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两位可敬的老人》1900字
在欧洲逗留的日子里,不仅让我为她的艺术魅力而惊叹,那些精美绝伦的雕塑作品,那些色彩绚丽的绘画作品,那些气势恢宏的建筑物,无一不堪称世之瑰宝。同时,她的自然风光也让我迷恋,那高低起伏,呈现优美地平线的广袤平原上,满眼的绿色叫人心醉;那一条条闻名遐迩的河流,虽然我心仪久矣,此次终得相见,让我领略到塞纳河两岸的迷人风光,莱茵河的清澈悠扬,阿姆斯特丹运河畔的万种风情,多瑙河水竟如此激越奔放;还有那一路与我们为伴的阿尔卑斯山脉,蜿蜒漫长,无论是近处群峰的葱葱绿色,还是远处雪峰的银装素裹,都让我心旷神怡,思绪激荡。
然而,我在欧洲的收获远不止这些。这短暂的几日,让我对创造欧洲古老文明、灿烂文化的先贤们,对再造欧洲今天繁荣富强、和谐安康的人们,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当中,有两位老人不经意间闯入了我的视野,在我脑海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记。
提到法国的凯旋门,它的知名度无疑是极高的。而提到法国的无名战士墓,或许知道的人就不如凯旋门那么多了,尽管它就在凯旋门的下面。当然,如果是到过凯旋门的人,知道这一点也就很自然了。为了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将士的家属有一个寄托哀思的所在,法国政府下令建起了无名战士墓。与地面相平的墓,四周设有短柱,柱子之间拴有铁链,如此形成一个象征性的墓地保护圈。紧靠着铁链下方,是一圈用紫铜条嵌成的墓地边界。墓地上燃烧着一支小小的火炬,火炬下面刻着一行字:一个1914年至1918年为祖国捐躯的法国战士安睡在这里……
我来到无名战士墓参观时,正有一位老人在墓地上劳作着,他身子几乎是趴在墓地上,双膝跪着,双手支撑着身子前移,在慢慢移动的过程中,手中的抹布不停地在紫铜条上擦拭,动作极仔细,极认真。尽管他身后有一群同胞在观看,但他似乎旁若无人,专心致志地重复着自己的动作,确认紫铜条上灰尘除净了,才将身子前移。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啊,因为他始终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我没能看清他的脸部轮廓,但他那一头银白短发,让我感到一种军人的干练。他穿着一身长长的深蓝色工作服,双手戴有长筒胶手套,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做这种事情有时日了,动作干练而细致,让人看得出他对这片墓地的呵护。我猜想,他很可能是一名老军人,来这儿承担这样的劳动纯属自愿,用一个较为时髦的称呼叫志愿者。既然是志愿者,自然也就没有报酬,恐怕自己还得花钱添置些从事此项劳动所必需的物件。这位老人所做的一切,无疑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将士最好的纪念。
我碰到另外一位老人的地点不是在法国巴黎,而是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坦率讲,阿姆斯特丹原先在我的印象里是个风花雪月、风情万种,街头飘浮着脂粉气的地方。然而,上帝让我碰到的这位老人,改变了我对这座城市的看法。那日,我和同伴们从一家水晶加工厂出来,步行于街头,在过一座小桥时,桥边摆小摊儿的老人见到我们便热情地用中文和我们打招呼:“你好,你好。”显然,他知道我们来自何方。既是礼仪之邦来的,我们礼貌地回应也是应该的。就在我们几个同伴友好地和那位老人打招呼的当儿,老人竟然从摊位上走下来,一边反复说着“上帝保佑你”,一边从他的摊位上拿起一本本小册子分给我们。我一看,一本叫《一封给你的信》,一本便是《圣经》节选———《马太福音》。同行者中有人被眼前这位老人把情绪调动起来了,主动提出和他合影留念,老人开心得像个小孩子似的,满脸笑意,张开双臂把我们几个都揽到跟前来了。“别动,照了。”这回是旁人当摄影师,我和老人站在了一起。
临离开时,我才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位热情纯朴、善良友好的老人。但见他头戴一顶米色布帽,身着浅蓝色衬衣,让人一见便忘不掉的是他那满脸金黄金黄的络腮胡子,留得挺长的,只是从帽沿边露出的两鬓已经花白。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他每天的日子过得很快活,很开心。看起来,他为能向来自遥远东方的游客推荐出如此多的关于基督教教义的小册子而感到满意。他似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两个国度,两种环境,两个不同的老人。法国巴黎无名战士墓上从事义工的老人,他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现实世界之中,他所奉献出来的是自己的劳作,这无疑值得人尊敬;而荷兰阿姆斯特丹小桥边摆地摊的老人,他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虚拟的神的世界之中,他不放弃向从他面前经过的每一个人推荐《圣经》、宣扬教义的机会,他所奉献出来的是自己的诚心,在我看来,这同样值得人尊敬。毕竟,他所推崇的基督教是劝人积善成德,弃恶行善的。尽管两位老人的精神寄托不一样,可谓是一实一虚,但他俩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用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无论是在现实的环境,还是在虚拟的世界,他们的态度是相同的,用心投入,义无反顾。我想,任何人做任何事,只要能达到这一点,就一定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文二:《五年级作文:最爱的那两位老人》600字
五年级作文:最爱的那两位老人
“噔噔噔”听,是爸爸回来了吧。好不容易放个周末,他让我在家好好学习,该复习的复习该预习的预习。一进门,看到我坐在课桌前微微一笑“不错,休息会吧。”
我走出房间来和爸爸唠嗑还没聊几句,他说“给你爷爷奶奶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吧。”是啊,好长时间没听见他们的声音了,也不知他们最近过的怎么样。
电话通了,没有响很久就听见一个很慈祥的声音。
“喂-----喂.....媛媛吗,你放心我和爷爷都挺好的,不用担心我们。你在家要听话没别惹爸爸妈妈生气,过几天可能会变天,记得加衣服......”
听到这些,我心里感觉酸酸的,每天只顾得自己可是一直为我担心的爷爷奶奶呢,我的喉咙好像被什么东西挡住了一样,说不出话来。
记得每次回家的时候,爸爸都会让我提前打电话告诉爷爷一声,而爷爷第一句话就是问我回去吗,通常总是不而理由是因为学习太忙。仔细想想,脑海中那两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脸上的皱纹带着慈祥和沧桑的感觉。虽然我从小见到他们的时候很少,但是不得不承认我真的很想念他们,真的。
奶奶最喜欢说没事别担心,我和你爷爷挺好的;爷爷说的最多
的是好好学习,别让爷爷失望;而我总是恩恩。仅仅就这几个字。
他们老了,她们不像年轻时那样有活力了,他们每天坐在家里担心着我,担心着爸爸,她们把期望全抱在我身上了。
我很喜欢这句话:淹没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沟里。所以,我会努力的。不让这两位爱我的老人失望,也为了自己,我会努力的。
我最爱的那两位老人,你们拭目以待吧。
作文三:《写:两位为爱付出的老人》1600字
中秋的第二天,我们一家人在“外婆”(岳母)
家吃完中午饭,老人返送的东西快要装满车子的后背箱,还在使劲往里塞。我们姊妹七个、她对老大家就如此偏心,在场的姊妹都有些“眼红”了,我待她返回去拿东西时,叫儿子开车就跑。
离开了外婆家,一家人爬上雨后湿滑的山坡,来到我母亲的墓前,三个孙子,孙婿争先恐后打扫墓前卫生,一家人边做边与老人开着玩笑,象似她还活着一样。墓的旁边随时备有一把扫帚,家里人谁经过这个地段,就主动上来为老人服务,走得最勤的要数小孙子,只要他每次来家乡,这是必做的一件事。记得祖母临终前,他在省城的学校接到电话,背着书包直奔长途车站,他是所有孙子的唯一代表,在现场为祖母送终的孙辈(在祖母的弥留之际,所以子孙都先后来看望过,只因路途太远,一时赶不到)。
离开家乡,在返程的路上,我想起了上述两位老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真有不少的长处值得我们晚辈借鉴。
两位老人都生在旧社会,没有文化。
两位老人都很慈善,是典型的“宁愿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宁愿送别人的东西,也从不占别人的便利,各自在亲戚及乡里的都是有口皆碑的。
常言道:“儿女亲家各顾各”。其实,这话有些偏面,这一对亲家却不是这样。小两口有点争吵,婆婆总是说儿子的不对;岳母总是说姑娘的不对。自从开亲后,两亲家相敬如宾,亲如姊妹。几十年从未红过脸,从未说个一句生气的话。
母亲病危送家乡达半年之久才离去,我顶多是半月回去一次,岳母总是长期与我爱人,还有我两个嫂子,我姐经常在一起守候老人家。
家乡的山水,家乡的纯天然空气,家乡的绿色蔬菜,家乡的纯朴、善良、厚道的人间真情,挽留我母亲长活了半年之久,真的是非常感激!
在返程车上谈到祖母,小儿子总是滔滔不绝:“奶是我们家最没有文化,又最懂得教育的人”。
我说:“你说这话不怕得最某些人吗”?
他说:“我没说父母不会教育,只是你们没有奶那种以情动人,以例服人的耐心。她不骂你,更不打你,总是让你吃好,逗你高兴后,才慢慢劝说你,那种情感的围攻,使得你只好乖乖说实话”。
“奶给我说‘跟好人、学好人,跟乌师、跳家神’。这话使我如梦初醒,老实说,是奶的嘴巴,爸爸的行动联合改变了我”。
儿子的说法有点夸张,但确是事实。我们姊妹四人,没有一个不尊重母亲,她是一个认理走遍天下的人,你生气时,她冷静地笑着听你说;当你气发完了,开始冷静后,她才心平气和,比方比喻地和你闲聊,最后让你自己的在醒悟中意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
她不是一个一碗水端平的人,她说“富的人不帮穷的人、不会长富;穷的人会帮富的人,不会久穷”。我们姊妹谁家有点困难,她是第一个号召行动的人。她多少有点“备用金”,关键时侯,总是慷慨解囊;有的时侯,弟兄也在保障她的备用金不透支。她给了谁,弟兄姊妹从来不过问,目的是只要老人高兴。
在墓前看到几个孙子的真情留露,那种深情的呼唤,不舍的告别,再一次证明,生他们的是母亲,养他们的是祖母加母亲,三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最不称职的就是某人。
文章写到这里,才真正感悟到,我们的下一代没有学坏,而且还能自食其力,这和祖母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孙子对祖母的感情不亚于父母,这也是祖母身心付出的回报。
外婆的不同之处是对别人太好,对自己太差;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从不顾及别人的想法。
五个姑娘,两个儿子,她只认为外公的钱才是他该要的,儿女的钱他一个也不要,谁给了她的钱,她就设法给你还回来。没有办法,大家只好变着花样给她买生活用品,买药物。但谁家给他买的多,他就要多给谁家回馈。每次回去,都为这事感到头痛。
任何一家有事,她总会倾其所有,她会比别人还急。
她老来发胖,手脚很不方便,自己硬要在楼顶养鸡,在地里种绿色蔬菜,只要有车进贵阳,他不是带鸡,带蔬菜,就是买肉带来。冰箱里常年装的都是家乡的绿色食品。
这次回去,几姊妹商量,统一意见:几姊妹从此不再接受老人的赠品,有人来贵阳时也不要告知她,只有阻断了销路,她才不去生产。
这次她过生日,大家提出在酒店包席,她不同意,非要自己做。想做事的人、她不准做,该去做事的人、却不去做。一个生日过得腰都直不起来,这是何苦呢?看到真心疼、、、
七十多岁的人了,的确也应该好好休息了,但就不知怎样才能让她闲得下来?
作文四:《两位老人的牵挂.doc》1400字
两位老人的牵挂
红霞山好比一堵入云的高墙,花园堂村原来的先锋生产队就是挂在墙上的高背椅子。几所小居散落在这椅背的最上方。其中尤为八十岁的老人李冬富长年乐滋滋地耕种这沟勾洼洼的山地里。与他相距200米隔沟相望的一间小屋,是属注荫队的一位中年病人傅章林的住处。注荫队位于山脚下,有如掉落在高背椅底下的一片土地,与先锋队虽说相邻,却是一个山上,一个山下,相距800米山路,相互只能在朦胧中遥望。往上只能隐约地看见一条弯弯折折的崎岖小路悬挂在山壁上,令上山的人望而生畏。所以很少有人上下往来。注荫队唯有傅章林这位精神病人住在这小路尽头的树林深处。
傅章林很小就失去了父母,留下他一条苦命。小傅在外流浪十多年,68年回来,两间破房也倒了,靠在队里做点工得以生存。土地承包到户,他神志开始不清,只能在堂兄家挂名安顿,就这样又送走了两年糊涂日子。更不幸的是堂兄去世,堂嫂出门,傅章林成了无窝之鸟,很快变成一只可怜的瘦猴,在村里村外,山上山下到处乱窜乱转,地里的花生、红薯什么的都被当做粮食被糟蹋,附近室内外的东西也不能放心,村民忧怨在心。虽然政府送来了一份慰问金,队上给他搭了一件小屋,但就是没有谁敢接受照料他。
正在这难字当头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为什么几个月都不见“祸害”了,难道是出了什么意外,这成了当地的一个谜。
对于这个谜,李冬富和傅连希这两位老人最清楚。
1
傅连希曾任注荫队队长,老党员,见傅章林又病又瘦,无依无靠,连塘里捞上岸的死鱼都能拿上来生吃,实在可怜,痛在心里;又为群众安全,为病人安置,心里牵挂,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想:莫说一个共产党员或一个队长,就是一个普通邻居也放心不下。
李冬富,先锋队一位山民,一贯勤劳,待人善良忠厚,乐于助人,深得村民赞誉。曾在队上当过保管员、出纳、会计等,深受信任。现在还耕作四亩田地和大片山林,收入不少,和儿孙们住在一起,日子过得满心宽悦。
傅连希去试探李老的心意,李老对傅章林深表同情,对安置傅章林一事积极支持,一口接受了傅连希的重托,答应满足注荫队的要求,乐意担当照料傅章林生活的责任。从那天起,傅章林每天能按时吃上送去的热饭热菜,再不烦躁不安。每天他除了在门外转转,就在自己的小屋内休息。周围群众放心了,都为这两位老人叫好。
五年如一日,傅连希虽不再任队长了,也不得报酬,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每年挨家挨户为傅章林收集五保户谷送至山上李冬富家。平日还不忘和李老聊聊傅章林的近况,并不时前去看望傅章林。2006年冬天,天寒地冻,傅连希前去看望傅章林,并从家里拿了棉被送去给他盖。有一年下大雨,雨水漏在傅章林床上,地面一片水汪汪的。他想,这样的环境能睡人吗,于是回到家,担了些瓦片,送上山,把屋顶修补好。
在过去的五年里的每一天,李老心里总牢记着“按时”二字。不管天寒天暑,刮风下雨,是闲是忙,总是按时做好饭菜绕过山沟先送
2
到傅章林手里,等他吃完饭,自己再回家吃饭。冬天饭菜凉得快,夏天蚊子扰的很,他总是能把热喷喷,可口的饭菜按时送到。李老儿孙满堂,亲戚多,邀他外出走访的人也多。可是他自从答应照顾傅章林那天起,他就全年365天,天天不出远门。李老勤劳,作田种土,养牛养鱼,多重家务,整天忙碌,可只要一到吃饭时间,他就丢下手边的话,先去给傅章林送饭。他说:“答应了,就要去做好。”
在高红霞山区,苍茫雾林之中,人民每天最早见到东方的太阳,迎来红色的阳光,最晚送走飘荡在山顶的彩霞。人们在赞赏山上山下四季盛开的无数山花,尤其是其中那相互映照的最鲜艳最引人注目的两朵~
花园红歌会 石正山 供稿
3
作文五:《两位黄埔老人的世纪人生》3700字
2012年11月,我从台湾购回一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六期第十五总队同学录》,这是抗战时期黄埔七分校的珍贵文献资料。这本同学录是一个64开精装小册子,历经沧桑,已非常陈旧。其中收录了全部1583名毕业同学的姓名、籍贯、通讯地址等,并且每个人都有照片,这是非常难得的。需知抗战时期的其他分校,可不是都有条件能做到这一点。我曾整理了武汉分校第七期同学录的资料,一经发布于博客上,找我寻求长辈资料的黄埔后人络绎不绝,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此项工作的意义。于是我马上着手整理这本十六期十五总队的同学录,不想很快就收到了令人振奋的回应,该总队毕业生江元涛、费学华两位老人仍然健在,现居于安徽全椒县。可喜的是二老均已年过九旬,身体健康,记忆也清晰。
与我联系的,是江老之侄江树人先生和外孙王毅先生,我们筹划尽快对二位老人进行一次采访,但我因家事无法亲临,后通过江先生的联系,由当地电视台安排,对二老进行了专访。整整两小时的视频素材,二老对往事娓娓道来,我静心聆听,心潮澎湃,乃决心将其整理成文,供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一、投笔从戎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距当时的首都南京不到50公里的路程,据江元涛老人回忆,他从小就有当兵的志向,想见识外面的世界,想结识更多的人。1937年抗战军兴,许多热血青年毅然投笔从戎,报效国家,时年不到20岁的江元涛也是其中之一。9月间,适逢黄埔军校招考第十四期学生,江老即赴南京参加初试,经过严格的文化知识考核,他顺利通过了初试。其后不久南京即沦陷,各政府、军事机关相继内迁,通知他们复试的地点在武汉,由于种种原因,江老未能成行,失去了成为本校十四期生的机会。
1937年底,全椒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乡间土匪的活动亦很猖獗,此时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何,二老没有过多提及,想来也是一段艰难岁月。就这样蛰伏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1939年又有了军校招考的消息,由立煌县(今金寨县)政府代七分校招生。周边县城的爱国青年踊跃响应,纷纷赶赴立煌县应考。此时的费学华19岁,爱国的热忱和世事的艰辛,也促使他加入到投考军校的洪流之中。其后不久江元涛亦到达立煌,二人在全椒中学上学时即已相识,此时又重逢在从军报国的旅途之中。
军校在立煌县招生的负责人,据江老回忆是黄埔一期的李国干,李有复兴社背景,时任安徽国民军训处少将处长。此时正当国家用人之际,无论是立煌县的初试还是之后西安的复试,学生的录取比十四期在南京招生时宽松了许多,在立煌县被录取的学生有300多人,由校方发给名条和川资(每日3角)之后,便由负责招生的军官带领,徒步行军至洛阳,然后乘火车至西安。这一段路程,他们走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二、黄埔岁月
江、费二人在西安顺利通过了军校的复试,等待着军校生活的开始。
1939年10月16日,黄埔十六期十五总队举行开学典礼,当日即开始入伍生教育,总队长由黄埔三期的刘宗宽少将兼任。十五总队的驻地位于西安城南的曲江池一带,如今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风景优美,但在那时民生凋敝,学校设施简陋,学生于训练之余,还要轮流担负校舍修缮之责。
江元涛被编在第一大队第三队,费学华被编在第二大队第五队,所谓队,即相当于连,人数130左右。每一队的驻地不同,队长也是性格各异,比如江元涛所在队的队长,对学生的要求便甚是严格,连平时周末的假期都给取消了。
战时前线部队的基层干部伤亡很大,急需用人,原本规定三年的军校教育,普遍被压缩。十六期十五总队的学制是一年半,前半年是入伍生教育,结训后发给“军校学生”领章,开始接受其后一年的军官养成教育。关于这一段岁月,二位老人是各有看法。费老轻描淡写,一句“平平淡淡”,便把这一年半的生活给概括了,在他的记忆里,仿佛就是出操、上课、演习这样的日复一日。而江老最为感慨的就是一个“苦”字,生活也好,训练也罢,无不如是。但他又说道:“我不怕吃苦,都坚持下来了”,神情中不乏自豪。
军校伙食简单,每日两餐,主食俩馒头,就着漂浮几根菜叶的一锅汤,每日训练任务繁重的年轻小伙儿,难免总是饥肠辘辘。最初,惯吃米饭的费学华有些水土不服,因此患上严重的肠胃病,被校方送往医院治疗,一个月方才痊愈,好在他追回了学习进度,最终也顺利毕业了。据二位老人回忆,在学校的时候,对外面如火如荼的战况所知并不太多,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练杀敌术”。此外,军校也未就日军作战特点增加有针对性的训练。
1941年3月22日,十六期十五总队举行毕业典礼,由何应钦上将主持,为期一年半的军校生活就此结束。
三、军旅生涯
军校毕业学生的分发,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即上级分配、部队点名要人、个人志愿。
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第一○九师师长的陈金城(黄埔二期毕业,安徽全椒人)刚履新不久,此时正需在部队中培养自己的力量。陈是七分校主任胡宗南的好友,加之此前曾在七分校从事教育工作近两年,近水楼台,便从本总队毕业生中选调了42名同学到自己的部队中。江元涛便是其中之一,他任该师三二五团少尉排长,驻防于陕西中部县(现黄陵县),承担黄河防务。陈金城待人谦和有礼,亦注重老乡关系,江、费二人在军校学习时便与他相识,还曾受其设宴招待。江元涛在一○九师服务了一年多后,上级安排由排长任上调到师部(驻韩城)候补军官队任分队长,以其在黄埔学到的知识,训练部队中行伍出身的军官和军士。
费学华毕业后选择前往陪都重庆,到军令部参谋班继续接受一年的深造,结业后被分配到昆明的中国远征军司令部第二处(情报)任上尉参谋。平日的主要工作,是搜集敌我军情,绘制作战地图供长官参考。此后他所在单位历经合并重组为中国陆军司令部、国防部,但他的工作一直未再变动,新中国成立前,他的职务是国防部少校参谋。
以后,江元涛离开陈部,返回家乡安徽,在滁泗征募处从事征兵工作,中尉军衔。1944年,调升军政部独立运输第二十三团上尉连长(该团配属于第五战区,上校团长方司岳),为前线部队运送弹药,直到抗战胜利。当时敌后的运输工作全靠肩挑,很是辛苦,最远的一次,跋涉了120公里,且一路上常需穿越日军的控制区,随时有可能与日军遭遇,特别是穿越铁路线时尤为紧张。在运送弹药的途中,身为连长的江元涛为缓解士兵们的疲劳和紧张情绪,想尽各种办法鼓舞士气,保证了运送弹药任务的完成。如今江老对自己的这段往事津津乐道,“当官不贪财,带兵有一手”,这是他给自己的评价。 四、幸福晚景
1945至1949年的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谁也不曾想到,仅仅四年时间,国民党政权便土崩瓦解。作为国民党军官的江、费二人,抗战胜利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内战烽火便已再燃,和平之梦骤然破碎。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他们也深深感觉到大厦将倾的结局,一个人在历史的大潮中显得何其渺小,除了随波逐流,别无选择。
江元涛于抗战胜利后调兵站总监部某运输大队任中队长,之后调到安徽省军管区下属的阜阳团管区,历任大队附、上尉参谋、少校股长等职,负责征兵工作。1949年初,长江以北的国军主力已被消灭殆尽,江元涛随司令部撤退,经南京、上海一线到达杭州,此时他已认清跟着国民党再无希望,便留在杭州不走了,于1949年5月接受解放,随后回到全椒原籍,不久被定为“历史反革命”。费学华的情况也大致相同,随国防部由南京一路撤退到上海、广州、成都,最后拒绝了跟随国民党前往台湾,在成都接受解放。他在国防部中有一要好的同事,是中共地下党员,在撤退到上海的时候曾表示让费学华留下来,不要跑了,但因对共产党缺乏认识了解,费学华没有听取这个建议。当他由成都遣送回南京接受审判的时候,发现他这位老同事已在担任南京公安局某分局长,好在也还为他作证说了些好话,最终算是保住了性命,被判处五年徒刑。
在1949年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由于特殊政治环境,江、费二人的黄埔军校和国民党军官背景,使他们受尽了磨难。所幸,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使二位老人重获新生。戴在他们头上的“历史反革命”帽子被摘除,他们和家人户口重新迁回城镇,他们在黄埔军校和抗战的经历得到政府的认可,每年可领到一定数额的补贴,逢年过节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领导还常常登门慰问。今年三月份全椒电视台在台长带领下对江老和费老进行了采访,制作了专题片“70年黄埔情”,两次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使家乡人民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和抗战期间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使二位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慰籍。
综观二位老人的一生,无论是他们青春岁月所曾有过的短暂辉煌,或1949年以后30年漫长岁月所历经的磨难,以及晚年所受到的礼遇,他们一生的顺境和逆境都缘于他们的黄埔经历。谈起70年前的选择,二老都无怨无悔。如今的江老96岁,费老93岁,均是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更兼儿孙绕膝,生活美满,正可谓是苦尽甘来,得享幸福晚年。
作为大历史中的小人物,也许二位老人一生的经历算不上波澜壮阔。但他们毅然投笔从戎的精神,和为国家所做的一切有益的工作,仍值得我们尊敬。
(本文写作得到江树人先生之大力帮助,在此致谢)
作文六:《【doc】两位世纪老人的遗愿》4800字
两位世纪老人的遗愿
两住世纪老人的遗愿
吴玉如先生.
广_1玉如,原名吴家碌.生前曾任 工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 /\协会名誉理事.早年就读于天 津南开学校与**同班.** 吴玉如是张伯粤校长的得意门生现 南开校训日新月异允公允能"为 吴老早年书就.抗日战争初期任国民 参政会秘书(**为议长,张伯 岑为秘书长).
吴老书法造诣很深,被誉为"当 代巨擘",是近代书法史上"真正进 入晋唐门奥的大家.李苦禅先生说. 56
20062
吴玉如书法诚属当今第一者也,三 百年来无此大手笔;郭沫若先生认 为,把吴玉如作品放在明人作品中 殆难轩轾.
1982年4月23日,我同中央人 民电台对台湾广播部记者,后任职新 华社香港分社的崔颂明,去天津采访 吴玉如(回京后5月25日,我们共 同起草了对书法家吴玉如落实政策 的一些问题"上报有关领导).交谈
后.约定4月24日上午9时继续谈. 为珍惜吴老时间,23日晚,我拟定了 要谈的内容.想起23日他言及的3O 年代中期同张大干先生的交往,以及 由于历史原因.二人再没谋面,吴老 思念老友表露出的复杂情感,我便想 到,能否请吴先生写点什么,以表达 对老朋友的怀念.24日再见面时,同 吴老言及此想法,他欣然命笔,一挥 而就,书写了被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 初先生称之为"挥臂高呼,至性至情 之笔"的炎黄子孙盼统一遥寄张 大干吴家碌时年八十有五".我为之 高兴,为之振奋.这种政治内容与艺 术形式结合极好的作品,既表达了对 老友的思念,又表达了所有炎黄子孙 的共同愿望.更让人高兴的是.回京 后从1982年5月5日"参考消息"上 得知,吴老书就之时,正值大干先生 84大寿之日,这是值得后人永久回味 ◎郑敬迂
张大千先生.
的历史巧合.
这种历史巧合,1982年春天又一 次再现.当时,张大千先生在香港举 办个展,他在春风燕子图上题诗 日:梅花落尽杏成圃.--EJ春风燕 子飞半世江南图画里.而今能画不 能归."思乡之情感人泪下.两位老
人同在1982年春天,在没有任何信 息通道沟通的情况下,一位书坛巨擘
盼统一",一位画界泰斗思归".两 人在海峡两岸,共同表达盼祖国统 一
,怀念至交老友的心声.炎黄子
孙盼统一,"而
今能画不能归"
绝非仅仅是巧合,
而是所有炎黄子
孙,华夏儿女共
同的愿望,这种
渴望金瓯早全的
心愿.令后人深
深敬仰.
吴老书就这
一
传世绝品四个
月后驾鹤西去.
张大千先生1983
年4,q亦西归.大
千先生逝世后出
版的《张大干
传》《张大千年
谱》有如下记叙:
"老人呀老人,几
天前,4月24日,
你刚刚度过你的
84岁,那天蒋经
国先生授你中
正勋章;同一
天,在海峡彼岸.
在祖国大陆.你
多年的老朋友,
着名书法家吴玉
如先生在生命垂
危之际俯身病榻.
挥笔写下条幅
炎黄子孙盼统
一
,道出了海峡
两岸中国人和海
外中国人的心声.
一吴玉如先生所书
"炎黄子孙盼统一遥
寄张大千及22位书
画大家的跋文.
也表达了你的心愿.这块神圣的土 地,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都是中国 自古以来的神圣土地,血肉相连,生 命相关!
盼金瓯早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 共同心声从1982年至今.已有22 位书画大家在吴老的原件上题写了 盼统一仰慕吴老的跋文.他们当中 有吴玉如张大干先生的弟子李鹤 年,欧阳中石.何海霞,梁树年慕
凌飞,胡爽庵.有赵朴初董寿平 尹瘦石,i5劳白雪石娄师白,王 遐举.范曾,沈鹏刘炳森,李铎, 韩美林等.其中12位已病逝. 吴老23年前表达的盼祖国统一 的愿望,引起我国着名书画家和各界 人士的共鸣,现已有200多位书画家 和着名人士,以吴先生"炎黄子孙盼
,用中华民族之国粹一 统一"为主题
一
书法.书写盼祖国早日统一思念 亲朋故旧的诗,词,句.除上面提到 的在原件题写跋文的各位外,还有龚 望,沈鹏,刘炳森李铎刘艺,佟
韦,王学仲,谢冰岩,康殷,季羡林, 陆石.权希军,徐文达,蔡子民,柴 泽民,凌青,贾亦斌,雷正民,肖淑 芳,谢云,张虎等.如"每逢佳节思 朋归.何岁相期握手欢","是中华儿 女祖根两岸同系.凡炎黄子孙龙心一 脉相承"昔日同饮黄河水.何时共 游日月潭"相逢一笑泯恩仇","由 来分久终须合默祝知交会有期", "大业需携手重任贵同心等等.台 湾陈立夫先生多次寄来盼统一的作 品,如海峡两岸同是华夏子民族 一
邦皆为龙传人,灯火万家能共 洒.海峡两岸愿同春".台湾师范大
学教授陈大络先生寄来"一统江山立 地.两制日月经天".许多台湾书道 57
20062图
^敷簟ll_《.j0坞毒''静'毫口 舌瓤ll也幸砖l?工俞畦t 肆霄工^?毒蝣圭,一寸矗工,疆 善2d,廖吐辩扭,,?
l毒?j^矗墓工毒I}
l^矗t?"毒皇tI幡ii譬^
奇4^lj'_Il?'L.l_d秘
l囊涟l档叶lm缸lJ蕾^毒l 许蕾Il?室|"?I,"麟幸
2'.m__,:雌'{tl氏
濞t盘^{^{fl扣t.曩
矗,瓤工l4n啦
l蛾'tl《《?
毒室l彳:Jl^I
着名画家何海霞挥毫作书. ?
_?
张大干先生弟子,着名画家何海霞"青山一道同云雨NFJ何
曾照两乡".
夏海簟
张大千先生弟子着名画家梁树年(右)与本文作者.中为梁先生
所书"大业需携手重任贵同心". 会会长,会员也
有作品寄来,表
达海峡两岸的
"山云海月晴".
旅居巴西,加拿
大,美国的华
侨,华人如刘树
德,蒋文仲,屠
新时等,均有盼
统一的作品,如
"本是同根生,
岂能两分离".
"炎黄子孙盼统一".这一传世 之作,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两次上 -
电{
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1998年2月, 在中国美术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 合会中国书法学协会联合举办的 《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上,吴玉 如先生的这一墨宝,作为唯一一件有 众多名家题跋的作品,成为大展的热 点.引起轰动.中央电视台当晚新闻 联播播出开幕式消息.电视画面展示 了这件作品.2月15日,时任中共中 央**,国家主席的**同志参 观大展,当晚的新闻联播作为头条新 闻,再次展示了吴老这一手迹,这是 对吴玉如先生这一作品在最高层次 上的肯定.同年9月
台湾陈立夫先生"海峡两岸同是华夏子吴玉如先生弟子着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
石"青山隔岸云天外
民族一邦皆为龙传人".碧海同心指顾问".
圈
由文化部批准, 在中国美术馆 举办的"海峡两 岸名人名家书 画作品展上, 再一次引起轰 动.
1996年,由
国务院台湾事 务办公室新闻 局,重庆电视台 联合拍摄的统 一
大趋势"和
1999年中央电 毒
.
青拜
夭
够同捕
秀砌间
跌一厍闻是彳 于氏旅一邗 花俘人
譬埒狻
兰请
?
吴玉如先生弟子着名书法家李鹤年"相 逢一笑泯恩仇"
视台专题片"碧海同心又一次专题 播出.1999年,吴老这一作品赴日本 展出.1985年刻石于郑州黄河碑林, 《人民日报》等报刊均有刊用.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去年春天国 民党主席连战和之后的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访问大陆. 让人又一次看到金瓯早全的希望.我 请人书写了"春风解冻祖国上下思统 一
,碧海连心两岸老少盼团圆——贺 **,连战,宋楚瑜郁慕明北京 会见","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 泯恩仇——录鲁迅先生句.贺胡,连, 宋已酉春北京会见".并把三位主席 在大陆讲话要点,如连战主席在北京 大学演讲"坚持和,走向双赢,宋 楚瑜在西安机场讲话炎黄子孙不忘 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和郁慕明先生 在南京的讲话统一尚未完成.同胞 仍需努力"等.请人写成书法作品. 我们对祖国早日统一充满信心. 《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连战,宋 楚瑜,郁慕明大陆之行和后续活动更 让人信心倍增.两岸中国人心同根,
民同脉,水同源,语同音.两位世纪 老人的遗愿定能实现.
神州大一统.华夏众归心.固
?五色土?
"."一一,……一一,.
附:"炎黄子孙盼统一遥寄张大千"原件上的跋文
1张大千先生弟子,着名画家胡爽庵: 有幸得见吴玉如先生特赠恩师张大千 先生墨宝神品.一九八三年癸亥十月 于啸风堂,爽庵拜观.
2中国文联常务副主席着名画家尹 瘦石:遥念故人.情思亲切.一九/\IE1 年一月瘦石.
3.着名画家卢光照:祖国统一.乃全国 人民之意愿,玉如先生之情更切.书法 道劲有昧,余钦之.甲子卢光照. 4.着名书法家王遐举:两岸共迎春,相 思情更亲.一九/\IE1年之春.遐举. 5.着名书法家肖劳:炎黄子孙兮.振兴 中华.声闻远播兮在天之涯.见书思 人兮.醉墨横斜.珍此遗迹兮.粉壁笼 纱.甲子仲夏题吴迂叟遗墨,八九叟肖 劳.
6.着名画家庄言:炎黄子孙.定能如 愿.乙丑年庄言.
7.着名画家董寿平:乙丑夏日董寿平 拜观.
8.吴玉如先生弟子着名红学家王涅 华:五载前,岁次壬戍三月之晦,吾友
郑敏君等专程自京赴津拜竭玉如仁丈, 余因故未同往.时丈已八五高龄.京中 同门无不为丈能得颐养天年之佳境而 多方奔波.郑敏君心尤诚.而力尤着. 是夕在津.为明晨能亲观丈挥毫而兴 奋过度失眠达旦遂思及若能恳丈作 书一幅遥寄挚友张大千先生,诚足以 表达两岸人民之共同心愿也四月朔 清晨,丈精神矍烁,闻郑敏君此想,大 为嘉许,遂欣然命笔,成斯佳幅.当时 兴奋之情状至今犹跃然纸上焉.翌日, 闻讯同一时日正值大干先生华诞.台 湾亦正为先生大举祝寿诚属巧合.真 乃异城而同心之徵也.今丈与先生均 已作古.而遗愿终有实现之期.有志者 当皆共勉之焉.丙寅年四月十二日公 厉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日.王涅华追 识于北京小雅音谷之南荣.
9.着名画家范曾:玉如先生书.虬龙松 可以拟之.己巳秋日十翼范曾. 10.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挥臂高 呼.至性至情之笔.己巳仲冬.后学赵 朴初拜观.
11吴玉如先生弟子着名书法家博- 士后师欧阳中石:甲戍之春郑敏先生 持先师绝笔来过.得瞻遗墨.的是人书 俱老,品学毕见亲莫如也.敬莫如也. 不肖及门再拜敬奉如上,中石.; 12中国书协副主席李铎:今日有幸拜
观吴玉如大师神笔,乃三生之幸也.申: 戍冬.李铎谨题.j
13.张大千先生弟子着名画家何海 霞:拜观吴老玉如遗墨.知与先师大千 先生神交久矣.今人物往矣.不禁慨 然.后学何赢海霞敬书.
? 14.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缅怀遗范.刘炳森
15着名画家黄均:书坛巨擘,学海啻 英乙亥秋,后学黄均敬题.
16中国书协代主席沈鹏:一炷心香两 岸同丙子夏后学沈鹏拜观.
17着名画家白雪石:白雪石拜观.丙 子夏.
18.张大千先生弟子,着名画家梁树 年:吴老其为人也.遗清风明月之韵. 有古柏贞松之志,先生瞑目矣.后必有 人继之.丙子初冬,豆村梁树年敬题. 19齐白石弟子着名画家娄师白:台 湾回归日.华夏梦圆时.丁丑三夏拜观 吴老遗墨而题.娄师白.l
20.张大干先生弟子着名画家慕凌: 飞:梅花落尽杏成圃.二月春风燕子 飞.半生江南图画里,而今能画不能; 归!大千先师题所作春风燕子图.诗. 意思乡之情感人泪下.丁丑重阳节拜: 观,吴玉如丈题赠先师遗墨,缅怀之《 余.益觉怆然.后学慕倩敬题
21吴玉如先生弟子.天津书协副主席
李鹤年:二公或挽双臂戮力宏谟.先生 此帧.国家鉴家刘光启先生称.堪与东 坡方驾.当非溢誉.距公见背十六年 矣.於公诞辰百年之际.不肖鹤年技泪 敬题.
22.着名画家韩美林:十个指头抵不过 一
个拳头.中国人称一片散沙乃国 人大耻.不知大耻者无耻矣:明知无耻{ 而不为汉奸也.海右人美林. 59
20062
圆
盒
一:工如抖}冉冉^
怕t蒿tj革斗戈寸/共七首
?疗"打.哇乎{车毒^l
薹r:,懈邵毒qj_!
柱却,口{叶牡啦蚪杜^
ll伸F.'雌n井古,j
;他士;t一札诅^部
:帆出瞬.蛆衅r
I#J.冉I点栽哦挚
.%卦mI士q"4.
q^耳辑巍0奢誓^
}$
作文七:《两位世纪老人的世纪情缘》5000字
那个沉默、腼腆的小弟弟
1926年,冰心在美国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回祖国,先后在燕京、清华、北平等几所大学任教,她的《寄小读者》系列散文,吸引着无数的年轻读者。此时的巴金,正在为改变命运而奋斗,他说服了两个哥哥,终于在1927年初登上了赴法国留学的海轮。
在法国,由于经济等原因巴金没有实现大学之梦,而是在充满油烟和洋葱味的斗室中,伴着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完成了中篇小说《灭亡》的写作,第二年冬天,他返回上海。这部描写青年无政府主义者革命斗争、苦闷和失败的处女作,在1929年的《小说月报》上发表,引起强烈反响。两年后,巴金又以长篇小说《家》奠定了在中国文坛的地位。1931年4月18日《家》以《激流》之名在上海《时报》上开始连载的那天,主人公觉新的原型巴金的大哥在成都家中服毒自杀,巴金痛苦地说他一直想帮助大哥,但没能把他从坟墓中拉出来,只有把感情、爱憎和对大哥说的话都写到小说里去了。
1933年夏秋,郑振铎和靳以在北平筹办大型文学刊物《文学季刊》邀他加盟,巴金很高兴地答应了。在三座门大街14号《文学季刊》编辑部的那段日子,他结识了许多朋友,友情的温暖时刻安抚着他那颗孤寂的心。在这儿他还发现和推荐了新人曹禺和话剧《雷雨》。不过,最使他难忘的是在靳以的陪同下,第一次拜访心仪已久的冰心。
冰心回忆,巴金和靳以来访是一个晴朗的夏日,那天客厅桌上花瓶里插着一束鲜红的玫瑰,两个青年人坐在桌边的椅子上,窗外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两人的脸像玫瑰花一样红扑扑的。冰心比他们大几岁,像对小弟弟一样待他们,谈话自然随便毫无拘束,靳以热情活泼健谈,巴金有些沉默腼腆忧郁。虽说是第一次见面,冰心早已从巴金的作品中深深地了解了他。她知道巴金的心里有着太多痛苦的留恋和愤怒的火焰,他是为甩掉十几年可怕的噩梦而拿起笔来控诉和写作的。
与巴金几年的经历相比,冰心的生活要平静的多,燕南园60号小楼永远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四时绽放的鲜花给每一位来客亲切的笑脸和融融的暖意。教书、写作、会友、操持家务使她的生活充实而有情趣,她写了小说《冬儿姑娘》等,使“爱的哲学”又有了新的内容和突破。
1936年,冰心、吴文藻获洛克菲勒科学基金资助去欧洲访问。经过上海时,巴金、靳以、赵景深等去车站接她,停留期间冰心还和鲁迅、郭沫若、巴金、林语堂等一起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辱与言论自由宣言》上签了名。冰心夫妇这次出国历时一年多,最后经西伯利亚回到北平。
半个多月后,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抗战一晃就是八年,八年中巴金和冰心都经历了颠沛流离的岁月。冰心一家在云南呈贡时,巴金带着萧珊去看望过她。后来冰心一家搬到了陪都重庆歌乐山中居住,此时巴金已和萧珊结婚,住在重庆民国路3号文化生活出版社办事处楼下一间狭窄的小屋中。写作之余,巴金不止一次上山去看望冰心。
在重庆,冰心一家生活不宽裕,巴金上山看望冰心,提出要把她的著作重新在内地印一次。冰心把这事托给了巴金,巴金亲自动手重编,他当时兼任开明书店的编辑,三卷《冰心著作集》编罢,即交给信誉很高的开明书店刊行。巴金写了一篇真切动情的“后记”,他说:他想把《冰心著作集》当作新年的礼物,送给世间那些孤寂的需要温暖和爱的孩子们。
抗战胜利后,巴金和家人回到上海,仍以编书写书译书为生。吴文藻应邀担任战后中国驻日代表团政治组长及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冰心随夫远去,在那边宣传和平介绍中国文学和文化。虽大海相隔,巴金冰心仍时有书信往来。
两人结伴出访的日子
冰心和巴金再见面,已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了。
由于巴金冰心在国内外的名望,写作之外,还担当了共和国的文化使者,出访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他们一同去过苏联、印度、埃及等国,一同多次去日本访问。
1980年春天访问日本是他们最后一次同行,巴金任团长冰心为副团长,两人年事已高,各带了女儿随同前往。一路上巴金、冰心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经历的历史磨难,走过的人生旅途,该有多少回忆和瞻望烧灼着两个老人的心。巴金的女儿小林亲昵地叫冰心姑姑,冰心的女儿吴青亲切地称巴金舅舅,两位老人的姐弟之情感人至深。
这次同行巴金和冰心有过一次深谈,那天晚上日方没有安排活动,小林、吴青和代表团的其他人去看东京夜景逛街购物,巴金和冰心在饭店房间中畅谈到深夜,平时话不多的巴金打开了话匣子便难以止住,连熟悉他的冰心都没有想到。回国后不久,巴金给冰心写信说:“这次能和您(还有吴青)一起访日,实在高兴。我不会忘记那些愉快的日子。”冰心也时常忆起日本之行,她在信中感慨:我们这次的出国是愉快的。第二代的一见如故正体现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话。
1981年3月底,冰心的短篇小说《空巢》荣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巴金在电视上看到吴青代母亲受奖的情景特别高兴,即写信祝贺,同时说:“4月1日是一年前我们同去东京的日子,那个时候多么值得回忆。”
五六十年代,巴金到北京的机会较多,只要能挤出时间,他一定要去看看几个老朋友,冰心是其中之一。冰心有时到上海,巴金、靳以也总要亲往车站机场迎接。后来靳以去世了,巴金就自己去接。1964年初,冰心陪日本作家到上海,公事完后,巴金夫妇请冰心到“红房子”吃西餐,饭后巴金顶着小雨送冰心回锦江饭店的住处。中国现代文学馆中珍藏着两幅沈尹默的字,一幅是巴金赠的,一幅是冰心赠的。内容都是作家杜宣的同一首诗,写于当年随巴金、冰心访日的日子,请沈先生写字那天的欢快气氛,巴金都详细记在了当天的日记里。
丹柯之心和带刺的玫瑰
巴金和冰心晚年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人生的大起大落大风大雨后,他们更加珍视失而复得的写作权利,更加看重作家作为心灵工程师民众代言人的职责。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攀登人生和写作的最高境界。
巴金翻译的高尔基作品中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古时一族人被外来者从
世代生存的草原赶到了原始森林中,一族人在绝望中挣扎,一个叫丹柯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带领大家与自然和命运抗争,丹柯撕开胸膛用手掏出心高高举在头上,心像太阳般燃烧,林子静了,雷雨停了,“人类爱的火把”带领大家走出了森林。河上落霞如血,望着广阔的草原自由的土地,丹柯倒了下去。这个故事一直搅动着巴金的心,从勇士丹柯的身上他看到了做人和写作的最高境界。
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病的巴金,拖着那支沉重的笔完成了一部40多万字的大书《随想录》。这部用了7年零9个月写完的心血之作,被世人称为他一生创作的又一个里程碑。当然也有冷风吹来,言其在书中过多地谈及“**”。关于《随想录》的写作缘起,巴金说他50年代不会写,60年代写不出,是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后他才想起自己是一个“人”,才明白“应当像人一样去想任何大小事情”,大梦初醒后他用今天的眼光清理思想回忆往事,用解剖刀一样的笔剖析自己和社会,他掏出的也是一颗“丹柯之心”。外国人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随想录》的写作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冰心也是一个。她佩服巴金的勇气,为有这样一个老弟而自豪,她说“真挚”是一切创作的灵魂和力量,而巴金的散文句句是真心话,她用古人龚自珍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比喻巴金爱国、爱后人的感情。一心想“化作泥土”的巴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捞一把进去’,而是为了‘掏一把出去’”。这也正是冰心想说的话。五册《随想录》脱稿前巴金高兴地写信给冰心:“说了自己想说的话,总算没有辜负我这支笔”。见到老弟完成了一桩大事,大姐心中十分快慰。
对于巴金来说,冰心大姐一直是他的榜样。1980年冰心因脑血栓住院,未愈右胯骨又骨折。住在北京医院的冰心并没有消沉,10月她生日时,握着笔颤巍巍写了《生命从80岁开始》一文聊以自勉,达观的人生态度、巨大的生活勇气,鼓舞着巴金和所有读到这篇文字的人。
冰心最喜欢的花是红玫瑰,郁香鲜艳而且带刺。她晚年的文章也是一束束带刺的玫瑰,直抒胸臆。她曾幽默地对朋友说,自己没顾虑,不怕罢官,因为无官可罢,不怕开除党籍,因为还没入党,不怕坐牢,因为年纪太大,不怕离婚,因为老伴已死。冰心最喜欢林则徐的名言:“海纳百川,有容则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她的大爱大恨皆容其中。冰心写过一篇关心知识分子的文章叫《万般皆上品》,这篇让一些人不太舒服的短文,巴金读后击节叫好,即致信冰心,为她写出这样“烫手”、“辣味儿”的文章而骄傲:“您给中国知识分子争了光,我也觉得有了光彩。”他说:“思想不老的人永远年轻,您就是这样的人。”
珍贵的蓝盒子
巴金和冰心晚年行动不便,两人一南一北很难见面,周围的家人和朋友曾想让他们相聚在杭州西子湖畔,但最终没能成行。只好靠书信传递友情交流感想。这些往来的书信,真实地记录了两位挚友水乳交融的纯洁情感和喜怒哀乐的生命足迹。
巴金晚年想用有限的光阴多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可不断的来访、照相、干扰使他很苦恼,要做的事要写的文章老被打断。他写信向冰心诉苦,冰心家也常有“不速之客”登门,也有同样的“名人之累”,但她仍举母亲的话“事情和生命一般长”劝巴金不要为此睡不好觉。面对病痛是每一个老人的现实,巴金冰心也是如此。每逢其中一个住院了,另一个便会遥寄一份慰问,两人都住院了,就互相安慰鼓励战胜疾病。巴金告诉冰心:存在就是力量,活下去就是战斗。巴金在医院里常想起冰心和吴青,他说:想起你们,我就高兴。冰心送巴金红参补养身体,巴金开玩笑自己补药吃得太多了,他说:“您的友情倒是更好的药物,想到它,我就有更大的勇气。”
冰心、巴金晚年的通信一直以姐弟相称,她对巴金说:“你有着我的全部友情。”巴金说:“有您这样一位大姐是我的幸运。”冰心知道巴金的手抖写信困难,总是嘱咐他让别人代笔或者写的短些。可巴金一定要自己动笔。于是,冰心就幽默地说:叶圣老写给她的信中,字越来越大,巴金写给她的信,字越来越小,但得到大字小字的信,她都特别高兴。
冰心90岁时给巴金写过一幅字,内容是当年鲁迅为瞿秋白写的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冰心告诉巴金,她是心血来潮想写字,留给老弟作纪念。那年画家方增先画了两幅巴金与周颖南的国画,周颖南是新加坡华人也是冰心、巴金的朋友,他到北京请冰心在画作上题字,冰心分别题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两句。周颖南又到上海让巴金看画和画上的题字,巴金点头称是,提笔在画上签名落款。几十年来巴金和冰心大姐是“相知愈深”。
冰心写给巴金的最后一封信是1997年2月22日,内容只有11个字:“巴金老弟:我想念你,多保重!”这年冰心97岁,住在医院里。6月11日巴金也在医院里回信:“冰心大姊:我也很想念您!”后又写上一句:“为香港回归欢呼!”这也是巴金写给冰心的最后一封信,这一年巴金93岁。纸短情长,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了。
巴金和冰心都十分珍视对方的来信,巴金把冰心的信整理出来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冰心把巴金的信精心地放在一个蓝色的铁盒子中,说:过世后也赠给文学馆收藏。
你就对他说
―― 我爱巴金
1998年秋天,张光年应巴老之邀去杭州,行前去北京医院拜访冰心,问她给巴金带什么话?躺在床上的冰心紧握着张光年的手满含着微笑说:“你就对他说――我爱巴金!”张光年把话带到杭州,巴金听了双眼放着光亮,发自内心地笑了。这是那种金坚玉洁的大爱,是大半个世纪的交往和患难中冶炼铸就的友情。
冰心最佩服巴金“自食其力”的一生,她写过一篇文章叫《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可爱是因为巴金像她的亲弟弟,可佩是她认为巴金是一个对恋爱婚姻家庭严肃、真挚、专一的人。他的《怀念萧珊》曾使多少人感动落泪。冰心自己也是对婚姻家庭一如既往的人,她对吴文藻的爱同样是文坛佳话。
巴金是冰心的系列散文《关于男人》中所写的仍活着的敬爱的男人。冰心告诉巴金:写了你以后,再写什么人就费斟酌了。
关于两位世纪老人的友情故事不必再举更多的了,用一段巴金的话来收尾吧:
“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作文八:《真心相爱的孤独老人,“走婚”路上泪茫茫》3700字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真心相爱的孤独老人,“走婚”路上泪茫茫 真心相爱的孤独老人,“走婚”路上泪茫茫
在浙江省杭州市,两位孤苦伶仃的老人产生了一段真挚的黄昏恋,但双方的儿女却百般阻拦。为了自己晚年的幸福,女方提出了“走婚”,由此演绎出了一幕令人心酸的爱情悲剧??
两位老人真心相爱,无奈儿女阻拦
2007年7月中旬,61岁的余芳娣在西湖游玩时,结识了大她3岁的章引典。余芳娣是杭州市郊区一位农村妇女,儿子洪柏祥、女儿洪秀梅早已结婚成家。丈夫去世20多年,她为了一双儿女,一直孀居。章引典,原杭州某科技公司财务总监,房产和存款价值近百万,10年前妻子去世,两个儿子章建财、章建星都已娶妻生子。虽然儿子经常来看他,可他仍感寂寞,最大的乐趣是逗弄邻居的小狗。章引典、余芳娣相识后,虽然见面不多,却都能感觉到对方的“温度”,两人几乎天天通电话。
余芳娣经常把一些健康食谱推荐给章引典,并提醒他增减衣服;章引典也惦记余芳娣,从报纸上看到一则笑话,都会剪下来,念给她听。幸福的涟漪慢慢在两位老人的心头泛起。
2008年7月初,章引典在西湖边约见余芳娣,散步时,他自然地牵起了余芳娣的手。余芳娣缩了一下,章引典却拉得更紧了。终于,余芳娣不再缩回自己的手,任他紧紧拽着。
章引典不想再压抑自己的感情,认真地对余芳娣说:“我们结婚吧~”
余芳娣叹了口气,说:“这事不会那么顺利的,咱先跟儿女们商量商量吧。”
家庭会议上,余芳娣刚开始介绍章引典的情况,儿子洪柏祥就跳了起来:“妈,我理解你,可再婚老人幸福的很少,结了又离的很多。”女儿洪秀梅原先赞成母亲再婚,可听哥哥说的也有道理,思来想去,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她站到了哥哥一边。
章引典的情况更糟糕。回到家后,他把儿子、儿媳找来商量。刚开口,就被小儿子章建星打断了:“爸,我和哥嫂的立场是一致的,你找人同居可以,再婚不行。我们无法面对您百年之后与另一个女人合葬,而让我们的母亲孤零零??”
章引典有口难辩。
晚上,章引典给余芳娣打电话,二人长吁短叹,但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就是要在一起。
3天后,章引典给两个儿子写了一封信:“我和余芳娣真心相待,都期望度过一个幸福晚年,如果你们阻拦,我就断绝与你们的来往??”
看到信后,章建财、章建星夫妇聚到一起商量,最后,他们决定釜底抽薪,从余芳娣那儿入手。
2008年8月19日下午,章建星和嫂子方心莲找到余芳娣家。面对惊愕的余芳娣,方心莲说了一堆夸她的话,而后章建星把父亲写的信递给了余芳娣,说道:“阿姨,我爸这么做可有些过分啊。我猜测,我爸这封信肯定是你的主意,如果我把这封信复印几份,寄给你的亲朋好友和儿女,那结果??”章建星此举果然捅到了余芳娣自尊、好面子的软肋,她答应不泄露章建星等人的上门威胁,与章引典商量一个不伤害儿女利益的办法。章建星和方心莲满意而归。
为了幸福学“走婚”,几多辛酸谁人晓
几天后,余芳娣打电话给章引典,向他说起了自己的“走婚”计划,即两人不结婚,轮流到对方家里住。这样,双方的儿女就不用担心有啥损失了,他们也可以经常看到儿孙??
章引典沉默良久,哽咽着说:“委屈你了。”
余芳娣宽慰他说:“咱们在一起是好事,应该高兴才是。”
第二天,余芳娣见了章引典的儿孙们。章建财对准继母的退让态度非常满意,可章建星的心里却并不落底,因为按照他的思维方式,人到老年哪有真正的爱情,嫂子方心莲顾虑更多,她觉得余芳娣是个厉害的主儿,先是把公公稳住,而后施以甜言蜜语,将来好分一些章家的财产。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章建星决定实话实说,他先是感谢余芳娣对他父亲的情义,同意父亲和余芳娣的决定。接着话锋一转,抛出了财产问题。
章引典见儿子当面提出这样的问题,感觉自己的脸都丢光了,刚要发作,余芳娣就制止了,笑着对他说:“引典,把你的房产证、存折、户口本拿来吧。”见章引典一脸疑惑,余芳娣接着说:“我没想过要你一分钱的财产。为了避嫌,把这些都交给他们保管吧。”
章建财、章建星没想到问题会这么顺利解决。章建星又提出了最后一项要求:父亲有病有灾,他们会全力救治。但是余芳娣有病有灾,与他们无关。没想到,如此苛刻而不近人情的条件,余芳娣也笑呵呵地接受了。
过了几天,章引典陪余芳娣回到她家,余芳娣的儿女也接受了他们的“走婚”生活。一晃一年多过去了,双方儿女都没再找麻烦,两家人相处得很融洽。
2010年5月中旬,一个周六上午,老两口去西湖旁爬山踏青,到宝石山的半山腰时,余芳娣脚下一滑,惊叫着滚下山坡。章引典大惊失色,连忙追赶过去。余芳娣滚落了足足30余米,幸亏被一棵大树挡住,但已经浑身是伤。章引典立刻拨打了120。
余芳娣这一跤摔得不轻,医生检查发现余芳娣左臂和右小腿三处骨折,需要住院治疗。当时,章引典手头现金不多,存折又在儿子手上,当务之急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给大儿子打电话:“建财,快送1万元钱来,你余阿姨摔伤了,在省人民医院。”
章建财一听急了,想也没想,找出存折,就要去取钱。哪知妻子方心莲一把夺过存折,虎着脸说:“不能开这头~开了头,以后你爸就任意取钱给她花了。”说罢,她马上给小叔子章建星打了电话,章建星随后赶到哥嫂家,明确表示支持嫂子的决定。
“走婚”路上泪茫茫,阴阳相隔望断肠
一个小时过去了,章引典也没等到儿子送钱来,拿着医生开的一堆检查单,他再次给大儿子打去电话。不料,是小儿子接的电话。章引典又急又气,强压着火气哀求道:“快点送钱来,救你余阿姨的命要紧~”章建星说:“我们可是和她有约在先,她有病有灾,我们不管,也无责任?? ”章引典的肺都要气炸了,可想到钱不在自己手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里,他又压下火说:“儿子,就是外人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也得救呀,更何况我们是一家人??”可章建星依然没答应。
章引典被儿子的行为气得脸色铁青,随即打车往家急赶。因为走得急,章引典忘了披外衣,心脏病和高血压急救药也落在了兜里。
一见到两个儿子,章引典就怒吼道:“救人要紧~你们两个简直是畜生,连畜生也不如??”章引典越骂越气愤,情绪完全失控,青筋暴起,脸憋得通红。章建财、章建星见父亲说得如此绝情,也都气极了,根本没有注意到父亲的异常变化。
章建星指着父亲说:“什么‘走婚’,根本就是个借口,好来抢钱抢房??”
儿子的话,气得章引典两眼冒火,浑身哆嗦。
方心莲这时已无所顾忌,她马上给丈夫和小叔子出主意:“赶紧把存折上的钱取光,用爸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复印件去办??”章建星连声附和。
“天啊~”章引典绝望地惨叫一声,一边是人命关天,一边竟是儿子们在他眼前谋划抢占他的财产。只见他无力地抓了一下胸口,重重地栽倒在地。
章建财一看不好,忙跑过来看父亲,发现父亲脸色通红,呼吸急促。他赶紧寻找父亲的急救药,可是翻遍父亲的口袋也没找到,于是,他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
此时,章引典已经气若游丝:“我死了,你们就如愿了??”一滴浊泪从他的眼角滚落。章引典最终撒手而去。
得知母亲摔伤,洪柏祥、洪秀梅兄妹和配偶立即赶到医院。他们见到母亲时,母亲异常伤心,甚至拒绝治疗,悲伤至极的她甚至想要追随章引典而去。
洪秀梅放声大哭,抱住母亲,劝她想开点。可余芳娣依然拒绝手术,不吃不喝。见母亲这样,洪秀梅与丈夫、哥嫂商量后骗母亲:“你要活下来参加章伯的葬礼,这是章伯最后的遗言。”
余芳娣答应了,因为她不能拒绝章引典最后的请求。
接着,洪柏祥、洪秀梅找到章家,请求他们允许母亲参加葬礼。章建星大骂余芳娣是害死父亲的凶手,一腔怒火的洪柏祥与章建星大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打出手,洪秀梅、方心莲和章建星妻子好不容易才把他俩拉开。
这时,一脸憔悴的章建财从房间里走出来,有气无力地说:“建星,爸爸死了,你不想让他安息吗,他牵挂余姨,葬礼上看不到她,他会走得好吗,”
章建星默然,同意让余芳娣参加葬礼。
3天后,在章引典的葬礼上,余芳娣挂着吊瓶躺在担架车上,她泪如雨下:“引典,你走了,我独活有什么意思,认识你是我晚年最大的幸福,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成为你名正言顺的妻子。你别急,我很快就去陪你,到了那个世界就没人阻拦我们了~”听了她的话,在场的人无不潸然落泪。
回到医院,余芳娣几次拒绝治疗,最终被女儿劝下。
2010年6月中旬,余芳娣出院了。然而余芳娣晚年的幸福已经随着章引典的死而逝去了。余芳娣总是不停地擦拭着章引典的遗照,一擦就是几个小时,边擦边说着贴心话。慢慢地,她的话少了,失眠多了??2011年7月中旬,余芳娣被杭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为抑郁症,需要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文九:《[精品]一对相爱的老人,走婚踏上不归路》5500字
一对相爱的老人,走婚踏上不归路
葬礼上,除了死者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外,最惹眼的就是躺在担架车上被儿女推着赶来参加葬礼的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刚刚做完手术,身上还在输液。她挣扎着起身哭道:“想不到我们才认识一年,你就弃我而去。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还没过够,我们活着不能在一起,你慢走,等着我,我很快就会过去陪你,在那边我们一起好好过日子......”
这里有着怎样一个故事呢,
黄昏恋要过子女关
刘玉梅是杭州郊区的一个农村妇女。20多年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怕孩子受委屈,刘玉梅一直没有再婚,辛辛苦苦把一双儿女拉扯大。儿女结婚成家了,还算比较孝顺,但这毕竟不能取代老来相伴的感觉,刘玉梅感到一个人非常孤寂。
转眼时间到了2008年。这年夏天,刘玉梅的女儿见寡居的母亲一个人十分无聊,就带着母亲到西湖游玩。当时游人很多,刘玉梅跟女儿走散了。刘玉梅十分着急,她身上其实带着女儿的手机号码,可是生性腼腆的她就是不好意思向别人开口借手机用,此时她身边出现了一个风度儒雅的老人,刘玉梅见此人跟自己年龄差不多,就对他说:“这位大哥,能不能把电话给我用用,我闺女跟我走散了。”那个老头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刘玉梅,并且帮助她拨通了女儿的手机,还陪她在约定的地点等女儿。不一会儿,刘玉梅的女儿就急匆匆地赶到了汇合地点,刘玉梅拉着借给她手机的这位老人的手对女儿说,多亏了他才找到了你。刘玉梅的女儿急忙向老人道谢,并表示希望能够认识老人,今后上门道谢。这位老人就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过了几天,刘玉梅打电话联系这位老人,要上门道谢。这天,刘玉梅买了点水果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老人家。老人早早就等候在楼下,把刘玉梅母女迎到家里,给她们沏茶端水。通过交谈,刘玉梅得知老人名叫张新德,是杭州一家企业退休的中层干部,比刘玉梅大3岁,65岁了。他的妻子10年前因病去世,有两个儿子都结婚了,现在是一个人独居。他每月的收入5000多元,还住着一套宽敞的房子。为了解闷,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养狗,每天跟狗相依为伴,他已经把狗当作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听到这些,刘玉梅在内心不禁产生了同病相怜的共鸣。她也向张新德合盘托出了自己的情况。张新德说:“妹子,既然我们都有的是时间,就经常一起聊聊吧。”刘玉梅满口答应。
在以后的日子里,张新德经常会约刘玉梅出去散步、健身。几天不见,两位老人都会产生如隔三秋的感觉。刘玉梅经常打电话嘱咐张新德,一个人生活要注意冷暖,不要因为一个人过就饥一顿饱一顿。张新德也在电话上跟刘玉梅聊一些有趣的事情,逗刘玉梅开心。此时,他们都感到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言而喻,只剩下一层窗户纸了。
转眼间,刘玉梅跟张新德已经交往一年了。2009年7月的一天,张新德把刘玉梅约到西湖边散步。两个老人走着走着,张新德忽然握住刘玉梅的手,说:“玉梅,你还记得去年的今天吗,那是咱们相识的日子。”刘玉梅也动情地说:“我怎么会忘记呢,那是老天安排我们相识,要是我不跟女儿走散,也不会认识你。”她的手也紧紧地跟张新德扣在了一起。张新德说:“咱们都已经是晚年了,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要抓紧时间享受生活,咱们结婚吧。”
可是想不到刘玉梅却犹豫起来,她叹了口气:“都说婚事年轻时听父母的,年老时听儿女的,咱们还是都回去跟各自的孩子商量一下吧。”
果然,回去后他们都遇到了来自儿女的阻力。先说刘玉梅这边,她把儿女召集到一起,向他们谈了自己的想法。想不到儿子一下子就跳了起来,说什么母亲到老找个老头伺候,还
什么也得不到,再说再婚老人的感情基础不牢靠,能够过到头的很少,几乎没有幸福可言。女儿因为见过张新德,对这位老人还算有一定的好感,可是听哥哥这么一说,也感到有道理,确实无法面对这么一个继父,最后她也反对母亲再婚。再说张新德,他专门把两个儿子全家召集到一起开家庭会议,专门研究自己的再婚问题。想不到,孩子像商量好了一样,异口同声地反对父亲再婚,他们的理由是刘玉梅跟父亲结婚是图他的钱。张新德一听,气得七窍冒烟,大骂孩子们不懂事。最后还是小儿子出来协调,达成了协议:张新德可以跟刘玉梅同居,但不能跟她结婚,并且还不准给刘玉梅钱。张新德闻听儿子们商量的结果,既生气又伤心,难道这就是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亲生儿子吗,简直禽兽不如。就这样,张新德的这个家庭会议不欢而散。
当晚,张新德跟刘玉梅通电话,两人互相通报了跟各自儿女的商量结果,两人心里都不好受,可一时又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他们想不到两个人的婚事会在儿女这一关卡住,两个人这晚都失眠了,到了黎明的时候两人又通电话,他们决心要冲破阻力在一起。
张新德此时已经铁了心,要跟心上人在一起。他思来想去,决定给儿子们写封信表明自己的决心。 在信里张新德写道:“不管你们多么反对,我无论如何要跟刘玉梅在一起。如果你们执意阻挠,我就跟你们断绝父子关系,也不用你们养老。我不信离了你们我就无法生存......”
张新德的两个儿子看到信,感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如果父亲的倔脾气上来还真没有办法。两家人经过商量,觉得事情还得从刘玉梅那里入手。他们从父亲手机上查到了刘玉梅的电话,向刘玉梅说明了身份,并约刘玉梅在一个茶馆见面。见面这天,由张新德的大儿媳李芳出面。一见到刘玉梅,李芳就看出她是一个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的农村妇女,就拿定主意要在气势上压住她。所以一见面,李芳就给刘玉梅来了个下马威,说刘玉梅勾引自己的父亲,并拿出了张新德的信给她看,说如果要跟张新德在一起也可以,但是不能结婚,只能互相住在对方家里。刘玉梅的确是个腼腆又软弱的人,她答应不跟张新德办理结婚手续。李芳见目的达到了,就起身结账走人。
走婚走上了一条辛酸路
其实,别看刘玉梅是个农村妇女,但是这个结果她早已料到,即使张新德的儿子同意自己跟张新德结婚,自己的儿女也不会同意的,说到底是因为财产问题,都怕对方老人占了自己的便宜。
第二天,刘玉梅打电话约张新德出来见面。她没有提跟张新德大儿媳妇见面的事情,她只是对张新德说,自己的孙辈需要照顾,还要帮助儿女们做家务,轮流到对方家里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张新德见刘玉梅这样善解人意,心里感到一种莫名的酸楚。他拉着刘玉梅的手说:“玉梅,那样就太委屈你了。”刘玉梅说:“只要能够跟你在一起,我不求其他的什么。”
刘玉梅见张新德神态十分黯然,反而安慰他:“咱们这下能够在一起,我们应该高兴才是,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张新德的儿子儿媳见目的达到了,就同意跟刘玉梅见面,确立一下两家人的关系。他们第二天就在一起聚了聚,初次见面还都比较客气,气氛也挺好。可是张新德的大儿子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还没有谈妥,说起话来有些支支吾吾。刘玉梅看在眼里,她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呢。她对张新德的大儿子说,今天有什么话尽管可以摆在桌面上说。张新德的大儿子见状,就说:“我们应当把丑话说在前面,老人在一起住我们不反对,但是老人的财产还是要分清为好,免得到时候惹麻烦。”
张新德见儿子把话说得这么赤裸裸,脸上就有些挂不住。此时,多亏刘玉梅出来解围,她轻松地说:“新德,你把存折、房产证拿出来吧 ,”
张新德不知道刘玉梅要干什么,又不好意思驳她的面子,就打开抽屉,把
这些东西都拿出来交给了刘玉梅。刘玉梅拿着这些东西说:“这都是你们父亲一生的心血,我绝不会打一分钱的主意。为了表明我的心意,把这些都交给孩子们吧。”说着,她把房产证存折等全部交给了张新德的大儿子。张新德大儿子碍于面子不想接过来,可是他的妻子李芳却不顾这些,伸手就接了过来。想不到张新德的儿子儿媳还得寸进尺,提出他们只给父亲养老,以后如果碰到张新德有什么病灾会出钱出力,但是刘玉梅没有抚养过他们,因此不存在赡养义务,所以刘玉梅今后有什么事情就不归他们管。换言之,两个老人的养老问题由各自的子女解决。
如此苛刻的条件也被善良的刘玉梅接受了。她表态说,她并不图张新德的钱,是图他的这个人。见得到了张新德家人的许可,刘玉梅回家又跟自己的儿女说了。儿女见只是两个老人搭伙过日子,并不牵扯什么财产问题,也同意了母亲跟张新德的走婚方式。
就这样,这对老人很快就开始了走婚之路,他们定期到对方家里住一段时间,日常花费也几乎是AA制。张新德经济条件比较好,有时候给刘玉梅买件衣服,而刘玉梅也经常给张新德做一些他爱吃的饭菜。时间很快过去一年了,两人相处得很融洽。这其中没有牵扯什么经济利益,双方子女也都很满意。两家人逢年过节还经常在一起聚聚。
2011年五一期间,张新德和刘玉梅到位于西湖旁边的宝石山爬山。正当两人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刘玉梅突然脚下一滑,失足滚下了山坡。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旁边的张新德吓呆了,等回过神来才急忙跑下山坡去救刘玉梅。好在刘玉梅还没有滚到坡底就被一棵树挡住了,可是即使这样,刘玉梅也已经浑身是伤,昏迷过去了。张新德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很快急救车来了,急救人员把刘玉梅抬上急救车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经过一系列检查,确定刘玉梅四肢多处骨折,还怀疑她的内脏也可能受到了损伤,需要住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要交1万元的治疗费用。张新德知道刘玉梅是一个家庭妇女,没有什么钱,全凭儿女供养,而自己此时也没有这么多钱,存折都由大儿子张伟掌握。他马上给大儿子打电话,语气急切地说:“你刘阿姨摔伤了,现在正在医院,需要交1万元的住院费,你马上取出送过来。”
张伟当时不假思索地拿出存折就要去取钱,恰好他的妻子李芳在身边,劈手夺过存折,说:“老太太自己摔伤的凭什么我们拿钱呀。这次拿了钱,以后老头子要钱我们给还是不给,不能开这个头,要是这样,这些钱很快就花完了。”此时,张新德的二儿子听说这件事情,也打电话不同意给刘玉梅出钱治疗。张伟也就打消了取钱的念头。
相爱的老人从此阴阳相隔
再说张新德在给儿子打电话后,就等着他过来送钱,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还不见张伟的身影。在医生的催促下,他再一次给张伟打电话,可这个电话是大儿媳接的。张新德用哀求的语气让他们把钱送过来,并说,现在刘玉梅生命垂危,再晚了就没救了。想不到李芳用冷冰冰的语气回答:“爸,当初咱们可是说好的呀,谁的老人遇到病灾由各自的儿女负责。”张新德说:“现在你刘阿姨已经命在旦夕,还提什么谁的钱,先救人要紧 ~”可是大儿媳可以说是油盐不进。张新德简直被气疯了,他撂下电话就打车往儿子家里赶,可是却把装有救心丸的上衣落在了医院。
到了大儿子家,张新德看到他们两口子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张新德强压怒火,对儿子说:“快去取钱,你刘阿姨还在医院等着抢救呢~”此时,还没等张伟开口,他媳妇李芳若无其事地说:“这可是我们当初讲好的,不能更改的。”
张新德急切地说:“现在是特殊情况,你们可不能见死不救,就是外人也不能见死不救,何况咱们是一家人啊~”张伟发话了:“什么一家人,她对我们没有养育之恩,我们凭什么给她出钱。”
张新德悲愤交加,指着张伟夫妇大骂他们禽兽不如,自己怎么会有这么个儿子。骂着骂着,他就感到心绞痛,天旋地转,他的心脏病犯了。张新德浑身抽搐着,一头栽倒在地上。
张伟夫妇这才知道事情不好,急忙在张新德身上寻找速效救心丸,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时手足无措,急忙把父亲送医院抢救。可是由于耽搁的时间太长,张新德还是去世了。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是:“快救玉梅......”一双眼睛在死后也不肯闭上。
再说,刘玉梅的儿女在得知母亲出事后,赶忙给母亲交上治疗费。好在刘玉梅除了骨折和身体擦伤外,没有什么内伤。可是当她得知张新德的死讯后,犹如五雷轰顶,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使张新德送了命,说什么也不想活了,只想随着张新德一起去。在儿女的一再哀求和劝说下,她才接受治疗。医生的手术很成功,身体一好转,刘玉梅就叫儿子到张新德的大儿子家里,请求让她参加张新德的葬礼。张新德的大儿子此时也因为自己跟父亲吵架而把他气死,后悔不已,说:“咱爸跟刘阿姨是真心相爱的,让阿姨参加爸的葬礼吧,不然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张新德一家人也就不再说什么。
几天以后,张新德的葬礼如期举行,在葬礼上除了张新德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外,最惹眼的就是躺在担架车上被儿女推着赶来参加葬礼的刘玉梅。要知道她才刚刚做完手术,身上还在输液。她挣扎着起身,对着遗体哭道:“新德,想不到我们才认识一年,你就弃我而去。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还没过够。我们活着不能在一起,你慢走,等着我,我很快就会过去陪你,在那边我们一起好好过日子......”
在场的人即使是铁石心肠,见到此情此景也不禁落泪。包括张新德的儿子在内的人都上前劝慰刘玉梅。刘玉梅强撑病体,坚持着参加完张新德的葬礼。回到医院,由于过于伤心,她不吃药、不吃饭,拒绝一切治疗,只是整天躺在病床上,念叨着张新德的名字。刘玉梅的女儿跪在刘玉梅面前,恳求道:“妈,你这样,我张叔如果九泉之下有知,他也会死不瞑目的。您千万不要这样啊~”在儿女的一再恳求下,刘玉梅勉强同意继续接受治疗。
刘玉梅伤愈出院了。出院后的刘玉梅跟以前相比已经是判若两人,她每天不是静静地坐着回忆跟张新德相处的美好时光,就是拿着跟张新德的合影看一遍又一遍,就像对活着的张新德一样说着知心话,说着说着就睡着了。她宁肯自己生活在梦境里,也不愿回到现实中。医生经过诊断,认为她得了抑郁症。她女儿多次要帮助她再找个老伴,可是被她严词拒绝,在刘玉梅看来,没有谁还能够比得上张新德。
作文十:《两位老人讲诉,亲眼目睹的神仙》1900字
这故事来源于村里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当两位老人讲出这个故事的时,罕见的露出了伤心。
村子里那时候人烟稀少,不知何时,村里搬来了一位老者,说是避难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定居在了村子里。
老者也就六十多岁的样子,一双清澈柔和的眼神,一副慈祥的面孔,见着谁都是保持着笑容,永远的是一身中山装,加上一双布鞋打扮,无论寒冬还是夏日。
老者过来后从不种庄稼,他就给人算命,看风水维持生计,逢赶集的日子就在街上的茶馆坐着,三五几个老头,坐在一起吹牛,旁边一块幡布写着一幅对联,“算命看风水,驱邪破灾难,”横批:样样精通。
开始人们都觉得他骗人的,混饭吃,可是当有天一人找算命,他看了那人手相,就把生辰八字,身上胎记这些全都说了出来,这可神的,惊呆了被说准的人,旁边的人不信,又上去伸手去叫老者给看,老者依然笑着就一字不差的说了出来,最后当把在场所有人的生辰八字,一生遭遇说了出来,老者从此声名大噪,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尽人皆知有这么一位奇人。
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着,终于有一天,两农妇哭哭啼啼的,面色焦急,进入茶馆就对着老者磕头,祈求老者救救自己的孩子,老者当即让其坐下,询问怎么回事。
原来她们是兄弟两家,家里两个孩子一起玩,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竟看到路中间有燃着的两柱香,一个倒扣着的饭碗,前面就是一些钱,两孩子不知道这东西可碰不得啊,就把钱捡了,打开倒扣的碗,里面还有糖和其他吃的,两人直接给分了,然后又偷偷的把那钱拿去买东西吃了,结果回家后两人不约而同的就开始全身发烫,口吐白沫。
两家看到这情况,才追问起来,结果听到碰了那种东西,直接给吓的面色苍白,不知所措,最后还是大嫂回过神来,急忙一起跑来找老者。
“那快带路,如果不是遇到厉害的角色,化水都能好,”老者听完立刻起身,安慰的说道。
赶到家里,老者远远的就看到两孩子并排睡着,正全身抽搐,泛着白眼,口吐白沫,两农妇看到这里,眼泪一下子又哭出来来了。
老者上前用手在两孩子额头上抹了一下,孩子头上竟然浮现出一丝丝黑气,在不断游走,老者看到这黑气,罕见的不再微笑着,而是露出了严肃。
叫人拿来两个碗,从井里盛满水,老者对着水里念叨几句,手指不断在水里画着,最后拿出两张符烧在了碗里。
“喂给孩子喝了,看能不能好。”老者说完就沉默着,不知在思考什么。
两农妇听完,急忙小心翼翼的端着碗,扶起孩子给嘴里喝,可刚喝完躺下,两孩子就把水吐了出来,嘴里甚至还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不断的磨着牙。
老者看到这情形,面色大变,愤怒的对着孩子说道:“你这是铁了心要这两孩子的命啊?”
两农妇看到孩子吐水,又听到老者的话,直接又给老者跪下了,不断磕头,“大师,求求你,救救孩子,求求你,救救孩子啊!”
老者看到不断磕头的两人,低头沉默了,一言不发,就在那里站着,直到过了好一会儿,老者抬起头来,清澈的眼神犹如发出实质性的光芒,他看了看孩子,扶起两农妇,又露出了常见的微笑。
“老头子我已百岁有余,竟然还看不破红尘,多有眷念,我一生无儿无女,有何可牵挂?”老者仰天长叹。
两农妇听到老者说有百岁之多。可看着老者最多六十岁的样子,顿时充满了诧异和不解。
老者没有理会农妇,转身就对着孩子身体打出了繁奥的手势,拍在孩子身上,拿出一把符文贴到孩子四肢,最后就坐在两孩子中间,一手握住一个孩子的手,席地而坐,闭上眼睛,嘴里念叨出复杂的经文。
这一念就是四个小时,孩子情况也好转起来,先是不吐白沫了,慢慢的不再抽搐,当烧也退去时,老者睁开了眼睛,停止了念经。
这时的老者似乎苍老了十岁,清澈的眼神充满了混浊,脸上皱纹无数,老者看着睡着的两孩子,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当天老者救了孩子就佝偻着腰摆手离开了, 第二天孩子一家人带着孩子去老者家里感谢老者,进入老者家时,老者双腿盘坐,闭上眼睛,却没有了生命的气息。
两家人亲手给老者抬到棺材下葬的,“永远要记得这份恩情,每年记得必须都要来拜祭。”父母告诫两个孩子。
十年后,两个孩子也长大成人,有天路过一个观音石庙,就进门跪拜,看到旁边坐着一个老者,跪拜起来的两人看到老者正笑着望着自己,当看清老者面孔,两人吓的瘫痪在地。
“呵呵,真巧,竟然遇到你们这两个小家伙,不要害怕,我可是活人。”老者说完还每人头上摸了摸。
感受到老者手上的体温,两人充满了悬疑。
老者摇头不语,顿了顿,又对两人说道:“死里逃生,更应积德行善”,说完就消失不见了,两兄弟面面相觑,都无比震惊。
回去后的两兄弟就拜师学医,普救世人,一生钱财除了够用,其他的都拿出去帮助困难的人,只因谨记老者话语。。。。
最后两个老人说完故事,我问了两位老人,“你们相信那老者是神仙吗?”
两位老人相视一笑,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缓了缓,两人说出一句话,“我们就是那老者救下的两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