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不懂就问》800字
新疆巴楚县良种场小学 赵宁
不懂就问
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应用边读边思考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理解课 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 运用课文材料、 表现方式来陈述真实事例, 表达真情实感。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每句话的意思。
2、 运用引导法、讲解法、讨论法。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主要法宝,是新课改中 重点培养的目标, 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 要让学生自觉养成好 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运用课文材料、 表现方式来陈述真实事例, 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让大家讲述**、**、孙中山等领袖小时候学习的故 事,可以侧重讲他们是怎么学习的,也可以交流、讨论学习语 文的方法,从中认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二、 阅读理解课文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句子可以和同学讨论,也 可以记下来问老师,直到读懂为止。阅读时,倡导采用在小组 中合作互助的方法,先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交流、讨论,解 决疑难问题,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阅读时,要抓住课文内容的重点:孙中山不懂就问。老师 可以就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 寻找答案。
提问:
1、 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
2、 私塾先生开始是怎样教学生的?
3、 学问是什么意思?
4、 孙中山养成了什么样的好习惯?
三、 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在小组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获 得问题的答案。
2、 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课文的情况。
3、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可以由一个小组的同学提问,其 他小组的同学回答; 也可以由老师提问, 各小组的同学回 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 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老师可以抽查 学生进行朗读,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朗读课文,可以采取领读和抽读相结合、集体读和个人读相 结合的方式,争取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 布置作业
口语作业:熟读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段话,说说孙中山为什么要提问。
作文二:《不懂就问》600字
[不懂就问]
15.不懂就要问(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读准生字的字音,不懂就问。
2.读懂课文一、二自然段。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上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你会怎 样做呢?
2.今天我们要学习15课《不懂就要问》。课文讲谁不懂就问, 他问谁呢?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要求划出生词,读准生字字音,标出自然段。
2.正音:孙、诵是平舌音;涂在“胡里胡涂”中读轻声。
多音字:晃、背、呆。
3.汇报所画生词。
4.分自然段读课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不懂就问》
三、 读懂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划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2.理解私塾:旧时私人(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3.学生在私塾里读书与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a. 内容不同。认识《 》。
b. 教师方法不同。
4. 齐读这一段。
四、 读懂课文第二自然段。
1. 默读,思考:孙中山来到学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后来又做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理解:
照例:按平常的做法。说明孙中山每天到校都是这么做的。
3.孙中山学习认真吗?从那些词可以看出。
4.孙中山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5.“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胡里胡涂”什么意思,如果我要把这句意思不变,后面把问号改成句号,应怎样改。
6.用谦恭、诚恳的语气读孙中山的话。
五、 达标测评。
1. 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 查字典。
作文三:《不懂就问》3900字
《不懂就问》。
第一环节:导入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课,我们要考虑到可能会有很多的学生早已有所预习,因此,直接的引领学生进入课文会比绕着圈子设计问题导入更有亲切感。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今天我们要来共同学习第一课,知道讲的是谁的故事吗?都有哪些同学事先读过课文了?不错,你们所做的就可以称作是课前预习了。说说你除了读文,还做了哪些准备?那么就让我们来共同了解课文吧!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导语,我是这样想的:1. 使学生感觉到不是老师绕着圈子带着他们走,而是和老师站在一起共同探索着向前走,这样便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2. 学生已经到了二年级,长篇课文渐渐的增多,预习便会起着重要作用(有的老师可能已经在做了),它可节省许多课上的宝贵时间,因此我觉得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提高预习的意识。那在平时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找一些预习比较好的学生做介绍,慢慢的向其他学生渗透如何去有效的预习。这样下来,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的也很有成就感。另外,对于导入部分还有一点小建议,就是可以让学生做课前的调查与收集有关“孙中山”及“旧的教学”的一些相关的信息,这样除了有助于课上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环节: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每运行到自学的这一环节时,我都会事先提出或引导学生自主找出几点自学要求,便于他们有目的的、有效的去读文。具体有以下两点要求:1. 自选读文方法:提倡让学生在原来指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引导他们划读、大声读或默读。2. 自选识字方法:听、问、查、猜,这是我和我班学生惯用的几种方法,相信还有很多老师会有更多的识字方法。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排除有的学生选择自己一贯使用的方法,这里教师在尊重他们的选择的基础上应该适时的去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掌握多种学习方法,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要求。本课可多渗透些“查字典”的内容,其原因是:1. 本册教材没有查字表。2. 上学期已初步学了查字典,本学期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查字典的熟练程度,尽早帮助学生实现独立阅读。因此,课前要准备好字典。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调动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帮助他们发现字典中的乐趣,使他们愿意用字典。在明确了有关读文和识字的要求后,便可由学生进行自学了,教师也要适时的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
第三环节:认读生字词,联系实际理解字词义,学写一部分生字。
教师需事先准备好课件或生字、词卡片。我通常是带领学生先认词,再认字。这么做是因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字比单一的识字难度会低一些。生活中我往往有这样的体验,例如:在记不清“颓”字如何写时,我会找出它的词语“颓废”,这样就可以把“颓”字从具体的语境中提取出来。
1. 认词:在认读词语的过程中,我通常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识记。例如:在本课中,我设计认读“背诵”一词时,问学生:“你会背诵哪些古诗或成语?你能给你周围的伙伴背一首或一句吗?”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即能学会使用“背诵”一词,又加强了对古诗及成语的积累,同时在交流中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在认读“糊涂”一词时,我设计引领学生说这样一句话:我做事从来不糊涂,一向很清醒。在这句话里,学生会有很多的收获,如:近义词、反义词、“涂”字在词语中的轻声以及自信心的建立,也许还会有更多的我们看不到的收获。“摇头晃脑”和“吓呆”一词可让学生做动作,做表情来理解词义,当然,这两个词的意义决不是仅此而已,它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因此在让学生说说这两个
词在什么情况下用比较合适,进一步体会词语的内在含义,并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而“鸦雀无声”一词则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字面来简单理解:一些鸟类的声音在什么时候才能清楚的听到?连这么小的声音都没有了,你说安静吗?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种鸦雀无声的现象?我们现在来利用10秒钟一起创设这样一个环境好吗?这样,帮助学生身临其境的理解词义。也许,我叨咕的这些听起来比较费事,但当你真正操作起来,自然的流露的时候,你会觉得并不浪费时间,反而会比反复的识记更有效。因为我天天都在这样进行,学生们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这种有趣而不机械化的学习方式,以至于有时候都不用我去提问,他们自己便能根据词语的性质而找不同的识记方法,因此,上课有时候对我来说是很轻松的。那在这里我还要说的是,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学生的信息源,这样,不仅你教的轻松,学生学的知识面也广。 当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靠这一环节来解决,有些词语还需要在朗读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加以推敲,例如:本课中“既然??就??”这一关联词,最好就是在读通课文句子的基础上再来加以练习,甚至还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应用才能掌握。其它还有一些词语在一会讲到朗读教学时我会再提到。通过实践,我总结出:把握好词的教学,是帮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基础知识的一个捷径。例如:平时在听写时我发现,学生写别字的现象就很少。而有些语文的基础知识,如反义词、填适当的词、造句??也不用刻意的去反复练习,学生们掌握的还是不错的。很多负责任的老师平日里带学生们做好多的卷纸和练习题,莫不如把这些基础的知识都溶入到你每课的教学中来,你也轻松,学生也愿意学,也不至于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了。
2. 认字:在认读生词的基础上认读单字就比较简单了,可以采取考查的形式,如:开火车、抢答、同桌互考等方式。本课共有17个认读字,比较多,因此可以采用耿天娇老师在示范课上的那种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来识字。这里建议老师们多动脑筋,多找一些识记单字的方法,以确保学生投入的去学习。我在引导学生识记单子的时候,经常会把数学和语文结合到一起,例如:左面第四个字是什么?“拿”字右面第三个字是什么?或让他们相互考一考?? 这样我和学生都觉得很有趣,大家都很投入,自然学习效率就高。
3. 学写部分的生字:这里我让学生自己选出简单的字来自学,对于你的尊重,学生一定会用自主的努力来回报你,主动的去学习会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这里并不是让老师完全放手,我们还是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有问题及时反馈。还有一部分剩下的较难的字则留待第二课时完成。当然,这部分内容也可以放在最后学习,可根据自己班平日的学习习惯来定。
第四环节:感知课文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朗读、评议。
在这一环节中,我认为有些课文如果比较适合教师个人特点的,教师还是有必要为学生读一读的,但不要给学生一种示范、标准的印象,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作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去参与他们的活动。例如,可以这样说:“可以让我先读一读吗?”或“你们读得真好,我也想读一读行吗?” 但有些课文例如诗歌、童谣之类的,也可以让读得好的学生来范读。这里,范读并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专利。我觉得这一课可以根据学生读的好坏情况来决定教师是否需要范读。在读过之后引导学生给自己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再由他们自选喜欢的方式读文并评议。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选择合作读文,因为从刚入学时我便引导他们学会合作,但在开始时似乎有些难度,因此,我从简入手,每堂课中把握各种可以利用的机会时常让学生在小范围之间交流,如:自学识字时相互问一问、学写生字时
相互写一写、读文时相互读一读、评一评、议一议??这样使学生渐渐习惯这种学习方式,进而逐渐扩大交流范围及程度,组织小组合作。在我的课堂上我时常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读文,这是一项艰巨又长久的工作,因起初的小组合作往往是即浪费时间又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甚至出现组员不合作的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选择自己组喜欢的方式读文、对合作愉快的小组给予展示的机会、组织全班评议每组合作时的优点、对于有独到想法的小组给予奖励??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和我现在所代的二年五班的学生已经熟悉和爱上了这种学习方式。
这里我还要提到的就是在学生们朗读、评议的时候,教师在把评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个别的词句,例如本课中孙中山“壮着胆子”说的话以及先生“厉声”问到的话教师有必要适时的去强调,引导学生找出感情细节读出语气。还有就是先生面对孙中山的大胆提问所回答的那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学生体会起来会有一些难度,因此这里教师有必要范读来帮助学生体会。另外,我要说的是朗读教学不要刻意去追求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作到,毕竟我们所面队的是二年级的孩子,只要他们能基本读下来并且有一些情感体验就可以了,但是这里教师的适时引导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忽视平日里每一堂课对自己的锻炼。还有,不要忽视课堂上的评议,通过评议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发展语言,促进交往,相互教育??因此,包括听别人读,同桌相互读,小组合作读时,都应引导学生去评议,从中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对于缺点最好提出建议而不是批评,这样也易于让别人接受。
到此,我想第一课时也就接近尾声了,那针对这一课的重点即: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读过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的问题吗?这个问题可以在朗读课文时适时的出现,也可以在最后出现,或者把问题带到课下由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都可以。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好问”的好习惯,并让这个好习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最后,我再用简短的几句话把第二课时的安排向大家交代一下:
第二课时我准备完成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生字、词,学写剩余的几个生字。
第二环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分角色读,小组合作读,表演读??并全班汇报读文,全班评议。并解决书后带★号的问题。
第三环节:汇报第一课时遗留的课后问题。
第四环节:结合实际生活谈一谈,议一议“好问”的好处。
以上,便是我对《不懂就问》这一课完整的两课时的教学设计,一定会有不当之处,望谅解,并希望某一处细节能有助于您的课堂教学,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我的这一课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探讨,这样,也就达到我们教研活动的目的。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硕果累累!
作文四:《不懂就问》4000字
46、不懂就问
南汇区惠南镇荡湾小学 袁晓岚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10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和临写“私”等5个生字。
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学习边读边思考: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
4、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许多知识。而在古时候,人们把学校称为“私塾”。
1、板书并学习:私塾
师:以前,孩子们在私塾里是怎样读书的呢?
2、出示第二小节。
3、交流读后的感受。
师小结:那时候的私塾老师一般都比较严厉,谁不听话或不认真读书的话,还会挨老师戒尺的打。上课时,学生大多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可是,孙中山却敢于不懂就问。
4、揭示课题:46、不懂就问
5、学习生字:懂
过渡: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说明:
由于“私塾”这个词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由学校这个话题引出“私塾”,然后自然导入课文。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
糊涂:“涂”在词语中念轻声。
详、段:复习三拼音
霎:注意读准翘舌音。
3、指导学生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
说明:
这个故事的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把课文读熟了,就能大体上懂得意思。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师:那时候在私塾上课,先生从来都是让学生读、背课文,至于书里的意思,从来是不说的。可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的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就向他的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1、出示句子: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
段肯问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1教师引读第3小节。 ○
2理解“壮着胆子”的意思,体会孙中山此时紧张的心情。○(初步感受孙中....
山明知可能会挨老师的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
2、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老师和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课文4-8节。
3、学生读后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1板书: ○
同学们:吓呆了、鸦雀无声
老师:拿着戒尺、厉声
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
讲得很详细
师:老师为什么没有打孙中山?(因为孙中山一字不漏地把课文背了出来。体会孙中山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因此,老师没有用戒尺打他。) 2随机指导: ○
鸦雀无声: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鸦雀无声”的含义。
厉声:区分“厉”和“历”
一字不漏: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漏”字,生书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写一个。 戒尺:查字典理解。
说明: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找出学习的难点,而教师则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在识字时所遇到的困难,然后加以引导和点拨。在写字指导中,可以让学生先回忆一下笔顺规则、及结构。学生写字时,教师注意巡视和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朗读课文4-8节。
师:既然孙中也怕挨打,那为什么还要向老师提问的呢?
5、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齐读句子。 ○
2男女生轮读句子。 ○
6、明白道理: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说明:
在读熟、读好句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感受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老师的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
四、复习巩固,课外拓展
1、用游戏的方式巩固生字新词。(游戏自定)
2、说话练习:说一个“不懂就问”的事例,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别人。
3、拓展作业:了解孙中山的其他故事。
说课要点
本册教材分七个部分,《不懂就问》是“读课文边读边想”部分中的一篇课文。本课讲述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敢于不懂就问,大胆提问的故事。其中,课文的第三至八节是课文的重点内容。
二年级小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他们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也能读出句子的语气。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文熟字悉”。并注重因字而异,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忆字形;字典是识字的工具书,查字典理解词语的含义,既能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词义,又能使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学习习惯。由于《不懂就问》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故事情节性较简单,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然后,在学生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边圈划的良好学习习惯。写字教学中,老师应重点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大小及位置,运用已掌握的汉字的基本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地描写“私、段、戒、厉、详”这五个生字。
根据教学设计,我将教学分成四个环节在课堂中实施。首先,由于现在
的孩子对“私塾”比较陌生,于是借助学校这个话题引出“私塾”,让学生知道旧时的私塾就是现在的学校,接着自然引出课题。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能轻松愉快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部分。主要让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通顺,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第三个教学环节是“细读课文,深入了解”也是教学重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读熟、读好句子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感受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老师的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识字时所遇到的困难,然后加以引导和点拨。在写字指导中,可以让学生先回忆一下笔顺规则、及结构。学生写字时,教师注意巡视和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最后的教学环节是“复习巩固,课外拓展”以游戏的方式巩固生字新词,让学生说一个“不懂就问”的事例,进行语言训练,并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去了解孙中山的其他故事,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教学实录部分
(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许多知识。而在古时候,人们把学校称为“私塾”。
板书:私塾
师:看看,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塾”?
生:熟悉的“熟”的四点底换成土字底,就是“塾”。
师:以前,孩子们在私塾里是怎样读书的呢?
(教师出示图片及课文第二小节内容,学生自由朗读后,请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生1:私塾里的小朋友读书可真有趣,咿咿呀呀的,像唱歌一样。我们可不这样。
生2:你们看,那个老师手里拿着一把尺,那是干什么用的?
生3:书里的意思不讲的话,那我们怎么学习呀?那个老师可真奇怪! 师小结:那时候的私塾老师一般都比较严厉,谁不听话或不认真读书的话,还会挨老师戒尺的打。上课时,学生大多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可是,孙中山却敢于不懂就问。
(揭示课题:46、不懂就问)
反思:
孩子对“私塾”比较陌生,于是借助学校这个话题引出“私塾”,让学生知道旧时的私塾就是现在的学校,接着自然引出课题。作为教师,我们就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怎样学习,哪些是我弄不懂的,需要老师的启发、讲解。从而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学思路,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其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由于阅读时,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学生就很快地进入了自学状态中,他们各自独立地边读、边想、边写,动眼、动手、动脑,全班就呈现出独立学习、思想高度集中的这样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自读时,教师应通过巡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哪些学生已能解答问题,哪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遇到了困难。从而对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案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单是老师讲出来的,还要有学生去读、去悟。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地读的机会,教师则是通过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和积累。本课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作了精心的处理,注重从整体着眼,明确课堂的难点和重点,围绕“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这个主问题展开朗读教学的,学生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避免了课堂上的“碎问碎答”,学生在反复地朗读——○1初读(感知性读)○2研读(理解性读)○3品读(情感性读),最终体会到“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的真正含义。
训练材料
一、看拼音写汉字
du àn jiè du àn xi áng
二、摘录课文中的4
个成语
拓展阅读:
孙中山的故事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的卫兵,见来人衣着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叫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 快走! 快走! 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 一定会惩罚你的!”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
生气的? ”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
作文五:《不懂就问》1800字
不懂就问
预习提示
1、借助拼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拼音认识本课的生字17个。
3、用学过的记字方法,按笔顺记忆书写9个生字。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 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 通过读、问、议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新字、新词。
2. 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读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自由读文,粗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1. 孙中山画像的挂图
2.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出示孙中山画像。
2. 提问:你们认识这是谁的画像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对,
这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国同盟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是怎样求学的吗?请大家打开书看《不懂就问》一文。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 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2. 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
(1)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
(2)同桌互相认读、互相教。
(3)开火车认读生字。
3.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1)先认读,然后组词。
(2)学生互相讲讲生字的识记方法如:孙→(子)+(小)→孙(孙子)诵→通—()+()→诵(背诵)??
(3)学生学写生字
四、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本课的生字,那么读起课文来应该很轻松。
1. 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 齐读课文。
3.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孙中山在私塾时,不仅会背书,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为学生回答了问题,孙中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填空:孙中山从此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生字。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提问题。
2. 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问中享受不懂就问的好处和快乐。
教学方法:
1. 分小组合作学习
2. 互相提问
教学用具:
1. 生字、词卡片
2.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 出示生词卡片认读:孙中山背诵思想流利刚才良好
二、学习课文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 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们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有没遇到过不了解或者不知道的情况?你是怎么样做的呢?这节课我们看孙中山先生,他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到书上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看到课题,读了课文,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2.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 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4. 教师总结:是啊,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就要像孙中山一样,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今天,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5. 分小组学习,教师提出要求:
(1)能提出问题。
(2)小组内尽量解决问题。
(3)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全班集体解决。
6. 教师巡视、倾听、参与提问或解答。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以指导。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让学生理解“讲解、糊里糊涂、摇头晃脑的意思。
四、巩固练习
1. 连线糊里糊涂一个字都不会错壮着胆子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摇头晃脑大着胆子鸦雀无声没弄明白一字不错头摇来摇去
2. 填空
(1)先生讲得很(),大家听得很()。
(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的学习习惯。
五、拓展延伸
1. 谈谈学习方法。
2. 出示名言进行积累。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俄)普列汉洛夫
(2)悟从疑得,乐自苦生。——(中)中居郧
3、说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对你有什么影响?
4、你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六、小结课文
1、说说你学习了不懂就问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2. 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养成养成不懂就问的好 习惯。并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去。
七、布置作业:
读以上两句名言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八、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不懂就问心想——不懂好习惯提问——壮胆
作文六:《不懂就问》1800字
不懂就问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 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
2. 通过读、问、议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不懂就问。
学习重、难点:
1. 掌握新字、新词。
2. 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二、自学引导
1. 自学生字词语
(1)生字我会读,会写
lián ɡhǎoyǎnɡ chén ɡsīxiǎnɡwūyā
() () () ()
sūnzhōnɡshānxuéxíhěnrèn zhēn.
()() ()
xuéxíshíyào duōsīduōwèn.
()
(2)形进字我会辩
2. 理解词语、句子
(1)重点词语我理解
. 连线
糊里糊涂 一个字都不会错
壮着胆子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 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 没弄明白
一字不错 头摇来摇去
(2)重点句子我理解。
3. 课文内容我理解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 ,这个习惯就是() 。
三、合作探究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出示孙中山画像。
2. 提问:你们认识这是谁的画像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对,这就 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 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他是广东人,生于 1866年,于 1925年因病去世。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
中国同盟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 “ 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 之民族,共同奋斗。 ”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是怎样求学的 吗?请大家打开书看《不懂就问》一文。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 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2. 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
(1)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
(2)同桌互相认读、互相教。
(3)开火车认读生字。
3.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
(1)先认读,然后组词。
(2)学生互相讲讲生字的识记方法
如:孙 → (子) +(小) → 孙(孙子)
诵 → 通 — () +() → 诵(背诵)
……
(3)学生学写生字
四、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本课的生字,那么读起课文来应该很轻松。
1. 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 齐读课文。
3.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孙中山在私塾时, 不仅会背书, 还敢于向老师提问, 老师为学生回答 了问题,孙中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填空:
孙中山从此养成了() ,这个习惯就是() 。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生字。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学会提问题。
2. 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问中享受不懂就问的好处和快乐。
教学方法:1. 分小组合作学习
2. 互相提问
教学用具:1. 生字、词卡片
2.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 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孙中山 背诵 思想 流利 刚才 良好
二、学习课文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一文。 (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能提 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后,教师引导:读了课文,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2.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 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4. 教师总结:是啊, 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 我们就要像孙中山一样, 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今天,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5. 分小组学习,教师提出要求:
(1)能提出问题。
(2)小组内尽量解决问题。
(3)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全班集体解决。
6. 教师巡视、倾听、参与提问或解答。
7. 全班汇报。
(1)提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互相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全班集体解答。教师适时点拨。 8. 指导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幻灯出示)
1. 连线
糊里糊涂 一个字都不会错
壮着胆子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 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 没弄明白
一字不错 头摇来摇去
2. 填空
(1)先生讲得很() ,大家听得很() 。
(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的学习习惯。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流利地() 认真地() 仔细地() 厉声地()
四、拓展延伸
1. 谈谈学习方法。
2. 出示名言进行积累。 (幻灯出示)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 (俄) 普列汉洛夫 (2)悟从疑得,乐自苦生。
—— (中)中居郧 五、师生总结
1. 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 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养成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并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 中去。
七、板书设计
背诵 —— 很快
不懂就问 心想 —— 不懂 好习惯
提问 —— 壮胆
作文七:《不懂就问的教学反思》6400字
不懂就问的教学反思
不懂就问的教学反思篇一: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问》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10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和临写“私”等5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学习边读边思考: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
3.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出示课题,学习一、二小节
1(你知道,过去的孩子在哪里读书吗,
私塾:理解
它和我们的学校有哪些区别,
2(自由读一、二节
咿:你还知道哪些象声词
3(孙中山小时侯就在私塾里读书。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孙中山在私塾里读书时发生的一件事。
4(出示课题:《不懂就问》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3-10节
1(指名读3-10节,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
2(学习生字:
1)段:组词
2)霎:字型
3)漏:好办法
4)详:换部首(样、洋、杨)
读词语:
私塾背诵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一字不漏详细
3(小组读课文
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这一问为什么把正在念书的同学吓呆了,
比较读句子: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背了出来。
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一字不漏”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
4(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课外拓展
说一说:
知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小时侯是怎样读书的吗,了解一下,再说给伙伴听。?
教学反思:由于阅读时,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学生就很快地进入了自学状态中,他们各自独立地边读、边想、
边写,动眼、动手、动脑,全班就呈现出独立学习、思想高度集中的这样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自读时,教师应通过巡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哪些学生已能解答问题,哪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遇到了困难。从而对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不懂就问的教学反思篇二:《不懂就问》教学设计
39 不懂就问
沪教版新教材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育才民办小学 巩惠萍
教材分析:
《不懂就问》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 能挨打,还是向老师提问的故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喜欢刨根问底 的好品质。其中,课文的第三至八节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全文所写内 容虽然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但学习孙中山先
生敢于质疑、主 动学习,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 能力,他们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读准字音, 不加字,不漏字,也能读出句子的语气。但课文所写内容与当代学生 的生活相距甚远,要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背景知识。
教学目标:
1 能识记8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
2 正确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
老师提问。
3 学习边读边思考。
4 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写有相关句子或段落的字条,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每天坐在学校里学知识。但是古时候,人们把学校不叫学校,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私塾
师:想知道那时候孩子们在私塾里是怎样读书的吗,
1.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自由读。
(1)这段话中有个生字宝宝,师指:诵(上面有拼音),集体拼读。谁记准它的样子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诵,可以采用熟字换部首的方法识记。)在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右上角最后一笔点不能忘。)我们写写这个字好吗,(田字格指导书写。)
(2)私塾里读书的情景怎么样,谁读给大家听,
(3)他读得很传神,大家学着他的样子齐读一遍。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师补充、小结:那时候的私塾老师一般都比较严厉,谁不听话或不认真读书,还会挨老师戒尺的打。上课时,学生大多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
2(出示课文第一节: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集体读。
过渡:可是,孙中山却敢于不懂就问。
揭示课题:39 不懂就问(“懂”用红色和黄色粉笔书写)
师:指“懂”,谁做小老师领大家认这个新朋友,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孙中山怎么敢问老师呢,我们马上翻开课本,探个究竟,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建议: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怎样提问的,提问后,同学和先生有什么反应,后来怎样,
2、学生自读。(师巡视,督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3、学习生字:段、糊、涂、但、厉、详
(1)这6个生字宝宝就藏在课文中,你都认识了吗,我们开小火车认读好吗,
(2)出示:厉
这个生字宝宝还有个孪生兄弟,出示“历”,你发现他们的秘密了吗,
(3)出示:糊
谁能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为“糊”找个好朋友,
男生读“糊涂”(涂,轻声)引出“糊里糊涂”(涂,扬声)女生读,集体读。
(4)我们比赛,看谁把这六个字都能认准(卡片抽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看看大家还认得他吗,
指名五个学生按1、2节;3节;4,7节;8节;9、10节轮读课文,随机正音。
好,大家课文读得很流利,我看哪位有心的小朋友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了 (指“自读提示”)。
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1、师: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生稍作思考,然后交流。
师:糊里糊涂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糊里糊涂呢,(学习反义词) 师:于是,他就(等学生接下去),
生交流,师出示句子: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
您刚才让我们(转 载 于:wWw.HnnsCY.cOM :不懂就问的教学反思)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指名读。
孙中山怎么问老师的,“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
师:不错,你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读下去了。谁再来,
好,你提问时态度很诚恳,很尊重先生。我们一起来提问一次,好吗,
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体会孙中山此时紧张的心情)为什么紧张,(初步感受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
2、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老师和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课
文4,8节。
师:谁来说说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交流。
师:“摇头晃脑念书”是怎么念,
出示:冬冬爱写诗,作诗时摇头晃脑,真像( )。
指名填写。
“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描述,
出示: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
指名填写。
谁能给“霎时”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
过渡:老师真的打孙中山了,为什么,
生交流,师出示:孙中山说着,就把那篇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指名读(注意语调)。
你为什么要重读 “一字不漏”,(体会孙中山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因此,老师没有用戒尺打他。)
3、分角色朗读课文4-8节。
过渡:既然孙中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老师提问呢,读课文第9、10节。
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男女生轮读句子。
?齐读句子。
?交流感悟。
四、小结、拓展
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你平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么做的,
拓展作业:课后了解孙中山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39 不懂就问
孙中山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我依据课标和教材内容,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了四个目标。课堂上,我围绕目标,参考教学设计,将教学分四个环节实施。
第一步,我针对孩子对“私塾”比较陌生,借助学校这个话题引出“私塾”,让学生知道旧时的私塾就是现在的学校,学生对私塾的好奇心被勾起,我趁机让他们学习课文第二节,了解私塾,然后自然引出课题。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似乎身临私塾,生字“诵”和“懂”的学习效果特别好。第二步,我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学习剩下的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第三步,引导学生 “细读课文,深入了解”,这一环节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指导学生读熟、读好句子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
好习惯,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感受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老师的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遇到问题是怎么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向孙中山学习。
纵观整节课,预设的目标1、2完成较好。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进步,陆玉婷朗读的第二节和张晨朗读的“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
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和“孙中山说着,就把那篇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两处句子,用学生的语言总结,就是“陆玉婷和张晨的朗读好像录音里的声音”,这就使我节省了预计用来指导朗读的时间。但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还很欠缺。这一点在往后的课堂上我要激发学生的思索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利用孩子“好问”这一心理特征,引导他们在读书过程中提出种种问题,并通过反复阅读,力求自己进行解决。另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还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引导。
不懂就问的教学反思篇三:不懂就问 教学案例
《不懂就问》教学案例
沪新小学陈桂英
一、教学背景:
《不懂就要问》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课
文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品质。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勤学好问的。课文的学习难点是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意思。
首先,教学时要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己多读。要把阅读提示中关于孙中山生平的介绍和提出的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读课文时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注意问句、感叹句,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另外,本单元的训练要点是“读课文,边读边想”,在教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通过解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道要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这个问题,使学生知道孙中山从小就勤学好问,懂得认真读书、不懂就问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过程与片断:
(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前的孩子在哪里读书,怎样读书的吗 , 交流,出示(媒体1),课文第二小节:
以前,小孩子大多在私塾上课。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说。
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媒体2)了解“私塾” 学习“诵”
2、师:确实在私塾里,先生指挥让学生跟着念书、背书,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故事。 出示(媒体3)介绍 孙中山
3、出示课题(媒体4) 39 不懂就问
指名读,学习“懂”,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那么孙中山究竟哪里不懂,提出了怎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轻轻地读读课文,出示(媒体5 )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自形,把课文读通顺。 思考:孙中山哪里不懂,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2、出示(媒体6)词语
值得厉声详细段落胆子
一字不漏糊里糊涂背诵
摇头晃脑鸦雀无声挨打既然
指名小老师领读,齐读。
学习生字:段 :书空左半部分
厉 :你要提醒大家什么,比较“历”
3、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孙中山有什么不懂,他提了什么问题,
交流,(出示媒体7)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
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指导读,学生质疑,或老师提问:孙中山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
齐读。
2、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同学们和老师的反应怎么样,
出示(媒体8)课文3—8,用直线画出同学们的反应,用曲线划出老师的反应。 指名交流同学的反应,出示媒体9
这一问,把正在 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 质疑,或老师提问:同学们为什么会吓呆了,(他们会想什么,)
“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非常安静还可以怎么说,
交流老师的反应,媒体9 课文3—9节
理解“厉声”
分角色读5—7,师读8
师:老师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不一样?
3、师小结:正因为孙中山的勤学好问,是先生转变了态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3—8节, 再体会一下当时的情景。
4、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出示媒体10 :课文9—10
他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媒体11: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指导读句子,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道要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 (学习认真,学了就要弄明白,勤学好问)
5、小结:
孙中山勤学好问,敢冒被老师打的危险;沈括勤学好问,为解谜团亲自上山观察;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出示媒体12:名人勤学苦练的小故事
三、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读课文,边读边思。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五篇课文。在本课阅读教学时,我以此训练点为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通过阅读、思考,使学生解决问题,理解课文。教学时,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有了明确的
学习目标(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学生就很快地进入了自主学习中,他们各自独立地边读、边想、边划,动眼、动手、动脑。在学生自读时,教师应通过巡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哪些学生已能解答问题,哪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遇到了困难。从而对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单是老师讲出来的,还要有学生去读、去悟。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地读的机会,教师则是通过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和积累。本课教学中,对教材作了精心的处理,注重从整体着眼,明确课堂的难点和重点,围绕“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这个主问题展开朗读教学的,学生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避免了课堂上的“碎问碎答”,学生在反复地朗读(初读、研读、品读)最终体会到“不懂就问是人的
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的真正含义。
作文八:《不懂就问的教案》4500字
不懂就问的教案
篇一:不懂就问教案
课 题:1-1不懂就问 教学总目标:
1、指导学会本课“要、先、思、很、少、讲、于、气”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用“投影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作业设计:1.比一比,组成词语。
思( ) 鸭( ) 刚( ) 利( )备( ) 鸦( ) 钢( ) 梨( )
2.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一 声 不 响一()不() 一()不()
第二课时
背诵——很快 不懂就问 心想——不懂 好习惯 提问——壮胆
篇二:不懂就问教案
不懂就问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7个。
3、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孙、私”。
4、 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7个。
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写字“孙、私”。
三、 教学准备:
孙中山的资料、生字卡片、挂图。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课文的题目是:“不懂就问”。
指名读课题(2人)。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学习课文。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你是怎么预习的,(3人说)
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 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板书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孙中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3)“先生”是谁,
(4)“戒尺”是什么,
(5)什么是“私塾”,
(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7)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4、 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7个自然段)
5、这个小故事说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的事,谁在课前查找资料了,能给大家讲一讲孙中山。
(学生自由介绍资料,以小组形式介绍、自己向全班介绍。)
老师补充介绍资料。
附:资料
孙中山生平简介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
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94年创立兴中会。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孙中山图片
在孙中山小的时候是没有学校的,想上学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个时候由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没有教材,也没有学习的年限。那个时候称呼老师为“先生”。先生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学生不许多问。
6、了解了这些事情,同学们小组合作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是不是能读懂一些了。 小组合作读课文。
7、同学们课前提的问题小组一起讨论一下,争取在小组里解决。
各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本文来自:WWw.bDFQy. 千 叶 帆文摘:不懂就问的教案)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8、请同学们拿好书,认真读一遍课文。
(三)学生字。
1、 大家课文学的真好,老师奖励同学们玩个小游戏:生字对对
碰。要想做好这个游戏我们先来认认生字,这些生字,如果你认识就大声读出来。
2、 请你一边摆生字卡片一边读。
3、 下面我们开始做游戏吧~老师说字,学生找,老师说:“对对碰”,学生同桌对卡片。“诵”“思”(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这个字)“糊涂”“吓”(组词)“鸦雀无声”“拿”(说记字方法)
4、 一边读一边收生字卡片。
5、 有几个字娃娃特别淘气,刚才跑出去玩,现在又回来了,谁愿意当小老师教一教大家。(“私、段、晃、既、养”)
小组内商量怎样记字。全班交流。
(四)写字。
1、课文中有一些字是要求同学们会写的。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孙、私”这两个字。
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3、 练习写字。
4、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5、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作业:1、朗读课文3遍,思考: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做,
2、读认字表,组词。
3、写生字。
五、板书设计: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巩固识字17个。积累词语。
3、 指导学生书写“诵、思”等7个生字。
4、 继续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写字7个。
难点:1、书写习惯的培养。
2、积累词语。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书、本、词典。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 谁愿意读这篇课文,(请7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的怎么样,一会儿来评一评。
2、读完之后评议。
先说一说谁读的好,什么地方读的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3、出示:“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谁来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孙中山养成了什么好习惯,你在学习时遇
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样做的,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4、你对这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比较喜欢或者有感想就读这几个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读课文。
5、课文中有一个词“一字不错”照这个样子也写几个“一( )不( )”的词。允许学生查词典。
(三)巩固生字、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字组词。
2、这节课要求同学们会写的生字有??,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3、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4、 练习写字。
5、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6、小结。
作业:1、朗读课文。
2、读认字表,组词。
3、写生字。
五、板书设计:略
篇三:不懂就问教案
教学课题
不懂就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读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 学会利用工具书,联系图画或请教他人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
思。
教学重难点
认读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会利用工具书,联系图画
或请教他人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挂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简介孙中山,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互动识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形
1、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 相机表扬收集资料的学生
3、 简介孙中山
4、 板书课题
1、 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
2、 小黑板出示子都要求
3、 巡视辅导,照顾个别学生
4、 检查自读情况
5、 组织猜字游戏
1、 指导朗读,注意将课文读流利
2、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鼓励学生独立分析字形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生字并提示写字的姿势
1认真看图,认识孙中山
2课前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孙中山
3读课题
1、 听读课文
2、 听要求,读要求
3、 按要求自读课文,同桌互抽读生字,小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同桌。
4、 全体、小组、个别认读生字,互相纠错;个别轮读课文,互评。
5、 猜字游戏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流利,边读边想,从课文里我们知道了什么。
2、 自由说
互记生字,练习写字
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好习惯,了解孙中山,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自读课文,自主识字,互动学习
游戏激趣,巩固生字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自主分析字形,养成乐写,爱写的好习惯
教学课题
不懂就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自主阅读,自主提问,在课文中积累词语与同伴分享学习的快乐
自主提问,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自主提问,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二,交流收获,加深理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四、名言积累,拓展学习
五、教学效果评价
1, 提出朗读要求
2, 提出小组学的要求,不懂的问题打上记号
3, 进行学法指导
4, 组织学生善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 学了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2, 读了故事,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3, 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怎样做,
1我们学了课文知道孙中山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你觉得应该用
怎样的语气去读课文呢 2重点指导6自然段
3指导学生养成带着体会读课文的好习惯。
1、 参与小组展示。
2、 出示收集到的名言。
1、 指导学生抄写词语。
2、 摘抄好词佳句。
3、 齐读课文。
4、 可能提出的问题:
“私塾”“戒尺”“厉声”
为何要壮着胆子,先生为什么厉声地对他说话,
5、 小组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全班汇报交流。
6、 学生交流汇报。老师引导哪些问题是需要弄明白的,哪些是重要的,
1、 谈谈自己对“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的理解。
2、 交流讨论
1、 用心体会,感受孙中山先生的情感,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2、 体会朗读。
3、 懂得用心朗读体会,边读边想。
在小组内交流名言
学生抄写。
养成互助交流、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作文九:《4 不懂就问》2500字
4、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会本课“要、先、思、很、少、讲、于、气”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批评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课堂上孙中山提问时的情景。
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带领学生融入故事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三、四自然段,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孙中山、私塾先生、同学,在体会人物内心想法的基础上读句子,让学生感悟孙中山是个不懂就问、善于思考的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给他们留下思考的空间,进行讨论交流。
指导识记、写字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观察字形,发现规律,将不同结构的字分类识写。教师则重点范写,提示关键笔画即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写字,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孙中山先生简介、课文插图、田字格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融入情境,以疑促学。
1.小朋友们,谁知道孙中山先生?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2.今天我们来学习孙中山先生小时侯的故事,叫“不懂就要问”(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教师范读课文,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各组选一段尝试自学)
学习任务:
a. 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b. 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组词)。
c. 先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d. 合作方式:
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
明确分工各负其职,人人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
如:可以一人负责教生字的读音,一人负责介绍识记生字的方法并组词,一人负责领读带有
生字的句子,一人负责指导朗读整段话。
e.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各组轮流上台,人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其中一段。
a.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各组的组员之间、台上的小老师与台下的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b. 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思”是平舌音,“很”是前鼻音,“着(zhe )、要(yao)、背(bei)”是多音字。“着”是轻声。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有效的方法识记生字,并认识“心字底(心)、双人旁(ㄔ)、言字旁(讠)”。
帮助学生把每一段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
指导学生学会评价。
2.小组合作学习本组选择的段落之外的三个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
1.同桌练读;各组练读。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比比哪一组读得最正确、流利。
2.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创设情境,做“摘果子”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五.指导书写,重点:“要、很”。
1.学生观察范字,然后分别描红,再试写一个。
2.对照范字评一评。选择出现问题较具普遍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对照范字评议。
3.教师范写,提示要点:“要”字下部的“女”中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以下,写得稍长。整个字形的特点是形态稍长、上窄下宽; “很”是左窄右宽的字,第七笔竖提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练习。
六.布置作业
1.跟好朋友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
2.想一想:孙中山提问的时候害怕吗?那他为什么还要问?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质疑、解疑。
“流利”、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鼓起勇气”?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 “流利”、 “鼓起勇气”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一愣、解答”。
接着看课文插图,想一想,先生的态度怎样?
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
4.质疑:以前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敢向先生提出问题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我们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教育与今天教育的不同。)
5.学习第四自然段。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是害怕也要鼓起勇气,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三、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角色朗读。
2.请两组同学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但是为了学知识,不懂就要问。”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①孙中山小时候读书刻苦,背诵非常流利,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②在别人都不敢问时,孙中山为弄清道理,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为了学知识,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
作文十:《《不懂就问》说课稿》1700字
精品文档
《不懂就问》说课稿
《不懂就问》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好习惯”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一篇自渎课文。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习惯是人的一种稳定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将一辈子受益,并对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套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好习惯》安排在第一单元,可见它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单元。
《不懂就问》是本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它叙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学习时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赞扬了孙中山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
学情分析:
孙中山这一人物虽然不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但《不懂就问》这篇课文的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关注课文的主人公,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探讨“不懂就问”这一良好习惯的益处及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而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及本课特点,制定目标如下:
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9个汉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
1 / 4
精品文档
阅读中独立识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爱问、敢问、进而善问、会问。
讲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不懂就问的益处,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
设计理念:
前几册的教学以教师“导学”为主,从学习本课开始,要逐渐形成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讨论的自主学习方式。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动脑筋思考,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从而在形成自主学习的方式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收集有关孙中山的故事;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切入课文,
1、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有哪些好习惯,(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板书课题)
2、我国有许多科学家、伟人都有良好的习惯,孙中山就是其中的一个,(出示孙中山的照片,交流资料)
2 / 4
精品文档
3、孙中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分不开,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同桌合用一本书,相互检查正音。
通过指名读、开火车、擂台赛等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三)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默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从那句话读懂的,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照例、壮着胆子等词体会孙中山是如何学习的。
通过同学们的反映:高声念书、吓呆了、鸦雀无声体会同学们震惊、害怕的心情,以及当时的紧张气氛。 通过先生态度的变化:拿着戒尺,厉声问、收起戒尺、讲得很仔细体会先生被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精神打动。 在学生提问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问题是重要的,哪些问题不重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四)朗读欣赏,升华情感
课文中那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找出来读给同学听,说
3 / 4
精品文档
说为什么,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说说因为你的好问或不好问,得到了哪些益处或损失,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