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课文中心思想》7400字
人教版六年级上期末重点课文复习提纲 1《山中访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 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本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 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本句是个排比句,同时又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 “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3《草虫的村落》文体:散文 内容中心: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 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5《詹天佑》内容中心: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 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 、 。 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什么不同方法。居庸关隧道: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 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八达岭、居庸关和人字形线路画图。
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这是一句设问句。詹天佑顺着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采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 拉的办法,解决了火车爬陡坡的重大难题。这是他对铁路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他卓越的创造 才能的体现。课文中心句“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 6《怀念母亲》 季羡林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 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9《穷人》 作者: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主要作品: 《童年》 《战争与和平》《复活》 、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赞扬了桑娜和 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11《唯一的听众》 内容中心: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
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 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 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13《只有一个地球》 文体:说明文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 “摇篮” ,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 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作者:西雅图 文体:演讲稿 从结构上说,这篇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分述部分第 4~8 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 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部分又分别从善待河水、善 待空气、善待动物三个层面来写。课文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手法 17《少年闰土》 作者:鲁迅 文体:小说 本文选自鲁迅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通过“我”的回 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 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 狗而很凶猛。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
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 多彩生活的向往。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作者:周晔 内容中心: 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 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 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重点句: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 这句语言描写, 表面是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是一个反问句。句中“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人民没有民主和自由都没 有。 “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 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
义态度。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伯父生前 4 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 21《老人与海鸥》 课文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 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 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23《最后一头战象》 作者:沈石溪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条猎狗》他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 “英雄垂暮” (1~4) “重披战甲” 、 (5~11) “凭吊战场” 、 (12~16)“庄严归去” 、 (17~23) ,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展现了嘎羧善良、 忠诚怀旧英勇的英雄形象。 25《伯牙绝弦》 文体:文言文 1、对照注释,了解诗句意思。 (1)伯牙 鼓 琴,志在 高 山,钟 子 期曰: “善 哉,峨 峨 兮 若泰山! ” 句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 “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 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体会: ” 俞伯牙琴艺高超,钟子期很会欣赏,他们两人相互理解、欣赏是知音。 (2)伯 牙 所 念,钟子 期必 得之。 句意: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3)子 期 死,伯 牙 谓 世再 无 知 音,乃 破 琴 绝 弦,终身 不 复鼓。 句意: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体会:伯牙为失去知音而悲痛欲绝,弃绝专长爱好,表示悼念。表现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 。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 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26《月光曲》贝多芬,德国伟大音乐家,尊称为“乐圣” ,作品: 《英雄》 《命运》 《田园》 《合唱》 。 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人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女孩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感动了贝多芬,走进屋弹奏一曲;失明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 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同问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明天要交,拜托各位了,内容全一些,复
制的也行。
课文知识点掌握 1.《山中访友》的作者 ____________体裁是 _________。采用(比喻),(拟 人),(排比),(想象)来
表达情感. 2.《*山雨》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 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通过 (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 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 法.,描绘出山雨带来的 美和 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____之 情。
3.《草虫的村落》的作者是 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作 者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 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草虫的村 落的特征是_________。 4.《索溪峪的“野”》运用(想象)和 (联想)来表达独特感受.采用先 _______ 后 _______描写的方 法, 先概括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 后,分_____ 、_____ 、____、 _____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5《詹天佑》以________为题, 讲了他主持修筑_______完全由 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______ 、 ______的铁路干线。按先概括介
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 按照工程进展顺序,从______ _ 、_______ 和 _______来叙 述修筑铁路的过程。詹天佑的 ____________贯穿全文。 文章的 中心句是 。 6《怀念母亲》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 课文以 的形式, 开门见山指出作者对两位母亲怀 着同样 和同样 。 借助_______、 _______摘抄的语段,描述在漫 长的留学生涯中,对两位母亲的 怀念。结尾呼应开头。 7《彩色的翅膀》以 ____________为线索,“我“随小
高上岛一路的_______为顺序展 开。交代西瓜不平常的来历运用 _______的叙述方法。 结尾点题。 8《中华少年》作者是______, 这是一首______。· 演讲稿的特 点:( )、( ) 、( ). 第二单元学 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 了你?说说理由!《詹天佑》:我被 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的事所打动.在当时恶劣的社会 环境下,詹天佑临危受命,面对帝 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 民的极端藐视,为了维护祖国的 尊严,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 性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在强烈的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 以及创造才能,提前两年完成铁 路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 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6.《怀念母亲》:我被作者在自己 亲身母亲离去时,内心承受巨大 痛苦时的情节所打动.作者从小 就离开母亲,很少回来,没有很好 的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母 亲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日夜 想念的儿子一眼,她带着遗憾与 不舍离开这个世界,这使作者内 心是多么痛苦,唯有关于母亲的 记忆成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慰藉.
9、《穷人》出自( )国著名作家( ) 的短篇小说. 他还有其他的作品: 《童年》、 《战争与和平》、 《安 娜?卡列尼娜》、《复活》。本课 的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1) 表现 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 赞颂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课文在写作上,通过(环境),(心理) 和(对话)的描写,刻画了
栩栩如生 的人物形象. 课文多处运用省略 号,主要作用有(1)表现心理活动 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 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4)表示 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0、《别饿坏了那匹马》作者 ______。“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 在文中出现_____次。 11、 《唯一的听众》 作者______。 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 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 语言变化. 12《用心灵去聆听》作者是 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的 高度概括与肯定,也点名 ___________。全文围绕 _________ __ 的主线展开。课 文多处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 法。 《绿山墙的安妮》 · 创作于 1904 年,作者是(加拿大)作家(蒙格玛
丽),还写了另外六部小说 《少女安 妮》、《女大学生安妮》、《风 吹杨柳的安妮》、《梦中小屋的 安妮》《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 、 、 《彩虹幽谷》. 13、《只有一个地球》体裁是 __________。 课文中运用说明方 法的句子:打比方:“在群星璀璨的 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列数 字:“……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 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 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作比较:“科 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 中心的 40 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 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14《大瀑布的葬礼》课文采用 __________的手法,即先写结 果,后写起因与经过。还采用 ______的手法,把(昔日瀑布的 雄伟壮观与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 作对比),(把昔日游客流连忘 返的热闹场面跟如今乘兴而来、 失望而去的痛心结局对比)。其 次是(首尾照应)。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体裁是 __________。本文属于 __________结构。 文章的中心句 是 。 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 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 说,属于 的结构、大量运用 等
表达手法、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 人对土地表达了人们 。另一方 面,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如果我 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 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 圣的”反复出现,好处是 。 16《青山不老》作者是______。 点明文章的中心句是 。 他已经将 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 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指老农创 造的这片绿洲, 实际指开辟山林、 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 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 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
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将随着 青山永垂不朽。由所学课文想开 去 :13、《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学习 中我们知道了如果不顾后果的滥 用化学品,可再生资源不但不能 再生,还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 联系到生活中,这些生态灾难就 发生在我们周围:水土流失,洪水 泛滥,土地沙化…… 14、
《大瀑布的葬礼》想到我们 目前一些面临枯竭的瀑布,想到 该如何去保护它们.16、 《青山不 老》想到自己能为环境保护做点 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节约每一
张纸,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乱扔 废旧电池,栽种小树苗…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由“大 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 地的”联系生活来?*“竭泽而渔”选 自《吕氏春秋.孝行览》.意为淘 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 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只顾 眼前,不作长远打算,而应该从长 计议,合理规划 .17 《少年闰土》 作者_________, 他的作品有《 》 》 》 》。 《 《 《 他被誉为“ ”,**评价他是伟 大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本文选自短篇小说 《 》。课文以________为题。 通过回忆重点写闰土给“我”讲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四件事。 刻画了闰土是一个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的农村少 年。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 _________,通过回忆伯父生前 给自己留下印象深的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四件事, 说明鲁迅是一个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
达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 与敬仰之情。本文以_________ 为标志,共分五段。本文的中心 句是 。本文采用_倒叙__,第一 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 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 爱戴的原因。《回忆鲁迅先生》 作者是_________,《永远不能 忘记的事情》 作者是_________。 19《一面》作者是_________, _____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 “_____”的特点。 《毁灭》 是_____ 国作家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 《铁流》是_____国作家 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
20《有的人》作者_________, 为了纪念鲁迅逝世_________写 的一首诗。本诗运用了_____的 表现手法。读到“有的人,俯下身 子给人民当牛马”想到 _________。读到“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烧。想到 ________。 诗海拾贝 《采薇》 选自我国最早 的诗歌总集《 》。 《春夜喜雨》 是 律诗,作者是 代 。 《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体裁 作者 。 《天净沙?秋》 体裁 作者 。《太 阳的话》和《白桦》体裁 作者分
别是 和 。《我们去看海》《致 老鼠》《爸爸的鼾声》体裁是 。 21《老人与海鸥》前半部分通 过老人 、 和 等事例表现老人对 海鸥无私的爱;后部分通过老人 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面 前 、 、 、 等 悲壮画面,展示 了海鸥对老人的令人震撼的情。 22.《跑进家来的松鼠》写了在 家接二连三的趣事: ; ; 。 23《最后一头战象》作者 _________,被称为“ ”,作品有 《 》《 》《 》。本文体裁是 。 记叙了抗日战争中幸存
的最后一 头战象,在临死前做了四件事情
课文以 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片 段: 、 、 、 。 24《金色的脚印》按事情的发 展顺序来写。 25《伯牙绝弦》这个传说,人 们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 妙。 26《月光曲》作者借这个美丽 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 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 和 , 又表现了他 和 ,同时也告诉人 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 靠 ,更要依靠 的情感。作者在 叙事中进行恰当的 , 使文章的表
达更 、感情更 。贝多芬是最伟 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 27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 有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 。 28《我的舞台》作者 _________, 体裁是_________。 课文以_________为线索,围绕 __________________这句来 写, 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 上, _____ 和___ 让人走向成功 的道理,阐述了 “__________________”的道 理。前后照应。 29· 响遏行云:响,声响;遏, 阻止、使停止;行云,流动的云
彩。指声音高亢以致阻拦了天上 的流云。多用形容声音嘹亮
作文二:《课文中心思想》4400字
四年级下册课文中心思想
第一单元主题:童年的足迹
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儿童追春图。这首诗描写了南方农村的暮春景色。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儿童情趣。
徐公店,即姓徐的人开的店。 深:幽深。 未:没有。
篱落:篱笆。 径:小路。 阴:树阴。 急走:奔跑。
疏疏:稀疏。
诗意:诗人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看到的情景。稀疏的篱笆下,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落了,但是叶子还没有长茂密。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蝴蝶飞
入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清平乐》的作者是宋朝的辛弃疾。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生活劳作的图
景。勾画了一幅古时南方农人依山水而居,勤于农时,满足、悠闲的生活画面。
茅:茅屋。 好:问好,闲谈。
溪:小溪。 翁:老翁。
醉:酒醉。 媪:老婆婆。
吴音: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 无赖:顽皮,是爱称。
媚:柔媚。
词意:茅屋又小又低,小溪上长着绿油油的草。酒醉中,有人用柔媚的南方话语相互问好、闲谈。这是谁家的老翁、老婆婆呢?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锄豆子。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可喜的是小儿子不懂世事,只是一味地调皮玩耍,趴在小溪岸边剥莲蓬吃。
2、《天窗》作者是矛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矛盾,中国现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唯一的心灵寄托,唯一的自我安慰。孩子们通过天窗展开无尽的遐想,体会到了无穷的快乐。
3、《快乐的足球赛》是一首叙事儿童诗,讲的是小学生放学后在河边草地上尽情踢足球的情
景。整首诗幽默、风趣,充满了童真童趣。
4、《芦叶船》作者吴珹,通过对童年快乐生活和游戏的回忆,写出了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所带来的欢乐,表达了作者那种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5、《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位十二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我们要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第二单元主题: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
6、《我们家的猫》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小说家、剧作家。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都流漏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也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写猫的性格“古怪”是通过“老实”与“贪玩”、“贪玩”与“尽职”、“温柔可亲”与“一声不吭”、“什么都怕”与“那么勇猛”等矛盾性格展现的,而猫的这些矛盾性格又不是同时表现出来的。因此,作者运用“古怪”一词,无非是说猫的性格“变化不定”,“很难捉摸”。
7、《小狮子艾尔莎》作者是奥地利女作家乔伊.亚当逊。文章讲述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艾尔莎,最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我”对艾尔莎的真情呵护以及艾尔莎对“我”的无限依恋,反映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8、《树上的鞋》作者金波。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件“我”亲身做过的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我”捉蟋蟀累了睡在一棵大槐树下,在睡梦中被惊醒,发现一只雏鸟钻进鞋窝里,于是,我想办法把雏鸟送回鸟妈妈身边。而“送”的办法就是“我”将一只鞋作为鸟窝,放在树杈上。体现了儿童热爱自然、热爱小生命的美好精神品质。
9《老人和鸟》这篇课文实际上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通过本文学习,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10《自然之道》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由一个生物学家作向导,结对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拯救了一只被嘲鹰咬啄的海龟“侦察兵”,结果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而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第三单元主题:生活中的智慧
11《锁不住的心》是一首现代儿童诗,诗歌以儿童和妈妈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孩子热切的渴望:世界也是一本书,大自然是广阔的课堂,请不要锁住屋门,放我到大自然中去拥抱蓝天白云,亲近小鸟、青蛙,在那里,我同样可以获取知识,获得营养。
12《小溪的歌》是儿童作家严文井。本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精神。
课文中的“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衰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儿”。“泥沙”是跟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下来,甘愿掉队的人,他们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乐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积极进取的歌,永不懈怠的歌。
13《成长》记叙了意大利小男孩儿约翰虽然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却坚持用劳动——为居民点送报纸,来挣自己的零用钱。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劳动中磨练自己,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学习了本课后,我们要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习小约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14《差别》讲了一个普通而又意味深长的小故事: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一个能够创造性地为老板做事,得到重用;另一个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从中我们懂得做事应该多动脑筋、开拓思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广泛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拘泥与固定的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给予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后,饥渴至极、几近死亡,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了付出这壶救命水,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也留下了救命之水。故事赞美了高尚无私、给予奉献的品格。
第四单元主题:人在画中游
16《颐和园》按照游览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全文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17《东北大森林》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描绘了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的美
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18《海市蜃楼》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敦煌至阳关、玉门关附近的沙漠奇景海市蜃楼。它的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表达了作者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19《水乡行》作者沙白,这首诗由远及近,写了进水乡,游水乡,出水乡,意境非常优美。为我们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绘出了生机勃勃的水乡风情,渲染了一种安详、宁静的气氛。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淳朴的民风和水乡人的勤劳。
20《威尼斯的小艇》出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笔下。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绮丽、独特的风情。文章详细介绍了小艇的特点和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五单元主题:倾听探索者的脚步声
21《向卫星求救》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1982年9月的一天,为寻找失踪的儿子,西姆和朋友乘飞机寻找而再次失事,就在他们的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人们利用救援卫星探测出他们的确切位置,从而成功营救了他们的故事。通过本文的学习教育我们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22《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是一篇说明性的科普文章,用精炼、生动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宇航员奇妙有趣的太空生活,并通过对宇航员描述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的热爱之情。
2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首饱含童真的儿童诗,处处洋溢着儿童情趣,写出了儿童的心事与天真,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全诗揭示了科技的进步、人类愿望的实现,要考我们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24《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通过年轻时代的伽利略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从而打破盲目崇拜和迷信权威思想的故事,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六单元主题:永远的冰心奶奶(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1919年9月,她第
一次用“冰心”这个笔名发表作品。)
26《别踩了这朵花》这首诗里的“小黄花”也是一个象征物。诗人冰心呼吁请小朋友们热爱“小黄花”、保护“小黄花”,实际也是希望小朋友们推而广之,热爱和保护一草一木,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使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生态环境不受人为的破坏。
27《再寄小读者》本文写于1958年3月11日,是冰心《再寄小读者》通讯的第一篇。所谓“通讯”是一种新闻题材,是翔实而生动地报到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本文作者回顾了三十年的生活经历中见证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强烈感情。
28《只拣儿童多处行》在这篇散文中,冰心描述了从香山归来游颐和园时和孩子们相遇的情形,及由此引发的的思考与感触。文中最后,冰心由花的盛开联想到孩子的成长,和显示出旺盛生命力的孩子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享受。盛开的花朵是春天的希望,充满活力的孩子们就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捡游人多处行。”意思是:孩子们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能捡游人多处去玩儿。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意思是:游人被孩子们的气息所感染,他们会从孩子们身上感受春天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只要能有一颗爱心,只要能找到孩子们的身影,那么就一定能够找到春天。
29《肥皂泡》详细介绍了吹肥皂泡这种游戏的过程(做、吹、看、想),让我们体会了冰心奶奶美好的童年生活。
30《大舞台》介绍的是童年的冰心在烟台海边居住的生活经历。冰心童年的大舞台指的是,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生活在童年舞台上的冰心感受到的童年生活是“无限的欢畅与自由”的。
31《送别冰心》描写了社会各界为世纪老人冰心送别的情景。写出了人们对冰心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冰心的作品,显示爱和美的力量。——雷洁琼
爱,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它是一棵稚嫩的幼芽,却能推开坚硬的石头,长出绿叶,挺直
身躯,带给世界真善美。——葛翠琳
老人给予大家无限的爱,也带着大家的爱远行了。——陈恕 吴青
我不再觉得失去了您,而是更广阔又真切地拥有了您;我不再觉得您愈走愈远,却感到您从来没有此刻这样的贴近。——冯骥才
本册书要求背诵的课文及段落:
第1课《古诗二首》
第2课《天窗》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6课《我们家的猫》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9课《老人和鸟》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16课《颐和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建议背诵全文)
第17课《东北的大森林》背诵全文
第19课《水乡行》背诵全文
第26课《别踩了这朵花》背诵全文
第29课《肥皂泡》第三至五自然段
第30课《大舞台》第二、三、七、八自然段
第31课《送别冰心》最后一个自然段
作文三:《课文中心思想.doc》4400字
四年级下册课文中心思想
第一单元主题:童年的足迹
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儿童追春图。这首诗描写了南方农村的暮春景色。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儿童情趣。
徐公店,即姓徐的人开的店。 深:幽深。 未:没有。
篱落:篱笆。 径:小路。 阴:树阴。 急走:奔跑。
疏疏:稀疏。
诗意:诗人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看到的情景。稀疏的篱笆下,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落了,但是叶子还没有长茂密。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蝴蝶飞
入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清平乐》的作者是宋朝的辛弃疾。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生活劳作的图
景。勾画了一幅古时南方农人依山水而居,勤于农时,满足、悠闲的生活画面。
茅:茅屋。 好:问好,闲谈。
溪:小溪。 翁:老翁。
醉:酒醉。 媪:老婆婆。
吴音: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 无赖:顽皮,是爱称。
媚:柔媚。
词意:茅屋又小又低,小溪上长着绿油油的草。酒醉中,有人用柔媚的南方话语相互问好、闲谈。这是谁家的老翁、老婆婆呢,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锄豆子。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可喜的是小儿子不懂世事,只是一味地调皮玩耍,趴在小溪岸边剥莲蓬吃。 2、《天窗》作者是矛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矛盾,中国现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唯一的心灵寄托,唯一的自我安慰。孩子们通过天窗展开无尽的遐想,体会到了无穷的快乐。
3、《快乐的足球赛》是一首叙事儿童诗,讲的是小学生放学后在河边草地上尽情踢足球的情
1
景。整首诗幽默、风趣,充满了童真童趣。
、《芦叶船》作者吴珹,通过对童年快乐生活和游戏的回忆,写出了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所4
带来的欢乐,表达了作者那种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5、《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位十二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我们要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第二单元主题: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
6、《我们家的猫》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小说家、剧作家。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都流漏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也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写猫的性格“古怪”是通过“老实”与“贪玩”、“贪玩”与“尽职”、“温柔可亲”与“一声不吭”、“什么都怕”与“那么勇猛”等矛盾性格展现的,而猫的这些矛盾性格又不是同时表现出来的。因此,作者运用“古怪”一词,无非是说猫的性格“变化不定”,“很难捉摸”。 7、《小狮子艾尔莎》作者是奥地利女作家乔伊.亚当逊。文章讲述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艾尔莎,最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我”对艾尔莎的真情呵护以及艾尔莎对“我”的无限依恋,反映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8、《树上的鞋》作者金波。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件“我”亲身做过的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我”捉蟋蟀累了睡在一棵大槐树下,在睡梦中被惊醒,发现一只雏鸟钻进鞋窝里,于是,我想办法把雏鸟送回鸟妈妈身边。而“送”的办法就是“我”将一只鞋作为鸟窝,放在树杈上。体现了儿童热爱自然、热爱小生命的美好精神品质。
9《老人和鸟》这篇课文实际上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通过本文学习,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10《自然之道》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由一个生物学家作向导,结对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拯救了一只被嘲鹰咬啄的海龟“侦察兵”,结果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而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第三单元主题:生活中的智慧
2
11《锁不住的心》是一首现代儿童诗,诗歌以儿童和妈妈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孩子热切的渴望:世界也是一本书,大自然是广阔的课堂,请不要锁住屋门,放我到大自然中去拥抱蓝天白云,亲近小鸟、青蛙,在那里,我同样可以获取知识,获得营养。
12《小溪的歌》是儿童作家严文井。本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精神。
课文中的“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衰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儿”。“泥沙”是跟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下来,甘愿掉队的人,他们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乐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积极进取的歌,永不懈怠的歌。 13《成长》记叙了意大利小男孩儿约翰虽然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却坚持用劳动——为居民点送报纸,来挣自己的零用钱。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劳动中磨练自己,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学习了本课后,我们要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习小约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14《差别》讲了一个普通而又意味深长的小故事: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一个能够创造性地为老板做事,得到重用;另一个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从中我们懂得做事应该多动脑筋、开拓思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广泛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拘泥与固定的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给予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后,饥渴至极、几近死亡,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了付出这壶救命水,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也留下了救命之水。故事赞美了高尚无私、给予奉献的品格。
第四单元主题:人在画中游
16《颐和园》按照游览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全文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17《东北大森林》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描绘了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的美
3
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海市蜃楼》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敦煌至阳关、玉门关附近的沙漠奇景海市蜃楼。它的神奇18
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表达了作者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19《水乡行》作者沙白,这首诗由远及近,写了进水乡,游水乡,出水乡,意境非常优美。为我们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绘出了生机勃勃的水乡风情,渲染了一种安详、宁静的气氛。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淳朴的民风和水乡人的勤劳。 20《威尼斯的小艇》出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笔下。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世界闻名的“水
文章详细介绍了小艇的特点和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上城市”威尼斯绮丽、独特的风情。
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五单元主题:倾听探索者的脚步声
21《向卫星求救》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1982年9月的一天,为寻找失踪的儿子,西姆和朋友乘飞机寻找而再次失事,就在他们的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人们利用救援卫星探测出他们的确切位置,从而成功营救了他们的故事。通过本文的学习教育我们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22《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是一篇说明性的科普文章,用精炼、生动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宇航员奇妙有趣的太空生活,并通过对宇航员描述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的热爱之情。
2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首饱含童真的儿童诗,处处洋溢着儿童情趣,写出了儿童的心事与天真,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全诗揭示了科技的进步、人类愿望的实现,要考我们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24《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通过年轻时代的伽利略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从而打破盲目崇拜和迷信权威思想的故事,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六单元主题:永远的冰心奶奶(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1919年9月,她第
4
一次用“冰心”这个笔名发表作品。)
《别踩了这朵花》这首诗里的“小黄花”也是一个象征物。诗人冰心呼吁请小朋友们热爱26
“小黄花”、保护“小黄花”,实际也是希望小朋友们推而广之,热爱和保护一草一木,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使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生态环境不受人为的破坏。
27《再寄小读者》本文写于1958年3月11日,是冰心《再寄小读者》通讯的第一篇。所谓“通讯”是一种新闻题材,是翔实而生动地报到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本文作者回顾了三十年的生活经历中见证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强烈感情。
28《只拣儿童多处行》在这篇散文中,冰心描述了从香山归来游颐和园时和孩子们相遇的情形,及由此引发的的思考与感触。文中最后,冰心由花的盛开联想到孩子的成长,和显示出旺盛生命力的孩子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享受。盛开的花朵是春天的希望,充满活力的孩子们就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捡游人多处行。”意思是:孩子们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能捡游人多处去玩儿。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意思是:游人被孩子们的气息所感染,他们会从孩子们身上感受春天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只要能有一颗爱心,只要能找到孩子们的身影,那么就一定能够找到春天。
29《肥皂泡》详细介绍了吹肥皂泡这种游戏的过程(做、吹、看、想),让我们体会了冰心奶奶美好的童年生活。
30《大舞台》介绍的是童年的冰心在烟台海边居住的生活经历。冰心童年的大舞台指的是,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生活在童年舞台上的冰心感受到的童年生活是“无限的欢畅与自由”的。
31《送别冰心》描写了社会各界为世纪老人冰心送别的情景。写出了人们对冰心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冰心的作品,显示爱和美的力量。——雷洁琼
爱,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它是一棵稚嫩的幼芽,却能推开坚硬的石头,长出绿叶,挺直
5
身躯,带给世界真善美。——葛翠琳
老人给予大家无限的爱,也带着大家的爱远行了。——陈恕 吴青
我不再觉得失去了您,而是更广阔又真切地拥有了您;我不再觉得您愈走愈远,却感到
您从来没有此刻这样的贴近。——冯骥才
本册书要求背诵的课文及段落:
第1课《古诗二首》
第2课《天窗》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6课《我们家的猫》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9课《老人和鸟》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16课《颐和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建议背诵全文) 第17课《东北的大森林》背诵全文
第19课《水乡行》背诵全文
第26课《别踩了这朵花》背诵全文
第29课《肥皂泡》第三至五自然段
第30课《大舞台》第二、三、七、八自然段
第31课《送别冰心》最后一个自然段
6
作文四:《课文的中心思想》2500字
课文的中心思想 1. 《爱什么颜色》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对(家乡) 、 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2. 《金色的草地》一文,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 之情) ,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通过观察, 我知道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 ,手掌张开时它是 (黄色)的,要是攥成拳头, (黄色)就被包住了,就成了 (绿色) 。我知道了(观察)的重要性。
3.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散文) ,启发人们(不 要关闭自己的耳朵) ,用心去听各种声音,体会到这个世界 的声音是(丰富而美妙)的,激发我们(关注身边点点滴滴 的事物,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
4. 通过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一文,我知道了(白鲸 喜爱音乐) ,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喜爱与保护) 。
5.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 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 真才实学才行。 )
6. 《国徽》是一首(儿童诗) ,描绘了(三个)不同的 画面,写出了小朋友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 。
7. 通过学《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我认识了我国著名 数学家(华罗庚) ,我知道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8.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文节选自亚米契斯的 《爱的 教育》 ,通过学习本文,我认识了一个(非常爱国)的(意 大利)少年。
9. 《葡萄沟》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说 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10. 《小镇的早晨》一文中, “小镇”指的是我国江南水 乡的小镇——(桃源) ,写了它(安静) 、 (热闹) 、 (忙碌)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
11. 日月潭在(台湾) ,五彩池在(四川松潘) ,葡萄沟在 (新疆吐鲁番) ,我的家乡在(宝鸡) ,属于(陕西省) 。 12. 《儿童和平条约》一文表达了(全世界儿童渴望和 平的美好心愿) ,国际和平年是(1986)年。
13. 学了《说声“对不起” 》一文,我明白了:(要学会 与人相处) 。
14. 《翠鸟》 一课介绍了翠鸟的 (外形) 和 (生活习性) , 外形是按(总分)的方法描写的,抒发了作者对翠鸟的(喜 爱之情) ,学完本文,我知道了:(要爱护动物,与它们和平 共处) 。
15. 《一只小鸟》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学 完本课,我知道了:(要爱护小鸟,爱护小动物) ,我也感受 到了(亲情的伟大) 。
16.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题目的意思是:(被
弓箭惊吓的鸟) ,这个故事比喻(受惊后,遇到一点情况就 害怕得不得了) 。学了本课,我知道了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是(更羸) ,我懂得了(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 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 。
17. 学了《集市和超市》这个单元,我知道了集市和超市 的区别:(1) . 集市一般在露天, 商品大多是农副产品; (2) . 集市的摊位很随意; (3) . 超市比较规范,商品齐全,分类放 在货架上; (4) . 超市有收银台。
18. 《让我们荡起双桨》 是作曲家 (乔羽) 写的一首 (歌 词) ,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 )中的插曲。学完本课,我 体会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 ,本文表达了学生对生活、对 祖国的热爱之情。
19. 学了《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我懂得了(长大不仅指 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要学会关心别人, 承担责任) 。
20. 《丑小鸭》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 ,讲的是 (一只丑小鸭历经磨难,最终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教育我 们要(勇于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磨难、嘲笑与不幸,不要自暴 自弃,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健康成长) 。
21. 《我想》是一首(儿童诗)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
22.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 ,它是按(事情的发
展顺序)写的,即(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学 了本文,我明白了:(做有意义的事最快乐) 。
23. 空中花朵指的是(降落伞) ,降落伞是法国人(卢诺 尔曼)发明的 . 电话是(贝尔)发明的,蒸汽机是(瓦特)发 明的。
24.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 写的。
25. 《海底世界》是一篇(写景)文章,我知道了海底 是一个(景色奇异) 、 (物产丰富)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 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
26. 《圆圆的沙粒》是一篇(童话故事) ,是按(时间) 顺序写的,我要学习沙粒(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了本课, 我明白了:(只有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才能 实现美好的愿望) 。
27.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一篇(说明文) ,是(叶圣 陶)写的,我知道了: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帮助记忆的方 法有:(结绳记事) 、 (贝壳记事) , 赞美了 (人类的聪明才智) 。 28. 《马拉松》是一篇介绍名物由来的(说明文) ,学了 本文,我知道了(马拉松比赛的来历) ,我认识了一位希腊 英雄(菲利比斯) ,我要学习他(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 精神。
29.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
典)举行。
30. 一位法国人提议,把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作为 一个比赛项目,用来纪念(马拉松之战) ,纪念(那位把胜 利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 。
31. (1920) 年, 经过重新测量, 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为 (42) 千米(195)米。
32. 通过学习《元日》这首诗,我知道了古人喜迎新春 的三件事是:(燃放爆竹) 、 (饮屠苏酒) 、 (更换桃符) 。 现在, 春节的习俗有:(贴对联) 、 (挂灯笼) 、 (倒贴福字) 、 (拜年) 、 (吃年夜饭) 、 (看春晚)等。
33. 《老北京的春节》 一文的作者是 (老舍) , 他是按 (时 间)顺序写的,反映了(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 心愿) 。
34. 春节开始的日子是(腊月初) 。 (元宵一上市) ,春节 的高潮就到了。到了(正月十九) ,春节就结束了。
35. 《冰灯》写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 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我以后要(理解父母、 关爱父母) 。
作文五:《七上课文中心思想汇总》4400字
七年级上册 的美好与圣洁。
1、《散步》莫怀戚。本文发生在初春,我们在②《荷叶》: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南方的原野上散步,家人就走大、小路问题发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原名谢生分歧,最后奶奶依了孙儿。颂扬了我国人民婉莹,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赡养上一代抚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养下一代的责任,反映了我国文明家庭建设的者》《往事》等,她的散文,委婉、秀丽、清可喜成就。 新、自成一家,被人称为“冰心体”或“闺秀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体”。本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以荷叶为红家,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莲遮蔽风雨喻母亲为儿女荫蔽人生风雨,歌颂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曾了伟大圣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奖。 和爱恋。
《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主要是写自从作者5、《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世的腿瘫痪以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8却默默地忍受,不但不责骂他,反而以一颗慈卷,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政事等36门。善、宽容的心来关爱他、照顾他。后来,母亲本文编进“言语”门。
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他去看花,结果花没看,《咏雪》通过谢太傅一家雪后赏景的故事,对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他了。最后他和妹妹一起去才女谢道韫给予了有力的赞赏。谢朗的诗形象看“花”,可是母亲临走前,还记挂着作者。地写出了雪落的颜色和姿态;而谢道韫的诗在母爱就是这样,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华丽追求形似的同时,更注重了神似,有深刻的意
《陈太丘与友期》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动听的语言,点点滴滴却能缀成伟大的乐章。象。
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表现了他的聪慧,但主要是写了他懂得为人的
“无信”和“无礼”为全篇核心。 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道理。
6、《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恨。 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作3、《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著名作家。本。 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 通过“查问木雕—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赠予木雕——取回木雕”几个情节,赞美了再塑生命:A、
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谊,含蓄地批评了父”但是,在莎莉文老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呼吁做父母的应该理解孩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子的心,尊重他们的选择与人格。 “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4、《散文诗两首》 ①《金色花》:泰戈尔。B、是莎莉文老师让“我”(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一词是用其喻义)
诗集:《暮歌》《晨歌》《吉檀迦利》《新月集》又回到自然,了解自然。C、莎莉文老师还教
“我”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说,《园丁集》《飞鸟集》。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赞扬了莎莉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色花》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
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象,展开三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
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两度担任英国那么一种亲热。寄寓了母子情深以及人类天性7、
首相。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
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名族史》。本文通过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由农家丰收图、霜晨对丘吉尔早年在哈罗公学和军旅生涯两种截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组成。
然不同的生活的回忆,反映了丘吉尔在少年时13、古代诗歌五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代就对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有了充分的了解和律、七律)、宋词和元曲。 ①《观沧海》,作认识,并能够坚持学习,确立自己的理想。表者魏武帝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现了作者的自信、乐观、坦然和伟大的气魄。 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庙号太祖。全诗
8、《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汹涌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澎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庸》《孟子》并称为“四书”。“五经”是《诗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这首经》《尚书》《礼记》《周易》。孔子,名丘,字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仲尼,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
9、《春》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字佩弦,现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文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在《春》中,作 ③《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者按照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在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春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最“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白氏长庆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本诗通过
10、《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抓住环境和季节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描绘了钱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塘湖的早春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作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骆 ④《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与关汉卿、郑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家”。《济南的冬天》一文,开篇就以对比的写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法突出了济南无风、响晴,温晴的宝地特点,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在苍凉的深不结冰的水三个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孤独体。通过相互映特点。表达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11、《风雨》衬达到情景巧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贾平凹,当代作家,被誉为“鬼才”。长篇小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说《废都》《秦腔》多次获文学奖。本文借助1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典型的景物描写,通过侧面衬托的手法,生动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的展现了狂风骤雨中种种事物的情态,表现了冯友兰之女。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风雨之大之猛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天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 和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碰到孤独,各种各
12、《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家。原名何永芳,散文:《画梦录》,诗集《预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言》《夜晚和白天的歌》等。本文描绘了一幅命的长河中往,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15、《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世界著名的科普美国作家。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读物家。被众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的维吉尔”。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作者采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昆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虫记》称为“昆虫的史诗“ 。
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22、《河中石兽》,纪昀,清代文学者,字晓岚,
16、《短文两篇》 :《蝉》卢玮銮,小思,香港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作家。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由聒聒的蝉引发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作者对生命的思考,那就是无论怎样,为了生这则故事用和尚、道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命的延续都必须好好的活着。 《贝壳》,席慕里的石狮子的几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容,台湾作家、画家。著有诗集《七里香》散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文集《有一首歌》。通过描写贝壳的精致和美理,不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 丽,引发了作者的感悟:珍惜时间,努力让自23、《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小说通过记己的人生留下有意义的痕迹。 叙大圣与真君大战几个回合的过程,以及大圣
17、《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与真君大战时各自的神奇变化,刻画了大圣孙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悟空神通广大、敢于反抗、机敏勇敢。大无畏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的精神。
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24、《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
18、《虽有佳肴》,《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指姑娘》、《白雪公主》、《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等。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天选集。相传为戴圣编撰。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子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天子和大臣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25、《伊索寓言》 :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出真知的道理 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纪古希
19、《化石吟》张锋,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本文对盲目自高自大诗,“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的赫耳墨斯进行了讽刺,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颂”的意思。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的本质,不能爱慕虚荣;②《蚊子和狮子》则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先通过几个疑问句启提醒我们,取得成绩后不要骄傲自满,自得忘发人们和作者一起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形。③《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界,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著有《韩
20、《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本文寓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生动地介绍了云和意:提醒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往判定人和事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情,不能心存偏见。④《塞翁失马》选自《淮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在结构上,全文运南子·人间训》(《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用了总分总的关系。 安等编著。本文寓意: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
21、《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作文六:《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6900字
第一、二单元重点 1、山中访友 1、《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 2、课后习题: (1)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作者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课文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体现,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3、草虫的村落 1、《草虫的村落》的作者是(郭枫)。 2、课后习题: (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3、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 )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 )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 ,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 ,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4、文章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略) 5、詹天佑 1、主要内容及中心
2、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3、(1)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的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如.面对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嘲笑.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创造性地开凿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等等,都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才能。 4、默读课文,知道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什么不同方法。 6、怀念母亲 1、《怀念母亲》一课的作者是(季羡林)。对课题的理解及作者的情感: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 2、①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②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
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充分表达出来。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所以作者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虽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③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在作者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慈祥的,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眼睛里写满了对儿子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思念。 三、四单元内容重点 9、穷人 1、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2、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童年》 、 《战争与和平》、 《复活》等 。 4、课文中省略号的主要作用: 课文中省略号的作用--课文多处运用了省略号,主要作用有: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如,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 (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如,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如,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如, “我嘛……缝缝补补……” 5、理解重点语段: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使人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11、唯一的听众(作者:落雪) 2、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3、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4、语句理解: (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老人并没有耳聋,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2)“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 理解: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
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 “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 13、只有一个地球 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举例子具体真切 作比较突出强调 打比方形象生动 。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作者:西雅图) 1、文章结构:总分总 2、文体:演讲稿 3、课后第2题: (1)“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 理解: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2)“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理解: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3)“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 理解: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万物,才能确保人类的生存。 第五单元 17、少年闰土 1、作家、及作品--(资料袋) 2、正音:“正”、“佛”、“行”、“供”、“畜” *3、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件事,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参P148 要点: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海边拾贝--生活丰富多彩。潮汛看鱼-见多识广 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参P142参P143参P147 与四件事留下的印象不完全一致 4、关于“捕鸟”,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点:捕鸟的时间--下大雪;捕鸟的地点--沙地上;捕鸟的方法--支起大竹匾,撒下秕谷,鸟来吃时,拉绳子;捕鸟的结果--各种鸟都有。闰土聪明能干,是一个捕鸟能手。 *5、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 自然,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6、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7、破折号、括号的用法--补充说明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多音字:冠、号、 数 2、四字词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北风怒号、饱经风霜、失声痛哭 匆匆忙忙、马马虎虎、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是周晔,表达出她对鲁迅先生的怀念、热爱、敬仰之情。 *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分别叙述了四件事: 谈《水浒传》(伯父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 、 讲碰壁(伯父笑谈“碰壁”抨击旧社会 ) 、 救车夫(伯父热情地救助黄包车车夫) 、 关心女佣(伯父关心女佣) 。 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②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④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5、句子理解: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 理解: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语言描写中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吗?” (反问句) 理解: “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④“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理解: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 ,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6、 救助车夫一段,为了准确地写出鲁迅兄弟俩救治受伤车夫的情景,连用九个动词--“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 ,突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 7、以空行为标志,文章分为几部分?说说第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联系。 要点:五部分;第一段是总述--深受爱戴,后几段是分述--受到爱戴的原因。 参P154 第六单元 重点背默前4首古诗及书下注释。 第七单元 21老人与海鸥 1、字音:塑料、饼干、撮起、亲昵、啧啧、滇池、旋涡 2、主要内容及中心:课文主要讲了(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为海鸥送餐,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不约而同地为老人送行)的事,表达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 *3、意想不到的事指什么? 要点:①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②纷纷落地、站成两排、肃立不动,③朝遗像扑过来、大声鸣叫,翅膀扑得那样近。 *4、重点语句理解: (1)“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要点:老人喂,海鸥吃,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使我们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美好的深厚情感。(细节描写) (2)“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要点:海鸥用“鸣叫”、“扑”、“飞”成“漩涡”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舍不得离开老人,表达对老人的留恋,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美好的深厚情感。(场面描写) 5、体会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23《最后一头战象》 1、正音:势不可当、摩挲、扑喇喇、浴血搏杀 2、积累词语: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 炯炯有神、威风凛凛、排山倒海、 泣不成声 3、作者是 沈石溪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条猎狗》(课外书屋) 4《最后一头战象》以 时间 为序,依次记叙了英雄垂暮、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四个感人情节。歌颂了战象嘎羧忠诚 、善良、重情义 的高尚情怀。 *5、(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忠诚、善良的高尚情怀。) 第八单元 25伯牙绝弦 1、相传愈伯牙和钟子期是春秋时代的人,《伯牙绝弦》讲的是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让我们感受到朋友间真挚的感情。 *2、背默课文、注释,对照注释,了解诗句意思。 *(1)伯 牙 鼓 琴,志 在 高 山,钟 子 期曰:“善 哉,峨 峨 兮 若 泰 山!” 句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体会:俞伯牙琴艺高超,钟子期很会欣赏,他们两人相互理解、欣赏是知音。 (2)伯 牙 所 念,钟 子 期 必 得 之。 句意: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
意。 (3)子 期 死,伯 牙 谓 世 再 无 知 音,乃 破 琴 绝 弦,终 身 不 复 鼓。 句意: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体会:伯牙为失去知音而悲痛欲绝,弃绝专长爱好,表示悼念。表现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对知音的理解;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26 月光曲 1、《月光曲》又叫《月光鸣奏曲》《月光》。贝多芬弹奏了(三十七)支钢琴曲?第(十四)支是《月光曲》。
2、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人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女孩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感动了贝多芬,走进屋弹奏一曲;失明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3、.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答: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 。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 ,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舒缓流畅-快速有力-逐渐增强-高亢激昂)
作文七:《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3400字
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主题总结
1、 燕子
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2、古诗两首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3、荷花
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翠鸟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6、燕子专列
这篇课文进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9 寓言两则
这篇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一个是《亡羊补牢》,一个是《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都出自《战国策》。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辕”是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是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人们用“南辕北辙”这句成语,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
10 惊弓之鸟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11 画杨桃
这篇精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13 和时间赛跑
这篇课文讲的是: “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14 检阅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15 争吵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17 可贵的沉默
这篇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18 她是我的朋友
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19 七颗钻石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21 太阳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2 月球之谜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课文描写了“我”的一次上网经历,让我们在领略网络魅力的同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真切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
25 太阳是大家的
这是一首儿童诗。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26 一面五星红旗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
27 卖木雕的少年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
29 古诗两首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嫦娥》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30 西门豹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31 女娲补天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注意:加重并画横线的部分一定要背下来。
作文八:《三上课文中心思想》1900字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思想
1、《我们的民族小学》
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2、《金色的草地》
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作者和弟弟快乐的童年生活。
3、《爬天都峰》
通过写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灰雀》
讲述了(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与一个男孩交谈,受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告诉我们(做错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6《小摄影师》
通过写(高尔基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特许一个小男孩为他照相的故事),赞扬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和爱护)。
7《奇怪的大石头》
描写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我懂得了(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10《风筝》
描述了(“我”童年时候的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说明了 (童年生活的快乐、幸福,童年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1《秋天的雨》
描写了(秋天的到来,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各种动物、 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3《花钟》
主要写了(作者观察后,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以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表现出了(作者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也告诉(我们要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
14、《蜜蜂》
写(“我”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能力,从自家花园蜂窝捉了 20只做试验,结果有17只准确无误飞回家,但“我”无法解释蜜蜂 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也(告诉 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5《玩出了名堂》
写了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玩耍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 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和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 名堂。告诉我们(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17、《孔子拜师》
通过孔子拜师过程的描述,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谦逊有礼)的品质,赞扬了(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18、《盘古开天地》讲述了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赞美了(盘
19、《赵州桥》
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及外观的生动描写,(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通过描绘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记叙了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通过对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的描写,说明了(小兴安岭的景色美丽和物产丰富),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5、《矛和盾的集合》
通过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的事,叙述了发明坦克的过程,阐明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道理。
26、《科比亚的木匣》
通过科比亚埋木匣的事,提出生活中蕴含着哲理。(启发人们面对变化的事物,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
27、《陶罐和铁罐》
是篇童话故事,是讲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王朝覆灭后,它们被埋在土里多年,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友善、宽容)。我喜欢铁罐,因为(它傲慢、蛮横无理)
29、《掌声》
通过记叙英子的故事,说明(“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甚至命运)。(告诉我们要懂得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通过讲述一位教育家在三个孩子中做一个瓶中拉铅锤的实验故事,说明了(遇事要冷静思考,要懂得团结合作的道理),并教育(我们要处处为别人着想,要学习小女孩那种先人后己)的优良品质。
31、《给予树》
是圣诞节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她纯朴、善良、仁爱的美好心灵)。
作文九:《小学课文中心思想之》2100字
“六看”捕捉小学课文中心思想
Xiaoyaofeng168
内容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仅仅做到能概括主要内容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学会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懂得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解作者通过课文的内容,要表现什么,说明什么,歌颂什么,批评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是篇的教学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题目、开头、结尾、详写、抒情、对比。
众所周知:课文的中心思想是由课文的内容透露出来的,课文的内容是服从于中心思想的,课文的中心思想,有的明确说出来,有的暗含在课文之中。如何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呢?在此谈谈我的看法。
一、看“题目”。
课文的中心思想,有的可以根据题目来确定。如《我爱家乡的柿子树》,这个题目中的“爱”字直接体现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即通过写柿子树的可爱,表达对家乡山河的热爱。再如:《给予是快乐的》,“给予”就是给的意思。以“给予是快乐的”为题,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之”的意思是“的”。题目的意思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这是少年**从小立下的远大志向,要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本文以**的这句话为题,直接点明了中心。因此,有的课文题目就直接反映或规定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看“开头”。
**的作品:《为人民服务》,第一自然段点明主题,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从不同侧面说明怎么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三、看“结尾”。
《手指》第六自然段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
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话是文章表达的主旨。作者经手指的全体来比喻人的全体,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猫》第四自然段中“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这些话语展示了一只顽皮可爱的小猫,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四、看“详写部分”。
俄国作家契可夫的作品《凡卡》,凡卡写信的内容为第3、8、10、11、12、15这六个自然段。①只有一个亲人——爷爷。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走。大家想想,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既没有自由,更没有尊严,他怎么能忍受得了呢?小凡卡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体会到小凡卡的学徒生活是多么艰辛与痛苦。他命运的悲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五、看“直接抒情部分”。
《长城》一课中“多少劳动节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何其芳的作品《一夜的工作》中,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 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的劳苦,多么简朴!”在民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
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中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总理的崇高品德深深地感动了他,使他感情激荡,不能自己,以至于向“全世界”发出内心的呐喊。他为我们有这样的好总理感到无限的幸福、骄傲与自豪!
六、看“对比”。
《一夜的工作》中,有两处对比:一处是从“极其简单”的室内陈设与“高大的宫殿式”办公室的鲜明对比中,反映出总理简朴的生活作风。另一处是工作的繁重与食物的简单形成鲜明对比,不仅表现了总理生活的简朴,更突出了总理工作的劳苦。让我们感到总理形象高大,品德感人!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这是因为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到自己的灵魂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她就是在这样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所以她的“嘴上带着微笑”。幻想与现实、死亡与微笑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
《凡卡》一文中,小凡卡在写信的同时回忆起在乡下和爷爷一起渡过的美好时光。在圣诞夜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小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到冬天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乐、欢乐的气氛,这与小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小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也很贫苦,但在小凡卡的回忆里却是那样美好、快乐、有趣,强烈地反衬出小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综上所述,概括中心思想的练习不能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不能让学生在对课文思想内容还不够理解的时候就去乱找、乱猜中心思想,而要引导学
生从内容到思想工作的理解过程中,注意抓住课文的题目、开头、结尾段的重点词、句,反复阅读;抓住课文的详写部分、抒情部分、对比部分,反复推敲分析,使课文的中心思想在头脑里逐渐明晰起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作文十:《桥课文教案中心思想》10200字
桥课文教案中心思想
篇一:家乡的桥教案
26 家乡的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2、继续学习复述课文,能按小标题介绍家乡的桥。
3、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4、收集自己家乡的桥的图片、资料,介绍给同学听,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
重点:通过学习了解小桥的特点,能够按照提纲复述课文。(采用朗读——复述的方式)
难点:通过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提高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加以体会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有名的桥,能给大家介绍吗,
(资料准备:最早的桥是独木桥,最早的石拱桥是赵州桥,芦沟桥是连拱石桥,红军长征时过的是铁索桥,斜拉索桥有美国的金门大桥中国上海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
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桥。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课。板书课题,齐读。
生:齐读课题。
二 学习课文
1、自学课文
师:出示自学课文的要求:
(1)听课文录音,思考:作者家乡有哪些桥,是怎样的,
(2)划出带生字的词语,理解意思。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并指导分段。
师:出示生词:
血脉 缀 雄赳赳 屹立 暮禽 撷取 平添 飘逸潇洒 刚劲雄健
生:(1)朗读词语,说说意思。
(2)回答问题。家乡桥的特点是:小桥多 造型美 名称美
师:指导分段。
第一段(1)家乡有很多小桥。
第二段(2—5)介绍家乡小桥的特点。
第三段(6)我最忆家乡的桥。
生:交流分段情况。
3、学习第一段。
师:指名朗读第一段。
生: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师:哪个词语写出了小河很多, (网布)
生:理解“网布”。
(1) 什么叫“网布”,
(像网一样纵横交织地分布)
(2)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网布”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故乡的一条条小河纵横交织地分布在大地上)
(3) 体会“网布”一词用得好在哪里,
(把一条条小河纵横交织的样子写得十分形象,给读者留下具体而清晰的印象) 师:小结理解词语的步骤:理解本意—理解文
意—体会好处
生:齐读第一段,理解比喻句。
(把小河比作血脉,把大地比作母亲。)
4、学习第二段。
师:指名分节读第二段,说说每节意思。
生:说出第二段每节的意思。
第二节介绍小桥的数量多。
第三节写小桥的造型千姿百态。
第四节写小桥的名称很美。
第五节写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
师:要求学生自读第三节,完成练习:
(1)填空: 课文第三节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分别写了()和
( )的姿态。
(2)出示图片,欣赏过户桥、单拱桥的姿态,体会小桥的造型美。
(3)齐读第三节,试背课文。
生:按要求自读第三节并交流。
师:要求学生自读第四节,完成练习:
(1)思考:小桥有哪些美名,这些美名是怎么来的,
美名: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
来历:桥的形状、民间传说、撷取诗句。
(2)出示投影片,理解桥名字体的各不相同。
(3)出示句子,理解词语。
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相衬相映(本意:互相衬托;文意:各种字体的桥名与各种姿态的桥互相衬托;好处:把桥名字体与桥的姿态两者之间的关系写得十分准确。)
平添(本意:自然而然地增加;文意:让人觉得又增添了几分情趣;好处:把这种景物造成的情调和乐趣表现得很形象,给读
者留下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4)齐读第四节,试背课文。
生:按要求自读第四节并交流。
师:齐读第五节。
生:填空:第五节是围绕这句话写的,是从 、 、 和 四方面把这句话写具体的。
师:出示句子,要求学生理解词语。
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荡”的本意:荡漾,一起一伏地波动;“送”的本意:陪送。)
(文意:小船在水波上荡漾,玩累的孩子们平躺在小船上,随着凉风的吹拂和水波的荡漾,一转眼就进入梦乡。)
(好处:“荡”把小船在水波上移动的情景表达得十分准确形象;“送”把孩子们在凉风和水波的“陪送”下不知不觉入睡的情景写具体了。)
生:齐读第五节,试背课文。
5、学习第三段
生:齐读第三段。
师:提问
(1)什么叫“长相忆”,(长时间地回忆故乡)
(2)我为什么最忆家乡的桥,
(因为家乡的桥给作者的印象最深,最令他难忘,所以“我”
最忆家乡的桥。)
(3)从“长相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
想感情。
生:发言交流。
师:这句话照应题目,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3、4、5节;
3、交流收集到的各类名桥资料。
附: 板书设计
小桥多
26、家乡的桥 造型美 桥名来历:桥的形状、民间传说、撷取诗句
桥名美 桥名字体:篆、隶、楷、草
桥名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篇二:桥公开课教案、说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桥》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4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
各具特色。
《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 “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借助有感情的朗读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因此教学中要“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
二(学情分析:
语文课主要是学习语言,“桥”一课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方面不会很吃力,可以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1.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3.文章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通过有感悟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难点: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五(课型:精读课文
六(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读写结合。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体会《桥》的深刻涵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读课文,感悟老支书沉着镇定、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
难点:体会《桥》的涵义及文章结尾布局的巧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预设:文章的主要内容、洪水的
猛、人们的恐慌、作者的表达方式)
二、 进入情境,感受桥的重要
1、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再次走进那个黎明(播放视频,师旁白:听雷声轰鸣,黎明时分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此时的小山村东面没有路,西面没有路,南面也没有路了,能救村民的就只有北面的这座窄窄的木桥)
2、那此刻这窄窄的木桥在人们的心中变成了什么,(预设:救命桥 生命桥 救命的稻草 唯一的道路??)
过渡:是啊,这座窄窄的木桥现在是人们唯一的生路啊,因此(师生对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疯了似的向那木桥拥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你拥我挤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三、品读描写老汉语句,体会老汉崇高精神
过渡:洪水在狞笑,死亡在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谁,------老支书
此时此刻,在这唯一的生路----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1、这老汉到底是怎样的人,在这突如其来的洪水的面前,他和村民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从这些表现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7---13自然段体会,做好批注。
2、学生自由朗读
3、生汇报(引导学生了解老汉的镇定,以及舍己为人的精神)
四、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1、同学们,老汉的大山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小伙子)请你们认真默读最后几个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
(师课件出示相关的几个自然段)请你们把他们前后各自的动作对照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吗,
矛盾之处【老汉:揪——推;小伙子:瞪——推】
2、老汉和小伙子,他们说的、做的,前后似乎充满了矛盾,很令人费解,但是你们知道他们的关系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3、同学们,这是这篇课文真正的结尾。文章为什么在最后才交待两人的关
系呢,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那么,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写一写,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分组
?父亲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儿子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推了父亲一把,------父亲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感情升华,总结全文
1、这些是老汉和儿子的心里话,可是他们都还没得及说,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也被洪水吞没了,出示文章的结尾: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课件)背景音乐同学们,请听,风在呜咽着;看,云低垂着。满面泪痕的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这里祭奠她最心爱的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获救的村民们都来了,默默地站在老汉的墓碑前思绪万千。老支书,是您哪,您用您的命救了我们的命~老支
书,您就是一座桥啊~那座木桥已经在洪水中倒塌了,可是老师并没有擦去它,此时此刻你觉得它还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桥吗,(生说感受)
2、师小结:是呀,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做了重大的抉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和家人他用身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梁,。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没不了的是他的精神,他的精神之桥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在生死关头,老汉作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了大灾中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
板书设计:
桥
老支书 舍己为人
舍小家为大家 村民
附: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了解洪水的凶猛,体会人们的(本文来自:.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桥课文教案中心思想)惊慌失措
3、了解作者写洪水部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播放音乐《北京的桥》)
谜语导入(桥)说到桥,你都知道什么桥,桥有什么作用,(连接两地;使交通更便利)
我还知道桥还能用来比喻起沟通作用的人和事。像手机电话就是传递信息传达感情的桥,还有吗,(信是人们之间沟通情感的桥;因特网是我们开拓视野的桥;书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桥;08年我国举办的奥运会架起了中国与世界的桥)
今天我们再认识一座桥(贴图),这是什么桥,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桥,(不结实,很窄——),就是这座窄窄的木桥却传达着深厚的感情,让我们这节课就走入这座桥,去体会一下其中的内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把书打开78页,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见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学习伙伴请教。
3(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
(1)出示词语
咆哮、疯狂、狞笑、放肆、揪出、豹子、呻吟、胸膛、搀扶、
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淌着雨水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狂奔:迅猛地奔跑。本课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势不可当。
狞笑:凶恶地笑。本课是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
拥戴:拥护推戴。
放肆:指言行轻率任意,毫不顾及。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本课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
(3)讨论分段起因——经过——高潮——结果
三(整体感知
1(请四位同学朗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1)段意串联法:
黎明的时候,洪水袭来,人们惊慌失措向木桥拥去。木桥前,站着全村人拥戴的老支书,他指挥人们有序地通过木桥。形势越发危急,老支书从队伍中
揪出一个小伙子,木桥塌了,老支书和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老师总结:将各段的内容有机组合串联在一起就是课文的主要
内容,这种概括方法叫段意串联法。
(2)中心提炼法:
一位老支书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敢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一头连着党,另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老支书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
老师总结:先说清楚事情的梗概,再发表感想,讲明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中心提炼法。
四(细读课文,体会洪水的来势凶猛。
1(浏览课文,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编上序号,仔细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5)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2(出示课件,将这六句话连起来读一遍。
3(为什么这5个句子会有这样神奇的表达效果呢,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有了这种可怕的感觉呢,(大屏幕出示句子)
感受三种表达特色。出示三个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天动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第一种表达特色:哪一种有最简短的句子,在哪儿,(像泼。像倒。) 指导朗读(读得有力、并猛)
看,简短,却写出了雨的力度,短而有力,是第一种表达特色。在句后批注雨的力度。
第二种表达特色:由学生说;指导朗读(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句子读好,):指名读、齐读。
第三种特色:让学生自己发现。(指名回答);找出文中这样的句子读一读。(教师课件出示);你们看,“跳舞、舔、爬”,单独看,似乎很美好,很亲昵,可是在这里,一点也不美好,反而写出了洪水的——,(可怕、令人畏惧、胆战心惊)句后批注洪魔的恐怖;指导朗读。
老师总结:看来,适当的修辞方法会让句子更加生动,同学们,不妨在自己的文章中尝试一下。
五、体会人们的惊慌失措
1、如果在这样来势凶猛的洪水面前,你会怎么做,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2、那么课文中的村民们是怎样的表现,找出文中写村民们在洪水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句子读一读,谈体会。
篇三:《家乡的桥》教案
26家乡的桥
[教材分析]
《家乡的桥》是一篇怀念家乡的散文,作者怀着真挚的情感,回忆了故乡江南小桥的特点,回忆小桥给自己童年的生活带来的无限情趣,表达了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1、2写写了江南水乡的特点:小河多、小桥多。第3-5节从造型奇、名称美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几方面具体介绍了家乡小桥的特点。
第3小节写“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开头的中心句概括了桥“千姿百态”的特点。作者先描写了最简单的过户桥,接着描写了最漂亮、最有气派的单拱桥。这两种桥各有各的特色,描写的时候一略一详。作者只介绍了两种桥,却说小桥“造型千姿百态”,看似矛盾的地方就愈能引起思考,文中的三个“最”字说明作者抓住了家乡桥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桥来介绍,体会这种抓典型介绍的方法。
这4节写了桥的名称充满情趣,由桥名来历各不相同转而谈论桥名字体各具特色,“或篆或隶或楷或草”可以看出字体的种类很多。
第5小节写了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这句话先概括了家乡小桥给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再通过从桥的不同方位——桥头、桥面、桥边、桥洞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第6小节“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在文末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自主理解生字新词,在阅读过程中重点理解“搁”“飘逸潇洒”的意思。
2、能把握课文结构,了解文章 “抓典型”及“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纠正读音
二、导入
1、师:有一位作家,叫刘秋思,他的家乡在江南的绍兴,虽然阔别家乡已有几十年,但他仍剪不断思乡的情结,他常常想起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小镇,故乡的小河。 出示句子: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师:你读出了什么,
指导朗读:
(1)(小河多)是啊,绍兴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的美誉
(2)(故乡情)一个“血脉”一声“母亲”道出了作者连着心,
牵着情,一辈子割舍不了的故乡情
(3)再读这段文字
2、师:故乡的小河长,小桥多,桥是水的眼睛,桥是水的灵魂,江南的美景是自然少不得
桥的。
出示句子: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着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学生读句子,谈体会
师:家乡的桥连街接巷,五步一蹬十步一跨,可谓“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它与乡亲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桥,构成了家乡一道特殊的风景,所以作者每每回忆家乡,都会想起家乡的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出示课题)
三、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随着作者浸润了乡情的笔墨去看看那一座座家乡的桥。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家乡的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交流
3、根据回答板书:造型 名称 乐园
4、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几个特点吗,
3、4、5小节段首的句子是总起句,作者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具体描绘,让记忆中的桥鲜活在我们眼前。我们就循着作者的笔触,先去欣赏桥的造型吧~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字词(开火车认读):
搁、缀、屹立、撷取、凿就、雄赳赳 、千姿百态、飘逸潇洒、刚劲雄健、
相衬相映、穿梭其间、或篆或隶或楷或草
二、 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来介绍家乡的桥的(板书)造型多 名称美 是乐园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第三节,指名读,介绍了几种桥,
2、出示“过户桥”。
过户桥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句中哪个字体现出来(搁)
不需要名家设计,不需要能工巧匠,就这简单的一搁,就连接了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因河而断的路因桥而通了。(齐读)
3、出示“单拱桥”。指读,这单拱桥给你什么感觉,(气派)能读出这种气派吗,
“缀”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试试。连,连接,连接得怎么样,和过户桥相比,这横卧水波之上的单拱桥的确显得雄健厚实,气派美观多了。
4、家乡的桥,作用不只在于交通,更在于观景。想象一下,故乡那宁静的夜里,月华泻地,河岸上闪着点点灯火,河面上泛着粼粼波光。你撑着小船划过这漂亮的单拱桥。给你什么感受,
出示句子: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
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这是梦境仙境中才有的美啊~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桥。
5、再读第3小节,作者说家乡的桥千姿百态,但是第三节却只介绍了两种桥,这是为什么, 作者在具体介绍桥的千姿百态造型时,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中间的种种任你想象~
6、师生合作朗读第3小节。
三、 分组学习第4、5小节(发放学习单)
四、 交流汇报第4节
1、 绍兴的桥,不仅构造别致,千姿百态,而且桥名也优雅富有情趣,读读第四小节,桥名
美在哪里,
2、指导朗读
(1)来历
引读。家乡的桥的名字或雅或俗,寄托了家乡人对生活美好愿望。桥名还美在哪里,
(2)字体
出示字体,欣赏。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体会“相衬相映”,这桥有了墨痕书香点缀,平添了几分情趣,更透出了江南水乡悠悠的文化韵味。
(3)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我们也坐上外婆的乌篷船,去欣赏桥,听听桥的故事吧。
3、师配乐介绍桥
题扇桥:相传大书法家王羲之见一位穷苦的老婆婆在此卖六角扇,生意清淡,就在老人的扇上题了词,人们于是竞相争购,这桥故名“题扇桥”。
其余由学生介绍。
4、每一座桥名都镶嵌着美丽的传说,每一座桥名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当我们把它们联袂而成一体时,这不就是一本用桥写成的书吗,信手一翻,就是一段关于家乡的文字啊~它记载着家乡的历史,传承着家乡的文化,难怪作者最爱家乡的桥~
五、交流第5小节
1、家乡的桥没的不光是桥本身,就连桥上桥下,也是一幅幅怡人的画卷,打开它,思绪便把作者带回了童年。
2、填空: 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在( )下棋猜谜讲故事;可以在( )比跳水、练胆量;可以在( )钓鱼摸螺蛳;还可以从( )里捉毛蟹,真是有趣极了~
3、师生共读这一节,思考:你感觉到什么,
老师真的希望带大家去这个地方,因为这是名副其实的乐园。
六、总结
师生配合朗读最后一小节
忆不完的家乡,忆不完家乡的桥,千言万语化作这一句——“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另一头连着黛瓦粉墙,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如诗如画的风景,我怎能不——“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另一头连着悠远丰厚的江南历史文化,还有外婆那一船讲不完的故事,我怎能不——“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另一头连着遥远却鲜活,充满着快乐的童年时光,我怎能不——“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故乡啊,我那千丝万缕,挥之不去的殷殷乡情,都化成这一句——“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板书设计:
造型 多
乐趣 多 26 家乡的桥名字 美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