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黄景仁杂感赏析》3400字
中西“范畴”概念的比较
汉语言1301 吴潇雨 130302043
摘要:在中国春秋时期,老子就试图以一些对立的范畴来彰显“道”的基本特性。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即是以有无的范畴来揭示道的存在形态。无独有偶,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为了描述建立其形而上学,同样使用了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这些概念是了解其形而上学的关键。《道德经》与《形而上学》中出现的这两种不同的范畴,其有何区别与联系,是研究二者内蕴的一个切入点。
关键词:道、有、无、存在、实体
正文:
一、道不可言
太一生水,水反哺太一。《道德经》中老子的宇宙观形成了一个完满的圆,一切起点都是终点,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这种朴素的宇宙观来源于对于万事万物的细致观察和反复追问。月的盈亏,海的潮汐,草木盛衰,人畜生死。这些无时不刻都在上演的图景,展示的不止是“规律”二字,还有蕴藏在其背后的终极。老子用一个极为简单的字概括了它——“道”。至于道是什么,不可言,因为“道可道,非常道”。此处的不可道,与Hume的怀疑论看起来似乎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样的认为最高的原因和目的不可认识,故而无法形成真正的知识,无法表述出来。
尽管无法表述,老子倒并没有与Hume一样将本体与现象彻底割裂开来,不同于Hume对于知识的怀疑与追问,老子虽然在道德经中也追问过万事万物的原因,思考过这原因从何而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老子这一解释,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宇宙进行整体性把握的尝试。西方经验论者们,尤其是将经验论推到极致的怀疑论者,他们也试图从经验中寻找真正的知识,但是他们并未止步于“已知”,由于他们将“未来”的纳入,致使一切已知的知识的可靠性摇摇欲坠,N件事情有原因,不表示第N+1件有原因。两件发生的事情前后相聚,时空相近,也不能表示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如此一来,经验论就达到了逻辑的终点,却无法形成知识论。
同样以经验作为基础的古代朴素哲学是如何解决这样一个吊诡的问题的呢?老子走的显然是与kant截然不同的道路。硬要说解决,老子的行为似乎更接近于悬搁。他没有试图为“道”限定一个范围,反之,他的工作更像是在不断扩展“道”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他的描述中,“道”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都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也可以被理解为精神性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源。在《解老》中韩非子认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他就是将“道”视为了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生化的最终原因,在这里,韩非子也并没有明确的指出,“道”究竟是物质性或者精神性的。或者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将这一点视为一个问题。
归根结底,对于“道”的描述,在春秋时代几乎没有任何概念性的解释,大家对于“道”的探讨,目的并不在于找出它的意义与概念,而是旨在以一系列对立的范畴来论证“道”作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宇宙观)的中心的合理性。
二 、以“有”“无”为代表的一系列范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是由于有恶存在的缘故。知道善之为善,是由于不善存在的缘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这一系列以“有”“无”作为代表的范畴,具体的体现出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思维,和他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方式。“道”所囊括的事物何其广阔,无所不包,老子正是从这些庞大杂多的现象中,发现了其抽象的一致性。
不单单是老子,早有伏羲,就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象的形式,试图将繁杂的万物规律抽象出来。可见这种正反合的辩证思想,与当时认识世界的古朴的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发展到老子,形成这样一系列完整而融贯的范畴似乎是自然而然的。
“有”和“无”这样一对正反范畴,几乎囊括了现实世界一切元素,这些元素的划分同样建立在这一范畴的基础上。土无疑是有形的,气是无形,而水火游离于有无之间,水更接近于有,而火更接近于无。在观念中使认识到的世界保持一种持续的运动与平衡,是对于古代思想家来说一件十分重要事情,比如说对于各个朝代更迭金木水火土的划分,正是他们试图把握规律证明世界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又始终保持着内在的平衡性的例子。这对范畴不仅在现实世界中起着作用,它同样可以对物质与精神起到概括作用。老子从未试图对“有”或者“无”做任何限定,而是在不断填充扩张这一概念,又或者说,竭力保持这两个词的单纯性,以使其始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如何在保证基础范畴“有无”的基础上,将对于普通事物的解释论证引导到对于道德问题的探讨中去。老子引入了其他几对重要不唯一的范畴,所有与“有无”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范畴都能够被这一思想体系所接纳。同时,正是由于有了“有无”这一对没有感情色彩或情感倾向的范畴作为基底,才能对于“善恶”“美丑”这样的一些范畴跳脱出原有理解的拘囿,产生新的认识。
在近代,对于“丑”的讨论愈演愈烈,人们将“丑”作为审美范畴单独列出,一部分学者认为“丑”在审美活动中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关于“丑”的审美价值,一部分人认为丑是美的对照和衬托,一部分人则认为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丑就不再为丑,而成为美了;还有一部分似乎采取了一种中肯的态度,认为艺术丑是来源于生活的深处,如欧文·斯通在《梵高传》中说:“他终于捕捉到那正在消逝的事物中存在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布拉邦特的农民从此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同时丑常常最能显现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对于这些观点,老子恐怕都很难赞同,他的观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似乎很明确的赞同了“丑是美的对照和衬托”这一观点,然而在我们深入思考“有无”这一对基础范畴之后就会发现,老子是不赞同将对立事物做出高下之分的,恶之为恶,是其固存的内在原因使之呈现为恶的形态,它既不比美低劣,也不是与美遥遥相对,同样更不为人类意志为转移。在现在的语言条件下,我们很难讲这一概念,以一种丝毫不带情感倾向的方式呈现出来,因为我们的语言本身就规
定了这种不平等与偏见。
这一系列辩证范畴,正是中国古代以老子为代表的思想家哲学体系的核心,它们以尽可能大的抽象性试图对于整个世界进行思考与把握,是一项仍然可以不断向前推进的工程。
三、《形而上学》的范畴
Aristotle的形而上学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他习惯将其称之为第一哲学或神学,他认为第一哲学需要把握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之最初原因。”为阐述这“最初原因”,Aristotle也使用了一系列范畴,在他的《范畴篇》中他列举出了十种主要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地、何时、何处、所有、动作、承受”,其中实体是最基本的范畴,其余范畴皆依赖其存在。范畴本身无真假,只有我们用这些范畴去进行判断时,才会有真实和虚假。例如:“吴潇雨是女孩子”是一个真实判断,“吴潇雨是仙女”则是一个虚假判断。
可见,Aristotle虽然也是在回答“最初原因”“世界本原”的问题,但他的切入点与老子的方式完全不同。尽管二者都是通过从具体中抽象出来这一途径,但老子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整体的宇宙观,自上而下的把握世界,以理论重新解释实践。而Aristotle则是自下而上,将“实体”这一基本范畴分为“第一实体”“是其所是”“普遍”“种”,并认为“存在”一词可用于断言任何一种东西:所有事物都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Aristotle表示:“存在有多种意义,但全部都和一个本原相关。因为事物被说成是存在,有些由于是实体,有些事实体的属性,有些事达到实体的途径,有些是实体的能力。非存在也是非存在的存在”他似乎旨在以being来代指存在与虚空,即虚空也是一种存在。这样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不断上溯,以追求最初原因的方式,关键就在于这些基本范畴的确立。《形而上学》中“实体”的范畴与《道德经》中“有无”的范畴,正是中西宇宙观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李国山:《欧美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年
刘成纪:《中国艺术批评通史 先秦两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5年 叶朗:《美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
王太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商务印书馆 1986年
作文二:《黄景仁六首诗赏析》9000字
感旧四首(其一)黄景仁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两当轩集》中,有不少缠绵悱恻的情诗,《感旧四首》是其中最早的作品。据黄逸之《黄仲则年谱》,这四首七律作于乾隆三十年(1765),是仲则自述在宜兴氿里读书时的一段恋爱经历,其时,仅十七岁。至于诗人所恋者究属何人,则已难于详考了。
诗的首联写诗人与那位女郎的初次会面。“年时”,犹言当年或那时。“流霞”,指美酒,语出《抱朴子·祛惑》:“仙人但以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诗人对初次会面时交杯狂饮的情景记得十分牢固,以致在二十七岁所写的《绮怀》诗中,犹深情地回忆:“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试想,十多年过去了,可是当时所饮的那杯酒仍醉在心头,不曾消除,可见那酒味是何等浓烈,那情谊是何等真挚啊!顺便提一句,有人据首句“青楼”二字,便认定诗人所恋者为青楼妓女,其实,“大道青楼”乃化用曹子建《美女篇》“青楼临大道,高门结重关”之句,谓伊人深闭重楼之上,难以相见,但两情相遇,终得一晤,“望不遮”三字,曲曲传出此意,李义山《无题》诗中所谓“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是也。
颔联写两人的定情相爱。“同心结”,又名“同心方胜”,是一种用锦带打成菱形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以象征男女间的相爱。梁武帝《有所思》诗云:“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亦此意也。“解语花”,是唐玄宗称誉杨贵妃之语(见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这里用以比喻伊人的美丽多情。此二句写得艳丽而不淫靡,流美而极含蕴。试比较仲则另一首小令:“一抹蓬松香鬋,绣带绾春深浅。忽地转星眸,因甚红潮晕脸?不见,不见,日上珠帘一线?”(《如梦令》)“一抹”二句,即诗中所谓“风前带是同心结”;“忽地”二句,即诗中“杯底人如解语花”之意。
颈联写别后之怅惘。“下杜城”与“上阑门”均是地名,在长安的西郊,诗人借以代指与伊人相携共游之所。“南北路”,见出相隔之迢遥与踪迹之难寻,晏殊所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是也。“去来车”,见出期待之殷切与失望之频繁,温庭筠所谓“过尽千帆皆不是”(《梦江南》),柳永所谓“误几回、天际识孤舟”(《八声甘州》),均此意也,只不过彼舟此车而已。
尾联紧承五六两句,写别后追忆之深。“匆匆觉得扬州梦”,化用杜牧《遗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表面看来,是对情场生涯的忏悔,实际上乃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喟叹。盖相见无由,只能寄托于梦,然而短梦难凭,匆匆便醒,怎不令诗人枨触无端?当年的杜牧,虽“落魄江湖”,犹有长达十年之久的好梦,而诗人之梦,却“匆匆觉得”,岂不更为可悲!“检点闲愁在鬓华”,是自伤老大之辞。诗人《秋兴》诗序中说:“昔潘黄门以三十二见二毛,为赋秋兴。余则二十有三耳,临风揽鉴,已复种种。早凋如此,其何以堪?”既然他二十三岁已白发种种,那么十七岁时两鬓微斑,则完全可能,可知“闲愁在鬓华”云云,并非无病呻吟。值得注意的是,此句不仅是写实,也暗用了《古诗十九首》中“思君令人老”之意,说明诗人之所以两鬓花白,正是由于苦思伊人之故。
此诗前四句是写相见时的欢愉,后四句是写分别后的惆怅,以当时之乐,衬今日之悲,前后对比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中间两联,一承一转,不仅针线细密,而且含蓄蕴藉,颇见诗人匠心。(熊盛元)
感旧四首(其二) ?黄景仁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此诗的意脉与前一首遥遥相通。“宿酲”二字,既绾合前首“醉流霞”与“杯底”,又承接“匆匆觉得扬州梦”一句,有峰断云连之妙。
首联是倒装错综句式,按正常语序,应是:窗前的啼鹃又声声把我从宿酲中唤起,似乎在催我归去。这两句从字面来看,是化用韩愈《赠同游》“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之句,实际上也暗含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之意。自一别之后,伊人踪迹杳然,只有梦中才能一晤,然而啼鹃无情,偏唤梦醒,怎不令诗人倍觉烦恼?诗中着一“又”字,可见鹃催梦醒已非一次。更何况杜鹃催归之日,正是春色将阑之时,岂不更使诗人平添一段烦恼?值得玩味的是“尚宿酲”三字,“酲”者,因酒醉而神志不清之谓也。诗人梦醒之后,而酒意犹未全消,神志仍然痴迷,是因为昨夜喝酒太多?还是因为在梦中又与伊人一道共“醉流霞”?也许二者兼而有之吧?
颔联二句是慨叹旧日之盟誓犹在,而此时之心境全非。“丹青”,指丹砂和青艧,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其色不易褪去,所以常用来比喻坚贞不渝的盟约。阮籍《咏怀》中所谓“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即是此意。“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时著名的辞赋家,因其曾以琴声挑逗卓文君,故用以自比。“丹青旧誓相如札”,意谓我们当时信誓旦旦的盟约还留存在书札之中。“禅榻”,指和尚坐禅的床榻。杜牧《醉后题僧院》诗云:“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仲则借用此典,乃是状写此时独处的索寞惆怅之情,并非真的悟出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禅理。就其结构来看,此句既遥承前首“匆匆觉得扬州梦”之句,又为下文的“回首三生”与“细逐空香”埋下伏笔。
颈联乃刻骨情语,写得极为凄苦。“别后相思空一水”,化用《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与《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句意,其苦涩之况味,与李义山“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庶几相近。“重来回首已三生”,意境大似义山“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所谓“三生”,指前生、今生和来生,系佛家用语。仲则自知今生已无缘与伊人相会,故只好寄望于来生,如此凄厉之句,读来真令人悲痛欲绝。《两当轩集》中,与此相类的怨断之音甚多,如“三生难化心成石,九死空尝胆作丸”(《感旧四首》)、“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绮怀》)……无怪乎洪亮吉会把他比作“咽露秋虫,舞风病鹤”(《北江诗话》)了。
尾联紧承“重来”一句,谓当时幽会处的云阶月地依然如故,但伊人已去,只余一片空香,供我细逐追寻而已。“云阶月地”,指笼罩在彩云明月下的幽阶,东坡所谓“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是也。“空香”,指缥缈不定、若有若无的香味。佛家认为,一切香气,终归虚无,故曰“空香”。仲则借用此辞,比喻伊人当年的芗泽。盖伊人已去,其音容笑貌依稀宛在,一如散发在空际的余香,飘忽不定,瞻焉在前,忽而在后也。“细逐空香百遍行”,是一种幻觉描写,表面看来,似乎无理可喻,其实正是诗人神魂痴迷的绝妙写照。非深于情者,不能有此幻觉;非擅写情者,不能得此妙句。仲则《丑奴儿慢·春日》词中,亦写幻觉,可与此同参:“徘徊花下,分明认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粘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学相思。”
仲则之诗,大体充满一种抑郁的情调。他在《杂感》诗中曾这样表现他的文艺主张:“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并在诗后自注云:“或戒以吟苦非福,谢之而已。”在仲则看来,诗乃是诗人的不平之鸣,就像春鸟秋虫一样,要唱出自己内心的悲哀。这首诗完全体现了仲则的这一文艺主张。有趣的是,法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诗歌的目的在于发泄“人生苦恼”,任何“美”都会“有不幸在其中”,而“忧郁”则是“美的最灿烂出色的伴侣。”(转引自陈慧《论西方现代派文学及其他》)波德莱尔也擅写幻觉,倘若他读过仲则之诗,一定会把仲则引为同调的。(熊盛元)
感旧四首(其三) ?黄景仁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在前首诗的结尾,诗人写道:“细逐空香百遍行”。在那飘忽不定的“空香”之中,伊人的倩影已仿佛出现在诗人的眼前,诗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喃喃地对她说:“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你切莫在临行时频频地念叨我啊!也切莫再为我哭泣,致使斑斑的湘妃竹上又添上了新的泪痕,诗人是不说自己的忆念之切,泪水之多,却劝对方不要念叨自己,无须泪水汍澜,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痴情呼告,直可惊泣神鬼,感发风云矣!尤堪寻味者,“念”已“频”矣,偏云“遮莫”;“泪”已“涴”矣,偏又曰“留”,遂使诗句更多一番曲折,别饶一番情致。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这两句乃是诗人对“她”的内心披露:你大概是因为怨我像湖州刺史杜牧一样没有立下坚约,才被迫嫁人吧?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该把我当成陌路之人呀!“刺史”,指杜牧,他在湖州时,曾与一女相恋,坚定十年之后迎娶。后任湖州刺史时,寻访此女,方知她已嫁人生子。因赋诗一首:“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吹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萧郎”,泛指为女子所恋的男子。崔郊《赠婢诗》:“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仲则用此二典,似乎是自责当时盟约不坚,又似乎是嗔怪伊人对己薄情,但前首诗中,明明有“丹青旧誓相如札”之句,怎能说“刺史无坚约”?这首诗中,明明有“遮莫临行念我频”之劝,她岂会视我“作路人”?可见此二句实是对封建礼教的咒詈,包含着一种万劫不复的怨悱。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此二句是仲则诗中最出色的幻觉描写。“彩云”一词,在古人的笔下,常是美丽女子的象征。李白“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宫中行乐词》)、晏小山“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可证。诗人望着冉冉欲飞的彩云,眼前似乎幻出伊人轻盈的体态,“疑”字极妙,既点出“望里彩云”是一种幻觉,又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企盼与痴迷。“愁边春水”,暗融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句意,但比原句更为凝练、含蓄。“故”者,故意也。春水流动,已使人生愁,而春水更不饶人,故意漾起粼粼绿波,搅乱诗人本难平静的心澜,这对诗人来说,岂不更是“献愁供恨”么?可见诗中的“春水”,并非单纯的比喻,而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象征,它象征着潜藏在诗人心灵隐秘处的欲望,这种欲望因“望里彩云”而触发,可惜的是,这种欲望遭到现实环境的压抑,根本不可能付诸实现,此仲则所以有“愁边”之叹也。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现代派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有“水里的死亡”之句,也是以水象征情欲,艾氏不可能读过仲则此诗,而构思却如此相似,可见中西文心大可沟通。
最后两句点明自己悲伤的原因:心中的伊人已入侯门,纵有珊瑚百尺,珍珠千斛,也难换取她未嫁之身了。“罗敷”,是古时对美女的通称。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孔雀东南飞》:“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仲则借以指代伊人。这两句是让步句式,此种句式,一般都用“纵”字关联,如“纵有花枝如画里,看花不似少年情”(程立本《题梨花图》)、“如今纵有相逢处,不是桃花是绿阴”(赵师秀《采药径》)、“黄金纵买长门赋,逝水终残太液波”(邬佐卿《宫词》)……仲则所以不用关联词语,一来是想加强语势,二来是避免句式与颔联重复,倘改作“纵然留得珠千斛”或“纵然百尺珊瑚在”,则不仅强调的语气减弱,而且句式也嫌板滞矣。(熊盛元)
感旧四首(其四) 黄景仁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讵有青乌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感旧四首》是组诗。这种形式贵在潜气内转,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是也。即以此诗开头“从此音尘各悄然”为例,它不仅紧承第三首的结尾,而且远承第二首的“别后相思空一水”与第一首“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结构如此细密,诚令人惊叹。刘勰云:“若夫绝笔断章,譬乘舟之振楫;会词切理,如引轡以挥鞭。克终底绩,寄深写远”(《文心雕龙·附会》),此之谓也。
“从此音尘各悄然”,写的是人各一方的怅惘。昔韦庄《荷叶杯》词云:“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现在,伊人已非“罗敷未嫁身”,而是“侯门一入深似海”,自然也是“相见更无因”了。“春山如黛草如烟”,又转写幻觉。伊人既不可见,只有怅然凝望。那远处隐约的春山,似乎幻出她青春的眉黛;那远粘天际的芳草,漠漠如烟,似乎幻出当日云烟般的情事。然而,这一切的幻境,非但不能慰藉诗人孤苦的情怀,反而使他更添一段忧愁。他想起李义山“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代赠》)和李后主“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之类的诗句,不禁更觉凄迷。
“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颔联二句融情入景,景中含情。“吴苑”,古诗中多用来代指苏州,那里当时他当年与伊人幽会之地。“邮亭”,犹言驿站或旅舍,暗示诗人已在旅途之中,与第二首“啼鹃催去又声声”呼应。时间的递换,地点的转移,于此透露消息,此乃诗人文心细密之处,不可轻轻放过。三更雨声,频频入耳,诗人之彻夜不眠可知。风雨无情,鲜花不知凋残几许,诗人为此而伤心流泪,真个是“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了。身置吴苑,已不胜愁;及至邮亭,更添离恨,想起陶谷《风光好》中“好姻缘,恶姻缘,只得邮亭一夜眠”及周清真《大酺》中“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之句,不禁倍觉凄清矣。这二句写雨中情怀,把无尽的相思融入迷蒙的雨中,意向流美,情韵俱佳,堪称绝妙佳句。
“讵有青乌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颈联二句是流水对,语气前后贯通,笔致圆融流走。“讵有”,犹言岂有或哪有。“青乌”,即青鸟,相传是西王母的使者(见《山海经》郭璞注)。诗中为牵就平仄,故易鸟为乌。就意脉看,此句遥承首句之“音尘各悄然”。“锦瑟”,语本李义山《锦瑟》诗。仲则所谓“聊将锦瑟记流年”者,即义山诗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之意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哪会有西王母的青鸟为我传递别后的诗句?只能姑且凭李商隐的《锦瑟》诗记录已经流逝的华年。诗中“讵”、“聊”二字,相互推挽,使两句气脉相连,此诚虚词之妙用也。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尾联二句,设想将来重会时情景。“脱便”,犹言倘使。“微之”,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字。元稹曾作《会真记》传奇,记张生与崔莺莺的相恋经过。张生中举后遗弃莺莺,莺莺亦改适他人,后来张生过其居,莺莺潜寄一诗云:“自从消瘦减容光,百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仲则借用此典,以比况自己与伊人的一段情史,并推想他日即便重逢,也无法再续旧缘,只能百转千回,枉自嗟叹而已。一般来说,在推想将来时,总希望能有好的结局。可是,仲则却不然,可见他此时失望的情绪已到了极点。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是仲则《绮怀》中的两句诗,也可以说是《感旧四首》的基调。这四首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缠绵的思绪和宛转的情怀。这是一种古老的题材,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六朝民歌,以至唐诗、宋词、元曲,名篇佳什已不计其数。倘无真挚的情感与超人的才思,是绝不可能再出新意了。可贵的是,仲则以他细腻的笔触,蘸着他的血泪,写出了丝毫不比前人逊色的爱情诗篇。仲则在爱情上失败了,但他的创作却获得成功。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希望发生此类悲惨的情事;但文学的宝库里,却不可没有此类缠绵的诗篇。仲则何以会在创作上获得成功?这当然与他超人的才气分不开,但最关键的是,他是用自己的泪,自己的血,乃至自己整个的生命去写诗。朱石君《念奴娇·题黄仲则词后》中说:“感慨凄凉,尽平生、呕出一腔心血。”我以为,这就是仲则诗何以能感发人心的真正原因。(熊盛元)
山房夜雨 ?黄景仁
山鬼带雨啼,饥鼯背灯立。
推窗见孤竹,如人向我揖。
静听千岩松,风声苦于泣。
仲则之诗,往往采用“理智的交融”的表现手法。所谓“理智的交融”,是一种“超出正常的情感、理性之外的内心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主体与对象完全融合在一起。”(彼得·琼斯《意象派诗选》)。这首诗很能体现这个特色:六句诗中,每句都有一个独特的物,物与物之间,构成独立的景,景中又寄寓着诗人的情,形成一种特有的意象:物——景——情。雨中的山鬼、背灯的饥鼯这两个物体,构成凄迷之景,显得诗人的寂寞之情;窗外的孤竹、室内的诗人这两个实体,构成挺拔之景,体现诗人的孤傲之情;岩上的群松、松间的寒风这两种实物,构成萧飒之景,表现诗人的凄苦之情。这六种物、三幅景,又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更增添一种迷惘之情,从而构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意象。
由黄仲则的这首诗,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美国意象派诗人杜利脱尔的《奥利特》:“翻腾吧,大海——/翻腾起尖尖的松针,/把你巨大的松针/倾泻在我们的岩石上,/把你的绿扔在我们的身上,/用你池水似的杉覆盖着我们。”大海即松林,松林即大海,诗人融化在那一片神秘的绿中,这与黄仲则融化在那一片迷蒙烟雨中的意象不是极为相似么?
这种“理智的交融”手法,溯其源流,当来自李贺与李商隐。先看李贺的《秋来》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此诗,写得“鬼”气幢幢,特别是“衰灯”与“雨冷”二句,前者以络纬的啼声,比成织布的杼声,以“啼”字绾连,而不作理性的说明;后者不说书客凭吊鬼魂,却反过来说“香魂吊书客”,意象阴冷肃杀,色彩昏黯冷艳。仲则诗中“山鬼带雨啼,饥鼯背灯立”二句,显然受了李贺的影响,但情感是凄迷的,不像李贺那样凄厉;虽然也出现了“鬼”字,但并不像昌谷那样阴冷,使人毛骨悚然。再看李商隐的《楚宫》:“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玉谿生此诗同样也受到李贺的影响,也以“鬼”来渲染迷离怅惘之情,但境界似比李贺更茫远。就这一点来说,仲则似乎更接近义山。不过仲则诗中的物象是两两对举,与玉谿“枫树”一联表现手法相似,而不同玉谿“湘波”、“楚厉”两句的层进和补充。总之,仲则继承了李贺与李商隐的表现手法,但又有所变化,就“物——景——情”三者的浑然一体,似乎比昌谷、玉谿更加成功。
一般来说,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诗歌,其主旨往往难以把握。仲则此诗的主旨究竟何在?我以为把握它的关键是“推窗见孤竹,如人向我揖”两句。“孤竹,竹特生者”(参见《周礼·春宫》注)。山中之竹本来很多,但在诗人眼里,却只有一竿孤零零的竹子,这不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么?仲则长期寄人篱下,壮志难酬,他希图自立,像窗外的孤竹那样,直节凌云。他也许由此联想到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的“耻食周粟”,而自己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依人幕下,因而在恍惚间产生一种“如人向我揖”的幻觉。这种幻觉,既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凄苦,同时也体现了他孤傲耿介的性格。(熊盛元)
都门秋思四首(其四) ?黄景仁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髮,半甑尘凝病妇炊。
为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都门秋思》作于乾隆四十二年(1799年)秋,仲则时年二十九岁。全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仲则之诗一般不爱用典,以白描见长。而此诗却几乎句句用典,风格近乎杜甫。首句叹息自己置身京都茫茫人海之中,落魄失意,空有绝妙文章,却无人赏识。“侧身”,可见其在京都的行动不如意。“栖迟”,语出《诗经·陈门·衡风》:“衡门之下,可见栖迟”,本为游息之意,引申为漂泊失意,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即此意也。仲则用“栖迟”一词,既有落拓失意的感慨,又有甘于贫贱的自慰。“色丝”代指文章绝妙,典出《世说·捷语》:“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句中着一“浪”字(“浪”意为空自、徒然),寄慨深沉,大有杜甫“文章憎命达”的意味。
颔联紧承“浪说文章擅色丝”一句,进一步申说文章之无用。马卿,指西汉的司马相如,他字长卿,故称。据相传为西汉司马相如所作的《长门赋》载:“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秋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仲则以司马相如自况,当年的马卿一篇《长门赋》,价值百金,而自己虽“擅色丝”,却无人赏识。“谁买赋”,这一诘问,实包含无限的辛酸和激愤。何武,字君公,西汉时蜀郡郫县人。《汉书·何武王嘉师丹传》:“……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何)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事,召见武等于宣室。……以褒为待诏,武等赐帛罢。”仲则借用此典以指自己向清高帝献诗事。在写此诗的头一年四月,乾隆皇帝因平定四川两金川回京,途径天津,各地士子进献诗赋,仲则献《平金川铙歌十章》及《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等诗,评为二等,赐缎二匹,充武英殿书签官。“漫称诗”的“漫”,意为徒然、枉然,其中既有对文章无用的慨叹,更有对自己献诗之举的追悔,太史公《报任安书》中所谓“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是也。
颈联遥承第一句“侧身人海叹栖迟”,慨叹自己零落栖迟,偃蹇失意,以致累及老母和爱妻。“一梳”句是说老母。“霜”字既点明时令正值秋日,同时又喻指母亲头发之白。“半甑”句是说爱妻。“甑”是古代做饭的瓦器。《后汉书·独行列传》说范冉家贫,人称“甑中生尘范史云”。这两句练字精警,对仗工整,写出了仲则对母亲与妻子的挚爱与愧疚。按正常顺序,此二句应该是“慈亲梳发秋霜冷,病夫持炊甑尘凝”,但如果真这样写,则不仅对仗不工,平仄不调,而且句法也显得稚嫩了。
尾联收束全诗。曹操《短歌行》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之句,是用乌鹊绕树比喻贤士择主。仲则翻用此典,意思是说,既然我寄迹京都,栖迟零落,文章既不见赏,家眷又难供养,那么我又何必留恋京阙呢?由此看来,“天寒休傍最高枝”实含有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意思。
纵观全诗,风格沉郁,用典虽多,但并不晦涩。特别是颈联的炼字锻句,颇见功力。翁方纲称仲则诗“沉郁清壮,铿锵出金石,试摘其一二语,可通风云而泣鬼神”(《悔存诗钞序》),良非虚誉。(熊盛元)
作文三:《夜雨黄景仁翻译(最新版)》17600字
夜雨黄景仁翻译
夜雨黄景仁翻译
。
夜雨黄景仁翻译篇一《经典绮怀十六首?十五原文翻译及赏析_黄景仁简介》 绮怀十六首?十五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原文: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678910 很 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黄景仁 黄景仁 (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 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6.D7.(1)精锐的部队都在长江以北,柴克宏所率领的只有数千名疲弱的士兵,枢密副使李征古供给的兵器、铠甲都是朽坏不锋利的。(关键词 “羸卒数千”定语后置;“羸”;“给”;“朽钝”各1分,大意2分) (2)有人说,当初柴克宏的母亲自己上表章称她的儿子可以担任大将,李征古压制柴克宏。(关键词“自表”;“抑”各1分,大意2分) 8.颔联运用对比手法(2分),把久旱逢雨后为农人感到的喜悦与害怕雨后道路泥泞为自己寄信的人难以到来的担忧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当时的矛盾心情。(3分) 9.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开头两句表达孤寂之情和对亲友深深的思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愉,反衬今夜的孤寂和不能回家的无奈。(3分)而黄景仁的这首《夜雨》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夜雨的喜爱,又有漂泊在外的孤独、书信受阻的担忧、生计没有着落的痛苦,还有深切的思乡念家之情。(3分) 10.(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参考译文】 柴克宏的父亲柴再用,侍奉吴主有功劳,官至德胜军节度使。柴克宏因为父亲的庇荫担任郎将,曾经担任宣州巡检使一职。他刚到那里时,城墙倒塌,护城河淤塞,当地官吏说,自从田頵、王茂章、李遇相继叛乱,就没有敢(在这里)担任守备的人了。柴克宏嘻嘻地笑着说:“难道有这样的事情吗~”“柴克宏于是大力修缮。后来吴越
敌军到来,全城依赖这得以保全。(柴克宏)多次升迁后担任泗州刺史,后辞官回乡担任龙武军都虞候。他喜好施舍,不治理产业,因此家里常常穷到一无所有;然而他本性豪放,下棋喝酒,依然如故。 当时元宗自认为是唐的后人,想要谋划攻取中原,恢复旧业,群臣大多说大话,来迎合皇上的意思,只有柴克宏一个人从不提及军队打仗的事,别人也不认为他了解军事,因此没有被贬职。一段时间后,他出京担任抚州刺史。当时淮南正陷入战乱,吴越敌军窥探时机来侵略,柴克宏于是请求效命沙场。元宗嘉奖他,授予他右卫将军一职,派遣他和右卫将军、袁州刺史陆孟俊一同解救常州。精锐的部队都在长江以北,柴克宏所率领的只有数千名疲弱的士兵,枢密副使李征古供给的兵器、铠甲都是朽坏不锋利的。柴克宏对李征古说:“士卒已经不是训练有素的了,如果得到坚固而锐利的兵器尚且可以用,为什么你所给的都是这样的东西,”李征古对他侮辱谩骂,见到的人都很愤怒。柴克宏知道李征古是狂妄之人,不值得和他争辩是非,安适自在,不为所动。柴克宏到了润州,李征古到底不高兴,上报皇上召回柴克宏,让神武卫统军朱匡业代替他。只有燕王弘冀认为柴克宏可以被任用,最终派遣他去常州。 柴克宏派遣军队到达常州,李征古仍然派遣使者催促他回去。柴克宏说:“我不久就能攻破敌军,你是在做什么,一定是奸人~”命令斩杀使者。使者说:“我是接受李枢密的命令来的。”柴克宏说:“李枢密来了,我也要杀了他~”于是斩杀了使者来示众。然后率领军队进发,在常州大败吴越军队,斩杀万人,俘获数十名将领。自保大元年以来,边界战争大兴,打败敌人的功劳没有超过柴克宏的。朝廷授予他奉化军节度使一职。他又上奏章请求援助寿春,走到泰兴时,伤口溃烂,几天后就去世了,国人没有不心痛惋惜的。谥号是“威烈”。有人说,当初柴克宏的母亲自己上表章称她的儿子可以担任大将,李征古压制柴克宏。柴克宏的母亲又说柴克宏有他父亲的风范,如果不能胜任,愿意没为奴婢或加刑戮,元宗才任用他。等到李征古被诛杀,朝廷下诏书揭露其罪行,也把他羞辱柴克宏的言论作为诈伪之言。 夜雨黄景仁翻译篇三《2016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语文试题》 2016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语文 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自唐代兴起,至宋世获得发展并呈显赫之势。元廷虽支持书院,却进行政策规划而使之官学化。明代初期,朝廷重学兴教,以科举选士,而以讲学为主要内容的书院则仅仅维系而已;到中后叶,书院才振兴繁盛起来。为什么明代中后叶书院会再度辉煌呢, 明代中叶以来,由于科举与官学的一体化,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官方哲学蜕变为士子敲开科举之门的砖块,人们奔竞于科举仕途而变得不择手段,诚所谓?率天下而为利欲所迷之童子,学问由此而衰,心术由此而坏?。而且,公然卖官的纳粟之例一开,?使天下以贷为贤,士风日陋?,愈益不可收拾。这说明官学教育的失败,同时也提出重建新的理论以维系日益涣散、败坏之人心的任务。同南宋乾淳之际的理学大师一样,以王阳明、湛若水为代表的杰出思想家出而批判、解构官方哲学,并从此入手,承担起建构新理论、重振纲常以维系人心的艰巨使命。 王阳明认为,在程朱理学普及,尤其是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人人必读官方教科书的同时,理学的精粹之处就已被淹没了,完全成了拘缚人们思想的僵死教条,而且程朱理学本身?言之太详,析之太精?,势必造成?章绘句琢?,以至废弃圣人之学的局面。此外,他在镇压统治阶级内部宁王朱辰濠叛乱及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和农民起义即所谓?破山中贼?的实践中,深切感受到程朱理学的繁琐、无用,凭此而欲?破心中贼?委实不易。因此,阳明以?破心中贼?为目标,创建起以?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为主要内容的心学思想体系。与之同时,陈献章的得意弟子湛若水,指出朱熹的《大学章句》只可用于科举考试,而不足以作为修身指南。他修正、发展师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命题。主张动静、心事合一,承时随地去发现?本心?、践履?天理?。尽管王、湛之说在表述方法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如阳明所说,二者乃?殊途同归?,亦如若水所说是?皆圣贤宗旨也?。正是经过他们的大力提倡,心学蔚然成潮。 正德年间开始形成的王、湛心学所以能发展成为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广泛的思潮,是与其与书院活动一体化分不开的。阳明、若水都把书院作为宣传自己学术思想的重要阵地,并都在书院讲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学术主张和思想体系。书院与学术思想互为表里、一体发展:新的理论在书院中崛起,新崛起的理论又有力推动
着书院勃兴,这和数百年间南宋书院与朱熹、陆九渊之学一体发展的情形颇为仿佛。 明代书院的辉煌局面主要是由王、湛后学在嘉靖薮、隆庆之际营造的。兹试以阳明后学为例略予阐述:王阳明殁后,各地王门弟子或建书院、或立祠宇、或创精舍、或办讲会,皆以传播、弘扬师说为己任。所在书院数不胜数,此外,阳明弟子中有不乐仕进,一生讲学传道于下者,如钱德洪?在野三十年,无日不讲学?,他们的努力使王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当然,阳明弟子中也有位至公卿,讲学倡导于上者,如徐阶在嘉靖、隆庆之际执政朝廷。这又使王学及传播王学的书院获得了广泛而崇高的社会声誉。正是这些王门弟子和再传弟子的努力,将王学和书院一起推向发展的高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代兴起的书院,至宋代获得了发展并呈显赫之势,这和南宋乾淳之际理学的发展有关。 B(元代统治者对书院有了政策性的规划,使之官学化。这种对书院的支持行为,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C(明代初期,朝廷重学兴教,以科举选士,但是书院的主要内容只是讲学。这导致书院仅能维系。 D(明代中叶以来,官学教育失败,王阳明、湛若水等思想家承担起建构新理论,重振纲常的使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普及的同时,其精粹之处也被淹没,而程朱理学本身“言之太 详,析之太精”也导致圣人之学废弃。 B(王阳明认识到程朱理学的繁琐、无用,是其在镇压宁王朱辰濠叛乱及东南地区少数民 族的农民起义等实践中得出的。 C(王阳明、湛若水二者之说的思想实质是一致的,“殊途同归”,“皆圣贤宗旨”,只是在表 述方法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D(王、湛心学在正德年间开始形成,其借助书院活动而得到发展,最终成为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广泛的思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一个时代“率天下而为利益所迷.“士风日陋”之时,就需耍思想家们构建新的理论了。 B(宋明两代书院辉煌时,书院与学术思想互为表里、一体发展:新的理论在书院中崛.起,又推动着书院勃兴。 C(王阳明心学被推向发展高潮,主要是靠王阳明在朝中做高官的弟子如徐阶等讲学倡导于上。 D(在嘉靖、隆庆之际明代书院出现辉煌局面,固然是时代发展使然,但也与王、
湛后学的共同努力分不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小题3分)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 焉,未详孰是。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及周文 讨悦,宁与李弼来归。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及梁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 魏战于芒山。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十六年,拜大将军。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军。(( 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薨于同州。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 刺史,谥曰昭。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勣。及生子,亲属皆请为嗣。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及宁薨,勣袭爵。 周文: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其子建北周,追谥曰文皇帝。豆卢宁时为西魏、北周将领。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 平凉川,相与肄射, B(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 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C(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 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D(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 平凉川,相与肄射,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赐姓:古代天
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 示褒宠。 B(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 :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 国、践帝等等。 C(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谓天子死 为“崩”;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D(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 假 节、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豆卢宁少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 俊美,擅于骑射。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B. 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 帝西迁,被连续加封,以后又因辅从、征战、御敌、迎降、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 出征。在同州去世。 D(豆卢宁仁厚重情,不以亲疏论人。他不同意亲属更换继承人的建议。亲子出生后仍把 养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死后养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2)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 夜雨 黄景仁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8(诗的颔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与李商隐《夜雨寄北》相比,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 句: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
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 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 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乙 选考题(三、四大题选做一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西伯利亚的温暖 冯有才 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猜测: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 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托可可夫斯基努力睁开眼,看见卡尔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日记本放到卡尔的手上,对卡尔说,你会懂得的。 卡尔接过日记本,托可可夫斯基便闭上了眼睛。卡尔迅速把日记本放进了衣服里,闻声而来的工友也走进了木屋。托可可夫斯基的妻子哭诉:凌晨,托可可夫斯基出门小便。天快亮的时候,她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于是马上去找,结果刚出门,就看见了躺在门口的血迹斑斑的丈夫。她知道,丈夫是因为仇恨被人打伤的,凶手一定
是这一千多名工人中的某一个。 卡尔和工友们埋葬了托可可夫斯基,小心地翻开日记本,卡尔的心一阵阵刺痛。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一定会死了,因为是托可可夫斯基知道他患了肺炎后,让装运木材的火车把他送到了城里医治。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卡尔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托可可夫斯基在那一刻,看见了好几名子弹已经推上枪膛准备枪杀卡尔的士兵。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这一千多名伐木工人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冬宫在几天前就下了命令要处决他们。 如果托可可夫斯基不死,这里就不会混乱,工人们也就没有办法趁乱逃走。 除了卡尔,没有人知道托可可夫斯基是自杀的。卡尔把战争结束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工人们一阵沸腾,欢呼雀跃,瞬间便冲破了伐木场看守士兵的警戒,跑进了丛林深处。 卡尔并没有跑,而是走进了托可可夫斯基的小屋。他知道,从他得到日记本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为这对可怜的母子承担起责任。 后来,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卡尔把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给他们传阅。他们都选择了留下,在林场新建了许多小屋,建筑小屋所用的木材,都是托可可夫斯基提前囤积的。这一切,似乎都在托可可夫斯基的预料之中。 冬天的西伯利亚,仍有一个温暖的小村落,村子的名字叫做托可可夫斯基村。村民们是那些伐木工人的后代,村子中还有一本族谱——那是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 日记本的扉页,是卡尔临终前一年写的一句话:只要有爱,再冷的地方,也会有温暖的 时 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代兴起的书院,至宋代获得了发展并呈显赫之势,这和南宋乾淳之际理学的发展有关。 B(元代统治者对书院有了政策性的规划,使之官学化。这种对书院的支持行为,促进了书 院的发展。 C(明代初期,朝廷重学兴教,以科举选士,但是书院的主要内容只是讲学。这导致书院仅 能维系。 D(明代中叶以来,官学教育失败,王阳明、湛若水等思想家承担起建构新理论,重振纲常 的使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普及的同时,其精粹之处也被淹没,而程朱理学本身“言之太 详,析之太精”也导致圣人之学废弃。 B(王阳明认识到程朱理学的繁琐、无用,是其在镇压宁王朱
辰濠叛乱及东南地区少数民 族的农民起义等实践中得出的。 C(王阳明、湛若水二者之说的思想实质是一致的,“殊途同归”,“皆圣贤宗旨”,只是在表 述方法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D(王、湛心学在正德年间开始形成,其借助书院活动而得到发展,最终成为在社会生活 中影响广泛的思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一个时代“率天下而为利益所迷.“士风日陋”之时,就需耍思想家们构建新的理论了。 B(宋明两代书院辉煌时,书院与学术思想互为表里、一体发展:新的理论在书院中崛. 起,又推动着书院勃兴。 C(王阳明心学被推向发展高潮,主要是靠王阳明在朝中做高官的弟子如徐阶等讲学倡导于上。 D(在嘉靖、隆庆之际明代书院出现辉煌局面,固然是时代发展使然,但也与王、湛后学的共同努力分不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小题3分)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 焉,未详孰是。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及周文 讨悦,宁与李弼来归。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及梁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 魏战于芒山。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十六年,拜大将军。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军。(( 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薨于同州。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 刺史,谥曰昭。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勣。
及生子,亲属皆请为嗣。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及宁薨,勣袭爵。 周文: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杀孝 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其子建北周,追谥曰文皇帝。豆卢宁时为西魏、北周将领。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 平凉川,相与肄射, B(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 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C(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 于平凉川,相与肄射, D(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 平凉川,相与肄射,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 示褒宠。 B(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 :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 国、践帝等等。 C(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谓天子死 为“崩”;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D(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 假 节、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 令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豆卢宁少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 俊美,擅于骑射。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 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B. 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 帝西迁,被连续加封,以后又因辅从、征战、御敌、迎降、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 出征。在同州去世。 D(豆卢宁仁厚重情,不以亲疏论人。他不同意亲属更换继承人的建议。亲子出生后仍把 养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死后养子继承
了他的爵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2)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 夜雨 黄景仁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 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8(诗的颔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与李商隐《夜雨寄北》相比,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 句: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 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 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乙 选考题(三、四大题选做一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西伯利亚的温暖 冯有才 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猜测: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 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
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托可可夫斯基努力睁开眼,看见卡尔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日记本放到卡尔的手上,对卡尔说,你会懂得的。 卡尔接过日记本,托可可夫斯基便闭上了眼睛。卡尔迅速把日记本放进了衣服里,闻声而来的工友也走进了木屋。托可可夫斯基的妻子哭诉:凌晨,托可可夫斯基出门小便。天快亮的时候,她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于是马上去找,结果刚出门,就看见了躺在门口的血迹斑斑的丈夫。她知道,丈夫是因为仇恨被人打伤的,凶手一定是这一千多名工人中的某一个。 卡尔和工友们埋葬了托可可夫斯基,小心地翻开日记本,卡尔的心一阵阵刺痛。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一定会死了,因为是托可可夫斯基知道他患了肺炎后,让装运木材的火车把他送到了城里医治。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卡尔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托可可夫斯基在那一刻,看见了好几名子弹已经推上枪膛准备枪杀卡尔的士兵。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这一千多名伐木工人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冬宫在几天前就下了命令要处决他们。 如果托可可夫斯基不死,这里就不会混乱,工人们也就没有办法趁乱逃走。 除了卡尔,没有人知道托可可夫斯基是自杀的。卡尔把战争结束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工人们一阵沸腾,欢呼雀跃,瞬间便冲破了伐木场看守士兵的警戒,跑进了丛林深处。 卡尔并没有跑,而是走进了托可可夫斯基的小屋。他知道,从他得到日记本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为这对可怜的母子承担起责任。 后来,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卡尔把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给他们传阅。他们都选择了留下,在林场新建了许多小屋,建筑小屋所用的木材,都是托可可夫斯基提前囤积的。这一切,似乎都在托可可夫斯基的预料之中。 冬天的西伯利亚,仍有一个温暖的小村落,村子的名字叫做托可可夫斯
基村。村民们是那些伐木工人的后代,村子中还有一本族谱——那是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 日记本的扉页,是卡尔临终前一年写的一句话:只要有爱,再冷的地方,也会有温暖的 时 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代兴起的书院,至宋代获得了发展并呈显赫之势,这和南宋乾淳之际理学的发展有关。 B(元代统治者对书院有了政策性的规划,使之官学化。这种对书院的支持行为,促进了书院的发 展。 C(明代初期,朝廷重学兴教,以科举选士,但是书院的主要内容只是讲学。这导致书院仅能维系。 D(明代中叶以来,官学教育失败,王阳明、湛若水等思想家承担起建构新理论,重振纲常的使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普及的同时,其精粹之处也被淹没,而程朱理学本身“言之太详,析之 太精”也导致圣人之学废弃。 B(王阳明认识到程朱理学的繁琐、无用,是其在镇压宁王朱辰濠叛乱及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农民 起义等实践中得出的。 C(王阳明、湛若水二者之说的思想实质是一致的,“殊途同归”,“皆圣贤宗旨”,只是在表 述方法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D(王、湛心学在正德年间开始形成,其借助书院活动而得到发展,最终成为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广 泛的思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一个时代“率天下而为利益所迷.“士风日陋”之时,就需耍思想家们构建新的理论了。 B(宋明两代书院辉煌时,书院与学术思想互为表里、一体发展:新的理论在书院中崛.起,又推动 着书院勃兴。 C(王阳明心学被推向发展高潮,主要是靠王阳明在朝中做高官的弟子如徐阶等讲学倡导于上。 D(在嘉靖、隆庆之际明代书院出现辉煌局面,固然是时代发展使然,但也与王、湛后学的共同努力分不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小题3分)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 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魏永安中以
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及周文 讨悦,宁与李弼来归。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及梁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芒山。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十六年,拜大将军。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军。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 一千户,收其租赋。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薨于同州。赠太保、十州( 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昭。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勣。及生子,亲属皆请为嗣。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及宁薨,勣袭爵。 周文: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其子建北周,追谥曰文皇帝。豆卢宁时为西魏、北周将领。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 相与肄射, B(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 于平凉 川,相与肄射, C(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 于平凉 川,相与肄射, D(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 相与肄射,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 :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 帝等等。 C(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谓天子死为“崩”; 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
庶人曰“死”。 D(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 假节、使 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豆卢宁少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 于骑射。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B. 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 帝西迁, 被连续加封,以后又因辅从、征战、御敌、迎降、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出征。在 同州去世。 D(豆卢宁仁厚重情,不以亲疏论人。他不同意亲属更换继承人的建议。亲子出生后仍把养子当作 自己的继承人。死后养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2)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 夜雨 黄景仁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8(诗的颔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与李商隐《夜雨寄北》相比,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 句: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 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 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乙 选考题(三、四大题选做一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西伯利亚的温暖 冯有才 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猜测: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 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托可可夫斯基努力睁开眼,看见卡尔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日记本放到卡尔的手上,对卡尔说,你会懂得的。 卡尔接过日记本,托可可夫斯基便闭上了眼睛。卡尔迅速把日记本放进了衣服里,闻声而来的工友也走进了木屋。托可可夫斯基的妻子哭诉:凌晨,托可可夫斯基出门小便。天快亮的时候,她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于是马上去找,结果刚出门,就看见了躺在门口的血迹斑斑的丈夫。她知道,丈夫是因为仇恨被人打伤的,凶手一定是这一千多名工人中的某一个。 卡尔和工友们埋葬了托可可夫斯基,小心地翻开日记本,卡尔的心一阵阵刺痛。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一定会死了,因为是托可可夫斯基知道他患了肺炎后,让装运木材的火车把他送到了城里医治。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卡尔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托可可夫斯基在
那一刻,看见了好几名子弹已经推上枪膛准备枪杀卡尔的士兵。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这一千多名伐木工人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冬宫在几天前就下了命令要处决他们。 如果托可可夫斯基不死,这里就不会混乱,工人们也就没有办法趁乱逃走。 除了卡尔,没有人知道托可可夫斯基是自杀的。卡尔把战争结束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工人们一阵沸腾,欢呼雀跃,瞬间便冲破了伐木场看守士兵的警戒,跑进了丛林深处。 卡尔并没有跑,而是走进了托可可夫斯基的小屋。他知道,从他得到日记本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为这对可怜的母子承担起责任。 后来,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卡尔把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给他们传阅。他们都选择了留下,在林场新建了许多小屋,建筑小屋所用的木材,都是托可可夫斯基提前囤积的。这一切,似乎都在托可可夫斯基的预料之中。 冬天的西伯利亚,仍有一个温暖的小村落,村子的名字叫做托可可夫斯基村。村民们是那些伐木工人的后代,村子中还有一本族谱——那是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 日记本的扉页,是卡尔临终前一年写的一句话:只要有爱,再冷的地方,也会有温暖的时 刻~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叙述了西伯利亚林场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为了挽救一千多名工人的生命,不怕别人误解, 不惜牺牲生命的传奇故事,讴歌了可可夫斯基人性的光辉。 B(主人公托可可夫斯基在得知战争结束后,害怕不明真相的工人报复自己,所以对待工人们的态 度也有所收敛。 C(卡尔开始对托可可夫斯基充满仇恨,当了解真相后,不但留下来照顾其遗孀和孩子,而且找回 逃走的工人,建立以“托可可夫斯基”为名的村庄来纪念他。 D(本文语言妙趣横生,情节跌宕,前半部分写托可可夫斯基虐待工人遭仇恨,后半部分用日记本 揭开真相,构思巧妙,欲扬先抑。 E(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国,它告诉我们:爱是人世间温暖的源泉,她能够抵 御所有的寒冷与伤害。 (小说中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托可可夫斯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这篇小说设计了托可可夫斯基自杀的情节,对这一情节有人同,也有人不同,你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回忆傅斯年先生二三事 何兆武 ??五四?运动时,傅斯年先生还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就表现了他那深厚的学养和卓越的领导、组织才能。当时他所主编的《新潮》杂志,蔚为?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它正式揭开了我国由传统大踏步而又不可逆转地进入近代化在思想上和文化上的序幕,其历史意义恰相当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傅斯年的名字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五四?运动中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 ??五四?以后,傅斯年先生去德国留学,受到当时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以史料翔实、考订精赅为其特色。回国后,傅斯年先生在北大任教,提出了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口号,这条路线曾受到不少人的非难。不过,傅先生的本意似乎并非就是历史学止步于史料,而是主张历史学应该由史料出发,也就是说,没有材料就谈不到历史研究。这和他的老师和终生挚友胡适先生的?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是一脉相通的。他一系列的主要名文如《性命古训辨证》《夷夏东西说》等,奠定了他在史学界的声誉和地位。中央研究院成立后,即由傅先生出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历史学与语言学合在一起,亦足以见傅先生学术路线与德国学派的渊源。 ?傅先生是第一个认真地把心理分析引入到史学研究的人。历史归根结底乃是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归根结底乃是通过心理的这一环节。一般的历史学家们看问题往往只停留在社会分析的层次上,而绝少论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心灵深处,所以往往是未达一间而功亏一篑。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写到反叛的时候,往往会提到反叛者最后是由于?内不自安?而终于谋反。反叛是有野心的一面,但也有其内心受迫而扭曲的一面。这就更深一层地触及到了当事者的内心或灵魂深处,而比单纯地论述背景与客观形势要更深一步。 ?抗日战争后期,国内矛盾已日益突出,国民参政会遂组织了一个延安访问团,团员似是六位参政员,有傅斯年和黄炎培在内。在延安,**与访问团成员逐一谈过话,他与傅先生在?五四?时期当属旧识,大概也称道了傅先生在?五四?时期的功绩,所以傅先生就自称:?我们当日不过是陈胜、吴广而已。? ?抗日战争结束后,北大校长蒋梦麟去重庆做官,校长由胡适继任。因胡适当时在美国,未能速返,在胡适回国以前,校长由傅先生代理。是年十二月一日西南联大学生因
反对内战举行集会,遭到国民党当局镇压,打死四人,造成惨案,由此爆发了?一二一?运动。傅先生遂由重庆来昆明处理学潮。他慰问学生,见到了学生代表时说,你们就是我的子女,打死我的子女我不能答应。一时曾博得不少同学们的认同。但是傅先生当时的基本立足点却是无法认同学生的民主运动的,所以,不久他也和其他几位老师一样和大多数同学的主流拉开了距离。 ?抗战期间政府迁到重庆后,傅先生以参政员的身份曾在会上猛烈地抨击孔、宋豪门,博得了?大炮?的声誉,为一时物望所归。胡适回国任校长后,傅先生回南京史语所,当时战局动荡、经济崩溃,傅斯年在题为《论豪门资本之必须铲除》的文章中尖锐指出:?今天的官僚资本当然推孔宋两家?,?古人说‘化家为国’,现在是‘化国为家?’,?他(宋子文)的作风是极其蛮横,把天下人分为二类,非奴才即敌人?。在如此猛烈的大炮轰鸣声中,**又一次请傅先生吃饭,傅斯年毫不客气地对**说:?宋与国人全体为敌,此为政治主要僵局之一。?接着又在《世纪评论》上发表题为《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的文章,各地报刊立即纷纷转载,轰动全国。在列举宋子文的各种胡作非为后,他说:?我真愤慨极了,一如当年我在参政会要与孔祥熙在法院见面一样,国家吃不消他(宋子文)了,人民吃不消他了,他真该走了,不走一切垮了。当然有人欢迎他或孔祥熙在位,以便政府快垮。‘我们是救火的人,不是乘火打劫的人’,我们要求他快走。?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宋子文只好黯然下台~
作文四:《别老母 黄景仁_ 别老母赏析》1400字
别老母 黄景仁_ 别老母赏析 别老母 黄景仁,七言绝句,是作者表达自己对于离开母亲的难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感情~本文由快车教育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别老母 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翻译: 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叙,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作品背景: 作者天赋极高,十六岁时应府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中秀才,但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和母亲一起过着孤苦的生活。加之考举人不中,仕途无望,所以在二十三岁时,不得不外出游幕谋生,《别老母》诗,就是在这种境遇下写的。作品赏析: 诗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但因为是游幕谋生,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说河梁去。 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 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著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 这种情感的磨难,
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凄楚难熬。 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风雪夜”则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了。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 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别老母》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作者资料阅读: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17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均未得中。公元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黄景仁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公元1775年(乾隆四十年)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 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33岁时,游西安,为陕西巡抚毕沅所推重,援例为县丞,未补官而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其
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以上这篇别老母 黄景仁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快车教育~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作文五:《黄景仁《别老母》原文、译文、赏析》1000字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释
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叙,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赏析
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但因为是游幕谋生,(游幕是指旧时知识分子离开本乡到外地寻求教学或投向官府求职)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说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著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凄楚难熬。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风雪夜”则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了。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别老母》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鉴赏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用情极深,无论是缠绵悱恻抑或是抑塞愤慨之情,都写得深入沉挚,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其次是语言清切,他善用白描,诗中扫尽浮泛陈旧之词,语语真切,而且一种清新迥拔之气,凌然纸上。其三是音调极佳,作者诗音调和内容紧密配合,悠扬激楚,也特别动人。 要离家远去的作者是站在老母亲的角度上来写这首诗,抒对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作者。
作文六:《别老母翻译赏析_作者黄景仁》1000字
作者为清代文学家黄景仁。其诗词全文如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
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别老母翻译赏析_作者黄景仁。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叙,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鉴赏]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用情极深,无论是缠绵悱恻抑或是抑塞愤慨之情,都写得深入沉挚,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其次是语言清切,他善用白描,诗中扫尽浮泛陈旧之词,语语真切,而且一种清新迥拔之气,凌然纸上。其三是音调极佳,作者诗音调和内容紧密配合,悠扬激楚,也特别动人。 要离家远去的作者是站在老母亲的角度上来写这首诗,抒对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作者。
诗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但因为是游幕谋生,(游幕是指旧时知识分子离开本乡到外地寻求教学或投向官府求职)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说河梁去。别老母翻译赏析_作者黄景仁。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著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凄楚难熬。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风雪夜”则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了。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作文七:《惨遭生活不幸发出不平呐喊——黄景仁《杂感》赏析》1200字
惨遭生活不幸 发出不平呐喊
——黄景仁《杂感》赏析
黑龙江 闫 涛
杂 感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赏析:黄景仁多次应试都不中,所以心中极其不平。他愤世嫉俗,而又倔强不屈,这首诗写出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
首联写到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开篇两句诗人就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足见其坎坷与不平。开篇就奠定了本诗凄凉而忧愁的抒情基调。可是这种处境,自己又得怎样去面对呢?只能不停地作诗,只有作诗才能够让自己得到慰藉。漫漫长夜,他难以入眠,只能通过作诗将自己心中的压抑与悲愤之情倾诉,诗成了他倾诉的对象。这一联揭示了诗人科场失利的现状,揭示了自己不平则鸣的原因,让读者对他产生了不少的理解与同情。
颔联写到自己像风中的蓬草一样飘荡,顿时升起了一种悲伤之气,沾泥的柳絮无法再随风飘荡,只能过着漂泊不定的落魄生活,很难再有好的名声。在这一联中,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没有直接写自己,而是通过写风蓬和泥絮的
状况,进而写自己的惨状。这种手法给人一种真实之感。此外,这两句还使用了对偶的修辞,将诗人的悲惨处境描绘得淋漓尽致。此刻,诗人慷慨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
颈联写到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在这里,诗人对尘世里人们的状况进行了描写: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感情,在你落魄的时候,人们投向你的必定是冷言冷语。这里就让自己的惨状达到了极点,诗人将自己悲惨的处境一点一点地描写,一点一点地加深,使读者对他的遭遇能够深入了解。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百无一用是书生。对于一个苦读诗书的人来说,这是何等的侮辱。自己除了读诗作诗之外,还能够做什么呢?
尾联写到,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兆,春天的鸟和秋天的虫在独自地发着响声。在这里,诗人写出了自己不会因别人的白眼与劝阻而有所改变,体现了诗人的一种执着与倔强。整首诗都笼罩着一层乌云,直到最后一句,我们才看到一点希望。虽然人生坎坷,可是最害怕的就是没有激情与斗志。好在诗人还能够坚守,即使没有结果,可是坚守的过程也是一种美,
也是一种成功。
练习题:1. 首句“仙佛茫茫两未成”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此诗题为“杂感”,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 诗人以学道学佛均一事无成来比喻科场失利,这也是诗人一生落魄的写照。这句诗统领全诗,所有的悲愤都因此而来,是诗人不平则鸣的原因。
2.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首联写自己科场失利,揭示不平的原因,抒发了愤世嫉俗之情。中间两联写到他的不平之气,又写到对
世人的评价,抒发了自怨自艾之情。尾联写到自己不为别人而改变,又足见其坚守与不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铁力市一中)
经典一字诗
秋江垂钓图(佚名)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杆头一只钩。一水一拍似一唱,一翁独钓一江秋。
69
作文八:《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夜雨黄景仁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1000字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夜雨黄景仁潇潇冷雨
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文后各题。
夜 雨
黄景仁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1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8(诗歌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9(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8(颔联用了对比手法~把久旱逢雨后为农人感到喜悦与害怕雨后道路泥泞可能阻挡寄信人到来的担忧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当时的矛盾心情。
9(全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夜雨的喜爱~又有书信受阻的担忧~有漂泊的孤独~又有生计没有着落的痛苦~还有深切的思乡念亲之情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夜雨黄景仁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诗人漂泊在外~夜
1 / 3
晚~窗外下起了凄冷的雨~诗人百感交集。他既为久旱逢雨农人可以耕作喜悦~又为雨后道路泥泞寄信人不能到来而担心。他想到物价要涨~而自己的生计还没有着落~不免内心伤感。岁暮天寒~心情也随之而变得更加凄凉~自己漂泊他乡不免产生了思乡念家之情。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夜雨黄景仁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夜雨》开头渲染了孤寂清冷的氛围~“百感”引出下文。颔联既表达了久旱逢雨的欣喜~也表达了对大雨带来不便的担忧。颈联写雨声变希~猜测可能下雪了~担忧薪柴涨价~生计无着落。尾联“柴门寒”“倍思亲”与出了漂泊之苦~思乡之切。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
2 / 3
诗句。此题注意诗人漂泊在外~夜晚~窗外下起了凄冷的雨~诗人百感交集。他既为久旱逢雨农人可以耕作喜悦~又为雨后道路泥泞寄信人不能到来而担心。
3 / 3
作文九:《黄景仁:别老母》1100字
《别老母》
作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翻译:
把帷帐撩起,
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
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
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叙,
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
不禁令人兴叹:
养子又有何用呢?
倒不如没有啊。
赏析:
诗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但因为是游幕谋生,(游幕是指旧时知识分子离开本乡到外地寻求教学或投向官府求职)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说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着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凄楚难熬。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风雪夜”则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了。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别老母》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用情极深,无论是缠绵悱恻抑或是抑塞愤慨之情,都写得深入沉挚,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其次是语言清切,他善用白描,诗中扫尽浮泛陈旧之词,语语真切,而且一种清新迥拔之气,凌然纸上。其三是音调极佳,作者诗音调和内容紧密配合,悠扬激楚,也特别动人。要离家远去的作者是站在老母亲的角度上来写这首诗,抒对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作者。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全集
作文十:《黄景仁《竹眠词》》22700字
黄景仁《竹眠词》
黄景仁:
[公元一七四九年至一七八三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四岁丧父,家贫力学。十六岁参加常州府童子试获第一名秀才。然“生于盛世运偏消”,时乖命蹇,落拓平生,年仅三十五岁就贫病以终。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竹眠词》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减字木兰花八首]
一肩行李,依旧租船来咏史。四顾无人,君忆玄晖我忆君。○江山如此,博得青莲心肯死。怀古悠然,雁叫芦花水拍天。
千年风叶,四面秋声声摵摵。窈窈冥冥,如此林岚大有人。○一株枯树,是我十年吟断处。展卷沉吟,触起闻鸡五夜心。
露浓烟重,一阵衣香何处送。倚遍回廊,九曲栏杆九曲肠。○去年今夕,木犀花底曾相识。此夜花前,只有清光似去年。
相思谁说,水晶帘外朦胧月。憎煞婵娟,偏对楼头作意圆。○绮窗人静,露寒今夜无人问。廿四桥头,一曲箫声何处楼。
乱山无数,试问春归归底处?天际鹅毛,一发钱塘暮雨潮。○雨来江市,黯黯半天云挂地。白鹭飞还,片片轻舟尽落帆。
雨颠风驶,催得梅如金弹子。小摘吴娘,未忍沾牙只嗅香。○懊侬情绪,怕唱方回肠断句。半晌徘徊,闻道湖州刺使来。
彩云成队,众里横波偏不奈。昨夜窗前,掩袖迴灯剧可怜。○新词解读,谁道吴儿心似木。笑杀儿曹,只爱当筵脱锦袍。
芰房含雨,冷落相怜心最苦。纸阁薰炉,一幅春风鬓影图。○别筵易醉,酒绿灯红都是泪。雪压鞭梢,回指胡同第七条。
[忆余杭]
录曲红槛欹断沼,拨刺游鳞窥梦悄。披衣四听砉无声,长夜可怜清。○愁中心似阑中月,一片模糊难摆脱。冷风吹越入云端,连月不教看。
[大有]
破帽尖风,逗窗斜月,耐十分、秋枕寒悄。数征期、重阳节候将到。夜长自拥芦花被,共四壁、冷蛩都觉。几处水上楼台,一天雁声笼罩。○狂踪迹,空自笑。洚水任漂流,土人争诮。来往江潭,回首惊魂堪吊。闻说故园霜菊,疏篱畔、数枝斜靠。还忆煞、岁岁花前,个人清妙。
[丑奴儿慢]
日日登楼,一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徘徊花下,分明认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粘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贫也乐]
一匹马,千金买,邯郸少年有声价。唱龙沙,拍胡笳,吾曹健儿不听筝琵琶。○汉家边衅今朝始,去去同生复同死。天苍苍,野茫茫,一片秦时明月挂边墙。
[虞美人五首]
绣罢频呵拈线手,昨夜交完九。问春何处最多些?只在浅斟低唱那人家。○半枝嫩柳当窗放,偷得新眉样。晚霞一抹影池塘,那有者般颜色做衣裳?
吴淞江上行人去,细雨征帆惊。此时无限是离心,却似五湖烟水万重深。○鸱夷一舸今何处?
徙倚烟花暮。消沉吴苑太匆匆,只在前溪一曲棹歌中。
昨夜博簺今宵弈,曲院云屏隔。月明犹界粉窗梅,只此春宵一局不须催。○金枰碎玉敲还寂,觅个中心劫。心知负了晕红腮,忽地笑拈双子倩郎猜。
连晨骤暖春衣脱,一雨寒几雪。举杯长笑问天公,作尽炎凉何必在春风。○晚来孤馆苔痕闭,冷冷清清地。小窗破纸本无多,吹过廿番花信更如何?
枝头桃柳春将闹,趁此抽身早。今宵有梦待寻君,只恐花前消尽更无魂。○黄昏庭院谁相问,一次伤春信。冷风飘动五更愁,化作半轮残月挂罗浮。
[绮罗香]
何处狮儿。半空飞下,横惹江东多事。霜骤金戈,开出千年佳丽。渡永嘉、杂沓名流,实锺阜、绵延王气。到如今、一半兴亡,南飞乌鹊尚记否。○
莫问临春结绮。共澄心百尺,一样南内。回首新亭,消得几行清泪。叹曲里锦样家山,禁几回、北兵飞至。只添他、来往词人,多少沧桑意。
[临江仙]
三载红桥旧路,轻尘暗换年华。依然灯火照香车,玉箫吹子夜,明月在谁家?○几度青衫泪湿,重来破帽檐斜。殢人风景又天涯。垂杨空系马,流水有归鸦。
[满江红十首]
酒渴香消,梦汝在、意钱庭院。依旧是、春潮生颊,露桃如面。病后腰成花一捻,别来泪缴珠千串。诉侯门、多少苦和辛,红妆贱。○鸾掩镜,蝉分钿,南去鹊,西飞雁。叹崔郊戎昱,千秋空羡。二月竹枝辞峡恨,三更柘舞临湘怨。梦回时、斜月满关山,无人见。
老子当年,曾几醉、南楼夜月。但惨淡、狮儿霸气,断戈沈戟。一片武昌秋柳绿,三更鹄渚寒涛急。问扁舟、谁叫落梅风,声声笛。○高宴会,西园集,狂啸傲,南州客。向残山剩水,射棚行炙。安乐宫门无片瓦,吕蒙城畔余残堞。想先生、凭弔日登临,悲秋极。
鄂国王孙,认一片、精忠余烈。想当日、偏师背水,旌旗猎猎。帐外涛冲猿鹤警。军中夜竛鱼龙寂。到而今、急雨打空江,犹呜咽。○沈不尽,横江铁,烧不断,临江壁。尽茫茫古意,乱填胸臆。十载雄名留幕府,兴酣如此方摇笔。把新诗、点杂旧江山,都生色。
仆本狂奴,频掩卷,壮怀陡发。翘首处、大江西上,暮云明灭。楼上有人题健句,郢中自古生词客。算浮生、何日驾扁舟,冲双屐?○高吟罢,鸡声歇。独酌倦,残釭没。忽天风吹梦,长鲸喷雪。下界霜钟催去急,倒看万顷苹洲白。蓦惊回、风雪锁严城,空凄切。
蒜岭西头,曾醉过、几场明月。屈指算、经年抱恙,三秋作客。白浪驱人贫有效,西风劖梦愁无迹。到江山、胜处忽悲来,头堪白。○万里下,岷峨雪,千古泻,英雄血。只茫茫人海,无聊之极。二十年来堪悔事,一声山寺霜钟歇。问南徐、风景近何如?归来说。
何物书生,曾跃马、炎天雪窖。认家世、过江棨戟,文章忠孝。蕉鹿几番惊往事,关山若个常年少。更飘零、一梦落青楼,从头觉。○湘月落,青猿笑,楚天阔,哀鸿叫。把离骚痛读,千秋同调。好赋十年留恨别,雄心独夜归屠钓。订他时、书卷换渔簑,吴淞棹。
伯也无年,把草草、江东付尔。不数载、西连北拒,公然帝矣。彼国有人难迳度,诸君为将偏廿死。只几封、降表落中原,生平恥。○垂珠冕,翘华履,睛点碧,髯掀紫。问生儿谁道,不应如是。半壁江山成夜火,一生事业凭春水。小朝廷、血食尚千秋,谁能此?
大袖疏襟,凭管领、秣陵秋色。省古貌、鬚髯尺五,羲皇標格。三径只馀犹子守,半生悔作诸侯客。检青箱、和笑唤孙前,经横膝。○淮水上,丝歌咽,冶城畔,车尘热。住繁华窟里,寂寥扬宅。肯读便成佳子弟,看山可放闲踪迹。待他年、风景按图中,来寻觅。
浪得松名,借片瓦、托根而已。也只伴、墙萧城草,一般生理。余气惯催金碧换,劫灰不共鸳鸯死。博词人、争咏昔邪房,香生齿。○鸱吻畔,鱼鳞里,连断藓,交丛杞。怪宫空寝坏,尔曹偏喜。似有客楼新雨绿,更无僧寺斜阳紫。怕深宵、发屋走妖狐,齐飞起。
静念平生,忽不乐、投杯而起。无因泻、长江万斛,剖胸一洗。识路漫夸孤竹马,问名久似
辽东家。道飞扬、跋扈欲何如,穷杀尔。○裈中虱,真堪耻,车中妇,伊谁使?向青山恸哭,只应情死。斫地莫哀终有别,问天不应无如已。且浮生、花月醉千场,吾行矣。
[昭君怨二首]
一自护花消瘦,病过折绵时候。春去已天边,又今年。○拥住薄衾如水,守得篆灰心死。帘动有谁来?是风开。
门外月明如昼,窗内一灯如豆。何物影空梁,水云光。○忽听远钟微度,又被晓风约住。此际恼闲情,是浮名。
[抛毬乐]
蓦然沈睡惊醒,一岁今又。听纷纷、试庚传胜,尘容难耐,闲情非旧。有无限、好景低徊,伴只向、蒲园消受。可赠二竖寻人,搀著吟魔,按住呼卢手。叹眼前、儿女背人贪长祝,来富贵、於吾何有?强起捧金卮,挥泪眼、含笑为亲寿。幸妆成椎髻、操作前来,梁鸿有妇。○去岁一叶扁舟,正此日、襥被潇湘口。楚巫喧,蛮鼓赛,对景几回首?败蘀惊风,今日团圞岂偶。也被似水流光,似梦前程,愁酿成哀丑。任飞扬跋扈,鸢肩火色,流连落拓,妇人醇酒。且莫负名山,论事业、尚有今而后。问春到谁边,门前冻柳。
[沁园春十首]
君来维扬,我来毗陵,相逢古吴。正水搓鸭绿,刚摇画艇,瓮浮蚁白,饱贮金壶。柳结同心,花开异地,红烛题诗兴有无?君须饮,看吴宫走鹿,越榭啼鸟。○青衫失路唏嘘,剩词客、江东老鹧鸪。叹絮虽泥染,因风思起,灰非心死,向暖还苏。帐底清歌,樽前白发,醉矣还教红袖扶。明朝事,且归须缓缓,唱莫乌乌。
苍苍者天,生我何为?令人慨慷。叹其年难及,丁时已过,一寒至此,辛味都尝。似水才名,如烟好梦,断尽黄齑苦笋肠。临风叹,只六旬老母,苦节宜偿。○男儿堕地堪伤,怪二十、何来镜里霜?况笑人寂寂,邓曾拜衮,所居赫赫,周已称郎。寿岂人争,才非尔福,天意兼之忌酒狂。当杯想,想五湖三亩,是我行藏。
有客朝来,兴发沧洲,飘然一航。问四明嶪嶪,故山无恙,姚江淼淼,此水何长?古有狂奴,后来狂客,揖让其间总不妨。君休笑,算几人到此,煞费商量。○鳯池夺我庸伤,有浦上、秋风旧草堂。况传家易在,翻而再注,故侯瓜好,熟矣堪尝。其果行耶,乐宁有是,只惜苍生望一场。披图羡,羡名山岁月,到手差强。
袅若轻烟,疾若惊鸿,噫嘻怪哉。正幽幽咽咽,鸱啼古屋,凄凄楚楚,月冷窗梅。几载相思,连宵入梦,今夜铜镮风动开。闻说道,有千重巨浪,万顷惊雷。○如今雨打风吹,只一点、残灯未死灰。倘飘零重诉,卿应有恨,蛟龙未醒,仆愿相随。去是何心,归还底处,鹤唳横空到枕来。高楼外,有荒鸡喔喔,戍鼓哀哀。
为问司勋,谁家楼也,而汝题诗。算吾宗老辈,子安去久,玉京旧侣,叔玮来迟。今日我游,因薄谴看,城郭人民半是非。还闻说,又吴宫楚馆,电卷星移。○千年谪仙又去,空传语、天上相思。望三湘七泽,无边水气,荆门郢树,一片斜晖。只有此楼,常不改与,江汉茫茫无尽期。归与好,把落梅短笛,鹤背横吹。
刻石鼓诗,勒燕然铭,姑从缓图。向蜼彝寏豆,寻些事业,铜斑玉血,垦出膏腴。莫恤讥弹,何妨篆刻,世上由来几壮夫。人间事,被几番钟鼎,换尽虫鱼。○一言翁定葫芦,肯为试、劖天妙手无。问书同雅点,姓名谁识,文惟酱覆,印信何须。我为翁言,翁诚许我,我当灵威赤虎符。臂此去,辟山精跳啸,路鬼揶揄。
读万卷书,从十年征,归来策勋。有闻名破胆,白狼青徼,望风稽颡,僰女髯君。黔蜀烽销,西南堠一,脱剑仍归鹓鹭群。承明暇,拉一时燕许,置酒论文。○长安车马纷纷,只左拥、尊彝右典坟。算才还得福,文昌司命,知能兼勇,司马行军。绝域功名,熙朝柱石,天下苍生望雨云。书生意,感牛心分炙,白练题裙。
久客京华,落拓无成,咍吁暮朝。叹名场已醒,梦中蕉鹿,酒徒难觅,市上荆高。冰柱如山,
雪花比席,昨夜征衣换浊醪。尘土外,但西山一角,冷翠迢迢。○朝来寒竟须消,怪贱子、何当折柬招。却几层幕底,歌圆似豆,一重门外,风利于刀。顾曲心情,当场意气,今日逢公颇自豪。明朝事,任纥千雀冻,鹖量虫号。
十叶高悬,一痕斜漾,惯趁行船。过绿芜野岸,还争燕掠,白蘋深港,不碍鸥眠,最好夕阳低映处,待楷遍、秋江一幅笺。轻移去,怕风花易卸,水叶当偏。○江楼有人徙倚,看不定、槛外帘前。更遥黏夜火,闪波如电,背飞落月,贴草疑烟。长是送君南浦后,与销剩、离魂共黯然。相思梦,愿从伊飘去,落向郎边。
有客长安,西笑多时,今方作装。向邯郸古道,访平原客,丛台落日,弔武灵王。暇即登楼,豪宜置酒,城上千山走太行。清狂甚,唤娃赢挟瑟,一代名倡。○奸雄已事堪伤,七十二、遗坟蔓草荒。笑此曹作计,将毋佼佹,五侪弔古,倍觉苍凉。此去关河,大都辽廊,匹马嘶风度浊漳。凭君去,问仙翁一枕,可熟黄梁。
[酷相思]
犹记去年寒食暮,曾共约、桃根渡。算花落花开今又度。人去也、春何处?春去也、人何处?○如此凄凉风更雨,便去也、还须住。待觅遍天涯芳草路。小舟也、山无数,小楼也、山无数。
[凤凰台上忆吹箫三首]
来是何心,去耶真幻,为他放下帘钩。算珠浦初孕,岚黛旋收。略似一湾新月,初生也、即使难留。惆怅处、红茵绣褓,触眼成愁。○休休。西风又起,早一叶梧桐,吹下高楼。莫听箫午夜,挑断银篝。摆脱红尘浩劫,彭殇尽、一样荒丘。休频忆、经春鹤梦,总付悠悠。 试望平原,悲哉气也,人间无处宜秋。被几番哀乐,白了人头。休道虎头燕颔,谁曾望、万里封侯。空惹下、一天憔悴,半世恩仇。○漂流。殊自悼尔,叹人皆欲杀,我定何忧。只风声鹤唳,听也都愁。堪笑百年终尽,瀛州远、大乐难求。聊自广、逍遥齐物,随化悠悠。 天上团圞,人间离别,一般徙倚长桥。讵填成乌鹊,直凭魂销。似有语声天半,翘首风、双袖齐招。招手处、九天咳唾,别泪同抛。○停桡。风雨聚,乍骗来人穴,不辨呼号。似尾生柱朽,豫让声消。岁岁半车旧例,为征人、移在今朝。犹隐隐、数声珍重,飘落云宵。
[兰陵王]
清光足,却似君才万斛。把琴樽、挈下扁舟,拂袖凌空入空廓。一更天似沐,两桨乱冲寒玉。展眼处、枯木苍葭,古意茫茫堕高阁。○殷勤杯共属,叹锦瑟年华,几时堪复?姮娥此景休相促。待五岳游过,九州阅遍,者回携手白云宿,禽鱼共征逐。○灭烛,溯寒渌。渐铁笛将残,葛衣嫌薄。一声归橹空林角。倘此间无尔,今宵少仆。城南明月,可也凄惨孤独。
[蝶恋花八首]
记得去年寒食暮,细马轻衫,花里扬鞭去。一路楼头招袖语,银筝弹遍萧郎句。○三五冰轮檐际吐,为问惊乌,今夜栖何处?两地相思无一语,燕南赵北多红树。
几度针诗愁共寄,望断楼头,不见双双鲤。常是故人书一纸,手香三载留怀里。○我亦飘零无定止,君赠梅花,莫问江南使。日暮红尘飞又起,天边何处无归骑。
我是扬州狂杜牧。似水闲情,占得烟花目。酒醒月明花簌簌,小红楼上春寒独。○犹记绿阴深处宿。帘卷东风,重把幽期续。泪眼细将红豆嘱,那人家住雷塘曲。
怪道夜窗虚似水,月在空枝,春在空香里。一片入杯撩不起,风前细饮相思味。○冷落空墙犹徒倚,者是人间,第一埋愁地。占得百花头上死,人生可也当如此。
挑菜湔裙犹草草。近海楼台,燕子飞飞早。连日峭寒花放少,倩他絮与春知道。○休说置身高处好。等托檐间,莫漫轻相笑。社屋白杨人共老,春风转眼秋风到。
管甚行人行不得。谁是哥哥,慢唤生疏客。只许隔花啼磔磔,啼时又惹天如墨。○败叶遮身休叹息。有地孤飞,莫问江南北。前度诗人头已白,黄陵庙外逢寒食。
偏是春来干汝事。报向林间,聒耳何时已。叫入五更忙欲死,请君一饮黄梅水。○顾眄自知
怜绀尾。百种新声,舌底澜翻起。纵使学成些子是,半生只为人忙耳。
莫怨妒花风雨浪,送我泥深,了却冰霜障。身后繁华千万状,苦心现出无生相。○隐约绿纱窗未亮,似有魂来,小揭冰绡帐。报道感君怜一晌,明朝扫我孤山葬。
[采桑子二首]
荒鸡喔喔山钟歇,醉也么哥,睡也么哥,酒味争如别味多。○送君归去吾仍客,归意如何,客意如何,雁叫霜天月浸波。
客愁底事肠回九?九派浔阳,九日重阳,九叠匡庐对举觞。○前人几辈消沉去?老子楼荒,老妪亭荒,且对江天醉一场。
[念奴娇九首]
迷茫烟树,算离肠曾断,几回南浦?遮莫九龙山下月,今夜是君行处?一叶舟轻,片帆风饱,欲住何能住。凭君孤棹,引吾乡梦归去。○梦到阿母闱前,须臾复向,高馆和君语。此际乌啼星作作,凉露碧天如水。好事纔圆,羁鸿又唱,一枕潇潇雨。兰釭细剔,凄凄城上更鼓。 东城古院,记寒宵、曾聚词坛数子。夹径松楸风猎猎,霜冷月华如水。破壁潜踪,深林幽啸,乍见疑山鬼。颓唐失路,酿成狂态如此。○屈指分手河梁,联吟江浒,往事随波驶。异地逢迎原不少,无奈心情不是。便欲横江,化为孤鹤,飞透吴云里。开帘一笑,瞿昙今又归矣。 蒜峰西路,记昔年会人,森阴古寺。连日石忧风作恶,天遣重寻旧地。笑问僧雏,那时一见,此景曾忘未?惹他沈想,依稀一半还记。○那日风起蘋洲,雨昏山阁,到此闲题字。语罢眀瞳刚一转,顿触隔年情事。几榻依然,往事阅尽,耐久禅家味。徘徊檐下,魂魂浮动江气。 天街放夜,看香车宝马,一时流水。风过笑声多处软,吹不软红尘起。西域灯轮,东京火树,百变鱼龙戏。万人开处,蛮王倒跨狮子。○难道有月空中,斜飞兔脚,圆过今宵矣。便不为灯须为月,肯放华心竟死。影忽疑仙,身还是客,踏遍闲坊市。乞天从愿,年年今夜如此。 桃花江上,向西风落叶,敌楼孤凭。尚有秦时明月在,黯黕蛮山相映。桂郡南连,零陵西拒,地制湘东命。几多蜗角,纷纷蛮触争迸。○当日赤壁功成,左将军作事,将毋太横。从此孙刘夸割据,我笑大言子敬。故垒千秋,土山一带,想像军容盛。耕民可见,苔花败镞遗胜。 苍城一角,被长林古寺,衬来如画。客子入门风习习,松是一千年者。石径蜗涎,佛头鸟粪,鼠窜飘檐瓦。闲花满地,旧愁无限萦惹。○不合携手登楼,远山常笑我,春魂未化。三两儿童相趁逐,也算少年游冶。小有登临,不成时节,添了离人话。只疑是梦,未知此会真假。 思亲远梦,记连宵夜雨,一灯分作。羡尔思归归即得,飘若浮云先去。客本非家,聚原有散,但怪如斯遽。一鞭捎过,劳劳亭子边路。○今日世态波涛,才名瓦砾,无我疏狂处。待有五湖三亩宅,多恐萱帏迟暮。归既难归,客还送客。触起悲秋绪。一言堕泪,不知何地重遇? 铜琶铁板,问何人解唱,大江东去?如此山川才称得,一个寄奴家住。花月茫茫,鱼龙混混,淘洗英雄处。金焦两点,为谁阅尽朝暮?○却好南倚金阊,北连淮海,划断繁华路。我渡此江凡几遍,自对夕阳低数。送客依依,笑人鹿鹿,不少闲鸥鹭。卸帆京口,声声万岁楼鼓。 荆州初识,记霜清宪府,天寒梦泽。丝竹后堂容我到,醉倒留髡十石。湘月窥帘,岳钟殷榻,半载长沙客。楚云千里,回头都是陈迹。○今日金马还公,蹇驴老我,相见黄尘陌。住近城南天尺五,一水遥通太液。药谱围棋,草堂剪烛,话到东方白。殷勤强饭,苍生还望安石。
[醉春风]
望断青鸾信,寂寞瑶阶冷。昨宵已下死工夫,肯、肯、肯。袅尽炉烟,敲残棋子,移来花影。○懒步挑釭烬,珠斗斜还整。柳梢月上已三更,等、等、等。忆着幽欢,纵教沉醉,也应惊醒。
[丑奴儿令三首]
春阴底事浓如结,半是离愁。半是春愁,酿得廉纤雨一楼。○霎时云散天如洗,月似银钩。凉似新秋,嫩绿池塘湿未收。
珊珊弱骨临风倚,遮莫衣单。况是春寒,一半怜伊不忍看。○欲行乍却羞眸睇,背立栏杆。
偷整云鬟,半臂清凉露未干。
聚星堂上人何处,一换扬州。一换杭州,碎割西湖十顷秋。○千年魂魄重来此,高处眠牛。低处藏鸥,便是蓬莱清浅流。
[疏影]
尘衣初典,却一番商信,吹下空馆。半枕还乡,袅作轻云,隔断楚天来雁。请看十万江南户,只一夜、秋声都遍。作朝来、微雨帘纤,失却越山数点。○尚有濛濛远树,卷湘帘细认,烟水无限。划艇溪桥,几阵金风,流出败荷一片。小横塘唱愁眸睇,正贺老、临风瘦减。忽低头、瓜果筵前,孤负深闺欢宴。
[点绛唇三首]
宿酒初醒,闲情似水和肠软。细雨三更,帘外春阴卷。○一树梅花,落向闲庭院。无人管,冷风过处,点点春愁糁。
瘦骨无情,年年此际恹恹病。风前小立,讨个伤春信。○淡月微云,作出春宵景。斜还整,断无人处,卍字阑干影。
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瘦小孤魂,伴箇人儿便。○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浪淘沙四首]
连日爱新凉,更短更长。昨宵沉醉甚心肠。百样温柔呼不起,袅尽炉香。○今夜醉柔乡,且费商量。和衣霍地倒银床。不合郎来偷一觑,漏了春光。
交识满浮生,健者惟卿。忆从相识在芜城。一揖四筵皆失色,气是幽并。○荷戟靖边庭,归去呼鹰。生憎脆管与繁筝。箭叫一声雕落地,笑绝冠缨。
古渡白云封,今雨楼空。我歌红豆恨重重。纔出新词君拍手,花底相逢。○骊唱各匆匆,流水西东。马头细草又春风。檀板金樽山月晓,懊煞吴侬。
人静露漙漙,别意阑珊。桂花庭院卷帘看。今夜月明应梦我,同倚栏干。○世味各咸酸,工到愁难。风前玉立瘦无端。只恐夜深应化去,化作幽兰。
[如梦令四首]
细雪乍晴时候,细水曲池冰皱。忽地笑相逢,折得玉梅盈手。肯否,肯否?赠与一枝消酒。 闻说玉郎消瘦,底事清晨独走?报道未曾眠,独立闲阶等久。寒否,寒否?刚是昨宵三九。 一阵雀声噪过,满院沉沉人卧。此去是书斋,只在春波楼左。且坐,且坐,我共卿卿两个。 一抹蓬松香鬋,绣带绾春深浅。忽地转星眸,因甚红潮晕脸?不见,不见,日上珠帘一线。 醉花阴二首]
锦幕轻风吹又动,放去惺忪梦。生怕卷珠帘,尺五春阴,压得眉小重。○满院姊归花外哢,恻恻寒飚送。昨日上高楼,南北东西,芳草休曾空。
烟外钟声飘数杵,风过凉生苎。隔竹卷珠帘,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灭烛坐沉香一缕,怅好闲庭户。和泪嘱流萤,莫近莲塘,照见双栖羽。
[千秋岁二首]
花朝到了,扶病披衣早。春只半,愁先老。数声风共雨,一片烟和草。闲情似、游丝一缕空中袅。○牒报东君道,蜂蝶休相扰。别来久,依旧好。一杯为汝寿,千万君应保。休只似、年年岁岁教人恼。
倾城俊杰,流韵江东壁。空腹痛,西陵客。玲珑齐解佩,照耀分联璧。谁不羡、一门佳婿东风力。○并倚摊书策,旧地馀荒宅。风雨暗,莓苔碧。土消兰麝气,井汲胭脂色。曾染出、南朝千载生香国。
[莺啼序二首]
童子何知,解领略、溪山诗酒。也缱绻、折柬招来,追随许附尘后。叠嶂忽嵌高阁耸,巉矶怒拍江声吼。只画图深处,几个闲人消受。○两袖空中,长襟风际,真个云生肘。认微茫、
城西十寺,疏钟飘度溪阜。界随青眼放时宽,情到醇,醪倾处厚。忽清谈、天外吹来,霏霏璚玖。○书生此际,顿露昔时狂态,几曾言择口。更十五云郎,唤向尊前,歌声清浏。客解吹箫,郎能顾曲,当筵相对移情否?问此乐、天涯几人有?闲情豪兴,一齐迸向吟肠,难按处,倾一斗。○夜云深矣,饱酌金罍,四座交相寿。待到欢阑绮席,推起山窗,明星欲滴,苍烟如糅。堤边灯火,酒人归去,数声爆竹千山响,更深潭、惊起蛟龙走。者般高会曾逢,他日溪山,多应不朽。
故人巨卿顿首,少卿无恙也。记一揖、西蠡河头,红灯绿酒相迓。待罨画、雪消时候,六旬老母登堂拜。更多少、少年情性,酒酣叱咤。○座有琅琊,老子矍铄,黄皮缚褲。觅暇日、谋欢剧饮,卷帘山色如画。畏花惊、轻敲檀板,听曲误,潜书罗帕。霎时间、劖梦西风,半空吹下。○我囚向楚,君赘归秦。六年离别话。闻君又别京华,辞旧侣挈着数口,飘零走、成皋野。少室峰高,陆浑山紫,黄云乱草多古今,更天际、一线黄河挂。洛阳似锦,料知到日看花,衣上尘土堪卸。○君今得所,仆亦还乡,奈离愁、结绮难写。是几处、酒场吟地,月榭风亭,似梦如尘,经过便怕。当年落魄,头蒙败絮,身被短褐,非足下、绨袍恋恋何人者。伏惟善保千金,有日相逢袖重把。
[木兰花慢四首]
君来因底事,今依旧,主芙蓉。空廿载经空,半生阆苑,名落寰中。只何故、夺君恁早,讵天心、真个忌才工。万里月明惨惨,五更海雾濛濛。○九原休恨别匆匆,天上更相逢。待鹤唳归来,钟鸣萧寺,影落青枫。今宵故人来此,问吟情、可与旧时同。千点泪珠零雨,数丝霜鬓临风。
人间呼殆遍,君似醉,也应醒。但枯树粘天,浮云挂地,有影无形。痛一点、墓门紫火,空呕将、心血误浮名。一自子期去后,曲终江上峰青。○南沙城枕尚湖滨,曾约共登临。怎芒屩来时,青山有恨,流水无声。此间玉霄不远,扣天关、风雨泣山灵。千载仲雍言偃,一般蔓草荒城。
今朝风日媚,佳节好,怎耐在天涯?只无情无绪,闲吟闲咏,江草江花。停尊陡然兴发,写旗亭、破壁数行斜。柳外萧郎白马,门前谢女香车。○临风不断泪如麻,何物换年华?叹秋娘老去,青山依旧,望眼空遮。平添异乡烟景,问游人、谁肯不思家?唱罢江楼啰唝,来听商妇琵琶。
月高才丈五,城头上,鼓渊渊。道今夜收灯,半城犹照,剩管残弦。为问镜儿那角,被蝦蟆、衔去落谁边。断送一年元夜。此时有恨婵娟。○看来清泪总如铅,不是不重圆。问此情何似,曲终锦瑟。客散华筵。只此瞢腾过去,算半生、何事不堪怜。相对啁啾宿鸟,惹人添倍无眠。
[风流子四首]
余年刚弱冠,曾饮博、惯纵狭斜场。幸北海尊前,容吾跌宕,东山座上,恕我疏狂。相将久、庭前逢玉树,帐后识诸郎。绿酒黄花,时陪欢宴,风晨月夕,每话行藏。○期间频离别,空江明月,野渡清霜。几度诗缄远道,瓣祝名香。讵半生落拓,天憎遇合,数行风雨,碑断文章。一梦蚁窝醒也,万古斜阳。
哲人今蒌矣,算百岁、齿髮未调残。怪庚子日斜,妖禽有验,龙蛇岁在,恶梦无端。伫望处、徵车来地下,丹诏别人闲。講院归来,半床书掩,夜台吟罢。数杵钟阑。○枫林红于血,荒冈泪酒,万树齐殷。下有累累古塚,不辨何年。想先生当日,也曾凭弔。此时弟子,空哭青山。月落屋梁时候,想见苍颜。
桃花浮一片,双桨急、江水去何长。算对泣楚囚,聚原无益,恋群小鸟,别又堪伤。消魂极、新知俱失路,送客是他乡。十雨九风,春人俱去,一亭两榭,花月俱荒。○鸦啼青山晓,离堂酒尽,残烛黯无光。屈指自今以往,此夕难忘。只来日大难,忧贫忧病,前途宜慎,时暖时凉。折得可离盈把,助汝行装。
去年当此日,秋城内、传语秀才康。却南巷逢君,短衣縳袴,西泠载我,素舸轻装。相将去、
登山倾一恸,入市倒千觞。词客生平,大都萧瑟,酒徒散后,两地颠狂。○环滁皆山色,朝朝画阁,掩映新妆。可念旧时游伴,添鬓苍苍。记鄂舟雨夜,同眠绣被,鼓城佛寺,相赠槟榔。莫话十年前事,倍惹凄凉。
[风马儿]
子规窗外一声声,把醉也醒醒,梦也醒醒。细忆别时情状忒分明,盈盈。○夜长孤馆更清清,把钟也听听,漏也听听。直到五更斜月落疏棂,冥冥。
[南浦三首]
蛟门中劈,看天边、一叶破空来。又向断矶荒屿,泊入浪花堆。多少鲎帆蜑雨,和龙吟、夜半似惊雷。更飓风骤起,含腥带湿,白日冷如灰。○此地孙卢战后,警烽烟、几度海门开。还笑建炎南避,君相总伧才。回首乱鸦残堞,听沉沉、戍鼓有余哀。叹萧条身世,海天空处独衔杯。
苍茫葭菼,听西风、夹岸响骚骚。身是洞庭一叶,流下汉江皋。莫问残山剩水,叹兴亡、一半属孙曹。共细腰池馆,章华台殿,一样草萧萧。○何处数声芦管,隔江沙、人倚木兰桡。多少倚篷心事,天外水迢迢。寂寞郢中白雪,怅骚魂、千古损难招。且扁舟归去,五湖三泖任逍遥。
一鸥无恙,记烟波、浩荡旧盟深。贪看苍梧云去,五载断瑶音。尽把六桥三竺,好湖山、一一让君吟。况酒徒座上,有人宿草,说着总寒心。○负汝穷途一诺,奈空囊、羞涩到如今。拌把鬓毛丝尽,无处换黄金。聊倩南飞一雁,告别来、思泪满离襟。问临江楼上,那时醉墨可能寻。
[水调歌头四首]
一事与君说,君莫苦羁留。百年过隙驹耳,行矣复何求?且耐残羹冷炙,还受晓风残月,博得十年游。若待嫁娶毕,白发人在不?○离击筑,驩弹铗,粲登楼。仆虽不及若辈,颇抱古今愁。此去月明千里,且把离骚一卷,读下洞庭舟。大笑揖君去,帆势破清秋。
一幅好东绢,烟水煞空蒙。先生曾读书处,差许辋川同。闲觅钓师罟友,共饱金虀玉鲙,乐事总无穷。三面写晴泖,九朵削云峰。○营门外,马背上,直庐中。时时一展图画,归兴满吴淞。已是文章千古,又待功名万里,何暇思秋风。鱼鸟莫相忆,此意在天公。
岂是梦中到,始觉楚天长。轩皇张乐去后,太古离别场。一曲湘灵鼓罢,再听汜人歌尽,天老月荒荒。十二晚峰碧,万里瘴云黄。○龙锁脱,蛇骨断,蚌帆张。阴阴一片腥起,微带酒花香。不用凭轩流涕,只要朗吟飞去,倒影落潇湘。挥手谢时辈,千载定还乡。
为问绿杨岸,几日涨痕添。先生钓本非钓,坐爱此澄潭。不羡羊裘大泽,那用绿簑西塞,一领水纹衫。风过忽飘举,意太绝清酣。○论家世,高棨戟,盛缨篸。袖中活国双手,先把钓竿拈。便有五陵裘马,何似五湖烟水,此味几人谙。掩卷莫重忆,惹我梦江南。
[贺新郎十八首]
落魄吾之分。叹年来、病魔穷祟,公然作横。君说驱除真易耳,此事吾能为政。论慧力、图澄堪证。一卷贝多魑魅避,更波涛、可与蛟龙迸。还说与,堪续命。○檀那衣钵何曾吝?更兼他、雄词辟疟,光芒难近。此去天南山鬼哭,脱却女萝逃尽。更凿险、降魔杵奋。只恐夜深惊屈宋,月明中、难把骚魂认。一长笑,谢君赠。
饮啄皆吾分。笑年年、屠门大嚼,老饕太横。脱帽翻尊狂不减,管甚森严酒政。问潦倒、霜毛作证。贱子胸中饶块垒,尽枯肠、甘与糟丘迸。任百罚,诸公命。○绪言领略何曾吝。听悬河、分棚对垒,词锋难近。忽忽临风来苦语,此地一杯须尽。更鲸吸、为君重奋。别意酒悲浑不辨,待重来、再把吴山认。云海谊,好投赠。
何事催人老?是几处、残山剩水,闲凭闲吊。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朓。总一样、文人宿草。只为先生名在上,问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梦中昨夜逢君笑。把千年、蓬莱清浅,旧游相告。更问后来谁似我?我道才如君少。有或是、寒郊瘦岛。语罢看
君长揖去,顿身轻、一叶如飞鸟。残梦醒,鸡鸣了。
一岁过将尽。受几处、飊冲浪打,羹残炙冷。磨灭三河年少气,猎猎敝裘风紧。到此地、萍踪方稳。廿载识韩今已遂,把今年、除了心还肯。此间乐,忘乡井。○后堂丝竹喧阗甚。转眼处、阳春已到,拌将痛饮。但使年年常此夜,那用拨灰书闷。绝不似、乱山孤枕。毕竟难忘惟结习,系残宵、还把长缨请。倘为我,须臾等。
姑妄言之矣。又何论、衣冠优孟,子虚亡是。雪夜窜身荆棘里,谁问头颅豹子。也曾望、封侯万里。不到伤心无泪洒,洒平皋、那肯因妻子?惹我发,冲冠起。○飞扬跋扈何能尔?只年时、逢场心性,几番不似。多少缠绵儿女恨,廿以年前如此。今有恨、英雄而已。话到从头恩怨处,待相持、一恸缘伊死。堪笑否,戏之耳!
一吼燕云裂。猛回头、黑罡风起。大旗吹折。万里长城凭汝坏,可念两宫头白。把锦样、中原轻掷。三字狱成和议定,又坟前、闲过骑驴客。黄龙恨,不堪说。○阴森宰树松邪柏。觅多时、枝枝南向,一枝无北。眼见玉津歌吹地,露冷音尘都歇。此处有、丰碑矗矗。地下定逢于少保,话南朝、天子生还得。千年血,土花碧。
聒耳真无赖。到风前、一声知了,树间秋在。渐似诗人才尽日,尚作悠扬寒籁。只此后、青林难卖。疏柳几行临水驿,把吟躯、听瘦斜阳外。巴山磬,清相赛。○魂销齐女芳华退,更增他、凄凉宫鬓,愁红残黛。痀瘘林中休作恶,风露余生堪贷。珍重吸、枝头沆瀣。毕竟侍中冠上物,任孤高、难把深秋耐。仙蜕去,好相待。
肃肃穿云缝。是无情、一天冷雁,将秋来送。白草黄榆经不尽,带得商飚澒洞。早吹度、秦川朔陇,几处高楼闻太息,把边声、搀入砧声空。好防却,金丸中。○洞庭木落微波动,记清宵、芦花明月,依依曾共。偏向霜前悲故国,叫得楚天如梦。浑似听、伊凉数弄。声渐不闻天更远,更衡阳、万里须珍重。回首处,离云冻。
那得金如屋?把人间、异书全购,名流都蓄。欲觅钱刀须作贾,休管儋何名目。奈心计、颠毛般秃。更问竹书三尺底,夜深时、多少钱神哭。萧何律,须勤读。○先生此计思真熟,问苍苍、有才如此,赋穷何酷!阿堵且难求便得,大愿几时方足。总输与、容容之福。莫向五湖精力尽,把致君、尧舜功名祝。一任尔,餐珠玉。
数语容疏放。算神交、大江南北,十年相望。试问一江东去水,谁似此情难量?怎相见、转成惆怅。半世颠狂谁念我?觅酒垆、酣睡陶家葬。西园梗,同飘荡。○直须位尔青霞上。耐些时、冲寒阁雪,梅花情况。结习未除犹绮语,便得瘦腰何恙?勤剥啄、绿阴门巷。一片竹西歌吹里,伴枯桐、守住维摩帐。君试抚,众山响。
莫把悲歌放。倚台垣、一星司命,荧荧相望。狂到一分穷得倍,半黍肯差衡量。惹我辈、坐愁行怅。愿借一锄干净土,取十年、词赋深深葬。否即付,秦灰荡。○几人笑我层城上。把茫茫、尘沙下士,等闲相况。自见蓬莱清浅后,谁保鬓丝无恙。海水立、一条如巷。便踏白鼋从此去,唤阳春、小揭东皇帐。敲赤日,玻璃响。
急买扁舟放。记隋家、玉栏珠楯,参差盈望。亡国未关行乐事,莫把此儿轻量。总付与、夕阳惆怅。一片景华宫下土,有深宵、十斛秋萤葬。光照见,香魂荡。○故人醉我荷香上。倩多情、二分明月,伴人清况。南部繁华犹未减,渐报烟花多恙。且归去、踏歌深巷。词客扬州同落拓,问谁先、梦觉梅花帐。吹鹤背,笛声响。
忍便归桡放。不多时、广陵花月,客中吟望。除是邗江呜咽水,省识此愁无量。问底事、临风怊怅。不信软红尘堁里,把珠光、剑气常埋葬。满六合,悲心荡。○凭君寄语高堂上。抵千金、平安两字,迩年游况。铁甕江声京口树,依旧布帆无恙。记后约、乌衣门巷。一揖六朝残照下,又天涯、听雨联秋帐。更对策,摩云响。
往事为翁数。记当年、词场跳荡,猛于乳虎。正值怜才潘骑省,疾甚众中一顾。把江夏、无双见许。是日论文翁在座,费三条、红烛三挝鼓。感此意、极辛苦。○而今同赋淮南树。且连床、十年愁话,一灯分诉。闻说东山丝竹尽,谁恸西州门路。翁矍铄,依然如故。怪我早
衰蒲柳质,问生年、那得常三五。惭愧煞,受恩处。
往事君应省。记南州、吟联山骑,昔时游俊。今得孙郎应胜我,君自不忧孤零。念独鹤、风凄露警。岂意江潭寥落后,觅一行、征雁都无影。何信不,枉芳讯。○纵教懒作长安信。也应怜、长安市上,故人贫病。我梦惯随江上下,那管咬龙睡醒。羡二子、相依为命。抵死不沾京洛土,算从头,作计输公等。相忆苦,笔难馨。
羡尔抽鞭早。把人间、玉堂金马,付之一笑。人说用才多错迕,我说此行偏好。便潘令、输伊年少。却怪连宵同按曲,早风前、屡犯伊凉调。是此日,送行稿。○长城尽处河流绕。更经心、洮湟关陇,几重边要?日光羌戎皆锦绣,试拥专城坐啸。莫认作、功名草草。只我送君真有泪,为文章、知己如君少。名山约,莫忘了。
南国蜚声价。君纷纷、同时鹗荐,尽居君亚。似此才名真第一,合遣轮扶大雅。怎百里、屈君腰胯。一笑宰官身已现,问西清、东观何人者。挥手去,暂相谢。○江城此去真如画。记前游、五湖烟水,一帆曾借。乡郡不分襟带水,亲舍便如官舍。我亦庇、万间之厦。他日愿随诸父老,听清琴、献颂棠阴下。相与劝,引金斝。
行矣吾何憾。但西山、依依送客,相看未厌。稳买潞河舟一叶,载去昔时书剑。趁滑笏、半川漪簟。柔橹一声尘梦觉,任荒鸡、促舞三家店。分芋事,久无验。○新妆不为投时艳。问几辈、飞腾马价,遭逢狗监。渔弟渔兄相待久,莫负螯肥酒酽。剩箧里、宫袍无焰。零落江皋原不恨,奈浮云、落日光阴澹。从尹卜,学凫泛。
[齐天乐二首]
楚天一夜东风到,吹绿万家烟井。新燕楼台,早莺门巷,写出异乡风景。歌筵坐稳,算年尽逢丁,夜将达丙。红烛如山,唱彻金元院中本。○主人好客丝难绣,看纷纷投辖,重门錀竛。切切鹍弦,渊渊羯鼓,不醉教人怎肯。当杯猛醒。道此是天涯,陶然满引。檀板惊飞,笑山禽村甚。
玉华久断层城路,被君夜魂飞透。枕倚游仙,台经灵梦,楼上有人垂手。分花拂柳。乍献果猿惊,衔芝鹿走。一笑相逢,可怜宵里那时候。○依稀琴韵数弄,露凉风细处,按节轻奏。衣上香多,袖中云在,不似人间星斗。此乡真有。便花月精灵,尽难消受。烟外霜钟,一声声听取。
[换巢鸾凤二首]
日暖酋长晴。正柳青客舍,花放春城。南楼裙屐满,西阁管弦盈。主人谈是过江清。口杂四座,齐谐楚声。听歌忽似,一缕游丝初定。○夜静。孤月正。银烛光寒,中酒人微病。赵魏谋欢,应刘作剧,意气公然豪横。算二十年几曾逢,再三千里吾何恨。鞚归鞭,有轻尘、把马啼衬。
素景商飚。正羁怀落漠。病思萧寥。忽飞天外赏,来赴酒边招。群公车盖满亭皋。文雄谈绮,书狂饮豪。非此会,可不负,凤城秋好。○清眺。山容悄。偏爱秋山,耐得斜阳照。对酒能歌,拈花解笑。未损年时怀抱。吟情孤嫋,蓦停杯,长天看得征鸿小。归鞍迟鞚,角声催度林杪。
[氐州第一]
昨夜狂风,拔木发瓦,五更大雨而止。一睡瞢腾,醒来独怪,嫩日软阴如水。莫道春犹浅,青上柳梢来矣。猛记今朝,百花生日,旧愁重提。○犹忆去年曾忏汝,倦绣佛旃檀香里。一喘吟魂,廿番花事,薄福都如纸。昔时风亭月榭,曾消得,几遍弹指。且掩重门,任户外、剪红揉紫。
[七娘子]
一鞭袅八千山里,樵歌洗胃莺针耳。忽露青帘,低飘竹坞,典衣烂醉今朝始。○孤村流水桃兼李,此间小住真佳矣。似有风来,骤闻涧响,子规啼处春阴起。
[摸鱼儿十首]
梦惊回今朝节冷,天阴难得窗亮。弄晴作雨春无赖,不管有人惆怅。休惆怅。犹喜是、天涯对酒人无恙。酒杯莫放。算落尽辛夷,将飞柳絮,好把碧栏傍。○乡园乐,今日榆羹花酿。饧箫吹暖门巷。岁岁风前悲荡子,愁煞棠梨鬼唱。登楼望,问风景江南,半点何曾像。离波新涨。但芳草天涯,远山一角,不语黯相向。
几何时词人帝子,消沈一样如许。西山眉黛还依旧,蹙过几回歌舞。君更数。在此地凭阑,几个人龙虎。前贤底苦。把一序当筵,浮名些子,占尽不教与。○徘徊久,渐见月明南浦。帆樯乱落如雨。眼前是景堪供啸,多了津亭吏鼓。君认取,此地是番禺,百越雄门户。登高四顾。叹多少兴亡,滔滔章贡,流得此愁去。
冷清清荒台败瓦,日斜来吊宣武。如云宾从当年事,面对青山歌舞。飞盖举。下拥着、猬须石眼人如虎。南州雄据。笑作贼匆匆,更何情绪,来顾曲中误。○休相笑,尚解登山作赋。此儿还有佳处。一时裙屐原潇洒,谁料转头黄土?江月苦,把一片歌声,悄悄沉将去。雄心认取,听漠漠苍林,非丝非竹,打起佛楼鼓。
怪行行东湖一角,凄烟怨水如许。旧是赵家行乐地,那觅绮楼朱户。君试数。剩几点流萤,照打官蛙鼓。草蛩低诉。又垣粉零香,阶瑶腐碧,岁岁葬秋雨。○湖山路,不是几番今古。楼台塞破烟雾。荷湾柳港知多少,三两渔舠占取。菱唱苦,向斜日横塘,窈窈听将去。野花无数,尚著露含风,年年开向,曾驻翠华处。
到黄昏廊虚屋古,和烟倏忽飞动。佛楼山馆时来去,捎破晚风一弄。穿画萧,休搅乱、香窝燕子寻花梦。名经凿空。怪鸟鼠都非,羽毛难别,生不属麟凤。○神仙种,何必淮南丹汞。羞他鸡犬相共,寄人檐下须臾事,且耐冷嘲闲讽。寻古洞,闻说有松脂,石乳烟霞供。人间无用。便老尔千年,明砂抛尽,不值一钱重。
倚柴门晚天无际。昏鸦归影如织。分明小幅倪迂画,点上米家颠墨。看不得。带一片斜阳,万古伤心色。暮寒萧淅。似卷得风来,还兼雨过,催送小楼黑。○曾相识,谁傍朱门贵宅?上林谁更栖息?几丛枯木惊霜重,我是归飞倦翮。飞暂歇,却好趁江船,小坐秋帆侧。旧巢应忆。笑画角声中,暝烟堆里,多少未归客。
记曾听春山伐木,丁丁声度林杪。斧声渐歇歌声近,带得夕阳归了。君莫笑,我识字无多,不解谈王道。名山难到。便到得山中,也愁歧路,片语乞相告。○尘世扰,谷口携家须早,半生惟尔同调。人间无处容长揖,愁绝蹇驴席帽。休懊恼,判尔许腰身,折向伊曹好。浮生草草。待烂得残柯,梦醒蕉后,相与出尘表。
怪朝来春阴如许,同云已阁檐际。拥炉鸽炭频番换,肤粟渐平还起。禅窟里,本不称春来,雪况纷纷地。寻思往事。共烛短更长,寒深屋浅,话冻玉蟾泪。○问家具,经卷药炉而已,可怜青鬓憔悴。君贫我更贫兼病,愁竟不须回避。高枕睡,倩屋角西山,与梦通清气。江乡风味。渐燕笋登盘,刀鱼上筯,忆著已心醉。
倚松寮斜阳淡淡,天围远树无际。树头渐有归鸦宿,又被暮钟敲起。人海里。只我两闲人,吟占萧凉地。十年来事。似病马依墙,穷猿入槛,凄绝转无泪。○春渐半,十日九风而已。只愁春也憔悴。韶华不向愁边好,他日逢花须避。休更睡,共佛火深宵,一榻分云气。禅和滋味。叹我已能堪,君真可惜,还觅市酤醉。
绿阴阴夏初庭院,何来秋意如许。丹枫**都移到,似听候虫无数。声在树。有尺五疏襟,约得吟情住。问秋来路。是流水烟村,夕阳渔网,风柳最疏处。○贤明府,十载鸣琴单父。笔床茶灶家具。苔窠石径寻诗坐,刚散竹闲衙鼓。吟更苦,任侍史青童,窃笑官何故。图中如遇。听闽峤东西,鳌江上下,争唱使君句。
[忆秦娥]
湖天阔,清湘望断三更月。三更月,猿声是泪,鹃声是血。○曲终数点烟鬟没,此间自古离愁窟。离愁窟,几丛斑竹,临江犹活。
[雨中花慢二首]
未入吴云,犹依楚岸,三千里外还家。对屏风九迭,舣住孤艖。是日江涛陡发,五更人语齐哗。推篷一望,江州夜火,十里金蛇。○晓来携笛,吹入江天,惹他雁起平沙。还朗诵、白家好句,枫叶芦花。我亦青衫有泪,况今落魄天涯。闲愁万种,打蓬细雨,错认琵琶。 坐夜如年,将宵作昼,不知是底心情。怪愁偏黯淡,影最分明。又是一丝凉雨,和风卷入疏棂。果真凄绝,梦都抛我,忒可怜生。○屏空屋古,骨冷神清。阶前叶堕还惊。谁省识、抛干铅泪,湿遍桃笙。偏是黄鸡睡稳,滴残花漏无声。再休相笑,空堂燕蝠,各有生平。
[青玉案四首]
噌吰巨响湖心里,石作窍、风穿矢。石本无声声在水。夜深老鹘,非关人语,自会摩崖起。○崖间似有残碑记,欲读高寒不能矣。多分简郦兼陋李。苍松两树,月中犹认,苏氏贤乔梓。 春光渐到梅根冶,伤离莫、谋欢且。无奈柔肠愁易惹,谁家歌管,此间亭榭,少个凭阑者。○绮窗密语谁同写?待寄蛮笺泪盈把。报道绿梅将放也,一年又尽,少年几日,告个寻花假。 湖天漠漠阴晴半,双桨急、湖云乱。云到峰腰船泊岸。水莲花谢,木莲花放,没个人来看。○回头拍拍飞凫散,隔岸犹挑酒家幔。莫为听歌肠欲断。有情天地,无边风月,不与闲人算。 乌丝界破笺儿凤,芳意阁、春愁中。一缕茶烟凝不动。花光半面,衣香一桁,约得吟襟重。○知君未是闲嘲弄,如此华年了非梦。茗椀笔床疏不空。美人香草,名花倾国,淡薄文人供。
[喜迁莺二首]
清江见石,尚沙痕十丈,涛头千尺。鲸浪狂冲,蛟涎乱卷,百炼崖根铁色。太行吕染合险,说也教人头白。行不得,快招手烟波,唤他估客。○帆直。风助力、瞥眼经过,回首全山黑。献履题诗,当筵作序,此事羡渠何益。江神一言听我,我是海东头客。再休惜,再一帆相助,吹还乡国。
荒城一曲。想碧眼孙郎,临壕拥纛。赤壁烧余,濡须战罢,此地弹丸谁属。莫道庐江重镇,况是皖田如玉。三军奋,听一声万岁,堞楼齐覆。○攻速。记是役、慷慨争先,端仗升城督。夹石兵收,浔阳寇剪,费了几堆断镞。莫说千年王气,到眼几行残局。和盘算,叹江流遗恨,孙刘未睦。
[相见欢]
冲波软笛响悠悠,水风柔。放下布帆几叶、荡中流。○鞋山杳,彭郎到,小孤浮。今夜西江月好、几人愁。
[望远行]
巍然一亩,精铁色、不遣涛头冲去。夹岸成营,沿江设垒,多少南朝残戍。为问山灵当日,韩家擒虎,到此怎教横渡。更一帆吹送,楼船难住。○何处觅个,渔樵闲话,见来往、精灵无数。一片黄芦,半轮西日,衬出历阳烟树。毕竟上流荆益,中原凤泗,方算江东门户。者一拳能几,几曾堪据。
[一斛珠]
临风痛酌,人生果信当行乐。几曾泉下人重作,对面青山,葬老青莲魄。○咿唔世态睽仰屋,六州铁铸从前错。毕竟韶华难再续。笑问流光,可许千杯赎?
[西河]
遥隔浦,声声似泣如诉。知伊不过背乡关,怨何尔许?茫茫一片水烟中,听来谁不凄楚?○既非是,亡国女,家山重迭无主;又非万里玉门关,送人远戍。只将花月好春江,吹他落梅如雨。○少焉我亦欲起舞,渐邻舟啧啧嗟苦。若再横吹将去,怕波心不有蛟龙取,到晓寻声知何处?
[太常引]
屋多人少梦难成。落叶响纵横,冷雨太无情。又洒过、三声两声。○人言此地,更深漏永,常见走英灵。小语在空亭。悄立到、窗儿外听。
[诉衷情]
萋萋芳若满平洲。双桨去悠悠。一片落红漂到,江水不胜柔。○烟树外,望归舟。眼中明月,圆在扬州,缺到西州。
[卖花声]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楼窗今夜且休关。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到时风雪满千山。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秋霁]
昨夜春来,正漠漠寒原,新意将满。树欲无声,山如凝思,一结逗来平远。风情都软。玉箫吹得帘栊暖。更窅窅,卷作几丝微雨、隔池晚。○屈指往日试岁,筵前几人,同将红烛弹短。怕愁来、花关快掩。百般开落谁重管。一册南华开更卷。此日猛省,任抛万丈游丝,可能将我,旧情牵转。
[苏幕遮]
雪初晴,帘正卷。未试春灯,先把春衣澣。第一番风须放软,怯怯春魂,万一惊他转。○饮厌厌,歌缓缓。猛地思量,春近家乡远。细粟柳芽枝上满,待尔抽长,把我离愁绾。
[瑞龙吟]
扶头醉。门外似水香车,将愁碾碎。可怜短短春衫,禁他几度,酒痕全渍。○今朝事。换取细马登山,作安仁记。还向极浦重寻,去年洒泪,伤春旧地。○一岁登高几次。今朝合了,重阳为二。秋尽何似春初,两般滋味。甚处可回避。凄凉极、雁后难归,花前有思。况楚天迢递,故人谁把、草堂诗寄。倩驿边归使,正寄了梅花,当平安字。只愁到日,再无来骑。
[湘春夜月二首]
漫登高,此间不像今宵。望去数点红灯,历落逗林梢。浅浅几家门巷,便几声笑语,听也无聊。有别家年少,空墙徙倚,吹起寒箫。○红桥旧路,曾随翠毂,拾过银翘。不是难甘岑寂,奈风情渐减,转觉萧骚。梦随尘散,踏歌声,隐隐干霄。三五月,算今年初度,照他细草,已见愁苗。
是何人,生生擘碎湘云。掩映绮阁银栊,漠漠漾波纹。界土一丝丝月,又几丝花气,约住炉熏。任软红十丈,此间清绝,不到纤尘。○昔游还记,黄陵庙外,青草湖滨。细认绿烟一段,有未枯怨血,不断离魂。昼长窣地,看模糊、犹带烟痕。斜卷处,把冰纹簟展,楚词读罢,如见湘君。
[谒金门]
春寒中酒,也有些无用。城上苍山看似梦,风凄山欲动。○一曲小池烟冻,一树野梅香送。折到胆瓶添水供,水寒花骨痛!
[梅花引]
恹恹闷,沉沉病,寓楼深闭谁相讯。冷多时,暖多时。可怜冷暖于今只自知。○一身常寄愁难寄,独夜凄凉何限事。住难留,去谁收?问君如此天涯愁么愁?
[生查子]
笙歌沸地时,蓦被风吹住。相顾各披衣,门外东西路。○月落又乌啼,后约知何处?带得旧愁来,换得新愁去。
[石州慢二首]
背手巡床,不到黄昏,窗儿便黑。无聊无赖雨声,催过传柑时节。江城今夜,不知冷院重门,锁深几个销魂客?端的不成眠,在心窝儿滴。○愁极。如此春宵,可能再说,千金一刻。纔见梅花便妒,者还了得!谢家兄弟,纵有好句池塘,梦儿可也难寻觅。明日认遥山,想眉峰俱失。
泽畔苻离,妙手拈来,制成风翣。爱他凉沁,露叶平铺,烟条细折。聚头新样,倘将巧思翻来,模糊绿认春帆叶。堪笑牧猪儿,把陈编空缉。○妥贴,个是吴侬,水乡风味,旧曾谙习。任说团蕉镂竹,一清难及。甄妃善感,便教塘上吟成,秋风不笑班姬泣。莞蒻展方花,共波
纹重迭。
[茶瓶儿]
雁儿匆匆归去早,春万里,阳关开好。关外征人老,一齐回首,带得书来了。○雪尽江南归路杳,留几处、沙痕雪爪。莫道浮生巧,时南时北,只为炎凉恼。
[最高楼]
楼上忆,意态忒分明。花照眼,月关情。远词已讬微波寄,晓云休傍别峰横。牵罗袂,揩泪眼,可怜生。○留下了、许多珍重语。分下了、一天离别苦。山水驿,短长亭。马经旧地嘶芳草,雁和残梦落层城。共凄凉,俱老大,各飘零。
[水龙吟]
一杯看遍名山,空厨篝尽深宵火。某山某水,一丘一壑,曾行曾坐。小有登临,忧生感哀,百般难妥。唤山灵语汝:此间好处,百年后,留埋我。○莫说他年朽骨,只诛茅、几时纔果?胸中五岳,须将长剑,劖平方可。谁耐将身,死儿女手,作僵蚕卧。待向平事了,头童齿豁,尚能游么?
[珍珠帘二首]
春阴泼墨人愁坐。把雨丝、牵下春云如磨。千束芳心,昨夜鼓声挝破。安得锦衾裁百幅,左右拥、百花同卧。避过。者蜂攒蝶簇,雨颠风簸。○莫道护花难妥。只惆寒怅暖,春都难作。且趁是初生,理隔年功课。栏内自凭侬照管,外属与、金铃犬逻。知麽。渐清江涨,待伊红涴。
一灯孤幌青无色。坐听竹声都寂。拥鼻正微哦,奈乱愁千结。窗内红炉窗外雪,只一纸、寒温便隔。悯恻。况怀人天际,关岭重叠。○念尔回首无家,只随身弱季,依依作客。絮语夜阑时,问可曾眠得。瘦损腰围多病后,讵损了江湖彩笔。相忆。倘有句裁成,寄南飞翼。 行香子]
曲唱凉州,曲唱伊州,送征人万里边愁。车轮一转,都望封侯。总不知春,不知夏,不知秋。○一剑犹留,双泪难收,铁衣穿尽海西头。旧时同伴,鬼哭啾啾。也有耶娘,有妻子,有田畴。
[少年游]
碧天无际暮烟收,新月苦凝眸。一曲如舟,纤云作桨,载下古今愁。○看看望断远山头,须上最高楼。急唤娲皇,将他练就,拌著不圆休。
[满庭芳]
题下琼签,唤来青使,邀他仙侣神洲。今宵会早,新贺玉成楼。约得羿妃同驾,笑冰轮、漫似银虯。招手语,阆风近也,待尔碧云头。○云璈才奏罢,砑光舞歇,无限新愁。道巨鳌钓去,海欲西流。正拟乘风归也,奈三山、破碎难留。还羡尔。白头戴胜,穴处得优游。
[六州歌头]
从来此物,埋葬几书生?便提起,追偏远,视无形,听无声。百计难回避,和着梦,随他醒。搀着泪,催他病,不分明。纔说人言,我欲先阑入,清镜无情。便春花秋月,如在雾中经。略怕飞觥,也难倾。○或来如阵,索如负,重如障,固如城。卢号莫,湖称莫,四谁名,九谁名?一事差堪取,遇秋士,始逢迎。随宋玉,交吴质,友张衡。倘是伧才侩父,休相觑,雅昧平生。任江河日下,泻不到沧溟,却也堪憎。
[应天长]
梦梦天正睡。怪静夜谁来,盗他清气。廓廓落落,着手蔚蓝光腻。一钩残魄死,是小劫、前身堪记。仙梵起,却被天风,断续吹细。○
何人能到此?算此间惟君,尚堪位置。换了狂奴,便有几行清泪。无边飞动意,切莫问、人间何世?还放尔,脚底青峰,出个头地。
[卜算子慢]
过年样日,居斗大城,闲看好春如驶。极目平芜,直恁冷清清地。讵南州、如此成佳丽。乍觅出、一辆香车,烟尘半行游骑。○
若问当年事。有四姓衣冠,千门罗绮。一片斜阳,收了倾城名士。为伤春、添出兴亡意。且锦被蒙头睡,过了禁烟天气。
[小重山]
整整春光客底逢。人随波上下,絮西东。莺啼草长雨濛濛。花事尽,添倍暮城空。○门巷落英中。几番寻不见,旧时踪。饯春筵散太匆匆。帘卷处,三十六遥峰。
[柳初新]
雨声滴碎梧桐院,早是悲秋病券。无端乙夜,哀丝豪肉,激得异乡愁断。更被浇肠热酒,水犀般、将愁分半。○一半香温褥软,前游隔得如天远。哀多於乐,醒半为绮年难挽。待洒泪珠成串。怕惊他、四筵酬劝。
[一丛花]
小黄茅店睡初酣,风力透芦帘。马嘶人起匆匆甚,正惊我、归梦江南。一夜轻寒,五更残月,阁住远山尖。○微哦依旧下车襜,酒面怕霜腌。才情薄负浑多事,漂泊苦、久更难堪。孤负心盟,雕残身世,流泪满征衫。
[春风袅娜]
被冰轮入户,唤起无聊。兰炷减,篆香消。怅平分秋色,露和人瘦,细摇花影,梦与帘飘。寡女丝虚,霜娥鬓冷,肯枉空斋絮寂寥。树底捉金蟇客去,天边驾彩凤人遥。○空自两手叉(上奴下手)。双肩耸削。闲题句、縻费芭蕉。愁万叠,泪双交。盈阶蟋蟀,半壁蟏蛸。急管三更,弥空作阵,缭垣一曲。划地成牢。此时几个,在好栏干畔,低低私祝,岁岁今宵。
[踏莎行]
珠斗斜擎,云罗浅熨,蟾盘偷减分之一。重逢又是一年看,明年看否谁人必。○今夜兰闺,痴儿娇女,那知阿母销魂极。拟将归棹趁秋江,秋江又近潮生日。
[玉烛新]
影儿何处觅?剩空馆余香,绿苔行迹。晓风残月关山路,应减昔时芗泽。如许腰肢,怕掌上、少人怜惜。可念我、思泪朝朝,搵烂吴绡几尺?○多时客馆相偎,把锦被浓熏,砑笺亲擘。檀槽拨到刚私语,忽地当胸一画。看花易老,况又作、花间过客。扮憔悴,换得濒行,眼波轻掷。
[薄倖]
斜披氈笠。耐西风、猎猎吹急。递一阵、深楸虎气。驴耳双都立。转平冈、细草黏空,谁添几点牛羊入。记来往南山,重逢此蠊,闲煞黄皮袴褶。○顾瘦影、沈吟罢,清泪渍、草根都湿。讵茫茫大地,竟无归处,此间却洒杨朱泣。且休鸣唈。算途遥日暮,今宵可趁邮亭及。土壁绳床,料是百忧横集。
[菩萨蛮二首]
颓垣缺甃胭脂色,断肠花对销魂客。小样却中看,带来些子酸。○从今愁薄福,为负倾城目。辛苦系红丝,暮秋逢嫁期。
分明有蝶孤飞去,转过庭梢无觅处。悄步缶花前,扫花人正眠。○独立成惆怅,更上湖楼望。湖上雨吹来,看花人尽回。
[好事近]
一霎起惊飙,我与浪花头白。占得鹭鸶拳处,看楚天秋色。○回风低送鼓声挝,前湾有舟泊。少顷乱帆来也,奈去船无只。
[步蟾宫]
一层丁字帘儿底,只绣着、花儿不理。别来难道改心肠,便话也、有头没尾。○兰膏半减衾如水,陡省是、梦中情事。可怜梦又不分明,怎得个、重新做起?
[高阳台]
问水亭边,涌金门外,三钱稳趁湖船。自我来思,于今又是三年。败荷衰柳垂垂尽,似渠侬,一样堪怜。更无端,冷雨敲篷,添倍凄然。○扁舟悄舣苹花岸,唤舟人小坐,却话从前。见说当垆,于今尚记逋钱。两峰不放修眉看,为伤心、锁合湖烟。且归眠,泪是愁人,雨是愁天。
[江南好二首]
西湖好,十顷碧悠悠。有怨只浇苏小骨,无情不上范蠡舟,断送几人愁。
西湖好,恨事古今无?邀得官家犹北顾,未曾亡国是西湖,唐突怨伧奴。
[水慢声]
昨夜睡乡真妥,惯卸来、水宿生涯。拍枕琤瑽,连床呜咽,隔墙外、诉尽幽怀。醉情漠漠,耐声声、柔橹相捱。只有梦儿,飞不透、烟波成阵,鸥鹭与徘徊。○不是贪眠,非关病渴,水乡深处,小住亦为隹。君看十顷碧,一明如镜,刚有薄云如絮,来往相揩。双桨休(上奴下手),半篙轻试,和怨一齐埋。还借取、峰头雨意,遮住采莲娃。
一丛花]
不成供养不成筵。为尔礼金仙。众香国里休回首,要重来、何事生天。羯鼓频挝,并刀快剪,盼取一生缘。○好春刚半月刚圆。此景最堪怜。人生若使当今日,便百岁、也是中年。彩笔前身,红尘去路,阅世总如烟。
[湘月]
犀帘烂尽,问深宵几回,枕上弹指。生惯春愁,怎昔日不到,愁心如此。几阵风时,数声雨后,心碎如窗纸。睡乡才稳,隔花钟又敲起。○试算大地茫茫,断无春到,只有霜毛里。莫问寻欢便好梦,不许而今重理。病没人知,寒无人问,守得衾成水。销魂尚可,更无魂可销矣。
[南乡子]
生怕数秋更。况复秋声彻夜惊。第一雁声听不得,才听,又是秋蛩第一声。○凄断梦回程。冷雨愁花伴小庭。遥想故人千里外,关情,一样疏窗一样灯。
[踏莎美人]
背郭依山,投村向驿。古原何限劳劳客。夕阳秋思正清酣。坐对数行秋树古淮南。○帐饮还醺,衣尘渐染。送人只有清淮远。几堆残戍几家村。当日锦帆行乐是何人。
[琵琶仙]
绿酒红灯,刚遣却萧索,九秋风景。又早白雁声声,离程被攒紧。是解得别原未免,再一晌、流连便怎?花替人愁,酒供人泪,幽恨谁省。○问何苦,幺弦澒洞,把如此、欢场变悽哽。纵有金壶汁泻,奈此情难尽。试壮语、神仙将相,和错刀、留赠公等。拌取烂醉离觞,一程程醒。
[江神子]
颤提裙衩步苍苔。首惊回。甚时来。昨宵花底、风露为谁捱。念我一番寒澈骨,分半形,锦衾偎。○端相一霎太津津。乍微嗔,却回身。人间天上、此景最消魂。我恋卿卿卿自会,卿恋我,是何因。
[催雪]
为语长年,前途暝色,莫犯支祈神怒。向渔火丛中,将毋小住。拥鼻待赋怀人,剪灯风、又在篷疏处。一船离恨,一腔思泪,付淮流去。○梦断兰闺路,对古国涂山,荒祠启母。为问娶涂人、别家何遽?天地平成犹易,只此恨、绵绵终莫补。萧萧雨,拍枕波声,似有英灵来诉。
[东风第一枝]
易水风寒,幽州日淡,谁教我辈游此。君行忒恁匆匆,去醉长安市。茫茫身世。那禁得、几
番不是,放空囊、老铁成虹。添得关门气紫。○杯酒外、离愁似海。携手处、月华如水。不知秋为谁深,岂意别从今始。经过壁垒。问成名、几多竖子。更咸阳、一炬秦馀,可有蠹鱼干死。
[醉太平三首]
庭阴绿莎,墙头翠萝。照人迢递星河,忽谁家皓歌。○华心暗磨,欢场梦过。不听时也愁多,况听时奈何?
灯前眼波,尊前颊涡。也曾题遍香罗,唤当筵唱过。○红儿玉蛾,花娘丽哥。半生清泪如波,为伊曹费多。
江城绮罗,迁莺闹蛾。声声才著鼙婆,被轻风递过。○中年感多,人生几何?便教彻夜清歌,问伊家怎么?
[飞雪满群山]
水欲凝时,风还蹙住,偶然五出成纹。开原顷刻,色香何许,可知泡幻前因。空花先现处,是奼紫嫣红后身。仿髴看取,几丝宫茧,随剪落纷纷。○应自笑、倾阳无分,也借霜姿一点,雪艳三分。镜菱初展,瓶梅欲坼,一般冷意相侵。镂成都逼肖,却输与、文章有神。不愁漂泊春风,古涧寻断魂。
[烛影摇红]
蓦地凝眸,蝉纱减却银釭亮。袅成兰气不多些,幻出花花相。深掩珠屏斗帐。莫教他、一丝风扬。金钱罢掷,棋子停敲,剪刀轻放。○莫是明朝,青鸾有信堪凝望。只愁今夜似前宵,刻意将人诳。憎绝侍儿憨样。报声声、妆台斜傍。且挑香穗,书就桃笺,寄伊惆怅。
[壶中天慢]
九门锁上,早蟆更报急、凄凄夜永。常向漏声疏处补,街鼓频番相应。古驿衔山,荒城抱水,几个人攲枕。欲沉犹未,星星萧寺钟殷。○便拟刁斗千屯,胡笳万帐,无此声凄警。独火营门青似豆,打得霜酸月冷。今夜严城,传来虎旅,一样愁清听。可知独客,被他乡梦敲醒。
[八归]
生绡一幅,水乡烟景,图就无限清感。山脚平拖湖影绿,还被葑田数稜,织成漪簟。白板闲扉垂柳处,总付与水风开掩。论活计、春雨菰蒲,秋税足菱芡。○见说罟师别久,农经抛却,误踏软红尘窞。莼香引思,鸥波入梦,茶尾吟边愁黯。今朝归计稳,小别斯须袂重揽。烟波乐,莫教句住,好忆临歧,西山眉黛敛。
[定风波]
底因缘、席帽黄尘,五年人海为客。桂老岩空,鱼荒水冷,两地难栖息。素衣缁,黑头白。台上黄金惨无色。何益。待重新整顿,看山双屐。○石歌边调,只为消愁,转助愁千尺。任马医脂贩,鸣钟列鼎,那觅牛心炙。杜陵茅,马卿壁。我更无家可归得。今夕。且将铅泪,和伊同滴。
[清平乐]
茅檐士锉,著个凄凉我。替戾声催装上驮。冷雁一绳先过。○昨宵翠袖红弦,知他今夜谁边?报道邮签百二,惊回乡梦三千。
[塞恒春]
后日春来也,迟酒伴,将春借。梅皱玉蕾,酿浮花乳,春影如画。剩薄寒、料峭融春冶,便结个嬉春社。更红笺春词好,霎时传遍都下。○频念苦吟人,似未解春来,孤负清夜。待作计春游,奈丝骑慵跨。恋银灯翠斝,相望春城,但愁和烛奴话。留约听谯鼓,看春将春打。
[御街行]
城东昨见青旗转。陡扑面风情软,玉箫吹起试灯人,门巷笑声烘暖。六街抛得,月华如练,今夜无人管。○和君旧是清游伴,奈往事心头满。无情一片是春云,隔得两家天远。星桥影堕,踏歌声散,三叹归空馆。
[月华清]
丝面搓成,香齑煮熟,招携同话松院。解事灵妃,早拥一轮天半。是今年、初度逢圆,祝后会、一樽常满。行散。爱流辉紫陌,分光翠殿。○莫道夜蛾心懒。被几阵衣香,暗中句转。似水车轮,不遣车中人见。十分清露下歌声,一例俊灯前人面。流玩。算年华畅好,忍教轻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