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自由与束缚》2100字
“自由是什么?” 我不断地询问着自己试着去寻找可能的答案,可每次都无疾而终,这似乎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不难发现的是:“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求总是伴随着某种过度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发展的”。比如:在真正独立以前我们都依赖于自己的父母同时也意味着受父母的约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客观存在,导致追求自由的意识日益增加,最终想要摆脱父母和他们无形的约束。举一个很普遍的例子:当我们在成规化的生活状态下(比如说日复一日地从事无新意的工作、高三的学习生活等等),很容易产生渴望轻松、渴望放纵、渴望自由的想法,而且是一种异常强烈的愿望。但同时也不难发现:过度的自由同样也会导致寻求束缚的愿望。当我真正摆脱父母,一个人毫无约束地在外面生活时,时间长了,我便开始怀念家的温暖,父母的宽容与慈爱,想再次投入父母的安全港湾;当辛苦工作之后得到一个冗长的假期时,或者结束了高三紧张的学习步入到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后,时间长了,我便开始厌烦每天的无所事事与慵懒无为,想赶紧投入到下一轮的工作或者学习当中。由此来看,我们是在自由与束缚的状态中循环往复、苦苦挣扎,似乎我们追求束缚与追求自由的意愿是同等强烈的。
追求自由与追求束缚产生的根源究竟在哪?他们真的是互相对立排斥的么?这都是挺有趣的问题。
在我看来,想自由意味着想独立,而想独立其实是为了证明我自己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证明我自己跟其他任何人都有着不同之处,我单单只是我自己,任何人都不可替代。这也就说明想自由最根本的愿望是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感,独一无二的存在感。当有一个人从内而外和我们一模一样并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难道我们不会怀疑自己到底是谁?难道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存在感顿失而恐惧万分?至于追求束缚的根源,我想大概和想要摆脱孤独感的愿望是有直接联系的吧。孤独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感受。当我们从脱离大自然的怀抱进化成人的那一刻起,也许孤独就注定了要永久伴随着人类。而我们的诞生更加剧了这种感受,我们在母亲的身体里被孕育成长着,从无到有直至通过分娩而来到这个世界,这是一个融合与分离的过程,我们本与母亲连为一体,最终却被迫与母亲分离,一分为二,开始独自承受这世界所有的一切,难道这不是孤独感根深蒂固的原因之一么?于是,我们得想方设法摆脱这种消极的感受,而摆脱这种感受最直接的办法便是重新寻找融合为一的状态,重新由二甚至多变为一,束缚就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当许多人像你一样每天辛苦劳作、早出晚归,完全没有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或者大家共同为着考大学这一目标而奋斗,努力学习、发愤苦读,看起来大家并没有什么不同时,你会发现你已暂时摆脱了孤独感摆脱了焦虑,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你依赖着这个集体,他减弱了你对孤独的感受。当然,消除孤独感的终极方式是爱,只有爱才能让人与人之间完美融合,至于再说下去又是另一篇文章了。在生活中,若你追求绝对的自由,你将获得更多的存在感,但孤独感会日益吞噬你的内心;若你追求绝对的束缚,孤独感将逐渐离你远去,但你会发觉你的存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求得存在感与摆脱孤独感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毕生奋斗目标而指引着人们在享受自由的同时又享受着束缚。
自由与束缚哪个更好?这似乎并不能给出明显的答案。绝对的自由于我而言同绝对的束缚一样都会导致自我的毁灭。绝对的自由能产生出我们个人对束缚的最大愿望,而绝对的束缚同样也能使我们无比渴望自由。这样看来自由与束缚就像一只手的两面,但他们同是一只手,是相辅相成的。再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如同施虐狂与受虐狂的关系,施虐狂拥有着绝对的自由,他需要掌握所有的主控权,不存在半点被动;而受虐狂则甘愿被剥夺所有的权利,将自己完全交给另外一个人掌控,是绝对的束缚。而他们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施虐狂其实像受虐狂一样可悲,如果他们任何一方缺少了另一方,那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煎熬,活下去也失去了意义。这显然是一种病态的表现,病态在于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是兼具施虐与受虐两种性格,他们相互制约又能达到平衡,而施虐狂与受虐狂却过度地发展了其中一种,从而导致了人格失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只是半个人,而不能说是完完整整的一个人,这种关系恰恰切合自由与束缚的关系。
因此,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我们追求自由与追求束缚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个卓越的人,他应该具备平衡自由与束缚的能力,而不是被自由与束缚控制住整个人生。他的自由与束缚都是相对的,他不随波逐流,不盲从众人所云,不屈服于体制,内心自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信仰理念;同时他又不放纵自我,不无所事事,自身有着严格的行为准则,秉持实在的原则。两者相互制约而并存,合二为一,当达到如此折中均衡的状态时,不恰好击中了我们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的核心么?而《大学》中也无比贴切地阐释了这么一个归一的道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愿自己也能成为上文中那个卓越的他,也像希望自己一样希望所有人都能成为他,这样,他即是我,我亦是他,全人类融为一体,都是在自由与束缚、在存在感与孤独感中寻找平衡,努力生活着的那一个人。
作文二:《自由与束缚》5600字
现代文学中表现出的对自由追求
作为一个只上了几节中国现代文学欣赏课的理科男生,我有幸在一位声音极具磁性的老师的带动下,读了几本现代文学的小说。而后要写一份4000字的论文,以供结课作业之用.。本人文笔拙劣,其词藻难登大雅之堂 ;又因为是理工学生,未曾写过什么腾蛟起凤,紫电清霜之文,而要对现代文学这一历史瑰宝,文化圣迹评头论足,实在是不敢写些什么大不敬的言论文章,但有想到文章合为时而作,心中所想,笔下所书。权且将我读完一些小说作品后的感受总结下来,虽然不知论文之意是否合乎老师的指导,但也算是要写下来,作为自己的第一篇4000字大论文。
从学术层面上讲,现代文学兴起于五四运动时期,至建国时结束,建国后至今的文学称为当代文学.学生愚顽不堪,蠢钝至极,不晓得这样断代的意义与作用,但这些与论文无关,所以也就对那些整天高呼子曰诗云,毛列马哲的大师学者专家们所定下的规矩表示划清界限,不予讨论。综上所写,皆为凑够字数,没有什么铺垫伏笔、承上启下之用。
解放前的中国,新旧交替,文化思想激烈碰撞,代表着家长管制与严谨秩序的守旧思想与代表着自由和颠覆世界的革新思想或明或暗的发生着争斗,而在其中,学生最为看清的一点就是对自由的向往。这一点,大可以从现代小说中觅得它的踪迹,当然,由于学生的自负偏见,擅自又将其分成了狭义上的追求自由与广义上的追求自由。
广义上的追求自由主要可以表现在文学思潮的多样化,文学流派的多样化与在对故事的表现上,那些作家们不拘一格,或写实,或浪漫,或理想,或反乌托邦,有的带着对黑暗社会的无情判官式的控诉,有的带着歌颂新式革命党式的政治天真,有的是小家碧玉一般善于对各种亲情感情细腻描写,有的直抒胸臆来大声高呼自己内心的独白,当然也不乏初见雏形的商业文学、快餐文学和关注当下的主流文学。狭义的追求自由表现在小说的人物事件中,那些人事无外乎展现了礼教封建的压迫,新一代男女为自己的爱情与事业或斗争或牺牲。无奈学生才思枯索,认识肤浅,只得在其中将关于狭义上的追求自由略说一二,以祭文学先驱们的在天之灵,告慰他们:历史虽如河流冲刷一切,但你们所留下的那些温润的鹅卵石与精致的壳贝,却值得我们一次次玩赏与深思。
服从与受压迫的牺牲品:作家笔下那些悲剧的人们
提到控诉旧社会如何如何黑暗,如何如何压迫人民,如何如何带有封建迷信特征,不由得想起了《祝福》这篇文章,老实说,这是高中课本上的一篇课文,我读的时候,阅世太浅,读完之后,到是先对上面那些生僻的字句犯了难.其次才意识到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悲剧性。 祥林嫂的生平大概想必老师耳熟能详。那学生也就不说些什么可有可无的字句了。
鲁迅在写祥林嫂时,写了祥林嫂的逃跑,包括被发现被强迫服从意志时的殊死反抗。虽然有的是侧面经由他人叙述和一笔带过,但在这里却也明确传达出了一个意思,祥林嫂是自己做主的,她不希望由自己的婆婆去给自己再找婆家,于是偷跑出来做工,而且生活得很快乐,在四叔家里做工的日子里,脸也白胖了。不知对不对,学生认为在此处鲁迅先生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希望妇女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鲁迅先生在此处赞扬了祥林嫂敢于离开专制管制,敢于反抗束缚的精神,但由于她的受教育文化程度不高,自身性格老实本分,善良而且具有心理柔弱的特点,加之当时的民众落后愚昧,内心变态,思想封建,贪图钱财而且后期对祥林嫂抱有猎奇的心态,一步步地造成了祥林嫂的人生悲剧。鲁迅先生在控诉这个吃人的社会时,也反映出了旧社会的妇女没有得到解放,自由的权利得不到解放,以及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女性越容易遭受压迫的事实。
刚刚念完一篇田汉的剧本>,上面主要讲的是“富裕猎户魏福生的女儿莲姑,深爱着她青梅竹马贫穷表哥黄大傻,但遭到嫌贫爱富的父亲的极力反对。在莲姑即将屈从父命嫁给富家子的前夜,满怀思念之情的黄大傻,到山上去眺望心上人房内的灯光,不幸误中了魏家长工放置的打老虎的抬枪。受了重伤的黄大傻被抬到莲姑家中,悲痛万分的莲姑欲看
护照顾,反遭到父亲打骂,黄大傻则在倾诉了对莲姑的深情后绝望自尽”。(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主编:颜浩 )
上面的莲姑最终死没死我不知道,但田汉却从此处为我们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家长专制,讲究门当户对,不问个人感情,追求物质与地位的社会现状。莲姑是抗争过的,她想主宰自己的婚姻,但却因为抗争而遭到了父亲的“拨乱反正”和“戒严镇压”。
莲姑据我推测,也不会受什么教育,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妇女平等、婚姻自由、翻身农奴闹革命的概念。但从另一面讲,莲姑的父亲福生是一位负责任的父亲,至少在他人看来是这样的,为女儿找一个好人家,有钱有势又有权,从此公主与王子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美好小康生活·····想必普天之下每一位父母所思的也不过是这样,找个好人就嫁了吧······所以,从这一层面上说,莲姑的父亲是负责多于财迷的。好像这样看来莲姑更应顺从父命,顺应天意,抛弃黄生云云。
但是作为父亲,没有考虑女儿的感受,单纯按照自己的意见行事,于是换来了一场血与泪的悲剧,莲姑被殴,黄生自杀。作者田汉也许是想告诉我们,自由来的并不容易,在努力挣脱束缚,寻找婚姻自由的时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没有任何结果的代价。在《获虎之夜》中,最尖锐的矛盾来自于父亲对女儿的专制,女儿对包办婚姻的极力反对和已有爱人的深切的爱。在这一矛盾的激化中,作者很好地表现了女儿对家长专制的反抗,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以及旧势力的压迫。洪深曾称赞该剧是第一个十年“最优秀的剧本”“在题材的选择,在材料的处理,在个性的描写,在对话,在预期的舞台空气与效果没有一样不是令人满意的。”(洪深《中国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
学生实在不才,在经历了如上一篇惊心动魄的《获虎之夜》之后,自觉发现对多数的文章还是理解不深,或是曲解了作者的意思,牵强附会。老师如能发现这些问题,还请老师多多指正,学生一定洗耳恭听。
《伤逝》是一篇极其现实的文章,也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关于爱情的作品,当真想不到,一位可以称得上是“救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的文豪,竟然也可以将文章写得如此动人伤感。虽只有一篇,但也是“一剂教育子女的良方”。想必以后那些“为子女着想”的父母们发现孩子早恋,或是对孩子相中的对象不满意,却对某一帅男富女突发好感,想让其做自己的儿媳女婿时,大可以居高临下,声色俱厉,言辞恳切,软硬兼施地规劝孩子:看看人家鲁迅先生写的《伤逝》,自愿在一起的以后必定要饱受贫饥之苦,私奔的娃儿以后一定要倒霉。当爹娘的哪个不是想着自己的孩子的?你还要为自己的未来多考虑呀云云。从此吓得男女青年们纷纷提出分手,奔向了一个又一个的土豪······婚姻岂能是一场交易?坎坷又岂是可以避免得了的?又有谁一辈子可以生活富裕美满?怕是只存在于父母们的美好幻想中了。
言归正传,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是自由的,是新式的,是充满罗曼蒂克的,但是同时,也是冲动的,乌托邦式的,是不能长久的。这对鸳鸯的悲剧,主要原因是经济的难以支撑和子君对现代女性观念没有充分的认识,次要原因则是来自父母的压力和涓生提出的分手。但总体说来,鲁迅先生所写,乃是少男少女对婚姻爱情自由的一次伟大尝试,展现出了新一代青年冲破思想束缚,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的勇敢精神,这样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是也能给那些即将走上这条路或者还在路口观望的那些人们提供一个鲜活的实例,给那个腐朽的思想观念以重重一击。
自由与追求的化身:作家作品里的胜利者
胜利?没有觉醒,就没有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未来,没有未来,就没有胜利。所以,那些胜利者们大都已经觉醒,并且也抱着要顽强斗争的决心了。
乡土文学里我尤为喜欢“山药蛋派”与“荷花淀派”,而赵树理所写《小二黑结婚》,就是一篇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佳作。
《小二黑结婚》创作于1943年5月,取材于左权县横岭上村民兵连长岳东志和妇女主任智英贤自由恋爱的故事。由于岳东志家里已有个童养媳,智英贤也以200块大洋的“价钱”,被许配给了一个中年富商,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很不顺利,不但招来了村中长辈的责骂,也被不少同辈人所嫉恨,最终岳东志在一个深夜被活活打死,为这段乡村爱情故事划上了悲惨的句号。当时正在左权县调研的赵树理参与了这个案件的调查,深感“这不是一般的谋杀,而是反映了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一丁《太行根据地文化》),便决议将其写成小说,以唤起人们对婚姻自由的关注和与落后愚昧观念斗争的勇气。
但《小二黑结婚》并未完全忠实于历史反而刻意改写了原故事的结局,反面人物在新思想的感召下幡然醒悟,小二黑和小芹争取自由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小说揭示了解放区农村反封建斗争、宣传民主改革的迫切性与艰巨性,歌颂了鼓舞人心的新风尚,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强大力量,而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改造成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爱情的美满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内涵,则呈现出解放区文学创作的主流倾向。(《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主编:颜浩)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特色鲜明,意图明显,歌颂了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行为,讽刺了旧社会的家长专制和人们的愚昧迷信,并且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一种信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会给予人们自由的权利。当然,这是政治问题,学生不打算对此深入探究下去。还是回到我们的表现追求自由的层面上来吧。
文中的小芹和小二黑都是接受了新的思想的洗礼的年轻人,因此,他们对自由的追求也就更为强烈,在与旧的势力斗争中就更为坚决、坚定。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精神也是可贵的,是值得赞扬的。赵树理所创造的一篇典型的歌颂自由的小说,激起了广大解放区人民斗争的意识。升华了人民的灵魂。
还有一篇巴金先生的《寒夜》,《寒夜》老师在课堂上也给我们作过精彩的概述,而学生也是因为时间紧迫,对这部小说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但也因此对其中的事情发展经过有了大概的了解。换句话说,曾树生与汪文宣的形象已在我心中形成了。
这里面的男主人公所表现出的追求自由的精神不算太强烈。而那个女主角却始终有着对自由的追求。男主人公汪文宣是一位善良孝顺但内心敏感的人,曾经与众多的知识分子相同,有着救国的理念。巴金在也展现出了他向往自由的一面,教育救国,自由婚姻,但他的性格是懦弱的,是委曲求全的,这造成了和《家·春·秋》里的觉新一样的悲剧。而女主人公曾树生则不同,虽然对曾树生这个人物有太多的争议,但不能否认曾树生是一位自由开放,年轻美丽,思想进步,却内心苦闷,意识与潜意识矛盾的先进女性。巴金通过描写这两个小人物的内心细腻情感,表现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们的心路历程和窘迫境地。
巴金在曾树生这个人物上所表现的自由精神尤为强烈,曾树生不希望自己在那么一个压抑,贫穷,而且还要忍受婆婆的蔑视与憎恨的“家”中继续生活下去,她虽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但感到了自己的理想的破灭,人生的灰暗,物质的匮乏,而这一切,也有一部分是她的懦弱而敏感的丈夫和憎恨她的婆婆所造成的,在是否离开重庆去往兰州的问题上,有过抉择,但最终选择了离去,这一点是很有争议的,离去预示着她对汪文宣爱情的背叛。在这里我想并非是说现代的自由女性为了金钱与物质可以选择背叛,只是曾树生实在太压抑了,而她的丈夫却也不能给予她什么,又因经济窘迫,实在是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可想。况且在曾树生去往兰州之后,也跟汪文宣互相通信,说明她还是有对曾树生的爱的。与曹禺先生《日出》中的交际花陈白露不同,陈白露在从乡下来到大城市后,享受着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渐渐的堕落了自己,沦为一个物欲贪欲的牺牲品。爱她的知识分子方达生曾经来找过她,要她跟自己回去。即使她的内心还残存着那么一丝的愧歉,但她已经可以为了物质丝毫不顾及其他了,陈白露的结局也是悲剧的,吞服了安眠药而死。这样的女性,已经算得上是被资本主义的奢靡之风腐化,她所追逐的自由,是对自己的极度纵欲,是一种极度的背叛。而曾树生则
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理智,对自己的丈夫与儿子,也一样是尽责的,最起码她为家中提供了可靠的经济来源。从曾树生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妇女自由寻找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影子,在文中,学生感到作者赋予了曾树生极其鲜活的生命。虽然文中的最后曾树生走上街头,内心充斥着迷茫,但是曾树生毕竟是活了下来,而没有被压抑郁闷而死,她的明天,是充满希望的。
学生不是什么语文极好的人,所写的东西大概也就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博士买驴。而且从政治角度讲,自由主义是不为当今执政党所接纳的,伟大领袖**就曾经针对自由主义写过一篇《反对自由主义》的文章,但**所指出的,是在革命斗争中个别人所表现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自私自利,不听指挥的涣散纪律,以及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等;但我所写下的关于对向往自由的看法中的自由,是在新旧势力斗争中,新的革命势 力展现出的积极的革命精神,是突破旧的封建束缚时人民的个体精神的觉醒,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序曲,《小二黑结婚》、《获虎之夜》、《寒夜》等鲜明的表现了个体对自由的向往,而这正是向万恶的旧社会发出的讨伐檄文,这些也是顺应人民的革命大潮的,是先进的。
现代文学中的作者们激浊扬清,以笔为剑,始终与旧的观念教条做着斗争。他们高呼的自由与进步,也在新的国家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一切,都是一代一代的人不懈斗争所换来的,我们生活在今天,更应珍惜社会生活的自由民主,捍卫新中国,保护这来之不易的自由。因此在我们对待个人问题上,要冷静理智,敢于斗争,敢于抉择。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未能自己做出选择而悔恨不已,也不因优柔寡断而痛苦不堪,这样,当他因生命衰竭而躺卧在床时,他就可以自豪的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事业,都是由我自己做出选择的,我已将它们奉献给了人类最需要的地方,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发展而奋斗终身!”
完稿于2014年3月21日 电1301-2 赵旭
作文三:《束缚与自由》8700字
作者:陈刚
江苏社会科学 1995年05期
马克思的作为历史观的自由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束缚人的社会现象的批判,二是正面阐述人类自由与解放的理想,两个方面都不可或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我们注意到这两个方面内容都已成熟,并得到系统阐发。本文试从此两个方面对马克思的自由观作一概括。
一、对不自由现象之剖析
自由是同不自由相比较而存在的。不自由一般指人的行为受外在物的束缚与强制,并非自觉自愿,因而不自由;自由则是超越外在束缚,内在地自我决定、自我实现。因此无论自由还是不自由,只有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才有意义。在《形态》中马克思在很多地方谈到外在物(包括关系与过程)束缚人奴役人的现象,对此进行分析和批判,进而指出超越束缚、向自由社会自由个性过渡的道路。概括起来,主要有:
1.自然压迫。人类一诞生就伴随着来自自然领域的强制,而且越是早期越明显。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初民们对着自己不能支配的自然力只有诚惶诚恐、顶礼膜拜。原始宗教正从此而来。他们虽没有后世那么多制度律令限制,但仍不自由,即如马克思所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象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①后来由于生产与分工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在更大的程度上支配自然,驾驭自然,但人与自然的对立并未消除,不过没有以前尖锐罢了。另一方面,对人类说来更为重要的社会压迫开始了,人类出现了新的不自由。
2.分工与私有制。分工与私有制是社会压迫之源。同社会压迫社会强制联系在一起的不自由几乎都是从此而来。异化的产生与扬弃,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乃至共产主义革命都同此有着密切关系。《形态》所说的“分工”含义广泛,在许多地方常有生产、生产方式之意,马克思有时干脆把分工同私有制等同起来,说它们讲的是同一个事情的不同方面,一个就活动而言,一个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可见《形态》中所说的分工比我们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分工范围更广一些,不仅包括生产的样式,而且包括生产操作活动本身在内,因此这种分工既是历史发展社会形态变迁的杠杆,也是异化现象产生之源。
马克思指出,分工出现之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家。总之,只要他不想失去生产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显然在此方面人没有自由。分工不仅把人所不感兴趣的事情强加于人,而且还带来人的片面畸形发展。体脑分工、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使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艰辛的劳动,为整个社会的生存流血流汗。另一部分人却得以发展自己的智力、脑力,在智能领域发展。不过他们脑力发展过甚,身体却趋于文弱。当然最苦的还是劳动者阶级,他们被迫终身只能在某个固定的领域发展自己的能力,实际上是片面畸形的发展。
更有普遍意义的是,随着分工的发展、交往的扩大,社会产生个人利益与所有参与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种共同的利益不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中,而且首先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如商品、货币、价值规律、资本、阶级等等,皆是奴役人的普遍力量。总之,分工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发形成的社会中,只要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②马克思还指出,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煞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立。个人与社会的直接统一一直是马克思的理想。在原始共同体中个人只是部落一分子,其行动直接是整体的一部分。不过自由属于整体,个人无所谓自由。分工出现以后,个人获得了较大的独立性,但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和社会化过程的发展,却产生了普遍性的力量和普遍利益与个人的对立。这种普遍性的力量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在经济方面和商品、货币,和人的劳动的抽象化,在现代还表现为世界市场;在政治领域则表现为国家政权的统治和政治权力,及阶级对个人的束缚;在思想领域则表现为抽象观念的统治等。
如所周知,马克思讨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抽象的物来中介,商品货币恰恰就是这样的抽象的物。本来商品作为劳动产品并不神秘,但既然人与人的关系迂回地通过它来中介,于是它身价倍增,仿佛具有了特殊的魔力,搞得人个个神魂颠倒,又敬又畏。人性变得分裂了。因此,在《形态》中马克思引用莎士比亚咀咒货币崇拜现象的诗对此进行抨击。商品货币作为抽象物统治人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不过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抽象物的统治才发展到极致,人也普遍被抽象化了,一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必须通过物来进行,甚至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市场③,都有商品货币在兴风作浪。这正是异化劳动现象产生的一大根源。
关于从国家形式表现出来的普遍力量,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了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其实,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的政权,主要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尽管掌权者有时装扮成全民利益代表或普遍利益的体现者。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在这个形式下始终进行着真正的有时是很激烈的阶级斗争。特殊利益起来反对普遍,实际上是维护自己的利益。统治者则在普遍利益的幌子下对之进行干涉和压制。
不过,阶级利益一经形成,本身也成为普遍性的力量,阶级成员的个性与利益必然受它的制约。在它的面前,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更何况阶级成员的利益有时也相互冲突。马克思指出,单独的个人所以组织阶级只是因为他们必须进行共同的斗争来反对某一另外的阶级;在其他方面,他们本身就是相互敌对的竞争者。另一方面,阶级对个人说来又是独立的,因此各个人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条件是早已确定的,“阶级决定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决定他们的个人命运,使他们受支配。”④马克思指出,这与个人屈从于分工是同类现象,这种现象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劳动本身才能消除。
4.偶性对个性的压抑。偶性对个性的压抑主要指个人的活动(决定人的个性的因素)受偶然性的支配,它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自发的而非自觉的;第二,被动的而非自主的;第三,外在的而非内在的;第四,强制的而非自愿的。
偶性对个性的压抑是个历史现象,资本主义以前虽不能说没有,但不很充分,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把这个现象推向极致。一方面,劳动者个人获得了自由,至少在形式上是自由的,自由得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资本的奴役。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商品、货币、竞争、价值规律、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都以外在必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雇佣工人力量弱小,饱尝痛苦自不待言,连资本家也在竞争、倾轧和危机面前战战兢兢,担心受怕。于是全社会都生活在偶然性的怪影下。
马克思指出,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仅是逻辑的差别,而且是历史的事实。在过去,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这些条件对个人说来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于一定关系中的个人只能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及与之有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又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当然,从现代眼光看,他们的生存状况还是有很大局限的。但这正是同他们当时的片面存在相适应的。这种存在的片面性只是在矛盾产生时才表现出来,因而只是对于后代才存在。“这 时人们才觉得这些条件是偶然的桎梏,并且把这种视上述条件为桎梏的观点也强加给过去的时代。”⑤
在资本主义社会偶然性支配一切。初看起来个人似乎比以前享有更大的自由,“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对他们说来是偶然的;然而事实上,他们当然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受到物的力量的统治。”⑥对无产者说来,他们自身的生存条件、劳动以及当代社会的全部生存条件都是一种偶然的东西,单个无产者无法加以控制,也没有任何社会组织能使他们加以控制。无产者同生产力和自身存在还保持的唯一联系就是劳动,而劳动已无任何自主活动的成分,而成为摧残生命的活动,因此马克思认为,无产者为保存自己的个性,应当消灭自己生存的条件。
5.观念统治。观念统治也是人不自由的一大表现。这种现象非资本主义社会独有,但资本主义社会最甚,因为在其中传统的禁锢被打破,普遍化、抽象化的过程加快,或者说,人受抽象统治,而观念本身就是最抽象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写《形态》就是要分析种种流行的观念是如何统治人大脑的,意识形态又是如何产生和起作用的,其本质特征和内在奥秘是什么,如何冲破观念崇拜的束缚,获得真正精神的自由,从而为争取物质领域的更大自由准备条件。
《形态》开篇伊始,马克思即指出:“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模范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他们头脑的产物就统治他们。他们这些创造者就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我们要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再在这些东西的枷锁下呻吟喘息。我们要起来反抗这种思想的统治。”⑦
的确,几千年来人们争取更大自由与解放的斗争总是同破除对陈旧观念的崇拜联系在一起,如文艺复兴,如宗教改革,如启蒙运动,如培根破除四假相,都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不过,马克思的高明之处在于揭示观念统治乃至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从而为消除所有虚幻的观念指明了方向。他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独立自主的历史。“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⑧
既然人们的生活,或者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那么在阶级社会中,经济阶级的思想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即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资料的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当然,构成统治阶级的每个个人也都具有自己的意识和个性,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进行统治,也作为一个整体决定着某一历史时代的特征和精神风貌。例如,在某一国家某一时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夺统治权,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会是分权的学说,甚至把分权当作永恒的规律来谈论,如洛克在英吉利,如孟德斯鸠在美利坚。
在考察历史运动时,如果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开,使这些思想独立化,不顾生产这些思想的条件和它们的生产者而硬说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这些或那些思想,亦即完全不考虑这些思想的基础--个人和历史环境,就会认为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忠诚信义等概念,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由平等等概念。总之,统治阶级自己为自己编造出诸如此类的幻想,它们企图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以把自己装扮成社会全体成员的代表。马克思指出,“只要阶级的统治完全不再是社会制度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那种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统治的东西的必要性消失了,那末,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种假相当然也就会完全自行消失。”⑨
因此马克思尖锐批评青年黑格尔派割裂社会物质生活同思想观念的关系,把思想、观念、精神作为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东西。如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绝对精神,费尔巴哈“抽象的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施蒂纳的“批判”、“唯一者”。《形态》手稿中后来被删去的一段话中写道:所有的德国哲学批判家们都断言: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统治和决定着人们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今日,但今后不应继续存在。⑩这段论述虽然被作者自己删去了,但仍可作为研究他们思想的重要参考。
二、解放与自由--马克思的思想
人类摆脱强加于自己的所有奴役、压迫、束缚,从上述种种不自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个性与能力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一直是马克思的崇高理想,这个理想是在《形态》中充分论述的。
1.扬弃异化的前提条件。《形态》中马克思已尽量少用“异化”这个带有思辨色彩的术语,他批评这是旧哲学用语,不过他还是发现有时仍很难避免用这个词。例如,他谈到,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活动产生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的生产力。由于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发地形成的,因此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权力。他们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这些力量不仅不以他们的意志与行为为转移,而且转过来支配人们的意志与行为。马克思不得不仍用“异化”这个术语来概括这个现象。他指出,这种异化只有在具备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失。第一,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也就是说,让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人类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另一方面,这些人与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第二,这两个方面都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落后的东西都要死灰复燃。而且,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狭隘的地域性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否则,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交往的力量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会依然处于家庭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境地。(11)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如何搞社会主义也很有教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对建设稳固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绝对必需的。
2.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有句名言:“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2)对马克思这段话述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共产主义不仅仅是理想和应有,甚至不主要是理想与应有,而是运动,是消灭现存状况与实现美好理想的运动,亦即争取自由与解放的运动。这个运动植根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中,因而有坚实的基础与深厚的根源。第二,共产主义不是最终目的本身,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是狭义的,主要指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对马克思说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乃至生产力发展本身都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最终目的的手段,最终目的是每个人的个性与能力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3.自由自主的活动代替了自发强制的活动。长期以来,自主活动同生产活动一直是分开的,因为生产者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同时,物质生活的生产,由于个人本身的局限性,还被认为是自主活动的次要形式。特别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对劳动者说来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它只是用摧残生命的东西来维持他们的生命,以致物质生活一般都表现为目的,而这种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它应当是自主活动的唯一可能形式)表现为手段。
马克思指出,现在情况变成了这样: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不仅是为了达到自主活动,而且一般说来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这种占有受自己发展为一定总和并只有在普遍交往的范围内才存在的生产力所制约,因此占有必须带有适应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性质。对这些力量的占有不外是同物质生产工具相适应的个人才能的发挥,对生产工具一定总和的占有,也就是个人本身的才能的一定总和的发挥。“只有完全失去了自主活动的现代无产者,才能够获得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过去一切革命的占有都是有局限性的,个人的自主活动受到有限生产工具和有限的交往的束缚,因此只达到了新的局限性,其本身始终屈从于分工和自己所有的生产工具。只有无产阶级的联合具有普遍意义,能够占有生产力的总和,而这种占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在革命中一方面旧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及旧的社会结构的权力被打倒,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普遍性质及其为实现这种占有所必需的毅力得到发展。“只有在这个阶段上,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点又是同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同样,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同过去的被迫交往转化为所有个人作为真正个人参加的交往,也是相互适应的。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着私有制。”(13)
4.异化扬弃与人的全面发展。前面谈到,马克思对旧分工压抑人的个性与人的才能片面畸形发展强烈不满,虽然他也看到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但仍认为这种社会强制不合自由的理想。因此他认为,在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都可能在许多方面得到发展,生产则由社会来调节,因此人有比较多的时间和自由度来干自己想干的事,例如,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人并不因此而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家。马克思这段论述常被人指责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典型。其实,马克思这里是概而言之,或极而言之,无非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有较高的自由度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而不必担心社会分工的强制,因此我们应理解精神实质,不必拘泥于原字义。
例如,马克思在批评“圣麦克斯”时指出,社会主义劳动组织者并不认为每个人都应完成拉斐尔的作品,而只是认为,“每一个有拉斐尔的才能的人都应当有不受阻碍地发展的可能。”(14)过去,由于分工,艺术天才完全集中在个别人身上,因而广大群众的艺术天才受到压抑。“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中,完全由分工造成的艺术家屈从于地方局限性和民族局限性的现象无论如何会消失掉,个人局限于某一艺术领域,仅仅当一个画家、雕刻家等等,因而只用他的活动的一种称呼就足以表明他的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他对分工的依赖这一现象,也会消失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15)
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源在于消灭旧分工、私有制及交往的普遍化、生产力高度发展,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在交往普遍化 和高度生产力的基础上才可能消灭旧分工和私有制;只有消灭旧分工和私有制才可能有交往的普遍化和生产力高度发展,而这两个条件结合到一起必将促进全面发展的个人的产生,这种新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即是普遍交往的主体和生产力的主人,也是符合马克思理想的个人。
5.个性自由与创造性才能的发展。《形态》有很多地方论述到个性自由与人的创造性才能的发展。关于个性自由,马克思说到,直接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的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在以前这些条件是受偶然性支配的。特别对无产者说来,个性成了偶性,因此对无产阶级说来“为了保住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至今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旧社会生存的条件,即消灭劳动。”(16)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劳动是旧劳动,即具有旧的社会形式的劳动,特别是雇佣劳动。因此无产者与国家处于直接对立之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17)
关于创造性的自由,在马克思自由观中更具有特殊的地位,《形态》中的论述主要是批判施蒂纳的唯心主义抽象自由观时阐述的。如他在批评施蒂纳(桑乔)把自由活动宣布为人的本质的抽象论述时说,自由活动,在共产主义者看来是完整的主体“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18)他还批评这位“桑乔”在谈论抽象自由时,却把真正解放的两个因素搁置一边。其中第二个因素是:“在谋求自身解放的个人身上至今只作为天资而存在的那种能力,现在被肯定为真正的力量,或者已经存在的某种力量由于限制的取消而增大起来。”(19)另外,马克思还把共产主义社会称为“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20)这些论述同《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完全一致。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自由观在《形态》中已完全成熟并得到系统阐述,这与唯物史观创立的进程是一致的。把握《形态》中的自由观,对于把握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20)《德意志意识形态》第25、27、31-32、51、71、76、5、20、44-45、6、29、30、67、448、450、77、76、238、331、506页,人民出版社1961。
作者介绍:陈刚,1954年生,江苏省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作文四:《自由与束缚》400字
李白曾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对李白来说,自由的珍贵是任何东西无法比拟的。可是,自由真的如此美好吗?
试问,若是地球上只有你一人,你可以为所欲为,无所不能,没有任何法律的束缚,你已经最大限度的“自由”了。此时,你会快乐,会喜悦吗?你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没有绝对,只有相对”这是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在生活中也同样适用。此刻,你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自由。仍然有一样东西在束缚着你,它就是自由。它既是自由,又是束缚,限制。此时,你的自由已不是自由,它成为了荒凉。
过度的自由,反而会成为束缚;可若是有一定限制的自由,就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有些人盲目追求自由,他们渴望变成天上的小鸟,自由飞翔,殊不知鸟儿也会被天敌捕食,被猎人伤害;他们渴望变成水底的小鱼,遨游海底,自由自在,殊不知弱肉强食,生活凶险;他们又渴望成为一颗流星,无依无附地在宇宙中漂流,殊不知有一种自由叫荒凉。
六年级:周军康
作文五:《自由与束缚》800字
如果想要自由,就要先承受束缚;如果想要快乐,就要给予身边人快乐;如果想要得到,就必须放弃一些东西;如果想要安心,就无须在意别人的态度。这世间有太多太多人,在为别人的抱怨、辱骂、刺激、疏远、敌对而活,你也许正是其中之一。而这,才是你痛苦不安的原因。——《请你温暖,无论这世界多冷漠》
自由的目的是为他人创造自由。 ——马拉默德 正义和自由互为表里,一旦分割,两者都会失去。 ——富尔克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加 缪 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 ——斯米茨 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 ——费斯克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孟德斯鸠 一个公民的自由是以另一个公民的自由为界限的。 ——《法国国民公会宣言》 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 ——任尔夫 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西奥多·罗斯福 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歌 德 自由不仅为滥用权力而失去,也为滥用自由而失去。 ——麦奇生 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就乘机侵入。 ——华盛顿 放肆的生活,不是自由的生活。 ——佚 名 甘心做奴隶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 ——贝 克 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 ——富兰克林 如果一切都任我欲为,我会有迷失在这自由深渊之感。 ——Igor Stravinsky 不要过分的醉心于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 —— 《克雷洛夫寓言》 享有极端的自由——这是一件危险的和有害的事情。没有纪律,就既不会有平心静气的信念,也不能有服从,也不会有保护健康和预防危险的方法了。 —— 赫尔岑 认为艺术家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是错误的。这是胡作非为者的自由。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台是表演生活的场所》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黑格尔 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 --穆勒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
作文六:《束缚与自由》700字
束缚与自由
脱离束缚后的自由真的是你想要的吗?作为一只风筝,我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愿望就是摆脱系着我的那根线对我的束缚,走进属于我的广阔的自由.-----题记。
追求那些本不属于你的自由,将会更没有自由。
有一只霸气威严漂亮的风筝,它在同类中总是飞得最高。它一直在主人的牵引下使自己渐渐升高、平稳,超出了它所有的同类。它品味着王者的欣喜,欣赏空中的美景,听着同类的赞叹。可是时间久了,它有了更高的最求,它想飞得更高,玩得更久,并摆脱那可恶的线。终于有一天,线缠在树上了,于是它不懈地摇着身体摆脱了线,奔向了梦中的自由,它发现这个世界竟是那么大、那么美。我看见了高山、小溪、鲜花,闻着空气里自由的香气。可是它不知道自己正走向毁灭——原本白光的天慢慢的变成了夜空。接着雨水使它越来越沉重,风吹得它失去了平衡。这时它才猛然觉醒自己是纸做的!怎么抵挡暴雨和狂风的侵袭呢?很快它被狂风暴雨撕扯得破烂不堪。为了短暂的自由而毁灭了自己。
挣脱当下的束缚,你也即将走进下一个束缚圈。我曾经经常在该收假返校时,我心理会很烦的想:又读书了,在学校一待就是五天,每天都是吃饭、睡觉、学习,又不能出校门。不读书该有多好,就不用待在学校里,受班规校纪的束缚。可是当看到大人们都在为自己的一家人而辛苦的在外挣钱工作时,我又在想我如果现在进入了这个看钱的社会,我可能更加没有了自由,肯定还更辛苦。因为生活告诉我:“你必须得拿钱养活自己。”社会告诉我:“你必须去靠自己辛苦的工作。”所以该我待在学校的年纪我还是不要去追求另外一种自由。
风筝在线绳的束缚之内的自由,能使它平稳的升高,欣赏着天空的美景。我们现在在学习的束缚之内的自由,能使我们渐渐地更加完善自己,为我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
作文七:《束缚与自由》300字
束缚就是限制的代名词,想到了束缚,自由也不期而至,它们是相对的,就与好坏之分一样,没有好哪来的坏呢。没有了束缚又何谈自由。
在人一生中,束缚是无处不在的,像一条无形的铁链,从你的出生一直“锁”到你的晚年。就如漫画里画的一样,一群自由的小天使走进了校园,但当他们出来的时候,束缚已经把他们囚禁了好久好久,连天上的云彩也无奈的摇着头。确实,不管是谁都无法逃出束缚的追捕,人从小就会受到家长的束缚,上学又受到老师的束缚,上班还要受到领导的束缚,但我们可以在这密不透风的束缚里找到失去已久的自由。什么事都有两面,作业可以当作游戏的束缚,也可以当作提高成绩的自由。当我们自由的购物时也会受到金钱的束缚。所以自由可以看作生命里的诱惑,束缚也可以当作人生中的门槛。
束缚与自由不是绝对的,束缚里有着自由,自由里也有束缚,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你就会觉得束缚与自由一样快乐。
作文八:《被束缚的自由》1000字
被束缚的自由
现代科技的发达让人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与快乐,但不经意间却让人被束缚在小小的一方荧光屏中,沉湎于虚拟的世界之中,全然不顾现实的风景,这是被束缚的自由,这是现代人的悲哀.
古时的人们受限于种种原因,相隔甚远,总有道不尽的离别情绪,每一次分别都是“无语凝噎”,都是“送君南浦,伤之何如”.如此对比,如今的我们确实获得了许多自由,没有几千里几万里地域空间的限制,我们仍能畅叙幽情.没有时间的阻碍,没有高山的阻挡,信息交流变得频繁。足不出户,便可通过他人的眼睛浏览世界,是多么快乐惬意的事啊!
但这样的自由与快乐只是浮于表象,即便是“群”中相聚,老友重逢,那样虚拟的温情终究敌不过“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那样的深情,虽然身之自由被限制,情之自由肆意奔驰。
现代的科技不仅让情感的表达显得不再那么真挚,也不由自主地使人与现实的风景咫尺天涯。专注于荧屏的现代人早已没有了古人的闲趣,在林间静听鸟鸣,在池边听花开的声音,感受柳絮飘拂中的离情,江水浩荡中的壮志澎湃,对于现实之中自然之景缺乏一种感知力,最终上升为对于每的理解的缺失,对于美不懂去欣赏,不懂得去敬仰。
于是对于自己人生之路上的风景也近乎视而不见。快乐与自由之存在于拇指间的那个世界,在现实的世界中,自由被束缚在方寸的小屋之间。不仅是身形,更是思想的束缚,受大众思维的影响,渐渐丧失了独立思维的培养,对于大众言论,皆是人云亦云。没有思维的自由,人生风景也会褪了颜色,人生的空虚最终会残害一个人,进而是一个社会。就像明清之际的文人,他们比起更久远之人确也拥有更多的自由与快乐,但文字狱的兴起,他们无法“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感受生活的哲理,自由地去思考人生与现实的意义,这是极其的不自由。
当今的人们没有政治的束缚,却被高科技束缚,有几人能做到“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应看徐渭,其文如水鸣彻山涧,如嫩芽破土而出,有别一种雄浑之气。虽处自由被压抑的那个时代,但他仍铁肩担道义,为文畅抒对于思想的解放,人性的回归。他在不自由之中找到了自己的自由,找到了现实的人生风景,值得自己为之发奋。
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我们获得了更多的是视野上的自由和开阔,我们心灵,我们的思想,我们对于生活的感知,对于自然的拥抱依旧被束缚住,而这自由的束缚者却不是外界的环境,是自己,让自己与人生真正的风景渐行渐远,迷失在古陌荒阡,寻不到人生的真谛。
起身,轻启窗户,朦胧的雾色中,能看见初升的太阳,呼吸,解开束缚,拥抱自由。
作文九:《为了自由的束缚》500字
自由是什么?我试着去寻找可能的答案,可是每次都是无疾而终,因为对于自由的渴求总是伴随着某种过度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的。
当我们处在既成规划的生活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渴望自由的想法,而且是一种异常强烈的愿望。可同时也发现:过度的自由同样也会导致寻求束缚的愿望,由此看来,我们是在自由与束缚的状态中循环往复,苦苦挣扎,似乎我们追求束缚与自由的意愿是同等强烈的。
自由与束缚哪个刚好?这似乎并不能给出明显的答案。绝对的自由同绝对的束缚一样,都会导致自我的毁灭。绝对的自由能产生个人对束缚的最大愿望,而绝对的束缚同样也能使我们无比渴望自由,这样看来,自由与束缚是相辅相成。
人们认识到,若要扩大自由,首先要认识规律。人可以不受规范的限制,但不得不受规律的限制。约束和自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
自由的本质应该是在适当的束缚下的精彩生活,为此需要主动约束自己,适当的约束自由。制定必要的社会规范可以免受由错误行为造成的惩罚,而减少和废除不合理的规范,也是人们追求自由的主要目的。
作为常人,我们追求自由与追求束缚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由与束缚都是相对的,不随波逐流,内心具备自由独特的思想见解与信念信仰;同时又不放纵自我,自身有着严格的行为准则。两者相互制约而并存,合二为一。
为了更高的自由,请勒住缰绳,任其在广阔的天地自由驰骋。
作文十:《为了自由的束缚》1100字
“自由是什么?”我试着去找寻可能的答案,可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似乎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求,总是伴随着某种过度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
我们在既定的生活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渴望轻松、渴望自由的想法,而且这种渴望异常强烈。可是我们同时也不难发现:在过度自由的情况下,人们会产生寻求束缚的愿望。当忙碌的学习工作后得到一个冗长的假期,或者结束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步入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后,我们便可能会渐渐厌烦每天的无所事事与庸碌无为。由此看来,我们是在自由与束缚的状态中循环往复、苦苦挣扎,似乎我们追求束缚与追求自由的意愿是同等强烈的。
自由与束缚哪个更好?这似乎泾渭分明。但绝对的自由于我们而言,如同绝对的束缚一样,都会导致自我的毁灭。绝对的自由能产生个人对束缚的最大愿望,而绝对的束缚同样也能使我们无比渴望自由。这样看来,自由与束缚就像一只手的两面,相辅相成。
古代科学一度等同于炼金或炼丹。炼金是想获得财富,扩大自己的自由空间;炼丹是为了长生不老,获得时间上的自由。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不再把科学等同于炼金和炼丹,但科学仍是人们追求自由的工具。当波义耳提出化学的目的是探索各种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若要扩大自由,首先要认识规律。人可以不受人为规范的限制,但不得不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约束和自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
自由的本质应该是在适当束缚下的多元的精彩生活。为此,我们需要主动地约束自己,适当地约束自己。制定必要的社会规范,可以让我们避免错误行为从而免受其负面影响。而减少多余的规范,特别是不合理的规范进而废除它,这是人们对适当自由的追求。
作为常人,我们追求自由与追求束缚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个卓越的人,如阿里巴巴的马云,他应该具备平衡自由与束缚的能力,而不是被自由与束缚控制住整个人生。他不随波逐流,不盲从众人所云,内心自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与信仰理念;同时他又不放纵自我,不无所事事,有着自身严格的行为准则。两者相互制约而并存,合二为一。
自由与束缚都是相对的,为了更高的自由,请抓紧马儿的缰绳,在广阔的天地间驰骋。
这篇2014年上海卷高分作文从文题中提取出“自由”与“束缚”两个核心词语,可谓是抓住了题目的要害。文章标题即是观点,文中围绕“自由”与“束缚”的关系展开论证,层层递进地推导出中心论点,时时处处皆言“自由”与“束缚”。
在行文中,考生充分展示了其辩证思维,充分论述了“自由”与“束缚”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过多的事例,也没有常规的引用,完全靠严密而富有思辨的阐述,坚实地支撑起自己的观点,中心集中,论证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