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400字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夏商时代产生的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现称朔望月,即后所述“阴月”)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朔日)为月首,同时以冬至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现称回归年或太阳年,即后所述“阳年”)为年,并设闰月调整阴月阳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时(夜半)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岁末年初要进行旧一年丰收的庆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祷,于是产生一系列祭神、祭祖、庆祝、祈祷等活动。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于岁首(一年开始)时间的确定(换言之,月序的排列)还与天文历法有关(如前所述),传说夏在寅月(今农历正月),商在丑月(今农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农历十月),到西汉才又恢复夏正,定寅月(今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作文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3200字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城内小学 王兴玲
一、活动背景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放鞭炮;大家乐淘淘,大家一起迎接新年到。”每当听到这首熟悉的歌谣,你是否又想起过年时的欢乐情境?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厦儿女最企盼的日子。春节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孩子们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停留在对于春节吃喝玩乐的表层体验上。为了让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使学生不仅爱过年,更加了解“年”,我和学生共同商议后,决定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春节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认识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知道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对春节知识的探究。
(2)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并乐意将美好的新年祝福传递给他人。
2、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彼此间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继承与发扬意识。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研究春节,认识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知道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学习收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能充分运用这些资料。
四、活动准备
1、引导学生从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
2、引导学生向熟悉当地春节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进行调查采访。
3、准备好外出活动所需的一些设备,如相机等.
五、活动过程:
课题确定后,为了很好地组织开展好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共划分为三个活动阶段。
第一阶段:启发引导,确定方案
第二阶段:社会实践,调查整理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成果展示
第一阶段:启发引导,确定方案
一、激发兴趣,确定主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出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一提到春节,我们就特别高兴,春节是丰富多彩的,谁来说一说你家是怎么过春节的?发生过有趣的事吗?
2、春节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来看看全国各地是怎么过
春节的?(课件展示)
3、春节是祥和快乐的,关于春节这个话题,你还想深入
的了解些什么呢?
二、子课题的形成
1、根据问题的类别,学生自由选择,成立研究小组。
2、分组讨论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可以上网查资料、
调查、访问等方式)
3、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
4、确定研究课题:
(1)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2)春节饮食习俗
(3)春节的传统习俗
(4)少数民族怎样过春节
(5)春节新畅想
三、成立小组,制定方案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愿选择活动小组,推选小组长。
2、提供一份研究计划,供学生学习参考。
3、各组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法,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师及时指导。
4、小组成员共同商讨,拟定活动方案,填写活动方案表。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四、交流、整理活动方案
1、分组交流活动方案,相互评价,互提修改意见。
2、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 社会实践,调查整理
一、各个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
1、春节的由来与传说调查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活动,有的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春节的由来与传说;有的学生上图书馆,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有的学生向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春节的故事。
2、春节饮食习惯调查小组。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到各大超市、各大批发市场等了解春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是饺子和汤圆一类的食品,他们拍摄饺子、汤圆的品种,品尝它们的味道, 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从实物到图片、文字,最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去包饺子和汤圆,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
3、春节的传统习俗调查小组。
学生来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调查采访,了解春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春节饰品,如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结、红灯笼、对联、窗花、大红福字、鞭炮,在调查中同学们还学会了剪窗花、制作灯笼,培养了动手的能力。
4、少数民族过春节调查小组。
本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上网查找少数民族过春节的资料和图片。还有面对面的采访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同学等,对他们过春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5、春节新畅想小组。
本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到各个社区和街道走访人们对一些春节习俗的新看法,以及旧风俗造成的一些弊端。你过年时放鞭炮吗?你放鞭炮是遇到过安全事故吗?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么花的呢?你如何看待这些风俗呢?传统文化该不该丢?
二、各个小组整理归纳研究成果
五个研究小组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体验,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研究成果,并准备在交流汇报课上进行展示。
第三阶段 汇报交流 ,成果展示
一、引入
前段时间我们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共分成了五个活动小组,同学们经过调查研究、参观访问、搜集整理、亲自操作实践等活动开展得很好,下成就请你们把研究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好吗?
二、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1、研究春节由来与传说调查小组:
本小组搜集了春节的来历,春节的相关典故等,并以资料的形式进行了展示。还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
2、研究春节饮食习惯调查小组:
本小组主要研究“年夜饭”、“水饺”的来历、程序及象征意义;传统菜肴的象征意义及取菜名的学问等,并模拟操作实践。
3、研究春节的传统习俗调查小组:
本小组主要研究的是传统春联的制法、写法、张贴的讲究
及春节灯谜的由来。人人参与,共同收集拜年的吉祥用语,还
给大家展示精彩的对联,送上全组同学对大家新年诚挚的祝福。
4、研究少数民族过春节调查小组:
本小组主要搜集了少数民族过春节的习俗和图片。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特点。
5、研究春节新畅想小组:
本小组主要研究的你对放鞭炮有什么看法?你对收压岁钱有什么看法?这些压岁钱你打算怎么用?小组成员还进行了现场辩论赛。
三、畅谈收获与感想
师:同学们,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进步?
四、活动评价
刚才各小组通过多种形式汇报了你们所收集的资料,同学们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了很多关于春节的知识,学会了好多本领,老师听了你们的汇报,真为你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也许你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以后有机会再开展活动时认真讨论。
六、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课》旨在让孩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调查、访问中进行体验性学习。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了解了春节的相关知识,既让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又培养了他们对我国民俗的热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回顾这一活动的整个过程,我的体会甚多。
1、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为调查对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没有实践的环节,综合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意义与价值。在活动的全程,我始终考虑学生,以学生的实践为基础,如:调查春节的由来与传说,春节饮食习俗,春节的传统习俗,少数民族怎样过春节,春节新畅想等,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获得直接经验,而后升华主题,养成正确的民俗观。
3、合作学习是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在活动中,我注意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探索活动。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展开观察、访问、调查等多种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亲身体验,积累经验,从而获得课堂上所缺少的知识。
作文三:《中国传统节日——春节》400字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徐福小学 李宇臣
大年三十,是大家最忙的时候,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快乐。人们都忙着贴对联,贴窗花,挂灯笼··街道变成了红色的海洋。 妈妈开始忙着包饺子,这一顿饺子跟平时可不一样,除了丰富的材料,里面还要包上一些寓意吉祥的东西,如硬币、花生、年糕、糖、豆腐、枣等,吃到硬币预示财源滚滚,豆腐预示着福气连连··
晚上吃完年夜饭,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可以放烟花了,那些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是告别旧的一年,那五彩缤纷的礼花是迎接新的一年。烟花在天空中盛开,好像花园中绽开的一朵朵绚丽的花,这会天空成了礼花的舞台,一会是黄色的,一会是红色的,一会是绿色的,仿佛是一场礼花的展示会。争奇斗艳,互
不相让,有的像一朵朵开放的菊花,有的像银色的喷泉,有的像一条银蛇直插天空。烟花越来越多,鞭炮声响成一片,人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曲动听的歌曲。
人们在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一年的收获,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我们便迎来了新的一年。
作文四:《中国传统节日_春节》1500字
Editors & Readers编读往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象征团结、
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
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属,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
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
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
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
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摘编来源:新华网)
47
作文五:《中国传统节日“春节”》400字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热闹的春节。春节是怎么来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在冬天欺负住在山里的人们,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赶走。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人家里都遭到了袭击。只有几户挂着红布帘,门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闹翻天的人家没有受到伤害,因此山里的人们知道了“年”怕三样东西。当“年”再来的时候,人们用这三样东西把这个大怪物给赶走了,从此都不敢来伤害人们了。以后代代相传,便形成了过年热闹的习俗。
我喜欢春节,每年的春节我都要去花市。花市里人山人海可热闹了,店铺里的人在大声喊叫着卖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卖艳丽多彩,芬芳迷人的鲜花,有的卖可口的爆米花和好喝的饮料,还有的卖各式各样的玩具。( 书村网 .mcqyy. )
近年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强大,各国的领导人也开始在春节的时候,发表讲话或文章向在本国的华人表示节日的祝贺,中国的春节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影响力了。
日照市莒县第九中学初二:谢德杰
作文六:《中国传统节日-春节》700字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一.春节的由来
夏商时,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从周朝开始,到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辛亥革命后,规定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二.春节的传说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民间有个传说:
春节的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万年做了日晷和漏壶来推测日月规律,经过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所说的“桃符”。
三.春节的习俗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帖、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贴窗花
剪纸是我国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因为它贴在窗户上,所以叫“窗花”,窗花不仅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体性于一体。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的氛围,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穿上漂亮的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晚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健康长寿,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作文七:《中国传统节日——春节》400字
春 节
刘易达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有热热闹闹的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的要数春节了!
每到新年,喜帖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 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听 妈妈说,古代有一个怪物“年”经常在春节期间出来作怪, 破坏庄园,还吃小孩呢!但是,“年”并不是什么都不怕。 据说,“年”有三怕:怕光亮,怕红色,怕响动,所以过 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在我的 家乡,人们还要点旺火呢!
过年时我最期待的事就是包饺子。因为每当这个时候, 为了比比来年谁的运气好,我会和妈妈一起把几枚干净的 硬币包到饺子里。饺子和“交子”谐音,意思就是旧年向 新一年的过渡与交替。另外,饺子的样子像元宝,过年吃, 还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吃年夜饭时,我们几个孩子唯 恐别人先吃到 ” 福气 ” 和“财气”,一个比一个吃得快。 长辈们看着我们的猴急样,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这些传统节日给我们 带来了快乐、幸福和团圆,我们作为祖国的新一代要加强 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作文八:《中国传统节日——春节》17300字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
,,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
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
纪年。并决定以公元,,,,年,月,日为民国元年,月,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月,,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年(民国二年),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现行“春节”称谓只有96年历史
,,,,年,月,,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老照片:春节记忆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
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
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
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春节传说——“年”兽的传说 熬年的传说 春节起源于新石器时期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历史
万年创建历法说 元宵灯节源于何时, 猜灯谜的来由 除夕夜守岁晋代就已流行
春节文化—— 农历一月为什么叫“正月”, 大年初五为什么叫“破五”, 初五称“破五”意为“送年”
春节是一个“大节套小节”的年节系列 春节~为何要吃饺子, 换个眼光看过年禁忌
除夕夜“福”“禄”“寿”“三星高照”贺新春 年三十为何时有时无
“过春节”为何又叫“过大年” 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填仓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宋时就有记载
春节习俗——祭灶 祭祖 扫尘 小年 除夕夜 守岁压岁 拜年 迎春 年夜饭 贴春联 贴门神 贴窗花 倒贴“福”字 放爆竹
盘点春节民俗 春节习俗日历 倒贴福字的传说 中国人年夜饭有讲究
各民族春节风俗 少数民族的春节 少数民族春节体育活动
春节食俗——少数民族春节食俗 龙与中国饮食文化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 为何二月二日吃猪头,
年文化——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形式 对联的类型 对联的故事 为何叫“春联” 春联的变迁
中国的年画 年画的由来 年画介绍 年画琐谈 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春节的诗歌
丰富多彩的亚洲“年文化” 关于春节的记忆 解读年俗中的"鼠"符号 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春节文化内涵 春节有五种代表吉祥物 专家建议将春节固定在立春日 专家:春节是中国的“感恩节”
中国领导人的春节 六年来**总理的春节足迹 2005年春节 2006年春节 2007年春节 2008年春节 2009年春节
春节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
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
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
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视频]农历二十三祭灶王 [视频]灶也是家的象征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
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
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
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
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视频]农历二十四为什么要扫房子,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
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
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
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
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
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联的变迁 [视频]为什么要贴春联, 春联是怎么来的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
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
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
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压岁钱”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
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
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
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
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
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
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
春节团拜,《俊杰在位》,
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
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大年初一拜年中国民间大体有四种形式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
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
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
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
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春节食俗
腊八粥
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过年。农历十二月初
八是腊八节,人们“合五谷枣栗等果品为粥,祭先农,祭
先祖”。腊八节源于古老的腊日节,也称腊祭或蜡祭。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用“一国之人皆若狂”形容当时庆祝腊日节的盛况。相传腊月初八也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从宋朝开始,腊日节日趋衰落,而佛成道日的影响却在不断扩大,腊日节渐渐演变为喝腊八粥的腊八节,由此奏响了春节的序曲。
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
腊八粥现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选自己喜爱的如芡实、栗子等)。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
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
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
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
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
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过新年包饺子(杨柳青年画)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
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
春节为何要吃饺子, 关于春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节的记忆——年夜饭
元宵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
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
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春节夜宴 亚洲国家春节之“饕餮篇” “年货篇” 年夜饭: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 吃食有讲究
春节趣闻轶事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除夕夜守岁压岁踩岁 守岁习俗1600多年前已成型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
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
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
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
外根据《玉烛宝典》,《燕
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
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
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
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来源:中国网)
桃符的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古代的贺年卡
山水纹名片夹,民间刺绣,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来源:《我们的节日》)
少数民族的春节
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那天晚上,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上面跳过,预示消灾解难,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
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三十还要过“小年”。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富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
独龙族——居住在云南怒江贡山县的独龙族,将每年,,月,,日之间第一次大雪封地为岁首,因无固定时间,由族长择日而定,一般,到,天。节日期间,各家各户互相邀请,友好往来,同时举行娱乐活动。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古时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从哪天开始。战争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
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十三个月,三月称三月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群众把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仡佬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
瑶族——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和欢笑声。
各民族春节风俗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
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
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
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
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
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
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
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
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
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长辈年老者带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
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少数民族春节食俗
蒙古族——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满族——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壮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
拉祜族——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侗族——初一清早,从塘里弄几条又大又鲜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桌,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黎族——过春节,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猎物的来先分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怀孕妇女可以获得两份猎物。
景颇族——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达斡尔族——生活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除夕年饭是黄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土家族——在全家的团圆饭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
维吾尔族——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
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藏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少数民族春节体育活动
布朗族——春节期间开展托球活动,活泼有趣。参加者围成圆圈,先由一人将一只用竹片做成的小球托上空中,然后按顺序接球,并用手心将球托向空中,接不到球的人,要罚唱一首歌。
东乡族——初一这一天,举行传统的“打土块”活动。他们以土块做“武器”,互掷对方,这一天,年过花甲的老者也要兴冲冲跑到山野的“战场”上去大显身手。
侗族——春节时,盛行爬山比赛。谁先爬到顶,谁就得到姑娘或小伙子的礼物。姑娘赠送自己刺绣的侗锦,小伙子献出精致的竹盒、斗笠,这项活动往往持续半月之久。
仫佬族——年轻人在节日期间,连村接寨举行打鸡毛、打毽子、打花龙、打鸡蛋等活动,还伴之以歌舞,尽情欢乐。
哈萨克族——春节期间喜爱开展“姑娘追”活动。这种活动风趣动人,也是男女青年表白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哪个小伙子获胜,姑娘就会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他的嘴边。
朝鲜族——春节时,人们身着盛装,一对对兴高采烈地玩跷跷板,彼此一起一落,谁在空中做的动作优美,弹得高,谁就领先获胜。
水族——春节期间,男女青年喜欢开展踢毽比赛。比赛项目有单踢、双踢、正反脚踢、优胜者获奖。
傣族——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
鄂伦春族——春节期间,人们奖举行赛马射箭,姑娘们将人获胜者中挑选自己的恋人。
壮族——节日期间喜爱举行抛花包活动。男女青年各分一队,双方相距约,,米,划出界线,互相抛接,凡抛出界线或没有接着便为输者。
春节的诗歌
童谣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
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去拜年。
您新禧,您多礼;白肉馍馍馋馋您。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宋)王安石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拜年 (明)文征明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除夜 (南宋)文天祥 已酉新正 (明)叶颙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作文九:《中国传统节日+春节》19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颇为不少,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节日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人们越发珍视传统节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传统节日就是与家人团圆的宝贵时间。许多传统的节日食品,如春节的年糕、中秋的月饼,也成为了人们传递问候和祝愿的最佳选择。(171)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China has many traditional festivals, such as Spring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Mid-autumn Day,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etc. along with some particular festivals celebrated by ethnic minorities. As time passed, these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traditional festivals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ehabili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people began to attach more value to these native festivals. For ordinary people, th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precious time for reunion with their family members. Many traditional festival foods, such as Niangao for Spring Festival, mooncakes for Mid-autumn Day, have bee best choices for people to send their greetings and wishes to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The Spring Festival
春节,又称农历新年,它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时间通常在一月底,二月初,象征着一年辛劳后,冬春之交的休息和放松,也象征着喜庆。春节前,人们打扫屋子、在大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放鞭炮。据传说, 这样做是为了驱赶一个叫“年”的魔鬼。除夕之夜,一大家子定会在在一起会餐,最受欢迎的主食是饺子,人们认为它能带来好运吉祥。在新年的第一天,每人都穿上新衣服, 走亲访友并且鞠躬祝福,为的是新年能有好运气。
The Spri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Lunar New Year, is the greatest traditional festival. It is usually a time between late January or early February, which means rest and relaxation between winter and spring after a year’s toil, and means celebration as well.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clean their houses, put red couplets on their gates, and set off firecrackers, according to fairy tales, for driving a demon named Nian away.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a get-together banquet is a must, and the most popular food is Jiaozi, which is supposed to bring good fortune.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everybody wears new clothes and greets relatives and friends with bows and congratulations wishing each other good luck during the new year.
1
作文十:《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7500字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Its origin is ancient, but many believe the word Nian, which means
In one legend, the beast, Nian, had the power to swallow up all the people in a village in one big bite. Village people were very scared of Nian.
One day, an old man came to the villagers' rescue, offering to subdue Nian. The old man asked Nian,
Nian accepted the old man's challenge and swallowed the beasts that had harassed the villagers and their farm animals for years.
At the end of the legend, the old man disappeared riding off on Nian. In this legend, the old man turned out to be an immortal god.
In the end, Nian is gone and the other beasts of prey are scared into hiding in the forests. The villagers can once again enjoy their peaceful life.
The legend goes on to say before the old man left, he told the villagers to put red paper decorations on their windows and doors at each year's end in order to keep Nian away. It is believed Nian is afraid of the color red.
The tradition of observing the conquest of Nian is carri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term
The custom of putting up red paper and lighting firecrackers to scare away Nian continues today.
In china,Spring Festival is to celebrate the lunar calendar ? s new year .In the evening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families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meal .In many places people like to set off firecrackers .Dumplings are the most traditional food .Children like the festival very much ,because they can have delicious food and wear new clothes .They can also get some money from their parents. This money is given to children for good luck . People put New Year scrolls on the wall for good fortune .
The Spring Festival lasts about 15 days long .People visit relatives and friends with the words “ Have all your wishes ” . People enjoy the Spring Festival ,during this time they can have a good rest .
庆祝生日
In most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people at the birthday party to sing happy birthday song, birthday wishes man.Generally endorse the birthday Party was lit birthday candle on the birthday cake when we sing in unison (usually to turn off the lights, keep the room dark.)Birthday cake decorated general is a very beautiful cake, and served time at the top to plug in as much as the age and birthday candles.Birthday to silently make a wish and then blow out the candles.If the breath to blow out all the candles, then the desire to be realized.A kind of superstition that if the desire to say it is not brilliant.The first birthday cake-cutting knife generally, unless the parents can do it too.
If the birthday party held in a restaurant, you will sing the birthday song.Restaurant waiter may also be sent to the lead singer and then dessert (which may or may not be cake, may be free or may not be free).This dessert may be replaced with some candle light thing.Restaurant's other customers will join the general wish, the singing.In some restaurants there will be special to non-traditional birthday song and dance performances.
For some special birthday or because the number of candles will be the risk of fire, special candles might be replaced by the actual number of small candles.These candles make numbers look like, for example, may 5 birthday cake with a like number 5 on the point of the candle, 50-year-old point of a birthday candle as the number 50 on the line.
Birthday for everyone is very heavy on special occasions, so the general birthday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who are subject to special treatment.So kids are all looking forward to his birthday very even want to e early, but the adults are more offensive, because once again to congratulate himself on his old one year old.In addition to gathering outside there will be a birthday gift for that birthday person, in general, will get a lot of friends and family gift. Children's birthday party is generally more interesting,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games such as Pin the Tail on the Donkey, musical chairs, hitting pi ?atas and so on.Adult birthday party is more formal, usually at a restaurant to eat a hearty dinner.No matter what age, these meetings are intended to make the birthday person feel very happy fast.Say this a joke, birthday, sometimes called the best day of the year, birthday is the day after the worst day of the year, as well as one year to the next birthday too!
There is also a tradition called the surprise party.Sometimes people seem to deliberately forget someone's birthday, so that to the birthday people feel ignored, but in fact everyone is secretly preparing a surprise party.On the contrary, many people are tight-lipped about this meeting, because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meeting.
Christmas Day
On December 25,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celebrate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Some people celebrate by giving gifts. Children may be thanking Santa Claus for new toys. They may also be going to church with their families. Christmas has so many traditions and symbols associated with it, that it's hard to determine exactly how it came to be the celebration it is today.
Ah! Christmas morning! Children like to wake up early while it's still dark and sneak into the living room to check the presents----find any with their name on it, shake them to guess what's inside, and then maybe they'll go back to bed and pretend they are still asleep when their parents e to wake them with a
But almost no one I know gets pletely dressed or eats a regular breakfast first thing Christmas morning. They just put on a robe or wear their pajamas and go to see what's under the Christmas tree. Some Christian families have a tradition of reading the Bible story of Jesus' birth. Maybe it's to remind the children that Christmas is Jesus' birthday.
Someone will begin to take the presents out from under the tree, see whose name is on the package, and then pass them around. Some families wait until all the presents have been given out before opening any of them, while others open each one as it es to them. There are many
Usually among the Christmas gifts will be some especially delicious candy or cake or cookies which everyone tastes. These sweet things may be the only breakfast many people eat Christmas morning. After the gifts have been opened, the room will be tidied up except where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with their toys. Everyone will wash and get dressed for the day.
Some people may go to a Christmas morning church service around ten o'clock if their church didn't have one on Christmas Eve. But most people will just watch TV. Well, most men will. The children may play outside or inside with their new toys, but the mothers will be in the kitchen preparing Christmas Dinner.
When we talk about holidays,many holidays will e into our mind,such as Spring Festival, Christmas Day, Birthday and so on.And how do we celebrate these holidays?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 will have different ways to celebrate.why they don't celebrate them in the same way? First ,different holiday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you know that spring festiv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 and Christmas D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est.now let's wele Mr Bai to tell us more details about spring festival. In a word ,Anyhow, the Spring Festival of China is very important. Now let's see how the west celebrate Christmas.Mr zhang ,wele. Although said that Christmas is a western festival, but with east-west cultural exchange, China has most people for Christmas. Finally let us see how we celebrate birthdays,let's wele Mr li .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