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3600字
作者:雷良启李重
语文教学之友 2006年08期
“语文素养”在2000年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各出现了一次,与“语文素质”“人文素质”“语文能力”并列使用。其意义不明确,地位不突出,当时影响不大。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并将“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总目标与核心理念,挤兑了“语文能力”的核心地位。于是,“语文素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本身的科学性也立即遭到质疑,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论争一直延续至今。“语文素养”的论争主要涉及到“语文素养”提出的意义、“语文素养”的内涵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模式。
一、“语文素养”提出的意义之争
围绕着“语文素养”提出的意义,语文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的提出是概念创新的产物,突破了原来只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局限性,是新课程的总目标和核心理念。如制定课标的专家、学者持这种观点。巢宗祺认为:语文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过去的语文教学仅仅强调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偏重语文教育的实用功能,不足以概括语文教育的全部,会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语文素养有助于开发语文教育实用之外的功能,体现现实能力与前瞻能力的综合性的追求,体现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新要求。他还认为“语文素养”的提出,是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这一理念相一致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的提出不但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容易给语文教学造成新的混乱,误导语文教学的前进方向。如一些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及一线语文教师持这种观点。古源认为:语文课标上的“语文素养”内涵太宽泛了,等于“文化素养”,不是科学概念。他还认为:语文课程标准里的语文只能是语文课的语文,只能是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的语文。立足言语形式的语文是对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运用及结果,只是文化的载体,不应该简单等于文化本身。新课标之所以产生“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是因为课程定位、定性发生了原则性的偏差。
上述两种观点,前者主要是从时代对人的新要求、课程改革的总体需要和克服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弊端出发而提出的。后者则强调语文科的本质规定性和语文科自身发展的逻辑要求,要求尊重语文教学实践长期积淀的历史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文素养”这个提法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是人们对“语文素养”这个词本身的理解不同,分歧很大。这推动了“语文素养”内涵的探索与论争。
二、“语文素养”的内涵之争
“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争论的焦点,形成了三种基本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涵盖并超越了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它指的是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从宏观方面把“语文素养”看作“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巢宗祺侧重于从微观方面解释“语文素养”,他认为“语文素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这其实是三个维度内容的具体细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必须立足于“语文”,而不是各科知识的大杂烩;反对用宽泛的“语文素养”来消解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训练;提出重新界定“语文素养”,从而把它由常识性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余应源认为:语文课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母语进行言语交往活动(听说读写活动)的能力,非要保留“语文素养”这一提法,必须切除非语文部分,只保留“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还应加上语文知识和技能,还可加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笔者认为可以在此基础上,用交际能力来重新界定“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最基本的要素是语言运用能力(言语交往能力),以之为核心,必然连带其非功用性的因素,以价值观念、百科知识、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所谓非功用性因素为其底座和基础,有机结合成人的语文素养。
还有一种观点介于两者之间,主张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李山林认为:语文“学科素养”是语文学科独特性的核心目标,“基础素养”是基础教育各门学科共同承担的部分,主张语文教学既要保持学科教育的独特性,又要融入基础教育的整体目标之中,避免走向两个极端:过去的重知识能力轻人文态度和现在的重人文轻知识能力。此外,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语文素养”的实质,王小明认为:“语文素养”是指五类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语文智慧技能、语文认知策略、语文动作技能和语文情感与态度。
“语文素养”内涵论争的中心是实现“语文素养”概念的科学化。经过论争,人们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但是仍存分歧。“语文素养”概念的分歧必然引发“语文素养”培养模式的论争。
三、“语文素养”的培养模式之争
“语文素养”培养模式上的认识混乱容易导致语文教学工作的模糊、无序。“语文素养”培养模式的论争事关语文教学实践的前进方向,目前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近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经历了由“知识利益”模型向“能力利益”模型发展的阶段。这次课程标准的出台,就是要在上述两种模型的基础上建构起“语文素养”的教育模型。这是语文教育范式的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巢宗祺认为:过去的“知识利益”和“能力利益”语文教育模型仅仅重视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训练,是在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背景下产生的“刺激——反应”一种线性的教学模型。现在的“语文素养”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构建的是立体的模型。方智范认为:“语文素养”的培养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其结构框架是,纵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这是隐性的线索;横向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这是显性的呈现。三个维度相互交融、渗透,贯穿于具体的阶段目标中,共同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主张大大淡化对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
另一种观点认为,泛杂的“语文素养”模型,是历史的倒退,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才是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余应源认为:语文课自身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什么,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从全局来看,我国语文教育谈不到真正的“知识利益”模型阶段和“能力利益”模型阶段,而将之斥之为科学主义、行为主义而加以否定是错误的。他认为,“语文素养”的教育模型淡化语文知识的系统传授,淡化语文技能训练,疏忽了语文科的特性,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只会把我国语文教学推向非科学化的道路。
还有学者认为,新课标注重学生个人的体验、熏陶和感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以前过分注重理性分析、注重惟一答案的倾向;但是完全否定理性分析,也是片面的。只要在课堂上创造条件,促进师生双方深入思考和探究,那么理性分析还是一条提高师生的“自觉”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语文素养”论争的根源
“语文素养”论争的根源是过去关于语文教育本质属性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讨论的继续和深化,“语文素养”似乎成为对语文本质属性讨论众多矛盾的一个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场论争触及到语文课程定位、课程知识的选择、课程设计等根本性问题。透过这场论争可知,人们对下列一些问题的最终认识将影响我国语文教育的前途和命运。
如何正确看待语文课程根本属性的讨论。“语文素养”的提出同“人文素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语文课标对语文科本质属性的认定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折中的产物。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功能,既是学术问题,也是一个体现国家意志的问题。语文课程的内涵不是客观不变的,随时代的不同,其内涵也不同。而另外一些学者认定语文科的本质属性只能是工具技能性,强调要实事求是地探求语文教学中客观恒常的规律,让语文教育早日步入常轨。
如何正确看待语文课程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取向。语文课程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取向的不同,会导致各自研究出发点和目标的差异。在这场论争过程中,有些学者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其基本精神取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而另一些学者基于实现科学、高效的语文教学实践的目的,追求的是语文教育活动内在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强烈的理性色彩。
作者介绍:雷良启/李重,江西师范大学
作文二:《关于“语文素养”的思考》1300字
关于 “ 语文素养 ” 的思考
摘要:教师在培养学生时,深入研究讨论《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 语文 素养 ” ,是不能回避的问题,而对 “ 语文素养 ” 的解读更应该以切合学生发展实际 作为出发点,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 “ 语文素养 ” 。
关键词;语文素养;弊端;形成和发展
Abstract: When educates the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deep study and discuss the “language literacy” suggested by the Language Curr iculum Standards, which is a issue that can not be evaded. However,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literacy” should be more correspond with the practice of students’ development, thus forming and developing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Key words: language literacy; drawbacks; form and develop
仔细研读新《课标》 ,对里面 “ 语文素养 ” 一词印象最深。结果就想把自 己的些许心得体会写下来,本文就 “ 语文素养 ” 谈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一、什么是 “ 语文素养 ”
到底什么是‘语文素养 “ 呢?知己知彼,先从各种资料中去寻找内容。
要理解 “ 语文素养 ”, 首先要知道 ” 素养 ” 的涵义 . 按一般辞典的解释, “ 素养 ” 是 指 “ 平日的修养 ” ,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 素 养 ” 一词现在被各学科普遍运用,如 “ 人文素养 ”“ 文化素养 ”“ 科学素养 ”“ 健康素 养 ”“ 技术素养 ”“ 语文素养 ”“ 数学素养 ”“ 艺术素养 ”“ 美术素养 ”“ 音乐素养 ” 等等。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 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 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 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在 “ 课程性质 ” 里明确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 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探索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 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 前言部分 “ 语文素养 ” 这一概念前后出现多次, 可见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在研读新课标时,理解 “ 语文素 养 ” 的含义和内容的也是必须的。
二、 “ 语文素养 ” 解读容易出现的偏差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总有不同之 处。 我们不能盲目对某一理解叫好, 因为任何一项标准都可能有弊端, 尤其是在 解读的时候, 有着不同文化知识修养不同经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这就容易出 现偏差。
作文三:《写一手好文章是一种基本的语文素养文章语文素养是一种文章的》4700字
巧打中学生写作中的拦路虎
王小明
写一手好文章是一种基本的语文素养,写作教学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三国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尝言:“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就把文章的撰写抬高到了极致。那么中学生现阶段在写作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通过这几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的突出问题,主要在立意、内容、思路、语言四方面。
首先作文的立意。如果一篇文章连意都立不起来,那么就谈不上下面的行文,所以立好意至关重要。学生在立意方面存在肤浅粗俗的情况。如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立意就很低很肤浅,整篇文章大谈特谈如何建一栋豪华别墅来专供自己享受而且还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认同,话虽然真但立意太低反映了其人生境界的低俗。“认识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远”,所以老师应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要有时代感责任感,眼光放远,“海潮放远了听才深邃,山峰放远了看才秀美”,不能囿于自己的小圈子,贪图眼前的安逸舒适,做井底之蛙。教师还可用一些名言警句来引导学生,如“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欲不可纵,志不可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要之,要让学生意识到在立意写作中提升自己。“见一叶落而知秋”,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秋的背景中观察这一片落叶;“尝一脔肉而知一鼎之调”,我们就是要让学生站在“一鼎之调”的高度尝这块“脔肉”。只有这样学生立意时才能有意识地与国家民族社会人生联系在一起,求真亲善近美,用较高的眼光来立意。对立意,大纲的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2007年高考文章中叙写民族和人类的记忆,文章涉及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及事件,包括正面的,如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言论和生平,也包括负面的,如战争及灾难等。这类文章视野开阔,思想深刻,立足点较高,得分也较高。
在具体行文时,立意还要要鲜明突出,要明确决不含糊,要醒目。议论文、说理散文,应该把中心论点概括成一句话,即中心句、论点句。这句话,是犹待证明其正确性的一句话,是全文的中心、统帅,全文必须“向心”,全文所作的一切都是证明它的正确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心句是全文最重要的一句话,要力求表达准确、鲜明、精练、精彩,不可不着力推敲。有的考生不懂得中心句的重要性;有的没有中心句,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意思,即便这个“意思”有道理,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有的表达不好,或含含糊糊语意不明,或语言笨拙拖沓,甚至有语病,也难以取得好成绩。写记叙文(故事、小小说)的同学往往有一个困惑——成绩不稳定,这主要是由立意是否恰当、鲜明引起的。有的同学被迫无奈,在开头或结尾处直接议论,结实自己的中心思想。这样是不正确的,会使文体不伦不类。我认为:记叙文要注意选材鲜明,故事情节和立意联系紧密;要注意安排好结构,突出自己的写作意图;要注意安排好描写,在重要之处、突现中心之处,着力描写;要注意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可以直接诉诸理性,可以便捷地点明中心思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次作文的内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是掌握的素材不丰富,在行文时对观点感到无话可说,甚至连要求的字数也凑不够,更谈不上素材使用的准确性和典型性。如果说立意决定文章的深度,那么素材就决定文章的宽度,学生没有丰富的素材达不到应有的宽度,立意就很难有深度。如一场足球赛,我们连球员的姓名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他的特长和教练精心的有针对性的战术安排,那么我们就只能看热闹看表面,永远也欣赏不到赛场深层次的对抗,更
不可能形成自己对赛事较高质量的评价。所以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方面的积累素材。素材范围可以是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可以是当今的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剧等。总之要形成自己丰富的素材库,才能在写作中心里有底,游刃有余。当然对于典型的素材好要准确记忆反复记忆,如一个学生在论证“伟人的成功总是要经历许多挫折”时,想用林肯的材料,结果自己只笼统地记住了林肯在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之前经历了很多挫折,但记不清到底经历了什么挫折,只好反复笼统地谈这个话题,使材料使用没有说服力,严重影响了论证的效果。假设他要能记得在精细一些再系统一些,情况就会大相径庭。例如林肯
1809.2.12,生日。1818年(9岁)1831年(22岁),经商失败。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同年 (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1850年(41岁),第二个儿子因病去世。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1861年(52岁),美国内战爆发。1862年(53岁),第三个儿子因病去世。1864年(55岁),再度当选总统。准确系统地掌握了这些材料,让它们变成自己的囊中物,再回头来论证上述话题,就能信手拈来笔走灵蛇侃侃而谈了。准确系统地积累材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老师建议中学生可以把精品材料制成卡片,随身携带反复记忆。另外语文教师在课上多鼓励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表扬评选“素材积累小明星”来刺激学生的积累欲。材料积累多了比较多了,学生自然就能思考的更深入。当然有关写作中的材料还有很多问题如使用的典型性、同一材料经过巧妙加工论证不同主题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2007年高考作文阅卷发现不少考生列举的材料集中在几位名人身上且引用材料时笼统只言片语,建议中学语文教学要进一步扩大课外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加强具体系统地积累材料,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再次作文的思路。据我了解,很多同学写作文时认为思路是虚的东西平时不加重视,而考场作文的写作,时间短、要求高,学生思路一时打不开,面对作文题,思路闭塞,无从下手,再看看别的同学奋笔疾书,越发紧张,思维迟滞,反而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还有的同学写作时没有整体思路的,在作文前也没有列提纲的习惯,就如他们所说,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写出的文章往往只在一个层次,或者缺少一个明确的主旨。好点的同学,有自己的思路但在整篇文章中贯穿得不顺畅,顺序杂乱,有发无收,无铺垫无过渡,结尾突兀,七零八碎,让人觉得犹如坐车驶入布满坑洼的路上颠得作呕。差点的学生更是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语文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打开思路的方法,如因果展开思路法,动笔前进行“前因”和“后果”的探索,就能审清题意,明晰题目的含义,、联想铺展思路法,把日常生活琐屑与某种生活哲理联系起来,或抓相似点,或找相关处,或从反面,把感觉到的事、物、理,从相似、相关、相反处扩散开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描绘、论述,、以小见大伸展思路法,“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要做到“以小见大”,关键在于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风采,来展现一件平凡小事所蕴涵的哲理,、抑扬跌宕拓展思路法。我们重点看一下抑扬跌宕拓展思路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要尽力避免平直,宜跌宕起伏,摇曳生姿。在面对作文题时,不妨试着采用“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这两种方法来展开思路。“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是指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某人、事、物、景,先压一压,
就是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但是最后的目的是赞扬他的好的一种构思方法。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有力。这里,先看看“欲扬先抑”的典型例子。如《林黛玉进贾府》一开始对贾宝玉的评价“祸根孽胎”“混世魔王”“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孝无双”,都是为了后面的褒扬。 “欲抑先扬”的构思方法是,是指作者把自己准备贬低的某人、事、物、景,则先让他“威风威风”,然后,让他从“威风岭”上掉下来,便“摔”得更惨。“欲抑先扬”的例子很多。 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作者先把蒋门神描绘得如何厉害,如何了不得,很多武艺高强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扬”,可武松一出场,几个回合,蒋门神就趴下了:一方面衬托了武松威武,一方面也把蒋门神欺软怕硬的虚弱本质揭露无遗。以上几种思路拓展方法,相辅相成,可以交互使用,帮助同学们写好作文。
最后语言。语言表达包含的方面很多,这里只谈一下词汇量不丰富和用词不准确。词汇量不丰富是学生的一个通病,很多学生脑袋里就几个动词形容词,在一篇文章中重复用,多次“撞车”,让人觉得“面目可憎”。例如有关手的动词就有拿抓挥捶撕扒搓捏捂排等等,如果只掌握一个或少量几个,那么在使用时就会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根据具体情境准确生动形象地运用了。鲁迅让孔乙己有钱喝酒时便“排”出几个大钱,而《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也总是“踱”来“踱”去,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可见词汇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教师可以在平时引导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积累。词汇量丰富了,下面就到了准确运用了,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大难题。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树立具体的情景意识,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情用什么样的词。平时练习时,可以把写作和诗歌鉴赏中的炼字联系起来,多推敲多揣摩。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的好处神韵,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和“敲”的甄别。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教师可灵活使用。另外还可以用一些小故事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相传,北宋声誉斐然的文学家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苏小妹说出“清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成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者加“映”,即成为“清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为下品。苏东坡认真思考后,得意地说:“有了,‘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 苏小妹便念了起来:“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拍掌称妙。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清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么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清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妥。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整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我们也可以做类似的游戏。如果炼字到这个程度,何愁写不出含蓄生动优美的句子。
归根结底,语文老师如果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打死这四只吊睛白额的拦路虎,就会让学生顺利地走过写作中的“景阳冈”。
作文四:《小学语文经典文章阅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2400字
小学语文经典文章阅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文章;综合素养;影响
一、小学语文经典文章阅读的范畴
经典文章一般是指具有极强的典范性、权威性和价值性的文学作品或者文学专著,可以毫不夸张的把其称为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对于经典文章,有其自身的个性特质。首先从本体特征来看,具有原创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特性;其次,从经典文章的形态上看,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最后从经典文章的使用价值来看,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其实经典文章是一个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概念。我国著名的作家周树人最早使用文章的概念,并与1921年发表了《文章》,周先生大力提倡叙事抒情的散文创作,指出要给文学开辟一块新土地。之后,很多的作家,如冰心、朱自清等提倡白话文的文章,文章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文章的界定不在局限于某种题材、某些文体,某种地域的文章,其范围更广,题材更为多样化,给文章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开放自由的元素,散文、诗歌、专著、古诗词、外文、优论文,甚至是优秀的笑话片段、手机短信都可以称为是经典。新时代的文章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但是经典文章却老而不衰,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些一般是指我国古代优秀的诗词歌赋,外国优秀的文学著作等。正如前面的论述一样,经典文章具有原创性、典范性、权威性、奠基性、永恒性的特征,诸如我国的《庄子》、《孟
子》、《弟子规》、《论语》等。西方的《简爱》、《红与黑》、《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都堪称经典文章,它们通古今、重感性、达知性,长抒情、教于人、树于心。
二、经典文章阅读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经典文章都是经过历史和岁月洗礼的极富有营养的文学作品,它拥有其他一般文章所不具备的文化和思想的厚重感,它们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考,让学生的血液中流淌着正能量的元素。经典文章的阅读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可以塑造学生的品质,提高他们的修养。
(一)博古通今,拓展语文视野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多方面的,听说读写、交际沟通、感悟理解等,如果单纯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语文基本知识的积累,那是很难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的。通过对经典文章的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展他们的间接经历,让他们如同深入其境,感悟人物、事件的发生和事态的变化,尽可享受经典文章中的历史价值、时事评论等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知识。经典文章的涉猎范围有西方的经典专著,有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现代的经典散文等,这些都是中西方活生生的历史写照,并且这些经典文章中也涉猎到语文学习、科技、民族特质等符号,可以让学生领略古今、学贯中西,并且通过中西方文章的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学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掌握古今文学创作的异同,这些都会促进学生拓展语文视野,了解以往的文学创作模式。
(二)拓展学习范围,扩充词汇量
对于经典文章的学习,无论是课堂授课还是自学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都有益于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对于经典文章,特别是古代的诗词歌赋,很多的名言警句、俗语等都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名言佳句的掌握和理解,这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厚重感。在众多识字教学体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是积累词汇的最有效的方法,由此可见阅读还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促进小学语文的知识学习。比如《红楼梦》,进行阅读的话,可以学习其中很多的词汇,语法等,比如“真真的”“巴巴的”“回回的”,三个重叠词用作副词,大大增加了作者表达的意境,更能突出作者的中心思想,通过文字就可以了解作者的心理。在《红楼梦》中,还有名词作动词的用法,如“家去了”,意思就是回家去,“家”就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回家”。通过对经典文章的阅读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字词、名言佳句的积累,这些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他们的生活圈子却越来越窄。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少,与自然的亲近也是少之又少,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呆子”。对于经典文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在学生享受经典文章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语文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教导,更需要学生自觉的进行课外课内阅读,阅读是作文水平提高
的重要因素。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由此可见,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是扩充他们写作素材,造就写作灵感的重要手段。针对性的阅读,经典文章是最好的选择,这些文章耐人品味,写作手法新颖,对学生灵感在线,文学创作,提高写作水准都功不可没。
(四)增加内涵,提升文化素养
人们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养,一般都是需要相关的语文知识积累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言语谈吐自然就会有高品位,高姿态,这样一个人自然就会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了。对于经典文章来说,都是经过风雨和人们的过滤的,富有极强的文化色彩、价值色彩,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如果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加以识记诵读,体会理解,思考探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话,他们就会从中汲取营养,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进而提高语文素养。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阅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之一,它对学生素养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典文章以自身所具备的的优势成为小学生阅读的首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经典文章的阅读需要学会反思、运用拿来主义,实现与经典的对话,不可人云亦云,要有一点怀疑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德夫.在经典诵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成功教育,
2012(16)
[2]祝文灵.开展经典诵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j].素质教育论
坛,2011(08)
作文五:《小学语文经典文章阅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11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小学语文经典文章阅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
作者:刘丽霞
来源:《中学生导报 ·教学研究》 2013年第 24期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普及语文常识,提升学生素养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学科,对学生的 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一门与文字打交道的学科,其中阅读对 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要想提高语文素养必须拥有一定的阅读量,经典文章作为极富有阅 读价值的文章来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中,笔者注重分析了经 典文章的范畴及经典文章阅读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文章;综合素养;影响
一、小学语文经典文章阅读的范畴
经典文章一般是指具有极强的典范性、权威性和价值性的文学作品或者文学专著,可以毫 不夸张的把其称为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对于经典文章,有其自身的个性特质。首先从本体特 征来看,具有原创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特性;其次,从经典文章的形态上看,具有开放性、超 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最后从经典文章的使用价值来看,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的特 征。其实经典文章是一个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概念。我国著名的作家周树人最早使用文章的 概念,并与 1921年发表了《文章》,周先生大力提倡叙事抒情的散文创作,指出要给文学开 辟一块新土地。之后,很多的作家,如冰心、朱自清等提倡白话文的文章,文章作为一种独立 文体的地位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 20世纪以来,人们对文章的界定 不在局限于某种题材、某些文体,某种地域的文章,其范围更广,题材更为多样化,给文章的 概念也赋予了更多开放自由的元素,散文、诗歌、专著、古诗词、外文、优论文,甚至是优秀 的笑话片段、手机短信都可以称为是经典。新时代的文章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但是经典文章却 老而不衰,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些一般是指我国古代优秀的诗词歌 赋,外国优秀的文学著作等。正如前面的论述一样,经典文章具有原创性、典范性、权威性、 奠基性、永恒性的特征,诸如我国的《庄子》、《孟子》、《弟子规》、《论语》等。西方的 《简爱》、《红与黑》、《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都堪称经典文 章,它们通古今、重感性、达知性,长抒情、教于人、树于心。
二、经典文章阅读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经典文章都是经过历史和岁月洗礼的极富有营养的文学作品,它拥有其他一般文章所不具 备的文化和思想的厚重感,它们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 考,让学生的血液中流淌着正能量的元素。经典文章的阅读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 可以塑造学生的品质,提高他们的修养。
(一)博古通今,拓展语文视野
作文六:《写一手好文章是一种基本的语文素养》5100字
巧打中学生写?作中的拦路虎?
王小明
写一手好文章?是一种基本的?语文素养,写作教学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三国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尝言:“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就把文章的?撰写抬高到了?极致。那么中学生现?阶段在写作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通过这几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的突出问题?,主要在立意、内容、思路、语言四方面。
首先作文的立?意。如果一篇文章?连意都立不起?来,那么就谈不上?下面的行文,所以立好意至?关重要。学生在立意方?面存在肤浅粗?俗的情况。如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立意就很低很?肤浅,整篇文章大谈?特谈如何建一?栋豪华别墅来?专供自己享受?而且还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认?同,话虽然真但立?意太低反映了?其人生境界的?低俗。“认识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远?”,所以老师应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要有时代?感责任感,眼光放远,“海潮放远了听?才深邃,山峰放远了看?才秀美”,不能囿于自己?的小圈子,贪图眼前的安?逸舒适,做井底之蛙。教师还可用一?些名言警句来?引导学生,如“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欲不可纵,志不可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要之,要让学生意识?到在立意写作?中提升自己。“见一叶落而知?秋”,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秋的?背景中观察这?一片落叶;“尝一脔肉而知?一鼎之调”,我
的高度尝这块?“脔肉”。只有这样学生?立意时才能有?意们就是要让?学生站在“一鼎之调”
识地与国家?民族社会人生?联系在一起,求真亲善近美?,用较高的眼光?来立意。对立意,大纲的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2007年高?考文章中叙写?民族和人类的?记忆,文章涉及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及事件,包括正面的,如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言论和生平,也包括负面的?,如战争及灾难?等。这类文章视野?开阔,思想深刻,立足点较高,得分也较高。
在具体行文时?,立意还要要鲜?明突出,要明确决不含?糊,要醒目。议论文、说理散文,应该把中心论?点概括成一句?话,即中心句、论点句。这句话,是犹待证明其?正确性的一句?话,是全文的中心?、统帅,全文必须“向心”,全文所作的一?切都是证明它?的正确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心句是全文?最重要的一句?话,要力求表达准?确、鲜明、精练、精彩,不可不着力推?敲。有的考生不懂?得中心句的重?要性;有的没有中心?句,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意思,即便这个“意思”有道理,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有的表达不好?,或含含糊糊语?意不明,或语言笨拙拖?沓,甚至有语病,也难以取得好?成绩。写记叙文(故事、小小说)的同学往往有?一个困惑——成绩不稳定,这主要是由立?意是否恰当、鲜明引起的。有的同学被迫?无奈,在开头或结尾?处直接议论,结实自己的中?心思想。这样是不正确?的,会使文体不伦?不类。我认为:记叙文要注意?选材鲜明,故事情节和立?意联系紧密;要注意安排好?结构,突出自己的写?作意图;要注意安排好?描写,在重要之处、突现中心之处?,着力描写;要注意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可以直?接诉诸理性,可以便捷地点?明中心思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次作文的内?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是掌握?的素材不丰富?,在行文时对观?点感到无话可?说,甚至连要求的?字数也凑不够?,更谈不上素材?使用的准确性?和典型性。如果说立意决?定文章的深度?,那么素材就决?定文章的宽度?,学生没有丰富?的素材达不到?应有的宽度,立意就很难有?深度。如一场足球赛?,我们连球员的?姓名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他的?特长和教练精?心的有针对性?的战术安排,那么我们就只?能看热闹看表?面,永远也欣赏不?到赛场深层次?
的对抗,更不可能形成?自己对赛事较?高质量的评价?。所以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方面的积累?素材。素材范围可以?是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可以是当今的?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剧等。总之要形成自?己丰富的素材?库,才能在写作中?心里有底,游刃有余。当然对于典型?的素材好要准?确记忆反复记?忆,如一个学生在?论证“伟人的成功总?是要经历许多?挫折”时,想用林肯的材?料,结果自己只笼?统地记住了林?肯在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之前经历了?很多挫折,但记不清到底?经历了什么挫?折,只好反复笼统?地谈这个话题?,使材料使
严重影响了论?证的效果。假设他要能记?得在精细一些?再系统一些,情况就用没?有说服力,
会大相?径庭。例如林肯的资?料: 1809.2.12,生日。1818年(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同年 (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1850年(41岁),第二个儿子因?病去世。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1861年(52岁),美国内战爆发?。1862年(53岁),第三个儿子因?病去世。1864年(55岁),再度当选总统?。准确系统地掌?握了这些材料?,让它们变成自?己的囊中物,再
准确系统地积?累材料不是一?朝回头来论证?上述话题,就能信手拈来?笔走灵蛇侃侃?而谈了。
一夕的功夫?,它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老师建议中学?生可以把精品?材料制成卡片?,随身携带反复?记忆。另外语文教师?在课上多鼓励?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表扬评选“素材积累小明?星”来刺激学生的?积累欲。材料积累多了?比较多了,学生自然就能?思考的更深入?。当然有关写作?中的材料还有?很多问题如使?用的典型性、同一材料经过?巧妙加工论证?不同主题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2007年高?考作文阅卷发?现不少考生列?举的材料集中?在几位名人身?上且引用材料?时笼统只言片?语,建议中学语文?教学要进一步?扩大课外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加强具体系统?地积累材料,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再次作文的思?路。据我了解,很多同学写作?文时认为思路?是虚的东西平?时不加重视,而考场作文的?写作,时间短、要求高,学生思路一时?打不开,面对作文题,思路闭塞,无从下手,再看看别的同?学奋笔疾书,越发紧张,思维迟滞,反而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还有的同学写?作时没有整体?思路的,在作文前也没?有列提纲的习?惯,就如他们所说?,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写出的文章往?往只在一个层?次,或者缺少一个?明确的主旨。好点的同学,有自己的思路?但在整篇文章?中贯穿得不顺?畅,顺序杂乱,有发无收,无铺垫无过渡?,结尾突兀,七零八碎,让人觉得犹如?坐车驶入布满?坑洼的路上颠?得作呕。差点的学生更?是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语文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打开思路?的方法,如因果展开思?路法,动笔前进行“前因”和“后果”的探索,就能审清题意?,明晰题目的含?义,、联想铺展思路?法,把日常生活琐?屑与某种生活?哲理联系起来?,或抓相似点,或找相关处,或从反面,把感觉到的事?、物、理,从相似、相关、相反处扩散开?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描?绘、论述,、以小见大伸展?思路法,“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要做到“以小见大”,关键在于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风采,来展现一件平?凡小事所蕴涵?的哲理,、抑扬跌宕拓展?思路法。我们重点看一?下抑扬跌宕拓?展思路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要尽力?避免平直,宜跌宕起伏,摇曳生姿。在面对作文题?时,不妨试着采用?“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这两种方法来?展开思路。“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是指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某人、事、
物、景,先压一压,就是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但是最后的目?的是赞扬他的?好的一种构思?方法。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有力?。这里,先看看“欲扬先抑”的典型例子。如《林黛玉进贾府?》一开始对贾宝?玉的评价“祸根孽胎”“混世魔王”“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孝无双?”,都是为了后面?的褒扬。 “欲抑先扬”的构思方法是?,是指作者把自?己准备贬低的?某人、事、物、景,则先让他“威风威风”,然后,让他从“威风岭”上掉下来,便“摔”得更惨。“欲抑先扬”的例子很多。 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作者先把蒋门?神描绘得如何?厉害,如何了不得,很多武艺高强?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扬”,可武松一出场?,几个回合,蒋门神就趴下?了:一方面衬托了?武松威武,一方面也把蒋?门神欺软怕硬?的虚弱本质揭?露无遗。以上几种思路?拓展方法,相辅相成,可以交互使用?,帮助同学们写?好作文。
最后语言。语言表达包含?的方面很多,这里只谈一下?词汇量不丰富?和用词不准确?。词汇量不丰富?是学生的一个?通病,很多学生脑袋?里就几个动词?形容词,在一篇文章中?重复用,多次“撞车”,让人觉得“面目可憎”。例如有关手的?动词就有拿抓?挥捶撕扒搓捏?捂排等等,如果只掌握一?个或少量几个?,那么在使用时?就会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根据?具体情境准确?生动形象地运?用了。鲁迅让孔乙己?有钱喝酒时便?“排”出几个大钱,而《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也总是“踱”来“踱”去,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可见词汇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教师可以在平?时引导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积?累。词汇量丰富了?,下面就到了准?确运用了,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大难题。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树立具体?的情景意识,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情用?什么样的词。平时练习时,可以把写作和?诗歌鉴赏中的?炼字联系起来?,多推敲多揣摩?。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
的好处神韵,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和“敲”的甄别。这样的“圆”
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教师可灵活使?用。另外还可以用?一些小故事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相传,北宋声誉斐然?的文学家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苏小妹说出“清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成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者加“映”,即成为“清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为下品。苏东坡认真思?考后,得意地说:“有了,‘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 苏小妹便念了?起来:“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拍掌称妙?。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清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么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清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妥。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整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我们也可以做?类似的游戏。如果炼字到这?个程度,何愁写不出含?蓄生动优美的?句子。
归根结底,语文老师如果?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打死这?四只吊睛白额?的拦路虎,就会让学生顺?利地走过写作?中的“景阳冈”。
作文七:《提高“文章素养”:亟需强化的语文教学理念》5700字
提高“文章素养”:亟需强化的语文教学理念
曾祥芹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
【专 题 号】G31
【复印期号】2009年01期
【原文出处】《中学语文教学》(京)2008年9期第4,7页
【作者简介】曾祥芹,河南师范大学。(453000)
提起“文章”,历来理解为“组成篇章的文字团体”,那是包容文学的广义文章。我讲的“文章”是超越传统的、与“文学”对举的狭义文章。它包括“普通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专业文章”(新闻、史传、公文、论文、论著等);即使两栖文体集群(纪实散文、文学报告、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杂文等)也当做“变体文章”看待,主张由文章学者和文艺学者来共同开发。
一、文章素养:语文三大素养(语言、文章、文学)的中坚部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包括实验稿和修订稿)“前言”部分在谈到“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时,没有明显地把“文章素养”昭示于众,更没有把它提到与“语言素养”“文学素养”鼎足的地位。究其原因,是传统的“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学”的狭隘语文观在作怪、作梗。1980年,我提出了“语言、文章、文学三足鼎立”的新语文观,认为“语文学”的三大理论支柱是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在我看来,语文教师要成为语文学家,必须同时是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的行家。这种“行家”不是纯知识型的,而是智能型、人格型的;单说知识,也是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兼备的。
然而,从大学语言文学系毕业的所谓“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其语文知识结构通常只有语言学和文艺学,而没有文章学。许多语言学、文艺学专家,他们的学术成果几乎清一色地是文章(论文、论著),但他们在理论上长期信奉着、传播着“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学”的旧语文观。大批的高校文学院院长总以为自己主持的“文学院”是“‘文学’之院”,不知道“文学院应该是‘文’之学院”,所开课程至今仍然是:文学课第一,语言课第二,文章课连第三的资格都没有。足见“语文课,语言课,文学课”的偏见仍在继续误导。这样,从“语言文学系”熏陶出来的语文教师大都缺乏文章学素养,几乎都是用大学积累的语言学、文艺学知识和技能来从事中学的文章读写教学。这是百余年来“学文学、用文章”的语文教育体制和“三缺一”的语文课程结构造成的弊端,不能把缺乏文章素养的责任一股脑儿都算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头上。
从学术思想影响来看,中国古代文论积淀了“广义文章观”,即把诗歌、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均看做“文章”,这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习以为是,不明其非;现代文论又流行着“广义文学观”,即把带有“文学性”的记言、叙事、状物、写人、说理的文章统统归入“文学”,结果,《尚书》《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庄子》等文章典籍都说成了文学典籍。这样,几千年来形成的“广义文章观”与近百年来形成的“广义文学观”,并行文坛,彼此包容,“文本”“文章”“文学”之间几乎划了等号,三者混沌一团;致使古代处于正统地位的“文章”到现代沦落为文学的附庸,“重文学、轻文章”的流弊积重难返,只允许文学从广义文章中分化出来独立成学,不允许狭义文章从广义文章中分化出来独立成学,“文章学”独立生存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受到排挤。
有鉴于此,为纠正将“文章”与“文本”等量齐观,为避免将“文学”和“文学性”混为一谈,我们锐意把“文本”(文字作品)区分为“文章”和“文学”两大类,认为“凡是反映科学认识世界的文字成果,凡是不含虚构的非文学作品,不论单篇短章或成本的书,均可视为文章作品”。(曾祥芹主编《文章本体学》第10页)《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的提法肯定了“双文论”的主张。我们渴望文章和文学各自独立,携手共进,和谐发展。“文章”作为书面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知识结晶,是建设“四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思想武器,是获得审美愉悦的精神乐园。基于文章在求真、向善、崇美三方面的巨大功能,《语文课程标准》宜简洁而明快地指出:“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素养、文章素养、文学素养三大部分”。其中,“文章素养”不但是“语言素养”提升到“文学素养”的必经台阶,而且是“语言素养”与“文学素养”各自发展的强大动力,它在整个“语文素养”中处于“中坚”地位。
二、文章素养:融文章知识、智能、情志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文章素养”包括基础理论的、基本技能的、人文精神的三个层级。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设计,文章素养的整体提高,应涵盖下列三大方面:
(一)文章情志素养:对教师是指从事文章德育、文章智育、文章美育的情趣和志向;对学生是指热爱文章读写的情感、求真务实的文章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文章意志。文章内蕴的人文精神并不亚于文学的人文精神。它至少包含三点:
1.文章情感蓄积。“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灌注于段、章、篇中的情绪和情操(包括“零度情感”和“深度情感”),它与“意旨”密不可分,构成“文章精神”的第二要素,是文章主体的“写读动力”。从事文章写读教学的老师,要求自己蓄积一腔炽烈的“华夏文章冠天下”的爱国心,对经典文章应有一种永不满足的文化渴求,醉心沉入汉语文章世界,终身享用写读汉语文章的乐趣。
2.文章科学态度。艺术地认识世界总要以科学地认识世界为前提,为指导;语文课的“双文教育”应该奉行“文章第一,文学第二”的方略。当今写作中泛滥的虚浮华丽的文风往往受“文学至上”观的影响,不知道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话交心。因此,应把培养文章写读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摆在首要位置。
3.文章价值取向。求真、向善、崇美是文章追求的理想价值。无论个性化阅读或者个性化写作,其价值取向都应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避免负效应,追求正效应,警惕自由化误读,力求个性化正解,反对八股文,提倡写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创新文章。
(二)文章知识素养。“文章知识”指对文章本体、文章主体、文章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因为文章本体是文章主体和文章客体的辩证统一,兼顾“文”“人”“物”三体,方能识透“文章”。
1.文章本体知识。对“文章本体”的解剖和整合研究是文章学修养的重心。我主编的《文章本体学》(文心出版社,
2007.7)一书用5篇30章分别阐述了文章的本质特性(本源、思维、特质、功用、规律),文章的信息内容(用心、意旨、情感、事料、境界),文章的体裁样式(媒体、形体、语体、类体、型体、变体),文章的结构法则(章法、思路、技法、语法、修辞、逻辑),文章的整体风貌(声韵、气势、神采、疾病、作风、风格、美质、伦理),提炼了一整套文章本体范畴。这30个概念体系,区别于“文学本体”论,集华夏古今“文章本体论”之大成,是不断自我超越的最新成果,为语文教师自修文章学所必读。
2.文章主体知识。“文章主体”指创造“文章作品”的“文化人”。从文章生产、传播和接受的流程来看,包括文章作者、文章编者、文章读者三大群体。文章编者是文章的最早读者,又是文章的最后作者,担当着文章作者和文章读者之间的中介。严格意义上的文章主体就是文章作者和文章读者。依照“写前必读、读后必写”的双向互动原则,文章主体往往一身而二任,在“一度创造”的写作生产环节中担当“文章作者”角色,在“二度创造”的阅读再生产环节中担当“文章读者”角色。认清文章作者和读者,才能充分发挥文章主体的创造精神。
3.文章客体知识。“文章客体”指文章反映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大世界。即自然和社会构成的“物质实体世界”和人类思维活动构成的“精神状态世界”以及文章和文学构成的“精神产品世界”。这与哲学家科普尔1967年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相契合,但又不全同。从社会学角度看,“文章客体”指文章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政治气候、经济基础、文化氛围、科技水平、教育状况等生态环境。脱离社会环境的“人”和“物”,孤立地就文章论文章,是绝对不会获得对“生态文章”的科学认识的。
(三)文章智能素养:指文章阅读、文章写作、文章听说、文章思维等智力技能。按照文章学“一体两翼”的理念,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文章智能,关键的具有标杆意义的能力,就是要在“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基础上善于完成文章的创造性阅读,并善于写出有创意的文章。
1.文章阅读素养。对于语文教材中的所有文章应能精读,融会贯通,烂熟于心;能略读、快读,提纲挈领,一目了然。无论传统的新编的文章精品都应做出个性化阅读。课程标准对课外文学阅读已有具体的推荐篇目,但把“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等非文学的文章作品的推荐权留给了语文教师。各类“文学作品选”多如牛毛,各类“文章作品选”寥寥无几,如《古文观止》和《今文观止》实在凤毛麟角。语文教师应对这一挑战作出积极的回应。
2.文章写作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文虽包括写实和想象两类,但主要是写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日常应用文。教师无疑应为学生作出表率,写“下水文”,技高一筹。语文教师不会文学创作是缺陷,还难说失职;如果不会写示范性的普通文章和专业文章(新闻、史传、教案设计、教例品评、教研论文、教学专著),那就很难说是称职的了。
3.文章听说素养。说文章、听文章是通过有声语言传播文章和接受文章的能力。一般听话说话能力是对口头言语的吸收和表达能力,属于“口才”范畴;“入耳成文”的听文能力和“出口成章”的说文能力则是听说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的高标,是“口才”和“文才”的综合运用能力。
4.文章思维素养。思维能力是读、写、听、说四项语文能力的核心,更是注意、观察、记忆、联想、想象、思维、创造七项语文智力的核心。文体图式是思维的磁场。文章以抽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以灵感思维为魂、社会思维为凭,以辩证思维为纲、系统思维为网,以战略思维为舵、创造思维为标。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文章思维的“八卦炉”里冶炼科学思维的“火眼金睛”。
归结起来,文章情志是文章素养的动力,文章知识是文章素养的基础,文章智能是文章素养的主干。完整的文章学素养应该让“文章情商、文章智商、文章创商”三者获得全面发展。人们通常主要关注“文章智商”,而我认为,应把“文章情商”摆在第一位,把“文章创商”摆在最高位。
三、提高学生的文章素养,必先加强语文教师的文章学修养
提高语文教师的“文章学素养”与提高学生的“文章素养”有深浅高低的程度差别,前者是专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迫切需要,教师必先正己,方能正人。
1.把文章课程列为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尽管有许多可敬的文艺学家在不停地鼓吹“语文教育就是文学教育”“语文课要以文学课为主”,但这种主张“可爱而不可行”。文章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正课地位和正轨方向是撼不动、改不了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具体阐释中,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我的理解,文章读写不但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习惯”,而且是语文社会应用最基本的“实际需要”。“修订稿”在读写教学条文中,将“实验稿”中出现10次的广狭兼用的“文章”概念增加到15次,突出以狭义文章为主。在课程总目标中,增加了“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在阶段目标中,对“记叙性文章”“议论性文章”“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日常应用文”提出了较具体的阅读、写作要求。这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是调整语文课程内容结构,加强“文章素养”的喜人信号。
2.把文章精品选为语文教材的主流体裁。且以全国现行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文章作品人教社版占63.8,,语文社版占70.2,,苏教社版占76.8,,合起来,占三分之二。(据甘其勋,载《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3《巨大的进步,不小的缺憾》)说明初中生以学习文章读写为重点是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和规律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以文章读写修养为重点。再看高中新编的多种语文教材,不论统编的、必修的或选修的,虽然文学作品的比例增强了,但专业文章教材(如新闻、史传、学术等)也在加强,高中语文教师在着重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也不能放松普通文章和专业文章读写的继续修炼。
3.把文章教学法作为语文教学法的主要方法。如果将语文教学法分解为“语言教学法、文章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三部分,那么文章读写教学法居于中坚地位,发挥主干作用。语言教学法常常随文章阅读进行识字、解词、析句,随文章写作进行写字、用词、造句。文学教学法也常常与文章教学法同步、对应、交错、互动地进行。“适体阅读”要求把文章当做文章来读,把文学当做文学来读,这是“人格”训练;“跨体阅读”既可以把文章当做文学来读,也可以把文学当做文章来读,还可以对两栖文体实行文章和文学地双重解读,这是“出格”训练。
普通文章是语言和文学的中介物,是横跨在语言和文学之间的一座必经的桥梁;专业文章可以与文学作品争雄媲美。青少年必须遵循“语言?文章?文学”的发展程序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我曾打过一个比方:如果说21世纪的语文教育是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的“三拉马车”,那么“文章学”是驾辕的。鉴于高师语文教育体制的先天不足,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文章学素养是语文教师素养的弱项,又是语文师资培训的主项。如果把提高性的“文学素养”列为语文的基本素养,那么普及性的“语
言素养”“文章素养”就该列为“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了。^NU1DA20091028
作文八:《浅谈关于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4400字
浅谈关于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
城区紫坊小学 薄君玉 承蒙领导抬爱,今天在这里和各位同仁谈核心素养简直就是班门弄斧。我知道自己知识不够,能力有限,为了不辜负领导厚意,只好硬着头皮上来,跟各位领导及同仁们一起来聊聊我对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方面一些肤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教师的素养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简洁地表达教师素养的内涵,我用“教师的素养=长×宽×高”来表示,以便让大家能一目了然。“长”即专长,“宽”即知识面宽,“高”即思想境界高。 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万能的英雄,“加减乘除、诗词歌赋、吹拉弹唱”必然是老师的拿手好菜。因此,我觉得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语言,燃烧的激情,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敏捷的思维、广博的见闻这样才能准确的授业、解惑,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也就是说“工具素养”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底蕴。它的宽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知识面宽,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自己在教学中也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有了这种基础和底蕴,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名师甚至大师。因此,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就是说要成为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读书、写作、研究,才能促使自己在专业化道路上
迅速成长。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一点我从六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1. 读教材,以奠基教学
读教材包括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钻研课程标准,就是要了解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明确本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内容范围和教学方法上的要求。钻研教科书是指教师要反复钻研、透彻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辑意图、组织结构、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发掘,融合贯通,达到娴熟运用和溶化的境地。
2. 读与教材密切相关的书籍,以丰富教学
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敏锐地发现教材涉及到的一些文章和书籍,并将这些列为学生和自己的必读内容。如著名作家的评传、节选课文的原著、著名作品的赏析、名家名作的手稿、与背景有关的史书等等。尽量地丰富教材,读厚教材。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既是教师丰富文化底蕴的过程,也是对教材不断理解加工的过程。
3. 阅读经典,以厚实积淀
语文课程承担着培育文学素养、传递传统文化的重任。要把这一重任完成好,语文教师更应该首先读好经典,成为一名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文化学者。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须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作为“受教育”者的语文教师,我们更要读大量的经典,受古典的训练。
《说文解字》、《文心雕龙》、《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明清四大名著、鲁迅杂文、曹禺的戏剧、郭沫若的诗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等都应该列为必读书目,而且要细水长流,反复涵咏。
4. 读与语文教育有关的书,以提高教育技能。有关语文教育学、语文心理学、语文教材教法和著名教育家的书都要有计划地阅读。如《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张志公文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还有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院院士赞科夫的论著《和教师的谈话》等。除此之外,还要读一些当代语文教育界“诸子百家”的著作。
5. 读与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养有关的书,以陶冶情操。读史使人睿智,读美学使人高尚,读哲学使人深刻,读自然科学让生活更美好..... 因此,语文教师要读哲学、美学、文学、思维科学、文艺理论、艺术等一些高品位的书。
6. 浏览时文,以开阔眼界
语文是中小学与时代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民族文化、时代精神都通过语文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师要经常浏览报刊,阅读时文,以了解时代特点,贴近涌动的时代脉搏,树立先进的现代观念。语文课上我们所教的学生,又是接受时尚最快的新一代青少年,如果我们不广泛阅读,更新自己的知识,拉近与时代的距离,我们就无法与学生沟通。举个例子说,上世纪80年代不读金庸、琼瑶、三毛,便难与学生交流;现在我们不知曹文轩、沈石溪、莫言、韩寒,便难与学生
对话。
二、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一点我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之所以成长的古训,这一古训对当今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照样有效。“游学”作为一种陶冶情操、增加阅历、开拓视野、丰富体验的方法,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教好书有百利而无一害。
1.遍游各地名胜,以开阔自己视野
中国是地大物博、名胜古迹众多的国度,地理资源极其丰富,这为旅游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古代的中国人,尤其是文人雅士又特别钟情于名山胜水、古迹遗存,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雄伟壮丽的风光和精美绝伦的人文景观,留下了一篇篇美文佳作,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旅游文化,为语文教师做出了榜样、表率,值得我们推崇、学习。另外,名胜古迹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让我们用眼睛、耳朵和心灵去感受山川景物的种种美妙和人文景观的巧夺天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心理上的审美需求,培养了我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我们对自然的审美能力。
2.寻访课文游踪,以体验作者情感
纵观语文教材,无论什么版本,每册必定有写景散文、山水游记,或寻幽探胜,或凭吊古迹,或拜谒宝刹古寺,或莅临三山五岳。《颐和园》、《趵突泉》、《桂林山水》、《鸟的天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湖光山色、风景名胜,无不囊括其
中。如果我们能像广告语所写的那样“带着课本游绍兴”,我们必能感受鲁迅童年的快乐。
三、研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不仅能让教师体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困惑,感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难,更能让教师品尝“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这一点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1. 体验生活,研究社会,感悟人生,完善人格
语文即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决定了语文的教师要时刻关注现实、研究社会、体悟生活。语文教师要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师还要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感悟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道德品质和能力,使自己的人格日臻完善。一个了解社会、关注现实、懂得生活、人格完善的人,才能当好语文教师。
2.研究学术,以增长学识,发展智能,提高品质
一个语文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要成为一个“学者型”“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必须边学习,边教学,边研究,实现“教学研”
三结合。语文教师的“学术研究”范围包括很广,研究形式也很多。文本研习、教学反思、评课说课、调查实验、行动研究、文献评述、编写教材、撰写论著等等举不胜举。实践证明,一个学术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其教学能力也比较强。究其原因是教师的研究往往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一个基层的教师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查阅文献,请教专家,调查实验,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很快会使自己专业得到发展,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
3. 研究课堂,以提高效率,享受工作
课堂,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起点;上“好课”的愿望,是成为一个成功教师的动力源;具备上“好课”本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的主要时间和活动空间在课堂,教师的职业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教师的生命质量。因此,教师要有这样的信念:我研究我的课,我负责我的课,我改善我的课,我享受我的课。“聚焦课堂、研究教学”,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四、为文——下笔如有神
这一点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叶圣陶说:“我希望教师练习写文章,并不是专指练习写文艺作品而言,尤重要的是写一般文章。一般文章是文艺作品的基础。一般文章又是实际工作中随时需用的,谁都能写好,所以尤为重要。教师要指导写作,不能空讲些作法,一定要有写作的切实经验,才能随机应变,给学生真正有益的帮助。”
1. 下水作文,以引导学生
叶圣陶又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求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跟学生作相同的题目,或者是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写作“下水作文”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一般而言,大多数学生怕作文,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缺乏生活阅历、语言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则是认为“作文”高深,不能为之。如果这时语文教师能从实际出发,与学生一同“作文”,就会减少学生心里的“恐惧感”,增加作文的自信心。而且教师下水作文,还会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起到“言教”不能达到的“身教”效果。
2. 创作文学,以颐养情趣
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学会解读文学作品、鉴赏文学作品,而且还要学会创作文学作品。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兴趣去引发学生的爱好,用自己的创作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语文教师最具影响力的形象,须由他的生命创造物——文学作品来展示。
3. 写反思、写论文,以指导教学
著名作家王蒙在《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中,谈到中国作家队伍中“非学者化”倾向,认为光靠经验和机智,而轻视学问基础,是产生不了“巨人式”的作家的,阐明了“作家学者化”的观点。这一见解对我们教师专业化启发很大。只凭“教参”或自己有限的教学经验从教,是不能成为“巨人式”教师的。要想实现“学者化”、“专业化”,教师多研究教育理论,多研究自己的经验,写反思性教育叙事,写有份量的教学论文,写反映自己研究成果的学术论著。
五、师德——身教重于言教
为师之道,重在学养,贵在师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王夫之也说:“身教重于言教。”陶行知还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 “位不在高,爱岗则名; 资不在深,敬业就行; 斯是教师,惟勤耕耘。”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具有责任心的教师不需要强制,不需要责难,甚至不需要监督。我们要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的需要,把职业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心。于细微中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
总之,语文无论怎么定位,语文教学始终是母语教学,语文始终离不开文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不断地进行写作,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优秀语文教师。也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作文九:《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探析》1800字
2000年修订试用版《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及“语文素养”,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则改“语文素质”、“语文能力”为“语文素养”,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理念。它的提出,不是理论上的一种刻意求新,而是继承了我国传统母语教育体系中的合理部分。然而,对于语文素养的涵义、重要意义和培养等一系列问题,语文教育界还没有达成共识。
一、“语文素养”的内涵
(一)学术界关于语文素养内涵的争论
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理想境界。然而,对于“语文素养”在教育界也有许多争论。作为新课标主要编制者,巢宗祺指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其实,“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理念,其合理性比较容易论证:但关键是新课标把它当作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其受到质疑是必然的,因为理念的相对模糊性与目标的相对明晰性本身就存在深刻的矛盾。
(二)语文素养的特点
从以上对语文素养的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为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是强调“后天的教养效果”和形成过程的。据此,我们便可以看出语文素养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它的特点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同时具有整体性的基本特征。
二、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它的提出是多年语文教育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语文教学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定向、目标集中、要求明确,就是为了在教学中容易把握。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是把学文和立人结合起来,体现“整体的、全面的人”的发展思想,这是在理论上的突破,同时也为语文教学实践孕育了新的萌芽。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语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夯实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文化根基,让语文可以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家园、精神的居所。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今,社会要求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的言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将听、说合而称为口语交际,这是一种新的提法。从中也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语文素养培养中最重要的内容。
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历来被师生所重视,但是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上的力度,还是不够。要把语文素养放到语文教学上来看,语文教学就要求学生能够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提倡多读、多写、多口语交际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言语知识能力以及语文的学习规律,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一个整体的、复合的概念,是言语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如果说,言语知识和技能是语文素养的基础,是核心,那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重要的维度,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策略之一。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就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思想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则要在培养学生的言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所以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加强对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和思想的提升,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素养明确了语文课程在“培养人”方面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也突出了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教学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那么,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任重而道远的,这不仅要求语文老师的配合和指导,同时也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好让我们的当代学生们都能够拥有较全面的、与之年龄相符的语文素养。
作文十:《关于语文素养的认识与思考》400字
文 周存辉 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 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 下简称语文课标)的基本思路之一。以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构建素养养成的课 程基本模式,更加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了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 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如何将语文素养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进一步突出语文课 程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的核心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有感于此,笔者就语文素养 的提法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辩证思考语文教学,用语文素养指导教学行为 什么是 语文素养?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 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
文 周存辉 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 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的基本思路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