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小蝌蚪找妈妈》700字
小蝌蚪找妈妈
中班语言活动骨干(1)班1-41卢艳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熟悉、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讲述故事中小蝌蚪与妈妈的对话。
3、借助动物头饰以及教师语言的提示,进行角色扮演。 活动准备:
1、头饰:青蛙 小蝌蚪 鸭 鱼 乌龟 白鹅的头饰。
2、幻灯片、故事录音、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 引导语: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那么请小朋友们看它是谁呀?(小蝌蚪)可是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怎么办呢?接下来我要请小朋友听这个故事来了解一下吧!
二、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蝌蚪找妈妈)
2、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小蝌蚪看见小鸭子和妈妈在一起,就像到了自己的妈妈)
3、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三、教师展示动物头饰,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教师出示青蛙头饰说: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柳树长出了绿色的叶子。(出示青蛙)谁来了?它扑通跳下水,在池塘的水草上生下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四、组织幼儿看视频,再次感知故事,学习小蝌蚪和妈妈们对话时的礼貌用语,体验人物情感。提问:
1、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
2、小蝌蚪看到鸭妈妈,是怎么询问?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
3、动物妈妈们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
4、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
五、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要启发幼儿通过不同语调速度音色和节奏来表现妈妈们的不同形象。(如乌龟妈妈比较憨厚;大白鹅速度较快,嗓门大,表现出热情)
六、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不愿意和自己的妈妈分开,让我们来做一只快乐的小蝌蚪回家找自己的妈妈吧!
作文二:《小蝌蚪找妈妈》3400字
出示生词课件 1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2分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一篇经典童话——请大家齐读课题 17《小蝌蚪找妈妈》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复习字词。
师:同学们真是会提问题会思考的孩子,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把生字词复习一下,看看谁最棒。 师:那好,我们来看 生字卡片 。学生书空写。 “小手伸出来” , “我就伸出来” 。 3分
师:读得真好。这些生字宝宝变成了词语,你会认吗? 出示生词课件 2,看老师用鼠标指读,强调轻 声 3分
三、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5分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小蝌蚪是长什么样的 ? 课文第几自然段写的有呀?自己读,把笔拿在手上,把 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用长横线画下来。
师:请一生读,读得真不错。你们谁来告诉我,你来说,我来画好吗 ?
生:小蝌蚪是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奇怪了,书上为什么不说“长尾巴” ,而要多加一个“长”字,变成“长长的尾巴” 。
生:因为长长的尾巴比长尾巴感觉还要长一点。再读,
师: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怎么样是“甩着” ,你们来做做看。
生:(做手势 ) 。
师:噢,是这样 ! 你们看 (指生字卡片 ) ,你们做的动作和字很像的,瞧,这竖弯钩多像一条尾巴 ! 我们的 中国字多有趣。
师:老师 有个本领,你想不想学。
生:想的。
师:那好,你仔细看着,不然你可学不会 !(举卡片 ) 我会用“长尾巴”说“长长的尾巴” 。你们会吗 ? 生:会
师:好,你们也试试, (卡片出示 ) 大脑袋。
生:大大的脑袋;
师:宽嘴巴。
生:宽宽的嘴巴。
师:你们学得可真快!奖励一下自己。 师:真能干 ! 还有一道题,你会做吗 ?
生:什么题 ?
师:仔细看着 !(师出示课件 3) 池塘里有一群 ( )、 ( )、 ( )的小蝌蚪。在书上找,
生:池塘里有一群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的小蝌蚪。
师:对 ! 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就读第一段。
生:(读 )
学习第二自然段 8分
师:这回读得不错,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 ?
生: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师画 ) 是这样的吗 ?
生:是的。
师:好, 请你们自己研究下面的课文, 想想, 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 怎么打听的 ? 都用笔在书上划出来。 生:(边读边划 )
师:学好了吗 ? 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
生:鲤鱼妈妈 !
师:(出示课件 4—— 鲤鱼 ) 我现在来当鲤鱼妈妈,你们做小蝌蚪,你们向我打听。
生: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
师:谁向我打听 ?
生:我 ! 我 !(抢着答 )
师:小蝌蚪把鲤鱼妈妈叫什么?你觉得小蝌蚪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师:交换一下,你们念鲤鱼妈妈,我念小蝌蚪。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
师:怎么样是“迎” ? 谁来试试 ?
生:(表演“迎” )
师:嗅,原来这样面对面的走到一起,就是“迎” ! (出示黑板 )
师:谁愿意上来表演这一段 ! 注意,要把所有的动作都表演进去 !
生:(表演 )
师:来,评价一下,他们演得怎么样 ? 动作都到位了吗 ?
师:来: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齐读 )
师:读得很好,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小蝌蚪会去向鲤鱼妈妈打听他们的妈妈呢 ?
生:因为它们看见??
师:快看看书上的图吧。
生:我知道了 ! 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他们也想自己的妈妈了,所以去向鲤鱼妈妈打听 了 !
学习三自然段 遇到乌龟妈妈 8分
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
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谁上来在黑板上画一画 ? 其余的小朋友在书上画。 (请一人上来画 )
师:画对了吗 ?
1) 小蝌蚪遇见了谁?(乌龟)他是怎么做的?(追上去)
理解 “ 追上去 ” , “ 迎上去 ” (方向不同 ) 师:连忙追 ? 怎样才是连忙追。最后的那位小朋友你来追前面的 这位小朋友。 (生演 )
2) 小蝌蚪为什么会追上去喊乌龟妈妈呢? 出示课件 5(着急)
那么,谁能读出来小蝌蚪当时的心情啊 ?
3) 乌龟妈妈听了小蝌蚪的话,有什么反应啊 ? “
笑了 ” 笑什么啊?你觉得乌龟妈妈怎样啊?和
蔼吗?那应该怎样读出来呢?快还是慢啊?
4)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我们来看看谁是
最和蔼可亲的乌龟妈妈?
师:谁上来表演这一段 ?(学生表演 )
师:你们演得真好。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
师: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蝌蚪妈妈是长着大眼睛,披着绿 衣服,捉虫还顶呱呱呢 ? 到底谁说得对 ?
生:都对 ! 把它们俩的话合起来就通好了。
师:那你来说说,蝌蚪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
生: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被着绿衣服,捉起虫来顶呱呱。
师:其实,蝌蚪妈妈就是谁啊 ?
生:青蛙。
师: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 么变化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课件 6) ,仔细观察,看看小蝌蚪找到妈妈没有?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5分
师:小蝌蚪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谁能来说一说?
生:小蝌蚪尾巴变短了。
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
齐读四五自然段
师: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 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生:(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
师: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 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生:分角色朗读。
用已经说话
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会做些什么呢?
生:它们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出示生词课件 8
师:一只青蛙一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你喜欢这群小蝌蚪吗?为什么? 出示生词课件 9
五、简要复述,拓展思维。
师: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课件出示 102分
师:除了青蛙会捉害虫,你们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3分
生:青蛙的叫声很好听,它还会写诗:“呱呱,呱呱,呱呱呱, ”
师: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生:青蛙走路是蹦蹦跳跳的,它还是游泳能手。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生:老师,我知道蛙泳就是青蛙发明的。
师(微笑地) :是吗?
另一生:不对,是我们学习青蛙游泳时的动作来游泳。
师:也可以说人模仿青蛙的动作。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和蝌蚪?
百晓
我
可是线》提供的
课件出示 11、 12
知识链接:5分
1、为什么蝌蚪和青蛙如此不相像呢?因为青蛙的祖先原本是在水里生活的,后来因生活环境改变,一些 河流、湖泊的水少了,变成了陆地,青蛙的祖先随着环境的改变,也渐渐从水里向陆地发展,经过了许多 年,一些能适应陆地生活的种类生存下来,青蛙的祖先由水生向陆生的一番转变并不十分彻底,于是在青 蛙的幼体发育中表现出来,那就是,青蛙小的时候,也就是蝌蚪,还是要生活在水里。所以,刚出生的蝌 蚪和青蛙长得很不像。
2、小蝌蚪一开始甩着“长长的尾巴” ,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又过了一些时候, “尾巴不见了” ,成了 青蛙。那么,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消失的呢?
原来呀,小蝌蚪的尾巴是逐渐被一种溶解酶体“吃”掉的。小蝌蚪开始是用尾巴游泳的,后来“长出 了两条后腿”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这样,它就能靠四条腿在水里游泳了,这时,尾巴就成了多余的“废 物” 。于是, “溶酶体”就逐渐逐渐地把尾巴“吃掉了”——溶化掉了 。
师:老师这里有一道题,认真听讲的同学才会做。 2分
师:(出示课件 13)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 ,再过几天, (尾巴)变 短了,渐渐地, (尾巴)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
生:说并填空。
师: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 青蛙写诗 2分
下雨啦,
雨点儿淅啦啦,淅啦啦 !
青蛙说:
“我要作诗啦 ! ”
小蝌蚪游过来说:
“我来给你当个小逗号 ! ”
池塘里的小泡泡说:
“我能当个小句号。 ”
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
“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青蛙的诗写成了: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小青蛙们。你们真能干,跟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板书设计:
17、 小蝌蚪 找 妈妈(青蛙 )
(变 )
大脑袋 黑身子 长尾巴 ——长出后腿 —— 长出前腿 ——尾巴变短 ——不见 ——青蛙 四条腿 宽嘴巴 绿衣裳 白肚皮 鼓眼睛
作文三:《小蝌蚪找妈妈》3100字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特别是有关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一定会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二册34课学习目标:1、 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和有关青蛙的知识2、 小蝌蚪、鲤鱼、乌龟等头饰。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8个生字。2、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引入1、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谁呀?(课件出示小蝌蚪的画面)2、揭示课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出示板书课题)3、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学生带着任务听读课文: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1、青蛙的妈妈是谁?2、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什么变化?)三、自学课文小朋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 那就赶快打开书读读吧。要求: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问一问等方法,与生字交上朋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四、汇报自学成果生字检查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非常高兴,看,它们都想与你们交朋友呢。(课件展示生字)①请小朋友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自己读一读)②开火车读,指名读。2、再读课文看,可爱的生字宝宝又跑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指名读课文。你想读哪段?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读了这篇课文,小朋友,现在你们认识小蝌蚪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了吗,它们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问:你觉得小蝌蚪的心情怎么样?从它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小蝌蚪很“快活”呢?用手势帮助理解“甩着”。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3、 小蝌蚪在快乐的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伤心事,你们听!寻人启事大家好!我是小蝌蚪,每当我看见其它的小朋友和妈妈一起玩耍时,我羡慕极了。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听说 ⅹⅹ班的小朋友最聪明,爱帮助人,请你们帮助我介绍我的妈妈吧。4、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头饰上台汇报)5、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巩固生字2、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蝌蚪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你还记得它们的样子吗?(课件)指名说。热心的小朋友还帮助小蝌蚪找到了它妈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青蛙)(出示课件),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6自然段。二、朗读课文,感知青蛙成长过程。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请小朋友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5自然段,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三、学习课文二段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课件出示鲤鱼图1、看到鲤鱼妈妈带着小鲤鱼在捕食,小蝌蚪会怎么想呢?2、随机教学“迎”字,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3、鲤鱼用怎样的语气来告诉小蝌蚪的呢?请你读一读。个别读-------集体读------男女对读(“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四、学习第三段小蝌蚪受了鲤鱼妈妈的指点,又继续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他知道了自己的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游啊游,瞧!他们碰
见谁了?(乌龟)看见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小蝌蚪是怎样做的呢?快速读课文第三段,划出有关句子。1、 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随机教学“追”字)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抓住“追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自由读-----个别读2、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长得怎么样?(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3、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五、学习四、五段过渡:小蝌蚪告别了乌龟,再一次踏上了寻找妈妈的路。1、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毫不犹豫地游过去,叫道———2、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次,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3、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你能用“已经”说说话吗?4、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
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5、小青蛙都跟着妈妈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七、分角色朗读全文八、复习生字 指导书写九、弹性作业,拓展延伸1、讲一讲 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2、说一说 说收集的小蝌蚪和青蛙的资料3、画一画 画小蝌蚪的生长过程4、唱一唱 唱小青蛙的歌5、演一演 演课文内容板书设计:34小蝌蚪找妈妈长出两条后腿 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 变成青蛙课后反思:《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童话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系列过程.文章是按“找”和“变”两条线索展开情节的,两条线索齐头并进,我运用电教手段,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观察到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在开始教学时,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快活心情;对鲤鱼妈妈有礼貌的问话;叫妈妈时高兴激动的心情;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说话时慈爱的语气。在创设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设计以下几个问题:“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变化”、“看到什么”、“干什么”,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官和已获的思维能力一步一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结合课件画面和几个词组(迎上去、追上去)的体会与对比,把思维的时空扩展开来,以学生的丰富表象为基础训练,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对他们进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思考,踊跃发言,成为一个“发现者”,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作文四:《《小蝌蚪找妈妈》》2200字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书空。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作文五:《小蝌蚪找妈妈》3600字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
一、教材简析:
《小蝌蚪找妈妈》 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 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 并帮助妈妈一 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 蕴含了从小 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灰、迎”等 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 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 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 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
ppt 词卡 头饰
五、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六、课堂实录
(一 ) 、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 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
生:(齐 ) 青蛙 (师贴青蛙图 )
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 ? 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 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 ! 瞧,我们的小蝌蚪太 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生:(跃跃欲试 ) 行 !
(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 )
(学生活动: 1、抽查 2、齐读 )
【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 进课文语言的欲望】
(二 ) 、视频展示,形象感知
师:读的真好, 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 谁 ?
生:想 !(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 )
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 ! 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 了谁 ?
(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 的变化, 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 学生想走近文本的 欲望再一次被引发。 )
(三 ) 、走进文本,有所侧重
1、启 (第一自然段 ) :想象画面,步入佳境
师:小朋友看得真投入,小蝌蚪找妈妈时遇见了谁 ?
生:鲤鱼,乌龟。
师:真棒 ! 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她们都说了什么 ?
生:想 !(走近文本的欲望被激发 )
师 :那小朋友赶紧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吧 ! 在读的过程中请小朋 友标出自然段 !
师:瞧,我们的小蝌蚪都被你们的读书声吸引过来了 (出示小蝌蚪的图片 ) 。 谁能说说你见过的小蝌蚪的长什么样 ?
生 1:蝌蚪有大大的脑袋和长长的尾巴。
生 2:我觉得蝌蚪很像一个逗号。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
师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幅蝌蚪图 ) 睁开眼睛, 说说你见到了一群怎样的 小蝌蚪 ?
师:他们在干嘛 ?
生:游泳
师:怎样的游泳啊 ?
生:快活的,甩着尾巴。
师:你能做一下动作吗 ? 生做动作。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
生:读出高兴劲儿
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生模仿老师有感情读 )
师:读的真好, 小朋友你们看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多自在啊, 我们课文中有一 个词,你们能找到吗 ?
生:快活
师:找的真对, 那你们能用 “快活” 说一句话吗 ?(培养学生由词到句的能力 ) 生 1:今天,我很快活 ! 生 2:小鱼在水里游的真快活 !
2、承 (第二三自然段 ) :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师:说的真好 ! 小蝌蚪快活的游哇游,踏上了他寻找妈妈的旅途,在路上他 先遇见了谁呢 ?
生:鲤鱼阿姨 (师出示鲤鱼的图片并指导学生进行画面观察 )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它们跟鲤鱼阿姨说了什么呢 ?
(生回答,师出示它们的对话,生分组分角色来朗读 )
师:读的很好, 请小朋友认真的观察一下课文的插图, 小蝌蚪是怎样游向鲤 鱼阿姨的 ?
迎上去 (结合图画理解“迎” (面对面 )(生读 )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小蝌蚪是 “迎上去” 不是 “冲上去” ? 生:小蝌蚪有礼貌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
师:那么鲤鱼阿姨是怎么答的呢 ?(生读鲤鱼妈妈话 )
出示词卡 (四条腿,宽嘴巴 )
师:小蝌蚪终于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妈妈的样子, 高兴极了, 他们连忙小 告别了鲤鱼阿姨继续向前游, 当他看见乌龟大叔在水中悠闲地漫步时, 连忙追了 上去。小朋友们,他门为什么要追上去呢 ?(比较追上去和迎上去。出示图片 ) 生:因为乌龟有四条腿
生:因为乌龟是宽嘴巴
师:小朋友回答得都很正确, 他们误以为前方游动的就是自己妈妈, 小蝌蚪 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于是高声叫着——
生:妈妈 (引导学生读出激动,高兴的心情 )
师:可乌龟大叔仍旧慢吞吞地说 (“说”声音变粗 ) —— (生读 )
出示词卡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
分角色朗读。
3、拨 (第四自然段 ) :宣泄情感,以读养心。
师:鲤鱼阿姨和乌龟大叔指导让小蝌蚪知道了妈妈的模样, 给了他继续前行 的信心和力量,接下来他们又遇见了谁呢 ? 请小朋友们跟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 并把青蛙妈妈的样子用横线标注出来。
①谁能说一说青蛙的样子 ? 出示词卡 (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 一对大眼睛 ) 师:这是小蝌蚪们的妈妈吗 ?(出示青蛙图 )
生:是
师:小蝌蚪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妈妈, 心情肯定是无比 的激动,谁来读读小青蛙跟妈妈说的话 ?
生:妈妈,妈妈。 (师引导孩子读出激动的语气 )
师:此时此刻, 妈妈就在眼前, 小蝌蚪还可能对妈妈说什么呢 ?(拓展学生思 维,学会爱的表达 )
师:(引读 ) 妈妈低头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她笑着说——
生:(读青蛙妈妈语 ) 。
师:你们知道吗 ?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着变化,赶 快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 (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找 ) 师:用笔将这些句子划下来, 在小组里读一读, 注意一定要按照顺序找哦 !(生 活动,小组交流 )
师: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
生 3:“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师指图与学生共同回 顾小蝌蚪的变化并在五幅挂图间板书 )
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
4、合 (最后一段 ) :内外延伸,厚实立体。
①巧妙过渡,走进文末
过渡:执着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 他们的身体也跟妈妈变得一样了, 小 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跟妈妈会到哪里去吗 ?(贴图五 ) 请同学认真的读读课文的最 后一个自然段。
师:(指图 ) 看, 小青蛙跟在妈妈的后面又启程了, 他将和妈妈一起并肩作战, 捉害虫,保庄稼,去谱写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
(介绍青蛙知识,出示人类捕杀青蛙的图片,让孩子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整理一下。
师、生:小蝌蚪先??再??接着??最后?? (师边说边用箭头将贴图相 连,并在箭头上板书“先”“再”“接着”“最后” )
(同桌相互练说 )
师:来, 让我们再一次用自己最美的声音, 反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听吧 !(自由 读全文 )
【评析:在引导学生感悟教材内容时,老师对教材的整合独具匠心。避开学 生早已熟悉的“怎样找妈妈”的内容,引导学生先与小蝌蚪和青蛙交朋友,感知 他们的样子,再感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 ”这样学生始终饶有兴趣地与 文本对话,找变化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演解说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达到了锻炼思维、发展语言的目的。】
七、课外练习,拓展延伸
前段时间, 老师发现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在养蚕宝宝, 请小朋友们跟爸爸妈 妈仔细观察蚕宝宝的身体变化过程,并用笔记录下来。
【评析:在引导孩子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然后在把知识迁移到具 体的生活中, 鼓励孩子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使得学以致用, 同时也培养了孩 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总结】
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文学作品。全文围绕“找”这个中心展 开的。 班级的植物角刚好有活体, 为这节课的展开带来了更好的效果, 小朋友的 兴趣很大。
“这么可爱的小蝌蚪, 他却找不到妈妈了, 我们一起帮帮这个可爱而可怜的 小蝌蚪好吗 ? 引入主题, 幼儿颇有兴趣的开始听我讲故事。 由于小蝌蚪遇到的 “妈 妈” 比较多, 故事情节较长, 我采取了分段教学。 当小蝌蚪每次遇到一位 “妈妈” , 我就开展情节教学, 让 2位小朋友分角色表演, 用这样的节教学方式, 不仅让幼 儿完整的说完一句话的同时, 也培养了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愿望。 通过幼儿喜形 于色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很喜欢这节课,当小蝌蚪再次遇到其他的“妈妈”的 时候,有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开演”了。
整个活动的不足之处, 我觉得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紧凑, 当我要进行下一 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作文六:《小蝌蚪找妈妈》1100字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柳树上长出了绿色的叶子, 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 也醒来了。 它从泥洞里慢慢地爬出 来,伸了伸腿, “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生下很 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
暖和了。青蛙妈妈生的卵, 慢慢地都活动起来,一个一个都变成了大 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活。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池塘里来游水,小鸭子跟在 妈妈的后面, “嘎嘎嘎”地叫着。小蝌蚪看见了,就想起自己的妈妈 来了, 小蝌蚪们你问我, 我问你, 可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 它们一起游到鸭妈妈的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我们的妈妈 吗?请您告诉我们她在哪里?” 鸭妈妈亲热地回答说:“看见过, 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 嘴巴又宽又大, 好孩子, 到前面去找吧! ” “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了。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 小蝌蚪看见大鱼有两只大眼睛, 嘴巴 又宽又大,心想:一定是妈妈来了,就迎上去叫:“妈妈!妈妈!” 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 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鱼妈妈!”小 蝌蚪又向前面游去。
一只大乌龟在水里慢慢地游着,小蝌蚪看见乌龟有四条 腿,心想,这回可找到妈妈啦!连忙喊:“妈妈,妈妈!”大乌龟笑 着说:“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到前 面去找吧!”“谢谢您,乌龟妈妈!”小蝌蚪再向前面游去。
一只大鹅“戆戆”地叫着游过来,小蝌蚪看见了大白鹅的 白肚皮, 高兴地想:这回可真找到妈妈了。大声喊:“妈妈,妈妈。 ” 大白鹅笑着说:“我是小白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 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快去找她吧。”小蝌 蚪继续向前游去。
这时候,正好青蛙妈妈游来了,她追上小蝌蚪,说:“娃 娃, 娃娃, 好娃娃, 妈妈来了。 ” 小蝌蚪朝着青蛙妈妈瞧了又瞧, 想:她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四条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白白
的肚皮绿衣裳, 唱起歌来呱呱呱??怎么跟我们一点也不象呢?就奇 怪地说:“为什么我们一点都不象您呀?”青蛙妈妈说:“好娃娃, 你们还小呢,等你们长大了,就象妈妈了。”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 水里翻起跟斗来,一面还大声喊:“啊,我们找到妈妈啦!”青蛙妈 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它的孩子小蝌蚪一块儿游水去了。
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起来了。先长出两条后腿, 再长出两条前腿, 他们的小尾巴却不见了, 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 呱 呱呱,呱呱呱!”小青蛙跟着妈妈跳到岸上,跳到田地里,他们整天 忙着吃害虫,不让害虫害庄稼。
作文七:《小蝌蚪找妈妈》5200字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双辽市第三小学 李 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 8个二类字,指导美观书写 “ 变 ”“ 披 ” 两个一类字;
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正确分辩 “ 迎上去 追上去 游过去 “ 三个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齐读课题:第 34课 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边看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回答: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 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过程。
随机板书:找 鲤鱼 乌龟 变
(3)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 写 “ 变 ” 字 (强调撇点的方向要往外)。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给不认识的 字注音。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3、出示课件:认读二类字。(先认读,再组词读)
灰 迎 阿 姨 顶 披 鼓
4、指导 写 “ 披 ” 字 (强调右边的皮,横勾别丢掉)
5、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看课件演示青蛙的生长过程)
板书:长后退 长前腿 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蝌蚪长什么样呢?(出示课件)学习第一段
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快活的语气。
2、长成后的青蛙又是什么样呢?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 ——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 皮,四条腿,宽嘴巴。
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过渡句:哦,小青蛙多可爱啊,我们也来当当可爱 的小青蛙,跳起来吧!
4、通过对比我们知道,青蛙小时候和长大后,样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啊!课文中 讲,小蝌蚪在变成青蛙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和乌龟,最后才见到了青蛙妈妈, 它们都说了些什么,让我们读一读,演一演吧! (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 式,让学生理解 “ 迎上去 ” 、 “ 追上去 ”“ 游过去 ” 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 追 游) (1)学习第二段:(鲤鱼)(突出礼貌教育) :
读出小蝌蚪的焦急语气和鲤鱼妈妈的温和语气
学习小蝌蚪的礼貌 板书 —— 迎
(2)学习第三段:(乌龟)(培养想像和写作能力)
读出乌龟慢吞吞的语气 板书 —— 追
培养想像能力 :小蝌蚪们看到乌龟, 会怎样说? —— 咦?前边那只动物就是四条 腿、宽嘴巴,它可能就是我们的妈妈吧!快,追上它!
培养写作能力:为什么小蝌蚪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 (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 巴) 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 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 部特征描写清楚, 才造成这样的误会。 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 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 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3)学习第五段:(青蛙)(培养表演能力)
读出青蛙的慈祥和疼爱的语气 小蝌蚪欣喜的语气 板书 —— 游 师生共演这一段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1、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 阿姨就迎上去问, 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 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 叫妈妈。 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 再长出 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2、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作者 一组:小蝌蚪 二组:鲤鱼 三组:乌龟 四组:青蛙)
3、课堂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 了,渐渐的,()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六、资料汇报,知识拓展。
1、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资料汇报)
2、你打算怎样保护青蛙?
3、他们这样做对吗?看课件明辨是非
4、出示宰杀青蛙和做成菜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
5、师总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出示课 件:保护青蛙 保护动物 保护环境 (学生大声齐读)
七、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养几只小蝌蚪,观察它们的发育过程,然后放归到大自然中去。
34、小蝌蚪找妈妈
长后腿 长前腿 尾巴变短
变
小蝌蚪 ———————————————————————— 青蛙
找
鲤鱼(迎) 乌龟(追) 妈妈(游)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上周五, 教育中心督导团来我校检查教科研工作, 听了我的一节原生态的 《小 蝌蚪找妈妈》。因 “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气氛活跃、优质高效的课堂实效 ” ,获 得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总体来说,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
但我知道, 人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获得成长, 任何一堂课, 都不会十全 十美。 我的这节课成功之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又在哪里呢?我静下心来好好地进 行了反思 ——
成功之处:
一、抓住两条主线教学,思路清晰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 “ 找 ” ,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 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 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 最后看到大青蛙才 游过去叫妈妈。 同时在找的过程中, 它的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是第二条 暗线 “ 变 ” ,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 蛙。
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 我的教学设计就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展开了。 因我的 思路清楚, 因此就能很好地驾控课堂, 使之不偏离主方向。 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 轻松明白,兴趣昂然。
二、从培养孩子兴趣出发,设计流程
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课, 所以更应该还课堂以童真、 童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 不能持久,课堂上一般要多采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形式去代替理性的分析和讲解。 在本课的设计时, 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 尽量采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调 动他们的兴趣。
1、导入激趣:一般孩子们都喜欢猜谜语,因此上课之前我先让他们猜了两 个关于 “ 蝌蚪 ” 和 “ 青蛙 ” 的谜语,引出本课的课题;
2、动画激趣:他们爱看动画片,我就在一开始放这篇课文的动画片,吸引 他们的注意力,使之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感性认识;
3、表演读激趣:“ 表演 ” 这种形式很适合我们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语文课堂 上的表演是一种深读课文, 推敲课文语言文字, 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 “ 形诸于外 ” 的排演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 表演的过程, 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 程。这不仅包括对角色的创造上,还表现在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上。 《小蝌蚪找 妈妈》这篇看图学文中有 “ 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 三个表示不同动作的词,为 了让学生能更直观、 更清楚地理解三个词所表达的含义, 就让他们去演一演、 试
一试, 尽量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 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 还课堂以童 真和童趣;
4、课中操激趣: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持久性不够,当课程进行到中间的时 候,应适当的让孩子们轻松一下,这时,跳一段轻松欢快的课中操,无疑像注入 了新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本课的教学中,我安排了《小青蛙找家》的 律动这一环节, 在课中带着孩子们一起跳起来, 孩子们马上兴趣高涨, 以更高的 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的思维也更加活跃。 5、 拓展激趣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让孩子们看 “ 捕捉、 宰杀、吃青蛙 ” 的画面,能激发他们的同情心,从而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 青蛙,达到德育渗透的作用;其次,作业是 “ 养小蝌蚪观察生活习性和其变化最 后放生 ” ,也十分符合孩子的喜好,使书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观察与习作巧妙的 结合。
三、识字、写字、学文,内容全面
本堂课不是孤立地单纯讲读课文,而是做到了把 “ 识字、写字、学文 ” 三方面 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使得课堂结构丰满, 学生全方位吸收知识的营养。 尤其是写 字教学, 选择了两个学生易错的 “ 变 ” 和 “ 披 ” 进行指导, 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四、注重写作知识的渗透,潜移默化
单从文本表面看, 内容十分浅显, 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 但我们能否借助文 本, 给孩子更多的东西呢?这一直是我课堂研究的方向。 在这节课上, 我在几个 地方巧妙地渗透了 “ 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 。
1、在讲 “ 青蛙 ” 一段时,让孩子们变成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 写作方面的训练;
2、在讲小蝌蚪和乌龟的那一段对话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小 蝌蚪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 (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 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 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 才造成这 样的误会。 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 把特征说全。 另外, 小蝌蚪也不对, 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 也就是说看事物要 全面,做深入了解。
这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明白以后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 一定要描写完整和具 体。
五、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机智到位
1、朗读能力:本节课我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朗读能力,我配乐范读,孩 子们配乐接力读, 表演读, 师生分角色共读 …… 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孩子们的朗 读能力一步步提高;
2、想象能力:在讲 “ 乌龟 ” 一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蝌蚪们看到 乌龟,会怎样想、怎样说?学生回答:(前边那只动物就是四条腿、宽嘴巴,它 可能就是我们的妈妈吧!快,追上它!)课堂上,学生们精彩的发言,都是自身 思维的超越, 更是对课文的超越, 体现了其独特的阅读感受过程。 这是我有意地 在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 为今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坚信:只要我每一节课 都有意地在这方面进行训练,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将会快速提高。 3、表演能力 :在讲遇到 “ 鲤鱼 ” 、 “ 乌龟 ” 和找到 “ 青蛙 ” 的三个部分中,我让 孩子们和我一起表演,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表演得惟妙惟肖,在表演中,胆 量和表演能力都在得到锻炼。
六、简洁明了的板书,独具匠心
34、小蝌蚪找妈妈
长后腿 长前腿 尾巴变短
变
小蝌蚪 ———————————————————————— 青蛙
找
鲤鱼(迎) 乌龟(追) 妈妈(游)
板书的设计是对文章内容的涵盖和提炼, 两条主线清晰明了, 重点词也突出 醒目,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我觉得这个板书简洁明了,中心突出,可以 说独具匠心。
不足之处:
1、看动画之前忘了提出问题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一定的目标 性。在刚开始让学生看动画的时候,目的是想让孩子带着这样一个问题:“ 这篇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去欣赏,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看热闹。原来设计好的 这个问题,由于操作 “ 动画播放 ” 这一课件出了点问题,结果就忘记问学生了,是 个小小的漏洞。
2、不鼓励挑毛病 :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完之后,有个孩子读小蝌蚪的话,读 得不紧不慢,没有读出着急的语气。我就问同学们:“ 这三个同学中间,有一个 读得不到位,是谁呢? ” 结果孩子们都纷纷评价开了,挑起了这个同学的毛病。 我觉得这一问问错了, 这样会培养孩子光挑别人缺点的毛病, 不会用赏识的眼光 看待他人。其实我应该直接问这个孩子:“ 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心里有什么样 的感受?那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请你再读一遍。 ” 这样的引导,不但 节省了时间, 也没有给学生挑毛病的机会, 还保护了读得不太好的这个孩子的自 尊心,何乐而不为呢?以后得注意了。
3、 师生分角色共读课文未完成 :原来在全文学完之后设计的这一个环节, 目的是避免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这一教学现象,起到回顾全文的作用,但由于 时间关系,省略了这一步,稍有遗憾。可以考虑前边的 “ 老师配乐读 ” 和 “ 学生配 乐分段接力读 ” 合二为一,就能节省出一定的时间,最后进行这一环节了。 4、 资料汇报没有进行 :课前让孩子们查找了有关青蛙的一些资料,目的是 让学生了解青蛙是益虫, 我们应该保护它。 我看孩子们都准备得很充分, 可是还 是因为时间关系, 没有让孩子一一汇报。 但能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查找, 也达到了 教育的目的, 课堂展示只是一个分享的过程, 这个放在下一节课进行也可以 …… 总之,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课堂永远都有遗憾,但有遗憾就会有思考, 有思考就会有进步,我会在不断的反思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向着更高的标准迈进。
作文八:《小蝌蚪找妈妈》4300字
识字教学多样化 学习字词乐无穷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资源开发与训练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作者:特伟,为中国水墨画创始人。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就学习过这篇课文,至今已好几十年了。这是一篇非常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
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本课的巧妙在于将一个科学知识很自然地蕴涵于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中,其特点如下:(1)思路清晰,主线分明。(2)语言优美,生动形象。(3)情节生动,趣味性强。(4)插图精美,有助教学。在目前使用的16个版本中,有7个版本均选用了该篇课文。他们分别为:鲁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34课,语文S版第二册第六单元17课,沪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24课,浙教版第四册13课,长春版第二册第二单元第2课,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5课,北京版列为选读课文。
如本课的“ 池 、 食”两字,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课堂中可以让孩子们回忆一下,在哪些地方能够看见这两个字呢?如学校的食堂、商店卖的猫食、狗食;家乡的池塘边常常挂一牌子“池塘水深,禁止游泳”,游泳池边会写上“游泳池”三个字。
2、《小蝌蚪找妈妈》是学习独立识字,借助汉语拼音识字的例子:
第一学段的课文,基本上都是标注了拼音的,学生有了一年级上册的拼音基础,在识字
方面,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一方面能巩固前一阶段的拼音,另一方面也给孩子提
供自主识字的能力锻炼,让孩子树立起识字的自信心与识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老师们真的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大胆的读课文,遇上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借助拼音识字、请教自己的同学,实在解决不了,用铅笔圈出来,其他小朋友读课文时仔细听听,还是不会,待会问老师等等,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长此以往,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与识字兴趣。
3、《小蝌蚪找妈妈》是学习熟字加减法识字的例子:
如本课的“ 蝌 蚪 哪 披 肚”。 虫+科=蝌 虫+斗=蚪 口+那=哪 扌+皮=披 月+土=肚
4、 《小蝌蚪找妈妈》是引导学生学习加强运用,联系生活领悟词义识字的例子:
学生光会读会写,这只是识字最最基础的一步。学习生字,应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运用汉字应该是识字的最终目的。在运用汉字时,不是让学生把汉字当作是一个个毫无生命的符号,而是让学生把这些字词当作是他们新结识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将是他们今后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帮手。因此,在认识了生字后,还应让学生扩扩词,找找与他们长得很像的小伙伴(形近字);找找与自己意思差不多的词(近义词);有些词语还可以让小朋友找出与这个词意思相反的词(反义词);这样,一个个词语的朋友就会很多很多,你说这样多的朋友在一起该是件多开心的事情呀!这样的训练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学完词语后再造造句,甚至可以让小朋友写写小片段。这样,不仅巩固了识字,还考察了学生对意思的理解,也为今后学习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之,低年级儿童识字数量多,做到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心记,就能掌握各种识字方法,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提高识字效率。
5、《小蝌蚪找妈妈》是学习仔细观察,激发兴趣,读准字音识字的例子:
一二年级的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单纯的笔画,单调的颜色当然吸引不了孩子们的眼
球,也容易使孩子们产生视觉疲劳,因此,我们进行识字教学时还可以设计一些课件或者识字卡片:借助一些漂亮有趣的画面,设计一些故事创设情境认识生字: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找一找这些生字宝宝读音上的特点,然后给他们排排座位,把字宝宝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再进行认读,先易后难,先平舌后翘舌,先前鼻音后后鼻音。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在认读中降低了字音读错的概率。如本课的生字:“池 甩 食 迎 ”这四个字,读音相对较难,可以把这四个字单独罗列出来,制成动画课件或者识字卡片以加强记忆,提高兴趣。
6、《小蝌蚪找妈妈》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
整洁的例子。
课文的田字格中呈现了八个字,可以让学生观察----书空 -----描红----练写 以达到
写字训练的目的。(十分关键:一定要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7、《小蝌蚪找妈妈》是朗读能力训练的例子:
《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篇课文对话较多,分角色朗读最能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如果给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朗读,孩子的兴趣会更浓。
8、《小蝌蚪找妈妈》是培养准确运用词语教学的例子:
本课“迎上去 追上去 游过去”这三个词语运用十分准确,但可以不必做过多讲解,只需要让学生根据蝌蚪与鲤鱼、蝌蚪与乌龟、蝌蚪与青蛙妈妈他们之间的位置,进行表演,在表演中理解。让孩子们从中感悟准确运用词语是多么的重要呀!“蹲着 披着 露着 鼓着”
9、《小蝌蚪找妈妈》是教学“多音字”的例子: 长(zh?ng cháng)
10、《小蝌蚪找妈妈》是“近义词”的例子:如课文的一自然段、三自然段
换词语 “快活 连忙 ”
11、《小蝌蚪找妈妈》是学习“对话中引号的用法”的例子:课文中多处出现对话
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对话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学着写写对话。
12、《小蝌蚪找妈妈》是学习“动词”并在表演中学习词语的例子: 本课出现的动词比较多,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动词并加以表演。如课文中出现的“蹲着 披着 露着 鼓着”等词语
13、《小蝌蚪找妈妈》是进行“口语交际,看图说话写话”训练的例子:课文中呈现了四幅图,可以用来教学看图说话写话。
14、《小蝌蚪找妈妈》是“积累词语”的例子:如课文一自然段中的“游来游去”,让孩子们说说结构类似的词语,“走来走去 跑来跑去”……
15、《小蝌蚪找妈妈》是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培养想象力的例子:小蝌蚪看到妈妈后会说什么?
16、《小蝌蚪找妈妈》是学习“问号、感叹号”教学的例子:文中二自然段有一句问话,全文出现五次感叹号。
17、《小蝌蚪找妈妈》是“仿写动物样子”的例子: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寥寥几笔就把小蝌蚪样子介绍的清清楚楚。
在众多“可能”教的中, 主要教什么呢?我们主要用《小蝌蚪找妈妈》教识字、写字、词语教学。理由如下:第一: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一学段生字、词语尤为重要,孩子如果连字都认不了,理解、阅读、写作从何而谈。第二:一个好习惯终身受益,学习之路那么长,只要养成了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二学段、三学段乃至今后一生的学习都是受益匪浅的。第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学段就是让孩子们扫清阅读、写作的障碍,让孩子们慢慢喜欢上语文,喜欢上祖国的语言文字。第四: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注意力不可能坚持太久,理解力也不够发达,讲多了也是事倍功半,没几天就忘了。第五:别荒了自己的田,毁了别人的地,一二年级就大肆讲三四年级甚至五六年级的内容,那到了三四年级又学什么呢?第六:识字写字教学应该是一学段的首要事情。第七:课标中也提出了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一步,接触案例。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为以下13个:
蝌 蚪 池 甩 食 迎 阿 姨 哪 龟 披 肚 向
第二步,探究规律。
1、字音 :(难点音)(读准字音)(进入拼音迷宫)
翘舌音: 甩 shuai 食 shi
后鼻韵母: 向 xiang
鼻音: 哪 na
整体认读音:食 shi 池 chi 迎 ying
将以上难点音设计成一些能反复运用的课件:借助一些漂亮有趣的画面,利用故事创
设情境认识生字!画面上各种各样的房子、大树、花朵、动物他们多漂亮!看,上面还有拼音、生字呢!他们都是来跟我们小朋友交朋友的,如果谁能很快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谁就是他们的好朋友。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找一找这些生字宝宝读音上的特点,然后给他们排排座位,把字宝宝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再进行认读,先易后难,先平舌后翘舌,先前鼻音后后鼻音。
2、运用谜语,快乐识字。
如:“蝌蚪” 大脑袋,长尾巴,
儿时无腿水中游。
后腿伸,前腿到,
跳来跳去找妈妈
第三步,训练能力。 1、将以下生字按结构分类。
蝌 蚪 池 甩 食 迎 阿 姨 哪 龟 披 肚 向
食 龟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甩 向 迎
独体字 半包围结构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
寻找小帮手,请教小老师:既帮助认识了生字,又培养了孩子团结、合作之精神。
随文识字:根据课文注音,边读课文,边学习生字。
“蝌蚪” 的“蝌”和“科学”的“科”读音一样,只是蝌蚪是虫子,所以这两个字都
是虫字旁。
“蚪”方法一样。
“池” 对比识字 。 将“池”与学过的“地”“ 她 ”“他 ” 进行比较,编成儿歌 :
“也”字有土种庄稼(地),“也”字有水养鱼虾(池),“也”字有人不是你我而是(他)。
将“甩”与“用 ”区分记忆----不用的东西甩出去。
加一加识字:人+良=食 虫+科=蝌 虫+斗=蚪 口+那=哪 扌+皮=披 月+土=肚
区分识字: 如何区分“那”与“哪”: 编:不知道东西在哪儿,不清楚做哪些作业,
就得张口问一问。因此,有口是“哪”没口是“那”
情景识字:将所学字词,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达到识字目的。
当然,识字方法很多,如:会意识字,演示识字,查字典识字,游戏识字
……
3、选字词填空。 蝌 蚪 池 阿 姨 哪 披 肚
那 哪
(1)(那)边是什么地方?
(2)(哪)位同学喜欢(那)支钢笔?
池 她 地
(3) (她)在清清的游泳(池)快乐地游泳。
(4) (地)里的禾苗长得可好了!
4、和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己区分下面几组字的小窍门。(语文S版第二册70页课后习题) 爪----瓜 人-----入 王------玉
欢----吹 外-----处 已------己
5、观察下面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语文S版第二册百花园五汉子真有趣) 床 底 房 国 回 问 间 过 进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设小学 周涛
作文九:《小蝌蚪找妈妈》3400字
24、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袋、腿、摆、连、忙、追、睛、披”等 8个生字;积 累描写小蝌蚪和青蛙的词;复习“竖心旁”和走之底字的笔顺规则。
2、 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根据提示语尝试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
3、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过程中的变化。
4、 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体会小蝌蚪的想法, 明白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袋、腿、摆、连、忙、追、睛、披”等 8个生字;积 累描写小蝌蚪和青蛙的词;复习“竖心旁”和走之底字的笔顺规则。
2、 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根据提示语尝试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1、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过程中的变化。
2、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体会小蝌蚪的想法,明白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 看图导入,引出课题
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小蝌蚪 青蛙
师:小朋友们,瞧,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位新朋友,谁能借助拼音念念他们的 名字?(一生读)一起和他们打招呼吧! (齐读)
板书:小蝌蚪 青蛙(“蝌”和“蚪”都是形声字,左边都是——虫字旁) 2、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师:小蝌蚪长大后就变成了青蛙,他们的长相可完全不同,小朋友自己读一 读,想一想:哪些是描写小蝌蚪的?哪些是描写青蛙的?(出示:大脑袋、 黑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披着碧绿的衣服、鼓着一对大眼睛)
(1) 学习身子“袋、睛、披”
师:要分得对,得先认识一下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学习“袋” :1人拼读;怎么记住“袋” ;组词。
学习“睛” :后鼻音; “睛”是形声字,形旁是——,声旁是——。
学习“披” :1人拼读;换部首:被、波、坡; “披”为什么是提手旁。
(2) 分清词语,读好轻声
师:现在谁来分别说一说哪些是描写小蝌蚪、哪些是描写小青蛙?(一生交 流)
评价:你分得对,读的也正确,不过读得还不够好听,要读得好还得注意词 尾的轻声,老师来读一个:大脑袋,谁来读读描写小蝌蚪的?
评价:他读好了词尾的轻声,还注意到“着”也念轻声。谁能像他一样,把 写青蛙的也读好了?(女生读描写小蝌蚪的词,男生读描写青蛙的词) 3、学习描写小蝌蚪和青蛙的句子
(1) 师: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能读好吗?可要读好轻声。出示句子:池塘里 有许多小蝌蚪, 大脑袋, 黑身子, 甩着长长的尾巴, 快活地游来游去。 (指名读)
评价:你把句子读正确了,还读出了它们自由自在很快活的样子。 师:现在你们都是小蝌蚪,一起开心的读好这句话。 (齐读)
(2) 师:那青蛙又长着什么样子呢?自己读读,注意轻声。出示句子:荷 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 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指名读。学生评价:字音、停顿、轻声。 ) 是呀,他把青蛙读得多神气呀! (齐读)
4、揭示课题
师:认识了小蝌蚪和青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它们有关的童话故事。 (补充课题:找妈妈)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呢?最后,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请小 朋友们打开书本,带着问题听听录音,要求:仔细听、认真看。
2、播放录音后交流(板书:鲤鱼、乌龟)
三、 细读课文,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一)学习第 2小节
1、感受小蝌蚪想妈妈的急切心情
(1) 根据句式,看图说话
师:小蝌蚪首先遇见了鲤鱼,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干什么呢?谁能看
看图,把话说完整?
出示:小蝌蚪看见 _______ __________。指名交流。
(谁) (干什么)
(2)指导读句,读好停顿
师:是呀,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找食吃。
出示: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找食吃。
师:句子不长,读好可不容易,要根据意思读好停顿。出示停顿符号:他们看见 /鲤鱼妈妈 /在教小鲤鱼找食吃。
师:他们看见 /谁 /干什么呢?(指名两生,齐读)
(3)深入情境,想象说话
看到这个情景,小蝌蚪会想些什么呢?(指名交流)
2、了解青蛙的部分特点
1、师:看到这样温馨的一幕,小蝌蚪可想自己的妈妈了!自己读读他们的对话, 把句子读正确。出示:小蝌蚪迎上去问:“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
①现在老师就是鲤鱼妈妈, 哪个小蝌蚪迎上来问问我?师做动作回答, 强调四条 腿、宽嘴巴。
这样面对面地主动过来就是“迎” 。 板书:迎
②想不想同桌互相读一读、演一演?开始吧!
(指名两生)先自我介绍一下。提示语我们一起读。
评价:小蝌蚪问得着急,鲤鱼妈妈答得清楚,真棒!
③男生读读小蝌蚪的话,女生读读鲤鱼妈妈的话,我们配合着来读一读。
3、师:听了鲤鱼妈妈的话,小蝌蚪你们明白了吗?谁能告诉其它小蝌蚪妈妈的 样子?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二) 、学习第三节
1、了解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的原因
(1)师:小蝌蚪把鲤鱼妈妈的话记在心里。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他们看见 了什么呢?谁能看图把话说完整?
出示:小蝌蚪看见 _______ __________。
(谁) (干什么)
(2)师:他们到底看见了什么呢?谁能学着刚才的样子,借助拼音把这句话读 好?
出示句子: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 (指名两生)
评价:你把句子读正确了。
你已经学会了停顿的本领。
师:这句话有两个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学习“摆” :拼读,组词。
学习“腿” :怎么记住“腿” ;部首“月字旁” , “月字旁”的字大多数跟——有 关。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
(3)了解小蝌蚪的想法,体会小蝌蚪的心情
师:小蝌蚪心里又会怎么想呢?(指名 2生)
①是呀,小蝌蚪认准了妈妈,连忙追上去叫——
刚才遇到鲤鱼妈妈时小蝌蚪是迎上去的, 现在遇到乌龟时他们是——追上去 的。谁来做小蝌蚪追着我叫妈妈?(指名一生)
看,在后面紧紧地跟随,这就是“追” 。
学习“追” :拼读(注意翘舌音、复习拼读规则) ,字形(复习走之底的字的 书写规则:追的结构是——写的时候要注意——)一起来跟老师写一写这个 字,特别要注意里面部分的笔顺。 板书:“追”
②师:小蝌蚪可真着急呀!这里还有一个词也写出了小蝌蚪着急的心情,找 一找。
学生交流:连忙。 (忙:拼读,部首,竖心旁,和心情有关,笔顺;连:拼 读,记住“连” )
③师:我们一起读读小蝌蚪的话,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哦!
2、了解青蛙的其他特点
(1)师:小蝌蚪那么着急认妈妈,那乌龟是怎么回答的呢?自己读读。
①指名读,评价:你读出了乌龟佩服青蛙的语气!
②老师也想做一回小蝌蚪, 我读小蝌蚪的话, 你们读读乌龟的话, 边读边要记一 记。
(2)这一回,小蝌蚪们,你们又明白了什么呀?你们的妈妈——(指名交流) 评价:你记住了妈妈的样子,妈妈的本领呢? 板书:大眼睛 绿衣服 会捉虫 (四)学习第四节
1、师:小蝌蚪游哇游,又去找妈妈了,一天,小蝌蚪又看到谁在干什么呢? (1)出示图片和句式:小蝌蚪看见 。
(谁) (干什么)
(2)再游近点看,它们看清楚了青蛙的样子。
出示: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 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齐读)
除了乌龟妈妈刚才说的,青蛙还有什么特点呀? 板书:白肚皮
(3)亲眼看见青蛙,小蝌蚪心里又会怎么想?
出示:看见青蛙,小蝌蚪想:_______________,这一定是我的妈妈。
评价:他注意到了先说青蛙的外形特点,再说青蛙的本领。
(4)感情朗读
引读: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小蝌蚪高兴地喊——
青蛙妈妈也很高兴,她笑着说——
四、创设情境,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1、师: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就是它慢慢地变成青蛙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读 一读句子吧。 (齐读句子)
2、现在你就是小蝌蚪,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吗?自己准备一下。
出示:我是小蝌蚪, 长着 __________。 过了几天, 我长出了 ______。 又过了几天, 我长出了 ________。再过了几天, ________变短了。最后,我变成了 ________。 板书:大脑袋 黑身子 长尾巴
评价: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自己变成青蛙的过程说清楚了。
五、游戏巩固
小蝌蚪排队,复习词语
聪明的小蝌蚪,学完了课文,生词还记得吗?我们开一组火车读一读。
板书:
24、小蝌蚪 找 妈妈 (青蛙) 大脑袋 鲤鱼(迎) 四条腿 黑身子 乌龟(追) 宽嘴巴 长尾巴 大眼睛 绿衣服 白肚皮 会捉虫
作文十:《小蝌蚪找妈妈》5800字
[百度参赛]课题名称: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下《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者:吕振影
设计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八郎镇蒙古族中心校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全文共5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旁边都配有相应的插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涵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本课是“动物天地”这一板块的第二篇课文,它的巧妙在于将一个科学知识很自然地蕴涵于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之中,其特点如下:
1. 思路清晰,主线分明。全文贯穿两条线:一是“找”,
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二是“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变化。
2. 语言优美,生动形象。从对小蝌蚪外貌的描写“大脑
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到对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描写,“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妈妈,妈妈!”全文语言处处生动、富有感情,旁边色彩鲜明的课文插图更
是激发了学生学文探究的兴趣。
3. 情节生动,趣味性强。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小蝌蚪找妈妈,先是问鲤鱼妈妈,自己的妈妈长什么样子,接着把乌龟误认为妈妈,最后在乌龟的指点下终于找到妈妈,这样的情节安排,既巧妙地带入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又符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4. 插图精美,有助教学。本课的四幅插图非常有趣,它
不仅画出了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的动物,还画出了蝌蚪自身的变化。教师要将这四幅图有机地穿插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一边读文,一边看图,从而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小蝌蚪成长过程的印象。
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色、身、甩、活、他、食、阿、追、叫、顶、
短、肚、皮、低、已”15个生字,会写“色、身、两、衣、肚、皮、已、时”8个字,掌握“皮”字的笔顺,一个部首“刀字头”。
2. 能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图文结合,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4. 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
学生要爱护青蛙。
三、 重点: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生长
四、 难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小组合作、自主交流、表演
法
六、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色、身、甩、活、他、食、阿”等15个生字,会
写“色、身”3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
3. 图文结合,了解小蝌蚪形体特征。
4. 理解小蝌蚪与鲤鱼的对话,从中感受小蝌蚪的文明与礼
貌,体会“追”字的恰当用法。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了解小蝌蚪形体特征。
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则小谜语,看谁最聪明一下子就能猜到:
谜语(一)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哇游。(打一小动物:蝌蚪)
谜语(二)宽嘴巴,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打一小动物:青蛙)同时贴出蝌蚪、青蛙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蝌蚪和青蛙有什么关系吗?(青蛙是蝌蚪的妈妈)这只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它找自己的妈妈吗?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1. 学生借助拼音和插图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对照认字表圈出生字,读准生字
的音。
3. 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在这段中你都圈出了哪些生字?
三、 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师逐步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间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师适时引导记忆字形:
色: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扩词:颜色、彩色、色盲、色狼、红色等。
身:独体字,引导学生联系字义记忆。扩词“身体、身高、身材、健身”等。
甩:引导学生做动作记忆,最后一笔想象成动物甩出的尾巴。扩词“甩开、甩着、甩掉、甩货”等,也可与“用”字区别记忆。
活:左右结构,与“死”相反,借机教育学生学会快乐生活,扩词“生活、体活、干活、活动”等。
他:与“她、它”音同,表示第三者男生,同音字区别记忆。 食:人字头,上下结构,扩词“零食、粮食、食品、食物”等,结合生活实际在街道牌匾中经常见到“副食店、食杂店”等。
追:回顾带有“走之旁”的字,扩词“追赶、追踪、追风、追风”等。借机演示“追”的动作。
叫:联系字形记忆,同时回忆带有“口”的生字。
顶:形声字识字,扩词:头顶、山顶、顶天立地等
短:反义词“长”扩词:长短、短处、短刀。
肚:形声字记忆法,扩词:肚子、肚量,肚皮。
皮:数笔画记忆,扩词:皮肤、皮鞋、皮衣、皮草。
低:反义词“高”,形声字记忆,引导学生做“低”的动作。 已:与同音字“以”区别记忆,也可记顺口溜“张口己,半口已。
阿:与“啊”区别记忆,组词:阿爸、阿妈、阿姨等
2.巩固识字游戏:
同学们,你们想和小蝌蚪做朋友吗?你只要读准每个小蝌蚪身上的字,老师就把这个小蝌蚪送给你,你便是小蝌蚪的朋友了。(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4. 生字宝宝回家:再读课文,你还认识它们吗?
四、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同学们个个都是认字的小能手,池塘里的小蝌蚪可高兴
啦!
2. 出示插图一:引导观察,小蝌蚪长什么样子?看谁观察得
仔细,描述得形象、生动。
生一:小蝌蚪有大大的脑袋。
生二:小蝌蚪有黑灰色的身子。
生三:小蝌蚪长着长长的尾巴。
师:你真行,正确地读出了“长”的两种读音。试着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3.学生齐读,体会小蝌蚪的快活心情。
五、品读“青蛙妈妈样子”的部分。
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小蝌蚪常常会不快乐,因为它们一出生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知道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快到文中去找一找吧。
1.指名说。出示句子: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2.教师贴出青蛙的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青蛙妈妈的照片。如果你们是小蝌蚪,妈妈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圈出“碧绿”、“雪白”、“大”。
3.你见过“碧绿”的什么?“雪白”是怎样的白?那么,像金子一样的黄?像火一样的红?像天一样的蓝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说。
4.同学们,课文在介绍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时用到了许多优美的词句,老师相信你也一定积累了不少类似这样的好词句,谁愿意说说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的?
5.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过朗读把她的美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六、指导写字。
1.认识部首“刀字头”,回顾带有“刀字头”的字:角、鱼、鲜。
2.师先示范写,后指导学生。重点强调:“色”的“竖弯钩”“身”的最后一笔“撇”笔画要写到位,字要写舒展些、做到匀称、工整。
七、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巩固学过的15个生字,会写“两、衣、肚、皮”4个
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从小蝌蚪与鲤鱼、乌龟、青蛙妈妈的对话中,感受小
蝌蚪的文明与礼貌,体会“迎、追、游”的恰当用法。
4. 了解小蝌蚪变化、成长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迎、追、游”的恰当用法
2.了解小蝌蚪变化、成长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小蝌蚪身体变化、成长的过程
四、 教学过程:
(一) 读故事,巩固识字:同学们,课文的生字宝宝想与
你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大家愿意吗?它们一个
个都躲到了小故事里,看你们能不能找到它们。
(池塘里住着一只青蛙王子,它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身着绿...色的外衣,露着雪白的肚皮,头顶上一对大眼睛,蹲在草丛....
中快活地叫着,它低头发现眼前有一只小飞虫。就急忙追赶,...
小飞虫左躲右闪想甩掉它,可是短短几秒钟,自己已经成了....
青蛙王子的美食了。)学生读,师纠正错误读音。 .
小蝌蚪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它是怎样找到的呢?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的身体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二)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讲读第二段,遇到鲤鱼部分:
1. 出示课文插图二:同学们观察一下,插图中小蝌蚪遇见了
谁?它们是怎么说的?小蝌蚪的身体有何变化?指名说。
2.结合课文着重理解领会“长出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臵。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呢?
讲读理解第三段,遇到乌龟部分。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臵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
4.照样子,说一说。
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
看见 在 。
5.指导朗读第三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学习理解四、五段,遇到青蛙妈妈部分。
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3.拓展练习: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非常地高兴。同学们想象一下,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写什么呢?你能用感叹号来表达吗?
4.小青蛙找到了妈妈,就跟着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它们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多少呢?我们一起去探究好吗?
{青蛙: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斑。趾间有薄膜相连,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幼体叫蝌蚪,主要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又称田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一只中等黑斑蛙一天约吃70多只虫子,一年按捕食7个月计算,可消灭害虫5万只左右;一只泽蛙每天最多可捕虫260多只,年消灭害虫4万多只。农业环保专家称,如果每亩稻田有400只青蛙,每天可消灭害虫2万只以上,基本上可以不用农药杀虫。这样可大大减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不用农药的绿色食品更受市场欢迎。}
(三)课文延展,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1.小组讨论:你从小蝌蚪身上学到什么?
讲礼貌,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遇事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多动脑,善于观察……
2.课外思考:要是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与父母走失了,你会怎么办?自由交流
(四)指导写字。
师示范书写“两、衣、肚、皮”,“衣、皮”笔顺应重点强调,学生后练写。
板书:小蝌蚪 找 妈妈
长出后腿 四条腿
长出前腿 宽嘴巴
尾巴变短 绿衣裳
尾巴不见 大眼睛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正确书写“肚、皮、已、时”。
3. 尝试自编自演课本剧。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自编自演课本剧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巩固识字:摘星星:认对一词摘掉一颗星,看谁摘的星星多。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 指名分段有感情地读,师重点指导:第一自然段描写小蝌
蚪外貌的句子中,“大”“黑灰色的”“长长的”“游来游去”要重读,同时要读出小蝌蚪的天真活泼,自由自在。小蝌蚪与鲤鱼、乌龟对话部分:小蝌蚪要读出焦急的心情,声音可以细一些,语速稍微快一点;鲤鱼和乌龟的话要读得亲切、热情些,可以在声音的粗细上区分不同的人物,鲤鱼要读得轻一些,乌龟的声音可以读得粗一些,慢一些。小蝌蚪见到青蛙妈妈时要读出急切、高兴的语气,声音响而促,青蛙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使要读得和蔼、亲切,声音缓而长。
3. 学生先在小组内分角色读,后班内分角色读,评出“最佳
小读者”。
(三)戴头饰表演课本剧。对文章内容理解充分的,语言情感把握好的同学指名尝试自编自演《小蝌蚪找妈妈》课本剧。师补充指导。
(四)指导写字:本节书写“已、时”重点指导“已”的书写。
(五)处理练习题。
1. 照样子说词语:引导学生说,后积累好词佳句。
2. 说一说、画一画:先引导学生说说小蝌蚪身体变化的过程,
在动手画一画,对画画有困难的学生师给予帮助。
(六)教学反思:
农村的学生对小蝌蚪长什么样,青蛙长什么样,小蝌蚪长大变成什么,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在课前我调查了一下80%的同学都玩过小蝌蚪,有的甚至还养过小蝌蚪,但针对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并非说得清楚。因而我在备课时,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朗读能力为重点,按照从观察——说话——朗读——表演的过程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但教学文章最后一段时: “不知什么时候,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其中有一名同学站起来问:“老师,小青蛙原来有长长的尾巴、后来变短了,最后尾巴怎么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我不知所措,只怪自己备课不细致,教材挖掘不透,导致出现尴尬局面。只好说:“这个问题问得好,提得有价值,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这个问题就作为家庭作业大家回去查找资料,明天我们再交流。”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饭也顾不上吃,赶忙上网查找。原来,小蝌蚪的尾巴是逐渐被一种溶解酶体“吃”掉的。大凡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动物的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在细胞质里有一种小的
细胞器,叫做“溶酶体”。这““溶酶体”有两个功能,一是吞掉进入细胞里的外来有害物质;一是溶化细胞自身产生的废物或多余的东西。小蝌蚪开始“甩着长长的尾巴”游动,后来“长出两条后腿”又“长出两条前腿”,这样,它就能靠四条腿在水里游泳了,这时,尾巴就成了多余的“废物”。于是“溶酶体”就逐渐逐渐地把尾巴“吃掉了”即溶化掉了。这种现象,生物学叫做“自溶”作用。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吉林省
学校:前郭县八郎镇蒙古族中心校
姓名:吕振影
职称:二级教师
通讯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八郎镇蒙古族中心校
联系电话: 1359691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