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尽信书不如无书》800字
尽信书不如无书
九年级五班 李小刘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最早是孟轲说的。他所说的这句话对后人有许多警示作用,更是总结了前人尽信书的经验教训。
古人自以为熟读“四书”“五经”就可以当圣人了,军人能熟读《孙子兵法》就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其实不然。
战国时期,秦国想统一六国,做中原的霸主。所以他想吞并赵国,但遭到了赵国将军廉颇的奋力抵抗,三年都没能得逞。秦国使了一个计谋,到处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最害怕的就是赵括了。赵国国王信以为真,撤走了大将廉颇,派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不久赵国大败,40万赵军惨遭活埋。因为赵括的尽信兵书而导致了国家的灭亡。由此可见“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的悲剧远不止此。东汉末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刘备雄心壮志,一心想兴复汉室;诸葛亮胸怀大志,聪慧过人;关羽英勇,过五关、斩六将;张飞英武,粗中有细。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组合,却在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尽信书的错举,诸葛亮误用了自以为熟读兵书的马谡。诸葛亮选用人才镇守街亭,牵制司马懿大军。马谡立功心切,毛遂自荐,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就委以重任。但他却自作聪明,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执意让将士在山包上安营扎寨,并搬出孙子兵法相争:“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与我,汝奈何相阻耶 ”,结果司马懿不费一兵一卒,断了蜀军水源,导致蜀军大败。而他的命运则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从此,蜀军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抗衡,一步步走向衰亡。
“书”,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如果将书本上的知识不加辨别吸收,盲目地生搬硬套、完全按照书本内容来做,就会与古人殊途同归。
因此,不要再迷信书本权威,要懂得借鉴吸收,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书中的知识。
点评:本文通过列举历史事实~有力否定了尽信书的错误倾向~阐明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澄清了认识。如果文末能将对待
书本的正确态度与做法论述具体些~表达效果更好。
推荐老师:卢方红
作文二:《尽信书不如无书》2000字
古话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我要说:书中也有臭狗屎,书中也有无形毒。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不可尽信,因为每本书的作者的书都是在一定的经历,背景,以及当时的心境集合下写成的,可以说书成于偶然。我们没有“作者”的经历,却要理解 甚至相信作者做于偶然的书,岂不荒谬?
况且每本书都是想表达自己的一种观点,并试图说服读者,怎可尽信?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的话,就是“读书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这里借用知乎上一位答主的分析来对书籍进行分类说明——我认为大体有三:一是消遣(如小说),二是为了获取纯粹的知识(如科普读物、技术手册、历史纪实、经济原理),三是为了引发自己的思考(如政经评论、文艺论述、哲学社论)。「尽信书」在这三种语境里,含义是不同的。如果抛开对书本的应用,单单从阅读的角度入手,这三类阅读都有不同的读法。以下假设你是一个严肃的读者。非严肃读者可直接跳至末段。
1.消遣类书籍
没什么好说的,无所谓信不信。但若要细究,其实都可以划分到第三类里。仰赖于你愿不愿意思考。所谓见微知著。
2.知识类书籍
这类书籍大部分都是干货,要么是事实(如观测所得、软件功能,史实记录、统计数据),要么是经过逻辑检验的知识(如公式定理,原理)。这类干货没什么可思考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所以阅读这类书籍,读者没有多大的自由度——除非,书写错了。如果对于同一个东西,前后两本书的陈述不一样,那么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两个都是错的。只有这个时候,读者才需要求证第三方来检验。读者需要的不是怀疑精神,而是记忆力。
3.观点类书籍
或者称呼为「思想类书籍」也可。这类书籍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阅读这类书脑子要始终有一个立场:书中所言,全是私货。因为作者在书中兜售的不是事实,而是观点。这是独立思考的分水岭。人总是会犯错的,因此观点总有正误,或争议。而思维的惰性,往往令人在仔细地检查一个观点之前就囫囵吞枣,只要它似乎「言之有理」。而此类书籍包罗万象,读者在「信」之前,往往要尝试:
作者在说些什么?你有没有错误理解作者的意思?(这一步很基础,没做到的话下面的有困难,应该换一本浅显一点的来读)
作者的观点建立在什么事实之上?这些事实是真是假?有没有遗漏隐瞒?有没有过时?跟你之前了解的事实有无冲突?如果有冲突如何去求证?(政经评论类)
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作者是怎么推导出结论的?有没有逻辑漏洞?有没有玩逻辑花招?有没有以偏概全?(政经评论类,哲学社论类)
横向对比作者的评论对象,有没有做到同类对比、结论公允?还是仅仅是自己的口味好恶?读者自己的看法是什么?跟作者的不同是什么?为什么不同?(文艺论述类)
如果作者给出了建议,这些建议合理吗?有没有可操作性?假想读者在现实中实施了,会不会出现明显的荒唐?(分析的正确不意味着建议的合理)
如果这个作者的观点跟另一个作者的观点不同,谁对谁错?还是都错了?为什么错了?或者属于各有侧重?或者属于两极分化?(书读多了,这个很常见!)
如果作者的观点跟你的不同,甚至颠覆了你的观点,你怎么去分析?是他不对,还是你错了?还是可以相容的两种看法?
如果书中涉猎是你不熟悉的领域,怎么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去判断靠不靠谱?
单子还可以开下去。所以你看,如果想严肃地阅读,一本书是不那么容易「信」的。形成错误的观念比没有观念更可怕。如果大脑懒惰,读者很容易吸收大量矛盾的观点,之后要么脑子糊涂,要么前后矛盾。读书对自己带来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信」。此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是也。市场上大量充斥的是第三类书,它们兜售的往往都是一些廉价快餐式的观点,很迎合这个浮躁的时代。
看完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上面说的第一类只的是小说、散文等书籍,而第二类是纯粹的知识,如:科普读物、技术手册、历史纪实、经济原理等书籍,而第三类是最常见的心灵鸡汤、励志书籍等。而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区分第二类和第三类书籍,因为第三类的书籍携带的私货很多,书的作者所表述的观点往往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中才适用,经不起推敲。所以看第三类书籍的时候,我们先要保持中立的看法,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直到看完整本书时再进行思考,对面书中所举的观点摘抄出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佐证,看是否合理,然后在生活中去实践。**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看书不要轻易的接受作者给予我们的观点,虽然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会在书中拿出很多的证据,但是这些证据也很可能是作者自己杜撰的或者是作者自己断章取义,添油加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每一本书都会有自身的局限,无论你看的书再多、再透也不要把书中学到的东西奉为圭臬,当事实和书中的观念冲突时,先分析事实再去结合书中的观点,看看两者那个更符合实际情况再下定论,不要一味按图索骥。在这里我还想说一句“理论学的再好也不如去做一做,就像学自行车听得再明白也不如自己骑上去试试,要不然还是学不会”。
—END—
精品阅读时光
你心灵小憩之地
作文三:《尽信书不如无书》2600字
口经 验交 流 口
无 畏 的 精 神 。一 支 骑 兵 列 队 欲 出 , 刹那间 弓刀上就落满 了大雪 ,这是
生 知 道 丹 顶 鹤 的翅 后 羽是 黑 色 的 , 并非全 白的。所 以它们晒翅 的时候
尽侍 书 不
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这样的 结尾能 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到底 单于有没抓到呢? 自古 以来大家都 把这首诗 当成美文让学生 阅读欣赏 背诵 。我在教本文的时候 也是先让
一
看到的不应该是像 白雪消融一样的 颜色 。我们应该在欣赏的同时也要
能够 明 白一 些常 识 。
再有虞 世南的 《 蝉 》里说 “ 垂 矮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蝉本是 大家认真品读 ,然后我话题一转 , 种害 虫,他们吸食树叶的汁液为 江苏省海安县大公初级中学 严海燕 问大家 :这首诗歌有没有值得商榷 生 ,可是 由于古人的认识有限 ,在 的地方?好多学生面面相觑 ,不过 他4 1 NR 里 “ 蝉”是不食人间烟火只 有一个女生大胆地举手 回答 :大雁 喝露水的具有高风亮节的君子的化 不应该在 “ 大雪满 弓刀”的情况下 身 ,如果用他们来形容人 ,那岂不 生存。我面带笑容肯定 了她的质疑 成 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吗?所以古
一
书
“ 很 好 ,善 于 发 现 问 题 ” 。是 的 , 雁 能 在 冰 天 雪 地 里 生 活 吗 ? 查 查 资 料 :雁 ,是 一 种 候 鸟 ,它 们 春 天 北
去 ,秋天南往 ,从不失信。又怎么 可能在 “ 大雪满 弓刀”的北方 “ 飞 高 ” 呢 ? 所 以 我 要 求 学 生 在 学 习的 时候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课文 , 不能 全盘 照收 。
人能用它形容人我们现代人却不能 使 用 。同学 们听 到这 些都笑 了。 如 果 说 以上 二 例 是 因 为 古 代 的 科学条件有限没能发现有些问题的本 质或者是因为作者观察不够仔细没能 发现问题的实质,那么接下来的这个 案例 ,却有些无法宽恕了:郭沫若先 生的 《 石榴 》中有这样一段话 : 你 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盅吗?它会笑你 呢 。秋天来 了 ,它对 于 自己的戏 法好 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 ,露出一 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 的地 方还看 见过吗 ? 郭 沫 若 的散 文 不 同凡 响 。 他 留 下的华章 ,有一种特殊的气势 、韵 味与魅力 ,使人无法不着迷 。仔细 阅读方能更好地体会 。如果能经常 重 温 ,定 将 “ 身 心 获 益 匪 浅 ,文 笔 增华有望”。 在肯定 了本文的价值 之后我问 学生看到这段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学生抢着回答 : “ 忍俊不禁 ”是无 法控制
自己忍不住要发笑的意思 , 所以 “ 忍 俊 不 禁 地 破 口大 笑 起 来 ” 是病旬 。我不想质疑谁 ,我只是希 望学生在学 习的时候要能够看得出 这 样 的 问题 来 ,不 能 把 他 们 全 当精
华 汲取 了 。 总之 ,如果我 们全部相信书本 的知识 ,那么就会被有些错误的观 点蒙蔽 了双眼 ,从而成为一个两脚 书橱 ,而不能有 自己的思维 。有句 名言 说 得 好 :不 愿 思 考 的 人 是 固 执 者 ,不能思考 的人是愚人 ,不去思 考 的人是奴隶 。我们在教学 中要让 学 生 通过 实 践 体会 到 “ 尽 信 书不 如 无书 ”的道理 ,更加觉得不迷信权
有 了这样 的先例 ,在 后面的复 习中遇到的问题就好解决多 了。 例如苏教版语文八年 级下册的
《池鹤 》:
高竹 笼前 无伴 侣 , 乱群 鸡 里有风 标 。
低 头乍 恐丹砂 落 。
晒翅 常疑 白雪消 。
孟 子 曾 经 说 过 一 句 话 : 尽 信 《 书 》,不如无 《 书 》。意思是看
转 觉鸬 鹚 毛 色下 ,
书时应 该加以分 析 ,不 要盲 目地迷 信 书本 ,不要完 全相信 它 ,应 当辨 证地去看 事实 ,否则还 不如没有书 本 。他 这 个 “ 书 ” ,当时 指 的是 《 尚书 》,不过 今天我 们要把把它 泛 指成 所 有 可 以 阅 读 的 书本 ,包 括 我们教科书上的文章。 苏 教 版 语 文 九 年 级 上 册 有 一 篇 讲 物 候 的古 诗 :卢纶 的 《 塞 下 曲》。 月黑雁 飞 高 ,单 于夜 遁逃 。
欲将 轻骑 逐 ,大雪 满 弓刀。
苦嫌 鹦鹉 语 声娇 。 临风 一唳 思何 事? 怅 望青 田云水 遥 。 这 是 一 只 被 囚 的 鹤 , 它 的 品 格和仪表与众不同 ( 鹤立鸡群 ), 本诗借物抒怀 ,以囚鹤 自喻 ,一个 “ 怅”字 ,表现 了诗人对仕宦生活 的 厌 倦 和 无 奈 ,表 达 了 诗 人 对 归 隐 生活的向往 。 “ 低头乍恐丹砂落 ,
晒翅常疑 白雪消 。”此旬 ,从表面 上看 ,是丹顶鹤害怕低下头 ,头上 象征高贵的标志丹砂落下 ,晒翅的
时 候 担 忧 白色 的 毛 色 变 得 不 好 看 。 从意义上理解 ,应该还有一层 :低 下 头 ,不 仅 仅 担忧 高 贵 的标 志 不
诗歌一二句 “ 月黑雁 飞高 ,单 于夜遁逃 ” ,写敌军的溃退。 “ 月 黑 ” ,无 光 也 。 “ 雁 飞 高 ” ,无 声 也。趁 着这样 一个漆黑的静寂的夜 晚 ,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夜遁逃 , 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尽管有夜 色掩护 ,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 觉了。三 、四旬 “ 欲将轻骑逐 ,大 雪 满 弓 刀 ” , 写 我 军 准 备 追 击 的
情形 ,表现 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大
j 教霄教拳研 究
再 ,还因为低头本身就代表 了屈服 和卑微 ,和孤高的形象气度相悖 ; “ 晒翅常疑 白雪消” ,这里的 白雪 不仅仅是指毛色 ,更多 的是保持一 种圣洁的清 白。由此 ,一个清高孤 傲 ,而又不愿意对世俗妥协 的丹顶 鹤 形 象 便 脱 颖 而 出 。我 们 不 可 否 认 诗人 的文 思和才华 ,但是我要 求学
威 ,敢于质疑 ,善于 思考 ,才能从 别人 的作 品中汲取更 多的营养 ,而 且这比纯粹接受更加有趣 。
I 笠塾堂 墨鳖
作文四:《尽信书不如无书》900字
尽信书不如无书——漫谈结构计算
尽信书不如无书——漫谈结构计算
作者 冲令狐
用软件:
现在计算的软件不少杆系弹性的有Satwe、etabs、sap2000、midas;杆系弹塑性的有idarc、opensees,通用程序如ansys、MSC.MARC、ABAQUS、adina等等。软件可谓就是一个工具,用的好也只是在软件的框架里面折腾,归根到底一句话“无他但手熟尔!”即使能做点二次
开发也就是修修补补,完善一些软件的功能,到头来也就是为我所用。
推而广之,语言、编程、软件、??都是工具,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也就是捡着最常用的摸熟,不常用的把基本概念搞清楚,这样就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一旦需要的时候稍加研究就可以尽量避免低级错误。
不用软件:
不过工具用的再熟只是一个操作员,编程的是程序员、结构分析的是分析员、画施工图的是绘图员。如果没有更高层次的东西一辈子也就如此了。高层次的东西也许因为它太复杂、太
庞大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慢慢积累而不能一蹴而就。
就拿结构设计来说,拿到一个建筑的构思(可能还不是方案),如何能够从中抽取结构的理性成分并迅速加以实现?拿到一个已经布置好的平面,如何在狭窄的条件和捉襟见肘的空间里面找到问题的关键理顺结构的脉络?如何迅速判断结构传力构件的布置方式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能够预想到后续工序如施工、装修、使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而防患于未然?
这些也许就是经验,这些往往是大量试算和复杂数学模型无法模拟的东西。但是会在一瞬间
给你一个方向,给你一个感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年磨剑方可成器。
现在用软件就是为了将来不用软件,尽信书不如无书。
计算分析我把它们看作是验证我结构概念的一种手段,我更看重的是我在分析之前的判断和分析以后对分析结果正确性、合理性的判断以及对我之前判断的
再次修正。
绘制施工图,我认为是了解结构实现的第一步,我的兴趣还不止于此,我对结构从构思到建
造、使用这一系列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感兴趣。
哲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我说,计算分析仅仅是我切入结构设计领域的一个
支点,我的目标是撬动整个结构设计领域。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目标要一个一个的完成,从分析出发,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不知道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也不知道能否在生命的终点之前走到目标的终点。这一切都不重要,重
要的是前进的历程。
作文五:《尽信书不如无书》1900字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可以漂起木棒呢,”我们知道,《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的时代也是有着极其权威性地位的。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著作,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即便是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
从孟子的话中,我们知道了:书上说的只是理论,我们在治学、求学中要有怀疑的精神,要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验证,得到的才是自己有用的东西。书中所说未必就代表真理和正确,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更要学会独立思考。
要做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境地,对于我们中国教育来说应该从小孩子抓起。大多数家长可能遇到过这样尴尬的事情:当家长辅导孩子家庭作业,指出孩子做错时,孩子会理直气壮的说:“我们老师不是你那样讲的”,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能把道理讲通的话,无论家长怎样解释,孩子是不会接受的,甚至孩子会跟家长急。孩子处在初学阶段,年龄又小,他们在学校里听了课,学到的知识可以说还是一知半解的,他们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例子一样的作业,可是要完成“类推”的题,就有难度了,他们完成家庭作业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可是他们的向师心里非常强,十分崇拜老师,认为只有老师说的才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有可能不会轻易听从家长或别人的了。那么家长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家长要辅导孩子,首先家长要弄懂孩子所学的知识,而且要比孩子懂得更多更多,另外还要和老师配合,要让孩子明白在学校里能学到老师所教的解题方法,在家里我们家长讲的也是正确的,更要让孩子懂得不能完全信奉于某样事物,对待问题要多思考,多质疑,掌握的知识才更牢固。
要做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境地,我们要多读书,好读书,不能读死书。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要让自己学懂知识,要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多读书。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他还说:“读书可治百病。”书的功效可见一斑啊~因此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书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喜欢上了读书就要把书读活,不能死读。知识大致可分两种,一文一理,有些知识点是“死”的,如历史时刻表、地理要素、数学公式等,已经经过论证或者已经发生过的具体事件,无需多思,仅记忆下来,能熟练运用就行;但有些知识点却是活的,如哲学思想、历史的评价、专业的拓展等,这些则除了引用一些“死”的知识点做为佐证之外,还需要加入自己的思维与判断,书中自然也有参考答案,但未必就一定要完全按照它们之意去领会。书是人类的真正老师,用对用好好坏结果不同。培根说:“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书中所示,如不已经验范之,则又大而不当。”告诉我们读书要读活,要善于实践,才能依此类推。
要做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境地,我们要于不疑处见疑。在这里我们先来读读这个故事: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重的比轻的先着地。但伽利略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验后,得出了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量无关。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公开作了落体实验,验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使统治人们思想长达2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第一次发生动摇。然而2000年来,没有一个人敢去质疑亚里斯多德的学说,2000多年后,伽利略勇敢的站出来了,是怀疑的精神让他击败了亚里斯多
德,恩格斯称伽利略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我们做不了伟大的伽利略,可是我们能学习他的怀疑精神。然而在现代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深,虽然也大呼“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用在课堂上顶多也只是填鸭式的形式而已,学生在老师的质疑下被动的答问,学生主动质疑的微乎其微,教师给什么答案,学生就记什么答案。机械学习,被动接受,没有怀疑,在学习的道路上还能走多远呢,人的生活又能有多精彩呢,作为教师听了这样的故事,心里又怎能不起波澜呢,更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反思啊~课堂上应多让学生求真见疑,老师少讲,老师还要学会“忍痛割爱”,因为老师是解惑者,而不是保姆。
总之,在治学中,只有怀疑才能辨伪去妄,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
作文六:《尽信书不如无书》800字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勤奋好学的故事。“凿壁借光”、“头悬梁、椎刺股”这些经典之作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乌申斯基说过:“书籍不仅对于那些不
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
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伸活的
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
古时候~一个秀才和一个书童去山间
踏青。遇到一条小溪挡住去路。书童轻易过去了~但秀才胆怯~过不去。书童说:“只要用力往前一蹦就行了。”于是~秀才双腿并拢~用力一蹦~却掉进了小溪。书童解释说:“应从远处起步~到了溪边~单腿往前一跃~这叫起步用力大~单腿跃得远。”秀才苦笑说:“单腿为跃~双腿为蹦~你说的是蹦而不是跃呀:”
在“跃”与“蹦”上较真~这种钻研精神固然值得学习~但这种做法不可取。正如达芬奇的观点:在经验的指导下读书~价值要大得多~因为经验是他们的老师的导师。
冬冬在书中读到~古时候一位文人~因为家里穷~在萤火虫照耀下读书~取得了成功。这使冬冬兴奋不已。于是~他浪费大好时
光去抓萤火虫~却得不偿失,而丁丁读到此文时~为古人好学的精神所感动~立志更加努力~为他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我们为古人勤奋的故事而激动~争相效仿时~我们是否想过~故事所表达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渴求知识~勤奋好学的精神。我们所要做的~是从中吸取养分~学习他们的精神而不是一昧地盲从。郭沫若说得好: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当我们追溯起伟人背后成功的经历时~不难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伟人的成就是靠读死书得来的。伟大领袖**博览群书~但如果他仅仅靠书上的知识是难以平天下的,“发明大王”爱迪生若单单是看书~却不懂得推陈出新~也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的,“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利用科学理论知识~加上日积月累的试验~终于研制成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十三亿人的温饱问题。
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活了~有了生命力了。
作文七:《尽信书,不如无书》3500字
案例回放:
学校组织的“每周一课”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使我受益匪浅。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探讨的是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听了本校于建老师“每周一课”《找规律》后,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于老师的教学片断:
出示一注体彩号码:1723896。
师先对中奖规则作解释。
师:同学们,如果某人中了五等奖,即选对连续的两个数,有几种情况?
生:有6种。
师:你是怎么找的?
生:(举例)17、72、23、38、89、96。
师: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框去框一框,谁能说说怎么框呢?(师出示一个框)
生:从左往右依次框,不重复,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自己操作,思考:1.方框从左往右平移了几次?2.有几种情况?
……
我的教学片断:
出示一组数据:1、2、3、4、5、6、7、8、9、10。
师出示一个框,把这个方框放在1和2上。
师:下表的方框里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方框,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相同吗?
生:不同。
师移动方框,学生口算从而发现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都不同。
师:在表中移动这个方框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生:(沉思)9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沉默。
生:共有10个数,把框里的第一个数减掉就是9。
师:(没有反应过来)好,你坐下,还有吗?
生继续沉默。
师:请哪位同学到前面来框框看,结果是9吗?
……
我的思索:
学生是初次接触这节课的内容,我也是一样对它感到陌生。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尽信书,书上的例题和参考书上的教案是我失败的助手。主要是我没有钻研的精神,没有弄懂应该怎么样把这种看似浅显易懂又不易说透的内容很好地向学生展现。
我的教学内容源自书上例题:1、2、3、4、5、6、7、8、9、10,共10个数,每次框两个数、三个数……分别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其实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只是解题中的一个辅助过程。这个“和”根本不需要求出来,但是问题一出现,有些孩子就会侧重去计算,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本题的重点混淆,到底是求不同的和还是求不同和的个数?既然只求不同和的个数,老师又为什么要说“和”呢?另外探讨本题规律完全可以不经过求和这一步,换一种问法可能会好些:有十个数,每次框两个数(出示框)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框法?这样的问题简洁明了,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受“和”的影响而理解错误。
这方面于老师做得很好,出示彩票中奖的一组数,根据中奖的规则让学生说获得各种奖项的可能性有几种情况。孩子对中大奖有非常大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中奖的可能性,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我很佩服他想出了这样一个书本外的生活中的数学例题,与本课要研究的内容完全吻合。而我只是照书本抄了十个数,这样的话研究的数太多,没有意思,而且这十个数又是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没有一般性,会混淆学生的视野。因为在后来找规律的过程中就有学生说每次框2个数,共有(10-2+1=9)种不同的和,并且解释说,这其中的“2”他看的就是框里后一个数“2”,而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个“2”表示两个数。
佩服之余,我也在深刻地反省自己,此次事件中有以下几点必须谨记:
一、勇于质疑――虔诚陷入愚忠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书为本,说一不二,严格按照书上的例题、过程和方法来备课和教学,从不怀疑这些过程是否适合或吸引孩子。除此之外还生搬硬套教参上别人的方法,思想精髓、教育理念都没有努力参透,一知半解,甚至严重误解,从而导致课上主次不分,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老师讲得云里雾里,学生学得稀里糊涂。这种没有精心准备的课还不如让学生自学。就像我在进行本课教学一样,例题不好我照用,问题不好我也照提,学生早已被我弄晕了,完全不知道我究竟要讲什么。当看到于老师的课后我才发现原来课还可以那样上。我就像一个学生一样,认真地听着于老师条理清晰的课,其实并不是我特别认真,而是于老师的课把我深深吸引了。他勇于抛掉不合适的例题和不得要领的问题,换以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更顺利和谐。
二、勤于思考――灵感闪于瞬间
其实备课时我就对本课例题有些疑问:用1至10这十个数来找规律,似乎会给学生错误的信息,以为规律可以从这十个具体的数中找到,但我没有深思,结果学生的反应跟我预想的一样,一脸迷茫。当时我并没有对心中那个不太坚定的声音采取任何行动,灵感也只是一闪而过。如果我能凭着教师的敏感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本课的教学内容于生活有哪些联系;例题不好应该找一个合适的例子,最好是生活中孩子所熟悉所感兴趣的;应该设计什么问题能让孩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这样在思考之后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最终就能达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只做一个每日重复毫无创造的教书匠,而要勤于思考、勤于研究、勤于发现。这样的教师,才能算的上是新时期基本合格的教师。我们每一个教师站立的地方,都拥有一块丰富的宝藏。只要勤于思考、勤于发掘,每一个人都可以收获丰富的思想,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富于创新――数学源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这些启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恢复数学源于现实的本来面目,引导学生在联系实际中理解并掌握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老师是在对本课教学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创新。他找到了生活中彩票这一例子,七位数,每次框两个数或三个数、四个数……这正好与中奖的等级相关。当学生听说彩票一事就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分析各中奖等级时,从五等奖开始思考,随着等级的升高,孩子兴趣盎然、激情高涨,求知欲也越来越强。作为新时期的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发现知识并获取知识,再把抽象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现实问题中去,达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材料数学化的目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领悟到数学的魅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大有好处。
四、乐于读书――提升生命品质
教科书是我必读的一本书,对书本的虔诚让我形成思维定势,书上的就是对的,别人的就是好的,自己已经懒得思考,已经不会思考。这是“死读书,读死书”,没有价值可言。读教科书时要用心、要设疑、要分析、要思考,书本上的一切并不是针对每个孩子都适合的。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在精读教科书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对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好的保留,不适合的剔除,再创造出合适的内容。如果我能在备课前多读读教科书,深入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抓住教学重难点,那么本课教学我就不会在备课时就走进失败的第一步。
于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认识到自己对教学的草率和对教育理念的忽视。我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获取数学学科及教育教改前沿理论,发现更多和于老师一样的人才,感受他们的教学活力,开拓自己的眼界,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素质得以提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知识信息浩如烟海,不断更新,老师要与时俱进,就要扩大阅读面,博览群书,让读书成为自觉行为,让自己的大脑充满思想者、智慧者的声音,用先进的理论,理性地思考问题。
教学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同时提升教师生命品质,研究使教师具备学术眼光,工作和学习伴随着智慧。教师还要将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自己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作文八:《尽信书,不如无书》300字
今天,我们遭遇到一个图书杂多以至于泛滥的时代。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让我们面对如此丰富多样又良莠不齐的著述。几千年以前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话,也就格外具有警醒的意义。
一方面,我们越来越无法离开阅读――正是阅读让我们理解现代复杂社会的内在结构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越来越多地被各种各样的图书迷惑、误导――正是阅读加深了现代社会的复杂程度,使得现代人的生存更加繁复迷离。
读书使人清醒吗?也许有时候读书令人迷乱。
尤其是诸多书评沦为产业内部利益群体的代言甚至谎言的时候,我们更加需要一种批判的、反思的和冷峻的阅读。
尽信书不如无书,并不是否定书的价值,而是提醒阅读者采取一种机智甚至狡猾的态度――不妨在打开一本书、甚至一篇书评的时候,先从外围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本书或者这样一种观念?它里面认为是天然正确的常识到底有多少是真实可靠的呢?
作文九:《尽信书不如无书》600字
一天,老师在布置作业时,神秘地对我们说:“语文书《习作四》的例文中有一个错别字,今晚预习时看谁能把它找出来。”
我们听了,惊讶地叫起来:“书怎么可能有错误呢?”老师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回到家,我把那篇例文反反复复地阅读了很多遍,又逐字逐句逐段地推敲,可眼睛盯酸了,嘴巴读干了,手指摸疼了,仍然没有找出那个错字。我不禁怀疑起来:“这书是权威编出来的,怎么可能错呢?是老师自己弄错了吧?”
第二天,我一进教室就询问四周的同学,可谁也没有找到,都说老师在哄我们。课堂上,大家好奇地追问老师,老师惊讶地说:“你们都没找到吗?”我们把头摇成了拨浪鼓。老师笑着说:“你们仔细读读例文中‘完全是仿造墓主人――楚王刘注生前居住的宫殿建造的’这句话,难道没有错误吗?”我们细细一琢磨,恍然大悟――怎么能“仿造”某个宫殿“建造”呢?应该是“仿照”啊!书真的出错了!我们为自己的发现击掌欢呼。
等我们安静下来,老师郑重地说:“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读书时应加以分析,要敢于质疑,要有主见。”
老师的话语虽简短,却振聋发聩,我顿时想起**的名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对此我一直不理解,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终于恍然大悟。迷信权威,盲从书本,人云亦云,只会使自己失去思考。古往今来,无数位像伽利略一样的伟人坚持真理,遭到迫害仍毫不妥协,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是多么令人钦佩呀!
想到这里,我取出钢笔,把书上“仿造”一词工工整整地改成了“仿照”,并在旁边写下了批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指导老师/张俊
发稿/沙群
作文十:《尽信书不如无书》1000字
《孟子》学习笔记·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说:你只信《书》上说的,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篇文章,只不过相信它其中的两、三点。能爱民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以最爱民的政策,征讨最不爱民的敌人,怎么会血流成河,把舂米的杵都漂起来呢?
这里所说的《书》指《书经》,其中举得例子,是《书经·周书·武成》,该文讲述了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其中写道:“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书经·周书·武成》]这一年应是公元前1057年,在牧野进行的一次大战。“牧野”在今河南淇县。是当时的商王朝的都城。周武王姬发,在太公望的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一举消灭了商王朝。
这是一场正真的战争,商王朝动用军队,一说七十万,一说十七万。周武王率领的军队,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还有甲士四万余人。历史记载虽不可全信,但是战斗必定是相当惨烈的。
孟子的意思是,周武王是“有道”伐“无道”,“至仁”伐“不仁”。商纣王昏庸无道,商王朝的军队应该军心涣散,心无斗志,一触即溃;商王朝的老百姓,应该举着周人的旗子,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怎么还能战斗到血流漂杵呢?
孟子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对的,书上写的不一定全是对的。无论著书人多么客观公正,总有材料的选取,和叙述角度不同的问题。这就必然有所偏颇,有取舍,有倾向。这是足以能够影响读者思想的。
商纣王,这个“纣”子是周人给他的谥号。“残义损善曰纣”。[汉·蔡邕《独断》]其人是帝辛,本名受德,帝号辛王。此人重视农桑,发展生产,强胜国家,是有很多政绩的。司马迁说他:“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史记·殷本纪》]总之刚愎自用,独断专权。司马迁这样说,是不是有某些偏见,不敢妄断。此人好酷刑,滥杀无辜,“好酒淫乐,嬖於妇人”宠幸妲己,这也是书上记载的,按照孟子的说法,挤掉七八份水分,所剩也就无几了。商纣王的失败在于他的无休止的东征,穷兵黩武,众叛亲离,另外一点就是他对于周武王过于轻视,这一点则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
研究是要深入的,考察是要全面的,分析是要中肯的,看问题不能先入为主。书上写的,不一定都是对的;书上没有写的,也不一定都是不对的。实事求是,说起来简单,其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