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分论点议论文》2900字
《说“勤”》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聪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与日惧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把根缠住
水中绿萝生根后几乎不再生长,变得枝蔫叶稀。给予阳光,透气通风也没有效果。最后,把一块石子投入水中,原来飘荡的根须将石子紧紧缠住,没有多久,绿萝又枝繁叶茂。可见,只有把根先缠住,万物才有生长、繁茂的前提。
对于植物来说,只有把根缠在土壤中,从大地吸取水分和营养,才能成为参天大树。而对于人来说,也只有把根紧紧地缠住,才会有能量去发展拼搏。
这根是学习,只有缠住学习的根,我们才能学有所成。
学习就像建房子一样,不先把地基打好,再美好的设计也只是空中楼阁。若不先学好基础知识,把根缠紧,又怎么去创新?牛顿曾称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确,正是因为他把学习的根缠在了前人留下的沃土中,才使得探索和创新两大枝条有足够的能量开花结果,使他在物理学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而若是不缠住学习的根,只是一味的幻想,那么也将会像没有缠住根的绿萝一样,枝蔫叶稀。可见,我们只有把根缠住,才有前进、创造的动力,学有所成。
这根是品质,只有缠住品质的跟,我们才能给心灵留下一片净土。
文天祥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百世,而一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写出了仁人志士的铮铮铁骨。只有恪守人格,缠住品质的根,人才能坦坦荡荡地存于世间。缠住品质的根,即使“众人皆醉”也能“独醒”,如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缠住品质的根,我们才能保持纯净的灵魂,不屈的傲骨,即使不为流芳千古,也要做到问心无愧!
若是根须无所寄托,人也只能随风飘荡,随泼逐流,失去目标,更不会获得成功。只有把根牢牢的缠住,人才会有施展抱负的空间,有人格的底线、心灵的净土。
绿萝要把根缠住才能枝繁叶茂,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理想的阶梯
(有删改)
人们常常看到:有的人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的精神还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付出努力,但不善于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认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这些人不懂得,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整整刻苦奋斗了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过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的水门汀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整整四年,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动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正是为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崇高精神。也正是这种毅力与精神,才使他们终于攀登上光辉的理想之巅。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许多文艺家、科学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几十万次浩繁试验的时间从何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二十四小时,甚至三十六小时的极度紧张工作中挤出来的。
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对时间自然不知惜;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奋斗的必要,恰恰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成功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成功面前止步。
有的人埋怨客观条件差。客观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日的处境,总不像布鲁诺、伽利略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至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高尔基从小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苦难的磨练,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成功的坚实阶梯。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
一步步接近那光辉灿烂的理想之巅。让我们在向成功进军的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奋斗之歌”吧。
归纳:
1、什么是分论点?
2、分论点拟定的思路是怎样的?
作文二:《议论文分论点》5700字
《如何巧切议论文的分论点》教学设计
丰城二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邬有祥
【学 情】 当前中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在确定中心论点之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学生最犯难的时刻。搜肠刮肚,无理可讲,蹙眉咬笔,难下一言的现象极为普遍。即使勉强成篇,也大部分空洞无物,或直通通地摆论据,或贴标签式地下结论,更有甚者东拉西扯,越出中心论点之轨。
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认识的模糊,思维的混乱,理论水平的低下,析理方法的缺乏。具体而言,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找不准中心论点切割成若干个分论点的切分点与切分角度;第二,不能让切分的分论点形成多维的立体效果;第三,切分出来的分论点缺乏深度。要改变这种“言不成理”“强词夺理”的现状,必须在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理论水平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的写作思维趋向于“条理化”、“清晰化”,让学生学会在明确中心论点后找准一个切分角度(标准),明确几条方向(成多维立体),挖掘论点深度(分量)。
【目 标】
把握分论点的切入角度和切分技巧
【重 点】 如何有效而明确地确立分论点(建立论文的三维坐标)
【过 程】
一、导 入: (用典型论文实例:分论点对议论文的观点表达与行文
思路的重要)
二、明 确:什么是分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明确拟写分论点的角度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曰论点—论证—结论。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而作为对论点的切分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明确角度
角度1——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角度2——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就是把中心论
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角度3——怎么样或怎么办,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角度选用(选用角度 在具体运用上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标准要统一,并要找准那个切点,否则分论点会有交叉关系。
第二、角度不能太大,否则文章就可能会写得很空洞。
第三、角度要注意多维,否则整个文章就可能成为线型或面型,不能构成立体型。 那么如何依据一标准、选好一个角度来切分中心论点呢?
不同论点的切分方式与切分点是应有所不同的。
什么是切分点?切分点就是明确文章的观点之后,对观点依据某一标准进行首次分论点切分的地方。而这个标准,可以是类别,可以是范围;可以是性质,可以是数量;可以是时间,可以是空间;可以是色彩,可以是形状;可以是正面,可以是反面;可以是具体,可以是抽
象等。而选择标准则要根据具体论点特征来确定,要明确从哪处(角度)切出分论点更合适,然后,再考虑第三点多维效果,并注意到分论点表现出来的深度与力度。
切分出来的分论点,如果要进行重点论述,还可以进行二次切分,只要方法得当,可以重新确定标准与角度。(图略)
(三)选择切分标准和角度跟中心论中的关键词的有很大关系
比如:她很美与她很漂亮两个观点在切分上就会有差别。“美”是内外兼有的,而漂亮则只表现在外表的,因此在切分上。论点“她很美”,可以从“内在”与“外表”进行首次切分;她很漂亮,则只从“外形”上作切分,比如发型,眼睛,脸蛋,身体,皮肤等,而如气质、言谈、行为、思想方面的内在“美”就不必分析了。
那么,以此而言,如果要说“我们二中真大”,那可以如何切分这个“大”呢?如果写“二中的变化真大”呢?切分可不可以调整?
(四)举例分析,切分论点的角度。
1.以“做真正的自己 ”为中心论点,明确切分论点的角度
具体而言,可以从性质(比如:对“真”的理解)角度切分:直面现实、融入社会、完善自身、实现自我。可以单就社会(比如:条件)角度切分:自身条件(自信自强),外部条件(家庭、社会帮助,还有机遇与时代发展)
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得出相关分论点:
分论点1: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自身)
分论点2: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自身)
分论点3: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外部)
从“怎么办”角度也可展开切分相关分论点:(从定性的角度:我真故我在)
分论点1:做真正的自己,必须直面现实,勇于面对,做个性的我。
分论点2:做真正的自己,必须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全能的我。
分论点3:做真正的自己,必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做健全的我。
2.以“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为中心论点,切分论点的角度(本论点,可以从“意”与“气”的拆分中进行切分)以下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气概)
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意志)
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
(意志)。 3.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中心论点,明确提炼分论点的角度。从“怎么样”角度展开构思:(切分要尽可能地清晰,以下两种切分可作比较分析)
分论点1:坚持需要韧性。
分论点2: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分论点3: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分论点4:坚持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以上切分都是从自身条件而言,有所偏差。如果没有外界的条件,也可以坚持就是一种无尽的等待了。
坚持就是胜利,但如何才能坚持呢?坚持需要什么?(比如一次矿难,井里的人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分论点1:坚持需要内在动力,即明确的目标。(生存本能,活着出去)
分论点2:坚持需要主观意愿,即意志力。(相信自我有能力,能面对,
能坚持)
分论点3:坚持需要客观条件,即物质基础。(周围必须有最最低要求的
生存条件,比如水,比如氧气等) 分论点4:坚持需要他人合作,即不断在改变的其它因素。(鼓励与帮助,
比如同事的鼓励,外面的救援等)
以上表述是不是更客观真实地表现“坚持就是胜利”呢?从多维的角度切
分也许可以得到一个更全面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五)小结:
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从一个方向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相对集中。
四、总结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及注意要点:(分论点的结构形式,可以依据分论点间的逻辑关系而定)
(一)并列式分解法:
以下是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请你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论点1:要有涵养,就要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灵,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 分论点2:要有涵养,就要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
分论点3:要有涵养,就要高扬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前进。
分论点4:要有涵养,就要不断读书丰富人文素养
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分门别类地提炼几个论点。
注意要点: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重复,不包括,也不交叉。
(二)对照式分解法:
以下是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请你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论点1: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分论点2:没有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
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注意要点:两种看法为一正一反的关系,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三)层进式分解法:
以下是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请你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论点1:有了涵养,自己就会充实、坦荡、快乐。
分论点2:有了涵养,就受人尊重、信任、景仰。
分论点3:人人都有了涵养,社会就会安定、健康、文明进步。
方 法: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
注意要点: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四)小 结:
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往往是交叉、综合使用的。一篇文章可以同时采用以上归纳的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这样往往能把复杂的问题论述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能体现高度的论辩技巧。
五、 练 习:
(一)练习1:
分析三篇优秀例文,找出中心论点、分论点和结论的句子,判断确立分论点的角度和技巧。
(二)练习2:
请你根据以上拟写分论点的角度和类型,以“我们应播种希望”为中心论点拟写一组分论点。(请同学到黑板上拟写一组分论点)
并列式 播种希望才能有耐心
播种希望才能坚忍
播种希望才能有自信
递进式 播种希望就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播种希望能提供奋斗的动力
播种希望需要树立远大的目标
对照式 正播种希望如何
反不播种希望如何
六、小 结:提炼分论点的角度和拟写分论点的技巧
巧设分论点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巧设分论点的技巧:并列式分解法 ;对比式分解法;层进式分解法。
七、明确拟分论点的总的要求:
八、课后作业 :
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中心论点,拟写一组分论点。
贫困,让人早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贫困,让人知道奋斗
分困,让人懂得善恶
贫困,让人知道感恩
贫困,是一本没有写字的作业本(有很多事需要做),但可以
让人做满各种各样的作业,
让人写上丰富多彩的文字,
让人画上绚丽多彩的图案,
让人记录生动感人的故事,
让人倾吐真挚深沉的情感。
比如《诗意地生活》可以直接借助于王国维的学问三种境界也写。做学问其实就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诗意地生活,
可以是陶渊明式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回归田园;
可以是**式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冲在时代前沿;
可以是雷锋式的干一行爱一行的默默奉献;
可以是袁隆平式的痴迷科学成为饥饿者的救星。
诗意地生活,不一定是风风烈烈的,但注定是不平凡的。
附例文: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言引出论点,扣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是书丰富了苏秦学识,是书让国君重新认识了他,是书给苏秦铺上了政途的台阶,是书改变了家人对他态度。一句话,读书改变他,也可以改变你、我的命运。(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有价值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就是由于他广泛涉猎那些高质量的著作,深刻理解书的精髓,与马克思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才使他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中做出巨大贡献。(怎样读书?读高质量的书。)
中国有句名谚叫“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没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失单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可以说终身教育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怎样读书?始终如一地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信纸,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由名言作结,回扣题目。)
诗意地生活(2007年 湖南考生)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
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
黄麦田。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干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作文三:《议论文分论点》19400字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做到纲目清楚,让阅卷人一目了然。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它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论点,议论文的分论点要清楚,最好采用排比句。正文每段开头用同样句式的话,让人一目了然,这样可得高分。即使不能用相同句式,也可用首先、其次、再次等。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横向并列式分解
?概念分析法——立足中心论点,分析关键概念的含义,明确其与中心论点相关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形成分论点的方法。就是并列分解决概念中的“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做好生活中的减法》这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生活中的减法”即是要减去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做好”即是要注意减去什么,有何意义。由此即可形成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减去名利,心胸纯净;
1
B(减去旁骛,目标专一;
C(减去重负,人生轻快。
例如:《为生命着色》
A(为生命着上红色,焕发生命的激情;
B(为生命着上蓝色,维护生命的纯净;
C(为生命着上绿色,保持生命的朝气。
A(奉献劳动为生命着上火热的红色;
B(淡泊名利为生命着上纯净的蓝色;
C(汲取知识为生命着上旺盛的绿色。
?因果分析法——以中心论点为出发点,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从而形成分论点的方法。就是并列分解中心论点的“为什么”的问题。
如《不要轻易说不》一文,标题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对其原因作分析,还是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面对挑战,轻易说不会丧失机遇;
B(面对困难,轻易说不会丧失自信;
C(面对求助,轻易说不会丧失真情。
再如《有志者事不一定能成》一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有志者事为什么不一定能成”,对其原因作分析,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2
A(有志还需要认清方向才能成功;
B(有志还需要讲究方法才能成功;
C(有志还需要具备条件才能成功。
?决策思维法——集中笔墨解决中心论点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如扬州市2009年高三语文模考卷中,要求根据唐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与哲理写一篇文章,诗句就是中心论点,文章可围绕“更上一层楼要注意怎样的问题”提出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更上一层楼要勇于登攀才能穷尽千里目;
B(更上一层楼要选好视角才能穷尽千里目;
C(更上一层楼要开阔胸怀才能穷尽千里目。
再如:要求根据宋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与哲理写一篇文章。诗句就是中心论点,文章可围绕“注入怎么样的源头活水才能清如许”提出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要注入活水才能保持水的清澈;
B(要注入干净的活水才能保持水的清澈;
C(要广开源头注入干净的活水才能保持水的清澈。
?添加成分法——即给论题或论点添加上主语、宾语或其他成分,使之形成分论点。 还是上面这篇文章,以“站的高才能望得远”为中心论点,使用“添加法”进行分解:(并列
3
式结构)
A(视野,因登高而更加廖阔;
B(心胸,因登高而更加宽广;
C(知识,因登高而更加广博。
再如:《拒绝》一文使用“添加法”进行分解:(并列式结构)
A(拒绝盲从,我心坚强;
B(拒绝陋习,我心成长;
C(拒绝诱惑,我心高尚。
二(纵向递进式分解
?按意义上由浅入深、事理上由简单到复杂、影响上由小
到大等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 文题:面对压力。(层进式结
构)
A(要承认压力,压力时时有;
B(要不怕压力,压力促坚强;
C(要转化压力,压力变动力。
再如:《对手》
文题:对手。(层进式结构)
A(要承认对手,对手处处有;
B(要不怕对手,对手促竞争;
C(要善待对手,对手变朋友。
?从三个层次对论点设问:什么是——为什么——怎么
样。
4
例如: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好奇心。(层进式结构)
A. 好奇心是人们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心理。(是什么)
B(怀有好奇心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为什么)
C(激发积极的好奇心,催人进步。(怎么办)
再如:《为生命着色 》
A(为生命着色就是给自己的生命涂抹上多样的色彩;(是什么)
B(为生命着色能增加生命的亮色,增添生命的美丽;(为什么)
C(为生命着色要寻求适合自己的那份颜料,要舍弃那些暗淡的色彩。(怎么办)
三(对比式分解
对比式分解即从假设的角度,对论点进行正反分析。
?围绕中心论点,全文进行两个大的层面的对比。
文题:人要有涵养
A(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B(无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
再如:《风度》
A(有风度能受人敬重,人与人增加爱心,有利于和谐相处。
B(无风度会被人鄙视,人与人缺乏爱心,不利于和谐相
5
处。
?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内部分别进行对比。
文题:在心灵的分岔路上:
A(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B(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C(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选择心灵。
?围绕中心论点,在大的层面的对比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的层面的对比。
文题:《我们要正确的估价自己》
A(正确估价自己,
A1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继续保持,不断进步;
A2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补救,不断完善;
B(不正确的估价自己
B1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进取;
B2过低地估价自己,会妄自菲薄,自轻自贱,破罐破摔。
?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进行对比剖析。
文题:《要学会推销自己》 此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运用对比分析法得出两个内容相反的分论点。
(1)从推销自己的作用方面运用对比:
A(学会推销自己可以给自己创造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
6
机会,从而实现自我的
人生价值;
B(不会推销自己只能使自己与机遇女神失之交臂,从而留下满腹经纶百无一用
的遗憾。
(2)从推销自己的态度方面运用对比:
A(敢于推销自己可以锻炼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健康心态;
B(不敢推销自己容易使自己形成怯懦自卑,畏缩不前的不良心态。
(3)从推销自己的方式方面运用对比:
A(以实力为后盾,正确的推销自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同;
B(没有真才实学而自高自傲,炫耀自己,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留下“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笑柄。
对比分析的角度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选择其中一组分论点来组织行文。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对比分析法形成的分论点必须是同一个角度,不能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若干分论点混杂一块。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要注意两个问题:
1(分论点提炼时可以逆向思维,但不可写成两点论(即
7
两个观点)。
如文题:宽容
A(宽容是一种大度的心态;(是什么)
B(宽容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为什么)
C(宽容也要看清对象。(怎么样)(最后一层逆向思维)
这里写宽容也要看清对象,或写宽容要有度都是逆向思维,但不能写不要宽容,那就是两点论了(即两个观点)。
2(如果命题是两者的关系,就一定要把两者都写进提炼出的分论点,不能只写一点。
如2008年扬州市高三模考作文题:《月之圆缺》
分论点的每一层都要写出“圆”和“缺”的关系:
A(要有清楚的认识,“圆”和“缺”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
B(要有良好的心态,不以“圆”喜,不以“缺”悲;
C(要有积极的作为,做好“缺”向“圆”的转化工作。
总之,写作议论文一定要做好分论点的提炼工作,一是可以理清自己写作的思路,二是可以让文章显得纲目清楚,这可是议论文能得高分的关键之一,切记,切记。
写作训练
一(请以“风度”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二(示例: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中心论点为“做人
8
要有风度”,可设计分论点:
?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三(试一试
拟出文题写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篇二:优秀议论文分论点整理积累
拟写议论文分论点示例讲解
议论文分论点常常从“类——是什么” “谁——对象”“因——为什么”“果——会怎样”“法——怎么做”等五个方面分析。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以免造成逻辑混乱。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果”的角度。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过去——现在——未来,人——集体——国家,物——人,自己——他人——社会。
9
拆分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2、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和交叉。
3、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 4、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不必强求。
5、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30字之间。
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优秀议论文分论点整理 面前保持清醒。
一、中心论点: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2(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只有坚守良知才能经1(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得起良心的拷问。 2(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3(良知是行为与理智的捍卫者,只有坚守良知才3(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能成就人生的高尚。二、中心论点:人生需要勇敢(从“是什么”方面1(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 拆分) 2(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1(勇敢是
10
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低头。 2(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3(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3(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重负 。三、中心论点:人要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追求 七、中心论点:做一个真正的英雄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1.真正的英雄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道义式微?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时铁肩担当的侠者与义者。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2.真正的英雄是在重压之下挺直腰杆在狂风暴雨?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中执着前行的强者与勇者。 3.真正的英雄是在社会动荡时上下求索在功成名四、中心论点:阅读是一种孤独 就后保持自我的知者与智者。 1(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 4.真正的英雄是在身处江湖时传播仁爱在身居庙2(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 堂时坚守清廉的仁者与廉者。 3(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八、中心论点:不要让生命等待 五、中心论点:人要有点班门弄斧精神 1(别让生命等待,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1(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2(别让生命等待,是面对困境的自信。 2(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3(别让生命等待,是珍惜时间的严谨。 3(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九、中心论点:做人要慎独(分角色) 六、中心论点:坚守良知 1(君子若慎其独,则显其德也。 1(良知是法律的底线,只有坚守良知才能在
11
诱惑2(商人若慎其独,则益于民也。
3(黎民若慎其独,则享太平也。
十、中心论点:放飞心灵,遨游蓝天(分角色) 1(李白放飞心灵,在青崖间且歌且行。 2(陶渊明放飞心灵,在南山下悠然自得。
3(瓦特兄弟放飞心灵,载着梦想翱翔于蓝空。
十一、中心论点:关注身边的人,学会为生活奋斗。2(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到。
十八、中心论点:珍惜拥有 1(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2(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3(珍惜拥有,人生才能多姿多彩。
(分角色)
1(学会关注生活中平凡的人,看他们淡泊宁静的处世态度,让他陶冶我们年轻的心。
2(学会关注生活中贫穷的人,看他们为维护尊严而坚挺的傲骨,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3(学会关注生活中成功的人,看他们为理想而拼搏洒下的汗水,会让我们更有斗志。
十二、中心论点:关爱别人,奉献真情。(分角色) 1(患难之交的关爱更见真情。 2(贫贱之人的关爱难能可贵。 3(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
12
十三、中心论点:学会赏识。(分角色)
1(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2(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3(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
十四、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从“为什么”的角度拆分)
1(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2(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
3(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昭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
十五、中心论点:做一个真正的英雄(从“为什么”的角度拆分)
1.因为英雄,泛黄的史册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2.因为英雄,危亡的民族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3.因为英雄,式微的道义迎来了新生的黎明.
1.因为英雄,照亮了一个时代. 2.因为英雄,振奋了一个民族. 3.因为英雄,造福了整个人类.
十六、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13
十七、中心论点:生活中要有意气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十九、中心论点:把微笑当作名片(揭示结果方面拆分)
1(把微笑作为名片,你的心情会格外舒畅。 2(把微笑作为名片,别人的心情会充满阳光。 3(把微笑作为每个人的名片,世界也会因之和谐。
二十、中心论点:让我们微笑吧
1(让我们微笑吧~是微笑,让我们沐浴爱的芬芳,和谐共生。
2(让我们微笑吧~是微笑,让短暂而不平坦的生命旅途充满幸福的滋味。
3(让我们微笑吧~是微笑,让我们挽救趋向邪恶或已走向邪恶的灵魂。
二十一、中心论点:爱,用心来(转 载 于: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议论文分论点)传递(从“怎样做”的角度拆分)
1.请露出笑容,把心澄静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
2.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
3.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
二十二、中心论点:谈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
14
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二十三、中心论点:别让生命等待
1(分秒必争,珍惜时间,别让生命等待; 2(走出迷途,突破困境,别让生命等待; 3(积极上进,努力进取,别让生命等待。
二十四、中心论点:播种希望的种子 1(播种希望是奋斗的起点; 2(播种希望是奋斗的动力; 3(播种希望是奋斗的目标
二十五、中心论题:做人要正确估价自己(从正反对照的角度拆分)
1(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2(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篇三:议论文分论点
《如何巧切议论文的分论点》教学设计
丰城二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邬有祥
【学 情】 当前中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在确定中心论点之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学生最犯难的时刻。搜肠刮肚,无理可讲,蹙眉咬笔,难下一言的现象极为普遍。即使勉强成篇,也大部分空洞无物,或直通通地摆论据,或贴标签式地下结论,更有甚者东拉西扯,越出中心论点之轨。
15
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认识的模糊,思维的混乱,理论水平的低下,析理方法的缺乏。具体而言,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找不准中心论点切割成若干个分论点的切分点与切分角度;第二,不能让切分的分论点形成多维的立体效果;第三,切分出来的分论点缺乏深度。要改变这种“言不成理”“强词夺理”的现状,必须在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理论水平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的写作思维趋向于“条理化”、“清晰化”,让学生学会在明确中心论点后找准一个切分角度(标准),明确几条方向(成多维立体),挖掘论点深度(分量)。
【目 标】
把握分论点的切入角度和切分技巧
【重 点】 如何有效而明确地确立分论点(建立论文的三维坐标)
【过 程】
一、导入: (用典型论文实例:分论点对议论文的观点表达与行文
思路的重要)
二、明确:什么是分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
16
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明确拟写分论点的角度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曰论点—论证—结论。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而作为对论点的切分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明确角度
角度1——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角度2——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就是把中心论
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角度3——怎么样或怎么办,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角度选用(选用角度 在具体运用上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标准要统一,并要找准那个切点,否则分论点会有交叉关系。
第二、角度不能太大,否则文章就可能会写得很空洞。
第三、角度要注意多维,否则整个文章就可能成为线型或面型,不能构成立体型。 那么如何依据一标准、选好一个角度来切分中心论点呢,
17
不同论点的切分方式与切分点是应有所不同的。
什么是切分点,切分点就是明确文章的观点之后,对观点依据某一标准进行首次分论点切分的地方。而这个标准,可以是类别,可以是范围;可以是性质,可以是数量;可以是时间,可以是空间;可以是色彩,可以是形状;可以是正面,可以是反面;可以是具体,可以是抽
象等。而选择标准则要根据具体论点特征来确定,要明确从哪处(角度)切出分论点更合适,然后,再考虑第三点多维效果,并注意到分论点表现出来的深度与力度。
切分出来的分论点,如果要进行重点论述,还可以进行二次切分,只要方法得当,可以重新确定标准与角度。(图略)
(三)选择切分标准和角度跟中心论中的关键词的有很大关系
比如:她很美与她很漂亮两个观点在切分上就会有差别。“美”是内外兼有的,而漂亮则只表现在外表的,因此在切分上。论点“她很美”,可以从“内在”与“外表”进行首次切分;她很漂亮,则只从“外形”上作切分,比如发型,眼睛,脸蛋,身体,皮肤等,而如气质、言谈、行为、思想方面的内在“美”就不必分析了。
那么,以此而言,如果要说“我们二中真大”,那可以如何切分这个“大”呢,如果写“二中的变化真大”呢,切分可不可以调整,
18
(四)举例分析,切分论点的角度。
1(以“做真正的自己 ”为中心论点,明确切分论点的角度
具体而言,可以从性质(比如:对“真”的理解)角度切分:直面现实、融入社会、完善自身、实现自我。可以单就社会(比如:条件)角度切分:自身条件(自信自强),外部条件(家庭、社会帮助,还有机遇与时代发展)
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得出相关分论点:
分论点1: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自身)
分论点2: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自身)
分论点3: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外部)
从“怎么办”角度也可展开切分相关分论点:(从定性的角度:我真故我在)
分论点1:做真正的自己,必须直面现实,勇于面对,做个性的我。
分论点2:做真正的自己,必须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全能的我。
分论点3:做真正的自己,必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做健全的我。
2(以“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为中心论点,切分论点的角度(本论点,可以从“意”与“气”的拆分中进行切分)以下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气概)
19
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意志)
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
(意志)。 3(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中心论点,明确提炼分论点的角度。从“怎么样”角度展开构思:(切分要尽可能地清晰,以下两种切分可作比较分析)
分论点1:坚持需要韧性。
分论点2: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分论点3: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分论点4:坚持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以上切分都是从自身条件而言,有所偏差。如果没有外界的条件,也可以坚持就是一种无尽的等待了。
坚持就是胜利,但如何才能坚持呢,坚持需要什么,(比如一次矿难,井里的人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分论点1:坚持需要内在动力,即明确的目标。(生存本能,活着出去)
分论点2:坚持需要主观意愿,即意志力。(相信自我有能力,能面对,
能坚持)
分论点3:坚持需要客观条件,即物质基础。(周围必须有最最低要求的
20
生存条件,比如水,比如氧气等) 分论点4:坚持需要他人合作,即不断在改变的其它因素。(鼓励与帮助,
比如同事的鼓励,外面的救援等)
以上表述是不是更客观真实地表现“坚持就是胜利”呢,从多维的角度切
分也许可以得到一个更全面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五)小结:
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从一个方向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相对集中。
四、总结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及注意要点:(分论点的结构形式,可以依据分论点间的逻辑关系而定)
(一)并列式分解法:
以下是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请你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论点1:要有涵养,就要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灵,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 分论点2:要有涵养,就要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
分论点3:要有涵养,就要高扬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前进。
分论点4:要有涵养,就要不断读书丰富人文素养
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分门别类地提炼几个论点。
注意要点: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重复,不包括,也
21
不交叉。
(二)对照式分解法:
以下是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请你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篇四:分论点议论文
《说“勤”》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
22
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聪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与日惧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
23
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把根缠住
水中绿萝生根后几乎不再生长,变得枝蔫叶稀。给予阳光,透气通风也没有效果。最后,把一块石子投入水中,原来飘荡的根须将石子紧紧缠住,没有多久,绿萝又枝繁叶茂。可见,只有把根先缠住,万物才有生长、繁茂的前提。
对于植物来说,只有把根缠在土壤中,从大地吸取水分和营养,才能成为参天大树。而对于人来说,也只有把根紧紧地缠住,才会有能量去发展拼搏。
这根是学习,只有缠住学习的根,我们才能学有所成。
学习就像建房子一样,不先把地基打好,再美好的设计也只是空中楼阁。若不先学好基础知识,把根缠紧,又怎么去创新,牛顿曾称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确,正是因为他把学习的根缠在了前人留下的沃土中,才使得探索和创新两大枝条有足够的能量开花结果,使他在物理学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而若是不缠住学习的根,只是一味的幻想,那么也将会像没有缠住根的绿萝一样,枝蔫叶稀。可
24
见,我们只有把根缠住,才有前进、创造的动力,学有所成。
这根是品质,只有缠住品质的跟,我们才能给心灵留下一片净土。
文天祥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百世,而一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写出了仁人志士的铮铮铁骨。只有恪守人格,缠住品质的根,人才能坦坦荡荡地存于世间。缠住品质的根,即使“众人皆醉”也能“独醒”,如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缠住品质的根,我们才能保持纯净的灵魂,不屈的傲骨,即使不为流芳千古,也要做到问心无愧~
若是根须无所寄托,人也只能随风飘荡,随泼逐流,失去目标,更不会获得成功。只有把根牢牢的缠住,人才会有施展抱负的空间,有人格的底线、心灵的净土。
绿萝要把根缠住才能枝繁叶茂,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理想的阶梯
(有删改)
人们常常看到:有的人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的精神还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付出努力,但不善于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认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这些人不懂得,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25
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整整刻苦奋斗了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过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的水门汀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整整四年,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动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正是为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崇高精神。也正是这种毅力与精神,才使他们终于攀登上光辉的理想之巅。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许多文艺家、科学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几十万次浩繁试验的时
26
间从何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二十四小时,甚至三十六小时的极度紧张工作中挤出来的。
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对时间自然不知惜;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奋斗的必要,恰恰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成功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成功面前止步。
有的人埋怨客观条件差。客观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日的处境,总不像布鲁诺、伽利略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至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高尔基从小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苦难的磨练,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成功的坚实阶梯。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
一步步接近那光辉灿烂的理想之巅。让我们在向成功进军的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奋斗之歌”吧。
27
归纳:
1、什么是分论点,
2、分论点拟定的思路是怎样的,
篇五:议论文分论点
议论文写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三要素;
2、能够从多角度阐述中心论点
重难点:
1、学会多角度阐述中心论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高二这一年来我们都在训练议论文,每次的考试都是以考察议论文写作为主,老师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同学在找中心论点是有些盲目;有些作文题目是直接给出中心论点,比如说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知足者不常乐”的作文题就直接给出了中心论点,但很多同学不知道怎样去分解中心论点,从而使得文章索然无味。这节课我们介绍这些方面的一些方法,希望对大家的议论文写作有一定的作用。
二、大家都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
28
心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次月考中我们一些同学的中心论点,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一)
“常乐者不知足”是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成语之一,其反意则是“知足者常乐”。这两句成语的语境都意味深长,诗人回味无穷。面对着这样一句话,我今天会有不同的思考。(开篇中心论点没有摆出)
(二)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但在现实生活中恰恰相反,经常快乐开心的人是不会感到知足的。知足常乐是一种安于现状的一种体现。由于人有欲望,因此对于现实的需求永远不会满足。就像大海里的海水永远抽不干,我们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需求,才能让自己价值不停留在一个阶梯上,而是有所提高,对事情要有追根究底的毅力,同时当追求到某一种事物时,不应就此满足,而应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总之,经常快乐的人是不应感到满足的。(虽然说在第一段中给出了中心论点,但开头第一段就有200字,全文800字左右,可想而知后文的论述所占比例就很少了。)
(三)
知足,是现代生活里常被遗忘的一个词,今天的生活大部分是为了明天过得更好而打拼,日益激烈的竞争,每况愈下
29
的争夺无时不在压迫着我们前进。如你知足,你停滞,那么给你留下的就只有落后和遗憾了,在今天的社会里,常乐者很难知足,知足者有时则无法常乐。(观点不够明确,绕来绕去都没有把观点说清楚。)
(四)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因为自身的愿望获得满足了,就快乐了,知足了,这固然重要,但更可贵的,则是“常乐者不知足”,的精神。这种精神会使人们为了使实现自己的快乐,而不断地奋进。(观点直接、明白,同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来阐述观点,有说服力。)
从上面同学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一般的议论文在开篇就要点明中心论点,特别是考场作文更应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在文章中突出中心论点,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大家的得分又高呢,今天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学习一些实用的方法。
第一种是在文章开头就摆出中心论点,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比较容易做得到,我们今天所讲的是如何写出更有吸引力的开头,是改卷老师眼睛一亮就能给我们打出高分。 大家先看几个例子:
1、小鸟要飞翔在蓝天,需要有一对翅膀;实践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就是实践的翅膀。育民小学举办了游泳训练班,经过一年的训练,在A县小学生游
30
泳比赛中获团体冠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实践要飞翔,离不开理论这一对翅膀。
2、一个女歌星扭动腰肢在台上忸怩作态唱上一曲,所得酬金如天女散花一样从天而至。而一名科技界的女教授,辛苦大半生,累计工资还不及女歌星一曲所得。女教授不会扭动腰肢,她手里拿的是厚厚的讲义。为了表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们给她胸前别上鲜花一小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不要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3、“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
4、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讲的是他的读书体验。拿来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思想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清如许’,作者平时不停地读书、思考、探究,这就是所谓“活水来”。没有‘活水来’就没有‘清如许’,所以,一定要“搞活”。世事皆如此。
5、“习惯”一词可谓尽人皆知。小至个人、家庭、村落,大至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习惯。习,常习也;常习则惯,惯则成自然。自然之理当然无可厚非,对自然之理倘要怀疑甚至于否定,那么,被斥为‘异端邪说’,也是顺乎天理人
31
情的了。囿于既定之规,于是就沉默,生活于‘雷池’禁区之内不敢越出半步,于是几百年几千年,不再创新,不再奋进。这种消极的落后的习惯已成为阻碍华夏进步、中华振兴的阻力。
大家看完以上五则例子,觉得他们好在什么地方,(请同学回答)
明确:
1、喻,用比喻开头,借助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
2、比,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论点。
3、问 ,通过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4、引 ,引名言打头,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5、释 ,阐释题目含义破题,引出正论,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通过一些讲解后,我们进入实战环节,这个环节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大家看到手中的资料,每篇文章都有几处空白的地方,我们的要求就是根据上下文补充所缺的部分。 我们来看2002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
32
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
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倾听心灵的钟声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无数次面对这样的抉择:爱与恨、悲与喜、苦与乐、得与失??我们犹豫、踌躇、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其实,此时我们只需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钟声,作出正确的抉择。
古代学者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者也,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又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简单两句话,便概括出古代男儿舍身取义报国的壮志雄心,勾勒出中华儿女赤胆忠心,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吗,
33
一个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牽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这难吗,“其实很简单”,小女孩如是说。我相信,这的确很简单,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你只需要静下来,听听你的心灵,让它来告诉你,你需要什么。小女孩做到了,尽管她才14岁。
钻石镶嵌的王冠珠帽,质地优良、做工精细的衣服、靓装,这一切构筑了一个美丽而华贵的女人。西方一位哲人说:“女人啊,就是一种贪婪的动物。”此话不假,但也要看你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珠光宝气的人恃“财”傲物、目空一切,她们用金钱堆造外表的美丽,却忽视了心灵的纯净,到头来也只是换来人们的不屑一顾。这也就是一种抉择,她们无法平静倾听心灵的钟声,最终选择了令人可悲、可叹的抉择。
我无力举出太多例子证明抉择的重要性,也乏回天之术让那样错误抉择的人重选一次。我只有感慨,感慨聪明的人,感慨糊涂的人,但我又深知人岂能永远活在感慨之中。前人走过的路,犯过的错,便是前车之鉴,它们用真最实的东西阐明了一个道理,作出正确的抉择,便是促你走向成功的关键。
34
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地抉择中前进,从不断地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你心灵的钟声。
选择永恒
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却选择永恒。
选择永恒--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的光华,飞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求的光与热,人生的永恒呢,源于一次次选择。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神魂大气磅礴还有谁
35
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有谁传,选择永恒,不是要我们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选择永恒,不是让我们漠视生命麻木不仁。
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去”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寻,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的生;浩瀚沙漠里,战士选择自身的苦辛却给了别人幸福。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苦难迎难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追求与成功,灵魂的选择产生永恒。
选择永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选择永恒。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让掉进泥潭的人振奋,让处于危难的人平安,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骨碎身,也要将文明与道德的火炬传承,也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春秋的华盖与乐章。选择永恒,虽九死而犹未悔!
议论文写作教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熟悉考场基本结构并能熟练运用
课题:关于议论文写作的结构
36
并列议论式:围绕中心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
结构模式:
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总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每段一个相同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出分论点(分论据)。
分论点三:
结尾:从“为什么”的角度深化论点
并列结构例文一篇
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
37
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
38
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令人可喜的是,这三个分论点,并非在同一平面上展开,而是“层层深入”。再者,文中所用例证,均采自高中语文课本。文中提到的人物如宋江、刘备、孔明、班超、林则徐、秦始皇、楚霸王等,均为人所熟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古典诗文如《出塞》、《过秦论》、《阿房宫赋》及名人如孟子、孔明等的“名句”“信手拈来”,且运用得十分熨帖。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
特别温馨提示:高中生,一定要立足于写好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要想写出一手好文章,学好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当为第一要务。
对照式结构(互补严密美)
特点:文章主体由两个部分构成,两个部分构或正反对比,或转折补充,或辨正分析,论证严密全面
对照式结构:
勿为情所障目
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茫茫人世中浮沉的我们,有时总不免对事物产生错误或肤浅的认知,然而有谁想过,蒙蔽我们真实的双眼的,也许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呢,
39
以情障目,不见泰山~
情近,则信任、亲近;情疏,则怀疑、冷淡。这恐怕是人之皆有的常情。然而这或亲或疏的情,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认知和决策,使之偏于浅薄或偏颇。翻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一看,竟有如斯感叹~
君不见,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三百里烽火,不仅烧出了片刻的欢喜,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凭着“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妹妹,杨国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青云,扬眉吐气,唐王朝的衰败也由此而起;而吴三桂情动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古年来仍然令人发指。愤激至死的屈原,惨死风波的岳飞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君王疏远的原因吗,只因君王为情所障目,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无辜铸成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不见泰山而已,
幸于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终身,当为今人所仰,后人所慕。他们之所以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往往是从能不为情所障目而起。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挥泪唱出一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的悲壮挽歌,正由于他不为夫妻之情所障;**在儿子壮烈牺牲后表现出的坚定理智,难道不是他创下“欲与天公试比高”伟大业绩的原因,对待亲属家人从来没有特殊要求的彭德怀,若不是不为情所
40
障,又何有“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的英雄气概,
为情所障,不见泰山;不为情所障,则得有真知灼见。“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若不能脱出“人情”枷锁,又怎能成为天地间最不屈的斗士,中国最硬的脊梁,过多地考虑恩情亲疏,只会为自己的认知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因此,我们须做到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英雄~
是的,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勿为情所障目。
41
作文四:《议论文分论点》1700字
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议论文重在说理。道理贵在深刻而广博。平时习作都只满足于树立明确新颖的中心论点,而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观点加论据的简单议论文。语言平淡、苍白,思维缺乏张力。
确定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加重要。要将道理分析得深刻,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具体而言有以下设置方法:
一、并列式分论点设置角度
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1、内涵法(是什么?)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
① 自嘲,是机敏的退让;
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② 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如话题“涵养”的分论点:
①涵养是面对成功时不狂妄、不自傲的谦虚,
②涵养是面对失败时不气馁、不畏惧的冷静,
③涵养是面对邪恶龌龊时,不作无谓愤怒的智慧
例:说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意气,激发潜能。
练习:
构思话题“读“的分论点。
① 读,是一把可以打开心灵的钥匙;
② 读,是一把可以理解别人的钥匙;
③读,是一把能打开心灵黑暗世界的的神奇的钥匙。
④读,是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钥匙。
2、理由法(为什么?)
几个分论点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如《学会欣赏别人》的分论点:
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真诚坦荡、虚怀若谷的胸怀。
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如《人要有意气》的分论点:
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困难牺牲。
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变故。
3、措施法(怎么样?)
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我们怎么做。在论证过程中,我们要阐明具体的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
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
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
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又如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
中心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
分论点一: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
分论点二: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
分论点三: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二、 递进式分论点
针对作文主题,分析其内涵以及产生的原因、结果,揭示事物间的真实可靠的关系,全面构思。如以《风度》为题的分论点:
1、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2、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3、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又如以“问——打开真理之门”为论点,然后分解成三个分论点:
①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是问的基础; ②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
③会问,才能真正发现真理,是问的目的。
又如《诗意地生活》(07湖南卷)的论点。
1、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2、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 对比式分论点
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如以《认识自我》为题的分论点:
1、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2、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又如2005年北京作文《说“安”》可以分解为:
①我们喜欢安,渴望安;
②我们又要提防安,不要以一晌贪安而蒙蔽了双眼;
③人生、国家定要将“安”字慎选。
四、学以致用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从不同角度设置分论点。
不轻易说“不”,就是不轻言放弃、难能可贵的坚持。
不轻易说“不”,就是不草率否定、一往无前的无畏。
不轻易说“不”,就是不唐突拒绝、虚怀若谷的包容。
作文五:《议论文分论点》2600字
高二议论文写作(三)
——分论点的拟写
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是分析说理,首先要解决好说理的角度和说理的层次问题,而分论点的切割和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再对各个分论点进行有层次的分析论述,那么议论文写作分析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什么是分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拟写分论点的角度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角度1——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标志性词语为“是”“就是”“即”“则”“意味着”等。)
角度2——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标志性词语为“能”“才能”“让”“使”“会”“利于”“因为”“可以”等)
角度3——怎么样,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标志性词语为“需要”“要”“就要”“就”“就用”“必须”“源自”等)
思考1:以下分论点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展开构思的?
例1、以“做真正的自己 ”为中心论点,从 角度展开构思:
分论点1: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分论点2: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
分论点3: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
例2、以“我们要拒绝诱惑”为中心论点,从 角度展开构思:
分论点1:我们要拒绝诱惑~因为诱惑是波涛汹涌的巨浪~吞噬为理想而奋斗的海鸥。
分论点2:我们要拒绝诱惑~因为诱惑是灯红酒绿的迷醉~泯灭儒雅端庄的信仰。
分论点3:我们要拒绝诱惑~因为诱惑是无所不通的金钱~动摇两袖清风的节气。 例3、以“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为中心论点,从 角度展开构思:
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1
例4、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中心论点,从 角度展开构思:
分论点1:坚持需要韧性。
分论点2: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分论点3: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分论点4:坚持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三、分论点的结构特点:
A、并列式结构
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就是并列式。 例:中心论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1: 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2: 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3: 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B、层进式结构
:学会欣赏别人: 例1
分论点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分论点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分论点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例2:中心论点:超越才能进步,才能在下一精彩的时刻见证奇迹。 分论点1:超越他人就是要推陈出新,打破常规。
分论点2:只有敢于对经典说不~对权威质疑~才能摩擦出新的火花。: 分论点3:超越自我就是要认清现状~找准定位~然后奋起直越。: 分论点4:超越需要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C、对比式结构
例1:适度的爱
,1,爱子适度~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四、当堂训练
1、请以“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中心论点~按照议论文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三种结构分别列出你的分论点。
中心论点:勿以善小而不为
并列:
分论点1:行小善是举手之劳的奉献。
分论点2:行小善是体贴入微的关怀。
分论点3:行小善是积聚成德的修养。
递进:
分论点1:为小善,可以助他人之便。
分论点2:为小善,可以成就自己之欢。
分论点3:为小善,可以铸就和谐大爱。
分论点1:行小善是一种伟大的低调。
分论点2:行小善可以成大德。
:行小善需要我们留心观察,乐于奉献。 分论点3
分论点1:为小善是行大善的基础。
分论点2:为小善能使社会温暖长存。
分论点3:为小善需要我们及时伸出援手。
对照
分论点1:行小善是踏踏实实的践行济世思想的过程
分论点2:不行小善可能是空许诺言,逃避社会责任的借口。 分论点3:行小善是认认真真修养德行去想高贵的过程。
分论点4:不行小善可能是忽视心灵修养,走向冷漠的体现。
2、请运用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分解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并列式结构例举(从怎么办角度入手,同时3个分论点也是按递进排列) 分论点1:要感受诗意,首先就得擦亮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无限诗意。 分论点2:要感受诗意,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分论点3:要感受诗意,更需要用心描绘诗意的天空,创造出诗意的生活。 递进式结构例举
分论点1:诗意的生活,就是追求精神上的诗意,即使物质贫乏,依然能够怡然自得的栖居在大地之上。(是什么)
分论点2:诗意的生活,源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为什么) 分论点3:诗意的生活,人们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料。(怎么办) 分论点4:诗意的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怎么办)
3
对照式结构例举
分论点1:学会诗意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摆脱物质的枷锁,达到精神的自由,走向灵魂的高贵。
分论点2:反之,不会诗意的生活,就会让我们在功利的世俗中失去精神的独立,进而失去自我。
分论点3:学会诗意的生活,可以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会发现美好,获得存在的意义 分论点4:反之,不会诗意的生活,就会被琐碎庸俗的生活吞没,失去生活的品位。
4
作文六:《议论文分论点》9300字
议论文写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三要素;
2、能够从多角度阐述中心论点
重难点:
1、学会多角度阐述中心论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高二这一年来我们都在训练议论文,每次的考试都是以考察议论文写作为主,老师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同学在找中心论点是有些盲目;有些作文题目是直接给出中心论点,比如说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知足者不常乐”的作文题就直接给出了中心论点,但很多同学不知道怎样去分解中心论点,从而使得文章索然无味。这节课我们介绍这些方面的一些方法,希望对大家的议论文写作有一定的作用。
二、大家都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次月考中我们一些同学的中心论点,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一)
“常乐者不知足”是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成语之一,其反意则是“知足者常乐”。这两句成语的语境都意味深长,诗人回味无穷。面对着这样一句话,我今天会有不同的思考。(开篇中心论点没有摆出)
(二)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但在现实生活中恰恰相反,经常快乐开心的人是不会感到知足的。知足常乐是一种安于现状的一种体现。由于人有欲望,因此对于现实的需求永远不会满足。就像大海里的海水永远抽不干,我们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需求,才能让自己价值不停留在一个阶梯上,而是有所提高,对事情要有追根究底的毅力,同时当追求到某一种事物时,不应就此满足,而应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总之,经常快乐的人是不应感到满足的。(虽然说在第一段中给出了中心论点,但开头第一段就有200字,全文800字左右,可想而知后文的论述所占比例就很少了。)
(三)
知足,是现代生活里常被遗忘的一个词,今天的生活大部分是为了明天过得更好而打拼,日益激烈的竞争,每况愈下的争夺无时不在压迫着我们前进。如你知足,你停滞,那么给你留下的就只有落后和遗憾了,在今天的社会里,常乐者很难知足,知足者有时则无法常乐。(观点不够明确,绕来绕去都没有把观点说清楚。)
(四)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因为自身的愿望获得满足了,就快乐了,知足了,这固然重要,但更可贵的,则是“常乐者不知足”,的精神。这种精神会使人们为了使实现自己的快乐,而不断地奋进。(观点直接、明白,同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来阐述观点,有说服力。)
从上面同学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一般的议论文在开篇就要点明中心论点,特别是考场作文更应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在文章中突出中心论点,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大家的得分又高呢,今天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学习一些实用的方法。
第一种是在文章开头就摆出中心论点,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比较容易做得到,我们今天所讲的是如何写出更有吸引力的开头,是改卷老师眼睛一亮就能给我们打出高分。 大家先看几个例子:
1、小鸟要飞翔在蓝天,需要有一对翅膀;实践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就是实践的翅膀。育民小学举办了游泳训练班,经过一年的训练,在A县小学生游泳比赛中获团体冠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实践要飞翔,离不开理论这一对翅膀。 2、一个女歌星扭动腰肢在台上忸怩作态唱上一曲,所得酬金如天女散花一样从天而至。而一名科技界的女教授,辛苦大半生,累计工资还不及女歌星一曲所得。女教授不会扭动腰肢,她手里拿的是厚厚的讲义。为了表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们给她胸前别上鲜花一小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不要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3、“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
4、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讲的是他的读书体验。拿来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思想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清如许’,作者平时不停地读书、思考、探究,这就是所谓“活水来”。没有‘活水来’就没有‘清如许’,所以,一定要“搞活”。世事皆如此。 5、“习惯”一词可谓尽人皆知。小至个人、家庭、村落,大至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习惯。习,常习也;常习则惯,惯则成自然。自然之理当然无可厚非,对自然之理倘要怀疑甚至于否定,那么,被斥为‘异端邪说’,也是顺乎天理人情的了。囿于既定之规,于是就沉默,生活于‘雷池’禁区之内不敢越出半步,于是几百年几千年,不再创新,不再奋进。这种消极的落后的习惯已成为阻碍华夏进步、中华振兴的阻力。 大家看完以上五则例子,觉得他们好在什么地方,(请同学回答)
明确:
1、喻,用比喻开头,借助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
2、比,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论点。 3、问 ,通过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4、引 ,引名言打头,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5、释 ,阐释题目含义破题,引出正论,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通过一些讲解后,我们进入实战环节,这个环节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大家看到手中的资料,每篇文章都有几处空白的地方,我们的要求就是根据上下文补充所缺的部分。 我们来看2002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 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倾听心灵的钟声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无数次面对这样的抉择:爱与恨、悲与喜、苦与乐、得与失??我们犹豫、踌躇、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其实,此时我们只需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钟声,作出正确的抉择。
古代学者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者也,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又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简单两句话,便概括出古代男儿舍身取义报国的壮志雄心,勾勒出中华儿女赤胆忠心,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吗,
一个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牽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这难吗,“其实很简单”,小女孩如是说。我相信,这的确很简单,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你只需要静下来,听听你的心灵,让它来告诉你,你需要什么。小女孩做到了,尽管她才14岁。 钻石镶嵌的王冠珠帽,质地优良、做工精细的衣服、靓装,这一切构筑了一个美丽而华贵的女人。西方一位哲人说:“女人啊,就是一种贪婪的动物。”此话不假,但也要看你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珠光宝气的人恃“财”傲物、目空一切,她们用金钱堆造外表的美丽,却忽视了心灵的纯净,到头来也只是换来人们的不屑一顾。这也就是一种抉择,她们无法平静倾听心灵的钟声,最终选择了令人可悲、可叹的抉择。 我无力举出太多例子证明抉择的重要性,也乏回天之术让那样错误抉择的人重选一次。我只有感慨,感慨聪明的人,感慨糊涂的人,但我又深知人岂能永远活在感慨之中。前人走过的路,犯过的错,便是前车之鉴,它们用真最实的东西阐明了一个道理,作出正确的抉择,便是促你走向成功的关键。
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地抉择中前进,从不断地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你心灵的钟声。
选择永恒
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却选择永恒。
选择永恒--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的光华,飞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求的光与热,人生的永恒呢,源于一次次选择。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神魂大气磅礴还有谁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有谁传,选择永恒,不是要我们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选择永恒,不是让我们漠视生命麻木不仁。
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去”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寻,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的生;浩瀚沙漠里,战士选择自身的苦辛却给了别人幸福。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苦难迎难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追求与成功,灵魂的选择产生永恒。
选择永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选择永恒。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让掉进泥潭的人振奋,让处于危难的人平安,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骨碎身,也要将文明与道德的火炬传承,也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春秋的华盖与乐章。选择永恒,虽九死而犹未悔!
议论文写作教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熟悉考场基本结构并能熟练运用
课题:关于议论文写作的结构
并列议论式:围绕中心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
结构模式:
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总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每段一个相同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出分论点(分论据)。 分论点三:
结尾:从“为什么”的角度深化论点
并列结构例文一篇
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令人可喜的是,这三个分论点,并非在同一平面上展开,而是“层层深入”。再者,文中所用例证,均采自高中语文课本。文中提到的人物如宋江、刘备、孔明、班超、林则徐、秦始皇、楚霸王等,均为人所熟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古典诗文如《出塞》、《过秦论》、《阿房宫赋》及名人如孟子、孔明等的“名句”“信手拈来”,且运用得十分熨帖。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
特别温馨提示:高中生,一定要立足于写好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要想写出一手好文章,学好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当为第一要务。
对照式结构(互补严密美)
特点:文章主体由两个部分构成,两个部分构或正反对比,或转折补充,或辨正分析,论证严密全面
对照式结构:
勿为情所障目
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茫茫人世中浮沉的我们,有时总不免对事物产生错误或肤浅的认知,然而有谁想过,蒙蔽我们真实的双眼的,也许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呢, 以情障目,不见泰山~
情近,则信任、亲近;情疏,则怀疑、冷淡。这恐怕是人之皆有的常情。然而这或亲或疏的情,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认知和决策,使之偏于浅薄或偏颇。翻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一看,竟有如斯感叹~
君不见,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三百里烽火,不仅烧出了片刻的欢喜,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凭着“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妹妹,杨国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青云,扬眉吐气,唐王朝的衰败也由此而起;而吴三桂情动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古年来仍然令人发指。愤激至死的屈原,惨死风波的岳飞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君王疏远的原因吗,只因君王为情所障目,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无辜铸成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不见泰山而已,
幸于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终身,当为今人所仰,后人所慕。他们之所以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往往是从能不为情所障目而起。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挥泪唱出一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的悲壮挽歌,正由于他不为夫妻之情所障;**在儿子壮烈牺牲后表现出的坚定理智,难道不是他创下“欲与天公试比高”伟大业绩的原因,对待亲属家人从来没有特殊要求的彭德怀,若不是不为情所障,又何有“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的英雄气概,
为情所障,不见泰山;不为情所障,则得有真知灼见。“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若不能脱出“人情”枷锁,又怎能成为天地间最不屈的斗士,中国最硬的脊梁,过多地考虑恩情亲疏,只会为自己的认知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因此,我们须做到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英雄~
是的,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勿为情所障目。
【结构分析】主体部分第三、四段写“以情障目”,第五、六段写“不以情障目”,正
反对照,叙议结合。采用这种写法要注意分段,增加层次,不要正面反面各写一大段。
如果觉得一正一反过于单薄,也可以增加层次,反复使用正反对照。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认识分解论点的使用要求。
2、 探讨分解论点的方法。
3、 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课题:如何观点
教学过程:
一、 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
1、扣得住
例一:
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
(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
(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 (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 2、分得开
例二:
(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 (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
(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3、排得顺
例三:
(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
(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二、 分解论点的步骤与方法
A、并列式分解
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勇敢: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
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a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c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练习1:学会宽容。
练习2:质量就是生命
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 例1:谈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练习1、去恶从善
练习2: 开拓
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
?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例3:爱:a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b 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c 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5、对象内容法: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
例1、珍惜拥有:a 珍惜拥有的亲情。 B 珍惜拥有的友情。C 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脸。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课堂练习1:肩膀
B对比式分解: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例:适度的爱
(1)爱子适度,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如何估价自己》
?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
第三课时
学习目的:熟悉语段类型并能熟练运用,规范为文
课题:语段结构: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
语段示例: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1、并列型:
“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有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分析:两个事例地位相同,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句话分析材料。 2、正反型: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练习与提高:
请你把下面文章中的三句话作为文段的论点和开头第一句话,续写三个不少于200字的语段。
成功源于坚持的力量
微不足道的沙砾要经过痛苦过才能变成价值连城的珍珠,靠的是坚持的力量;展翅飞翔的雄鹰要经过多次的尝试才能在空中自由翱翔,靠的是坚持的力量;盛气凌人的梅花要经过寒风的磨砺才能凌寒独自开,靠的也是坚持的力量。平庸无闻的人要经历种种磨难才能成为一个成功、举世闻名的人,靠的又何尝不是坚持的力量。(开头段落)
(一)学习上的成功源于对目标孜孜不倦的坚持。??
(二)工作上的成功源于对事业永不言弃的坚持。??
(三)生活上的成功源于对快乐美好向往的坚持。??
成功源于坚持的力量。无论面对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的种种磨砺,坚持下去吧,因为坚持就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结尾段落)
作文七:《议论文分论点》3800字
论点的展开
知识点讲解:
无论是通过何种途径获得的中心论点,在写作中,大多需要展开为围绕中心论点的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阐释、论证、分析中心论点,使得对中心论点的阐释、论证、分析得到充分展开。形成中心论点,拟出分论点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审题列纲?,这两步完成了,议论文的间架结构也就形成了。那么,如何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呢?下面分别作介绍。
展开分论点的方法:
概念分析(包括特性分析)。
将论点中的关键概念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 如《陶冶教育与面向未来》一文中心论点为:?教育要面向未来,须提倡陶冶教育?。文章的开始先对?陶冶教育?这一关键概念进行分析,指出其特点是非强制的、启发式的、循序渐进式的,是依靠环境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人的方法。据此,中心论点可以分为以下分纶点:
陶冶教育是非强制的
陶冶教育是启发式的
陶冶教育是循序渐进式的
陶冶教育是依靠环境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人的方法
再如《谈师生关系》,中心论点: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第一段中,作者先明确?新型的师生关系?特点就是?尊师爱生?,据此接下去分别论述了两个分论点:(1)强调要尊师,(2)强调要爱生。
又如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只有那些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人,可以为了一个光辉的目标而抛开自我?,其中?光辉的目标?,其外延可以包括?信仰?、?祖国?、?事业?等。于是中心论点便分解成三个分论点:
为了信仰,人们可以忘我
为了祖国,人们可以忘我
为了事业,人们可以忘我
因果分析:
因果分析往往是探究事物的本质、意义,论证中心论点的重要方法。因果分析中有所谓一因多果,一过多因的饿情况,这时的因果分析更有助于我们围绕中心论点,形成分论点系列。
比如?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中心论点,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1)分析?有自知之明?的难处, a原
说明?自知之明?的?难能?社会方面的原因因
(因而可贵)分
析
(2)分析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能取得学习、工作上的进步结
所能受到的益处果
(因而可贵)有自知之明能搞好人际关系分
析
再如《慎于难而忽于易》一文中心论点:要做到既慎于难又不忽于易。
分论点:(1)要做到?慎于难?:a、b(略)
(2)又要做到?不忽于易?
(原因分析) a骄傲是忽于易的重要原因
b不懂得难与易的辨证关系是忽于易的重要原因
文章在论述?怎样才能做到‘不忽于易’之前,作者分析了人们所以忽于易的重要原因。找到了病根,为下文提出防止易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练习:《说?问?》一文中心论点是?提倡多问?。作者对?多问?的结果作了分析,形成了两个分论点 (1)
(2)
比较分析
比较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对比,二是同中求异,三是异中求同,比较?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时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比如:论述?人才对辅国安邦的重要性?,可以从两方面对比论证。
对重视人才如何使国家安定富强(李世民重视人才,形成?贞观之治?。
比不重视人才如何导致国家危亡(隋炀帝妒贤忌能,使隋朝很快灭亡)
再如《谦虚和自卑》一文中心论点:提倡谦虚,抛弃自卑。这篇文章的分论点有比较进行比较,揭示两者的同中之异,达到论证中心论点的目的。
练习:1、《?向前看?和?向钱看?文中心论点:提倡想前看,反对向钱看。
(1)
分论点 (2)比较方法:
(3)
2、《自卑与自负》中心论点?自卑和自负都是要不得的?
(1)
(2) 比较方法:
(3)
类比
类比可以作为一种推理方法推出新的认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把中心论点展开,形成分论点系列。
比如?蚂蚁〃蜘蛛〃蜜蜂?这个题目,有关材料如下:18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把盲目地堆积材料的方式称作蚂蚁的方式:把主观、随意地创造体系的方式叫做蜘蛛的方式;他认为真正的饿哲学家应像蜜蜂一样,它们从花园和田野里采集材料,但是真正的哲学家应像蜜蜂一样,它们从花园和田野里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材料。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可定为:既要注重学习,又要注重思考。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经过类比,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
从蚂蚁谈起,由蚁及人(类比),否定?只学习,不思考?,揭示其危害。
从蜘蛛谈起,由蜘蛛及人(类比),否定?只思考,不学习?,揭示其危害。
从蜜蜂谈起,由蜂及人(类比)肯定既学习又思考,论述其意义。
练习:如?拔河的启示?,通篇将拔河与建设四化大业类比,中心论点为:要建设四化大业,必须有?拔河?精神。
先分析?拔河?取胜的原因,一是讲究?合力?,二要有毅力,三要重视宣传的作用。由此形成三个分论点:
(1)
(2)
(3)
抽象化的方法
在明确中心论点以后,不是直接展开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而是一般原理谈起,从大处谈起,显得高屋建瓴。也可以在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以后,由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抽象、概括为一般原理,使论述得以深化。
比如《欢迎杂家》一文,中心论点是?欢迎杂家?,而所谓杂家,其实就是指知识广博的人。所以文章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前,首先论述了?广博?与?专深?知识的关系,论述了具有广博知识的重要性。这一分论点为下文具体论述?欢迎杂家?打下了基础。
又如《扬起理想的风帆》一文,中心论点是?青年人应当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在分别论述了?人是有理想的?、?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青年人应当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这三个分论点之后,论述了理想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对人的实践活动有着强烈的反作用。这一层论述使文章的论点上升到唯物辩证法的高度。
具体化的方法
所谓具体化,就是联系具体现实,对中心论点进一步论述,使论点具体化。
比如《说勤》可以将?勤”字具体化为勤看、勤记、勤写,分成三个分论点。
又如《爱国主义——我们的精神支柱》,在论述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感情?和?在爱国主义指引下,我们抵御了历史上无数次来侵略?两层意思后,针对目前的现实情况提出两个分论点:(1)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一代,应当继承爱国主义的传统;(2)祖国赶超世界强国,更需要我们确立改变祖国面貌的?青云之志?。
运用具体化的方法拟出分论点,往往能够使论述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一步,使论述具有针对性。
练习:论点一:?事业的成功虽离不开优越的客观条件,但更重要的在于主观上的努力?。试用抽象化的方法,在充分论证了中心论点后,再提炼出一个论点来。
论点二:?贵在有恒?,用具体化的方法,提出两个分论点。
释疑、驳论
在论证过程中,对中心论点提出质疑,然后加以澄清;提出对立的观点,然后加以批驳,这就是释疑、驳论。
如《谈艰苦奋斗》中,中心论点是?人生的乐趣在艰苦奋斗?。在经过一番论证之后,提出疑问:有人觉得过去谈艰苦奋斗可以,现在不应该谈了。他们问道:难道我们要永远过苦日子吗?针对这种疑问,有针对性的加以解释、论证,这便是?质疑?。
又如《小议?粗活?》,中心论点是反对讲粗话。文中提出一系列的错误观点,然后一一加以批驳:?一曰:我是大老粗,不会那套‘文词儿’?。?二曰:这人直率,所以爱发脾气骂骂人?。三曰:?习惯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嘛?。四曰:?战斗嘛,当然情不可遏,嬉笑怒骂?。通过质疑,批驳错误观点,做到破中有立、以破代立,不仅使论述具有针对性,而且使论述的角度灵活多变。
练习:《谈节俭》一文的论点是提倡节俭。请你以质疑、驳论的方式设置分论点。
辨证分析:
辨证分析的主要内容是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这样会使我们对中心论点形成新的认识。这实际上是以唯物辨证法的基本原理作为推理的前提,可以归入?抽象化的方法?之中。为了表示强调,所以单独加以介绍。具体做法是:在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以后,我们可以考虑以下:这个中心论点在某种条件下能否成立?这个中心论点的含义、意义、影响等等是否有新的发展?与这个中心论点相反的论点在某种具体条件下能否成立?如此等等。
比如《谦虚使人进步》在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后,我们可提出:谦虚的态度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人进步??经过具体分析,可以形成新的认识:有了谦虚的态度,还必须建诸行动,这样才能?使人进步?。
又如,《谈?术业有专攻?》在论述术业有专攻后,又作如下分析: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因此既要?术业有专攻?,又要?术业有多攻?,运用辨证分析,形成分论点,似乎在唱反调,但是实际上可以论述在矛盾中求得统一,从而形成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而且也能够使论述产生波澜。
决策思维
决策思维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它可以要构成一篇文章的主体部分,也可以构成文章的某一个局部(大多在结尾部分)。
比如《严于解剖自己》,全文的中心便是回答?怎样才能解剖自己?。三个分论点分别为:解剖自己首先要对自己有自知之明;解剖自己要勇于自我批评;解剖自己要有崇高的信念和为真理献身的精神。三个分论点都是从决策思维的角度考虑的。
又如**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自由主义》文章的结尾部分,分别回答了?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如何针对自由主义?的问题,也属于?决策思维?的范围。
以上介绍了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过程中几种常见的方法,古人云:文无定法。思考问题也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思维方式。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分论点,从根本上说,一是密切联系实际,二是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炼中心论点主要靠这两条,展开中心论点是主要靠这两点。
作文八:《议论文分论点》4800字
议论文分论点
若是根须无所寄托,人也只能随风飘荡,随泼逐流,失去目标,更不会获得成功。只有把根牢牢的缠住,人才会有施展抱负的空间,有人格的底线、心灵的净土。
绿萝要把根缠住才能枝繁叶茂,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理想的阶梯
(有删改)
人们常常看到:有的人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的精神还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付出努力,但不善于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认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这些人不懂得,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整整刻苦奋斗了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过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的水门汀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整整四年,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动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正是为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
的毅力与忘我的崇高精神。也正是这种毅力与精神,才使他们终于攀登上光辉的理想之巅。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许多文艺家、科学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几十万次浩繁试验的时间从何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二十四小时,甚至三十六小时的极度紧张工作中挤出来的。
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对时间自然不知惜;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奋斗的必要,恰恰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成功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成功面前止步。
有的人埋怨客观条件差。客观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日的处境,总不像布鲁诺、伽利略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
不至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高尔基从小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苦难的磨练,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成功的坚实阶梯。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
一步步接近那光辉灿烂的理想之巅。让我们在向成功进军的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奋斗之歌”吧。
归纳:
1、什么是分论点,
2、分论点拟定的思路是怎样的,
议论文分论点篇三:议论文如何拟写分论点教案
议论文如何拟写分论点教案
教学目标
1、 明确分论点的作用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 把握分论点的确立角度和确立技巧
教学重点
如何有效而明确的确立分论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高考时最高只能评三类作文。
这里借用资深高考专家何永康教授的一句话:
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有那么一点微光的议论文呢,我们认为,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明确:什么是分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分论点二)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明确拟写分论点的角度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角度一:阐述内涵。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即:是什么, 例1中心论点:舍弃一些东西,人生会更加美好。
分论点:?舍弃,是寄情山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飘逸之风;
(诗仙李白生性自由、寄情山水、不同凡俗、遗风长留的事实)
?舍弃,是悠然心会、自得其乐的和谐之风;
(陶渊明放弃官场、回归田园、寄情山水、自得其乐的经历)
?舍弃,是重振旗鼓的豪迈之风。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挫而弥坚,重整旗鼓,复国雪耻的历程)
(诠释“舍弃”的内涵)
可以使用的句式:
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是(就是)??
例2 中心论点:要敢于到班门去弄斧
班门弄斧:在鲁班(古代有名的木匠)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分论点:?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 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 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例3 中心论点:人要坚守良知
分论点:?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
(陈晓兰冒着生命危险揭露医药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 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
(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尾山宏 )
?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重负 。 )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于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下跪,全世界为之大哗。 )
练一练 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原意:爬上这一座山,觉得那一座山更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中心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
分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阐释内涵)
(二)、角度二:即问一个“为什么” 分析原因,揭示作用、价值、地位。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即:为什么,
例1: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分论点:?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可用格式:关键词+能(才能、就能)??
练一练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
分论点:?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安抚人受伤的心灵
?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它能给人以自信,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
(分析理由)
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通过用“为什么”来
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三)、角度三:提出策略。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即:怎么样,
可用格式:关键词+需要??
1、 追问办法法
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
提炼: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具体做法(即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 ?学会欣赏别人,需要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学会欣赏别人,需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
鉴,不嫉妒贤能; ?学会欣赏别人需要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
中心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
分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
?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
?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小结:从“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
可运用:??,才能??;会使??,能够??,可以??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
练一练中心论点:把微笑作为名片
分论点:?把微笑作为名片,你的心情会格外舒畅;
?把微笑作为名片,别人的心情会充满阳光;
?把微笑作为每个人的名片,世界也会因之和谐。
(四)角色分解法(范围、职业、性别、地域)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例如:中心论点:“关注你身边的人”,写三个分论点。
? 学会关注生活中平凡的人,看他们淡泊宁静的处世态度,让他陶冶我们年轻的心。 ? 学会关注生活中贫穷的人,看他们为维护尊严而坚挺的傲骨,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 学会关注生活中成功的人,看他们为理想而拼搏洒下的汗水,会让我们更有斗
志。
将不同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引入思考范围,讨论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练一练 中心论点:“要懂得赏识”
? 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四、课堂小结
1、分论点拟写的五种方法
类——是什么内涵阐释法
因——为什么 分析理由法
果——会怎样揭示结果法
法——怎么做探寻方法
谁——对象 角色分解法
2、分解中心论点时应注意:
?、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和交叉。
?、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
?、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不必强求。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
3、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作文九:《议论文分论点的确立》4200字
【技法指导】
写议论文,确定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为重要。要把道理分析得深刻而广泛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从而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分论点的分解就是把一个中心论点分解为若干个子论点的过程及方法。其主要方法有:
一、并列分解法
并列分解就是分层论证,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① 苦可以激发进取心;② 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 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分论点虽然是对中心论点的条分缕析,但完全可以显示思维的全面性。
二、递进分解法
运用层次递进展开分析的议论文,往往有多个论证层次,每个层次往往包含一个分论点和证明这一分论点的论据。各层次之间是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层比一层深入的关系,而它们又都是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的。这样,针对中心论点,一层深入一层地展开分析,一步进一步地深入论证,最终将这一论点论述透彻。如《在困难面前》可以分解成这样的几个分论点:① 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 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③ 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这三个分论点就呈递进关系。分论点对事理作纵深剖析,以显示思维的深刻性。
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其实这就是一种递进关系,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虽然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但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递进分解法的基本模式: 分论点一(是什么),分论点二(为什么),分论点三(怎么样),体现中心论点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形成递进关系。
三、正反分解法
正反分解法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或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对正确的或者好的事物予以肯定,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即“横比”。如《学贵多问》可以分解成这两个分论点:① 多问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② 孤陋寡闻导致学业荒废。分论点将事理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
正反分解法的基本模式:论点一(正面确立论点),论点二(反面确立论点),体现中心论点的正反两方面,形成对比关系。
以上只是议论文分解分论点常用的三种方法,掌握了以上分解方式,写作时既能集中阐述中心论点,防止走题现象,又能充分地调动思维,向深度与广度推进,使文章摇曳多姿。这样的范文也有很多。其他方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另外,在分解分论点的时候,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主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范文链接】
勇于“不敢”
缪舒瑾
众所周知,敢,是一种勇气。然而,有时候“不敢”也是一种勇气,而且是一种更富有智慧的勇气。
这种“不敢”,是一种冷静。《论语》上有一段故事,子路有一次问孔子,你倘若要行军打仗,你会选择与谁在一起呢?孔子说,那种两手空空去打老虎,没有准备船只就贸然涉水而进的人,我不会和他在一起。孔子赞成的态度是“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这个“惧”,强调的是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不图一时痛快,不盲目“拍板”,不急于求成,而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有这种冷静的态度,才能远离浮躁,脚踏实地。
这种“不敢”,是一种远见。司马迁写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与蔺相如争功,要当面羞辱他的时候,蔺相如一见到廉颇的影子就躲开,在路上见到廉颇的车队,立刻就从小巷子里绕走。以致随从都觉得他害怕廉颇,觉得丢人,向他辞职。而蔺相如说,我怎么会害怕廉将军呢?那是因为强秦在侧,虎视眈眈,一旦将相失和,则给人可乘之机。“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这番肺腑之言,不仅感动了廉颇,更是启迪后人:心中要有大局、有全局,而且自觉维护大局、全局。
这种“不敢”,是一种自律。古人说得好:“于公勇,于私怯。”所谓“于私怯”,说的也是“不敢”,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自律。对待自我,不敢膨胀,不敢张狂,不敢越线,这些“不敢”归结起来,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敢忘本。不论身为何职,不可狂妄自大;不论身在何处,不可言行不一;不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本色不变。心中高悬“自律”这把剑,必当俯仰无愧。
当然,这种“不敢”,与庸人的畏首畏尾、临阵而退的怯懦绝不相同。
(2014年1月20日《 人民日报 》)
【点评】
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开篇先提出有时候“不敢”也是一种勇气,然后从三方面作具体阐述,结尾总结全文,点明这种“不敢”与庸人的畏首畏尾、临阵而退的怯懦绝不相同。 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分别为:这种“不敢”,是一种冷静;这种“不敢”,是一种远见;这种“不敢”,是一种自律。
【优秀作文】
谦让不可弃
陈 霖
面对激烈的招聘竞争,一位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数次让座,不过就是这份谦让,却被认为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让我深思。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流传千年,指导着千万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中的航标,成就大业。其中,谦让一词,占据的重量犹如泰山之重。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所必备的。因此,无论何时,谦让都不可弃。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人格美。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孔融在吃梨子时,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孔融的谦让,也许有人认为他吃亏了,不过这只是人格低下的人才这么认为的。从中看到的,是一种孝道,尊敬之道,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格美。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是禅让制。尧帝作为皇帝时,爱民如子,待民至亲至善,天下事如同自己的事,国家治理得一派祥和。但是岁月不饶人,人终会老去。尧帝也到了有心无力的时候,需有人继承他的位置。有人认为尧的儿子可以担当,但尧帝知道自己的儿子无能为力,把目光瞄准了有才能的舜,于是把位置禅让给舜。舜也不负众望,用心治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出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天下人为念,让位于舜。尧帝的谦让,是一种宽广和崇高。
谦让不可弃,它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航标。刘备临终托孤,手握诸葛亮的手,希望诸葛亮能代替自己,征战天下,自立称王。的确,以诸葛亮的才能,帝位大可取而代之。也许是谦让,也许是自己心中的航标,他拒绝了,他要以臣子的力量终生为幼主效力。到了诸葛亮死的那一刻,仍然为国家贡献着力量。
谦让不可弃,它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来到韩国的街头,车水马龙,却丝毫没有混乱。车遇到了人,车主会谦让,让人先走。车与车相见,也会互相谦让,秩序井然。韩国的交通为什么可以这么和谐与安定呢?答案就是谦让。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人认为一个人或国家必须锐意进取,谦让已经不合时宜,但我不以为然。谦让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当前营造和谐社会,谦让更有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异,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美德就是“美德”,不会被时代所弃,只会散发出更新的魅力。
【点评】
文章深刻地理解了材料,从赞同张媛媛的做法出发,以古今中外的几个典型例子深刻地论述了谦让的作用,进而水到渠成地阐明,在当今社会仍然要保持谦让这种美德,说服力强,针对性强。不足之处是分论点有一点交叉,但能这样列出几个分论点已属不易。
追寻和之美
吴伊茗
天空的美,是穿一身蓝;森林的美,是披一身绿;太阳的美,是热情奔放;月亮的美,是皎洁柔和……和之美,更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她是宇宙间最伟大的美丽,她是宇宙间所有生灵永远的追寻。
和之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期盼和谐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追寻和之美的足迹吧――
和之美在宽容中
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能在人类心灵这片净土上生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她浇熄怒火,化解仇恨;她感化邪恶,播种善良。她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她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她可让人间充满真情,让人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宽容是和的摇篮。
和之美在诚信中
诚信是人性的底色,她是一切美德的心灵土壤,她默无声息地孕育着和之美。诚信好比一枝玫瑰,在和之美的花园中她最美。美得娇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尚。有了诚信,和之美足以体现!愿你拥有诚信之花,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间多一缕和的馨香,多一曲和的旋律,多一首和的诗篇。
和之美在友善中
友善与和,如春花与阳光,如春草与雨露,拥有友善之心,你的身边才会绽放和的鲜花。携一颗友善之心,面对鸟语花香的自然。对每一朵花友善,你会拥有一个花香四溢的春天;对每一只鸟友善,你会拥有一个燕歌莺啼的清晨。只要你对每棵树、每滴水、每株草友善,你就会拥有一个天蓝、草绿、水清、树茂的世界;只要你对一切真心善待,世上的一切将会更加美丽和谐。
和之美在淡泊中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有淡泊情怀之人,方能享受和之美。和之美绝不容忍名利所缚。苍鹰搏击长空,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享有自由翱翔的蓝天;风帆乘风破浪,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樯桅,因此享有浩瀚壮阔的大海。其实,你也一样。只要你拥有淡泊的情怀,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和谐乐园。
追寻和之美的人们,只要你播上宽容的种子,送上诚信的玫瑰,带上友善之心,伴着淡泊的情怀,充满和之美的人间天堂就会向你敞开大门。
【点评】
文章主题突出,作者还有意地在标题、首段、段首、段中、文末等处点明题意,突出了文章中心。结构也做到了完整匀称,主体部分由匀称段落构成,相辅相成,较为合理。语言更富有文采。文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兼排比的语句,形象而富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颇具抒情色彩。四字短句,节奏感极强。
作文十:《高三作文议论文分论点》1800字
议论文分论点训练
【练习回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类的追求中,“高度”历来是个焕发着魅力的词。央视有段经典的广告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一位著名企业家也说过:“世界上最难以征服的是自己,每前进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高度。”
请以“高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结构欣赏】体会议论文的三种结构方法。
1、横式分解法(并列结构)
示例A、
中心论点:与蓝天搏击,与白云共舞,达到理想的高度。
分论点一:你的目标决定你的高度。
分论点二: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分论点三:你的学识决定你的高度。
示例B:
中心论点:高度无极限。
分论点一:高度从积累中来。
分论点二:高度从无畏中来。
分论点三:高度在心中放飞。
示例C:
中心论点:目标的高度。
分论点一:一个人事业目标的高度往往决定他的一生。
分论点二:一个企业经营目标的高度往往决定它的前途。
分论点三:一所大学发展目标的高度常常决定它的地位。
示例D、
中心论点:高度,由你决定。
分论点一:高度是夜空中的启明星。
分论点二:高度是随着阶段而变化的。
分论点三:高度还需要机会的保证。
2、纵式分解法(递进结构)
示例A、
中心论点:站在一个高度上,奋蹄原野,驰骋天下。
分论点一:心灵的高度决定了生活的高度。
分论点二:生活的高度影响了社会的高度。
分论点三:社会的高度体现了国家的高度。
示例B、
中心论点:有些条件决定了高度。
分论点一:无论做什么事,勇气决定高度。
分论点二:除了需要勇气,还要有正确的态度。
分论点三:决定高度的因素中,信念最重要。
3、对比分解法
示例A、
中心论点:昂首长嘶,立马昆仑。 分论点一:过高的目标,是我们失败的源头。 分论点二:过低的目标,会使人玩物丧志。 示例B、 中心论点:向目标逼近。 分论点一:树立凌云之志是达到全新高度的立足点。 分论点二:胸无大志则是事业成功的拦路虎。 示例C、 中心论点:做振翅云霄的雄鹰。
分论点一:行动是达到心中高度的青云梯。
分论点二:空想是通往心中高度的绊脚石。
小结结构:议论文的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观点和材料的组织安排。
议论文是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某种观点和主张,或者反驳某种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章体裁。议论文的结构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开展论述步骤的,这种结构表现在文章中,就是序论、本论和结论这三个部分。用通俗的话说,议论文所论证的就是“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序论也叫“引论”,它的主要任务是把要议论的问题和阐述的中心论点介绍给读者。序论的写作,既要开门见山,又不能落入俗套,应以简洁明快,有启发性,有新鲜感,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为好。
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本论的任务是对中心论点展开深入的分析,组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或反驳谬论的错误。本论本身的结构,又可以有四种常见的较小的结构形式:
A.并列式。在论证中,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这种并列可以是在中心论点统帅之下的几个分论点的并列,也可以是论证过程中的几个论据的并列。在语言形式上往往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等标志。另外,处于并列关系的各个部分在文章中的地位基本是平等的,一般是可以互换的。
B.对照式。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两种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思,这就是对照式。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比较,突出说明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因此,参与对照的双方,或者是一“正”一“反”,或者是一“主”一“从”。
C.层进式。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先后的顺序不可调换,这就是层进式的结构。这种层进式的结构,反映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一般的顺序,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因而,这种结构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容易被人所接受。
D.总分式。这种结构包括“总──分”“分──总”和“总──分──总”三种形式,就是论证的层次之间,先总说后分说,或是先分说后总说,或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是最多见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总”与“分”之间常见明显“放”的语言标志,而在“分”与“总”之间又多有明显“收”的语言标志。
在议论文中,以上四种结构形式,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结论,是议论文解决问题的部分,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之后所得出的“答案”。结论,与其他形式的文体的结尾一样,以简洁自然,能让人读后若有所思,受到启发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