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爬上屋顶的孩子》1400字
方圆十里,连座小山也不见,亦无高大建筑,大部分人一辈子狗一样贴着地面行走,也未觉出什么不好。他们安于现状,过着现实的日子,目光习惯于平视或仰视,从来没有想过用俯视的目光去看看周围的一切。虽然他们有时候也低头看到了蚂蚁,看到了爬虫的生活,看到了俯于足下的风景,但他们的目光也不是俯视。他们天生就是适合于贴着地面生活,而不会产生居高临下的想法。
如果一个人的成长中,没有一次站在高处,或者说在高处没有一次好好俯视眼皮下的景色,他真的不会想到自己贴着地面行走是多么的呆板,多么的枯燥,也不会产生站在高处会有什么新鲜的感觉。他会永远觉得在地面的生活是多么自然,多么幸福。
看到猫整天树上屋上稻草亭上爬高爬低,得意得很;乌鸦又老是站在高高杨树上呱里呱啦的嘲弄人,实在令人生气,也令人羡慕。于是,我与几个小伙伴结成一帮,上稻草堆狗一样去追野猫,又猴一样攀着果树摘果子,捣鸟窝。整天爬上爬下,就差没上房了。
我第一次爬上高处,是村里最高的那棵大杨树。我贴身在那棵最高最大的杨树顶上,有一种钻入云空的感觉。首先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我产生了惊扰圣灵的惶恐。我在云空里惶惑了好一会,上不得,也不知往下爬了。树叶在喊叫,仿佛就故意冲着我的耳孔喊;树干在摇曳,身子在摇曳,风使劲地欲把我从树身上剥离。我往下俯视,如蚁如兽的伙伴朝我欢舞,他们的声音像是恐惧而无力的阴魂在游荡,令我寒心。我只怕自己被风轻轻卷起,感觉到大地尤其寂静恐怖,足下的那些草垛,房子,竹林,苦楝树,还有可怕而灰白的路就在等待我摔下。脑子终于一激灵,我不敢大意,不再有闲心去细细体味足下的风景,也不敢抬头与眩目的天空交流什么。在风声满耳的恐吓下,天空是无言的冷漠,我哪有心思去细看,终于不敢久留,速速滑下,找回坚实的大地,让心跳恢复。
我们整天野猫野狗一样疯,惹那些上了年纪,没了这份闹兴,也没了这份闹劲的大人们眼红了。他们不但用语言咒骂我们,还用棍棒管束我们,追打我们,这多少让我们有些收敛。 虽然我的父亲并没为此给过我白眼,没教训过我,但我也没想到会有一天,他让我爬上房,光明正大的上了屋顶,让我平心静气、踏踏实实地感受到了高处的新鲜和异样。
那是落霜了,父母把地里收获的蕃薯洗净,切成片或刨成丝晾到厨房的屋顶上。(那屋上的瓦片平而宽,比一本杂志还大。)这些晾到房上的,自然是储备着人吃。要是喂猪,就在地上铺一张席或什么的了事。父亲见我长得轻巧灵活,让我上房,把鲜的薯丝薯片均匀铺开,承受干裂裂的北风和温煦的阳光,待它们干后,又让我上房去收集。据说,这样经霜后的薯丝薯片会特别甜。
我第一回在房顶上直起身子时,正是太阳偏西。忽然,发现刚才还熟视无睹的世界顿时疏远而陌生——那菜畦、篱笆、缠在篱笆上的藤蔓,那一个个草垛儿和石块小路-----它们曾经以堵塞我的目光,使我眼界逼仄的景物,猛然间退却了好几大步,缩少了往日的身体,躲到了我的眼皮下。我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我以从没产生过的角度,安然地自上而下打量着前方的一切:那一块一块黑色的房顶,一圈一圈绿色的树冠和一片一片青色的竹林,它们以陌生的平静、坦率,又以朴素的颜色和形状展示着。它们布置得那么有序,我能找到道路的交叉和各自的通处。我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在那八面畅通中穿梭。
我异常的激动。原来,贴着地面看周围,很不全面。只有爬到高处去,才能尽收眼底,才能看得清,理得清周围环境的脉络,心中也才会有整体的布局。
作文二:《小学语文《屋顶上的孩子》教学设计》1500字
《屋顶上的孩子》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充满着淡淡感伤的故事。因为一瓶不清洁的水带走了薇拉的最小妹妹??宝宝的生命。家里的生活顿时陷入混乱,妈妈整天沉浸在自责中,忽略了对两个较大孩子的照顾。薇拉的小妹因伤心过度而失语。她们被好心的派蒂姨妈接走。但住在派蒂姨妈家的薇拉和她的小妹却因心理忧郁而爬上了屋顶。个性强硬的姨妈一度生气恼火,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女孩与她格格不入。幸而有宽厚温和的霍伯姨丈温和地化解了她们之间的矛盾,也使薇拉和她的小妹逐渐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小妹重新开口说话,与同样走出困境的妈妈一起重新感受生活的温暖。
【阅读要点】
1(这本书的情节构思十分特别,作家用真挚、平易的笔触写出一个家庭遭遇不幸后的真实生活。故事开始就设下悬念,将现实和过去的时空穿插交织。以”薇拉姊妹爬上屋顶”为导火线,引出一系列背后发生的故事。阅读时帮助孩子理清故事线索,那么内容会更明白易懂,其中蕴涵的情感也能自然体会。
2(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趣各异,帮助孩子一起找出主要人物,理清主要关系能使孩子更了解人的心理,感受作家细腻的笔触。书中一系列小事件的发生:如蝾螈事件、虱子事件??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感受人物温情的内心世界。作家通过对人物细腻的刻画进行巧妙地对比,带给读者丰富的感受。
3(这也是一本关于死亡主题的童书,它不以情节取胜,重在让孩子感受细腻的情感。失去亲人的巨大打击让人措手不及、无法接受,书中的人物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宣泄自己的悲伤:妈妈沉浸在画画中、薇拉出现在屋顶上、小妹不再说话、派蒂姨妈虽无措但善意的相助、米莉热心的援手??使这个感伤故事充满了一种温暖的力量,让我们不由感动。是的,宝宝有天使,而我们有彼此。平凡的日子免不了遭遇阴霾,悲伤时能找到安静的角落,有人温暖相伴,“屋顶的阳光”一定能照亮心灵~
【问题提示】
读一读、看封面、猜故事:
读题目??猜故事:
这本书书名是《屋顶上的孩子》,猜猜这个故事会写些什么,
看画面??猜故事:
看了封面,读到了封面上的文字,你再猜猜这个故事会写些什么,
读目录??猜故事:
读了目录,你一定能更知晓这个故事了,与大家分享你想到的故事。
聊人物、知内容、促体验:
1(小妹失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薇拉要去屋顶,
2(你觉得派蒂姨妈是个怎样的人,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3(如果没有霍伯姨丈,想象一下薇拉和小妹会怎样,故事的结局也许又会
有什么变化,
4(如何走出面对亲人永久逝去的伤痛带来的阴影,说说想法。
5(面对生活中种种不幸或挫折,你将如何应对,
【活动设计】
人物大转盘
圆心人物:薇拉
转盘四周:填写书中主要人物,在边缘线上写出与圆心人物的关系。
情感小秤杆
一秤:
秤一秤书中人物:姨妈、姨夫、妈妈、小妹、宝宝等主要人物在薇拉心中的份量,情感的秤杆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平,在每条变化的线上写出引发情感变化的小事件。
薇拉
二秤:
秤一秤你周围的人物:父母、老师、朋友、亲人??是敬爱、亲近、讨厌、喜欢还是什么,他们在你心中的份量如何,回忆那些你记忆深刻的事件名称,写下来,你会发现,你的情感秤杆该如何合适的调控。
我的_________(如,我的爸爸)
三秤: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大大小小的不如意或挫折,或被人误解、或学习退步、或丢失了心爱之物、或不幸患病??不同的挫折在你心中份量如何,写出你的不同感觉与应对措施。你会发现,经过这些,你的心灵丰富了很多。
我___________了。(如,我被人误解了)
作文三:《《屋顶上的孩子》教学设计-小学课文阅读设计》1600字
《屋顶上的孩子》教学设计-小学课文
阅读设计
《屋顶上的孩子》教学设计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小学 吕幼飞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充满着淡淡感伤的故事。因为一瓶不清洁的水带走了薇拉的最小妹妹??宝宝的生命。家里的生活顿时陷入混乱,妈妈整天沉浸在自责中,忽略了对两个较大孩子的照顾。薇拉的小妹因伤心过度而失语。她们被好心的派蒂姨妈
1
接走。但住在派蒂姨妈家的薇拉和她的小妹却因心理忧郁而爬上了屋顶。个性强硬的姨妈一度生气恼火,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女孩与她格格不入。幸而有宽厚温和的霍伯姨丈温和地化解了她们之间的矛盾,也使薇拉和她的小妹逐渐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小妹重新开口说话,与同样走出困境的妈妈一起重新感受生活的温暖。
【阅读要点】
1(这本书的情节构思十分特别,作家用真挚、平易的笔触
2
写出一个家庭遭遇不幸后的真实生活。故事开始就设下悬念,将现实和过去的时空穿插交织。以”薇拉姊妹爬上屋顶”为导火线,引出一系列背后发生的故事。阅读时帮助孩子理清故事线索,那么内容会更明白易懂,其中蕴涵的情感也能自然体会。
2(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趣各异,帮助孩子一起找出主要人物,理清主要关系能使孩子更了解人的心理,感受作家细腻的笔触。书中一系列小事件的发生:如蝾螈事件、虱子事件……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感受人物温情的内心世界。作家通过对人物细腻的刻画进行巧妙地对比,带给读者丰富的感受。
3
3(这也是一本关于死亡主题的童书,它不以情节取胜,重在让孩子感受细腻的情感。失去亲人的巨大打击让人措手不及、无法接受,书中的人物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宣泄自己的悲伤:妈妈沉浸在画画中、薇拉出现在屋顶上、小妹不再说话、派蒂姨妈虽无措但善意的相助、米莉热心的援手……使这个感伤故事充满了一种温暖的力量,让我们不由感动。是的,宝宝有天使,而我们有彼此。平凡的日子免不了遭遇阴霾,悲伤时能找到安静的角落,有人温暖相伴,“屋顶的阳光”一定能照亮心灵~
【问题提示】
4
读一读、看封面、猜故事:
读题目??猜故事:
这本书书名是《屋顶上的孩子》,猜猜这个故事会写些什
5
么,
看画面??猜故事:
看了封面,读到了封面上的文字,你再猜猜这个故事会写
些什么,
6
读目录??猜故事:
读了目录,你一定能更知晓这个故事了,与大家分享你想
到的故事。
聊人物、知内容、促体验:
7
1(小妹失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薇拉要去屋顶,
2(你觉得派蒂姨妈是个怎样的人,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8
3(如果没有霍伯姨丈,想象一下薇拉和小妹会怎样,故事的结局也许又会有什么变化,
4(如何走出面对亲人永久逝去的伤痛带来的阴影,说说想法。
5(面对生活中种种不幸或挫折,你将如何应对,
9
10
作文四:《屋顶上的月光》3400字
《屋顶上的月光》
民乐学校 夏纪英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巴赫少年学艺的经历,感受其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的精神。 2、学习从问题出发,抓住重点词句的品读来解答问题,从而准确把握人物的品
质。
3、积累语段“屋顶上的月光??到达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
学习重点:
在质疑解疑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学习过程:
(课前二分钟阅读名人名言)
一、 导入课文
1、抽背积累的名言。如果请你给名言打个比方,你会把它比作什么,(个别交
流)
2、导入:名人的话语就像??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引领着我们走向成功。那么,
名人的故事是否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屋》,了解少
年巴赫从一个贫苦的孤儿到近代奏鸣曲的奠基人的成长历程。 二、 提出突破口——质疑
1、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那么艰苦的岁月,”
他笑着说:“是屋顶上的月光。”
3、质疑:听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疑问,
?巴赫在少年学艺的道路上如何艰苦,(或者说遇到了哪些困难,)
?为什么说是“屋顶上的月光”支持着他走过那么艰苦的岁月, 三、 精读课文——解疑
问题?
1、在巴赫的音乐声中默读课文1-7节。边读边思:巴赫在少年学艺的道路上如
何艰苦,
2、交流要点:
? 家境贫寒,生活艰苦
? 路途遥远且坎坷
? 人情淡薄
? 学习条件艰苦
(结合有关语句反复品读,感受少年巴赫求学的艰辛。)
问题?
1、巴赫在少年学艺的道路上遇到了那么多,那么大的艰难困苦,是“屋顶上的
月光”支持他走过的,再看课文1-7节,寻找相关语句来说。 2、交流要点:
是月光,它给了巴赫帮助和安慰,成了支持他实现梦想的一股力量。
不是:
是他人的微薄的支持力——一位老师,一位校长以及哥哥后来的全力支持,成就了巴赫。
是他对音乐炽热的爱,是他对理想执着的追求,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
(结合有关语段的朗读。)
3、小结:也许月光是巴赫的一种精神寄托,也许月光象征着社会给予巴赫微薄
的支持力。但透过月光,我们看到的是巴赫那颗坚强的心,执着的心和炽热
的心??
4、读文章第9节,尝试背诵。
四、 自创格言
1、巴赫成长的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自创格言谈收获。(注意言简意赅) 2、分享格言
五、 课后练习
1、“怕走崎岖路,莫想攀高峰”,其实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感人的乃至震撼人心的故事。如诺贝尔、居里夫人等。课后搜集并阅读他们的故事,用格言的形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2、如果你是编辑,你会给本文画一幅怎样的插图,为什么,
《诺贝尔》
泗泾小学 夏茂进 教学目标:
1、了解诺贝尔奖,体会诺贝尔勇于发明创造、献身科学的精神,知道诺贝尔在科学发明上取得成功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八、第九小节。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出示课题:20 诺贝尔
2、齐读课题。
二、课前交流,初步感受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科学家,他的名字在世界上几乎是家喻户晓。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三、深入探究,学习课文4——10小节。
1、师生配合读课文第三小节。
板书:发明炸药
2、他先后发明了哪些炸药,
出示:液体炸药——黄色炸药——胶质炸药——无烟炸药 3、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4--10小节,用横线划出有关语句。完成练习:
因为诺贝尔( ),所以他( ),最终发明了 ( )。
发现什么 想到什么 什么 (1)小组自由读课文。
(2)交流、完成练习
(3)小结
4、在研究炸药的过程中,哪些事例最让你感动,(随机)
(1)交流第6小节
? 出示语句
?介绍故事背景
在这次试验中,诺贝尔最小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不久也离开了
人世,他五名助手也在爆炸中丧生,诺贝尔本人因为不在实验室才幸免于难。
?理解“严酷”“毫不气馁”
板书:毫不气馁
(2)交流第八、九小节
?交流
? 朗读指导
A、自由读
B、指名读
C、示范读。
四、拓展想象,升华情感
想象诺贝尔发明胶质炸药、无烟炸药时会有哪些感人故事,从中任选一
个(胶质炸药或者无烟炸药),把它写下来。用上这样的开头:
诺贝尔毫不气馁地继续进行他的研究。一次?? ? 学生写话,巡视。
? 交流、点评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布置
1、把所想象的事例写完整。
2、读《诺贝尔传》(选做)。
板书:
20 诺贝尔
发明炸药 毫不气馁
《诺贝尔》教学反思
泗泾小学 夏茂进
一、过程简析
《诺贝尔》是H版五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感人事迹。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文本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了解诺贝尔奖,体会诺贝尔勇于发明创造、献身科学的精神,知道诺贝尔在科学发明上取得成功的原因。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八、第九小节。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环节:
1. 初读全文,整体认知。
通过问题“诺贝尔发明了哪些炸药,”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查找答案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叙述线索。
2.小组探究,初步认识
为了达到“知道诺贝尔在科学发明上取得成功的原因”的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和练习——“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因为诺贝尔(发现什么),所以他(怎么想),最终(怎么样)”。引导学生小组学习、讨论、交流,训练了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诺贝尔成功原因的有了一定的认识。
3.重点研读,升华情感
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围绕着“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展开了研读。其中,重点研读了第8、9两小节,品词品句,读出情感,彰显智慧。同时,仿照8、9小节,通过想象,编写诺贝尔在发明胶质炸药或无烟炸药时候的感人故事,使学生的对人物的情感在想象写话中得到升华。
二、反思
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不仅可以使教师对课堂有更加直观、准确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使实践上升为理论认知,成为指导课堂实践的依据。
教学之后发现成功的地方有:
1.充分解读了文本,利用了文本的教育教学作用
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导性作用,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按照往常的思路,写人文章的教学目标重点约定俗成地被定位在了体会人物的精神上。然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学课文也能够初步领会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么能够从文本中教些什么,学生又需要些什么,经过请教、思考,最终觉得《诺贝尔》一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人物的精神,更要“教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 。于是,我把教学目标重点定为了“体会诺贝尔勇于发明创造、献身科学的精神,知道诺贝尔在科学发明上取得成功的原因”。
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试教效果相比,学生的思考更深入,实质收获也更多。
2.从收到放,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认知
在第三个环节的设计上,我所想达到的目标就是“深入了解诺贝尔成功的原因”和“诺贝尔勇于实践、献身科学的精神”。
刚开始,为了长文短教且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通过导语将第六小节的内容一带而过,重点讲读第8、9两小节。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跟着老师在走,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学生主体”的原则。
经过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改成了以“诺贝尔在研究炸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主要问题,放手让学生“读——找——说——读”。对于教师来说,过程变得更简洁,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但是这样的问题却忽略了文本的特点——感人。于是,我把问题改成了“在诺贝尔研制炸药的过程中,哪些事例最让你感动,”。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读——品——说——读”,有效地将对文本的利用和对学生的关注结合在一起。
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对第三环节设计的改进上,但是不足之处也同样暴露在这一环节之中:
1. 品读不够深入。在词句的品读上,有些没有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学生说得较少,说得浅,缺少亮点。
2. 写话的环节目标指向不明确。没有能够利用好文中对人物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把话写细致。如果在写之前先交流“可能碰到哪些困难,”学生的想象写话会更加切合实际些。
总体上说,《诺贝尔》一课的教学经过多方的指导算是比较顺利的,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课堂中客观存在的不足还需要得到指正和帮助,个人的教
学方法技巧也还需要得到更大的提高,望专家、前辈不吝赐教~
作文五:《屋顶上的树》800字
屋顶上的树
不经意间发现教学楼楼顶上生长着一丛矮小的灌木,觉得很是奇怪,不可思议。屋顶上是水泥浇铸而成,既无土壤也无肥料,怎能得以生存,种子从何而来。
总想到楼顶上去看一看,但我最终还是决定不去看,因为不去看,它在我的生命里更加美丽。让我对它浮想联翩。
那生命啊,是从何而来,是台风从远处带来吧,是鸟儿的粪便带来的吧,还是人们在浇铸屋顶时不经意带上来的,还是……,这总让我觉得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总觉得它的美丽来之不易。
那生命啊,你从何方得到养育自己的水和养分,那生硬的水泥楼顶,决不会因你而化为泥,因你而化成水,因你而化为养料。你是不是让自己的根须尽力的向楼顶铺开,尽可能从那沉淀在屋顶的尘埃中得到那可怜的养料,你的根须是不是已铺满了整个楼顶呢,你的每一条根须都拼命地吸取着养料和水分,它们紧紧地抓住屋顶,当台风来的时候,它们护卫着你,不让你连同根须被揭下层顶。我有时觉得是不是那修建楼顶的工人,不小心把一堆沙留到了屋顶让你得以生存,但我又觉得那不太可能,即使有一堆沙留在那里,也早已被那大雨冲下了屋顶。每一种可能都有可能,也许我还没有想到你是如何得以生存的。
那生命啊,你要活着总是要足够多的水才行吧,如果总是雨天那最好了,可是有时几个星期也不见雨下,那你是如何让自己不因缺水而死啊,在没有泥土的屋顶,水怎么得以保存的,是不是那水泥屋顶凹凸不平,让水存于凹处呢,还是你那发达的根系在尽力的寻找水分呢,有时我也发现你面容憔悴,那也许是冰冷的屋顶加上那酷热的天气,让你生命受到了考验,但你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你还是勇敢地活下来,你经历了多少次生与死的考验,你没有报怨,也没有放弃。你虽然只是一丛矮小的灌木,但你同样伟大坚强。
屋顶那树啊,任由风雨狂,任由烈日烤,任由严寒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依然活在那屋顶。你是不是在笑,那在和风细雨中不停地哀怨的人们;你是不是在笑,那一遇困难就寻死觅活的人们;你是不是在笑,那丰衣足食而无聊无趣的人们。他们也许看到你的伟大坚强,就顿悟人生,大彻大悟。
作文六:《屋顶上的鸡舍》900字
若是在乡下,天还没亮透呢,村子里的鸡就开始练嗓了,一声比一声嘹亮、高亢,弄得人想睡懒觉都不成。可是在城里,叫人起床的,只能是手机铃声吧。现如今,别说大城市,就是咱们这个安丘小城,到处都是高高低低的楼房,哪里还能听得到鸡叫声呢?要听,除非到我们东城馨园来。
你说好笑不,西单元的李大爷家住三楼,居然还像模像样地搞了一个鸡舍。鸡舍在阳台上?鸡粪味还不把人熏死!这李大爷也真是聪明极了,他把鸡舍筑在了储藏室(我们院的储藏室不在地下,而是一溜儿平房)的平屋顶上,每天踩着梯子上上下下给鸡们送吃送喝。
李大爷不买鸡饲料。秋冬季节,他到学校食堂里,捡拾学生们吃剩的馒头啊,饼啊,然后把屋顶当成大的电饼铛,用太阳烘干,装蛇皮袋里,够鸡们吃好长一阵子了。春夏就更好了,鸡们直接吃特别有营养的、富含蛋白质的活物儿――有时是小鱼虾,有时是虫子。小鱼虾是从河湾里捞来的,虫子是从储藏室后面的菜园子里逮的。
储藏室后面有一块百多米长、十几米宽的空地。原来全是建筑垃圾,破砖碎瓦、水泥石灰夹着各色塑料袋,一片狼藉。李大爷和其他几个特别勤劳的人把这个地方细心地收拾出来,居然拾掇成了一个菜园子,尤数李大爷家的整洁像样:整齐的篱笆,整齐的田垄,整齐的菜苗,非常精神。李大爷家的鸡吃的虫子就是从菜园里捉来的。鸡的粪便呢,又成了菜园子极好的肥料。
鸡们吃饱了喝足了,养足了精神,就开始为李大爷家服务了――早晨叫他起床,然后给他下蛋,下最好的无公害的鸡蛋。
李大爷上了屋顶,喂好鸡,就在长长的屋顶上走几个来回,锻炼身体;下了屋顶,就去菜园里精耕细种,每一棵菜都恨不得起上名,哪里还舍得拿农药毒害它们?
我们院的人啊,都说李大爷过上了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活”。真令人羡慕啊,你说呢?欢迎你来我们院儿听听屋顶上的鸡叫声。
(262100)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山小学 指导老师 孙桂荣
【采蜜园】
新颖的选材,如话家常般的语言,使这篇文章读来格外熨帖人心。谁能想到,一声鸡叫能生发出这样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呢?你找到小作者写作成功的秘籍了吗?你是不是也从楼下那个平凡普通不起眼的车棚一角的小菜园里发现别样的天地了?
作文七:《屋顶上的大雁》2400字
我在湖沼的岸边发现一只苦苦挣扎的大雁。它的左翅膀被血打湿了,完整的右翅膀在那里无助地扑打,在长满水草的湿漉漉的地上哀鸣着。
我放轻脚步,悄悄走近这只受伤的大雁,双手把它拾起来。我的手感觉到这只候鸟羽毛的柔软和身体的温热,一瞬间这种感觉让我那颗苦闷的心感到某种温暖的慰藉。于是把它双手捧回了家。我把屋外的木窗关上,在微弱的灯光下开始给这只鸟疗伤。
可是大雁这种鸟好像很暗的光线下眼睛也能看得见,它一个劲儿地踢那些放在盆里的硼酸和消毒止血剂瓶子,妨碍我替它做手术。于是我不得不稍微有些粗鲁地把它的双脚用绳子给栓在一起,把它的右翅膀别在它的身体下面,再把它的细长的脖子用我的双腿夹住,然后对它斥道:“你给我老实点儿!”
手术完毕,我仍然绑着它,直到伤口不再出血。否则的话担心它在屋子里来回扑腾,伤口会沾上灰尘。
我蛮担心疗伤的效果。由于没有手术器械,我用削铅笔的小刀,从它翅膀里挖出四发铁弹,然后用硼酸水给它洗了洗伤口,撒上些消毒止血剂。有六发铁弹从它的翅膀内侧射入,其中两发打穿它的翅膀飞了出去。这只受伤的雁,大概由空中斜飞着落下来,打算躲到这水草中治好它的伤痛。偏巧我从那里经过。那时的我,正怀着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灰暗的心情在湖边徘徊。
我把仍然绑着的雁留在那里,独自去到另一间屋子,给这只雁准备些吃食。可是我突然间感到非常疲倦,靠在火盆边就睡着了。
午夜的时候我醒来了。是被一阵突兀的雁鸣给惊醒的。邻屋里的那只受了伤的雁很响亮而短促地叫了三声。我放轻脚步悄悄从纸墙缝隙看过去。那只雁翅膀和脚依然被绑着,脖子伸向那盏光线微弱的电灯,正要再引吭呜叫一次。也许这只伤雁把那只电灯误解为夜月了吧?
这只大雁的伤完全好了,我把它双翅的羽毛剪短,放养在院子里。这小家伙好像特别依恋人,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丝婉,带着它和我一起去田野或湖沼散步。
“丝婉,丝婉!”
丝婉于是就迈着昏昏欲睡的步子走来跟在我身后。
湖沼已经换上了夏装。丝婉看来大概很喜欢这片湖沼,它一滑进水里,立即就拍打它那短短的翅膀甩动它的尾巴。它在水里不玩个够,我怎么叫它都不会上岸来。
丝婉不光喜欢在水面上游玩,还喜欢钻到水里面,有时候甚至潜在水中蛮长时间。好在这片湖沼的水十分清澈,我可以看到丝婉在水中觅食嬉戏的身影。
渐渐地夏天过去了,到了秋天的某一天。那是一个刚刚经过一阵凛冽而猛烈的秋风的夜晚。我在睡袍外面披了件棉袍,靠在火炉边烤布袜,这样的一个秋夜,我想大概谁都会沉浸在自己的冥想中,有时候连烤在火炭上的布袜的焦糊味也注意不到。这时候的我,忽然听见丝婉高亢的叫声。那叫声把深夜的寂静搅得格外躁动不安。一定是屋外有什么事情触动了丝婉的神经,让它兴奋起来。
我打开窗户。
“丝婉,别那么大声叫!”
可是,丝婉叫个不停。
我探出窗外来看个究竟。丝婉站在我的屋顶上,那细细的脖颈高高地伸向天空,用它的最大的声音鸣叫着。它的头所指向的方向,月亮,那种正从夜空升起的泛着红色的椭圆形的月亮,放着光芒。高高的夜空上,我看见三只大雁正从月亮的左边向右边的方向飞行。这三只大雁和丝婉,在高高的天空和我的屋顶之间,不遗余力地交相鸣叫。如果丝婉这边叫上三声,三只大雁中的一只必回应三声,它们一定是在交谈着什么。我感觉丝婉在对它的同伴们说,“请带上我和你们一起走吧!”
我担心丝婉逃走,故意说话打扰它的叫声:“丝婉,从屋顶上下来!”
丝婉对我的态度和平常完全不同,根本不理睬我的话,只顾声嘶力竭地叫它的。我向它吹口哨,挥舞双手,全没有用,最后我耐不住性子了,拿出一根木棒敲打树枝,对它吼道:“丝婉!你爬那么高,很危险你知不知道!快点给我下来!快点!你这家伙今天到底下不下来!”
可是看起来,那三个伙伴的声音和身影不完全消失,丝婉是绝对不会从屋顶上下来的。
为防止丝婉以后再爬上屋顶什么的,我本应该把它的脚用绳子给拴住,另一头绑到柱子上。可是我不肯那么粗暴地对待它。我没法相信它会辜负我对它的眷恋而逃走。我把它的羽毛剪短,短到如果再短就会伤到它的程度。我不愿意对它太残忍。
第二天,我还是骂了它,也仅仅骂了它。
“丝婉!你不要想逃跑什么的!别那么无情无义的好不好!”
那天我给了丝婉格外多的饲料,它三天都吃不完。
丝婉现在有了一个新习惯,只要它一攀上屋顶,一定放声高叫。不过它只在有明月的夜晚,而且只在深夜攀上屋顶。每当此时,我就默默倾听着应答丝婉呼唤的掠过夜空的雁声。那声音使你觉得它好像是这深夜因孤独所苦而轻轻流露出的叹息声。如果的确是这样话,那么丝婉竟是在和夜的叹息交谈了。
那一个夜晚,丝婉比平日叫得更厉害。简直就是在那里嚎哭。可是我知道它一旦爬上屋顶就再怎么说它都不会理睬,所以也就不到外面去看它。我一会儿坐到桌前发呆,一会儿祈祷它的叫声早些停下来,一会儿想明天开始一定不再剪它的羽毛给它远行的自由……然后我钻进被窝,像一个害怕听凄厉的风雨声的孩子一样,用被子把头蒙住,努力想使自己入睡。这样我可以听不见丝婉的嚎哭了,可是丝婉站在屋顶上仰天长啸的身影,却怎么也无法从我心中抹去。它在我的脑海中继续凄厉地啼叫着,折磨着我。
我下了决心。明天一早给丝婉的翅膀涂上药让羽毛快点长出来。希望新长出来的羽毛可以载着它飞向它向往的高高的天空。也许我也来点古雅之趣,给它脚上戴一个小铁环,甚至不妨用小刀雕上“丝婉你飞吧,在那朗月夜空,快乐高飞吧”。
第二天,丝婉的身影不见了。
“丝婉,你出来!”
我一下子着了慌。门廊下面屋顶上面,哪儿都没有。后来看见白铁遮雨帘的铁皮夹缝里,夹着一片显然是丝婉肚皮上的柔软的羽毛,在轻柔的晨风中轻轻摇曳着。我急急走去湖沼,也不见丝婉的身影。
“丝婉,丝婉你在哪儿啊?你要是在这里,就快出来吧!我求求你,出来吧!”
衰草的残叶静静地沉在水底,丝婉一定不会在这里了。也许,它被它的伙伴们的翊膀拥着,踏上了它的季节之旅吧。
(刘雁推荐)
作文八:《屋顶上的索菲》600字
住在屋顶上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孩子呢?他们上蹿下跳,腾起,跳跃,在屋顶上飞奔。是的,飞奔,他们被称作屋顶侠。
《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第六辑《屋顶上的索菲》书中就有这样一个女孩――长着一头闪电色头发的索菲,飞奔在屋顶上。但其实索菲并不是一个屋顶侠,她来到巴黎并非为了在屋顶上奔跑,而是为了寻找妈妈。这是一个有些浪漫有些伤感的故事。在她还是个一岁的小婴儿时,索菲就记住了妈妈的样子。在海难发生时,她被装在一个大提琴盒子里,从一艘巨轮上漂到了海面上,所有人都认为她的妈妈已经遇难了,只有她自己坚定地相信妈妈并没有死。为了这个信念,她不放过哪怕一点点的可能性。
从伦敦逃到巴黎,她靠的就是一?c点的可能性。哪怕风中吹来的一丝乐声,她也不能放过。她在风中爬到了屋顶上,在这里遇到了一个男孩,继而认识了一群孩子。他们都是没有妈妈的孩子。在远离人群的屋顶,远离了危险的同时,也远离了温暖。然而,这竟是一个庇护所,能够比孤儿院提供更多的安全感。这些孩子有的住在铁路边,有的住在树上,还有的固执如马蒂奥,只在屋顶上行走。相比而言,索菲是幸运的,因为妈妈始终在她的心中,她还有寻找的念头。而其他的孩子,或许早就丧失了寻找亲人的任何可能性。最后大家一起加入到为索菲寻找妈妈的队伍中,也可以说是实现大家一个共同的心愿――找到爱和温暖。
十一二岁的索菲有着自由的灵魂,有旺盛的生命力,有随时奔跑飞跃向上的心。《屋顶上的索菲》每一个章节、每一句话都有一种淡淡的诗意,像一首首童年的歌,而在所有的旋律中,唱响、回荡的,都是浓浓的爱。
作文九:《屋顶上的月光》10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屋顶上的月光
作者:马亚伟
来源:《作文评点报 ·高中版》 2014年第 17期
乡村夏夜,是一首悠长柔和的诗。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终于可以放慢脚步,静静地享受夜 晚的安宁了。夜风仿佛一块凉爽的轻纱,滑过肌肤,分外舒适,白天的燥热也一吹而散。
月亮升起来,我们姐妹几个央求着爸爸妈妈去房顶。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 事。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亲收拾着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 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仰面躺在房顶上,夜空深邃,月光如水,星辉点点,人仿佛进入一个童话世界一样。海一 样的夜空是人想象力的源头,屋顶上的月光,让人想象的翅膀飞起来。我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 夜空的一颗星,镶嵌在夜空中,与月亮毗邻,与群星为伴。
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 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屋顶的月亮,似乎离我们近了很多, 近得我们可以披一身月光而眠,或者枕一弯新月入梦。
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 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 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 …… 妈妈的故事真多啊!
月亮最圆的时候,屋顶亮堂堂的。我和妈妈总是特别兴奋,我们大声喊隔壁的红艳,她们 一家也在房顶上。笑语声在高高的房顶上传递着,分外热闹,这是乡村夏夜特有的景观,别有 韵致。
夜色渐浓,一层淡淡的雾气围拢过来,袅袅如烟。院子里有一棵高过房顶的大槐树,婆娑 的树影落到房顶上,月光也从叶子中间落下来。不远处,蛙声还在叫,田野里的草香弥散过 来,夜风徐徐。渐渐的,乡村的灯火,一盏一盏熄了,只有月亮还亮着。屋顶上的月亮,真像 一只明眸善睐的眼睛,整个夜晚都是生动的。
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半夜觉得夜凉了,忽然醒来,睁 眼看到妈妈正轻轻地为我们盖上薄被。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脸上带着笑 容,眼睛特别亮。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 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
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容的诗《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 月亮的晚上响起 ……” 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作文十:《屋顶上的树》5500字
甘典江
贵州天柱人。1969年生。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以教书为业。作品曾发表于《小说月刊》《散文》《中华传奇》《中国故事》《雨花》《微型小说》《小小说月刊》等。著有短篇小说集《纸上江湖》《鸟之居》等。
“倘若人不是诗人,我如何能忍受作人。”
――尼采
明天要砍一大片的树。
徐者很着急,接近于惊惶失措了。他愤愤不已,那些老老实实的植物,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多年了,从未招惹过任何人,现在,为什么要去砍伐它们?领导的说法是,学校已由师范转为中学,要发展扩建,要起新的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以培养更多的大学生,为社会做贡献。所以,必须砍掉那些树,好腾出空地来。
在校园,没有任何人会比徐者更了解更热爱那些树木了。而在别人的眼中,比如,后勤主任认为,这些树是单位的一笔财富,即使劈成柴火来卖,也能创收。生物老师认为,这些树有七八个品种,是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的最佳范本。还有那些朝气蓬勃的学生,更不会舍得,因为一到夏秋之季,他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钻进树丛中去谈情说爱。甚至,一些流浪的鸟儿也闻风飞来,在树冠上安家落户,生儿育女了。
在美术教师徐者的眼中,这些树就是一片风景,是供他在画纸上临摹的艺术符号。他经常对树写生,竟读出了每一棵树的表情。一次,闯进几个烂崽来打鸟,徐者出面制止,他们恼怒地朝徐者开了一枪,射中屁股,徐者勃然大怒,竟然跑去食堂抢过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来追杀,把烂崽们撵得飞奔逃命。
这件事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进学校来打鸟了。
不过,校长严厉地批评徐者,责怪他鲁莽行事,要是闹出人命,那还了得?为几只麻雀如此拼命,太不值得,也不像是一个人民教师的所作所为,还艺术风度呢,扯淡。
徐者不服,争辩自己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即使闹出人命,他自会承担,绝不会连累别人和单位。总之,他痛恨一切刽子手,特别是戕害小生灵的家伙。
从此,有事没事,徐者总去那片树林巡逻。
现在,居然要砍掉这片林子。他阻止不了,想保护又无能为力。想来想去,第二天上午,他去找校长,想出钱买下其中一棵最小的柚子树,作个最后的纪念。
一百块钱。校长开出价,打了个条子,让他去财务室结账。
交了钱,他马上去街上请来两个民工,把柚子树先挖出来。到下午,就会有挖掘机来作业了,那些树将被连根拔起。
挖出柚子树,徐者指挥两个民工,要把这树种在教工宿舍的屋顶上去。
民工大惊失色,以为这个穿着一身唐装的老师疯了。他们当了几十年的农民,只晓得所有的植物都是栽进地里,从没见过栽上屋顶的怪事。何况,这教工宿舍的屋顶,全是水泥板,树怎么活啊?
徐者不耐烦地说,笨蛋,既然可以在阳台上种花,在笼子中养鸟,怎么就不可以在屋顶上栽树了?没有泥土,挑上去铺一层不就行了?
民工已经目瞪口呆。
徐者住在教工宿舍楼最后一单元的顶层――五层。他安慰民工,你们不要怕累,照我讲的办,挑一百挑土上去,把树栽好,我开你们五百块钱。
见民工还犹豫怀疑,徐者掏出两百块钱,一人先发一张,接起,干完活再补足。
民工马上相信了,欢天喜地的干起来。
有人看见这情景,好奇地询问。徐者严肃地回答,栽树,种风景。忙了半天,才把这棵碗口粗的柚子树栽上屋顶。徐者拿来相机,与树合影,并且给这棵树取了一个名字――“最后的旗帜”。
每天傍晚,徐者都要端一盆清水上来,用一条新脸帕,为树洗澡。他架着梯子,不厌其烦地擦拭每一根枝桠每一片叶子。作为一个热爱山水画的舞文弄墨者,他深受倪云林的影响,以为洁癖就是一个真文人的标志。古人都爱好洗梧桐,他就效仿洗柚子树,复古之风,山高水长。
民工领完钱之后,还舍不得走,竟傻乎乎地又问,老师,不,老板,你要是还想这样种树,要喊我们呀,我们喜欢干这种活。
徐者一愣,觉得这民工还有点儿意思,竟如此幽默,不禁笑道,好,也许下回我还想再种一些庄稼,比如,种几杆苞谷之类,一定要请你们的。
下午,庞大笨重的挖掘机开进校园,把那片树林铲除得一干二净。徐者看到,那些树身上汩汩渗透出来的白色浆汁,不是树的血,就是它们悲伤的眼泪了。
很快,整座校园都知道了美术教师徐者的怪癖或壮举,有好事者把这屋顶上的树拍成图片传上网,命名为“史上最牛的一棵柚子树”。
传来传去,这张图片就传遍了各大网站,甚至挂上了“新浪”首页。
这下不得了,一些网友竟慕名前来,有的是附近的,有的是远道而来,都想一睹这棵高高在上的柚子树之风采,并且要求合影。越来越多的网友跑来参观,惊扰了学校的教学及生活秩序,校长不耐烦,只好砌了一溜围墙,加设门卫,谢绝来访者。
几年过去,柚子树粗壮了,撑出的绿荫,遮覆了大片面积的楼房。
一天,很热,几个教师摸上楼来,躲在柚子树下打扑克赌钱。
妈的,叫哪样卵,吵得我手气都悖了。体育老师烦这乱七八糟的鸟叫,骂起来,他输了几块钱,竟怪起头顶上无辜的鸟来。
物理老师帮腔,是有点儿烦,唱歌也不选选地方。
办公室的潘秘书把牌一甩,站起来,先刹一脚,我看看到底是哪样鸟。
大家只好丢下牌,站起来仰望,原来是一个鸟窝,肯定是前段时间飞来的那两只夫妻鸟搭建的,好像是花喜鹊,居然悄悄地生出了一窝小鸟,正叫得欢,大概饿了,等着父母快点儿叼虫子来喂呢。
嘿嘿,好事来了。潘秘书快活地笑道,掏出手机拨打,喂,毛校长,快来快来,正有一件好事等着你老人家啊,在徐者楼上的柚子树上。
体育老师奇怪,骂潘秘书,你这个卵崽,我们在这儿赌点儿牌,你也要请领导来剪彩,想积极表现是不?
潘秘书忙解释,莫乱讲,别个毛校长是个省级会员摄影师,你晓得不?这个鸟窝,对他来讲,正是一个天赐良机,我不过是成人之美。
是啊,对你同样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体育老师气恼了,呸地吐口水,下楼去了。
毛校长激动地赶来,脖子上套着他那架昂贵的佳能相机。他爱摄如命,看到什么都想拍照,全校的花花草草,都被他拍遍了。
望到鸟窝,毛校长兴奋得汗水都渗了出来,连连表扬潘秘书及时地通风报信,夸他有艺术的眼光,懂得欣赏美,不愧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前途无量。
鸟窝那么高,怎么拍呢?我要的是近距离的写真图,要把小鸟们的嗷嗷待哺抓拍下来,体现一种神圣的母爱,才能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毛校长抱着树干,试着爬了爬,根本爬不上去,他太肥了。
危险,毛校长你等着,我去帮你扛架梯子来。潘秘书制止毛校长的强行攀爬,飞快跑走,喘着粗气扛来了一架长长的梯子。他架好架稳,站个马步,用力扶住,才请毛校长爬上去。他使劲儿扶着,保证安全第一。
毛校长激动地爬了上去,骑在枝桠上,对着胯下的鸟窝,咔嚓咔嚓地猛拍,像端着机关枪在扫射一般,又蹲下身,凑近去,作近距离地拍摄,把可怜的小鸟吓得吱吱地乱叫起来。
这时,猛然飞来两只大鸟,是鸟爸爸鸟妈妈,它俩瞅着自己的孩子被偷袭,竟奋不顾身地俯冲下来,朝着敌人发动自杀式攻击,猛啄猛抓。毛校长惊惶失措,连连躲避,却身形不稳,晃来荡去,竟一头倒栽下来,嘭――摔在水泥地面上,相机四分五裂,像个玩具积木散了架。
潘秘书叫喊起来,甩倒梯子跑过去摸躺着的毛校长,呆了,傻了。大家凑近去,看到毛校长口鼻出血,像是死了。
拨打120急救电话。
不知何时,徐者也上来了。他注意到,天上那两只有惊无险的鸟爸爸鸟妈妈,正站在窝边喂它们的孩子吃虫子,吃得正欢。
幸好,毛校长被抢救活了。
潘秘书愤怒地提议,那棵柚子树是一棵不祥之树,害人不浅,必须马上砍掉。徐者这家伙把树前无古人地种上屋顶,本身就是个不祥之兆,是反科学反风水的。对此事故,他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起码要付部分医疗费;另外,本年度的考核要不合格。
奇怪的是,毛校长没有采纳潘秘书的建议。不过,养好伤后,似乎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热衷于拍照了。
徐者更想不通,觉得毛校长高深莫测,是个人物。当然,柚子树上的那一窝鸟更了不起,居然敢跟人斗,还赢了。他感慨万分,写下一首诗《钢筋水泥上的柚子树》,献给屋顶上这棵骄傲的树、孤独的植物。
城市是一座巨大的收容所
所有的人都无家可归
他们丢了钥匙
戴着一张镂空的面具
在裹着油漆的高楼
我斗胆栽了一棵柚子树
这个城市中唯一的逆子
插在钢筋水泥上,遗世独立
它拒绝被砍被刷
在众目睽睽之下,裸露着身体
只和阳光雨水做爱
表演着惊世骇俗的伟大隐私
一个暴雨天,徐者发现,房间的墙壁渗出水来,打湿了书桌和床铺。他和妻子慌乱地搬东西盖东西,又拿盆子和桶接雨,狼狈至极。
待到雨停天晴,他才发现,几个房间的天花板都出现了裂缝。他去找补漏的民工,一检查,才得知是屋顶上的柚子树造成的,那不停生长的根系日渐发达,竟透过泥土钻进了水泥预制板。更严重的是,左邻右舍也出了相同的问题。他们知晓原因,都生气地责骂徐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后,告状到了校长那里,要徐者赶快把树砍掉,清理好现场并恢复旧状,找专业的补漏师傅来把缝补严。同时,还要赔偿一些损失,淋下来的雨水,把大米潮湿发了霉。经过工会的调解,徐者赔了些钱,就算了。不过,这棵柚子树,一周之内必须从屋顶上面消失。
看到徐者一副愁眉苦脸相,妻子只好帮他想了一个办法:把柚子树转移下来,栽到她娘家去。她娘家住在郊区,天宽地宽,不会再有谁跑来干涉。
于是,徐者又请那两个民工来干,他们都有联系的手机。这一次,要难多了,因为树的根系已经扎进了水泥预制板的缝隙,抓得又紧又牢。徐者不禁叹服,再任其生长,怕是要延伸进砖缝里去了,甚至会长进他家里面去,共居一室。想到这儿,他不由得对这棵命运多舛的树充满了敬意。
然后,徐者雇来一辆马车,连树带土一起装上,朝郊区驶去,种在了妻子娘家的门前空地上,引来了村民们围观,好奇不已。现在已是立夏,过了种树的季节,还来种这么粗的一棵大树,是什么意思啊?有的村民不怀好意地讽刺,人家的女婿是知识分子,是在种反季节树子,这样结出来的果子,才不酸。
种好树,等别人都散去,岳父才问徐者,你这样种树,别人会笑话的。在我们乡下,没有哪个敢这样。
徐者红了脸,你老人家就不要管这么多了,该活的自然会活,各有各的命。
树,活了下来,一天比一天大了,绿了。
两年后,枝上结出果子。
这期间,徐者带着速写本,对树写生,从几个角度来观察来欣赏。他觉得,一棵树的形象并不亚于一个美人。在古人的笔下,树是多姿多彩的,有性格、有气质,比如,屈原的橘树是高洁的,倪云林的树是傲岸的,甚至,连弱不禁风的芦苇,在吴镇的笔下都是隐逸的化身。
一天,妻子突然来告诉徐者,娘家人想把柚子树砍掉。
徐者大惊,急忙去看。岳父告诉他,你这棵柚子树太可恶,好看不好吃,没得用。
徐者才晓得,他们是嫌柚子树上结的果子不好吃,尝了那么多个,竟然没有一个是甜的,苦得像黄莲,把舌头都苦麻了。这样苦的柚子树,留来何用?还不如几斧头砍了,劈来当柴烧,还可以煮熟几锅猪潲。
徐者又急又气,又感到可悲可笑,只好竭力解释,这柚子树不好吃,别吃它就是,让它们就挂在枝上,看看也好。总之,它们又没妨害谁,又不是非吃不可。
岳父听不进去,怪起徐者,天呀,你这个书呆子,讲出的话好奇怪。从古至今,这果树,就应该结果子,结了果子就应该让人吃。不好吃,还栽它做哪样?看着都烦。我们农村人讲的就是实用实惠,没有用的东西,不要拿来摆样子,免得被别人笑话。你不嫌麻烦,我老头子还怕丢丑呢。你要是实在舍不得,也可以,你就把这棵该煞费苦心的树子再搬走,否则我非把它砍来当柴烧。
徐者气得浑身颤动,快要发作。
妻子见势不妙,慌忙出来圆场,吵哪样吵?办法我有的是,我看,把树种到田坎边去,那里正缺一棵树来遮荫挡雨。
只好如此。
这棵大腿粗细的柚子树,又被费力地移到了田坎边。在绿油油的田野中,显得是那么地另类,孤寂无助。
每个星期天,徐者都要骑自行车去郊区,去瞻仰他那棵柚子树。他望见,有人在遮阳,也有人在躲雨,甚至,还有一些鸟儿在绿荫丛中穿梭,还有马匹和水牛在下面憩息,悠闲地啃着草儿。
又有事了。
四年后,政府要搞开发区,准备征收这一片大坝。
农户们都不愿意,失去了土地,他们感到无依无靠,生活不踏实。但抗议无效。岳父通知徐者,要他赶快去处理他那棵柚子树,要砍要卖要搬早点儿办,限期一到,拆迁队就强制没收了。
徐者仍想进行一次搬迁,但根本不可能了,树已长得更为粗壮,根系肯定已经伸入地心,更无法的是,他再也不可能找到一处还能容纳这么一棵大树的地方了。这么一大片的良田都保不住了,何况一棵容易受伤的树呢。
有人来买柚子树,想砍去打家具,价钱很高。
徐者拒绝了,他不想出卖他的树,颠沛流离了这么多年,应该给它寻找一处最后的归宿了。
他买来一把大斧子,磨得锃亮锋利。在一个星期天,他亲自砍伐,一斧一斧地,像在弹奏一把巨型的乐器。接着,他请人解成木地板,又把树蔸挖出,做成一把根艺椅子。
最后,他把木地板铺进书房,不上油漆,只刷一层薄薄的桐油,又把根艺椅子搬到几案旁,每天出出进进,光脚踩来踩去,又一屁股坐上柚子树蔸,长吁短叹,似喜若悲……
(责任编辑 高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