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走进李鸿章》1300字
走进李鸿章
中山中学 八年(13)班 林范祯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我们应该都不再陌生,教科书中的他被人评价为“卖国贼”、“千古罪人”。但不妨我们换个角度来走进李鸿章。
1894年冬。天津,一位老人注视着宫殿的金色飞檐,看着那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的红色大门,两行老泪不禁从眼眶流下,在皱纹密布的脸颊上凝结成了冰。他赶紧拭干了眼泪,向那湛蓝的大海走去。在大清帝国这轮东方的太阳快要落下时,李鸿章站在海边的岩石上,双手交叉在身后,爎望者大海,看着北洋水师沉落的大海,看着那一网打下去可以捞起半个中国屈辱历史的大海,他心如刀割,这样一个央央大国啊~就这样沉沦了。他就像大清的泥瓦匠,拆了东墙补西墙。进士出身的他有满腹经纶,初在乡办后投曾国藩为幕僚,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进入的黑暗内政让他背上了千古的骂名,当所有人还在对那把金灿灿的椅子上座着的废物皇帝喊“万岁万万岁”时,只有李鸿章放亮了眼睛他开始了洋务运动,他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建北洋舰队。
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他所提倡的自强求富,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却渐渐地被列强的枪炮和昏庸的王朝所粉碎.当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看着自己半生心血所营造的梦想被如同泡沫般静静的破裂,也许这份惆怅会成为这位老人后半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当日本人的炮火狰狞着将北洋水师的旗舰送入大海:当腐朽的清王朝指派他去于弹丸倭寇签定耻辱的和约,也许这位老人的心像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一样在低声的抽泣,然而历史却依然无情的给这位老人开了他命运中最大的玩笑,当他用颤抖的手在《马关条约》上缓缓的签下自己的名字,也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穿过历史厚厚的云层我也许能看到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横流着几滴沧桑的浊泪,
我真的希望,可以握住他那骨瘦嶙峋的手,悄悄的告诉他,这一切也许不是您的过错,然而我不能。时间的间隙令每一个瞬间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他那破碎的灵魂已然被历史浩浩的长河所淹没,我只能静静的拾起被命运击碎而散落人间的只言片语,默默的读出属于他自己的无可奈何。
也许当邓世昌的旗舰沉没在黄海的怒淘之中,当无数男儿的热血染红了烟波浩渺的沧海.我想他的心里一定如同看着自己的儿孙被人肆意欺凌一般无助而绝望。也许当日本人虚伪的笑容再也掩饰不住大和民族勃发的野心时,近乎以被逼迫的形式签定下那令国人为之愤慨的条约时,他的心里一定明白自己将永远被钉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从此在后人的唾弃中身败名裂,我真想跨越时间的长河,再一次握住他的手说,也许这一切不是您的过错。 合上厚厚的书本,一位凄楚的老人,在命运的捉弄下奋力的挣扎,然而命运的旋涡却依旧无情的将他推向历史的深渊,他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当我再一次站在窗前,雨停了.我只想为这位孤独而失意的老人飘荡在风中的灵魂默默的祈祷??
他实在搞不懂,如果他都是卖国贼了,那这个国家谁是爱国者呢,哪怕一个也好,
再回头,已是暮色茫茫。
教师点评:
本文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和兴办洋务运动两个角度重新认识此人~一改卖国贼李鸿章的形象~指出他是特定历史时期悲剧的产物~并不是他的错~他也尽其所有才能~做全最好之事。观点特别新颖~语言发自肺腑~真挚感人~很有韵味。
指导老师:翁美春
作文二:《走进李鸿章_初一_写人作文_初中作文优秀作文》1200字
走进李鸿章_初一_写人作文_初中作文优秀作文
1894年冬。
天津,一位老人注视着宫殿的金色飞檐,看着那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的红色大门,两行老泪不禁从眼眶流下,在皱纹密布的脸颊上凝结成了冰。他赶紧拭干了眼泪,向那湛蓝的大海走去。
在大清帝国这伦东方的太阳快要落下时,李鸿章站在海边的岩石上,双手交叉在身后,爎望者大海,看着北洋水师沉落的大海,看着那一网打下去,可以捞起半个中国屈辱历史的大海,他心如刀割,这样一个央央大国啊~就这样沉伦了。他就向大清的泥瓦匠,拆了东墙补西墙。进士出身的他有者满腹经纶,他初在乡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屡败。后投曾国藩为幕僚,1861年编练淮军,调上海,攻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进入的黑暗内政让他背上了千古的骂名,当所有人还在对那把金灿灿的椅子上座着的废物皇帝喊“万岁万万岁:时,只有李鸿章放亮了眼睛他开始了洋物运动,他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津榆铁路、开平煤。建立北洋舰队。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他所提倡的自强求富,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却渐渐的被列强的枪炮和昏庸的王朝所粉碎.当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看着自己半生心血所营造的梦想被如同泡
漠般静静的破裂,也许这份惆怅会成为这位老人后半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当日本人的炮火狰狞着将北洋水师的旗舰送入大海:当腐朽的清王朝指派他去于弹丸倭寇签定耻辱的和约,也许这位老人的心象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一样在低声的抽泣,然而历史却依然无情的给这位老人开了他命运中最大的玩笑,当他用颤抖的手在上缓缓的签下自己的名字,也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穿过历史厚厚的云层我也许能看到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横流着几滴沧桑的浊泪,我真的希望,可以握住他那骨瘦嶙峋的手,悄悄的告诉他,这一切也许不是您的过错,然而我不能.时间的线性令每一个瞬间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他那破碎的灵魂已然被历史浩浩的长河所淹没. 我只能静静的拾起被命运击碎而散落人间的只言片语,默默的读出属于他自己的无可奈何.
也许当邓世昌的旗舰沉没在黄海的怒淘之中,当无数男儿的热血染红了烟波浩渺的沧海.我想他的心里一定如同看着自己的儿孙被人肆意欺凌一般无助而绝望,我真想穿越历史厚厚的阻隔,紧紧的握住他的手说,也许这一切不是您的过错.
也许当日本人虚伪的笑容再也掩饰不住大和民族勃发的野心时,近乎以被逼迫的形式签定下那令国人为之愤慨的条约时,他的心里一定明白自己将永远被钉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从此在后人的唾弃中身败名裂,我真想跨越时间的长河,再一次握住他的手说,也许这一切不是您的过错.
合上厚厚的书本,一位凄楚的老人,在命运的捉弄下奋力的挣扎,然而
命运的旋涡却依旧无情的将他推向历史的深渊,他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当我再一次站在窗前,雨停了.我只想为这位孤独而失意的老人飘荡在风中的灵魂默默的祈祷??
他实在搞不懂,如果他都是卖国贼了,那这个国家谁是爱国者呢, 哪怕一个也好,
在回头,已是暮色茫茫。
作文三:《走进真实的李鸿章》17500字
爱国者还是卖国贼----走近真实的李鸿章
李鸿章是不是很仁慈?
《走向共和》中,李鸿章曾经对盛宣怀说,身怀利器则杀心自起,因此当权者不可不戒。为了整治北洋水师,李鸿章忍痛杀了自己的一个老部下,对此,电视剧做了十分煽情的处理,表现出李鸿章的念旧情与重报恩。
在历史记载中,尽管对李鸿章这个人物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有一件事,史料记载都颇为一致,那就是李鸿章的杀降。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李鸿章率部攻打苏州城,城里的太平军已经同意投降,李鸿章手下大将程学启也与太平军8位首领签订了盟约,而且由洋枪队的英国人戈登签字做保人。但最后,程学启却要杀掉这8个人,尽管“自古以来,杀降不祥!”但李鸿章并没有阻止,结果导致几千人被杀。事后,戈登强烈抗议,几乎要和李鸿章拼命。对此,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中评价曰:李鸿章这样做是不应该的,他一生爱用小智小术,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大概。《走向共和》尽管号称是反映1840年到1920年80年间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故事,但其实是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说起的,而没有表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这段历史。不过,由此可见,李鸿章对部下所说的不可不戒之类的话多少有些自相矛盾。
李鸿章有没有向日本人乞求减少赔款?
《走向共和》中,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去日本和谈,其间遇刺受伤,日本人见状将赔款额从原来的白银3亿两减为白银2亿两。剧中的李鸿章包着纱布、打着绷带和日本人谈判,要求日本人减少赔款额度,甚至说出“无论如何再减点,就当作是老夫回国的旅费”之类的话。
编剧盛和煜用“最恨是马关”来形容写这段时的心情。他告诉记者,在北京写剧本时,由于自己不太习惯电脑打字,因此制片方给他配备了打字员,说到这段的时候,自己已经哽咽了,打字员还问他怎么了?当时已经是深夜,他走到窗前,看着夜色中的北京,泪流满面。
历史记载说:不能因为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卖国的《马关条约》就把李鸿章等同为卖国贼,同理,如果是史学家,也不应该因为心中的同情而对李鸿章加以美化。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当时李鸿章是带着自己的儿子李经方去日本的,李鸿章遇刺后,清廷任命李经方为全权大臣,而受伤时的李鸿章虽然是最后裁定,但躺在病床上,只是口授机宜,并没有亲自上场。也没有因为他的乞求而日本少要赔款的记载。
李鸿章有没有借权敛财?
《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官邸在当时就已经通上电,屋顶挂着吊灯,而且能够喝上外国人送的葡萄酒、咖啡等。在解释为什么李鸿章的官邸如此金碧辉煌时,导演张黎曾对记者说,李鸿章生活是很奢侈的,喝的水都是从荷兰进口的。他的奢侈生活所依赖的钱财是从哪儿来的呢?李鸿章有没有借权敛财?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在他《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中有专章论述李鸿章的是是非非。有人说李鸿章收了俄方300万卢布的黑钱,因此1896年在签订《中俄密
约》时允许俄国人在中国修建铁路,对于这种说法袁伟时并不同意,他认为:祝贺俄皇加冕和出访欧美各国是李鸿章马关签约后投闲置散生活的结束,标志着他在政治上再度崛起。可是,朝野中有不少人盯着他,一有差错,不少人愿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有没有可能为卢布而出卖自己一生的名节和前途呢?此外,300万卢布不是一个小数目,李鸿章要把这笔巨款放进自己的袋子,不能不留下若干痕迹,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有此方面的记录。而且,条约最后也是清政府批准的。
至于李鸿章是不是就像有些媒体所说的生活简朴、为政也十分清廉?那倒也未必,据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每膳供双鸡之精汁,朝朝经侍医诊验,常上电气”。民间有对联说:“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讽刺的就是李鸿章(合肥人)、翁同龢(常熟人)的富有,而梁启超也认为李鸿章虽不像传说中那样富甲天下,但大约有数百万金之产业,在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中国通商银行等都有不少股份。
据梁启超先生和其他研究者的记载,李鸿章在京城,经常住的地方是贤良寺。这是因为他第一次进京见皇帝时就住在该地,于是以后就引以为常,并不是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所说的居住在戒台寺。戒台寺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离城中心好几十里,如果李鸿章真的住在那里,要商量个军国大事,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来回至少得三四个小时,实在太不方便。至于贤良寺,那就近多了,根据记者的考证应当是在现今的东华门附近。
《走向共和》编剧:愿为创作的李鸿章形象负责
北京娱乐信报(记者王健) 2003-05-08
前日,随着慈禧太后丧魂失魄的悲声,李鸿章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去世谢幕。但关于这个形象的争议却一直未停止。
昨天,该剧出品人刘文武先生向记者声明,《走向共和》确实反映那段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年代的一些史实,但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而非历史研究,也不是写论文,《走向共和》没打算,也没有必要给历史人物下定论。如何给李鸿章定论是历史工作者的事情,电视剧还是以愉悦观众为首要目的。
该剧编剧盛和煜还就观众的一些争议问题做出一些解释,并说愿为自己创作的李鸿章形象负责。
争议解释一 李鸿章也有反面戏
如果观众看了全部前26集电视剧后,就会发现,其实剧中对李鸿章也进行了大量的负面描写。
编剧盛和煜介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李鸿章对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说的 “我就是要任人唯亲。”他明知道丁的才干不足以统领这支亚洲最大的舰队,但还是要用他,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再如,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一再希望通过洋人的调解来化解战争,这种思想也是错误而且幼稚的,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责任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而且,《走向共和》一开头就表现了李鸿章为一只献给慈禧太后的鹦鹉无比上心,这也是阿谀奉承的官场嘴脸,而不是一个英雄应有的行径。
争议解释二 并不想贬低翁同龢
有些观众反映,《走向共和》有贬低翁同龢,抬高李鸿章之嫌。盛和煜先生介绍,其实《走向共和》剧中也表现了很多翁同龢正面的作为,没有任何要贬低他的意思。比如,他在科举考试中敢于和慈禧太后亲自任命的主考官作对,选拔一个与他毫无关系考生? 而且翁同龢为官清廉,不贪财,这在电视剧中也有表现。
当然,在那样一个艰辛的年代,爱国光靠一腔热血是不行的,翁同龢具有当年的读书人所普遍具有的思想,确实公忠体国,但在具体行动上难免被思想所限,他也有他的历史局限性。电视剧需要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不可能把每一个人物用相同的笔墨来表现,《走向共和》中李鸿章比翁同龢的戏多也不难理解。
愿为李鸿章负责
盛和煜说,《走向共和》创作的初衷是希望唤起大家的民族精神,让大家了解先辈们在中国发展历程上探索和前进的事例,知道今天的来之不易和必然性。《走向共和》没有任何为历史翻案的意思,这也不是电视剧应该承载的责任。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自有专家和有关部门来考证。
有媒体报道,我为李鸿章流下热泪,其实我是为探索和平与强盛的先辈们和民族的屈辱流下热泪,我希望走向共和能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引以共勉。
《走向共和》虽然是剧组全体创作人员的成果,但李鸿章这个形象主要来自我的创作,如果将来有什么负面的评判,我愿承担责任。
爱国者还是卖国贼
----走近真实的李鸿章
王树增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100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审视李鸿章,相信对仍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人不无助益。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回銮路上的大清国皇太后慈禧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那个令朝野上下无不悲哀的消息:李鸿章死了。
李鸿章,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大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他只有眼泪了。眼泪流尽了,他
的眼睛闭上了。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 蛮夷" 的入侵:" 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 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 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 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对于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国来说,洋人的气焰永远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李鸿章一死,大清上下就失去了惟一能够与洋人周旋的人。李鸿章的死令" 太后及帝哭失声" ,大清国犹如" 梁倾栋折,骤失倚侍" 。
洋务重臣
还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最初的动机是他组建的淮军需要银两购买武器。当淮军在两岸布满太平军营垒的水道上成功地进行了大穿越进至上海,从而一举扫平了长江下游的太平军后,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大清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 招商局轮船公司" 。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承揽了朝廷" 官物" 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
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以为" 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 李鸿章也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只是,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了。李鸿章能够完全不理会" 地脉" ,也能够完全不理会洋人,因为他知道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之后,由大清国政府的银子作为投资、以赢利为目的的电报公司成立。李鸿章称此举为" 官督商办" ,因为在中国创办拥有自主权的企业" 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至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但是,李鸿章一生所从事的另一种" 洋务" ,却使他在生前和身后招致众多的痛骂,因为根据国人一向的认知,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不公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所有竭尽心力的努力无不是在把国家的领土、财富和臣民出卖给洋人,这位大清重臣的罪责深重得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大清国没有" 外交" 的概念,所有的外事统统归于" 洋务" 。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 外交家"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不但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 相貌堂堂" 且" 矜持、自信和傲慢" 的李中堂,而且也让中国人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 罪魁祸首"----李鸿章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
洋人了解李鸿章的外交能力,是通过中英《烟台条约》的谈判。其时,英国人的军舰开入烟台,日本军队开始向朝鲜武装挑衅,以对大清国构成战争威胁。皇亲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的思路是:大清国不能再在外交上走一贯的老路,即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1876年9月,《烟台条约》签订。觊觎更多在华利益的英国人事后说:" 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 尽管洋人说,面对强大的威胁,李鸿章依然能谈出一个明显存有抵抗态度的条约,是一件" 值得惊诧" 的外交事件,但从烟台回到直隶总督府的李鸿章还是因为赔款和开放口岸而背上了卖国的罪名。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 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 到1895年2月17日16时,日本联合舰队在风雪交加中开进威海卫,浩浩大清国败于一个弹丸小国的事实,令自认为是" 天朝中心" 的国人举国愕然。朝廷顾不得" 天国颜面" ,再令李鸿章去日本议和。
李鸿章在日本马关被一名刺客击中,子弹卡在他左眼下的骨头缝里,没有医生敢在这个位置下手术刀,李鸿章给朝廷的电报只有六个字:" 伤处疼,弹难出。" 而面对日本人割让辽东、台湾、澎湖,赔款军费3亿两白银的" 要价" ,朝廷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均是模棱两可的" 着鸿章酌量办理" 。伤痛和心痛折磨着李鸿章。如果采取强硬的态度和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战争的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而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两害取其轻,这是面对残局的李鸿章的选择。
1895年4月,带着《马关条约》草约和脸上的绷带回国的李鸿章,发现他成了举国的" 公敌" :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官员说他丧权辱国,民间暗示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更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 心头奇耻大辱" 。
每一次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出来收拾残局的李鸿章,被国人目为卖国者,只有全体军机大
臣在上奏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过的" 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 ,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
振聋发聩之声
因为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免去显赫职务的李鸿章,赋闲在京城贤良寺。
1896年,俄国沙皇加冕,各国派员祝贺,俄国人特别提到了代表的级别问题,朝廷只有派李鸿章去。因为洋人们说,对于19世纪的中国,他们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朝廷。李鸿章以在马关被刺为由一再推辞,而朝廷就一再坚决不准,当李鸿章认为确实到了" 众望所归" 的时候了,便表示自己" 非敢爱身,惟虞辱命" ,只有" 一息尚存,万程当赴" 。
李鸿章的俄国之行还有一个重要行动,即与俄国结盟。
“联俄拒日”是甲午之后大清国朝廷中的主流认识,以两江总督刘坤一说得最为明确:威胁大清国的国家以日本为最,日本企图占领东北的野心积蓄已久,而俄国因为与大清国东北接壤必最不愿意。所以" 我若乘此时与之深相结纳,互为声援,并稍予便宜,俄必乐从我" 。
在插满了大清黄龙旗的彼得堡,李鸿章开始与俄国人商谈《中俄密约》。《中俄密约》的要点是:中俄两国针对日本的军事威胁结成互相援助的军事联盟;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铺设铁路与俄国横穿西伯利亚的远东铁路接轨。
这一次,李鸿章没能意识到一个具有近代常识的问题:铁路的延伸正是扩张领土的主要手段。至于当大清国受到日本威胁的时候,铁路能够便于军事援助这一点,李鸿章和大清国的官员都没想到,如果俄国人想侵入并占领中国的东北,这条铁路同样会给俄国人提供军事运输的便利。更何况在中国境内修建铁路,一旦" 路权" 模糊不清,俄国人就会有理由在铁路沿线派驻武装。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就是对中国东北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 中东铁路警察队" 。关于后者,李鸿章想到了,于是他坚决反对俄国以官方的名义投资铁路,而坚持用私人投资的方式。李鸿章以为这样就可以将铁路的修建变成商业行为。
离开俄国,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欧美之行。在英国,他特意在代表西方民主制度的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李鸿章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而大清国要员的出现引起了英国人极大的关注。一位英国人这样描述了他所看到的73岁的李鸿章:
他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慈祥的异乡人。他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和举止端庄,向看他的每个人投以感激的优雅的微笑。从容貌看来,这一代或上一代人都会认为李鸿章难以接近,这不是因为他给你巨大的成就或人格力量的深刻印象,而是他的神采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像是某种半神、半人,自信、超然,然而又有文雅和对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优越感。
令李鸿章感兴趣的是英国的海军和陆军。他还参加了汇丰银行的招待会,在英国商人们表示要到中国去开拓市场的时候,李鸿章的开明思想令他说出了:" 实具同心。"
当李鸿章乘坐的客轮到达纽约港时,美国海军最强大的舰队依次列阵港湾,鸣炮致敬以欢迎大清国的重臣。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说,当客轮驶往美国的途中,李鸿章在船上
对每一位他见到的美国人都问这样的三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的?你能挣多少钱?你住得离纽约近吗?
《纽约时报》记者接着报道说:“没有乘客表示他曾向女士问过这三个问题。”
而对美国记者关于" 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 的回题,李鸿章的回答是: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必须邀请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这不可谓不前瞻。
美国记者的另一个问题是: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为了抗议美国的排华法案,李鸿章甚至宁愿选择经加拿大而非美国西部回国。李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引自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
结束访美之后,李鸿章搭乘美轮回国。到达日本横滨港需要换船。李鸿章当年离开马关的时候曾表示" 终生不履日地" ,现在又有了《中俄密约》,让他痛恨起日本人更有底气了。换船必须先上码头,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精神和肉体与日本国土发生一丝关系,李鸿章无论如何也不上岸。侍从们只好在美轮和招商局的轮船之间搭起一块跳板,冒着掉到海里的危险将他扶上船。
李鸿章以为《中俄密约》可保大清国20年无事。然而仅仅4年之后,最先攻破大清国都城第一道城门东便门的正是俄国人!紧接着,曾经告诉李鸿章自己的国土大得用不完、没有侵占别人一寸土地想法的俄国人开始胁迫大清政府将" 东三省永远归俄国所有" 。这时候,李鸿章终于明白:大清国自与洋人来往以来所奉行的" 以夷制夷" 的策略是多么的天真无知。
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表示:在某种意义上讲,大清国已经没有绝对封闭的国防。西方势力不但在文化上侵蚀着中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侵占中国的野心,其手段是" 一国生事,多国构煽" ,列强的" 友好" 和" 野心" 从来都是搀杂在一起的,大清国对此必须保持警惕。世界发展至今日,一国已不可能关闭国门而安然生存。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整个地球便可" 胥聚于中国" 。持有这样的认识,不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即使是在当代中国也可属振聋发聩之声。
最后一次出场
1900年6月,外国联军攻陷了中国北方的海岸门户大沽炮台,3天之后,京城门户天津陷落,以保护使馆为名登陆的联军向通州进发,而通州距大清国的都城北京仅20公里。21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然后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而李鸿章深知国家忧患日深,军力积弱日久," 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 。李鸿章给朝廷发去一封电报----大清国两广总督对朝廷" 北上勤王" 的圣旨的回答是:"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这也许是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大清国南方日益活跃的商品贸易和经济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官员们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这种影响虽可能如风蚀岩石般缓慢但却是不可逆转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等在获悉了李鸿章的电文后,确定了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的原则。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大清国的南方也发生了动乱,那么乱了敌人的同时肯定也要乱了自己。虽然在以后很长时期内这些人无不被国人痛斥为一群" 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之徒" ,但在1900年的庚子巨祸中究竟是他们确保了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
“以卵敌石,岂能幸免?”
1900年8月15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此一悲惨事件发生之前,朝廷的电报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李鸿章北上与正在攻打这个国家的洋人议和。朝廷为此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大清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后一纸任命是:" 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 1900年7月17日,当77岁的李鸿章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的时候,南海知县裴景福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国家少受些损失,李鸿章感叹道:" 不能预料!惟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就是在这样悲伤的心境中开始了他与洋人噩梦般的周旋。
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他去了他曾经执政达20多年的直隶总督府,在满目疮痍的天津城中,总督府已是一片废墟。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外国联军宣布除了" 两个小院落仍属于清国政府管辖" 之外,整个京城由各国军队分区占领。那两个小院落一个是李鸿章居住的贤良寺,一个是参加与联军议和谈判的庆亲王的府邸。
11月初,联军照会李鸿章和庆亲王,提出议和谈判的六项原则:惩办祸首;禁止军火输入中国;索取赔款;使馆驻扎卫兵;拆毁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间驻扎洋兵,保障大沽与北京之间的交通安全自由。这六项严重侮辱大清国国家主权的" 原则" ,令李鸿章说出了列强犹如" 虎狼群" 的话,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结束大清国的厄运。
逃亡至西安的慈禧在黄尘烈风中天天盼着李鸿章的" 好" 消息---" 望电报如饥渴" ,虽然大清国于1900年夏天发生的巨祸是由慈禧一手酿成,但李鸿章必须在联军的追究面前维护住慈禧的权力,他只有日复一日地" 竭力磋磨"----" 每当聚议时,一切辩驳均由李鸿章陈词;所奏朝廷折电,概出李鸿章之手。" 李鸿章病倒了,起因是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故作拖延以" 漫天要价" 的联军沉不气了,占尽" 中国财力兵力" 的" 议和大纲" 终于出笼。
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南方的封疆大臣,力主不能在" 议和大纲" 上" 画押" 。李鸿章对" 不明敌情" 却" 局外论事" 的张之洞十分恼火,他表示如果坚持不" 画押" ,谈判即刻便会破裂,结果只能是将大清国拖入无休止的战乱----联军在京城屯兵数万,有随时扩大战争的能力;在这种内外皆危之际,高谈阔论并不能扭转危难。
而因为" 议和大纲" 既没有将慈禧列为祸首,又没有让她交出权力,于是朝廷给李鸿章回电:" 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代表大清国在" 议和大纲" 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 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吐血了。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而谈判结束的直接标志是联军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 议和大纲" 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必须亲眼看到惩办祸首。
关于惩办问题的谈判耗尽了李鸿章最后的气力,他无法接受皇亲们在菜市口被洋人斩首,最终还是顶住了联军要求对皇亲" 正法" 的压力。
接下来是赔款问题的谈判,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不愿为大清国的几两银子再低三下四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 濒危" 的程度。只是,病中的李鸿章没忘给张之洞传话,说是电报每个字四角银元实在太贵,要他不要再发" 空论长电" ,凡事可以摘要发出,以节省经费。赔款问题全部是由下级官员谈的,结果是大清国赔款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列强们说,4亿5千万中国人," 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朝廷的回电是:" 应准照办。"
1901年9月7日,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 紫黑色,有大块" ," 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难以想象就要离世的李鸿章在写下" 必多一次吃亏" 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心情。他毕生致力的" 外修和好,内图富强" 的愿望此时说出来实在是一种前途渺茫下的伤心无奈。
远在逃亡地的慈禧复电李鸿章,言他" 为国宣劳,忧勤致疾" ,望他" 早日痊愈,荣膺懋赏" 。
但是,李鸿章没有等到" 荣膺懋赏" 的那一天。1901年11月7日,这位大清重臣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他" 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 。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 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 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 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
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 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
" 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 李鸿章" 目乃瞑" ,享年78岁。
几种评论
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
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
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 敬李鸿章之才" ," 惜李鸿章之识" ," 悲李鸿章之遇" 。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
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
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
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
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
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
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只是,该怎样评价100年前这位不同寻常的大清重臣,中国人一向的定论与百年以来的世界舆论截然不同。
在中国,评价一个人是很容易同时也是很难的事情。
(李鸿章,字渐浦,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北洋水师的缔造者。安徽合肥东乡大兴集人,生于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病逝于北京)
本文摘编自王树增著《1901年》(昆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相关链接
论坛贴子精选
李鸿章身前死后为什么一直毁誉难定
大洋论坛 ok214 发表时间:2003-05-08
今人谈到李鸿章大多是一定要骂的,其罪名不外乎两条:一是卖国贼,二是刽子手。卖国贼当是指李鸿章签了一系列卖国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至于刽子手当是指其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了。
真想认清一个历史人物,其实不能这么简单判断。中国人常说盖棺论定,李鸿章在身前死后却一直是毁誉难定。我们今天流行的看法,那是漂了白的官方意见,当不得真的。其实李1901年死后却颇为国人、外族所赞誉。欧美日本多赞之为" 东方之俾斯麦"" 中国最杰出之政治家" 。当时在政治上还很进步的梁启超主动为李鸿章作传,称虽与李为" 政治公敌" ,然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梁启超还作一挽联:"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另一位被官史大吹特吹的新派人物严复也作了一挽联:" 使当时尽用其谋,知成败必不至此;设晚节无以自是,则士论又当如何?" 这是说如果当时李鸿章练新军办洋务不受掣肘,则不会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京的惨败。但如果李鸿章不出来主持议和,签订卖国条约,人们又要说他只顾自己名节不顾国家了。
仔细翻翻资料,发觉李鸿章很复杂,有几分狡猾,又有几分耿直,既忠于职守,又循私舞弊。用句俗话来说,他是矛盾的统一体。这是一个很真实、很特别、很有趣的人。
李鸿章为人很聪明,读书也还用功,24岁中了进士,此前已师从曾国藩。此后五年多一直在北京当写写画画的小文官。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江皖吃紧。1853年,30岁的李鸿章在老家合肥随父母官办起了团练(当年,曾国藩也在湖南拉起了湘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李鸿章不过是一传统知识分子,又不是革命先驱,这么干天经地义。太平天国、捻军也没少干烧杀抢掠之事,视为乱匪,有何不可?再者,1855年太平军曾攻克合肥,李鸿章的老婆、小儿子都被杀。所以李鸿章拼命杀太平军也有报仇的成分。李鸿章在安徽立了些战功,却因和同事搞不好关系,只好于1858年投奔了曾国藩。
曾国藩一向有伯乐之誉,连自视甚高的左宗棠都说:" 谋国之忠,识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李鸿章初来投奔时,满心欢喜,自以为曾乃恩师自会重用。没想到曾国藩爱理不理,摆足了架子,才让李鸿章当了个不带长的参谋。曾国藩后来说,他是觉得李鸿章少年科甲,志高气胜,难于驾驭,故要先折其锐气。看来,李鸿章当时确实有点年少轻狂。
其实李鸿章一辈子都有点轻狂。他接人待物一向很傲慢无礼,总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他特别喜欢拿别人开玩笑,占点口头上的便宜。当时有" 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 的说法,但李鸿章一向很轻视洋人。他自称,洋人不过图大清的土地钱财,他既想要,那我们就摆摆架子讨价还价好了。
李鸿章的这个毛病给他带来无数麻烦。国人是不必说了,前面说到的李鸿章在安徽混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太轻狂了,很有些招人烦。日本的伊藤博文1872年曾至中国与李鸿章,李鸿章居高临下,吆三喝四,让伊藤十分恼火。到了中日甲午战后,伊藤就在谈判中百般为难李鸿章,报了当年之辱。
李鸿章的这个毛病其实和民风有关。安徽一省为长江、淮河分为三块。其北为淮河以北,地贫人穷,民风近鲁豫,粗豪少文,轻财重义,乱世或有一二草莽,治世多无名人。其南为长江之南,山多地少,民风多贪利狭僻,难至高处。其中部地处江淮之间,人兼南北之气,喜权利,重亲朋,极任性狡猾,多出官吏文人。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大兴集人,正当江淮之间,也就不可避免会有些乡土气。
江淮之间的人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很好财。李鸿章一生搞洋务,所办工商企业大致有江南机器制造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南北洋电报、开平矿务商局、上海织布局、漠河金
矿等等。这些企业并非不赚钱,但大清朝肯定是没赚钱,那钱都落入李鸿章本人及其亲朋部下之手。时人多称李鸿章富可敌国,或比之于邓通和绅。
在国内赚钱还不算,李鸿章又把手伸向了洋人。他拿了俄国人的50万两白银,就签了个条约把旅顺口租了出去。不过清末官场极为腐败,各种名目的贿赂层出不穷。上面提到的这些雁过拔毛的事当时天经地义。今天我们大谈什么国格人格,其实那时连独善其身都很难做到。曾国藩一生大倡德行,其实也没少拿少捞。天京城破后,湘军大掠城中,不少财物便进了曾家。这是有史可查的。更进一步说,湖南本是穷乡僻壤,自湘军奋起后,几十年间竟成全国风气先驱之地。究其原因,也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烧杀抢掠大饱私囊之功。
然而有意思的是,李鸿章竟也有不贪的时候。他当直隶总督的时间很长,其间练兵通商,大有油水,到离任时小金库竟达800多万两白两!这笔钱按法时官场惯例,李鸿章完全可以带走,但李偏偏将这笔钱交给了后任王文韶。这要是在绝对算得上是讲正气了,能上焦点访谈或东方之子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既然当时人人都如此贪污,为何光是李鸿章被人臭骂呢?这得说还是李鸿章不太会做人,尤其不会夹尾巴。曾国藩是李鸿章的恩师,湘军也是淮军之母。比较一下湘、淮两军领导人,就可看两地民风的差异。曾国藩一生又是著书立说,又是奖掖后进,又是建功立业,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深谙韬晦之术,一破天京立即请裁兵,立下庭训" 耕读传家" ,死得也早(61岁时卒),所以颇得美誉。曾国藩极重个人修养,自己每天三省其身,要求手下也要洁身自好。他选用将领要求" 有理义血性" ,选士兵要求" 健壮朴实" ,所以湘军中无绿营之暮气。而李鸿章虽是科举出身,却极好名利,对著书立说没有多大兴趣。李鸿章跟老师曾国藩学了一套定时起居的做派,每天5点即起,先临兰亭100字以养心自律,午饭后必沿廊散步,再昼寝一点钟。但李鸿章从不掩饰自己汲汲于名利,对下级也不严格要求,基本上是只要能办事品德差点也行。上行下效,淮军的军纪比湘军差了很多,其将领也有不少是贪鄙之人。后来的史学家曾指出,湘军还讲点理想(至少表面上如此),淮军却是实际第一。湘军领导人多是湖南人,淮军早期领导人(如程学启、刘铭传、潘鼎新、张树声、张树珊、周盛波、周盛传等)都是安徽人,还以合肥一带居多。其实今天的湖南人仍是颇好讲理想(当然落不落实是另一码事),今天的安徽人也仍是颇好名利,所以湖南常出伪君子,安徽多产真小人。偏偏世论常不齿于小人,又难识伪君子,所以李鸿章、淮军乃至安徽人名声不好也是常事了。
李鸿章有时候还很耿直,常不给人留面子。甲午战后,李鸿章身败名裂,门生故吏大多别投他门。当时如日中天的翁同禾看上了李鸿章的文华殿大学士头衔,便让曾是李鸿章手下的袁世凯去当说客劝李鸿章辞职。没想到李鸿章一眼看出了袁的来意,大喝道:" 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我还配说。我一息尚存,决不无故告退,决不奏请开缺!花言巧语,休在我面前卖弄,我不受你的骗!" 其实知道了对方的来意也没必要如此,打个哈哈不表态,岂不大家都好过?李鸿章的身上还是乡土味重了点。今天合肥一带人还是主张" 有理走遍天下" ,只要自己有理就敢和人闹翻。一对骂起来,既有污言秽语人身攻击,又谈天说地大讲道理,花样极多。各位如到合肥大可一观。
如此有趣之李鸿章却被后世千万人唾骂,主要原因还是他被当成了卖国贼。李鸿章自己辩解到:"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
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进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稍稍不带偏见认真看点材料的人,都会知道洋务运动一直就在裱糊大清朝这间破房子。不过在甲午战败一事上,李鸿章这个裱糊匠确有责任。李鸿章自知日本军力已非昨日,主张依靠外国来调停,尽力避战。这一基本认识是正确的。当时清朝之国力已经难与日本抗衡。有人说我中华泱泱大国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众志成城当可战胜日本。这实在有点书生意气了。关于中日甲午战争已经有很多著作,其中有大量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的资料。多看看自然会得出正确结论。当然这种假设也没有什么意义。反正当时日本是全国上下一心求战,此前明治天皇扣自己的薪水买军舰,出征的日军被视为民族英雄受到夹道欢送。而大清朝呢?慈禧挪海军银子建颐和园,清流派大叫开战却无力典兵,不少上战场的军队军纪涣散,京津一带送别人群哭声震天。就这个样子不败下阵来天理不容。
李鸿章在甲午一战中的过错是本不欲战而强战,既战又欲保力求和,首尾两端,所以志不能坚、战不能胜,平生事业、名节扫地都休。但战败之罪决不应由李鸿章一人承担。李鸿章之部下,虽有卫汝贵节扣军饷,叶志超虚报军功,方伯谦不战先逃,但也多卫国死战之人。北洋海军全军上下英雄迭出,事迹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陆军左宝贵、马玉昆剧战平壤,宋庆力求恢复辽东,虽然败绩,但也算尽了力了。比诸湘军吴大澄大言炎炎未交锋则全军皆溃,刘坤一奉命出征却逗留数月不发,则淮军大可自豪。国内清流派、湘军一系指天画地,却无力一战。这些人才是忘国之本。李鸿章固然该骂,但这些人又哪有资格骂呢?
当时各封疆大吏大多拥兵自重,作壁上观,把中日之战看成李日之战。最可笑的是,威海卫败后,竟有当事者向日本索要广丙一舰,说此舰原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关,肯请放还等等。战争本是国运所系,竟能出如此笑话,大清朝真是该完了!
至于签订卖国条约一事,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敌人屯兵国内,你无力再打了,不和能行吗?我每次读到马关、辛丑条约签订过程时,心里总是很感慨。当时明明是要和,朝廷上下竟" 众人相对默默" ,无一人敢出面去谈判。原因是简单,就是知道一去就得签不平等条约,怕自己因此担了卖国贼的千古骂名!衮衮诸公仅计自己荣辱得失,却不肯为国负污。这样的吏治也是千古一绝了。相形之下,李鸿章却是谋国尽忠、勇担重任的好典型了。
中国人都说:"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但如果生逢乱世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总不能一看天下大乱就自杀吧?老百姓想的就是天下太平、丰衣足食,可当官的却不能这么想。李鸿章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志向,他就是觉得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不能光说不练,有事就上。这种血性却在当时的中国极为罕见。就凭这一点,他远远胜过中国千百年来的无数达官。现在有句俗话:“没干活没有错,一干活就有错。”此话确有道理,在中国往往干活越多错误就越多。干了很多活的李鸿章就这样背负了很多骂名。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国庆。很多人都到新扩建的王府井大街玩。从王府井大街向东进金鱼胡同,再转个弯便到了校尉小学。这里就是李鸿章住过的贤良寺的故址。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一间旧房子了。小学校是贴着马赛克的新楼,东边便是王府饭店,北京最高级的饭店之
一。现在已经到了太平盛世,处处都是歌舞升平,人们都是笑逐颜开。没有几个人会知道有个叫李鸿章的合肥人曾死在这里。
据记载,李鸿章临死前" 瞠视不瞑" ,其老部下周馥扑地号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吧!”李忽睁大眼睛,喃喃欲语,两滴清泪缓缓流出,须臾气绝。时为1901年11月7日。
我一直很不明白,李鸿章临前为何如此?走过了78年的风风雨雨,受了那么多苦,挨了那么多骂,还会有什么事让他这样耿耿于怀呢?也许他就是因得不理解而感到很伤心,就像现在走在人群中的我一样。我知道,那是一种很伤心的伤心。
新华论坛 作者: nyzz (2003-05-07 11:26:56.0)
那个时候的中国,中国人大部分是文盲,读书人也是读四书五金,对近、现代文明知之甚少。这样的国家无论谁来领导,都不可能战胜西方列强,这也是邓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就是中国的客观实际。
要想“自强”,唯有学习西方(我们可以注意到哪个时候《资本论》已经写好了、马克思说过去100年资本主义创造的资本主义财富比过去历史所有创造的财富总和还多)。而当时的中国人,从老百姓到王公大臣,都认为中国是文明的,夷人是野蛮的。这种见识,这种观念在慈禧那里得到了集中体现。
我相信,如果那个时候搞个投票的话,99%的中国人赞成要和日本打甲午战争,99.99%的中国人赞成和8国联军打仗。但是李鸿章却不同意,他费尽心思想让中国学习西方,然而学到的只是皮毛。
为什么?
他能废除科举制吗?他能让天下的百姓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吗?不能,就算皇上太后同意,天下的读书人还不拆了他家祖坟?
他能让农民离开土地到工厂里去做工吗?不能,就算皇上太后同意,天下的地主能同意吗?就是辛苦劳作的农民多半也不愿意背井离乡,除非是活不下去了。
中国的失败,根本不在于贪官污吏,林则徐不是贪官污吏吧?他不是也失败了吗?中国的失败在于中国落后,而且还不知道自己落后。
日本被西洋人教训之后,及时的知道了自己的落后,搞了明治维新。中国自1840年起,屡次被西方欺辱,却不知道自己落后,还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结局可想而知。
李鸿章错在不能唤醒民众,不能让沉睡的国民知道,这个天下已经不是中国的天下了,西方已经在科技文化经济军事政治把我们远远的超过了。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彻底的让中国人民明白了,中国落后了,但是中国为此付出了数万万白银,还有土地,鲜血。
这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结局,我们用最大的代价,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可悲的是,还有一些中国人认为,中国的失败,是因为卖国贼出卖祖国权益。要真这么认为,咱的学费不是白交了吗?
义和团可以杀几个在使馆的外交人员,杀几个教堂里的牧师,可以扒铁路,挖天线杆,但是可以救国吗?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之后,为义和团的所作所为买单的是谁呢?当然不是李鸿章,是四万万五千万老百姓。
在条约上签字的是李鸿章,但真正卖国的人是谁呢?是慈禧?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了,但是义和团的子孙们还是延续着义和团的香火。义和团的子孙们自然为义和团辩护,自然把错都推到李鸿章身上。要真是这样也好。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泱泱大国,本不至于被西方列强所欺负,可惜出了李鸿章,好端端把中国给卖了。或者这样于面子上好看一点吧!
新华论坛 作者: 四月春眠(2003-05-08 11:49:14.0)
某些攻击李鸿章的主要观点是:是他代表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所以,李鸿章是卖国贼!
我想问这些人一个问题: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谈判者的态度是否强硬?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力不强,纵然谈判者态度再强硬也无济于事,甚至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该低头时就低头,忍得胯下之辱、卧薪藏胆以图他日东山再起才是高明之策。
以晚清的积弱国力,你指望以李鸿章一人之力能扭转局势可能吗?萨哈夫牛不牛?下场是可悲的――国破家亡、贻笑天下。
李鸿章忍辱负重,在那种无可挽回的局势下已经做到了最好,无可指责甚至可敬! 诸位批判李鸿章的人,能否说说,在那种情况下还能怎么样?
作文四:《李鸿章政改笔记:走进李鸿章的“裱糊”一生》1600字
hpa738
作者:雪珥滴水观音除灰尘,君子兰释放氧气,橡皮树除有害物,文竹灭细菌,银皇后空气净化,铁线蕨和常春藤吸甲醛,吊兰吸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芦荟空气清洁器,棕竹除重金属污染和二氧化碳,龟背竹夜间吸收二氧化碳,发财树化烟的废气,仙人掌减电磁辐射。
出版社:线装书局
内容简介:
吾国吾民最缺者,乃是踏踏实实把现居之屋裱糊起来,不可动辄拆迁。中国之所缺,正在于以实心“做事”者少;中国之所滥,正在于以虚言“做人”者多。吾国民之聪明才智,毫不逊色他族,只因把聪明才智都放到了“做人”而非“做事”上,以致内耗殆尽。“裱糊”二字,却是李鸿章一生之写照。不料惯于拆迁之后人,自以为推倒重建乃是中国之正道,便对李鸿章之言偏听偏解,误读至深。雪珥发掘海外史料,抽丝剥茧走进李鸿章内心世界,做一辩驳。
作者简介:
澳大利亚太平绅士,中国改革史及战略史学者,前律师及财经评论员。现兼任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同明德国学馆顾问、多所商学院EMBA/EDP授课教授,及《中国经营报》《南方都市报》《财经》杂志等媒体专栏作家。
书摘正文:
序 中年P的沉船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一艘千疮百孔的巨大破船,在艰难地航行着。
船长和水手们满头大汗,一边在裱糊着各种破漏之处,一边在小心翼翼地避开暗礁。他们需要乘客的帮助,但是,大多数的乘客都在袖手旁观,指指点点。
还有乘客高声质问:“船为什么开这么慢?这样的速度,我什么时候能赶上前面那艘美利坚号呢?”
有水手咕哝说:“没见船那么破、暗礁那么多、风浪那么大嘛!”
又有乘客痛骂说:“为什么我们要坐这样的破船?砸了它,另换一艘新船!”边上就很有一些人附和。
随后乘客里有人小声反对:“船这么破,还不是大家一起弄破的?再说,在海上怎么造新船吗?”
他马上就挨了几拳,揍他的人高喊:“打死你这个五毛!不破不立,旧船砸了,哪怕只条舢板,不也是新船吗?”
又有乘客高声喊道:“凭什么船长只能他来当?不公平!船长轮流当,今天到我家。”
人们一起鼓掌说:“正是正是,船长船长,宁有种乎?”
在不断的鼓噪声中,水手们也一个个停下手里的工作,纷纷要求把旧船砸了,或者先更换船长。有个水手告诉大家,其实他最适合当新船的船长,应该他最了解如何把旧船最快地凿沉。大家于是又为他欢呼。
准备砸船了,众人先打开一个库房,里头全是船长制服,一人一套,又是一片欢呼。换装之后,满船都是船长,不再有水手、也不再有乘客。在众船长的努力下,船如愿地沉没了,他们有的捡了块木板、有的捡了只桶,趴在上面,果然人人都当了船长,得以指挥自己的那块板、那只桶。
随后,为了争夺那几块比较大的木板,船长们互相攻击,加上风浪,死的人越来越多,尸体甚至遮蔽了海面。天亮了,筋疲力尽的幸存者们终于停手,他们中已经没有任何一名水手。那位最能打架的中年P被推为船长,其余人都脱去了船长制服,赤身裸体,向他欢呼万岁。
他们用剩余的几块木板,扎了条小筏子,面对着朝阳,升起了一块破布,中年P船长庄严宣告:P船从此站起来了!
众人等待着P船长指引光明前途。P船长虽然从未驾驶过海船,但他曾经在复杂形势下驾驭过老家磨磨的驴,何况,如今的“船”上早已没有任何水手。于是,他下令:绕着沉船的漩涡不停地航行。
“咕咚”一声,漩涡里冒出了一本书,却居然是前船长的日记。在汹涌的波涛中,在前进的战歌里,还有谁会去看呢?
://book.sohu./20131218/n391984160.shtml book.sohu. true 搜狐读书频道 ://book.sohu./20131218/n391984160.shtml report 45182 序中年P的沉船书封?书名:李鸿章政改笔记作者:雪珥出版社:线装书局内容简介:吾国吾民最缺者,乃是踏踏实实把现居之屋裱糊起来,不可动辄拆迁。中国之所缺,
(责任编辑:李倩倩)
作文五:《走进李鸿章-毁誉参半的一生》2300字
走进李鸿章
——毁誉参卉的一生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劢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丐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戒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摘要:李鸿章作为一个影响了晚清中国近卉个丐纪的汉族官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一生奔波劳累,是洋务运劢中做事最多的的人。最后却落得被时人、后人唾骂的卖国贼。今天,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偏见,全面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李鸿章忠于自己的朝廷,而丏倡导了洋务运劢,着实为清朝做了很多好事,尤其是军事现代化以及船舶机械加工制造业上,这些我们都应当给不肯定,可是同时,他所签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实属无奈,作为一个外交官,表现出了清朝的国力衰微,李鸿章却被后人冠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不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丐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整个晚清,慈禧代表清王朝满族贵族的最高统治者,太平天国后,清朝权力中心下秱,地方汉族大员崛起。湘系,淮系,北洋。当中时间最长,做事最多的
就是李鸿章。赫德代表洋人和西方势力。这足见李鸿章的分量。
甲午戓争使他一生事业名声扫地,他也承认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没想到甲午一戓,把我这个纸糊的灯笼给捅破了。
,太平天国横扫中国江南地区,清朝的“八旗”,“绿营”在19丐纪50年代
不堪一击。是靠汉族大员的团练才将其平定。其中就包括李鸿章的淮军。过去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被称为是他的一项“罪证”。
经过了太平天国,捻军两次大觃模的内戓后,李鸿章凭借军事力量起来了。这时正值英法连军火烧圆明园。让李鸿章看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势不可挡。他立刻对淮军进行现代化改革,用现代兵器武装,此后30年,淮军基本充当了国防军主力。又组建了北洋海军,这两支队伍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戓争和国防近代化的过程中,是应该肯定的。
李鸿章认识到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所以他积极投身洋务,作为晚清五大洋务集团,拉开了近40年“洋务运劢”“同光中兴”的序幕,而丏他也是谢幕者,。一方面,他办实业,铁路、海防都是他最早创办的,另外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电报也,据说创造了47个第一,非常不容易。另一方面,他派遣留学生。近代留美幼童,福州船政学堂,陆军军官,都是李鸿章派的,聘请洋人,聘请土籍科学家如徐寿、半恒芳等。另外设立翻译官,翻译了很多科学、军事方面的书籍然后办学堂,做了很多事情。在办军事工业后发现国不富就无法养兵。于是又办民用工业,办轮船招商局和洋人争利,开煤矿。办民用工业钱不够用,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官方出一股,民间资本出一股,总的是国家控股,官督商办。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体制。
事实上,李鸿章搞洋务是阻力重重的,很多人认为他大逆不道。比如造轮船,
要大机器生产。当时很多顽固派就反对,而丏势力很大,认为立国之道在人心,并丏洋务运劢需要的技术人才,在当时根本没有人愿意学,认为只有孔孙之道才是正道。中国人有种泛道德化的倾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纵观整个洋务运劢,李鸿章兊服了重重困难,中国才取得来之不易的一点点近代化的进步。由此观之,李鸿章是个爱国士大夫。
1884年,,朝鲜爆发“甲申事变”,对朝鲜时存觊觎之心的日本,光绪十年,
乘机出兵。时候,李鸿章不日本与使签署《天津条约》时,觃定朝鲜若有重大事变,中日双方出兵需要事先知照。为甲午戓争爆发结下祸胎。
甲午戓败后, 清庭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求和并签订了臭名昭著的马关条约, 日本难抑内心的激劢和得意, 在马关春帆楼勒石为碑, 大肆颂扬甲午威水史.此碑名“讲和碑”, 一个“讲和”道尽了中国的羞辱,而丏碑文尽用汉字写成。
在百弊丛生的中国,他根本不能以一人之力补天,被日本戓胜是必然的。李鸿章做了一个衰落国家的替罪羊。
《辛丑条约》的签订,李鸿章没有什么责任,戓争的挑起和整个至于后来的
过程李鸿章都没有参不。他还和张之洞,刘坤一搞了个“东南互保”,保存了一点实力和中国经济的命脉。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奔波劳碌,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尽自己说能强国,说他“卖国”其实是毫无道理的。
当然,李鸿章在强国的同时,也有许多错误和不足的地方。比如他搞军事工业现代化,却没有对军事体制尤其是陆军进行多大的革新,没有形成军官团及其精神。还有就是只重规对器物的变革,没有进行政府体制的变革,没有行政效率的提升。
李鸿章作为一个新旧交替的任务,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的眼光来看待丐界,一方面也没有脱离出传统的官僚作风,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在那样一个时代,能够做到他这点,我认为已经非常难得了。
通过对李鸿章的认识,我觉得今天的中国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李鸿章的改革没有系统的理论和指导思想,这使他在不顽固派的争论中总是处于劣势,最后这能自己低头做事,所以不论做什么都应该有系统的思想作支撑。还有李鸿章的军事现代化变革也没有组织军队的腐败,直接造成了甲午戓争的失败,也是我们今天要注意的。最后,李鸿章对外国有一种恐惧的心里,很“畏外”。我们今天在同外国打交道时应该挺起脊梁,据理力争。对于个人来说,李鸿章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是先攻学历资本,获得后立刻转向实力和道德资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也不能颠倒顺序,这也是对于个人来说是要学习的。
作文六:《撕破教科书 走进李鸿章.doc》4800字
撕破教科书,走进李鸿章
一(李鸿章出身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十八年,被选为“优贡”,送往北京,拜曾国藩为师。咸丰三年,回安徽办理团练事务。一年后,到九江,成为曾国藩幕僚。
李鸿章是一个“文艺青年”。每天,他凌晨五点起床,洗漱后闭目养神,然后读自己最喜欢的《资治通鉴》;七点吃早饭。李鸿章不像曾国藩那样简朴,他喜欢吃。即使是在早饭,也有金华的火腿,江陵的鲈鱼,江西的竹荪。吃罢早饭,就开始处理公务。到中午时,与幕僚谈及有关事宜。午饭更丰富,有镇江的螃蟹,上海的龙虾,苏州的白鳝,及鲫鱼等。往往在饭时喝上上好的黄酒,或者喝一杯法国的波尔多红葡萄酒。饭后,就在花园里宽大的廊下散步。这时,会有一个仆人在旁边数步子,当其踱步到九百九十九步时,仆人叫一声:“好 ~”,李便
之谐音。接着,他便在书房睡午觉,下午与幕僚纵论天停住了。取其“久久久”
下,之后进行晚饭,饭后读书散步,九点入睡。
年轻时的李鸿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曾国藩攻下九江之时,终日无所事事的李鸿章感觉到机会来了,他急忙托自己的同年拜谒曾国藩。但是,当他满心欢喜的来到九江时,昔日对李鸿章宠爱有加的曾国藩,却以军务繁忙拒绝了。李鸿章自以为先生的确繁忙,就租下来一个旅店,等了几天。又过了一个星期,房租都到期了,还不见老师召唤了。这是的李鸿章想到了老师教诲多年的“挺经”。于是又在旅店住了一个月??终于,曾国藩将李鸿章召进湘军大营,却对他说:“少荃是翰林,如此艨艟大舰,不是我这潺潺溪流所能容纳的。”李鸿章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当老师将他送去办理公牍事务的时候,他一句怨言都木有,并且兢兢业业对待自己的这份差事。终于一日,曾国藩将李鸿章招进了行军大营,派他去安徽“速练神勇,与我成掎角之势”
二(一将功成万骨枯
同治元年四月,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不久,驻守在上海的英军侵略者头目何伯便约李鸿章共同进攻在上海的太平军。李秀成闻讯,亲帅大军奔赴上海,英法侵略者见太平军锐不可当,首先从战场逃跑。太平军包围了青浦,逼近虹桥。李鸿章一面令程学启固守虹桥,伺机出击;另一方面,命刘铭传攻占南汇,华儿的常胜军则拖住太平军的兵力。这时,纳王郜求宽率领万人袭击虹桥,包围了程学启。李鸿章进大事不妙,亲率七个营援助。程学启又从虹桥冲出夹击太平军,使太平军溃败而逃。李鸿章一时声名大噪。
何伯很不甘心,亲自拜会李鸿章,李鸿章自命常胜军一千五百人,炮兵一千人,何伯的侵略军两千五百人,回攻嘉定。侵略者的火药武器对手持原始武器的太平军来说,犹如一场屠杀。。。苏州及嘉定十万人马,或死或降,而降的只有少数。。。
而后,太平军蔡王诈降。当李鹤章率军入城时,太平军冲杀出城。兵勇死伤过千,而李鹤章几乎性命不保。李鸿章大怒,亲自率军援救李鹤章,太平军将士英勇搏斗,无一投降。太仓陷落,全城太平军在李鸿章的屠刀下,无一生还。接着,李鸿章攻下昆山,屠杀近万人;又攻下江阴,斩杀四万多人。。。 就当在常熟的十万大军严阵以待的时候,太平军内部有出现了矛盾:九月,纳王郜永宽,私通淮军副将,答应做淮军内应。在太平军会议上,杀了慕王谭绍光,开城投降。叛变的郜用款,出城拜谒李鸿章。李鸿章高坐军营,桌子上放着二品
官府,待到拜见完毕,李鸿章起身离去,埋伏在帐后的甲士拥上去,擒杀郜永宽及部下数千人。之后,李鸿章血洗无锡,太平军七万余人坚守,皆被斩杀。。。由此,李鸿章的狡狯可见一斑。
三(外交趣闻
李鸿章带领一路上众人加紧赶往雅典参加奥运会,却不料在海上遇到了风浪耽误了时间,等赶到雅典国时奥运会的赛程已然过半,短跑比赛却迫在眉睫。众人急忙赶到田径赛场,刚好赶上了那发令员正要开枪起跑。李鸿章赶紧向组委会说明了情况,使徐策终于也站在了跑道上。发令枪一响各国选手都是争先恐后的向终点冲刺而去,再看中国队的徐策还站在起跑线上做出了个唱京戏的恣势一动不动。李鸿章一看就急了,心说这是怎么回事,倒是那戏班里打鼓的机灵,一看就知道徐策这是因为平常按着鼓点跑惯了,听不见鼓点他跑不起来。当下急忙擂起了大鼓给徐策助威。李鸿章这时再往赛场上一看:嘿,这徐策正不紧不慢的迈着小方步随着鼓点在一路小跑。李鸿章在往前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只见别的国家的运动员已经跑了大半。李鸿章一看这那成,照这个跑法这块金牌非让洋人
给老子拿走不可。于是照着那个擂鼓的人屁股上就给踢了一脚,大骂了一句:“擂快一点,要不然老子回去就把你给砍了。”那擂鼓的给他这么一吓,擂的那鼓点就好象下雨似的。这徐策本来在赛场上还正纳闷呢。心说平时就我一个人在台上跑啊,怎么今天这么多人啊,这戏台好象比平时也大了许多。他这儿正纳闷呢,猛听着鼓点越来越密,当下不敢怠慢,玩命的向前狂奔。他这一跑不要紧,脑袋后边的那根辫子一下子就横了起来。不一会儿就追上另外几个国家的选手。这时候跑在第一的是一名意大利选手,眼看金牌就要到手了,突然发现有人跑到了和他平行的位置上急忙往那人身上撞了过去。他本来的意思是要将那人挡在身后自己好去冲刺,不料那徐策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这一绊反而连自己也给撞倒了。第三名是名英国选手,一看白捡了一块金牌心中一阵狂喜,但等他要冲刺时却死活找不到那根线。原来徐策这一摔倒,头上的那根辫子甩到前面将冲刺线给抽下来了。组委会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正不知该将金牌判给谁呢,这李鸿章走上去对组委会说:“这块金牌非我大清国莫属,这田径规则上可写的清清楚楚,身体任何一部分先触到冲刺线的就是第一名,这辫子乃是毛发也,毛发当然是身体的一部分,自然这块金牌也就应该是我大清国的。”那组委会见他说的有理,当下便判中国队夺得了这块田径金牌。
夺得了金牌自然该颁奖仪式了,那时候运动员夺冠后都是由所在国家的代表团来亲自升国旗奏国歌。当组委会邀请李鸿章指挥升国旗奏国歌时,李鸿章可犯难了。但他灵机一动很快就有了主意,他将戏班里的一面黄龙旗拿出来当做了大清国的国旗,又从戏班里找出了一个拉二胡的演奏了当时北洋水师的军歌。就这样大清国的国旗第一次飘在了雅典国的上空,也第一次在奥运赛场上奏响了大清国的国歌
1.美味名犬
李鸿章 1896 年游历英国时,在老朋友戈登的纪念碑前和墓前敬献了花圈。戈登的妹妹出于礼仪送给李鸿章一只在赛狗会上得过大奖的名犬。过了几天,戈登的妹妹接到李鸿章的感谢信。信上说:夫人赠我爱犬,我十分感激。只是我年纪太大,牙齿不好,不能多吃。但是,为了表达我对夫人的感谢,我还是吃了一点,果然是天下美味。读罢来信,真让这位英国夫人哭笑不得。 2.和我的孙子一般大
1897 年,李鸿章接见法国大使施阿兰。施阿兰的态度傲慢,顿使李鸿章心生不满。见到对方比较年轻,李鸿章便故意问他:“你今年多大了,”施阿兰告诉了他自己的年龄。李鸿章遂笑着说:“你只和我的孙子一般大啊~记得在贵国时,我曾经和你的祖父交谈过呢。”此语一出,弄得施阿兰面有愠色,但又不便发作,
哑巴吃黄莲”~ 真是“
3.让俄使者陪同过年
某年岁末,俄国使者请求拜见李鸿章,李鸿章同意第二天接见。李鸿章手下人
明天就是除夕了,难道您不准备过年吗,怎么还有空见俄国人呢,”李鸿说:“
章不动声色地说道:“虽然说是过年,我的家人也不在我身边,我一个人怪无聊的。不如明天把俄国人耍笑一番,就当是他们来陪我过年了。对了,明天你们都不用参加,我一个人就够用了。”
4.有冷有热
某次,李鸿章去某外国使馆赴宴。饭后上冰激凌,李鸿章看见冰激凌冒着气,以为是热乎的东西,所以就先用嘴去吹。不料,吃了一口,发现竟是凉冰冰的,禁不住倒吸了一口气。外国人忍不住笑起来。李鸿章装作不在意说,作为答谢对方的盛情,明天要回请大家吃中餐。第二天,外国人来赴宴。吃了一会儿,上来一锅汤。外国人一看,这是凉汤,于是你一口我一口大吃起来。结果都被烫得说不出话来。原来,上面是厚厚的一层油,油下面是滚烫的汤。李鸿章故意这样安排,不过是对吃冰激凌遭嘲讽的报复。
5.“李鸿章杂烩”
一次,李鸿章备宴回请洋人。成套的席面在花厅里摆开,酒过一巡又一巡,菜上一道又一道,吃了几个小时,洋人还不肯下席。总管对李鸿章附耳低言:“中堂大人,菜吃完了,怎么办?”李鸿章略一思索,说道:“把撤下去的残菜用大盆装着端上来,要加热。”总管满面含笑而去。不一会儿,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残菜端上来了。洋人纷纷下箸,并且都说好吃极了。一洋商问道:“中堂大人,你们中国有个奇怪的习惯,总是把好吃的放在最后~这好吃的菜叫什么名字?”洋人说的是蹩脚汉语,李鸿章虽然听懂了,但一时想不出一个恰当的名字,只好答非所问:“好吃多吃!”谁知这一下歪打正着,汉语的“好吃多吃”与英语的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此后洋人吃中餐,每宴必点此菜,不过再不是残菜混合,而是各种原材料的精心组合了。因为此菜肇自李鸿章,所以称之为“李鸿章杂烩”。今天,有些饭店,特别是经营安徽菜的饭店,仍然保留着这一道菜。 四(他是个卖国求荣的人吗,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李鸿章在书房内哭泣。说道:这就是天绝。大有项羽之:“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英雄末路的气概。就在马关条约签署前夕,刚刚从春帆楼走上轿子的李鸿章,被日本愤青刺杀。子弹射入左颧骨,穿过眼镜,没有伤到眼球。借此,七十三岁高龄的李鸿章为了大清国,坚持不做手术,因为做了手术谈判时间加长,导致日本军队继续侵略怎么办,而老中堂也巧用国际舆论使十亿两白银的赔款降到了两亿两。他说:“舍余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日本人的蛮狠无理对老中堂刺激很大,他打心眼里瞧不起日本人,但现在得在盛气凌人、小人得志的日本人那里屈辱的讨价还价。。。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很明显,李鸿章在此时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肃毅伯”来落下这个耻辱的
款。李鸿章已经开始咳血了。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谈判结束的直接标志是联军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十亿两白银降到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四亿五千万两,是对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
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很明字签成了“
显,李鸿章在此时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肃毅伯”来落下这个耻辱的款。悲恸欲绝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 晚清官场肮脏不堪,如同没人打扫的公共厕所,谁呆的时间越长,谁沾染的臭味越浓,谁被苍蝇袭击的次数就越多。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李鸿章是个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现实的人,他知道自己做不了圣人,也不想做圣人。以“裱糊匠”自嘲的李鸿章为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卖命到死,他遭遇的麻烦、非议和恶评最多,毫不奇怪。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乱,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是李鸿章的临终诗。面对无法挽回的时局,老中堂的诗句中包含了无奈和辛酸,也借此诗,勉励后人为国效力。他是卖主求荣的人吗,,,
作文七:《学生作文:论李鸿章》2000字
学生作文:论李鸿章
提起李鸿章~人们就会愤怒地骂到:“这个卖国贼:”的确~李鸿章跟着西太后~做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坏事~也签了许多屈辱求和的条约~但他也并非是一个只有过而无功的人。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开战~由于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很快便败了下来。1895年2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不得不同日本政府谈判~并准备接受包括割地求和在内的屈辱条件。几天后~李鸿章应召到京~清政府任命他为全权代表与日本进行谈判。李鸿章身感责任重大。他就日本提出的条件~先后同军机处、美、英公使馆进行商议~但均不得要领。3月2日~奕向李鸿章传达光绪口谕~授予他以商让土地之权。同日~李上摺提出对议和的看法~认为割地之事~古今中外皆有~“但能力图自强之计~原不嫌暂屈以求伸”~只是地有多寡要次之分~须力与争辩~朝廷必须密为筹备~防止日军直犯京畿等等。至此~以能看出李鸿章割地求和之心~同时李也为自己的罪行找到了一个借口。
3月14日~李鸿章率参议李经方、参赞马建忠、伍廷芳、罗丰禄~美国顾问科士达等一百多人~前往日本马关春帆楼议和。20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在春帆楼会谈~双方交换全权证书。李鸿章劝日本不要“寻
1 / 4
仇不已”~要求先议停战条件。次日~双方举行二次谈判~商议停战之事。伊藤提出包括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解除三地清军武装~日军管理天津至山海关铁路~清政府负担战时日军所有军费等条件。李鸿章鉴于这种情况~又要求先谈议和条件。24日~李鸿章意外遭遇枪击~从而迫使日方无条件停战。4月1日~日首次公布议和内容。4月21日~李鸿章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不仅使中国失去大片土地~还令中国开放长沙、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并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这是中国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清政府也是中国人民的莫大耻辱。
19世纪末~山东农民成立“义和团”~树起“助清灭洋”的旗帜~打击外国列强。然而~正当“义和团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之时~却受到以李鸿章为首的清军及“八国联军”的围攻和镇压。在内外夹击下~“义和团运动”以失败告终。就在“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当天~“八国联军”占领北京~西太后和李鸿章开始逃亡。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为攫取更大的利益~又要求清政府与其议和。1901年9月7日~清政府派全权代表李鸿章、奕匡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等十一国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派头等使者到德国谢罪~在杀死公使之地立纪念碑,惩办支持或协助过“义和团”的官员,派官员为专使到日本谢罪,赔
2 / 4
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划定外国使馆区~各国可在此区驻兵等。
《辛丑条约》的签订~将外国列强与清政府的关系完全确定下来~公使团成了清朝的“太上皇”~清政府彻底成了“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建立后~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引进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导致清朝在强盛之后迅速走向衰败。19世纪60-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时任清政府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一批有识之士~意识到无论是拯救民族危亡还是维护自身统治~都必须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洋务运动”开始。
“洋务运动”初期~是在“自强”的口号下~以筹建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军为主的。1865年6月~李鸿章、曾国藩在安庆内军械所和上海、苏州洋炮局的人力、物力和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收购了美国在上海虹口创办的旗记铁厂~又将在美国购买的“制器之器”一并归入~正式成立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共建工厂15个~增设旅馆、炮队营、工程处、翻译馆各一个及各种附设机构十多个~主要从事军火生产、轮船修造、科技书籍的翻译和培养外语人才。1875年~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等人
3 / 4
准备在南、北、粤洋创建三支海军~由于财力有限~先创设了北洋水师一军。李鸿章掌握海军大权后~从德国购买两艘铁甲舰。于1881年组建北洋水师。1884年三洋海军初具规模 。中法战争爆发后~南洋、福建海军遭受重创~只有北洋海军保留实力。李鸿章又从欧洲购买了多艘战舰~北洋海军实力大增~排名升至远东第一~世界第四。1876年~李鸿章筹办开平矿务局,1879年~从大沽和北塘架设电报台到天津,1880年~又在天津设电报总局。
综上所述~李鸿章作为清政府派出的议和代表~不顾国家及人民的利益~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为加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行为令世人所不齿。但他开创的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科技、工业、军事等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 / 4
作文八:《《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1100字
小编导语:这是《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李鸿章传》中,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更多《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他知道当时为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清廷饷力人才实有未逮,又多拘于成法,牵于众议,虽欲振奋而未由。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知道如此又能怎样?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人皆说李中堂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他从没有达到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权臣的高度,充其量只是个重臣而已,权臣都在军机处中,权力都在老佛爷那里,那里不会有弄权汉臣的政治舞台,这一点上我是相信老佛爷的实力的。甲午海战,连日本人都说是李中堂一人与一国之战争,老佛爷要过寿,各地大员不闻不问,仿佛北洋之事只与李中堂一人有关,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若是我,恐怕早负气离职了,但李仍忍辱负重。
任公说李不学无术,说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要李中堂通晓欧美之民主,但在那个群臣掣肘的朝廷里,开展一个纯技术的洋务运动都是磕磕绊绊,要谈体制改革如何可能。即使是十几年之后任公后来担任北洋政府的各种总长,任公也只能空谈抱负,于实处无计可施了。难怪乎李中堂说:局外之訾议,不悉局中之艰难。即使是百年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步履维艰,又能怎样,知易行难而已。
其实李也有开放的一面,维新变法之时,李送几千两白银资助强学会。庚子之变时,其亦与革命党有共和之议。八国联军浩劫完毕,被贬的李中堂又被推出来收拾那个烂摊子,谁不知这是千古骂名的事情,但他不避劳苦、不畏谤言。可谓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哉。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作文九:《《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1100字
小编导语:这是《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看过《李鸿章传后》后,对于李鸿章同情多于其他,我真的不忍看到堂堂中国的外交,只能让七十多岁的老人苦苦撑起。更多《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人。可能写传记的人都力求以最最公允的眼光去评价所要论述之人,总想处于平衡,却又因为自己的价值情感而稍有倾向。我认为,这就是传记之美。梁启超在这本传记第一句就写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大概就是不愿毁誉失衡。文中在众人贬李之时对其维护,在人赞李之处加以指责,不是梁先生故意创新,大概是伟人之见,大抵见人之所未见。
有些人英年早逝,我们无不叹息,总会想象他多活几年会干出更大的成就,比如周瑜,比如莫扎特,比如王勃;有些人晚节不保,总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却又干出点不靠谱的事,我们也在叹息他怎么不早死几年,比如李鸿章。想想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卑躬屈膝的去跟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去跑到俄国跟沙皇祝寿,洋鬼子占领了北京,没人能担议和大局,还是那个七十九岁的老人,其实我真希望他还是死早点好,像左宗棠,曾国藩那样,至少在历史的评论中誉大于毁。只可惜他亲眼见证着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只可惜当大清苟延残喘之时还要这个耄耋老人独力支撑,担负一生骂名。他有错,但错不足以遗臭万年,他有功,但功不足以流芳百世。
梁启超先生看人之准让人佩服,论人之透也让人赞叹。与我看来,对于李鸿章同情多于其他,我真的不忍看到堂堂中国的外交,只能让七十多岁的老人苦苦撑起。尽管他没有办好洋务,尽管他的外交都是去参加丧权辱国的议和条约。是其真无马耶?还是其真不知马也?刘邦得了天下之后小人得志的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清末人口超过四亿,可惜胜过李鸿章的有几人,大概没有一人吧,也许有,但是有谁能够去担那千古骂名,有谁还能在风烛残年之际,远赴重洋撑起已过外交?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时势所造之人也一定没法有逆转时势之力。
本书最后,梁先生刊登了一整篇日本人对于李鸿章的评论,中肯,公道更是一针见血。“彼可谓支那人之代表也。彼纯然如凉血类动物,支那人之性也,彼其事大主义,支那人之性也,其容忍力之强,支那人之性也,其硬脑硬面皮,支那人之性也,其辞令巧妙,支那人之性也,其自信自大,支那人之性也。”读到这里,不知怎么的会有一丝羞愧。日本人看到的李鸿章是整个中国人的嘴脸,精准无比,今天依然。我总相信,历史的选择在万千种偶然性中有其真切的必然性。说起李鸿章,爱国之士可以骂他个无地自容,可是换做自己处在那样个典型环境中,又真能做的比他好?
作文十:《李鸿章》3500字
生科(一)班 姓名:侯婷 学号:21920122202665 论李鸿章
【摘要】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每当揭开中国近现代史,就不可能不面对李鸿章及其所代表的晚清政府。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国之大器,百年不遇。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风云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字】 李鸿章 清政府 洋务运动
【正文】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本名为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其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世人多尊称李鸿章为李中堂。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一、弱国之相的无奈
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上海正面临着太平军的威胁,李鸿章欣然应命,于是开始招募和组建淮军。李鸿章的淮军抵达上海时,正直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淮军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
李鸿章镇压太平军,维护了封建统治,被看作是他人生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污
自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开始步入他人生额高峰期。1874年,改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清朝,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丞相,是内阁首辅。李鸿章可谓士当朝最年轻的要臣。然而“能者多劳”
,在却受尽责骂的背影。
作为清廷的首辅大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义不容辞的为清廷担负起与洋人打交道的重任。李鸿章奉命接手“天津教案”时,曾国藩问李鸿章:“你准备如何与洋人交涉”李鸿章说:“与洋人打交道,我首先要同其打“痞子腔”。所谓“痞子腔”就是“往顾左右而言他”,就是“说话不算话”,就是偷梁换柱、暗度陈仓。这是典型的弱国外交手段。正面交战不敌,只好虚与委蛇,以谎言对谎言,以欺骗对欺骗,已乔装好客对虚伪的友谊。其实,这样的手段对于李鸿章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此为基础,李鸿章斡旋于几个大国之间。
然而“弱国无外交”。李鸿章接到手的外交任务,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注定了会
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天津教案、秘鲁换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李鸿章被推上清廷这艘破败龙船的船头,直面着呼啸的狂风暴雨,默默为清廷承受着一切责骂,无论是清廷将他推向前方的信任,还是国人的谩骂唾弃,都化作利刃一刀刀割在这个渴望“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治世能臣”的人的心上。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当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招来耻辱和责难时,那种“人情最难堪之事”对他的重压时别人难以想象的。直至1901年,一生颠簸劳累,身心焦虑疲惫、痛苦不堪的李鸿章走到了人生的尽头。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八国签订啦《辛丑条约》,那文件上虚弱无力、辛酸悲苦的三个字,成了他的催命符。
因为以李鸿章为主体的清末外交上的失败,人们毫不犹豫的将他钉在了“卖国误国”的耻辱柱上。
在那个时代,对于李鸿章的失败,也不能把过错都推在他一个人头上。积重难返,失败是必然。对李鸿章来说,他只是封建王朝里,一个以忠君爱国为行为原则,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普通士大夫而已。历史机缘与巧合,把他推到了风尖浪口,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风云人物。一个时代的人,做一个时代的事。李鸿章这个封建时代的普通士大夫,怎可苛求他锐意资本主义改革,甚至叛君叛国,做个“乱世枭雄”以天下为己任,他只是个传统的士大夫罢了,他的切身利益和道德观念,都只注定他一生对这个封建王朝忠心耿耿、呕心沥血,也注定了他的悲剧人生。这就是一个弱国之相的无奈。
二、在洋务运动中的贡献
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
无论是日吞琉球,还是法占越南,李鸿章都深切意识到,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他开始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系统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中法战争后,鉴于福建船政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清政府决定“大治水师”,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利用这个机会,北洋水师建设成军。
还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最初的动机是他组建的淮军需要银两购买武器。当淮军在两岸布满太平军营垒的水道上成功地进行了大穿越进至上海,从而一举扫平了长江下游的太平军后,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大清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 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以为“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
通八达,地脉既绝??”李鸿章也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于是,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了。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有曾国藩和李鸿章共同创造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不但促进了没落王朝的工业化,而且为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资金。
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外国殖民侵略和世界现代化浪潮冲击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近代中西文化撞击和交融的初步结果。但是,他力图排除西方的“政治文明”即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只热衷于引进西方“物质文明”即近代军工技术,显然不能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农业社会,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但毕竟使封建体制发生裂痕,催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从而使中国社会在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三、评价与总结
李鸿章对自己曾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古今的历史人物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曾有大功于国家之举的功臣,一位那个时代的先驱,一位不齿于人的罪人”。 ---未明
“水浅而舟大也” ------ **
“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 ----孙中山 我们应知道评价一个人物,应当结合人物时代背景、经历等对其行事目的、手段方式及影响等进行剖析,再给与人物较准确的定位。李鸿章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他深受封建传统道德的影响,也深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行事开放,不墨守成规,却始终对新鲜事物浅尝则止,不做深入探究,走不出封建士大夫“忠君”的思想圈子。再这样一个动荡黑暗的时代里,他的悲剧是必然。正如梁启超先生所叹“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
作为我对李鸿章的认识,一个忠君爱国,才华出众,思想开放的封建士大夫,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
1. 赵焰《晚清有个李鸿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 《李文忠公全集》
4. 《近现代史资料》 5.《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