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用心架起一座桥梁》2400字
用“心”架起一座桥梁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认为,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这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怎样才能让师生之间能更默契的配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细心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 耐心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
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为了让他们能尽快适应班集体生活,我给他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使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四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我们班的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据说他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以调皮捣蛋闻名全校。在一次下课的时候,他和别的小朋友玩,结果因为中间起了一些小争执就打伤了别的小朋友的头部,当时血就流了出来。处理完之后我找他谈话,以朋友的立场教育了他,教他学会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那位被打伤的小朋友,你会怎么想?你还会和打伤你的人做朋友吗?经过教育后,那个小捣蛋显然懂事了。之后在班会课上把这件事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了全班同学听,大家听后都表示,如果犯错误后能改正还是好朋友。于是那个小捣蛋跟全班同学道了歉,特别跟被打伤的同学认真的道歉。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再顽皮的孩子他其实都不是故意要去伤害别人的,他也同样害怕被同学冷落、孤立。教会他们团结友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三、 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 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
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 决心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要求学生言而有信,我就带头做到。例如,冬天的时候有学生因为怕冷上课总是把手伸进口袋,这样对他们上课记笔记、写字都有很大的影响。提了几次醒让他们别把手伸进口袋,但是效果甚微。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在突然间发现,原来我也会不经意的把手放进口袋取暖。这件事让我感到很惭愧,于是,我跟学生们检讨,老师也做的不对。我们一起改正好吗?底下一片雀跃。学生们纷纷表示愿意与老师一起改正。此后的每一节课,很少发现有学生上课手会插口袋了。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自己做到最好,才能要求学生做的更好。
六、 专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
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 此外,班主任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干部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汇报以及听取来自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等途径,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
相信只要教师拥有爱心、细心、信心、耐心、恒心、决心、专心,时时刻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那么,学生与你的相处将会更融洽,班集体的管理也会更得心应手。只要用心,师生之间的那座桥梁,并不是那么难以建立的。
作文二:《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2500字
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摘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学生学好该学科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及兴趣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与学生建立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就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做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师生;关系;情感;爱的桥梁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31-02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由此可见,情感在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当学生愿意敞开心扉和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你才能走进他(她)的心中,也才能使所要教学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爱为中心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每一位学生都做到公平公正,把自己真挚的情感投入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感受到爱。尤其对于学困生,不能因为成绩的原因而疏远他(她),或总是对他(她)产生偏见,而应该发自内心地爱护教育他(她),让他(她)对自己产生信心,认为自己可以。在现在的六(1)班中,就有几个这样的学生,每次的默写总是只有十几二十分,刚开始我也责怪过他们,但慢慢发现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样只会让这些孩子更消极,慢慢地我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先与他们好好沟通,再循循善诱,从原来默对2二三个,下次默对四五个,一次次地鼓励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还是喜欢他们。一次次的努力,终于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好几个孩子从原来的不及格变为及格了。在平时的课堂上,我总是上课时先问学生:How are you,today,让学生回答自己的真实情况,让他们感受老师的关心并与老师产生了互动,同样他们也会反问我,我也总是以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回答,让他们从课的一开始就与老师心连心,共同走进知识的海洋。
二、做到民主公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扮演主角,而教师只是配角。特别是英语学科具有特殊性,很多都是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表演与交流,把已学的知识与新授的相结合,让孩子融入真实的环境,感受英语给我们带来的独特魅力。我经常在授完新内容后,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际编写对话并进行表演,并进行评比,评出“最会表演女演员”、“最佳男演员”、“最佳团队”等,让学生在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时时感受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老师可能忽略了那些不是很出色的孩子,如果长此以往,势必会加剧两极分化,加重学困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甚至对教师产生负面的情绪,不愿意让你走进他(她)的心中。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在课间,经常与学困生沟通,从各方面让他(她)对我产生信任,不是一味地只针对他(她)的英语成绩,只要他(她)在任何方面有一点小进步或者小成绩,就给予很大的鼓励。慢慢地,他们对我也产生了信任,自然而然对英语学习也努力很多,在课堂上也更投入,比如张同学以前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拖拉作业,只是有一次她帮助班级倒了垃圾,得到我的表扬,她非常开心,认为老师也是喜欢她的,她做了好事能得到肯定,慢慢地,在以后的学习中,她只要有不懂的问题就经常来问我,当然我也乐在其中,她的英语成绩渐渐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基础题,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甚至有一次悄悄地和我说:王老师,其实学习英语也没有那么难,我好像慢慢喜欢上英语了。作为一名教师,能听到自己的学生
这样说,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因此我们如果想通过感情与学生形成一个纽带,就必须先从感情和行动上对学生一视同仁,才能真正与学生建立感情,让学生从心底感到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看待的。
四、让学生表现自我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表现自我,只是有时候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我印象最深的一课是这样的:在教授4A Unit7 At the snack bar时,因为涉及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真实的“snack bar”,自己带好帽子,系好围裙,扮演saleswoman给学生示范,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这一环境,并通过真实的场景编对话,结果那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课后很快就背熟了这篇课文,而且还很有感情,那节课的效果也出奇得好~类似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而不只是纸上谈兵。
五、以鼓励、表扬为主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但有共同的特征,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称赞。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给学生适当的评价也是重要的课题之一。例如,有一次我在上课时看到一个学生因为紧张而答不出来时,我并没有责怪,而是鼓励地对他说:“Don’t be nervous~”经过我的鼓励,他马上调整心态,本以为要受批评,结果听到了老师那么亲切的鼓励,马上回答得很好,这时我马上对他说:“Very good~”我看到孩子听到我的表扬时脸上露出的笑容,就知道我的这些话有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一些学困生,老师不能因为回答不出而责怪他们,让他们产生惧怕的心理,导致以后都不敢开口回答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六、与学生成为朋友
我们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感情,倾听他们的意见,欣赏他们的能力。研究表明,建立在爱与尊重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会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有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情感这一载体,架起一座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和学生更好地沟通、互动,从而让学生真正在感情上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在学习中做到爱学、好学,也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与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雍发.情感教育的作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2]秦长春,王淑荣.英语教学中情感的发挥[J].外语电化教学,2007,(1).
[3]赵学凯.细节处的精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作文三:《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400字
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记机电系校友座谈会
11月26日下午,机电系校友座谈会在实南102召开,来自全系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带便参加了座谈。首先主持人代表机电系的全体师生向来自机电系优秀校友的到来表示热
x、x、x的六大方面向校友们介绍机电系这几年的发展。 烈的欢迎,就x、
随后校友们和师弟师妹分享交流他们在大学和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同学们就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请教我们的校友。就业问题、职业规划的问题、大学生活的问题??????都是同学关注的话题。当有同学们提到“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在以后工作上最宝贵的是什么,”的问题时,勤奋,肯吃苦,注意细节,团队沟通力等几乎都是几位校友所提到。
通过这样的校友座谈会,为在校的同学和已在社会上工作的校友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树立自己专业上信心,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以后的职业方向。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现在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更快的解决。
机电系 校记者团供稿
作文四:《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2100字
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学生访谈案例
长江路小学 姜文晋
还记得刚刚开始参与周老师的协商式教学课题研究时,自己对协商式的教学还处于朦胧的状态之中,总以为我教学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为什么要采用协商式的教学呢,孩子还太小,根本不懂自己最需要什么的。
虽是如此,但我还是很愿意尝试与实践,因为这是与孩子教学沟通的最好方式。上完《My family》一课,我急不可待得将自己设计的问题一一拿出来询问孩子们。
我准备的问题是:
1.你觉得老师设计的两种操练的句子,让你们自己选择,你喜欢这样的方式吗,
2.你会选择怎样的内容回答,是简单的还是有挑战性的,
3.你希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你们小组讨论的时间吗,
4.你喜欢两个人合作还是四个人合作,
作为教师,很多教学的方式就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如果只顾自己的方式走,学生只会成为学习的累赘,而永远不会成为主人。
访谈一:关于分层学习的方式(Purple是我的英文名)
Purple:老师今天的上课跟以前的有没有不同啊,
小宇:有的,今天老师都让我们自己选一选再说的。
Purple:那你们喜欢这样选吗,
小杰:还可以啊,不是很习惯。
Purple:你们愿意选简单的还是有难度的操练呢,
小涵:我喜欢选难的,太简单的没劲。
小妍:我也喜欢选难的,难的会说才了不起嘛。
小邓:我不喜欢选难的,难的怕说不出,可是简单的又怕小朋友们笑话我。 访谈二: 关于学习形式
Purple:你希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你们小组讨论的时间吗, 小婕:我希望有小组讨论的时间的。
小霞:我也喜欢小组讨论的。
Purple:为什么呢,
小婕:因为可以跟小朋友们一起说,胆子就大了呀~
小霞:总是跟老师一个人说没有意思的,有的小朋友也很聪明的,会一直帮助我的。
1
Purple:你喜欢两个人合作还是四个人合作,
小浩:我喜欢两个人合作,四个人主意很多,吵死了。 小婷:我也喜欢两个人合作,很快,四个人有时候安排好,已经没有操练的时间了,老师就让大家停下来了。
小涛:我也喜欢两个人练,四个人练习时间不够,有时候根本没有准备好,老师叫到我们回答,我们只能就这样说。
小颖:我喜欢四个人活动的,就是时间再多给一点,就好了。 小怡:我也喜欢四个人活动的,因为,人多,有时候,我们可以互相帮助。
其实,访谈的形式,我一般不常用,觉得没有时间去谈。但是这回我是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的时候问的,觉得这样的访谈更加让孩子接受,而并不需要一本正经地坐下来。只有老师让孩子减少压力感,才能够询问出真实的东西来。
根据两次的学生访谈,我发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也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孩子们心里也是有自己主见的。他们的主见需要教师去主动了解。所谓了解学生情况,本身就有了解他们想法的意思在里面,而不是光靠教师的想当然,学生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必定是要通过访谈等形式获得的。原本以为设计成分层的练习,学生是很喜欢的,但是也有的学生心里想选简单的,却又怕老师和同学会瞧不起他,就死撑着要选择难度高的说,说么又说不好的。
以前从不觉得一年级的小孩会有这么多的想法,如今,做了一次访谈,让我对他们似乎改变了看法,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呢~根据学生的这一心里状态,我知道了,我的课堂,要分层的话,也要注意不能过分,两种层次的要求可以更加接近一些,也不至于让后进的学生不好意思回答太简的问题,实在最最弱的孩子,没就需要我课后慢慢给与关心和指导了。
关于小组学习的形式,我觉得自己是比较疏忽孩子的感受的,一年级的学生才刚刚建立起小组,小组合作的机会不是很多,组长的能力还有待培养,前面访谈中提到的时间不够用等,都是我在课中没有多关注的问题,我想,只有小组学习和讨论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才有可能好转,反过来想,指导小组学习就是教师要努力去做的。在学小组学习中,要安排好组长,组员,组长分工,组员合作。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学会通过不断巡视的方法,了解孩子的合作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给与时间安排,如果大多数小组学习时间不够,教师还是要再给他们一些时间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的需要,而不是只为了完成今天的教学任务。
为了改变教学现状,经过孩子们的建议,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变着。渐渐地,孩子们举手的量多起来,选择完以后的回答的声音也越发自信了。当然,我觉得访谈要继续,不在乎访谈多少次,而在乎的是访谈的结果是否真实,是否
2
有助于提高教学能力,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深深感悟到,自从有意识地开展学生访谈以后,就好像在我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坚韧无比的桥梁,让我更了解我的学生们。在这样的了解中,我开展教学有的放矢,我跟着孩子们的感觉走多好,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学习伙伴,那样的感觉真的很不错呢~
我体会到几点:
1.不论年龄大小,孩子总会有自己的想法。
2.老师想的不一定就是学生的想法。
3.只有跟着学生的感觉走,才是真正的为学生的学而教。
4.访谈后,教师要及时改变课堂,调整课堂,朝着学生怎样学会更好而努力。 2012.6.
3
4
作文五:《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2100字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QQ、飞信、手机通讯等已被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所采用,通过这些方式进行家校联系,大大方便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但很多时候,越是大多数人都采用的方式,其效果越是容易被淡化。为此,换一种方式进行家校联系,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班主任工作信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曾经是我国最为传统、最为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也曾是许多名人贤士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被人们忽略。为了架起家校之间的桥梁,开学伊始,我们就可以建立班主任工作信箱,信箱可分木制信箱和电子信箱。
木制信箱最好设在教室的一角,在班里推选出一名“邮递员”专门管理。 “邮递员”除每天查收信件外,还负责将班主任给学生的回信送到学生手中。信件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写的,也可以是家长写的;可以提建议,也可以抒写自己的困惑;可以谈学习,也可以谈人生。
前几年我们班刚建立班主任工作信箱时,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后来,我开始主动给学生写信,当写到五、六封信的时候,有些同学开始问“邮递员”,有没有我的信?开始往信箱里投信件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凡是学生的来信,我都给予回复。渐渐地,能够收到班主任的回信,成了学生渴望的一件事情。
班里有一位学生上课爱睡觉,我便给他写了一封与人生有关的信。他没有回信,我又写了第二封、第三封。当给他写到第三封信时,这位学生的确被感动了,那一节课他没有睡觉,而是在给我写回信。后来,他开始听课,记笔记,课后开始问同学问题。因为他身体素质不错,我鼓励他好好练体育,结果在市春运会中,他取得了100米的冠军,被一所重点高中录取。后来,这名同学当了兵,成了一名军官。他在当兵期间给我来的第一封信中写到:“老师,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们书信交往的日子,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给您写信!”
电子信箱由班主任亲自管理。班主任在开学第一天就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同时告知开通班级电子邮箱的意义,并鼓励学生和家长经常给班主任写信,给班级多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也可以写写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回复学生和家长的信件。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的电子邮箱将班里的一些常规管理细则,一些好的家教经验,家长会的课件,或者是一些好的文章发到家长的电子信箱,以便于家长及时了解班级中的一些要求或班级动态。
一封小小的书信,成为了架起师生之间、家校之间、课堂内外、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人生关怀的桥梁。
二、班级建设恳谈会
开学两周后,班级基本进入正常状态,但此时班里仍然是不稳定的。作为班主任,这时可以邀请一部分家长和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召开一个班级建设恳谈会。
召开班级建设恳谈会之前,班主任要精心拟定第一次参与人员名单。学生及家长最好能覆盖班中各个层面,且人数不宜过多,如可以选5名家长、5名学生。恳谈会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周六上午,时间以两个小时左右为宜。
恳谈会的会场要提前布置好,可以适当买点水果,沏上茶水。在教室的黑板上,也可以写上一些欢迎词。课桌的摆放最好两两相对,组成一个长方形,这样便于交流、讨论。
在前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建立了每月召开一次恳谈会的制度。每次恳谈会的时候,我们都会留下很多照片及家长宝贵的意见。后来,我开始邀请一部分老师参加我们的恳谈会,再后来有些家长主动提供场所,主动布置会场。一次次的恳谈会,从刚开始的无奈,变成了家长们的期待。他们越来越支持班级的工作,乃至成了班主任最真挚的朋友。
三、走访学生家庭
很多班主任喜欢把家长请到学校来沟通,有些班主任甚至只要学生犯了错就会把家长叫到学校。这不仅让学生反感、家长无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将学生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学生变得越来越糟糕。
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采用走进学生家庭的形式来与家长沟通交流,给学生以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分析、教育、引导,同时也给家长以帮助、指导。
班主任走访学生家庭不是为了告状,而是应尽量肯定学生的优点,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要找到他们的闪光点;不能只走访“差生”,还要走访优生;不仅要谈学习,还要拉家常、谈人生;走进学生家庭后,不能盛气凌人,而要虚心聆听,多鼓励,多激励。
班中有个学生经常犯错误,有一次我问他家在什么地方,他就是不肯告诉我,因为他担心我到他家里告状。有一天,这位学生的家长给我打电话,我就顺便问了他家的住址。晚上放学后,我来到他家。这位同学很惊讶,也很担心。但我与家长和孩子交流了一个多小时,没有提孩子的任何缺点,反而表扬了他的很多优点。
第二天回到教室后,这名同学主动打扫班级卫生,主动到我办公室帮我做些事情。在后来班级的各项活动中都表现得十分优异,学习成绩也从中等变成了优秀。一位以前教过他的老师问我:“你用了什么方法,让他变化这么大?”我告诉他:“这孩子长大了,是因为他懂得了尊重老师和同学的原因吧!”
走访学生家庭之前,班主任一定要提前备好课,看看学生的档案,询问一下任课教师,多了解一些学生的情况,多记住学生的一些优点。要尊重家长,与家长交流时得体大方。走访前要先打招呼,不要搞突然袭击;要吃饭后再去,切忌接收家长礼物。走访后要学会总结,把一些优秀的家教经验整理出来,与其他家长分享。
作文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2000字
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潜力,是为了帮助学生激发他们本身的固有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是为了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自信、自立的人。素质教学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应充分关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感受,让学生快乐学习。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充分关心学生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和学是以矛盾为主体的具有客观规律的教育行为,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教无定法,但需得法,要取得好效果,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环境造就人"这样一个毋容质疑的事实,我们每一个成人都会感同身受地相信它。但作为教师,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是怎样的环境?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是否一贯理性地把握某些原则?比如平等、尊重。是否对照教育的目的常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改进沟通的方式?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就可能无意识的伤害了一些学生。
要达到师生之间很好的沟通效果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了解学生,学会与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了解学生才能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同样这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要了解学生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沟通要求。在开展工作的同时教师应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善于观察学生,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阶段性的家庭学习情况,对于那些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学习成绩幅度较大的学生或后进生,教师可采取“投其所好”的沟通策略,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了防止谈话过程无意识触及伤害学生的话题,例如家庭的变故,学生的一些缺陷等。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及家庭情况。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了解是前提,其次教师必须学会如何与学生交往。在人际关系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脸上常带三分笑,就能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接触温馨可亲充满笑容的教师,讨厌整天带着凶恶神情的教师。仔细思考你会发现,微笑可以拉近两个不相关的人。对教育而言,老师更应该时常对学生保持微笑,如此细小的一个动作却可以得到丰收,我们老师何乐而不为?微笑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艺术,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和称赞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
第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在学会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热爱、关心学生。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应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教师在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应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接触,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理解他们的,是可信赖的“朋友”。
教师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差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你能及时伸出援手;当他们置身迷途的时候,你能够及时给予指点,用爱去感化他们;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你能给以语重心长、慈母般的劝慰。在教学工作中睁大眼睛发现学生的每一处优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有礼貌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如果做到这些,教师与学生只要几句话,几分钟就能产生巨大的心灵感应,达到“心又灵犀一点通”的沟通效应。
三、运用灵活多样、充满情趣的教学方法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会失去它的魅力。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投其所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策略,充分挑逗孩子们读的意识,诱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为了这一目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去探索学生心理,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创造不同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多样化,灵活化。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放低姿态,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师生平等,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多种角色 ,用学生的眼睛去看待事物,形成好的师生沟通模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是一个很漫长的探索之路,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教学相长,“教,然后知不足”在新课程面前,我们必须得接受新教学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让我们用爱去谱写新的教育篇章,架起一座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作文七:《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1000字
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摘 要:数学学科中的评价,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充分发挥数学评
语在数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评语;分析和必要性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改革对中小学生的考试和评价方法。而数学学科中的评价,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充分发挥数学评语在数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使全体小学生从以往分数重压下解放出来,智能和身心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发展。”
一、数学评语的运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数学评语是教师在批发作业时或听学生回答问题后根据学生的作业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学习态度、习惯和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具有导向、调控和激励功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的评价要么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要么是课堂赞美之声不觉于耳,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往往是根据作业错对,打一个分数或等级,很少在后面写评语,即使写的话也很简单:“太粗心了,仔细点”“态度不端正,重做”??这些评语学生看了不但产生厌学情绪,而且使师生间产生对抗情绪,更严重的是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尊心和创造性。
出现上述现状的原因是:(1)教师在数学中对数学评语的运用不够重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数学作业批改很客观,对就对,错就错,觉
得写评语麻烦,没有写评语的习惯。即使少数教师写了,质量也不高。(2)大多数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期中、期末考核中都采用百分制,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数学知识、能力水平,从而导致学生和家长唯分数是从,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数学评语的作用与必要性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赞扬、鼓励是一种无本的投资,投入得越多,回报得越丰富。如何淡化学生单纯追求分数的观念,摆脱分数的束缚,使全体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产生动力,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数学评语的形式与操作方法
数学评语的内容和形式是很多的,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双基”水平等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写总评、简评、专评。在表扬、鼓励和赏识学生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选择学生心理上最喜欢接受,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方式和途径。
总之,探究学生心理,优化教学过程有很多精彩的创作,在这一过程中谁的功夫下得深,谁就得到学生的依赖,谁就是胜利者。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太平庄中心校)
作文八:《雪山下架起一座桥梁》4200字
小传 王亚楠,1961年12月出生在新疆伊犁河谷的一个兵团农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新闻工作10年,当过记者、编辑,做过记者部、编辑部主任,现为伊犁晚报副总编辑,主任编辑职称。曾获中国晚报奖、新疆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奖等各类奖项20余次。在《新闻战线》、《新闻业务研究》等新闻理论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业余时间喜欢文学创作,已在全国一百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余万字,出版有散文诗集《远行》。
《伊犁晚报》是全国惟一用汉、哈、维三种文字出版的晚报,创刊伊始即把密切关注边陲社会,真诚服务伊犁各族群众作为自己办报的宗旨。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晚报自身特点,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报纸发行量逐年攀升,广告收入大幅度增长,不仅摆脱了困境,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2001年,《伊犁晚报》进一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并真心实意地为伊犁各族群众排忧解难,架起了一座沟通读者的桥梁,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困境中的牧民兄弟在呼唤
伊犁河谷是新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相对而言,这里的各种灾害明显少于全疆其他地区。然而,2000年1月,伊犁东部的山区却发生了近十年来罕见的特大雪灾,降雪量达120厘米至150厘米。道路被暴风雪封死,通往山区的交通被迫中断,部分牧民的住房和棚圈也被大雪压塌。特别是由于地温较高,雪融较快,出现了雪崩现象。不到20天时间受灾牧区就有8人死于雪崩,2116头牲畜被冻饿致死。更为严重的是,还有4304户牧民、39.87万头牲畜被困在暴风雪中,断粮断草的绝境时刻威胁着他们。
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既是当前地区领导刻不容缓去抓的大事,也是各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只要我们把抗灾救灾这篇文章做好、做足,就肯定能够进一步抓住读者,树立起《伊犁晚报》在各族群众中的良好形象。1月5日,我们抢在伊犁各家媒体之前,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编发了《雪情告急》的消息。之后,我们一方面派出4名骨干记者深入尼勒克县、新源县等抗灾前线,及时采写抗灾救灾的新闻稿件;另一方面,我们又安排编辑值班,密切关注灾区动态,随时掌握抗灾救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半个月中,我们先后编发《干群齐心战雪魔》、《灾情就是命令》、《灾情严重,青年请战》、《自治区畜牧厅领导赴灾区督查救灾工作》、《伸出援助手爱心洒灾区》、《一方有难八方援帮助灾民建家园》等15篇稿件。同时,还以《不等不靠抗灾自救》为题编发了一组新闻图片。这种既有消息也有纪实,既有文字亦有图片的立体报道,使读者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及时、准确了解到灾区的真实情况,也能看到各级领导积极组织群众抗灾自救的感人事迹。雪灾无情人有情,这次战役性报道,《伊犁晚报》有组织、有策划,打得主动、漂亮,受到读者称赞。
围绕西部开发营造舆论强势
当大开发的热潮涌进西部边城,伊犁各家新闻媒体都很快把开发西部的话题列为报道重点。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家晚报,该怎样介入西部大开发这一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呢?经过反复思索和讨论,我们认为把百姓视点确立为西部大开发报道的基本视点更符合晚报实际。老百姓最关心什么,我们就不遗余力地去报道什么。例如什么是西部大开发?大开发能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什么变化?大开发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等,《伊犁晚报》都为此精心策划了各类专题报道。从2000年3月至今,我们先后开设“抢机遇迎开发”、“聚焦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我们怎么办”、“西部开发论坛”、“大开发访谈录”、“大开发亮点”、“西部开发在伊犁”等专栏,刊发各类有关西部开发的稿件293篇。这些稿件或以述评和言论的形式阐述西部开发的意义和深远影响,或以消息和访谈的形式,系统介绍了伊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具体做法和基本情况。为了进一步开拓广大读者的新视野,从2000年4月开始,我们开辟了“瞩目西部大开发”专栏,半年多时间就转摘全国各大媒体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最新信息和分析性文章60篇。这些文章指导性和服务性都很强,如《西部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西部有哪些人才政策》、《新疆绿洲显现大开发潜力》、《西部开发将给百姓带来哪些好处》、《大开发不等于大开荒》等,为伊犁读者提供了各种颇有价值的资讯。此外,我们还在副刊版开办了“西部明珠――伊犁”专栏和“亚麻杯西部开发有奖征文”活动,共刊文71篇,既能够让来伊犁旅游、考察的人系统了解伊犁地缘、资源优势,又能获得西部历史遗迹及民俗民风等各种知识。读者参与征文活动的兴致很高,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刊发征文36篇,不仅拉近了晚报与读者的距离,也使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很快深入民心。
抓住百姓关心的事做文章
尽可能地发挥好舆论监督抑浊扬清、警醒世人的职能,这是《伊犁晚报》一直都在努力去做的重要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党和政府重视、普通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做文章,促使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01年,《伊犁晚报》先后在不同版面开辟“新闻聚焦”、“热点透视”、“追踪报道”等专栏,刊发舆论监督稿件320余篇,达到了引导、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繁荣稳定的目的,“有事情找晚报”、“有困难找晚报”已成为伊犁各族群众的共识。
2001年7月初,《伊犁晚报》编辑部接到一封读者来信,反映了伊犁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铸造一分厂,虐待民工的问题。了解这一情况后,报社领导非常重视,当即拨出专门经费,派两名骨干记者赴190公里外的工厂进行暗访。经过半个多月的摸底调查,发现信中所写情况完全属实,800余名外来民工遭受着非人待遇,记者被震惊了,很快写出新闻调查稿。报社领导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发稿前将稿件送州党委宣传部审阅。根据州党委宣传部长的指示,以内参的形式编发,内参逐级上报后,很快受到自治区和伊犁州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了批示,要求公安、劳动部门迅速成立调查组进驻工厂,对内参所反映的问题严肃查处。在各级党委主要领导高度关注下,该厂立即进行了整改,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7月23日,《伊犁晚报》及时刊发消息,对这一整改结果进行了公开报道。本报记者部主任赖宇宁采写的深度报道《天山的愤怒》(《伊犁晚报》2001年5月2日第五版),对位于天山西部的巩留林场无视国家和自治区法纪法规,大量疯狂盗伐雪岭云杉的恶性事件进行了披露。《人民日报》、《中华工商时报》等媒体也先后刊发了此文,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公安部将此案列为“2001年中国林业第一大案”,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很快有了结果,12名主要责任人被依法逮捕,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广大读者无不拍手称快,该文获得2001年中国晚报热点新闻大赛特等奖。《市民李飞挨打讨公道》等一组追踪伊宁市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违纪打人的连续报道刊发后,轰动整个伊犁,数百名读者纷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发表看法,对晚报的正义行为表示支持。伊犁州直属各县市公安部门也都组织刑警学习、座谈,要求全体公安人员引以为诫,一场“文明执法,从严治警”的活动在伊犁公安队伍中深入开展。在伊宁市开展的大规模治理投资软环境活动中,《伊犁晚报》抽调精兵强将密切配合,精心策划,先后刊发舆论监督专题报道61篇,受到伊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并颁发了“舆论开道、治软有效”的铜匾予以表彰。目前,《伊犁晚报》的舆论监督不仅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风格,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深受读者欢迎。
竭力倾注应有的人文关怀
作为一家社会生活类的晚报,是否真心实意地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境遇,这是一件关系到能否赢得读者和赢得市场的大事。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尽心竭力地对弱势群体给予特别关注,倾注新闻媒体应有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从精神和情感上给读者带来温情和慰藉,并引起强烈共鸣,就能架起沟通读者的桥梁,迅速拉近媒体与读者的距离。近两年里,《伊犁晚报》先后刊发了《谁来帮助坚强的张玲》、《盲女苟慧明为何挨打》、《无私的母爱》、《24户居民渴望光明》、《救救我的女儿》、《我要读书》、《真爱永恒》、《弟弟,我要卖房子救你》等关注生命、关注民生的稿件289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晚报的连续报道,不断呼吁,社会各界或慷慨解囊、无私援助,或尽其所能、奉献爱心,使一批身处困境的“小人物”得到了各种关怀和帮助。
伊利孜拉是一个出生不到6小时就被父母遗弃的汉族女孩。1994年10月,维吾尔族妇女吾仁沙在自家附近一座垃圾池旁,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汉族女婴。吾仁沙把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婴抱回家中收养,并取名伊利孜拉。由于吾仁沙的丈夫早逝,自己又没有固定收入,生活一直非常困难。伊利孜拉已经到了上学年龄,可养母实在拿不出钱来让她进学堂了,为此吾仁沙成天忧心忡忡,愁眉不展。2001年1月5日,《伊犁晚报》记者得知吾仁沙这一感人事迹后,很快就写出了新闻特写《无私的母爱》,并在“特别关注”专栏中刊出。伊犁建筑公司领导看了这篇报道后非常感动,当即打电话给本报新闻热线,表示愿意承担伊利孜拉读完九年义务教育所需的全部费用。1月19日,公司领导在晚报记者陪同下,带着面粉、精油和500元现金看望了吾仁沙和伊利孜拉,解决了她们的后顾之忧。这个消息我们又以《建筑公司续写〈无私的母爱〉》为题作了及时报道。之后,我们还连续刊发了《伊利孜拉有了一个大家庭》、《伊利孜拉高高兴兴上学了》、《伊利孜拉,愿你的明天更美好》等8篇追踪报道,使伊利孜拉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陈蕾是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小女孩,不幸患了早期白血症。2001年4月26日,我们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陈蕾母亲甄德娥寻求社会援助的长信《救救我的女儿》,并配发了照片和编后话。救助信见报后,伊犁第二师范学校师生、伊犁供电公司干部职工等踊跃捐款,奉献一片爱心。
《伊犁晚报》又连续刊发了《小陈蕾,让爱为你导航》、《千万颗爱心系花蕾》等文章,对社会各界积极奉献爱心的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市5家报社和两家电视台也对陈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社会各界捐助近10万元。目前,陈蕾正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基本上已得到控制。真心诚意地为百姓说话,为百姓分忧,关爱生命,关注民生,使《伊犁晚报》与广大读者的心更加贴近了。
作文九:《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700字
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南河镇中心学校 陈金银
“课外访万家”活动开展以来,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学生、家长、教师干涸的心灵,在学生、家长、教师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在“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中,我对本班的位于九里坪学区的学生进行了家访。我本身出生在这里,和家长之间基本上属于知根知底,沟通起来方便,同时家长对教师的家访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也很想与教师见面沟通,但由于平时外出务工等原因,没有时间来学校与老师交流,也很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现在教师能上门家访,可以与老师面对面交谈,了解到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觉得非常高兴。通过走访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课外访万家”的必要,同时也看到了教师和家长在学生个体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走访中我发现以下共性问题:
一、家长反映的最多的就是与孩子的沟通很难,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很强,意识形态正在发生变化,“自以为是”心理严重,不愿意跟父母多交流,父母与孩子之间有隔膜;其次,家长总是把分数作为谈话的主题,只注重结果不讲究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逆反。家长有心要帮助孩子学习,但是苦于自己知识能力有限,并不能为孩子作出相应的指导,只能一次次重复相同的几句话,显得有点很无奈。
二、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单亲家庭的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还有隔代教育问题一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我们这里地处山区,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在外务工,对于孩子管教较少,同时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大多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过于溺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导致其长辈根本管不了。
这些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和爱。家访让我们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了学生,从此一座架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的桥梁开通了,相信通过以后的不断努力这座桥会越来越畅通。
作文十:《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1800字
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学生心理个案研究
乔妹娟
个案情况
梁嘉雯,女,1991年出生于外省农村,从小在乡下奶奶处生活、学习,02年念小学五年级时父母把她接到上海生活、读书,03年9月入梅园中学读书。外貌属于比较胖的女孩。父母在沪生活、工作多年,母亲无业,有一个弟弟,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
个案分析
典型行为
1、在校落落寡欢不合群,自卑而敏感,和同学、老师保持比较远的距离 2、在家和父母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闹,甚至有厌世念头
行为原因
家庭因素
1、幼年经历
出生在外省农村,父母那时在沪工作,自她出生后父母就一直把她放在乡下
奶奶处生活、学习,直到小学五年级才把她接到上海生活读书。 2、父母对孩子内心沟通、理解的缺乏
父亲工作很忙,无暇管她,很少和孩子沟通;和妈妈谈谈,可妈妈总认为现在生活条件那么好,你梁嘉雯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没能理解子女的内心需求,妈妈甚至把孩子买的心爱的课外书给狠狠的撕了。
3、父母缺少对子女的充分肯定、欣赏
对孩子的优点、长处缺少表扬、肯定,相反父母总拿孩子和其他人比,把别人的长处和孩子的短处比,从而把梁嘉雯比下去,长期下来,与父母感情疏远,逆反情绪也就愈重,于是孩子就把自己封得严严实实,有什么话想要倾诉,就写在日记本上和自己交流。
个人因素
1、错误的审美观
认为自己形象不佳,长得比较胖,而胖就谈不上美了。 2、错误的评价观
认为自己来自农村,和出生在城市的同学相比显得低人一等。 3、偏激多疑
幼年的这段经历时不时地在心底浮现,认为父母对他们姐弟的疼爱不一,认为自己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于是要保护自己不再受到伤害,于是在和同学、老师相处过程中和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自我封闭。
教育策略
1、面谈沟通,帮助她认识到树立自信心的重要
如谈我自身的经历,也来自郊区,但我不自卑,来到梅园,一切从新开始,努力工作争取赢得收获,谈一个人的肯定,不在于他的来历、外貌,而在于他的努力。人不该妄自菲薄。
2、笔谈交流,激励、表扬,建议、希望
如相信她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做得更好,老师会尽全力帮助她的;如
希望她写些父母爱己的点滴,能多体谅父母当年这么做的无奈,感恩父母;如建议她尝试耐心、主动与父母沟通、与大家交流,拒绝尝试的机会就拒绝了父母、拒绝了大家,也就拒绝了自己。
3、借助广大师生的力量
建议任科老师对她多方关心,关照班级同学平时多与梁嘉雯接近、交流,让她感受到大家对她的友好、关心。
4、进一步加强与梁嘉雯家长的联系、沟通
利用家访等机会与其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与体会,帮助其家长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
教育效果
自卑、封闭的坚冰渐渐融化。后来,梁嘉雯的信心在一点点在提升,她开始愿意接近同学、接近老师,主动与同学、老师沟通了,她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她还把老师当成了知心朋友,有什么想法她会主动找一个时间对我说“乔老师,我想和你谈谈”,有时她会通过作业本或周记和我交流,谈她遇到的问题,她的困惑,她的感激。
我的真心付出也换来了梁嘉雯学习的自信心,课堂学习比以前主动积极多了,她从我的热情、语重心长的话语中体会到了我的友好、尊重、理解、期望。这一年的大考,她的语文考出了从未有过的90分。
教育反思
看到梁嘉雯同学的欣喜变化,我不由的陷入了深思:
在我们周围,像梁嘉雯这样的学生是比较多的,他们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有了一种希望取得理解和信任、关爱的强烈渴望,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他们往往在为人处事方面有所顾虑而防备,会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自卑、猜忌、可笑的防卫甚至对他人有敌意的不正常心理,而内心深处却又是多么渴望与人沟通、被人关注。在追求和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内心又是多么的孤独、烦恼、痛苦,甚至会产生过激想法、行为,如梁嘉雯母亲事后告诉我梁嘉雯在日记里曾写下厌世的文字(要知道她还知识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啊)。
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我们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各种表象有敏锐的观察力,细心观察、寻找和发现,用我们的真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把我们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打开心扉,倾心而谈,从而打开一条通往学生心灵的通道,并引导他们走向回归、前进的新路。
同时,我们教师还应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沟通、指导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任何一位学生的心理偏差都能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源,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才能雕塑出一代新人的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