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案例》2600字
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案例(转载)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
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
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
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一、注重教子做人。
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
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入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
唐太宗晚年预感余日无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验,作《帝范》十二篇,传授给太子李治。他对李治说:“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用再作其他遗言了。”太宗还告诫说:“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是很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而要失去它却是很容易。你要千万爱惜,千万谨慎~”
古人不仅把立德作为家教的重点,而且要求子女有自立精神。北宋丞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说:“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清
朝画家关板桥52岁始得子,但他严格要求儿子。提出“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的家教原则。他临终时给儿子留下遗书:“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图有句名言:“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他主张通过故事、诗歌、戏剧、历史、演说、技艺音乐来教充青少年,“陶冶心灵”。他认为故事与诗歌的内容应该能够培养青少年“既温文又勇敢”、能养成“自成克制的美德”。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1632——1704)主张对青少年进行“绅士教育”,他最重视道德教育。他说:“我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由引可见,古今中外家教都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它也是成功家教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
二、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已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三、注意教育方法。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
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这首育儿歌,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毕伯库克曾对1300多位称职的父母做了调查研究,他归纳出了要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喜欢且经常与孩子亲近,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2、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乐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3、善于和孩子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
4、家庭有明确的“公约”,使孩子有规可循;
5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6、按照孩子的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
7、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视教育方法。鲁迅先生曾指出:“倘有人作一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例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里提出了“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教育原则与方法。蔡衍晃说:“更可恨者,凡子有过,母辄蔽之,父不得而知也。业已知之,则又曲为之解,此慈母之所以多败子也。”这里指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不一致,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家中就会出败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巨大变革给家庭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家长光靠老经验不能胜任对子女的教育,要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教育部、全国妇联和团中央联合举办的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会就如何真正教育好孩子,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帮助家长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家庭教育新观念,是当务之急。成功培养了孩子的家长们的科学教子经验也许能对您有所启发,找到您所需要的东西。
作文二:《[家庭教育成功案例]:独立的重要性》2500字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
精品WORD文档推荐:
阅读、浏览、收藏、下载更加方便
------
------以下是正文------
摘要: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孩子长大自然就会。
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
孩子的独立性是指儿童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从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重要内容,使宝宝从小能适当地自我估计,具有自信心,有为实现某种愿望而具备的坚韧性和持久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首创精神。“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
1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然而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有不少父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独立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往往把孩子看成是大人的附属品,其结果助长了幼儿的依赖性、束缚了幼儿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从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家庭因素至关重要。那么在家庭生活中该从哪几方面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呢?
一、创造锻炼机会,增加自信心,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
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和能
2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宝宝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宝宝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无形中锻炼了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
不过,父母千万别疏忽了,当宝宝完成一项工作后,父母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他们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孩子的自信心。
二、遵循成长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宝宝的劳动能力。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不应光有渊博的知识,更应热爱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幼儿期对宝宝进行劳动能力的培养,正是为他们对未来的劳动奠定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
3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劳动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宝宝肌肉的发育和完善,动作的协调发展,而且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宝宝在“我自己做”的过程中,能不断增强自信心,提高独立思考、独立做事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三、尊重好奇心,激发探索欲,培养宝宝独立思考的能力。
众所周知,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个不良的性格特征即懒惰。再加上很多父母过分的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宝宝就懒于动手动脑,不愿独立思考。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教育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宝宝在独立的基础上创造能力才会不断发展。
4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提的问题过于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四、创造机会,感受挫折,培养宝宝自我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想问题不够周全,应该听大人的话。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多给他们机会自己拿主意。
我们的传统教育常常是注意培养孩子顺从听话,却总是忽略去倾听孩子的需要,生活琐事总是由父母一手包办,这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遇到任何小事都会打退堂鼓或把任务转给大人,从而阻碍了独立性的培养。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避免的有成功,有失败。身为父母,要多给孩子机会,培养宝宝自己选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尝试
5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的过程中碰钉子,感受失败,从失败中记取教训而成长起来。
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是持之以恒的过程。父母的使命是为孩子塑造一个安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仅仅有浓浓的亲情,更重要的是有相互的信任、支持和鼓励,这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爱的真谛。
父母手则
1.父母要给孩子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从中学习行为的规则。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孩子难免会犯错误,父母可以让孩子去体会错误的自然后果,而后让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反省自己的行为之后,就能够学到行为的规则。
2.父母对孩子要给予示范和鼓励,帮助孩子克服畏惧心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当孩子第一次面对陌生的环境或新的挑战时,总会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这是很正常的。
6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这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适当的示范,鼓励孩子克服困难。
3.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做出决定的方法。独立的行为其实只是独立意识的外在表现。就独立性而言,独立的思考和分析才是独立能力的根本。在家庭生活中,不少父母都喜欢替代孩子做决定,例如,今天宝宝要穿什么样的衣服,父母已经准备好了,孩子基本上不用动脑想问题。其实,我们只要稍微转变一下教育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
欢迎阅读、收藏、下载。想了解更多精品WORD文档,请到网址:
://.docin./jsjwlxh
7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正文完毕------
------
精品WORD文档推荐:
阅读、浏览、收藏、下载更加方便
------
8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9
作文三:《[家庭教育成功案例]:说话方式的重要性》1600字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
精品WORD文档推荐:
阅读、浏览、收藏、下载更加方便
------
------以下是正文------
摘要: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最可贵的。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小贴士:本文为“家庭教育频道?石狮儿童服饰”文章,“分享?共赢”是我们的宗旨;“分享家庭教育经验,与孩子共同成长”是我们的心愿。转载烦请留下链接,谢谢!)
(一)信任的语气
1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二)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当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玩一会儿,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
2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比较乐于接受了。
(三)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四)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最可贵的。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
3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五)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 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你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他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4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欢迎阅读、收藏、下载。想了解更多精品WORD文档,请到网址:
://.docin./jsjwlxh
------正文完毕------
------
精品WORD文档推荐:
阅读、浏览、收藏、下载更加方便
------
5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6
作文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5100字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 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 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 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 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 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 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 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 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
他们与外界接触, 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 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 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 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 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 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 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 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 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 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 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 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四)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 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 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
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家庭教育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 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项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 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 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
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作文五:《家庭教育重要性案例分析》2500字
【摘要】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同样是因为青春期家庭教育缺失,同样因孤独感造成心理障碍。小芳和小丽的父母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带给孩子的是不同的人生。由此可知,家庭教育不可替代,在学生的终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 案例 心理障碍 重要性 如今的教育,学校已不能完全再独当一面,需全方位地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更存因其不可替代性,在学生的终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百度百科]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在美国通常称为家庭生活教育,夸美纽斯称之为母亲膝前的教育。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但是当今社会,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扔给祖父母,扔给学校。殊不知家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下面就两个真实案例分析说明家庭教育究竟有多重要。 二、案例两则 小芳和小丽(化名)都是文理分科后分到班上的。小芳较为内向;小丽较为外向。在高二下期,两人先后爆发出了心理问题。 (一)学生心理障碍基本情况 1.小芳,家住农村,有一小10岁的弟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打工地点也不远,就在当地,家庭状况还可以。小芳从小学起就在外婆和舅舅家住,由于外婆特别严厉,所以小芳经常被关在家里,到初中时就已经很内向了。 2.小丽,家住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工作较好,家庭条件富裕。初中时在外住宿,高中时在家住宿,走读生。和同学相处良好,性格开朗,只是略“娇气”(同学评价)。高二下突然爆发出很强的厌学心理,对“强迫”她来学习的父母相当不信任,双方爆发了冲突和争执。与之交流后,发现小丽初中在外地就学,感到被同班同学强烈地排斥;且小丽身有疾病,容易尿频,所以她感觉老师不喜欢她。不愉快的初中生涯使小丽对送其到外地就学的父母产生了怨愤之情,并在逐渐与父母疏远。 (二)心理障碍分析 通过小芳和小丽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两人均是对感情比较敏感、渴望关爱的人群;在青春期,二人的父母均没有陪伴在身边,有强烈的孤独感,缺乏安全感,并逐渐由对父母由期待转为失望和不信任。由于不同的外界环境,小芳在想象中寻求安全感,日渐封闭内向;小丽在同学身上寻求安全感,日渐“活泼开朗”。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二人的人格发育均出现了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长期以来,家长们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外在物质条件,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实际上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 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这个阶段家长的陪伴、引导尤为重要。事实上,很大一部分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 由此可知,小芳和小丽的心理障碍问题在中学中是很正常的,只是情况较为严重。那么已经发现的问题,双方父母是怎么应对的呢? (三)父母对问题的应对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小芳父母的应对:文理分科后,进入新的班级,小芳的父亲每个月替小芳请一个星期的假,从这里其实已经看出了,小芳的家人实际上已经意识到小芳的心理问题了,并且采取了药物治疗。正是因为感觉小芳“痊愈”了,父母在高二时期放松了对小芳的关注,更加关心更小的弟弟,安全感的缺失使小芳情况急转直下,不听课、不做作业、自言自语……而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几次之后,家长拒绝与班主任交流,并说:“腿在她身上,爱去哪去哪”。 2.小丽父母的应对:小丽心理问题爆发出来之后,父母积极与班主任联系,和小丽谈心,召开家庭会议想办法,母亲甚至请长假陪伴小丽。小丽正视了自己的问题,敢于说出自己在初中时的难堪和痛苦。最终小丽和父母一起到医院进行心理治疗。一年后小丽继续了自己的高三生涯,并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学校。 从上诉两则案例中我们看到,同样是因为青春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同样因孤独感造成的心理障碍。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应对,带给孩子的是不同的人生。这充分说明了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一个敢于面对问题的家长,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 三、结语:班主任可以做什么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但目前很多家长并不重视,或者说不具备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帮帮忙”。 1.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状况,及时与家长联系。 2.做好家长培训,在家长会上给家长进行简单的家庭教育培训,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状态,指导家长在本阶段如何关心爱护学生,减少摩擦,如何与孩子谈心,遇到早恋、厌学等问题如何处理。面对高三学生如何做好家长工作等等。 3.通过与家长面谈、通话等对学生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提供可行性建议,让家长逐渐“成长”为成熟的家长。 4.通过建议家庭活动加强情感交流,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 [2]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6.,第2版.
作文六:《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0800字
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责编:超级管理员 日期:间,提高人与人相处的能力,适应集体环境的生活。使学生在管理严格的学校里,住宿更有益于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四、营造温馨和谐的住宿环境
宿舍生在学校的生活,并不都是死板的、紧张的,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天晚上七点整,我组织宿舍同学在教室观看新闻联播,让大家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每天都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处理个人生活,发展个人爱好,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作用,让同学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另外,为了丰富同学们的生活,定期组织一些有益的教育活动,以宿舍为单位的比赛,如五子棋比赛、定点投篮比赛,评选出每层前五个成绩最好的,给予奖励。积极开展住宿文体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还进行学雷锋先进宿舍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还有评选特色宿舍、温馨宿舍,通过广播的等形式进行学习等其他方面经验交流。使同学们认识到遇事要宽以待人,豁达大度,做一个有德有义的人。让他们做心情快乐的人,感觉到天天都是节日。通过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为学生营造了健康向上、团结拼搏、欢乐和谐且温馨的环境。
总之,宿舍生在学校的生活不容忽视。对此,我们将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力争形成一套适合我校特点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真正成为住宿生快乐学习、温馨生活的港湾。
定期组织监护人学习与交流
现在的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且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协调,他们往往表现烦躁、封闭,逆反,作为家长或监护人必须了解这时期孩子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减少对立情绪,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学校每月都要召集家长或监护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家教理论,传递国内外家教信息,交流本校家长的先进经验。今年三月份,三(1)班某学生母亲介绍了主动与子女沟通,以身作则当表率的做法,四月份三(2)班某学生家长介绍了自己与子女共同学习解决难题的做法,九月份某学生家长介绍培养子女良好习惯,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做法,这些经验交流对广大家长启发很大,既提升了他们家教的先进理念,又学到了家教的具体做法。许多家长认为,家庭和谐环境是前提,及时沟通疏导是关键,严爱相济是保证。一(1)班某学生家长、三(4)班某学生家长参加了几次学习后,懂得了要关爱不溺爱的道理,从生活小事抓起,逐步培养子女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本学期两位子女的进步很大。 (五)重视心理疏导
13—15岁的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常对父母管教有反感,部分人对异性有爱慕,个别人交往过密;他们情绪易偏激,常与师长或同学闹矛盾,加之一些问题家庭或长期由祖辈陪读的学生心理往往不健康,不良习惯较多,去年八(6)班两学生的家庭不和谐,祖辈陪读,他们常旷课,双休日在外闲逛,夜不归宿。九(3)班某学生脾气暴躁,常因小事和老师家长顶撞,和同学多次打架,班主任和祖父母教育没用,年级主任换个方式,联系父母,多次与该生共同谈心,了解他们的苦恼,结合身边的人和事教育他们理解尊重父母,遇事要冷静,还和他们谈人生理想,谈道德法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多次谈心,终于解开他们的心结,诚恳的认识过去的问题,决心痛改前非,行为习惯有明显好转。 (六) 积极开展活动
现在不少的独生子女存在孤独、自私、懒惰、任性等缺点,再加之父母陪读,团结合作意识差,综合素质不高,我们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了以下一些活动。
1、 每学期期中考试后,举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主题班会,让学生当着父母的面,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倾诉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婉转地提出建议。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这时候还会收到子女的一封汇报信。在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中,团总支倡议广大团员学生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如要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家庭的日常收支
情况,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主动为他们分担忧愁。
2、 每学期末都要举办书画比赛、足球联赛、卡拉 OK 大奖赛、科技小制作小发明,通过这些比赛,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有些学生尽管平时有点胆祛、自私,但在班级足球联赛中无论是上场队员,无论是拉拉队员,他们都很卖劲,唯恐班级落后。
3、 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集镇公益劳动。如打扫医院、车站,清除墙面、电线杆上的“牛皮癣”,捡拾绿化带里的杂物。在每年重阳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和附近孤寡老人、残疾人家慰问,让他们为弱视势群体尽一份力,为社会作一份贡献,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近三年来,我们对校外陪读生的管理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以镇关工委牵头的,公安、司法、文化、团委、妇联等部门关心未成年人教育的联动机制初步建立,他们各司其责,互相配合。 二是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有所改善。集镇娱乐场所经营基本规范,学生违规进入这些场所的几乎很少,那种5小于2的教育现象有所改变。
三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定期家访、召开家长会已形成制度,遇到特殊情况就发放告家长信,这样增强了教育的一致性。
四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育人先育心,成才先成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本文获扬州市08年家庭教育优秀论文优秀奖)
给高中家长的一封信 讲述家庭教育心得
录入者:星星 来源:中小学教育网点击数:
3054 更新时间:的到来,心理上稚嫩性与独立、闭锁性同时存在,这使得高中生既希望得到家长的建议和帮助,又不愿受到家长过多的限制,渴望独立自由。这种矛盾的行为常常为家长所不解,双方沟通陷入僵局,对高中生的成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当代高中生的家庭教育问题,提出了系列建设性的应对措施,希望对高中生的家长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 家教 理解 前言
比起以往的学生,如今的高中生无论是情感、还是思考能力,都显示出了他们特有的成熟性。时代的发展给他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机会,使他们开始尝试着以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和判断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自身的成长和成熟。然而,即便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但在父母眼里,他们仍旧是需要呵护的小孩儿,特别是外界新异刺激的增加,让父母们更加惶恐不安,害怕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进而对于他们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这与高中生渴望独立、自由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双方间的隔阂因此逐渐加深。而亲子关系问题随之成为大部分高中生家庭的首要问题。采取怎样的方式对高中生进行家庭教育,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至关重要。我是一名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在与众多的学生以及家长的接触过程中,对于高中生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此我想简单地谈谈自己的拙见: 1.梦想与期望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每天都在发生转变。但是有一种观点,从未受到外界更新的影响,自始至终都被人们深信不疑,且代代相传——孩子永远是自己的。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观点,很多父母不自觉地就会将孩子当成了自己梦想与期望的承传者。古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光宗耀祖,登上仕途;老辈人希望自己的孩子逃出贫困,不再受穷;而现在的家长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再也不必像他们一样为了生活奔波劳累??
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并且为了这个未来努力做着一切能做的准备,却常常忘记了,孩子也在成长,有时也需要听听他们的想法。我曾经问过一位来访的母亲,是否了解孩子的想法。而我得到的回答是:“一个小孩知道什么,有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正是这样一种观念的支配,使得父母们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塑造着孩子,忽略了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思想上的成熟。为了能让他们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家长会时刻提醒,天天督促;又因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所以孩子的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也被渐渐缩短,家务更是无需动
手;特别是和同学的交往,有些家长更要事必躬亲,把孩子的每个朋友都调查清楚,害怕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若是交往异性的朋友,会引起轩然大波,在家庭内部进行一场暴风骤雨似的批评再教育??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为了让他们不再重复自己的生活,家长以他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而这种爱却往往使得出在高中阶段的孩子们感到压力,感到无所适从。
其实,进入高中以后,绝大多数的高中生都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但是各方面的差异性让他们很多时候真的是望着自己的成绩感叹,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特别是成绩不算太好的学生,无论何时,都不太愿意提及这个问题,甚至选择用上网、打游戏的方式来回避它。但这种行为是家长所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的,所以亲子间常常因为缺少沟通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生摩擦,而最后的结论几乎都是一样的:孩子不懂事,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情。我在咨询中,就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当父母的尽心竭力,什么都舍得,什么都不盼望,只要学习好就行,就算跟不上,好好学也行。可是他们一点都不体谅父母,让他替父母学都不学,真是伤透心了??”我想反过来问问父母,你们是否真正理解你们的孩子呢,许多父母会说:“没法理解。一个高中生,怎么那么多的想法,我当时要是有现在的条件,除了学习什么心思都不会有??”然而,毕竟时代不同了,大环境改变使高中生思想也在变化着,生活在社会中,他们不可能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高中生,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的确还不强,他们的一些想法也还尚显稚嫩,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没能力,没想法。如果作为家长就此省略了孩子的能力和想法,而把自身的想法强加给他,让孩子成为自己梦想与期望的承传者的话,那么和子女间的沟通将会越来越难。到那时,如果连沟通都不能进行,就更谈不上梦想的实现了。并且,如果孩子们习惯了父母为自己安排生活,为自己做打算,等到将来父母想放手,可孩子却不知如何是好时,父母们又作何想法呢,
所以,让孩子实现梦想和期望本身是好事,但要明白,这个梦想与期望不是父母的,而是大家一起商量的结果。既尊重孩子的想法,又提出自己的建议。高中生毕竟只有十六、七岁,出现一些天真烂漫的想法是正常的,谁都有年轻的时候,而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过自己的宏图大志,这是年轻的标志。虽然家长认为孩子现在的想法很天真,但是相信也没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成年人那样天天忧心忡忡,老气横秋。所以,亲子间想法不一致的时候,经常提出建设性的帮助,要比天天耳提面命的唠叨好得多。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会更加尊重你,当他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才会积极地想要和父母沟通,征求父母的意见。尊重是一个双方获益的过程,将孩子的想法当成建议来考虑,梦想和期望才会真正被实现。 2.赞赏与批评篇
现在有句流行的教育名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初听的时候人们都很激动,频频称道,甚至开导别人教育孩子时常常引用,奉为经典。可是,一旦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们却瞬间又回归到中国最传统的教育模式——棍棒出孝子,即使不用棍棒,也免不了一顿冷嘲热讽或是一场绵延几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夸奖成了纸上谈兵,一句空话而已。然而,在众多的父母眼里,批评并不是一件坏事:多批评,有助于孩子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于改进和提高,决不能为现在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像现在这样不夸还常常犯错误,再夸岂不是更无法无天。最让家长感到困惑的是,孩子似乎成了一个缺点的集合体,很难找到他们身上值得夸奖的地方。
对于家长这样的想法,如果反问一句:什么才算是值得夸奖的地方,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张口结舌,其实他们也说不清究竟孩子怎样做才算是满意,但却十分清楚现在的做法他们肯定是不太满意的。“慈母多败儿”的话犹在耳畔,为了不重蹈古人的覆辙,现在的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注重批评,一针见血式地指出缺点,希望孩子能尽快做出改变,却淡化了教育中夸奖这一更重要的手段。威廉.詹姆士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获得
他人的
浅谈当代高中生的家庭教育
赞赏;即使自己出现了失误,也还是希望听到朋友及家人的鼓励,而不是斥责与批评。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一个高中生呢,他们更需要赞赏与肯定。
较比成人,高中生有时还不能很好分辨出善意的批评与恶语中伤,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批评,而不加以赞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否定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否定或是放弃了自己,甚至破罐破摔。因此,赞赏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父母只有经常真诚地赞赏自己的孩子,才能使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支持和安全感,从父母的肯定中变得信心十足。想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只要家长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孩子许许多多的优点。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优点的人,即使他们再顽皮,身上也会有闪光点。作为家长,对这一点应该深信不疑。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就会将发现孩子的长处形成一种习惯,赞赏也因此成为内心感受的流露。而只有子女体会到这种真情实感,才会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接受父母的建议和要求。
赞赏固然是重要的,但只赞赏不批评也是不可行的。人无完人,孩子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错误。这个时候,就不能再单纯用赞赏的方式,必须要辅以批评才行,但批评也要讲求方法。无论他们犯了怎样的错误,批评时都要就事论事,不要揪住不放或是攀比讽刺。这个问题在高中生家庭教育中多有发生。明明是一个很小的错误(比如未整理房间),却能够让家长们联系到从前的种种不好行为,进而将以往的错误全都细数一遍,最终归结到影响学习这个话题上。并且在批评的过程中,常常拿其他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相比,直到说得遍体鳞伤为止。下次再出现错误,又是老生常谈,使得学生常说,他们现在几乎可以把父母批评的话倒背如流。而每当父母又要说教时,孩子们就会出现不耐烦的逆反心理,双方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僵化。其实,仔细想想,成人都不愿意别人当面指出自己的错误,不愿总拿自己与他人比较,要顾及自己的尊严,孩子不也是一样吗,所以就要求父母要能够将严厉的斥责温和化,把解决当前问题作为批评教育的目的。想要发脾气时,学会缓上三分钟,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用称赞别人来刺激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意识到父母温和的批评是为了顾及他们的心情和感受,是对他们的信任,而不是不敢批评或不愿批评。这样,他们才会坦然地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的最终目的才能达到。
恰当的赞赏与批评,能够拉进孩子与父母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一句赞扬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动作都能使孩子昂头挺胸,面带微笑,自信的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这将是一笔无价的财富。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合理的运用赞赏与批评,多夸奖自己的孩子,将会受益无穷。 3.环境和氛围篇
宽松的环境,和睦的家庭,是孩子最大的精神港湾。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在这个港湾中,与他们接触最多的莫过于父母,父母是孩子模仿的第一老师,有着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如果家长少言寡语、情绪波动大,子女也往往小心翼翼或者易怒偏执;相反如若家长怜悯、乐观,子女也会谦和、豁达。因此,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顺利地度过他们高中这一转折时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十分必要。
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环境和氛围的创建正是以这点为前提的。现在的高中学生课业都非常紧张,每天回家时都是披星戴月。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总是想在电视机或电脑旁多呆一会,放松一下心情,但这种做法常常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和唠叨。于是在父母的“开导”下,只能回到自己的房间学习,然而心思却仍然停留在刚才精彩的节目上。特别是现在的家庭布局隔音效果较差,隐约传来的声音更是让他们始终难以静下心来。如果这时要求父母将电视的声音调小,父母常会说,真正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根本不可能听到其它的声音,**在闹市区都一样看书。有的父母甚至还会举出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在家
里打麻将都不受影响的实例来论证自己的正确性。在我看来,那样的孩子并不值得羡慕,而那样的家长更不足称道。身为父母,就有一份对子女教育的责任。既然对子女寄予厚望,就应该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它不一定多宽敞、舒适,但只要充满着文化的气息和学习的氛围,孩子自然就会受到感染,将家中的学习变成一种自觉。我这样讲,可能有些父母不太赞同,因为为了不影响孩子,他们早就不看电视和进行其它的娱乐活动了,可是孩子似乎还是不理解父母的用意。其实,这样过分的做法往往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父母以身示范,的确对子女的行为起到了影响作用,但他们不是一台机器,不能一刻不停的飞速旋转,就是机器也要有停机休息的时候,所以孩子也需要放松。在这样的家庭里,常常是开口闭口谈学习。有的时候在饭桌上,孩子想讲讲学校里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希望父母能和自己一样高兴一下,而父母的回应大都会是:“难怪成绩总上不去,天天竟想这些,哪还有心思学习啊。少说点话,有时间多看点书??”使得很高的热情一下子降到了极点,带着这种情绪去学习,即使学效率也不会高。我们成年人,都喜欢将自己的高兴事与别人分享,为何要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呢,
在美国,不管客厅和卧室有多大,厨房一定是最为宽敞、明亮的。因为美国人很重视在厨房里的交流时间。当父亲在外奔波,母亲就会尽力把晚餐准备的丰盛一些,让父亲能与孩子一起共进晚餐,共度欢乐时光,与孩子一起交谈,调动孩子愉快的心情,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就连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谈起妈妈时,说得最多的也是“妈妈的厨房”。在那个厨房里,克林顿完成了所有人生重要的选择,包括考进名牌大学,像心爱的人求婚,以及参加州长竞选,甚至决定角逐美国总统。这所有关系到他一生的决策都是他在妈妈的厨房跟妈妈的沟通和交流中慢慢的从梦想变为现实的。
所以,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应该是轻松的、温馨的,是一种感染、一种自觉,而不带有任何强迫。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孩子才会既有温和的性格,与父母相处融洽,而且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向上。 总结
以上的一些建议,可以说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的。我之所以这样来写,并不是在为高中生行为的进行辩解,只是希望家长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换个位置来思考,这样,亲子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亲近,融洽。当代高中生的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家长只要用爱心去培育,用耐心去浇灌,就必将会得到真心的回报。参考资料:
1. 宗秋实.终身教育与家庭教育.教育研究, 1998,(8).
2. 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3. 崔鹤同.总统妈妈的厨房.大众心理学,出生的,他们经历了**的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推荐上大学和恢复高考等知识、思想、信念动荡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人成为成功者,一部分人其才华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父母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生活清贫,理想崇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有些家庭相当富裕。这样,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有失水准,认为当年自己的清苦不能带给孩子,尽量使孩子生活好点,一味宠爱孩子,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保证,孩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子女一直处在溺爱之中,把父母对他的爱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所以,对父母给予的爱麻木不仁,感受不到父母的辛劳,对父母的良苦用心毫无敏感性,不懂得感激、不懂得珍惜,更谈不上关心、体贴父母。造成了部分学生只会索取,不想付出,只有接受,没有体验。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理性教育显得空洞乏味,理想教育缺乏激情,思想教育毫无物质基础,品德教育变成了纸上谈兵。这些教育不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心理共鸣,从而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达不到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目的。
盲区之二:家庭教育的片面期望代替了教育的标准。
教育就是使学生有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的标准是全面的、多
元的,没有唯一的标准,更不能仅仅是以智育的发展来衡量教育。因为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知觉、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具有个性特征,有各自的爱好、特长、优点、缺点。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家长,不能将教育全面发展的标准简化为智育发展的单一标准。事实上,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智力的发展问题上,不可能把直接地道德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尤其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子女,家长把一切希望和理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只要孩子成绩好,家长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思想代替的教育标准。重智力发展,轻德育渗透;重知识积累,轻品质陶冶;重技能掌握,轻人格塑造。造成了学生不能正确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人生价值取向单一,自我、自私、傲慢、狭隘,不听教育,不会换位思考,这样,“要学知识,必须先学做人”在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一句空话。
盲区之三:家庭教育的粗暴态度忽视了教育的过程。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现在家庭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请教师辅导、搞家教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只要子女文化成绩好,能考取大学,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是家长的普遍心理。因此,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在学生的文化成绩的结果上,忽视了教育的全过程,拔苗助长,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当其子女成绩好时,欢天喜地,对子女有求必应,甚至对子女的不良习惯有娇惯放纵的心理,当子女成绩不理想时,不进行调查,不和其子女一起分析原因,不尊重孩子,不听孩子的申诉,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这样,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小学、初中,因为孩子心理、生理还未成熟,各方面比较听话,教育效果还比较理想,进入高中后,学生的独立意识愈具完善,考虑问题越来越带有个性特征,尤其是知识面的拓宽,学习难度的增大,课业负担的加重,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学习环境的陌生,给学生个人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带来的心理恐惧感,使其出现了紧张焦虑、猜忌多疑、丧失信心、说谎作伪等等不良言行,甚至有些学生怀疑教师的教诲是对他的一种敌意,是有意和他过不去,不能善意接受教育,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反常规的各种表现。
三、反思与措施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是第一个学校。家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是第一个学校。家庭教育对学生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道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庭教育对学生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道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进入高中后的学生,虽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有极大的可塑性,只要我们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剖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寻找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少走弯路,走向成功。
1、重视行为示范,让学生自我完善。
学校教育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初中时,学生的行为规范较好,而到高中、大学,则学生的行为规范越来越差。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少衔接,缺少家庭再教育的后继和拓宽空间。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和家长交流的机会,渗透家庭教育的示范作用,建议家长在心理和问题上与其子女加强交流,做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示范;做好怎样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取得成功的示范;做好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示范;做好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示范。同时,要求子女要学会体贴父母、热爱父母、尊敬父母,让学生在良好的细节行为示范中,学会爱,并逐步完善自己。针对案例一中的A某,我和家长经常联系,在家长积极配合教育下,A某的言行有了很大的改变,基本上能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已不再进网吧和歌舞厅了。
2、营造教育情境,让学生学会体验。
品德主要不是直接教会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教育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一个人,生活在批评的情境中,他将学会谴责;生活在敌意的情境中,他将学会暴力;生活在嘲讽的情境中,他将学会害羞;生活在鼓励的情境中,他将学会自信;生活在公平的情境中,他将学会处事公正;生活在肯定的情境中,他将学会自爱;生活在被接纳和友谊中,他将学会喜爱这个世界。无论哪种教育情境,最重要的是劳动教育,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人绝不是健全的人。事实上,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淡化了劳动教育,尤其家庭教育,更是缺乏,什么事都是父母一手包办,不让自己的子女做一点点事。要知道只有在劳动体验中才能真正体验人生价值,才会珍惜一切,热爱一切。上面三个教育案例,我和家长沟通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节假日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获得劳动体验。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观察,案例二中的B某,现在已基本上能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认真做好值日工作。
3、优化奖惩手段,让学生明辨是非。
目的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手段。无论教育的构想多么合理,多么全面,无论学生改正错误、纠正不良习惯的决心有多大,态度多么虔诚,如果缺少一定的手段,那么这种教育目的就毫无意义,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现代教育强调人文关怀,但常用的教育手段是奖励表扬和惩罚批评。当学生有进步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当学生有严重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及时批评教育,并辅助予一定的惩罚。当然,表扬要恰如其分,要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批评要注意场合,更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要使学生感受到批评的真正目的是教育他时才能进行,否则就会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反感,失去了批评的作用。对于案例三中的C某,我和家长进行了多次联系,教育效果欠佳。在一次体育活动课上,我发现该生左右肩膀高低相差有5厘米之多。一次家长来校,我问家长,C某是否残疾,有没发现肩膀有高低。家长说,没有残疾,未发现,不过平时作业写字坐姿不端正,总是倾斜的。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和家长一起找C某进行谈话,首先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表扬,接下来指出他因平时习惯不良带来了身体上的明显缺陷,同时,这些不良习惯也会给他带来看不见的心理缺陷,因此,必须尽快改正。并和家长商定了一些奖惩措施,经过一年多的教育,该生不良习惯已逐步得到纠正。
作文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300字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绿怡小学 饶宇
摘 要
给孩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尽量保证家庭的完整,给孩子成长一些帮助、一些支持、一些鼓励、一些尊重、更多一份关注与爱、了解他、懂他。我想这就是家庭教育该有的内容,这些内容很重要,每个孩子有权利拥有。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爱;尊重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你觉得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社会价值,社会地位相同吗?他们可能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所班级,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不同呢?我认为是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教育帮助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爱好、能力、行为习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
一、前期的不同
每个人出生时都只会哭和吃奶,出生后的每一天他们就开始不同的成长,在不一样的父母关怀下成长。
有的孩子,父母从他2岁起,一天教他一个字,十天就是十个字,一年就是365个字。上小学前他已经可以阅读简单的字报了。
有的孩子,父母教他认识小动物,动物的习性被他了解的一清二楚,他很爱护小动物并且有一颗善良的心。
有的孩子,父母教他锻炼身体,他跑的比其他孩子都快,长的也比同龄人高,很少生病。
有的孩子,父母教他数数,从1数到10,又数到100,甚至很早就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算数。
有的孩子,父母教他洗自己的小衣服、洗菜、扫地、擦桌子。他就像热爱劳动的小蜜蜂,他有责任心有担当。
二、后期的不同
在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安排下他们成长的不一样了,这也使得他们接下来的人生开始不同:
认识字多的小朋友,阅读量自然也大,语言表达能力也就较
强,入学不久就被全班选上当语文课代表,作文也时常被拿来当范文在班上念。
爱护小动物的小朋友,因为有一颗善良的心,班级中的任何打闹、纠纷他都能平息,因此顺利当上大班长。
跑得快长得高的那位,当了体育课代表,体弱多病的孩子在他的带领下热爱上了运动,身体也都锻炼的越来越强壮了。
数数快的那位,有很好的数感且善于思考,任何难题都难不倒他的聪明脑瓜,进而成了数学课代表。
那位热爱劳动、有担当的孩子,虽然上学前并没有过多的语文、数学知识储备,但他热爱学习、对自己负责、严格要求自己、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按时完成作业,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家长同学公认的“三好学生”。
三、想一想
学生有很多种,上述只是几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这些小孩在上小学之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不一样了,所以后来的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学校教育的影响所致,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
四、总结
中国的老师面对学生人数颇多的班级,可以做到育人、教书、传道解惑;可以尽力阻止学生误入歧途,但是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每个学生推向不同领域的辉煌。
人生路太坎坷,有荆棘、有诱惑,只有心中有坚定的信念,有毅力,有担当,不怕困难的人才能成功。不知大家是否发现有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大部分人成功的时候都会做个类似的感慨,他们会感谢他们的父母曾经给他们的鼓励与支持,可见家庭成员在每个人心中的份量,家庭对他们人生的影响,继而见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给孩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尽量保证家庭的完整,给孩子成长一些帮助、一些支持、一些鼓励、一些尊重、更多一份关注与爱、了解他、懂他。我想这就是家庭教育该有的内容,这些内容很重要,每个孩子有权利拥有。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文八:《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600字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云创通官网 ://.yct158.
内容摘要:家庭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终身教育。随着时间的发展,家庭教育处于现代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与完善,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的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家庭教育处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一、学龄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一)80后家长陪孩子一天时间少
80后大人们曾自由自在,现在要赡养家里四位老人,还要照顾孩子的成长。使他们工作压力大,百分之八十的年轻家长感觉到抚养孩子不容易。当调查到家长周末会怎么安排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数家长会安排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但在安排内容上,家长说会带着孩子出去玩。
(二)多数儿童接受隔代养育
在如今的工作环境下,80后年轻的父母迫于生活和经济等诸多压力,只能将自己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抚养。老人虽然在养育孩子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毕竟在思想观念上跟年轻的父母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认识隔代养育优点和缺点。
1、优点
一方面,老人对照顾小孩儿有足够的经验,还可以把时间都投入到孙子孙女身上,使孩子得到更多的关心。同时可以让老人身边有孩子的陪伴,不让老人感到儿女不在身边的孤
独。另一方面,年轻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更加专心于自己的事业。
2、缺点
第一,老人会将自己年轻时没有照顾到自己子女的那种愧疚的心情,放到孙子孙女身上,从而导致溺爱孩子。第二,会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最后,老人思想文化低,在抚养孩子过程中难免会有旧时的思想,这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养育方式是在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自我修养。家庭是孩子幸福的港湾。然而有些家庭中父母感情不和,使孩子精神上也会感到无助。当父母言语发生冲突时,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导致孩子经常以暴力的形式与他人解决问题。总之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建立和谐家庭教育的要求
(一)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彼此信任,使孩子切身感受到伟大的父爱与慈祥的母爱,体会家庭的温暖。利于他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成长,从小就学会爱父母、爱同伴以及身边的人。
(二)尊重孩子个性特征
家长要尊重和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都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家长对孩子要面带微笑,多与孩子讨论沟通。避免总是对孩子进行说教,影响孩子身心发展。同时家长应该经常鼓励孩子,充分理解孩子,和孩子成为朋友,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使孩子能够健康、积极成长。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方面,在孩子进行学习的时候,家长就不要去打断孩子的学习。家长要给孩子制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不仅方便孩子们学习,还会提高孩子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不要总拿自己家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因为每个孩子的与生俱
来的天赋与能力是不一样的,应当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父母平日里也要多看报纸书籍等等,积累文化知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在家庭中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孩子带来学习动力。
(四)家长要言传身教
家长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乐观的心态,为人要低调正直,热爱生活。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进一步提升。家长也要教会孩子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勇敢面对。
总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所以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发展,家长要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为孩子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任务,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云创通官网 ://.yct158.
作文九:《家庭教育的重要性ppt》6400字
篇一:浅析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 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1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
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
2
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
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 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
3
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
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
4
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
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来自:.xLtKwj.coM
小 龙 文档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ppt)、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
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
5
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
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四) 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
6
篇二:家庭教育课件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教育孩子要有一颗平常心
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一起成长
好的习惯来源于家庭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孩子小时母亲作用大一些,大时父亲影响作用大一些。
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思维方式不同,导致了父母对孩子教育方法的差异。
父亲教育孩子有更强的目的性,在知识传授,习惯培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锻炼上,责任感的建立,在动手父爱能力有利于能力,探索精神上,父亲通过言传身带起着重要作用。
母亲的品质影响孩子的未来
坚强的母亲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不懦弱;心胸宽阔的母亲让孩子学会展望未来;善良的母亲让孩子学会帮助别人;冷静的母亲让孩子学会坚韧不拔;有修养的母亲人铸就孩子良好的品质;文化资深的母亲影响孩子学会思考,让他们杜绝粗俗,远离简单。
孩子的成长不可复制,父母之爱,缺一不可
一个有问题孩子的背后就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
7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一、培养孩子的六个心灵品质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
1、自尊心
2、自信心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3、责任心
责任心要从小培养,言必信行必果。
4、上进心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5、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地位,有知走遍
天下,无知寸步难行。
6、培养良好习惯,受益终生。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学会做人、做事、求知、共处。
二、 注重培养孩子六个方面的好习惯:
1学会自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8
是孩子综合素质的体现。
2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社会公德
从小培养
从小事抓起
3良好的道德品质
好的道德习惯是一个人一生无形的资产
学会尊重别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学会感恩,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谢竞争对手。 懂得宽容,学会谦让,拥有爱心。
培养孩子真诚的品格
胸怀宽广、豁达乐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4学习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坚持苦一阵子,可以成功,不坚持苦一辈子。
5善于思考,敢于梦想
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动脑。
思考源于好奇,让孩子敢于梦想,
6勤劳节俭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爱惜劳动成果。
千素质万素质,勤快是第一素质。
合理使用钱财,养成储蓄习惯,纠正攀比心理。
9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 1、情商是什么,“情商”又称“情感智力”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理解疏导他人情绪。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戈尔曼指出:“预测一个人的未来成就,20%由智商决定,80%由情商主宰。”
2、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目光远大 第三,控制情绪
第四,认识自我
第五,人际交往
3、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1)( 父母以身作则
(2)培养良好的情商从幼儿开始 (3)( 观察孩子情感变化
(4)、分担孩子内心感受 (5)( 培育孩子控制情绪。
(6)、学会自己处理问题
(7)(让孩子多实践
四、树立人生大目标
将来我要干什么,树立远大奋斗目标。克服困难和挫折,最终梦想成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1、用名人故事激励孩子树立理想
从小树立宏伟的人生追求,才能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10
2、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深远。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在不自觉中就能学会。
3、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将人生目标阶段化、细节化人生长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中、短期目标的支持,规划好每个阶段的目标。长计划,短安排。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
4、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要求孩子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有志者,事竟成。
五、培养孩子的能力
美国杰出的教育家卡耐基强调:“一个人的成功15%靠他的专业知识,而85%则靠他的人际关系。”
1、学会喜欢别人
处世的最佳原则是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正确认识自我,主动与人交往,学会欣赏别人。
2、礼貌待人
礼貌用语是交往的钥匙,学会宽容、谦让并接纳别人,允许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越自己,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3、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共处
尊重别人,也会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学会尊重和理解
11
他人,学会合作,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达到人格完美。
4、多为孩子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给孩子创造交往的环境。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5、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以自信取代自卑。
困难和挫折是客观存在,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
过度保护造成孩子的无能,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快乐,给孩子快乐
就等于给孩子一切。
6、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要正确看待自己,无论长相美丑,出身穷富地位高低都不能选择,要接纳自己,面对现实,遇事要冷静,理智,相信智慧。
六、提高孩子综合素质。1、具有团队精神?
要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团结合作精神,要学会顾全大局。
?2、树立竞争意识
一流的人才需要具备一流的素质。只有德才兼备,方可称为一流。
3、德智体全面发展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2
知识就是财富,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现代教育有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素质教育四个方面:政治思想、文化知识、劳动技术、身体素质(心理健康)。
人生四个识:知识、常识、胆识、见识。
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一、要有家庭教育新思想新观念
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爱好广泛、全面发展、品学兼优。
注重孩子的人格内涵、道德修养、个性品质、思想观念、文化修养。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一流的观念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你不是天才可以是天才的父母。任何过失莫过于教育孩子失误,
现在家庭教育存在的四个误区是:过度溺爱;过高期望;过多保护;过重压力。
要提高孩子的素质,先提高父母的素质。父母是一本书,一本厚
篇三:家庭教育的目的
幻灯片1
幻灯片2
家庭教育目的的含义
13
? 家庭教育目的是指培养人(主要是孩子)总的规格和目标。其实只是把人培养成什么样
人的问题。
幻灯片3
? 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不管自己的言行有无意识,客观上都是其他家庭成员接受着教
育,并达到一定的目的,同时自身也在接收着教育。要使教育达到理想的结果,通常的标准就是家庭成员幸福,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年人生活愉快,能更多地为社会做贡献。
幻灯片4
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目的
? (一)当代我国的家庭教育观念
? 1、为国教子、家庭幸福的观念
? 2、养教结合、助子成才的观念
? 3、全面发展、生活美满观念
4、民主教育、父子相长观念
幻灯片5
我国家庭教育的具体目的
? 家庭成员都能较完美的做人,特别是教会子女做人。
? 就是要在家庭环境中充分发挥教育育人的功能,努力使家庭成员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
14
于国家的人,为国家的发展出力。
幻灯片6
具体要求表现在:
? 帮助孩子懂得社会,懂的生活
? 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开发子女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保证身心
健康
? 促进家庭成员正确认识、适应社会,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
的关系
幻灯片7
15
作文十:《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3000字
浅谈小学生双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就每个人的生活时间来看,生命中的三分之二也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对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一般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怎样教育孩子,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最初的痕迹,好的家庭儿童教育观就能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能力,塑造美好的心灵。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研究中,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严重后果。近几年,有不少熊爸熊妈,采取棍棒教育的典型事例。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份的溺爱,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如何爱孩子,而一味娇惯、包办代替,造成目前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下降,阻碍了儿童的正常发展。高尔基讲过: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 ,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每一位家长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子女,决不是一家一户的个人事,而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着问题。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
值也越来越高。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太切。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 对孩子限制保护太多,忽视了孩子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家长大多不习惯把孩子当成一个能动的、有独立
意识的个体来看待。这一问题在学龄前的家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突出。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人。有一种定势思维和习惯势力在束缚我们: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即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就注定是父母的附属品。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孩子采用爱的承包制,几十年甚至终身不变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在教育方法上则采用“包、保、抱”即包办一切,保护过头,不放心、不放手抱着孩子长大。这一切除了使孩子依赖还是依赖,不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形
成。家长应适应时代要求,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敢说能说;解放孩子的手,让他们能动会做;解放孩子的脑,让他们敢想会想;解放孩子的腿;让他们会走、会跳、会跑。
三,正确的鼓励不够,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平时,我们常常能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妈妈,让我来试试吧?” 妈妈说:“算了,算了,你不行!”
随着孩子知识经验的增长,身心心智的发育,孩子越来越对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充满信心。他们十分渴望帮助成年人,甚至独自去干这干那,渴望体验那一份成长所带来的喜悦。这时,做父母的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尝试他所想干的事,大胆地去运用那份正在发展成熟中的智力、能力,这样做会保护和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应该向孩子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能行!”而不应该怀疑孩子的能力,从而阻止孩子的行动,压抑他们那种跃跃欲试的念头,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四、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使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
现在大多家庭,是 “四、二、一”的家庭模式,往往使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父母对儿童的保护过度,使儿童产生对父母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性。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后,不敢自己独立睡觉。还有到大学后,不知道鸡蛋怎样吃?而在美国家长让孩子从小“自找苦吃”,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在日本,乘火车、轮船旅游时,跟随大人旅游的孩子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旅行包,里面装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日本教育孩子的格言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相比之下,我们的父母对孩子的包办太多了。一个人不吃够足够的苦,他的人格就缺少必要的因素,人要全面发展,做对人民有用的人,就必须学会吃苦。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你首先要学会吃苦。”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最重要的基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养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形象着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是当前重中之重。那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如何根据子女的特点,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品质呢?
1、对儿童的要求符合儿童的实际水平,避免过高期望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父母对儿童的过高期望,不切实际,往往会适得其反,成为儿童沉重的精神包袱。因此,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是他们经过努
力可以达到的。这样才能达到动力作用,鼓励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心。
2、要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
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自己的选择。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 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3、培养独立性,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特别是现代社
会,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可以模仿学习各种社会交际的能力,在同龄伙伴中,他们才能体会到平等与公正,才能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如父母过于阻止儿童的正常交往,对儿童的社会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形成乐于交往、善于合作的性格,如同情、互助、真诚、豁达、友爱、温和、爽朗、幽默等。还要教育孩子划清正常的人际关系与“拉关系” 的界限,防止他们受“拉关系”“走后门”的等不正之风的影响。
4、提供锻炼意志的机会,对子女不要过度保护。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
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发展各种能力。
总之,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二十一世纪需要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应具有自觉进取的精神、扎实渊博的学识、创新应变的能力、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强壮扎实的体魄。作为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来办。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而且还是真诚的朋友,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博乐市小营盘中心小学
2016年10月25日
乌云其其克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