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国家的变化》2200字
第四课 电视机的变迁
第二课时 国家的变化 变化的奥秘
年级: 七 主备人: 杨聪聪 审核人:郭子豪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课时 班级: 组别: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国家的辉煌的历史变迁。
2、了解身边的变化,祖国日新月异变化的起源。 3、理解变化的原因。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国家的辉煌的历史变迁。 2、理解变化的原因。 三、知识结构: 1、腾飞的祖国 2、小岗村的手印 3、 开放的前沿 ☆ 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 3、合作展示。 4、反思总结。
☆ 知识链接 门前的小巷
一条坑坑洼洼、弯弯曲曲的小巷连接着各家。如果,你有幸途经此地,可以尽情地享受“跳太空舞”的滋味。春雨连绵的季节,小巷上一片泥泞,又可让你尝尝“坐滑滑车”的感觉,不过常常是弄得嘴啃泥的下场;碰巧人车并行,非让你穿上一件绿衣裳不可。到了夏天,路上烂菜叶、猪大便随处可见,一只只指甲般大的绿苍蝇得意洋洋地住进新窝,发出一阵嗡嗡的欢叫声,混浊的空气中散发出令人恶心的酸臭味,巷子里还不时发生舌战:“你怎么这么狠心,把我的猪打成遍体鳞伤?”“谁让你的猪把我的饭蒸打翻了,我今天吃什么呀?”“你这老不死的就懂得吃,让你干件事都干不好”??唉,这就是我记忆中的门前小巷。
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似春风,不仅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进了我那无人知晓的家乡——迪口村。村两委做出了正确的举措,筹集大量的资金,免费修建各条小巷,村民听到消息后都振奋不已,积极参与,干得热火朝天,一条条四米多宽的水泥路很快直通各家,犹如一条银白色的带子闪闪发光。干净、清洁、平坦,走在路上再也不要担心受怕。
人们还在巷口建了一座座亭子,白天,老人们在这儿切磋棋艺、牌技、晚上,大人们在这儿谈论生意,享受丰收的喜悦;周末,孩子们在这儿玩耍嬉戏。小巷不时传来欢笑声??
每当我走进小巷,都让我心潮难已,忆往昔,小巷令人望而生畏;看今朝,小巷充满生机活力,让我对未来信心倍增,我不禁吟唱道:“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四、新知学习:
1、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的进展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和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2、国家的变化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国经济跃居世界第四位, 网络使用量居世界第二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功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神州六号、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教育、科技有
了长足的发展,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当今世界中国成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五、新知巩固: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团结,积极参加地区政治、经济、安全的对话与合作,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下列关于我国外交方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我国已同世界上所有主权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C 、在国际事务和处理地区事务中我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 、我国逐渐树立起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2. 旅游过年、短信拜年、学生博客、网络教育等新鲜概念已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他们已不再神秘,而是变得越来越大众化。这不能说明的是( ) A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人们的文化日益丰富
C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D 、我国是发达国家 六、精讲小结:
1、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用“住房宽敞新头亮,交通发展道路畅通,轿车进家成时尚,通信便捷新样式,休闲娱乐促健康”来描述身边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能看出( )
(1)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我国民族素质不高(3)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4)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得到解决
A 、(1)(2) B、(3)(4) C、(1)(3) D、(2)(3
2、今年来,我国的奥运梦、世博梦、飞天梦、航母梦、深海探测梦、诺贝尔梦……一一兑现。我国美梦成真的根本原因,归纳起来就是(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不动摇 C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
D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七、精练达标:
1、小明发现近年来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写信、打电话发展到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信息沟通的方式越来越方便、快捷。这个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 、改革开放使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C 、我国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
2、读书、培训、上网、旅游学乐器、健身、打球、看比赛,一阵阵热潮此起彼伏,逐渐成为人们时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及时行乐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
B 、人民开始重视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素质,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C 、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D 、我们的生活变的越来越美好
作文二:《30年国家变化》500字
我国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会随之新起三十年来我国物价上涨了4倍,人均收入上涨了20至25倍,1980年与2010年相比人工成本低,基本必需品价格低,而电器产品价格高(80年代一台电视机也要一千多,而工资仅80元左右)而现在为了拉动农民增收必需品价格随之提高,相应人工成本也在提高,如家庭子女幼年教育支出比以前多了
随着人工成本提高,我国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会随之新起,最终实现第三产业规模超过第二产业,使我国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第二产业为代表的工业与加工制造业长期依赖出口的窘境将得以缓解)内需逐步扩大替代弥补海外需求不足的情况,用内需消化第二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前提就是人均收入提高)
而人均收入的提高必将随之而来的会是人力成本的提高与必需品价格的提高,这都是必然的(大家可以参考日本的现状)收入提高了必然导致支出随之提高,响应的第二产业也会急速发展从业者群体逐步扩大,这种连带效应是无法规避的,也就是因为出现了这种拐点效应,转型期是否成功才影响国家前途
如果我国转型成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从业人员逐步扩大,中国就是将来的新加坡、日本、美国;如果转型失败,我国就可能会走向经济长期停滞,随着人口红利结束走向人口老龄化将出现严重的发展瓶颈,自然无法继续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了,所以第三产业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
作文三:《国家的变化》1800字
国家的变化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像大地一样滋养着我们,我们在这片大地上欣欣向荣。就如《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祖国的发展和我们息息相关,这几年不断地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地为祖国添光!
25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已经形成,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4%。25年前,中国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1473亿美元,去年已达到14000多亿美元。25年前,中国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去年已达到8512亿美元。25年前,中国外汇储备为 1.67亿美元,去年已达到4033亿美元。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四。中国之所以能够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激发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已经明确了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万
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011年,我国研制成功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每秒可进行1100亿次运算,达到90年代末期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是国家863计划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大成果。株洲诞生时速305公里电力机车。其动力车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的高集成化模块结构等十项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理念。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TD—LTE—Advanced。2012年1月18日,以大唐电信集团为核心提出的TD—LTE—Advanced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成为4G国际标准,正式成为两大4G国际标准之一。发现中微子振荡新模式。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CIT400高速列车领跑世界。2012年8月29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等10余家单位联合研制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IT400)通过验收,其最高试验检测速度达到400km/h、可在350km/h进行持续运营,总体技术指标代表世界高速检测列车最高水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 首艘航母入列,歼15成功在航母上起落。神九飞天首次实现有人对接。
2013年,神舟十号再次飞天实现对接。
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中国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地强大,总有一天中国会为世界添上最绚丽的一笔!
作文四:《国家的变化》1700字
第二课时 国家的变化
备课人:闻义坤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情感:
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2.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行为:
立志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教学难点: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实物:火柴、钉子并问: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解放前
叫什么吗?(洋火、洋钉)
2.问:解放前不仅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建
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为什么在这些东西名字前头都加个“洋”字呢?
3.师:解放前的中国,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那时人民的生活是怎
样的呢?为此我请同学们自己回家采访家里的老人,请大家说一说你家里的老人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
4.学生通过讲解、播放录音、展示图片、照片等方式,介绍家里老人小时候
的苦难生活。
5.小结:在解放以前,人民生活凄苦,旧中国十分贫穷落后。
板书:解放前 贫穷落后
二、启发明理
过渡: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人
民生活逐渐富裕。
1.从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受祖国的变化。
(1)学生列举自己家乡、自己家庭或生活周围的实例,说说我国人民在生活
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感想。
(2)小结:新中国不断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
高,人民生活正向小康水平迈进。
2.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了解祖国的变化。
过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祖国的经济发展是直接相关的,而经济发展主要
表现为工农业的发展。
板书:今天
(1)展示农业的发展变化
板书:农业
教师、学生共同展示农业的发展变化
教师小结:我国农业机械化和耕作技术水平提高了,粮食产量也猛增,我
们看到金色田野里收割机正收获着农村改革开放后的硕果。
(2)展示工业的发展变化
过渡:农业的变化这么大,工业生产更是日新月异。大家一起看看我国钢铁、
煤炭、石油、发电量的变化。
板书:工业
出示一组数据:(具体数据见扩展资料)
算一算:1949年,我国钢产量不到16万吨,1996年达到1亿吨,约是1949
年的几倍?
问: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排名大幅度提高和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小结:工业生产飞速发展
3.从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体会祖国的发展变化。
(1)过渡:我国工农业有了巨大变化,体育运动也有很大发展。
板书:体育
(2)问:你知道在旧中国,中国人被诬蔑为什么吗?你又知道新中国成立50
年来,体育健儿打破多少项世界纪录?获得多少世界冠军吗?
(3)读一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一段。
(4)问:每当你在电视转播中看到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升起时,特别是当大
家得知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5)小结:我国在近年来,体育事业上取得巨大成绩,使外国人不敢小看中
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是强者。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体育事业将会大步前进。”
4.从科技的进步,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和变化。
(1)过渡: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使祖国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而科学
技术的发展,更令世人对我国刮目相看。
板书:科技
(2)学生阅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二段。
(3)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我国科技方面的成绩。
5.畅谈祖国变化,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面对祖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你们想对祖国说什么?
(2)为什么旧中国我们连火柴、铁钉都造不了,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中,
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
(3)小结: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当家作主,
辛勤劳动,创造出伟大成就,使祖国腾飞。
三、展望未来
1.师: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10年,实现
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时,人民生活和国家会怎样?
2.学生展望未来。
3.小结:到那时,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板书:明天 繁荣富强
4.师:让我们共同对祖国说出我们的心愿――腾飞吧,祖国!腾飞吧,东方
巨龙!
课后反思:
作文五:《变化 作文》800字
变化
马路边,公园里,几乎无处不生长着一种极普通的树——槐树。
春天,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大地刚刚从、沉睡中醒来,万物吐露生机。槐树醒了,伸了伸胳膊,动了动腿,打了个哈欠。槐树抽出新芽,那芽绿得那么清香,那么鲜艳,那么可爱。它无声地向我们传递春天的信息。在那甘甜的春雨的滋润下,芽渐渐长成嫩绿的叶片,叶片绿得像翡翠似的,一阵春风吹过,满树的小叶片动了起来,非常好看。这时,槐树如带上了一顶美丽的绿色冠冕。孩子们在树下快乐地玩着,女孩子从树上轻轻地折下一片叶子,折成一朵小花,戴在头上,比谁的好看。
夏天,槐树的叶子变得更加鲜亮、翠绿,像绿色的海洋,把大地装扮得更加美丽。高的、矮的,远远望去像起伏的碧浪,即看不完,也看不厌,真让人感到亲切于舒服。那一株株披着庞大的、郁郁葱葱的绿色树冠的槐树挡住了炎热的阳光,树阴是那么的密、那么的浓,阳光只能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星星点点的金色光斑。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但是青年们依然在树下野餐。他们有的人在弹琴,有的人在唱歌,还有的人在为他们伴舞。好不热闹。
秋天到了,绿色的叶子也变成了金黄色。几场秋雨过后,雨水把叶子洗得透亮,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瑟瑟的球风拂面吹过,清新而又凉爽,真让人心旷神怡,槐树的叶子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像一只只枯叶蝶飞过,留下一道道长痕。他们在田野里散步:丈夫、妻子和儿子。后来他们决定走小路。丈夫蹲下身来,背起了儿子,而妻子则是牵着儿子的手。他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做得很仔细,他们加起来,就是这个秋天。
冬天下雪了,这些雪卧在枝头,温暖而安详。微风吹来,树枝像少女摆动着娇嫩的身躯,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犹如天女散花,而树干巍然不动。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安详的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他们的头发跟雪一样白。它记录了老人们一生中的每一份感动和每一个瞬间。看呀!他们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这四季的变化,周而复始,年年如此。槐树因为这种变化而精彩,人们也因为这种变化而变得更精彩、更幸福。
作文六:《作文变化》2000字
GMAT牛牛诊所(复习计划体检,单项问题综合诊治,问题急诊等)
【转帖】考试改革:GMAT作文题库又添哪些新内容
GMAT作文题库,在2011年又会增添新的内容。新的GMAT作文题库新增的内容有哪些?GMAT作文题库新增内容对考生有怎样的能力要求?GMAT作文题库新增内容的考查重点是什么?参加GMAT考试的考生,面对GMAT作文题库的调整,应该着手进行哪些准备?本文为您剖析一二。
1.The following appeared in a memorandum from the head of a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at a major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pany to the pany‘s manager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employees of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charities are often more highly motivated than employees of for-profit corporations to perform well at work when their performance is not being monitored or evaluated. Interviews with employees of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 suggest that the reason for their greater motivation is the belief that their work helps to improve society. Because they believe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work, they have personal reasons to perform well, even when no financial reward is present. Thus, if our corporation began donating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its profits to humanitarian causes, our employees’ motivation and productivity would increase substantially and our overall profits would increase as well.”
【题目分析】
通过对非营利(not- for-profit)组织员工激励因素的分析,文章将员工努力工作动因(greater motivation)归结为某种位公益服务的信念(the belief)。进而,建议赢利组织向非营利组织借鉴经验。原文推理线路(reasoning line)如下:
∵ not-for-profit: the belief à greater motivation (1)
又∵ not-for-profit = for-profit (2)
∴ for-profit: the belief à motivation and productivity à more profit (3)
【寻找错误】
根据推理线路,可以针对三个推理过程,依次分三个层次来寻找错误:
(1)非营利组织的因果推理(causality)存疑:非营利组织员工的工作动因可能来自于其他原因,而不只是某种信念。例如,非营利组织中的固定员工也是实行薪酬制的,所以,他们积极工作的众多理由中,当然包括谋生,而且,相对于赚钱盈利而言,赈灾扶贫等花钱的工作还是相对容易的。
(2)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可比性(parability)存疑:即使该汽车制造公司将一部分利润投入公益,仍然不能回避这两种组织存在的固有差异,导致经验不可借鉴。例如,营利组织的员工多为中青年人,生活压力大,需要更多的是利益驱动,来改善生活、养育后代;非营利组织的员工中的志愿者多为老年人或者学生,生活压力较小,需要的是发挥余热或者学习经验。
(3)营利组织的对未来草
率预期(expectation)存疑:即使投资公益能够带来员工工作更加积极主动的结果,进一步认为这样就能提高整体利润水平(overall profit)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利润等于收入减成本,而这两个变量从原文中无从得知,所以,有可能因为政府税率的提高,而使得利润降低或持平。
GMAT作文题库,新增13道Argument题目。而这新增的13道题中,又有5道题都是同出一辙的类比(analogy)题目,占到了近一半的比例。GMAT作文题库调整,明确的提示考生,类比题目在今后的GMAT考试中,仍然是重点题型。因此,参加GMAT考试的考生应该对类比题目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充分的考前准备。
作文七:《国家赔偿法 五大变化》2300字
今年 4月 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 《关于修改 的决定》 (简称“新法”),新法将于 12月 1日施行。实施后,国家赔偿申请难的状况将大为改观。
日前, 法律教育网 邀请国家 司法考试行政法 复习辅导权威名师对 修改后的新法做了最新权威解读。
变化一、踢走门槛 个人申请国家赔偿更便捷
【旧法】赔偿请求人要求刑事赔偿,应当先由赔偿义务机关进行 确认。
【新法】 取消了刑事赔偿中的确认程序, 明确规定赔偿请求人应 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请求, 义务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作出决定, 如 果没有按照法定期限作出赔偿决定或者请求人对作出的赔偿决定有 异议,可以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如果对复议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 民法 院赔偿委员会提出赔偿申 请。
【解读】实践中,有的赔偿义务机关以各种理由不确认或对确认 申请拖延不办, 这种现象使确认程序成为个人申请赔偿时需跨过的一 个很高的“门槛”, 群众对此反响十分强烈。 新法取消了“确认”的 程序规定, 从程序上简化了赔偿请求的渠道环节, 个人申请国家赔偿 更加便捷。
【案例】 2003年 6月 6日,沧州市沧县刘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 某被杀害。
2天后,村民李春兴因故意杀人被抓,之后被判处死刑。
2005年 12月 7日,河北省高院以故意杀人罪证据不足判决李春 兴无罪释放。
被错误羁押 915天的李春兴提出国家赔偿 67069.5元, 法院和检 察院各担二分之一。
但之后一年时间里, 李春兴在沧州市中级法院和沧州市检察院之 间奔波,追赔之路费尽周折。
2006年 12月 10日,河北省高院赔偿委员会作出决定,认定沧 州“两院”为本案的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变化二、不“违法” 国家机关也得赔偿
【旧法】实行的是“违法确认”赔偿原则,就是说, 只有在国家 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后果时,国家才赔偿。
【新法】 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 不起诉或者宣 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 无罪 , 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受害人都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解读】 将“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直接 修改为“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 看似很简单地去
掉了“违法”二字, 却意味着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重大进步, 只 要最终无罪,就可以进入赔偿程序。
【案例】 1999年,商丘农民赵作海因同村赵振晌失踪后发现一 具无头尸体而被拘留, 2002年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 处其死刑, 缓刑 2年。 今年 4月 30日, “被害人”赵振晌回到村中。 5月 9日,河南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 起错案,宣布赵作海无罪释放。 5月 13日,被错误羁押 4019天的赵 作海获得 65万元国家赔偿金及生活困难补助费。
变化三、“躲猫猫死” 以后举证责任倒置
【旧法】对举证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 公民申请国 家赔偿时均要由自己承担举证责任, 造成公民个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各 执一词时,人民法院认定事实难,确定责任难。
【新法】 明确了赔偿义务机关的举证责任, 同时对于特殊情况实 行举证责任倒置。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处理赔偿请求, 赔偿请求人和 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应当提供证据; 被羁押人在羁押期 间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为与被羁押人的死亡 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提供证据。 【解读】今后,对于类似“躲猫猫死”、“喝开水死”等情形下 的赔偿责任认定, 将由赔偿义务机关提供相应证据。 这一规定将有利 于遏制刑讯逼供、牢头狱霸虐待嫌疑人的行为。
变化四、紧箍咒 从程序上约束公权力
【旧法】国家赔偿程序性规定内容偏少,这造成有关部门互相推 诿,案件久拖不决。
【新法】新增申请书签收制度和期限性规定。
【解读】 新法第 12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当面递交申请书的,赔 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 的书面凭证。
第 28条规定: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 三个月内作出决定; 属于疑难、 复杂、 重大案件的, 经本院院长批准, 可以延长三个月。
这些程序性规定,能够积极推动请求人的赔偿请求权的实现。 【案例】 2005年 9月, 山西大同企业家张志斌拒绝公安局长 200万元索贿,被羁押 941天。 2009年 12月底,张志斌提出 700万元的 国家赔偿,但至今未拿到。
变化五、精神损害纳入赔偿 考虑四种因素
【旧法】赔偿标准低,没有涉及精神损害赔偿。
【新法】 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人 身权, 致人精神损害的, 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 为受害人消 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 神损害抚慰金。
【解读】 赔偿决定书中“精神损害抚慰金不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 的赔偿范围”的类似表述将成为历史, 但如何界定“严重后果”和确 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 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积累经验。 主要应考 虑以下因素。
一是受害人精神损害的程度。虽然精神损害是无形的、内在的, 但需要依据一定的外部情况进行认定, 如受害人的身体状况、 精神状 况等。
二是侵权行为的性质及严重程度。 如受害人被判处的罪名、 刑罚、 被羁押的时间等。
三是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以及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
四是国家的财政状况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在综合考虑多方面情 况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属于造成了 “严重后果”,以及精神损害抚 慰金的具体数额。
【案例】陕西麻旦旦一案(处女卖淫案)之所以引起社会极大关 注, 原因就是受害人不仅被错误地拘留, 而且精神上名誉上受到很大 伤害,但却无法得到精神损害赔偿。
作文八:《关于国家职能及其变化》6100字
关于国家职能及其变化"text-align:center;"> [摘要]作为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公共权力机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国家两种属性在日趋相互接近的动态发展中呈现出递弱的阶级性和递增的社会性,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职能不断得到强化。尤其是社会转型期衍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所引发的公共危机和非传统安全,对国家作用体制提出新要求,引起国家安全观和国家管理社会职能的新变化。 论文关键字: 国家 国家职能 社会管理 公共危机 非传统安全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公共权力机构,它既是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的工具,又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职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在公共领域扩展进程中,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呈现着此消彼长的规律。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国家职能的变化以应对转型期社会可能出现的公共危机和非传统国家安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国家发生作用对象及其变化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国家的本质属性。但是,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阶级统治并不是国家所要面对的全部问题。作为凌驾社会之上的力量,国家除了处理阶级矛盾之外,还要处理大量的社会事务以缓和社会矛盾,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国家是社会的正式代表,进行社会管理是国家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即使是国家在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过程中,也同时要履行特定的社会管理职能。恩格斯曾特别强调:“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论述,揭示了管理社会事务是国家除了作为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工具这一特征外的又一主要特征,即国家的社会性。国家的阶级性是以其社会性为基础的,二者存在着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
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是动态发展交互作用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国家的中心任务不同,国家的两种属性有着不同的作用关系。历史上的一切国家,都是占人口少数的统治阶级对广大社会成员的统治,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利益虽然保持着某种联系,但更多的是具有相互对立的性质。在许多情况下,统治阶级不惜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实现自身的阶级统治利益。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已经变成了统治阶级,成为社会的主人,剥削阶级被消灭了,虽然阶级斗争还会长期存在,但已限于一定的范围,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是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阶级性的极大弱化和社会性的极大强化。国家的阶级性正在向其社会性日益接近。当然,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和差别,但它们之间相互排斥的状态,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里,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所管理的大部分政务都具有很强的
社会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社会性职能正不断得到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成为国家发展的强大现实内涵。
在我国,经过近30年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的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不断扩展,形成了大量的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涉及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在这一进程中,社会改革要求国家在社会活动中做国家应该做的事情,放下国家不该做的事务,使社会事务回归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也就是说,在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扩展进程中,国家应当做到“在位”而不“缺位”、“到位”而不“越位”,实现包括国家在内的各个社会主体各在其位、各行其是、各尽其责,使社会运行活动呈现良性发展的状态。在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社会改革过程中,人们已逐步意识到国家与社会的分野,社会是基于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关系集合而成的公共领域,具有公开性、可共享性和可进入性,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而不是社会的全部。国家从属于社会,国家必须为社会的利益服务。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发展制定的新的发展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理念认识的深化,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发展中,社会建设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凸显出来。这种凸显无疑会强化国家管理社会的职能,进一步体现国家管理社会的合法性和国家职能发挥的客观实在性。国家社会性的增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转型对国家管理社会职能扩展的必然要求。
二、公共危机管理凸显国家职能变化
国家职能社会性扩展的重要体现,表现在对公共危机的控制和处理上。公共危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社会性增强的重要表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往往酝酿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社会危机。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共危机的出现是社会转型的实践后果。国际经验表明,转型期社会往往是危机频发期社会,公共危机的发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应对公共危机,必须创新国家作用体制,强化国家社会管理职能。 公共危机是指发生在公共领域中的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是当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行为准则、社会秩序等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景下,需要由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系统作出决策来加以解决的事情。?它的发生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也对国家管理体系构成重大的考验。公共危机的形成具有较为复杂的根源。从自然因素方面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界在自己的物质运动过程中,必然会对人类所施加的作用给以相应的反作用,洪水旱灾、土地沙化、地震海啸、环境污染等现象均属于自然界反作用于人类活动的重要形式,由自然产生的公共危机具有不可抗拒性。从社会原因方面看,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危机观念薄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把“危机”当作贬义词,很少用危机来审视国家面临的各种突发性事件,更没有从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安危和人民的幸福与否等角度来关注危机问题,缺乏危机意识,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
从而未能有效地预防危机,致使许多本该避免的危机由于未能有效防范而发生。另一方面是源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就我国来看,当前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非稳定状态”频发的“关键阶段”,是发展与稳定、公平与效率、人口与资源环境等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控、人们心理容易失衡、价值观念变化重塑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产生一些公共危机事件。而且,这些危机会呈现出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交织,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交织,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新出现问题交织等复杂特性。从国际环境上看,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往往会由一国经济、政治等的危机扩散,传染并导致其他地区经济集团成员国之间发生“连锁危机”。在国际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交流与往来密切的今天,因国际环境因素而引发的公共危机呈增长趋势。 公共危机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非常态现象。治理公共危机并提升治理水平和能力,在发挥传统国家职能的同时,需要拓展国家作用社会的职能方式。首先,确立国家危机管理职能。公共危机是社会公共领域所发生的危机,在社会国家化的时代,公共危机管理是国家职能作用的范畴。公共危机的发生往往暴露出传统国家职能在公共领域中的缺位。应弥补传统国家职能的不足,把公共危机管理整合到国家职能之中,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机构,形成灵敏的危机反应机制,以快速应对危机,迅速控制危机。
"text-align:center;">
其次,转换国家职能的作用方式。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与国家的阶级职能相比,国家的社会职能应居于主导地位。这就需要通过国家职能非集中化,将国家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和非政府组织,构建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的社会治理机制。并通过构建此种机制,来完善国家传统职能作用的方式,健全国家在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中的作用方式,解决国家在公共危机领域的职能失灵,形成现代政治生活“善治”的国家职能模式。
再次,完善国家的法治职能途径。在国家治理方式中,法治因其稳定性、理性化和制度化而成为一种优先选择的治国方式。国家的专政职能与法治治理无疑具有离散性,公共危机发生的部分原因有可能是由国家专政职能的发挥不当而引发的。把国家职能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发挥国家在公共领域的职能,是法治时代国家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必由之路。
最后,转变国家职能的作用范围。如何转变国家职能,一直是国家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公共危机的发生对国家职能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国家职能不再是全能的,而是有限的。国家应根据公众需求,在国家职能作用上体现公众的利益诉求,保持国家专政职能与服务职能的合理张力和动态统一。 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表明,国家社会性强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解决,日益成为国家问题,社会的各类问题走向国家,把国家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是历史教给人类的真理。另一方面,国家的力量以其不可阻挡的进程将人类社会卷入国家生活,印
证了马恩认为的“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之结论的正确。?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强化,或者说社会的国家化,并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
三、非传统安全扩充国家职能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世界发展的时代背景。美国“9?11”恐怖事件的发生,使得国家非传统安全及其处理问题,成为国家域外职能的突出内容,引起国家安全领域的观念、实践和国家管理社会职能的变化。
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而言的。传统安全主要是指由军事、政治和外交活动导致的事关主权国家政权存亡的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主要涉及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经济与金融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与文化安全、疾病蔓延、恐怖主义等问题。区别于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对社会威胁的特点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来源大多是由个人和社会群体行为导致的;二是非传统安全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跨国性和全球性;三是对非传统安全的治理难度大、过程长。非传统安全问题已不是个别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非传统安全的产生就其社会根源而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际形势变化的结果。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得军事力量和军事建设的绝对重要地位有所下降,它们不再是衡量国家实力的唯一重要标准,而只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经济、文化、资源、人才、环境、生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从而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全球化的产物。生产的国际化使一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十分紧密,并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全球化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只局限于经济领域。全球化与非传统安全是一对孪生物,它同样带来发展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加大了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两极分化,引发出经济民族主义问题、种族冲突问题、贫困问题、移民问题、难民问题、跨国犯罪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更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有迹象表明,全球化程度越高,非传统安全问题影响就越大。?三是国家发展的产物。非传统安全的出现不仅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产物,就其实质而言,非传统安全依然是国家的产物。作为从社会产生并日益脱离社会、居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国家产生之后,就凭借自身强大的的实力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的安全;而处于弱小力量、弱势地位的个体、组织、集团等,无论在经济、政治、军事、资源、能量等方面,都无力与国家对等与抗衡。在国家不能满足个体、组织、集团等所必须的合理需要和利益时,或者国家处于专制统治而个体、组织、集团等没有渠道表达自己利益诉求时,个体、组织、集团等就会采取非国家的手段对国家发生影响,以达到满足自己利益、保障自己安全的目的。当这些问题发生在一国之内时,就产生国内非传统安全;一旦这些问题跨越国界就成为国际性问题,成为国际非传统安全。换言之,非传统安全是国家不可避免的产物,其出现首先产生于一国之内,由此而扩散到国际社会。
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家域外职能可以说是国家的外部职能,或者是对外职能,但是国家域外职能不仅仅是国家的外部职能或者是对外职能,它既涵盖了国家的外部职能和对外职能,同时包括超出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范畴之外的职能。非传统国家安全发生后引发的一个很自然的后果,就是人们对国家对外职能的再思考和再认识。
非传统国家安全观所要求的国家域外职能应该是综合的职能观。新安全观强调,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世界在非传统安全因素不断增多的新形势下,国家对外职能中的军事成分会进一步降低。因此,今天所要求的国家域外职能已是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环境等诸方面职能在内的综合职能,从而提升了非传统安全内容在国家域外职能中的分量。在国家对外综合职能中,经济职能、文化和生态职能等首先应得到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政治、军事安全的基础和前提才会有基本保障。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国家域外职能的综合性倾向会更加明显。 非传统国家安全观所要求的国家域外职能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职能观。在传统安全观中,国家对外职能的主体是国家,其他职能主体则较少被提及或不占主导地位。非传统国家安全观则强调,在当今世界,民族国家虽然构成国家域外职能的主要和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但是,非传统国家安全观同时要求,国家域外职能主体已不应再局限于国家,而是扩大到了个人、群体、集团、社会乃至全球,它们都已成为国家域外职能的主体,从而使国家域外职能从国家层面上升到国家与人的层面,人类安全作为国家域外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始终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的国家域外职能观。
非传统国家安全观所要求的国家域外职能应该是合作安全的职能观。传统安全观认为,国家间的对外职能关系是一种零和关系,因此,国家对外职能可以通过扩充单边军事力量或建立若干国家的军事联盟来发挥。非传统国家安全观认为,随着高度依存的世界体系的逐步形成,国家域外职能已日益带有国际乃至全球安全的色彩。因此,国际社会只有通过合作而不是对抗、多边而不是单边的手段才能共同解决诸多共同面临的问题,才能获得共同安全。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3页。?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9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6页。?李淑云:《非传统安全的根源与趋势》,《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6期。
作文九:《《国家的变化》导学案》3000字
科目
思品
主备人
张福荣
审核人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2.3
课题
《国家的变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2012.3
导学目标
认知: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情感:
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2.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行为:立志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学习重点难 点
教学重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教学难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学习方法:勾划出重点知识点、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展示、练习巩固
导 学 过 程
备注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和下面的材料;
革开放三十周年变化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 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并解惑
结合上述材料和课本内容探讨变化的奥妙是什么?
三、知识拓展: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经济上,就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二为”、“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指
导下,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体现在社会建设方面,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在以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管理,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实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春天的故事》歌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大地上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据此回答:
1、歌词中的老人是指( )
2、“春雷、春晖”所指的事件是:( )
a 、春天的一种自然现象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请你简要作答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一位世界银行家评论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右图是反映我国巨大变化的几个画面。
(1)请你再列举两个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变化的例子。
(2)你知道发生这些变化的奥秘是什么吗?(列举两条)
参考答案:
请你简要作答
(1)例如:衣服靓起来;假日旅游火起来等等。(2)例如: 是因为我们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等。
作文十:《论国家职能及其变化》1100字
论国家职能及其变化
摘 要:作为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公 共权力机构。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 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国家两种属性在日趋相互接近的动态发展中呈现出递弱的阶 级性和递增的社会性, 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尤其是社会 转型期衍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所引发的公共危机和非传统安全, 对国家作用体制 提出新要求,引起国家安全观和国家管理社会职能的新变化。
关键词:国家;国家职能;社会管理;公共危机;非传统安全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公共权力机构, 它既是实现统 治阶级共同利益的工具, 又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随着时代的发展, 国家 职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在公共领域扩展进程中, 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呈现着 此消彼长的规律。 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 如何正确认识国家职能的变化以应对 转型期社会可能出现的公共危机和非传统国家安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国家发生作用对象及其变化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国家的本质属 性。但是,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阶级统治并不是国家所要面对的全部问题。作 为凌驾社会之上的力量, 国家除了处理阶级矛盾之外, 还要处理大量的社会事务 以缓和社会矛盾, 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国家是社会的正式代表, 进行 社会管理是国家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即使是国家在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过程 中,也同时要履行特定的社会管理职能。恩格斯曾特别强调:“ 政治统治到处都 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 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 时才能持续下去。 ” ①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论述,揭示了管理社会事务是国家除了 作为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工具这一特征外的又一主要特征,即国家的社会性。 国家的阶级性是以其社会性为基础的,二者存在着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
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是动态发展交互作用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国 家的中心任务不同,国家的两种属性有着不同的作用关系。历史上的一切国家, 都是占人口少数的统治阶级对广大社会成员的统治, 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利益 虽然保持着某种联系, 但更多的是具有相互对立的性质。 在许多情况下, 统治阶 级不惜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实现自身的阶级统治利益。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广大人民群众已经变成了统治阶级,成为社会的主人,剥削阶级被消灭了, 虽然阶级斗争还会长期存在, 但已限于一定的范围, 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 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是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 社会生产的矛盾。 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 使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发生了相应的 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为阶级性的极大弱化和社会性的极大强化。 国家的阶级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