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舌尖上的乡愁》1300字
舌尖上的乡愁
-----酱驴肉黄面
我生长在敦煌,是个地地道道的敦煌人。选择敦煌学概论这门课,我是抱着更加了解我的家乡的目的去的.身为一个敦煌人,我很自豪,因为这里,有着太多值得我骄傲的地方。
写这篇作文前,我犹豫了好久。因为有太多我值得去说道的敦煌美食或特产,李广杏、鸣山大枣、敦煌葡萄、泡儿油糕、雪山驼掌、羊肉粉汤、敦煌臊子面、敦煌酒······想来想去,我忽然想到一个我最爱吃的,索性,我就来介绍介绍敦煌的“酱驴肉黄面”吧! 说起驴肉黄面,就不得不说说它的做工。
拉出的黄面每根都需从头至尾粗细均匀,面条
程圆柱状。面条口感劲道。如果有扁的或粗细
不一,便是拉面人的水平很不到家。如果面条
较软或过硬,便是在锅里煮的时间没控制好,
也是这家店对黄面制作不成熟的表现。
敦煌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
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制作黄面的工艺
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只见拉面师傅双
手舞动着一块淡黄色的面团,时而伸拉成长条状,时而旋转成麻花状,像变戏法一样,将一个足有五六斤重的面团拉成一把细粉丝样的面条。下锅煮熟的黄面丝色黄晶亮,可趁热拌菜食之。吃起来开胃解腻,清热解烦,令人食欲大增。
驴肉──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上的
驴肉。”驴肉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
肪、低胆固醇肉类。中医认为,驴肉性味甘凉,
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功效。从营
养学和食品学的角度看,驴肉比牛肉、猪肉口
感好、营养高。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
生物价值特高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都远高于猪肉、牛肉。所以驴肉是肉类中的上品。
驴肉黄面历史悠久,名声远播,莫高窟156
窟(宋)壁画上就有制作黄面的生动场景,可见其历史悠久。
酱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号称中华一绝,到过敦煌的人和生活在敦煌的人都会在路边看到很多驴肉黄面馆,正宗的酱驴肉黄面馆只有一家,敦煌人都知道,敦煌市西大桥宏泰农贸市场门口(敦煌市文庙巷84号),有家顺张驴肉黄面馆的,就是享誉敦煌城的酱驴肉黄面代表。自从清代末年,驴肉黄面的拉面手艺自古传承下来的正宗,就是这位马顺张,当年高超的拉面技艺使得当时敦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马顺张(1909--1981)本姓张.其父亲早逝后随母亲改嫁到马家.所以起名马顺张.顺张二字由此得来。
顺张黄面的第三代传人张世存师傅将张
记黄面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1958年10月
彭德怀 元帅来敦煌视察时 在莫高窟用餐品
尝了张世存师傅的黄面。1984年中国人民解放
军总后勤部部长赵南起将军视察驻敦部队时
也到顺张品尝了张世存师傅的黄面.饭后赵南
起将军非常激动.立即聘请张世存师傅去总后
勤部(北京万寿路)工作.在北京工作期间张世存师傅还为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拉过面.
自此之后,来学拉面技艺的学徒不断,有的学成之后自挂招牌新开店,有些学徒的店因区位优势而生意更加红火,便使得年轻一代不清楚老一辈时代的正宗驴肉黄面。
1999年6月13日,张世存师傅病逝.顺张驴肉黄面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敦煌饮食文化的瑰宝.是敦煌旅游必去之处。 2005年夏,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在敦煌旅游时,也来光临过顺张黄面馆。
介绍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对驴肉黄面的悠久历史和美味所感触了吧!我希望敦煌的驴肉黄面,能被更多的人知道和品尝,希望这道美食,伴着敦煌,一直传承下去!
作文二:《舌尖上的乡愁》1400字
舌尖上的乡愁
饮食习惯会导致浓重的乡愁,由味蕾勾起的乡愁,需要在舌尖消解。
“我养成习惯:国外不吃中餐,如此已有20 多年了。餐饮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既然出国学习就应入乡随俗感受异域饮食。喜欢清淡新鲜日餐、精美法餐,意餐、西班牙餐较适合中国人,生火腿、奶酪除外;墨西哥饮食亦很健康,阿根廷烤肉也很味美??万科有种说法,想惩罚谁,就让他和董事长一起去国外出差。”
这是王石先生2012 年10 月30 号上午10点发出的一条微博,彼时,他正在美国游学,彼时,他也是第一次因为个人情感生活而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没有回应,没有解释,他轻松地谈起了饮食。
但有心理学家说过,饮食,是一种欲望,是情欲的另一个磅礴出口。他这则139 字的微博透露了太多太多。王石先生的“我养成习惯:国外不吃中餐,如此已有20 多年了。”其实是值得质疑的,远的难以考究,最近的“笨笨牌红烧肉”难道算是西餐吗?
撇开八卦的内容,我们可以透过“万科说法”更加肯定—让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入乡随俗只感受异域饮食是“一种惩罚”。
是的。惩罚。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一旦在外就餐太多就会想念自家灶台上的出品;一旦离开家乡太久就会怀念故乡的味道。
上世纪的上海大亨杜月笙第一次到香港时,对朋友精心准备的鲍鱼燕窝鱼翅不感兴趣,对金发碧眼的女人不感兴趣,对香港的花花世界也不感兴趣,独独想“下面的人”从上海捎点土产过来“以解莼鲈之思”。
驻华大使骆家辉在中国吃什么呢?媒体拍到的往往是他和家人拿着优惠券在麦当劳排队的照片,没错,他是华裔,他的故乡是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汉堡薯条里才有他的乡愁。 原籍湖南身处日本的歌舞伎町案内人( 即介绍人、皮条客) 李小牧,在日本不好好专心做他的案内人,还在我町一番街开起了湖南菜馆,生意异常火爆。因为,同在日本的湖南人跟他一样有对湘菜的深深期待。
??
而在我们对515 名经理人的调查中,有16.34% 的人在电视上看到家乡菜就会流口水;有64.66% 的经理人认为吃过最好吃的菜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不是情人牌烛光晚餐,而是从小吃到大的爸爸妈妈做的家乡菜;有93.19%的人想家乡菜的时候会回家吃、或者找城市里做得好的家乡菜馆、更或者自己动手做,只有6.81% 的人觉得吃不吃家乡菜都没所谓;有83.50% 的人表示平常自己经常做家乡菜或者有这个计划去做。
看来,家乡菜在我们的经理人心中也是一份剪不断的念想。就像婴儿对母乳的依赖,这是一种舌尖上味蕾上的眷恋,也是来自大脑皮层的识别和记忆。当品尝到某一道菜的时候,它特有的滋味刺激口腔里成千上万个细小的味蕾,反射到大脑皮层,唤醒沉睡的记忆,随即,又激发一种和着精神满足感的津液流淌在舌头的两翼,顺着食道,漫流到胃里,滋润心田。这种对美食的思念,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欲望。也许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能找到中国菜馆,国内各大城市各派系的菜馆齐全。
当游子离开家乡,家乡的记忆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大脑皮层中,记忆也同样存在于身体中和味蕾上。对于家乡温暖的味道,舌头会产生眷恋,所以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思念起一种食物、一种味道,这是味蕾上的记忆诱使我们去寻找。
饮食习惯会导致浓重的乡愁,由味蕾勾起的乡愁,需要在舌尖消解。本期专题,让我们听听几位游子在舌尖上消解乡愁的心情故事:热爱美食美女的专栏作家周华诚,身处异乡的时光里,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的是一碗温暖的索面;旅居法国的品酒师刘佳,身在千里之外的法国,但心里最想念是中国包子;出生台湾工作在上海的Theresa,最思念的是台湾小吃,还有那永远的外婆牌甜酒酿。
作文三:《舌尖上的乡愁》1800字
被许多人俗称为“陇上小江南”的陇南地区,气候湿润,资源丰富,物产独特、丰饶,盛产大量的动植物资源。其中,我的家乡地处山区,坐落于陇南市宕昌县何家堡乡草坪子村。那里自然风景格外优美,在茂盛的小树林里,生长着一种独特的植物,它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功效与作用上都与蕨菜基本相似,并且它们都同属蕨类植物,因为它的菜头是卷曲未展的嫩叶,家乡的人们习惯性的称它为“白卷菜”,也称作“白蕨菜”或“白厥儿菜”。它是野菜的一种,但绝不等同于蕨菜。至于它的历史与食用由来,因至今尚未被大多数人所熟识,所以无从得知也无从考证。
提起蕨菜或许大多数人都听过或吃过,我们平时吃的蕨菜多为野生厥,一般都生长在山上较为低洼、阳光充足、杂草丛生的偏僻处采摘而来,但对“白卷菜”却很陌生。其生长环境较为偏远,不像蕨菜生长在浅林中,它一般生长在林中半山腰或两山之间湿润明亮的地方,但也有一小部分生长在低洼处,采摘过程极其困难,采摘的路程至少要需要4、5个小时,有时采摘还需要经过陡峭的崖壁,如果是胆子比较小的人是不敢走上用独木搭建起来的梯子去采摘的。人们采摘它用“翻山越岭”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小的时候跟着大人们去采摘,凌晨3点多我们就已经摸黑向山上进发了,等到快到山顶找到菜时,天才蒙蒙亮。每年农历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是“白卷菜”的生长繁盛时期,同时也是它的采摘最佳时期,地上萌发出的白卷菜青嫩茎有着特殊的清香味,也很少受环境污染,是难得的健康野生食品,但其采摘期很短暂,大概十五天左右。它在我的家乡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餐桌主菜,也是走亲访友的特色礼品,而在其他地方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说起它的味道,更是让我回味无穷,它吃起来清脆细嫩,味道鲜美,香嫩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与蕨菜相比,白卷菜的味道更胜一筹,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蔬菜。当然,它的做法有很多,可鲜食或晒干,下面我就我的家乡对这两种做法做简单介绍。
一、鲜食——炒白卷菜
(1)具体做法:首先用沸水浸烫至熟,再用凉水漂一下,其次摘掉卷头厥花,
清洗干净细毛(也可在未煮熟之前清洗),再把菜切成小段,然后把菜倒入已经加热的油锅中快速翻炒,最后把大葱或香菜放进锅里炒至半熟就可出锅了。
(2)食材:白卷菜、油、盐,酱油等基本调味品。
(3)注意事项:①清洗时要注意菜头的小细毛,至少要反复7、8次才能洗干净。②可根据个人喜好搭配其他食材,如:肉类,蛋类等。③白卷菜采摘后要马上进行处理,防止老化,营养流失。
二 、晒干——热白卷菜(就是所有的食材都是煮熟的,只需把菜放进猪肉汤中热一下即可)。
(1)具体做法:先把晒干的菜用温水或凉水泡开,再用沸水煮熟,同样用凉水漂一下,洗干净细毛;在锅中倒入煮过猪肉的猪肉汤,取适量白卷菜放入锅内;在锅内加入豆腐、粉条,腊肉,猪耳朵等,盖上锅盖;3-4分钟翻一次,翻2-3次后加入盐,酱油,生姜,鸡精,花椒等调味品;最后出锅时放一些大葱,这样美味可口的炖白卷菜就做好了。
(2)食材:干白卷菜、蒜苗、腊肉、猪耳朵、粉条、豆腐;、盐、酱油、鸡精,味精、花椒等
(3)注意事项:①干白卷菜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它很容易发霉,营养物质容易流失②猪肉汤要适量,不易过多或过少③食材不限,可因人而加。
这种纯天然的美味佳肴,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到。村子里的人会把多余的“白卷菜”拿到县里面去卖,当然,这种绿色无污染的野生蔬菜,因为平时城里人很少吃到,它的价格也不菲,今年它的价格已经涨到每斤九十块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到现在,村子里一直流传着一种特别的风俗习惯,那就是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不买其他的菜,“白卷菜”占据了春节餐桌的主位,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到元宵节,,每天早上的早饭都是“白卷菜”,再配上自己家里做的麻花,这简直是一顿别出心裁的美味早餐。即便天天吃,人们对它还是百吃不厌,尤其是爱喝酒的人,凉拌白卷菜是必不可少的下酒菜。“白卷菜”不仅见证了家乡的变化与发展,也见证了生活在那块土地上人们的质朴淳厚。白卷菜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生活在草坪子村里的人们对它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虽具体说不清是什么感情,但它却一直养育着我们。如果非要纠结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我想用父母与儿女之间难分难舍的亲情来形容,再好不过了。
我觉得它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食用这种绿色无污染的野生蔬菜。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山珍野味,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依靠。每当向别人介绍它时,心里不由得有一种自豪感。无论我身处何地,都会时不时想起家乡那富有浓厚山村风味的白卷菜的味道!
请老师批评指正!
作文四:《舌尖上的乡愁》1900字
舌尖上的乡愁
曾绯龙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9日 24 版)
真正意义上的品茶是在老家教书时。那串孤寂日子常常一个人枯坐陋室,听窗外松涛阵阵,鸟雀啁啾,昆虫合奏。然后用从岩缝里滴渗以竹片牵引的山泉水泡制野茶,在氤氲升腾的茶香里构思美丽的文字,感受生命被茶水和书香滋润得剔透纯净。
有人说,茶是土做的水。品茶时,觉得与大地靠得极近,能听见大地的铿锵脉搏;与世情融得很深,可感受芸芸众生的呼吸。这时,读书能融进书里,情思缱绻;写字能跃然纸上,神行意随。陡然,一只黄褐色的蛾子透过破损的窗纸飞进来,“扑簌簌”于茶杯旁扇起杂音,像一块石头,砸碎梦中的影像。
忘不了在家乡喝客家野茶的情形。信步踱进一户客家人,主人唤我入座后,一只粗瓷碗盛上白开水递过来,此为供净口用的水。仿若京剧开场前的锣鼓,既为演员留足准备时间,又营造出一点温馨气氛。
此刻,只听见厨房内噼里啪啦一阵阵爆响,一股浓烈的香味窜出厨房,在厅堂里弥漫开来。不久,伴着主人进出的脚步声,一碟碟客家风味小吃呈现于我面前的方桌上:
红薯片,炒得焦黄;炒花生、炒豆子,香气在鼻翼轻灵游走;芥头、大蒜、辣椒、姜片等糖醋小吃浸味十足;还有杨梅干、猕猴桃干??不要说捏一枚细品,单单观其色闻其香便陶醉了,竟忘却关键的环节是齿颊间放肆的约会。接着主人又盛上一盘热气腾腾的南瓜饼,待佐茶的小吃上齐,主人方泼去我碗中剩余的白开水,随即换上滚烫的野茶水。
告别时,热情的主人没有忘记随口哼唱一首客家情歌:“茶树打籽叮当叮,茶树底下好谈情;万一有人来相问,两人假作拾茶仁。”
乡下美食多,因为原料实,制作细,加上水质优良,柴火灶出锅,故味道独特,韵味绵长。
最常见的是爆青椒、晒肉、火焙鱼与盐菜煮泥鳅。每次回老家,均可品尝到这些菜肴中的几种。
爆青椒,须选用新鲜长条形偏辣的青椒,先把园子里摘来的青椒洗净、晾水,放在砧板上,菜刀平放将青椒逐个压扁,除去椒蒂。接着将青椒整个放置油锅里爆炒,其间要注意青椒不停翻边。最后放入生姜、盐、豆豉等,一盘油亮辣香的爆青椒宣告出锅。其味滑嫩喷香,辣劲足,让人胃口大开。
晒肉制作别具一格。先将五花肉切成五厘米见方的小块,盛入容器,加盐、酱油适量搅拌,腌制约摸半小时。接着,把腌制好的五花肉,逐块粘上糯米粉,平摊于团箕里晾晒。再将锅洗净烧红,倒入适量茶油,烧至六七成热时,把火关小,放入晒肉,最后就是小心翼翼地反复翻煎。出锅的晒肉外焦内嫩,油而不腻,还携带阳光的味道,够诱人。
制作火焙鱼,得有相当耐心。乡亲们先将从溪流中张网捕捞上来的小鱼清理干净,并在日头下晾干水分。接着生火将铁锅烧热准备烘焙。火的温度要高点,铁锅要烧红。然后在铁锅内淋上一层茶油,将小鱼均匀地摆放在铁锅内,小火慢焙。焙好的鱼干用辣椒爆炒,那个香啊,想想就要流口水。
逢野菜疯长时节,回乡可尝到一些特别美味。
比如炒野生栀子花。从山上采摘的一朵朵洁白栀子花,洗净后除去中间橙黄色花蕊,然后将栀子花放入热水中焯片刻,挤干水分后放入油锅内清炒,最后撒些蒜泥爆香。我十分喜爱吃这道菜,因为既享受了采撷之趣,又可回味满嘴的花香,感受自己的心灵亦化作一朵栀子花,在老家的原野愉悦绽放。
今年春天,我还到过一位远房亲戚家吃饭,菜肴野味十足:清炒松菇、笋片油渣,还有一盘令人垂涎欲滴的野葱拌豆腐。
亲戚十分健谈,说起他那两个上大学的儿子更是眉飞色舞。亲戚年少时颇有才气,因家境贫寒,只念完高中一年级便回乡务农。成家后他发誓
要好好培养两个小孩,于是与妻子上山开荒种果,并租用他人的水田种植经济作物,含辛茹苦把孩子一步步送入大学校门。
“穷总会有个头哩,我相信读书人可行好运~”
亲戚兴致愈来愈高,他拿出封存数年的老酒让我品尝,一边啜酒一边说:“人啊,就这一辈子。只要做人一清二白,就像这碗野葱拌豆腐,即使未干出啥大事也冇悔。再哇(说的意思)呀,后生时的壮志被伢崽(儿子)接下去,我心窝子里呀,庞滚庞滚(很热的意思)~”
而让我心里也“庞滚庞滚”的一次,是在老家吃到一碗嫩滑爽口、甘香透亮的南瓜糊。不用说望其色金黄带红,赏心悦目;亦不谈其味醇厚;单是看其制作的复杂程序,就已让我感慨不已。
乡亲选瓜皮嫩红带白霜的南瓜,从瓜蒂处切成两瓣挖去瓜子与瓜瓤,以多齿刮刀把瓜瓤刮成丝状,剩下皮壳,接着把油倒入锅中,将瓜瓤放入煎熟,捞出沥干油。然后加水熬煮瓜瓤,搅拌成糊状,需一个多小时周而复始的动作,机械枯燥。熬出之后,要加入少许红糖、糯米粉、姜末、葱花以及碾碎的豆腐。加配料的过程,需不断搅拌,又至少花一小时。最后熬至半凝固状,南瓜糊才可出锅。
这份讲究的传统手艺,不仅让南瓜糊成为一道“奢侈”的美味,更让我对故乡多了分魂牵梦萦的思念。
作文五:《舌尖上的乡愁》1900字
舌尖上的乡愁—河东浆水面
一、浆水面的历史简介
浆水酸菜是风行于甘肃东部、南部和陕西关中、陕南、陕北部分地区的一种农家调味小菜,其独特的风味和保健价值享誉几千年历史, 不同于腌制酸菜和泡菜。 浆水在传入兰州与河西部分地区后,这里都吃清汤浆水,由于酸度适中,外地人很快也能习惯,这是推广过程中省城兰州做出的贡献。史料记载:孔圣人为效仿先贤周文王,皱着眉头吃了几十天才习惯了浆水的酸味,正宗的陇南糊汤浆水口味烈酸,不是每个人能接受得。
(一) 、历史渊源
浆水出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据《吕氏春秋》记载:“文王嗜菖蒲菹,孔子闻而服之。”菹在这里的意思就是酸菜,所以这两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周文王爱吃菖蒲做成的酸菜,孔子听说后也就试着去吃它。周人起源于陇东,已被学术界所公认。由此推断,酸菜浆水最早出现在天水一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浆水的专门记述,说浆水“调中益气,宣和强力、止咳消食、利小便。”
(二) 、历史传说
在天水,有许多和浆水有关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时的一件事。故事说诸葛亮带领蜀汉军队长途跋涉到了天水,却因陇上地气干燥暑气严重,不少士兵又拉又吐。情急之下,有人建议让这些中暑的军士喝些当地一种叫浆水的汤汁。结果三两天之后,
那些中暑的军士很快就康复了。见此情景,诸葛亮便让蜀汉军士将出门时所带的家乡泥土堆在一处,放手与曹魏军队厮杀。这也就是天水八景之一的诸葛军垒的来历。
“饭后常添水,春残便做浆”,这是一位近代诗人记述浆水的诗句。而民间两句顺口溜说得更好:“三斤辣椒十斤盐,一缸浆水吃半年”。从这些诗句民谚中我们不难看出,浆水在天水人的生活里曾经扮演了怎样重要的角色。的确,在以往那些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年代,浆水酸菜不光是日常饮食里的调味品,更重要的是它还担负着储藏蔬菜、聊以充饥的重任。过去的岁月里,饥饿的阴影曾经长久地笼罩着天水这片土地。那时候,幸亏还有浆水缸,幸亏还有遍布山川的野菜,让我们的许多先民能够等到又一个麦黄的季节。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见,天水人对自己的浆水缸该是怎样的珍惜与感激。这大概也就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仍然还有许多人惦记着浆水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二、浆水面的名称:浆水,亦名酸浆,酸菜。
浆水就是用包菜、白菜,芹菜、苦渠、萝卜、土豆、黄豆芽等为原料(还有其他原料,依口味习惯选择一样,也可以是几样搭配而作),在沸水里烫过后,加酵母发酵而成,其中芹菜浆水为上品。在陕南一带有专门制作浆水的蔬菜—浆水菜,又称辣菜。它营养丰富,消暑解渴。如果把浆水用辣椒和葱用油炝过,再加进拉面或手工面条,就成了一碗地道的浆水面。
气味:甘酸、微温、无毒。
范围:主要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陕西、山西、宁夏等范围。
三、浆水面的具体做法
(一)、主要食材
包菜、白菜,芹菜、苦渠、萝卜、土豆、黄豆芽等。
(二)、步骤
1、选菜。
2、备器。
3、煮面汤。
4、切好青菜在热水或热面汤里过一下。
5、拔酸。找来浆水汤,俗称" 浆水角子" ,也称" 浆水引子" 倒入新酢的菜中。
6、投搅。关于搅浆水有行家的口诀:" 春天桃花水,三天一搅是新味;夏见人流汗,一天不搅白花泛;秋来五谷香,两天就动浆水缸,冬天地气沉,十天半月你莫问,浆水要酸火边蹲" 。
四、注意事项
1、放在阴凉地。
2、不能加入半点油星。
3、不用放盐。
4、醋的量不用太多,一般一勺汤勺就差不多了。
五、主要功能特色
浆水可去热清火,对某些疾病也有特殊疗效,如用芹菜做的浆水有降低和稳定高血压的作用,用苦苣菜为原料的浆水有除湿利水,化淤消肿,健胃驱胀增加食欲之功效。用苜蓿为原料制作的浆水,有清
热利尿、止血定喘、和脾利肠等功能,能治疗夜盲症、佝偻病、胃、痔出血、咳喘、崩漏、先兆流产、尿路结石等病。用芨芨菜做的浆水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浆水中的菜称为酸菜。
在陇南,用浆水或酸菜可做好多小吃,可以说是陇南最有名的小吃了,陇南城乡人民十分喜欢吃浆水面条。
六、食用及变化饭菜式样。
浆水菜的食用分为两种形制。第一种是用做下饭的佐菜(以干为主) 。主要有凉拌酸菜-—其方式是从缸中取酸菜捏干,切碎后加盐、香油、辣面拌食。第二种是炒酸菜-—待锅内油(以大油为上) 烧红,投入生姜、辣椒角和调货(葱、韭菜、蒜苗等) 翻炒,后倒入酸菜同炒,待火候到出锅。
最地道的吃法是将浆水用菜籽油炝过,盛到盆里,用开水调好酸度,等煮好面(可以是荞面节节、小麦面条、手擀碎面等)后盛入碗中,配以胡麻油炝的韭菜、小葱、洋蒜等佐料,再放上咸菜、香菜等,一碗清香四溢、热气腾腾、消暑解渴的浆水面就呈现在食客面前了。
浆水面也可以先煮好面(先将土豆切成粗条用胡麻油清炒后煮到微熟,再放入由小麦面、荞面、豌豆面混合擀成杂粮面,完了加入浆水,以微酸为宜。
作文六:《舌尖上的乡愁》1500字
乡愁向来是具象的。诗人马致远心中的乡愁是枯藤老树昏鸦的淡淡剪影,余光中先生心中的乡愁是小小的邮票和窄窄的船票,张锋先生心中的乡愁是弥漫在几味中药里的微微苦涩。而梁实秋先生的乡愁,却是飘散在北平胡同旮旯里芬芳而忧愁的香气。
芙蓉鸡片,爆双脆,水晶虾饺,酸梅汤,光是听着名字就足以令人垂涎欲滴。梁实秋用他那特有的平实笔调,将这些带有老北京风味的小吃,向我们娓娓道来。老舍先生也曾对北平的蔬果赞不绝口,他在《想北平》中写道:“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儿遇到北平的玉李,还不愧杀!”想必是对北平怀着特殊的热爱,才能描绘出如此真实可感的画面吧!在《雅舍谈吃》中,梁实秋先生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北平的特色,还用独有的细腻笔触展示了全国以及西方的美食,其中更涉及中西文化在餐饮上的不同。所谈的,不仅仅是美食,不仅仅是乡愁,更是文化。
梁实秋先生说:“如今呢,胡尘涨宇,面目全非,这些小贩,还能保存一二与否,恐怕在不可知之数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旧时回忆的叹惋,而我也不免怀念起家乡带有独特印记的佳肴。
倘若有人游览我的家乡,吃一顿鱼丸是首选的,但我要说的却不是鱼丸,而是那不起眼的灯盏糕。幼时,出了家门,只需拐几个弯,那芳香四溢的气息便扑鼻而来。记得那些小贩们都是现炸现卖,我站在一旁看着那一勺雪白的面糊“哧溜”一声滑进油锅,登时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转眼的工夫,那黄金的面皮已经初具雏形。见此状,小贩会飞快地给它翻个身,那一阵香气几十里外都能闻到。
我想,人生在世,或长或短,只知吃是一种本能,懂得吃却是一种生活。生活的真谛不在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在于所行之处皆有所思。每一种饮食文化的背后,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典故,还是带有个人主观所赋予的内蕴。就拿这灯盏糕来说吧,从本身的制作来说,的确简单,但对我而言,看到它,仿佛就回到了孩提时代,在熙熙攘攘的街头,每个人都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哪怕街?^的小贩也会用心做好美食去换取顾客脸上的笑颜。或许,那才是一个沉静的时代,彼此尊重而又恪守本分。只有在那样的时代中,我们才能大声地说出心中的乡愁。
有时,一道简单美食的变化,象征着时代的变迁。梁先生说:“正宗是冰糖葫芦,薄薄一层糖,透明雪亮。”北京正宗的糖葫芦我没有吃过,但家乡那戏台外的糖葫芦却是吃过不少的。太爷爷在世时,常带我去锣鼓喧天的戏场。门口的糖葫芦我便吃了一串又一串。太爷爷去世后,我几乎再也不曾踏入戏场,更别提糖葫芦了。由此可见,人们对于美食的态度,恰恰是对待生命的态度。随着时代快速发展,人们不仅仅失去了耐心和恒心,更失去了对生命的尊重。过去小火慢炖的时光转眼就被如浪潮般的踏步声淹没。对于生命似乎忘记了细心呵护,仿佛只是一个个复制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除了冷漠,再无其他。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又怎么能诉说乡愁,更别提去细细品味这舌尖上的乡愁了。我大概能够体悟到梁实秋先生,他谈的不仅仅是美食与乡愁,更是对一个能诉说乡愁的时代的挽留。
我不免感叹,那个愿意坐在茶馆里,细细品茶的时代究竟去哪儿了?人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吃的文化往往都有共性,我相信,只要我们依旧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那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美食就会再次出现;而这一道道或庄重或休闲的美食使得我们的乡愁有了去处。哪怕在异国他乡,想到他便是有了寄托,舌尖上的美食,化在心里却是一缕缕的乡愁。
如此,能让我们喝醉却心甘情愿的,只怕是这一壶故乡酒吧!这舌尖上的乡愁,看似味寡,实则却是心间萦绕不散的气息。
那穿堂而过,吆喝着“黑米粥――绿豆粥――茶叶蛋”的方言,黑暗里传来“笃笃笃”的敲梆子的声音,那童年里听见家门口捣年糕的钝钝的声音,大概也是我久久品味,停留在我舌尖上的小小乡愁吧!
作文七:《舌尖上的乡愁》1400字
舌尖上的乡愁
厨娘膝下的孩子比较多,正处长身体的年龄,分得来的粮食总不够吃。每当孩子放学回家,他们都说自己的肚子咕噜咕噜地叫。那是饥饿。厨娘便去地里弄些菜再掺些大米捏成菜团,放进锅里蒸熟,便成了孩子们的主食。
正值月底,队里分粮食了,称来尽些带壳的谷子。厨娘的男人把分得的一挑稻谷挑进辗米厂。辗米机顶大豁口。谷子倒进铁斗很快不见踪影。
嗡嗡作响的辗米机,边吞着谷子,边吐着白汪汪的米粒。满满一挑谷子,不一会变成米和糠壳。辗成大米后,厨娘的男人又用手摇风机吹净米粒里少许的糠壳,有些细米溜进了专属通道——小斗。乡下人把这些细米叫谷嘴巴子。
厨娘的男人精打细算,把这些谷嘴巴子统统撸了回来,交给厨娘。
厨娘先用筛子筛、用手拣、用水淘,在水里浸泡,然后用滤子滤尽水,最后用石磨把这些细米磨成白白细细的面粉。
阴历的三月三,乡下人称这天为“二月花子”,也是民间的赛龙舟。
田间地沟生长一种叫芫荽的野菜,中文记载它为草本植物,茎和叶有着特殊的香气,用来调味,也可以入药。
厨娘收完工跑到田间地沟东瞄西嗅地,揪回满满一小
1 / 3
筐芫荽。
采回来的芫荽,厨娘把它洗净滤干水,用木棍将它捣碎与白面粉掺揉着。芫荽面在厨娘手里,散发出特有的纯香。
盆子里的芫荽面,被厨娘捏成一个个的面疙瘩,搁在面板上等待下锅。厨娘烧上一锅开水,静静地候着男人和孩子。
瞧见男人和孩子们的身影,厨娘把捏好的疙瘩小心翼翼地下进铁锅,然后把灶堂的火烧得旺旺的。
疙瘩在铁锅里不停地翻跟斗,热气腾腾的芫荽清香溢满灶房,香气又跑进堂屋,诱着孩子和男人的肠胃。
不一会,装进小碗的芫荽疙瘩摆上四方桌,缓缓地吐着香气。一碗碗疙瘩,成了厨娘一家人最喜欢的美食。
初出毛犊的儿子盛了一碗又一碗,巴唧巴唧地吃了好几碗。
厨娘对孩子说:“慢点吃,锅里有的是。”
厨娘在队里只算个半劳力,这是队上规定的。厨娘的男人是队里的男劳力,经常走出村庄替队里做外工。男人是厨娘心上的顶梁柱。
每当男人去外地,厨娘就弄好疙瘩面为男人饯行,能抵御路途上的饥饿。厨娘的男人被派遣去外地,队上每天算他一天半的工分。厨娘男人很乐意这份美差。吃着厨娘特意为他做的面疙瘩,心里乐滋滋的。
2 / 3
之后,厨娘的孩子去了豫东的汴城,一去就是很多年。然而,匮乏年代的情愫,在孩子心里留下一段乡愁。逢年过节孩子回乡村,捎上好多补品送给厨娘,对她说:“厨娘,总念叨您的芫荽疙瘩??”
说出这话的时候,厨娘的双眼顿时模糊潮湿。孩子搀着厨娘瞭望她满头的银发,那每一根发丝,都写着厨娘的煎熬和挣扎,担忧与呵护。
3 / 3
作文八:《舌尖上的乡愁》1000字
2012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隗筱然
最近,国内的同学向我推荐了一部叫做《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说是收视率很高,于是忙里偷闲,上网一睹为快。看完之后,我对先生说,我有种想哭的感觉。想起在婚礼上,司仪问我:在美国平时在家吃中餐还是西餐?我回答说当然是中餐,走到哪里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胃”。平日和国内除了感情上的牵挂外,就是我的一日三餐无不向往着只有在家中厨房和泉城的美食街才能闻到的诱人香味。可惜我们从小忙于学业不谙厨艺,就是照着菜谱也做不出可口的中式菜。
这部纪录片让我也想起了一位旅美华侨的一条微博。他说,不得不承认,出国以后,有时候我的心也许并不是那么爱国,但是我的胃却是极端民族主义的。他还调侃说,西餐的味道无外乎两种,一种吃起来像屎,一种吃起来像糠。我对这条微博记忆深刻,因为感同身受。
我想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一样对吃有着如此深入的研究和挑剔的味蕾。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是,你很难听到哪个老外说不喜欢吃中餐,却很难听到哪个中国人说喜欢外国菜。一个曾经到过中国的美国朋友对我说,他在中国吃的中餐很不一样,那里没有左宗鸡,没有宝宝盘,甚至没有签语饼。记得白岩松在耶鲁演讲时说的一句话,他说:“我敢肯定,在美国最好的中餐馆,在中国也很难卖出好价钱。”我也常常感叹,那些风靡美国乡村城市的中餐馆,是怎样糟蹋了中国菜的美好形象的,那些油炸的、清水煮的、浇上了甜酸汁的鸡翅、肉块、西兰花,让讲究色香味俱全,讲究食材、辅料甚至作料运用的中餐,都失去了它原有的独特魅力。但是看着那些老外们对着那一堆酸酸甜甜的油炸西式中餐大快朵颐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味觉的基因,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适应、固化,已经相当难以改变。人们在品尝世界各地的美食的时候,也在其中寻找着来自民族和故土的味道。那些符合自己文化和饮食习惯的,就会被认可并且接受。这也是为什么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比在美国好吃的原因。所谓“好吃”,大概就是味蕾的文化认同感吧!
我想,这大概也是《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感动我和其他很多人的地方。有人评论说,它是近几年来最成功的爱国主义纪录片。对于身处异乡的我看来,这个评价并不为过。
这次回国,妈妈毫无意外地又给我做了辣子鸡和糖醋鲤鱼。这是我每次回家一定会吃到的美味。尽管美国的鸡肉和青椒更大更新鲜,尽管美国也能买到产自镇江的香醋,尽管做菜的工序一道不差,我们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妈妈的味道。也许因为妈妈做的菜里,有一道作料叫做亲情,有一种味道叫做家,还有一种历久弥散的香气,叫做乡愁。
作文九:《舌尖上的乡愁》1200字
舌尖上的乡愁
无论怎样的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总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倦的追寻每一口美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也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中最新鲜的味道。
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二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着血亲只间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地域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再大,饮食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跟味觉,具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
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欲罢不能。
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与体验,在作家变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过是一家人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舒适睡上一觉。
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骨,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些鲫鱼汤。几尾野生的鲫鱼,撇上几滴奶,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抛些提神的香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液浓郁。
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的火候和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只有妈妈最明白自家胃口,她所挑选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了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食材的本味。
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喜欢舌尖上的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得什么叫人生厚味,却只晓了家中美味。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饭菜,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朴素,而又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根。
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在心底的思念和期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 ,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
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菜桌上另一幅碗筷的归属吧。
江淞璟
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
作文十:《舌尖上的乡愁 舌尖上的中秋乡愁》1100字
这是在烟台求学的第二年。
转眼中秋又至。离家两千多公里,来时在飞机上透过小小的窗,看见了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平流层的平静与远处日落的一线橘光在视线里模糊。我在睁眼醒来之后听见空姐温馨的提示:烟台地面实时温度为17?。
走出机场,面对寂静的黑夜,我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响了,饥饿感袭来。突然很懊悔离家前吃完了母亲亲手做的咖喱鸡块。我如此念念不忘。
看过太多与美食有关的事物,或许是电影、音乐、图片、声音,也或许是仅仅一句诗:桃花流水鳜鱼肥。想象力能把它们在舌尖上诠释无误,味道始终都是最柔软轻盈的那面纱,在风里摆动,曼妙多姿,月光从窗中打入,清冷地透过帘纱照入床上游子的眼眸里。
圆月之辉,使人彻夜无眠。
今年这一场月圆,回忆又将使我怀念。馋的是味道,味道
1
是心上无限愁。
在我更小的时候,中秋佳节热闹如同过年。早早吃过晚饭,在天台摆上一张大圆桌,圆桌上摆上一个月饼,足有脸盆大小。另外还有许多水果,清香的柚子、香甜的苹果、葡萄、桔子以及各类糖果、糕点。
要先拜祭月亮,让天上的神仙先吃。大人们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别用手指月亮,会被月亮婆婆割耳朵的哟~听到大人的话,我们慌忙收起手指,瞪大了眼睛盯着月亮,好奇又担忧。
等到大人入席赏月,他们便答应让我们提着灯笼玩闹,开始属于我们自己的狂欢。时间正好,圆月明亮当空照。
和伙伴们嬉戏打闹,母亲时不时叫我过去,揽我入怀,擦掉我额头上的汗,往嘴里塞些吃食。有时是一块月饼,有时是一块柚子,有时是一口清茶。这些舌尖上的乡愁大概都是那时潜移默化里培养出来的吧。
去年父亲为我寄了些金华火腿伍仁月饼,今年他又问我是否仍照旧,我拒绝了。而当中秋真的临近,又忍不住后悔。舍友们来自全国各地,家中纷纷给寄来月饼,以解乡愁。我尝遍味道,却未能解馋意,反倒是更想念家乡月饼了。我给母亲打电话,说:我好想吃美心月饼啊,还有那满满都是椰子丝的托罗饼也很好啊。结果下午收到父亲的消息:已寄出,大概明天能到。竟一时语塞,只有满怀感动。
2
拿到美心月饼,小心地切开,橙黄色的流着红油有光泽的鸭蛋黄依旧好看,吃一口,细腻柔软又清甜的莲蓉在舌尖融化。果真吃惯了家乡的月饼,对其他样的是提不起兴致的。便泡好了一杯清茶,来陪伴这场舌尖上浪漫的纠缠。
其实我知道自己不见得有多喜欢吃月饼,而母亲做的菜也不见得色香味俱全;相反,月饼的高糖高热量我应当避之不及,母亲的菜也偶尔多放了盐而咸到无法下咽。
我却仍然怀念,这藏在心里的馋意大概是从小被喂养大的,定期躁动,尔后想念。
中秋又至,如今谁又为我剥好一块柚子,切好一块月饼,倒好一杯茶,拉我入怀,喂我吃喝,
当我仍不知嘴里被塞的是何物时,舌尖就已经记住这份温情,甜意包裹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