驻军首先打出第一枪,悍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但**政府对该军既不派人督导,更不支援粮食弹药,任其自生自灭。最终致使天津、宛平沦陷。史称“七七事变”。因事发卢沟桥,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至此,中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新中国第一套有关抗战题材的邮票,是纪16《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这套邮票发行于1952年7月7日,正逢“卢沟桥事变”爆发十五周年纪念,“七七事变”事发地卢沟桥首次登上新中国邮票(见题图)。这套邮票一共4枚,分别是“卢沟桥风云”“平型关胜利”“欢送新四军抗日”“领袖策划反攻”,发行量800万套。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寻找,被中国军队拒绝。日军借此机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分别改编为“中国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敌后和正面战场开展英勇的抗日战争。1937年中旬,日军占领大同后,进逼太原。**率领八路军115师3个团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八路军共击毙日军第五师团1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65年发行的纪115《抗战胜利二十周年》邮票共四枚,分别为“**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1985年发行的J117《抗战胜利40周年》邮票共二枚(见右图),分别为“卢沟桥抗日”和“战斗在长城内外”,这两套邮票主要反映的是“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民众进行抗日斗争。“卢沟桥抗日”邮票是“七七事变”事发地卢沟桥第二次登上新中国邮票。
1995年9月3日发行1995-17“抗战胜利50周年”邮票多达8枚,分别为“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该套邮票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有关抗战题材的大套票,与前三套抗战题材邮票相比,这套邮票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等多方位对抗战进行介绍。其中的“七七战火”在新中国邮票上第三次反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今天,是“七七卢沟桥事变”七十六周年纪念日,我想,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作文十:《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2100字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北平,遍地英雄
全景还原“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日本社会如何看“七七事变”
驻守北平宛平城的中国
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进攻。
北平市昌平南口火车站门前等待开赴前线的中国士兵。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南苑作战中战死的
佟麟阁和赵登禹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本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 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 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同时,日本乘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妄图用武力灭亡中国。
佟麟阁、赵登禹纪念雕塑在北京西城区落成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多万人。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被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指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七七卢沟桥事变谨记历史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