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汉字的起源》1500字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汉字的起源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图片形象地展示汉字的发展 (2) 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气息,并且有助于鉴赏书法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难点 对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的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外国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发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天句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走进中国。
二、 推进新课 1、了解一下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1)、古埃及圣书字 (2)、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3)、中美洲的玛雅文 (4)、印度的梵文 (5)、汉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于汉字母语之中,它以独特的形式,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文化,每一个汉字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汉字王国,去领略神奇的汉字文化吧。
2、汉字的起源 据你所知或猜测,汉字是怎么来的?
(1)、结绳记事说 《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2)、八卦说 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裡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緯?乾?鑿度》認為:乾 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離卦,火字的古文;坎 卦,水字的古文;巽 卦,風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 卦,山字的古文;兌 卦,澤字的古文。
(3)、仓颉造字说 《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 《淮南子?本经》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到底是什麼人呢?傳說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用的交際符號,於是搜集及整理共用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4)、图画说 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係。
3、汉字的造字方法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4、引申——两种用字法:
(1)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2)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5、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金文 (3)小篆 (4)隶书 (5)草书 (6)楷书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和了解了汉字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内容包括体会汉字如何起源于图画,介绍汉字的几种主要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情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使我们感受到汉字的极大魅力,培养了我们的爱国情怀。
四、 课外延伸 1、课后“小试身手”
2、利用汉字结构巧猜字谜 a、孔子上山(岳); b、千里姻缘一线牵(重); c、日落香残,了却凡心一点(秃); d、江边点起两盏火(淡)。
五、作业 完成《精析精练》相关练习
作文二:《有关汉字的起源》5000字
有关汉字的传说
5400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将楔形文字压写在一块块泥板之上。5000年前,古埃及人在巨大的石碑和神庙中凿刻下神文,古希腊人称之为圣书字。3300年前,古代中国人在龟甲上留下占卜记事的文字。这几种文字是人类最早的古文字。盛行数千年后,大多数古文字都湮没于历史,甚至曾被人们遗忘了十几个世纪。而东方的汉字却伴随中国历史的风云激荡,一脉相承,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这些神秘优美的方块字究竟起源于哪里?中国的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系统,它的形成会经过多少世纪的漫长发展呢?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介绍说:甲骨文的单字,不同的字总在四千到五千之间,虽然有不同的看法,四千到五千之间是不会错的,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它是一个成熟的系统,这个成熟系统的形成至少也得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在我们看来,所以再向上推已经超过了夏代的开始。而且呢,在前面还有一个更为原始的一个酝酿的产生的过程。当语言的传播被空间和时间羁绊,人们怎样存留记忆?
《说文解字·叙》中这样写道:“及神农氏,结绳而治,而统其事”。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有可能是上古部落的著名首领,曾经显赫一方。先民们用结绳与契刻传言记事,但如果记事者遗忘或死去,剩下的只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痕迹。所以文字是一种视觉的信息符号,有了它,人们才能够把自己的记忆记录下来,而且它能超越时空。中国的上古神话中,苍颉创造了文字。古书《淮南子》记述了那颇为惊天动地的时刻:“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在汉代的古墓中,人们发现了苍颉最早的画像。他端坐于地,脸上赫然是四只眼睛。苍颉,只是一个传说吗?他是否真的存在?据说,苍颉是黄帝的史官,智慧超人,通于神明。《史记》的开篇是五帝本纪,以黄帝为始,黄帝的时代大约在5000年前。关于苍颉造字的传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呢?战国时候的一些文献有关于苍颉造字这样的记载。《荀子》、《吕氏春秋》都能看到这样一些记载。在战国的《世本》里,提到了沮诵、苍颉两个人造字,而不是苍颉一个人,沮诵这个人又是谁?古书中注释,沮诵与苍颉同为黄帝的史官,但他为何又消失在历史的记载中,古史传说的真实度究竟有多少,后人无法说清。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似乎能给人们一些启发:“好书者众矣,而苍颉独传者,一也。”在古籍和神话中人们触摸到一些久远的历史,但如果黄帝的史官苍颉只是一位文字的整理者,那么当时的文字有可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中国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它最早的形态又会是什么样子?
甲骨文之前有一段漫长的岁月被后人遗忘,有人称它为文字的史前阶段或初文阶段。1969年,在宁夏贺兰县工作的李祥石意外发现了大山里的惊人景象。 李祥石被这些史前的图案深深吸引。后来,他将大半生的精力都交给岩画的探查与研究。宁夏中卫大麦地。一望无边的荒漠丘陵。1989年4月10日的傍晚,已经开车寻找了一天的李祥石终于碰到个牧羊人。一年前,地质局的同志在这里发现了岩画。大麦地岩画的发现曾引起国内外轰动,而更为激烈的讨论发生在文字起源的领域。这是发现于大麦地岩画的几个符号,它们的结构与汉字非常相似。李祥石带领助手经过数次的拓摹,在8000余幅岩画中发现了1500个符号。这些岩画符号究竟是不是文字?如果是,它将把汉字的起源推前数千年。在贺兰口将近六千幅的单体图案中,有40%属于符号类。这么多的符号究竟在表述什么意思?其中一些似乎明显地与汉字有着某种联系。世界文字的起源多数与图画密切相关。几种古文字的象形性说明图画与文字之间的重要联系,但是图画并不等于文字。用来通信和备忘的图像,学者称之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世界上很多学者认为将图画用于传递信息是文字的源头。远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就有了绘画的能力。岩画分布于世界各地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在青海、云南、宁夏等十几个地区发现了岩画。
在贺兰口西面的山壁上有一幅著名的岩画,岩画中最醒目的是两个手印,中央是一个高举双手做祭祀活动的人形,上方还有一个桃形人面像。有人说,这是远古时期的一个契约。虽然无法证明这些岩画与文字起源之间的关系,但它们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消失已久的画面。那段漫长而遥远的史前时代永远消失在时间里,石壁上深深的痕迹,经历近万年的时光磨砺,证明了曾经的存在。 6000年前的刻划符号;5000年前的原始图形;黄土之下埋藏着先民的线索,能否解开汉字起源的远古秘密。从
上个世纪开始,中国考古学家们不断在黄土之下发现史前先民的遗迹,遗迹中出现的种种符号,让人们不断地惊喜和猜测,寻找着汉字起源的线索。上世纪的著名学者郭沫若、于省吾等人,曾认为文字的产生可以一直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
郭沫若认为半坡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于省吾也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类似陶符还在甘肃、青海等地相继发现,符号更加复杂。这些符号是否真的与汉字起源有关系,后来的考古发现给了人们一个答案。这些符号大部分为简单的几何形符号,专家们认为,它们没有记录或传达语言的作用,可能是为了个人或本族制陶业的需要,在陶器上画出的简单符号,与汉字的发展并没有传承关系。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山东莒县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种大口尖底的陶罐,它们伴随主人静静躺了5000年。
在这种被称为大口尊的陶器上部,人们发现了更接近于古文字的象形图案。 世界考古学界将文字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探索汉字起源的过程,也是探寻祖先精神世界、寻找本源的时光旅程。与大口尊出土地点相距900公里,浙江余杭良渚镇也出土了类似的符号。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它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精美的玉器制作让人叹为观止。在这些作为祭祀的玉器上,人们发现了一些刻划的图形,它们与山东莒县等地出土的陶符比较相似。相似的符号在不同区域出现,是否意味着这些图形是当时通行的一种文字符号呢?与仰韶文化中的几何形符号不同,它们与古文字更加接近,刻划的位置与后来青铜器上的族徽文字很相似,而且具有繁简二体。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与浙江的良渚文化,在4500年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存,当时两地的生产力发达,记录语言的要求可能已经出现。空间的延续和时间的延续带来了文字的需要,人的群体生活越来越发达,人慢慢地社会化。
4500年前使用它们的人早已消失,只留下这些原始的文字符号出现在陶罐和玉器上,它们在传达着什么样的信息呢?这些符号似乎在图形与最古老的文字之间驾起一座桥梁,大多数学者认为存在原始文字的可能性,但由于没有成句的实例,还是无法十分肯定它们的性质并做出解释。用这个后来的汉字,像甲骨文、金文的一些材料,我们得到的知识,来上推这么古老的符号,这个只能是一种实验,因为没有办法证明这种联系,在没有证明联系下是一种推测、一种实验。在孤立出现的符号中,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出土非常奇特,年代也更为久远。贾湖村有一片上百亩的湖泊。1983年,一支考古队和当时郑州大学历史系的师生在湖边发掘一处距今8000年的史前遗址。一天下午五六点钟,队员们突然在探坑里发现了一件超乎想象的东西。
最古老的一支骨笛距今八千年以上。紧接着,贾湖村又有更重大的发现。在一片龟甲上,发现了与甲骨文极其相似的刻划符号。如果这就是汉字,中国的汉字史将界定在8000年以前。它刻划的方式、刻划的位置与它象形的这种方法都跟后来的甲骨文比较接近的。可是它时间隔得太远,这已经到了公元前六千多年了,和后来的甲骨文反而没有一个联系。目前这种问题只能作为一个科学上的疑案,以后有待于新的发现。散发光泽的珠串或许曾属于一位美丽的姑娘、古老的占卜用具与殷商的龟甲占卜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光滑的石箭、祭祀工具上模糊的符号??这些都让人去想象八千年前生活在这个湖泊旁的部落,他们拥有怎样的文化?又为什么在6000年前没有了他们的遗迹?专家推断,贾湖文化可能在6000年前的一场水患中消失或者迁移。黑场中国大概在一万年以前进入新石器时代,史前文明出土文物的精美,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对远古先民的想象。 当一切化为尘土,吟游的诗人老去,是什么能将英雄的故事继续传唱,将部落的往事留存下来。生产力的发展,使考古学家们认为应该有文字的出现,但在已知的出土文物中,大多是单一的符号。人们期望能有进一步的发现。4000年前,山东半岛的某个部落。有人拿起一块已经碎掉的瓦片,在上面刻下了十一个符号。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刻下这些符号,刻写的内容又是什么?答案已经无人知晓,4000年后,一支考古队在数米深的地层中发现了它。1991年1月,工作人员在清洗后的陶片上誊写编号,突然,他发现了一些很奇怪的图案,便立刻找到当时考古队的负责人栾丰实。在薄薄的陶片上,人们看到了那十一个连续书写的神秘符号。它们,是文字吗?因为发现于山东邹平丁公村,它被称为丁公陶文。
两年的谨慎调查和研究后,陶文的公布轰动了整个文字学界。4000多年前,是谁刻写了这块陶片,刻写的内容又是什么?历史研究所的张政烺老先生看了以后特别兴奋,而且他夫人看了以后说,她当时看第二排上面有一个字。她说这不是个“猴”嘛。日本一个学者考证后认为是一封信。当时田昌五先生建议把它叫成“陶书”,不是陶文,“陶书”,它是讲了一件事或者讲了一件东西。很多学者对丁公陶文进行解释,但没有统一的认识。而且,陶片上符号的书写方式似乎与已知的甲骨文有着形态上的不同。这个刻划的时候,是用尖锐的石器来刻划的,是连续的,这种做法就和后来我们看到的一般的字有所不同。所以有的人认为,这种文字是文字,是一种没有被继承下来的文字。我们探讨中国文字起源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仅仅是汉字起源问题,它可能还包括了非华夏系统的一些族群所使用的文字系统。因为上古的族群是多样的,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的话,我们必须承认当时的文字也是多元的。丁公陶文出土于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址。龙山文化,是古代东夷部族创造的一个重要文化阶段,它以黑陶为主要特征,代表了当时制陶业的顶峰。
中国上古时代存在着夏族、夷族等多个部族,他们在相互的交往与征战中逐渐融合。那么中国文字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是否也经历了这样一个多元融合的过程呢?汉字仅仅是一种文字,在古代的时候,特别是远古时期,作为今天我们中国境内是不是还出现过其他的文字,这个问题是有争论。在不断的交流过程当中,趋同性不断加强,最后形成了中华古代文化、中华古代文明的这样一个过程。很可能文字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就我们中国这么多人口、这么大的地理范围来说,古代的文字出现得这么少、种类出现这么少,在世界上是很特殊的。《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意思是说,商人在灭夏时已经有了记事典册,记载了“殷革夏命”的历史。甲骨文中屡见“册”“典”二字,字形像串好的许多竹简和双手捧着简册。因此是否可以推测,在殷革夏命的夏桀、商汤时代,已经有了文字。也就是说商代、夏代也有文字,有文字记载的,可是我们没有发掘到,没有发掘到不等于没有。有典有册,意味着当时至少要有初步的文字体系,只有零散、个别的字符是无法进入应用时期。这个破损的扁陶壶出土于山西临汾陶寺,人们在陶壶上发现了两个用朱砂书写的文字。
陶寺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200年以上一直到公元前2600年左右,这个时间,从文献记载来说,已经基本上超过了夏代了。那个文字,没有学者看了之后否认它是个字。这两个字和甲骨文是完全同一个体系的文字,可以说是今天汉字的祖先。所以从汉字这个角度讲,我们现在最早能够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左右。汉字体系的形成,还应有一个记事图画和刻画符号与语音结合、并由零散的字符逐渐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绝不会短暂,因此有学者认为,汉字起源的上限无疑应该从夏代初期再往上推移。到夏代,中国的文化开始统一,如果文化不统一,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文字,而且这段时间发展是相当慢的。由于考古证据的缺乏,人们仍然无法解开中国汉字起源的远古秘密,但在这些已知的线索中,隐隐透露着来自过去的信息:生长于亚洲东部的先民,用他们的观察和想象创制了文字,这些线条像是优美的图画、像是炽烈的舞蹈,记录了中国人的故事,记录了这块大地的文明??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由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文明的发展将以加速度的姿态,在时间之轴上留下坐标 。
作文三:《汉字的起源》3900字
第六讲 汉字的起源
一、我说你猜字谜游戏。
1、狗儿翘腿( ) 2、一只黑狗,不叫不吼。( )
3、千里相逢。( )
4、有耳能听到 5、去掉左边是树 有口能请教 去掉右边是树 有马能猛冲 去掉中间是树 有心就烦恼 去掉两边还是树
( ) ( )
二、汉字的起源演变之趣
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 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
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你图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 你相信这样的传说吗?为什么?
文字其实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一)中国造字六法
一曰指事 二曰象形 三曰形声
四曰会意 五曰转注 六曰假借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猜猜下面这些分别是什么字。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象中的东西。例如:刃 凶 上 下 三 等。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有两个或读个独体字组成,所以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 解 鸣 涉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 篮
左形右声,如: 钱、材、消、熔等; 右形左声,如: 放、鸭、刎、颈等;
上形下声,如: 茅、简、空、室等; 下形上声,如: 柴、案、盆、梨等; 内形外声,如: 闻、问、闽、 闷等; 外形内声,如: 辟、匪、匐、固等。
假借: 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于。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它的含义。如:自,假借“簸箕”的“箕”表示代词的“其”,假借“乌鸦”的“乌”表示“呜呼”的“呜”等等。
转注: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示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他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二)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产生有几千年的历史,形体在不断演变。商代主要用甲骨文,西周和春秋主要用金文(又称钟鼎文),战国时代主要用大篆,秦代主要用小篆,日常使用的是隶书,汉代以后主要字体是隶书,草书和行书在当时非常流行;自魏晋以后,人们主要使用楷书,而辅助字体是行书。
甲骨文: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甲骨文大部分也 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
金文: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生动逼真,浑厚自然,呈团块状。
大篆:据传为周期史籀(zh?u)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籒书等。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传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责整理出来。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
隶书: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规范的字体。隶书改为方折的比划,顺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和规范的需要。
字体特点:
甲骨文:象形度高。 金文:生动逼真,呈团块状。 篆书:字体厂房,形体归正。 隶书: 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楷书:形体方正,横平竖直。 草书:弄飞凤舞,难以辨认。
行书:楷草之间,笔意相连。 练习: (一)填空题。
1、形声字构成的词语“蜘蛛”的形旁都是“ ”,声旁是“ ” 和“ ”。
2、形声字的形旁是“ ”,声旁是“ ”。
3、“口”和“今”可以根据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组成两个不同的汉字,它们是“ ”和“ ”。
4、下面的图,是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了很长时间的“ ”字。
(二)判断正误。
1、根据汉字的造字法来判断,“人”和“木”是象形字,像“人”和“树”的形状。它们合起来就是个“休”字,意会乘“人依傍大树休息”,所以它的本义是“休息”。 ( ) 2、根据汉字的造字法来判断,“本末”都是指事字。本义就是指“树根”和“树梢”,后指“事物的根本”和“事物的末尾”。 ( ) 3、看看“企鹅”的模样,我们可以明白汉字中“企”本来的意思了。“企”是个会意字,表示一个人在踮起后脚跟望向远方。 ( )
4、“忿、念、思、急、愁、忐、忑”等汉字中的偏旁都有“心”,表示这些词都和“心”的意思有关系。 ( ) 5、“衣”在“依”中和“袋”中都是表示读音的。 ( ) 6、现代汉字中,从造字法来看,会意字是最多的。 ( )
三、汉字的灵活运用
1、查字典:一般采用 、 、 三种方法。
以哪一种为好?这要因字而定,一般说来,熟字查音序,生字查部首,没有部首用数笔画查。
2、多音字:就是一个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度因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1)看词性 (2)看词义
dìng(钉扣子)
钉强
dīng(钉子)
(3)看用法 (4)
看语体
dǎi(逮老鼠)
逮熟
dài(逮捕)
shú(熟食)
sh?u(饭熟了)
3、形近字
(1)声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字。 (2)笔画相差一两笔。
喻——愉 憧——幢 狠——狼 沁——泌 (3)某一两笔画的位置不同 (4)某一局部不同
未——末 天——夭 旋——旅 暑——署
课后练习:
1、形近字组词。 益( ) 傅( ) 旧( ) 贯( ) 忘( ) 缝( ) 溢( ) 薄( ) 旦( ) 惯( ) 茫( ) 逢( ) 梢( ) 莫( ) 借( ) 挥( ) 虎( ) 铺( ) 肖( ) 寞( ) 腊( ) 浑( ) 虚( ) 捕( ) 宜( ) 痕( ) 寓( ) 择( ) 扒( ) 执( ) 叠( ) 狠( ) 遇( ) 泽( ) 趴( ) 抛( ) 允( ) 牌( 充( ) 脾( 融( ) 乘( 隔( ) 剩( 历( ) 食( 厉( ) 餐( 尊( ) 哄( 蹲( ) 供( 痒( ) 搞( 样( ) 稿( 2、多音字组词。
ì似sì
bǐ屏pí lè乐yuè) 训( ) 覆( ) 顺( ) 复( ) 代( ) 煤( ) 伐( ) 某( ) 据( ) 倘( ) 剧( ) 尚( ) 性( ) 格( ) 姓( ) 客( ) 踩( ) 梅( ) 彩( ) 悔( à卷ǎǎ倒àí藉è) 辣( ) 酷( ) 束( ) 酸( ) 劲( ) 郑( ) 颈( ) 邻( ) 饮( ) 待( ) 吹( ) 侍( ) 领( ) 职( ) 贪( ) 联( ) 蛇( ) 跌( ) 虹( ) 铁( é ( ) 觉
ào( ) ú ( ) 佛? ( ) ù( ) 露?u( )
) ) ) ) ) ) ) ) ) )
作文四:《汉字的起源》4600字
汉字的起源
汉 字 的 起 源 有 种 种 传 说, 中 国 古 书 里 都 说 文 字 是 仓 颉 创 造 的。 说 仓 颉 看 见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 面 孔 长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绘 有 文 字 的 画, 仓 颉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 创 造 了 文 字。 有 的 古 书 说, 仓 颉 创 造 出 文 字 后, 由 于 泄 漏 了 天 机, 天 落 下 了 小 米, 鬼 神 夜 夜 啼 哭。 还 有 一 种 传 说, 说 仓 颉 观 察 了 鸟 兽 印 在 泥 土 上 的 脚 迹, 启 发 了 他 发 明 文 字 的 灵 感。 这 种 种 传 说 都 是 靠 不 住 的。 文 字 是 广 大 劳 动 人 民 根 据 实 际 生 活 的 需 要, 经 过 长 期 的 社 会 实 践 才 慢 慢 地 丰 富 和 发 展 起 来 的。
从 1954 年 秋 至 1957 年 夏, 中 国 考 古 工 作 者 多 次 发 掘 了 半 坡 遗 址(今 西 安 市 东 郊 半 坡 村 北), 发 现 了 早 在 6000 年 左 右 半 坡 人 在 长 期 的 生 活 和 生 产 实 践 中, 创 造 了 具 有 文 字 性 质 的 劾 划 符 号 和 绘 画、 雕 塑、 装 饰 品 等 艺 术 作 品。 半 坡 人 的 刻 划 符 号 多 保 留 在 彩 陶 上, 这 可 以 看 作 是 原 始 的 中 国 文 字。
近 年 来, 中 国 在 山 东 莒 县 陵 阳 河 大 汶 口 文 化 晚 期 的 一 处 遗 址 里 发 现 了 一 批 墓 葬 (距 今 已 有 4500 多 年), 出 土 了 大 量 的 文 物。 在
一 些 陶 尊 上 各 刻 有 一 个 图 象 文 字, 共 发 现 了 10 多 个 单 字。 这 些 文 字 是 按 照 实 物 的 形 状 描 绘 出 来 的, 所 以 称 为 “象 形 字”。 字 体 的 结 构 与 甲 骨 文 上 的 象 形 字 十 分 相 似, 但 比 甲 骨 文 要 早 1000 多 年。 因 此, “象 形 字” 是 中 国 最 早 的 文 字, 它 已 具 有 了 文 字 的 特 征。 汉 字 的 构 成 主 要 有 三 种 方 法:
象 形 法
这 是 形 成 汉 字 的 最 早 方 法, 因 此 创 造 了 最 原 始 的 文 字, 例: “日” 写 成, “月” 写 成, 水 写 成, 牛 写 成等 等。 这 些 象 形 字 经 过 逐 渐的 演 变, 到 后 来 都 改 变 了 原 字 的 形 体, 变 成 了 后 来 方 正 的 字 体, 有 的 笔 画 减 少 了, 有 的 笔 画 增 添 了, 由 不 规 则 变 成 了 有 规 则 的 字 体。
会 意 法
象 形 字 比 较 容 易 看 出 造 字 的 道 理, 但 它 们 不 能 表 达 抽 象 的 意 思。 古 人 便 创 造 了 另 一 种 造 字 法 —— 会 意 法。 就 是 用 不 同 的 符 号 或 借 用 “象 形 字” 加 上 一 些 符 号 来 表 达 一 个 抽 象 的 意 思。 例: “明” 字 写 成, 意 为 “日” 和 “月” 带 来 光 明。 “旦” 字 写 成, (意 为太 阳 出 地 平 线 而 升 起。
形 声 法
象 形 字 和 会 意 字 都 能 从 字 形 上 看 出 字 的 意 义, 但 却 不 能 读 出 声 音。 因 此 又 创 造 了 形 声 法 来 造 字。 把 表 示 声 音 的 声 旁 和 表 示 意 义 的 形 旁 搭 配 起 来, 组 成 很 多 新 字。 例: “爸” 字 是 表 音 的 “巴” 字 和 表 形 的 “父” 字 的 结 合; “ 芭 ” 字 是 由 “巴” 和“++” 搭 配 而 成。 这 样 文 字 越 造 越 多, 据 统 计, 形 声 字 占 汉 字 的 90% 左 右。 汉 字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成 为 人 们 交 流 思 想 的 重 要 工 具, 适 应 了 人 类 社 会 生 活 的 需 要。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具。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加工。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净,接着锯削磨平。然后,在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钻凿凹缺。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师,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炷烧甲骨上的凹缺。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并把占卜是否应验也刻到甲骨上。经过占卜应验之后,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就成为一种官方档案保存下来。
目前,考古学者共发掘甲骨16万余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碎块。据统计,所有这些甲骨上的各种文字总计为四千多个,其中经过学者们考证研究的约有三千个,在三千余字里面,学者们释读一致的是一千多字。其余的或者不可释读,或者学者们分歧严重。尽管如此,通过这一千多字,人们已经可以大致了解有关商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了。甲骨文是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文字,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汉字又经历了铜铭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
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文字体系,总数约有一万个,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个左右。这三千余个汉字可以组成无穷多的词组,进而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 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的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的。 造字法
造字法是古人根据已有的字加以分析总结概括出来的并非先有方法再造字,所以有些分析不一定正确,同时有些字人们可以有不同分析.东汉人许慎《说文解字》"六书".
(一)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1.有些容易描画轮廓:日,月,山,水,口,网,人,田,皿,舟,瓜,爪,木,目,眉,雨,气,竹;
2.有些不容易描画轮廓,就抓特征:手,牛,羊;
3.有些不能画,也不好抓特征,就没法造字.许慎《说文解字》364个,占百分之四.
(二)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1.纯粹指示性符号表示抽象事物:
一,二,三,上,下;
2.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
至,本,末,朱,甘,寸,刃,牟,出,亦,旦
局限:
1.造字不易;
2.表义不明.许慎《说文解字》125个,占百分之一
以上是独体字的造字法
(三)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或指事字,表达一个意义的一种造字法. 主要有两种形式:
1.同体会意:炎,焱,林,森,从,众,北
2.异体会意:美,明,休,牢,囚,莫,益,公,苗,见,匠,兵,烦,看,友,妇,炙,采,杲,弄,寒,冠,寇,即,既
以上都是纯粹表义的造字法,有共同的局限性.
(四)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1.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
(1)上形下声:苦,竿,笼,宇,花,蓠,雾
(2)上声下形:盅,忠,盒,垄,堡,想,犁
(3)左形右声:呼,憎,蚊,喉,咙,哗,啦
(4)左声右形:功,攻,顶,领,战,鸭,期
(5)内形外声:闷,问,闻,闽,辩,辨,辫
(6)内声外形:闺,阁,囫,囵,固,圆,衷
(7)特殊结构:颖,旗,旌,荆,修,珊
说明:
(1)相同形旁和声旁在不同组合中可以成为不同的字:枷/架,纹/紊,忘/忙,召/叨,帛/帕,裹/裸,另/加,吴/吞,呆/杏;
(2)有些偏旁音义兼用:娶,政,嫁,胞,抱;
(3)有些偏旁音义皆无:观,鸡,邓,欢,权,劝,艰,难,戏,汉,仅,燕;
(4)省略形式:珊,疫.
2. 形旁和声旁组合的好处
(1)能产性
目-眼,睛,眶,盼,瞠,瞪,瞅,瞥,盯,瞄,睹,瞟,瞧,鸟瞰,瞻,瞌,睡,眠 龙---胧,笼,聋,拢,垄,陇,珑,栊,砻,泷,垅,茏,
(2)对同音假借所引起的一字多义现象加以约束
其---箕,莫---暮,亦---腋,益---溢,北---背
忠/忡,怠/怡,帛/帕,裹/裸,另/加
(3)利于区分形似字,纠正错别字:瞻仰/赡养,抢劫/抡,狠/狼,辩/辨/辫/瓣
3. 形旁的作用和局限
作用就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我们了解字的意思.局限很大:
(1)表义不具体:手---推,拉,扯,拥,抱,拖,挤,把,拔,拨,挺;
(2)表义作用削弱或丧失:篇,镜,碗,理珍珠珊瑚玫瑰;
(3)表达了不健康思想:奸,妖妄妨嫉妒婪,福祸神祥礼禄
(4)形旁形变,难知原形:月—期阴阳朗朔望朦胧,肚肌肥腹腥背胃臀,朝服前
阴阳,邻都郡郊郭
4. 声旁的作用和局限
声旁作用就是表示字的大概读音,帮助我们认识字.局限有:
(1)表音不准:台—抬胎苔邰跆鲐炱骀,殆,治,冶.有人统计7504个现代形声字中,只有355个表音正确,占百分之四点七;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753个,占百分之十,二者加起来不足百分之十五.
(2)声旁难辨:阳
(五)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例----考,老; 顶,颠; 理,琢
(六)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例----令,长,而,须,我,来
"六书"中只有前四书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因为它们产生不出新字, 注意“噩”字的笔顺,横,口、口、竖、横、口、口、横
异体字
异体字,是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组成,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异体字大体分六类:
1.形旁不同
形声字的形旁在很多字里只表示字义的类别,因此,很多意思相近的形旁在某些字里可以通用。比如:咏/ 、歌/ 、猫/ 、坡/ 坑/ 、憔/ 。
2.声旁相同
汉字里同音字很多,同一个读音可以用不同声旁来标识。比如:粮/ 、怜/?z、绣/ 、胶/ 、裤/ 、线/ 。
3.偏旁位置不同
一些合体字的偏旁是不固定的。比如:拿/ 、峰/ 峯、群/羣 、够/够 、略/ 、稿/ 。
4.造字方法不同
有些异体字,字形差别很大,是用不同方法造出来的。比如:吊/?t 、体/ 、泪/?I 、算/ 。
5.偏旁多少不同
比如:汞/、彷/?稀⒁ 、声/ 。
6.繁简不同
有些字在简化时,笔画少的作为简体字保留,笔画多的作为繁体字较少使用。比如:龙/?龙 ?W、头/ 、对/?Α
异体字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异体字最初字义不同,不能通用,后来由于字义的变化,可以通用,变成了异体字。
作文五:《汉字起源的传说》1500字
汉字起源的传?说
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她的产生对古?老的中华文明?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古人对?汉字非常崇拜?~从战国时代起?~人们开始探索?汉字起源的问?题~先后出现了多?种汉字起源的?传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结绳记事?和仓颉造字的?传说。
,一,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就是?在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之前?~人们靠结绳处?理事务~帮助记忆。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用不同的结来?代表不同的事?物~大事就结大结?~小事就结小结?~物品多就多结?一些结~物品少就少结?一些结~甚至还用不同?颜色的结来代?表不同的事物?。通过这种方法?人类的生活信?息得以记忆和?传递。不仅中国古代?有结绳记事~现代西南地区?一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还?有结绳记事的?习俗。如云南的独龙?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在解放前就用?结绳的方法记?日子~有的还用打结?的羊毛绳传达?消息~召集群众。古代美洲秘鲁?的印地安人也?使用结绳的方?法记事。
那么~结绳记事是汉?字产生的来源?吗,当然不是。
用绳子打结~既打不出点横?竖撇等笔画~也打不出天地?日月山川等字?形。但是~文字产生之前?~结绳的方法发?挥过文字的记?事功能则是真?实的。现代汉语中~人们常说的“了结”、“完结”、“结算”、“结果”、“结清”等词可以说是?结绳记事在语?言中的遗存。
,二,仓颉造字说
传说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长有四只眼睛?~每只眼睛里长?有两个瞳孔~是黄帝的史官?~专门负责记载?各种事件、数据等信息资?料。
在仓颉发明文?字以前~人们只会说话?~不会写字~要把事情记录?下来很不方便?。传说有一次,仓颉的母亲出?外采桑~仓颉一人在家?编筐。突然~一位好朋友跑?来告诉他~山上的一只猛?虎将本村一头?黄牛咬死吃掉?了。仓颉十分气愤?~约了伙伴去除?害。临行前~他在墙上画了?一只老虎~又画了一个圆?圈~里面点了一点?~意思是他出外?打虎~太阳落山才能?回来。仓颉的母亲回?来~见墙上画了一?只老虎~旁边还有一口?井~误以为自己的?儿子被老虎逼?得跳了井~伤心得晕了过?去~由于过度刺激?~不久便去世了?。仓颉既后悔又?难过。从此~他便骑着驴骡?~离开家门~体察各地
风土?人情~决心创造一种?新的记事形式?~取代落后繁杂?的记事方法。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寻找灵感。有一次仓颉看?到有几位老人?在岔路口争吵?: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往东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机会?。仓颉上前一问?~原来老人们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事物呢,于是他便把自?己看到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虫鱼、草木器具按形?状描摹下来~造出了各种不?同的符号~用来代表不同?的事物。比如~他用一个圆圈?中间点一点代?表太阳~用镰刀的形状?代表月亮~用侧立的人形?代表人……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传说仓颉造字?成功那天发生?了很多怪事~大白天下起了?小米雨~夜间听到天地?间有野鬼凄厉?的哭嚎声~甚至连龙都藏?到深深的水底?去了。
仓颉造字的传?说是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汉?字起源故事。在今天的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还有?十几处仓颉造?字传说的历史?遗迹。那么汉字真的?是仓颉造出来?的吗,
专家们认为~汉字的产生不?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结?果。所以仓颉很可?能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由千?千万万个仓颉?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努力创造?和发展而来的?。
作文六:《1汉字的起源》2400字
1 汉字的起源
汉 字 的 起 源 有 种 种 传 说, 中 国 古 书 里 都 说 文 字 是 仓 颉 创 造 的。 说 仓 颉 看 见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 面 孔 长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绘 有 文 字 的 画, 仓 颉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 创 造 了 文 字。 有 的 古 书 说, 仓 颉 创 造 出 文 字 后, 由 于 泄 漏 了 天 机, 天 落 下 了 小 米, 鬼 神 夜 夜 啼 哭。 还 有 一 种 传 说, 说 仓 颉 观 察 了 鸟 兽 印 在 泥 土 上 的 脚 迹, 启 发 了 他 发 明 文 字 的 灵 感。 这 种 种 传 说 都 是 靠 不 住 的。 文 字 是 广 大 劳 动 人 民 根 据 实 际 生 活 的 需 要, 经 过 长 期 的 社 会 实 践 才 慢 慢 地 丰 富 和 发 展 起 来 的。
从 1954 年 秋 至 1957 年 夏, 中 国 考 古 工 作 者 多 次 发 掘 了 半 坡 遗 址(今 西 安 市 东 郊 半 坡 村 北), 发 现 了 早 在 6000 年 左 右 半 坡 人 在 长 期 的 生 活 和 生 产 实 践 中, 创 造 了 具 有 文 字 性 质 的 劾 划 符 号 和 绘 画、 雕 塑、 装 饰 品 等 艺 术 作 品。 半 坡 人 的 刻 划 符 号 多 保 留 在 彩 陶 上, 这 可 以 看 作 是 原 始 的 中 国 文 字。
近 年 来, 中 国 在 山 东 莒 县 陵 阳 河 大 汶 口 文 化 晚 期 的 一 处 遗 址 里 发 现 了 一 批 墓 葬 (距 今 已 有 4500 多 年), 出 土 了 大 量 的 文 物。 在 一 些 陶 尊 上 各 刻 有 一 个 图 象 文 字, 共 发 现 了 10 多 个 单 字。 这 些 文 字 是 按 照 实 物 的 形 状 描 绘 出 来 的, 所 以 称 为 “象 形 字”。 字 体 的 结 构 与 甲 骨 文 上 的 象 形 字 十 分 相 似, 但 比 甲 骨 文 要 早 1000 多 年。 因 此, “象 形 字” 是 中 国 最 早 的 文 字, 它 已 具 有 了 文 字 的 特 征。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作文七:《中国汉字的起源》900字
中国汉字的起源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
19世纪后期,在河南安阳,农民在耕地时偶尔发现了甲骨的碎片,他们把这些甲骨作为龙骨卖到药房。1899年,古文字学家刘鄂在别人所服的中药中,发现了这种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开始了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在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凝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急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
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楷书之”字,多像弯弯的月牙;如“山”字,多像偏山,上头还有三个高高的山尖。
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汉字,它的意义往往就是它包含的几个汉字的意义组合成的。比如:“明”是由“日、月”两个字组成的,因为“日、月”都是能发光、明亮的东西,所以,“明”也就是“光亮、明亮”的意思;像大家学过的“尖”也是如此,上面“小”,下面“大”,可不就是“尖”吗?最有意思的,还要数“泪”字,它是由“水”和“目”两个字组成,“目”中的“水”,就是眼泪。
形声字
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就叫形声字。由于古今字音、字形的变化,今天形声字声旁的表音作用已十分有限,但适当利用这有限的作用还是必要的。因为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字形不能直接标示字音,除了需要依靠拼音字母来注明字音外,声旁也可以帮助提供字音信息。
作文八:《汉字的起源》1300字
汉字的源起
考古文献和记载明,至说少四五千年之前在中,的文字——国汉,字已诞经并日生趋成熟了。关于字起源的历史汉,基现于的古存代文记献载现和已到确得的考认发古,至现有少五四千的历年史,而了字起汉的源历史就中国古代是明的开端文史历,所通常以我说中华民族有们0500文明史年。
中国文的从出现至今,字经已了早期的图历文画字甲骨、字、文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书,草及以刷术发明印为后适应印要刷求逐渐而生派出的各来种印刷体等字长漫发展的程历其。,中甲文字骨被们看作是人国中最早定的文型。 字
汉的造字字程过1
.象: 形属于“体造独字法”用。文字的条或笔画,把要表线达体的物形外特,征具体地画勾出。象来形字自来于图画字,但是文画性质减图,象弱性征质强增,它一是种最原始造字方法。的的局限它很大性,为有因事些物是画出不来。的2.指事:
属“于独体造法字。与”象的主形要分别,指事字含是绘画有抽较中的东西像。这字的些勾画都有,较抽像的份部。
3形.:属于“合体造声字”法形。声字两由部组份成形旁(:称又“符义”和声)(又称旁音符“”。形旁是)示指字的意思类或,声旁属表示字则相同的相近发或音
。4 .意会:于“合体属造法字。会意字”由个或两多个体字组独,以所成组成的字形或义,字合起并,来表此达字意的思。
.5注转: 于属用“字”法。不 同地因区为音发不同,以有地及上的域隔阂,至对以同样事的物会不同有的称呼当。两这个字用是来表达相同的西,东义词样时,它们一有会相同部首或部的。这些字件有相着的同首部或(件部及解),析读上也音有音是转的系关。
. 6借假 汉 是字由形 、象象的意文字展起发来的有的。外有形象物以可描,有的意思绘可利用图以像和笔来表画 现,是可有多很代表某些事的概念物不用象形、能意象方式随的造出时文来表字现,于就假是已借的音有同或近的字来音代 表,这跟借种的用字形的完全义不的字就称为假合借。字借假有字类。两一类是本无字其假借的,就是那上所面说的借假字。
字汉演变的甲
骨文→ 金 文→ 小篆 隶书→ → 书 → 行楷书
商) (周) (() 秦(汉)( 魏晋)草 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楷草”行种七字称体 为汉“字体”。
七1甲骨. 文甲骨文它主:要用刀是写刻在龟兽甲骨上由。龟于兽骨坚硬甲所以,画以笔直折主,很少圆转。因为为尖用刀刻,所以雕线细而条均匀。
.金文2它是铸:刻青在铜器的文字上金。的文体和形结构与骨甲相文
似,为因金文是把字在刻模子上浇铸而成。再3.篆
书篆书有大:与篆小之分。大篆是西周篆期晚周王时的一宣种文,字又称籀文,秦期的形国体点与特金大体文致,一具笔有画繁的多点特
4. 隶。书隶:书生于产秦代盛,行汉于。代秦代在,隶与小篆书并行小,篆难,不写适应秦代能文往公来需要,多的在比用较规正场合。的了便为快于地书捷,隶写将小书圆转均匀的篆条线变成方平折直细有粗致笔的画;将篆纵小内聚的长体风格变结横扁为展舒此;时的隶成为书不象形再的汉字号符
5。楷书:.书又楷名真书正、书产,生汉末,盛于于、晋魏南北、朝成,熟于唐代,直一用沿今到天。它全清除了完隶中书残存小的篆影的,响成形了善的完笔画系统
。. 行6书:书是行楷书的快体写介于,草、之楷,既间不草书潦草,像也像楷不工整书,画连笔呼绵应,字独立,字得快,写得清。是认人常用们手写体的,和楷书一样它并行用至今。使
作文九:《汉字的起源》1000字
汉字的起源 一、神话传说:
传说有一次,黄帝的军队和蚩尤的军队交战,交战甚欢,难分难解。黄帝想改变一下战术,叫仓颉拿作战地图来,但发现地图已丢失。只好收兵再作商议。回营后黄帝很生气,责怪仓颉没办好。仓颉说,现在要记录的事实在太多,再用结绳记事的方式,实在难以应付,忙了就会出乱子。现在老百姓也在犯愁中,常遇到同样的问题。黄帝说,你是我朝的第一大臣,有没有解决方式?仓颉告诉黄帝,改用画图的方式,可以记录更多的事,而且大家一看就会明白。黄帝就命仓颉着手办理这个事,不用随军打仗了。
仓颉接受任务后,整天冥思苦想,半年了,还没有进展。冬天到了,外面下了大雪,仓颉想去打猎,顺便放松一下。一路上,看到山鸡、小鹿跑过,雪地上留下一排排脚印。仓颉发现,他们的脚印都不同,突然来了灵感。画山鸡的脚印就代表山鸡,画鹿的脚印,不就是鹿吗。如果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把它的形象特征画出来,不就代表不同的东西了吗。仓颉向黄帝报告了之后,黄帝听了非常高兴。命仓颉把天下的所有东西,上至日月,下至飞禽走兽,都按不同的特征画出来,并把这种符号叫做“字”。于是,仓颉开始了造字的旅程。
仓颉每天上观日月星辰,下观万物生灵,创造出来了越来越多的象形文字。并刻在石头和木头上。后来发现太沉重,不便携带,成了仓颉的心
病。后来有人从河边捉来一只大乌龟,请仓颉造个字,仓颉发现龟壳上有很多方格子,就造了一个“龟”字,并刻在龟壳上。但乌龟趁人不备时逃走了。三年后,乌龟在另一个地方被人捉住了,他告诉仓颉,龟壳上刻的字还在,不但没被水冲掉,而且字长大了,而且更清晰。于是仓颉想到,龟壳很常见,不但很轻,而且刻的字很清楚,是很好的记录材料。他把创造的字,都记录在龟壳上,串起来。黄帝大为赞赏,并颁布天下。成了现在所说的甲骨文。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汉字的由来。二、考古发现:
据考古发现,在汉字产生以前,有“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方式。现代研究认为,汉字来源于集体的智慧,如果仓颉确有其人,那他应该是文字的整理和颁布者。随着考古的进展,更多的遗址不断发现,也为汉字的起源和来历,提供了更多的新证据。
通过系统考察、比对,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共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自现在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但一切没什么简单。由于各处考古出来的符号,都非常零星分散,缺失也较严重。各处的地域色彩浓厚,背景也很复杂。故汉辞网认为,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还是一个有待不断揭开的谜。
作文十:《汉字的起源》4000字
1
的占多数。这些笔划少的书写形式叫做简体字,笔划多的叫做繁体字。简体字一般不被官方认可,只流行于民间,因此又叫俗体字。顺便说一下,上个世纪,我们实行简化字运动后,有些简体字或俗体字取代占正统地位的繁体字,成为占正统地位的文字,这些简体字叫做简化字。可见“简化字”和“简体字”是两个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
汉字读音的自然流变
从远古时期到现在,汉字的读音发生过一定的自然流变,如上古时期,有一些复辅音,现在都从汉语中消失了。此外,在音调方面,也有一些显著的变化。长期以来,汉字一直没有一个规范的注音工具,是其读音自然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字字义的自然流变
从远古时期到现在,有些汉字的字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汉朝以前,“低”只表示“头向下垂”;汉朝以后,“低”才表示和“高”相反,包括“矮”、“地势低洼”、“声音细小”、“程度差”等意义。 汉字的规范化问题
上述汉字的自然流变如果不加以约束、规范和清理的话,将带来严重的混乱。
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仓颉”可能是远古时期一个伟大的汉字整理者。周
籀篇》客观上起到了规范汉字的作用。上述秦朝以小篆统一中国汉字,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汉字整理规范运动。其后不久,隶书的出现,进一步规范和简化了汉字。此后,汉代的许慎、唐代的颜元孙、宋代的郭忠恕和张有等都对字形混乱的局面做了一些拨乱反正的工作。此外,始于汉末的反切汉字注音方法和魏晋的韵书,为汉字读音的统一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 朝史官史籀可能也是一位杰出的汉字整理者。他撰写的童蒙识字课本《史
“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汉字而言,也是一场大规模的整理和规范过程。在字义方面,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的推进,即提倡用口语书写文章,反对用文言文书写文章,废弃了许多汉字在文言文中特有的意义,也使得常用汉字的数量至少减少了很多。 2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简化字运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汉字的规范化运动,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清理和废除异体字;②统一和规范汉字的字形、笔划、笔顺;③统一和规范汉字的读音。关于这个方面的历史,读者可以参考高更生先生所著的《现行汉字规范问题》一书。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人口的流动急剧增长,文化教育和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国人民的普通话水平提高很快,很多偏远乡村的老人虽然不会说普通话,但是能听懂普通话。这说明现在中国人民在汉字的发音问题上统一和规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发展历史的启示
从上述汉字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示:
(1)汉字的结构可以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体现在大篆向小篆的变革之中、小篆向隶书变革之中、繁体字向简化字的变革之中。
(2)汉字的改革是和生产力的大发展相互对应着。
这体现在汉字两大改革活跃时期(秦朝和20世纪)都是发生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时期。这种现象可以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汉字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大发展为生产工具的革新提供了技术和人文基础,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又满足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此外,生产力大发展和汉字改革都需要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统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这也是其原因之一。
演变过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殷商)(周) (魏普) (汉)(秦)草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 3
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⑵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故有“仓颉造字”的典故。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 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审(审)→宀番→宀采田”,“番”谓田中野兽的脚印。“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审”,悉也。
【原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采。悉,详尽也,从心、从采。释,解也,从采。采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4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卦三阳爻象“天、人、地”相通),“显→日业”(“业”,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日”已上树梢,太明“显”了)。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易”、“湿→氵显”、“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这里完全相通,即所谓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维和“阴阳互动”的二分原理。
⑷ “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数的概念。
“数”向易符方向演变,逐渐从文字中分离,形成八卦,并在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形成《易经》(《连山》、《归藏》、《周易》)。例如:奇数(一、三、五、七、九)和偶数(二、四、六、八、十)是两组不同性质的数。若奇数属阳,偶数则属阴。在《河图》和《洛书》中以“黑、白”或“实心、空心”分别表示。《易》中用“阳爻、阴爻”(、)表示。数字“一、二、三”中若按《易》之思维,将“一”视为阳爻“”,“二”即为“”,“三”即为“?”。按阳爻重叠之原理,将阴爻也重叠,即为“、、?”。若再将“、”符号组合,即产生所有的易符。
研究“数”的加减乘除为算术。研究“数”的“象”,并且以“象”说“理”,这是演绎《易经》了。汉字中,字根重叠现象比比皆是,这是“数理”在造字中的具体表现。例如:
唱→口昌→ckv(“唱”,从口、昌声)
哭→吅犬→kv(“哭”,从吅、狱省声)
噪→口喿→口品木→zkv/zkvm(“喿→品木”,表示树上有许多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品”三口,评头品足。)
嚣→页→xvy(“嚣”,从、从页。页,首也)
5
土→十一→ti(《说文解字》中,土→二丨,从二,二为阴数,象地。模糊元码中按直观分为“十一”,与“士→十一”相同。)
【原文】二,地之数也,从偶。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
坏→土不→ht(坏,一说瓦未烧,毁也。)
【原文】坏,丘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烧,从土、不声。 圭(gūi)→土土→gtt(圭,瑞玉也,上圆下方。)
【原文】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 垚(yáo)→土圭→ytv/ttt(元码字典)(垚,土高也。如:尧→垚兀,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
【原文】垚,高也,从三土。尧,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又如:金→鑫,木→林→森,水→淼,火→炎→焱,又→双,人→从→众,乂→爻??。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三重表示“众”。
⑸ “理”是“象、数”的扩展。汉字外延的演变主要是通过“理”来扩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变得明显??”等。 上述汉字演变的五个阶段“音、形、象、数、理”,本质上也是创造汉字的五种基本方法。兹举一例说明:
“猫→犭苗→犭艹田”字,“犭、屮、田”都属于象形,猫叫声“miǎo”,所以,“猫”声定为“māo”,造字时声部用“苗”字表示。“苗→艹田”,音通“渺”,意为“田中渺小之草”。猫可能是在神农氏农业耕种时期,才被人驯养用于对付损害农作物和粮食的老鼠的。定十二生肖可能要早于这个时期,这也许是猫没被收录的原因。汉字造字时,若两个重叠表示多。“艹→屮屮”表示草多,这是汉字造字中“数”的概念。“苗”本意小苗,“苗”字也延伸为“可培育的人才”,盖小孩、小苗相象,理则相通。这样,“苗”字外延就扩大了,这是,“理”的例子。从“猫”字的解剖中,可以看到“声、形、象、数、理”五种基本造字方法,并能看到汉字演变的历史沿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