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历史名人的故事》5500字
历史名人的故事
第四大灾难,大顺新贵,荒淫贪腐,比朱明朝廷还烂。包括李自成在内,首先划拉女人。尽管有元配高夫人,李自成还是希望纳妾,刚入驻紫禁城,就安排这件事儿。有资料说,宫女窦氏有幸成为妃子。顺治二年九月,清军在九宫山缴获“自成妻妾二人,金印一。”大概,那位小妾就是窦姑娘。话又说回来,像李自成这样的胜利者,喜欢几个女人,也没什么了不
起。农民军进北京,紫禁城化作了活地狱,“宫女魏氏投河,从者二百余人。”崇祯皇帝16岁的女儿——长平公主已经父亲砍掉左臂,可惜没死成,苏醒之后,便落到刘宗敏手里”疗治”——干嘛非得去这个“活土匪”家“疗治”,这件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他连陈圆圆都扣留,还有什么不敢做的,除了女人之外,金银财宝更不在话下了,李自成撤离北京前,先命一支庞大的骡车队,将黄金白银运往西安。“每饼千金,约数万饼。”他们太看中金钱,也太会过日子了。
第五大灾难,焚烧宫殿,毁弃城市,我得不到,也不叫别人得到。4月29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仓皇即位,虽说短点儿,在紫禁城里坐一天,也算名正言顺的皇帝陛下。他这点儿心愿刚刚了结,便着手做毁灭性的破坏——“是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十足的“流寇”的作风。其实,这种人掌握了政权,老百姓照样没有好日子过~
蔡廷锴的故事:黄豆克敌时间:2013-01-07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
故事网 点击:260次 1932 年上海“一?二八”抗战中,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公元1892—1968 年)将军常常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或观察敌情。
一次,蔡将军从火线上返回司令部,因为走得急,加上脚下不知何物打滑,摔了一跤。身后的警卫员赶忙过来扶起他。一看地上,原来是几颗黄豆。
“他妈的,这是谁撒的,”警卫员光火地向周围一看。
只见远处站着一位老百姓,抱着的一只饱鼓鼓的口袋上有个破洞,正向外流着黄豆。
“长官——长官,我,我可不是故意的。”已经吓得脸都脱色的老汉,结结巴巴他说。
“来人,给我捆起来~害得我们军长摔了一大跤,还说不是故意的。”警卫员怒吼着。
“小鬼,看你吓了人家。摔个跤没什么,大惊小怪什么呀,让人家走算了。”蔡将军止住了警卫员,放那个老汉走了。
其实蔡将军那一跤跌得还真不轻,脚背因扭伤而红肿起来。晚上,警卫员帮他用温水洗的时候,嘟吹着说:“还说没什么,都肿成这样子了。”
蔡廷锴看着自己受伤的脚,像没听到警卫员的声音。
看着,看着,只见他眼睛一亮:“(来自:WWw.HnnscY. 博文 学习 网:历史名人的故事)小鬼,你有办法搞到大批黄豆吗,”
“当然有办法,黄豆又不是什么希罕物品。”警卫员说。
“好,大好事一桩。”蔡将军高兴地站了起来,脚背碰上了凳脚,疼得他不由“啊哟,啊哟”叫起来。
第二天,大批黄豆运到了军部。
“命令战士们把这些黄豆在晚上撒在敌人可能发起进攻的必经之路上。”蔡将军下令道。
“原来是这样~”警卫员恍然大悟。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由于十九路军在准备巷战的街上都撒了黄豆,日军冲进街道时,他们的硬底皮鞋踩在圆圆的黄豆上,一个个滑得东倒西歪,被埋伏在街道两旁的十九路军将士杀得大败。
徐锡麟的故事:借镜教人
时间:2013-01-07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137次 辛亥革命着名烈士徐锡麟,早年曾在绍兴府中学堂担任过副监督(副校长)。在此期间,他十分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而且很讲究方法。
一次,有位衣冠华丽的学生偷了同学的一些东西。徐锡麟知道后,把这个学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平静地问:“你知道吗,我为什么叫你来,” 学生满不在乎地答道:“我不知道。”
徐锡麟盯着他,说:“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抓到了一个小偷。”
话音刚落,学生的脸色顿时变了,但还是故作镇静地问:“小偷在哪里,”
徐锡麟递给他一面镜子,并且严肃地说:“你看,小偷就在镜
子里,你仔细照照他吧,先照照外貌,再照照灵魂。”
这个学生接过镜子,不敢看一眼,羞愧万分地低下了头。
徐锡麟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固然需要讲究外表,但是更应具备纯洁的灵魂。只有灵魂纯洁,才能达到学问渊博。”
几句话说得这个学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孙中山的幽默趣事
时间:2013-01-07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251次 有一次,孙中山在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讲民族主义。礼堂不大,听的人很多,天气又热一些,听着听着有人要入睡。这时,孙中山便穿插一个故事说:“那年我在香港读书时,看见许多苦力工人聚在一起谈得很起劲,有人哈哈大笑。我觉得奇怪,便上前问一下。有一个苦力说:”后生哥~读书好了,知道我们的事于你无益。‘又一个告诉我:我们当中一个行家,辛辛苦苦地积蓄了5 块钱,买一张马票,牢牢记住那上面的号码,把它藏在日常用来挑东西的竹杠里。等到开奖,竟真的中了头奖,他欢喜万分,以为领奖后可以买洋房、做生意,这一生再也不用这根挑东西的杠子过生活了,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里。不消说,连那那张马票也一齐丢了。因为钱没到手先丢了竹杠,结果是空欢喜一场。“
说到这儿,大家听得入迷,禁不住笑了起来。孙中山接着归到本题:“对于我们大家,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杠,千万不能丢啊~”
曾克林:经历最为传奇的开国将军
时间:2012-12-24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2972次 曾
克林将军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他与人民军队历史上的许多“第一”联系在一起:抗日战争后第一个接触苏联参战部队、第一个进驻东北、第一个接收大城市的八路军高级军官是他;解放军第一个战车师师长是他;他参与组建了空军第一个航空混成旅、海军航空兵第一师、海军第一个歼击师;1955年人民解放军军第一次授衔时,他是惟—一位参加过陆、海、空三大军种的将军,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也是红军出身的将军中惟—一位驾机上天、跳伞的人??
有一副挽联曾凝练地概括了曾克林将军的一生:“长征有功抗战有功解放有功挺进东北立头功延安汇报建奇功;陆军有您空军有您海军有您建设海航更有您万里海空铭记您。”
抢占东北的“先锋官”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总司令先后发出了向东北进军的第一号、第二号命令,李运昌同志领导的冀热辽军区成立了“东北前进工作委员会”和“前方指挥所”,指挥冀热辽军区一万三千多名主力部队和二千五百多名地方干部,分三路纵队进军东北。时任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的曾克林率两个团及朝鲜义勇军支队共4000人,会师苏军攻克山海关,捷足快进,挺进东北,成为第一支进入东北的八路军部队。
曾克林一路先后接管了绥中、兴城、锦西和锦州。1945年9月5日中午,曾克林率部抵达沈阳火车站。谁知此时,曾克林却遇上了平生最尴尬的局面:他们无法下车,面对的是荷枪实弹的
苏军的包围。
沈阳是1945年8月21日由苏联红军解放的。当曾克林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八路军部队进来时,苏联红军事先没有接到任何照会及联系,所以就感到非常突然。当他们看到一支没有军衔的部队来得这么迅速,就非常怀疑,速调部队将曾克林部所乘的火车包围起来,不准他们下车。”
曾克林下车与苏军沈阳卫戍司令卡珍通少将交涉了两次,毫无结果。卡夫通少将的交谈中屡次提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可曾克林却从未听过这个条约。
曾克林的脾气很倔,他执意要进驻沈阳。由于电台功率太小,部队一出关就与上级失去了联络。曾克林不知道,他的行动已经与党中央的要求相左了。鉴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限制,党中央于29日发出电报,要求八路军部队只以地方军及义勇军的名义,非正式进入东北,“不要声张”,“不要坐火车进入大城市”,“不要勉强与(苏联)红军接治与联络”。
历史名人的故事篇二: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管夷吾字仲,相貌魁梧,博古通今, 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他年轻的时候很穷,和鲍叔牙一起下海 做生意,赚了钱的话,他就偷偷多分给自己一倍。老鲍明知这 些,但是并不在意,他钦佩的是小管的才能。 齐襄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名纠,鲁女所生;次子名小白,莒女 所生。二人成人后,襄公要
请家教辅佐他们。管仲对鲍叔牙说: “咱们个辅一人,将来不论谁上了台,我们都可以互相推荐。” 于是,管仲做了太傅,辅大公子纠;鲍叔牙做了少傅,辅少公 子小白。后来,小白惹怒了襄公,和鲍叔牙一起出奔莒国;管 仲则在齐公无知篡夺了王位后,和纠一起投奔了鲁国。 那个无知也是倒霉,只当了一个月的候爵就被襄公昔日手下的 众臣砍了头。这下轮到襄公的两个儿子来争夺王位了。管仲对 鲁侯说:“小白在莒,近水楼台,我愿领一支人马去截击他。” 鲁侯给了他三十乘兵车,星夜直奔莒国。 小白呢,他向莒国借了一百乘兵车,这会儿正急匆匆地赶往齐 国。管仲在即墨这个地方拦住他,劝他让大哥来主持丧事。鲍 叔牙上前来呵斥,要催兵前进,管仲突发冷箭,射中小白。小 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栽到车上。管仲见偷袭得手,便勒转 兵车,如飞遁去。 管仲回报鲁侯,小白已经一命呜呼,鲁侯放下心来,一路饮宴, 和公子纠缓缓前行。半路上却有消息传来,说小白在齐即位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管仲那一箭正射在小白衣带的王钩上,小白急中生智,咬 破舌头装死,连鲍叔牙都给蒙过去了。老鲍见小白没事,便让 他换上便服,抄小路直达临淄。齐国的大臣见小白到了,就立 他为君,这就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齐桓公。 接下来,齐鲁两军干了一仗,结果齐军大胜,鲁侯衡量得失后, 杀了公子纠,又把管仲押送齐国,好让齐桓公报一箭之仇。没 成想鲍叔牙在齐桓公跟前力荐管仲,齐桓公自己也深爱管仲的 治国之才,拜他为国务院总理,统管齐国内政外交,官比鲍叔 牙还大呢。鲁侯
放虎归山,做了件大蠢事,真是懊闹不已。
历史名人的故事篇三:中国名人故事
中国名人故事
曾子杀猪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欧阳修
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着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欧阳修刻苦练字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
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欧阳修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
不动笔墨不看书几十年来,**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无所不读**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着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达?芬奇学画的故事
达?芬奇十四岁那年,到佛罗伦斯拜着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弗罗基俄是位很严格的老师,他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开头,达。芬奇画得很有兴致,可是以后第二课,第三课,??老师还是让他画鸡蛋,这使达。芬奇想不通了,小小的鸡蛋,有甚么好画的,有一次,达。芬奇问老师:‘为甚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普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来的光线不同,画出来也不一样,因此,画鸡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画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的指挥,得心应手,才算功夫到家。
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很受启发。他每天拿着鸡蛋,一丝不苟地照着画。一年,二年,三年??达?芬奇画鸡蛋用的草纸,已经堆得很高了。他的艺术水平很快超过了老师,终于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达?芬奇在学画时,曾随老师安希莫尼湖写生,为一间教堂绘画一幅名叫《基督的洗礼》的油画。到了希莫尼湖,老师突然病倒了,没有办法,只好让达。芬奇代为完成油画剩下的部分。当油画全部完成后,教堂的人看到这幅画,不禁赞叹说:’好极了~这幅画画得实在太好了,尤其是这一部分。‘教堂的人用手指指着画的左下角,而这一部分,正是达。芬奇代画的
作文二:《关公的故事_历史名人故事》5900字
关公的故事_历史名人故事
关公,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关公故事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关公的故事_历史名人故事
1、温酒斩华雄,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 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 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 话音刚落, 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 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 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 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 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 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2、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故事背景为袁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猛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三英”指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
3、斩颜良诛文丑,
一开始颜良的河北大军列阵平原上,根本不顾曹操部队居高凌下占地利优势,估计是认为自己部队太强了。敌人的骑兵冲不动,不在乎,犯了骄兵必败的毛病。当关二哥冲向敌阵的时候他非常聪明的只身前往,这样以来敌人猜不透他的真实意图,也就不会把他当作一次冲锋对待,这可能就是敌人始终没有用弓箭阻止关羽的原因。面对关二哥的冲锋,颜良一开始是坐着的,轻敌是一方面,搞不清楚对手意图也是一方面。他所在的位置是中军,也就是指挥部,按常理没人会那么傻冲入敌军群中,所以他也有点麻痹大意。袁军对关羽的行为不理解,再加上没有命令,也就没动,估计关羽也没对小兵动手,大家疑惑不解。关羽马确实快,当颜良发现他是冲自己来时,已经来不及了,以至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再加上最后时刻,颜良也不能确定关羽要干什么,而且关羽未通名,颜良为了大将风度,不斩无名下将,没有上马提刀。关羽用刀也很有特色,第一下不是动作很大的砍杀而是刺,这样动作快,隐蔽,颜良不易躲闪,这也是一个重点。总的来说,关羽用了很阴的招数,凭实力把颜良阴死了。
对文丑就更简单了,曹操的埋伏打乱了文丑的部队,这种情况下
撤退是第一位的,否则对手小兵群上来也把自己逮住了。偏巧关二哥这时候去和他缠斗,文丑当然无心恋战,感觉对手不是几下就能解决的时候马上拍马撤退,没想到关二哥的马超快,文丑就算会,慌乱中也使不出回马枪,被人背砍。
4、单刀赴会,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这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并非历史真相。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5、过五关斩六将,
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在张飞占据的古城外杀蔡阳,“过
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拓展阅读,关羽生平
追随刘备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杀而迁怒于陶谦,于是发兵攻打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和关羽率千余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后,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关羽与刘备屯兵于小沛。而后在陶谦等人的再三相让下,刘备领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年),刘备被袁术、吕布夹攻,丢失徐州,关羽便跟随刘备一起投奔曹操。后与曹操许田围猎时,关羽劝刘备杀掉曹操,但刘备此时认为当时的曹操是要匡扶汉室的,觉得杀了他可惜,于是不从。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与曹操共擒吕布于下邳,夺得徐州,关羽与刘备便跟随曹操班师回许昌,曹操任车胄为徐州刺史。 后袁术北上投奔袁绍,刘备奉曹操命拦截袁术于徐州,刘备趁机袭杀车胄,命关羽守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代行太守职务,刘备则返回
小沛(今江苏沛县)。
阵斩颜良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后袁绍派大将颜良、文丑、郭图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当时,曹操为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用人情试探。关羽对张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我便会离去。”张辽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但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曹操左右欲追杀之,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
镇守荆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备南逃,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今湖北荆州)会合,但刘备于途中当阳(今湖北宜昌)长坂坡被曹操军追至,幸而关羽驶至汉津(今湖北荆门),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汉)。
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于是刘备又与孙权大将周瑜夹攻曹仁,命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路。待刘备取得荆
南四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拜关羽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此时襄阳实为曹操势力范围,由乐进驻守,所以关羽驻于江北。 在此期间,关羽重修了江陵城。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入蜀助刘璋防御张鲁,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广汉)时,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刘备乃召张飞、赵云、诸葛亮入川支援,荆州只留关羽驻守。刘备平定蜀地后,以关羽董督荆州事, 授权掌管荆州地区刘备控制的部分,包括荆州南部四郡和从东吴借来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关羽事实上镇守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
关羽听说马超归降刘备,他过去与马超毫不相识,于是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才干与谁人可以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气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马孟起兼有文武的资性,凶猛过人,可谓一代俊杰,属于黥布、彭越一类,可与张益德并驾齐驱,但还不及您美髯公绝伦逸群。”关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长须,所以诸葛亮称他美髯公。看了诸葛亮的回信,关羽十分高兴,把它交给宾客幕僚们传阅。
关羽曾被流矢射中,箭头穿透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一遇阴雨天气,臂骨便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其毒已渗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开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彻底除掉这一病患。”关羽当即伸出手臂让医生为他开刀治病。当时关羽正请众将饮酒进餐,臂上刀口鲜血淋漓,流满了接在下面的盘子,而关羽却在割肉把
酒,与大家谈笑自若。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希望取回荆州。刘备却说,“当得到凉州时,便会把荆州交还。”孙权对此十分怨恨,便派鲁肃索要荆州。孙刘两方的将领在阵前“单刀会”,据理相争但最终不欢而散。孙权命吕蒙准备进攻荆州南部,鲁肃将万余人马于益阳牵制关羽,刘备从益州带兵回援。时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吴将甘宁率领一千人前往驻守,关羽得知后就没有过河,在河对岸扎营,这个地方后来称为“关羽濑”。此时,曹操进取汉中的张鲁,刘备便迅速和孙权修和,协议平分荆州,即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湘水划界。
威震华夏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谋反,但不久事情败露,几人被曹操所杀,曹操于是召曹仁为征南将军,讨伐关羽。曹仁屯樊期间,大肆征调徭役,南阳郡一带军民苦不堪言。宛城太守侯音与卫开于是劫持太守造反,与关羽联合。曹仁率军前往平乱,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斩杀,并屠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军与曹操军相争汉中,魏将夏侯渊被刘备大将黄忠所斩,曹操亲提大军来争汉中,刘备据守,赵云又在汉水劫去粮草,曹操无奈只得退出汉中,刘备遂占据汉中。
同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并派
益州前部司马、犍为人费诗去关羽驻地授予关羽官印,关羽闻知黄忠地位和自己一样,愤怒地说,“大丈夫绝不能和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费诗对关羽说,“创立王业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样。以前萧何、曹参和汉高祖年幼时就关系很好,而陈平、韩信是后来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韩信位居最
上,没有听说萧何、曹参对此有过怨恨。如今汉中王因为一时的功劳,尊崇黄忠,而在他心中的轻重,黄忠怎能和您相比呢!况且汉中王与您犹如一体,休戚相前,祸福与共。我认为您不应计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禄的多少。我仅是一个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这样回去。只是我为您这样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后要后悔的。”关羽听了他的话以后,大为感动,醒悟过来,立即接受了任命。
当时孙权进攻合肥。曹魏的主力都驻守在淮南。扬州刺史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此处虽然有贼人,却不值得担忧。现在刚刚涨水,征南将军曹仁却孤军深入,没有长远的准备,关羽强悍狡猾,只恐怕征南将军会有变故。”不久,关羽果然令南郡太守糜芳守卫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军向樊城的曹仁进攻。
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援救襄樊。立义将军庞德与关羽交战,引箭射中关羽前额。其时庞德常乘白马,关羽军皆谓之白马将军,对他甚为忌惮。
到了八月,天降大雨十余日,汉水因此暴涨,关羽因掘江堤以大水灌于禁军,于禁军虽在平地,却被水淹五六丈,于禁七军都被淹没,
于禁只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关羽乘大船进攻于禁,于禁投降。曹操得知于禁投降的消息非常惊异。
关羽乘船进攻庞德军,庞德的军队大多投降关羽,庞德寡不敌众,最后被关羽所擒,庞德的兄长在蜀汉汉中为官,关羽因此想要劝降庞德,但是庞德大骂不肯降,关羽于是将其斩首。
关羽乘胜对樊城发起猛攻,樊城进水,城墙崩塌,而曹仁的守军也因为多次战败而大量削减,只剩下几千人,樊城被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也快被吃完,众将都惶恐不安。曹仁在满宠的劝说下,与将士们盟誓,以死守城。关羽又派别的将领把将军吕常包围在襄阳。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20]
同年十月,陆浑民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遥受关羽印号,为之支党, 关羽的声势一度威震华夏。
败走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为汉献帝在许,与关羽军相近,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用答应将江南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同时曹操派遣徐晃、赵俨等率军救援樊城,更准备亲自征讨关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认为很难与关羽抗衡,不过之后曹操先后派遣徐商、吕建等将领以及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马增援徐晃。关羽在围头派有军队驻守,在四冢还有驻军。徐晃于是扬言将进攻围头,却秘密攻打四冢。关羽见四冢危急,便亲自率领步、骑兵五千人出战,徐晃迎击,关羽退走。关羽在堑壕前围有十重鹿角,徐晃追击
关羽,二人都进入关羽对樊城的包围圈,包围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杀死,关羽于是撤围退走,然而关羽的船只仍据守沔水,去襄阳的路隔绝不通。
起先,孙权曾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孙权十分恼恨。 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并亲自率军为后援。荆州重镇江陵守将麋芳(刘备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 当关羽领兵出征时,由糜芳、士仁两处负责供应粮草军需,两人不愿全力救援关羽。关羽放出话说,“回去后就惩处他们。”糜、士二人都恐惧不安。于是孙权暗中派人去诱降糜、士二人。
此时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立即向南回撤。回师途中,关羽多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吕蒙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允许在城中各种游览,向关羽部下亲属各家表示慰问,有人亲手写信托他带走,作为平安的证明。使者返回,关羽部属私下向他询问家中情况,尽知家中平安,所受对待超过以前,因此关羽的将士都无心再战了,士卒渐渐溃散,退至麦城。同年十二月,关羽率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
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同时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当阳, 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关羽墓,以招魂祭祀。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或称‘魂归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汉后主刘禅在追谥几位重要大臣时,
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他的儿子关兴继承了爵位。
[关公的故事_历史名人故事]
作文三:《关于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2200字
关于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
大家又没有听说过名人历史故事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颜躅.安步当车-德育名人小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个隐士名叫颜躅,他颇有才能,不愿从政,甘愿过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时间长了,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齐宣王为了搜罗人才,派人把颜躅请了来,要委以官职。颜躅不便违命,只得进宫朝见宣王。
这天,齐宣王高坐在朝廷上,他以为自己是一国之君,颜躅是个无官无职的文人,便以轻蔑的口气说, "躅,过来!"颜躅是个很有骨气的人,见宣王这样对待自己,心里很生气,便立在那里不动,用同样的口吻说道, "王,过来!" 齐宣王听了,又改作笑脸,客气地说, "颜先生果然名不虚传。请您帮助我,作我的老师,我要向您请教。您要是能到我这儿来,咱俩一同生活,一同游玩,保证每餐都有牛羊肉和猪肉吃,出门也有车坐,您的夫人,儿女也都能身着衣锦,尽情地享受荣华富贵。"
颜躅听了这番话,感到齐宣王是在利诱自己,便严肃地回答说, "谢谢。我不要什么荣华富贵,我愿'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娱'!" "晚食以当肉"
1 / 5
是说,我虽然穷得吃不起肉,但我推迟吃饭时间,等饿极了再进食,就和吃肉的滋味一样了, "安步以当车"是说,我虽然穷得没有车子坐,但我步行时把脚步放慢些.放平稳些,就和坐车差不多舒服了; "无罪以当贵"是说,我虽然是个平民百姓,但我只要清白正直,不做坏事,就是一个很高贵的人了; "清静贞正以自娱"是说,我一身清白,自由自在地过着隐居生活,自己就感到无限欢乐了。
颜躅的这番话,说得齐宣王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饥民.不食嗟来之食-德育名人小故事 《礼记?檀弓下》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国闹饥荒,粮食颗粒不收,许多百姓离乡背井逃往他乡。当时有个叫黔敖的富人在饥民来往密集的地方施舍食物。
一天,有一个饥民从旁走过,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不由朝施舍食物的黔敖看了一眼。 黔敖说, "喂!过来,给你饭吃!"那饥民听了,很是生气,说,"我是人,不是动物。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到这个地步。" 这个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可见人们是非常赞赏人穷志不短的。
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庾信. 披裘负薪-德育名人小故事 庾信是南北朝时期享有盛名的文学家。他曾为一幅《五月披裘画》题写赞词,赞诗云, "披裘当夏,俗非为心,虽逢季子,不拾遗金。 "《五月披裘画》和庾信的赞词表现
2 / 5
和赞美的都是一个动人的古代传说故事。 -德育名人小故事
相传,春秋日时期吴中有一高士,生活极为清贫困苦,五月披裘。人称披裘公。一天,他背着一捆柴和延陵一位名叫季子的人同行。半道上,他们发观道旁有一锭别人遗失的金子,季子便对披裘公说, "你把那锭遗金捡起来吧。"扳裘公一听便发了脾气,他"真目拂手",说道, "为什么你自处高洁,却把别人看得那么卑下呢!我甘于五月披裘而负薪,甘于自食其力,岂是拾人造金之人?!"一番话说得季子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心里却更钦佩披裘公的为人了。 -德育名人小故事
穷到了夏天也换不起衣服,终日披裘打柴为生,也不去拾取路边造金,这确实表现了一利,高尚的品格和情操。这种人,虽在生活上拮据困苦,一贫如洗,其精神世界却是丰富而充实的。延陵季子以俗人之见劝其拾取遗金,受到严词批驳是在情理之中的。披裘公的美德是劳动者的美德,因而理所当然地要为后人所赞叹景仰和发扬光大。
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范缜.卖论取官我不为-德育名人小故事 南朝的时候佛教盛行,齐国的竟陵王萧子良和后来梁国的武帝萧衍,都带头宣传佛教,萧子良亲自给僧众送饭送水,萧衍称帝后,也宣布只有佛教才是正道,要求王公百官全都信佛。他们都妄图用佛教迷信来麻醉人民,维持其统治地位。 当时,有个名叫范缜(约450-515)的人,是位有
3 / 5
名的无神论思想家。他坚决反对佛教迷信,亲自写了《神灭论》一书,宣传唯物论的道理,把形体比作刀刃,把精神比作刀刃的锋利,以此来说明精神不能离开形体。他还揭露佛教迷信是虚妄不实的,佛教宣扬的"天堂"、"地狱",都是为了愚弄百姓。
《神灭论》问世后,在思想界引起不小震动,急坏了竟陵王萧子良。于是,他找来了全国最有名的和尚,以及他手下能说会道的宾客,当面和范缜辩论。他们向范缜提出了许多责难,都被范缜不慌不忙地一一反驳回去了。辩论进行了好长时间,那些和尚和宾客们始终没有找出一条象样的理由来证明真有鬼神存在,反倒一个个被范缜驳得哑口无言,前来观看辩论的人越来越佩服范缜,认为范缜讲得是对的。
公开辩论难不倒范缜,萧子良便派了一个名叫王融的人到范缜家里,企图私下收买他。王融对范缜说, "您坚持神不存在的理论,是和名教相违背的。您的才干如此超人,若是不这样固执,是不愁做到中书郎这样的大官的。"听到企图以高官厚禄收买他,范缜不由得哈哈大笑,说, "如果我卖论取官的话,恐怕早已做了更大的官了,何止区区一个中书郎呢!但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卖论取官我不为!"王融见范缜说得如此决断,只好灰溜溜地告辞而去了。
后来,萧衍做了皇帝,想继续用高压手段压服范缜,但不论他采用什么手段,范缜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无神论主
4 / 5
涨。
5 / 5
作文四:《几个历史名人的生日故事》4000字
由于古今历法的变迁,古代人物的出生日期在换算为公历时可能会出现疑问。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屈原、耶稣出生在哪一天。由于公历本身的变革,牛顿的生日也有两个不同但都正确的日期。
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楚国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主张“明法审令、举贤授能、富国强民”的改革政策。可是关于他的出生年月,秦汉以前的史学家很少论及。后人基本上根据他的自传性的长诗《离骚》的叙述进行推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学术界认为第二句话反映了屈原生日,但因涉及古代天文学、历法上的复杂问题,从东汉至今学术界的解释存在分歧,分歧集中在“摄提”的解释上。汉代王逸认为摄提指的是太岁在寅,认为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年的正月庚寅日”。而南宋理学家朱熹却提出异议,认为“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也”。“摄提贞于孟陬”是指斗柄正指寅位这一月份,并非是太岁在寅位的年份。现代学人也对此进行过研究,多倾
1
向于王逸的解释。
春秋以前,中国用的是“王位纪年”,即用周天子的在位年数纪年。但到春秋,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都用自己的纪年,造成了纪年上的混乱,交往很不方便。经过长期观察,测得木星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是12年,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把木星运行的轨道分为12份,岁星每走完一部分就是一年,用这种纪年方法就是岁星纪年法。它的12个名称是:星纪、玄枵、陬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分别对应子丑寅卯等十二辰。
由于岁星在恒星背景中的运行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它和实际观察的星象运行方向恰好相反;又由于岁星在星空背景上的运行并不是均匀的,更何况岁星的视运动有时会逆行,即自东向西,为了方便起见,古人就另外假设了一个理想的岁星,这个理想的岁星也是12年运行一周,与十二辰相结合,其运行方向与真实岁星相反,自东向西匀速运动,这个假设的理想岁星叫太岁、岁阴或太阴。以太岁每年所在的轨道部分来称呼年的方法,叫太岁纪年法。当时的历法规定十二个岁名与太岁居辰有固定关系,“太阴在寅,岁名日摄提格,其雄为岁星,舍斗、牵牛”,即木星在星纪次。
那么太岁在寅指的是哪一年呢,郭沫若先生根据《吕氏春秋》推定太岁在寅指的是公元前341年。然而,他查询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的《战国朔闰表》,在公元前341年一月找不
2
到庚寅日,故此将屈原的生日往后移了一年,即公元前340年。新城新藏所排历表基于战国普遍施行的“夏正”历法。陈久金先生指出当时楚国施行的并非夏历,而是周历,并利用现代天文学方法证明公元前341年木星恰好在星纪次,故此断定屈原的生日是公元前341年。潘啸龙先生对比“夏正”和“周正”历法指出,周正历法的这年一月也没有庚寅日。他所考证的屈原生日是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可见,关于屈原的生日,学术界的说法不一,但大体可断定是在公元前341年至公元前340年之间。
耶稣的生日也由于资料匮乏而存有争议。世人一般以12月25日为耶稣基督圣诞,基督教信众固然以此日为耶诞,非基督教徒亦在此日庆祝“圣诞”、寄贺卡、送贺礼、开舞会、火鸡大餐、公司放假,十分热闹。其实,耶稣基督的生日并不是12月25日。
在公元4世纪以前,并无庆祝耶稣生日的说法,新约亦未载他的生辰,各门徒的笔记对比亦无提及,《使徒行传》、《罗马书》、《哥林多前后两书》等等也从未提到庆祝圣诞,直至4世纪才由罗马教廷宣布12月25日为耶稣生日,予以庆祝。12月25日原是罗马人传统上的狂欢节日,属于外道,改信了耶稣后的罗马人仍于此日庆祝节日,教廷只好顺应民情,宣布此日为耶稣生日,巧妙地将热闹的节日转变为耶教节日。而罗马人之所以选择12月25日为狂欢节,是由于很久
3
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位置最靠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而冬至以后,太阳直射位置开始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日延长,阳光开始给大地送来与日俱增的温暖,据此北半球的古罗马帝国将12月25日确定为太阳神诞辰。公元313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官方认可的宗教。此后,罗马教会才将这一天定为耶稣诞辰纪念日。公元354年,在罗马帝国西部的拉丁教会年历中,第一次写明12月25日为耶稣诞辰。至于开始将这一天写为“圣诞节”,那已经是公元5世纪以后的事了。
关于耶稣的生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纪年的开始——纪元,即历史起算年代。当前多数国家(包括我国)所使用的纪元为公历纪元(简称公元),即基督纪元,它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元年,通常用拉丁文Anno Domini(主的生年)的缩写A.D.表示,意思是自耶稣降生之年算起。公元前用B.C.表示,它是Before Christ的缩写,即基督以前。
关于耶稣的生年,《圣经,新约》中的有关记述并不一致。公元6世纪,叙利亚的基督教修士狄奥尼西,埃克西古,应教皇圣约翰一世的要求,于525年编定532年,626年教会年历。他根据当时使用的历法,按每隔532年同一月份的日期及“月相”(月的圆缺)相吻合的说法,选择了传说中耶稣遇难后复活的日子(即基督教的复活节3月25日)恰好是星期日的那一年,他认为这一年就是耶稣受难、复活的年份。
4
然后,他认为《圣经,新约》中暗示耶稣活了30岁,从受难、复活那一年上溯30年,即罗马建城754年,这一年即是耶稣的诞生年份。公元7世纪以后,英国史学家、神学家比德提出以耶稣的生年,即上述的年份作为纪年,从而出现了“基督纪元”。自15世纪中叶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采用了这种纪元。到了16世纪,人们发现狄奥尼西推算的耶稣生年并不确切。如按《新约路加福音》的说法推算,应为公元6年;而按《新约马太福音》的说法推算,则为公元前4年或更早。
牛顿是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在天文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关于牛顿的生日,由于采用历法的不同,也存有异议。在《大英百科全书》中,牛顿的生日不是按现在通用的格里高利历给出的,而是按当时英国施行的儒略历给出的——1642年12月25日。按照今天全球普遍采用的格里高利历,牛顿出生于1643年1月4日。 我们现行的公历称为格里高利历,它是1582年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并首先在天主教国家实施的。按照格里高利历,平年每年有365天,闰年是366天;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平年,能够被4整除的为闰年(但其中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不闰,能够被400整除的要闰。这样,1900年不是闰年,但2000年是闰年)。考虑2000年的时间跨度,按照“4年整除”有500个闰年,去掉20个“100
5
整除”不闰,再加上5个“400整除”闰,结果是485个闰年。于是,按照格里高利历,在一个2000年的时间跨度上,逝去的天数是730485天。这就是说,格里高利历的回归年长度(从夏至日影最短的时刻到下一个日影最短的时刻)被人为地规定为730485,2000=365.2425天。现代天文观测给出的回归年实际长度是365.2422天(严格说是365.2422个平均太阳日)。在1000年期间,回归年长度的实际值与格里高利历设定值之间的累计误差只有0.3天。这表明,格里高利历的规定是相当合理的。现行的历法中没有考虑对上述误差的补正。或许在将来(公元3300年以后),可以通过国际协商,删去一个闰日,予以补救。
在格里高利历实施之前,欧洲普遍实施的是儒略历,它是公元前46年由儒略凯撒颁布的历法。这一历法规定: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有一个闰年。这样一来,每100年必定有25个闰年。结果,按照儒略历,回归年长度的设定值是365.25天。这个值相对于实际值的偏离,要比格里高利历大得多。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儒略历所产生的误差增加很快。如果共同约定了一个时间原点(例如,公元元年1月1日0时0分),在若干年之后,问起:我们度过了多少天,大家不会有分歧。因为这个天数严格等于日出(日落)的次数,它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如果问:某一天是几月几日,则会产生矛盾。因为这涉及到历法,即纪年的标尺单位。
6
格里高利历的年长度单位小于儒略历,结果用格里高利历读出的日期就将大于儒略历的日期。
1582年之所以要对儒略历进行改革,是因为按照儒略历记录的日期已经与季节不同步了。例如,原来6月22日是夏至;可到了1582年,夏至(太阳影子最短的时刻)却出现在儒略历的6月12日。按照儒略历,回归年长度是365.25天,按照格里高利历则是365.2425天,经过了1582年,二者之间的累计误差已接近12天。只是由于某些细节上的原因,新历(格里高利历)规定:将日期从儒略历的“读出值”向后推10天。
在保守的英国,直到1752年才进行历法改革,以至于牛顿出生时英国实施的仍是儒略历。因此,甚至在《大英百科全书》中,牛顿的生日也是按旧历给出的。然而,按照今天全球普遍采用的格里高利历,说牛顿出生于1643年1月4日,也是正确的。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见,由于古今历法的变迁,古代人物的出生日期在换算为公历时可能会出现疑问。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屈原、耶稣出生在哪一天。由于公历本身的变革,牛顿的生日也有两个不同但都正确的日期。在古代历法和历史学不发达的地区,历史名人的生日纪录可能更加简略,推算的难度也更大。例如成吉思汗的生日,据史书记载,是水马年夏季第一个月的月圆之日。凭着这样的只言片语,蒙古国甘达
7
尔寺精通历学的高僧推定1962年5月31日是成吉思汗诞辰800周年,蒙古国在这一天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但在很多书籍资料中,成吉思汗的生日则为1155年,其中的不一致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责任编辑,黄京一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8
作文五:《中国的历史名人励志故事》2200字
中国的历史名人励志故事
古时候的名人们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1,徐悲鸿三请齐白石 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藤扶梦访徐熙。
这是齐白石为赠与徐悲鸿的《月下寻归图》的题诗,由衷感激徐悲鸿“草庐三顾”的识拔之恩。
久慕其名
一九二九年秋,近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他深信只有优秀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此用心物色遴选教授,意向聘请的第一人,便是齐白石。
齐白石少年习画,经半个世纪刻苦精勤不懈努力,终于跻身画坛大家之列,于一九二零年定居北京,专业卖画刻印。徐悲鸿一向十分赞赏他的人品画技,称他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两顾草庐不果
九月初的一天,徐悲鸿来到西单跨车胡同齐白石的寓所。问候过后,道明来意,“先生是扬名遐迩的画坛大师,想请您来艺术学院任教。”齐白石婉言辞谢,“承蒙徐院长看重,
1 / 5
只是老朽年逾花甲,耳欠聪,目欠明,恕难应命,但只心领了。”
“高等院校的教授中,古稀之年还不少呢,齐先生老马识途,点拨指导,谁能及得上?正是大有用武之时。”徐悲鸿挽请说。
齐白石还是不答应,“教授责任重大,还是另请高明的为好,以免误人子弟。”
两天以后,徐悲鸿再次登门拜访,又是盛情邀请,齐白石又以年老为由推辞。冒雨三顾金石开
求贤若渴的徐悲鸿不愿就此放弃。百忙中三顾齐宅,而且是顶风冒雨而来,再次表敬爱之心,诚恳迫切相邀。齐白石感动之余,解释了“恕难应命”的真实原因,“年老体衰而外,是因为老朽木工出身,并未进过学堂,登台教授缺少经验,恐引教师非议,又恐顽皮学生捣蛋,连课都上不成。”
“齐先生的顾虑不无道理,但似可不必。”徐悲鸿情真意切道,“教授的资格,在于真才实学,不计出身如何。有些留过洋的不也是徒有虚名?齐先生融合传统写意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巧,艺术风格独特。不但能教学生,也可教我徐悲鸿。”
“不敢,不敢,徐院长太谦逊了。”齐白石摇手不迭。
“事实正是这样,并非过谦。”徐悲鸿继而保证道,“齐先生上课时,不必做长篇的理论,只要作画示范稍加要领提示即可。开学之初,我陪着您上课,为您护驾。以防真有个别
2 / 5
学生不守纪律。”
齐白石发自内心的感动,终于点头了,“那就试一试吧。”
开学那天,徐悲鸿亲自乘着马车把齐白石接到学校,向全校师生恭敬有加介绍了齐白石的高超造诣。又言出行随,为齐白石“护驾”。考虑到齐百石的确年事已高,徐悲鸿还给予多方照顾,入冬以后天气寒冷,给他在讲台边生个火炉;到了夏天,又给他装个电扇;刮风下雨,又派车接送往来。可谓无微不至。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2,孔子不耻下问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3,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 "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
3 / 5
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 "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的宰相,与当朝太傅稀鉴是好朋友,稀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一日,稀鉴对王导说,他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选。王导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儿侄们久闻稀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来人选婿时,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问此事,仍躺在东厢房床上专心琢磨书法艺术。稀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回去向稀鉴回票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
4 / 5
意,只顾用手在席上比划什么。"郡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王素之。王导的其他儿侄十分羡慕,称他为“东床快婿”,从此 "东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称了。
5 / 5
作文六:《古代历史名人的小故事》2600字
古代历史名人的小故事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灿烂,人才辈出。收集了古代历史名人的故事给大家阅读,
姜尚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张了。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重耳
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说是颠
簸流离,尝尽了苦难。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L谋杀重耳,勃L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言冷语。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裸体。(一个国君也居然喜欢看希奇)。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前632(65岁)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前628年(69岁)冬天,晋文公逝世。
黄忠
黄忠在三国里亮相的时间较晚,成名也很晚,但我想年轻时可能有点小名气,但确实老了之后跟着刘备后才出名的,特别是定军山一战,斩掉名将夏侯渊威震天下,后来能被刘备封为后将军也可能和这一战有很大的关系。
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州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
长沙太守韩玄。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公元211年(64岁)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包青天
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老包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士美,皇上怀恨,借个名儿便把包公削职为民。就这,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商议一阵。末了,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
包公削了职,京城大栈小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就当日动身。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老家人包兴挑着行李,自己跟在后面安步当车,却没有料到太监跟在后面盯梢哩。
时当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没有多远,便汗流浃背。走了半日,汗淌了几桶。这会儿走到一座山下,包公热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可是这里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既无池,也无井,只有一块瓜地。青葱葱的瓜藤上开了黄黄的花,西瓜儿结的溜圆。包公咂咂嘴,周围又没人,为了解渴,就摘下个西瓜,放在膝盖上,用拳头“嘭嘭”
两下砸开,就和老家人大口大口地吃了,他们一气吃了两个大瓜。两个像鬼样的太监早看在眼里,大太监对小太监说,
“古来君子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包黑子偷瓜吃,还能算是清官吗?逮他去见皇上!”
正要动手,却见包公正掏出几个铜钱,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两个太监无可奈何地摆摆手,
“吃瓜给钱,那有啥说的。”
傍晚,包公栖息在小镇一家小客栈,两个太监也盯着跟进去。包公囊资不丰,就叫了素菜米饭。哪知这客栈小,米不是上熟,一碗里尽是稻谷;包公只得边吃边捡,一桌拐子上堆的尽是谷粒。这又让两个太监给看在眼里,小太监对大太监说,
“糟蹋粮食遭雷打,捉他去,好为皇上出气!”
正说着,又见包公抓起谷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壳,吃了米粒,真是“盘中之餐,一粒未废”。这有啥说的,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来,大太监与小太监,只好大眼瞪小眼。
走着走着,就快到淮河边上,眼看包公就要到家了!两个太监还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好向皇上交差呢?于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个计策,大小太监连夜从小路草行露宿,赶到包公前面,在淮河边上坐等,单等包公一到,他们一个拉腿,把包公推到一堆脏东西上。他们以为这样,包公准会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里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个沾污河水的罪名。这真是啥坏点子都想到了。
哪知包公手弄脏后,叹口气爬起来,正想到河里去洗,瞥眼
一看,河边小媳妇、大姑娘,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这一洗手,不坏了人家吃用水吗?于是包公走到河边,用干净的左手掬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到坡上吐出水来冲洗。两个太监看着,一点办法也没有。心想,包黑子真是天下难有双的铁清官,就跟他一万年,也找不到他的脏点。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回复皇命。
这事一传出来,老百姓就说,
毒不过皇上,
奸不过太监,
清不过包公。
[古代历史名人的小故事]
作文七:《历史名人教育孩子的故事》1700字
历史名人教育孩子的故事
做好孩子的教养工作是父母的责任~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1(司马光教子节俭 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2(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 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
1 / 4
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
3(马克思教女之道 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亲。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将正确的思想寓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通过故事启发教育孩子。在女儿爱琳娜很小的时候~马克思就给她读完了荷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有一次~爱琳娜被马利亚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动~尽管当
2 / 4
时她还不懂船长是怎么回事~但却被故事里的船长的事迹深深感动。她说~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长”。她问父亲~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个男孩子”~并“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军舰”。父亲告诉她说~这当然是完全可以的~不过在计划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不应该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4(甘地教育之道 让世人钦佩的是甘地身为总统~却从不庇护孩子~让孩子享有特权。二战开始后~他把儿子全都送上了战场~并告诫说:“拿出良心来~为美国而战:”
甘地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他不仅治国有略~而且教子有方。他的四个儿子在二战中浴血战火~连立战功~之后又都跻身美国政坛。
“对儿子~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甘地的这句话曾在美国人心中产生过不小的震撼~这也是他一贯遵循的教子原则。
甘地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甚至认为孩子在思想上也应该是独立的。当二战正愈加激烈时~儿子问他该怎么办。他说:“要我告诉你该怎么做~那你应该首先认清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你们的事是你们自己的事~我从不干预。”
甘地还竭力反对孩子依赖父母过寄生的生活。他从不给儿子任何资助~让他们凭着自己的能力去开辟事业~赚他们该赚的钱。但在钱财的支配上~他绝不让孩子放任自流。
3 / 4
儿子在一次旅行中买了匹好马~却没有了回程的路费~便打电话要求父亲帮助。他回答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儿子只能卖掉马~买票回家。从此他懂得了不能无计划用钱的道理。
4 / 4
作文八:《历史名人的廉洁故事》600字
历史名人的廉洁故事
包拯
字 希 仁 ,庐 州 ( 今 安 徽 合 肥 ) 人 。天 圣 朝 进 士 ,累 迁 监 察 御 史 。建 议 练 兵 选 将 、充 实 边 备 。多 次 论 劾 权 幸 大 臣 。包 拯 做 官 以 断 狱 英 明 刚 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 使 讼 者 得 以 直 至 堂 前 自 诉 曲 直 ,杜 绝 奸 吏 。立 朝 刚 毅 ,贵 戚 、宦 官 为 之 敛 手 ,京 师 有“ 关 节 不 到 ,有 阎 罗 包 老 ”之 语 。后 世 则 把 他 当 作 清 官的化身——包青天。 包 公 为 官 25 年 ,无 论 是 当 谏 官 时 的 冒 死 直 言 ,还 是 当 开 封 知 府 时 的 先 斩 后 奏 ,都 表 现 了 包 拯 将 个 人 安 危 置 之 度 外 ,心 中 只 有 社 稷 国 家 和公平正义。包拯晚年曾立过一个“家训” :我的后代子孙,凡事当 官 出 来 的 ,如 果 贪 赃 枉 法 ,老 了 不 准 回 我 的 老 家 ;死 后 ,不 允 许 葬 在 家 族 的 墓 地 。不 听 我 的 教 导 ,就 不 是 我 的 儿 孙 !包 拯 让 石 匠 把 他 拟 定 的 这 份“ 家 训 ”刻 在 石 碑 上 ,永 志 不 忘 !明 朝 人 在 包 河 修 建 包 公 祠 时 , 也给这井修了个亭子,作为一景留下,称为“廉泉” ,从此井亭作为 一“景”留存至今。
作文九:《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1800字
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时不时地找一些有关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来看,那么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偏食”王安石1
那次朋友请王安石吃饭,佳肴满桌,但王安石独对那盘鹿肉感兴趣,频频伸箸,几乎是一个人把它消灭干净了。朋友后来到王安石家做客,与王安石夫人聊起,说王公太偏食,只喜欢吃鹿肉。王夫人问,这盘鹿肉摆在哪一边?那朋友说摆在王公那头,王夫人说,那就是了,下次,你请客,你把一盘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么。
王安石其实没任何偏食,只不过是哪一盘菜靠他最近,他就向这一盘菜伸筷子。如果以一次偏食,去判断王安石之爱好,准吗?宋仁宗也曾经这么判断过王安石,也错了。
一天,宋仁宗突然说要请大家去钓鱼,满朝文武自然展颜开怀。
王安石也随大流,跟大家来到现场,只是他似乎对宋仁宗特地安排的这次娱乐活动没一点兴趣,独自闷坐在那里,敛眉默神。
王安石可能有嗑瓜子的习惯吧,他一手支颐,一手抓碟,把摆在碟子里的皇家玉豆一颗接一颗地往口里送,送豆进一颗,嘣脆咬一颗,心不在焉,把满碟豆子吃完了。远处,有一双眼睛在瞄着,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能臣,宋仁宗听多了,他想起用王安石,于是将王安石从地方调来中央,安排在自己身边,察其言,观其行。
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而在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
而这次,宋仁宗没有看上王安石。不是因为王安石好沉思不合群,而是那碟子里的豆子蒙住了宋仁宗的眼睛。宋仁宗看着王安石吃完这一碟豆子后,作出了一个几乎可以断绝其前程的判断,王安石是百分百的奸臣。
碟子里的豆子,其实只是鱼饵。宋仁宗觉得,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误吃一粒,可以理解;错嚼两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这么一碟鱼饵都被吃完了,这不是作秀吗?这不是故意装深沉吗?这次垂钓活动之后,宋仁宗把王安石晾起来了。王安石从地方带来的万言改革书,被宋仁宗高高挂起。
宋仁宗看人的方式不对吗?我们都是这么看人的,三岁看老,一钱落职,相人一面定人生死,从一滴水里看太阳光辉……我们都自诩是识人大师,可以从一个细节识别他人之好坏、之忠奸。然则,世界上最复杂的,可能就是人了。指望一眼把人看准,哪那么容易?多半会把人的品质看扁了,把人的性情看反了。人生到了盖棺都难以论定,哪能一时可以论定?
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安禄山2
相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但是,总也得不到重用。一天,听人讲起飞将军李广的故事,这个大男人不禁泪如雨下——难道我注定要和飞将军一样,终生玩命却得不到任何回报?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家丁不久前向他介绍的那个叫做杨国忠的地痞
无赖,那人鬼精灵得很,说不定会有什么主意。可是家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酒肆、妓院,四处打听不着此人。后来听说他居然是当今皇帝宠妃杨贵妃的远房哥哥,已经进宫做官去了。这消息让安禄山差点儿死过去——这么一个无赖,居然也当上了官?!而且据说是身兼数要职。
安禄山托人打听到了杨国忠的住处,不惜血本上了一份大礼。向杨国忠表达了自己战功赫赫却不得重用的遭遇,杨国忠看见大礼,自然是深表同情。他觉得安禄山骁勇善战,值得培养,便把安禄山引荐给了杨玉环。杨玉环见安禄山生得勇武,顿时喜爱不已,当即认作干儿子。并向他传授了一个升迁秘笈——当今圣上喜爱胡旋舞,你如果会跳这种舞,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展示,比在疆场上立战功重要得多。安禄山忙问哪里去学?杨玉环当即为他跳了一曲。安禄山哪受过这待遇,跪在地上山呼“娘娘千岁千千岁”,那舞蹈极其轻盈,跳起来疾如飞鸟。安禄山万万没有想到体态如此丰满的娘娘千岁居然会跳这样的舞蹈,心中佩服不已。杨玉环为他引荐了一个民间胡旋舞师,专职教他。安禄山体重足有200斤以上,如果达到疾如飞鸟的境地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为了达到目的,安禄山不惜力气,五年寒暑终成一代胡旋舞大师。此后,杨玉环专门为他安排了一次在皇帝面前显露的机会。安禄山的表演引起了玄宗极大的好感,他对这个胖大的家伙如此精于舞蹈而感到诧异。安禄山五载苦修,一朝成为宠臣,因为胡旋舞。而后来的马嵬兵变,杨贵妃被逼自尽,也是因为胡旋舞。
安禄山的成功,可以说是得益于唐玄宗所创造的当时最豪华
的宫廷娱乐圈儿,他感动了宫廷娱乐圈儿的总策划,而恰恰这个总策
划的另一个职业是皇帝,于是,剩下的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
作文十:《历史名人的“患糖”故事》1100字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有很多贤人患糖尿病,比如:汉武帝、隋炀帝、韩愈、苏东坡、慈禧太后,民国以来也有胡适之、蒋经国等。这些历史上名人都患过糖尿病,其实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很早就有记载,只是中医不称糖尿病,而叫“消渴症”。
汉武帝
以前汉武帝罹患“消渴症”即糖尿病,依照御医开处方,服用肾气丸不但无效,反而病情加重,再投以其他药石也是无效,群医束手无策,后来西域匈奴王知道这件事,特别派遣使者来奏表,呈献塞外土番治疗“消渴症”秘传神效验方,当时汉武帝因为已经吃很多药无效,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交代御医照处方配药,汉武帝服用后渐渐有起色,经过半年的时间,汉武帝的糖尿病终于医好了。
汉武帝当然龙心大喜,不但叫匈奴每年免再进贡礼,并送匈奴王很多真珠玛瑙,汉武帝又命人将药方列入宫廷医案记载,并且于御花园内雕刻石版碑文传承。
慈禧太后
汉武帝以后经过二千多年的清朝时代,因为慈禧太后晚年亦患着糖尿病,缠绵多年,虽然经过各种药物治疗,病体并无起色,群医也是束手无策,后来太医院召集宫中御医商量对策,奏请诏告天下,征求当时治好汉武帝糖尿病之石版御方,表明珍藏者将赏以千金及钦赐御医官职。后来江南有一个儒医叫白鹤子来拆榜,原来白鹤子有收藏该御方,白鹤子被征诏入宫为慈禧太后调治病体,经过数月,慈禧太后的糖尿病果然顺利医好,该宫廷御方经过二千多年后,终于又进入清宫医案记载中,以后凡是皇亲国戚大官贵族,有人患糖尿病就用这个宫廷御方来治病。但是中医治病是以辩证论治的,这个宫廷御方并不是所有糖尿病都有效。据各方经验求证,此方治疗糖尿病是适合中医所谓“消渴下消”的症状,中医治糖尿病,要分上、中、下消,必须“分症”治疗。
胡适之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民国初年,一个名叫陆仲安的中医师就治好一位笃信西医不信中医的名人胡适之博士。
民国九年,胡适之发现自己患了糖尿病,因为他是主张新文化改革派,认为中药不科学,刚发现糖尿病时,很多人建议他吃中药,可是他死不肯吃,后来病情愈加严重,并发慢性肾脏炎,又引起心脏血管疾病,小便发现有血丝、蛋白尿。西医交代他预备后事,胡适之回去后坐立难安。后来又有知己朋友建议他找中医治疗,总不能坐着等死。他找到当时名医陆仲安中医师,经过诊治,陆大夫告诉他得了糖尿病并发肾脏炎,胡适之从民国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初诊至民国十年二月二十一日止,共治疗三个月左右,终于将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炎治好了许多,陆大夫因治好胡适之这个名人,一时之间名气风动全国。那胡适吃的什么中药?陆大夫开了以黄耆为主的补剂如下:生耆四两、云苓三钱、泽泻三钱、木瓜三钱、西党三两、酒芩三钱、法夏三钱、杭芍四钱、炒于术六钱、山萸六钱、参七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