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的家乡故事多》1100字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我的家乡故事多
我的家乡故事多
我的家乡故事多
河北省藁城市 常安镇北楼小学 三年级 张翠巧
我生在这个中国故事第一村里,我们村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讲故事,可神奇了~
我也能讲十几个故事呢。下面我就给你讲一讲我们村的来历吧~相传,朱元璋的义父耿再辰死后葬在这里。这儿被赐名为耿村。当时耿村地处交通要道,是官商纷至的风水宝地,素有“一京二卫三耿村”的荣耀。南来北往的客商在闲暇时讲故事作为消遣。久而久之,这些故事就留在了村子里,形成了今天的故事村~
我们村会讲故事的人可多啦。靳正新爷爷是全国十大故事家之一,他一人能讲500多个故事。他的《砂锅记》、《于小虎传奇》等都是民间故事的精品。王玉田爷爷一家三口都会讲故事。我们村的故事反映历史学、哲学和文学等各个方面。我们学校在课外活动时组织讲故事活动,虽说我们奶声奶气的普通话里缺少“原汁原味”,但这种蔚然成风的活动一定会把耿村故事传播下去并发扬光大的。
世界文明的耿村故事每年都吸引许多的外国代表团来交流考察。每到这时,我们村就会张灯结彩,到处充满了节日气氛。我们村真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学中的一座金矿。我们生在这里就有责任让耿村文化延续下去,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帮更多的人了解耿村,让耿村故事走向世界、誉满全球。
指导教师:武英朝
1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投稿:2005-12-25 10:44:43
2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作文二:《我的家乡故事多》1100字
我的家乡故事多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一四班的李雨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乡故事多》。在千里淮河的源头,有一座宁静的小城,她虽然没有大都市的车水马龙、喧嚣繁华,但她却有许多许多的故事。她就是我们的家乡—桐柏。下面,我就向大家讲一讲家乡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盘古的故事。在我们中国流传着一个传说,世界本来是混沌一片,因为盘古的开天劈地才有了现在的一切。“盘古开天,血为淮渎”,桐柏境内至今仍保留着众多世代相传、独具地方特色的与盘古有关的乡风民俗。盘古卧像、盘古磨、盘古斧、盘古洞等神话遗迹形神兼备、自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为什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全球的华人代表都会齐聚在桐柏祭奠盘古呢?因为我们的家乡是“中国盘古之乡”!
第二个故事是淮河源的故事。淮河全长1000公里,为古“四渎”之一。是中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禹导淮,自桐柏”,这里有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治淮机构淮祠,这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里资源富集,是“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是“中国天然碱都”。这里名胜众多,自古为中
原旅游胜地,楚风汉韵交汇融合,自然人文交相辉映,既有南国韵味,又具北国风光,即可领略到“一江春水向西流”的奇妙景象,又可体会到“才饮长江水,又食淮河鱼”的别样情趣。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淮河之源欢迎您!
第三个故事是佛道的故事。桐柏是中原佛道文化的发祥地。南北朝时期,金庭观为当时全国五大道观之一,北宋时期,桐柏山被道家列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之四十四福地。太白顶云台禅寺是佛教临济宗白云系祖庭,素有“南普陀、北云台”之称。千年古刹水帘寺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座落于龙潭河景区的河南佛教学院是全国六家之一、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
第四个故事是红色的故事。今年中国共产党90岁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老一辈革命浴血奋战创造的。我们家乡当时也积极的投身到了革命当中,电影《小花》讲的就是发生在桐柏的革命故事。1926年,南阳第一个中共党小组在桐柏成立。桐柏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所在地。1945年,**、王震、王树声分别率部会师桐柏,为中原突围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84年,桐柏被确认为老区、苏区。1985年,原国家主席**亲笔题写了“桐柏革命纪念馆”馆名。2005年,在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上建设的桐柏革命纪念馆,被列为全国
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现为河南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的故事讲完了,四个故事就是我们家乡的四大文化。可爱的家乡在四大文化的孕育下,充满活力、蒸蒸日上。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我热爱我们的家乡!我要努力学习,早日成材,建设家乡,让我们家乡的故事更精彩!
作文三:《我的家乡故事多》500字
我的家乡故事多
我生在这个中国故事第一村里,我们村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讲故事,可神奇了~
我也能讲十几个故事呢。下面我就给你讲一讲我们村的来历吧~相传,朱元璋的义父耿再辰死后葬在这里。这儿被赐名为耿村。当时耿村地处交通要道,是官商纷至的风水宝地,素有“一京二卫三耿村”的荣耀。南来北往的客商在闲暇时讲故事作为消遣。久而久之,这些故事就留在了村子里,形成了今天的故事村~
我们村会讲故事的人可多啦。靳正新爷爷是全国十大故事家之一,他一人能讲500多个故事。他的《砂锅记》、《于小虎传奇》等都是民间故事的精品。王玉田爷爷一家三口都会讲故事。我们村的故事反映历史学、哲学和文学等各个方面。我们学校在课外活动时组织讲故事活动,虽说我们奶声奶气的普通话里缺少“原汁原味”,但这种蔚然成风的活动一定会把耿村故事传播下去并发扬光大的。
世界文明的耿村故事每年都吸引许多的外国代表团来交流考察。每到这时,我们村就会张灯结彩,到处充满了节日气氛。我们村真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学中的一座金矿。我们生在这里就有责任让耿村文化延续下去,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帮更多的人了解耿村,让耿村故事走向世界、誉满全球。
作文四:《我家乡春的故事》1500字
我家乡春的故事
当清明回家的时候,闻到熟悉而又温暖的气息,我想到了家的味道,所以很想把那种春
的美好记下来。
清明节的那天早上,我早早的打包回家,乘坐的公共汽车,它行驶在城市通往乡村的道
路上,路途坎坷不平,还处在待修的边缘,一路颠簸,摇晃令我归心似箭,看前后左右灰尘
扬起,正午热烈的阳光如添新火,灰蒙蒙的一片,给生机勃勃的春天徒添了一些枯槁的色彩。
但当我回到依山傍水的村里,回到那个十几年都不曾让我厌烦,也不让我陌生的家里,
一切都变得熟悉而又有根基,尤其是那割不断的血缘关系,浓浓情意,更其乐融融。
一到家门口,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前那一棵很魁梧的桐树,他虽稳稳当当地站立,也默
默不语,但是它伸出的无数只手的分布都错落有致,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形状。在带点
小雨的清明时节,猛地抬头仰望,真有点儿“枯藤老树昏鸦”的感觉。可是喜鹊的欢跳和歌
唱会立马打断你的忧思,因为他们精致的窝和嗷嗷待哺的子女,分明看不出半点忧伤,两窝
喜鹊互为邻居,串门的情况,在屋檐下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更有意思的是,年岁已大的桐树
的嫩芽都在争相比高,它们不往下长,而是顺着桐树苍老的手,向上比高,虽是初露芽尖儿,
却以充满希望。
桐树的两三米旁,也是站立地一个多子多孙的家庭,一棵中年的树直立,前后左右好多
护卫员,都是他们家庭的。这个家族的名字叫槐树,叶子是一串串的,都是单个的椭圆形,
很嫩很嫩,密密麻麻的翠绿,如千军万马奔驰而来,让观众的眼睛为之一亮,继而感到很放
松很舒适。
站在槐树旁边,我可以看到家门前的田,虽不如梯田那般壮观,却能让人充分感受类
于梯田的小雅风格。离门口近的田,多叫本田,春天的时候基本被闲散,这时它们可以随心
所欲的选择对象,小草,小花都可以任意的踩在其肥沃的土壤上。这种闲散带来的是“天街
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觉,它们与那些小麦田,以青、黄、绿的搭配,带给我
们另一种精彩。 当本田与小麦田在相互映衬时,油菜田以她绝对的优势占据了人们的眼球,好多人都
被吸引住了,在那里久久驻足。远看的油菜花成片成片,金黄色很显眼,人们可以幻想在花
海里载歌载舞,那就是最浪漫的背景。近看的油菜花每一朵都有自己的轮廓,是团圆的环绕,
是亲临身旁的金黄色的女神。我很想说,花儿的代名词也许就是香,而油菜很特别,它的味
道香而苦,我似乎对那种味道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滋味,我想到了冬天它的坚强,保持青绿的
姿态,还想到了一母多子的不容易,这一切它都做到了,很淡定又很漂亮。
傍晚我又爬到山顶,用赤脚在青草上把玩,之后便拖着两只黑脚回去了。只因“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黑、灰、绿相交的山顶别是一般滋味。走到山腰时,桃树,李树都
搔首弄姿,颇有些撩人情丝。
晚饭时光,电杠上的三个燕子在窝里又吵吵闹闹的,让我们的晚饭吃得一点都“不消
停”。
第二天早上,大概五六点我们就都起来了,因有小雨,所以天空只划开了一点小口,
并不太亮,清新的空气有点微冷,于是就想到李清照说:“深山闻鹧鸪”,好安逸好宁静。弟
弟哥哥早早地跑去河边折杨柳了,而我在那宁静中沉浸了半个多小时。
抱着纤细、嫩绿的柳枝,弟弟和哥哥就兴高采烈地冲回来了,我跟随他们的脚步插遍
了村中的门,待最后一户插完,我们就去池塘边洗手,微风点点似乎吹出了这被包围的水的
忧郁,形单影只的白鸭在水上游动,我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唯见江心秋月白”。清
风拂面时,也不忘记送给我们水的味道,很清淡、很惬意。
春天的我的家,在我闭眼时就可以很好地忆起,那些让我很熟悉。
而亲人的团聚,让我想到与妹妹们上小学时在山上欢跳的美好童年时光。这个清明过的很值得,有滋味,有体味!
作文五:《我的家乡故事多》800字
精品文档
我的家乡故事多
小山屋 更新:2006-3-29 阅读: 栏目:三年级作文 我的家乡故事多 我的家乡故事多
河北省藁城市 常安镇北楼小学 三年级 张翠巧
我生在这个中国故事第一村里,我们村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讲故事,可神奇了~
我也能讲十几个故事呢。下面我就给你讲一讲我们村的来历吧~相传,朱元璋的义父耿再辰死后葬在这里。这儿被赐名为耿村。当时耿村地处交通要道,是官商纷至的风水宝地,素有“一京二卫三耿村”的荣耀。南来北往的客商在闲暇时讲故事作为消遣。久而久之,这些故事就留在了村子里,形成了今天的故事村~
我们村会讲故事的人可多啦。靳正新爷爷是全国十大故事家之一,他一人能讲500多个故事。他的《砂锅记》、《于小虎传奇》等都是民间故事的精品。王玉田爷爷一家三口都会讲故事。我们村的故事反映历史学、哲学和文学等各个方面。我们学校在课外活动时组织讲故事活动,虽说我们奶声奶气的普通话里缺少“原汁原味”,但这种蔚然成风的活动一定会把耿村故事传播下去并发扬光大的。
世界文明的耿村故事每年都吸引许多的外国代表团来交流考察。每到这时,我们村就会张灯结彩,到处充满了节日
1 / 2
精品文档
气氛。我们村真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学中的一座金矿。我们生在这里就有责任让耿村文化延续下去,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帮更多的人了解耿村,让耿村故事走向世界、誉满全球。指导教师:武英朝
投稿:2005-12-25 10:44:43
2 / 2
作文六:《记意---------我家乡的故事》2200字
记?? 意
家乡的故事
我的家在CS县的东山脚下,儿时的人民公社在罗家庙,从罗家庙到我家,是一条宛延曲折、坡坡坎坎的鸡肠泥泞加青石板小路,约要一个半小时,我在那里呆了近18个春秋。历经了大鸣大放、大伙食团、集体农庄、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小四清、大四清、**、上山下乡,到文化革命中期才离开了东山脚下的“院子垣”。
在那些难以忘怀岁月里,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还是儿时的我,目睹了让人民群众畅所欲言提意见,两位老伯被判处了10年刑的“大鸣大放”;把各家各户的集中到一起居住、上幼儿园”;上大伙食团的“集体农庄”;“砸掉锅碗瓢盘、坛坛罐罐去炼钢的“**”;干部下楼、群众斗干部的“四清运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全民跳“忠字舞”人人挂像章、背语录版、“红农革命军”、“八一五”、“反到底”,标语、口号、语录碑、**、**思想宣传队,轰轰烈烈的**运动。
所有的经历,从儿时起,在我的记意中都留下一个个的故事,趁有生之年把它汇集,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一身的记意。
我的小名“怀金”
我有个小名叫“怀金”是爷爷给我取的,我爷爷在我3岁多时就因脑溢血去世了,听父亲讲,我爷爷是一个文化人,懂地理、当私塾老师,还当过一年的保长……。
爷爷有文化,是他的爷爷重点培养出来的,他的爷爷是从一个现是“西南明珠”的湖底的回龙湾,到东山“帮常年”,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常年给有地的人家打工,后在东山安了家,生养了5个儿女,老大是我伯公,我爷爷是老么,中间有三个姑婆。
他爷爷体会到了没有文化的滋味,所以对他进行了重点培养,不吃不穿保他一人念书,确实他后来在东山那个地方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人,他还按照他爷爷的嘱咐,要从他开始创家立业,行善积德,改写家族“帮常年”的历史。
他有两个职业,一个是当私塾老师,一个是给去世的人“看地”,他挣的钱很少用“一文”,全部积攒起来,一部份捐给了“善堂”,一部份用来买地,到1947年底,他买的田和土加起来已达到20亩,在他手上,总算把我们家族的“帮常年”的历史改写了。
解放后,全国都实行了土地改革,我爷爷的20亩地也不例外,评成份时差点定为“地主”,后来土改队说,虽然他有20亩地,但没请“常年”是自己一家人在劳动耕种,才定为“上中农”,与“地主”中间只隔了1个级别,差点把他给气死!
土地改革了,成份也评定了,他也不教书了,也不敢“看地”了,我父母和姑姑们知道他心情不好,也不准他下地干活,他就经常跑在他那20亩地上坐着发呆,说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没有得就算了,想不通的兄弟姐妹全部都背上了一个不能团结的“上中农”,害得后人也抬不起头。
土地改革后不久,开始建立村公所、乡公所,由于那个地方姓张的人多,就在原来的“善堂”和寺庙处成立了“张家乡公所”,乡公所差干部,那个时候有文化的人不多,我父亲那年22岁,是我爷爷当老师时教的学生,人长得帅、能说会道,又写一笔好字,就被选去当了乡公所的文书,这一年,我这一辈的大哥降临到了我们家族。
打那时起,我爷爷心情开始有了好转,不仅儿子当了乡公所的干部,又有了孙孙,整天呆在家里只做两件事,一件事是监督我奶奶每天给我大哥用一把米,煮一罐“罐罐饭”,其它任何人不得享受大米待遇,第二件事就是写书,干农活的事全由我母亲和两个姑姑承担,两件事一做就是好多年,书写了两大箩,直到我这个老二降临才没写。后来到了**时候,说要“破四旧”,我父亲担心我爷爷写的那些书,把书东藏西藏的好一阵,总是怕被“造反派”操出来,就悄悄装了两大挑,叫我一起帮忙,挑到我爷爷的坟头烧了,我边烧边看,一本一本全是蓝色的封面,里面全是毛笔小楷竖起写的,与印刷体没有多大区别,读起来噢口,我当时根本不相信是爷爷写的,烧了很久才烧完,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可惜,那是我爷爷的留下的一些“文物”啊!
我降临后,爷爷没写书了,开始研究起我哥俩的“生庚八字”,
“五行”来,研究出我哥“五行”缺水、我缺金,说要在取名字时补上,所以我哥的名字第三字就是“源”,我的第三字为“铸”,为了验证他的研究成果,说他不专业,还要请个专业人仕(算八字的)给我哥俩再推算,一是看他测算的“五行”准不准,二是要推算我哥俩的仕途那个好,要采取他爷爷的办法重点培养。
我三岁那年的一个傍晚,爷爷请来了一个东山有名的“田八字”,一看此人就有点“神算大师”派头,把我哥俩摆弄了好一阵,手指又在不停瓣、口不停在念,一会又在写,还没结束,我父亲回来了,说我爷爷在搞封建迷信,立即把大门关了起来,要爷爷停止活动,我爷爷不理采,说不关你事,父亲无耐,躲进里屋不出来,“田八字”也胆怯起来,很快在两张黄色的纸上写了几句卷了起来,悄悄递给我爷爷,并用手向我爷爷比划了个2,又指了指我,我爷爷连连点头说:“好!好!”。
不久,我爷爷就给我取了个小名——“怀金”,说我将来仕途比我哥好,“五行”缺金,要双保险,学名要补金,小名要怀金,还给我父亲说:你“二娃命不薄、文韬又武略,只要出世面、定有好仕途”。
我的小名取定后,我成了爷爷和父母家族长辈们的“宝贝格达”。特别是我的两个姑姑,对我更是关照有佳,我家族的长辈们健在时都叫我小名“怀金”,可惜我爷爷只叫了我小名半年,才50岁就离开了人世,也许是因他心安理得了,也许是因新中国成立了、不再会有饥饿了,也许是因为了早日把全家的重担交给我父亲,也许是因他不愿再给后人留下更多的财富,也许是领悟到“财富”会带灾难,更多的也许:不愿看到他那20亩地,“一年保长”给后人带来的不祥之兆…………。
作文七:《我的家乡小城故事》800字
>
我生活在一座边陲小城,这里随处可见白皮肤高鼻梁的外国人。这里还有教堂。有时候我会去听人们唱赞美诗——那些像鲜花一样芬芳的句子总会使我怦然心动,仿佛聆听天籁。 日记://wWw.0S.net.
这里的天很高很蓝,辽远宁静。
有时候,看着天空,我会想起大海,只是我们这里并没有海,只有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江。
她的名字叫黑龙江。
黑龙江畔不起眼不起眼的这座小城,它渺小得像是一颗沙砾,它的居民质朴得像是完美无瑕的玉璧。我在这里安闲长大——出生、学步、幼儿园、小学、初中。
回首那些最简单、最纯净的日子,我还可以记起那些夕阳下江水边捉迷藏的无忧无虑,笑靥随阳光轻巧的绽放,像是一束干净、澄澈而又温暖的阳光。
愈长大,我愈留意到这个小城的美。
每年的初春,达子香绽满了小城,像一片片粉色云团,浩浩渺渺,远近飘浮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醉。
我在这瑞蔼中安静地沉醉,不愿醒来。
这个春天,达子香又开了。一眼望去,娇嫩的深粉色像极了最好的年华。
夏天的时候,大家会去江边散步,听风在耳边细语,有时候还会把脚放在水里,看江水轻巧的漫过脚踝,将皮肤衬得白皙。我也会躺在江堤上,听手机播放着歌,那时候,我会忘记一切。
冬天,小城下起纷扬的大雪。小城小啊,小到静谧,小到安逸,在雪中也自是分外娇娆。
小城,你带给我这么多美好的时光。
我的小城,它不繁华,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但它温暖,是我长大的地方。我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胡同。
我们的物质生活不很丰富,但我们的生活和和美美;我们的消费不高,但我们有着许多大城市人所没有的幸福感。这里的【公交车】是人性化的招手停——招手即停,TAXI起车费只有六元,只要你不挑剔,几块钱就能解决一餐。
我们的小城小啊,从东走到西,脚快的人半个多小时就够了。其实,小一点,感觉更像是一个家。
有人说:【小城是岁月沉淀中的琐碎与精髓。】我说:【小城是大城市的梦,就像大城市是小城的梦一样。】黑龙江在月色下体贴地默默奔流。
小城安然入睡。
作文八:《讲故事-我的家乡》500字
我的家乡-广州
广州,一个熟悉的字眼。广州,一个温馨的地方。广州,一个美丽的童年。广州,一段神奇的传说。广州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广州,一个古老文明的城市,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她又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中国南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的中心,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被誉为中国的
来过广州的人都知道,广州的高楼大厦美,广州有中信大厦,电视塔等名筑。每当旭日东升,电视塔像沐浴过的睡美人,每当华灯初上,电视塔放出耀眼的光,有红、有橙、有黄、有绿、有蓝、还有紫??五光十色,广州好像成了不夜城。所以得了另一个名字:“小蛮腰”。
来过广州的人都知道,广州的人更很美。近年来,广州人以自己的勤劳、勇敢与聪明才智,使广州成为了举办第16届亚运会的地方,同时努力建设着广州,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平与和谐发展的广州。随着广州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人也更美了,来到广州你会从广州人灿烂的笑容感受到另一个美丽的广州。
由于广州有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广州的饮食文化闻名全国,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广州每年都有美食节,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深受人们喜爱。所以也有“食在广州”之称。
童心广州梦比赛作品赛卡
作文九:《我的家乡故事多.doc》1100字
我的家乡故事多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一四班的李雨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乡故事多》。在千里淮河的源头~有一座宁静的小城~她虽然没有大都市的车水马龙、喧嚣繁华~但她却有许多许多的故事。她就是我们的家乡—桐柏。下面~我就向大家讲一讲家乡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盘古的故事。在我们中国流传着一个传说~世界本来是混沌一片~因为盘古的开天劈地才有了现在的一切。“盘古开天~血为淮渎”~桐柏境内至今仍保留着众多世代相传、独具地方特色的与盘古有关的乡风民俗。盘古卧像、盘古磨、盘古斧、盘古洞等神话遗迹形神兼备、自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为什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全球的华人代表都会齐聚在桐柏祭奠盘古呢,因为我们的家乡是“中国盘古之乡”:
第二个故事是淮河源的故事。淮河全长1000公里~为古“四渎”之一。是中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禹导淮~自桐柏”~这里有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治淮机构淮祠~这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里资源富集~是“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是“中国天然碱都”。这里名胜众多~自古为中
原旅游胜地~楚风汉韵交汇融合~自然人文交相辉映~既有南国韵味~又具北国风光~即可领略到“一江春水向西流”的奇妙景象~又可体会到“才饮长江水~又食淮河鱼”的别样情趣。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淮河之源欢迎您:
第三个故事是佛道的故事。桐柏是中原佛道文化的发祥地。南北朝时期~金庭观为当时全国五大道观之一~北宋时期~桐柏山被道家列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之四十四福地。太白顶云台禅寺是佛教临济宗白云系祖庭~素有“南普陀、北云台”之称。千年古刹水帘寺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座落于龙潭河景区的河南佛教学院是全国六家之一、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
第四个故事是红色的故事。今年中国共产党90岁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老一辈革命浴血奋战创造的。我们家乡当时也积极的投身到了革命当中~电影《小花》讲的就是发生在桐柏的革命故事。1926年~南阳第一个中共党小组在桐柏成立。桐柏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所在地。1945年~**、王震、王树声分别率部会师桐柏~为中原突围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84年~桐柏被确认为老区、苏区。1985年~原国家主席**亲笔题写了“桐柏革命纪念馆”馆名。2005年~在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上建设的桐柏革命纪念馆~被列为全国
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现为河南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的故事讲完了~四个故事就是我们家乡的四大文化。可爱的家乡在四大文化的孕育下~充满活力、蒸蒸日上。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我热爱我们的家乡:我要努力学习~早日成材~建设家乡~让我们家乡的故事更精彩:
作文十:《我家乡的抗战故事重点》6700字
我家乡的抗战故事
我的家乡在华北平原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化北平原西部边缘,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 西省毗邻,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及东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辖21个县市区,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20万。位于中国北方环渤海经济区腹地,是京津冀地区的新型工业化、能源基地。邢台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和600余年的建都史,因是“古邢国之地,筑有檀台”故名邢台。邢台三千五百年一直是都、郡、州、府建制,素有“五朝古都”之称。
我的家乡有很多抗战故事在这里我选几个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940年夏秋之际,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我们的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地区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所谓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形势,扭转全国的抗战局势,我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它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又称“生命给养线”。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附近发起,因此战斗开始又称为正太战役。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规定要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的交通运输。同时要求对所有沿线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展开广泛的破击战。7月22日至8月8日八路军总司令**、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分别下达《战役预备命令》和《战役行动命令》,全线不少于22个团进行对日寇的战斗,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和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和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多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史称“百团大战”。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地道战的电影吧,在我家乡的东部也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高家庄地道战遗址在河北省高家庄,距邢台市区大约30公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高家庄人民积极开展地道战,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高家庄的地道及其工事,是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创造和逐步完善起来的。由开始的简单到最后的复杂,从单纯的防御到主动打击敌人的一个过程。开始挖隐蔽洞只是为了防身,所以又称为蛤蟆蹲。后来把隐蔽洞加长加宽,再把单口洞改为双口洞和多口洞,成为最初地道的雏形。最后发展成三通、三交叉、五防的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
东西南北主要干线4条,长4.5里,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还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联村地道;有向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全长约30里,形成了村村相通,四通八达,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网。地道结构复杂,内部建有储粮室、厨房、厕所和战斗人员休息室,设有照 明灯和路标。抗日战争时期,高家庄的民兵和群众们曾经利用这种神秘莫测的地道与日伪军、进行地道战10几次,同时进行伏击、追击战更多, 配合地方武装出村作战50多。其中5次规模较大的地道战,就毙伤敌人200来人。因此,高家庄成为冀中地道战的一面红旗,电影《地道战》中描写很切合当时的实际,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其作战的灵活性,在当时曾经沉重的打击了日本鬼子的扫荡,致使敌人总结出一条,那就是“宁绕黑风口,也不从高家庄走”这句话,说明当时敌人对高家庄地道的恐惧程度。所以当时的高家庄在打击敌人的同时还给大部队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是中国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邢台解放70 周年前夕,邢台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行三人走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将军。 向守志,1917 年出生于四川宣汉,祖籍湖北麻城,1934 年参加革命,历经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时期,驰骋在冀南、太行两大 抗日根据地,曾任129 师386 旅、新四旅771团营长、副团长,太行军区第10 团团长,参加和指挥了解放邢台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旅长、师长,参加了邯郸、豫东、郑州、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等战役战斗。1951 年奉命参加抗美援朝,作为第15 军44 师师长直
接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1954 年回国任军长。1955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六十年代任炮兵副司令员、司令员,是我军二炮导弹部队的奠基人之一。1982 年至1990 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期间,1988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向将军家住南京西路天竺街,这里曾经是国民政府外国领事馆所在地。在绿荫掩映下,一幢民国风格的二层小楼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一行步入会客厅。厅内,光洁明亮,写字台上文房四宝陈设有序,座椅背后墙上方悬挂着一镶框****所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条幅,格外醒目。 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国共两党在南京举行会谈,达成共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定将陕甘宁地区的 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简称八路军)。下辖第115、第120、第129 师3 个师。向老回忆道:“当时我被编入第129 师386 旅771 团,师长是刘伯承,副师长是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后称政委)是张浩。翌年1 月,**接替张浩任129 师政委。”从此,在漫长的战争年代,向守志将军和战友们一直在刘邓首长的指挥下浴血奋战在冀南大地。
向将军接着回忆道:那是1938年6 月,我们771 团奉命东进冀南,与先期到达冀南的徐向前副师长率领的第769 团、689 团以及由陈再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率领的挺进纵队会合。7 月,**政委决定,第771团与几支游击武装合编为“八路军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原“青
纵”司令段海洲仍任司令员,徐深吉任副司令员,李聚奎任政委,第771 团的番号仍保留。随着部队的扩大,8 月份,我被任命为第771 团特务营营长。
善于依托山区、林地游击作战的八路军初到冀南,在一望无际的广袤平原上与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虽然取得一些胜利,但也有许多不适应。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要想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有效的战法就是坚持平原游击战。我们开赴冀南平原前,129 师首长就考虑到在平原开展游击战争。平原没有山怎么办,刘伯承师长说:平原没有山,我们可以造“人山”。这山就是群众,有群众就有山。但是,在平原地区怎样创造“人山”,采取什么办法造“人山”,徐向前副师长认真研究了平原地理、民情,借鉴以前在南方苏区开展武装斗争的经验,撰写并在《群众周刊》上发表了《开展河北的游击战争》一文,阐述了在平原上创造“人山”的战略思想,极大地鼓舞了冀南广大党政军干部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胜利信心,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开展工作和斗争的方向。
向将军说:我对“人山”的军事思想,倍感亲切。因为在过去的战争中,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山区打游击,不仅依靠有利的地形,最主要的是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才有了立足之地。此时脑海里留下的战绩和经验教训,都与“人山”有关。有这样的亲身实践,对**提出的八路军作战原则心领神会,对“人山”军事思想不仅赞同和理解,实践中更是自觉运用。在我印象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凌石屯伏击战和邢台解放战役。
向将军思考了一会儿说:凌石屯伏击战是发生在1939 年9 月,当时我才22 岁,是771 团二营营长。当时我们“青纵”正在邢家湾一带驻防。司令部接连收到侦察员的报告:巨鹿、宁晋、新河的日军正在换防,每天都有满载日军的汽车来往于巨鹿至新河、宁晋之间。有时三辆,有时五辆,载兵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这个情况引起了“青纵”首长的高度重视。几位首长决定抓住这个战机,打一场伏击战。他们让第二团继续留在滏阳河以西活动,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几位首长则率领“青纵”机关、直属队和771 团,东渡滏阳河,进抵巨鹿至新河公路以东的于家庄一带,准备伏击敌人。 经过反复侦察,伏击地点选在巨鹿城北的凌石屯。当时战斗具体部署是:我们二营全部和三营两个连埋伏在公路东侧的东凌石屯村边,担任主要突击任务。三营的另两个连埋伏在公路西侧的西凌石屯村边,准备堵击向西逃窜之敌。第一营埋伏在凌石屯以南约三公里多的张庄,准备阻击从巨鹿城可能出援之敌,并准备歼灭向南逃窜之残敌。 那是9 月15 日凌晨,我们771 团开进凌石屯村。拂晓前,部队按预定计划埋伏就绪。天亮了,村里的老乡来到打谷场准备打谷子。见部队埋伏在谷草堆后面,知道是打伏击,便主动帮助八路军进行伪装。13 时许,隐隐听到南面有汽车马达的声音。团长吴诚忠轻声叮嘱战士们:“准备战斗~”战士们一个个精神振奋,手榴弹拧下了盖子,重机枪压上了子弹带,步枪上了刺刀。
整个战斗只用了1个多小时,缴获重机枪1 挺、轻机枪2 挺、步枪50余支、掷弹筒3 个、弹药1 万余发、战刀3 把,击毁汽车3 辆。歼
灭日军70 余人,俘获日军12 名,除2 名轻伤外,其余都是重伤,当夜死了3 人,7名重伤人员经军医清洗伤口、上药包扎后,换上我军衣服,带上传单、食品,于当天晚上被送回巨鹿城外,让敌人收容,对两名负轻伤的俘虏,经过教育后也释放了。
邢台城是冀南的军事重镇,古称顺德府,位于太行山的东侧,太行军区与冀南军区的结合部,是平汉线上的一个重要车站,也是国民党军进攻华北解放区的必经之路。日本投降后,原驻扎那里的日军已开赴石家庄集结。但附近任县、巨鹿、威县、平乡、广宗等县的汉奸头子,带着他们的伪警备队、伪保安团等土杂武装,都猬集在这里,共达3000 多人。这些家伙的日本主子虽已垮台,但其本质反动,又有新主子做依靠,加之邢台城高3 丈6 尺,四面有三道城墙组成的“瓮城”,护城河两丈多宽,水有一人多深,并布有鹿砦和铁丝网,守敌企图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以等待国民党正规军的到来。对没有重兵器的我军来说,攻城任务艰巨
向将军说:我记得那天是9 月22日,斗志昂扬的我们团指战员抵达邢台城下时,太行六分区的第42 团和冀南军区的部队已经扫清了邢台城敌人的外围据点和四关,将邢台城团团包围起来。在当天举行的研究攻打邢台城的作战会议上,明确我们团从北面攻城,冀南军区的部队从东面、南面攻城,西面则由第42 团负责。这次攻城作战由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和冀南军区第4分区司令员胥光义统一指挥,规定24 日零时发起总攻。为了更好地完成攻城任务,准确地掌握情况,适时进行指挥,我们把团指挥所设在距北门不到100 米的一堵断墙后
面。秦基伟司令员和太行第6专署杜润生专员也都在我们团指挥所,具体指导我们进行攻城的准备和组织。当时,邢台北门有两道城门,敌人在北门的城楼附近部署一个加强连的兵力,配备有轻重机枪,严密地封锁着通向北门的道路。夜间,我们组织侦察了地形和敌情,选择攻击道路,并对攻城战斗进行了认真组织。鉴于护城河宽水深,不易架桥,确定从北门正面实施攻击,由第3 营担任主攻,第1 营在西北角进行辅助攻击,第2 营担任第二梯队。我们当时确定用炸药爆破,以便炸开城门。
9 月23 日晚,我第10 团各营分别进行攻击前的动员,各级干部进行了最后的检查,然后进至进攻出发阵地,隐蔽待命。当晚23 时50 分,由我团第3 营9 连9 班组成爆破组,战士们扛着100 多公斤TNT 炸药,在漆黑的道路上,开始秘密地接近北门。城楼上的敌人发觉后,立即以火力阻拦。我们用机枪掩护,爆破组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迅速接近北门。突击队员们更是密切地注视着爆破组的行动,随时准备发起攻击。不知是炸药的导火索短了,燃烧太快,还是敌人的火力引爆了炸药,突然,“轰”的一声巨响,100 多公斤TNT 炸药爆炸声犹如天崩地裂,把第一道城门炸开了。这100 多公斤TNT 炸药威力实在大,在城楼上担任守备的敌人,有的当场被炸死,有的被震落城墙下,侥幸活着的争相逃命。
爆破成功了~我第10 团3 营吹起了响亮的冲锋号,战士们在一片“冲啊”、“杀啊”的喊声中,冒着滚滚浓烟,迅速向炸开的北门冲击。在城楼上被炸得昏昏沉沉的敌人企图顽抗,当即被我冲上去的战士消
灭。防守第二道城门的敌人见大势已去,纷纷向城内逃窜。为了迅速扩大战果,我们立即调第1 营改从北门入城,并命令担任第二梯队的第2 营加入战斗。各营指战员乘胜追击,首先占领了敌人的指挥部,接着向城内胜利发展,搜索和消灭残敌。我和秦基伟司令员随突击部队进入城内,实施跟进指挥。当我们走进指挥部时,那里的敌人已经逃跑,房子里的电灯虽然还在亮着,但满地都是公文杂物,看得出敌人逃跑时是非常狼狈不堪的。
这时,邢台城东门、南门也被冀南军区部队相继攻破,迅速向城内发展。城内的敌人一部被消灭,大部分涌向西门,企图从西门突围,紧随其后的我10 团和冀南军区的二分区部队尾追不放,西门也被我冀南军区四分区西支队的将士猛攻和堵击。惊慌失措的敌人,几经周折,终于从西南角突围出去,但立即被我前堵后追的部队所包围,在猛烈的火力威慑和“放下武器,缴枪不杀”的政治攻势下,缴械投降。到24 日拂晓,全部解决战斗,守城的敌人全部被消灭。 此时,北起元氏,南至邢台,上百公里的铁路线全部被我军占领,为歼击沿平汉路北犯的国民党军开辟了有力的战场。
在攻打邢台的战斗中,我们俘敌700 余人,缴获各种枪数百支,尤其是缴获了掷弹筒30 余具。在后来的邯郸战役消灭马法五部的战斗中,这些掷弹筒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向将军眼睛有些湿润地回忆道,这次战斗,我们团伤亡不大,但令人痛心的是爆破组的12 名战士在引爆后未能及时撤出,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尸骨也未能保存。刚刚还是龙腾虎跃的革命战士,刹那间,
在我的眼前消失了,距我所在的位置不到60 公尺,至今想起来,仍然感到自责和遗憾~他们为邢台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才是邢台的真正功臣,鲜花应该献给他们。
我们邢台不仅有抗日故事。在我们邢台还有一所最早的抗日大学-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
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是太行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却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岁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敌后总校就设在这里。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1937年初,“红大”随党中央机关迁到延安,更名为抗大,**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席,**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抗大建校之初,**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为了贯彻教育与战争相结合的原则,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晋东南的决定》。7月10日,抗大总校以“八路军第五纵队”番号,在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率领下,告别延安,向敌后根据地挺进。五千抗大师生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越太行,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的25个县,行程1250千米,辗转一年多,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在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对外公开称为“青年抗日联合纵队”。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