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融入社会》800字
融入社会,共度美好佳节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学生适度消费意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学院决定由院团委学生会组织以“融入社会,共度美好佳节”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为更好的开展此次活动,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 活动时间
2011年1月—2011年3月
二、 活动范围
除08秋外全体在校学生
三、 活动内容
每个学生利用2010年寒假时间,针对“爱心活动”、“春节安排”、“社会实况”三个方面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结合三个主题深入思考,每名学生写1500—2000子的书面材料,有条件的可以拍摄10幅左右与主题相关的图片,社会实践内容如下:
1、 公益活动
利用寒假实践到孤儿院、养老院等看望孤寡老人及儿童,给他们送去温暖与爱心,同时深入社会,进行公益除雪,保护花草树木等活动,给社会送去一份温暖,还我们一片温馨!
2、春节风俗习惯
春节是每个中国人都会过的一个节日,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春节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你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是如何的呢?谈谈吧,让大家了解您家乡的春节风俗。
3、物价上涨
近日来,“物价上涨“这一话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物价联系着我们的生活,请谈谈自己的观点,放眼未来,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四、 有条件的同学将所形成的文字材料结合图片制成
Powerpoint
具体要求:
(1) 时间:8—10分钟。
(2) 每个页面都要配有图片,图片样式自定。
(3) 采用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背景效果。
(4) 幻灯材料可以配置背景音乐
五、 活动进程安排
1、3月1日以班级为单位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文字材料纸文档教到院团委组织部。
2、班级评选阶段
2011年3月1日至4月末,由辅导员组织各班评选,并推荐优秀者参加全校的演讲比赛。
3、院团委举办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阶段
2011年4月初,各班级上报的学生作品院团委学生会组织
部进行初选,经过评选要求选出若干个优秀作品为征文比赛获奖选手,同时选出15个优秀作品参加演讲比赛。最终评定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 名,优秀奖9名,对这15名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以资鼓励。
作文二:《融入社会》3800字
1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融入社会之前就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有时我们会跌倒,不过不要紧,因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这个过程!所以要想让自己融入社会,首先我们就敢于面对这个社会,敢于面对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面对生活也就是面对社会,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还有必要来谈论如何面对社会吗?融入并不意味着随波逐流,不意味着听任社会的摆布,我们应该是掌握生活,让生活按照我们计划我们意图去运转。所以,我们应该有最基本的思维能力,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才不回听任生活的摆布,命运应该是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既然要融入社会那么我们就必须能够跟得上社会的脚步,这样才不会被它淘汰掉,否则你将永远都无法融入其中。那么我们就应该随时注意社会的脉搏,让它和我们融为一体。社会是不断的进步的,不断的改变的,如果融入其中确不知道更新自我,最终还是跟不上时代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如何更新,更新什么呢?能力,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我们应该寻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且要稳稳的占住脚跟,因为还有更多的人再不断的融入其中。
2
首先,要学会和长辈沟通
我认识的很多学生都觉得和家长以及长辈沟通有困难,是因为大家生活的年代不同,观念不同,要融入社会首先要学会和家人沟通,有耐心,有宽容,能接受不同的观念和想法
其次,学会关心别人
可以尝试去关心小区里面的老人和孩子,交些朋友,因为人在社会上就是不断认识新朋友,维持老朋友的过程
另外,学会保护自己
也就是所谓的,防人之心不可无
相比学校的象牙塔,社会要复杂一些,但是也有共同点
3
改变自我适应环境
有人说上班很累,累就累在“关系学”上,甚至对此畏惧三分。
我认为,在工作以外,生活中你清高也好,孤傲也罢,喜欢独处是你个人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但在工作中,不得不与人打交道,所以必须学会改变自己,尝试主动与同事们多交流、沟通,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尽可能地融入集体中。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你个人才能的尽情发挥。其实做到与同事打成一片并不难,只要你待人真诚、友善,就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十分渴望被别人接受和了解,渴望他人的友爱和帮助
勇于尝试新的处事方法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际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你现在对人际关系的畏惧心理可能是多年积累
的结果,虽然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你还是要鼓足勇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同事。平时多观察他们之间是怎样交流和沟通的,然后你至少可以学着他们的样子谈论一些既轻松又能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乐于助人也是与人交往中很容易做到且能够获得他人好感的办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身边的同事解决一些小困难,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就与大家融在一起。
专家说法 审视自我 善待他人
这个话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向独处的性格,二是对人际关系的认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你每时每刻都需要与他人打交道。现代人必须学会与人交往,不但日常生活中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中尤其需要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因此,人际关系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已逐渐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生存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可以减轻你的工作压力,也会增加个人自我表现的机会。
性格内向的原因有许多方面,社会学理论认为,性格的形成主要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性格变化与否受外在环境的制约。因此,性格无所谓内外之分,不喜欢与别人交往的原因,或是自卑感在作怪,害怕失败;或是觉得人际交往可有可无;或是认为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等等。无论怎样,首先不要给自己的性格下结论,因为它会束缚你的手脚;其次,不要被别人的暗示所左右,每个人都会因独特的生活经历而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只要你有交往的愿望,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就可以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只要你觉得周围环境安全可靠,与同事和朋友能友好相处,出现矛盾和问题能友善沟通,便是理想的人际关系环境。为此,我认为有这样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不能刻意去追求良好的关系,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在工作之余,既要赴朋友之约,也要主动发出邀请;
其次,不要封闭自己,多参加集体活动,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并逐渐喜欢与人交往,由此改变独处的习惯;
第三,在集体活动中,先听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不耻下问,切忌不懂装懂,长此以往,也许你的内向性格就会改变;
第四要善待他人,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这是理解与被理解的金钥匙,也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如果你认为在工作的时候只有你独自处理才能保持很高的工作效率,并且你的同事也这么认为的话,你就不必勉强自己非与他人合作。只是在工作不是很紧张的情
况下,试着与同事们合作一下,也许你会惊喜地发现“团结就是力量”的说法真的是很有道理的。总之,要走出自闭,搞好人际关系就要勇于尝试。
只要工作好 “关系”不重要
我在工作中不善于搞人际关系,但也工作得很好,已经做了好几年的业务领导和管理工作。为什么不愿在工作中与人打交道、搞人际关系呢?我认为上司交给我的工作要靠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只要有能力,就不怕老板对我不满意。同时,自己出去谈业务时,可以自己拿主意,不用请示任何人,只要我给公司赢利就行。
我对自己的属下也比较关心,很得他们的好感,但我不会跟他们搞得很近乎关系搞得太近,他们就会找你办事,如果办不成,他们会说你拿架子,如果办成了,会有更多的人找你,这样就会影响到工作,生活也会经常受到干扰。对公司内部的人是这样,对公司外面的人也应做到这一点。工作就是工作,工作以外自己潇潇洒洒地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任何人干扰你,活得多自在!只要工作有能力,关心员工,就会受到老板的赏识和员工的尊重。
不必刻意拉关系
性格是天生的,不是想改就能完全改变。要想让内向的人变成活泼、开朗、人见人爱的交际明星,恐怕太强人所难。我认为,只要你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工作中该与同事们合作的就合作,该与上下级沟通的就沟通,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必去想搞什么人际关系,大家的关系也是自然而轻松的。如果越过工作只想着搞好人际关系,反而让人觉得不自然。工作之外,你是爱独处还是喜欢广交朋友,那是你个人的事。成熟的职业人士,不论内向还是外向,只要以工作为重,就能超越性格的羁绊,在工作环境中发挥才干。
4
提高兴趣,积极参加集体的娱乐活动。
作为白领青年,大多是很懂得享受生活的。挣多多的钱,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乐趣。所以在闲暇之时,可以与同事一起出去参加娱乐活动,比如唱歌、郊游、跳舞、泡吧等等,借此增加彼此间的了解与亲密。这不仅能让你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放松,稀释内心的压力,更有助于培养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经济上分清楚,AA制是最佳选择。
对于白领来说,都有挺可观的收入,加上乐于享受生活,所以会经常聚餐游玩,这时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采用AA制。这样大家心里头没有负担,经济上也都承受得起,千万不可“小气”,把自己的钱包捂得紧紧的,被别人看轻。
团结协作,彼此尊重。
与新同事的共处应该注意彼
此尊重、配合,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你才能得到更好地施展你的才华的机会,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对于你的老板来说,他们看中的是你的才能与创意能否在这个集体中发挥出活力,能否和同事融成一个整体,而不希望因为你造成了集团的不团结。对于周围的同事来说,他们更愿意与那些工作能力强、具有团队精神且志趣相近的同事相处。不管做什么行业,都需要团队的配合,同事的团结。而同事之间时常一起研讨,经过一定时间的共处,彼此更为了解,往往能成为知心朋友。
自愿承担艰巨的任务。
虽然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但总有一些事无法明确地划分到个人,而这些事情往往还都是比较繁重的。这时你就该主动去承担下来,不管成功与否,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会让大家对你产生认同。很有可能你会因此成为这个集体所倚重的核心人物。
融入新集体,进入一个新的角色,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有了以上几样利器,相信你很快就会被新的集体所接纳,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5
每个公司都会有小圈子、小团队,新人刚到新环境,该如何融入快速其中呢?
情感小圈圈or合作小团队
小圈圈的形成可能是情感上气味相投,也可能是工作上互动合作。如果是情感型,就找机会加入共同话题;如果是工作型,就得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要顾影自怜,你应积极主动融入其中。
研究分机表,搞清楚层级
新人进到新组织,最怕搞不清楚状况,找错人问问题,自己觉得很怪,资深人员通常也不太喜欢莽撞的新人。先研究一下分机表,从那里可以搞清公司的架构。接着了解与工作有连动的部门,弄清每个人工作属性的分类。
不要吝于投资情感
破冰最困难,就是话题。建议你善用午餐、下午茶时间,这些都是新人扩大人际圈的绝佳时刻。虽然用Email、MSN、电话等沟通工作或传送文件越来越便捷,但面对面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可以让你更加清楚同事的想法,或是他当时的心情,让你有机会多关心他。如果接受同事帮助,也别忘了致上你的谢意。
避免误踩办公室政治地雷
面对人事利益上壁垒分明的小圈圈,新人不要着急表态站队。假如吃饭或闲聊时,听到对某人某事的评论,记得只带耳朵不要带嘴巴,不要追查真相,更不要传话,避免误踩办公室政治地雷。
作文三:《融入社会》5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
作者:李本法
来源:《中学政史地 ·初中》 2016年第 10期
【课标要求】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 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 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 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 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知识梳理】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1)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 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作文四:《融入新集体的作文》400字
微笑与朋友
2008年9月1日,我走入了一个新的集体。一个新的“家庭”包容了我,和我新的朋友们。我们之间
存在一种微妙的缘分,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名称“濠头中学——初一1班的学生。”
记得开学前的军训,大家被日晒得像干了的狗尾巴草一样枯燥,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后来,学校组
织运动会,在活动时,运动员们怀着一颗炽热的心为班级争光,班级组织的“拉拉队”,也释放出他
(她)们的热情。我也参加了这次的运动会,我跑的是100米短跑。令我最为感动的是:我在最后进
场时,每个站在跑道旁的同学,都对我说了声“加油!”,顿然,我心中有一种莫明的感动。我发现
在旁的同学们都微笑地看着我,我也情不自禁的微笑地看着大家一眼。不知为何,那一瞬间已定格
在我的心中,感觉甜甜的。当枪声响起时,我冲了出去,使出自己吃奶的力气向前冲。最后,在100
米的终点有着一大群朋友迎接着我,并微笑地对我伸出了大拇指。此刻,我的脑海便闪出了:好的
朋友不需要言语,便能与你心灵相通……
微笑帮我们拉近距离……
作文五:《融入新集体的秘籍_职场新人如何融入集体,热爱集体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学会交往》900字
融入新集体的秘籍_职场新人如何融入集体,热爱集体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学会
交往
融入新集体的秘籍
河北平山外国语中学冶河文学社八年级 李彦莹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 “班级像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长大了,成熟了,便要离开家庭,走向社会。”
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新的班集体呢,
草尖(学生):我认为首先要热情主动,关心别人。爱是相互的,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
阳光(学生):我同意草尖的说法。我认为首先应该从自我做起,要时刻为班级奉献、争光。要好好学习,并且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这会无形中提升你在班集体中的地位。
默认(学生):与同学的关系尤为重要,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要考虑自己的言行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绿荫(学生):我觉得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不要错过和同学们和谐相处的机会。
草根(学生):我认为日常交往中“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快速融入集体的关键。
桃儿的妈妈(家长):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交往中,发现别人的缺点或错误时,要懂得包容;发现别人所做的事情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时,要学会求同存异,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风行者(老师):学会赞赏。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日常交往中,要拥有一双善于捕捉对方优点的眼睛。发现别人的优点时,不要吝啬赞美之词,但要注意,赞美不等于奉承,赞美是基于客观事实之上的;奉承则相反,不但达不到优化人际关系的目的,还会让人觉得你很虚伪。只有真诚的赞美才是提升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车行子(老师):悦纳自己。想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自
己喜欢自己。很难想象一个不接纳自我的人能与别人和谐相处。要接纳自己,就要了解自己,在和别人的相处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
(指导教师 周红梅)
《融入新集体的秘籍》
作文六:《三年级叙事作文-爱心如何融入我们的社会》1400字
话费充值省钱方法交流QQ群49234549
在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里,人类总以恨怨相待但怨怨相报何时了啊~难道要有一个爱心的社会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很简单,那是从心开始。
只要每个人都拿出真心来对待每一个生命,世界就和平了~除此以外,拿出”唐三藏“取经所拥有的一颗慈悲之心去照顾一些饥饿的难民。当每个人都愿意不求回报而做善事时,这也就是爱心的来临。
当一个人奋不顾身去救一个生命时,这爱心也。人类应常常以爱心为宗旨以造出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爱心——在一个毫无蒙骗之下的社会里。诺一个人消除心里所有的恶念,这爱心也。人与人之间诺没有贵贱与等级之分的话……这爱心也。
抛开自私的心态并伸出援手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爱心也。总之凡是拿出爱心就行了。
Tunku Putera三年级:繁荣
互联网购物必备的省钱教程网站----省钱屋 .5730.net
话费充值省钱方法交流QQ群49234549
省钱屋 .5730.net 购物省钱交流必备的网站
在这里达人们会教你如何用80块钱充值100元钱话费的省钱计划
互联网购物必备的省钱教程网站----省钱屋 .5730.net
作文七:《【精品文档】[三年级][叙事作文]爱心如何融入我们的社会_12447》300字
作文范文
题目:[三年级][叙事作文]爱心如何融入
我们的社会
编辑:小小
在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里~人类总以恨怨相待但怨怨相报何时了啊:难道要有一个爱心的社会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很简单~那是从心开始。
只要每个人都拿出真心来对待每一个生命~世界就和平了:除此以外~拿出”唐三藏“取经所拥有的一颗慈悲之心去照顾一些饥饿的难民。当每个人都愿意不求回报而做善事时~这也就是爱心的来临。
当一个人奋不顾身去救一个生命时~这爱心也。人类应常常以爱心为宗旨以造出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爱心——在一个毫无蒙骗之下的社会里。诺一个人消除心里所有的恶念~这爱心也。人与人之间诺没有贵贱与等级之分的话??这爱心也。
抛开自私的心态并伸出援手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爱心也。总之凡是拿出爱心就行了。
Tunku Putera三年级:繁荣
作文八:《融入社会: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7500字
作者:胡序杭
长白学刊 2011年07期
[中图分类号]D26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11)02-0048-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功能性结构趋向合理分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已成为城市的重要社会结构单位。推进党建工作的社会化,急需解决社区党建工作如何实现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阶段转变等问题。社区党建需要组织体制、工作机制和服务载体的创新,以实现三个转变。
一、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背景
(一)推进党建工作的社会化
政党的活动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之中,其基层组织设置、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必须考虑政党所运作空间的变化,必须考虑其他主体的现实诉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关系样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按孙立平的分析,改革开放通过分权与分化引发了总体性社会的解体,整个社会被切割为无数的片段甚至是原子,也可称之为社会的碎片化。[1](P52)其表现之一就是“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的转变。政府、企业及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步回归社会,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存度削弱。执政党以往通过“单位制”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体系与基层党组织体系之间的内在契合性,已经失去了依托与支撑。与传统的单位体制不同,社区在本质上是以一定的区域为单位,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轴心而形成的保障和实现特定公共利益的共同体。中国社会结构的这一深刻变化,对于以传统的单位组织为党的社会根基的中国共产党来说[2](P343),需要重构新形势下党与社会的关系,需要通过与社会的直接互动更广泛地凝聚群众,不断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是正经历着深刻变化的中国社会的内在要求。但问题在于,要重构新形势下党与社会的关系,加强党的社会工作,就必须解决如何推进党建工作的社会化,如何构建适应形势发展的党建社会化的组织结构,进一步明确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等问题。
(二)扩大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打破了原有基本均贫富的利益格局,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各种利益群体的诉求和矛盾,往往首先在社区中反映出来,社区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如何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等,是社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社区群众自治实践的不断推进,使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层党组织传统的行政化的功能定位或者仅靠思想引导的工作方法,已不适应新的形势,这就要求社区党建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具有很强社会整合力的纵向横向网格化的组织体系,通过党建工作社会化,实现社区党建工作服务社会、凝聚社会、整合社会的战略目标,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然而,在社区,由于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导致资源配备差异性和分布不平衡,影响了社区党建的工作覆盖,成为制约社区党建持续有效推进的一大瓶颈。
(三)社区党建工作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
要推进党建工作的社会化,急需解决社区党建工作如何实现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阶段转变的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区党建作为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社区党建还是以“外延式”发展为主要模式,是在传统的街居党建基础上,从建立健全组织、摸清党员底数、建立工作载体、制定规章制度等方面展开的,换言之,“铺摊子、拢队伍、建载体”是这一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以中组发(2004)25号文件的颁发为标志,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社区党建工作基本完成了量的积累任务,这既创造了向质的提升阶段转变的基本条件,也提出了向质的提升阶段转变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社区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一个新领域,既不是传统的街居党建在时间上的延续,也不是单位党建模式在空间中的扩展,在组织建设、领导体制和党员管理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迫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建章立制工作,逐渐纳入规范化的轨道。[3]以“外延式”发展为主要模式的社区党建工作只能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要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的水平,必须注重“内涵式”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必须解决党组织凝聚力不高、党员组织意识不强、工作人员行政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等问题,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继续保持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重新凝聚流散于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党员,提高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效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和群众的水平。问题在于,如何在转变理念的基础上,依托适当的载体提升社区党建工作,并进而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转型?显然,社区党建一方面需要组织体制的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工作机制和服务载体的创新。
二、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围绕着融入社会、服务党员、服务群众这一主题,在完善社区党的组织体制、创新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拓展社区党建工作新的领域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组织体制创新
一是建立楼道党支部。按照便于教育管理、便于作用发挥、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以一个楼道、一幢楼房或几幢相邻楼房为主,建立楼道党支部,并逐步推进了社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完善了社区建党委和纪委、楼道建党支部、单元建党小组的社区党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新体制。改革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是进一步整合社区建设资源、形成社区建设合力、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的重要基础。杭州市通过设立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新体制。这种管理模式,将社区党建工作、居民自治行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等职责任务进行整合归并,明确“三位一体”复合主体的具体职责,形成资源整合、功能融合、专业分工、优势互补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格局,实现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我管理、政府公共服务与居民自我服务在社区层面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有效提升了社区管理服务功能。
(二)工作机制创新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转入社区的企业退休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不断增加,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和民主诉求不断增强,以街道和社区党组织为主体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面临着新的拓展和延伸。杭州市江干区通过建立“阳光家园”,为社区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建了一个温暖的家。在此基础上,江干区采荷街道按照“党员有家、服务有为、管理有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创新社区党建共建工作方法,着力打造“一心三区十五站”社区党建工作复合体,培育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新亮点,构建社区党建共建新体系,形成了覆盖所辖15个社区的“党建共建圈”,既有效地发挥了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为辖区党员提供跨单位、跨社区活动的大型综合服务平台;又实现了资源共享,便于组织党员活动,利于发挥党员作用。
(三)服务载体创新
一是建立“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制度。在现有社区格局不变的基础上,以楼道党支部为网格框架,把每个街道所辖社区划分为若干片,街道机关干部责任到片,建立了“了解民情、掌握实情、解难释疑”工作的长效机制,巩固和深化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二是建立以“六必到、六必访、八必报和十条为民服务线”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工作法。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以“前台受理、后台追踪、全程服务、全员考评”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绩效追踪系统。这一系统的运行,明晰了考核标准,也带动着社区公共服务站变压力为动力,创新特色载体,更好地服务百姓。三是设立党员会客厅。这是一个以社区党员为参与主体,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为中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社区党建工作载体。下设民情联络室、服务工作组和监督评议室,以“一站式受理”的方式,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和全员服务。现已成为社区党组织开展党的社会工作的主阵地,是让“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先进性实践平台。四是建立15分钟党员服务圈。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建立健全党组织服务网络,让党员和群众步行15分钟就可以找到一个党员服务中心或党员服务站,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党组织的关心服务。
三、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的成效与经验
(一)通过组织体制创新,实现社区党建组织格局从固化封闭到兼容开放的转变
面对社会转型期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结构内在契合性下降的情况,党组织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服务社会、凝聚社会、整合社会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要进行组织体制创新,突破固化的单位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很强社会整合力的纵向横向网格化的组织体系,不断拓展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和群众的空间。
通过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社区党建工作实现了“社会人”向“组织人”转变的有效全覆盖。相对社区来说,楼道具有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的综合功能,是更为微观的社会单元,楼道居民归宿相对稳定、邻里关系相对紧密、利益相对认同。楼道处于社区和家庭之间,是邻里彼此交往、居民之间接触比较频繁的地方。通过把党支部建立在楼道这个基本单元,抓住了当前社区居民交往的基本特征,增强了社区的利益认同,强化了党对基层社会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控制力。[4](P160)不仅实现了社区党建的组织覆盖,而且为实现社区党建的工作覆盖打下了必要的组织基础,使社区党组织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从而夯实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建立楼道党支部有利于对党员实施细化管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巩固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通过改革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形成了社区建设的合力。党组织融入社会,实现党建社会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转型期党执政的认同度和公信力。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必须摒弃单位党建的封闭意识,与社区的公共事务、社区的公共管理以及居民的公共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从体制上理顺社区内各个组织之间的关系。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新体制,作为社区管理复合模式,明确界定复合主体职能,建立分工负责履职模式,积极推行人员交叉任职,推行“一站式”社区服务制度,有利于巩固社区党建,推进居民自治,规范社区服务行为,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二)通过工作机制创新,实现社区党建资源配置从分割到整合的转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新发展,迫切需要社区党建进一步走向社会,对外不断拓展工作平台。构建社区党建区域性工作平台,使其成为社区党建体制改革的启动点,实现了社区党建从组织体制到功能作用的新的突破,社区党建的领域和功能也随之进一步拓展。
党的组织架构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纵向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横向的组织协调体系。构建区域性党建工作平台,是整个组织构架网络中党组织工作覆盖的延伸,具有鲜明的横向组织协调的特征,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提升了组织功能,拓展了工作局面,是新时期党组织开放性建设的有益探索。
通过社区党建工作区域性建设,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跨单位和组织体的区域性工作平台,进一步突破了社区党组织自身功能和运作的客观限制,形成了一个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支撑点,联结纵横、整合各方的社区党建工作新平台。整合了辖区内的“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党内资源”,实现了纵横流通、优势互补,促进了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社区党建的互动与融合,使社区党建工作较好地适应了向社会化转变的新趋势,组织工作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促进社区和谐。
构建社区党建区域性工作平台,适应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要求社区党组织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新形势,通过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从而解决“两新”组织中党的力量薄弱、党员作用难以发挥等一系列问题,增强了党的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通过服务载体创新,实现社区党建服务领域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是基层党的建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基层党组织是一种组织性存在,其功能随着环境的刺激而发生变化,与外界环境是一种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从战略高度充分把握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基层党建有效性的重要前提。[5]在社会转型期,要提高基层党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把基层党组织从行政权力的结合中分离出来,强化服务功能。这是因为,基层党组织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基层党组织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行使行政权力和资源调配权力,权力性影响相对弱化。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从传统的行政化的功能定位回归到政党化的功能定位。面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新形势,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需要相应的调整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改变单纯地依靠组织资源进行垂直命令式的管理模式,更好地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服务功能是任何政党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能,也是体现执政党规律的重要内容。致力于做好服务党员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这体现了社区党组织从管理出发到服务的理念转变,蕴涵着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转型。由此,才能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才能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实现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阶段转变。
通过构建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各种载体,把社区党组织从管理出发到服务理念的转变落到了实处,从而推进了社区党建工作的转型。这集中体现在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性党组织。换言之,要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必须把社区党组织打造成为一个体现党性、连接民心的服务平台。
1.实现社区党组织服务网络化
依托“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机制,通过构建一个民情联系工作网、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建立一个民情联系接待室、设立一个民情联系留言板、记好一本民情联系薄、做好一本民情档案、公开一条民情联系热线、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推进了社区党组织服务网络全覆盖。依托“片组户”这张网络,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加强联系沟通,掌握基层情况,摸清群众的想法、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做好沟通联系工作,从而构建了强化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
2.实现社区党组织服务一体化
一方面,丰富了服务内容。以“六必到、六必访、八必报和十条为民服务线”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工作法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和平安建设等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丰富了服务群众的内容,深化了服务群众的载体,满足了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多方面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科学调配社区各种资源,推行党务和政务服务的有机整合,解决了资源配备差异性和分布不平衡的问题,集中了社区各类资源为党员和群众进行全方位的服务。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用完善的为民服务展示了社区党组织的先进性。
3.实现社区党组织服务人本化
社区党组织处于城市的最基层,直接面对群众,而党员和群众的服务要求又具有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党员和群众服务要采取灵活多样、快捷便利的方式。杭州市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和服务载体创新都体现了这样的要求。如党员会客厅以“一站式受理”的方式,规范工作流程,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和全员服务,在服务内容上灵活多样、快捷便利;15分钟党员服务圈,在服务的时间上体现了快捷便利。通过这些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4.实现社区党组织服务精细化
社区党组织服务精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基础功能,即社区党组织开展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是拓展新的功能,即在巩固基础功能的前提下,拓展服务型党组织新的功能,主要是贯彻党的先进性建设四个长效机制的新途径,面向社会展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新载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平台,形成强化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员内在动力的新机制。[6]
在规范基础功能方面,杭州市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既包括了社区党员和群众,也包括了流动党员;其服务载体,既有社区“一站式”的服务,又有以社区党组织内中心支撑点、区域内所有基层组织共享的资源平台;其服务主体,既有社区党组织,又有辖区党组织,也有党员自发开展的服务。从而给予辖区党员和群众全方位的关怀和服务,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在拓展新的功能方面,杭州市社区党组织在开展服务中,非常重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强化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员内在动力的新机制。党员既是社区党组织开展服务的主体,又是服务的客体。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必须发挥好社区党员的“双带”作用。这一方面需要社区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需要社区党组织强化对党员的服务,以提高党员的组织意识和党员意识。
把推进社区服务和推进社区党组织民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党员先进性的有效路径,也是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有利于促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如党员会客厅,立足于让“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通过建立党务公开、党务通报、党务议事等制度,提高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了党员联系群众的三个机制:党员领导干部接待日、在职党员服务日、社区党员联动日,并通过实施居住在本社区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拓宽了民主监督的途径渠道,畅通了社区党代表、党员、群众及基层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提供意见和建议的渠道,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在党员与困难群众家庭结对、形成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的同时,建立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增强了党内的凝聚力。
作者介绍:胡序杭(1957-),男,浙江慈溪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浙江 杭州 310024
作文九:《我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入》9000字
我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这些农民工作为社会建设的新型生力军,对我国社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工能否顺利的融入城市,能否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是我国现阶段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代际交替,出生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已达到1亿人左右。他们在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城市易、融入城市难的问题。努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流动;城市化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bstract :As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a growing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to the city (town)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 the farmers work for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society plays a vital effect. Smooth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ity, can live in harmony with the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at this stage of a deep-seated social problems. .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migrant workers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an important force appear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with groups of migrant workers alternating generations
, 80,90 was born in the last century,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reached 100 million people. They mak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urban development, while also facing into the city easily, into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the city. Efforts to promote the social inclus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bee an important issue.
Key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migrant workers; social inclusion; social
mobility; urbanization
前 言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农民工的典型定义是: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而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它兼有农民与工人二者的双重身份,主要指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务工的农民。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指的是农民工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与价值观上整体融入城市并认同自身新的身份。
从上述定义可知,农民工兼有两种身份和双重角色,其实所谓的农民工,就是农民加工人,并且他们以“农”为起点,以“工”为归宿,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有现象。他们是农业户口,但却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生活。严格意义上讲,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正是由于这一尴尬处境,农民工往往在城市生活中处于边缘状态。
一、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进城农民工的人口总数约为1. 5亿左右,并且还在逐年增加。这一趋势使得把握农民工的流动规律,正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所服务的城市,成为了我国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个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的城市建设作了巨大的贡献,农民工能否有效地融入城市社会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城市化的进程。 [1] (二)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社会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权利公平是社会公平中最主要的一种公平。而大部分农民工由于旧的户籍制度限制,使其在进城务工时往往不能与城镇工人享受同等的待遇,甚至遭到歧视,更不用说享有平等的合法权益了。
(三)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需要
当前,我国在对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也有发生。而部分农民工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缺乏通过合理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往往成为影响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只有有效地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才能进一步稳定社会的管理基础,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关键在于要让农民能够跨越城市的“门槛”,进入城市,在城市生存、定居。因此,如何让农民工在城市受到公平对待,实现从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并最终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颇多,有的学者用城市融入替代城市适应来探讨这一问题,二者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
二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农民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群体之一,农民工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角度、多方面,其中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1、研究背景
(1)农民工队伍逐渐壮大,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功勋卓著的巨大贡献。有专家测算,农民工每年给城里留下的增加值有一两万亿。同时,农民进城务工。每年可为农村增加5000—6000亿元收入。
(2)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引起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注。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2009年的两会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权益问题的解决是代表和委员们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议题,而且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家庭融入等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2、研究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当前认真研究我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正确认识农民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依据何种原则、理论建立农民工社会融入制度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充实我国社会保障理论体系。
(2)现实意义。重视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对我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农民工自身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政治上,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各种保险制度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增强我国的法制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社会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的激化,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的发展和社会顺利转型的实现;在经济上。符合形成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有利于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实现农村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农民工抗风险能力,降低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对于拉动内需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农民工自身而言,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3、理论研究
1、田凯提出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必须具备3个方面的节本条件:首先,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这种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能够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其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再次,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使他有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因此,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包括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或文化层面。朱力认为这三个不同层面是一次递进的,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社会层面的适应是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反映的是融入城市生活的据广度;心理层面的适应是属于精神上的,反映的是参与城市生活的深度,只有心理的适应,才说明流动人口完全地融入于城市社会。
2、王春光尝试用“半城市化”来分析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入问题,他认为现在的农村流动人口正处于“半城市化”的阶段。所谓的“半城市化”是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一种状态,他表现为个体系之间的不衔[3][2]
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及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即在体系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这三个层面上没有事先完全的“嵌入”。弄从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也找到了工作,但是没有“嵌入”到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在城市的生活、行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疏远乃至不认同的感受,处在“半城市化”状态。
3、周晓虹的研究基于现代性视角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注重农民从传统向现代、从乡土向城市、封闭向开放转变的过程和变化以及由此所获得的现代性特征,强调农民工与城市的整合和个体的现代化。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一个以“城里人”为参照群体,不端改变自我、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并最终获得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的现代性的社会过程。农民离开土地的流动经历及由此获得的城市生活体验对他们现代性的获得起着相当大的决定作用。农民工现代性的获得体现为农民的价值观、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的持续变化。
4、李强把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排斥和农民工与城市的冲突作为研究视角。城市市民由于感受到农民工对社区生活带来的影响,总会有些想法或行动,而农民工常常因为与市民、老板、管理人员等发生摩擦和矛盾,加之心理上的受歧视感而引发冲突。这极大地影响到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不平等、对资源的争夺,农民工对自己与城市居民差别合法性的怀疑,是引发冲突的机制。还有的学者运用社会距离的概念来分析这一问题。郭星华通过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正在逐渐增大,他们缺乏主动介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并且感觉与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日趋隔离,社会距离的增大使得民工群体自愿选择结成自己的社群网络,并以此与城市生活产生隔离。卢国显的博士论文调查分析了农民工在职业、邻里关系、少年儿童同龄群体和婚姻四大领域与城市市民之间的社会距离状况。得出的结论是,在公共领域中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社会距离较小,在私人领域中较大,农民工倾向于与市民交往,而市民对于农民工的交往并不热衷。
5、渠敬东运用网络分析范式,从关系强度的角度考察了农民工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他把信任当作网络的基础和枢纽,认为农民工在经过了主要依赖强关系结成的社会网络在城市立足的生存阶段后,在发展阶段中,农民工必须充分利[4][5][6][7][8][9]
用具有异质成分和制度因素的弱关系,寻求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的信息、机遇和资源。也正是在建构自身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工具理性在社会行动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由此建立了目的和动机相统一的完全的行动架构。渠敬东引用现象学的概念,做出了把个体微观行动与社会宏观结构相连接的努力[10]。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学者主要表达了这么一个观点,以社会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资本是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社会支持系统,它影响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内化以及适应、融入城市生活的程度[11]。
三 、农民工融入社会的理想并不成功的原因
(一)来自政府的原因
政府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些现行制度上的障碍。**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赋予人们权利,规定人们的义务,规范社会活动和人们的言行,因而制度障碍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最关键的障碍。现存的制度障碍主要包括以旧的户籍制度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系列在劳动就业、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政治参与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障碍。这些制度规范无不显示出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巨大落差,将农民工阻挡在城市生活之外。
(二)来自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首先,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在总体素质上与城市生活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例如:农民工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虽有能吃苦、听话老实、薪酬低廉等优点,但在城市就业竞争中仍处劣势。其次,由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行为修养处于相对欠缺状态,再加上意识观念保守,还有风俗习惯等原因,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很少参加城市文化活动,致使农民工文化权利的实现度较低。
(三)来自城市社会的原因
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来自城市居民的接纳必不可少,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然而在我国的城市居民中,有部分人存有盲目的优越感,鄙视、看轻农民工,生活中不愿接近、心理上不愿接纳农民工,缺乏公正对待农民工、积极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基本觉悟。还有一些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关注度不够,未能起到应有的舆论导向作用。
四.怎样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和推动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有了明显改观,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难题。当前,由于代际转换引发的收入与闲暇、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劳动强度、与工作条件、与职业发展之间选择的变化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新生代农民工在稳定就业、稳定生活和健康心态等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融入城市生活,并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有效衔接的系统性、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是不断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发展环境。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社会环境是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会融入的重要前提。建议大力褒扬新生代农民工在创造财富、保证城市正常运行和群众生活中所作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广泛宣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以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追求,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艰辛,努力消除内心歧视、社会偏见和心理隔阂,真正把人文关怀转化为关心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行动。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在心理、文化、法律等方面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加具体的帮助,为他们参与公共事务、志愿服务等创造更多机会,引导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积极健康的心态,自立自强。
二是切实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稳定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会融入的重要基础。建议政府在继续强化经济政策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基础上,完善培训补贴等政策,加快构建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促进企业用工需求与培训内容有效衔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应注重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较为稳定的岗位上学习提升技术技能的极端重要性,不断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三是着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稳定的生活是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会融入的重要保障。建议从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和流动就业的现实出发,坚持低标准准入,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办法等制度安排,提升参保的便捷性。
建议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参保采取更有力的约束性措施。建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充分认识短期利益与中长期保障之间的关系,提高参保的自觉性。同时,应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同工同酬、住房、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完善应急救助机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依法享有社会保障的水平,从制度层面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价值取向。
五、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对策建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而这一课题的顺利完成则需要政府、农民工和城市社会三方力量在经济、社会与心理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需要三者同心同德,重塑形象,开展良性互动。下面就政府、农民工、城市社会各自应努力和加以完善的方面提几点建议。
(一)政府应创建有利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社会环境
具体做法是:一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注重对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让农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二要分类分层地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保障、工资保障、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三要依法赋予农民工参与其所服务城市的政治民主事务的权利,尽快建立与完善有关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工的社会责任感;四要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和法律服务工作,通过教育培训组织普及法律知识;五要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挖掘办学潜力,为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六要着力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政策等方面要统筹考虑农民工的需要,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安居乐业[ 12 ] 。
(二)农民工应加强自身建设,转变陈旧观念和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和现代化生产,农民工应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素质、个人文化素质和现代心理素质三大方面。其中在专业技能方面,农民工应力求掌握所从事岗位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操作工作中的相关技能;在个人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工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参加业余培训班或者自学,来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部分电脑和外语知识。另外,还可通过文明礼仪培训来培养文明的言谈和得体的举止;在
现代心理素质方面,农民工应注重培养现代化的竞争意识、挫折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团队精神,以适应现代社会严峻的就业环境。
(三)城市社会破除成见,提供容纳农民工的和谐环境
城市的建设需要农民工,城市的生活也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在城市社会中,广大居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因此,作为城镇主人的城市居民应转变思想观念,破除成见,视农民工为社区平等成员,让农民工共享公共服务网络。而作为“社会良心”的新闻媒介则要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引导,让广大城市居民了解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与贡献,了解农民工的现实生活与工作状态,给农民工以更多的关爱,以拉进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建立农民工的心理辅导站、开办农民工访谈节目等。
综上所述,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我国现阶段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若处理得好,将有利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若处理不当,则会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们要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和妥善的对待。
参考文献
[1]**.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 ]. 人民日报, 2005 - 06 -27.
[2]、田凯. 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社会科学研究, 1995
[3]、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江海学刊, 2002
[4]、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 社会学研究, 2000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社会学研究, 2001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
[5]、周晓虹.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 社会学研究, 1998
[6]、李强. 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 社会学研究, 1995
农民工与社会分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 鹭江出版社, 2000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7]、张春龙. 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 2000
[8]、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 江海学刊, 2004
[9]、卢国显. 制度非均衡与交往非对称——北京市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3年博士论文。
[10]、渠敬东. 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强度. 载柯兰君,
[11]、李汉林. 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 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12]品农. 农民工融入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新课题[ J ]. 江苏农村经济, 2007 (3)
致 谢
在河师大历经了快四年的校园生活,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优越的生活环境,让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在这里,我的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平易近人。四年的时间里,你们不仅传授了做学问的秘诀,还传授了为人处世的准则,这都将使我受益终生。无论是在理论学习阶段,还是在论文的选题、资料查询、开题、研究和撰写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得到赵晓歌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借此机会我向赵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您在论文写作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最后谢谢所有公共事务学院07级社保班的你们,同窗之谊,手足之情,我将终生难忘!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以更加优异的表现来答谢曾经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所有人
张璐
2011年04月于河南师范大学
作文十:《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10000字
一 社会融入的概念及研究维度
(一)概念辨析
对于社会融入问题,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者有各自的研究视角,加之移民的社会融入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在各社会科学领域对移民的融入研究过程中,社会融入的概念呈现出复杂性与多重性。鉴于欧美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展较早,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所以他们在研究社会融入问题时使用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一般来说,欧美学者关于移民融入使用的概念主要有社会融合、社会适应、同化、文化适应、社会吸纳等。
1、社会融合
社会融合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由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提出,他认为社会融合创造了群体互动和共融的机会,为个体的生命提供意义和目标,从而促进身心健康。从广义上说,社会融合是和社会疏离(social isolation)或社会排斥相对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个体和家庭、朋友、或其它团体建立和保持的一种社会关系或网络,个体籍由这些关系或网络而与社会发生关系、形成认同、产生融合。①根据艾林森(W.Ellingsen )的观点,他是对移民在东道国(流入地)的社会生活状态及其演变过程的一般描述与概括。移民的社会融合可以被定义为个体或群体(平等地)被包容进主流社会或各种社会领域的状态与过程。②它包含着多方面的融合,具体来说,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度来界定社会融合的概念。
2、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的概念在社会学与人类学中得到广泛使用,它是指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协调以及他们对特定的物理与社会环境的反应。③具体来说,社会适应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在客观上,移民在语言、就业、消费、收入、组织参与等方面适应了新的社会生活;二是主观上,移民在认同上实现了转换,并且在价值观和态度上实现了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另外,社会适应更加强调移民群体的主动性。根据马斯滕的观点,移民在新社会的融入除了主体社会对于移民的整体吸纳外,还存在着移民群体自身对于新社会的认知、行动与选择。④
3、同化
在美国的社会学文献中,同化这个概念经常被使用。根据克雷泽(Glazer )①
②
③
④ 刘应君. “两型”社会视野下农民工的道德融入与社区支持[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与卢卡森(Lucassen )的观点,所谓移民被东道国(流入地)社会同化,是指移民在流入地被完全接纳,现实的归属于特定的群体,他们的后代具有与其先辈完全不同的认同,实现了对流入地市民身份的完全认同。①同化的概念主要是从价值、认同等观念方面来界定,并且更突出了移民群体对流入国社会特质的被动适应,他还着重强调社会成员的同质性特征,移民的最终融入就是要完全地接受新的社会价值、观念,成为同流入地居民无差别的社会成员。
4、文化适应
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文化适应的概念使用较多。雷德菲尔德·林顿(Redfield Linton )与赫斯科维茨(Herskvits )对文化适应下了一个较为经典的定义。他们认为,文化适应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群体(在进入到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后)进行持续的联系与互动过程中,其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过程。它包括集体或群体层面的适应与心理方面的适应。②但从移民融入的过程和内容来讲,文化适应只是社会融入的阶段之一,米尔顿·戈登研究指出,移民的社会融入是一个多阶段过程,文化适应只是移民融入社会的初级阶段,而更高一阶段的是结构性融入。根据其他一些学者的观点,在特定意义上,文化适应是指在新社会中,移民逐渐接受了主体文化的某些重要元素,但并不完全丢弃他们自身原有的文化认同。
5、社会吸纳
社会吸纳是一个带有公共政策、社会福利研究色彩的概念,它是与社会排斥相对应的。这个概念源自于20世纪70-80年代欧洲的医疗与福利危机,1980-1990年间,法国为了使缺少机会进入新经济劳动力市场的众多年轻人与失业群体重新融入,便实施了所谓的社会吸纳工程。可见,社会吸纳带有比较明显的公共政策痕迹,它更多地体现为流入地社会的行动与作用,而移民群体则被看做行动客体。③
(二)研究维度
在研究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时,如何考察移民的社会融入程度?一般都倾向于从社会经济、文化与价值观念、政治活动、组织参与等多个维度来研究移民的社会融入过程。此外,移民的融入不仅仅包括移民个体或群体主观上对于流入地社会的同化与适应,同时也包括流入地社会在面对移民群体时的态度,即是接纳还是排斥。因此移民的社会融入过程是两个相互调适过程的集合。④一方面是移①
②
③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民群体对于流入地社会的融入,另一方面是流入地社会群体的再融入过程。这是恩泽格尔等人提出的研究社会融入问题的四维度模型的一个重要贡献和创新。由此我们可以把移民的社会融入划分为社会经济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主体社会对移民的接纳或拒斥等四个基本方面。
1、社会经济融入
社会经济融入主要是指移民在社会关系、社会性活动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就业状况、收入水平、职业流动等方面的融入。在经济性方面,移民在劳动力就业市场、职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与消费模式、住房等方面与流入地居民的平均水平差距反映出移民在经济方面与流入地的融合程度;在社会性融入方面,移民与社区的互动交往、社会组织参与、亲属关系可以反应其社会性融入程度。
2、政治融入
政治性融入主要涉及到移民群体的合法政治身份——合法公民权、移民的政治参与、对市民社会的参与。如参与政党、政治选举、工会等政治组织与政治性活动。一般来说,合法的政治身份即公民权是移民政治融入的基础,是考察政治融入的最关键指标,如果移民在流入地没有平等的公民权,在政治上不能被给予同本地居民同等的对待,那么在参加选举、政治性活动等方面移民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结果导致移民群体在政治融入乃至整个社会融入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3、文化融入
文化性融入主要体现在文化习俗、规范、生活交往方式以及语言习得等方面。当移民进入到新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必然会遇到不同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冲突,这时,移民能否实现社会认同的转换,意味着融入程度的高低。所以移民的文化融入还体现在主观上对流入地社会的认同。
4、主体社会对移民的接纳和拒斥
在移民群体涌入流入地的过程中,流入地社会成员如果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和理性的方式来看待并接纳移民,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那么本地居民就会形成对于移民群体的巨大的心理排斥,甚至会导致两类群体之间的冲突与隔离。①可见,移民的社会融入过程是复杂的,它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多维度的融合以及流入地社会对移民的态度与接纳,所以,移民的社会融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流入地社会群体的再融入过程。
二 移民社会融入存在的困境
为什么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移民群体与流入地社会的融合程度较低,以至于产生许多的社会问题。对移民群体自身和流入地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移民群体受自身条件或能力、社会关系网络,流入地政策、文化观念和主流社会群体的态度的限制,移民在流入地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据调查显示,移民群体无论是在社会经济融入方面,如就业、住房、教育等,还是在公民权利、政治参与,观念意识等方面,与流入地居民相比,可获得的各种资源和发展程度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都造成了移民与主体社会的隔离。
(一)自身条件或能力缺乏
移民自身的能力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融入到主流群体。一般来说,个人所具有的人力资本条件,包括文化程度、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语言能力、劳动技能等因素。如果移民群体缺乏与流入地社会所需要或相配备人力资本条件,则其社会融入程度尤其是经济融入程度较低。因为他们不具备适应新社会经济生产体系、劳动力市场、职业流动的基本条件,因而也就缺乏基本的经济融入条件。例如,发端于19世纪80年代的第三次犹太移民美国潮,此次移民是因为欧洲掀起反犹主义。由于此批犹太移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英语几乎是目不识丁,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因此,绝大多数穷困潦倒,保留在温饱线上挣扎。①
.此外,移民原有的观念与意识形态等也束缚了移民的社会融入。其具体的表现就是,移民群体往往难以适应东道国社会的生活与交往方式。对当地文化传统难以理解。由于这种文化间的紧张与冲突存在,移民群体在个人认知与观念认同上通常很难调适,而是保守着原有的文化观念、行为方式。②因而,这些与自身素质相关的因素从根本上限制了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入,呈现出被隔离、被排斥的状态。
(二)社会关系网络狭窄
在社会资本归因论中,社会关系网络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层次。这种取向的归因论通常认为,移民在流人地所具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可动用的社会资源等对于其社会融入具有关键性作用。移民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对于移民起到了一种社会支持的作用。例如提供信息、社会支持与情感支持① 唐立新.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犹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5
(4)
的作用。移民融入的社会资本归因理论认为,移民进入到一个新的国家或新的社区后,一般会失去其原有的社会资本或社会关系网络。如亲属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地缘与业缘关系等。而要在新的居住地建构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积累新的社会资本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移民由于社会支持网络或社会关系的缺乏,他们很难实现与东道国社会的直接、良性的交往互动。特别是当遇到生活困难时候,没有有效的社会关系可以动员。
这种取向的归因理论强调了增强移民社会关系网络对于促进移民社会融入的关键作用,并且认为,东道国的移民融入政策也应该旨在为移民提供更多有效的社会支持,帮助移民建构新的支持网络与社会关系。此外,社会关系取向的归因论也指出,在移民缺乏新的有效社会关系网络的同时,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提供一定程度的情感与工具性支持之外,通常也会对其社会融入产生限制作用或消极影响。①例如,二战以前,拉美日裔群体一直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有着强烈的民族身份和认同。导致这种状况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日裔移民自身来说,他们的暂居客情结和聚族而居的定居方式降低了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必要性。首先,与暂居客相比,永久定居者更倾向于加入当地国籍,以便使自身更好地受到法律上的保护,更好地参与到当地的社会生活当中,如果仅仅是暂居,归化入籍的必要性就有所削弱。正是受这种暂居客心态的支配,拉美第一代日本移民的归化率相当低。其次,本移民聚族而居的定居方式便于形成孤立性较强的日侨社区,从而降低了日裔群体融入当地社会的必要性。②
(三)流入地(东道国)政策的限制
对跨国移民来说,东道国的移民制度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移民与主流社会群体的融合进程。因为它涉及移民在就业、社会福利与保障、社会救助、住房、子女教育、社会歧视、宗教信仰、政治权利等多个方面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在某种意义上讲,移民的社会融入就是东道国移民融入政策的目标取向与产物。
由于受到东道国制度或政策的影响,东道国特定的移民及移民融入政策、制度建构是影响移民能否有效实现融入的决定性因素。那种排斥性的移民融入政策如就业政策、教育制度等从根本上剥夺了移民群体提高自身素质,增加社会资本的可能性,为移民的社会融入制造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应该说,这是移民融入流入国的一大困境。它深刻地反映并传达了世界上主要移民流入国移民政策的现实影响。③ ①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刘兆华、祝曙光. 二战前拉美日裔同化与融合的制约因素[J].史学月刊,2008,8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②③
(四)移民与流入地文化观念的差异
移民与流入地社会群体的文化观念差异是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群体的一大困境。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国内三峡工程移民事件中了解到文化观念得差异对移民群体的影响。由于三峡移民是非自愿性移民。与自愿性移民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非自愿性移民是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家园的。正是这种性质,使得非自愿移民的生产、生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居住地的改变,而是与原有社会角色关联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都给新移民群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①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在与当地社会融合的过程中,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就体现在文化观念与习俗的不同。
首先,从历史文化来看,三峡库区属于巴蜀文化,而安置区则分属于不同的亚文化区域。三峡库区移民属于巴蜀文化,而安置区包括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岭南文化等,各自地域文化特征非常显著。因此,移民的举家搬迁不仅仅意味着居住地点的改变, 更意味着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文化、观念、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心理的改变。②
其次,从经济文化来看,三峡库区农耕文化特征较为明显,而安置区则带有更多的商业文化特征。安置区与三峡库区虽属于同一经济文化类型,自古就形成了火耕水耨、饭稻羹鱼的经济结构和饮食习惯,但安置区则带有更多的商业文化特征,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岭南文化都有一个重要特征,即重商谋利。③而三峡库区地处内陆封闭的山区,自古以来即形成以农耕为主的谋生方式,具有明显的农耕文化特征。
再次,从社会心理特征来看,三峡库区移民较为封闭,而安置区移民更具有开放性。而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使人们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与外界的信息、物资、 资金、 人才交换频率不高且流量较小,容易使人们形成封闭、狭隘、僵化保守、封闭的思想观念,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更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传统力量或习俗惯性在较为落后的地区可能还很强大。④因此,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和安置区人民在社会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是移民安置区社会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五)主流社会群体的排斥
历史上的犹太移民曾遭受主流社会群体的拒斥。如犹太人移民美国与欧洲殖民者几乎是同步的,美国土地上的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或者是欧洲在美洲殖民地① 苏红、许小玲. 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J].思想战线,2005,31(1)
王进.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融合[J].江汉论坛,2006,3
王进.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融合[J].江汉论坛,2006,3
王进.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融合[J].江汉论坛,2006,3
②③④
上的后裔。所以,这些早期殖民者或多或少都带有欧陆上根深蒂固的“反犹主义”的思想。由于当时的荷兰殖民者信仰新教,不想接纳犹太人。所以,起初来的这批犹太移民在贸易上受到限制,不能购买土地。而且没有公民身份,不能公开信仰上帝,不能担任名誉性公职等。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的排犹主义和对犹太人的歧视明显加剧了。原因是犹太移民的后裔迅速崛起,成为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美国的中产阶级因此感到巨大的压力,排犹主义在美国大行其道。①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反犹主义”的高峰期,也是美国国内沙文主义和孤立主义大行其道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反黑人、反犹太人和反天主教的三K 党大肆发展,气势汹汹。三K 党也把矛头对准了犹太人,犹太人因此受到较大的冲击,全国上下反犹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美国政府也因此修改移民法,极力限制犹太移民的数量,犹太人移民数量减少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到了1924年,移民法对大多数欧洲犹太人关上了大门。同时,一些反犹措施也在20年代纷纷出笼,从就学、就业、从业上给犹太人限额。②
又如,二战前,秘鲁和巴西社会普遍对日本移民持有一种排斥态度,特别是在20世纪20-30年代演化为一种排日思潮,进一步加深了日裔群体与主流社会的情感鸿沟。秘鲁和巴西都是多人种国家,种族构成比较复杂。但是,占统治地位的是白人,他们受白人优越论的影响,认为多样化的种族构成不尽如人意,只有大量引入欧洲白种人,实行种族通婚,才能实现白化国民的理想,引入亚洲黄种人,只能危害到这一白化进程。所以,近代以来,拉美社会一直充斥着欢迎白种人、排斥亚洲黄种人的言论。③以上因素都影响了拉美日裔群体与主流社会的融入进程。
① 唐立新.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犹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5
(4)
② 唐立新.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犹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5
(4)
③ 刘兆华、祝曙光. 二战前拉美日裔同化与融合的制约因素[J].史学月刊,2008,8
三 结论和建议
从移民与主流社会的融入过程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移民与流入地社会的融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移民群体与主体社会的融合是双向的。在某种程度上说,移民的社会融入是流入地主体社会的再融入过程。从移民群体来说,自身的人力资本即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社会关系网络、观念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与流入地社会的融合程度;对于流入地(东道国)来说,其制度与政策取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民群体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纵观历史上的各种移民潮流,可以发现一些比较成功融入主流社会的案例。但现实中,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移民遇到的是主流社会的隔离与排斥。
为了使移民群体能更好地融入到主流社会中,促进移民与主流社会群体的良性互动,提高移民群体的生存能力与社会地位,最终促进融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针对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建立人力资本和社会投资观念
一般来说,移民进入的新社会是与其居住社会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空间,相比而言,移民进入的是更现代化、更为发达的社会。这个新的社会空间必然要求移民也具有能够与之相适应或相匹配的人力资本——为维持生存的基本素质,如教育、技术、东道国(流入地)语言能力等。①
新移民所面临的是一种以物质生活压力为基础的全面生存压力,促进他们的社会融人与社会发展首先需要增强他们的社会能力。为此,社会应该建立人力资本和社会投资的观念,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②
(二)加强移民社区的建设
社区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是社会的“具体而微”。社区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育和逐步成熟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公共化,经济的市场化,个人的主体化是其产生的前提条件。这样形成的社区,实质上是公共活动的空间,是居民的伦理共同体。它的特点是:社区成员的主体性、平等性;社区活动的公共性、参与性。③移民进入接受国社会,在组织化上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选择加入当地社会的组织网络,接受他们的组织理念、价值、规则;要么延续自身的组织资源,在内部从来源国搬用自己熟知组织资源和组织方式,组建自己的移民社区。因为现实中的许多移民本身不具备流入国的语言、文化素养、价值观念,一般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移民国外,他们基本上不熟悉主流社会的组织情况,没有①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栾明梅、李小贞. 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J].科学论坛,2009,8(3) 刘应君. “两型”社会视野下农民工的道德融入与社区支持[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②③
①能力和条件加入到这样的组织中去,因此选择在移民内部实现组织化的路径。即
建立或参加移民社区,使之成为自己与外界融合的桥梁。
(三)构建多样化的社会支持网络
由于移民在流入地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可动用的社会资源对于其社会融入具有关键性作用。移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于移民起到了一种社会支持的作用②。根据李霈的调查,在瑞士没有唐人街,也没有任何被隔离的空间,华人群体是一个十分多样化的群体,他们不处于社会的边缘。他们活动于国际交往圈,能说流利的英语、法语或德语。③因为在瑞士,华人群体拥有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尤其是华文学校的纽带作用,使华人移民拥有丰厚的社会资本,并成功融入瑞士主流社会。
(四)政府应设立移民服务机构
当移民进入新社会以后,会在社会融合过程面临许多的的困难。在一个关于香港新移民社会融合情况调查中,显示新移民在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层面碰到一些困惑。但香港政府为移民提供了一个服务使用计划和服务机构,他带来了明显的效果,可以强化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促进朋辈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功能的发挥,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能力和经济独立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参与社会、贡献社会和融入社会。④因此,流入地服务机构和服务使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五)健全移民法制
由于法制的不健全,一些移民在进入东道国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非法移民给东道国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德国经济文化发达,社会较为稳定,是很多经济难民和非法移民的目标国家。但德国移民法规的复杂性使德国各地区执行移民法规时掌握的尺度很不统一,给移民群体带来许多不便。另外,德国相对较好“人道的待遇”也经常被一些非法移民和各类极端主义分子利用,以各种原因非法滞留并拒绝遣返。如一些非法移民以无国籍、治疗疾病等各种理由,一些极端分子以会受到迫害的理由拒绝遣返,导致德国与一些非发达国家在移民问题的领事实践过程中经常发生矛盾。为了规范移民的流入和维护东道国的社会①
②⑤ 李霈、胡修雷. 瑞士周末华文学校——一种全球性的社会迁移策略[J].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10,3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李霈、胡修雷. 瑞士周末华文学校——一种全球性的社会迁移策略[J].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10,3 何雪松、楼玮群、赵环 .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香港新移民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9,15(5) ③④
⑤ 郭小莎. 德国《移民法》评说[J].德国研究,2004,19(3)
稳定,健全移民法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江西理工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08级学年论文
参考文献
[1] 刘小霞、朱孔芳. 回沪知青子女社会融入状况研究[J].社会学与社会工作,2010,2
[2] 栾明梅、李小贞. 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J].科学论坛,2009,
8(3)
[3] 苏红、许小玲. 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J].思想战线,2005,31(1)
[4] 王进.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融合[J].江汉论坛,2006,3
[5] 李华、蒋华林. 论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融合与社会稳定[J].重庆大学学报,2002,9(2)
[6] 王春光. 华侨华人社团的“拟村落化”现象[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9(3)
[7] 唐立新.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犹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08,25(4)
[8] 朱力. 中外移民社会适应的差异性与共同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0,10
[9] 梁波、王海英. 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10] 杨烨、张惠玲. 外籍人士的融入与中国城市国际化[J].城市管理,2005,3
[11] 郭小沙. 德国《移民法》评说[J].德国研究,2004,19(3)
[12] 何雪松、楼玮群、赵环 .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香港新移民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
人口与发展,2009,15(5)
[13] 黄昕瑞. 穆斯林移民难以融入欧洲探因[J].安徽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9,28
(8)
[14] 代帆.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现象[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9(3)
[15] 李霈、胡修雷. 瑞士周末华文学校——种全球性的社会迁移策略[J].华人华侨历史研
究,2010,3
[16] 刘兆华、祝曙光. 二战前拉美日裔同化与融合的制约因素[J].史学月刊,2008,8
[17] 刘应君. “两型”社会视野下农民工的道德融入与社区支持[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10,1
[18] 宋全成. 论德国移民的社会一体化进程[J].德国研究,2006,21(2)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