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探讨_历史论文投稿》2000字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探讨_历史论文投稿
历史论文投稿:
关键词:论文投稿医学论文投稿论文投稿格式教学论文投稿
摘要: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助于公司在资本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中,股利政策具有积极意义。对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诸多因素作了相关论述。
股利政策是现代企业三大财务决策之一,它是企业筹资和投资活动的延续,也是筹资和投资的基础。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能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建立起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信心,从而为公司创造一个优良的融资环境,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影响股
利政策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公司的盈利能力、股票价格、融资能力等。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动因往往更加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上市公司制定适当的股利政策,达到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的目标,也有利于股东提高风险意识和投资意识,促使其进行理性投资。
一、股利政策的基本内容
股利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股利支付率政策,即确定每股实际分配盈余与可分配盈余的比例的高低;(2)股利分配政策,是指采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还是剩余股利政策,抑或是固定股利政策;(3)股利支付形式政策,常见的股利形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配股股利以及股票回购。
(一)股利支付率政策的影响因素
作为一种高风险的金融资产,股票的投资者承受着高投资风险,而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则是投资者们投资股票目的。公司发放的股利
越多,股利支付率越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大,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公司信誉,使公司股票市值上升。但是过高的股利支付率,也会使公司的留存收益减少,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
(二)股利分配政策
税后利润的留存与分配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分配过多,则公司内部留存相应减少;反之亦然。对两者比例的分配会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公司的价值,甚至公司的长远发展等等。因此,公司应权衡利弊,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比例,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股利分配政策。
二、股利支付率政策的影响因素
(一)投资机会
公司未来投资机会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股利政策的选择。当公司的投资机会很多时,该公司一方面,将盈余保留于公司内部用于投资。
另一方面,若公司缺少较好投资机会则应当将现金发放给投资者。Jensen 和Meckling认为,当公司的投资机会较多,但可支配的现金流量相对较少,则股东可容忍较低的现金股利支付率。魏刚和蒋义宏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问题,结果发现上市公司不分配现金股利,主要是因为有较好的投资项目,而不是因为流通股股东不喜欢现金股利。
一般而言,投资机会对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如下:
1.赢得投资机会的数量。企业的现金流属于股东,管理层不应保留收益,除非在同等的风险程度下其再投资收益率较股东为高。如果企业有大量的能够获利的投资机会,那么它就会降低目标支付率,如果只有很少获利投资机会则相反。
2.加速或推迟项目的可能性。加速或推迟项目的能力会帮助企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股利政策。拥有较强加速或推迟项目能力的企业,可以根据公司资金来源充足与否决定项目实行的时机,而无须使自身股利政策发生巨大的改变。
(二)筹资能力
1.赢利能力。公司的赢利能力影响其股利支付率政策的制定。从本质而言,股利政策是公司对取得的净利润,在缴纳所得税及提取各种公积金后,在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或者留在公司进行再投资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所采取的基本方针,因此,从理论上说,盈利水平是股利发放水平的最高上限。Baker于1985年通过对纽约证券交易所的318家上市公司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出这样的研究结论,即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公用事业三个行业中,公司股利政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预期的未来盈利水平。吕长江、王克敏于1999年利用Lintner信号模型研究了深沪两市1997、1998年度支付现金股利的全部316家上市公司,认为股利支付水平主要取决于公司当期的盈利水平及其未来变化。
2.新股发行成本。发行新股的交易费用和负面信号效应都是新股发行的成本。新股发行成本高则应降低股利支付率,用留存收益这样融资成本较低的内部权益融资替代发行新股的外部权益融资。
期刊杂志投稿 ://.360qikan./
作文二:《历史论文》1600字
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赵钰琛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 市场营销专业 湖南省 湘潭市 411200 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摘要:甲午一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清王朝更是江河日下,而后虽有如百日维新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但其对国家 社会的控制力不可避免的减弱。而民众随着数十年的开化,先进知识分子思想更加进步,民族资本主义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公车上书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等等这一切标志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已由被动刺激转变为主动觉醒。已由统治阶级促进转变为民众自发觉醒。
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 民族意识 公车上书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甲午之前中国的历史进程仍掌握在愚昧腐朽的统治阶级手中,人民尚未充分觉醒,仅有少数地主阶级如抵抗派,洋务派开始意识到落后,并试图带动国家民族觉醒。抵抗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仅限于启发层次。而洋务派的虽付诸实践,但甲午一战却已失败告终。甲
午之前,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被迫打开大门,但那时的人们认为西方代表着先进,屈服于他们可以算是技不如人。但是日本,在古代开始就是学习中国的,在人们的思想当中,日本就像是长久的附庸小国。而现在,就连日本都把中国打得落花流水,所以中国人名才开始意识到自身的极落后性,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才开始真正觉醒。
甲午一战影响不可谓不深,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政治方面:①.使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使中国日益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只能在夹缝中成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先后兴起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在经济方面:①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清政府只得一方面加紧搜刮人民,加重其负担,另一方面大借外债。西方国家通过给清政府附带有政治条款的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②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深入到了内地。③在华投资设厂被正式写入条约文本,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从此,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
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公车上书。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而这正标志这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更是先进知识分子的一次自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已由被动刺激转变为主动觉醒。已由统治阶级促进转变为民众自发觉醒。而后更有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这无一不是民众自觉的表现。而上种种亦更是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词典》 ---作者:陈旭麓方诗铭 魏建猷主编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时间:198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2月第2版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作者: 王顺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 2007-9
作文三:《历史论文》6100字
谈谈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周毅
(安徽省广德县 新杭中学 ahgdxhzy@126.)
摘 要:创新教学模式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阻力,主要是对推行创教学模式的 意义及必要性认识不够,对推行创新教学模式缺乏方法,因此,必须了解推行创新教学 模式的意义及必要性,掌握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 时代性 科学性及实用性 方法
引言 创新教学模式作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具有其合理性,值得我们 每个从事教学的人们去认真思考,加深对它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去不断完善。
正文
最近一两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提倡和正确引导下,在广大中小学一 线教师的不断努力下, 一股推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热潮正在兴起:从学校的层次来看, 从一开始的小学、初中再到高中;从学科的覆盖范围来看,从一开始的语文、数学、英 语再到所有的学科;从教师们对其的态度来看,从一开始的抵触、观望、怀疑到现在的 积极投入、不断摸索?,采用创新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已经蔚然成风。实践证明,创新 教学模式的开展,打破了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沉闷局面,使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学生学得开心, 老师也教的轻松, 它就像一阵清风吹进校园, 使教学 重新焕发了生机,受到了绝大部分老师尤其是学生们的欢迎。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推行 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其中年龄较大的教师,对这一次教改, 抱着观望的态度,甚至还有一些抵触情绪,影响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推行,之所以出现 这种情况,抱残守缺、思想僵化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对推行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不足, 应该也是原因之一。所谓认识不足,一方面是指对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意义即必要性认 识不足,因而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是对于如何运用操作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缺乏 经验,因而不敢积极去实验。他们害怕教改的失败,影响自己的教学声誉,因而显得裹 足不前,徘徊观望。因此,提高这部分教师对实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意义的认识以提供 动力,传授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增强他们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信心,就成为改变 他们对待这次教改的态度的关键,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供大家参考。
首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较好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本世纪以降,为了适应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培养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人才,改 变传统的的教学模式,推行素质教育,国家主导推行了新课程改革,并颁布了新课程标 准,其成为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新课程理念之 ” 新 ”, 表现在观念创新、学习方式(教 学方式)创新、和评价创新三个方面。观念创新方面,提出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 , 合作者,在与学生的 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 其中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要求改革课程 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 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即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 会学,坚持学。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 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即实现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评价创新方面, 要求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
1
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 [1]而创新课堂教学模 式,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这些要求。所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即“六步三查, 以学定教”模式,是指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五—六人一组,根据班级人数情 况而定),利用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课前自学、课前分工、课中的小展示和 大展示、小结、当堂测试这六个环节,来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具体表现为教师事 先布置“导学案”让学生先进行课外自学;上课之前,小组检查 “导学案”的落实情况; 然后进行课前分工,组内不同的同学分解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是小展示,小组派 代表展示自学的情况;然后是大展示,进一步展示难点重点问题的学习讨论结果;然后 是小结;最后是当堂训练。这样,就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 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学生分配到任务后就都能够自发地去完成,在这期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 心态,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在课堂上学生充分 发挥自己,敢说、能说、投入、专注,课堂氛围民主、宽松、和谐、竞争合作。学生全 员参与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投入更专注,使学生的展示、交流范围大大增加,学生独立 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更充分。课堂中反映出学生阳光、自信、大胆,沟通表达、合作 探究和自我学习能力都非常强。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创新教学模式无不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 念,成为实现走进新课程,建立高效课堂较好范式。
其次,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 行为规范。创新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和 布鲁纳的认知学说)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因而具有科学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 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 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 “ 情境 ” 、 “ 协作 ” 、 “ 会话 ” 和 “ 意 义建构 ” 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 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 能力。建构主义教育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习不是由教师 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 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 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为“ “ 以学生为中 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 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习者 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中心,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认可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他自身价值 的一个独立个体。教师必须同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 气氛,经常组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在人才的培养方法上,提倡以学习者为中 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 [3]而在创新教学模式中,正是以 上述两种理论的指导, 在建构主义的 “抛锚式” 教学法的基础上, 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围绕学生(设计导学案),抓住学生(小组分工,布置任务),调动学生(合作、 探究),激发学生(展示、评价)来组织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真正体现了 “以学生 为中心”教学原则。
再次,创新教学模式已经经过实践检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证明其具有较强的 实用性和有效性
2
创新教学模式,作为课程改革的一次成功实验,已被证明是比较成功的。昆桐中 学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昆桐中学是浙江省安吉县的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规 模小,设施简陋,师资结构不平衡,一度面临撤并。就是在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由 于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在全校逐步推行“六步三查,以学定教”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坚持,昆桐中学的老师们慢慢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学生们也渐渐适应 了这种教学,教学成果也渐渐显现,在全县进行的各种评比竞赛中,昆桐中学的学生脱 颖而出,取得了相当骄人的成绩,让人觉得难以置信。春华秋实,其实,这正是大力推 行创新教学模式的必然结果。现在,昆桐中学已然成为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典型,吸引了 大量外地的学校的参观学习,而我们推行的创新教学模式,也正是向其学习的结果。
所以,从上可以看出,创新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教学上一项新生事物,代表了教育 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投身于这次教学改革之 中,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节奏,掌握实行这种教学模式的方法。
那么,如何更好地展开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呢?根据自己的体会,我认为要特别 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精心设计好一份导学案,它是教学的依据和落脚点,就像剧本的质量决 定了戏剧的质量一样,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堂创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在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始时,我的课总是上的不理想, 心里感到很烦恼,后来,在经过参观学习及自己的思考后,终于发现是由于自己导学案 设计的不理想的缘故,于是,我不断学习思考 ,虚心请教,查找资料,不断积累设计 导学案的经验,现在,基本上每节课都能够设计出一份较好的导学案,这从课堂效果就 可以体现出来。
那么,如何设计好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呢?我认为,设计一份成功的导学案,应 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做到 “ 一个中心 ” 、 “ 两有 ” 和 “ 三性 ”
“一个中心” , 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两有”指教师设计 导学案时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心中有人”指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 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 充分考虑导学案怎样导,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目中有纲” 指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 层次分明。“三性”指设计的导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科学性和主导性,探索性 指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 阅资料、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科学性指导学案设计 的问题要科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 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 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主导性指 导学案的设计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主导下的 有效学习, 特别是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辅导, 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付出较大的工作量的,尤 其是在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的时候,但我们只要能够坚持,不断探索, 知难而上,努力找寻其中的规律,发挥群体的力量,就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水平,设计出 一份比较满意的导学案了。
其次,要搞好学习小组的组建及组内的分工,这是搞好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
3
创新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分组合作学习,而分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决定于所 分学习小组的构成。我认为,首先要按照 “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 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 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以每 组 5-6人为宜,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组内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 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名学 生都得到锻炼,应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主发言人表达之后,如 有遗漏,中心发言人可以补充。发言的过程,就是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成长的过 程。
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组内巧妙 ” 结对子 ” , 即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 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并给予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以更多的表现机会,以提高他们 的自信心, 加快他们进步的步伐。 对每个组的表现, 及时予以评价和指导 , 尤其注重对过 程的评价。实际上,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的表现的综合,就是本节课的表现, 由此可见小组分工的重要性了。
最后,教师应该调整并扮好自己的角色
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如果将课堂比作一幕大戏的话,毫无疑问,演员就是学生,教 师就应该是导演了。我们知道,要想成功地演好每一出戏,演员固然重要,但导演肯定 是起着决定的作用的。同样,在这种模式下,作为教学“导演“的教师,对这种课堂教 学模式的成功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导演”的教师要甘愿退居幕后,专 心致志地从事 “导演” 的角色, 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既是 “演员” (主演) 又是 “导 演 ” 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这个“导演”的角色又与真正的电影与戏剧的 导演有着区别,那就是要认识到在课堂“导演”的眼中,所有的“演员”(学生)都应 该是主演(角),对每个“演员” (学生 ) 无论其成绩好坏,水平高低,都应该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在自己心目中都是最佳的。
另外,“导演”应该大胆放手,给“演员”们以充分的表演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 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允许他们展开充分的竞争,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施展自己的 才能, “导演” 只在关键的时刻, 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但对每个 “演员” 的 “表演” , 应不忘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最后要强调的是,导演要使得“演员的表演不能离开表演 的依据,那就是体现“导演 ” 意图和宗旨的“剧本”——导学案,从而真正体现“导演” (教师)的引导者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进行创新教学模式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可能也不太成熟,也比较肤浅,
不当之处欢迎指正。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需要长期的磨合打 造,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对其效益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创新教学模式也不例外。比 如,对其中的“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展开对学生的及时评价”“怎 么处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开拓教学资源关系 ”” 在创新教学模式中如何进行电化教学” “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情感渗透”等等,都需要我们积极去认识和探讨,要认识 到任何教学模式都要与时俱进,认识到只有更好而没有最好教学模式,认识到教师要掌 握一种教学模式并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是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的,更遑论是对自 己已形成的教学理念的彻底颠覆,这肯定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但是,面对课改的时 代潮流,我们任何人都没有理由置身事外,我们只有唯一的选择,那就是勇于投身于这 场改革的洪流中。只要我们以积极地态度去对待这次改革,同时发扬奋勇向前,不断进 取,乃至壮士断腕的精神,我们就能与时代同步,就能进入教改的“新常态”,我们的 人生价值也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4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新课程改革》 [2]百度百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百度百科:《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5
作文四:《历史论文》3500字
我爱我家——寻找身边的历史 (青岛 )
徐福东渡
徐福,即 徐巿 ,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 赣榆 )人,秦著名 方士 。他博学多 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 中名望颇高。徐福是 鬼谷子 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 李斯 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 药,一去不返。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好心的名医,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 徐福村 ”, 并在村北建了一座“ 徐福庙 ”。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1] 徐福 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学辟谷、 气功、 修仙, 兼通武术。 他出山的时候, 是 秦始皇 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 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名医, 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徐福村”, 并在村北建了一座“徐福 庙”。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清人丘琼山《纲鉴合编》曾云:“始皇既平六国,凡平生志欲无不遂,唯不可 必得志者,寿耳。”一些 方士 投其所好,编织神仙之说,声称海上有仙人仙药, 吃了仙药便可长生不死。 徐福 就是这种情况下航行入海的。
公元前 219年(秦始皇 二十八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大队人马在 泰山封禅 刻石,又浩浩荡荡前往 渤海 。抵达海边,秦始皇登上 芝罘岛 ,纵情浓览。只见云 海之间,山川人物时隐时现,蔚为壮观,尤令秦始皇心驰神往。这种景象,本来 是 海市蜃楼 , 但方士为迎合秦始皇企望长生的心理, 将其说成传说中的海上仙境。 徐福乘机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 蓬莱 、 方丈 、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 以得到长生仙药。秦始皇大为高兴,随后根据徐福的要求,派重男、童女数千人 随他出海求取仙药。他本人也在此留连忘返,等候 徐福 佳音。然而,等来的只是 徐福空手而归。徐福自称见到 海神 ,海神以礼物太薄,拒绝给予仙药。对此, 秦
始皇 深信不疑,增派 童男童女 3000人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令徐福再度出 海。秦始皇则不肯离开,一直等候 3个月,不见徐福消息,才怅然而回。 其后几年中,秦始皇又派燕人 卢生 等入海寻求仙药,也是一无所获。公元前 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再次来 琅琊 。当年徐福入海寻找仙 药,已经九年过去,一直未来归报。当即派人传召徐福,徐福连年航海,耗费很 大,担心遭到重谴,奏告秦始皇:“ 蓬莱 仙山确实有仙药,出海时常遇大 蛟鱼 阻 拦,所以不能到达。请派弓箭手一同前往,见到大蛟鱼用连弩射击。” 秦始皇 下 令入海时带足渔具,自己也准备了 连弩 。海船由琅琊起程,航行数十里,经过 荣 成 山,再前行到 芝罘 时,果然见到大蛟鱼,当即连弩齐射,大蛟鱼中箭而死,沉 入海底。秦始皇认为此后当可无虞,又命 徐福 入海求仙药。这次,秦始皇再也等 不到徐福音讯了。当年秦始皇病死于 沙丘 (今河北世鹿东南),而徐福“得平原 广译,止王不来,”一去再也不回了。
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 》记载 :秦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 219年 ) ,“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 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 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 (公元前 210年 ) ,徐福再次求见秦始皇。 因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药, 花费了巨额钱财未果, 这时徐福谎称由于大鱼阻 拦所以未能成功, 于是请求配备强弩射手再次出海。 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谎言, 第二次派徐福出海。 徐福于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 百工 ”, 携带“ 五谷 子种”, 乘 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对于徐福东渡,《史记·淮南衡 山列传》也有记载 :“(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 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故里考证
徐福 , 又作 徐巿 , 徐福故里 据考证在江苏省 赣榆县金山乡 徐阜村, 根据当地地方 志, 徐阜村在明清两代均称 徐福村 , 至今还流传着徐福率 童男童女 浮海东渡之事。 另一种说法认为徐福故里为今山东省 龙口市 。
文化交流
《 史记 》中称, 徐福 为“齐人”、“ 方士 ”,燕、齐海上之方士。这些海上的方士 精通航海知识并具有丰富航海经验。 像战国时的燕国 宋毋忌 、 羡门子等高等方士, 都能亲自驾船远航。
《史记·封禅书 》说:“天下 名山 八,而三在 蛮夷 ,五在中国。”这里所说的“三在 夷蛮”的名山, 便是所谓的“ 三神山 ”。 这是战国方士们都极其向往的地方, 曾争言 之于皇帝,这当然也是皇帝所 求之不得 的好事。
徐福东渡, 在 2000多年前是空前的壮举。 但由于徐福第二次扬帆东渡一去不归, 致使这个航海事件带有神秘色彩。
秦始皇 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这位一心想传位万世的皇帝在“南登 琅邪 ”、 “留三月”的海上巡游时,接到了齐人 徐福 等 方士 的上书,说海中有“三神山”,于 是,秦始皇便“发童男女数千,入海求仙道”。秦始皇派出了一支多达三千人的庞 大船队,去探求“三神山”。
徐福首次渡海的出发地, 是在山东半岛南端的琅邪。 琅邪是当时的一个古港, 早 在春秋时, 这一带的航海家们就从这里出海, 航达朝鲜半岛, 而后顺半岛沿岸航 行,经过对马岛到达日本九洲。
徐福第二次出海的始发港, 由于尚没有找到史书详细记载而说法不一。 徐福村 人 (赣榆) 传说是农历的十月十九日, 从他的家乡赣榆下海。 另一个说法是在山东
崂山。还有一种说法是,徐福第二次出海走的仍是第一次的航线,也是在琅邪。 这是根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而得知的。因为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称, 徐福 第二次航海时,诈称仙人索取“百工之事”,遂“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如 据此推断, 徐福有可能走的仍是上次的旧航路。 不仅如此, 而且也由此我们得知 徐福二渡日本,带去了古代中国的“百工之事”,如汉字、中草药和水稻种植等许 多文化和科学技术。
徐福东渡日本,促成了一代“弥生文化”的诞生。那时,日本还没有文字,也没有 农耕。徐福给日本带去了文字、农耕和医药技术。为此,徐福自然成了日本人民 心目中的“农神”和“医神”。这是随着考古及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逐步被发现和发 掘的。近年来,在日本福冈县板付的考古遗址中,又发现了碳化米粒遗存,经碳 十四测定, 与在朝鲜半岛釜山金海地区发现的碳化米为同一类型。 说明在同一个 历史时期,日本人民开始了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种植。在同一时期,日本也开 始使用青铜器和铁制生产工具以及丝织品等, 而且开始有了文字。 所有这些, 都 与此前的日本绳纹文化没有任何传承关系。 日本学界、 考古界公认:弥生文化源 于中国北方沿海文化。这也是日本文字为什么和汉字相似的缘由。
弥生文化起源于日本绳纹文化之后, 由于最先是在日本东京弥生町发现出土而定 名。 它起自公元前二百多年, 至公元三百多年之间, 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末年及秦 汉时期。在弥生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剑、铜铎、铜铎等。铜铎以中央 日本为多,铜剑、铜铎则大多在九州。日本学界认为,加工这些器物的原料和技 术来自中国。 日本学者八木奘三郎说, 中国山东省有类似铜剑、 铜铎的器物出现; 梅原末治等学者说,“铜铎之见于日本,无疑意味着中国秦汉人的东渡”。此外, 在弥生町遗址中, 还出土了中国古钺、 古镜和秦式匕首和汉字等。 日本人喜欢葫
芦都与中国入海的 方士 有关。
日本学者村新太郎著文,盛赞中国稻米传入日本的重大意义。他说:“稻米拯救 了日本列岛饥饿的人们。 无论如何稻米要比其他一切都值得感谢。 米与牲畜、 贝 类不同,可以长久贮藏。不久,村落形成了国家。”稻米的传入,结束了日本的 渔猎生活,开始了农耕。那么,日本始终把 徐福 奉为“农神”和“医神”当在情理之 中。
近年, 据统计, 在日本的徐福遗迹有五十多处。 清代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写有“避 秦男女渡三千,海外 蓬莱 别有天。镜玺永传笠缝殿,倘疑世系出神仙”一诗,并 注有“日本传国重器三:曰剑、曰镜、曰玺,皆秦制也。”
日本新宫有徐福墓, 还有 1071字的墓碑。 新宫市内更有制作和销售“徐福天台乌 药”、“徐福寿司”、“徐福酒”等商品的。在速玉神社内,陈列着 徐福 所用过的鞍、 蹬等物。新宫 蓬莱山 内还有“徐福神龛”,被称为“徐福之宫”。每年都有“御船祭”、 “灯祭”等,都是祭祀徐福的活动。传说日本还有 500年一度的“徐福大祭”。
作文五:《历史论文》3800字
课序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期末论文 题目 :
姓 名
学 号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年 6月 1号
历史人物之晚清重臣李鸿章
摘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近代史上有一个人物不得不说,他就是李鸿章。他在历 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民族罪人,有人说他百年难遇之人才。他的功 过也难以一概而论。梁启超早就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乎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 系,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提李鸿章。”
关键字 :李鸿章 晚清重臣 不平等条约 洋务运动 外交 军事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李鸿章的生平,简单了解一下他。李鸿章(1823-1901) ,世人 多尊称李中堂,本名章桐,安徽合肥人。 1872年 , 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 大臣 。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 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 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身 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清 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1]。
李鸿章曾概括自己的一生是
少年科举,李鸿章小时候,并不用功读书。父亲骂过揍过,都是“西望长安——不见 家 (佳)”。 直到有一天他明白不努力就没有好日子,于是废寝忘食,刻苦攻读,到十八 岁,他考取了秀才。二十四岁即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 ,考上了进士。
“从来御侮之道,必战而后能守,能守而后能和”
壮年戎马,咸丰三年(1853年)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1860年, 统带淮扬水师,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 。治元年(1862年) ,自成一军,称为淮军,成 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出犯太 平军。 1863年和 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保 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被誉为“中兴名臣”。
“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
中年封疆,李鸿章后来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官封文华殿大学 士,一等肃毅伯。兵权在握,成为“坐镇北洋,遥执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 “实心实力,廉政为本,精核为用”
晚年洋务,在此期间,李鸿章从事了大量的活动,不难看出其中很多活动都是关于军 事的, 由此可以看出李鸿章强国的强烈愿望。 他希望通过自己一系列的努力来使国家富强, 免受外族侵略。李鸿章曾经发过这样一段议论:“我辈若不破群议而为之,并世而生,后 我而起者岂复有此识力?”这句话体现出了李鸿章作为一个改革者所具有的风骨了。 “凡论事,只论是非,不能顾毁誉厉害”
李鸿章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可能就是他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李鸿章作为清 政府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871年 8月 《中日修好条约》 ; 1876年 9月中英 《烟 台条约》 ; 1884年 5月中法 《会议简明条款》 ; 1885年 4月中日 《天津条约》 , 同年 6月 《中
法新约》 ; 1895年 4月中日《马关条约》 ,同年 11月中日《辽南条约》 ; 1896年 3月,中 德 《胶澳租借条约》 , 同年 6月 《中俄密约》 ; 1898年 6月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 1901年 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 [2],由此看,李鸿章似乎真的是十恶不赦,是不是李鸿章 不签这些条约,这些条约就不存在了,不会被签定了呢?李鸿章虽为重臣,代表天国进行 谈判,然而最后定夺还是由君主说了算,然而骂名是他李鸿章背负无疑了。不可否认,李 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们 对他非议是可以理解的,但义愤毕竟不能代替科学的历史分析。如果没有李鸿章,清朝可 能损失更多权力,流失更多财力。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 的外交事业,他在外交上的努力我们应该铭记。
总的来说,对于他的功绩我们铭记在心,对于他的失败我们引以为戒。当人们说李鸿 章是卖国贼的时候,我们仔细想一想, “弱国无外交” ,在当时那种请况下,李鸿章夹在封 建主义和帝国列强之间,他需要在当时的统治者和帝国列强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使统治 者满意,又要使帝国列强满意,对于一个晚清的重臣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权力所在,军务,商务消息岂能有别国操之”
提到李鸿章不能不提的就是他参与的洋务运动, 早在一八六四年, 李鸿章就指出:“中 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外国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用其人。 ” 在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呕心沥血,专办洋务:同治四年八月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设轮船招商局,同治九年十月设机器局于天津,同治十一年五月请开煤 铁矿,光绪六年七月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七年四月设开平矿务商局,光绪八年四月 设商办织布局于上海, 光绪十一年五月设武备堂于天津, 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成军, 等等。 [3]随着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李鸿章等人又逐步意识到“自强”与“求富”的连带关系。 他逐渐感到只靠“船坚炮利”,还达不到“强”的目的,“必先富而后能强”,民用企业 的出现,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是值得庆幸的。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商品的 输入和外国资本的扩张。我国的纺织、开矿等工业,直到甲午战前未被外国侵略者染指, 李鸿章是有一份功劳的。在 19世纪末期,他不但在旧的封建海军基础上提出了近代海防 理念,还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拥有舰艇 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 [4]。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得物理、化学、电学、测量、 地图绘制、机器与轮船制造及军事科学的新型技术人才。
虽然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伴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失败而宣告失败, 但洋务运动的队 总过近代史的意义却不容忽视。在中国这个充满专制和封建压力的国度中从事改革并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这不可以不说是一个创举。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 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总结:“一生秋风糊裱匠” 。 梁启超对李鸿章评 价: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 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
“水浅而舟大也”
在为官方面,李鸿章信奉:为官既要做事,又要自保。故在他任职期间,他既敢于任 事、开创新事业,又精于自保,擅长经营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权益;至于外交,可以 说是李鸿章权倾一时重要原因,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也因此留下骂名;说起 洋务运动,这可以算作是李鸿章任职期间做过的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事,因为这次运动促 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开端的催化剂。
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与洋务运动是李鸿章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事,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 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 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 , 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 如果说,李鸿章一生的主要行迹仅仅局限于对内镇压太平 天国革命和对外签订不平等条约,那么,他理所应当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问题是, 他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从事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而且他还是这 一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 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只要我们尊重历史事实,就不能不承认李鸿章 “提供了”不少“新 的东西”。因而,对这样一个表现复杂的人物,是不能轻易加以全面否定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查询相关的资料,我了解了有关李鸿章的事情,对于 李鸿章的一生,我们难以做出准确的论断,他有功有过,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客观的评 价他, 生于当时的年代是他的悲凉, 有所作为是他的能力, 纵然做了许多让后人唾弃的事, 但是这是他的无奈,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他只能选择这么做,我们不能只去批判他的过错 而对他的功绩视而不见,这是不公平,不客观的。总之,对于李鸿章毁誉参半的一生怎么 看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见解,从我的角度来看,我是敬佩他的,就用李鸿章的临终诗作 为结尾吧,算是对他的总结: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5]
参考资料:
[1] 百度网 , ://baike.baidu./view/21591.htm, 2012-05-03
[2] 百度网 , ://ku.baidu./view/aafd11126c175f0e7cd13776.html, 2011-10-02
[3] 沙健孙,马敏,张建国等著 , 《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6月第四版, 47-48页
[4] 百度网 , ://baike.baidu./view/21591.htm, 2012-05-03
[5] 百度网, ://zhidao.baidu./question/8215184.html , 2006-06-07
作文六:《历史论文。》1100字
在无尽的岁月中,一个生命的尽头,必将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一个朝代的结束,必将又是另一个朝代的开始。祝勇的这本《盛世的疼痛》就为我们演绎了中华几千年来的每个朝代,像是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样有血有肉有性格。
秦朝的性格与秦始皇极相似,自卑又自尊心异常强大,内向却充满攻击力,嗜杀成性,故此西戎的洗劫,东方各国的排挤和嘲弄。秦是一片沙瘠,多愁善感的音律和缜密深邃的思想都是多余的,只有法家的残酷和严厉,才符合秦的性格。
而汉朝的性格却又有点精神分裂,有山东武梁祠,霍去病墓石刻,雄性气质,类似屋大维对不朽的追求。然而,“又过了两年,汉武帝死在了五柞宫,终年70岁。他的世界蜷缩成一个陵丘,以后的俩千年里,被雨水冲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壑,上面长满了青草,在瑟瑟的风中讲述一个帝王曾经的光荣与梦想。”
唐朝是让每个中华人民都引以为豪的时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俾睨天下、君临万国的磅礴之势也正是这个朝代豪放、开阔、气度的体现。而安史之乱后的唐也由盛转衰,杜甫诗歌风格的转变也是此时缩影。
自宋赵匡胤开始,第一个一千年的尚武时代结束了,第二个一千年的崇文时代开始了。尽管大宋朝廷对士大夫不乏贬谪流放这些惩罚措施,但他们很少像商鞅、李斯那样被杀死,或被处以像司马迁那样的酷刑。唐代固然为职业官僚留下了一片天空,但唐代文化大师,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却被隔绝在政治系统之外。而在宋代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士大夫自然要幸福得多。随着文官体制的成熟,知识分子越来越承担起社会理性的使命,以儒家的仁义道德学说,驯服桀骜不驯的皇权,使它朝着遵天命、顺民意的方向发展。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个重文轻武的王朝更加相信退让求和所换来的温饱与安全。尽管“为人民谋幸福”这个堂皇的理由暂时掩盖了皇帝的懦弱,但这个懦弱的基因,还是被一代代生长于深宫中的皇帝们发扬光大。盟约只少部分地代表了一种息事宁人的态度,反映了一种外交上的退缩——尽管是暂时的——从华夏强势立场退到转而寻求安稳保全的姿态。这也正是宋朝那如儒生一般的性格。
明清也生活在了崇文的氛围中,却也时常失控,比如在朱元璋、朱棣父子身上,野兽本性一次次地暴露,制造出骇人听闻的残酷,却仍须以仁义道德做自己的面具,用谎言遮挡自己的耻部,把儒学挂在嘴边,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而清代皇帝自幼所受的训练就更加严酷。这一千年中的大部分皇帝都善于吟诗作画而不善于舞刀弄枪,连曾经威风八面的满洲子弟最终都不能扛枪打仗了。这是文明的进步,也是王朝的悲剧,因为这些文质彬彬的朝代始终没能摆脱凶悍民族的纠缠,被它们打得满地找牙。
漫漫长河中的一个又一个过客已经不见踪影,从今往后又将有一个又一个的顾客走来。
作文七:《历史论文》6200字
创新精神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灌南县中学 江红霞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 为重要。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 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 神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这是由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 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 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 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 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创新 精神。②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 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 手。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1
③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 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 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 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 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 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 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 情感上产生共鸣。 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 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 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 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 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
2
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 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
2、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 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古人云: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 们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实际出发,寻求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途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一代作出自 己的贡献。
附:本文所引材料
①②⑤⑦⑧《创造性教学通论》 97页、 89页、 100页、 103页 --段继杨
③⑥《我把心献给孩子》 39页、 145页 --苏霍姆林斯基
④《蔡元培教育文选》 195、 196页
⑨《学生的精神世界》 202页 --苏霍姆林斯基
3
关于高中历史课教法的研究与探索
延安中学 严钟 1、 目前考纲在能力要求方面,具体提出的要求是:
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论证能力、合理的逻辑思维组织能力、简洁通畅的文字表达能力, 这种表达既要符合题目考察目的之要求,又不能限定取决于某种教材。
根据上述这些要求,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一要设法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表达能力,二是源于教 材、高于教材。
2、具体做法:
①高一、高二应用
所谓导读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课文的方法,尽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分析归纳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这种方法共分四步。
第一步,凡讲各章、节课文,具体讲每一个目时,均一一列出子目,然后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并记 录,每一子目的内容。
第二步,只提示每一个具体目应列几个子目,让学生在限定时期内自己看书,作出笔记,然后分析、引 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修改笔记。
第三步,凡讲各目,不再提示,让学生自己看书后分析决定应列哪些子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课堂笔 记,教师与学生讨论,借以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靠拢,同时也使学生修正了各自的笔记。
第四步,每一节课各目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做好读书笔记,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讲,讲的正确即予肯定, 不正确则让另外的学生来补充,内容一旦完善便予肯定。实际上到这一阶段, 90%的学生都可做对。
各步一般一个月可熟悉,一学期可以完成试验全程。
其好处是:⑴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对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能 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限时完成) ,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⑵从长远说也有利于应试和上大学后的学习。
这一方法简言之,是变
实行此一方法, 作业宜多布置思考题。 因思考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 分析、 归纳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 ②高三年级应安排三遍教学过程。
第一遍教学应将考情、考纲要求融进各单元、章、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应了解每一 章、节知识点考试的内容和命题角度及难度。
在这一遍教学同时,挤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近 3 - 5年的高考题。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原因有三:一是高考题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较合理,重点突出,命题角度新颖,难度体现了高考的意 图,经得起推敲;二是阅读、分析它尚可了解命题的规律;三是一切能力要求分别融会在各个具体试题之中, 读、思历年高考题便可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适应高考的水平,从而提高应试能力。否则,要具体讲这些能力要 求,是很抽象和有些枯燥的。
4
③应努力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横向进行联系,促使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 提高。
具体说,历史科教学,可以、并且应该:与地理学科联系;与语文学科联系;与政治学科联系;也可以 与外语学科联系。
3、关于作业布置
在各届学生高三一年复习过程中,布置作业应把握宁精而勿滥的原则,布置 300个左右作业题为宜,详 如下表所例,供参考。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合计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选 择 50 24 24 32 30 160
填 空 24 12 12 16 16 80
材料解析 8 5 5 6 6 30
问 答 8 5 5 6 6 30
填 图 26 18 12 11 9 76
合 计 116 64 58 71 67 376
如前所述,上表中所列填图练习共计 76图。此 76幅填图全是重要历史事件的缩影,集中体现了古往今 来中外历史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试论现代历史教学模式的构建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刘敏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相对稳定的 基本结构或范型。它既不同于纯粹的教学理论,也不同于具体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看,它是实施教学的一 种教学策略,一种方法论体系。
一、 现代历史教学模式的形式
现代历史教学模式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依据历史教学特点构建的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历史教学方法论 体系。它是通过对国外现代教学模式进行同化与内化过程建立起的一种学科教学模式。
对国外教学模式的同化,就是吸收有关教学模式和理论,通过比较,将其与我国教学理论的相关内容结 合,丰富、扩大、保证原有的理论,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
心理学所说的内化,是指外部意识形态的各个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中,并成为个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的 过程。教学模式一般研究探讨的是教学过程的普遍性结构与程序,因此,一般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和原则 必须适应具体学科的特点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学科教学模式,符合该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这个过程就是
5
一个内化过程,也是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科教学模式的再创造过程。
现代历史教学模式体系,是依据历史教育的价值论和历史学科知识结构两个制约因素,选择当代教学模 式中适合历史学科教学特点的模式,融合我国历史教学实践经验,加以统合改造而成的。
在历史教育多种多样的价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智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著名的教育史家康内尔指出, 进入 20世纪以来, “历史课也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它开始被看作为智力训练的源泉”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 历史教学在思维发展上的重要促进作用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特点决定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如因果联系性、必 然性与偶然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等,无不反映着辩证思维的过程。同时,历史知识是由历史事实——历史概 念——历史原理组成的一个结构化体系。历史教学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形成万史概念,再运用概念进行 判断、推理,获得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这是一个思维训练发展的过程。对发展历史思维能力有效的 教学模式,有帮助学生主动获得概念的发现教学模式,有培养归纳推理能力的归纳思维模式,有帮助学生进 行因果推理的探究训练模式、纲要信号教学模式等。在思维力发展过程中,必要的技能是不可缺少的,尤其 迁移能力是现代学力观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先行组织者模式和范例教学模式有着很大潜力。
情感价值是历史教育另一项重要功能。 历史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内容。 历史教学既要给学生输入知识信息, 也要输入情感信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情感受体验与态度变化,才能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伦理 性观念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东西。在这方面,角色扮演模式能起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教学中的人际关系。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掌握教学模式和程序教学 模式是经国外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进行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而小组研究模式对于改进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很有 效。这些教学模式经过改造都可以适用于历史教学中。
二、 现代历史教学模式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选择和运用何种教学模式,应考虑三方面因素:
第一, 教学目标。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发展,历史教学目标从单一转向综合,就是要使学生在 [[思 想情感、智力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和谐发展。适合不同的目标必须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历史教学 模式为综合性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第二,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的选择运动也具有制约作用。如生动、具体的历史内容就适宜采用角色扮演 模式进行教学。
第三,学生特点。必须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模式,如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可以选择范例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既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素 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注意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摘自黑龙江《教育探索》 2000年第 9期
学
试论历史课的素质教育
[ 一、历史教学改革中的误区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 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也不断深入, 成绩斐然。 但由于 “应 试教育”的影响,也由于教学研究方面的局限,中学历史教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在认识和处理历史教学与能力培养关系问题时,出现了某些教育机构和教育部门在指导历史教学过程中,立 文推广某一种教学模式,从而忽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方针。如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时候, 就忽略学生的学;注重学生的学,就轻视教师的教。有的地区和学校甚至教导式地硬性规定出教师在课堂上 的讲授时间,超时便有“满堂灌” 、不注重能力培养之嫌,使许多一线教师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中都得 不到要领,无所适从。
6
二、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如何面向 21世纪,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提倡“减负” ,对学校和教师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素质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作 为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必须的, 也是很实际的。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 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中学历史学科的性质是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认识和揭示,而中学历史学习的性 质则是学生对以往的人类社会的把握、理解和认识。所以学生心中的历史如何生成,他们对历史怎样认识, 就是历史教学要解决的主要任务。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向历史传统的挑战,也是向未来的挑战。在现代教育观 念的影响下,在素质教育的指引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有必要取得以下两点共识:
1、探究问题和思维训练
没有问题,谈不上学习和研究。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 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以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比如:我们的先辈是如何挥写历史 的?现代社会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哪些被今天的社会继承下来了?哪些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把这些问题放 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充分理解,以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坐标方位,明确自我,确立独立的人格和世界观。 同时,学习历史的过程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 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有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变化的、发 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历史教师应该让学生看到发达国家 先进的科技和生产力,看到其它国家历史文化中的科学合理的东西,尊重多元化的价值,尊重各国发展的历 史,在认识别国的同时,也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好的发展自己。反之,如果囿于谋一观点和思维方式,对不 同历史,不同文化实行排斥,容易使我们的学生陷于狭隘的偏见和错误的理解。封闭式的视野既不适应现代 社会国际化的趋势,也会阻碍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2、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引导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的学。因此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地 位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它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基础,也是研究 教学规律的基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才 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 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当然,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并不是忽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 导作用。相反,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 整。法国教育家加里说:“教学法就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的方法”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 转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要科学地研究“教”与“学”的辩证运动规律。不仅要探索教师怎样教,更要探 索学生怎样学;既要研究“教法” ,更要研究“学法” ,并且把教法与学法统一,才能促使学生主动、生动、 活泼地发展,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教育发 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的确立和实施,必将提高我国全民族的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7
作文八:《历史论文》9900字
谈皇帝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以汉武帝时期皇帝制度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影响为例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绵续了二千一百多年之久的皇帝制度,与中国经济发生了长久的密切联系。要寻觅中国市场经济现代化道路,必须总结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①而要总结出重要因素,则必须揭示皇权与中国经济密切联系的丰富内容。揭示皇权对市场
经济的影响,有利于解决封建因素遗留下的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促进当今市场经济改革深化。
一、汉代皇帝制度概述(20分)
皇帝制度,本质是君主专制,即以皇帝为帝制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形成中央集权。皇帝处于权力的顶峰,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政治权威的掌握者。《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天下被当作是为帝王之莫大产业②;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是此意。在此情况下,私人的财富所有权大打折扣,经济自主支配的社会有效性在
③皇权的绝对支配下被置于最小范围,皇帝对全国的人民的土地财富具有控制、管理权,从
④根本上来讲只有皇帝的最终所有权和最高支配权才是完整的、真实的。这样的背景,直接
决定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集权化、特权化和皇权中心化,为皇权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中具有的独特性奠定基础。
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创立后在两汉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两汉大体沿用秦制,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了汉代有作为的封建君主的重大改革后,皇帝制度的影响重新渗透到了汉代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各个方面,使皇权逐渐得到巩固和加强。
(一) 通过政治改革强化中央集权
1、“公私”财政分立。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延续到西汉末期,以少府与水衡都尉为代表的皇室财政已超过了大司农掌管的国家财政,原因便是国家对地方财政的日益集权化。统治者通过“酌金夺侯”、“推恩令”、“左官律”等一系列措施,彻底打击地方诸侯势力,将其财权收归中央。又加之,为满足巨额的军事开支,统治者还实行算绪、告络等强势政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大多是以皇帝“私奉养”的名义纳入到少府之中。“初,大农莞
⑤盐铁官布多,置水衡,欲以主盐铁及杨可告绪钱,上林财物众,乃令水衡主上林。”水衡都
⑥尉成为三大财政机构之一,便是典型一例。
2、建立刺史制度。汉承秦制,汉代的监察制度从本质上说与秦朝一脉相承,但在秦朝尚处于初创阶段;而到了汉代,刺史制度则基本形成和确立,其主要标志是:出现了以专制
⑦监察宫中丞为首脑的专门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建立了固定专职的地方监察官等。刺史
主管对郡的财政监督,每郡国各一人的“部郡国从事”,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玄少为县功曹时像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渴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
⑧奸。景壮玄意,署而遗之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减罪”,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稍
迁冀州刺史时冀部属郡多封诸王,宾客放纵,类不检节,寿案察之,无所容货乃使部从事专住王国,又拔赞邮舍王宫外,动静失得,即时骑骚言上奏王罪及勒傅相,于是落国畏惧,并①
②此处参考萧国亮:《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萧国亮:《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③王相钦:《中国近代商业史稿》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④王相钦:《中国近代商业史稿》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⑤《史记》卷三《平准书》
⑥此处参考郭浩:《汉代地方财政研究》
⑦《后汉书》卷二九《那挥传附子寿》
为连节”,通过这类警示举措,增强了皇帝对地方控制的影响。
(二) 通过经济政策的实施加强皇权
1、为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统治者将国家专卖定为两汉时期的另一基本国策。汉代的官营政策,包括对盐、铁、酒、渔业的官营,实质上是由国家垄断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②盐铁官营使西汉政府扩大经营,增加巨大的财政收入来填补财政亏空,以满足统治者的财富需求。统治者提拔认为盐铁官营“以此为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
③也”的桑弘羊为大农令,并通过盐铁会议使皇帝成功地直接夺取了其他地主、商人的经营
权,反映了皇权对市场的控制。
2、加强了对货币的控制。汉初,由于民间私铸荚钱,最终推动了物价的暴涨。西汉统治者采取了较为强制的措施,包括:限制商人,“重租税以困辱之”;发布禁止私人铸钱的法令,违者判处死刑;文帝五年,由政府更铸四铢钱,统一使用。此外,贾谊首次提出国家垄断币材概念,借以安定社会秩序、增加财政收入、巩固中央政权。而历经33年后,这一政
④策在元鼎四年首次得到落实,“悉禁郡国毋铸钱,专另上林三宫铸”,树立了“法钱”地位,
反映了直到汉武帝时期时,中央集权有所强化。
(三) 思想的传播
⑤1、“重本抑末”思想在西汉的经济政策中得到了具体、完整的体现。汉朝初建时,为
提高农民劳动生产力、恢复国力,使政治局面安定以巩固皇权,西汉皇朝奉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将“重农贵粟”推行为贯彻始终的基本国策。在惠帝、吕后时,“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
⑥⑦身”,“特置孝弟力田官而尊其秩,欲以劝厉天下,令各敦行务本”;文帝时期,更是加强了重农的力度。不仅发布重农诏书,而且亲力亲为,耕种籍田,为民表率,诏曰:“夫农,
⑧天下之本,其开籍田,跃亲率更,以给宗庙粢盛。”等。一般统治者认为,农业发展保证粮
食基础是保证政权稳定的前提,因而在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一般都以推行较为开明的休养生息政策。⑨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满足君主专制要求。至西汉时,董仲舒采纳俄纬的方法,将天尊为最高权威,以君权天授保证了皇权的神圣性,明确主张君主集权:“未有去人君之权,能制其势者也。”“立义,??有天子在,诸侯不得专地,不得专封,不得,?
⑩君亲无将,将而诛。”以理论确立皇权的绝对合法化,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皇帝制度。独
尊儒术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统一,进而维护和保障政治统一,为形成皇帝一统天下的“大一统”局面奠定思想基础。同时,封建统治着还通过设立学校、推行教化、建立科举制度扩大儒家
11思想的影响。
二、某个朝代(或时期)或某位皇帝的所作所为(30分)
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巩固的时期主要在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武帝在位五十
12四年,极大提高了汉朝的国力,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其政策正是这种政
治大一统和皇权高度强化的产物。汉武帝所推行的政策,包括在农业、工商业和政府财政机①
②《后汉书》卷二九《那挥传附子寿》 此处参考黄绍筠:《中国第一部经济史——汉书食货志》1991年版,第25页。
③此处参考黄绍筠:《中国第一部经济史——汉书食货志》1991年版,第33页。
④此处参考黄绍筠:《中国第一部经济史——汉书食货志》1991年版,第40页。
⑤此处参考黄绍筠:《中国第一部经济史——汉书食货志》1991年版,第23页。
⑥《汉书》卷二《惠帝纪》
⑦《汉书》卷三《高后纪》
⑧《汉书》卷四《文帝纪》
⑨此处参考唐力行:《论封建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阜阳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⑩此处参考许家鹏:《“独尊儒术”与“霸王杂道之”——论汉代国家意识形态之确立》。
11此处参考全根先:《试论中国的皇帝制度》,《文史专论》。
12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构几个方面,重农抑商、移民屯垦、假民公田、统一货币、算络、告络、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酒榷等等经济政策的推行,为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广阔来源,并满足了其外征四夷的需要,尤其巩固了汉帝国在政治上的大一统格局,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值
①得注意的是,其经济政策中关于官营工商业的许多制度都成为后世国家经济制度的滥筋。
首先,为牢牢地掌握住权力,汉武帝实施了三次宰相制度改革。他于建元二年和六年相继免去魏其候窦婴和柏至候许昌的相职,破坏了汉初宰相久任的传统,逐渐取得了对宰相的绝对支配权力,走上了皇权专制统治道路;在第三次改革中,又将汉初郡国到丞相府上计改
②为由汉武帝亲自受计,说明他不但直接掌控了郡国长吏,并已亲自掌握全国经济。
③而为了加强帝室财政的管理,汉武帝也进行了财政职官系统的管理改革。一是把原属
少府的一些职务划归司农;二是增设水衡都尉,加强帝室财政管理。武帝于元狩四年实行铁专卖,六年又实行盐专卖,于是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专管。这样原属少府的盐铁税收便归属于司农。元鼎二年置水衡都尉,“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辩铜九官令丞,又衡官、水司空、都水、农仓,又甘
④泉、上林都水七官长丞,皆属焉。”本来打算用以分管部分大司农权益的水衡,实际成为分
⑤管少府部分权益、加强帝室财政的官府。
其次,汉武帝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直接作用于经济的措施广开财源。
1、禁绝私铸,统一货币政策:从建元元年,汉武帝下令废除实行了35年之久的四铢“半两”钱,推行三铢钱开始,到元鼎四年最终确立了五铢钱制。在这二十余年时间里,汉
⑥武帝先后实行了多达六次的货币改革,使汉王朝的货币制度稳定下来,而统治者最终垄断
了铸币权力,掌控了国家财富。
2、实行算缗、告缗,剥夺富商豪强收入:由于汉早期货币混乱,通货膨胀严重导致商业人口增多,农民减少,动摇了封建地主政权的统治基础。于是本来就以压制商人为目的的汉武帝,就把社会矛盾的集中点定在了商人身上:诸贾人和物品制造者,从事物品买卖或放债取利者,在都市、城市中囤积货物或进行贩卖活动谋取盈利者,或投有市籍(经过登记取得经营商业的权利和身份),各自就其所有货物,自行陈报折价计钱,每缗钱二千出一算,即课税一百二十钱,即税率6%;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者),从事金属(铁)冶炼的者,囤
⑦积或贩卖有关货物者,其所有物品折价计钱,每四千钱一算,即税率3%。同时,对商人、
高利贷者增收财产税。
3、实施盐铁专卖,笼天下盐铁之利于中央:各地设置主管盐﹑铁专卖的官府和官吏,在27个郡国的36个县设置了盐官,在39个郡国的48个县设置了铁官,在产铁地区设
⑧置铁官,并制定有严格的法律,任何人不得私自煮盐﹑冶铁,更不准擅自转运销卖,若有
违犯者,除处以“钛左趾”的酷刑,沦为“刑徒”或罚去戍边并剥夺其政治权利外,还要将其生产工具没收为官府所有,加强了中央对各地盐﹑铁官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全国盐
⑨铁专卖机构的形成。
4、实行均输、平准,调节物资,平抑物价:均输、平准的机构设置。元封元年,桑弘羊主掌中央财政大权后,为了把均输、平准法推向全国,并将工作的中心转向各郡物资相互①
②徐媛:《评汉武帝的经济政策》 此处参考罗义俊:《汉武帝评传》,学政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③此处参考何汝泉:《汉唐财政职官体制的三次变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④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⑤何汝泉:《汉唐财政职官体制的三次变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⑥王东京:《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研究》
⑦王东京:《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研究》
⑧此处参考《汉书·地理志》
⑨此处参考王东京:《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研究》
调剂方面,便奏请武帝批准把均输、平准工作纳人中央大农管理的建议。从此,均输、平准即成为中央大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均输方面,中央设有一个总机构,置大司农属官均输令一人,另置大司农佐官均输丞一人,均输令、丞统归大司农直接管理;另外中央派出数十人担任大农部丞,充当专使,分别主管各郡的均输工作;同时在各县地分设均输官,具体负责物资的辗转贸易业务。平准机构的设置大体亦和均输相同。同时,也将郡国贡赋各自为政的旧法改为均输官统一调度,并置平准于京师,吞吐物资,平抑物价。“开委府于京师”,大司农在京师长安创办“平准”机构,置平准令、丞各一人,主管全国平准事宜。“笼天下货物”,平准机构存储的货物包括各方郡国运来的贡物、大司农所辖属官掌握的国库物资,同时还有官办的手工制造业生产的器具和织物,另外各郡均输官所积累的商品运往京师作利润向大司农上缴时,也归平准机构管理,使平抑市场物价和利用地区间商品的价格差来获取巨
①额的商业利润相结合。
在外事方面,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的表现有:
1、开辟丝绸之路。元鼎六年,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酒泉、长液郡,加设敦煌部,号“河西四郡”;增派李广利征大宛,设置使者校尉管理西域事务,并多次向该地区移民,使这一地区得到开发,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从此,内地与西域形成了频繁的经济往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形成。②自汉武帝命张謇第二次通西域后,各国使者频繁往来“丝绸之路”上,虽有政治使命,但更多的是商业活动。西域的“商胡贩客”常年不断,而长安已是“殊方异物,四面而至”,御马厩里养着来自乌孙的名马,叫做“天极马”;来自大宛的汗血马,命名为“天马”;在长安的囿院之中,养着通过西域各地运来的珍禽异兽??同时,内地大量的丝织品、陶瓷、金属工具、冶炼技术等也传入西域,这种交往丰富了内地经济文化
③生活,促进了西域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同时也使大批珍贵物资集中于皇帝私库之中。
2、徙民实边,实行军、民屯垦:武帝凭借汉初数十年所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不仅取得了反击匈奴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而且随着大片失地的收复,新辟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亦随之成为西汉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元鼎年间,武帝曾派数万兵士驻守,不久又在“上郡、朔方、
④西河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也就是说,在今陕西北部、内蒙的黄河沿岸、宁夏
全境、兰州以北的景泰至永登,接连河西走廊一带,均设置了屯田官,且驻兵防守、屯垦,随着移民屯垦的不断扩大,转而又为巩固国家统一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密切了中原同西域以至更远地区的交流,进而使西域各地的物产不断东向移植,佛教及佛教文化也经此传人东土;另一方面又把西汉的丝织品、农业先进技术及东方文化传到西域各地,是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既加快了边境地区经济、
⑤文化的发展,又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进一步扩展了统治者的势
力范围。
通过频繁的军事活动企图增强中央势力:
汉武帝自元光六年开始大举北伐匈奴,至元狩四年共十一年间,动用兵力累计达百万之多,人力物力消耗极大,国库财力消耗殆尽。至此,西汉北部疆界才重新恢复相对稳定状态。元封六年,汉武帝以江都王刘建女出嫁乌孙昆莫。其和亲政策卓有成效,客观上起到牵制匈奴,维护地区和平的作用。同时,西汉与乌孙和亲在沟通内地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纽带作用,例如龟兹王绛宾应汉代统治者邀请游历后酷爱汉朝文化,在龟兹营
⑥建宫室,出入礼节如同西汉皇帝制度,可见当时汉朝对周边地区已经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
②此处参考王东京:《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研究》。 此处参考邱久荣:《汉武帝》1993年版,第42页。
③此处参考邱久荣:《汉武帝》1993年版,第43页。
④此处参考《汉武帝年表》。
⑤此处参考此处参考邱久荣:《汉武帝》1993年版,第42页。
在思想控制上,汉武帝除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还推崇仁义道德而蔑视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思想和政策。“古者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君子怀德,小人怀士贤士拘名,贪夫死利。”“修之庙堂,而折冲还师。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焉用费哉”“治国谨其礼,危国谨其法。”“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故治民之道,务笃其教而己。”“今商鞍之册任于内,吴起之兵用于外,行者勤于路,居者匾于室,老母号泣,怨女叹息。”“自是之后,退文任武,苦师劳众,以略无用之地。”“中国困于矫赋,边民苦于戍御。”“中
①外空虚,扁鹊何力而盐铁何福也。”汉武帝最终利用这一思想理论为其大一统的建设进行
政治服务。
三、皇帝制度的影响(共40分)
1、对当时的影响(20分)
汉武帝在汉代留下的深刻、广泛而又长久的影响,首先从皇帝制定的政策实施开始。如中国皇权体制的基本经济政策之一——盐铁专营政策。在汉武帝时期,迫于财政压力,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设盐官和铁官进行管理,官府定价收购,运输和销售;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专营禁榷政策还不断扩大,如从盐铁扩展到酒、茶、烟等②。桑弘羊评价汉武帝的经济政策说:“句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获也。故修障塞,饰烽涟,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
③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匾。故盐铁、均输,所以通财委而调缓急。汉武帝推行官营政
④策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缓解因连年对外战争而引起的国家财政危机,在当时成为新兴的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的确立服务和中央集权的专制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服务的一种
⑤意识形态,它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进步作用。坚持官营经济伦理思想,在西汉中期
是正确的。官营经济能够抑制地主豪强控制的商业的过速发展,阻止其侵犯朝廷和政府的利益。在组织国家财政收入上的短期效果也十分明显,因此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工商业官营政策,及时地筹措了大量战争费用,解决了战时的财政困难问题。但是,盐铁官营政策没有随着对外战争的减少而取消,相反,却从此成为封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但在官商政策支配下,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结合,重新培植了大量的权贵势力,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汉代历史和《盐铁论》中可以看出,“豪强和皇权既相互勾结、依赖,
⑥又相互矛盾”。在官营经济政策下,王侯、贵戚、豪强、官吏、富商之间相互勾结,利用盐
铁官营和征敛赋税等种种机会,大肆盘剥和压榨百姓,导致损公肥私和骄奢淫侈之风盛行,
⑦使贫富贵贱的对立比战争以前更加严重。
在皇帝主导下制定的政策一经实施,随后便催生出一系列维护政策落实执行的制度。制度直接参与了实际的经济运行,并构成人们经济行为方式的一个基本要素。“制度建立的基本规则支配着所有公共的和私人的行动,即从个人财产权到社会处理公共物品的方式,以及
⑧影响着收入的分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人力资源的发展”。汉武帝时期的算缗告缗制便是一
例。算缗,也就是向富贾之人、自产自销的手工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高额的财产税,其课税①
②王宝国:《的经济理论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李正图:《论皇权时代的商品经济》,《安徽史学》,1995年第7期。
③萧黎《浅论西汉的抑商政策》,《辽宁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④此处参考徐媛:《评汉武帝的经济政策》。
⑤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⑥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3页。
⑦王宝国:《的经济理论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对象是商人手头所积储的现钱,按实有数目去盘点,按贯数抽税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
①税,即把大工商业主和高利贷者从农民身上剥削来的财物收归国有以增加国家收入,是历史上大规模的抑商运动,其巩固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但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告缗是则是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为汉武帝的内外功业提供了物质保证,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汉书·食货志(下)》载,元狩六年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强大的中央集权对社会经济的干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一大特色,它既决定着这时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运动,也决定着所有制结构及其运动。由于专制主义权力(皇权)的无限制性、无制约性,它对社会经济结构、所有
②制结构的干预力量就表现得极为强大,一直保留了下来并继续影响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
程。无论皇权经济还是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乃至新中国建立后的计划经济、国有经济,其本
③质仍是中央集权。而今,集权的弊端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
2、对今天中国的影响(20分)
首先,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文化,导致了强烈的等级观念和权力崇拜的畸形心理的形成, 顽强地排斥着平等观念和契约意识。建国后长期计划经济使企业成为行政机关的附庸,契约平等观念从而失去形成和发展的土壤,等级特权观念则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改革后经济主体经济契约活动中重复出现的霸王合同、特权合同、不平等合同,以及行政机
④构的不合理干预,违约后凭借特权逃避责任等现象,在观念上皆源于此。2012年底,
上海交港局推出在本市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使用“打车软件”提供约车服务政策。地方政府强令企业禁止商业活动的同时公然推出政府软件参与市场竞争,反映了政府特权对经济市场干预的直接性和严重性,这将极大地限制市场主体自由,使市场主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最终
不利于市场主体创造性的发挥。
其次,顶端设计模式下,采用行政性的指标命令收集处理经济信息的能力显然要弱于市⑤场,不仅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反而容易造成激励制度的扭曲。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必须进一步提高市场自由度,依靠市场本身的运行机制促进市场主题的竞争。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代表之一,为提高经济效益,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过去,中央集权时代农业文明
⑥中的超经济强制性表现为专制皇权经济;而当今,中央权力机关干预社会经济的表现则是
建立国有经济。国企保留着与政府的固有组织纽带,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仍有赖政府给予保障。这使得国企成为当今中国经济中一类特殊的“政治关联”企业。凭借这种政治性纽带,
⑦国企享有着一般非国企难以企及的超经济性竞争优势,成为市场竞争中挤压经济运作资源
的巨头。要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就必须承认国有企业享有企业财产所有权,国
⑧家则享有股权,只能通过股权对国有企业行使股东的权利,从而使国企真正地成为市场竞
争主体,排除特权经济的干扰,使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最后,研究表明,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行为所体现出的行政集权和官僚政治的倾向与存
⑨在的腐败现象不无关系,而这也是历史上皇帝制度特权遗留下来的弊病。中国自古是一个
①
②王东京:《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研究》。 郭庠林,张立英:《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35页。
③此处参考萧国亮:《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66页。
④此处参考李俊源:《中国商业史教程》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⑤此处参考人大经济论坛:.://bbs.pinggu.org/thread-473815-1-1.html。
⑥此处参考萧国亮:《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⑦國企改革面臨四大阻力中国评论新闻网即时新
闻,://hk.crntt./doc/1032/9/6/5/103296521.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3296521&mdate=0721073937。
⑧王慧:《论倡导契约精神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文教资料》2011年第9期。
功能相对集中化的国家,虽然当时早已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也呈现出成熟的形态,但是仍然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公权和私权的分立,这不仅因为国家与人民之间存在贵族或地主这样的中介,而且还因为皇帝制度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糅合了公权和私权。因而在传统政治体制下,中央集权体制与官僚腐败属于典型的共生关系,官僚腐败是不可避免的①,且因中国产权状况与中央集权体制相适应,也与官僚腐败的要求相适应,各级官僚可以通过进行土地兼并、赋役加派以及在商业方面实行市场准入限制,直接或间接地获取暴利。这些暴利的获得,不但构成了官吏经济犯罪的主要内容,也为官僚之间非法的经济交往,创造了条件,
②构成了二次腐败的基础。历史传统中,行政官员历来都拥有较大的公共权力,使用不当就
③产生腐败。且在当前制度管理下,腐败的监督仍然依靠上下级监督的形式。随着经济的不
断变化发展,腐败发展为“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在日常市场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隐蔽,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的洗钱活动极大地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市场经济的正常发
④展仍需加强对腐败的打击力度,强化权力制约,通过民主消除腐败的根源。
①
②高新伟:《中国古代官僚腐败的经济学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此处参考高新伟:《中国古代官僚腐败的经济学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③李浩根:《官员的腐败心理》2005年版,第34页。
④此处参考王友群:《中国拒绝腐败》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作文九:《、历史论文》1100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货币,统一衡量度,建造万里长城的功绩不能泯灭。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的局面。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耽雄”概括了他的丰功伟绩。
秦始皇励精图治,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铜人。 然后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统一全国币制。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直达九原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我们常说秦皇修长城、建宫室,劳民伤财,然而在秦代那个时代,建筑技术不发达,要建一个如长城般的军事防线,不动用大量民力,行吗?虽然给人民带来痛苦,但却为秦朝建成了坚固的防线,抵御匈奴的入侵,也为后来的历代提供了基础,这不可以说是功吗?
而秦始皇的其他所作所为,如并天下、称皇帝、置郡县、销兵器、夷险阻、征百越、逐匈奴、车同轨、书同文、一法度等等措施,对于全国的大一统,对于中国政制的创建、中国版图的确立、中国民族的传承,是有重大意义及影响。
在这方面他可称为“千古一帝”。
可是,秦始皇的专制独裁、横征暴敛、严刑峻法,不仅使秦朝在统一中国后只历十五年即告覆亡,而且也开启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集权统治,使中国老百姓长期过着难以忍受的非人生活。这也是秦始皇的过,也是他成为暴君的一个要素。
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由于实行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纷纷指责秦始皇。李斯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他
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要求进行焚书。即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样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异常,对他不利的言论遍布天下。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由于多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无法抹去的一大污点,极大地抵消了他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
这是秦始皇作为“暴君”的一面。
由此可见,秦始皇一方面是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专制独裁的“暴君”。所以秦始皇既是“暴君”也是“千古一帝”
作文十:《历史论文》5300字
摘要:“**”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中外学者对这场运动相当关注、并逐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因、发展和最终落幕,并分析了知青运动对国家和社会、知青个人和知青子女的影响,进而对上山下乡运动进行客观的评价总结。
关键词:知青运动 发展进程 影响
一、引言
在当代中国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政治、文化事件中, 就波及范围之广、牵涉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来看, 包含诸多时代问题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可回避地成为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敏感话题。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长期实行过的一项重要国策,从50 年代中期开始,延续了整整25年时间。它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牵动着全国城镇、乡村以及边疆的方方面面。建国以来大约有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期中,全国共有2000万左右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广阔天地里的“新农民”。在劳动力就业、人口与计划生育、政治思想教育、培养接班人、垦边屯荒等等方面,知青运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也有若干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知青生活是那一代人许多人不能忘却的记忆,它折射了那个扭曲时代特有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那么这场著名的运动究竟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对社会等各方面又产生怎样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评价这场运动,这些正是本文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二、知青运动的始末
(一)知青运动产生的原因
知青运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结束于20世纪80年代,时间跨度长,并且经历新中国建国以来极为重大的历史时期,所以其原因可分阶段阐述。
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初只是一项在农村、边疆探索解决城镇剩余劳动力问题和改变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有序工作。其根本出发点是试图解决城镇就业困难问题, 在农村及边远山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路子,这“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考虑, 基本不含政治动因”。
60年代初至“**”前, 为缓解“**”失败造成的经济困难, 国家开始了政策调整。这期间上山下乡的目的逐渐由纯经济考虑, 变成多角度考虑。
当1968年12月23日**关于知青上山下乡“最新指示”发表后, 它演变为与整个“**”错误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群众性政治运动,“**” 的严重混乱, 使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967年的中苏边境剑拔弩张的态势使上山下乡的政治意义被夸大到将推进世界革命的地步;对当时教育制度不满和对**的个人崇拜, 使上山下乡成为实现“消灭三大差别“理想社会的重要步骤等等。由此可见“**期间”知青运动的政治意味更加浓重。
(二)知青运动发展的进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下乡的人数不多,涉及面颇小,总的说来知青运动仍然是呈良性向前发展的态势。然而,此后于1958 年出现的“**”运动,成千上万的劳动力从农村涌向了城市,“上山下乡”的呼声被进城的洪流所湮没。
1966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标志着长达十年的“**”的开始。广大知青响应**“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开始了上山下乡运动。 在1966年到 1976年间,大约有1700万人从城市迁移到了农村,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
1968、1969年是上山下乡运动的“黄金时代”,是上山下乡运动的第一个高潮。1968年,全国上山下乡的城镇知青即达199.68万人。1970一1972年,上山下乡运动出现大滑坡,下乡人数分别是1969年的39.8%、28%和25.1%。造成运动大滑坡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形势的变化,主要是70年代初经济过热,造成盲目招工,使下乡知青逐年减少。再一个是由于知青生活困难,受迫害现象比较严重,非正常死伤较多等。
1978一1981年,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急剧衰落和结束阶段。一方面是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又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治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知青大规模“返城风”等因素的影响,国家调整政策,逐步缩小上山下乡的规模并最终结束了上山下乡运动。
(三)知青运动的落幕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是和“**”的结束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很多当过知青的过来人,谈起那段岁月,也自然而然地说: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千百万知识青年的大返城,城市知识青年中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便也就跟着结束了。笼统地讲,没有“**”的结束,也不会有上山下乡的结束。
然而细究起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是“**”画上句号好几年以后的事情。到1976年底,滞留在农村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还有809万人,而其中的188万人,正是翻天覆地的1976年中新去下乡的。而在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政治报告中,还专门提到:**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必须贯彻执行。可见,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一段时间内,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并未真正出现落幕。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落幕出现一点迹象,是在不同寻常的1978年。那些已经下乡八年、十年的知识青年们,失去了忍耐心,他们把多年积聚下来的怨气,化成了对上山下乡不满的言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已意识到了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7月3日,**在同国务院知青办主任许世平谈话时指出:上山下乡这条路走不通了,要逐步减少,以至做到不下乡。
1980年,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指示,对当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不再组织和动员上山下乡。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劳动总局和国务院知青办合署办公,具体为国务院知青办、农副业办公室和劳动司就业处合并,成立就业司,把知青工作的遗留问题和善后事宜统管起来。国务院知青办的牌子对外保留。各省市及各级知青办也随即撤并。
至此,曾经轰轰烈烈10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前后27年之久的知青问题,终于宣告了它的收场。
三、知青运动的影响
(一)知青运动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1.消极影响
在“再教育”的“左”的指导思想下,不切实际地一味强调城市青年去艰苦的环境下扎根,加剧了“**”造成的教育中断,产生我国“人才深谷”的现象。**十年,一度造成中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断层,使大批知青在青春年华期失去了在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使许多有志青年更高的理想化为乌有,在客观上造成人才生长的断层。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加重了国家、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负担,给人们带来无法言尽的心理重负和精神耗损。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为安置下乡知青,财政支出巨大。据悉,浙江慈溪某县于1969年至1981年的13年时间里,为下乡知青直接列支安置经费2477374元,其中建房费1571804元,农具费364196元,生活费1028557元,业务费67368元,其他费45449元;1979至1982年的4年时间里,直接支出知青扶持资金2103104元,这还不包括其他间接费用。
2.积极影响
知青运动对下对放当地的影响是显著的,我国的广大农村落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还依然是一个紧迫的任务,农业科技的推广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不能不看到,正是由于广大知识青年的无私奉献、上山下乡,给广大的农民和广阔的农村,带去了急需的科技知识,带去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信息??开阔了农民的眼界,促进了农村的生活起居文化。
知青运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更加显著,**后期,知青逐步返城,他们中间,大部分人成为国有、集体企业的普通员工;一部分人经过学习深造,步入机关、事业单位;一部分人逐步走上中央、地方、企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岗位。
大批下乡插队到祖国海岛边疆的知识青年,他们曾与千百万复转军人一道,流汗流血,“屯垦戍边”,为捍卫祖国的边疆稳定和领土主权,构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
(二)知青运动对个人的影响
1.工资收入方面
由于下乡知青的个体差异较大,下乡经历对个体的影响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别。 一部分家庭能力较好个体能力较高的个体,受益与下乡期间的磨炼以及返城后的优惠政策,获得较高的收入 而另一部分家庭能力一般,身体素质和个人能力也不强的个体,由于在下乡期间所
产生的疾病以及知识和技能的短缺,使其在返城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较为艰苦,特别是女性。
2.个人身心方面
知青自身的思想、感情、表现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知青在艰苦甚至及其恶劣的环境中经受到了意志和体力磨练,锻炼了自己承受磨难的坚强意志。在与勤劳朴实的农民、农工的融合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善良、真诚、勤劳与爱心,深切体会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从而经受了坚守自己的信念的考验,接受了灵魂的洗礼,造就了知青精神。知青的特殊的经历( 如下乡、返城、城市中的再定位等) , 使得他们在乡下的时候就能超越于纯粹生活上的艰辛, 而具有了另外一种“苦闷”, 如他们的精神苦难等等。一方面是知青对革命的失望, 另一方面, 知青的失望源于乡村贫瘠的生活现实。他们苦于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苦于浓浓的乡愁。
(三)知青运动对知青子女的影响
派遣理论认为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种无条件的忠诚和孝顺关系 。父母很自然地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使命交给子女去完成,于是受到委托派遣的一个子女得到许可,受到鼓励带着一项使命离开父母的圈子到外部世界去,但这种出走经常是受到父母严格控制的,而且其宗旨主要是为了完成对于父母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些任务 这些任务往往是父母尚未实现的追求或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实现这些追求满足这些需要的任务,现在由父母交给了子女。 由于那些在其青年期发展过程中未能将理想、自我真实自我及现实自我有效地整合,在其过渡到成年期后虽然以向现实环境妥协为代价,平衡了理想我和真实我之间的矛盾,但大部分的知青直到中年仍未满足理想我的发展要求。按照派遣理论他们很可能会把未完成的理想寄托到下一代的身上,派遣 子女去完成自身未完成的理想我的状态。
父母让子女代自己完成自身无法完成的理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父母对于子女的过高期待,而这种期待又会驱使父母对孩子的天赋资源储备等提出过分的要求,这些要求甚至超出了与孩子年龄相符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这就会使孩子不堪重负。过高期待会造成子女心理压力大、自卑、自责、紧张焦虑情绪、逆反心理、学习动力不足等不良结果;如果父母双方都试图以各自的意愿对子女进行“派遣”,又会造成子女感到无所适从,无法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子女的消极情绪,使之学习的热情大大降低, 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成为问题少年。
四、评价及结论
(一)消极评价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就社会发展趋势而论,它也违背了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人口的逆向流动,其实质是对工业文明的反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在生理、心理、思想和生活上给知青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长远的困难,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给人们带来无法尽言的心理重负和精神耗损:它的后患极大,至今尚未消尽等等。
(二)积极评价
尽管知青运动存在种种弊端, 很多人对其口诛笔伐, 态度激烈, 但是客观地说, 在当时历史环境下, 也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发展农业生产,支撑国民经济,控制社会动乱,缓解政治危机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显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西方学者在谈及中国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时倾向于认为, 在第三世界国家面临城市失业人口剧增、农村贫困长期得不到解决, 并且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盲目流动造成种种危机的情况下, 中国这一试验和它一度取得的成效是具有世界意义的。
知青产生于特定时代,知青运动早已成为历史,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之后, 大浪淘沙, 泥沙俱下, 总有一些人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 这也是规律。一位哲学家认为, 知青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无疑付出了巨大代价, 但一个群体的磨难本身就是创造未来的最大启动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曙. 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J].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1年5月.
[2]崔禄春.论“**”之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J] 1北京党史, 1999年第3期.
[3]顾洪章.《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 M],中国检查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15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9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4.
[5]叶辛.《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社会科学.2007第7期.
[6]刘文杰. 知青运动性质与动机的历史考察[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7]柳建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原因初探[J].中国青年研究,1991年第4期.
[8]邱新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J]. 当代中国研究,2003年第4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探讨_历史论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