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的人生观 写了一个多月》2300字
我的人生观 写了一个多月
最近我研究下佛学,有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我们或许最后寄望亲人或者情人之间的情感,夫妻之间的情感。但我们在面对现实的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困难、有许许多压力、有许许多多挫败的时候。情感,往往成为我们最后的避风港。让我们可以在情感里面,尽情的表现出自己的恐惧、不安、懦弱、愤怒、不满以及我们的需要。而爱我们的人,往往会接纳我们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而这当中,让我们深感幸福,感觉到困难的这个世界,终究还有一个最好的避风港,那就是真挚的情爱。可是,真挚的情爱,随着时间的迁流以及环境的变迁,改变了我们的容貌,改变了我们的想法,改变了我们情感的喜好与对事物厌恶的不同。这些情感的幸福,我们终究要看着它点点滴滴的消散与变迁。
在现实人生里,我们每个人都很努力,非常辛苦的建立起我们所渴望的安稳与和乐的生活。可是这些安稳与和乐的生活,依旧挡不住时间的变迁所带来的败坏。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到最后终究要是失去。我们没办法带走什么,甚至在现实的人生里面,我们就会看到,我们变得一无所有。世间的成败得失,人与人之间的恩义情仇、悲欢离合。常常在我们预想不到的时候,带给我们挫败与打击。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从我们身边悄悄地溜走。我们的生命已经很孤独了,可是这样的变迁却让我们更寂寞。人世的风光、名声与隆盛的地位,就好像把彩妆搽在不断剥落的墙壁上面一样,怎么搽都附着不住。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不断剥落的过程。到最后一样,一无所有。这些事实我们能接受吗?实在是很难接受,我们不能接受又该怎么办呢?怀抱希望,怀抱着对未来的希望,现在继续努力。可是努力的结果有两种:一是:达成目的;一是:失败。达成目的以后会怎么样呢?还是一样,要小心的维护,不让就要失去。可是不管再怎么努力的维护,最后还是要失去。我们还是要怀抱对未来的希望。那么,如果是失败呢?失败,我们就陷在挫败与绝望的痛苦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忍受挫折与绝望。那么,还是得怀抱希望,怀抱对将来的希望。那么我们怀抱希望的结果,它最后的结果,还是继续怀抱希望。而这个过程,只是得而复失。或者,只有失去。这当中,有苦有乐。这就是苦乐交杂的人生。
这样的人生,终究让我们感到无比的空虚,以及对生命的迷惑,直到死亡的到来。这让我们感到,我们犹如站在荒野当中的一个孤寂的身影。放眼望去,我们看不到可以依靠的绿洲。放眼望去,我们看不到可以饮之而真正解除我们
可以依靠的绿洲又在何方呢?我们每个人都在渴恼的甘露。甜美的甘泉在哪里?
找。我们每个人都在找。
这是生命的荒野,也是我们心灵的荒野。我们深刻感到这荒野的逼迫,以及我们的渺小,以及说不出的孤独。
这样生命的荒野,我看不到尽头。因为每个人不断的重复这样的经验。我们的祖先们,他们重复这样的经验。我们的朋友们,我们的亲人,他们也重复这样的经验。我们自己也在这样的经验里面。我们下一代的子弟们,这些在我们眼中看起来依旧非常的天真浪漫的孩子们,他们也正在经历这样的经验。世世代代,从古到今。
这样生命的荒野,实在看不到尽头。真正看到的只有每个人他眼里面对生命的期待。我也一样,我也是这样。一直到佛陀从我身边静静的走过。我从佛陀所走过的足迹当中,我发现了生命内在的安稳道路。
这样的道路就是舍去我们内心对任何的渴望,息止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期许我们成为什么,期许我们得到什么。渴望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为什么呢?因为对任何事物的追逐,终究只是让我们陷于相互争夺、互相对立的痛苦中。而任何的获得与失去,到最后终究只是失去。他不仅挑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争斗、互相虚伪以及互相怨记仇恨。也让我们一生当中,陷在不安里面。我们内在对这样的觉悟,才可以让我们在这生命的荒野当中,舍除对内在的渴求,舍除对一切的渴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生命的忧苦;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有信赖的可能。虽然我发现了这样的道路,可是我却没有办法代替别人发现这样的事。佛陀虽然息止生命的苦恼,他也没办法帮我们息止我们内在的忧苦。所以,生命的荒野依旧是看不到尽头。可是,当我们发现这样的道路的时候,我们生命的历程自有内在的安稳。我们无法在这生命的荒野当中,在这变迁不定的人生里面,留下什么。因为任何的功绩、名声、成就,终究会败坏、模糊以及被遗忘。我们只能走在这生命的荒野当中,人心的荒野里面,走过我们身边那些心怀迷惘与愁苦的人。
或许这些人会在我们生命的经验里面,会在我们生命的历程当中发现,发现这一条只能亲身体会,亲自实践的孤独、简朴却没有忧苦的平安之路。这就是了解生命的真相,远离无谓的追逐,以及自我的期许,而息止我们内在的痛
或许,我们这是需要更深刻省思的问题。我们虽不缺亲人苦。我们该相信什么?
与朋友,但却深感生命的无助与寂寞。生活虽享有财富与快乐,却依然感到惘然和失落。聪慧与能力,使人有所自信,可是内心却无法免除不安。我们或许具有权威与地位,但却长久的等待真诚。真挚的情感,让我们深感幸福。可是,我们却必须看着它从指缝流失。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安稳与和乐的生活,却挡不住由时间所透进的变迁与败坏。成败得失、恩义情仇、悲欢离合,犹如不定的冷箭,轮替地射穿此已孤寂的身心。光华与荣盛,只是布着在败求之上的粉彩而已。一切的渴望,只等到渴望。苦乐交杂的人生啊。
在这生命的荒野中,我看不到尽头,只看到眼底的期待。舍去内心的渴望,息止自我的期许。因为任何成就的追逐,即是愁苦与失落的门。也是挑起争斗、虚伪与怨记仇恨的肩。内在的觉悟,让我们在生命的荒野中,既无所渴望,也无所忧苦。荒野依然无有尽头,但我们的足迹自有安稳。我们无法在荒野中留下什么,只能走在人心的荒野中,走过迷惘与愁苦的人群。或许,人们会在足迹中发现,发现这一条孤独、简朴却无有忧苦的平安之路。
2010年10月2日
木羊兄
作文二:《人生观》1700字
我们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
首先给出近期得出的结论 :社会有三大毒瘤,毒品、宗教和心灵鸡汤
毒品主要是麻痹人的身体, 而宗教和心灵鸡汤则是在麻痹人的思想。 心灵鸡 汤大家都知道, 假大空的话一套一套的, 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 当然也确实 有很多很好喝的鸡汤, 但是一个极端的表现就是朋友圈那些泛滥一般的人生经验, 还有现在发现以前所喜欢的读者和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内容质量真的是渣到不 能再渣,这也算是心灵鸡汤的一种,这些街边读物读多了不会有任何益处的。 其实我觉得最大的危害还是宗教, 宗教说白了不过是统治阶级愚弄百姓的工 具。 而且一般都是愚昧落后的民族才会产生宗教, 因为只有落后愚昧的人才会相 信世界上有神有鬼有天堂有地狱有上帝有佛祖。 目前世界上的三大宗教都是信仰 神神鬼鬼的, 这个世界观就有问题, 这个世界观分明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而唯 心主义完完全全就是错误的, 因为世界是物质的, 我们所有的世界观都应该建立 在唯物主义之上, 不然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举一 个很简单的例子, 当面前有一座山时, 典型的唯心主义会说:我心里想面前有座 山,然后才会有那座山出现。唯物主义则认为:面前确实有一座山,然后通过我 的主观印象反馈到我的大脑, 我才知道我的面前确实有一座山。 可见这个唯心主 义就是跳大神一般的理论,竟然还能大行其道,实在想不通。
我觉得按照危害程度从浅到深依次是基督教、 伊斯兰教和佛教。 基督教还好 一点, 对人的毒害主要让人脱离现实麻醉自己罢了。 伊斯兰教的教义就太变态了, 世界上为什么大部分的恐怖分子 (原教旨主义者) 都信伊斯兰教, 而且容易走向 极端?这就和伊斯兰教的教义有关, 这个请度娘。 对于中国来说, 危害最大的就 是佛教了。 佛教主要就是骗钱骗色, 现在已经升级到洗钱基地了, 看看我前不久 发在 QQ 空间的动态,泰国政府已经掌控不了这群无法无天的和尚了,泰国最大 的寺庙的方丈涉嫌洗钱警察想抓人连寺庙门都进不去! 在骗色方面最狠毒的就是 藏传佛教了,我也真是服气,竟然还有密宗双修理论,这都将骗色合法化了。可 怜的王菲就陷进去了, 痛心啊! 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要对这些宗教和谐包容, 稍 微懂得多一点的还回事说**都说对于不同的文化要相互尊重, 共同发展。 可 是宗教能算的上是文化吗?宗教是比毒品还歹毒的精神鸦片。 所有认为要包容的 就是不正确的世界观,因为只有好的思想才需要被包容。
那什么思想才是好的思想呢?我们要树立怎么样的世界观呢?中原百科这 里开始正式开讲。 首先有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真的是这样吗?我每次看到 这样的评论, 脑子里浮现的就是一群矮子对巨人恬不知耻的评头品足, 还哄堂大 笑,这个场面想想都笑掉大牙。
中国人不信仰宗教,那信仰什么呢?我们信古今圣贤,我们信孔子信孟子, 信文天祥信岳飞, 我们还信**信**, 这些才是中国人的信仰, 信一切对 中华民族对国家对人民有过杰出贡献的人。 这样的信仰才是对社会对民族有帮助 的, 每个人都努力想让自己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为国为民尽心经历, 就像钱学 森和邓稼先等老一辈的科学家一样, 为了建设祖国无私奉献, 这样的人生才是精 彩的人生, 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 能力越大那我们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就应该 越大, 能力小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是一个学生那就好好学习, 是 一个老师就应该认真备课, 作为法官就应该公正严明, 作为一个地方官就应该造 福一方。 每个阶段都应该有每一个阶段的人生观, 就像范仲淹说的: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我目前的世界观还没有成型, 但是核心和最高目标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
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具体的步骤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 现在时髦的话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修身,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 有了一定的 基础之后再追求更高的境界。 现实是我很有可能永远都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这毕 竟是理想,是一种追求,人嘛,总得有一个奔头。现阶段我该做的就是不要被花 花世界迷失了方向,保持心中正气长存,努力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加油!
作文三:《人生观》1500字
来创造自己的人生。——佚名
19、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角,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一点。人生就简单得多了。——穆尔
20、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歌德
21、如果工作对于人类不是人生强索的代价,而是目的,人类将是多么幸福。——罗丹
22、人类经常把一个生涯发生的事,撰写成历史,在从那里看人生;其实,那不过是衣服,人生是内在的。——罗曼·罗兰
23、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但丁
24、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应当使征途的每一瞬间都具有崇高的目的。苏联高尔基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也能使自己的生命令人崇敬;当我们告别人生的时候,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脚印。——郎贾罗
25、少年得志,这正是人生的不幸。从内部来说,它会使他恃才自傲并阻碍他的成材;从外部来说,不信纸干什么事都会引起众人的妒忌。——佐藤春夫
26、上人生的旅路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有岛武郎
27、若是忧虑就应抱希望。人生最大的幸福经常是希望、希望。——谢林
28、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佚名
29、如果我生下来就是八十岁,而慢慢长到十八岁的话,人生会更加快乐无穷。——马克·吐温
30、所谓高质量人生,其实就是平衡不断遭到破坏和重建。——赵鑫珊
31、随遇而安:人生在世求名利难,求一份好心情也难,随遇而安更难。无论做任何事不要为了过份追求名利而破坏了自己的那份好心情。——报摘
32、虽然我们时常谈论人生之乐,但是我们都知道,苦日子和好日子一样,是不好过的,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一旦谁落入这种境地,他的唯一选择就是奋力前行。——厄斯金
33、虽然人人都企求得很多,但所需要的却是微乎其微。因为人生是短暂的,人的命运是有限的。——歌德
34、我渴望随着命运指引的方向,心平气和地、没有争吵、悔恨、羡慕,笔直走完人生旅途。——魏尔伦
35、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雷锋
36、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37、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杨绛
38、为人务须振作精神。不可稍形颓丧。人生处世必有不如意之时。愈不得意,愈能振作,便不难人定胜天。——张元济
39、为了在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40、往往活了一辈子,才知道应该怎样生活,这就是人生的困难所在。——佚名
41、我们的人生随我们花费多少努力而具有多少价值。——莫利亚克
42、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巴尔扎克
43、铁生锈则坏,人生妨则败。——佚名
44、倘若用天平来衡量人生的价值,贡献应是平上最重的法码。——佚名
45、我们的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却正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正是在死亡中,他将发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归宿。——屠格涅夫
46、所有的人在他终于不能投影于大地为止,必须把“人生”大冒险中的每一时每一刻都用来探求人生的真理才行。——佚名
47、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列夫·托尔斯泰
48、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49、世上惟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热爱人生。——罗曼·罗兰
50、世上不知有多少人,为着疏懒误了自己的人生。奋发,活动。做事,谈话考虑
问题之类,对某种人是很困难的事。——莫泊桑
作文四:《人生观》1600字
人生观
所谓人生观就是指对人生的看法, 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 价值 和意义的看法。 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 荣辱观、 生死观、 幸福观等等。 有几种代表性的人生观:a. 享乐主义人生观,它提出追求感官快乐, 最大限度的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唯一目的; b. 厌世主义人生观, 其认 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 充满烦恼与痛苦, 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 c. 幸福主义人生观,这种观点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 值,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追求幸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d 乐观主义人生观,他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标在 于追求文明与进步,对人生 的态度; e. 共产主义人生观,他是无产 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 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 世界的过程,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 高目的和最大幸福,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 的贡献,努力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呢?
1、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每个人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状况不同, 对于每一项人生观每个人选 择不一样的态度去面对。 马克思主义认为, 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 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 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社会地 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认识不同,人
生观也就必然不同。 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或者地区, 孩子从小就习 惯了吃苦的习惯, 所以他们的人生观一般是有点消极的, 比如厌世主 义人生观; 而, 碎玉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很好的教育, 思想积极乐观, 对待事物或事情都有他们的思想, 通常他们是乐观主 义人生观; 当然也有其他的情况,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看到辛苦的父 母,也许就不是那么的乐观,更可怕的是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个人经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 这些经历有的是开心的也有的是悲伤的, 而 当这些经历的比例不同时就会发生人生观的不同。在这个个人经历 中, 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人类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消极 情绪的人,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相反,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开心的事 情的时候就会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所以在经历各种事情之后, 我们的 人生观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个要求我们要即时调整好自己的情感, 良好自己的人生观,做好每一件事情。
人们的意志
人生观的形成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并不是对未来的 “遐想” ,在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困难与挫折,这些更 需要我们具备坚强的毅力与意志。 如果一个人毅力很强就不会受到环 境的影响, 不会改变自己, 坚持自己的积极人生观, 开心生活每一天。
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 自我价值看 的是对社会做了多少而不是看去的了多少, 归根到底个人的自我价值 就是个人社会价值的个性体现, 而不可有利于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的 实现,可以满足个人的人生观,为社会做贡献,同时改变了自己的生 活环境并满足于这个环境,生活更好。
对于我本人的人生观是:1、生活上讲究开心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做勉强的事; 2、学习上刻苦拼搏,不浪费不该浪费的时间,不错 过不该错过的知识,是自己的知识不断积累,向目标冲击; 3、工作 上讲究和队友的合作,以集体为核心,做集体需要的事情; 4、至于 以后工作上的人生观是做好本分, 和平竞争达到自己的位置。 总体而 言我的人生观就是乐观积极主义类型的, 凡事开心就好, 在利益面前, 我会合理的谋求我该有的利益。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矛盾、 挫折、 冲突等在困扰着我们的 生活, 在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在必要的时候, 工作的闲时多多做运动 而且还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凭借我们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实现自我 调节与控制,解决每一项困扰,让生活更健康。这就是我们该有的人 生观,他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向。
作文五:《人生观》13200字
态度的概念与特性、功能与维度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态度的概念与特性
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态度、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一般来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但在他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态度中的内在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不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社会心理学的不同定义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以下三种:
1、奥尔波特(G. Allport 1935)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2、克瑞奇(Krech 1948)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3、弗里德曼(Freedman )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解释。
4、士气心理学在赞同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同时还认为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感和价值感)、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态度、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特性与其构成
《心理学大辞典》及通常的心理学教科书都确认:态度具有对象性、评价性、稳定性和内在性四个特性。1、态度具有对象性,态度是有对象的,它总是针对某种事物的;2、态度具有评价性,它意味着是否赞同该事物;3、态度相对于情绪具有稳定性,它是一种对事物比较持久的而不是偶然的倾向;4、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往往不能为别人所直接观察到,但它最终会通过当事人的言行表现出来。
弗里德曼(Freedman )将态度构成理解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但由于认知还包括外在的客观的嗅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深度的社会与自然规律观念与思考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能来源于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些立场信念的,这与心理学界公认的态度内在主观特性不符,所以将态度构成中的认知修改为包含道德价值观的内在感受更为准确;同时,“行为倾向”为非心理学用语,即使《心理学大辞典》中也未列明、语意不明,一般应是指意图,而意向在心理学概念中含有意识指向性和意图谋虑双向的含义,正符合态度的对象性、内在性特性,所以以意向替代行为倾向是更为准确的,且国内外很多心理学家在著述中也多有这种应用倾向。总之,将态度的构成解读为内在感受(道德感和价值感)、情感和意向是更为准确的。
态度的功能与维度
态度的功能
为什么人们产生某种态度而不产生另一种态度,可能在于它是为一定的心理功能服务的。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具有如下功能。
(1)工具性功能(utilitarian ):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
(2)认知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态度有助于我们组织有关的知识,从而使世界变得有意义。对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的态度对象,我们更可能给予积极的态度,这一点相当于认知图式的功能。
(3)自我防御功能:态度除了有助于人们获得奖励和知识外,也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这种观念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原则。比如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却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实际上他的这种负性态度让他可以掩盖真正的原因,即他的能力值得怀疑。
(4)价值表现功能:态度还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比如一个人青年人对志愿者的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那是因为这些活动可以使他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达这种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
态度的维度
(1)方向,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
(2)强度,即态度方向的强度。
(3)深度,即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
(4)向中度,即某种态度在其整个态度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程度。
(5)外显度,即某种态度在其行为方式和行为方向上的外露程度。
与某些概念的异同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了态度,并需通过态度去体现。态度和价值观的异同点在于:二者都有助于明确个人经验和指导行动,态度和价值观都可以维持和改变,但一般认为态度比价值观更易于改变。态度是比较具体的,众多的,价值观则超越具体事物而涉及行动的标准和目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对抽象目标的积极的反应倾向,如对正义、真理、自由等。
态度与心向、定势
态度与心向或定势有所不同。心向或定势是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而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心向或定势是指在一定情境下采取一定行动的准备性、倾向性,这种准备性或倾向性是暂时的。态度则是指对一定社会客体采取一定反应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较为持久的、稳定的。心向或定势一般是无意识的,或处于低意识状态下;而态度一般是有意识的,态度并不是都处于同一的意识水平上,有些处于高意识水平上,有些处于低意识水平上,处于低意识水平的态度之间的不一致,难于被觉察。提高这种不一致的意识水平,就可能解决这种不一致,这对于态度改变有一定的启示。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理论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即依从-认同-内化。
1. 依从:依从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依从不是个体自愿的,而是迫于外界的强制性压力采取的暂时性的行为。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早期生
态度(7张)
活中,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
2. 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地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心目中榜样的观念和态度相一致。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依照社会中其他角色的态度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 内化: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组成部分。内化在个体态度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每个团体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有的明确,有的模糊,但团体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制定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成员在大多数场合下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期望来行动。
态度转变模型理论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强调信息和背景的作用:
(一)传递者
1. 信息的传递者 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2. 说服的意图 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3. 说服者的吸引力 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
(二)沟通信息
1. 信息差异 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 畏惧 它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却只能是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 信息倾向性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三)接受者
1. 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 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闲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 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人们通常会利用一些自我防卫的策略来减少说服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比如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等。
(四)情境
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以下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1. 预先警告 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2. 分心 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 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 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态度平衡理论
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即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向平衡转化。海德指出,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各项态度之间的一致。如果态度中有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清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 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2. 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3.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精确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到。(也就是态度改变是“两害相权从其轻,两利相权从其重”,平衡利弊的结果。)
态度的习得模仿理论
个人态度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儿童最初从家庭中获得很多待人接物的态度, 这时的态度是十分具体的, 范围是狭窄的,概括性和稳定性都很低。后来,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知识的增长,少年儿童的态度就逐渐概括化。到了青年期,随着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基础的形成,个人比较稳定的态度就出现了。
从态度的习得方式来看,条件反射的学习是态度形成的基础。人们在满足需要过程中,可以形成特殊的态度。对于能满足需要并引起快感的客体一般会形成肯定的态度,而对妨碍需要满足的事物就容易形成否定态度。美国心理学家B.E. 洛特和A.J. 洛特等人1960年做过如下实验;被试者是互不相识的儿童,分成 3人小组,每组分配玩一种有趣的游戏,有的小组儿童获得奖品,而另外的小组不发奖品,然后要求每个
儿童提出共度假期的名单。结果发现,得奖组儿童选择同组儿童作玩伴者较多,而无奖组儿童选择同组儿童作玩伴者则较少。实验说明,得奖的快感促使同组儿童彼此产生了肯定态度。
态度也能以社会赞许或不赞许的奖惩方式按照条件学习的原则形成。因此,儿童的某些态度有时是可以按照教育者的某些要求,或言语的暗示,经过条件学习而形成的。C.J. 厄尔利对此曾进行过有趣的研究。被试者是60名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在彼此熟悉的基础上经过社交测量, 其中有个别儿童喜爱单独活动, 被认为是“孤独者" 。实验者先让全体学生学习一些做为配对用的形容词, 然后要求学生把一些积极的形容词如" 友好的" 、“幸福的”跟一半“孤独者”的名字相匹配(实验组),而另一半“孤独者”(对照组)的名字则要求配以不好不坏的中性形容词。在实验后,对学生游戏中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许多学生愿意接近实验组的而不愿接近对照组的 “孤独者”。实验表明,学生对 “孤独者" 的态度是可以通过言语性条件反射的建立而改变的。
个人对没有直接经验和亲身感受的事物的态度,可以在观察别人情绪反应的基础上产生,这称为替代性的情绪激发。儿童许多待人接物的态度,就是通过观察模仿权威性的社会范例(父母、教师、同伴)习得的。有人认为,通过概念形成的程序获得某种态度也是可能的,因为当人们对某客体进行归类和评价时,就形成了对该客体的态度。
态度改变一般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进行的。交往过程中影响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和交往方法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课题。研究表明,从影响者的特点来看,那些信誉高而又富有经验的人,比那些信誉低而又缺乏经验的人,有更大的成效,能引起接受者更多的态度改变;从影响者与接受者的相似性来看,有相似性的影响者比没有相似性的说服力要大,这是因为他们对于接受者具有更大吸引力和可信任性的缘故。在交往方法方面,一般来说,为了使接受者信服影响者的观点,有单面说明和双面说明两种办法。所谓单面说明,就是只提对影响者观点有利的论据(理由);双面说明则是同时提出有利与不利的论据,但指明前者优于后者。研究表明, 两种方法的效果和接受者的原始态度有关系。对于开始倾向影响者观点的接受者, 单面说明更有效果, 可以加强其过去的肯定态度;而对于那些开始时反对影响者观点的接受者,双面说明则更为有效。
态度改变与智力、自尊特性
多数影响者的劝说以讲明道理为主,但如能注意用不良态度造成的具体后果激发接受者的情绪反应,一般能引起更多的态度改变。有的研究表明,接受者的特点对态度改变也有影响。有的人接受影响较顺利,而另外一些人却对说服常常持对抗态度。这和他们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有关。在智力水平与态度改变的关系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智力水平与态度改变有正相关,认为高智力会增强理解,能克服对说服的异议;另一种意见认为聪明人比智力低的人更容易发现说服观点中的弱点和漏洞,从而接受劝说的可能更小,所以二者有负相关。一般说来,二者关系不大。最易被说服的人可能是对说服理解清楚而抗拒力不强的人。另外,影响态度改变的个人特点是自尊。在这方面,早期的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和态度有自信,被说服的可能较少;近期的研究则发现二者的关系是交错的,最易被说服者是中等自尊的人,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是最难说服的人。
对学生不良态度的改变
改变学生的不良态度或建立一种新态度虽然比较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有的教师采取强制命令,甚至体罚的办法,这最多也只能引起暂时表面上的改变, 有时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情绪紧张和抗拒。只有当教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对改变态度的要求有所认识,并由学生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时,真正的态度改变才是可能的。教师引导学生的主要措施:①及时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例如,在遇到新情况时教师预先指出情况的变化,提出改变态度的必要性,学生就有可能自己想方设法改变旧态度,并以新的
态度适应新情境。②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活动去改变原有的态度。例如,当学生不喜爱某一门学科时,如果教师能组织学生参观或参加应用这门学科知识的活动,使他逐步理解它的重要性,并设法使之在学习实践中经过努力取得成功,他的态度就会逐渐改变。③教师持续的要求和及时表扬是学生改变旧的不良态度形成新态度的前提。因为旧的不良态度是比较稳固的,因此要改变它,没有坚持不懈的要求和在有所改变时及时表扬是不行的。④依靠集体改变学生的态度,其效果往往更好。团结的集体对成员的态度有较大影响。集体有效地影响个体的态度有赖于以下条件:a. 个人必须愿意归属于这个集体;b. 集体对个人具有吸引力;c. 集体应当有更大的凝聚力;d. 改变态度的要求必须成为集体一致的要求;e. 提出态度要求的成员必须有威信;f. 要全力发现并设法消除集体中存在的某些阻碍个体态度改变的因素,如隐蔽的舆论与“规范”。 态度形成转变事例
生活细节向来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俗话有曰:“细微之处见端倪。”说的就是很多事情都可以从生活细节中看出个究竟,找出个所以然。生活细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和处世为人原则,基本上相当于个人的“名片”,是认识、了解一个人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所以,注重个人生活细节,保持好的细节习惯,是让自己表现得更出色,更能得到别人认可的一大关键,将对个人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趋势,若能注重培养好的生活细节习惯,以饱满的热情去完善自我,迎接各方面的竞争与挑战,那么,将有助于自身增加日后不断发展的厚实砝码。
那么,为什么说生活细节与个人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这是一个细节取胜的年代,任何方面要想有所成效,对于细节的处理都必须精益求精。我们且看工作方面,相信大家都读过关于求职经验的系列文章吧,面试官往往在询问、了解应聘者的基本情况后,还会通过一些生活细节的考察来探究其“底”,获取更多的印象,鉴定并留住心仪合适的人选。就如:面试过程中,考官事先将面试点弄得一团糟,再将扫帚横放于大门上,然后观察应聘者对此的反应。结果几乎所有的应聘者对此熟视无睹并大方地跨过了横在门上的扫帚,最终只有一个人将扫帚捡起,并将地上的垃圾清扫干净。这样,被录取的幸运儿就是他了,其他的人都被淘汰。道理很简单,就因为这位应聘者是个注重生活细节的人!
是一种工作的态度、生活的态度,看不到生活细节重要性或根本不把它当作一回事的人,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与热情是有限的。这样的员工,往往对工作都是敷衍了事的,永远不会站在一个高的角度审视事物,不会在企业与生活中找到适合的立足之地,也不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因此,优秀职员与平庸员工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注重生活的细节,后者往往忽略之。面试官要挑选的合适人才,当然是那位注重生活细节的应聘者。
此外,类似的启发性事例还有:小军与小张都是工作勤劳、业绩突出的优秀员工,但是半年后只有小张留下并被提升为部门主管,更得经理赏识,而小军则无声无息地离开了。理由何在?经理最终透露了他半年来对两人的考察结果和决定:小张和小军在工作业绩方面确实平分秋色,而且人缘也不相伯仲,要在其中选拔一人实在很为难,但是到了他们的宿舍走走时,却发现凡是没人的时候,小军房间里的灯总是亮着的,电脑也经常是随便地开着的,毫无保密意识;但小张的房间却是熄了灯、锁上门并关闭好电脑的……所以,经过详细的考虑,留下小张,淘汰了小军。
生活的细节往往就是那般的举足轻重。一个小小的墨点、细微的疏忽看来也许不值得小题大做,事实上却足以将白纸玷污,印象分大打折扣。那样,即使你原本做得挺不错的,也可
态度
能因为这小疏忽而导致前功尽弃,得不偿失。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对的,不要因为某生活细节的微不足道而不屑一顾,若对待小事也不能认真,那对待大事的态度也很难说了。事实上,完善生活细节也就是在完善自我的品格与生活态度。
在当今异常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生活细节的作用与魅力有时更是惊人的,说不定在某个时刻,它会显示出奇特的力量,赢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无形中增加你的工作绩效指数,得到上司的青睐,甚至提升你的人格,让你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实例吧:
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员工,然而在人才济济的公司里,他总是显得有点“平凡”,再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打扮上显得有点“土气”,所以一直未得到公司的重用。有一次,上司带着他和另外几名职员与客人洽谈生意,可惜客户面对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和详尽计划书仍不为所动。眼见生意谈不成了,上司开始泄气,于是建议结帐。就在这时,节俭的小李坚持提出将桌上的剩菜打包,不要浪费。其他职员见状十分不解,更暗中埋怨他太“抠门”,有损公司的形象。可是,僵局却在这个时候被打破了!那客户竟然立刻同意与小李的公司签约,原因是小李的节俭风度令客户大为赏识,让他感受到这个公司拥有这样的员工,应该是值得信任和肯定的,先前的疑虑可以消除了。这个意外的“胜利”让上司对小李赞不绝口,并在日后提升了他,他终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良机。
所以说,生活细节确实与个人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本身就潜藏着很好的机会,只是很多时候都被忽略与遗忘而已。一旦你能敏锐地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空白领域或薄弱环节,找准机会,以小事为突破口,让细节闪耀出光芒,那么,你的工作绩效就有可能得到质的飞跃,关键就看你的把握如何了。
第二,生活细节与个人发展的密切性不仅仅体现在工作方面,诸如学习、创作方面无不如此。下面,先看看学习方面:
很多人都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感到痛苦迷茫,但主要原因还是单词不过关,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随身携带一个单词小本及一张白纸,在空闲时候把单词一个个地巩固击破,相信四、六级的通过率就远远高于现在的数字了。千万别小看这样的细节,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点滴与积累,何来收获?还记得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一位舍友正是坚持一年如一日地随身携带单词小本,把握住点滴空余时间巩固记忆,连排队打饭的时间也没错过。结果,她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时便提前通过了四级考试。同时,我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知识渊博的同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如一台“活”电脑,为什么呢?难道他(她)是天才吗?非也,他(她)是勤于记录与复习,并懂得分类归纳、补充整理、温故知新而已。所以运用起来特别得心应手,在“实际运行”中有如电脑一样有条不紊、安排得当。其实,记忆的巩固和知识的运用,除了积累,就离不开整理与巩固,如果注意到这些要点,并在生活细节方面加以处理,那么,成功离你也就不再是遥遥无期了。
至于创作方面,生活细节更是有着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与促进性。北京广播学院动画学院院长路盛章以及北京城市学院动画专业负责人魏惠筠都指出:艺术创作者特别是动漫创作者光有美术功底还远远不够,要想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必须拥有独特的创意能力、创作意识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尽管动漫往往是一种夸张的艺术,但仍来源于生活;好的作者,是会密切联系生活并从生活细节中提取创作灵感的。如:日本杰出的梦幻漫画家加贺谷穰(KAGAYA )所创作的作品之所以那么唯美动人、广泛流传,多次获得国际性荣誉,就源于他注重吸取生活中的细节,很好地将生活、习俗和唯美精细的画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在似梦似幻的画面中品味到生活的和谐、浪漫以及大自然的恬静、悠然。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灵感、创作与真实的高度统一”了。可见,能从生活细节中恰如其分地汲取灵感的作品,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第三,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大显眼的细节,很容易为人所遗忘,但是,这些细节却能在生活中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在无形中为你的个人发展发挥潜在作用。就如**的一席名言:“身体是革命的第一本钱”,我们现在不需要搞革命,但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健康与体魄与充沛的体力,而不少的易忘细节正是有助于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令人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增进智商和情商,让人拥有更好的状态的。所以,这样的生活细节应该注意。例如:不要非等到很饿时才去进食,不要到了很渴时才想到喝水,那样容易损害肠胃、影响食欲、补水不足;不要到累极时才去休息,那样的睡眠质量和休息质量是打了折扣的,可能会引发过
度疲劳甚至亚健康状态而不知;不要到了心理极其糟糕时才记起要找朋友或是心理医生倾诉,因为人是不能长期处于孤寂、寡言环境中的,非常需要友谊与交往的支持,所以,平时应积极与人分享与交流,缓解压力,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中。
既然生活细节与个人发展那么息息相关,那么该如何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细节,使它促进个人发展呢? 其一,平时认真阅读一些有关细节培养的书籍,增加见识,如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就是一本很有代表性的书,让你懂得“细节是认真的态度,科学的精神”,逐渐培养起自身的细节观念,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事物或捕抓到瞬时的灵感,学习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细节,屏弃不良的生活细节。
其二,在工作中注意保持办公桌以及周围的整洁有序,切勿让凌乱冲淡自己的工作热情,干扰自己的心绪。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给别人一个好印象所不可忽略的。
其三,要明白公私分明的含义与重要性。做正经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要心猿意马;不要占用办公时间去处理私事,更不能假公济私,以工作掩护上网、玩游戏、听音乐,或是用公司资源去谋取私益。那样一来影响工作的情绪与积极性,二来会给同事和上司极为不好的印象,更是不诚实的表现。在其位就应谋其职,这不仅仅是职业道德,也是做人的原则。
其四,平日下班后,不要立即想到回家。最好能够静下心来,将一天的工作做个简单的总结,制定出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并准备好相关的工作资料;而离开办公地点时,也最好能检查一下是否关灯和关窗,有无遗漏的东西,做到一切都心中有数而非冒冒失失。同样,作为在校的学生一族,下课后也最好能合理安排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劳逸结合,松弛有度,即不让时间在不知不觉中白白溜走也不让自己总是处于疲劳状态之中。同时,注意利用空闲的时间多读书“充电”,或是识记,把好复习关,学会归纳、总结、整理,因为学习关通常是容易的,难的还是梳理与巩固。
其五,培养高度的时间观念。因为这是一个细节取胜的年代,也是一个分秒必争的时代,时间犹显重要,所以一定不要小看迟到早退与请假。随便地迟到早退是不负责任、原则有问题的表现,除了会让上司不满,也是让别人诟病的;而作为学生,这更加是不应有的表现。而请假在工作中往往会影响工作进度,给整个集体造成不便,也会给上司不大好的印象,所以,应该能免则免。
终上所述,我们清楚,这是一个细节取胜的年代,个人与集体要想有所成就,都离不开细节,细节之中往往潜藏着巨大的机会,所以,对于细节必须精益求精。细节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态度,行为方式,做人理念,注重细节是一个优秀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具备这样的素质的人才能创造出出色的业绩,由此,能否把握细节并予以关注就成了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与能力体现,。对于细节给予必要重视的人,必定是有着敬业精神与较强责任心的人;反之,对细节马马虎虎,不以为然的人,是不可能在竞争中具有优势的。因此,我们要做重视细节特别是生活细节的人,处理好这方面问题,并注重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能利用的身边资源,在细节中发现新思路,开辟新的领域,充分表现出个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出色高效地完成学习、工作任务,提高绩效指数,让自己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就。
警句
1. 传不习乎?---《学而》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6.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对生命的态度(人生观)
8.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9.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10.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11.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12.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13.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14.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15.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16.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17. 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18.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语
19. 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谚语
20.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21. 地运用它,一次足矣。——英国谚语
22.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23. 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佚名
对金钱的态度(价值观)
24. 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茶花女》
25.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佚名
26. 有钱的人从来不肯错过一个表现俗气的机会。——巴尔扎克
27. 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柏拉图
28. 为什么一个人要富有?为什么他一定要有马匹,精致的衣服,漂亮的住宅,到公共场所与娱乐场所去的权利?因为缺少思想。你给他的心灵一个新的形象,他就会逃遁到一个寂寞的花园或是阁楼上去享受它,这梦想使他们那样富有,即使给他一州作为采邑,也还抵不过它。但是我们最终是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才发现我们没有钱。我们最初是因为耽溺于肉欲,所以才觉得一定要有钱。——爱默生
29. 金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知道它的领域。并把它限制在那里;当它想进一步发展时,甚至要把它们踢回去。——卡莱尔
30. 一个人要在年轻的时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气勃勃、趣味无穷,那才需要钱财啊。老天爷为什么不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让多数为首先获得财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后让他们在不需要再有钱的时候,变成一个穷光蛋死去呢?——马克吐温
人从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应是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钱买卖关系,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登天堂的话,那么天堂也就不是为政治经济学所支配的地方,那儿也就没有我们的事了。——狄更新
31. 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区性方面军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查尔斯·兰姆
32. 一个非常喜爱钱财的人,是很难在任何时候也同样非常喜爱他的儿女的。这二者就仿佛上帝和财神一样,形同冰炭。——塞缪尔·巴特勒
33. 金钱!金钱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是近似恶魔的一种发明。再没有其它东西比在金钱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骗,因而也没有其它方面能为培植伪善提供这么丰脾的土地。——马卡连柯
一切对财富的过于仔细的关心都散发着贪婪的气味,甚至以一种过于有意的不自然的慷慨去处理钱财,也是不得去费心指挥和关心的。——蒙田
34.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菲尔丁
35. 如果您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如果您失去了勇气. 失去一切。——(德) 哥德 36. 上做很多事, 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金钱来购买。——莱曼特
37. 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 ——《伊索寓言》
38.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作文六:《人生观》3100字
谈我的人生观
开学至今,已过去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在南宁接触到了一个与校园 截然不同的社会、看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我对人生产生了迷惑。在 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后,我对自己的人生观思考了很多, 也得到了很多感悟。
人生观主要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它决定 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标准,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态度表明人 应当怎样对待生活,它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 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衡量人生的价值, 标准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人生价值在深层次上 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提供依据,它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成分。
学习了这些系统的知识后,我认识到自己以前的人生观的狭隘性。我 从小被我爸妈灌输的思想是:学习争优,上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过富裕 的生活。当然这是我爸妈由衷的希冀,希望我能自在舒适的生活。也是他 们作为父母的一丝私心:我优秀了,他们就能骄傲的炫耀,在村里扬眉吐 气。然而,他们规划好的人生道路,让我感到压力沉重,有时我甚至想:只要报答了父母深恩,我便了无牵挂。或隐于山林,或放纵享受,平平淡 淡的活了这一生,不留痕迹的离开,就像从未来过这个世界一样。现在想 来,这种想法真是太幼稚了!父母恩已报,我已无牵挂,然有其他人,仍
是牵挂我。我怎么可以自私的离开呢?再者,倘若我没有在这个世界留下 一丝痕迹,就像我从未存在过一样,难道我会甘心吗?临死之际不会感到 后悔吗?事实上, 我是在这人世活过的呀! 我是浩瀚人海中的一员, 平凡, 但不注定平庸。 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活, 懂得生存、 学会生活是一门大学问。 我发现了不足, 就有必要不断学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活出人生的精彩, 不枉在这人世走一遭。
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与校园截然不同的社会、一些令 我匪夷所思的现象。我的亲身经历,先是来南宁的第一天,挤公车被小偷 摸裤兜 ; 再是被一水果商贩告知:“我卖给你的柑果贵些, 就少搞你一点秤; 卖给你的价钱低些,就多搞你一点秤,你付钱都是一样的咧! ”还有我身 边的案例:某同学去找兼职被骗了若干钱,某同学在大街上接了一张卡片 被稀里糊涂的拉去做皮肤检测,事后被索要 200元。诸如此类的事件比比 皆是,这些以前只能从别人口中听说的事情居然发生在我身边、距离我如 此之近 ! 我感到震惊、迷惑:为什么这些健壮的人不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 己, 要选择坑蒙拐骗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利益呢?为什么他们自 私的把快乐建立在不长久的事物上呢 , 难道这样的做法真的令他们感到快 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了金钱不择手段,难道他们就没有原则吗? 这样度过他们的一生,恐怕也只能是臭名昭彰吧!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 了。说他们是行尸走肉,便也不过分了。
看到部分人追逐个人私利、投机钻营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可以揣测 他们背后必然是低俗沉沦的人生观。联想到我自己的人生观,消极悲观至 妄想虚度人生、放纵人生。我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愤懑不满,岂不是“以五
十步笑百步”的可笑之举?为之,我感到深深的惭愧,我决心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积极认真的面对生活。有位哲人说过 :“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 并非我的责任,但是怎样安排此生却是我的责任。 ”我眼中浮现出一个不 足一米高却无比光辉的男人形象——尼克?武伊契奇,在中国人们通常称 呼他为力克?胡哲。他天生没有四肢,只有一只“小鸡腿” ,但他学会了骑 马、打鼓、游戏、足球等等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的事。他从 17岁开始演 讲,向人们介绍自己不屈服于命运的经历,鼓舞人们跌倒了要学会爬起来 并开始钟爱自己。 25岁时他获得了 “杰出澳洲青年奖” 。 力克?胡哲清楚地 知道他是谁,他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 生新境界。他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令我折服,鼓舞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勇敢活出人生的精彩。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人生实 践的动力源泉。力克·胡哲在演讲时说:“你不知道你该做什么,你不知 道你的目标, 那就相信自己, 跟随自己的心去选择。 人生的遭遇难以控制, 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可以阻止的。你能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 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 ”我已经认识到我不是为我爸妈而活,我是为 自己、为他人、为我热爱的这片土地而活。为了他们的快乐,我要把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作我奋斗的目标, 努力拼搏。 或许很多人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消极混世,但我们没有理由人 云亦云、重蹈覆辙,我该做的,是先改变自己,然后改变他们。我志愿服 务人民、奉献社会,对祖国保持高度责任感,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把个人努力与人民事业结合起来,胸怀大志,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坚忍
不拔的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 本质,警惕和抵制错误人生观的侵蚀,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既然我已确定了人生目的,就得先端正人生态度,以正确的人生态度 对待处理人生实践中的机遇挑战、矛盾困难,正确的把握人生。力克·胡 哲有一句励志名言:“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 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 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首先我会认真的面 对生活,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学习和工 作中。 其次我会以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人生,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目标。然后,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 态,磨炼意志,优化性格,形成热爱生命、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还有我 要以开拓进取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坚 忍不拔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 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
有位哲人说:“人生最大价值与生命意义就是追求不断的自我发展与 成长。 ”为了实现我的价值,首先我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其次, 我会学法、 知法、守法,提高法律素质。同时我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 实践,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做到知行统一,争取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作为一个药学院的学生,目前我该做的,是认真务实地学好医 药知识,提高思想境界。在寒暑假空暇时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学
习、劳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在从事工作 后, 我会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脚踏实地、 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医药领域,有一个榜样一直鼓励我前进,她就是 2011年 9月获得美国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屠呦呦。 1930.12.30出生于浙江宁波的她, 从小对中 医兴趣浓厚,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毕业后分配到卫生部中 医研究院,此次,她埋头中医研究,开始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因为 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 数百万人的生命。 ”她被授予了拉斯克奖。她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多年 来甘于平凡潜心研究的精神激励我为了我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我的人生观大致就是这样了,我知道要达到人生目的会很艰辛,但是 我会充满希望踏实前进, 努力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最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作文七:《人生观》500字
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 宗教 家,都想找 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都没有说出它的究竟来。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 观。它从人的生物 本能 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 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 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 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 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 人欲 ,实行苦行主 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 观点 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 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 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⑤乐观主义人生观。 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 共产主义人生观 。它是无 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 界的过程 ,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 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 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 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作文八:《人生观》6200字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分别指什么? 2007年 06月 02日 星期六 上午 10:57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分别指什么?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外在世界的总的看法 和基本观点。世界观影响和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活与活动。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 世界观是带根本性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决定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具体看法和观 点,都是由他们的世界观所决定的。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 价值和道路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人生观决定一个人 的人生走向。 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不论自觉与不自觉, 总是受某种人生观的指导。 人生观体现在人生的各个方面。人生的目的, 亦即人为什么活着, 是人生观中始 终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的东西。
价值观是人们衡量不同事物价值标准的基本看法。 亦即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事 物是否具有价值及价值的大孝优劣。 世界观可以分为两大类, 而马克思主义世界 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 也 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观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 是以实践范畴为 核心的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是唯一正确的人生观, “ 为人民服务 ” 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精辟概括,也是它的核心、灵魂和基本特征。 共产党人的 价值观是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目 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观在人生 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 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 为, 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 人生观的内容包括幸福观、 苦乐观、 荣辱观、恋爱观、友谊观、生死观等。人生观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究竟为什 么活着 ?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 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 应当使自己成 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等等。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人们对于人生的 价值、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在 阶级社会里,人生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 历史上的 剥削阶级曾有过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如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实用主义的人生观、权势主义的人生观, 等等。 劳动人民和革命阶级也有自己的 人生观, 如历史上那些为人民的幸福、 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的人生观。 无产阶级 的人生观同历史上剥削阶级的种种人生观根本不同, 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一切进 步人生观的合理成份,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 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 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把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看作人生的最高目的和最大乐趣, 这是高 尚的革命的人生观,是共产主义人生观。
世界观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它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最根本的看法。 归根到底有 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就是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在阶级社会中, 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 无产 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是现代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 无产阶级要按 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 ” 。(毛泽 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选集》第五卷,第 389页) 两种世界观进行着不可调和的斗争, 这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在意
识形态领域中的集中表现。 **同志指出:“ 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 ” 。 (同上,第 384页)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用无产 阶级的世界观改造自己,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 进。
世界观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感觉到的世界,然后产生了对世界的看法、观点。 宇宙就是我们五官感觉到的样子,以感觉器官的不同 思维的不同,对宇宙的认 识也就不同。蚯蚓的世界就是泥土;蛙的世界就是水塘;兽的世界就是山林。假 如人的眼球是另外一种构造,世界则肯定是另外一种样子。假如人的感觉器官, 不只是五官,而是五十官、五百官,那么世界将比现在复杂五十倍、五百倍。把 宇宙说成是物质的或把宇宙说成是精神的,各有各的道理,无所谓对错, 但如果 说成是 “ 唯 ” 物的或 “ 唯 ” 心的,就未免太偏颇,甚至有些霸道。宗教是一种信仰, 唯物其实也成了一种信仰。对于宇宙及其一切本源的东西,我们只能知其然, 只 能认识一些规律,不能知其所以然,宇宙本源究竟是什么样子,将永远是个迷。 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是非、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 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一 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在面临抉择时的一项依据。
价值观会指引一个人去从事某些行为,例如:“ 诚信 ” 的价值观,会让领导者坦承 面对困境及对属下说明事情的真相,提升组织成员的信任度。 “ 纪律 ” 的价值观, 会让领导者依规定行事,产生组织的执行力。 “ 关怀 ” 的价值观,会让领导者关心 部属, 了解部属的困境, 让部属有同理心。 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 进而产生不同的组织文化。
“ 价值观 ” ,往往也指 “ 价值观念 ” 。在学理上,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理论、知识、 学说体系,就像物质观、时空观、历史观等一样;价值观念则是指人们关于基本 价值的立尝取向、态度等。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相当于宗教学和宗教信仰、伦理 学和个人道德之间的关系:前者主要是学者研究的话题, 后者则与每个人的人生 追求和选择都有关。 虽然这种区别在科学和法律上有严格意义, 但在生活中人们 已经习惯了把二者不加区分。
那么什么是 “ 价值观念 ” 或 “ 价值观 ” 呢? 最简要的回答是:它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 值的信念、信仰、 理想系统。 这句话概括了价值观特有的一般思想内容和思想形 式。
从内容方面看, 价值观就是关于价值的观念。 那么什么是价值?如果用非常浅显 的日常用语来说,价值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 好坏 ” 意义,包含善恶、美丑、 利弊、得失、祸福、荣辱、优劣、贵贱、有用无用、可爱可恨、妥不妥当、值不 值得、应该不应该、重要不重要、轻重缓急等统统在内,都可以用好坏来表达; 世界上凡是可以用 “ 好坏 ” 来加以叙述并含有取舍意味的对象,就是价值;凡是需 要加以 “ 好坏 ” 判断的,就属于价值问题。 “ 好坏 ” 两个字是我们应用得最多、最经
常、也最自然的, 它很能代表价值和价值观所具有的广泛性。 当人们对任何事物 说 “ 好 ” 说 “ 坏 ” 的时候, 头脑里必定要有种关于这件事 “ 好坏 ” 的某种信念、 标准和期 待,从而对于事情的好坏抱有一定的基本态度,这就是所谓 “ 价值观 ” 特有的思想 内容。因此 “ 价值观 ” 就是人的 “ 好坏观 ” ,即人们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怎样 为好、怎样为坏,以及自己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舍弃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 么等等的观念、思想、态度的总和。
从形式方面看,构成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观念、精神形式,主要是指人们头脑 中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价值观不同于知识、理论和科学系统,它主要不是 表明人们 “ 知道什么,懂得什么、会做什么 ” ,而是表明人们究竟 “ 相信什么,想要 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 ” ,是人们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的内心定位、 定向系统。一般说来, “ 知道什么 ” 还不等于 “ 就要什么 ” ,所以知识和科学永远不 能代替价值观。特别是, 越是在知识和经验达不到的地方和时候 (人类知识的发 展是无限的,而其现有的已知总是有限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就越起作用。通 过观察社会上的信仰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它的这种特殊存在和作用。
从来源和基础方面看, 任何人的价值观都不是凭空产生和改变的, 归根到底它反 映了人的社会存在,即生存方式、 生活条件和实践经历等特征。 价值观的深层基 础是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 利益和能力等具体情况, 是人的价值生活在头脑中 的反映和积淀。因此价值观总是和人的现实状况相联系,不同地位、不同条件、 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 在存在着阶级、 民族等多元化现实基础的人们之 间,价值观也是多元的。
从功能方面看, 价值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评价标准系统。 换句 话说,人们关于任何价值的信念、 信仰和理想一旦形成, 它就会成为人们心目中 用以评量事物之(价值)轻重,权衡得失弃取的 “ 天平 ” 和 “ 尺子 ” 。人们就是用这 样的天平和尺子去称量、评判一切人和事物,从而得出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总之, 价值观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 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 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价值观人人会有,处处会有;不但个人有,集 体、阶级、民族、国家和社会更要有;不但在眼前一件件具体事情上反映出来, 更在人生事业、社会发展大方向大决策上显示出来。一个国家、 一个社会的价值 观,实际上是它的思想文化、 意识形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是国家社会大系统 的 “ 软件 ” 、 “ 软件的软件 ”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价值观则是他的人生和事业中 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寄托、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所在。
人生观
人生观
life , outlook of
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 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 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受人们世界观的 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 它从人 的生物本能出发, 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 提出追求感官快 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 宗教 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 能真正解脱。 ③禁欲主义人生观。 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 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 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 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 也强调 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 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⑤ 乐观主义人生观。 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 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 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 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 界的过程 ,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 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 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 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 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 献给共产主义事业。世界观与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 ,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世 界观。世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 , 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对现实生 活的价值选择。没有科学的世界观 , 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yao chi fan 说的通俗点,人生观是咱们人生下来所行成的一种对人生的意识;世界观既 同上;价值观同上。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 人生的内容 十分丰富,人生的现象纷繁复杂。 人生观不可能反映人生的一切内容和现象, 不 可能面面居到地回答人生的一切问题。 人生观是人们站在一定的理性高度, 概括 和总结人生的各种问题,形成的对人生的主要问题的观点。所以说, 人生观是对 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
什么是人生?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 在人的 一生中, 人既要与自然打交道, 又要与社会打交道。 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 程中,人们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成功带来的满足和幸福, 也有失败带来的损失和痛苦。面对人生的种种结果,人们必然会考虑:同样都是 人生奋斗,为什么有时成功而满足,有时却失败而痛苦;同样都是人,为什么有 的人的一生是幸福的, 有的人的一生却是痛苦的。 人们的思考经过不断的集中和 深入, 于是就开始探讨:什么是人生?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 在这些人生的一般问题上,人们形成的一系列观点,就构成了人们的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 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 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矗
世界观?通俗地说, 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 法和根本观点。 一般地说, 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人都在其生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 世界观。世界观对每个人来说,不存在有和无的问题,只有系统还是零散,自觉 还是盲目, 清晰还是模糊, 坚定还是摇摆, 正确还是错误, 先进还是落后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的世界观。 构成这一世界 观大厦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 先进性 在于它吸收了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 揭示了自然、 社会和人们思维发展的一 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思想体系, 也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 具有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我们认识真理开辟了道路, 随着时代前进又引导时代前进。 这个科学的世界观一旦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 改 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 这一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
2009-10-10 19:33:32来自 : 王满囤 (口罩囤墨镜囤帽衫囤,沙尘暴
了! )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是把握人生方向、抉 择人生道路的指南。
正确的人生观是为别人服务的人生观。为别人服务的人生观是真正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的 人生观,是能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且最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人生观。
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人生,要求我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 “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的原则。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积极认真,努力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他人为社会 作贡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丰富和发展,也为我们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我 们也只有在为人类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为他人创造幸福,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地实现人
生价值。
这是正确的价值观,要是大家都把它当假话,那这就没什么意义。也正如当今的社会,拜金、享乐、自私 这些价值观充斥人心,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了假话空话。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文化教育,至少我把它当真话, 我也如是要求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放得太低。
当今中国社会中一些人的文化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比较混乱,毕竟改革开放引进来的除了菁华, 还有思想的多元化,也就导致了思想的混乱。而当今如此之快的社会节奏,又有几个人能思考什么是正确 的价值观?
作文九:《人生观》3400字
第七章 人生观
第一节 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含义、形成及特点
1.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 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 互相制约, 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 它决定了其他两方面人生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后关系中有着什 么样的生活环境和遭遇,就有什么眼感到人生观。
2. 人生观的形成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3. 人生观的特点:时代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 P191
二、人生观与世界观
(一)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
1. 世界观: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综合,其中包括了自然观、社会观和人 生观等。
2. 两者的关系:人生观和世界观紧密相联、密不可分。世界观包含人生观,决定人生观,是 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给人生观以一般观点和方法论的知道; 而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 题的体现, 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生观能积极作用于人的世界观, 对世界观的发展和 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两者的不同:世界观研究的对象是宇宙中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它要 回答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生观则要研究人的本质、 人生的价 值,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生活才有价值?对人生道 路上的矛盾持何种态度?它为人民提供关于人生的指导原则。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研究对象、 基本问题和社会作用三方面是不同的。
(二)人生观在人生中的作用
1. 人生观决定了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2. 人生观是把握人生方、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
3. 人生观对于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 的意义。
三、树立科学人生观
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 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生产的, 以公有观念 为核心的新型的价值观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人生观,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无产阶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观是有科学依据的。第一,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 基础上的; 第二, 它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它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的 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人生观,是社会主义社会阶段人生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有利于人类发展和 社会进步, 是与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的。 树立科学的人生关, 就是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 观。
第二节 人生价值
一、人生价值的含义
(一)价值、人生价值和人生价值观
1. 价值是从具有实际用途的外界物(客体)和能够满足人们(主体)需要的关系中产生,是 反映主体和客体的双边关系,由主体的需要和客体有用属性的满足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构成。 2. 人生价值: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的关系,也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主体即 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关系, 具体讲, 人生价值就是一个人在生命旅途中, 通过自己劳动创 造活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积极的属性。
3.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第一,两者主客体对象不同;第二,两者反映的关系不同; 第三,两者客体的作用不同;第四,物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客体,而人既是价值的客体,又 是价值的主体。 人生价值主要取决于个人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与献身精神, 同时社会也承认 和重视个人的需要。
4.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和观 念。它以人生活动中客体与主体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深层次的、 核心的地位,对主体的行为有着根本的导向作用。
(二)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
1. 具有创造性:人的自由自在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生价值的第一特征。
2. 具有社会性:人生价值就存在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中,并 且通过这种关系表现出来。
3. 具有崇高性:人生价值是需要和创造的统一,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它是崇高的。 二、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
(一)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 自我价值是指自我对自己本身的肯定关系,即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关系。表现形式是多方 面的,如自己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等;可通过个人的意识或社会舆论得出评论。
2. 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主要表现为个人通过劳动、 创造, 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劳动、创造和贡献是人生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志。
3.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首先, 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村的, 不可偏废, 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 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没有自我价值; 其 次, 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个人只有把自己同 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二)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
1. 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前者是实 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前提, 后者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和目的, 即生存意义和生活目的。 这 两方面是统一的。
2.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第一,贡献是享受的前提;第二,作为公民,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上,必须承担一定的权利和 义务,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第三,人生最崇高的价值,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事业做出贡献。
三、人生价值的取向和实现
(一)人生价值的取向
1. 人生价值取向是对价值目标的选择和追求。 人生价值目标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追求的 最终目的或目标, 它贯穿与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成为一个人一切思想、 行 为和方向的根本动因。
2. 价值评价,是对已经形成的人生价值观念的判断,是指人们依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个 人心理活动, 群体意识倾向和社会舆论, 对他人或自己的与人生目的相关的社会行为进行衡 量, 分析其动机和效果, 从质上判断其对社会是否有积极意义, 从量沙锅内判断其积极意义 的大小,从而表明对这一行为肯定或否定、赞扬或鄙弃的态度,并依次来引导自己的行为。 它是人们的一种能动的意识活动,是主观的,受自身的状况制约。
3. 就整个社会发展看, 价值平的客观标准是立足于整个人类立场, 以人类生存和发展为坐标, 才能对各种价值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 价值评价的原则:坚持责任与贡献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 统一。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
1. 客观条件:社会经济、政治和精神等条件;
2. 主观条件: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精神支柱;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关键
3.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进行有意识、 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实践是创造人生价值 的源泉和基本途径; 劳动是积极的、 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社会的一切财富都是通过劳动获得 的,因此,人生价值也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 。
第三节 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的形成及作用
1. 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活着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是人的理性的重要 标志 。人生目的又有具体目的和根本目的之分。
2. 人生目的是人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条 件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人的人生目的的形成都是由他所归属的集团、 阶级和他本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利益所决定的。
人生目的的形成还与人们生活的经历、知识水平、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有密切联系。 3. 人生目的的作用:人生目的的动力作用;人生目的的导向作用;人生目的的激励作用。 二、人生目的的类型
1. 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第一,权力至上论的人生目的;第二,金钱拜物教即 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第三,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实质是纵欲主义) 。三者的共同点:求 名图利,寻欢作乐,以权力作为后盾;追逐权势金钱,以供其纵情享乐。
2. 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小生产者的人生目的
3. 为人民大众求解放某幸福的人生目的
三、人生目的的选择和确立
(一)人生目的的层次
1. 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2. 先公后私即先人后己的人生目的
3. 主观为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合理利己的人生目的)——利己是核心
4. 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
(二)人生目的的确立
人生目的的确立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是分不开的。我们每个人要选择和确立的人生目 的,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 建立在同人民的命运、 国家的前途相一致的基础上, 为他人、 为社会服务的人生目的才是正 确的。
作文十:《人生观》6600字
专题 人生观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在哲学上可以把它归纳为两大类,这两大类是指(B )。
A.物质与意识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D.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2.**多次强调:“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所以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因为( B )。
A.“三观”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B.科学的“三观”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三观”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目的
D.“三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3.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C )。
A.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更重要的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
4.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责、权、利相结合,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这一制度体现了( D )。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渗透,同等重要的
B.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没有矛盾的
C.个人应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放弃追求个人利益
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
5.下面是在一次讨论会上,就什么是“价值”问题展开争论后所归纳的4种意见,试问正确的意见是 ( D )。
A.价值就是指人们是否利用了客观事物,某种东西被人利用了,某种东西就有价值,某种东西没有被人利用,某种东西就没有价值
B.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了人们的所有需要,只有满足了人们的所有需要才是有价值的
C.价值是指人们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凡能被人认识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没被人认识的事物就是没有价值的
D.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凡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有价值的,反之,是无价值的
6.有人说:你不自私,为什么月月领工资?把你的工资给别人行不行?这种说法( A )。
A.把个人利益和自私混为一谈
B.表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是透过现象抓住了本质
D.说明了自私是人类的普遍本性
7.要“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是因为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B )。
A.和“自私”方向、目的相同
B.和国家、人民利益具有一致性
C.和国家、人民利益不会发生矛盾
D.和“自私”的地位以及实现手段相同
8.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必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这是因为( A )
A.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B.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C.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预见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9.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具体标准是( C )。
A.集体主义价值观
B.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C.党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道德观念
10.集体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 A )。
A.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一切以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为根本出发点
11.“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人生观道理是( D )。
A.奉献和索取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B.奉献和索取可以由个人的主观动机来决定
C.索取是实现奉献的前提和基础
D.奉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12.决定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的条件是( C )。
A.人具有两种属性
B.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是作为个体和社会成员而存在的
D.人类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13.用金钱和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尺度的错误,在理论上的原因是(D )。
A.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混为一谈
B.把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混为一谈
C把自私与正当的个人利益混为一谈
D.把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混为一谈
14.马克思主义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上的基本观点是(D )
A.利用社会条件使个人得到发展
B.通过个人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C依靠自己,努力奋斗,顽强拼搏
D.利用社会条件使个人得到发展,通过个人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5.两位民警为抢救违规穿越铁路遇险的人而不幸牺牲,被救者却逃之天天。在这一事例中,两位民警的行为体现了( A )。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觉遵守纪律
16.反腐败斗争必须注重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的责任。人的素质高,能廉洁自律,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人的素质低,即使法律制度完善,也会有人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这里讲的人的素质主要是指( B )。
A.人的文化水平 B.人的思想道德
C.人的生活习惯 D.人的兴趣爱好
17.青年时代**,“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充满理想和追求,立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说明( C )。
A.一切个人活动都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B.领袖人物的思想和意志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C.符合社会需要和发展规律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D.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
生消极作用
18.拉法格说:“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但当初跑进人们的脑筋却不容易。当人们开始思考时,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归大家。”这段话( C )。
A.揭示了私有观念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B.表明了自私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C.肯定了自私只能是客观存在的私有制的产物,绝不是一切人的本质的属性
D.承认了私有观念并非是天生的
19.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放弃国外的优越工作和生活条件,于解放前回到祖国。解放后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被尊称为“两弹元勋”。这表现( C )。
A.只有在艰苦条件下,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贡献
B.个人对社会能否作出贡献,个人奋斗是惟一条件
C.人生价值的实现,既有社会条件,又有主观因素
D.人生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个人所处的历史时代
20.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于1996年11月4日正式启动,22名青年志愿者启程赴山西静乐县,在这个革命老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基础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医疗卫生等扶贫志愿服务。这一事实表明( C )。
A.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
B.有志青年要不断提高道德素质
C.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实践
D.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21.人们的私有观念曾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漫长过程,将来还要由有向无发展。这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 ( C )
A.人民的生活水平决定的
B.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
C.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即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D.人们的良好愿望和动机,即人们都愿意过上好的生活决定的
22.我国西北五省区在突破地域局限,创造出省区之间互补整体效益的同时,东进西出,在更大的区域内寻找市场,并引起了海外投资者对西北开发的广泛关注。西北五省区拆掉篱笆墙,共创大市场的事实说明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各省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②集体主义有利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③集体主义是协调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惟一有效方式 ④集体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矛盾的作I田 ⑤集体主义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C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23.在我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左”倾和“右”倾错误,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和阻碍。
由于19世纪建立了电磁理论,人们根据这一理论制造了发电机和电动机,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从而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①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有时可以决定社会存在的发展( A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下边这幅图表明( C )。
A.人生追求的内容都与金钱有关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金钱的占有
C.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25.**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像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一论断说明①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的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⑤科学理论对实践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26.爱因斯坦说:“我评价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有一个标准,即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 C )。
A.自我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B.实现人生价值决定于客观环境的好坏
C.不应把个人爱好、兴趣作为奋斗目标
D.考虑个人利益就不能实现自我价值
二、简答题
27.“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请根据这段论述回答:为什么坚持集体主义要反对小团体主义?
28.《人民日报》栽丈指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党同心同德,在思想上、政治上坚决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请回答:
(1)“共产主义理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系如何?
(2)我们应当怎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则,也符合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30.理想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四、论述题
31.材料一 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用**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人民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广泛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
材料二 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对此,必须加以坚决抵制和反对。
阅读上述材料,用所学知识说明:
(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广泛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
(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应如何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五、综合训练题
33.材料 我国西北五省区在突破地域局限,创造出省区之间互补整体效益的同时,东进西出,在更大的区域内寻找市场,并引起了海外投资者对西北开放的广泛关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五省区拆掉篱笆墙,共创大市场的事实证明( )。
A.集体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中的矛盾的作用
B.集体主义有利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C.集体主义是协调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惟一有效方式
D.集体主义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专题 人生观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D 5.D 6.A 7.B 8.A 9.C 10.A 11.D
12.C 13.A 14.D 15.A 16.B 17.C 18.C 19.C 20.C 21.C 22.C
23.A 24.C 25.A 26.C
二、简答题
27.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必须顾全大局。顾全大局是成就大事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而要顾全大局,必须反对小团体主义?小团体主义或称本位主义是指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它的主要表现是:脱离实际,急功近利,只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全局利益。小团体主义或本位主义的危害是:资金使用分散,建设布局分散以及科研力量分散的结果是使基本建设战线过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致生产集中率低,经济效益严重低下,使企业竞争力严重弱化。小团体主义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它的蔓延还会涣散人心,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常进行。克服小团体主义的办法,从思想道德上讲,就是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着眼“全国一盘棋”;坚决拥护中央的权威。
28.(1)“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应当树立的最高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我国现阶用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2)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必须做到:第一,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样我们才有精神支柱,才会不迷失方向;第二,牢记党的基本路线,立足现实,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第三,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到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勇于实践,自强不息。
三、辨析题
29.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指道德高尚的人通晓义,而一般的人则通晓利。评价人的道德高尚与否,把是否讲道义放在第一位作为标准是值得肯定的。但片面强调义而忽视利则是错误的。②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人的道德高尚与否,不在于要不要个人利益,而在于是否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③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指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理经营致富,这样做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④题中观点只讲义不讲利,不符合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30.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想属于社会意识,对人们的社会存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②理想有不同的层次,社会理想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核心。理想又有不同的性质,只有崇高的、科学的理想,即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合乎社会进步潮流和人民愿望的理想,
对社会发展才能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庸俗的、反科学的理想,对社会进步则起阻碍作用。
四、论述题
31.(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2)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总的要求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第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首先要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以及他人的劳动、兴趣、个性、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其次要主动关心他人;再次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第二,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每个人都要以全局
的利益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绝对不可违反这个原则。第三,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少数人由于个人主义膨胀,公然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因此,要坚持集体主义。
32.(1)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的目标,它的实现就是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3)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属于正确的意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二,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作为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第三,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五、综合训练题
33.(1)A、B、D;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我的人生观写了一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