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电脑的发展史作文》10200字
电脑的发展史作文
篇一:我家的历史(1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我家的历史(1600字)作文
滚滚历史长河中,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一本本厚厚的史书,一处处风景宜人的名胜古迹,都写着它们的独特之处,它们的高大,雄伟,深奥,大概让你感觉到可望不可即,但是,其实历史就在身边,历史就是我们的过去,家里的一段段故事就是美好的见证,在我平平凡凡的家庭里,有那美好的故事。 白发苍苍的奶奶谈起那过去的历史总是充满笑意,过去的一切切似乎给奶奶留下太多,倚在奶奶身上,静静倾听那引人入胜的故事: 1960年左右是个些充满灾难的年月,除了自然灾害,还有全国上下实行**、人民公社、总路线的政策折腾而造成人为社会灾害。当时,全国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本文来自:WWw.bDFQy. 千 叶 帆文摘:电脑的发展史作文)达三千多万,山东省死人也数百万。说到这可怕的数字,奶奶的眉头紧皱,像身临其境,又处在那年头一般,不忍心打破这寂静,等了一会,奶奶接着说起来当时的市民就是百万饥民,那时的年代由于物资奇缺,没东西不仅需要钱,还需要票人们每月去领,数量有限,副食品奇缺,凭票领的食品根本饱不了,有些家庭孩子多,那更是困难,就像奶奶家,一共有五个孩子,最大的才19岁,那就是奶奶,最苦的时候,全
家人看着一丁点菜汤发呆,全部的孩子都啃一个地瓜,那该是多么无助啊~ 求生的欲望把大家逼出门,去找吃的,大自然成了取之不尽的源头,真的取之不尽吗,不是的,当时真的能吃的都吃了:开始是野菜,后来是普通的草,最后是所有的绿色统统吃光,灾难还在~大家的肚子还在叫,怎么办,人们开始吃树皮,时间一点点过去,身体终于坚持不住,奶奶的邻居得了浮肿病,手腕像腿一样粗,一捏就白,凸下去,好久才反弹上来,腿呢,比腰还粗,很残忍,完全靠白开水维持生命。还好,奶奶一家很勤劳,在大灾难没来的时候就准备了一些粮食,挖了很多野菜,在灾难时刻,用信念,用行动,计划着,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度过了,奶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丝的笑容,带着小小的骄傲。 奶奶说他的妈妈还见过共产党和日本鬼子,先见到的是日本鬼子,那天在瓜地里,日本鬼子还开了几枪,但是没打中,就跑了,至于共产党,是他们共党的一次行动,住到了奶奶家,奶奶家韭菜长得很大,像小葱一样,共党叔叔还吃了几根,在旁边的奶奶站着也想吃,共党叔叔还给了奶奶几根,奶奶的妈妈不让奶奶要,共党叔叔还和蔼的说,没关系,吃吧吃吧,奶奶幼小的心灵就刻上共党叔叔的笑,对共产党有着深深的敬仰。 那爷爷呢,什么时候有的爷爷。我焦急地问道,奶奶依然充满着笑,还带着幸福,奶奶与爷爷的故事,似乎很精彩,奶奶一偏头,还有点年轻不好意思地说他们是奶奶21岁时认识,村里人介绍在一起出去玩了几次,他人很好,也很勤劳那时的婚姻没有自由,双方家长说好,
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爷爷,但是,奶奶说她很幸运会遇到爷爷,爷爷为人很善良,当时他去山里找草药给他姐姐治病,村里还有患者,爷爷就把草药分成两半,白白给别人用,要是自家的菜长得好,爷爷还会给别人一些,因此,爷爷奶奶和邻居的关系特别好听奶奶讲述完这段历史,不禁使我思绪万千。当今的人们极少有爷爷这样的年轻人了。好心有好报~后来爷爷经人介绍还有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虽然爷爷只是工人,但是厂子里工资第二高的,一个月20块钱,当时的20元十分珍贵,是现在的几十倍,就这样,过了几年,准备了一些钱,他们就要破土动工了盖房子奶奶说他们的房子才真正是一块砖一块瓦盖起来的,每一块,都积存着心血,灌溉着汗水,比如打房梁的竹子。 那一天,工作完后的爷爷,推着小车,步行到李村去,这一段路程,大概有几个小时了,到了以后,天都黑了,,把竹子装车,然后慢慢地往家推,在路上,看到了邻居,邻居想和爷爷一起推,爷爷连忙推脱,因为别人帮忙还要还情大礼
···过了一会,遇到了上坡,怎么推都推不上去,结果,爷爷把它们卸了把竹子一点点运上去再推车然后装上,路,依然好长好长,汗如雨注,但爷爷没有放弃,艰难,一直走,凌晨几点钟,奶奶听到敲门声,爷爷终于回来了,望着爷爷像被雨淋透的样子,奶奶的眼角湿润了,讲述的时候,奶奶目光呆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晚上,奶奶说,都是自家人忙来忙去,用的不是水泥,而是黄泥,顶棚用的是稻草,
过了两个多月,房子才建好,从此,一家人有了小窝。 我又去问了爸爸,他小时候的故
事。 他说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吃5分钱一根的冰棍,喜欢跟大人上街,羡慕坐在街边吃油凉粉的小伙伴,一家人最高兴的就是发了粮票肉票去买米买肉,那时每天放学一放下书包不学习,原因不是不想学,而是要帮助家里上山拾柴草,早晨的时候要先送羊奶再上学,那时候晚上还经常停电,有时都不能学习,不舍得点蜡烛,想要学习必须早起学,就这样,爸爸小时候一直品学兼优,当了六年班长,初中毕业后,家里不能供其上学了,当时爸爸的班主任还亲自上爸爸家里找过爸爸,可是,还是放弃了,就这样,浪费爸爸这爱好学习者的机会,但是,他说他已经很满足了,奶奶能够把他抚养到这么大。 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几年前,爸爸终于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一次,不像上一次,是好几十个人浩浩荡荡的在干活,有的和泥,有的搬砖,有的在盖,忙的有条不紊,这时的房子,用的是钢筋,水泥,两个星期,就完成了,这是多大的差异啊~ 许久,思绪终于从以往回到现在,奶奶经常说,你现在多么幸福啊,能吃上能喝上,还想要什么要什么,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啊,看你爸爸,想学没有机会学,而你,应该学啦,我总是点点头,有一次,我问奶奶,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奶奶说,当然满意,我又说,不羡慕那些高楼大厦,奶奶说,能在小屋里吃饱喝饱,看到下一代快乐的生活,这就是
她最大的幸福,我笑笑。 回头想想我们家的历程,都是爷爷奶奶用毕生精力换来的,爷爷奶奶的一生简简单单,都没有一双像样的衣服,当妈妈给奶奶买衣服时,奶奶还抱怨,不要乱花钱,以前的衣服还能够穿。而我呢,对一切一切似乎没有满足的时候,总是想要更多,看看奶奶,那颗追逐于荣华的心淡然了。 前些日子,为了接着盖房子,把那爷爷奶奶的房子拆了,奶奶就坐在旁边看着,随着大锤一下一下,那堵墙,越来越矮,奶奶的脸上似乎很快乐的样子,难道心里真的快乐吗,那辛勤,不知吃了多少苦的结晶就这样缓缓地消失,奶奶真的不心疼吗,也许吧,会很难受,但是,旧的不去,新的又怎么会来呢,房子是总会要拆的,也许,在很久以后,新建的房子也会被拆,因为历史的长河,还在滚滚的流淌,历史,永无止步,会,一直持续下去。 让我们乘着历史的航帆乘风破浪,谱写美丽的乐章~初三:杨硕
篇一: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
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
东莞是我的家乡,作为一名东莞市民,我为东莞而感到骄傲。
历史悠久的东莞,人杰地灵,山川秀丽,民风淳朴,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的特产水果——荔枝,传统的民风民俗,以及蓬勃发展的it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制造基地——东莞的硅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特产水果——荔枝
从万里稻海到四季果香,从蔗林连片到菜尨纵横,从个体散养到
现代化养殖场,我们看到了东莞农业的迅速发展??
东莞土地肥沃,光、热、水丰沛,配合协调,既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农业条件十分优越,素有“鱼、米、果之乡”的美称,岭南佳果荔枝、香蕉更是久负盛名。
按照东莞市的地形
分布特点,可以大致区分为东南部、中南部、东北部与西部四个区域。而中南部以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宜于种植果树。这里的荔枝种植历史悠久,是东莞市荔枝的重要产区,以大岭山为中心,糯米糍、桂味果质优良,饮誉国内外。这里还种植龙眼、菠萝、黄皮,是东莞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
据说有条村叫“基岗村”。很久以前,村里有一户穷苦农家,主人叫陈大圆,妻子叫刘惠珍,小儿叫陈桂美。一家三口,过着贫苦的日子。陈大圆经常出村替人打杂赚钱,惠珍在家除了做些家务之外,有时到地里种些蔬菜。一日,惠珍带了六岁的桂美到地里锄草。桂美年幼,在树荫下追捉蝴蝶。追呀,追呀,不觉追到村霸陈贵显的荔树下,蝴蝶高飞,竟飞在荔枝树上。桂美抬头一望,望见树上鲜红的荔枝,便忘记追蝴蝶而伸手在低垂的树桠上摘了两颗荔枝。
刚好陈贵显(地主)巡园路过,便大喝:“大胆,何方小盗,竟敢在光天化白日偷我荔枝~”这声音似晴天霹雳,吓得桂美惊魂失措,转身便逃。陈贵显疯也似地追上前去,一手抓住桂美的衣领,一
手去夺回荔枝。
谁知桂美死死捏住荔枝不放,并且拼命哭叫:“我要荔枝~我要荔枝~”陈贵显火了,张开手掌,连向桂美打了几个耳光,然后抓住桂美的胸膛向地一推,桂美跌了个仰面朝天,随着贵显又起脚踢去。正在这时,桂美妈妈闻声赶到,见此光景,急急扑上去,一手抱住孩子,哭着向贵显求饶道歉:“大老爷,恕我管教孩子不严,偷摘你的荔枝,我回家一定重责他,请你息怒。”桂美见到母亲,紧抱母怀,又惊又怕,拼命哭叫:“我要吃荔枝,我要吃荔枝~”母亲见孩子满身泥汗,又心疼又怜惜,闷闷不乐地抱他回家。
起的,不如你去仙村,买些荔枝回来,以息他终日思忆的心愿,病情或会好转。”大园依了妻子,到仙村买了几颗荔枝回来,拿到儿子面前说:“美儿,你看,妈给你几颗又大又红的荔枝。”
桂美听了荔枝两个字,微微睁开双眼,见到了几颗鲜红的荔枝,笑了笑,便颤抖着手,接过了荔枝,轻轻放在胸前。突然两眼一黑,小手一垂,头一歪,凄惨地离开了人世。大园夫妇忍着悲痛,将孩子埋葬在后山的一个土丘里,并将那几颗荔枝也放在坟里。
的工作,总离不了耕田看牛这几种,除了赚得饭吃之外,完全没有工钱,只是到了年尾的时候,由雇主给他一套新衣服和一双鞋,就算报酬了,所以叫做“卖身”。卖身者头戴一顶“鱼鳃甲”的竹帽,肩搭一块“蒙巾”(是一块方巾,平时可擦汗水,扛东西时可以护肩,下河洗澡时可以遮住下身换衣服,购物时可以作包袱),等财主来买。一旦合约讲成,雇主请雇农上茶馆吃饭。雇农
“卖”了身,得了定金,当年工作有着落、生活有着落,也就在墟上买些家庭必需品和东西回家庆祝。同样地主、富农也纷纷来东坑,挑选合意的雇工。他们身上有钱,也愿意在集市上吃吃喝喝,并购回一些农具、日常用品。这就是卖身节的来历。
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足以说明,东坑之所以形成“卖身节”这个奇特的节日,是因为东坑有着“农耕年代”的辉煌。
在东坑,有“卢家地,谢家田”的著称。连接寒溪江畔,一条青鹤小河得天独厚地成为当时贯通省城的运输大动脉。广州、东莞、石龙、惠州等货船常到东坑。东坑麻石街卖糖墩成为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的中转码头。蚕桑种养、蔗糖加工、谷米加工、榨油加工,相继兴起。尤其夏收夏种之后,一河两岸,斗蟋蟀的蟋寮,连绵一片。其赌馆、烟馆、妓馆昌盛。省港粤剧红伶濒临东坑闹市,载歌载舞,灯红酒绿,人称为“小澳门”。特定的运输环境,特定的农耕需求,谱写成了一曲“二月初二”的颂歌。
几度沧桑,随着时代的变迁,“卖身节”不但没有被人们所淡忘,而饰演变得更富有时代气息。游人爱在大街上用玩具水枪射水作乐,故又名“射水节”。“二月初二”来趁欢乐的人们都希望在这一天,让东坑之水洒一身吉祥,带回去一身好运。
还有桥头的荷花节:
东莞桥头荷花节,桥头人钟爱莲,明清时期面积达100多公顷的莲湖尽显“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景色。每逢
盛夏,莲湖荷香阵阵,欢歌笑语,划船赏荷者络绎不绝,兴趣盎然。每到盛夏,莲湖边游人如织;每到冬春,湖水满盈,碧波荡漾。莲湖成了桥头的名胜之地,人们到桥头必到莲湖,看到荷花就想起桥头。莲湖曾两度发现并蒂莲,引来赏荷热,莲湖成了桥头的知名品牌。2004年6月23日
青年男女或划小艇,或扒秧盆,出没于碧绿的荷叶之间,笑声荡漾莲湖,尽显“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之诗意。
新中国成立后,桥头同全国各地一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围湖造田,莲湖被改成了水稻田。20世纪90年代初,桥头镇政府退耕还湖,在镇中心区围成了面积达300余亩的莲湖,重新种上莲荷,恢复了荷叶田田、荷香阵阵的美景。从此,每到盛夏,莲湖边游人如织;每到冬春,湖水满盈,碧波荡漾。莲湖成了桥头的名胜之地,人们到桥头必到莲湖,看到荷花就想起桥头。莲湖曾两度发现并蒂莲,引来赏荷热,莲湖成了桥头的知名品牌。
从2004年6月23日
“相约在荷花飘香的时候,等你在浪漫迷人的桥头,一起去荔园散步,一起去莲湖泛舟,看多少有情人喜成佳偶。”动人的旋律,优美的歌词,在著名歌星张朝夕的演唱下,将桥头风光如画、荷香四溢的美景融入歌曲中,观众似佛被带到莲湖边欣赏荷花美景一样,听得如痴如醉。
观众的评语是这样的:这首歌非常好听,非常诗意,把我们桥
头美丽的景色都在这首歌曲中体现出来了,如诗如画,很美。
it产业制造基地——东莞的硅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从改革开放前制造锄头、犁耙、收割机等农具到改革开放初期生产玩具、服装、塑料制品等初级产品,发展到现在生产电脑、手机、彩色显示管??我们仅用20多年的时间做过了西方工业国上百年的发展历程。it,这两个莞人无人不晓的字母彰显了现代制造业名城的魅力??
1994年,东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开展
下页篇二:我写我家——寻找身边的历史青岛之变
小时候,父亲总是带我去市场三路。每次去那里,不是会会邻居,就是跟半路上碰到的熟人说说话,那几栋陈旧的居民楼,成了我儿时最清楚的回忆?? 长大后,父亲仍经常带我去市场三路,但是,眼前的景象远不及当年的平静:到处都是机械的声音,都是叮咚乱响的工程车辆的引擎声。我努力想找寻当年的记忆,结果,陪伴我的只是身后黄色的风沙??
我开始询问父亲缘由,父亲便用那成熟的眼光给我在脑海中透视了老青岛的历史:
原先这里是青岛市最繁华的地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期间,由于当时青岛的陆路运输很不发达,加上青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外界同青岛的联系不是很方便,为了解除这一弊端,青岛大多的货物贸易是走海路较多的。又由于市场三路所在地区离小港码头比较近,所以在码头停靠的货船大多将货运到了市场三路及小
港周边的小型货栈。所以使得市场三路成为当时青岛市最繁华的地区。这种繁华一直持续到了**之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后,市场三路又成为了青岛最繁华的地区,成为了青岛市最大型的农贸市场,任何东西应有尽有。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由于政府将五栋市场三路的日式居民楼和棚户区拆迁使得大面积的土地闲置,再加上市政府东迁,所以使得中山路及市场三路地区逐渐萧条,最终一蹶不振,导致了这片地区至今还没有恢复到当年的繁华??
刚才在上面提到的那舞动日是居民楼和棚户区是我接下来要讲述的,这些日式居民楼全部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修建的。有人可能会问:日本侵占青岛不是在一九三七年后吗,怎么二十年代就会出现日式的楼房呢,一八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德军侵占青岛后,在青岛建造了楼房,以便驻军,随即又修建了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青岛的众多德式建筑。
篇三:我写我家——寻找身边的历史
我写我家——寻找身边的历史
青岛,世界性区域贸易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
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篇二:计算机英语作文(中英)
Nowaday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__ _ in __ _. It is estimated
that ___. Why have there been so many ____? Maybe the reasons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
The first one is ______. Besides,_____. The third one is _____. To
sum up, the main cause of it is due to _____. It is high time that something were done upon it. For one thing,_____. For another
thing, _____. All these measures will certainly reduce the number of __
The Computer
The puter is widely used in all phases of society. In industry, business, education, medicine, nearly all walks of life, puters have made their appearance, providing great speed and accuracy for our work. Computers have been used in the home, offices, laborator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unctioning as the most efficient and versatile instruments for calculating, sorting, filing, recording and distributing. Computers are indispensable to modern civilization. Without puters, our life and our society will undoubtedly suffer a big regression.
During the past five decades the puter has been rapidly advanced. Ever since the puter came into being, it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generations, which are based respectively on vacuum tube, transistor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arly puters were of great size, and had no match for the latest
electronic puters in speed and accuracy. The Latter is capable of processing the most plicated
information and reaching solution to problems in a fraction of time. At present, efforts are being made not only to bring the hardware to perfection,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oftware.
在计算机
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阶段。在工业,商业,教育,
医疗,几乎所有阶层的生活,计算机已经使他们的外表,为我们
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速度和准确性。计算机已经被用于家庭,办
公室,实验室和研究机构,计算,整理,存档,记录和分发功能
的最有效和最灵活的工具。电脑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文明。没有电
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无疑将遭受大的回归。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计算机得到了迅速的进展。自从电脑应运
而生,它经历了几代人,分别以真空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发
展。早期的计算机是规模庞大,有没有匹配的最新的电子计算机
在速度和精度。后期是能够处理的最复杂的信息和到达的时间的
一小部分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前,正在努力,不仅使硬件完
美,但也对软件质量的提高。
篇三:第一课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教学设计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一
课
《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教学设计
阿坝州汶川县第一小学 龙太华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科普”类课程,没有操作训练内容,是信息技术课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课型,与“科学”或“自然”中的许多内容相似,所以其“文化性”远强于“技术性”,这就是基本定位。它是继3上(信息和信息技术介绍)、3下(信息输入和输出设备)、4上(计算机存储器)之后,继续拓展这方面内容的课程。本节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的“几个时代”;其二是现在计算机种类。重点放在计算和计算机形成、发展过程的介绍上,目的要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一直处于飞速发展中,必须以发展、开放的眼光学习计算机,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对它已不感到陌生,有了生活和前期课程的学习,孩子们不仅接触到计算机一些软件的运用,而且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硬件也有所了解,但对计算机的发展史却不太清楚,如要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计算机的学习,就应该利用此课让孩子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所了解,从而增加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促进他们更深层、更全面的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知道电子计算机的分类情况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去观察、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革,激发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计算机的形成、发展及分类情况。
学习难点:计算机发展4个时代的划分情况。
【教学准备】
师: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情况的图片、视频资料;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图片、视频资料;电子元件图片、不同外形的微型计算机实物、视频资料等。 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P5的自主探究活动,填写课后表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大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谁来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学生交流后,自主阅读p1的内容)
师:通过阅读,你又知道了哪些信息,(生交流)
师总结: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它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几乎无所不包,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板书课题)
二、了解计算机的诞生:
(一)了解古代计数的方法:
师:(出示算盘)有孩子认识它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师:请迅速浏览P2的第一部分内容,看看除了算盘,人们还曾用哪些方法来计数,
师:和这些方法相比,算盘有什么优点呢,
师:算筹、算盘、计算机都是计算工具。你还知道有什么其他古老或现代的计算工具吗,
(二)了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
师:算盘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到现在为止,我们来能在一些特定的地方看到它,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电子设备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请孩子们阅读P2-P3有关“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材料。
2.师生交流对“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认识:
1)师出示PPT,分别介绍:巴斯卡的“加法机”、莱布尼兹的“乘法机”、“制表机”、“差分机”等机械计算机。
2)解释“电子管”: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
3)说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思考与我们现在的计算机有什么不同, 1946年,美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
式电子计算机―― “埃尼阿克(ENIAE) ” 该机用了18000只电子管,耗电174千瓦,重量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
三、自主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种类:
(一)学生分四人小组,自主学习并填写表格:
学生交流,讨论:你认为未来的计算机会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出示表格,学生浏览后口头填写:
学生交流:自己经常接触的是哪一种计算机,一天中所经历过的跟计算机有关联的事情有哪些,
四、探究活动,自由交流:
(一)学生结合课前完成情况,进行探究活动分享。
(二)全班交流,促进分享
作文二:《英语的发展史英语作文》4800字
英语的发展史英语作文
篇一:英语作文环境与发展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oda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e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is not in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The following are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phenomenon
The society is developing rapidly,But the environment appeared serious problem,First, some factories discharge waste water and waste gas,Second, some people throw rubbish,Some people left writing on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Third, some people cut down trees and kill endangered animal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solv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 have some suggestions
Firs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take appropriate punitive measures,Seco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uld not to destroy the environment
Third, everyone should have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f each of us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 believe that our life will be more beautiful.
.
篇二:关于文化的英语作文
On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of appreciation
Culture is a unique human spiritual phenomenon, as a symbol system, which constitutes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man and animal, it is to humanity as a carrier, is a property of humanity, and humanity perish. We can say that culture is the main designer and bearers of the human spirit, the human self-consciousness highest cohesio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many ways。For example, food, clothing, music, architecture?First
of all, the Culture of China is home to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and most plex civilizations. Confucianism was the official philosophy throughout most of Imperial China's history and strongly influenced other countries in East Asia. But the America culture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western culture, the thought foundation are derived from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the source is the culture in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Christian influence is far-reaching,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freedom and rights,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Second, Western culture is based on individualism. But Chinese culture is based on masses (collectivism). For example, in the US, you always talk about
individual rights, instead of placing the whole society above your own self. In China, we prefer noodles, rice , JiaoZi as the main course. But In west countries, people
like eating hamburgers, chips, pizza, pasta as their main course. The last, Chinese culture that is based on humanism and people. But West uses law to resolve people and people's relationship. You can never find 'law' well-established in China. Chinese uses ethics and tolerance to resolve people and people's relationship.
In a nutshell. Culture is everything, culture is everywhere. In today's world, no nation and the country can get rid of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advance of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countries have bee increasingly frequent, explore the overal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aims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strengthening the "global villageof contact and seek mon development.
在介绍升值对中国和西方文化
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精神现象,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构成
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它是人类作为一个载体,是人类的财产,
人类灭亡。我们可以说,文化是主设计师和人类精神的载体,人
类的自我意识最高的凝聚力。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许多ways.For例如,食品,服装,
音乐,建筑...首先,中国的文化是家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复杂的文明之
一。儒家思想在整个帝国最中国历史的官方哲学,并强烈影响了其他东亚国家。但美国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从欧洲文艺复兴派生的代表,来源是在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基督教的影响是深远的,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的价值,要注意在实践和探索。其次,西方文化是基于个人主义。但是,中国的文化是基于大众(集体)。例如,在美国,你总是说话,而不是把全社会上面你自己对个人权利。在中国,我们更喜欢面条,米饭,饺子作为主菜。但在西方国家,人们喜欢吃汉堡包,薯条,比萨,意大利面作为主菜。
一言以蔽之。文化是一切,文化是无处不在。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国家可以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随着全球化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推进日益频繁,探讨在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整体差异,旨在促进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加强联系的“地球村”,并寻求共同发展。
篇三:参考资料《英语的起源与发展》读后感
《英语的起源与发展》读后感
《英语的起源与发展》内容概要:本书是一本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英语史教材。全书共12章,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
讨论人们对语言认识的一般观点、现代英语的语音系统以及英文字母发展简史;第二部分是英语史
的主体部分,分英语的背景、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早期现代英语以及后期现代英语几部分讲述英语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第三部分主要讨论英语史中的词义、构词法和借词问题??
《英语的起源与发展》读后感,来自卓越亚马逊网友:作为英语史教材,本书叙述清晰,线索清楚,适合英语史的研究者、学习者以及对英语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书的质量很好,纸张印刷都不错,子有点小。买回来一直没看,全英文的??
英语的起源与发展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刚才的评论是给当当的,也是给《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英语卷》的,不小心操作成了这本书的。因此继续写。上学时读过已故李赋宁先生的名著《英语史》,但那时学力不够,懵懵懂懂的,及至教了多年英语后,不断地学习和教学中,发现,大学的课程给与一个人的太少了,或者看个人的机遇和遇到良师的机缘,真正接触英语,是教学后才发现,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那可正是大海啊。学与教了多年后,觉得脚边刚沾湿了一点点。这本书史带中文导读的,而导读者是自己阅读学习心仪的潘文国先生,是大师之作,需要慢慢学习,体会。但那真的高兴得到这单书,都是想要的实实在在的好书。这是我在当当的第二十单书,也是创了投递速度记录的一单。3日下午选书到四点多,最后确定书单——不敢停留,因为当当的购物车不给我保留,多一天再
打开车看到的都是空空如也的空车,这个不知为何,还是当当的的技术不行,或是种促购销的伎俩,反正我若不想费时重选,就得选完书马上下单——,想着得周六才能收到。今天早晨七点多,有电话来,一接听,是快递的送书,我还没到班上呢。真是快。半小时后,在单位门口看到投递的大姐。谢过后,拿书到楼上。忙完后,终于可以开箱看看。定的书都有不错的品相,可能搬运使某些书有点折、皱。可以理解,但希望当当的服务更好些,虽然店大,但是细节决定成败啊。这本书摆在面前,厚厚的,从1902到2000年,收录20世纪百年的中小学的外语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词汇表,可惜的是没有最新的2001年后的部颁英语课程标准,但已经很全了,况且那本很容易买到,也很厚,反而不如单行本??
作文三:《[优秀作文]我家的电视机发展史》1200字
我家的电视史
电视,是国家和民族的私生活。电视已成为了一个囊括天下的“万花筒”,逐步地改变着人们的休闲方式。电视机作为百姓家庭重要的生活物品之一,已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迹,能反映出所在年代的变迁与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是人们争相选购的“三大件”,电视机作为“稀罕物”还没有走进百姓的家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国门敞开之后,电视机渐渐多了起来,但买得起的家庭也不是很多。那时,老家小县城只有少得可怜的几台电视机,每逢不停电的傍晚,我们这些小孩子总会催着妈妈早点做晚饭,因为好看的电视剧就要开始了。毕竟当时人们娱乐的方式相当有限,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电影并不是每晚都能够购票进场的。为了能看上诸如《射雕英雄传》、《霍元甲》、《陈真》之类精彩的影视作品,要提前与拥有电视的人家打好招呼,不然连站的位置也没有了。较于现在五花八门的电视机来说,它的外形非常的笨拙。黑色的外壳,头上装着天线。画面非常的模糊,节目的数字在画面的右上方,占了整个画面的十分之一。天晴时,大家还可以安心地坐在电视前乐呵呵的看着节目。遇上天气差的时候,天线就会被风吹得直打转,画面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雪花。尽管接收的画面不是很清楚,信号不是很稳定,节目也有限,但远远传来的电视机里的声响总会挠拔人们的心扉……这样的岁月一直伴随着
我的少年时代,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家才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上海飞跃牌的,我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跑到别人家里看电视了,我也开始了电视迷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单一的黑白电视机逐渐被形形色色的彩色电视机所替代,无线变成了有线,电视节目不仅多得眼花瞭乱,画面也是高清晰的。我成家后,家里新买了一台崭新的大屏幕彩电,黑白电视机被放在阳台的角落里无人问津。有了彩电,配个影碟播放机,接上功放和音响,俨然就是一个设备齐全的家庭影院,可以随时来场卡拉OK,这份惬意是十多年前想也不敢想的。这时,电视的功能也变得多样化,远程学习,了解国内外新闻资讯,掌握最新市场动态、股市、民生和经济等方方面面轻松搞定。 新世纪的科技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电视不单单是色彩逼真了,体积也日益超薄变轻,材料更趋向节能环保化,等离子、液晶、纳米等多种多样。不久前,我家里新购置了一台大屏幕的液晶电视,挂在客厅的墙壁上,既不占地方,又显得美观,与新式家俱、电器组合在一起,颇有一股现代化、小康家庭的韵味。自从有了这种集影视、网络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电视后,上百个频道随意点播,不再担心会错过自己喜欢的精彩节目。 弹指一挥间,祖国即将成立60 年,我亲眼见证了电视机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平到等离子到液晶,从小画面到大屏幕到绿色节能环保;电视信号从弱到强,从无线到有线,
从模拟到数字;节目从单调枯燥到丰富多彩。我非常感叹,也体会到了了我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康乐富足,安居乐业,更看到了祖国的发展又好又快,繁荣昌盛。小小一台电视机,何尝不就是这种变化的缩影呢?
作文四:《世界车文化发展史简论》5500字
世界车文化发展史简论
?I.l陋E汽车工程师OVERVIEW行寒
摘要:当前缺乏对世界车文化发展历史过程的全面研究.针对该课题,文章从车文
化的基本概念切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
度阐述了车文化的内涵并运用历史研究法,分别从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
文化3个层次,论述了车文化的发展历程;
展望了当代车文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车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HistoricaIStudyontheDevelopmentofthe,V0rid'SAutomotiveCulture
Abstract:Sofar,thereisn'tprehensivestudyon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theworldautomotivecultureyet.
Thispaperexploresthedefinitionandconnotationofautomotivecultureinperspectivesofculturalanthropologyafter
analyzingthebasicconceptionofculture,andthendisplaysthehistoricalprocessofthedevelopmentoftheautomotive
culturethroughthethreedimensionsofmaterialculture,systemcultureandspiritualculturerespectivelybyusingthe
methodofhistoricalstudy.Finally,itprospectsthetrendofmodernautomotiveculture. Keywords:Automotiveculture;Materialculture;Systemculture;Spiritualculture 车,作为一种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技术发明,在其几千年的发展中,其影响早已不限于
一
种物质生产工具.车的设计,生产及使用与当时的主
流社会文化和价值判断紧密联系,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
涵.从远古时代的车轮和手推车,到人类历史上使用时
间最长,最有影响力的陆上交通工具——马车,再到现
代的蒸汽机汽车,内燃机汽车及电动汽车,经历了数千
年悠久的历史.而车文化伴随着车的技术进步,同样经 历了一个漫长的发生,发展,形成,再到丰富的过程.研 究世界车文化的发展史,对于汽车人才的培养,构建 和谐的交通文化和生态文化,以及推动当前文化软实力 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车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2种.广义的文 .
12.
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宗教 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态度体系以及人们创造的物 质产品等.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2】.车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 过程中,在车的发明,设计,生产,流通和使用车的过程 中以车为载体所表达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内涵;是人与 车,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一套行为方式,习俗,法规 和价值观念;是车的设计者,制造者和运用者在长期的 与车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有的价值观,信念和 行为准则,以及与车相关的行为方式和物质表现的总和. 文化人类学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分为3个层次:物 质文化,制度文化(或社群文化,伦理文化)和精神文化(或 表达文化)f3】,车文化同样包括这3个层面的内涵:1)车 第4期汽车工程师
的物质文化:是人类在车的发明,改进,制造,使用,运 用和管理活动中采取的一切物质手段和全部物质成果, 是车文化的表层文化;2)车的制度文化:是指在车的发 展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套规范体系,以及在制定这些法 律规范,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时所体现出的精神理念,
包括与车相关的各种制度,规章,习惯,条例,奖惩办法 以及车的设计者,制造者和运用者的行为模式与行为习 惯等;3)车的精神文化:是人类在创制和使用车的过程 中所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内核与价值理念,集中表现为车 的设计者,制造者和运用者的价值观念,生命理念,思想 意识和情感态度.
车的精神文化是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支配着制度 和物质层面的车文化.物质文化是精神内核的外在物化 形式,制度文化是车文化发展演进的制度表现,既是对 物质文化的规范又是对精神文化的总结.精神文化通过 制度文化作用于物质文化,反过来,物质文化和制度文 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对精神文化的发展起反作 用.
2世界车文化的发展历程
2.1车的物质文化发展历程
在车发明之前,人们无论是狩猎,耕种还是搬运,只 能靠手拉肩扛或众人搬抬.公元前3500年,最早的车轮 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的轮子只是一些圆形的板和 轴钉在一起.公元前3000年,轴装到手推车上,这时的 轮子并不直接和车身连接.虽然这种原始的手推车很笨 拙,但比从前一直使用人力和驮兽要好得多. 中国是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释名》日:"黄帝 造车,故号轩辕氏."相传在4600年前,黄帝创造了车.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许多"车"字[5】.河南省安阳县大 司空村发掘的商代车遗迹,复原的车模是一辆精致的两 轮车,而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大型彩绘 铜车马,更反映了中国2000多年前马车制造的精湛 技艺.
最早的车都是由人力推挽,后来利用畜力牵引车辆,
从而使其载运能力更大,速度更快,行驶里程更远.罗马 帝国在5世纪时已用马车来运送邮件,随着商业的发展 和马车道路的普及,长途大宗货物的运输几乎全为马车 所独占.11一l2世纪的欧洲多用两轮马车,l3世纪盛行 四轮马车.
进入18和19世纪,瓦特与博尔顿合作于1769年 研制出世界上第1台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机械——蒸汽 机;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研制出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立式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1879年,卡尔? 本茨首次试验成功了一台二冲程发动机;1897年,德国 人鲁道夫?狄塞尔成功地试制出了第1台柴油机. 蒸汽机,内燃机和电机的发明为运输工具的改革准 备了条件,导致了以汽油机和柴油机为动力机械驱动的 汽车出现.1885年,本茨制成了一台四冲程单缸汽油机, 并装在一辆皮带传动的三轮车上,使其成为一辆三轮汽 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雏形.汽车是道路运输工具 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凝聚着 100多年来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是科技和 艺术高度统一的结晶,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 进步.
总之,从远古时期的轮到各式古车,从早期的无动 力车辆到自带动力的自走式车辆,从以前的低效率车辆 到高效的现代化车辆,车的发明和进步是人类开发和征 服自然,拓展生存领域,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必然结果. 而作为车文化基本载体的物质文化,因为车的出现而诞 生,并随着车的技术进步而发展.
2.2车的制度文化发展历程
车的制度文化,作为车文化发展演进的制度表现, 可以在思想和行为上对造车,用车和管车的人们起到引
导,规范,警示及告诫等作用.作为制度层面车文化的发 展历程,从我国历史上车管制度的演变中可见一斑.夏 禹时期,奚仲任"车正",表明交通法规已开始萌芽.周 王朝时,道路交通法规有了发展,在车辆管理和通行方 面也有了简单的规定.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令全国"车同轨",驾车用六马, 统一了车的规定.汉代,长安城的通行方法是:"右为入, 左为出,中为御道."实际上是右侧通行制.宋代的通行 法规,据一块开禧元年的石碑记载:"贱避贵,轻避重, 少避长,来避去."元代设有钟鼓楼,既是报时中心,又 是交通信号,夜间鸣鼓三声,禁止一切车,马和行人通行. 明,清两代,行车走路亦按封建等级划分,十分严格[6]. 我国古代的车管规制,零散而不系统,经历了几千 年漫长的历史,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极其缓慢,而且 官贵民贱的封建特点十分浓厚,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历 史条件所决定的.世界进入汽车时代后,车管制度得到 了全面发展.1890年,"交通安全之父"菲尔普斯?伊诺 发表了《我们的城市急需改革》和《车辆管理的建议》, 迈出了解决交通问题的第一步.随后出版的《驾车的 规则》在1903年正式被纽约市采纳,并在全美推广使用, 影响深远.
中国在1934年制定了第1个全国性的《道路交通 规则》.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政务院批准公布了《汽 一
13—
喜汽车工2009年4月
车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1个道路交 通法规.1951年公安部又颁布了《城市陆上交通管理规
则》,建立了我国道路交通法规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国 务院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1988年),《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1991年),《高 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1994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 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等一批重要的交通法规,制 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了我国的道路交通法 规体系,使我国道路交通法制建设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总之,车的制度文化是一个包括伦理规范,法律 规范,政策规范和组织规范在内的完整系统,是当前和 未来规范和引导车文化的最主要形式,并随着车的发展 和应用范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
2.3车的精神文化发展历程
车文化的精神文化,以强大的影响力规范车的设计 者,制造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思想,是推动车的设计, 制造和运用模式不断发展创新的动力之源.纵观人类社 会造车和用车的历史,精神层面车文化的内涵在不断丰 富和发展中.
2_3.1创新文化
人类社会对车的技术进步的追求始终贯穿在车的 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功能可靠,灵活方便,操纵简单及 高效快捷为核心内容的创新文化.从古代简易车辆和人 畜力车辆,到现代实用高效的各式汽车,从轮的发明,内 燃机的出现,以及汽车转向和差速机构,制动机构,变速 机构和悬挂机构等关键部件的研制成功,无一不是人们 在追求更方便,更灵活,更高效和更快捷的交通运输工 具的思想推动下的成果.创新文化是车文化核心的组成 部分.
2_3.2安全文匕
随着车使用的增加,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汽
车迅速普及,以保障驾驶者,乘客和行人的人身安全,以 及保障运送货物安全为基本内容的安全文化,成为指导 造车,用车和管车的核心理念.人们在安全理念的指导下, 车和道路设施的安全技术和安全手段不断丰富,人们安 全驾车和规范行驶的意识不断觉醒,有关车辆和交通参 与者安全管理的法规不断完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2.3-3竞争文化
以创新求竞争,以竞争求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汽车 厂商的基本经营哲学.竞争出效率,竞争出质量,竞争出 优势,无论是车的生产销售,还是营运车的运输服务,竞 争无处不在,所以竞争也是车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2.3.4服务文化
.
14一
随着汽车运输地位的提高和作用加强,以贡献奉献, 爱岗敬业,诚信营运,温馨舒适,优质服务,创新服务和 打造品牌为主要内容的营运汽车运用文化或服务文化, 逐渐成为道路运输业的基本价值观,也是车文化的重要 内涵之一.
2-3.5福利文化
随着汽车走向了普通百姓家庭,为了满足消费者多 层次的需要,以福特流水生产线和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为 代表的福利文化,成为汽车制造企业市场竞争的基本导 向[1.流水生产线作业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实现了汽车 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售 价,而且还提高了产品质量,从而推进了百姓福利的增长. 2.3.6生态和谐文化
时代发展到今天,以节能减排,环境友好,资源循环, 安全生产和科学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生态和谐文化,正在
成为当今世界汽车文化最活跃的因素.由于汽车给百姓 带来了福利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温室效应,环境污染, 资源消耗及交通事故,这迫使人类社会空前关注资源, 交通和新型能源问题."节能,环保,安全"成为汽车产
业发展的主题和方向.
3结论
回望过去,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用自己的智慧
设计,制造及使用车的历史,而车文化的发展史则是车
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历史.展望未来,车文化在物质
和技术层面,将继续向着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轻量
化和能源利用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制度层面,将向着
规章制度体系化,规章内容丰富化(完善化),执法过程
严格化的方向发展;在精神层面,从车的制造产业角
度看,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创新文化,竞争文化,安全文化, 美学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内涵;从车的运用特别是道路运 输角度看,将会继续深化平安文化,实用文化,服务文化, 诚信文化,贡献文化和和谐文化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J1.国际观察,2007(2):15—26. [2]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9. [3]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5. [4]邹春生.客家文化的层次结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12):68.
[5】雷黎明.从《说文解字?车部》字研读我国古代的车文化[J】_晋中学 院学报,2006(2):9-II.
[6]刘作奎.古代官车制度变革….共产党员,2007(3):46. [7】毕天云.福利文化引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17—22. (收稿日期:2008—12.12)
作文五:《中国车文化发展史简论》10200字
中国车文化发展史简论
? 张国方 任林洁
摘要 : 当前我们还缺乏对中国车文化发展历史过程的全面研究 。针对该课题 , 本文从车文化的基本概念切入 , 从文
化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车文化的内涵 ; 运用历史研究法 , 分别从车的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 论述了
中国车文化的发展历程 , 展望了当代车文化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 车文化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车 种制度 、规章 、习惯 、条例 、奖惩 从远古时代的手推车 , 到历史
, 是人类在长期历史过程中 ,文化 上使用时间最长 、最有影响力的陆 办法以及车的设计者 、制造者和运 上交通工具马车 , 再到现代的蒸汽 在车的发明 、设计 、生产 、流通和 ; 用者 的 行 为 模 式 与 行 为 习 惯 等
( ) 3 车 的 精 神 文 化 , 是 人 类 在 创机汽车 、内 燃机 汽 车 、电 动汽 车 , 使用车的过程中以车为载体所表达
的价 值 取 向 与 精 神 内 涵 , 是 人 与经历了数千年悠久的历史 。中国车 制和使用车的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
车 、人与人 、以及人与社会的一套 文化 伴 随 着 车 的 技 术 进 步 , 直 到 的精神内核与价值理念 , 集中表现 行为 方 式 、习 俗 、法 规 、价 值 观 20世纪末 21 世纪初才得以形成 ,为车的设计者 、制造者和运用者的念 , 是车的设计者 、制造者和运用 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生 、发 价值观念 、生命理念 、思想意识和 者在长期的与车打交道的过程中逐
展过 程 。研 究 中 国 车 文 化 的 发 展 情感态度 。 渐形 成 的 价 值 观 、信 念 、行 为 准
则 , 以及与车相关的行为方式 、物 史 , 对于我国汽车人才的培养 、构车的精神文化是车文化的核心
和灵魂 , 支配着制度和物质层面的 质表现的总和 。 建和谐的交通生态文化 , 以及推动 车文化 。物质文化是精神内核的外 文化人类学对人类所创造的文 当前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有一定的现 在物化形式 , 制度文化是车文化发 化分为 3个层次 : 物质文化 、制度 实意义 。目前 , 学术界对中国车文 展演进的制度表现 , 既是对物质文 () 文化 或 社 群 文 化 、伦 理 文 化 化发展史的研究仅限于物质层次 , 化的规范又是对精神文化的总结 。
() 和精神文化 或表达文化 , 车文 精神文化通过制度文化作用于物质 尚不 全 面 。本 文 就 该 问 题 发 表 拙
文化 , 反过来 ,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 化同 样 包 括 这 3 个 层 面 的 内 涵 : 见 , 与业内专家共同探讨 。 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 , 对精 ( ) 1 车 的 物 质 文 化 , 是 人 类 在 车 神文化的发展起反作用 。车的物质 1 车文化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的发明 、改进 、制造 、使用 、运用文化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均是因 和管理活动中采取的一切物质手段 “文化 ”大体上可以分为广义 “车 ”而产生的文化事项 , 都依赖
和全部物质成果 , 是车文化的表层 “车 ”这种物的功用并与其发生联 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
系 , 三者是 相 互依 赖 、相 互促 进 、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 , ( ) 2 车的制度文化 , 是指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主要文化 ; 要论述车文化的发展史 , 也必须从 包括风俗习惯 、行为规范 、宗教信 在车的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套 以上三个层次来加以考察 。 仰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态度体 规范体系 , 以及在制定这些法律规
系以及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等 。狭 范 、规章制度 、行为准则时所体现
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 出的精神理念 , 包括与车相关的各
汽车工业研究 /2009. 3 38
汽 车 文 化
关 车 辆 较 早 的 史 料 《世 本 》和 车子实物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 2 中国车文化发展史 (《左传 》中均记载 , 在夏朝 公元 , 复原的车模是一辆 代晚期的马车
) () 前 2070年至公元前 1600 年 初期 精致的两轮 车 图 2 , 表明 车辆 2. 1 车的物质文化发展历程 () 的大禹 公元前 2070 年即位 时 制造 技 术 也 有 很 大 提 高 。西 周 时 作为车文化基本载体的物质文 ? (公 元 前 1046 年 至 公 元 前 771 代 , 有一位名叫奚仲的 “车正 ”, 化 , 车的存在和发展呈现出一种连 ?) 年 , 四匹马驾的 “大型车 ”数量 是夏代有名的制车者 。可见当时车 续的 、累积的和进步的特性 , 具有 辆的数量已有相当规模 , 需要设立 增多 , 盛行车衡 , 辕首呈钩状 , 特
很强 的 “史 ”的 特 征 。中 国 是 最(车正 进 行 管 理 。在 商 代 公 元 前 别是在轴与厢之间增加了一块垫板 ? 叫 “伏兔 ”, 更 提 高 了 辕 和 轴 的 ) 1600年 至 公 元 前 1046 年 , 战 车 《释 名 》 早使 用 车 的 国 家 之 一 , 抗折强度 , 是西周的制车技术的重 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 , 甲骨文中就 曰 : “黄 帝 造 车 , 故 号 轩 辕 氏 ”, 大改革 。 () 有许多 “车 ”字 图 1 。迄今为 “轩 ”是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
高的车 , “辕 ”是车的纵向构件 ,
指车前面生出的两根直木 。中国有 止 , 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
复原的两轮车车模 图 1 商代的甲骨文中的 ‘车 ’字 图 2
(() 公 元 前 770 比西方早 1 000 多年 。钢 箍 , 构件用钢铁加固等措施 , 大幅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钢术
) 年至公元前 476 年 , 铁器的应用铁的应用 , 是我国古代车辆制造技度地降低了车辆自重 , 并增加了承
载能力以及可靠性和耐久性 。日渐广泛 , 除铁之外 , 还发明了炼 术的一次大飞跃 。车轮镶上钢铁轮
()()图 3 秦代铜车马 立车 图 4 秦代铜车马 安车 ? 轨 ”, 并对 车 辆 制 造 的 技 术 和 工 也叫轻车或戎车 。小车除贵族出行 先秦时代的车 , 总的说来分为
“小车 ”、“大车 ”两大类 。驾牛 、 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出现了车厢 乘坐外 , 主要用于战争 。战车的多
车厢大 的 叫 “大 车 ”, 牛 速 度 慢 , 少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 , 即所 分前 后 两 室 、御 者 与 乘 者 分 座 之
谓的 “千乘之国 ”、 “万乘之国 ”。车 。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附近但能负重耐劳 , 所以牛车多用于载
() 秦始 皇 统 一 中 国 后 , 实 行 “车 同 出土的大型彩绘铜车马 如图 3、4, 物 。驾 马 、车 箱 小 的 叫 “小 车 ”,
? 掌管车辆的官员 。
? 《说文 》上谓之 “驷 ”。
? “伏兔 ”相当于今天的减震器 。
? 《史记 ?秦始皇本纪 》: “一法度衡石丈尺 , 车同轨 , 书同文字 。”就是统一车辆的轮距 , 规定为 6 尺 。
汽车工业研究 /2009. 3 39
?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t
汽 车 文 化
粮草之 “木 牛 ”便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说中国的记里鼓车称得起是那些出 更反映了中国 2 000 多年前马车制
独轮车 。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 色的现代机器的祖先 。”马钧发明 造的精湛技艺 。 西汉 是 双 辕 车 逐 () , 如汉朝 也在汉魏南北朝时期出现 图 6 , 了指示方向的 “指南车 ” 渐 兴 盛 的 时 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举世闻名 左右车 轮 之 间 采 用 了 一 套 差 动 齿 代 。汉代的双辕马车主要用于载人 () 的 “记里鼓车 ” 图 5 , 每行走 轮 , 与 现 代 汽 车 差 速 器 的 原 理 相 装货而非战争 。汉魏之际出现了一 一里击鼓一次 。研究中国科技史的 同 , 其结构 之 巧妙 、计算 之精 确 ,
英国专家李约瑟先生认为 : “可以 令人惊叹 。 种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独
轮车 , 为交通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
诸葛亮北伐时 , 蒲元所造运送军需
图 5 记里鼓车 图 6 指南车
() L e inz将两辆美国制造的 “奥斯 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三轮车 , , 中国汽车工业开始战略转移 , 目
? 但未能得以推广 。宋代以降舆轿 () 莫比尔 ” O ld smob ile 牌汽车从 汽车消费的市场主体开始由政府 、 兴起 , 致使高级车辆之制作与改进 香港 带 入 上 海 , 该 车 成 为 “传 入 集团购买为主逐渐向私人购买为主 不受重视 , 致使中国古代制车技术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 ”。转变 。随着中国入世 , 联合重组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 而原先远远落 新中 国 成 立 后 , 1949 , 1965 浪潮再次席卷了中国 , 中国汽车企 后于中国的西方制车技术却逐渐得
年国家先后建立第一汽车制造厂 、 业开始加速融入全球化大潮 。 到发展 , 很快超过了中国 。当西方
已出现转向自如 , 舆间装配有弹簧 总之 , 从远古时期的轮到各式南京 汽 车 制 造 厂 、上 海 汽 车 制 造
的豪华型四轮马车之时 , 中国却还 厂 、北京汽车制造厂 、济南汽车制 古车 , 从早期的无动力车辆到自带 在沿用自汉代以来就一直使用的双 动力的自走式车辆 , 从以前的低效 造厂 、重庆汽车制造厂 , 奠定了我 辕双轮车 。历代车制除在车舆的形 率车辆到高效的现代化车辆 , 车的 国汽车 工 业 基 础 。 1966 , 1980 年 制和装饰上有所变化外 , 其基本形
发明和 进 步 是 人 类 开 发 和 利 用 自 是我 国 汽 车 工 业 的 成 长 阶 段 , 二 制无大改进 。
进入 19 世 纪 , 蒸 汽机 、内 燃 汽 、川汽 、陕汽 分别 兴 建和 投产 。 然 、拓展生存领域 、提高交通运输 机和电机的发明为运输工具的改革 从 1981年至今是汽车工业的全面 效率的结果 。而作为车文化基本载 准备了条件 , 导致了以汽油机和柴 体的物质文化 , 因为车的出现而诞 发展阶段 。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 油机为 动 力 机 械 驱 动 的 汽 车 的 出 生 , 并随着车的技术进步而发展 。 有针对性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资 现 。汽车的出现是道路运输工具发
2. 2 车的制度文化发展历程 金 、管理 , 加 速 汽 车 工 业 的 现 代 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 从 1901 年
开始 有 汽 车 进 口 , 匈 牙 利 李 恩 时 (化 , 并确 立 “三 大 ” 上 海 、一 车的制度文化 , 作为车文化发
) (汽 、二汽 、 “三小 ” 天津 、北 展演进的制度表现 , 可以在思想和
) 行为上对造车 、用车和管车的人们京 、广州 轿 车 生 产 基 地 , 并 正
起到引导 、规范 、警示 、告诫等作式将轿车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
() ?“舆轿 ”一词始出于汉代 , 《汉书 严?助传 》中有 “舆轿而 逾 岭 ”的记载 。时至宋代 , 始有 “轿子 ”一词 。
汽车工业研究 /2009. 3 40
?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t
汽 车 文 化
制定了一系列 用 。夏禹时期 , 当时已设置了管理 , 当 时 的 通 行 规 则 为 , 石碑 记 载 批重要的交通法规
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车辆的行政官职 , 奚仲任车正 , 表 “贱避贵 , 轻避重 , 少避长 , 来避 完善了我国的
道路交通法规体系 ,明交 通 法 规 已 开 始 萌 芽 。周 王 朝 去 ”。元代建有南北路兵马指挥司 使我国道路交
通法制建设达到了一个新水帄 。 时 , 道路 交 通 法 规 有 了 发 展 。据 与警巡营 , 保卫皇室安全和管理街
《周礼 ?秋官 》记载 : 当时 , 首先 道秩序 。在什刹海北岸 , 设有钟鼓 总之 , 车的制度文化是一个包 由国家 “司 马 ”所 属的 “司 险 ”, 楼 , 既 是 报 时 中 心 , 又 是 交 通 信 括伦理规范 、法律规范 、政策规范 “掌九洲之图 , 以周知其山林川泽 号 。夜间鸣鼓三声 , 禁止一切车马 和组织规范在内的完整系统 , 是当 之阻 , 而 达 其 道 路 ”; 由 “野 庐 行人通行 。明 、清两代 , 行车走路 前和未来规范和引导车与车文化的 氏 ”, “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 , 凡 按封建等级划分 , 十分严格 。如天 最主要形式 , 并随着车的发展和应 道路 之 舟 车 击 互 者 , 叙 而 行 之 ”。 安门前的金水桥 , 桥正中为皇帝专 用范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 。
2. 3 车的精神文化发展历程 这说明当时的水陆之道 , 舟与车往 用的御路桥 , 两旁为皇室亲王通行的
来的狭隘之处 王公桥 , 常有撞船 、撞车事 , 再两旁为三品以上官员通行 车的精神文化 , 以强大的影响 故 , 为此设人维护秩序 。其次 , 在 的品级桥 , 而广大群众则无权通行。 力规范车的设计者 、制造者 、使用 车辆管理和通行方面也有了简单的 我国古代的管车规制 , 零散而 不系 者和管理者的思想 , 是推动我国车 规定 , 如 “兵 车 不 中 度 , 不 鬻 于 统 , 经 历 了 几 千 年 漫 长 的 历 史 , 的设计 、制造和运用模式不断发展
? 市 ”。通行 的 方 法 如 《礼 记 ?王 虽然有一定的发展 , 但是极其 创新的动力之源 。纵观我国社会造
车和用车的历史 制 》所述 : “道路 , 男子由右 , 妇 缓慢 , 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 , 车的精神文化内
? 人由左 , 车从中央 ”。 件所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 , 1950 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 以都城咸 年政务 院 批 准 公 布 了 《汽 车 管 理 2. 3. 1 实用文化 我国社会对车的阳为 中 心 , 向 各 郡 修 建 了 七 条 驰 暂行办法 》, 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 技术进步的追
求是始终贯穿在车的发展历史中 ,道 , “东穷燕齐 , 南极吴越 ”, “道 一个道 路 交 通 法 规 。 1951 年 公 安
广五十步 , 三丈 而 树 , 厚 筑其 外 , 部又颁 布 了 《城 市 陆 上 交 通 管 理 形成了以功能可靠 、灵活方便 、操 隐以金椎 , 树以青松 , 为驰道之丽 规则 》, 建立了我国道路交通法规 纵简单 、高效快捷为核心内容的实
用文化 。“作车以行陆 ”是古代车 至于此 ”。植树标明是专供皇家车 的基 本 内 容 和 结 构 。改 革 开 放 以
辆设计中朴素的实用价值观 。墨子 行驶的 , 百姓们只能在御道两旁的 来 , 国务 院 先 后 颁 布 了 《中 华 人
提出 : “古之民 , 未知舟车时 , 重 路 边 行 走 。秦 王 朝 还 通 令 全 国 民 共 和 国 道 路 交 通 管 理 条 例 》
( ) “车同 辙 ”, 统 一 了 车 的 规 定 。汉 1988 年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 任不 移 , 远 道 不 至 。故 圣 王 作 舟
( ) 代 , 长安城的通行方法是 : “右为 法 》 1991 年 、《高速公路交通 车 , 以便民之事 。其为舟车也 , 全
( ) 固轻利 , 可以任重致远 , 其为用财 入 , 左为出 , 中为御道 ”。实际上 管理办法 》 1994 年 、《中华人
少而为利多 , 是以民乐利之 。”墨 是右侧通行制 。唐代把交通管理列 民 共 和 国 机 动 车 驾 驶 员 考 试 办
子的设计思想就是以实用为第一 。 入了 法 律 , 在 《唐 律 疏 义 》中 的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
( ) “杂律 ”上 , 就有破坏桥梁 、阻碍 驶证管理办法 》 1996 年 、《中 从古代简易车辆和人畜力车辆 , 到
交通等犯罪处罚的规定 。华人民 共 和 国 道 路 交 通 安 全 法 》现代 实 用 高 效 的 各 式 汽 车 , 从 伏
( ) 兔 、轭引式系驾法的发明 , 到现代 宋代 , 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通 2003 年 、《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办
( ) 汽车转向和差速机构 、制动机构 、 行法规 , 但其中官贵民贱的封建特 法 》 2005 年 及 《汽车 产品 回
( ) 收利用技术政策 》 2006 年 等一 变速机构和悬挂机构等关键部件的 点仍十分浓厚 。据一块开禧元年的
?即不按国家规定制造的车 , 不准出售 、过户 。
? 即在道路上通行时 , 行人在路边 , 车辆走在路的中央 , 男女同行时 , 右为尊 , 左为卑 , 妇女要走在男人的左边 。
汽车工业研究 /2009. 3 41
?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t
汽 车 文 化
是一部我们的先人用自己的智慧设 研究成功 , 无一不是人们在追求更 , 有关车辆和交通参 意识不断觉醒
计 、制造 、使用车的历史 , 而中国 执 方便 、更灵活 、更高效 、更快捷的 与者安全管理的法规不断完善 , 车文化 的 发 展 史 则 是 车 的 物 质 文 法力度不断加强 。交通运输工具的思想推动下的结果 。 化 、制度 文 化 、精 神 文 化 相 互 交 2. 3. 4 服务文化2. 3. 2 美学文化 中国 古 代 造 物 设 织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和相互促
随着汽车运输地位的提高和作 计 讲 究 “中 进的历史 。展望未来 , 中国车文化
在物质和技术层面 , 将继续向着电 和之美 ”, 认为设计应有一定的内用的 加 强 , 以 贡 献 奉 献 、爱 岗 敬
子化 、网络化 、智能化 、轻量化和 涵 , 富于象征意义 , 以表现设计背 业 、诚信营运 、温馨舒适 、优质服 能源利用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 在制 务 、创新服务和打造品牌为主要内后的文化底蕴 。造物设计中强调无 度层面 , 将向着规章制度体系化 、 过无不及 , 反对怪异之作 , 从古代 容的营运汽车运用文化或服务文化 , () 规章内容丰富化 完善化 、执法 器物设计看大多具备自然 、大方 、 逐渐成为道路运输业的基本价值观 , 过程严格化的方向发展 ; 在精神层
面 , 从车的制造产业角度看 , 将继 实用 、坚固等特点 。 “辀之方也 , 也是车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
续丰 富 和 完 善 创 新 文 化 、竞 争 文 以象地也 ; 盖之 圜 也 , 以 象天 也 ; 2. 3. 5 和谐文化 古车设计中十分化 、安全文化 、美学文化和生态文 轮辐三十 , 以象日月也 ; 盖弓二十 注重 “人 - 车 化的内涵 ; 从车的运用特别是道路 有八 , 以象星也 ”。人在辀上 , 盖 - 马 ”的协调及和谐 , 并以人的需 运输角度看 , 将会继续深化帄安文 在人上 , 一车设计中 , 天 、地 、人 化 、实用文化 、服务文化 、诚信文 要为首 。如对于车轮的设计 , 《周礼
化 、贡献文化和和谐文化的内容 。 ?考工记 》认为 , “轮已崇 , 则人不都得到反映 , “天圆地方 ”、“天人
参 考 文 献 合一 ”的 思 想 得 到 应 有 的 体 现 。 能登也 ; 轮已庳 , 则于马终古登驰
车辆设计中的中和之美还体现在装 也 。”最终尺寸确定为兵车和乘车的
饰美上 , 古代车辆追求材质的自然 车轮直径为 6 尺 6 寸 , 田车的车轮
美 , 轮牙 、轮毂 、车辀加工时顺乎 直径为 6尺 3寸 。其设计原理是兵车
木的纹理 , 用火揉木时也以不伤纹 和乘车的车轮中心高 3尺 3寸 , 加上 1 门洪华 .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 [ J ]. 理为 前 提 , 尽 量 保 持 材 料 本 身 之 车厢后部及车轴上部两横木高度共 4 ( ) 国际观察 , 2007 2 : 15 - 26 陈 华 美 。此外 , 车辆设计还讲究装饰有 尺 , 而人高 8 尺 , 这样人上下车时 2 文 . 文 化 学 概 论 [ M ]. 上 海 : 上海
文艺出版社 , 2001 度 , 从秦陵出土的两乘铜车马及西 恰到好处 。对于田车 , 由于人频繁
孙 秋 云 . 文 化 人 类 学 教 程 [M ]. 北 3 汉中山 靖 王 刘 胜 墓 出 土 的 马 车 来 装卸货物需要 , 故车轮略低 。京 : 民族出版社 , 2004 看 , 并没有太多装饰 , 而是通过优 时代 发 展 到 今 天 , 以 节 能 减 邹春生 . 物质 ?制度 精?神 : 客家文 化4 的层次结构 [ J ]. 西南民族大学学 美的材料 , 精湛的造车工艺和稳重 排 、环境友好 、资源循环 、安全生
( ) 报 人?文社科版 , 2005 , 26 12 雷黎 大方的造型设计来体现泱泱大国的 产 、科学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生态和 明 . 从 《说 文 解 字 ?车 部 》字 研读 风范和一国之君的威严 。 谐文化 , 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汽车文 我 国 古 代 的 车 文 化 [ J ]. 晋 中 学院5
( )学报 , 2006, 23 02 2. 3. 3 安全文化化最活跃的因素 。由于汽车给百姓
师石金 . 汽车文化 [M ]. 北京 : 清 特 别 是 随着 车 使 用 的 增 加 , 带来了福利增长的同时 , 也导致了
华大学出版社 , 2006 6 20世纪 20 年代后 , 汽车数量迅速 温室效应 、环 境 污染 、资源 消耗 、 刘作奎 . 古代官车制度变革 [ J ]. 共 增加 , 以保障驾驶者 、乘客和行人 交通事故 , 这迫使人类社会空前关 ( ) 产党员 , 2007 , 03 : 46 7 的人身安全 , 以及保障运送货物安 注资 源 、交 通 和 新 型 能 源 问 题 。 林尹注 . 周礼今注今译 [M ]. 北京 :全为基本内容的安全文化 , 成为指 “节能 、环保 、安全 ”成为汽车产 书目文献出版社 , 19858 导造车 、用车和管车的核心理念 。 业发展的主题和方向 。 高 丰 . 中 国 设 计 史 [ M ]. 南 宁 : 广 人们在安全理念的指导下 , 车和道 西美术出版社 , 2004 9 3 结束语 (责任编辑 石 荣 ) 路设施的安全技术和安全手段不断
回望过去 , 中国车的发展史就 丰富 , 人们安全驾车和规范行驶的
汽车工业研究 /2009. 3 42
?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t
作文六:《[doc] 中国车文化发展史简论》7700字
中国车文化发展史简论
中国车文化发展史简论
口张国方任林洁
摘要:当前我们还缺乏对中国车文化发展历史过程的全面研究.针对
该课题,本文从车文化的基本概念切入,从文
化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车文化的内涵;运用历史研究法,分别从车的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论述了
中国车文化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当代车文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车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从远古时代的手推车,到历史
上使用时间最长,最有影响力的陆
上交通工具马车,再到现代的蒸汽
机汽车,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
经历了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国车
文化伴随着车的技术进步,直到
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得以形成,
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生,发
展过程.研究中国车文化的发展
史,对于我国汽车人才的培养,构
建和谐的交通生态文化,以及推动
当前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有一定的现
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中国车文
化发展史的研究仅限于物质层次,
尚不全面.本文就该问题发表拙
见,与业内专家共同探讨.
1车文化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广义
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
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宗教信
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态度体
系以及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等.狭
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
.1
J
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车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过程中,
在车的发明,设计,生产,流通和
使用车的过程中以车为载体所表达
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内涵,是人与
车,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一套
行为方式,习俗,法规,价值观
念,是车的设计者,制造者和运用
者在长期的与车打交道的过程中逐
渐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
则,以及与车相关的行为方式,物
质表现的总和.
文化人类学对人类所创造的文
化分为3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
文化(或社群文化,伦理文化)
和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车文
化同样包括这3个层面的内涵:
(1)车的物质文化,是人类在车
的发明,改进,制造,使用,运用
和管理活动中采取的一切物质手段
和全部物质成果,是车文化的表层
文化;(2)车的制度文化,是指
在车的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套
规范体系,以及在制定这些法律规
范,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时所体现
出的精神理念,包括与车相关的各
种制度,规章,习惯,条例,奖惩
办法以及车的设计者,制造者和运
用者的行为模式与行为习惯等;
(3)车的精神文化,是人类在创
制和使用车的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
的精神内核与价值理念,集中表现
为车的设计者,制造者和运用者的
价值观念,生命理念,思想意识和
情感态度.
车的精神文化是车文化的核心
和灵魂,支配着制度和物质层面的
车文化.物质文化是精神内核的外
在物化形式,制度文化是车文化发
展演进的制度表现,既是对物质文
化的规范又是对精神文化的总结.
精神文化通过制度文化作用于物质
文化,反过来,物质文化和制度文
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对精
神文化的发展起反作用.车的物质
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均是因
“车”而产生的文化事项,都依赖
“车”这种物的功用并与其发生联
系,三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
要论述车文化的发展史,也必须从
以上三个层次来加以考察.
2中国车文化发展史
2.1车的物质文化发展历程
作为车文化基本载体的物质文
化,车的存在和发展呈现出一种连
续的,累积的和进步的特性,具有
很强的”史”的特征.中国是最
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释名》
日:”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
“轩”是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
高的车,”辕”是车的纵向构件,
指车前面生出的两根直木.中国有
关车辆较早的史料《世本》和
《左传》中均记载,在夏朝(公元
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初期
的大禹(公元前2070年即位)时
代,有一位名叫奚仲的”车正”,
是夏代有名的制车者.可见当时车
辆的数量已有相当规模,需要设立
车正进行管理.在商代(公元前
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战车
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甲骨文中就
有许多”车”字(图1).迄今为
止,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
车子实物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
代晚期的马车,复原的车模是一辆
精致的两轮车(图2),表明车辆
制造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西周时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
年),四匹马驾的”大型车”?数量
增多,盛行车衡,辕首呈钩状,特
别是在轴与厢之间增加了一块垫板
叫”伏兔”?,更提高了辕和轴的
抗折强度,是西周的制车技术的重
大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l钢术(比西方早1000多年).钢f
年至公元前476年),铁器的应用』铁的应用,是我国古代车辆制造技1
日渐广泛,除铁之外,还发明了炼l术的一次大飞跃.车轮镶上钢铁轮J
复原的两轮车车模
箍,构件用钢铁加固等措施,大幅
度地降低了车辆自重,并增加了承
载能力以及可靠性和耐久性.
图3秦代铜车马(立车)图4秦代铜车马(安车)
先秦时代的车,总的说来分为
“小车”,”大车”两大类.驾牛,
车厢大的叫”大车”,牛速度慢,
但能负重耐劳,所以牛车多用于载
物.驾马,车箱小的叫”小车”,
也叫轻车或戎车.小车除贵族出行
乘坐外,主要用于战争.战车的多
少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即所
谓的”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车同
轨”?,并对车辆制造的技术和工
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车厢
分前后两室,御者与乘者分座之
车.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附近
出土的大型彩绘铜车马(如图3,4),
?掌管车辆的官员.
?《说文》上谓之”驷”.
?”伏兔”相当于今天的减震器.
?《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就是统
一车辆的轮距,规定为6尺.
.
更反映了中国2000多年前马车制
造的精湛技艺.
西汉是双辕车逐渐兴盛的时
代.汉代的双辕马车主要用于载人
装货而非战争.汉魏之际出现了一
种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独
轮车,为交通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诸葛亮北伐时,蒲元所造运送军需
粮草之”木牛”便是一种特殊的
独轮车.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
也在汉魏南北朝时期出现,如汉朝
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举世闻名
的”记里鼓车”(图5),每行走
一
里击鼓一次.研究中国科技史的
英国专家李约瑟先生认为:”可以
图5记里鼓车
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三轮车,
但未能得以推广.宋代以降舆轿
兴起,致使高级车辆之制作与改进
不受重视,致使中国古代制车技术
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而原先远远落
后于中国的西方制车技术却逐渐得
到发展,很快超过了中国.当西方
已出现转向自如,舆间装配有弹簧
的豪华型四轮马车之时,中国却还
在沿用自汉代以来就一直使用的双
辕双轮车.历代车制除在车舆的形
制和装饰上有所变化外,其基本形
制无大改进.
进入l9世纪,蒸汽机,内燃
机和电机的发明为运输工具的改革
准备了条件,导致了以汽油机和柴
油机为动力机械驱动的汽车的出
现.汽车的出现是道路运输工具发
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从1901年
开始有汽车进口,匈牙利李恩时
说中国的记里鼓车称得起是那些出
色的现代机器的祖先.”马钧发明
了指示方向的”指南车”(图6),
左右车轮之间采用了一套差动齿
轮,与现代汽车差速器的原理相
同,其结构之巧妙,计算之精确,
令人惊叹.
(Leinz)将两辆美国制造的”奥斯
莫比尔”(Oldsmobile)牌汽车从
香港带人上海,该车成为”传人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65
年国家先后建立第一汽车制造厂,
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
厂,北京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
造厂,重庆汽车制造厂,奠定了我
国汽车工业基础.1966,1980年
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成长阶段,二
汽,川汽,陕汽分别兴建和投产.
从1981年至今是汽车工业的全面
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有针对性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
金,管理,加速汽车工业的现代
化,并确立”三大”(上海,一
汽,二汽),”三小”(天津,北
京,广州)轿车生产基地,并正
式将轿车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
图6指南车
目,中国汽车工业开始战略转移,
汽车消费的市场主体开始由政府,
集团购买为主逐渐向私人购买为主
转变.随着中国入世,联合重组的
浪潮再次席卷了中国,中国汽车企
业开始加速融入全球化大潮.
总之,从远古时期的轮到各式
古车,从早期的无动力车辆到自带
动力的自走式车辆,从以前的低效
率车辆到高效的现代化车辆,车的
发明和进步是人类开发和利用自
然,拓展生存领域,提高交通运输
效率的结果.而作为车文化基本载
体的物质文化,因为车的出现而诞
生,并随着车的技术进步而发展.
2.2车的制度文化发展历程
车的制度文化,作为车文化发
展演进的制度表现,可以在思想和
行为上对造车,用车和管车的人们
起到引导,规范,警示,告诫等作
?”舆轿”一词始出于汉代,《汉书?严助传》中有”舆轿而(逾)岭”的记
载.时至宋代,始有”轿子”一词.
用.夏禹时期,当时已设置了管理
车辆的行政官职,奚仲任车正,表
明交通法规已开始萌芽.周王朝
时,道路交通法规有了发展.据
《周礼?秋官》记载:当时,首先
由国家”司马”所属的”司险”,
“掌九洲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
之阻,而达其道路”;由”野庐
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凡
道路之舟车击互者,叙而行之”.
这说明当时的水陆之道,舟与车往
来的狭隘之处,常有撞船,撞车事
故,为此设人维护秩序.其次,在
车辆管理和通行方面也有了简单的
规定,如”兵车不中度,不鬻于
市”.通行的方法如《礼记?王
制》所述:”道路,男子由右,妇
人由左,车从中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都城咸
阳为中心,向各郡修建了七条驰
道,”东穷燕齐,南极吴越”,”道
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
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
至于此”.植树标明是专供皇家车
行驶的,百姓们只能在御道两旁的
路边行走.秦王朝还通令全国
“车同辙”,统一了车的规定.汉
代,长安城的通行方法是:”右为
人,左为出,中为御道”.实际上
是右侧通行制.唐代把交通管理列
入了法律,在《唐律疏义》中的
“杂律”上,就有破坏桥梁,阻碍
交通等犯罪处的规定.
宋代,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通
行法规,但其中官贵民贱的封建特
点仍十分浓厚.据一块开禧元年的
石碑记载,当时的通行规则为
“贱避贵,轻避重,少避长,来避
去”.元代建有南北路兵马指挥司
与警巡营,保卫皇室安全和管理街
道秩序.在什刹海北岸,设有钟鼓
楼,既是报时中心,又是交通信
号.夜间鸣鼓三声,禁止一切车马
行人通行.明,清两代,行车走路
按封建等级划分,十分严格.如天
安门前的金水桥,桥正中为皇帝专
用的御略桥,两旁为皇室亲王通行的
王/厶\侨,再两旁为三品以上官员通行
的品级侨,而广大群众则无权通行.
我国古代的管车规制,零散而
不系统,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历
史,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极其
缓慢,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
件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政务院批准公布了《汽车管理
暂行办法》,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
一
个道路交通法规.1951年公安
部又颁布了《城市陆上交通管理
规则》,建立了我国道路交通法规
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改革开放以
来,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1988年),《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
法》(1991年),《高速公路交通
管理办法》(1994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办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
驶证管理办法》(1996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003年),《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办
法》(2005年)及《汽车产品回
收利用技术政策》(2006年)等一
批重要的交通法规,制定了一系列
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了我国的
道路交通法规体系,使我国道路交
通法制建设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总之,车的制度文化是一个包
括伦理规范,法律规范,政策规范
和组织规范在内的完整系统,是当
前和未来规范和引导车与车文化的
最主要形式,并随着车的发展和应
用范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
2.3车的精神文化发展历程
车的精神文化,以强大的影响
力规范车的设计者,制造者,使用
者和管理者的思想,是推动我国车
的设计,制造和运用模式不断发展
创新的动力之源.纵观我国社会造
车和用车的历史,车的精神文化内
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
2.3.1实用文化
我国社会对车的技术进步的追
求是始终贯穿在车的发展历史中,
形成了以功能可靠,灵活方便,操
纵简单,高效快捷为核心内容的实
用文化.”作车以行陆”是古代车
辆设计中朴素的实用价值观.墨子
提出:”古之民,未知舟车时,重
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舟
车,以便民之事.其为舟车也,全
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
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利之.”墨
子的设计思想就是以实用为第一.
从古代简易车辆和人畜力车辆,到
现代实用高效的各式汽车,从伏
兔,轭引式系驾法的发明,到现代
汽车转向和差速机构,制动机构,
变速机构和悬挂机构等关键部件的
?即不按国家规定制造的车,不准出售,过户.
?即在道路上通行时,行人在路边,车辆走在路的中央,男女同行时,右
为尊,左为卑,妇女要走在男人的左边.
研究成功,无一不是人们在追求更
.方便,更灵活,更高效,更快捷的
交通运输工具的思想推动下的结果.
2.3.2美学文化
中国古代造物设计讲究”中
和之美”,认为设计应有一定的内
涵,富于象征意义,以表现设计背
后的文化底蕴.造物设计中强调无
过无不及,反对怪异之作,从古代
器物设计看大多具备自然,大方,
实用,坚固等特点.”辅之方也,
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
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
有八,以象星也”.人在辅上,盖
在人上,一车设计中,天,地,人
都得到反映,”天圆地方”,”天人
合一”的思想得到应有的体现.
车辆设计中的中和之美还体现在装
饰美上,古代车辆追求材质的自然
美,轮牙,轮毂,车辅加工时顺乎
木的纹理,用火揉木时也以不伤纹
理为前提,尽量保持材料本身之
美.此外,车辆设计还讲究装饰有
度,从秦陵出土的两乘铜车马及西
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马车来
看,并没有太多装饰,而是通过优
美的材料,精湛的造车工艺和稳重
大方的造型设计来体现泱泱大国的
风范和一国之君的威严.
2.3.3安全文化
随着车使用的增加,特别是
2O世纪2O年代后,汽车数量迅速
增加,以保障驾驶者,乘客和行人
的人身安全,以及保障运送货物安
全为基本内容的安全文化,成为指
导造车,用车和管车的核心理念.
人们在安全理念的指导下,车和道
路设施的安全技术和安全手段不断
丰富,人们安全驾车和规范行驶的
意识不断觉醒,有关车辆和交通参
与者安全管理的法规不断完善,执
法力度不断加强.
2.3.4服务文化
随着汽车运输地位的提高和作
用的加强,以贡献奉献,爱岗敬
业,诚信营运,温馨舒适,优质服
务,创新服务和打造品牌为主要内
容的营运汽车运用文化或服务文化,
逐渐成为道路运输业的基本价值观,
也是车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2.3.5和谐文化
古车设计中十分注重”人一车
一
马”的协调及和谐,并以人的需
要为首.如对于车轮的设计,《周礼
?
考工记》认为,”轮已崇,则人不
能登也;轮已庳,则于马终古登驰
也.”最终尺寸确定为兵车和乘车的
车轮直径为6尺6寸,田车的车轮
直径为6尺3寸.其设计原理是兵车
和乘车的车轮中心高3尺3寸,加上
车厢后部及车轴上部两横木高度共4
尺,而人高8尺,这样人上下车时
恰到好处.对于田车,由于人频繁
装卸货物需要,故车轮略低.
时代发展到今天,以节能减
排,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安全生
产,科学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生态和
谐文化,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汽车文
化最活跃的因素.由于汽车给百姓
带来了福利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
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资源消耗,
交通事故,这迫使人类社会空前关
注资源,交通和新型能源问题.
“节能,环保,安全”成为汽车产
业发展的主题和方向.
3结束语
回望过去,中国车的发展史就
是一部我们的先人用自己的智慧设
计,制造,使用车的历史,而中国
车文化的发展史则是车的物质文
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互交
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
进的历史.展望未来,中国车文化
在物质和技术层面,将继续向着电
子化,网络化,智能化,轻量化和
能源利用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制
度层面,将向着规章制度体系化,
规章内容丰富化(完善化),执法
过程严格化的方向发展;在精神层
面,从车的制造产业角度看,将继
续丰富和完善创新文化,竞争文
化,安全文化,美学文化和生态文
化的内涵;从车的运用特别是道路
运输角度看,将会继续深化平安文
化,实用文化,服务文化,诚信文
化,贡献文化和和谐文化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J].
国际观察,2007(2):15—26
2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
京:民族出版社,2004
4邹春生.物质?制度?精神:客家文
化的层次结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2)
5雷黎明.从《说文解字?车部》字
研读我国古代的车文化[J].晋中
学院,2006,23(02)
6师石金.汽车文化[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6
7刘作奎.古代官车制度变革[J].共
产党员,2007,(03):46
8林尹注.周礼今注今译[M].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9高丰.中国设计史[M].南宁:广
西美术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石荣)
作文七:《中药的发展史》1100字
中药的发展史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
中药
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
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或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日见增加。为了适《唐新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所以可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他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于李时
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
方11000多个。
作文八:《苏宁的发展史》3500字
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截至2009年,苏宁电器连锁网络覆盖中国大陆30个省,300多个城市、香港和日本地区,拥有1000家连锁店,8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3000家售后网点,经营面积500万平米,员工12万多人,年销售规模1200亿元。品牌价值455.38亿元,蝉联中国商业连锁第一品牌。名列中国上规模民企前三,中国企业500强第54位,入选《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第一。
2004年7月,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凭借优良的业绩,苏宁电器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高度认可,是全球家电连锁零售业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
围绕市场需求,按照专业化、标准化的原则,苏宁电器将电器连锁店面划分为旗舰店、社区店、专业店、专门店4大类、18种形态,旗舰店已发展到第七代。苏宁电器采取“租、建、购、并”四位一体、同步开发的模式,保持稳健、快速的发展态势,每年新开200家连锁店,同时不断加大自建旗舰店的开发,以店面标准化为基础,通过自建开发、订单委托开发等方式,在全国数十个一、二级市场推进自建旗舰店开发。预计到2020年,网络规模将突破3000家,销售规模突破3500亿元。
整合社会资源、合作共赢。满足顾客需要、至真至诚。苏宁电器坚持市场导向、顾客核心,与全球近10000家知名家电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高层互访、B2B、联合促销、双向人才培训等形式,打造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高效供应链。
与此同时,坚持创新经营,拓展服务品类,苏宁电器承诺“品牌、价格、服务”一步到位,通过B2C、联名卡、会员制营销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家电商品,并多次召开行业峰会与论坛,与国内外知名供应商、专家学者、社会专业机构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与合作策略,促进家电产品的普及与推广,推动中国家电行业提升与发展。目前,苏宁电器经营的商品包括空调、冰洗、彩电、音像、小家电、通讯、电脑、数码、八个品类(包括自主产品),上千个品牌,20多万个规格型号。
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顾客满意是苏宁服务的终极目标。苏宁电器立志服务品牌定位,连锁店、物流、售后、客服四大终端为顾客提供涵盖售前、售中、售后一体化的阳光服务。
连锁店服务方面,苏宁电器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不断创新店面环境与布局,制定了系列店面服务原则,率先推出5S服务模式,会员专区、VIP导购实现一站式购物。根据顾客多样化需求,提供产品推荐、上门设计、延保承诺、家电顾问等服务。
物流是苏宁电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苏宁电器建立了区域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转配点三级物流网络,依托WMS、TMS等先进信息系统,实现了长途配送、
短途调拨与零售配送到户一体化运作,平均配送半径80—300公里日最大配送能力17万台套,实现24小时送货到户。
苏宁电器相继在杭州、北京、南京等地开发建设了现代化物流基地,上海、天津、沈阳、成都、长春、无锡、合肥、徐州等地物流基地建设也全面铺开。预计到2015年,完成全国60个物流基地的布局。通过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的运作,苏宁电器物流基地可支持50-200亿元的年商品销售规模,零售配送半径最大可达150公里,同时还承担、地区售后服务中心、地区呼叫中心、地区培训中心等功能。
“专业自营”是苏宁电器售后服务的特点,目前,苏宁电器全国拥有1800多个售后网点、30家高端技术服务中心,15000名服务人员、500名高技能电器技师,提供安装、维修、保养等各项服务,服务品类涉及彩电、冰洗、小家电、通讯、IT五大品类、上百个品牌,拥有多项作业技术与国家发明专利,成为业内首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质单位。
客户服务方面,苏宁电器建立了业内首个以呼叫中心为平台、以CRM为管理目标的客户服务体系。2007年,苏宁电器率先建立了业内最大的南京呼叫中心——坐席数约1000人,拥有1000多条电话线路,全国日最大信息量10万条,实现了全国统一受理与回访,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365-365全天24小时真诚守候。 信息化是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苏宁电器视信息化为企业神经系统,建立了集数据、语音、视频、监控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有效支撑了全国300多个城市、数千个店面、物流、售后、客服终端运作和十多万人的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先后入选中国商业科技100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第44位)。依托苏宁SAP/ERP系统,B2B、B2C、OA、SOA、HR、BI、WMS、TMS、CRM、Call Center等信息应用系统,实现了“供应商、内部员工、消费者”三位一体“的全流程信息集中管理。此外,苏宁电器先后携手与IBM、微软、SAP、思科等国际知名IT企业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战略合作,打造国际化智慧型企业。
百年苏宁,人才为本。人力资源是苏宁电器的核心竞争力,苏宁电器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长久发展的战略资本,建立了系统化的招聘选拔、培训培养、考核激励与发展规划体系。秉承人品优先、能力适度、敬业为本、团队第一的用人理念,坚持自主培养,内部提拔的人才培养方针,苏宁电器先后实施了1200工程、总经理梯队、采购经理梯队、店长梯队、督导梯队、销售突击队、蓝领工程等10多项人才梯队计划,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长远发展。
1993年,苏宁电器首次引进大学应届毕业生,2003年起启动了面向大学毕业生的专项人才引进培养计划——1200工程。目前,1200工程连续实施8期,引进培养了1万多名高素质大学毕业生。从引进培养、考核任用到沟通激励、发展规划,苏宁电器为1200员工建立了完善的招聘选拔、培训培养、薪资增长、住房资助等配套计划。
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打造学习型企业,苏宁电器建立了企业文化、业务能力与领导力三大培训领域,涵盖入职、在职、脱岗、E—Learning自学以
及厂商联合人才培训、校企合作、外部机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体系,先后在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建设了现代化的培训基地,年培训人次达10多万。 苏宁电器树立了“做百年苏宁,国家、企业、员工,利益共享;树家庭氛围,沟通、指导、协助,责任共当”的价值观,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创价值,共享成长,坚持激励为先,大胆提拔,建立了涵盖员工福利、各类奖励、晋升和发展等全方位的激励体系;同时,通过制度化的各类员工活动,倡导家庭式的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苏宁电器管理和发展的灵魂。20年来,苏宁电器在企业内部塑造了执著拼搏、踏实严谨的工作氛围,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员工思想教育,企业立志打造百年品牌,全力打造事业经理人团队,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长远发展。
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苏宁电器坚持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在吸纳就业、缴纳税收和慈善公益等领域不断回馈与服务社会,并努力通过企业的发展带动行业提升、城市发展与社会繁荣。目前,企业累计纳税近百亿元,直接解决了就业12万人,间接支撑就业人数上百万,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税务部门颁布的纳税先进企业称号,在抗灾救民、捐资事业、扶贫助困、疾病防治、环境保护等领域累计捐赠7亿多元。2006年,苏宁创立“1+1阳光行—苏宁社工志愿者行动”,号召全体员工每人每年捐出1天工资用于慈善捐赠,每人每年奉献1天时间参加社工服务,成为中国第一家将社会公益长期化、制度化推进的企业。“1+1阳光行”自启动以来,全国共组建500支志愿者分队,年平均活动人数已达到12万人次。 凭借快速稳健的发展、优秀的经营业绩和成熟的品牌形象,近年来,苏宁电器被政府部门、行业权威机构、管理学界、投资界、传媒机构的一致评定为优秀企业,先后荣获“2006中国最具竞争力上市公司”、2007《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榜首、“2007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杰出创新企业奖”、“2007上市公司金牛百强榜首”、“2008中国最佳商业模式榜首”、“2008中国民生行动先锋”、“2008中华慈善奖”、“改革开放30周年民营企业杰出成就奖”等诸多荣誉,这些支持和认可成为苏宁电器不断前进的动力。
展望未来,苏宁电器将立足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同步开发,以经营创新和管理提升为基础,保持稳健快速的发展步伐。到2010年底,电器连锁店总数突破1200家,销售规模突破1500亿,实网络规模、品牌效益、管理与服务等全方位的行业领先,进入世界500强;到2020年,电器连锁店总数将达3000家,销售规模达3500亿,同时完成300个电器旗舰店、60个物流基地的建设,进入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列,成为“中国的沃尔玛”。
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苏宁电器将矢志不移,持之以恒,为打造中国最优秀的连锁服务品牌不懈努力!
作文九:《光纤的发展史》13400字
年收入有望首次超过10亿美元。2013年一季度,有20家供应商出售100G 光纤,将有更多的厂商加入市场竞争。供应商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短期订单量看涨,长期订单量并不乐观。 发展历史 发明
1870年的一天,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到皇家学会的演讲厅讲光的全反射原理,他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在装满水的木桶上钻个孔,然后用灯从桶上边把水照亮。结果使观众们大吃一惊。人们看到,放光的水从水桶的小孔里流了出来,水流弯曲,光线也跟着弯曲,光居然被弯弯曲曲的水俘获了。
人们曾经发现,光能沿着从酒桶中喷出的细酒流传输;人们还发现,光能顺着弯曲的玻璃棒前进。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光线不再直进了吗?这些现象引起了丁达尔的注意,经过他的研究,发现这是[1]的作用,由于水等介质密度由于比周围的物质(如空气)大,即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当入射角大于某一角度时,折射光线消失,全部光线都反射回水中。表面上看,光好像在水流中弯曲前进。
后来人们造出一种透明度很高、粗细像蜘蛛丝一样的玻璃丝──玻璃纤维,当光线以合适的角度射入玻璃纤维时,光就沿着弯弯曲曲的玻璃纤维前进。由于这种纤维能够用来传输光线,所以称它为光导纤维。
大事记
1880-AlexandraGrahamBell 发明光束通话传输
光纤
1960-电射及光纤之发明
1960-玻璃纤维的传输损耗大于1000dB/km,其他材料包括光圈波导、气体透镜波导、空心金属波导管等
1966-七月,英籍、华裔学者高锟博士(K.C.Kao )在PIEE 杂志上发表论文《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从理论上分析证明了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以实现光通信的可能性,并预言了制造通信用的超低耗光纤的可能性
1970-美国康宁公司三名科研人员马瑞尔、卡普隆、凯克用改进型化学相沉积法(MCVD 法)成功研制成传输损耗只有20dB/km的低损耗石英光纤。
1970-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在室温下连续波工作的砷化镓铝半导体激光器
1972-传输损耗降低至4dB/km
1973-我国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开始研究光纤通信
1974-美国贝尔研究所发明了低损耗光纤制作法――CVD法(汽相沉积法),使光纤传输损耗降低到1.1dB/km。
1976-美国在亚特兰大的贝尔实验室地下管道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光纤通信系统的试验线路。采用一条拥有144个光纤的光缆以44.736Mbps 的速率传输信号,中继距离为10 km 。采用的是多模光纤,光源用的是发光管LED ,波长是0.85微米的红外光。
1976-传输损耗降低至0.5dB/km
1977-贝尔研究所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几乎同时研制成功寿命达100万小时(实用中10年左右)的半导体激光器
1977-世界上第一条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芝加哥市投入商用,速率为45Mb/s
1977-首次实际安装电话光纤网路
1978-FORT 在法国首次安装其生产之光纤电
1979-赵梓森拉制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根实用光纤,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
1979-传输损耗降低至0.2dB/km
1980-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商用化(140Mb/s),并着手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工作
1982-我国邮电部重点科研工程“.八二工程”在武汉开通
1990-单模光纤通信系统进入商用化阶段(565Mb/s),并着手进行零色散移位光纤和波分复用及相干通信的现场试验,而且陆续制定数字同步体系(SDH )的技术标准
1990-传输损耗降低至0.14dB/km,已经接近石英光纤的理论衰耗极限值0.1dB/km 1990-区域网络及其他短距离传输应用之光纤
1992-贝尔实验室与日本合作伙伴成功地试验了可以无错误传输9000公里的光放大器,其最初速率为5Gbps ,随后增加到10Gbps
1993-SDH 产品开始商用化(622Mb/s 以下)
1995-2.5Gb/s 的SDH 产品进入商用化阶段
1996-10Gb/s 的SDH 产品进入商用化阶段
1997-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20Gb/s 和40Gb/s 的SDH 产品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1999-中国生产的8×2.5Gb/sWDM系统首次在青岛至大连开通,沈阳至大连的
32×2.5Gb/sWDM光纤通信系统开通
2000-到屋边光纤=>到桌边光纤
2005-3.2Tbps 超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在上海至杭州开通
2005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直接到家庭
2012年,中国的光纤产能已达到1亿2千万芯公里,预计到2013年将达到1亿8千万芯公里。
原理种类
光及其特性:
1. 光是一种电磁波
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390~760nm(纳米) 。大于760nm 部分是红外光,小于390nm 部分是紫外光。光纤中应用的是:850nm ,1310nm ,1550nm 三种。
2. 光的折射,反射和全反射。
因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产生折射和反射。而且,折射光的角度会随入射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当入射光的角度达到或超过某一角度时,折射光会消失,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全反射。不同的物质对相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光折射率),相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也是不同。光纤通讯就是基于以上原理而形成的。
1. [2]:
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50或62.5μm ),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直径一般为125μm ),最外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光线在纤芯传送,当光纤射到纤芯和外层界面的角度大于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光线透不过界面,会全部反射回来,继续在纤芯内向前传送,而包层主要起到保护的作用。
光纤
2. 数值孔径:
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输,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以。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光纤的数值孔径大些对于光纤的对接是有利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光纤的数值孔径不同(AT&T CORNING)。
3. 光纤的种类:
光纤的种类很多,根据用途不同,所需要的功能和性能也有所差异。但对于有线电视和通信用的光纤,其设计和制造的原则基本相同,诸如:①损耗小;②有一定带宽且色散小;③接线容易;④易于成统;⑤可靠性高;⑥制造比较简单;⑦价廉等。光纤的分类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作一归纳的,兹将各种分类举例如下。
(1)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红外光纤(0.85μm 、1.3μm 、
1.55μm )。
(2)折射率分布:阶跃(SI )型光纤、近阶跃型光纤、渐变(GI )型光纤、其它(如三角型、W 型、凹陷型等)。
(3)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含偏振保持光纤、非偏振保持光纤)、多模光纤。
(4)原材料:石英光纤、多成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复合材料光纤(如塑料包层、液体纤芯等)、红外材料等。按被覆材料还可分为无机材料(碳等)、金属材料(铜、镍等)和塑料等。
(5)制造方法:预塑有汽相轴向沉积(VAD )、化学汽相沉积(CVD )等,拉丝法有管律法(Rod intube)和双坩锅法等。
石英光纤
石英光纤(Silica Fiber)是以二氧化硅(SiO2)为主要原料,并按不同的掺杂量,来控制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布的光纤。石英(玻璃)系列光纤,具有低耗、宽带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和通信系统。
石英玻璃光导纤维的优点是损耗低, 当光波长为1.0~1.7μm (约1.4μm 附近),损耗只有1dB/km,在1.55μm 处最低,只有0.2dB/km。
掺氟光纤
掺氟光纤(Fluorine Doped Fiber)为石英光纤的典型产品之一。通常,作为1.3μm 波域的通信用光纤中,控制纤芯的掺杂物为二氧化锗(GeO2),包层是用SiO2作成的。但接氟光纤的纤芯,大多使用SiO2,而在包层中却是掺入氟素的。由于,瑞利散射损耗是因折射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光散射现象。所以,希望形成折射率变动因素的掺杂物,以少为佳。氟素的作用主要是可以降低SIO2的折射率。因而,常用于包层的掺杂。
石英光纤与其它原料的光纤相比,还具有从紫外线光到近红外线光的透光广谱,除通信用途之外,还可用于导光和图像传导等领域。
红外光纤
作为光通信领域所开发的石英系列光纤的工作波长,尽管用在较短的传输距离,也只能用于2μm 。为此,能在更长的红外波长领域工作,所开发的光纤称为红外光纤。红外光纤(Infrared Optical Fiber)主要用于光能传送。例如有:温度计量、热图像传输、激光手术刀医疗、热能加工等等,普及率尚低。
复合光纤
复合光纤(Compound Fiber)是在SiO2原料中,再适当混合诸如氧化钠(Na2O )、氧化硼(B2O3)、氧化钾(K2O )等氧化物制作成多组分玻璃光纤,特点是多组分玻璃比石英玻璃的软化点低且纤芯与包层的折射率差很大。主要用在医疗业务的光纤内窥镜。 氟氯化物光纤
氟化物光纤氯化物光纤(Fluoride Fiber)是由氟化物玻璃作成的光纤。这种光纤原料又简称 ZBLAN (即将氟化锆(ZrF2)、氟化钡(BaF2)、氟化镧(LaF3)、氟化铝(AlF3)、氟化钠(NaF )等氯化物玻璃原料简化成的缩语。主要工作在2~10μm 波长的光传输业务。由于ZBLAN 具有超低损耗光纤的可能性,正在进行着用于长距离通信光纤的可行性开发,例如:其理论上的最低损耗,在3μm 波长时可达10-2~10-3dB/km,而石英光纤在1.55μm 时却在0.15-0.16dB/Km之间。ZBLAN 光纤由于难于降低散射损耗,只能用在2.4~2.7μm 的温敏器和热图像传输,尚未广泛实用。最近,为了利用ZBLAN 进行长距离传输,正在研制1.3μm 的掺镨光纤放大器(PDFA )。
塑包光纤
塑包光纤(Plastic Clad Fiber)是将高纯度的石英玻璃作成纤芯,而将折射率比石英稍低的如硅胶等塑料作为包层的阶跃型光纤。它与石英光纤相比较,具有纤芯粗、数值孔径
(NA )高的特点。因此,易与发光二极管LED 光源结合,损耗也较小。所以,非常适用于局域网(LAN )和近距离通信。
塑料光纤
这是将纤芯和包层都用塑料(聚合物)作成的光纤。早期产品主要用于装饰和导光照明及近距离光键路的光通信中。原料主要是有机玻璃(PMMA )、聚苯乙稀(PS )和聚碳酸酯(PC )。损耗受到塑料固有的C -H 结合结构制约,一般每km 可达几十dB 。为了降低损耗正在开发应用氟索系列塑料。由于塑料光纤(Plastic Optical fiber)的纤芯直径为1000μm ,比单模石英光纤大100倍,接续简单,而且易于弯曲施工容易。近年来,加上宽带化的进度,作为渐变型(GI )折射率的多模塑料光纤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重视。最近,在汽车内部LAN 中应用较快,未来在家庭LAN 中也可能得到应用。
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这是指在工作波长中,只能传输一个传播模式的光纤,通常简称为单模光纤(SMF :Single ModeFiber)。目前,在有线电视和光通信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光纤。由于,光纤的纤芯很细(约10μm )而且折射率呈阶跃状分布,当归一化频率V 参数<2.4时,理论上,只能形成单模传输。另外,SMF 没有多模色散,不仅传输频带较多模光纤更宽,再加上SMF 的材料色散和结构色散的相加抵消,其合成特性恰好形成零色散的特性,使传输频带更加拓宽。SMF 中,因掺杂物不同与制造方式的差别有许多类型。凹陷型包层光纤(DePr-essed Clad Fiber),其包层形成两重结构,邻近纤芯的包层,较外倒包层的折射率还低。
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将光纤按工作波长以其传播可能的模式为多个模式的光纤称作多模光纤
(MMF :MUlti ModeFiber)。纤芯直径为50μm ,由于传输模式可达几百个,与SMF 相比传输带宽主要受模式色散支配。在历史上曾用于有线电视和通信系统的短距离传输。自从出现SMF 光纤后,似乎形成历史产品。但实际上,由于MMF 较SMF 的芯径大且与LED 等光源结合容易,在众多LAN 中更有优势。所以,在短距离通信领域中MMF 仍在重新受到重视。MMF 按折射率分布进行分类时,有:渐变(GI )型和阶跃(SI )型两种。GI 型的折射率以纤芯中心为最高,沿向包层徐徐降低。由于SI 型光波在光纤中的反射前进过程中,产生各个光路径的时差,致使射出光波失真,色激较大。其结果是传输带宽变窄,目前SI 型MMF 应用较少。
色散位移光纤
单模光纤的工作波长在1.3Pm 时,模场直径约9Pm ,其传输损耗约0.3dB/km。此时,零色散波长恰好在1.3pm 处。石英光纤中,从原材料上看1.55pm 段的传输损耗最小(约0.2dB/km)。由于现在已经实用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是工作在1.55pm 波段的,如果在此波段也能实现零色散,就更有利于应用1.55Pm 波段的长距离传输。于是,巧妙地利用光纤材料中的石英材料色散与纤芯结构色散的合成抵消特性,就可使原在1.3Pm 段的零色散,移位到1.55pm 段也构成零色散。因此,被命名为色散位移光纤(DSF :
DispersionShifted Fiber)。加大结构色散的方法,主要是在纤芯的折射率分布性能进行改善。在光通信的长距离传输中,光纤色散为零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其它性能还有损耗小、接续容易、成缆化或工作中的特性变化小(包括弯曲、拉伸和环境变化影响)。DSF 就是在设计中,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色散帄坦光纤
色散移位光纤(DSF )是将单模光纤设计零色散位于1.55pm 波段的光纤。而色散帄坦光纤(DFF :Dispersion Flattened Fiber)却是将从1.3Pm 到1.55pm 的较宽波段的色散,都能作到很低,几乎达到零色散的光纤称作DFF 。由于DFF 要作到1.3pm ~1.55pm 范围的色散都减少。就需要对光纤的折射率分布进行复杂的设计。不过这种光纤对于波分复用(WDM )的线路却是很适宜的。由于DFF 光纤的工艺比较复杂,费用较贵。今后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也会降低。
色散补偿光纤
对于采用单模光纤的干线系统,由于多数是利用1.3pm 波段色散为零的光纤构成的。可是,现在损耗最小的1.55pm ,由于EDFA 的实用化,如果能在1.3pm 零色散的光纤上也能令1.55pm 波长工作,将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在1.3Pm 零色散的光纤中,1.55Pm 波段的色散约有16ps/km/nm之多。如果在此光纤线路中,插入一段与此色散符号相反的光纤,就可使整个光线路的色散为零。为此目的所用的是光纤则称作色散补偿光纤(DCF :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Fiber)。DCF 与标准的1.3pm 零色散光纤相比,纤芯直径更细,而且折射率差也较大。DCF 也是WDM 光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偏振保持光纤
在光纤中传播的光波,因为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所以,除了基本的光波单一模式之外,实质上还存在着电磁场(TE 、TM )分布的两个正交模式。通常,由于光纤截面的结构是圆对称的,这两个偏振模式的传播常数相等,两束偏振光互不干涉,但实际上,光纤不是完全地圆对称,例如有着弯曲部分,就会出现两个偏振模式之间的结合因素,在光轴上呈不规则分布。偏振光的这种变化造成的色散,称之偏振模式色散(PMD )。对于现在以分配图像为主的有线电视,影响尚不太大,但对于一些未来超宽带有特殊要求的业务,如:
①相干通信中采用外差检波,要求光波偏振更稳定时;
②光机器等对输入输出特性要求与偏振相关时;
③在制作偏振保持光耦合器和偏振器或去偏振器等时;
④制作利用光干涉的光纤敏感器等,
凡要求偏振波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对光纤经过改进使偏振状态不变的光纤称作偏振保持光纤(PMF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或称其为固定偏振光纤。
双折射光纤
双折射光纤是指在单模光纤中,可以传输相互正交的两个固有偏振模式的光纤。折射率随偏振方向变异的现象称为双折射。它又称作PANDA 光纤,即偏振保持与吸收减少光纤(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AND Absorption- reducing fiber)。它是在纤芯的横向两则,设置热膨胀系数大、截面是圆形的玻璃部分。在高温的光纤拉丝过程中,这些部分收缩,其结果在纤芯y 方向产生拉伸,同时又在x 方向呈现压缩应力。致使纤材出现光弹性效应,使折射率在X 方向和y 方向出现差异。依此原理达到偏振保持恒定的效果。
抗恶环境光纤
通信用光纤通常的工作环境温度可在-40~+60℃之间,设计时也是以不受大量辐射线照射为前提的。相比之下,对于更低温或更高温以及能在遭受高压或外力影响、曝晒辐射线的恶劣环境下,也能工作的光纤则称作抗恶环境光纤(Hard Condition Resistant Fiber)。一般为了对光纤表面进行机械保护,多涂覆一层塑料。可是随着温度升高,塑料保护功能有所下降,致使使用温度也有所限制。如果改用抗热性塑料,如聚四氟乙稀(Teflon )等树脂,即可工作在300℃环境。也有在石英玻璃表面涂覆镍(Ni )和铝(Al )等金属的。这种光纤则称为耐热光纤(Heat Resistant Fiber)。另外,当光纤受到辐射线的照射时,光损耗会增加。这是因为石英玻璃遇到辐射线照射时,玻璃中会出现结构缺陷(也称作色心:Colour Center ),尤在0.4~0.7pm 波长时损耗增大。防止办法是改用掺杂OH 或F 素的石英玻璃,就能抑制因辐射线造成的损耗缺陷。这种光纤则称作抗辐射光纤(Radiation Resistant Fiber ),多用于核发电站的监测用光纤维镜等。
密封涂层光纤
为了保持光纤的机械强度和损耗的长时间稳定,而在玻璃表面涂装碳化硅(SiC )、碳化钛(TiC )、碳(C )等无机材料,用来防止从外部来的水和氢的扩散所制造的光纤
(HCFHermeticallyCoated Fiber)。目前,通用的是在化学气相沉积(CVD )法生产过程中,用碳层高速堆积来实现充分密封效应。这种 碳涂覆光纤(CCF )能有效地截断光纤与外界氢分子的侵入。据报道它在室温的氢气环境中可维持20年不增加损耗。当然,它在防止水分侵入,延缓机械强度的疲劳进程中,其疲劳系数(Fatigue Parameter)可达200以上。所以,HCF 被应用于严酷环境中要求可靠性高的系统,例如海底光缆就是一例。 碳涂层光纤
在石英光纤的表面涂敷碳膜的光纤,称之碳涂层光纤(CCF :Carbon CoatedFiber)。其机理是利用碳素的致密膜层,使光纤表面与外界隔离,以改善光纤的机械疲劳损耗和氢分子的损耗增加。CCF 是密封涂层光纤(HCF )的一种。
金属涂层光纤
金属涂层光纤(Metal Coated Fiber)是在光纤的表面涂布Ni 、Cu 、Al 等金属层的光纤。也有再在金属层外被覆塑料的,目的在于提高抗热性和可供通电及焊接。它是抗恶环境性光纤之一,也可作为电子电路的部件用。 早期产品是在拉丝过程中,涂布熔解的金属作成的。由于此法因被玻璃与金属的膨胀系数差异太大,会增微小弯曲损耗,实用化率不高。近期,由于在玻璃光纤的表面采用低损耗的非电解镀膜法的成功,使性能大有改善。 掺稀土光纤
在光纤的纤芯中,掺杂如铒(Er )、钦(Nd )、镨(Pr )等稀土族元素的光纤。1985年英国的索斯安普顿(Sourthampton )大学的佩思(Payne )等首先发现掺杂稀土元素的光纤(Rare Earth DoPed Fiber)有激光振荡和光放大的现象。于是,从此揭开了惨饵等光放大的面纱,现在已经实用的1.55pmEDFA 就是利用掺饵的单模光纤,利用1.47pm 的激光进行激励,得到1.55pm 光信号放大的。另外,掺镨的氟化物光纤放大器(PDFA )正在开发中。
喇曼光纤
喇曼效应是指往某物质中射人频率f 的单色光时,在散射光中会出现频率f 之外的f±fR , f±2fR 等频率的散射光,对此现象称喇曼效应。由于它是物质的分子运动与格子运动之间的能量交换所产生的。当物质吸收能量时,光的振动数变小,对此散射光称斯托克斯(stokes )线。反之,从物质得到能量,而振动数变大的散射光,则称反斯托克斯线。于是振动数的偏差FR ,反映了能级,可显示物质中固有的数值。 利用这种非线性媒体做成的光纤,称作喇曼光纤(RF :Raman Fiber)。为了将光封闭在细小的纤芯中,进行长距离传播,就会出现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效应,能使信号波形不畸变,实现长距离传输。 当输入光增强时,就会获得相干的感应散射光。应用感应喇曼散射光的设备有喇曼光纤激光器,可供作分光测量电源和光纤色散测试用电源。另外,感应喇曼散射,在光纤的长距离通信中,正在研讨作为光放大器的应用。
偏心光纤
标准光纤的纤芯是设置在包层中心的,纤芯与包层的截面形状为同心圆型。但因用途不同,也有将纤芯位置和纤芯形状、包层形状,作成不同状态或将包层穿孔形成异型结构的。相对于标准光纤,称这些光纤叫异型光纤。 偏心光纤(Excentric Core Fiber),它是异型光纤的一种。其纤芯设置在偏离中心且接近包层外线的偏心位置。由于纤芯靠近外表,部分光场会溢出包层传播(称此为渐消彼,Evanescent Wave)。利用这一现象,就可检测有
无附着物质以及折射率的变化。 偏心光纤(ECF )主要用作检测物质的光纤敏感器。与光时域反射计(OTDR )的测试法组合一起,还可作分布敏感器用。
发光光纤
采用含有荧光物质制造的光纤。它是在受到辐射线、紫外线等光波照射时,产生的荧光一部分,可经光纤闭合进行传输的光纤。 发光光纤(Luminescent Fiber)可以用于检测辐射线和紫外线,以及进行波长变换,或用作温度敏感器、化学敏感器。在辐射线的检测中也称作闪光光纤(Scintillation Fiber)。 发光光纤从荧光材料和掺杂的角度上,正在开发着塑料光纤。
多芯光纤
通常的光纤是由一个纤芯区和围绕它的包层区构成的。但多芯光纤(Multi Core Fiber)却是一个共同的包层区中存在多个纤芯的。由于纤芯的相互接近程度,可有两种功能。 其一是纤芯间隔大,即不产生光耦会的结构。这种光纤,由于能提高传输线路的单位面积的集成密度。在光通信中,可以作成具有多个纤芯的带状光缆,而在非通信领域,作为光纤传像束,有将纤芯作成成千上万个的。 其二是使纤芯之间的距离靠近,能产生光波耦合作用。利用此原理正在开发双纤芯的敏感器或光回路器件。
空心光纤
将光纤作成空心,形成圆筒状空间,用于光传输的光纤,称作空心光纤(Hollow Fiber)。 空心光纤主要用于能量传送,可供X 射线、紫外线和远红外线光能传输。空心光纤结构有两种:一是将玻璃作成圆筒状,其纤芯与包层原理与阶跃型相同。利用光在空气与玻璃之间的全反射传播。由于,光的大部分可在无损耗的空气中传播,具有一定距离的传播功能。二是使圆筒内面的反射率接近1,以减少反射损耗。为了提高反射率,有在简内设置电介质,使工作波长段损耗减少的。例如可以作到波长10.6pm 损耗达几dB/m的。
高分子光导纤维
按材质分, 有无机光导纤维和高分子光导纤维,目前在工业上大量应用的是前者。无机光导纤维材料又分为单组分和多组分两类。单组分即石英,主要原料为四氯化硅、三氯氧磷和三溴化硼等。其纯度要求铜、铁、钴、镍、锰、铬、钒等过渡金属离子杂质含量低于10ppb 。除此之外,OH-离子要求低于10ppb 。石英纤维已被广泛使用。多组分的原料较多,主要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硝酸钠、氧化铊等。这种材料尚未普及。高分子光导纤维是以透明聚合物制得的光导纤维,由纤维芯材和包皮鞘材组成。芯材为高纯度高透光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抽丝制得的纤维,外层为含氟聚合物或有机硅聚合物等。
高分子光导纤维的光损耗较高,1982年,日本电信电报公司利用氘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抽丝作芯材, 光损耗率降低到20dB/km。但高分子光导纤维的特点是能制大尺寸,大数值孔径的光导纤维,光源耦合效率高,挠曲性好,微弯曲不影响导光能力,配列、粘接容易,
便于使用,成本低廉。但光损耗大,只能短距离应用。光损耗在10~100dB/km的光导纤维,可传输几百米。
保偏光纤
保偏光纤:保偏光纤传输线偏振光,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工业制造技术及通信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以光学相干检测为基础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中,使用保偏光纤能够保证线偏振方向不变,提高相干信躁比,以实现对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保偏光纤作为一种特种光纤,主要应用于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传感器和DWDM 、EDFA 等光纤通信系统。由于光纤陀螺及光纤水听器等可用于军用惯导和声呐,属于高新科技产品,而保偏光纤又是其核心部件,因而保偏光纤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列入对我禁运的清单。 保偏光纤在拉制过程中,由于光纤内部产生的结构缺陷会造成保偏性能的下降,即当线偏振光沿光纤的一个特征轴传输时,部分光信号会耦合进入另一个与之垂直的特征轴,最终造成出射偏振光信号偏振消光比的下降. 这种缺陷就是影响光纤内的双折射效应. 保偏光纤中,双折射效应越强,波长越短,保持传输光偏振态越好。
保偏光纤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保偏光纤在今后几年内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世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产品的不断开发 ,保偏光纤将沿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采用光子晶体光纤新技术制造新型的高性能保偏光纤 ;
(2)开发温度适应性保偏光纤 ,以适应航空航天等领域环境的要求;
(3)开发出各种掺稀土保偏光纤 ,满足光放大器等器件应用的需求;
(4)开发氟化物保偏光纤 ,促进纤维光学干涉技术在红外天文学技术领域的发展;
(5)低衰减保偏光纤 :随着单模光纤技术的不断完善 ,损耗、 材料色散和波导 色散已经不再是影响光纤通信的主要因素 ,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 PMD) 逐渐成为限制光纤通信质量的最严重的瓶颈 ,在10 Gbit / s及以上的高 速光纤通信系统中表现尤为突出。
(6)利用克尔效应和法拉第旋光效应制造偏振光器件。
另外根据光纤头不一样还有:C-Lens. G-Lens.格林透镜
4. 常用光纤规格:
单模:8/125μm ,9/125μm ,10/125μm
多模:50/125μm ,欧洲标准
62.5/125μm ,美国标准
工业,医疗和低速网络:100/140μm ,200/230μm
塑料:98/1000μm ,用于汽车控制
传输优点
直到1960年,美国科学家Maiman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后,为光通讯提供了良好的光源。随后二十多年,人们对光传输介质进行了攻关,终于制成了低损耗光纤,从而奠定了光通讯的基石。从此,光通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光纤传输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频带宽
频带的宽窄代表传输容量的大小。载波的频率越高,可以传输信号的频带宽度就越大。在VHF 频段,载波频率为48〃5MHz ~300Mhz 。带宽约250MHz ,只能传输27套电视和几十套调频广播。可见光的频率达100000GHz ,比VHF 频段高出一百多万倍。尽管由于光纤对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损耗,使频带宽度受到影响,但在最低损耗区的频带宽度也可达30000GHz 。目前单个光源的带宽只占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多模光纤的频带约几百兆赫,好的单模光纤可达10GHz 以上) ,采用先进的相干光通信可以在30000GHz 范围内安排2000个光载波,进行波分复用,可以容纳上百万个频道。
损耗低
在同轴电缆组成的系统中,最好的电缆在传输800MHz 信号时,每公里的损耗都在40dB 以上。相比之下,光导纤维的损耗则要小得多,传输1.31um 的光,每公里损耗在0〃35dB 以下若传输1.55um 的光,每公里损耗更小,可达0〃2dB 以下。这就比同轴电缆的功率损耗要小一亿倍,使其能传输的距离要远得多。此外,光纤传输损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全部有线电视频道内具有相同的损耗,不需要像电缆干线那样必须引入均衡器进行均衡;二是其损耗几乎不随温度而变,不用担心因环境温度变化而造成干线电帄的波动。 重量轻
因为光纤非常细,单模光纤芯线直径一般为4um ~10um ,外径也只有125um ,加上防水层、加强筋、护套等,用4~48根光纤组成的光缆直径还不到13mm ,比标准同轴电缆的直径47mm 要小得多,加上光纤是玻璃纤维,比重小,使它具有直径小、重量轻的特点,安装十分方便。
抗干扰能力强
因为光纤的基本成分是石英,只传光,不导电,不受电磁场的作用,在其中传输的光信号不受电磁场的影响,故光纤传输对电磁干扰、工业干扰有很强的抵御能力。也正因为如此,在光纤中传输的信号不易被窃听,因而利于保密。
保真度高
因为光纤传输一般不需要中继放大,不会因为放大引入新的非线性失真。只要激光器的线性好,就可高保真地传输电视信号。实际测试表明,好的调幅光纤系统的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C/CTB在70dB 以上,交调指标cM 也在60dB 以上,远高于一般电缆干线系统的非线性失真指标。
工作性能可靠
我们知道,一个系统的可靠性与组成该系统的设备数量有关。设备越多,发生故障的机会越大。因为光纤系统包含的设备数量少(不像电缆系统那样需要几十个放大器) ,可靠性自然也就高,加上光纤设备的寿命都很长,无故障工作时间达50万~75万小时,其中寿命最短的是光发射机中的激光器,最低寿命也在10万小时以上。故一个设计良好、正确安装调试的光纤系统的工作性能是非常可靠的。
成本不断下降
目前,有人提出了新摩尔定律,也叫做光学定律(Optical Law)。该定律指出,光纤传输信息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1倍,而价格降低1倍。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Internet 宽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就为大型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方式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由于制作光纤的材料(石英) 来源十分丰富,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而电缆所需的铜原料有限,价格会越来越高。显然,今后光纤传输将占绝对优势,成为建立全省、以至全国有线电视网的最主要传输手段。
结构原理
光导纤维是由两层折射率不同的玻璃组成。内层为光内芯,直径在几微米至几十微米,外层的直径0.1~0.2mm 。一般内芯玻璃的折射率比外层玻璃大1%。根据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理, 当光线射到内芯和外层界面的角度大于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光线透不过界面,全部反射。
光纤衰减
造成光纤衰减的主要因素有:本征,弯曲,挤压,杂质,不均匀和对接等。
本征
是光纤的固有损耗,包括:瑞利散射,固有吸收等。
弯曲
光纤弯曲时部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造成的损耗。
挤压
光纤受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
杂质
光纤内杂质吸收和散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造成的损失。
不均匀
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的损耗。
对接
光纤对接时产生的损耗,如:不同轴(单模光纤同轴度要求小于0.8μm ),端面与轴心不垂直,端面不帄,对接心径不匹配和熔接质量差等。
人为衰减
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时也有必要进行人为的光纤衰减,如用于光通信系统当中的调试光功率性能、调试光纤仪表的定标校正, 光纤信号衰减的光纤衰减器。
生产方法
目前通信中所用的光纤一般是石英光纤。石英的化学名称叫二氧化硅(SiO2),它和我们日常用来建房子所用的砂子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但是普通的石英材料制成的光纤是不能用于通信的。通信光纤必须由纯度极高的材料组成; 不过,在主体材料里掺入微量的掺杂剂,可以使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略有不同,这是有利于通信的。
VAD 法制光纤预制棒
制造光纤的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管内CVD(化学汽相沉积) 法,棒内CVD 法,PCVD(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 法和VAD(轴向汽相沉积) 法。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先在高温下做成预制棒,然后在高温炉中加温软化,拉成长丝,再进行涂覆、套塑,成为光纤芯线。光纤的制造要求每道工序都要相称精密,由计算机控制。在制造光纤的过程中,要注重:
①光纤原材料的纯度必须很高。
②必须防止杂质污染,以及气泡混入光纤。
③要准确控制折射率的分布;
④正确控制光纤的结构尺寸;
⑤尽量减小光纤表面的伤痕损害,提高光纤机械强度。
管棒法
将内芯玻璃棒插入外层玻璃管中(尽量紧密),熔融拉丝;
双坩埚法
在两个同心铂坩埚内,将内芯和外层玻璃料分别放入内、外坩埚中;
分子填充法
光缆的应用区分, 可分为3种:专业用途, 一般屋外, 一般屋内. 在专业用途上包括海底光缆, 高压电塔上之空架光缆, 核能电厂之抗幅射光缆, 化工业之抗腐蚀光缆等. 而一般屋内及一般屋外的分类差异, 依各型光缆依制造设计时之特质, 其所适用之范围各有不同. 光缆从屋外至屋内的过程中可分为空架, 地下道, 直接埋设, 管道间铺设, 室内用. 如下图:
光纤的历史
作文十:《对数的发展史》1900字
对数的发展史
自古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所从事的许多领域,都离不开数值计算,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对计算的速度和精确程度的需要愈来愈高,这就促进了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度阿拉伯记数法、十进小数和对数是文艺复兴时期计算技术的三大发明,它们是近代数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中对数的发现,曾被18世纪法国大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评价为“用缩短计算时间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
对数思想的萌芽
对数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早在公元前500年,阿基米德就研究过几个10的连乘积与10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用现在的表达形式来说,就是研究了这样两个数列:1,10,102,103,104,105,……;0,1,2,3,4,5,……
他发现了它们之间有某种对应关系。利用这种对应可以用第二个数列的加减关系来代替第一个数列的乘除关系。阿基米德虽然发现了这一规律,但他却没有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失去了对数破土而出的机会。
2000年后,一位德国数学家对对数的产生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他就是史蒂非。1514年,史蒂非重新研究了阿基米德的发现,他写出两个数列: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2048……
他发现,上一排数之间的加、减运算结果与下一排数之间的乘、除运算结果有一种对应关系, 就在史蒂非悉心研究这一发现的时候,他遇到了困难。由于当时指数概念尚未完善,分数指数还没有认识,面对像17×63,1025÷33等情况就感到束手无策了。在这种情况下,史蒂非无法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只好停止了这一工作。但他的发现为对数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纳皮尔的功绩
15、16世纪,天文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了计算星球的轨道和研究星球之间的位置关系,需要对很多的数据进行乘、除、乘方和开方运算。由于数字太大,为了得到一个结果,常常需要运算几个月的时间。繁难的计算苦恼着科学家,能否找到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数学家们在探索、在思考。如果能用简单的加减运算来代替复杂的乘除运算那就太好了!这一梦想终于被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实现了。
纳皮尔于1550年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他家是苏格兰的贵族,他13岁入圣安德卢斯大学学习,后来留学欧洲,1571年回到家乡。纳皮尔是一位地主,他曾在自己的田地里进行肥料施肥试验,研究过饲料的配合,还设计制造过抽水机。他的兴趣十分广泛,一方面热衷于政治和宗教斗争,一方面投身于数学研究。
纳皮尔的棋盘计算器 当时,还没有完善的指数概念,也没有指数符号,因而实际上也没有“底”的概念,他把对数称为人造的数。对数这个词是纳皮尔创造的,原意为“比的数”。
他研究对数用了20多年时间,1614年,他出版了名为《奇妙的对数定理说明书》的著作,发表了他关于对数的讨论,并包含了一个正弦对数表。
有趣的是同一时刻瑞士的一个钟表匠比尔吉也独立发现了对数,他用了8年时间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对数表,但他长期不发表它。直到1620年,在开普勒的恳求下才发表出来,这时纳皮尔的对数已闻名全欧洲了。
对数的完善
纳皮尔的对数著作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伦敦的一位数学家布里格斯于1616年专程到爱丁堡看望纳皮尔,建议把对数作一些改进,使1的对数为0,10的对数为1等等,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也将更为有用。次年纳皮尔去世,布里格斯独立完成了这一改进,就产生了使用
至今的常用对数。1617年,布里格斯发表了第一张常用对数表。1620年,哥莱斯哈姆学院教授甘特试作了对数尺。
当时,人们并没有把对数定义为幂指数,直到17世纪末才有人认识到对数可以这样来定义。1742年,威廉斯把对数定义为指数并进行系统叙述。现在人们定义对数时,都借助于指数,并由指数的运算法则推导出对数运算法则。可在数学发展史上,对数的发现却早于指数,这是数学史上的珍闻。
天文学家的欣喜 对数的出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到一个世纪,几乎传遍世界,成为不可缺少的计算工具。其简便算法,对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天文学中大量繁难计算的简化,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天文学家几乎是以狂喜的心情来接受这一发现的。
1648年,波兰传教士穆尼阁把对数传到中国。
1971年,尼加拉瓜发行了一套邮票,尊崇世界上“十个最重要的数学公式”。每张邮票以显著位置标出一个公式并配以例证,其反面还用西班牙文对公式的重要性作简短说明。有一张邮票是显示纳皮尔发现的对数。
纪念邮票:纳皮尔发现对数
对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被公认是17世纪数学的三大重要成就,恩格斯赞誉它们是“最重要的数学方法”。伽利略甚至说:“给我空间、时间及对数,我即可创造一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