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仿写《乡下人家》》600字
矿区人家
仿写《乡下人家》
夜深人静,窗外的月光斜斜地洒进来,照进我的小屋,照进我的心海,思绪随着这朦胧的月色踏上一次心灵的旅途。
我出生在矿区,那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嚣,没有大城市的高楼林立,但是承载了我许多成长的欢乐,铭刻了许多矿区人家美好的期许。
一幢没有任何装饰的旧楼,一间简陋整洁的房子,一群勤劳朴实的矿工,构成了一幅纯朴恬静的美丽风景——这就是矿区人家。在这里,能够听到家家户户合奏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在这里能够看见黑黑的矿工脸蛋映射出的开心的笑容;在这里,能够享受到无拘无束的嬉耍的快乐;在这里,能够感受到互帮互助的友善??
矿区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但总爱在屋里搭挂一些吉祥物件,或是一个大大的“福”字,或是一串红红的辣椒,或是供奉一尊能够祈求平安的佛??无论走进那一家,都觉得在他们的心中该寄放了多少份美好的期许。
矿区人家生活有情有爱。每当矿道口闪现出一个个黑的几乎看不清相貌的身影时,就会看到一张张充满安心与欣慰的笑脸。一句“回来了”寄托者多少爱与托付。经常能够看到妻子挽着丈夫的胳膊,怀里抱着咿呀的孩子,脸上荡漾的是幸福的笑容。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矿区人家吃饭的情
境。他们把桌椅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晚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好友,它们和矿区人家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矿区风景画。
矿区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的风景。他日有幸到了矿区,请你一定好好的品赏。
作文二:《乡下人家》600字
今天,我的心情十分舒畅,早早的就起了床。
经过一路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乡间。这里并没有城市里那样喧闹,只有蝉在枝头唱着悦耳的歌曲。空气也十分清鲜,并没有城市里汽车排放的尾气和灰尘。稻草味,喷香扑鼻,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漫山遍野绿,使人大饱眼福,我我感叹道:“这哪是乡里?简直就是仙境!”一阵凉风拂过,路边的野花就像在对着我们点头,天空的bird(小鸟)排成一队,就像在给我们带路,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虽然这里没有城市里那样繁华、富贵,但是却有着茫茫的田野,可爱的孩子,以及那些纯洁,朴实,善良的乡下人家。
乡下的人家家家户户都住在那矮矮的平房里,每家门前都有一条大狗,这是为了预防小偷。乡下的人们,是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并不是那种爱吹嘘,而白吃白干的人,他们的素质也十分不错,从来就不说脏话。从十岁开始,大人们就要教孩子们做饭了,因为他们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同时,乡间也是孩子们的乐园。记得我小时候,常常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玩,我们在乡下捉蚂蚱,累了一倒下就睡着了。我们经常把饭做得一团糟,而大人却不怪我们。如今我已搬到了城市,在乡间那段玩耍的日子已成了我美好的回忆。
乡下与城里,似乎截然不同,城里是惹人讨厌的飞蛾满天飞,而乡下却是那讨人喜欢的蜻蜓满天飞。走在窄窄的乡间小道上,望着那令人舒服的绿(风景),难道不快乐吗?
一年级:865135151
作文三:《乡下人家》2000字
乡下人家
姓名:蒋文欢
一、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文章语言质朴,采用白描和勾画的写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 秋三季、 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 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 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 装点 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读之,正如作者所言 “ 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 。
二、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三、 教学重点
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四、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 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 课时安排: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一)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欣赏一首歌,请听 ---
(二) 听了这首歌,你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谁来说一说?
(三) 导入: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我们一起来 学习第 21课《乡下人家》。
二、 了解作者
这篇课文的作者陈醉云,他是现代著名的书法艺术大师, 1962年移居美国,这篇 文章是他在美国写的, 文中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一个久居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一份眷恋 之情。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衔接语)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家陈醉云的脚步,走进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请同学们自 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 自由读课文
(二) 提出读书要求。
(三) 概述课文:同学们,都读完了吗?那么谁能告诉我课文讲了乡下人家哪些风景? 四、 默读课文,掌握中心句
(衔接语)通过刚才的概述,老师发现你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都很强,现在就请同学们再 默读课文,找找本篇课文的中心句在哪里。
1、 指名读
2、 范读
3、 齐读
五、 学习课文 1— 2段
(一)学习第一段
(衔接语)那么,乡下人家到底有多么独特、迷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第一段。
1、 指名读
2、 概括本段主旨
(衔接语)同学们听了这么入情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 交流
② 板书:瓜藤搭满架
3、 抓词抓句
(衔接语)让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么来描写这些瓜和藤的。
(1) 出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 可爱多了。 ① 请同学们来齐读这句话。
② 在这句话中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别有风趣”是什么意思?(别有一种趣味或特 色)“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③ 作者为什么说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请同学们想 象一下。(色彩明丽、淳朴自然,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④ 那么老师又有疑问了,为什么门前蹲着的石狮子或是竖着的大旗杆就够不成一 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威严、冷漠) 相比之下,乡下人家门前的装饰更显风 趣和可爱了。
⑤ 在这里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的?(对比)
⑥ 指名读:谁能用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这种风趣和可爱呢?
(二)学习第二段
(衔接语)屋前除了瓜藤搭满架,还种满了鲜花,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这些鲜花的
1、 范读:“有些人家 … .. 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2、 理解时令:“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那么时令 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时节、季节)课件出示花:大丽菊:2---6月开放;凤 仙花从六月一直开到深秋;芍药:花期 4— 5月;鸡冠花:花期夏秋季直至霜降。由 此可见, 乡下人家每一个季节都有鲜花陪伴, 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景色呢? (五彩缤纷、百花齐放、花枝招展)
3、 理解“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衔接语) 作者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朴素与华丽是一对反义词, 为什么还要说 “朴 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乡村风光本是朴素的,鲜花的盛开确使之增添了许多明丽的 色彩,所以是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4、 小结:乡下人家一年四季门前都盛开着鲜花,这也构成了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5、 出示竹笋图,用词描述
(衔接语)同学们,乡下人家房前的景色独特可爱,屋后的无限风光也别有风趣,看
这是什么?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用此来描述一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6、 出示:“几场春雨过后 ……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齐读这句话
(2)谁能说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春雨后竹笋长得很快,春天的乡下生机勃 勃)
(3)板书:屋后春笋冒
(4)体会“探”字
①在这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的最好?体会一下
②“探”字换成“长”字好吗?为什么?
③作文指导: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物,请同学们再来品读这个 句子。
六、 小结:学到这里, 我们了解了一些乡下人家独特、 迷人的风景表现在——齐读前两段。
七、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八、课后反思
作文四:《乡下人家》4100字
一、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随 着课文的描述,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各色 的花,屋后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群鸡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雨后春笋, “春江水暖 鸭先知” 的画面从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来到你的眼前??文章语言清新, 富有生 活情趣。
通过教学, 要让久居闹市的孩子们借助课文中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画面, 感 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 同时, 引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 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在教学设计 中我采取以读贯穿全文的方式, 让学生边读边想像乡村生活画面, 并品读重点语 段,指导朗读课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热爱之情。 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 法, 体会从普通场景展现出来的自然、 淳朴的乡村生活的美, 特别是未接触过农 村生活的城市孩子。 教学时首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拎住中心句:“乡 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条主 线,欲擒故纵,引导学生围绕“乡下风景到底独特、迷人在哪儿? 比一比看谁 先能说服老师, 用自己的读声打动我们的心?” 这一活动展开品读体味, 然后反 复诵读这句,进行拓展延伸,渗透作者的表达方法,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5个生字, 学会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并掌握多音字 “冠”“率”。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道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道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1、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示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1、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示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乡村生活的资料。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风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 一、导入课题。
(一)、出示本单元的导语提示:
提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什么?
(二)、导入: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 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 二、 自学生字,练习朗读 。
(一)、出示“自学指导”: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二)、检查自学成效:
1、出示有生字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朗读。
2、指导书写。
3、分段朗读全文,提出不明白的词语集体交流。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指导初读。
1、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反馈初读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屋檐、装饰、鸡冠花、捣衣、和谐
(2)、指名分节读文。
(3)、指导学生读长句。
(二)梳理内容。
1、读过了课文,那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交流。
2、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描绘的几幅画面。
3、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点拨指导,板书。
(三)整体感知。
教师指板书引导发现:作者把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 白天傍晚 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在一起,生动地描写了一幅幅的风景。
4、引导读中心句,指导理解“独特”和“迷人”。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心声?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领略 作家眼中的乡下人家。
2、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抄下来。
(2)、抄写生字新词。
(3)、搜集反映乡村生活的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介绍,可以问 问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他们的在乡村生活的经历??)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风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 和热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中精彩的句段,积累语言。
4、 进行“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综合性学习。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 初步领略了乡下人家美好 的生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进乡下人家 (板书课题,齐读。) 二、忆乡间画面,提出学习要求。
(一)初读了课文,你觉得乡下景色怎么样?(相机板书 :独特、迷人)
(二)原来乡下人家这么美。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齐读,读出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 乡下人家的风景到底独特、 迷人在哪儿?只凭你们这样说, 老师还没 有感受得到, 有些不相信呢, 赶快用你们的读声来打动我, 用你们的感情感染我
吧!
设计意图:欲擒故纵,提出学习要求,激发读书兴趣。
三、观乡间风貌,自读交流。
(一)学生自读学习。
(二)小组内自主交流。
(三)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知后,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
四、赏乡间画意,品味独特、迷人。
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 迷人的 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一)、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生交流过程中, 师适时点拨, 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 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赛读”的 方式来参与学习)
预设:(相机出示课件图片文字。)
1、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 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 学生谈谈感受,引导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联系生 活实际),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2)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 的?(城市里,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3)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4)生评读赛读。
2、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1) 谈感受, 你会用哪些词形容眼前的景色?探究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的意思。
(2)你能读出花的美吗?指名读。
(3)请喜欢鲜花的同学来齐读。
(4)引背。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所感受到的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应是本句的难点,为 突破这一难点,从学生自己的感受入手,再去寻找作者的感受,在读读、说说 中,教师适当点拨,从而真正引领学生理解内容、加深体验,从而感受乡下鲜 花的独特。
3、出示: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 从土里探出头来。
(1)学生谈感受,朗读
(2)抓住“成群地”“探”等词语体会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
(3)教师读,学生配合做动作,引导提问:可爱的笋芽们你们探出头来想 干什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好一副生机勃勃的雨后春笋图啊!
(4)齐读,并试着背下来。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 想象画面, 侧重去体悟作者的表达手法和用词的生动 准确,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积累语言。
4、鸡鸭觅食?? .
(1)读 3、 4段感受趣味。
(2)选一处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与前面的静景相比,这组动景处理起来要粗略些,放手些,因 为对于动物,孩子们想讲的话很多,犹如乐曲中的间奏,给孩子多一些自由发 挥。)
5、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乡下人家的好
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读 5段,学生谈谈自己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天高地阔的吃饭”。
(2)引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说,议议,读读中自然体味乡下人家独特、淳朴、自 然的美好生活。
6、秋夜睡梦??
(1)出示图片,提问: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宁静、甜美)
(2)指导朗读,读出宁静与甜美。
(3)配乐齐读,感受乡下夜晚的迷人。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 实际教学中, 应以学生的发言为 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二)理解最后一段,体会表达,提升情感。
教师引领过渡:多么迷人的乡下呀 ! 你们用你们的读声打动了我,让我感受 到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画面,最后再次用你们的读声告诉我:
1、出示句子,齐读。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指名用句式来说说现在对这句话的理解。
乡下人家,不论 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早晨,晚上。春夏秋冬。竹林,小河。屋前,房前。)
3、再次齐读此句,提炼中心。
这么美的乡下人家怎么能不让我们 (热 爱 ) ? 怎么能不让我们 (向往 ) ?
怎么不能让作者(赞美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潜移默化的渗透表情达意方法。
四、抒乡间诗情,拓展练笔。
师过渡:是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 迷人的风景。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写一写。
1、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点评。
五、续乡间情意,拓展延伸。
阅读连接:
1、出示散文诗,《在天晴了的时候》师配乐朗读。
2、自由读文,想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的朗读。
六、总结全文,课后作业。
1、教师总结: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让我 们也给自己一双慧眼,“走进田园”,去感受美好的乡村生活吧!
2、布置作业:在家长帯领下走进乡村,体验农村生活,搜集有关乡村生活 情况的资料。
板书设计:
房前 门前 屋后 院落
21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 春 夏 傍晚 秋叶
作文五:《乡下人家》3800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1 乡下人家
王凤霞
济阳县济北小学
教材解读
《乡下人家》 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 21课, 编排在第六组。 本组主题是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 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 , 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 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用 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起到初步实现并辐射这一主题的 作用。作者陈醉云先生是现代著名的书法艺术大师, 1962年移居美国,文中的字字句句都饱 含着一个久居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一份眷恋之情。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 季、 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 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 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 装点自己生活 的美好品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正如作者所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作者的选择是极为平常、普通,但又极具田园特色的景物,从课文中的“总爱、常常、 总要、肯定会、那么??会、常常会”等词可见一斑。本文在语言上一个最大的特色是景物 的拟人化描写,关键词在于每种景物描写所使用的动词。
第一段:写的是“种瓜” 。这段话共三句话,头两句为写景,后一句为抒情。写景的句子 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瓜藤的动作。 “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作者用了一个 “攀” ,一个“爬” ,写出藤的生命力。两个动词意思相同,作者为了避免动词的重复才使用 了两个不同的词;二是瓜的色彩“青的、红的瓜??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 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抒情的句子是本段的最后一句,把乡村这“别 有风趣的装饰于城里古板、划一的”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杆比较这种作比较而抒发情感的写 法,很常用,同时又很有作用。很巧妙地表现了乡村的不同与对乡村之喜爱之情。
种花的句子,作者例举了四种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 开放,要注意“依着时令”中的“时令”一词,时令即季节情的时间,还要注意“顺序”在 这儿当动词用,是“顺着一定的序”的意思。写竹的要注意“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个 “探”字。 “探”这个字把“新生的竹笋”写活了,显得顽皮,可爱,同时又充满渴望。本单 元在“我的发现”中再次强调,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拟人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探” 字就是乡下生活情趣的体现。 整个画面是“雨后春笋” ,其实雨后春笋比课文语言抽象得多。 像这样词,第三段写养鸡的也有,比如“率领”把母鸡写活了,写出了母鸡的那种责任感, 也写出了小鸡的幼小,需要母鸡的照顾,再如:写公鸡的“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公鸡那种骄
傲跃然纸上。
第四段写养鸭,当中有几个词也有同工之妙,一是“游戏水中” 。这个游戏在这儿当动词 用,即在水中游戏之意,把鸭子的悠闲自在表现出来了。更妙的是本段的最后一个词“它们 也从不吃惊”中的“从不吃惊” ,表现出动物与人、自然与人的和谐。
紧接着文章进入高潮, 即第五段。 第五段写得是傍晚吃饭的情景。 我们要注意三个地方, 一是“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要理解怎样叫“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空成乡下人家餐厅的天 花板,大地成了乡下人家餐厅的地板,乡下人家与自然溶于了一体。另外一处是“都是他们 的好友”中的“好友”一词,把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都当成了人来写,并 且是乡下人家的好友,很自然地让人感受到这是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
本文第六段写了乡村的夜景,主要写了纺织娘的声音,作者用了“唱起歌来” , “那歌声 真好听” , “赛过催眠曲”把纺织娘的鸣声比作了很美的音乐。同时又很自然地带出了“辛苦 一天的人们”在这美好的“音乐”中进入了梦乡。是多么自然、和谐。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新词,感知课文内容,在初步了解文章描写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 结构,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2.联系课文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所描绘的各处景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味、感 悟语言文字的使用,描写用词的精当。
3.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结合理解、感悟,提高学生朗读和理解能力。
4.领略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发现家乡的美,自然的美,由衷地喜爱家乡,喜爱乡村 生活。
教学重点
1. 引导生随文章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 好。
2. 通过抓重点——拟人句来在品味文字,展开想象,发现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和迷 人,体味乡里人家的和谐、自然美。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发现重点词句与文章主题联系的方法,体味作者如何用朴素的语言来 描写乡村景象中独特的美。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交流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大家来猜猜,老师有什么爱好?交流
大家猜的这些都是老师的爱好,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旅游。我会把美丽的景色拍下来, 想看吗?欣赏乡下图片 , 师解说。
谈感受,这就是美丽的乡下,这节课我们就到乡下去看看。
一、 学习单元导语 , 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1. 我们先来看看单元导语 , 自己读一读 , 从单元导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 (内容,要求)
2. 接下来 , 我们就学习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的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乡下人家带给你怎样的 感受 ?
2. 结合预习 , 检查字词。
课文读完了,词语你都会读了吗?自己先读读。
谁来读一读第一行词语?
第二行谁想读?
仔细观察一下每一行词语,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吗?
第一行都是动词。看“觅”字:“觅”字的爪子头就像鸡的爪子,一只小鸡正用它的小 爪子扒开泥土寻找食物呢,看见了一条小虫子,就捉起来把它吃掉。你看,形义结合就是一 种很好的记字方法。觅食的意思就是——寻找食物。
第二行词语都带着多音字,处理“冠” 。齐读。
3. 交流感受。找到课文的中心段——第七自然段 , 齐读。板书:独特、迷人。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瓜架的“别有风趣”
1.这些风景独特、迷人在哪呢?让我们先到乡下人家的屋前去看看, (出示第一自然段 ) 这段话中有一个词可以概括乡下人家屋前的风景,赶快找一找那个词最合适?
交流:别有风趣。
2.在作者看来什么“别有风趣”呢?(瓜架)
3. 咱们一起看看这别有风趣的瓜架 (出示第一自然段前两句 ) 自己读一读, 具体来说说哪里
让你感到“别有风趣”?
交流:
⑴生动有趣的动作:攀上屋檐,爬上棚架。指导读第一句。
⑵丰富的颜色。指导读第二句。
4. 你看, 抓住关键词语就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一个 “别有风趣” 用得多好啊! 谁能把这 “别 有风趣”的瓜架读出来?
5. 学到这里我们已经感受到瓜架的“别有风趣” ,作者为什么又提到“那高楼门前蹲着一 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呢,去掉行不行?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法,那都比些什么呢?交流。
这样一比,你觉得怎么样?
除了这些,还比出了什么?
小结:你看,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了乡下人家屋前瓜架的独特之处和作 者对这瓜架的情有独钟。
6.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独特的画面读出来?
7.给画面起小标题。 (根据位置,抓住特点)你觉得哪个好?板书。 (应该写在哪儿呢?)
8.就是这别有风趣的瓜架让作者感到——齐读中心段。
四、 概括小标题
1.乡下人家还有许多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默读 2— 6自然段,选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 段用心读一读,试着也用这样简练的语言给这幅画面取个名字,写在阅读卡上。
2.交流。谁来说说你取的名字?
还有谁也给这幅画面取了名?
比一比,大家觉得哪个更好?请你贴到黑板上。
3.再读读你喜欢的画面,看看你取的名字合适吗,谁来说说?你来,你也说一个。 (贴到 黑板上)
4. 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名字。谁有不同意见?(贴的位置)谁来调整一下?
5. 结合黑板上贴的名字,再用心看看这些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 ?
(对所贴标题的位置进行交流,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 ) 板 书:空间顺序。我们写景色的时候也可以模仿作者的叙述顺序。
五、想象体会,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鲜花轮放
1.刚才我们领略了乡下人家屋前别有风趣的瓜架,再来看看门前场地上的鲜花,读一读有 什么感受?交流。
2.作者也有自己的感受?(独特)独特在哪呢?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练说: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花“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过程。 (联系《花钟》 ) 3.还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引读:随着季节的交替,我们仿佛看到了鲜花轮番开放的美景,指名读。
(二)雨后春笋
1.再读一读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大竹子,小竹笋)
都来读读写竹笋的句子,有什么感受?具体是哪个词让你有感受。
2.探出头来其实就是长出头来,换成“长” ,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交流。
现在你就是小竹笋,请问你探出头来干什么呀?(交流中指导读)
你看,透过这个“探”字,让我们看到这些小竹笋就如同一个个——(可爱,调皮的孩 子和我们捉迷藏呢。 )谁再来读一读?
由“探”字入手,通过换词,体会拟人的写法,感受春笋顽皮、可爱的情趣。
3.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并读一读。
4.这是别处看不到,只有乡下才能见到的美景,所以作者说——齐读中心句。
六、结课
其实,乡下的美景还多着呢,流淌的小河,温情的小院,悠闲的鸡群,我们下节课继续 去领略它的独特、迷人。
作文六:《乡下人家》11100字
第六单元
第 21课 乡下人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 5个生字“檐、饰、冠、捣、谐” , 会写 14个生字,重点指 导“率、觅、冠、辛” 。
2、 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 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 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3、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章中心句,用简练的语言概 括每个场景。
4、 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 5个生字、会写 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教学难点: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个场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话:我的家乡
二、激趣导题
1、课件配乐出示一些乡村生活的图片,指导看图。
(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谈谈你看了图片后的整体感受。
2、 师:这样自然亲切、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风光的确令人向往,作 家笔下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一番风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乡 下人家去看一看! 打开课本到 21课《乡下人家》。 (板书课题,齐 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 读几遍,也可以和同桌互相交流。
2. 师生交流(1)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重点指导“率、觅、 冠、辛” 。
(2)再次默读,找出中心句。
A 、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你们能把这篇文章读成一 句话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 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生齐读。 )
B 、读书的更高境界是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两个词,你们还能做到 吗?师相机指导学生从中心句中找。(板书:独特、迷人)
C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再次品读课文: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景,划一划,圈一圈,试 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感悟,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2. 集体交流:紧扣五景分析:(由学生挑选喜欢的,投影出现, 理解)
(1)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原因,师指导说完整,说正 确。
(2)看图片,想象理解画面。师幻灯片出示句子指导。
(3)指导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带着丰富地想象进行朗读,并在 读中注意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景物的美,把这种美读出 来。)
四、整体感悟、回味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景色
1、把学生找出的优美句子整理出来再次美美地读读。
2、 通过五个画面编成一首诗歌来再次回味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景色。 乡下人家
瓜藤满架风景异,鸡鸭觅食情趣多。
花红竹绿映苍苔,雨后春笋满山坡。
院落晚餐惬意浓,花香月夜入梦来。
最是诗情在乡间,依依不舍满别情。
3、再次出示中心句,进行总结。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景色,它如一幅画、一首诗 那样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然后 把我们自己的家乡也变成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独特
迷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抓住重点词句,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 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 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 见耸着尾巴的雄鸡, 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 体会拟人句 生动形象的写法和乡村生活的美好。
2、 找到文章中心句“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 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 认识中心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3、 了解课文在空间和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4、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在空间和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本课词语。
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 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 地阔、月明人静
2. 同桌互评互改
3.回忆课文的五个场景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 教师导语: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 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 品 味美。
2. 自读感悟:
(1) 大声读五个景色中你最喜欢的一景,划一划,圈一圈,用自 己的话说说感悟。
⑵ 集体交流:紧扣五景,随机学习。
研读一:屋前搭瓜架。
① 学生说明原因,指导说完整,说正确。
② 幻灯出示:
再次大声读一读,我发现(选择其中一项说一说):
那南瓜、丝瓜的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给乡下人家增添 了(蓬勃生机)!
花儿落了的时候,(青红的瓜),像(彩灯)似的挂在房前,衬着 (长藤绿叶),那不如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威武),也不如旗杆(高 大),也不如霓虹灯(绚丽),却是那么(别有风趣,可爱)! 瓜架和屋子,结合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
想到在屋前搭上瓜架的人们,是多么(富有创意)啊!
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屋前搭瓜架的美景吧!
的确,齐读:乡下人家,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研读二: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
学生说明原因,指导说完整,说正确。说得真好!就请你美美地读一 读吧!
乡下人家的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瞧!(出示图片)生说花 名,它们开得多欢啊,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
的确:齐读:乡下人家,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屋后春笋冒。
学生说明原因, 体会竹的绿和生机勃勃。 男生一起生气勃勃地读一读。 体会雨后春笋:对呀, 一个探字, 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笋芽儿竭尽全力, 才钻出了地面, 当他第一眼见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他惊喜地欢呼?女 生一起读读调皮的笋芽儿。
竹叶青青,笋儿调皮,一起来读一读。
的确,齐读:乡下人家,有一幅独特、迷人的风景!
研读三:院里鸡觅食。
学生讲解,说得真不错!那请温馨、神气地读一读吧!
研读四:河中鸭嬉戏。
真好! 乡下人家鸡鸭成群。 谁来读读鸭?鸭群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 么呢?
鸡鸭成群,都与人相处得那么自然、和谐!的确,齐读:乡下人家,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让我们再读鸭吧!齐读3-4节
研读五 院落晚餐
理解:向晚
研读六 月夜睡梦
三、朗读悟情
1、自读、齐读:
我们信步乡间小路,饱览了:齐说屋前搭瓜架、门前开鲜花、屋后
冒春笋、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的乡间美景。现在,请随着轻松的 音乐,再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吧!
你读的是?──你读(图)──齐读一至四(音乐)
2、出示:读: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鸡群悠闲自在,小 桥流水戏鸭,乡下人家,美在(自然),美在(和谐)(说得真好, 你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的确,齐读:乡下人家,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独特与迷人, 板书“不论什么地方,不论什么季节,都”有!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一 读。
四、延伸、积累
1、 很多人都曾用心来描绘歌颂乡下人家。 其中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 (音乐)出示: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烩 灸人口。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归园田居五首》。请同学们自由地读 读诗歌,找找其中描写乡下美景的句子。
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中写乡下美景的句子有?
自己再快乐、悠闲地读读这首诗吧。(音乐)
五、总结:走近乡下人家,就是走近大自然,走近快乐,让我们去 发现自然之美,也用智慧与双手,去保护它吧,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和 快乐!
六、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 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 地读一读吗?(配乐朗读课文)。
2. 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
(1)齐读这一自然段。
(2)讨论探究:“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 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七、延伸拓展,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尽量让学生自主阅读, 自己感悟)
1. 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 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 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3. 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
屋后冒春笋,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院落晚餐景
秋叶鸟虫鸣,自然又和谐。
教学反思:
第 23课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教学目标:
1、 认识“蚕” , 会写“蚕、桑”两个字,指导书写“蚕” 。
2、 正确朗读古诗,画出节奏线。
3、 理解“山原、白满川、子规、了”的意思。
4、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绿野山原白满川,子 规声里雨如烟。 ”
5、 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绿野山原白满川,子规声 里雨如烟。 ”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绿野山原白满川,子规声 里雨如烟。 ”
教学过程:
一、旧诗导入,弄懂诗题,知作者(课件 1)
1. 师:(满含深情地说)同学们,我国是诗的王国,我们的先人给我 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 他们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样灿烂夺目, 足以 使每个中国人为之骄傲。 现在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咱们学过的古诗 当中有哪些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谁能大胆读)
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田园风光, 感受古诗的魅力, 来学一首新诗。 (板 书:乡村四月)
师:齐读。再读,读准字音。读了这四个字,你读到了什么? 师: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田园生活的古诗,它的作者是:(板书) 翁卷 宋朝人
师:有谁了解翁卷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2名左右)
教师补充:翁卷,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很有 才华,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一生没有做官,喜欢 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课件 2)
二、听录音感悟,集中评价,整体感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去感受乡村初夏 的气息吧。(播放课文朗读)
师:1. 你觉得这位老师读得怎么样啊?
2. 其实,你们说的这些就是读古诗的基本要求。相信你们平时也一 定也是这样读的。现在就请你们翻开书本 108页,自己这样读一读 吧。
3. 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琅琅的读诗声,都快被陶醉了,现在就请同学 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读得怎么样?
4. 咱们同学善于倾听别人朗读, 你听出了什么? (好?哪里好? 不 好?那你来读读)
5. 诗中有一处“两个平舌音”在一起, 特别难读, 是哪个? (蚕桑) (课 件 4)指导书写:蚕 桑
6. 诗中有几处多音字,在哪?
是了。 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结束) 。 当它做结束的时候。 它就读 (liao ) 。 (课件 5)
7. 请 1、 2组的同学熟练地把最后一句读一读。 (老师听出你读得好, 请你读吧。全班齐读整首诗吧)
8. 读了整首古诗,你的眼前有怎样的情景,画面呢?
乡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读着读着就勾出大概的轮廓, 这就是多读的魅 力。它使字里行间的画面立体起来了。
三、小组交流感悟
1. 小组内轮流读古诗,推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讨论诗中描写了哪些 景物用线画下来, 并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 2. 古诗一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如果能把文字读成画面, 那就了不起了。哪一小组愿意这样读。还有哪组愿意这样读。
3. 他们读得好吗?为什么?
4. 大家一起读吧!相信投入地读你们一定能把文字变成画面。
5. 亲爱的同学们,此刻,老师已经被陶醉了,就让我们在翁卷的指引 下,走入前两句诗吧!
四、品诗
(一 )1. (谁来读?) 你们听听前两句的描写, 让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2. 指名答相机板书。 这些景物你们看到了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想 说哪个就说哪个吧?
3. 相机解:绿遍山原
白满川 用“川”组个成语,说说“川流不息”中的“川”是什么意思?这 边的川是什么意思?“白满川”具体是描写哪里的景物?
翁卷还被哪些美景吸引了呢?再读前两句诗吧!
解:子规 雨如烟
这样的景色,给你们的感受是?(用一个词说)
把你们的感受送进去读。
4. 感谢同学们是你们把老师带入这样的美景, 请你们用语言把眼前的 美景说说吧!
5. 把你们的理解送进去,再读前句诗吧!
过渡:此时,连子规也不闲着,听(播放叫声)它在声声地啼叫,它 在说些什么呢?
(二)说得好呀! 它在催我们干农活了。到底该干哪些农活呢?自己 读后两句吧!
1. 你读到了什么?
2. 后两句中哪两个字最能体现村民忙碌?(相机板
书:才 又 )
3. 怪不得诗人写道:乡村四月?(板书:闲人少)
4. 这样的忙,该怎样读出来呢?请你读。相信你一定能读出村民的忙 碌。
5. 全班齐读
想像:忙碌的村民一边忙一边会想些什么呢?(指名答)
虽然忙但忙中有乐啊!把你们的感悟再加进去,读。
五、回归整体 感情升华
1. 同学们,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整首诗吧!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内容 有什么不同?(板书:景 人)勤劳也是一种美啊
2. 如此的美景,如此的村民,此刻翁卷都看见,他会说些什么?会做 些什么呢?
3. 同学们啊,此情此景,你们也都看到了。你们又想说些什么呢!
4. 是啊!咱们的心和翁卷的心是相通的,现在就把自己当成翁卷,读 出来吧!
5. 初夏,我来到了乡村,举目望去,(绿遍山原……)
6. 谁愿意自己诵读。
7. 配上音乐:一起诵读吧!
8. 亲爱的同学们, 此刻我学得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我们的赞美之情, “言 之不足,故咏歌之”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乡村四月吧!(音乐课件) 六、小练笔
古有翁卷写诗,今有四年级的同学写文,请你们拿出笔以“乡村四月” 为题,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像到的写下来,写一篇短文。(作业 布置)
附: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山原 白满川 景美
子规 雨如烟
闲人少
才…… 又 …… 人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昼、耘” , 会写“昼、耘、绩” , 指导书写“昼、耘” 。
2、 正确朗读古诗,画出节奏线。
3、 理解“杂兴、耘田、绩麻、未解、供、傍”的意思。
4、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 傍桑阴学种瓜。 ”
5、 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 阴学种瓜。 ”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 阴学种瓜。 ”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 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 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 更好地领悟诗歌。 今天, 咱们来学习一首诗, 题目叫 《四时田园杂兴》 。 2、介绍作者:
⑴ 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 你还 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让学生自由说, 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 说多少。 )
⑵ 介绍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 58岁 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 、 《石湖词》 、 《吴
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 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 成大的诗, 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 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 ,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 “ 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 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 〈四时田园杂兴〉 〉 共60首。 分“春日” “ 晚 春” “ 夏日” “ 秋日” “ 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 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 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 节奏。
⑶ 听范读
⑷ 个人自由朗读。
⑸ 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⑵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 来的?
⑶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 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 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 昼:白天。
⑵ 耘:除草。
⑶ 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 绩麻:把麻搓成线。
⑸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 未解:不懂。
⑺ 供:参加。
⑻ 耕织:耕田织布。
⑼ 傍:靠近。
⑽ 桑阴:桑树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⑴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 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 “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想 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 的本事……)
⑶ 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反复读:自 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 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描述画面内容。 (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你们喜欢这些 小孩子吗?(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可爱、爱劳动) 。
品后指导诵读, 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 读出小孩子的 调皮可爱。 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 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 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老师配乐吟读。
4、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六、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 语言亲切朴实, 富有泥土气息。 描写 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七、知识的延伸
1、说明《四时田园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 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课件)
2、再学习一首(课件)田园诗篇
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 活, 如陶渊明、 杨万里等。 老师这里再提供两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 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习:要求大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自学古 诗,说说诗的意思,并尝试背下来。
夏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3、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
八、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 同学们在 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 同学 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 李白一样的大诗人。 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 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塞、箬、笠、蓑” , 会写“塞、鹭、笠” , 指导书写“塞、鹭” 。
2、 正确朗读古诗,画出节奏线。
3、 理解“西塞山、鳜鱼、箬笠、蓑衣”的意思。
4、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 花流水鳜鱼肥。 ”
5、 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 水鳜鱼肥。 ”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 水鳜鱼肥。 ”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词
1. 同学们, 这个学期, 我们学过一首词, 叫—— (齐答) 《忆江南》 。 请大家一起背诵《忆江南》。词有什么特点呢?
2.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词《渔歌子》,请位同学来读读题目,强调 子读第三声。 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 介绍张志和。 (板书:渔歌子 张 志和)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渔歌子”是词牌名,看到这个题目,你能猜一猜这首词写了些什 么吗?
2.词的词牌名与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但有些却有联系,如张志和的 《渔歌子》就是描写渔翁的生活, 《忆江南》回忆了江南的美景。请 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这首词,把生字读正确,把诗读通顺。 3.(课件出示《渔歌子》。)谁来读一读《渔歌子》?其他同学注 意听,看字音读准了没有。
读准“西塞山”的“塞” “白鹭、鳜鱼、箬笠、蓑衣”四个词语。指导书写:塞 鹭
4.齐读这首诗。
5.谁再来读一读《渔歌子》?你来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在读词 时,句子中间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6.这就叫有板有眼。古诗词特别讲究音律和节奏,读的时候要有板 有眼,像词人一样读。来,我们一起读。
三、想象画面,深入感悟
1.有那么一点词人的感觉了!这首词很优美,用古人的话讲,“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渔歌子》描绘的景象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大家 自由读读这首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2.指名说。
预设:生 1:我看到了一座山,叫西塞山,山前一行白鹭在飞翔。桃 花开了,小河的流水里鳜鱼长得肥美。一个人戴着箬笠,披着蓑衣, 在斜风细雨中钓鱼,不需要回家。
3.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在书上圈一圈。
4.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预设:是春天,我从“桃花流水”看出来的。
5.对。是的,是春天,春天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么美的画面,这么 美的词,最适合用美读了。你能朗诵一下吗?
6.面对此情此景,词人会说些什么?他心情如何?
预设:他会说,“大自然真美,我被陶醉了。”
好,你就是词人,陶醉地读。(生 1读。)
预设:他可能会说, “这儿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简直是世外桃源啊! ” (掌声)
师:你词汇丰富,知识丰富,还知道“世外桃源”哩。好,你尝试读出 这种感觉吧!(生 2读。)
预设:他的心情一定是愉悦的、心旷神怡、悠闲自在、自由自在、悠 然自得。
7.来,我们不看书,一起来吟诵。你就是词人,面对青青西塞山, 看那白鹭展翅飞翔,身旁桃花烂漫、流水潺潺、斜风细雨,把身心放 到词中间,读!
四、质疑问难,提升情感
1.《渔歌子》读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吗?(生默读,思考。) 预设:为什么渔夫在斜风细雨中“不须归”呢?
2. 词人张志和年少得志, 曾经是朝廷命官, 后来因得罪权贵被贬官, 他干脆辞官不做,隐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赏为乐,以钓鱼 为趣,过起了天大地大四处是我家的游历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 五、拓展另一首渔歌子
松江蟹舍主人欢,
菰 (ɡū) 饮莼 (chún) 羹 (gēng) 亦共餐。
枫叶落,荻(d í)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
从这首歌词中读懂了什么?
六、作业
师:谁能用优美的词语形容江南水乡春雨中的景物? (课件出示习题) () 的西塞山
() 的白鹭
() 的桃花
() 的流水
() 的鳜鱼
() 的微风
() 的细雨
教学反思:
六单元作文 -----乡村生活
教学目标:
1.能有顺序地介绍乡村景物。
2.试着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作文指导)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到哪一课了 ? 感觉写作文难不难 ? 其实,写好作文很简单,只要 做到两点就够了。一是记住自己看过的好词佳句。二是读文章时能总结出文章的写 作方法。现在,老师就来做一个思维训练,你看到的这些词语,看谁能在 20秒内记 下来。
嫩绿油绿
浅黄金黄
粉红桔红
炊烟袅袅树木葱郁
稻香扑鼻麦浪金黄
瓜果飘香五谷丰登
鸟语花香鸡犬相闻
同学们的记忆力真是非同一般,让老师佩服。前几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无意 间发现了一篇小美文,因为也是写的田园风光,所以很感兴趣,今天拿过来跟大家 分享。看看同学们在总结文章写法上有没有绝招?
现在,你拿出手中的文章,跟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总结它的写作特点。
二、佳作导航促思成
1. 佳作欣赏
2. 章法导写
大家讨论一下,这篇文章中有什么可取之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 )文章结构:
总 — 分 — 总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3. )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移步换景(地点变化)
(4. )拓展总结
除了本文体现的这些,你还知道不一样的结构,顺序和修辞吗?
写作方法各种各样,如果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就会让文章增色不少。今天,我 们也来写一篇描写乡村景物的文章。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个题目,《美丽的乡村》 《乡村美景》, >现在,你先用 5秒钟时间选择一个题目, OK 了?再 用三十秒时间思考,你想写什么景物?
我选择的题目是《》,我准备写按顺序写等景物。
看来同学们已经心中有数了,老师宣布作文要求,对大家的要求同学们试着用 上课前积累的词语。 时间为 30分钟。 提前写好的同学默读自己的文章, 并用波浪线 画出文章中的亮点。可以选题目自己写一篇文章。 2. 可以看自己带的有关作文书。
第二课时(学生习作)
一、学生习作:
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二修改先交上来的同学作文。
第三课时(修改作文)
一 . 作品展览,教师指导学生评价。
二 . 提示评价要求。
1.是否有顺序地介绍乡村景物。
2.是否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是否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三.读一读自己的作文,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改 一改句子。
第四课时(誊写作文)
请同学们把修改好的文章抄在作文本上,推选佳作,发表到我们学校的校报上。 [范文 ]
[美丽的农村 ]
一天傍晚,爸爸和妈妈带我去郊外游玩。
出了市区,我感到马路上的汽车少了许多,但是来来往往的汽车都跑得飞快。 夕阳像一个大红桔子挂在天边,空气变得更加清新,周围也安静了许多。
到了一片农田,我们停了下来。啊,真是一眼望不到边呀,远远望去,一些农 民伯伯好象正在给菜田浇水。我先跑到近处的麦地看了看,麦子有的黄有的绿,爸 爸说麦子快要熟了。我摘了一个黄色的麦穗,用手剥开,放到嘴里尝了尝,一开始 吃不出味儿, 后来觉得很筋道, 还有点甜香味儿呢。 麦田旁边种的是玉米苗和蔬菜。 有搭在架子上生长的黄瓜、爬豆、西红柿,还有矮矮低低的土豆、茄子、花生等等。 我发现花生地里插着许多和我差不多高的木棍,棍子上还绑着五颜六色的飘带。我 觉得很奇怪,就问了身边的农民阿姨,阿姨告诉我这是吓唬来吃花生的小鸟的。 今天去郊外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农村真好啊。
[乡村美景 ]
乡村是一幅秀丽的画,永远刻在我的心里;乡村是一曲动听的歌,让我百听不 厌,如痴如醉。我的家乡在湛江的一个乡村,那儿的美景,让人流连往返。
乡村,美在小河里。乡村的小河如一块碧绿无暇的翡翠,镶嵌在土地上。小河 清澈见底,清得可以看见河里的鹅卵石和一条条欢快的小鱼。河岸边,婀娜多姿的 垂柳依依向水,倒映水中,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对称图。夏天,小伙伴们在河里嬉戏 玩耍, 摸鱼捉虾、 打水仗, 欢乐的笑声在小河中荡漾 ...... 尽管孩子们最后弄得浑身湿 漉漉的,可这丝毫没有减少他们对小河的喜爱。
乡村,美在草地上。乡村的草地非常柔软,再加上青翠的颜色,就像大自然精 心编织的一块绿地毯。草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野花,金黄似锦,粉红如霞,洁白 胜雪 ...... 花儿亭亭玉立,昂然飘摇于柔柔微风里,娇媚可爱,出尘脱俗。阳光宛如一 袭金纱,轻轻地披在它们身上,映得那花瓣上的露珠,越发熠熠生辉。它们像织不 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花儿点缀着 草地,使草地变得更可爱了。
(
作文七:《乡下人家》4600字
21. 乡下人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生字词。
2.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 以表现心中的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乡的田园风光。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增强对家乡、对生活 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能用不同的创作方法,绘画不同特色的乡下人家。感知文体,学 会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过渡:今天,我们就跟随着陈醉云先生脚步,到我们的乡村走一走、看一看。
1、 看图激趣(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 从图上, 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 你有什么感受? (1) 、从图上我看到了:攀爬在屋檐上瓜架,盛开得五颜六色的鲜花,领着一群小鸡的母鸡和 大踏步的公鸡,在树荫下吃饭的人们,在小溪里自由自在的鸭!
(2) 、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我的感受是:乡下人家真是“亲切、美好、安静、舒服??
2、导入新课 过渡:在你们眼中,乡下人家是如此的(亲切、悠闲) 。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乡村 生活的美好。请同学们美美的来读一读课题。 (板书、齐读课题。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00页,自由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
PPT展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 过渡:同学们,读书的过程中,生字新词你们都会读了吗?那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吧。请同学 们自由朗读 ppt 上的词语,注意读准红色生字的读音。
三、汇报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学习
(1) PPT 展示生字新词。 (多种形式认读:自由练读、指名读(注意正音) 、齐读。 )
棚架 屋檐 装饰 瞧见
率领 觅食 耸着 捣衣
搬到 归巢 和谐 向晚
催眠曲 鸡冠花 大丽菊 时令
(2) 、指导书写:“瞧” “巢” “率”师:生字认读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怎么写好生字吧。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ppt 上的生字,说一说,那些字比较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呢?
过渡:生字的学习除了读、写,我们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有哪些词语是不理解的吗?
(3) 、理解部分词语。 (注意小结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 )
“时令”;季节。
“捣衣”:洗衣服,捣是捶打。
“向晚”:将近晚上。
2、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全文的中心段。 (全文最后一段。 )
过渡:理解了课文的生字,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吧。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浏览课文,找 找哪一个自然段概括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感受?
预设: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引读:这样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真是让我们(自豪、幸福)啊!
那请同学们(自豪、幸福)的读一读吧!
四、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过渡:这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作者是怎样展现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结合插图、默读课文, 课文描写几个场景,找出有关句子,以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
1、 PPT 展示阅读提示:结合插图、默读课文 1-6自然段
(1) 、课文描写几个场景,找出有关句子,以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
(2)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学生自由读书,做标注、同桌交流。师巡堂指导。
3、检查读书、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师:谁能根据你们找出来的句子,利用小标题来概括这些 场景呢?
(引导方式:A 、概括小标题标题,再读句子。 B 、读句子,再概括小标题。 )
(注意学习方法的引导、小结:①、利用课文中词语进行概括②、联系插图进行概括③联系生 活实际④相同内容合并⑤利用课文的阅读提示。 )
画面一(瓜藤攀檐)引导:结合课文插图。 (齐读句子)
画面二(鲜花绽放)引导:联系生活实际。 (齐读句子) 。
画面三(雨后春笋)引导:联系课文的注释。 (齐读句子)
画面四(鸡鸭觅食)引导:相同内容合并。 (个别读句子)
画面五(农家晚饭)引导:利用课文中的词语。 (个别读句子)
画面六(月夜睡梦)引导:利用课文中的词语。 (个别读句子)
五、品读语言,感受美景。
(1)这都是别处看不到的,只有在乡下才能见到的美景啊!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呢?选出来, 美美的读一读,和同桌交流一下。
(2)生自由读句段,同桌交流,师巡堂指导。
(3)班级代表反馈。 (2— 3名左右) 师:谁能来分享以下你喜欢的场景呢?美美的把有关句 子读一读吧。
(4)指导读书。
六、总结全文。
过渡:乡间的美景真是让人看也看不够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这样的赞美——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独特、 迷人的风景之中去。
第二课时
一、诗意导入,直奔中心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作家陈醉云,他带着我们走进了诗情画意的乡村。这里,柳枝摇 曳,流水潺潺,这里,野花遍地,果实满园。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再次走进乡村生活,走 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
2.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读一读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感受。
板书: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走进文本,品文悟情
(一)瓜藤攀檐
1. 如果说繁华的都市带给我们的是喧闹与嘈杂,那乡村生活的美好就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让 我们先漫步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体会这一处的独特和迷人。
2. 幻灯片出示挂藤满架:同学们,在房前的屋檐,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瓜藤满架)
3. 这满架的瓜藤有何独特?你能用作者的话来描述吗 ? 指名读。
4. 装饰是指在身体和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你知道城里楼门前会用什么来装 饰?(蹲石狮、竖旗杆)看到这样的装饰,你有什么感觉 ? (严肃、冷漠、呆板,不敢靠近??) 5. 农家小院的装饰却是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子,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这样的装 饰又会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别致亲切可爱,纯朴自然,春种秋收,夏
可遮凉)
6. 在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乡下人家的可爱,我们也试着用对比的方式读一读, 女生读青瓜碧藤的部分,男生读狮子旗杆的部分。
7.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是他们的心情却是多么愉快明朗,生活多么纯朴自然, 这不正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吗?齐读最后一段。
(二)鲜花轮绽
1. 农家小院的屋前,除了那绿绿的瓜架,我们还能看到色彩明丽的——鲜花,怎么描写的,谁 来读读?我们大家边听边想象画面,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它又带给你怎样的独特感受? 课件出示图片,感受鲜花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对的, 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乡下人家所 种的花儿都是常见易活的,不及城市人家盆栽的君子兰、文竹??那些花儿娇贵,高雅,所以说是 朴素的,不过乡下人家园中的花儿依着时令无拘无束地不遗余力地开放,是那么鲜艳,那么明媚, 装点了乡下人家的院落。所以,它们生命是华丽的! )
一年四季都有花相伴,农家人的心里怎能不高兴啊,这一派农家风光真是——独特、迷人! (三)雨后春笋
1. 从房前来到屋后,我们看到那一片片绿绿的浓荫,那是谁的身影?(竹笋)
2. 老师读:“几场春雨过后, 到那里走走, 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 如果把这句话浓缩成最奇妙的一个字来形容竹笋,你会选哪个字?
“探”。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冒、钻、伸、露??为什么作者却选中了“探”?(用拟 人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 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
说话练习: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说句子。
3. 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小春笋,告诉我你那么快想从地里钻出来想看到什么?(学生想想表达)
4. 哪个小竹笋愿意先探出头来,张望这个美丽的世界?用心读这一句,让大家感受到你深深的 渴望吧!
5. 让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渴望、带着我们的迫切,像小竹笋那样快点钻出来! (齐读)
(四)觅食戏水
1.刚才我们眼前出现的画面都是植物, 这里还有农家饲养的家禽小动物呢! 先请同学们自己小 声读一读描写“鸡觅食”的一段和“鸭戏水”的部分。一会儿我要请你来展示小动物们的风采。 2.指名读。
(1)你为什么会这么读?
(妈妈带小鸡觅食)雄鸡呢?这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它在干什么呢?心里会怎 么想?你学学。 (斗志昂扬的将军,尽职尽责的丈夫。 )
(2)那河中的鸭子呢?谁来读读?
(3)学生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 和谐的场景,这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
(5)在作者的笔下,鸡啊,鸭啊,都仿佛有了情感,有了思想。
(6) 它们的生活是那么自由快乐! 乡下人家的道道风景, 的确是那么——独特, 那么——迷人! (五)门前晚餐
1. 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散步,看到的又是什么?和老师一起读读这个自然段。
“??, 都是他们的好友,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 绘成了一幅自然、 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 2. 您能抓住重点词语来说说乡下人家的晚餐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天高海阔”是什么意思?说 说你的理解。 (不但指他们在院中吃饭, 地方开阔, 也指他们无拘无束谈天说地)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 如果老师让同学们给夏天傍晚的乡村画一幅画,你都要画上什么呀?(晚餐的人们、红霞、 微风、鸟儿)
4. 让我们借用作者的语言, 把自己深切的感受带进朗读中, 来描绘这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齐读)
6. 看到这一切,我们忍不住赞叹: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学生齐读)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六)月夜睡梦
秋天的晚上,人们在纺织娘“织、织、织呀”的叫声中进入梦乡,让我们也一起走进这静谧的 世界,在轻柔的音乐中,让辛苦了一天的人们睡得更甜??
三、整体回归,想象拓展
1、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房前屋后,还是在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 也无论在白天、傍晚、还是深夜,乡下人家都有着它独特的、迷人的美。
齐读最后一段。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讨论:
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 欢快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
3、仿写片段
选取你所了解的乡下人家的生活的场景或者一种动物、植物,写一段话。
提示:课文的每一段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你可以仿照一种形式方式写一段话, 表现一个场景。 乡下人家,虽然()但总爱() 。
() ,乡下照例总要() 。
有些人家还() 。
4、是啊,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5、这么美的文章,老师把它改编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配着音乐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小诗
四、作业
1、准备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2、积累好词、佳句。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3、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瓜藤攀檐
花开四季
雨后春笋 独特
鸡鸭觅食 迷人
农家晚饭
织娘唱晚
作文八:《乡下人家》2000字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盲教
一、教材简析 :
《乡下人家》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盲人学校实验教科书语文教 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教材围绕 “走进田园, 热爱 乡村” 这个主题展开, 从不同角度描写乡村的景色和生活, 激发学 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乡下人家》 一文向读者展示了一幅 幅自然质朴、 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 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 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二、学生分析:
本班四年级学生共六名。两名低视生,四名全盲生。
三、教学思路: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 , 作者紧扣“独特、迷人” , 向我们展示 了乡下人家所具有的特色。 根据盲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中首先应先 抓住题眼 ---乡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入手,以欣赏富有乡村 特色的“交响乐” 和图片导入,激发学生读的欲望,然后通过不同 的朗读要求, 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 结合多重感知, 自主探寻 美,体验和交流美,逐步感悟课文内涵,体会其意境。
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 认识“檐” 、 “饰”等五个生字, 会写“棚” “饰” “冠”等十四个生字(低视生) ,正确读写“装饰”
“和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 体会文字所描绘 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阅读、 主动探究。 开展交流、 感受美好。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 , 领略文中所描绘的 美景 , 发现家乡的美、自然的美 , 由衷地喜爱家乡、喜爱自然。 五、教学重点 :能在品味文字的基础上体味乡下人家生活 的美好。
六、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 , 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 乡村生活的美。
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有关乡村生活的图片及声音) , 两份《乡下人家》大字课文,生字词卡片(带有生字拼音) 。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结合图片欣赏富有乡村特色的“交响乐”。边欣赏边听你 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声音和景物你都在哪听 过见过?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乡村是怎 样的?
3、 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 优美的笔触为我们 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 开始我们的 乡村之旅吧。(板书课题:乡下人家)
【设计意图:观看直观的乡村图片, 欣赏乡村特有的 “交响乐” —— 鸡鸣、狗吠、鸭叫、虫鸣??使人一看一听就仿佛已经置身 于乡下人家, 浓浓的乡村韵味扑鼻而来。 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 各种的感官,感受乡村气息。】
(二)、自主阅读,扫除字词障碍
1、播放音频资料,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词语、 句子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句子理解词义。
2、出示生字词语,检查预习,抽读、齐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特别注意:
冠 guān 鸡冠花,多音字,另一个音读“ gu àn ”,冠军。 3、查找、讨论、解决疑难字的书写。
【 设计意图 :盲生虽然生字词的教学不是重点,但班上还有两 名低视学生需要进行生字词的教学, 他们也有自学的能力, 但对于 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还是需要提醒学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了这篇课文,乡下人家带给你 什么样的感受?
2、读后感悟
(1)用一个词说说你对乡下人家的印象。
(2)原来乡下人家这么美 , 怪不得作者感叹道 :
引导说出 :乡下人家 , 不论什么时候 , 不论什么季节 , 都有一道 独特、迷人的风景 ! (课件出示句子)
(3)全班齐读最后一节。提出问题:
问题一: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景色最美? (强调 “不 论?不论?” ) , 那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哪些时候呢? (早上、 中午、 下午、 傍晚、 夜晚) , 不论什么季节都有哪些季节呢? (春夏秋冬) 问题二: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怎 样的风景?
理解“独特” “迷人”的含义。
小结 :“独特” 指 “独有的 ; 特别的” ; “迷人” 是说 “吸引人” , 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 , 在任何时候 , 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特别的 , 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 ? 同学们 ,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 从作者 的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那“独特” “迷人”的美吧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真读文 , 抓住课文主旨。】
(四) 、再读体会
默读课文, 想一想哪一处风景最美你最喜欢, 然后再把这处风 景好好读一读, 看看从中读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读一读, 说一
说自己的感受, 然后再美美地读一读, 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设计意图 :学生阅读的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阅读能力稍差的 同学, 出声地朗读除了可以发现并纠正其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而且 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在读中体会乡下人家的那种自然和谐的美。】 (五) 、本课小结
同学们从课文中已经初步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下节课我 们继续来感受乡下人家的那种平凡、朴实和善良。
作文九:《乡下人家》3900字
《乡下人家》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 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3、 了解课文内容, 走近乡下人家, 感受田园诗情, 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 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 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有一位叫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 触描写了乡下人家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将随着作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 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
二、检查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曾让同学们简单预习课文,下面我要检查一下本文生字的读音 。
檐 饰 冠 捣 谐
2、 老师知道我们班人才济济, 朗读水平高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现在师要请同学读课文, 如果你流畅地读完了一个自然段,你就有资格推荐另一位朗读高手继续往下读,不然则由 我确定— — 大家边听边想:这乡村生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乡村生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村生活自然亲切,优美恬静,宁静和谐等。
乡村生活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
3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现在让我们齐读本文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 人” 、 “独特”的美吧。
三、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的片断。
1、作者描写这浓郁的乡村生活抓住了哪些独特的迷人的乡村风景?默读课文找一找,试 着给这些风景画取一个漂亮、顺口的名字。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 迷人乡下景 (齐读)
☆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乡下风景画啊, 大家仔细观察课文插图, 体会迷人独特迷人的乡下 风景。
2A 走进瓜藤攀檐图 指名读第一段
师:作者说呀,在这儿,有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到底哪些景物构成了这道别有风趣的装 饰?我们读读下面的句子 。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 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生齐读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有哪些景物?
生自由发言(瓜、藤、叶)
师:到底这些瓜呀、藤呀、叶呀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读读这两个句子 。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 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他们一个 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生齐读
师:为什么说这些瓜呀、藤呀、叶呀构成的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生发言(特殊、不同、因为城里没有这样的装饰)
师: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下吗?城里是什么样的装饰呢 ?
生: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
师:那这样的景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威严、冷漠 )
师:那你们更喜欢那幅景色呢?
生:乡下的画面让我感觉更亲切、更独特迷人
师 :对,正是因为有了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我们才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和迷人。那么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乡下人家的可爱和迷人风景吧! (生齐读)
☆ 乡下的风景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完成乡间之旅,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2-6自然段,想想你 看见了哪几处乡村风景 ? 你对哪一处风景最感兴趣?把能表现这一处风景独特、 迷人的语句 勾画下来
B (1)生 2:我最喜欢 雨后春笋的风景。
师:你能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读 “ 几场春雨过后, 到那里走走, 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处呢?
生:因为这句话里有个 “ 探 ” 字,我觉得它 写出了春笋快速地生长着 。
师 :那这个字还能换成哪个字呢?(钻、冒、长)
师:真好,那这三个字和 “ 探 ” 字相比哪个更好呢?
生:“ 探 ” 好,因为用这个字能生动、形象的表现竹笋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 这些竹笋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新奇 。
师:你怎么觉得他们很新奇?它像什么啊?
生:这是一个拟人句,它像一个顽皮的小娃娃,很有好奇心 。
生:这个淘气、顽皮的笋娃娃像是和人在捉迷藏。
师:对, 这是一个拟人句,把竹笋比作娃娃了。多有好奇心的笋娃娃啊!那,只有这一个 笋娃娃吗?
生:不是,有很多。 。 。
师:那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成群
师:这么多淘气、有好奇心的笋娃娃,一下子蹦到咱们面前啦。谁能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这句话)
师:读的真好!看!咱们的笋娃娃大大小小,高高矮矮,出来的越来越多了。多淘气,多 有生机,多有好奇心啊 ! 咱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都是别处看不到的,只有在乡下才能见到的美景啊!那你们还喜欢哪一处风景? (2)生 1:我最喜欢 “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 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现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 一句 师: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对的,为什么课文中却说 “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 (乡村风光是 朴素的,但鲜花的开放却使之增添了许多明丽的色彩,所以。 。 。 )
师:虽然是很常见的花,但是他们开得是那么漂亮。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一年四季都有花 相伴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呀,这真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3)生 3:我最喜欢雄鸡耸着尾巴在场地上大踏步的走来走去
师:把你勾画的语句读给我们听好吗?
生:“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 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长堤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
师:还有没有喜欢这一处风景的?我们来一起读好不好?
(生齐读)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处风景?
生:因为我觉得耸着尾巴的雄鸡像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保护着母鸡还有小鸡、花儿、竹子。 师: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多负责任啊!它保护的是母鸡、小鸡,这是一位多么有爱心的鸡爸 爸!那除了鸡爸爸,鸡妈妈呢?
生:我觉得鸡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带着小鸡去觅食。
师: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子啊 ! 让我们再来读读你们刚才读的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其实, 在城里我们也偶尔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可是, 为什么作者说它是向下独有的呢? 注意,老师这儿要变一个句子了。 (鸡,乡下人家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会 瞧见一直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 步地走来走去 ———“ 照例、总、肯定 ” 等词被删除)
师:这儿删除了三个词,我们不读这三个词,然后吧把这一段话念一念,比较一下,和删除 前意思有什么不同?(生齐读)
生 1:如果将 “ 照例、总、肯定 ” 全部去掉的话,就说明向下只有几家几乎有鸡,其他的都不 养鸡了。
生 2:还有就是如果把 “ 肯定 ” 删掉的话, 就是说你从这个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走过, 有些时 候就不一定能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了 。
师:对呀, 就跟城里人家差不多了 (面对一个学生) 你是不是能随时看见这么幸福的一家子? 生:不能
师:所以啊,只有是乡下人家才能随时看到这样的风景呢!这,就是乡下人家独有的美景, 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生齐读)
(4)师:你们还喜欢哪出风景啊?
生 1:我喜欢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 。城里天边的红霞就没有很多,因为城里天空都被 污染了。
师:你刚才说的这些陪伴我们的美景,其实就是因为你喜欢的是那温馨的院落晚餐。
生 2:我喜欢秋天纺织娘居住在人们屋前的瓜架下,月明人精的夜里,他们便唱起来, “ 织, 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 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师:乡间的美景真是让人看也看不够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这样的赞美:“ 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1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 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 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或种南瓜, 或种 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yán)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 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 瓜, 碧绿的藤和叶, 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shì) ,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 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 (sháo) 药、风仙、鸡冠 (guān) 花, 大理菊, 它们依着时令, 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 风光。 还有些人家, 在屋后种几十枝竹. 绿的叶, 青的竿, 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几场春雨过后, 到那里走走, 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 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 肯定会瞧见一只 母鸡, 率领一群小鸣, 在竹林中觅食; 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 在场地上大踏 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 那么在在石桥旁边。 在绿树阴下。 会见到一群 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 (dǎo) 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 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 椅饭菜搬到门前, 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 向晚的微风, 头上飞过的归 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 (xié) 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 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 它们便唱起 歌来:“织,织,织,织呀 ! 织,织,织,织呀 ! ”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 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作文十:《《乡下人家》》2000字
m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四、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五、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六、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七、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自由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顾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获,为交流做准备。
三、全班交流: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
可以抓住两个教学点:
1.“别有风趣的装饰??”
1)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
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4.全班交流。
五、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六、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可在课内简单介绍一下著名诗人戴望舒)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小练笔: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