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论语 孟子 读后感》1500字
精品文档
论语 孟子 读后感
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1 / 3
精品文档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
2 / 3
精品文档
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3 / 3
作文二:《论语孟子读后感》2300字
论语孟子读后感
导读:本篇《论语孟子读后感》由应届毕业生小编为需要读后感作文素材的朋友精心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内容如下:
论语孟子读后感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
1 / 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
论语孟子读后感 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
2 / 5
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论语孟子读后感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3 / 5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
[论语孟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4 / 5
1.《论语》读后感2500字【优秀】
2.论语十二章读后感大全
3.论语通译读后感2篇
4.《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
5.《论语》读后感800字
6.《论语》精选读后感2000字
7.论语读后感2500字【精品】
8.论语里仁读后感
9.论语师生专题读后感
10.论语读后感2000字高一
5 / 5
作文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读后感》1100字
读后感
《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在古代的水墨地图上,以青铜时代的东周王都洛阳为中心,东至齐鲁,西到关中,北抵燕赵,南达吴楚,驿道相通,四通八达。
长于说辞的谋士,带着鱼肠的剑,简朴的青衣,一骑绝尘,携着简书和符信,往来于诸候国的城池之间,穿山岭越栈道,快马加鞭。
原来在这样的流年里,还没来得及眨眼,便已然沧海桑田。我们被动接受世界的高速与冷漠,那些行为,已经是信笺时代的事了、我们在世界的不同半球,拥抱我们所不屑的世俗世界,便是这样,告别了我们的信笺时代。
但是过去的事物就注定被遗忘?
已然成旧的记忆飘转在杏花春雨里,沉默在月桥青石潮湿的肌理中,他们说流年如花,盛衰有季,抚琴为和,听泉作愉。于是一个朝代升起了莺啼燕啭,树影流动,泉声洗耳,跣足而歌。我们看见一个迷雾罩掩的时代,只留下影子、灵魂、人性与山水,对峙或是对话式的彼此相存,山水洗濯灵魂,抺去迷惘和喧嚣,影子映衬山水,阴影与光芒互补相视,分割山水。一把古琴纵是通月会泉也无法修饰人的感伤,倘若世俗不是陋恶无补何处不竹林?又何须呼山为伴、引林为友?于是又一个朝代便消亡了,流水依旧,人去山空。穿越2560年风云的光华,高贵悬在中国人额顶,尼山的月光。
纵观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从后世的一些伟大诗人、作家的身上和作品里,都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影子。例如:苏轼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不仅影响了苏轼的人生观,同时对他的文艺观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即使平时很少接触,也还是了解苏轼对孔子“辞达”的继承和发展、打心底敬佩苏轼,也抱着就算不懂也要敢于尝试的心理去研究他的作品,他在《答王痒书》中说:“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辞止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儒家主张注重文章要反映社会现实,文要载道、诗要明志,苏轼在批评文学的思想和语言色彩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现实主义,儒家思想也塑造不少直率的伟人。
政治上学过,我国文化、教育正以一种独具特色的方式走向世界,我们把孔子学院建在了世界各地,让外界了解中国文化,在我国发展历程中,能减少对中国的猜疑,我们要认识孔子思想的时代价值所在。
他是一个理想坚定忠于使命的人,居庙堂爱其民,处荒野则忧其君,毫无保留地去施展他的思想,思想的力量源于道德,让混沌社会迷茫人性亮起文明的曙色,他是一座人文精神的高山,耸立在中国历史如铁的长风中。他指点了中华文明共有的圆心,也开辟了世界文明的东方原点,但许多文化不能由儒家独担,更不能让孔子全额买单。
天边如皱的霞光从古典走向忧伤,走进秋日哀婉的鸟叫声中,意识形态独特,一封暖暖的家属便是佳人鸿雁之约,纸鸢用的是红丝绦,青竹篾撑起骨架,纸鸢折断了羽翼,被正在
作文四:《《孟子》读后感》800字
孟子雄心勃勃,准备干一番大事业,可是他四处奔波,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孟子自己害了自己。因为他没有统治阶级那样的野心,更没有他们那样的残忍之心,他的心里装满了仁义,所以他有再大的政治理想也难实现。
面对这样的结局,孟子无可奈何,但又不甘心失败,不能让自己空有满腹经纶。于是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统治阶级。
诸侯争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气候,这种大气候注定了孟子的命运,他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四处踫壁,或像一只皮球被诸侯们踢来踢去。
孟子所推崇的王道和仁政的终极结果就是专制。虽然他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但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却毒害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民。他虽然自由了,但世世代代的人民失去了自由。 孟子不愧为王者师,他天衣无缝的说理让王们深信不疑。例如:在梁惠王(上)篇中,他抓住梁惠王所讲的“利”进行说理,“王曰:‘何以利我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我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乍看此言,似乎没有什么反驳的,但在当时那种大气候下,梁惠王考虑“利”不是没有道理的。诸侯争霸,你不考虑‘利’,也许就会成为他人的口中食了。由此我联想到了现实的美国,到处考虑自己的‘利’,如果其利益受到损害,便进行制裁,甚至战争。正因为考虑利,其国家就强大,其人民就富裕,这有什么不好。 实际上孟子的许多说理稍微一驳便不堪一击。比如:“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间牛未见羊也。”见牛未见羊未必就是仁术,见了不杀和不见杀之都无法证明他有仁术,说不定见了杀比不见杀的更具有仁术呢!他说:“君子远庖厨也”,君子未必远庖厨也,如果君子远庖厨也,那么君子远吃行不行?
孟子的有些说理偏离现实,这只不过是他仁政理想而已。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这种推恩理想在现实中往往难实现。
“仁政”与“民主”无法比拟,“仁”与“自由”无法比拟,我们宁可要“民主”也不愿要“仁政”,宁可要“自由”,也不愿要“仁”。
作文五:《孟子的读后感》12900字
《孟子》读后感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 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 起, 再慢慢引出道理, 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 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 柴禾。 大王会相信这话吗?” 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说:“不会。 ” 孟子说:“显然, 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 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 做啊。 ” 就这样, 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 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 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 道理层层递进, 就像是设下了圈套, 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 ,从个别情 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 。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 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 的 “人性向善” 论, 先提出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是人皆有之的 “仁、 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所以说“人无有 不善,水无有不下” ,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 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 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 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 《孟子》 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 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 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 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 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 孟子也在书中举了 “杯水车薪” 的比喻, 义能克不义, 仁能克不仁, 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 仁义之士必是贤人、 君子, “枉己而不能直人” , 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善; “仁者无敌” ,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 佞,又怎不会“王天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 辩才。 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 还是与对手辩论, 都能够引经据典, 把 《诗》 《书》 灵活应用; 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 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国,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到家庭,至自各阶层的 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 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精神信 仰受到很大挑战,但是,究竟是什么在变化?变化的背后是什么?
在当今这个时代, 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 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 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 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 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 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 的社会吧。
首先,社会的稳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只有稳定的环境中,才能求得
前进和发展。孟子提倡的和谐相处,执中有权的原则及方法,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统一性, 对我们不断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上下级之间、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处于和谐状态, 具有积极的启示。 同时, 它又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一定的心理基础。 其次,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他强调治国为政要爱民、保民、利民、安民、富民、与民同忧同 乐、获得民心,进而安定社会和统一天下,主张国君要把人民当作三宝之一,提出了“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卓越见解,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 中的重要作用,将先秦时代“民为邦本”的思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为了维持社 会的和谐统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对社会进行经济约制的主张。这主要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交 换制度、 制民恒产的土地制度、 “取于民有制” 和薄收赋税的财政赋税制度、 优先照顾穷困的 抚恤制度。
当我们今天做事时,总会不由的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当我们面对灾 难,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不禁要感慨:华夏儿女的优良传统与善良之心。爱人者人恒 爱之, 这是千年前儒家学说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 也是以后千万年不变的美德、 传统。 篇二:《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在这十几周的学习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还有标新立异的独 特思想感染着。我收获最大的是,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要轻易被外界蛊 惑。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所大学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只有兼容并包思想 才会繁荣,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于此。
这门课开阔了我的思维空间,让我有了一种要读点什么的欲望。我急需一种与别人思想 共鸣的感受,于是我选择了《孟子》这部经典,从中得到了久违的畅快。下面我就分享一下 我的心得。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切,溯本回源;从逐物迷方与纷纭杂乱中回归宁静。我们需要 从属于自己文明的厚重中寻找内心的坚定笃实, 而不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而可能数典忘 祖。 如何去寻找这份历史的深刻静谧?古人早已用超凡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营养又美味的心 灵鸡汤国学。 《孟子》在国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本书历经千年,历久弥新。它并不是一部简 简单单的一部人臣与君主,人臣与人臣的枯燥对话记载录,它其中所蕴含的小由为人之道, 大至政治理念的一体化的内容仍值得我们深思。时间并没有湮没它的光辉,直到今日,它所 蕴涵的深刻意义仍值得后人探索解读。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孟子》 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 十分善于用比喻或者是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 想, 使一些原本很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传神。 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 而且每处都给人以 “辞 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而且, 《孟子》一书的语言精练流畅,同时又浅显易懂。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他驳斥墨家 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 ,主张“保民而王” ,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在思 想方面, 《孟子》 具有民本思想。 他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例如孟 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 为大夫。 ”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 得到夫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 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 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反对霸政他提倡以德服人,反对武力服 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因此孟子主张“王道政治” ,反对霸力 服人。
孟子还主张 “政事以民为归宿。 ”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其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 可见孟子对百姓疾苦
的深切同情。教育上,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 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 :“谨庠序之教 , 申之以孝悌之义” 。 而且 ,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 , 但又认为人善性 , 是 无法从外在培养 , 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 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 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 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 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 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 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 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 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 而且时间很长, 第二次去已经 71岁高龄, 仍然试图说服齐 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 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 作四个层面:一、 保护现有的资源, 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 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 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 季节, 使百姓能安心生产; 三, 减免赋税, 减轻百姓的负担; 四, 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 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 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 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 是征伐问题, 征伐, 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 期, 在秦国强的国势下, 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 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 孟子说的王天下, 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 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 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 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 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 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 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 甚至不惜说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以彰显民心的重要, 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 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 响。
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 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 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 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 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 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 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
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 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 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 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专心有恒 。 孟子认为,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不能三心二意, 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 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 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 但结果大不相 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 心致志, 集中注意力, 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 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 用, 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 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 便会被茅草所 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 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 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 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 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 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 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教亦多术。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 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 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 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 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 予不屑之教诲也者, 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 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 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在为人上,孟子提出了“养吾浩然之气”的哲学理念,这里的“气”的意思并非是具象 化的物质而是一种精神境界, 其中有云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矣。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 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存自己的善心, 养护自己的本性, 以此来对待天命。 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 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 这就是确 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而能达到这种境界, 就是 “养浩然之 气”的原则,而有了“浩然之气” , 则就可以面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逆境,才能 够“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有所担待。
同时他对于朋友, 人臣, 国君阐述个人修养的 内涵时用了不同的内容, 对朋友侧重自处 之道, 自修之心; 对人臣则讲述处理事情的原则方法; 对君王则侧重用人及政治方向的策略, 这足以说明孟夫子本人的灵活而并非是所谓只有古板呆滞的面孔。而在大的政治方向上,主 要是向国君进言,孟子在向梁惠王进谏时,抓住各种时机向他说明实行王道的好处,既施行 仁政,以达到 “内圣而外王” 的形势,其中的 “时” 与“势”论述精辟,鞭辟入里。在 对待百姓的大的方针上 “不违农时” 与 “使民以时” 。 这几个字已经可以概括爱惜民力与基层 健康发展的方针内容,安居乐业只要到“时”做该做的就可以了,而在当今中国,这正是我 党基层方针的基本内涵;然后“申以孝悌” ,以孝仁忠 信教育百姓,使整个国家在文化上发 展起来,百姓能够较好得担当起公民责任,努力奉献社会,那么政治经济就会在这个良性基 础上进一步又快又好发展,反过来又会继续促进教育方向的改革,形成一个正面循环,在这
个层面上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教育原因之所在; 而对于君主而言 “与民同乐” ,
“ 爱民如子” , 那么百姓就会“民乐王之乐,忧王之忧” ,上下一心,则就可以达到“势”上的“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而对于现在中国而言,党的执理念就是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难处,维护群 众利益” , 从而老百姓也积极拥护党的政策, 支持党的决策, 时刻代表群众最根本利益, 紧紧 依靠群众,这正是共产党活力长久之所在,精神永恒之所在。
因此可以看出,在几千年,孟子的学说中,虽然有他那个时代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他本 身已经突破了时代的局限,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已有了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的雏 形,这是非 常值得我们赞叹和敬佩的, 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 他选择了为那个时代的纷乱 中守护一方 净土, 尽管他仕途上的失意, 但那并非是因为他过于清高, 而是他明明可以选择 用霸道诡术 取悦君王, 但他依然愿意为了大义而精神殉道。 他的人格修养, “善” “气” 持 而养 , 这不仅是一种身心修养人格的境界美, 也是一种人格审美。 行之以仁, 待人以信, 敬事 以忠, 在精神上达到充盈持泰,就可以对别人产生“善”的影响,从小及大,由微至广,就 可以体 现出孟子在政治原则上的个体趋同的主体性, “格物,自知,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 这从个人而言意味着一个自由公民的健康状态, 而整个社会而言就意味着共产主 义的共性的 个性体现, 因此孟子的学说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因为思想的 深刻不会被历 史风化,而会被历史铭刻。
虽然研习 《孟子》 的时间短促, 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 最后, 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 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读后感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 “求观圣人之道, 必自孟子始” , 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 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重要 的思想创见。 孟子主张 “仁政、 兼爱、 非攻, 和平, 反对战争, 人性向善” 。 个人感觉 《孟子》 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今 天,我坐下来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 《梁惠王上下》 、 《公孙丑上下》 、 《滕文公上下》 《离娄上下》 、 《万章上下》 、 《告子上下》 ,这几篇文章我反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 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 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 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蓄妻子。 ; 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 这句话说的是, 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 社会自然就 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 ,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 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 之幼” 。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 忧,乐则与民同乐。在《公孙丑
上下》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 文公上下》 , 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 “大丈夫” 的气概, 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 要做到 “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 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 在我认为, 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 在 《离 娄上下》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修、齐、治、平,从本 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
的道为己任的。在《万章上下》中,通过对历史的阐述,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孟 子·尽心上下》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 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 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 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 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 事业的征途上, 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 或者 “一叶障目” , 被一点小障碍阻 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 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 ,观到事业的“大海” ,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 往“井外世界”的“青蛙” ,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在阐述行善论的学说。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有无不下。 ”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属性。 第二, 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于人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识。 孟子说:
“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正因为人们 存在着内在的鲜艳的道德意识,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们的行为如有不善,是由于后天 的外在环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边不善。第四,对于这种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须着 意的加以培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于专心致志的存心养性。
《孟子》中除了阐述其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还记录了一些发生在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小 的故事, 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如 《师友之道》 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 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 ,这“仁、义、礼、智、 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 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 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总之 《孟子》 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每次诵读都会使人感受颇多, 受益匪浅,它可以平和我们烦躁的内心,可以让我以圣人的精神为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做的 更好!篇四:《孟子》读后感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中国思想史 期末作业 题目:《孟子》读后感陈婷 10022031 10级 21班 历史 文化与旅游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孟子》读后感
春秋战国,周天子势微,诸侯崛起,百家争鸣的时代来临。好战、主张以严刑峻法治世 的法家得到诸侯的青睐,而主张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儒家满足不了诸侯的野心,不被重视。孔 子周游列国,最终失败而归,而作为儒家学说的继承人的孟子,却再一次走上孔子的老路, 一国不接受,再去另一国,致力于宣扬自己的治国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的学说 与德治思想, 提出 “仁政” 、 “以民为本” 等思想。 孟子与庄子不同, 他忧国忧民, 积极入世, 致力于国计民生。 《孟子》 一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学说, 他用讲故事与举例的方法, 向君主证 明,仁政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得人心者得天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又发展了德治学说,提出“君轻民贵”的思想, “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提倡以民为本,德治天下。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他们祈求的不是功 名利禄,不是礼义廉耻,而是基本的温饱问题。因此,孟子认为我们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 划时,应从富民角度出发, “衣食足而知礼仪” ,百姓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日子,有一 定的产业,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时再谈建设礼
仪制度,百姓就容易接受了。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如 果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达不到, 却要求他们像贵族一样礼仪周全, 这不符合实际。 灾荒年代, 自己都没有食物果腹,却要求他们发挥尊老爱幼的美德,对那些鳏寡孤独照顾一些,有些强 人所难。君主治理国家时要
关注民生问题, 注重改善民生。 孟子的德治思想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 “以德治国” 的治 国理念正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演变而来。
孟子的国家治理观念着重强调攻心技巧的运用。 《孟子·梁惠王下》 中写到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人和最为重要,这也就是后来被诸葛亮运用的“攻 心为上, 以柔克刚” 。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 在诸侯混战的战国时代确实奏效, 但它也只是历史 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天下太平、休养生息的时代,孟子的民本思想才符合 太平盛世治理国家的理念,使民服之,而不是迫民服之。
天下之事,没有十全十美之说,无论何时何地,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不管是热衷 建功立业的古代,还是经济利益当前的当代,义利之选始终存在。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舍生取义” , 孟子用几百字的论述了舍生取义的美德, 但是, 事实证明, 这种美德只能偶尔 见之。以现今社会来讲,不说做到舍生取义,只要不雪上加霜就已不错。社会越来越冷漠, 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理想正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人们正越来越疏远。当然,人们的冷漠 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源头是人们自己。以“老人摔倒了,我们该怎么做”话题为 例,路人原本一番好意伸出援助之手,最后却为自己惹一身腥,这类事件层出不穷,人们被 迫变得冷漠,害怕下一个被赖上就是自己。但,如果真遇到,必然要做一番选择,是帮还是 不帮;帮就有可能被赖上,不帮?想想家里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忍心。
这样的两难选择,我们一生当中要面临很多次,想要得到一样东
西, 就要以放弃另一样为代价。 这时, 学会规避对自己的不利条件, 然后化被动为主动, 才是明智之选。
人的一生要学习很多东西,大脑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的过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即使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也不可忽略生活的潜在危险。篇五: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 “求观圣人之道, 必自孟子始” , 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 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重要 的思想创见。 孟子主张 “仁政、 兼爱、 非攻, 和平, 反对战争, 人性向善” 。 个人感觉 《孟子》 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今 天,我坐下来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 《梁惠王上下》 、 《公孙丑上下》 、 《滕文公上下》 《离娄上下》 、 《万章上下》 、 《告子上下》 ,这几篇文章我反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 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 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 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蓄妻子。 ; 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 这句话说的是, 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 社会自然就 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 ,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 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 之幼” 。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 忧,乐则与民同乐。在《公孙丑
上下》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
文公上下》 , 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 “大丈夫” 的气概, 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 要做到 “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 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 在我认为, 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 在 《离 娄上下》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修、齐、治、平,从本 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 的道为己任的。在《万章上下》中,通过对历史的阐述,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孟 子·尽心上下》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 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 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 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 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 事业的征途上, 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 或者 “一叶障目” , 被一点小障碍阻 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 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 ,观到事业的“大海” ,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 往“井外世界”的“青蛙” ,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在阐述行善论的学说。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有无不下。 ”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属性。 第二, 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于人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识。 孟子说:
“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正因为人们 存在着内在的鲜艳的道德意识,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们的行为如有不善,是由于后天 的外在环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边不善。第四,对于这种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须着 意的加以培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于专心致志的存心养性。
《孟子》中除了阐述其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还记录了一些发生在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小 的故事, 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如 《师友之道》 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 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 ,这“仁、义、礼、智、 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 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 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作文六:《孟子读后感》1900字
《孟子》读后感
爱读《孟子》,因为它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它吸引我的地方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我能不知不觉的领悟书中深意。
众所周知,在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政治上战火连绵的乱世,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上百家争鸣的盛世。孟子便是生于这乱世,成于这盛世的一代大儒,而《孟子》就是这位大儒遗传给后人的巨大财富。
《孟子》大体上属于政治哲学,但又不限于此。孟子在政治哲学的框架内,进一步论及了经济、哲学、修养、教育等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书中所蕴含的哲理,更具体的说,就是对我们大学生有用的道理。当然,它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以下是我的管锥之见。
孟子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孟子选择舍生取义,虽然平凡如我们的芸芸众生不用面对生命与道义这么高尚严肃的话题,但我们在生活工学习中难免还
是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那我们又应该怎样抉择呢?比如说学习和休息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但我觉得能够把学习和休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
明的,首先热爱生活,也喜欢学习,记住每一天,既是在学习,也是在生活,这样,即是是学习占用了休息的时间,也不会产生学习占用了休息时间的想法,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另外,我觉得《孟子》给我的最大收获在于他认为一时的兴亡是不足为怀的观点,认为只要尽力便可以了,至于成功与否,却不是可以指望的,所以也不要太刻意地去记较。因为这时成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尽力去做了。在失败后一定不要抱怨,而是要找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次一定要把这个错误改正。而我们现在有的考生,考上了后欢天喜地,考不上的一些人便几天不吃饭,不睡觉,一直在抱怨,其实这种做法是错的,有可能还会生病,看过孟子后才知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好好的反思,反思自己错在哪,并加以改正不犯同样的错。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对我们的启迪作用不可小视。
例如,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就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枯死了禾苗,得不偿失。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是一样,同样要遵循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
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想。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
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学子谨记的是他认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品格是善良与诚实,而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浑身充满“浩然正气”的君子典范:“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便是孟子一生的最好概括。 孟子是一个自信的人。“人人有贵于己者。” 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自己身上都有值得尊贵的东西,不要把自己看低了,更不能自暴自弃,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我们肯定自己的人生,才能体会到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
千年飞逝,但是《孟子》及其所传承的智慧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每当我读的时候,仍然可以感觉到一种活着的力量在字里行间流淌,书中的文字散发着光芒,照亮了苍穹爱读孟子?
八年二班
张田佳含
作文七:《《孟子》读后感》1400字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中国思想史 期末作业 题目:《孟子》读后感陈婷 10022031 10级21班 历史文化与旅游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孟子》读后感
春秋战国,周天子势微,诸侯崛起,百家争鸣的时代来临。好战、主张以严刑峻法治世的法家得到诸侯的青睐,而主张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儒家满足不了诸侯的野心,不被重视。孔子周游列国,最终失败而归,而作为儒家学说的继承人的孟子,却再一次走上孔子的老路,一国不接受,再去另一国,致力于宣扬自己的治国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的学说与德治思想,提出“仁政”、“以民为本”等思想。孟子与庄子不同,他忧国忧民,积极入世,致力于国计民生。《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学说,他用讲故事与举例的方法,向君主证明,仁政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得人心者得天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又发展了德治学说,提出“君轻民贵”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倡以民为本,德治天下。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他们祈求的不是功名利禄,不是礼义廉耻,而是基本的温饱问题。因此,孟子认为我们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应从富民角度出发,“衣食足而知礼仪”,百姓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日子,有一定的产业,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时再谈建设礼仪制度,百姓就容易接受了。“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如果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达不到,却要求他们像贵族一样礼仪周全,这不符合实际。灾荒年代,自己都没有食物果腹,却要求他们发挥尊老爱幼的美德,对那些鳏寡孤独照顾一些,有些强人所难。君主治理国家时要
关注民生问题,注重改善民生。孟子的德治思想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正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演变而来。
孟子的国家治理观念着重强调攻心技巧的运用。《孟子·梁惠王下》中写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人和最为重要,这也就是后来被诸葛亮运用的“攻心为上,以柔克刚”。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在诸侯混战的战国时代确实奏效,但它也只是历史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天下太平、休养生息的时代,孟子的民本思想才符合太平盛世治理国家的理念,使民服之,而不是迫民服之。
天下之事,没有十全十美之说,无论何时何地,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不管是热衷建功立业的古代,还是经济利益当前的当代,义利之选始终存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孟子用几百字的论述了舍生取义的美德,但是,事实证明,这种美德只能偶尔见之。以现今社会来讲,不说做到舍生取义,只要不雪上加霜就已不错。社会越来越冷漠,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理想正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人们正越来越疏远。当然,人们的冷漠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源头是人们自己。以“老人摔倒了,我们该怎么做”话题为例,路人原本一番好意伸出援助之手,最后却为自己惹一身腥,这类事件层出不穷,人们被迫变得冷漠,害怕下一个被赖上就是自己。但,如果真遇到,必然要做一番选择,是帮还是不帮;帮就有可能被赖上,不帮?想想家里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忍心。
这样的两难选择,我们一生当中要面临很多次,想要得到一样东
西,就要以放弃另一样为代价。这时,学会规避对自己的不利条件,然后化被动为主动,才是明智之选。
人的一生要学习很多东西,大脑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的过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使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也不可忽略生活的潜在危险。
作文八:《孟子读后感》1100字
长大后的感悟
-----读《孟子》有感
13秋英语1班汪海媚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言论汇编《孟子》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那些被誉为孟子经典名言的语录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从小我们就在孔孟之道的耳濡目染中长大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影响着千千万万代中华子女。记得初中时,背诵过许多孟子的名言警句,受益匪浅。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鱼和熊掌都是美味,我都想要,但是二者不可能都得到,那我就取熊掌吧,生命和大义都是我想要的,但如果我不能二者兼得的话,我宁愿失去生命,以全大义。越长大越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小时候背诵这句话能理解,人不能太贪心,事情不可能让一个人占尽便宜,有所得必有所失,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次要的而顾着重要的。但只有经历过之后,才能深刻体会到感悟到。不仅是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孟子同时还强调了,人们应该重义,舍生取义。如今浮躁功利的社会,能行义之人已经很少,何况以生命为代价,有几人能办到?孟子的话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还有这句,大家肯定也烂熟于心了,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当我受到什么挫折,什么不公,或者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话,给自己一些鼓励也是一种安慰,身心就会舒畅很多,心态就会平稳,就可以脚踏实地的走下去。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就是让我们独立思考,不要完全依赖书本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看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要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要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事实。
很多小时候所学的孟子语录,早已烂熟于心,但道理却是在长大后慢慢懂得。懂得了道理,放平心态,才会活得更轻松。
2014年4月2日
作文九:《孟子读后感》600字
《孟子》读后感
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他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认定个人不能单独存在,一切行为都是人和人相互关系的行为,都是伦理的行为。而《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今年暑假,我就好好品读了一番《孟子》这本书。
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在这本书里也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
这就是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
作文十:《孟子读后感》1400字
《孟子》读后感
在今年的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十本书。当老师将书名告诉我们的时候,大家大都不以为然,因为这些书都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书籍,觉得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去读他们。但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随便翻阅了几页《孟子》以后,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曾在大二时由于学习古代汉语的需要看过《孟子译注》一书,但是当时也并没有进行细读,而只是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对于孟子的翻译和译注上,但却也已经感受到《孟子》一书中所包含的道理确是让我们受益无穷。而如今重读《孟子》,更是感触颇深。
和《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录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较《论语》来看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的文字是《孟子译注》中对《孟子》的评价,而在我通读了一遍《孟子》以后,我的第一个感受便是,这虽是一本古书,但读来却并不感觉乏味或枯燥,且读完每一章后都能给人力量,引人深思。不同于《论语》中直白的说理方式,《孟子》一书采用的是类似于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进行记叙,从而得出一定得道理,并且有时并不明说其中的道理,这让人读来十分有趣但却仍能起到发人深思的作用。 孟子作为亚圣,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提倡仁政,自善其生,崇义尚道等等,但是在读完《孟子》以后,我最佩服的还是孟子敢于直面君王,敢于说真话的那种勇气与胸怀。“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以上是节选于《孟子见梁惠王》中的片段,在孟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片段。在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孟子在面对君王时的凛然正气。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见解,敢于批驳诸侯王的暴政和不仁不义。孟子,是个真人,敢于说真话的人。与孔子相比,孟子更坦诚,率真,对统治者的批判更犀利,更不留情面。我感觉,孟子有豪侠之气。他自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正是孟子更亲近庶人民众,所以,他才会最终发展为那种崇高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之前,还没有人敢“颠覆”君位“至高无上”的传统。尽管孟子言论如此,可我们也并未看到孟子因此而被统治者“穿小鞋”,可见,当时的社会虽礼崩乐坏,争战频繁,但人们的思想还是非常开放的,言论自由的,统治者对孟子的主张虽不去施行,但还是洗耳恭听的,是尊重人的。
而面对今天这个社会,孟子的这种品质也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