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论语十二章》读后感》800字
《论语十二章》读后感
 何开镇
 《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又积成日、月、年代。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可以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前
1
途。时间老人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时间老人对每个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的收获却不同。所以我始终相信“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珍惜他”这句话。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会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因为他们知道时间是宝贵的。如果你会把握时间,你就会把握生命,你才不会虚度人生。如果你虚度人生,那么在你虚度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里,你可能不会感觉到什么,然而有一天你去计算,你会觉得浪费的时间可以干很多你没时间干的事情。这时,有的人懊恼,有的人想弥补,但这是无济于事的。俗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后后悔,那么现在你就要珍惜时间。
  时间是宝贵的,它总是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流走。你是想把它当作日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后只留下一个生锈的日历夹吗,因此我坚信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老师点评:抓住一点展开论述,说得真切诚恳,内容充实,层次清楚。)
2
3
作文二:《论语十二章读后感大全》1700字
论语十二章读后感大全
导语:《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论语》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
1 / 4
中滋味。
《论语》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时期伟大作品。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论语》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在过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们最熟读恐怕就是《论语》。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这部书~去感受里面无穷的智慧。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在自省也。”它使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它像一面警钟一样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见到比自己还有贤能的人~应该要虚心学习~以她为榜样~不应该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见了没有才德的人~也应该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和他(她)一样的缺点~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的修养。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同样的我们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当天的所作所为~就像《论语》里面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老师所传授的课业~有没有不用心温习?总而言之。我们每天都要做到这一点~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不断进步。
我还觉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求学不仅是为了明白道理~更要去实践以此为乐~如果我们把学习当成臆见无聊、枯燥的事情~那就很难将课业学好~所以尝试着用快乐的心情去学习~这样必定会学得更好。我们的许多同学也像我说的这样~把学习当成一件无
2 / 4
比痛苦的事情~如果他们读了这句话一定会振聋发聩的。
正如宋朝宰相赵普所说的:“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有心的同学何不妨去读一读《论语》~相信你会比我的收获更多的。
论语~创编它的意义就是在于教人们如何做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对照这些~尊重长辈这一点我做的就不是很好:我经常是长辈给我建议后仍我行我素。比如家长让我别玩了~可是我还偏玩。我应该听从长辈的要求~按长辈的要求去做。
论语里还提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我们每时每刻反省自己~反省的内容不光有这些~也可以有其他内容。比如反省自己虚度光阴了吗?做坏事了吗?长辈要让自己办的事做到了吗?
我就有一个亲身经历:有一次~妈妈出去办事~让我完成作业。我在做作业时写一会儿就干干别的~浪费了自己
3 / 4
许多时间~就没有做到珍惜时间这一点。我应当认识到我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在人生中我就虚度了这些时间。
读完《论语》~我发现我有许多地方都没有做到论语里讲的~我一定要化为行动~以论语的内容为目标~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4 / 4
作文三:《《论语十二章》读后感》600字
《论语十二章》读后感
阅读优美的文章,能让我们受益良多,感触我最深的文章即是 孔子的《论语十二章》
“逝者如斯夫,不舍心昼夜。”这句话中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时光去了就不再回来,时间是宝 贵的, 就像时光老人的故事一样。 在人来人往街头上有一位无所事事 的中年人, 他低着头感叹, 如时间能重来我一定要珍惜时间还要谨记 一句话“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这时一位老人来到他面前问他:“您为何这样讲?”中年人回答到:“因为我小时候在上学读书的路 上, 看到一棵大树下有一群小伙伴在玩玻璃球, 起初我对自己说我要 去上学不能去玩玻璃球, 但最终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已去跟他们一起玩 了。而且从那以后就像着了魔一样每天都去玩,一发不可收拾。时间 一点点过去我也一天天长大, 最后我就像今天这样无所事事。 ”老人 听罢问他:“如果让你回到以前,你还会这样吗?”他说:“我一定 不会这样了。 ”老人一挥手他晕倒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已奇迹 般的回到了孩时上学的时光, 他这才明白那位老人就是传中的时光老 人。 他回到以前像以前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 这时他发现有一群小伙 伴在玩玻璃球,他心想就玩这一次,但有了这一次后,他忘记了他对 时光老人说过的话, 仍沦陷在玻璃球游戏中, 长大后仍是一样无所事 事。 这时时光老人又出现了, 他对着时光老人嚎啕大哭并垦求时光老 人再给他一次机会, 善良的时光老人选择再次相信他, 愿意再给他一 次机会。 得到第二次机会的他又顺利的再次回到上学时光, 但是他再
1
作文四:《论语十二章读后感500字》2700字
论语十二章读后感500字
导语: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论语》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语读后感【1】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在说:“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这就是“仁”的根本。“义”是在仁的基础上理解的,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做到为人所想,去帮助别人“礼”让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大家要是都谦让一点,不就好了吗?“智”我觉得就是知人之言为智!也就是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发展!其实,我们现在都是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当然对身边人的意见应该是选择好的,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接受!“信”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诚信。从我们的先祖开始就提倡“信”,而当今社会有时却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美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发扬《论语》中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少年君子”
我们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论语读后感【2】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
“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论语读后感【3】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
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
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作文五:《儒家著作《〈论语〉十二章》读后感三篇》2400字
精品文档
儒家著作《〈论语〉十二章》读后感三篇
中华民族自古便是礼仪之邦,是一个大国。古代的人们也十分的有才华,留下来的作品至今广为流传,直到现在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儒家著作《〈论语〉十二章》读后感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读《十二章》有感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十二章》,这一课中写出了学习要谦虚好学,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高尚品德。
在这一课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讲了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教我们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教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在这一课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是:“温故而知新”“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分别写的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让我们知道如何改正自己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让我们知道学习的乐趣。
学习是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让我们的学习变成游戏,使自己在欢乐中快乐游戏,快乐学习。
对于时光飞快的流逝,让我们体会到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励学生要一定加倍珍惜时间,让我们想到了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写出了时光的流逝,同时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让时间从自己身边溜走。
学完这一课,让我感悟很深,道德修养每个人都有,但
1 / 4
精品文档
在学习上,每个人的学习方式、方法,要正确人认识自己学习的方法,改正自己的方法,使自己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读完这一课后,是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应该谦虚好学、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要诚实守信,在自己的行为好学习上加以改正。
《十二章》多么让人受益啊,在这里让我们学会了学习,教会了我们做人,让我们使自己在学习上充满欢乐,让我们改正了自己不正确的学习方式,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更加理想了。(杨涵)
2.读《〈论语〉十二章》有感
这一周我们学习了《论语》其中的十二章,大家都知道孔子吧。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叙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课文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带给我很大的感触。
我以前认为我的学习方法不错,但当我读了这章论语后,我发现我的学习方法不得不改正了。同学们和我的成绩为什么不好呢,就是因为学习方法使用不当,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过了一段时间有些东西就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所以我们要学会复
2 / 4
精品文档
习:学完新课后复习,课下复习,晚上睡觉前复习,早上醒来再复习一遍,这样我们学过的知识也就不会忘了。
昨天,我就采用了这个方法,结果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一个好的学习方法真的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成绩。
关于教给我品德修养的一章就是孔子的贤弟子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还有学会了什么。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吵架了,我把自己关在了卧室里,然后就放声大哭。学了《论语》,我发现了我以前做错了。“哭”并不能解决问题,反省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反省你可以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别人错了,从而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
我从课文中学到了如何提高个人修养等许多有益的教诲。聆听古人的教诲,真是受益匪浅啊~(庞明明)
3.读《〈论语〉十二章》有感
半部《论语》治天下,自从读了《论语》这一篇课文后,我的感受很大。《论语》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写的。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呢?要想知道,就跟着我一起来探索《论语》中的奥妙吧~
3 / 4
精品文档
《论语》一书是以“仁”为核心来写的。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这一书的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面的三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提出了以学习为乐,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而不倦和注重修养的主张。这本书还有很多给我们说学习方法的,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两千年来,无人不读《论语》,但“读”和“读”是不一样的。程子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无所触动或者不能真正起而行之的。”这里面还有很多告诉我们修身做人的,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都告诉我们要有信乎,给别人办事要尽心乎。
自从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烧掉这些书后,儒家诗书还是流传下来了。
我感受到这部书的真谛,仿佛穿越了两千年的时光隧道,仿佛孔子的一言一行历历在目。通过这本书我体悟到了经典的平凡智慧,我以后一定会把这本书传给后代。
4 / 4
作文六:《《论语》十二章经典读后感900字》1700字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经典的名著作品,相信人们对于《论语》这部作品都有很多的认识。《论语》中每个章节都是比较经典的,相信大家读过也有很多的感受,下面就为大家推荐《论语》十二章经典读后感900字,朋友们可以参考本文。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1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
2
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本文链接:
://.daxues./fan/duhougan/201707/25043.html
本站内容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3
window._bd_share_config={“mon”:{“bdSnsKey”:{},”bdText”:”“,”bdMini”:”2”,”bdMiniList”:[“mshare”,”tieba”,”douban”,”tqf”,”kaixin001”,”thx”,”ty”,”isohu”,”people”,”xinhua”,”mail”,”copy”],”bdPic”:”“,”bdStyle”:”0”,”bdSize”:”24”},”share”:{}};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bdimg.share.baidu./st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sion=?+~(-new Date()/36e5)];
4
作文七:《论语十二章》2800字
2015学年始丰中学七年级(上)语文“三生五学”自主发展导学稿
班级: 姓名: 编号 编制: 审核 2015年10月26日
课题:10论语十二章 作者: 课时:2课时
【自研课导学】
晨诵课(25分钟)
1、自由大声朗读
⑴ 读熟,力求认准字形,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⑵ 借助书下注释,粗通文意,力求能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感情地诵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晨读成果展示:1.内容:朗读并背诵论语十二章课文 2、检效方式:组员到学习组长背诵
【展示课导学】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能说出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逐字逐句正确翻译句子;(重点)
2、通过评讲品读,能说出文中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做人准则含义及启示。(难点)
【评学】 “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基础题
书写等级达成等级 批阅日期
一、加点生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生字
愠( ) 三省( ) 逾矩( ) 不思则wǎng( ) ...
不学则dài( ) 箪食( ) 堪其忧( ) 曲肱( ) 博( )学 dǔ( )志 .... 二、作者和作品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 。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著名的有 人。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 ,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它的结集工作由孔子的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现在通行的《论语》共有 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贯彻了孔子学说中的“ ”的核心思想。
3、“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 》。“五经”即《诗经》《尚书》《周礼》《 》《春秋》。“四书五经”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含义
①学而时习之( )( ) ②有朋自远方来( ) ③吾日三省吾身( )( ) ④为人谋而不忠乎( ) ...... ⑤传不习乎( ) ⑥七十从心所欲( )( ) 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⑧曲肱而枕之( )( ) ....... ⑨择其善者而从之( )( ) ⑩逝者如斯夫( )( )?切问而近思( )( ) ?仁在其中( )( ) ........ 四、翻译句子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人不知而愠,不亦说乎?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⑤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发展题
根据你的积累,写出有关论语的成语或格言。(五个以上)
提高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2)吾日三省吾身 (3)诲女知之乎 (4)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其恕乎”的“恕”是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孔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用文中的话说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二、 陈述古辨盗
①
陈述古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者。述古绐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囚立钟前,谕日:“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施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一一一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遂承为盗。
【注释】①选自
⑤
⑥
②③④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尝知建州浦县日( ) .②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 .2、辨别“之”的不同意义。 ①讯之,遂承为盗( )
②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 )
3、陈述古采用攻心战术,准确地把握了犯罪者的心理进行查证审讯。陈述古抓住了犯罪者怎样的心理特征?用四个字回答。你从原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找出来并翻译。
心理特征: 原句: 翻译:
培辅课
培辅内容 : 效果描述:优( ) 良( ) 差( ) 生签名 师签名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心得描述:
作文八:《论语十二章》5100字
《 十二章》
班级:学习合作伙伴:
学习目标
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理解课文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能用现代 汉语翻译课文。
3.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 的热情。
4、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重点 难点
重点:1.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难点:
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导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记住知识要点。
孔子:
《论语》 :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1)注音
说 愠 省 逾 罔 殆
2)解释重点词语。
时习:愠:信:传:立:天命:耳顺:罔:殆:逾:
导入新课:
导语: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 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 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 《论语》 、 《老子》 、 《孟子》 、 《庄子》 、 《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 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 探究学习《 〈论语〉十二则》 。 知识链接:
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 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 是 “语言的论纂” , 也就是语录的意思,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 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 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宋代朱熹把《论语》 、 《大学》 、 《中庸》 、 《孟子》合称为“四书” 。
“五经” :《诗经》 、 《尚书》 、 《礼经》 、 《易经》 、 《春秋》 。
古时有“六经”之说:诗、书、礼、易、乐、春秋,但是“乐”已失传。
2、孔门弟子简介
(1)冉求简介:冉求(前522~?) ,姓冉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冉子、有子。 春秋末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 。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卒年不详。小孔子29岁。出身 微贱,与仲弓、冉伯牛同宗。青年时作过鲁季氏家臣,后拜师孔子,并辞官随孔子周 游列国。鲁哀公五年(前490)秋,经公之鲁推荐,回鲁当上季氏家族的总管。期 间曾率鲁军击退齐军的侵犯,立下赫赫战功。
(2)颜回简介:颜回(前521~前481)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姓颜,名回, 字子渊,亦称颜渊后世也称作“颜叔” , “颜生” 。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 于鲁昭公二十年(前521) ,卒亍鲁哀公十四年,比孔子小30岁。在孔门弟子中, 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对于“仰之弥高”的孔门哲理,他坚守先生“不耻下 问”的教会,一起毕生精力“研之弥坚” , “欲罢不能” ,深得孔子的赞赏。自汉代起, 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 :唐太宗尊之为“先师” ,唐玄宗尊之为“兖公” ,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 ,元文宗又尊 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
(3)子路简介:子路(前542~前480) ,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春秋 末年鲁国卞 (今山东泗水县人) 。 生于鲁襄公十一年, 卒于鲁哀公十五年, 小孔子9岁, 是孔子门中年龄较大的弟子。出身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爽直、粗莽。从师以后 先后在鲁、卫两国当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鲁哀公十一年, (前484) ,随孔子 结束游历回到鲁国, ,继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鲁哀公十五年(前480) ,卫国发生 内乱,子路不顾安危挺身入险,死于乱中,时年63岁。
(4)子游简介:子游(前506~?) ,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 秋末年吴国人。约生于公元前506年,卒年不详。小孔子45岁。和子真、子张、 曾子等同年辈,是孔门中的少年弟子。子游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入学孔门,虽然从师
较晚,但能学而又称。孔门有四科,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 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 (《论语·先进》 ) ,在文学一科中 他占第一位。
自主学习:
读注释翻译全文,分组提出疑难语句,供师生当堂解决。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子:先生,指孔子。 而:表顺承, “然后”之意。 时 :按一定时间。副词。 习:反复练习。 之:代词,它,指学习的内容。 亦:助词,也。
说:“悦”的古字,愉快。 乎:表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作“吗” 乐:快乐。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自:介词,从。 人:别人。 知:了解,知道。 而: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 。 愠:生气,发 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 “弟子 弥众 (越来越多 ) , 至自远方” 。 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 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 所以“朋”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 (知识 ) ,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 (温习 ) 它,不也高兴吗 ? 有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 (到这里 ) 来,不也快乐吗 ?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 子吗 ? ”
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 :学习再学习,学习之乐 ; 与朋友切磋 , 人生之乐;要自 求长进 , 提高修养 .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不是确数。 谋:商量事情。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 跟朋友往来 是不是诚实呢 ?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
重视品德修养:每天自我反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 习功课。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而 : 就 学:做学问 立:独立做事
不惑:通达事理 知:懂得 天命:自然的规律和 命运
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 十岁的时候
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 越法度规矩。
孔子自述学习和修养过程。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温:温习,复习。 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新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 知:领悟。
可:可以。 以:介词,凭。后省略“之” ,代“温故”句。
为:动词,做。当。 矣:语气助词,不译。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温故” “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 ,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则:副词,就、便。 而:连词,表转折。
罔:同“惘”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 (陷 入邪说的 ) 危险。 ”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才能有所得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
贤:高尚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陋巷:简陋的住所 堪:忍受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 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 啊 !
合作探究:
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练习反馈:
填空
《论语》是一部 ______体散文集 , 是孔子的 _______和 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 《论语》 和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合称为 “四书” 。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中庸 孟子 大学 )
孔子 , 名 ______,字 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 , 思想核心是 ______,政治上主张 _______, 鼓励人们 ________,即 “出来做事” 。 开 ______讲学的风气 , 传说有弟子 _______人 , 身通六艺者 _____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 仲尼 儒 仁 礼治入仕 私人 三千 七十二 )
二、判断题。
(1)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
(2) 《论语》是孔子自己编写的书。 ()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4) 《论语》的“论”读“ l ùn ” 。 ()
(5) “三人行??” , “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不是具体数字。 ()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发言次数:
书写情况:
不过关的知识:
第二课时
课前导学:
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1)注音
箪 堪 肱 笃 论 2)重点词语
川:乐(之者) :
曲肱:于我如:
焉:斯:
笃:
自主学习:
读注释翻译全文,分组提出疑难语句,供师生当堂解决。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合作探究:
1、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2、 “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 哪些是表转接的?
3、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 的?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怎样看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三课时
练习反馈:
一、填空: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共 篇。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
2 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
3.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 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5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 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9.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10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1写出五个在论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二、根据“而”字的用法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 (5)学而不思则罔。
表并列的有 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表修饰的有
三、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四、古今异义字
古义
今义 今义
古义
匹夫 罔
今义 今义
古义
水 朋
今义 今义
儿女
今义
可以为师 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 为 温故而知新 知
温故而知新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发言次数:
书写情况:
不过关的知识:
作文九:《论语十二章》1200字
大家步入中学已经一个月了,你们习惯初中生活了吗?有些同学依然摇头,十几门的课程
让我吃不消;小学的好朋友被分到别的班级,我很孤单;住校的生活让我很想家??学习生活 上的烦恼接踵而至,我该怎么办?
其实大家这些烦恼, 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至圣先师已经为我们解决了。 他就是——孔子。 哪位同学来介绍他呢?
检测预习:
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 育家、 政治家,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 在世时已被誉为 “天纵之圣” 、 “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 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 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 书五经”。
【二】导学
1、明确目标,心中有数
知识与能力:对《论语》十二章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 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内和课外材料的研读并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使学生经历一番文化濡染提升自我修养。 教学重点:对《论语》十则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的君 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
教学难点:从文本中提炼、概括“修身”的方式。
2、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大声读文章:
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人不知而不愠 ( ) 学而不思则罔 ( )
思而不学则殆 ( ) 不亦说 ( )乎
三省 ( )吾身 传 ( )不习乎
诲女 ( )知之乎
不知为 ( )不知 是知 ( )也 翻译下列语句,解释加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 接的?
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构建网络,拓展升华
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 应怎样改进 ?
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三】导练
1、 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填空:
《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 的言行。 《论语》并非孔子所作。 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流传至今的成语:
指出句中通假字:
不亦说乎?
由,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2、 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怎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什么是真知?
“知之”不如“好之” , “好之”不如“乐之” ,这是为什么?
作文十:《《论语》十二章》3900字
《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知道课前屏幕上播放的这些句子都是出自哪一本书? 生(齐声):《论语》
师:大家很聪明,说得正确。那么你知道《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吗?
生: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生: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师:大家很会学习,善于借助注释中的有效信息。那想不想了解得更多一点?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
《论语》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论语》还是出成语最多的书 。 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比较大。
《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论语》在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 师:看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对《论语》有所研究,要研究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你头脑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来。 生:孔子是个博学的人
生:孔子是个大教育家,有远大理想的人。 ??
师:看来大家对孔子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么老师再给一点系统的介绍。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
孔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相传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修订《诗经》,编纂《春秋》。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千古圣人”、“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也很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
西方有学者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师: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孔庙(投影出示山东、南京、韩国、日本的孔庙图片),单是韩国就有234座孔庙。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有孔子的塑像(出示美国曼哈顿、德国柏林孔子塑像),世界许多大学都有孔子学院。 师:可见孔子的思想光芒能穿越时空魅力永恒。今天我们借《论语》八则的学习,走近孔子和《论语》,触摸经典,感受智慧。 二、诵读入境
师: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充满智慧的文字。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让老师看看我们朗读中存在什么问题。 师:有什么问题? (老师板书这两个字) 师:确实缺少些味道,要读出一点古文的味道。古文怎么读呢? (一个学生在下面大声地说“摇头晃脑地读”并做动作) 师:对,我们要读得舒缓些,慢条斯理的,读出抑扬顿挫来,可以像影视剧中古人读书摇头晃脑那样,仿佛很陶醉的样子。下面让我们就来陶醉地读一读(投影出示——陶醉地朗读)。老师尝试读第一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小声跟读。
师:我们同学们是不是也可以选一章自己试试,读给大家听听。 (一个学生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要注意读好一个字“而”。这个“而”字可是大有学问呀!(黑板上板书“而”字象形写法)它是老夫子腮下的长须,这么一捋,又是一番长篇大论。要重读、慢读以示强调。再挑一则有“而”字的来读一读。
师:再配点音乐来读好吗?
师:读得不错,有点“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感觉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读一读剩下的几章。
(学生齐读,得很投入,不少同学的流露出陶醉的表情。) 三、读懂文言
1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多次朗读,相信大家对论语十二章已有所了解,那么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借助注释说说各章的大意,注意这两个任务:1、在有疑问的词语下面打个“?”2、在你认为需要着重强化理解的词语下面打“△”。我们要仔细地梳理重难点。(投影出示:仔细地梳理) (学生自学)
师:刚才的学习中有什么疑难,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
学生找,学生答,老师点拨。
师:我们第二个任务要检查一下,哪一位同学愿意把你划出重点词语展示一下?
(老师随意拿了一个学生的书) 师:这个男孩,划了,划了不少。 (又一个男孩递过自己的书)
师:这个同学划得更多了,他还划了“女”“是”“焉”“反”等等。
老师课前也划了一些,和老师的比对一下。投影出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六十而耳顺 温故而知新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老师划了三类词,第一类是通假字,我们要注意掌握。第二类是注释上都有,但离开了注释你未必能准确解释的,老师考同学们一个“学而不厌”的“饮”字,什么意思?
师:第三类虚词“而”,表顺承,然后;表转折,却;表并列,并且。
通过仔细的梳理后,我们知道这些词语的用法很重要,我们要牢牢地记在心中,对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文言文事很有帮助的。这就叫做学有所得。(板书:学有所得) 四、深化解读
师:弄懂字面的意思之后,是不是就理解了每一章的内涵呢?
2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读这十二章,我们用什么方式解读呢?(停顿片刻)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解读。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一个人家两个儿子分家产,父亲有个匾上有“学问”二字,儿子便把它锯开,一人拿一个字回去。各自按照匾上的字来做,一个拼命地学,一个拼命地问,最后都是一无所成。故事告诉我们的也是要努力学习,也要开动脑筋问。
看来,学和思连在一起才能成就学问。通过这个故事来解读,这样就很容易让读者接受《论语》中的观点了。大家是不是也想尝试用自己的方法个性解读?(投影出示:个性地解读)
师:也可以用联系背景的方式来解读。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可以结合相关的背景来解读。投影出示背景: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希望能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但却处处碰壁,遭人冷眼。而他就是在这样不被人知、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依然说道:不怨恨、不生气,可见孔子的自信、豁达,真是有君子之风啊!
师: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来解读。
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过的很快,老师很有感触,从毕业到现在已经7年多,七年中发生了很多大事,但回忆过去,恍如昨日,不由得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还有其他的解读方法,我们最顺手的是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引用相关格言警句来解读。下面《我的论语心得》就看大家的表现了。投影出示要求:
选择《十二章》中一则或一句试做解读。 友情提示:可选用生动的小故事, 可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 可利用相关背景资料, 可引用相关格言警句, ??
师:在你选择解读的那则、那句下面划横线,并在旁边写写提示自己发言的关键词。 (学生思考、讨论。)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展示自己的心得。 师:
生:我想用一句俗语来解读第七则,“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结合在一起力量就强大了。
师:也可以用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理解(板书: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可学之处,每个人都有需学之处。
生:孔子曾经拜一个七岁的项橐为师,孔子提出的问题这个孩子对答如流,但他问孔子的问题孔子一个都答不出来,孔子只好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师:孔子确实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有记载:孔子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这个故事还可以用来解读那一条呢?
生:我想用论语中的其他一个句子来解读这一则,课前老师放到这个句子,小学里我们背过:“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和这里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差不多。 师:非常好,联系很准确。(板书:见贤思齐)
师:按我们现有的学识和阅历能解读到这样老师认为已经很不
错了。但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对论语的解读还要继续下去,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解读会更加精彩。 五、用心积累:
师:台湾有一位国学大师对我们孩子学习经典作品有两个观点值得我们了解:一个观点是:(投影)“孩子启蒙教材应是《论语》。”还有一个观点是(投影)“孩子在13岁之前一定要不管懂不懂,先把重要的东西放到肚子里面。”因为儿童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小的时候越是能全盘吸收,全部堆存在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开发,就好像种子种下去,将来慢慢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么现在我们怎样把《论语》这一重要的东西放到肚子里呢? 生(纷纷说):背上。
师:让我们一起背诵,用心地积累。(投影出示:用心地积累)分组进行朗读竞赛。两分钟,看哪一组背得好。自信、大声的背出来,表明我们背得熟,胸有成竹。
(自由背诵,小组比赛,展示背诵情况)
师:刚才大家集体表现都很好,那愿不愿意大声、有韵味地背诵一则送给我们在座的某一位?
3
生:我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送给我的同桌。 师:为什么送给他?
生:因为他就是这样做的,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师:真的成了小老师了。还有哪一位来展示?
生:我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送给我们全班同学,希望大家学思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师:我们是不是可以送一则给远道而来听课的老师们? 师生齐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六、结束语:
师:“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师想送大家一个礼物——“论语成语大礼包”,礼轻情重!(投影)
积余学子,后生可畏,血气方刚、文质彬彬!须知任重道远,岁不我与,一定要当仁不让、发愤忘食、学而不厌、择善而从、见贤思齐;万不可华而不实、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一定要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有始有终,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心安理得、尽善尽美!浩瀚《论语》,博大精深;研读《论语》,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