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读一百本书后的感受》6900字
读一百本书后的感受
题目:读书超1000后的体会
首先要说明一个事情,有人喜欢从书籍中成长,有人喜欢从实际经历中成长,有人喜欢从他人的言传身教中成长,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喜欢读书不代表高尚,不喜欢读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为什么要读书,
1有乐趣,这种书有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野史、笑话集等等,让人废寝忘食,读这种书和泡吧、玩游戏机、登山、看电影、旅游其实没什么两样,都是for fun,属于一种娱乐项目。
2增长知识和眼界,获取信息,这种书有环游世界游记、某大使的国外见闻,很多名人的自传和传记(传记类也有第1类书的属性,可以让读者有猎奇乐趣)。
3增加技能的,这种书学习开车、学习化妆、学习整理物品、学习编程、学习打羽毛球,让生活更美好,自己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
4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所谓改命的书就是这种。
第一种娱乐性书籍,不宽容的说,读1万本和读10本没什么区别,对人没什么帮助,因为它们存在的目的就是帮助消磨时间。宽容的说,这类书可以作为基材,4类书中得到的道理,偶然的可以在1类书中找到案例。
第二种书籍,人读的多了,貌似博闻强记,实际上只是外在华丽,内里还是空虚的。
第三种书籍,这种书里头的都是知识,读懂并应用,人的竞争力可以提高。
第四种书籍,里头是智慧,让人耳聪目明,而且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被外界的假象所欺骗。人要尽量多读这种书。古语有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说的就是这种书。
第五种书籍,上面没提到,比如康熙的《圣祖遗训》,阅读这类书籍,类似于有些岗位的政治任务,就和上班挣钱一样,其实不能算读书,读了甚至妨碍独立思考,有害处。
二 如何选择书籍
1 榜单。当当、卓越等网站会有畅销榜,图书大厦也会有本月销售排行榜,这类榜单的最大的缺点,是针对大众的,不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而且是为销售量服务的,其中大部分是热点,季羡林去世了,和季羡林相关的就上榜了;次贷危机了,和次贷相关的就上榜了。榜单上的大部分书,对读者成长助益有限。
2 报纸杂志书评版,和报纸杂志定位的对象有关。如果你自命甚高,看《北京晚报》的书评推荐就肯定不爽,因为太老百姓化了。
3.特价书,网上书店经常搞特价,但是坦白说一句,特价书特价是有道理的,大部分都是以前热点书的存货,根本不值得读,买回来等于浪费金钱、浪费时间。沙里淘金,用便宜的价格买到经典书的机会不是没有,但是得碰运气。为了几元钱差价等好书特价,等于浪费了最宝贵的财产——时间。
4.人的推荐。找到和你层次接近,喜好相同的人,让他们推荐,这个
是最靠谱的方法,让自己成长极快,而且起到了烂书过滤的功能。线下在同学、朋友、同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书友很难,网上就容易多了,豆瓣友邻功能就很好。
三 从哪里得到书。
去书店买书。人到了书店,特别是西单书城这样的巨型书店,马上就会犯晕,并且产生自己很渺小的感觉。为了克服这种感觉,马上就拿起一本书阅读或者买走,是第一反应。但是最好不要这样,因为一头扎进细节,就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可以不看任何一本书,连书名都不看,只看书架上的类目名字,从一层逛到顶层,每层的每一个书架都不放过。这样类似于在大脑中先进行硬盘分区,让自己对书籍类目有个全面了解,破除对书的神秘感和敬畏感。
去网上书店买书。优势是便宜、可以上门送书。常去实体书店看书,然后在网上书店买,这种事儿我干过,后来觉得不地道,于是决定如果差价不大,就在实体书店买。孔夫子读书网是个个人书店大联盟,经常有一些绝版书可以淘淘。
亲友同事之间借阅,现在读书买书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图书馆,尽量去大型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名气大,专门阅读的北馆书籍多、但不能出借,供借阅的南区书少、老旧。首都图书馆,书全、新,可惜在东南三环,对于西城北城的读者来说,太远,去一次周末半天就报废了。其余的区级图书馆都一般,如果为了省钱,只阅读区级图书馆的书,等于一直在贫矿中挖掘,费时费力,收获却极少。另外,说一句题外话,每次去图书馆可以借5本书,需要耗时半天,借阅书籍价值125元左右,有人时间珍贵,直接买书比去借书合算。
商业借书网站,比如书飞网。我没用过这个网站,但是看过他们的会员守则,计算了一下后发现,借一本书大概5元钱,网站负责上门取送。对我来说,觉得还是不太方便,于是没有成为他们的会员。
四 各国书籍
中国国内作者的书籍,关于娱乐和开阔眼界的书籍值得翻翻,官场小说、职场小说值得读读,毕竟作者和我们的文化背景相同,而且可以学以致用,读美国职场小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助益就不大。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和诸子百家也不错,这都是独一份,外国没有分号的。除此之外,国内可以让人改变思维模式的第4类书籍,可以说,基本没有,有也得大海捞针去寻找,不值当费那个功夫。另外,很多中国作者写东西没结构,洋洋洒洒写了一本书,读者看完了还是一团浆糊,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日本作者的书籍(当然,我们能看到都是引进版,不代表日本国内出版市场),一般都很靠谱,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有渊源,两国人民思考方式差别较小(拿中美差别比),指导性很强,甚至连步骤都说的一清二楚,很容易模仿并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最近几年引进的日本书中,大前研一、本田直之、胜间和代的书籍都很好。另外,日本是个善于整理、喜欢优雅的民族,很多生活小窍门类书籍,比如《家庭收纳1000例》等,对于生活上乱七八糟的人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美国作者的书,经常给人以观念上的重大冲击,比如当年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等等,但是如何具体战术细节化,却做得不够,不如日本书。另外,美国作者写书纲目清楚,很多用金字塔方式写书,读者看起来轻松爽快。
欧洲、澳大利亚没怎么看过,国内引进的多为文学作品。
五、出版社
广西师大、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的书,精品很多,但是偏人文社科类,如果学生时代能多读比较好,打下一个好的人文底子,工作了就没有心境读这些书了。
中信出版社,以引进外国书出名,其中欧美的居多,好书真好,烂书也挺多,需要仔细查看再做是否阅读、购买的决定。
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都很有名,但是和中信类似,出的书良莠不齐。
后来我翻了翻我标注为5星的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知名的小出版社出的。
六 读书方法
我在豆瓣上标注的1000+书籍,不是都仔细读过,很多是囫囵吞枣。有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对我囫囵吞枣很不齿。我对其批评不以为然,因为我们对书的态度不同,他是把书当成敬畏的对象来读,我是把书当成朋友和工具来读。
读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精耕细作,一种是鲸吞。
精耕细作:在资源有限的时候,精耕细作成为主流类似于江南和印度的农民种水稻,快赶上绣花了。在**、80-90年代,甚至2003年之前,好书还很少,甚至书都很少,所以需要慢慢咀嚼,恨不得每一句话都要琢磨琢磨,怕漏掉点儿什么。
一种是鲸吞,类似鲸鱼吃饭,一吸气进去几十吨水,水里的螃蟹、虾、鱼、微生物全成了食物,吸收效率也不是特高,但是胜在量多,量多效率再低总热量也是足够的。看书也是如此,一本书里头能有几个点受益,而且能运用到实践中就足够了。假设1天看一本书得到2个点,一年300天看300本书得到600个点,相比一年看12本书,一本得到20个点,全年240个点,我还是赚了。目前市场上书太多了,可以可以采用鲸吞读书法了。03年以前是不行的。
看不懂、或者没兴趣看的书,那就不要看,哪怕它是名著,哪怕众人都推荐你看也不要看。人讲究气味相投,人和书也是气味相投的,你没兴趣看,说明你现在还不需要这本书。把书当朋友,而不是把书当成主人。
七.关于买书的心态
现在书价大概是30左右,如果从网络书店买,大概是25左右一本。很多人觉得贵。可目前在北京eat out,人均大概是50-60,很多人却一个月出去吃3-4次,耗资150-250之间,等于6-10本书,他们并不为此心疼。也许他们还是觉得吃饭的效用更大吧,人各有志,不能说谁对谁错。
有人是喜欢看书,但是不愿买书,也许是怕买回来名不副实的书,有种挫败感。其实买书就和买衣服、包、鞋似的,浪费了无数钱才真正明白怎么买,买什么。不要怕买错书,买到烂书是不可避免的。买书越多,以后买的就越准,效能越高。
一天买一本30元的书,1个月也就900。 很多男人抽烟喝酒、女人买化妆品也快这个数了,也许还不止。但是买书可以让人明智,智慧还可以在时间长河内的家族中传承。要知道财阀、门阀不是一天养成的,历经百年的家族必然有自己的智慧。既然我们家族的前辈没有流
传下智慧,不妨我们来把智慧打入家族的观念DNA.
开卷有益,是句古话,说明读书是个收益为正的活动。如果说地上有黄金你去不去捡,答案肯定是去捡。既然如此,有空余时间,不如去读书,除非你发现了其他收益率更高的活动,比如每周一次的锻炼,也许收益更大,那就去锻炼,比如爬山打羽毛球之类。或者你觉得泡妞、夜店更有趣,那就去泡妞、夜店,人生苦短,不喜欢读书,说明你是个从实践中得到知识的人,这不代表你不爱学习。
八 关于处理书
只有一小部分书属于收藏品,需要收藏,不时拿出来看看,大部分书属于消费品,看完后做个笔记,然后就可以送给朋友结个善缘,或者捐赠给图书馆。可惜中国2手市场、跳蚤市场不发达,否则书友之间相互交换倒是个好主意。中国貌似也没有2手书店收旧书的,如果有的话,请跟帖说说。
九 关于速读
速读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目前市面上此类书籍很多,我个人认为七田真的书,比巴赞的书要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的速读,是不读不需要读的东西,而不是用特快的速度读垃圾。即使是用速读来读书,也不是一个速度看完全书,而是不重要的地方速读,重要的地方慢慢咀嚼。
用豆友JACK的话说,读书类似于ML,维持一定速度才有快感。这话在卫道士眼里流氓了点,但说的挺对的。
当速读时,你会发现同一本书中有的文字在你眼中一晃而过,而有些文字偏偏吸引了你的注意力。这说明吸引你的文字和你有缘,对目前
的你有帮助。那些一晃而过的文字,也不能说没用,也许5年后你重新速读一本书,当年吸引的你段落不再吸引你,而当年被你漏过的段落成为了你的最爱。(这个和20岁喜欢的女生类型,等到30岁不再心动,而20岁嗤之以鼻的类型,却成了30岁的最爱一样)
如果你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那书中有用的地方,也就是指导读者的论点,最多只有全书的2%,剩下都是支持论点的论据。用速读方法找到这2%论点即可。如果你是为了欣赏书,比如《红楼梦》,那就不要用速读的方法,因为速读《红楼梦》是牛嚼牡丹。
十 各类书籍
首先要说明一点,无论看那个类别的书,这个类别总会有3-5本精品,和一堆普通作品,找到精品仔细看看当精读,剩下的普通作品当泛读,用来验证精品中的观点。这个是较好的方法。如果看过1000+的图书,你会发现,里头真正好的,对人生有帮助的,改变你从家庭学校而来思维模式的,最多最多不过100本。
看书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类书应该翻翻,《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其中精品。剩下速读类的东西也可以看看。
批判类,这类书是智慧书,让人能从迷雾中看清方向,不再被谎言所欺骗,《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是一本好书,对于东亚文化成长起来的人,醍醐灌顶。《统计陷阱》《统计数字会撒谎》也不错。但是要记住,在东亚社会,看的懂没人说你,要是说出来下场并不好。皇帝的新衣在东亚社会是个常态。类似的有个诡辩的电影《感谢你抽烟》。
历史类,官方正史里头的干货很少,看多了容易傻掉,因为东亚素来有春秋笔法,而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读者用利益分析法去看待历史比较靠谱。愤青暂时还不明白什么叫利益,所以被人一扇风就冲上去了,最后被有些人当成枪使,**的**就是。那些敢说真话的历史类书籍,如果总结起来就是 “组织靠不住、兄弟靠不住、女人靠不住。能靠的住的只有自己。“这个类目除非有耳目一新的观点,你看的再多书,还是再重复这个主题。就像鲁迅说的,中国历史是吃人的历史。
理财类,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得读读,否则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都被通货膨胀偷走了。这类书鱼龙混杂,其中周挺的《钱的外遇》是很靠谱的指南类书籍,这书不讲具体技巧,但是可以改变观念。
解决问题类,这个领域的麦肯锡的大名如雷贯耳,但是即使麦肯锡自己出的书也是语焉不详,有个日本麦肯锡出来的顾问写了一本书,简单易懂,《世界最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
英语类,根据语言学的规律,学习英语的顺序应该是”听、说、读、写“或者”听、说、写、读“,可惜大部分人在国内没有语言环境,不得已先从”读、写“开始,不过随着网络的普及,美剧等大量原版影视剧进入国内,让人可以从”听、说“入手。比较好的英语书,初中级的我推荐赖世雄的教材。口语书籍很枯燥,不若直接去看《老友记》,按照新航道胡敏的说法,如果你真花800个小时看10遍《老友记》(不带字幕),那你口语基本就过关了。
分析他人类:无论是性向测试,九型人格、色彩性格,都是模型,只要学好一个模型并精于应用,足够了,除非你是干这行的,没必要样样精通。看这类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和他人合作,达到双赢。
穿衣戴帽,很多人在衣服服饰上花费了大量金钱却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可以说是白扔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会穿衣戴帽、有点搭配的常识是必要的。对自己也好,对大街上的赏心悦目也好。
中医类,学会系统的思考问题,我第一次看吴清忠的《身体使用手册》就有这个感觉,先不说这书如何,但就系统思考问题来说,对我帮助很大。目前养生的书籍很多,其中好坏参半,需要慎重。
运动类,无论是普拉提、瑜伽、太极拳、五禽戏,不用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坚持练,保证有收获。看了无数书,不如精通一门。
成长心理学,武志红的书清晰易懂,而且实用性非常强。在目前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有心理疾患,看看武的书,很多疑惑都可以得到解答。
小说类,小说可以适当读读,里头有很多人生智慧,可以给人启迪。你等于用2小时经过了别人10年的生活。也许你通过看小说总结出一些人生道理,也许你就从其他书中看到了一些道理,然后从小说中找到了案例印证。职场、官场小说现在越来越多了,如果有本行业的精品,看后不亚于找到一个好老师。
诸子百家:第一次看《论语》,觉得什么都对,等看完《韩非子》觉得儒家那套又有点虚伪。但如果我没读过《韩非子》呢,岂不是把儒家的东西当成了绝对的真理,所以说多读点不同论点的东西是好的,否则就容易把某人某组织的假说当成了结论,一辈子也不醒悟。
宗教类:书读多了,就会去看宗教类书籍了,确实可以给人心灵的平静。
十一 触类旁通
巴菲特的助手芒格推崇一个栅格理论,每个栅格代表一种学科,涉猎多种学科,就可以组成一个知识网络,而且各个栅格互相印证,帮助人起到顿悟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日本制造业的5S,完全可以应用于个人生活,让生活井井有条。
十二 总结
看了1000+的书后,不再盲目追求读书数量了,而是回过头去看看买过的一些书,就像很久不见的老朋友,从中又读出一些当年没有读出的东西。
往事,过去的生活,分为两种。一种是未被意识到的,它们都无影无踪,甚至谈论它们都已不再可能。另一种被意识到的生活才是真正存在的,才被保存下来成为意义的载体。这是不是说仅仅这部分过去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不,好像也不,一切被意识到的生活都是被意识改造过的,它们只是作为意义的载体才是真实的,而意义乃是现在的赋予。那么我们真实地占有现在吗,如果占有,是多久,“现在”你说是多久,一分钟,一秒钟,百分之一秒抑或万分之一秒,这样下去“现在”岂不是要趋于0了,也许,“现在”仅仅是我们意识到一种意义所必要的时间,但是一切被意识到的生活一旦被意识到就已成为过去,意义一旦成为意义便已走向未来。现在是趋于0的,现在若不与过去和未来连接便是死灭,便是虚空。那么未来呢,未来是真实的吗,噢是的,未来的真实在于它是未来,在于它的不曾到来,在于它仅仅是一片梦想。过去在走向未来,意义追随着梦想,在意义与梦想之间,在它们的重叠之处就是现在。在它们的重叠之处,我们在途中,我们在现在。
——《务虚笔记》06
作文二:《读一百本书后的感受.txt》6800字
题目:读书超1000后的体会
首先要说明一个事情,有人喜欢从书籍中成长,有人喜欢从实际经历中成长,有人喜欢从他人的言传身教中成长,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喜欢读书不代表高尚,不喜欢读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为什么要读书,
1有乐趣,这种书有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野史、笑话集等等,让人废寝忘食,读这种书和泡吧、玩游戏机、登山、看电影、旅游其实没什么两样,都是for fun,属于一种娱乐项目。
2增长知识和眼界,获取信息,这种书有环游世界游记、某大使的国外见闻,很多名人的自传和传记(传记类也有第1类书的属性,可以让读者有猎奇乐趣)。
3增加技能的,这种书学习开车、学习化妆、学习整理物品、学习编程、学习打羽毛球,让生活更美好,自己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
4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所谓改命的书就是这种。
第一种娱乐性书籍,不宽容的说,读1万本和读10本没什么区别,对人没什么帮助,因为它们存在的目的就是帮助消磨时间。宽容的说,这类书可以作为基材,4类书中得到的道理,偶然的可以在1类书中找到案例。
第二种书籍,人读的多了,貌似博闻强记,实际上只是外在华丽,内里还是空虚的。
第三种书籍,这种书里头的都是知识,读懂并应用,人的竞争力可以提高。
第四种书籍,里头是智慧,让人耳聪目明,而且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被外界的假象所欺骗。人要尽量多读这种书。古语有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说的就是这种书。
第五种书籍,上面没提到,比如康熙的《圣祖遗训》,阅读这类书籍,类似于有些岗位的政治任务,就和上班挣钱一样,其实不能算读书,读了甚至妨碍独立思考,有害处。
二 如何选择书籍
1 榜单。当当、卓越等网站会有畅销榜,图书大厦也会有本月销售排行榜,这类榜单的最大的缺点,是针对大众的,不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而且是为销售量服务的,其中大部分是热点,季羡林去世了,和季羡林相关的就上榜了;次贷危机了,和次贷相关的就上榜了。榜单上的大部分书,对读者成长助益有限。
2 报纸杂志书评版,和报纸杂志定位的对象有关。如果你自命甚高,看《北京晚报》的书评推荐就肯定不爽,因为太老百姓化了。
3.特价书,网上书店经常搞特价,但是坦白说一句,特价书特价是有道理的,大部分都是以
前热点书的存货,根本不值得读,买回来等于浪费金钱、浪费时间。沙里淘金,用便宜的价格买到经典书的机会不是没有,但是得碰运气。为了几元钱差价等好书特价,等于浪费了最宝贵的财产——时间。
4.人的推荐。找到和你层次接近,喜好相同的人,让他们推荐,这个是最靠谱的方法,让自己成长极快,而且起到了烂书过滤的功能。线下在同学、朋友、同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书友很难,网上就容易多了,豆瓣友邻功能就很好。
三 从哪里得到书。
去书店买书。人到了书店,特别是西单书城这样的巨型书店,马上就会犯晕,并且产生自己很渺小的感觉。为了克服这种感觉,马上就拿起一本书阅读或者买走,是第一反应。但是最好不要这样,因为一头扎进细节,就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可以不看任何一本书,连书名都不看,只看书架上的类目名字,从一层逛到顶层,每层的每一个书架都不放过。这样类似于在大脑中先进行硬盘分区,让自己对书籍类目有个全面了解,破除对书的神秘感和敬畏感。
去网上书店买书。优势是便宜、可以上门送书。常去实体书店看书,然后在网上书店买,这种事儿我干过,后来觉得不地道,于是决定如果差价不大,就在实体书店买。孔夫子读书网是个个人书店大联盟,经常有一些绝版书可以淘淘。
亲友同事之间借阅,现在读书买书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图书馆,尽量去大型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名气大,专门阅读的北馆书籍多、但不能出借,供借阅的南区书少、老旧。首都图书馆,书全、新,可惜在东南三环,对于西城北城的读者来说,太远,去一次周末半天就报废了。其余的区级图书馆都一般,如果为了省钱,只阅读区级图书馆的书,等于一直在贫矿中挖掘,费时费力,收获却极少。另外,说一句题外话,每次去图书馆可以借5本书,需要耗时半天,借阅书籍价值125元左右,有人时间珍贵,直接买书比去借书合算。
商业借书网站,比如书飞网。我没用过这个网站,但是看过他们的会员守则,计算了一下后发现,借一本书大概5元钱,网站负责上门取送。对我来说,觉得还是不太方便,于是没有成为他们的会员。
四 各国书籍
中国国内作者的书籍,关于娱乐和开阔眼界的书籍值得翻翻,官场小说、职场小说值得读读,毕竟作者和我们的文化背景相同,而且可以学以致用,读美国职场小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助益就不大。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和诸子百家也不错,这都是独一份,外国没有分号的。除此之外,国内可以让人改变思维模式的第4类书籍,可以说,基本没有,有也得大海捞针去寻找,不值当费那个功夫。另外,很多中国作者写东西没结构,洋洋洒洒写了一本书,读者看完了还是一团浆糊,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日本作者的书籍(当然,我们能看到都是引进版,不代表日本国内出版市场),一般都很靠谱,
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有渊源,两国人民思考方式差别较小(拿中美差别比),指导性很强,甚至连步骤都说的一清二楚,很容易模仿并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最近几年引进的日本书中,大前研一、本田直之、胜间和代的书籍都很好。另外,日本是个善于整理、喜欢优雅的民族,很多生活小窍门类书籍,比如《家庭收纳1000例》等,对于生活上乱七八糟的人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美国作者的书,经常给人以观念上的重大冲击,比如当年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等等,但是如何具体战术细节化,却做得不够,不如日本书。另外,美国作者写书纲目清楚,很多用金字塔方式写书,读者看起来轻松爽快。
欧洲、澳大利亚没怎么看过,国内引进的多为文学作品。
五、出版社
广西师大、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的书,精品很多,但是偏人文社科类,如果学生时代能多读比较好,打下一个好的人文底子,工作了就没有心境读这些书了。
中信出版社,以引进外国书出名,其中欧美的居多,好书真好,烂书也挺多,需要仔细查看再做是否阅读、购买的决定。
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都很有名,但是和中信类似,出的书良莠不齐。
后来我翻了翻我标注为5星的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知名的小出版社出的。
六 读书方法
我在豆瓣上标注的1000+书籍,不是都仔细读过,很多是囫囵吞枣。有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对我囫囵吞枣很不齿。我对其批评不以为然,因为我们对书的态度不同,他是把书当成敬畏的对象来读,我是把书当成朋友和工具来读。
读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精耕细作,一种是鲸吞。
精耕细作:在资源有限的时候,精耕细作成为主流类似于江南和印度的农民种水稻,快赶上绣花了。在**、80-90年代,甚至2003年之前,好书还很少,甚至书都很少,所以需要慢慢咀嚼,恨不得每一句话都要琢磨琢磨,怕漏掉点儿什么。
一种是鲸吞,类似鲸鱼吃饭,一吸气进去几十吨水,水里的螃蟹、虾、鱼、微生物全成了食物,吸收效率也不是特高,但是胜在量多,量多效率再低总热量也是足够的。看书也是如此,一本书里头能有几个点受益,而且能运用到实践中就足够了。假设1天看一本书得到2个点,一年300天看300本书得到600个点,相比一年看12本书,一本得到20个点,全年240个点,我还是赚了。目前市场上书太多了,可以可以采用鲸吞读书法了。03年以前是不行的。
看不懂、或者没兴趣看的书,那就不要看,哪怕它是名著,哪怕众人都推荐你看也不要看。人讲究气味相投,人和书也是气味相投的,你没兴趣看,说明你现在还不需要这本书。把书当朋友,而不是把书当成主人。
七.关于买书的心态
现在书价大概是30左右,如果从网络书店买,大概是25左右一本。很多人觉得贵。可目前在北京eat out,人均大概是50-60,很多人却一个月出去吃3-4次,耗资150-250之间,等于6-10本书,他们并不为此心疼。也许他们还是觉得吃饭的效用更大吧,人各有志,不能说谁对谁错。
有人是喜欢看书,但是不愿买书,也许是怕买回来名不副实的书,有种挫败感。其实买书就和买衣服、包、鞋似的,浪费了无数钱才真正明白怎么买,买什么。不要怕买错书,买到烂书是不可避免的。买书越多,以后买的就越准,效能越高。
一天买一本30元的书,1个月也就900。 很多男人抽烟喝酒、女人买化妆品也快这个数了,也许还不止。但是买书可以让人明智,智慧还可以在时间长河内的家族中传承。要知道财阀、门阀不是一天养成的,历经百年的家族必然有自己的智慧。既然我们家族的前辈没有流传下智慧,不妨我们来把智慧打入家族的观念DNA.
开卷有益,是句古话,说明读书是个收益为正的活动。如果说地上有黄金你去不去捡,答案肯定是去捡。既然如此,有空余时间,不如去读书,除非你发现了其他收益率更高的活动,比如每周一次的锻炼,也许收益更大,那就去锻炼,比如爬山打羽毛球之类。或者你觉得泡妞、夜店更有趣,那就去泡妞、夜店,人生苦短,不喜欢读书,说明你是个从实践中得到知识的人,这不代表你不爱学习。
八 关于处理书
只有一小部分书属于收藏品,需要收藏,不时拿出来看看,大部分书属于消费品,看完后做个笔记,然后就可以送给朋友结个善缘,或者捐赠给图书馆。可惜中国2手市场、跳蚤市场不发达,否则书友之间相互交换倒是个好主意。中国貌似也没有2手书店收旧书的,如果有的话,请跟帖说说。
九 关于速读
速读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目前市面上此类书籍很多,我个人认为七田真的书,比巴赞的书要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的速读,是不读不需要读的东西,而不是用特快的速度读垃圾。即使是用速读来读书,也不是一个速度看完全书,而是不重要的地方速读,重要的地方慢慢咀嚼。
用豆友JACK的话说,读书类似于ML,维持一定速度才有快感。这话在卫道士眼里流氓了点,但说的挺对的。
当速读时,你会发现同一本书中有的文字在你眼中一晃而过,而有些文字偏偏吸引了你的注意力。这说明吸引你的文字和你有缘,对目前的你有帮助。那些一晃而过的文字,也不能说没用,也许5年后你重新速读一本书,当年吸引的你段落不再吸引你,而当年被你漏过的段落成为了你的最爱。(这个和20岁喜欢的女生类型,等到30岁不再心动,而20岁嗤之以鼻的类型,却成了30岁的最爱一样)
如果你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那书中有用的地方,也就是指导读者的论点,最多只有全书的2%,剩下都是支持论点的论据。用速读方法找到这2%论点即可。如果你是为了欣赏书,比如《红楼梦》,那就不要用速读的方法,因为速读《红楼梦》是牛嚼牡丹。
十 各类书籍
首先要说明一点,无论看那个类别的书,这个类别总会有3-5本精品,和一堆普通作品,找到精品仔细看看当精读,剩下的普通作品当泛读,用来验证精品中的观点。这个是较好的方法。如果看过1000+的图书,你会发现,里头真正好的,对人生有帮助的,改变你从家庭学校而来思维模式的,最多最多不过100本。
看书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类书应该翻翻,《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其中精品。剩下速读类的东西也可以看看。
批判类,这类书是智慧书,让人能从迷雾中看清方向,不再被谎言所欺骗,《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是一本好书,对于东亚文化成长起来的人,醍醐灌顶。《统计陷阱》《统计数字会撒谎》也不错。但是要记住,在东亚社会,看的懂没人说你,要是说出来下场并不好。皇帝的新衣在东亚社会是个常态。类似的有个诡辩的电影《感谢你抽烟》。
历史类,官方正史里头的干货很少,看多了容易傻掉,因为东亚素来有春秋笔法,而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读者用利益分析法去看待历史比较靠谱。愤青暂时还不明白什么叫利益,所以被人一扇风就冲上去了,最后被有些人当成枪使,**的**就是。那些敢说真话的历史类书籍,如果总结起来就是 “组织靠不住、兄弟靠不住、女人靠不住。能靠的住的只有自己。“这个类目除非有耳目一新的观点,你看的再多书,还是再重复这个主题。就像鲁迅说的,中国历史是吃人的历史。
理财类,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得读读,否则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都被通货膨胀偷走了。这类书鱼龙混杂,其中周挺的《钱的外遇》是很靠谱的指南类书籍,这书不讲具体技巧,但是可以改变观念。
解决问题类,这个领域的麦肯锡的大名如雷贯耳,但是即使麦肯锡自己出的书也是语焉不详,有个日本麦肯锡出来的顾问写了一本书,简单易懂,《世界最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
英语类,根据语言学的规律,学习英语的顺序应该是”听、说、读、写“或者”听、说、写、读“,可惜大部分人在国内没有语言环境,不得已先从”读、写“开始,不过随着网络的普及,美剧等大量原版影视剧进入国内,让人可以从”听、说“入手。比较好的英语书,初中级的我推荐赖世雄的教材。口语书籍很枯燥,不若直接去看《老友记》,按照新航道胡敏的说法,如果你真花800个小时看10遍《老友记》(不带字幕),那你口语基本就过关了。
分析他人类:无论是性向测试,九型人格、色彩性格,都是模型,只要学好一个模型并精于应用,足够了,除非你是干这行的,没必要样样精通。看这类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和他人合作,达到双赢。
穿衣戴帽,很多人在衣服服饰上花费了大量金钱却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可以说是白扔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会穿衣戴帽、有点搭配的常识是必要的。对自己也好,对大街上的赏心悦目也好。
中医类,学会系统的思考问题,我第一次看吴清忠的《身体使用手册》就有这个感觉,先不说这书如何,但就系统思考问题来说,对我帮助很大。目前养生的书籍很多,其中好坏参半,需要慎重。
运动类,无论是普拉提、瑜伽、太极拳、五禽戏,不用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坚持练,保证有收获。看了无数书,不如精通一门。
成长心理学,武志红的书清晰易懂,而且实用性非常强。在目前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有心理疾患,看看武的书,很多疑惑都可以得到解答。
小说类,小说可以适当读读,里头有很多人生智慧,可以给人启迪。你等于用2小时经过了别人10年的生活。也许你通过看小说总结出一些人生道理,也许你就从其他书中看到了一些道理,然后从小说中找到了案例印证。职场、官场小说现在越来越多了,如果有本行业的精品,看后不亚于找到一个好老师。
诸子百家:第一次看《论语》,觉得什么都对,等看完《韩非子》觉得儒家那套又有点虚伪。但如果我没读过《韩非子》呢,岂不是把儒家的东西当成了绝对的真理,所以说多读点不同论点的东西是好的,否则就容易把某人某组织的假说当成了结论,一辈子也不醒悟。
宗教类:书读多了,就会去看宗教类书籍了,确实可以给人心灵的平静。
十一 触类旁通
巴菲特的助手芒格推崇一个栅格理论,每个栅格代表一种学科,涉猎多种学科,就可以组成一个知识网络,而且各个栅格互相印证,帮助人起到顿悟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日本制造业的5S,完全可以应用于个人生活,让生活井井有条。
十二 总结
看了1000+的书后,不再盲目追求读书数量了,而是回过头去看看买过的一些书,就像很久不见的老朋友,从中又读出一些当年没有读出的东西。
往事,过去的生活,分为两种。一种是未被意识到的,它们都无影无踪,甚至谈论它们都已不再可能。另一种被意识到的生活才是真正存在的,才被保存下来成为意义的载体。这是不是说仅仅这部分过去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不,好像也不,一切被意识到的生活都是被意识改造过的,它们只是作为意义的载体才是真实的,而意义乃是现在的赋予。那么我们真实地占有现在吗,如果占有,是多久,“现在”你说是多久,一分钟,一秒钟,百分之一秒抑或万分之一秒,这样下去“现在”岂不是要趋于0了,也许,“现在”仅仅是我们意识到一种意义所必要的时间,但是一切被意识到的生活一旦被意识到就已成为过去,意义一旦成为意义便已走向未来。现在是趋于0的,现在若不与过去和未来连接便是死灭,便是虚空。那么未来呢,未来是真实的吗,噢是的,未来的真实在于它是未来,在于它的不曾到来,在于它仅仅是一片梦想。过去在走向未来,意义追随着梦想,在意义与梦想之间,在它们的重叠之处
就是现在。在它们的重叠之处,我们在途中,我们在现在。
——
《务虚笔记》06
作文三:《读《我和一本书的故事》感受》3000字
做一名有故事的教师
——读《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有感
曲阜市鲁城街道书院街小学霍华
因为等新学期开始后,我可能就要教三年级了,学生们要开始写整篇的作文了,我感觉自己在指导学生习作方面,有些力不从心.正当我担心时,天降“馅饼”,我们又要进行远程研修了,我好兴奋,期待研修“这场及时雨”能给我带来帮助,果不其然,我领会了许多.刚好前几天,我又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故事》一书,受益匪浅,使我茅塞顿开,心中的那份忧虑顿时烟消云散了,我禁不住又一次回过头来细细品读着管老师的著作,收获着,快乐着,不住地窃喜。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下的学生的写作负担并不重。大家都知道,作文教学靠几篇大作文和小作文训练是写不好作文的,负责一点的语文老师都要求孩子写日记、周记。“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不再写传统的“大、小作文”,只写“每日简评”和“每周一稿”,从学生的写作数量和老师的批改数量来讲,并不比任何一位负责的语文老师多。实践中,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激发,自觉自发地写日记,一些同学一年写了一二十万字,那是在兴趣之下的写作,有兴趣,就没负担。坦率地说,教师批阅这种发自心灵的作文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这就是管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话,让我顿悟的话,让我对作文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我也深深感到:管老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管建刚老师,是吴江、苏州,乃至全国小语届都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班级作文小报——《评价周报》,历经十年的思考、实践、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文教学风格,已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推崇,并纷纷效仿。一时间,一股学习管建刚老师的热潮在全国各地推开,《评价周报》也成为了作文教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现在,只要一提到管建刚老师,人们自然会想到作文,作文教学,《评价周报》;反之,亦是如此,只要论及作文教学,必定会谈到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是管建刚老师作文教学丛书中的一本,该书是全国第一本作文教学故事书,没有深奥抽象的理论,没有故作深沉的高谈,没有精雕细琢的匠气,一切都是瓜熟蒂落,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切都是信手捏来。在那一个个来自一线的生动、细腻、鲜活的故事里,他的思考、他的革命、他的主张,不留痕迹地蕴含其中,读来让人感到亲切、温馨,你会时不时顿悟:原来作文可以这样学,原来作文可以这样教!他的书,给我留下了三个最深刻的烙印:
一、故事是一种经验、一份情感。
读完一个个与作文有关的小故事,最真切的体会就是:这些有情有趣的作文教学故事,正是管老师十年来在作文教学园地里摸爬滚打的生动演绎。在故事里,我们认识了要强好胜的班长计静,聪明油滑的“文曲星”(费文星),后进生“老蔡酱油”(蔡胜刚),叫人忍俊不禁的杨明,等等。这些孩子与这些故事,与《评价周报》这个阵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管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地讲述自己的作文教学主张,分享着自己的作文教学经验。
在他作文故事的背后,我读到的还有深厚的师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故事。”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他说自己早已把荣与辱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们的骄傲就是他的骄傲,孩子们的欢乐就是他的欢乐,孩子们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孩子们的耻辱就是他的耻辱。当班上的侯勇言语挑衅他人,而后又参与打架后,他竟然流下了泪。这眼泪是真诚,是童心,是爱心,更是那份发自内心的与学生荣辱与共的责任心。这种朴素的情感,就像校园里那株芳香雅致的茉莉一般,虽然平淡,却足以醉人。
二、写作是一种生活、一种交流。
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评一评,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形式单一乏味,很难燃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于是,有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到了六年级,仍旧是“山还是
山,水还是水”,习作缺少自己独特的思想,缺少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犹如毫无生气的一滩死水。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引导学生爱上写作,恐怕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可是,管老师却做到了,他办了一份班级作文周报,名叫《评价周报》,配了一本“评价周记”;“评价周记”又分两个部分,一是“每日简评”,二是“每周一稿”。每个双休日,写稿件向《评价周报》投稿是学生的唯一语文作业;周一,从学生稿件中选用部分作文,由学生输入电脑,制成《评价周报》,周五出版。这样他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管老师把自己的这套做法,称之为他的作文教学革命。何为革命?他的界定是:“把正常的看作是不正常的。”他敢于批评、敢于否定,只有批评和否定才会有创新,才会有革命。
《评价周报》成功了!它改变了孩子们学习写作的方式,让写作真正融进了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周报》上,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愿意去说,愿意去写,敢于去说,敢于去写。作文是他们观察世界,感悟生活的一种工具,拿管老师的话来说:“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投稿。咱们报上见!”不经意间,这张原本普通的小报,摇身一变,成了他走进儿童解读童心的心灵密码。
三、坚持是一次飞越、一笔财富
管老师1998年安心做教师,2008年获评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仅仅十年时间,管老师就实现了从村小教师到特级教师的华丽蜕变。若要追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那么无非就是两个字:坚持。 一开始办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内心都有一种新鲜感,常常乐此不彼。两个月过后,孩子们办报的兴趣过去了,写作的热情也随之降温。管老师深深地明白:一个良好的开端预示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需要不断调整完善,突破创新。要想调动并维持学生的写作热情,需要创设一套有效的、能长期运作激励机制作保障。于是,他又开始坐下来,静静思考。改变着策略、方式,他策划了三年的作文教学方略。第一年:“等级评奖”,第二年:“积分活动”,第三年:“?稿费?活动”,“等级评奖”“积分活动”“?稿费?活动”不断地点燃、维护、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十多年来,管老师钟情地、执着地躬耕于作文教学园地,他常常是“孤独”的,“沉默不语”的,他相信了周国平先生的话:“孤独比交往更重要”“丰富的安静”。他的坚持,打破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给作文教学这片贫瘠的土地增添了许多新的活力;他的坚持,让学生的语言变成了铅字,让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他的坚持,成就了自己的专业成长,让村小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 读着这本书时,我也想到了许多,想到了自己的一些做法,更加坚定地也想做下去。记得在一年的冬天,下了一场鹅毛大雪,该我上课了,可是孩子们游离的眼神告诉我:他们没心思上课,想出去玩雪,于是我放下课本,领学生去打雪仗,尽兴玩完后,我灵机一动,称热打铁,让他们交流一下感受时,同学们踊跃发言,每听到精彩之处,他们都会笑起来,我随之说:“你观察得真仔细,学会了发现美。写作就这么简单,要用一双明亮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美,用一双勤劳的手记下精彩生活。”孩子们笑着点点头。孩子们的佳作就这样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感到这是一节俯首拾趣的课,所以我和孩子们共同用笔记下了这一节特殊的课 ---打雪仗。所以教学常规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有时打破常规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孩子们能快乐地捕捉生活中的精彩,孩子们就会用快乐之心谱写五彩生活。
这就是我在读管老师的著作时突然想到的,我可以高兴地说:“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历练。”管老师的作文训练抓住了学生习作的关键,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对一线教师的作文训练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也促使人努力做一个有故事、有内涵的人,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业务水平!
作文四:《作文:寒假读的一本书》700字
寒假的这段时间,我阅读了很多很多的书。
在放假的第一天,我从书柜中翻出了我没有读过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名著,而且是凡尔纳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见所闻!这让我对这本书一下子激起了兴趣,使我深深的迷住了它。
于是,晚上我乘着时间,马上阅读了起来。这件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发现一只大怪物,这位学家在捕捉的时候不幸与仆人掉入了海中意外发现了这是一艘结构奇妙的潜水船。这潜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好像这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寻自由,又对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这孤独的生涯中他巧遇了这位法国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并与他们共同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这本书在其中还写了好多好多精彩的部分,节节扣人心啊。这本书还写到了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使我看得替他担心,看到后来又在开心的祝福他。
这些故事情节都是非常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作者还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我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刻画交替出现。读书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使我看得十分入神,到了睡觉时间都舍不得拿开。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独一无二。这本书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的力量是无限的,只要团结起来,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的!
这真是一本对人有益的书,真是精彩又动人啊!
作文五:《作文-读《我的第一本书》有感》900字
坚守精品文档主页地址:
://.docin./afeidoc81
读《我的第一本书》有感
类别:读后感 字数:800字作文
当我们在明朗的教室里舒舒服服的读书时~当我们在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上课时~请读<<我的第一本书》吧:它将会让你深有感触~受益终生的。
《我的第一本书》是我国着名作家史成汉写的~它主要记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记录了在元贞因家里穷而没钱买书时~"我"为了元贞吧一本书撕成两半~而最后却考第一名的这一段友谊故事~还歌颂了深沉的父子之情。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感惭愧。我想:史成汉可以在那艰苦的环境下也能开开心心地读书。那时~他们没有教科书。没有学具只能苦中找乐~特别是在上课时他带着两只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多么快乐的画面呀:让我忍不住握起手中的笨笔来赞美它~而现在的我们仅仅只是因为夏天太热或冬天寒冷~就连声抱怨读书累~读书难。对于我们来说~读书是十分辛苦的~没有快乐可言。记得有一次~早上起来~温度急速下降~而那时的我就一直抱怨过不停。还有一种不想去上学的冲动~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惭愧不已。
课文让我感动最深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苦中找乐的志趣~还有乔元贞因家穷没钱供他读书~后来竟一辈子挎着篮子在
1
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读到这一点~我心狠狠的被触动了。元贞~多么乖巧的孩子呀:他仅仅只靠史成汉送给的半本书却考了第一名~而我们呢,现在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我们不用交学费就能高高兴兴的到学校读书~但我们努力了吗,想起自己~以前的努力根本不算什么~比起元贞~我就好似温室里培育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侵蚀~困难的考验。而元贞则像雨露下一颗蒸蒸日上~奋发图强的向日葵~即使得不到阳关的照耀~但它努力去争取~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不是吗,
现在想想~以前一些大山里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们渴望读书~但因家里贫无以致书以得。对于这些可爱的孩子来说~读书边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份心底的呼唤:
努力吧:现代幸福的"花朵们"~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现在拥有这样优越的学习条件而感到骄傲~我们应竭尽所能~为我们~甚至为报效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吧:我想:这也许正是《我的第一本书》里元贞的那份呼唤~那份梦想~那份向往吧:
浙江温州瑞安市锦湖第一中学初二:王玥
2
作文六:《读一本书的感受》2300字
让我懂得感恩的一本书——
《青铜葵花》有感
如东县袁庄小学 602班 李薪颖 指导老师:张秀丽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总是需要一些课外书籍的色彩来点缀。而点缀我们人生的书便是这本《青铜葵花》。
时就读过这本书,但是现在这本书给我的印象仍是记忆犹新:这是一 虽然我在五年级
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名叫青铜,是一个令人琢磨不透的哑巴男孩;女孩叫葵花,一个朴素的名字却是一个听话的女孩。一个特别的机缘,使青铜与葵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兄妹、好朋友。但是,最后命运又召葵花回到城市,从此青铜就只能遥望芦苇荡地尽头,希望葵花能够出现......
这篇作品借用了好几个典型的事例来表达青铜葵花,他们浓浓的情谊。在《冰项链》一文中,青铜为了能让葵花戴上一条项链,自己小心翼翼地用冰做成一串冰项链,戴在葵花的脖子上,显得耀眼夺目,仿佛有无数光芒在吸引人们的注意。这本书中不仅有青铜对葵花的关心,而且葵花也能在帮助青铜。在放学后,葵花把在学校学到的字念给青铜听,教他说话,而青铜负责去接送葵花,一路上就只有青铜、葵花、牛的影子......
这部作品尤为感人的是最后一段:“在水帘下往草垛跑动的,分明就是葵花。青铜无声无息的躺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他醒过来了。他张开嘴巴,用尽平生的力气,大喊一声?葵花——葵花——。?”青铜不只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却是一个至情至义的好哥哥。
作者将芳难写到极致,将爱写到至爱,将关心写到至柔。这本是一个很美的故事,但却透露出伤感,让人难以忘记苦难,感恩那些救死扶伤的人员。
感恩,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种重要的情感,或许也只有感恩才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苦难,什么是爱,什么是关心呵护。只有感恩才能代替一切的情感。
人间美德“感恩”——读《淘金兄弟》有感
作者:吴美娜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有许多道理在书上上是体会不到的,只有在课外书籍里才能深深体会到。当我们在看一本课外书时,能沉醉其中,我们就真正懂得了书中描绘的感情色彩。最近我就看了一本有着丰富色彩的书——《淘金兄弟》,这本书使我领悟了许多人生道
理。
《淘金兄弟》是《我的儿子皮卡》这一系列的其中一本,是著名曹文轩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和博士导师,至今写了许多文学作品,连我们的《新人文读本》都是他编写的。可见他在文坛的影响力之强。
这本书讲述了小男孩皮卡成长故事的一部分,描写了和他哥哥一起“淘金”过程,皮卡是皮达的“狗腿子”“跟屁虫”,是最喜欢和哥哥一起逛大街。一天,兄弟俩在地摊上买了一本漫画书《淘金记》,从此皮卡就迷恋上了金钱。这本书里面令人感动的情节很多,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飞机与山地车》。
皮卡的生日到了,皮达为了给皮卡生日礼物,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给皮卡买了一架模型飞机,皮卡也问过哥哥这个多少钱,哥哥告诉他,他“噢”了一声,其实他早就想买一架模型飞机,可是又舍不得自己的钱。他们的奶奶说:“这两个,一个太爱钱,一个又不太爱钱~”一个月后,皮达的生日也到了,皮卡前几天看见了一辆哥哥是非喜爱的车,就去奶奶的房间,把奶奶拉了出去,他们到了自行车店,将哥哥最爱的那辆蓝色山他车买了下来。当哥哥皮达和爸爸妈妈看了之后,三人的眼睛都忽的一亮,皮达把皮卡抱了起来放到了后座上,带他兜了一圈。
这个小插曲使我们明白了要懂得感恩,没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现在父母任劳任怨地为我们打拼,我们以后也要给父母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让他们安想幸福。在人生的道路上学的道理太多太多,第一我们就要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帮助过你的人。
啊~人间最大的美德——感恩~
《青铜葵花》让我们懂得感恩
如东县袁庄小学 602班 杨慧敏
《青铜葵花》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经常遥望芦苇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作者刻画人物情世动态惟妙惟肖,让我有了不少的感触。
文中葵花原本是个城市女孩,但由于一个特殊的机缘,她加入了青铜的家庭,青铜一家十分贫穷,但葵花生活得很开心,很快乐,她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知道家里很穷,所以她想到了一个她自认为很好的办法:故意考砸了,就可以不上学了,那样就能节省下一些钱留下来给奶奶看病了。别人知道了她考砸的原因后,纷纷笑她是个傻孩子,但也无不为之落泪。
就连这本书中的人都懂得感恩,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学习感恩吗,父母给予了你生命;父母教育了你,你要感谢他们;老师给予了你关爱,你要感谢他们,同样老师给予了你知识,你要感谢他们;同学帮助了你,你要感谢他们......
身边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可你能想起几个,朋友们,人生苦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们要把握好时机,去报答,去感谢,去感恩你身边的每个人。
有人说:“自爱,使你端庄;自尊,使你高雅;自立,使你自由;自强,使你奋发;自信,使你伟大~”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
作文七:《读一本书的感受》500字
读一本书的感受
502班黄菲
指导教师金琳虹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相信同学们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这句名言是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所说的。最近,我在读《淘气包马小跳》这本书。“淘气包”这个词在我眼中无一不是个贬义词,只有“差生”才会有这样的别名,但是自从我看了杨红樱阿姨写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我就对“淘气包”这三个字有了新的认识。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小男孩淘气包马小跳,还有他那三个铁哥们儿:企鹅唐飞、猿猴毛超和河马张达。在他们身上,我感觉到了每个孩子本该有的气质,那就是纯真。 马小跳是一个敢作敢当、快乐的男孩,他整天面对着跟我们一样的上学、考试,但他每天都以一种快乐的心态去面对,去学习。记得书中有一句话“没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可以把马小跳烦上十分钟”,是呀,他就是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换一种思维法式就可以解决,仿佛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快乐,没有烦恼,这也是我最欣赏他的特点之一。
马小跳系列丛书共有二十册,其中我最喜欢《超级市长》。开头是以一个人做一件事情讲起,那是马小跳正在为了一篇作文而绞尽脑汁。就是一篇作文,让这场漫长而有趣的竞争不知不觉得开始了。
通过这册书,使我明白了:生活中有开心,有伤心,也有郁闷,但我们都应该像马小跳一样快乐地对待,对人生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
作文八:《读这本书我有如下感受》2800字
读这本书我有如下感受:
一、与其埋怨,不如改变
魏书生老师在书中说:“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环境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我的体会就是:摆在我面前的环境我无法改变,但我可以改变我的心态,去适应环境。与其埋怨,不如改变心境,以一种淡定的心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努力去做的心境去工作,就会感受到一种从容,一种满足。 与其一味地埋怨,不如尝试一下改变,也许会是另一种境界。 二、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
魏书生老师在书中说:“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
我的体会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努力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让自己的课堂被学生所喜欢,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要打造和谐团结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到班级的魅力所在,要让学生分清假恶丑和真善美,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敢于承担,努力付出。” 三、在互助中进步
魏书生老师在书中说:“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就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较好的过程中提高的。”
我的体会就是:我们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做好学生的助手,帮助他们战胜自我。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两个我,一个是真善美的自我,向往完美,追求优秀,渴望进步;另一个是假恶丑的自我,虚伪自私,懒惰庸俗,贪小便宜。一个人怎样才能算是进步,那就是用真善美的自我战胜假恶丑的自我。
四、拥有宽容的心胸
魏书生老师说了这样一个故事:独木桥上两人相遇,谁也不肯相让,不愿先退回来让对方过去,于是两人在桥中对立着,坚持着,都想当胜者,其实此时,他们已经都是失败者了。首先他们都已成了鼠目寸光、低层次的人;其次,他们都已失去了想要得到的东西——抢先过去的那段时间,并且不知已失去了几倍于那段抢先过去的时间。
我的体会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我们有了宽容的心胸,多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就不会斤斤计较,就不容易和别人产生矛盾,就会和领导、同事、学生和谐相处,心情就会舒畅,工作就会高效,生活就会愉悦。
五、敢于承担,从容大气
魏书生老师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平时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干活,少闲着。这样,体力就好,适应能力就强。
我们应该储备能力,增强能力,而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即使不是为了明天,仅仅为了使我们今天活得有价值,活的少一点懊悔,多一分自豪,我们也应该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我的体会是:是自己的责任一定要勇于承担,必须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否则,推卸责任,只会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 活总有人干,是自己的就要去认真做好,否则没法进步。做
人做事都要做到问心无愧,面对自己的工作要努力做好,做人要做得坦荡。 六、少发脾气,多微笑
魏书生老师说“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要做好工作,为了集体,也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自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或不发脾气。”
他对如何笑对人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要多做实事。
2.对别人要一片好心,与人为善。
3.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特别要少想一些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
4.要看到自身的渺小。
5.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来使它减半。
我的体会是:笑是最甜蜜的字眼,是最动人的表情。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剂良药,即使是陌生人,也能化解彼此之间的尴尬;即使有矛盾,也能化解彼此的隔阂。在教育上,教师的笑对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笑也是乐观心态的一种体现。愉悦教育就是让我们多一丝发自身心的微笑。
七、用心教育,感受真情
魏书生老师说:“我属于愿意当教师的这一类人。这样,我们这些愿意教书的便常常聚在一起,谈我们这一行又穷又苦的事业中的乐趣,以激励自己更踏实、更认真、更有效地做好本质工作。”
我的体会是: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我们就要寻找这份工作的乐趣。
1.我们收获了各类人才,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在。
2.我们收获了学生真挚的感情,这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动力。
3.我们收获了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我们的水平和素养在不断提升。
八、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一)
美国的学生品德守则对培养怎样的学生从思想和道德方面提出了很有内涵的要求: 1. 把自律作为动力,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即使我们不愿意。
2.做到值得信赖。当我们说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时,别人能相信我们。
3.讲真话,尤其是在讲真话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更要这样做。
4. 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要诚实。
5. 当有人要我们做自己应拒绝做的事时,要顶得住压力。
6.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正当方法达到个人和集体的目的。
7.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谦恭有礼,包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8.要像自己所希望收到的对待那样对待别人。
9.认识到没有一个人是生活在真空中的,那些看起来纯粹是属于个人范畴的行为,实际上常常会影响到自己周围的人或影响到所处的集体。
10.牢记我们深处逆境时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意志和是否成熟的最好考验。 11.不论干什么都要干的出色。
九、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二)
魏书生在提到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时说:
1.充满信心。即使失败一千次,也坚信下一次的努力是走向成功。
2.意志坚强。遇到失败、打击、挫折、逆境能不退缩,不屈服,将此看作磨练自己的机会。 3.胸怀开阔。不陷入鸡毛蒜皮的斤斤计较之中,更不陷入窝里斗的怪圈,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有吃亏思想,有容人之量。
4.能做实事,有潜心实干的精神。
十、做一个目光远大的强者
魏书生老师说:“把脚踏在实实在在的地上,一步步地前进,一点点地做实事。不要吊在空中做梦,不要用梦想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一个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勇于承认自己的弱点,认清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
我的体会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不管我们有多少不足,我们“要有勇气面对现实,人一旦企图掩盖自己的弱点便要付出一系列脱离实际的努力,进行一系列维护自己面子的浮夸,采取一系列不友好的言行对待提出忠告的朋友,结果会使自己的弱点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成为落后而又可怜的孤家寡人。”
很喜欢这本书里魏书生老师说的一句话:“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 读书就是学习,就是反思,就是进步,就是成长。
作文九:《作文:读《自然之道》的感受》600字
读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我明白了:自然之道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如果改变了,对一切生物都会造成伤害,所以它是怎样的就应该怎样。
《自然之道》讲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作者和七个同伴及一个向导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去了大海。他们刚上岛就发现了一个大龟巢,刚好有一只幼龟怕出来了,一只食肉鸟发现了它,准备吃它时,七个同伴中的一个把那只幼龟救了出来,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洞里其它的幼龟一只接一只地从巢穴里爬出来,他们才明白,原来那只幼龟是“情报员”,它只是为了引开敌人,而保护其它的兄弟姐妹们好离巢奔向大海。现在这么多幼龟一起出来引来了一大堆食肉鸟,虽然人类把帽子摘下来,将幼龟放进帽子里,可还是牺牲了几只幼龟。向导悲叹地说:“要不是我们改变了自然之道,那么也不会伤害更多的生命。”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改变了自然之道。就拿那些果农做例子吧,本来水果要自己慢慢生长,成熟,可是那些果农们为了早日赚到钱,就给果树上喷生长剂、催长剂、增甜剂等,然后人吃了就会吃出病来,慢慢地还会有变异基因的出现,真是太可怕了!? ?小 荷 作文网
其实我也曾经改变过,我把鸟抓进鸟笼里,夺去它的自由,它每天只能从笼子里仰望天空,看到自己的同伴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当我明白后,我打开了鸟笼放走了它,让它重返蓝天,我很开心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谁也不能改变自然之道,改变了,那么我们人类我们的星球将会很快被毁灭。
作文十:《[优秀作文]读双面猎犬的感受》500字
读双面猎犬的感受
今天我读了在日曲卡雪山上,一只名叫洛嘎的公猎狗,洛嘎和达维娅它们在一次偶然的追逐中成了一对风雨同舟互帮互助的好伙伴,在远离日曲卡雪山的一个叫野猴岭的地方并肩作战赶走了野猴群,它们在凉爽的石洞里建立起了温馨的小家庭,就在达维娅快要临产时,洛嘎的主人来到了野猴岭。对主人无限忠诚的洛嘎立刻抛妻弃子,达维亚恼羞成怒将洛嘎撞下了怒江,洛嘎死了。不久,达维娅产下了一只小豺,取名叫白眉儿。达维娅在产后不久就死了,白眉儿一度成了苦豺,豺王夏索尔百般刁难他,但是它凭借着优秀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狩猎技艺,一次又一次的化险为夷。但他最终掉进了夏索尔的圈套被逐出了豺群。后来经过一番挫折成猎户中的好猎狗。书中写了白眉儿苦难的一生的经历,在经历中让我想到了它面对求生的挫折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在生活中这就是我门所缺少的吧。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中途是坎坷还是一帆风顺,只要我们在中途中克服种种挫折,回首前路时,会惊喜的发现,我们成功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 来吧!以这篇文章为起点,定下新的人身目标。
广东广州海珠区滨江西路第一小学六年级:zhaozhouq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