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职场男士吸烟现象》1500字
职场男士吸烟现象
吸烟的习俗历史至今不过几百年,可是在世界各国,吸烟的人数和吸烟的数量却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增加,远远超过了喝酒的人数。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同时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吸烟有害健康在中国的每包烟上都有标识,但职场上的男士居多是烟民。我们从心理学方面分析,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都是从自我角度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判断这个世界,从而适应而改变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特色,因为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权,古人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喜好都是自主选择的,一旦形成了很难为别人和环境而改变。
人以自我为中心,人选择和创造的原动力来自于本身的需要,需要在心理学上分为三种: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这三种需要最终都要转化为心理需要产生为生理行为才能发挥作用。人的需要驱使人的生理动机,通过相应的目标诱导和刺激强化而产生的一种行为,行为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性强化就会习惯,所以人的选择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为人都是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他的家庭、经历“个人优越感”目标、记忆和情感都形成了一个独特世界,一个与他人不同的世界。从而使人作出的选择也不同,人心理依赖品和“个人优越感”紧密相连,有人选择了财富,有人选择权力,有人选择毒品,有人选择美酒,等等,当然有人选择了香烟。
人们接触香烟一般情况为: 1、好奇。对于大多数吸烟的青少年来说,开始只是出于好奇,常听人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便想亲自去体验其中的滋味。
2、模仿。 香烟具有多种象征作用,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烟民,例如丘吉尔的雪茄,斯大林的大烟斗,**的烟癖,这些伟人形象许多青少年去模仿。此外,成人或同伴的影响,吸烟者那种潇洒自如、悠然自得的神态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诱或力,吸引着年轻人去模仿。
3、交际的需要。在中国,吸烟已成为一种交际手段。敬烟往往是社交的序曲,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互相敬烟能沟通感情,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许多人开始纯粹是因为社交上的应酬,办事前,首先要给对方敬上一支,随后再为自己点上一支;别人给你敬烟,不接受又显得不礼貌。随着这种"礼尚往来"的增多,慢慢地由抽一支烟半天不舒服到半天不抽烟就不舒服,终于加入到吸烟者的行列。
4、消愁。有不少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以后,便借抽烟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消除一切烦恼。
5、提神。吸烟上瘾之后,人们发现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而生理上的烟瘾使得抽烟成为一种习惯和享受,许多吸烟成瘾的人不吸烟就无精神,而一抽烟,就精神焕发,思路大开。
6、显示自己的成熟。在许多青少年眼里,抽烟是一种男子汉的标志,是成熟的标志。为了证明自己不再是小孩,而选择了吸烟这种方式。
因此,吸烟就是人的选择,接受第一支无论自不自愿都是人的选择,吸烟是人的心理需要。现代社会“物欲化”趋势加剧,以利益为本的商业竞争激烈, 变化成为了唯一不变的真理,科学和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人的素质和要求大大高于以前时代,对人心理打击也
越来越高。人生活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很容易产生孤独、焦虑和无意义感,使人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烦躁忧虑的焦虑像幽灵一样纠缠和折磨人的内心,痛苦的让人难以接受,人需要摆脱和解决无孔不入的焦虑和痛苦,古人以“杜康”浇愁,今人大多选择合理的毒品-烟来消愁。
香烟给人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他对维护人的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产生了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没有烟草,人的选择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选择精神替代品,如酒、毒品、性等,二是更多的精神崩溃和心理病态。
香烟是一柄双刃剑。既能给人心理支持,缓解现代社会带来的压力焦虑。同事可能让人上瘾,对人的生理会产生一定危害,但这是过度吸烟造成的,它仍然是人的选择。
所以是我们职场的男士选择了香烟,而不是香烟选择了他们。
作文二:《吸烟作文》1600字
作文练习:
据报道,中国烟民数量占总人口的45%,其中青少年吸烟的人数正在增加,针对这一现象,请向树德潮写一篇文章,呼吁大家远离吸烟,选择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内容包含以下要点:
1 青少年吸烟的现状
2 青少年吸烟的原因(至少两点)
3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至少两点)
4 个人看法和建议
注意:字数120字左右
Dear edit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作文三:《中学生吸烟现象》2300字
中学生吸烟现象
在戒烟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中“烟民”的数量却有上升趋势。在中小学生违纪的情况中,因吸烟而违纪的人数占相当比例,而且吸烟常与其他诸如酗酒、赌博、盗窃、打架斗殴等丑恶现象伴随,有滋生蔓延之势,引起家长和学校的困惑与不安。
中小学生很明白吸烟是不良行为,又是违纪行为,况且学校对吸烟者的处分也颇为严厉,但吸烟行为为什么屡禁不止,有关专家经过调查认为,有以下主要心理原因:
一、模仿心理中小学生年龄偏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弱,模仿性强,自制力差。他们觉得家长、老师吸烟的动作很潇洒,于是刻意去模仿成年人吸烟时表现出的悠然自得、其乐无穷的神态,他们甚至认为这样做体现了“成熟美”,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烟民行列。
二、猎奇心理中学生正处在多梦的季节、多思的年华,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中的许多学生来自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从小受吸烟习俗的影响很大。平时,他们看惯了家长吸着烟做事,老师吸着烟上课,领导吸着烟讲话,对这些吸烟的行为充满了疑惑,极力想法去“探索和实践”,去亲自体验吸烟的滋味。
三、攀比心理有的学生本来不吸烟,但看到同学和朋友吸烟而自己不吸烟,觉得自己不和群,甚至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于是你传我一支,我敬你一支,在这种“礼尚往来”中,不知不觉地加入了烟民的行列。进而他们觉得吸的烟品牌低未免太“寒酸”,吸高档烟才能体现“身份”、“派头”。在这种虚荣心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互相攀比,所吸烟档次越来越高。
四、逆反心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明文规定吸烟是违纪行为,老师和家长也三令五申不准吸烟。一些学生由于逆反心理做祟,反其道而行之,便要去体验吸烟的感觉。他们觉得这种逆反行为有冒险乐趣,是勇敢的行为、潇洒的行为,借吸烟来表示对家长特别是对学校的反抗,于是出现了愈禁愈吸的怪现象。
五、解脱心理中小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生活上自理能力弱,在生活、学习、社交、办事中遇到困难往往难以自主,陷入苦闷之中。另外,学习成绩欠佳、特长不突出,或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便会产生内疚、羞惭,丧失信心。于是他们就试图通过吸烟、酗酒来逃避现时,以获得精神上的暂时解脱。
吸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危害,第一,会加重酗酒程度。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明显地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因此抽烟者比不抽烟者平均来说酒量要大。研 究者指出,酗酒者追求的是一种“中毒”效果。第二、容易诱发食管癌。国外一研究小组对抽烟喝酒形成癌症的关系进行了最大量、最综合性的分析。在对五种癌进行了2600个科目的研究后证实,每天如饮1-3次温和的、少量的酒不会增加食管癌风险,但常饮烈性酒者患食道癌的几率是非饮酒者的24倍,尤其是饮酒时又猛抽烟的人会使食管癌的风险骤增100倍。第三,加倍对心血管和肝脏损害。烟酒“双管齐下”产生的是一种协同效应,两害相加不仅使致癌风险增加,而且还会使烟酒中各种“毒素”易于通过粘膜层而扩散到血液中,给健康造成诸多危害,特别是对肝脏和心血管的伤害不容忽视。
我们应怎样做到真正矫正青少年的吸烟行为呢,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社会环境。 我们说,首要的是要真正认真落实对未成年人、中小学生的禁烟教育。同时,社会应加强禁止有关香烟的宣传,采取逐步建立无烟区的措施,提高烟税,严禁对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等。社会良好的禁烟环境,是预防和矫正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根本前提。 2.重视家庭环境。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或中小学生的家长,吸烟现象是很普遍的。家长吸烟不但危害自己,而且使孩子容易沾上吸烟行为。研究表明,父亲吸烟,对儿子有很大的影响;而母亲若是吸烟者,其女儿吸烟的可能性就大。家长要逐步做到不吸烟,在此之前可先做到在子女面前不吸烟,进一步要做到家庭中来往客人少吸烟或不吸烟。
由于目前青少年吸烟年龄趋低,对于出于好奇心偶尔沾上烟的初中生,家长要严加管教,不能姑息。如发现孩子已有多次吸烟行为,应与学校联系,并对自己子女采取切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办法。
3.重视学校环境。
(1)学校要逐步做到禁止吸烟,在此以前,全体教师要减少吸烟,特别是减少在学校里吸烟,做到不在有学生的场合吸烟。教师以身作则,同样也表现在减少吸烟和禁止吸烟方面。这点也是能够做到的,许多无烟校的出现就是证明。 (2)要正确解释"大人能吸烟,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吸烟"的疑问。同时,要比较详细地对吸烟的危害 作科学说明。教师要明确告诫学生,未成年人吸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吸烟是越轨的第一步,发展下去不但有损健康,而且可能是犯罪的入口处。可以组织有意义的"禁烟"宣传活动,让中学生自制禁烟宣传画,自编自演有关禁烟的文艺节目,深入到群众中去宣传。让中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3)发现吸烟的中学生,不能简单处罚,重要的是加强个别指导和个别是矫正。要查清学生吸烟的原因和经过,了解烟的来源、吸烟的场合和该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对偶尔吸烟者,重在教育引导,注意日常观察,采取具体措施促使他们不再继续抽烟。对吸烟情况比较严重或有吸烟习惯的中学生,应特别重视,需采取专门的治疗措施进行矫正。
(4)心理治疗方法。
青少年戒烟应该当机立断,一下子停止吸烟,切断香烟对身体的损害。实际情况表明,青少年吸烟者一般都能治疗过程中有效地或烟。问题在于阴谋诡计止吸烟的复发,能在较长时间内不吸不反复,甚至一次戒掉,这才是成功的戒烟。为了保使青少年成功地戒烟,可采取心理治疗方法。
作文四:《当今追星现象之我见》2100字
当今追星现象之我见
摘 要:在现如今这样一个缺少英雄和娱乐至上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的价值观重塑,在选择自己的偶像时,慢慢的从乐于助人的雷锋转变为在电视中光芒四射的明星,这样的转变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为何青少年追星,这些明星又传达给青少年什么样的信息,作者结合当下追星引起的一些社会现象、自身追星体验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追星,娱乐
2010年5月30日,上海世博会邀请了韩国明星super junior 、安七炫 、BOA、 F(x)到世博文化中心参加表演,其中super junior的歌迷格外兴奋,韩国明星到中国大陆来表演的机会少之又少,虽然表演是在是30号,可是29号就已经有大量的歌迷到世博会门口通宵排队。这次发票采用的方式是用当日世博会门票换世博文化中心演出票,由于发票量并不多,于是出现了5月30日早上几万人在园区狂奔向文化中心的景象;再加上官方组织不当,没有提供任何排队指引,几万人流聚集在文化中心门口,出现了后来的踩踏事件和侮辱武警志愿者事件。
Super junior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可以让这么多青少年抛弃课堂,不顾形象,甚至辱骂国家?在大家大骂这些歌迷脑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谁让他们脑残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脑残的崇拜几个韩国人?这样的崇拜是不是真的全是消极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宽容的对待这些年轻的同胞?
一. 我们为什么追星
众所周知,现今,大多数青少年接受的成功论都是有钱有权便是成功,虽然书本上灌输的还是要做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之人,可是这几句话对青少年的影响实在太小,对于青少年来说,这几句古文只是拿来应付考试的,没有几个学生会想要深入的想一想这句话说的对不对,而我是不是要做这样一个人。作者承经也是一名追星族,高中三年最喜欢的便是《快乐大本营》里的主持人谢娜,不管多少人说她肤浅,甚至像疯子一样,可是还是很喜欢她,原因很简单,因为她很快乐,谢娜父母会告诉她吃亏就是占便宜,而不是我的长辈在我吃亏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谢娜的人生观就是喜欢什么就为什么奋斗,只要自己做一件事开心就是值得,甚至做一件并不会让自己开心的事她也会想办法让自己从中找到快乐。因此谢娜这个明星的存在多少弥补了一些我生活中没有的东西,我开始用她的人生观面对生活,没什么过不去的,只要自己是开心的那胜利的就是我,喜欢谢娜是我对当时生活的一种抵抗,我觉得我在像谢娜一样生活,我很开心。联想当今青少年,多少会和作者有些许相似,偶像,是现在青少年少有的可以自己选择的东西,自然也就最直观的表现了青少年的想法,这里面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只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
二.追星行为本身对追星的影响
在歌迷的世界也分三六九等,他们会有各个省市的会长、副会长,负责当地的活动安排,例如宣传专辑、或者在明星来表演时负责接机,在贴吧或者官方网站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发帖职务,如新闻官——大概有两三个人组成,每天早上六点会发帖总结这位明星昨天的行
程,今天的安排,各大排行榜排名情况等;还有外交官——约为一个到两个人,负责去其他明星贴吧宣传和联谊……而且每天还有签到帖(详情见附)。
不难看出,一个明星的歌迷会完全形成了一个小王国,每一个歌迷都可以直观的从这些地方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越来越独立成为一个个个体时,在歌迷会可以得到一些慰藉,是来自陌生人的关心,大家都觉得自己身在某个大家庭,歌迷会中互相会认作姐妹、兄弟、夫妻之类的,喜欢的是相同的明星,可见爱好也十分相似,更加觉得在歌迷会中可以得到关心和理解,同样这些关心和理解都被理解为是这位明星带来的。而在歌迷会中做新闻官之类的职务更加是会受到大家的追捧,看着自己发的新闻下无数的回帖,一个人的虚荣心会得到极大地满足。
李宇春的歌迷玉米还在红十字会建立第一个由歌迷支撑的慈善基金,在四川、贵州一些医疗条件很差的地方建立医疗站,每个歌迷感觉自己的追星行为加上了正义的点缀,便更加信奉自己现在做的事情。
不难看出,明星已经不是吸引青少年追星的唯一因素了,追星行为本身也成为了一种吸引。
三. 病态追星
当年自杀的杨丽娟绝对是病态追星的代言人,刘德华对于杨丽娟已经是宗教般的存在,这样的信仰把杨丽娟逼到了胡同的尽头,用自杀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同样,当super junior殴打中国孕妇时,歌迷的选择居然是到super junior官网上向他们道歉说孕妇打扰到了他们,这次5月30号世博会,被武警拦在外面的歌迷居然自己脱了衣服说武警强奸她。
追星已经追到不知廉耻,不负责任,重点是他们还坚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在年少时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不懂事,但是如果这样的品质伴随他们一身,以后自杀,犯罪的事情我想也不会少见。
追星如何能被指引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来,做到追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在是作者也无法做到的事情,一个缺少英雄又呼唤英雄的时代,一个娱乐至上的年代,一个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时代,一个个在功利教育下长大的青少年,病态追星势必存在。
附:张杰贴吧2010年6月1日新闻播报网址://tieba.baidu./f?kz=785934401 张芸京吧到林宥嘉吧的外交贴
乔任梁吧签到帖://tieba.baidu./f?kz=797084640
作文五:《网络语言现象之我见》3100字
goodf.info
网络语言现象之我见
詹彬菡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本072班 学号0701024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极具特色的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本文试从网络语言的词汇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态度的角度来阐述网络语言现象。
关键词:网络语言 特征 问题
网络语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即网民这一特定社团的社会方言,是受网络与网民影响的一种语言变异。?
(一) 词汇特征
创新性
网民年轻化、知识化的文化特征使得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不同。他们勇于创新,更易于接受新事物,也更具有个性和反叛精神,这些文化心理决定了网民们在他们特有的交流空间中对交流语言的创新,网民们用自己的“新语言”显示着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不同。这也就决定了网络语言的创新性。
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含金量 “青蛙”指网上的男性公民;“水母”则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 “大虾”指网上高手,或乐于助人者。据说此词最早的形式是“大侠”,后写作“大虾”,后一种写法很能表现弓背于电脑前的网络高手的形象。
“菜鸟”是电脑水平比较差的人。
“竹本一郎”用来称愚笨者,“竹本”是“猪一样笨”的意思。
“斑竹”是网上聊天,讨论中负责专题版面维护的人,“版主”的谐音。虽然“斑竹”、“版主”字面意义毫无联系,但写成“斑竹”却使平实而缺乏生气的“版主”平添了一种朦胧的浪漫意境。
可爱性
可以说,网络语言的可爱性与它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关系。这里把它单独列出来是因为网络语言的可爱性是它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一大原因。网络常为有
闲、有情人士所光顾,是松弛紧张神经、轻松打发时光的好“场所”,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俏皮可爱的特点。再比如说,称自己为偶,音同粤语的发音;夸别人可爱不叫可爱,叫“可耐”。
网络语言的可爱性还体现在它的符号化上,它构成了网络上一片特殊的风景。如表示“高兴,笑脸,开开玩笑”的用“:)” 或者“:〉”;如果是戴着眼睛的笑,用“B-)”,舔舌头的笑“:-9”,头晕目眩“%—”,犹豫不决“:-\”,说错了,应该闭嘴是“:-#”,等等。
这些词汇看上去都带着年轻的气息,所有这些都让枯燥的计算机生动起来,成为生活情感的一方乐土,让人流连忘返。
简约性
简约性是网络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网络语言通过进入网络的计算机屏幕与键盘得以实现,这就决定了网络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不如一般的语言,因为打字没有说话快。?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在最短的时间传递出最大的信息量,网络语言简约的特征非常明显。
1.数字谐音。
520表示“我爱你”,用59430表示“我就是想你”,345是“相思苦”,9494就是“就是就是”5366是“我想聊聊”,657是“对不起”,078是“你去吧”,3166是“再见”(撒扬娜拉,再见的日本语)。
2.词语缩写。
英语单词的缩略。BTW=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IMO=In my option(照我的意见),JAM=Just a moment(等一会儿),GF=girl friend,BF=boy friend,等等。
看看下面这些缩写,你都知道它的意思吗,LP ,LG,JJ ,GG, DD, MM。其实分别是老婆,老公,姐姐,哥哥,弟弟,妹妹的意思。这一类都是汉语拼音的简缩。
还有一类就比较有意思了。如U(=you)是“你”,Ur(=your)是“好”,CU(=see you)是“再见”,IC(=Isee)是“我明白”,18ly(=lately)是“最近”等等。
3.直接缩略。如问“你在哪儿,”,通常直接用简单的一个“哪”字。M\F即问你是男还是女。
(二) 存在的问题
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它的特征一样十分明显。由于网络语言没有一定的规范,加之很多网民喜欢运用属于自己的“网络语言”,所以不要希望用清晰、完整、确凿的语言来解释网络语言。站在规范现代汉语的角度上看网络语言,它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存在一定的语法问题。
1.语序的变异。很多句型由于受英语语序的影响,在网络语言里盛行倒装句。比较经典的如“郁闷呀我现在”,“什么呀你”,“我都急哭了快”。有的倒装甚至还形成了固定的句式,如:“??先”,“你走先”,“??都”,“难过死了都”。
2.词性的变异。如“他很阳光”,“你这个人反映很慢,你要耐心我了”等等。
名词作动词。例如“别忘了伊妹儿我~”汉语名词不直接充当谓语,更不能带宾语。例句中的“伊妹儿”是E-mail的音译,即“电子邮件”,是名词,在此处却作了动词,而且带上了宾语“我”。
形容词用作动词。如“别黑我”等等。
名词作形容词。如“他很阳光”,“阳光”是名词,在这里作形容词,修饰“他”。这种用法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这样使用。
3.中英文混杂使用。“开心ing”,“一切OK啦”等等。
4.歪用词义。在网上,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是他的偶像,千万别得意的太早,这可能是一个陷阱。在他们眼中,“偶像”是“呕吐的对象”的意思。类似这样的,“旧瓶装新酒”,以求达到标新立异之效,往往带有挖苦、讥讽的意味。如“贤惠”(闲适得什么都不会),“不错”(长成这样子的确不是你的错),“可爱”(可怜没人爱),“天才”(天生的蠢才),“神童”(神经质儿童)等。这种“脑筋急转弯”的游戏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很容易造成词义的混乱。
5.语言幼稚化。很多网民喜欢模仿小孩子的语言,奶声奶气的,爱用叠音,故作天真。比如把“好东西”说成“好东东”,“漂亮”说成“漂漂”,“一般”说成“一般般”,“试一下”说成“试一下下”,“小猪”则变成了“小猪猪”。
(三) 我的态度
不可否认,网络语言已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它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必担心网络语言会使我们规范的汉语言遭受致命的打击,因为我相信我们的语言有它自己吐故纳新的能力。汲取网络语言中优秀的部分,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抱有宽容的态度,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予以适当的引导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最终促使其健康正确地发展。
注释:
?《略论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及趋向》,星座网
?《网络语言特点探微》,《语文建设》2001年08期
参考文献:
[1]张冬烁 ,《网络语言——21世纪重建“巴比塔”的工具》 ,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2006年12月 [2]邹小阳 ,《网络语言变异的语法现象及原因分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7年 07期 [3]于根元主编,《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4]刘海燕,《网络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5]张震,《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6]廖小鸿 ,杨宁主编,《网上语言表达》,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7]戚晓杰 ,《网络语言特点探微》,《语文建设》,2001年08期
[8]詹勇 ,《网络语言刍议》
[9] 胡吉成,《当前网络问题探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10]中国语文网、新浪网、人民网、星座网、中国知网等网站资料
作文六:《审计合谋现象之我见》2000字
审计合谋现象之我见
会计10甲班
金珂伊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和布坎南在研究政府管制经济学时候第一个提出“合谋(caPtured)”概念,审计合谋由此发展而来。我国最早为审计合谋给出明确定义的是雷光勇,他在1999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审计合谋是审计人员和被审计的单位串通起来,采取不正当手段欺骗委托人和社会公众,以从中渔利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里所说的审计合谋,特指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审计合谋。
后来陆续有学者给出审计合谋的定义,他们的表达各有不同,但中心意思大致相同。其认为,符合审计合谋定义的行为有以下几个关键词:首先,审计合谋行为的实施者是注册会计师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其次,注册会计师是通过对财务报告做出虚假鉴证或虚伪陈述等手段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合谋,达到其财务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欺骗目的,最后,他们通过合谋可以从中获得利益。
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即使在所谓“双赢”状态下,也依然存在着谁赢多谁赢少的矛盾。当人与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当事人所进行的行为选择,我们称之为博弈。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之间,依然存在利益冲突,存在博弈行为。审计人与被审计人在博弈之中,都选择了自己的利益方,因此导致审计合谋发生。
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中介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驱动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力。只要其外在监督不力或对其违反的惩罚力度不够,他就可能在为了自生利益而做出一些违背职业操守的行为,诸如串通被审单位做假、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帮助被审单位进行内幕交易等等, 于是审计合谋因此而滋生。有些合谋并不是注册会计师主动参与,在迫于各种环境压力而不得不采取合谋行为。比如,如果某个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坚守职业准则不迎合被审计者的要求,那么就有被炒掉的风险,被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所代替。为了保住其市场份额和收入,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就被迫合谋。审计合谋不是审计市场中一种偶发的现象,而是审计市场中存在已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反复发生的行为。
我国的一些现行的制度同时为审计合谋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 不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人员
组成的执行机构和监事会组成。在我国目前的股份公司中, 监事不“监事”, 大部分董事会成员又是公司的高级经理( 总经理、副总经理) 。有人估计, 不低于60%以上公司的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在这种不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下, 董事会监督经理人员, 实际上成了自己监督自己, 自己要对自己的绩效进行评判, 最后向股东汇报。因而, 在审计过程中, 无论是由董事会出面, 还是由管理当局出面委托事务所进行审计, 都是成了管理当局委托事务所对自己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并且审计费用也由管理当局与事务所协商确定, 经总经理授权后方可支付。这样, 在审计三关系人中, 管理当局既是被审计人, 同时又是事实上的审计委托人, 且有决定何时支付审计费用的主动权。这样, 审计人员在审计关系中, 与管理当局相比, 处于事实上的劣势地位, 要保持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是比较困难的,被迫审计合谋就随着发生。
2.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标准, 是由各地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物价管理部门制定。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 其审计服务是有成本的, 提供高质服务和低质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可能是一样的, 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的成本是很高的, 这不仅表现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会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更主要的是会计师事务所还将面临丧的客户和审计市场的危险。上市公司对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缺乏内在的经济动机, 审计质量的高低对他们的利益没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前提下, 上市公司所需求的是价格最低、“麻烦”最少的事务所。严格遵守职业规范的会计师事务所逐渐失去市场和客户。事实上, 部分上市公司所需要的不是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而是“灵活”的审计服务。这样的制度安排, 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选择满足客户要求的审计服务。
3. 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为所有的财务报表使用者服务的,但是缺乏相关机构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进行有效的监管,确保其审计质量。在目前, 尚未有权威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少数事务所和审计师之所以敢于与被审计单位合谋, 是因为事务所和审计师也清楚, 这样的合谋有利于保住客户, 行业主管部门不会来进行检查, 使用者也难以发觉, 即使发觉, 他们也难以证明确实存在审计合谋的情况。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审计合谋现象也发生地越来越频繁。我认为审计合谋的治理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使审计收到社会大众的认可,维护
CPA审计的公信力,除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之外,必须强化审计职业准则的完善和执行,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良好的审计协同制度,不断加强公司治理。其次还应当加强赔偿机制,加大审计合谋的潜在成本,使注册会计师不得不审慎考虑合谋可能给他们自己和家庭造成的巨大损失。
作文七:《范跑跑现象之我见》1300字
我不是英雄,但我也不要做狗熊。
――写在前面
我一直想象着他的经历。
山河变色,地动山摇,教室里的灯光瞬间熄灭;三尺讲台旁,大开着的门露着生的希望,他夺门而出;他心有余悸地伫立在空荡荡的大操场上。只伫立着他一个。
我在想,假如我是他,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对地震的恐惧包围着我,我镇定地在讲台边指挥学生逃生!天花板上的灰扑簌扑簌往下落,迷了我的眼,一抬头,看见横梁迎面砸下……不!浑身的虚汗、嵌入掌心的指甲印绝望地提醒我,我做不到如此舍生取义,做不到这般凛然崇高。我也会跑。
或许我也会跑。唯一不同的也许是我会把我的学生从突如其来的恐惧中唤醒,让他们跟我一起跑。然后无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平庸的人。设想如此令人沮丧。
终于放弃去猜。我不是他,睁开眼我还是那个在妈妈臂弯里泪眼迷蒙的小女儿。
生与死的抉择预演过太多遍:选择做一只逃跑的飞蛾,放弃火焰的诱人光华;选择在敌人的拷问中咬断自己的舌头,却为生存屈下了膝;选择在救灾的现场好好保护自己,放弃奋不顾身地参与其中……
妈妈总嘲笑我缺乏为社会献身的精神,而我紧绷的脸,总与她嘲弄的表情滑稽地映照。
诚然,我放弃了死亡刹那的光芒,但我不会舍弃光明;
诚然,我为生存低下了高贵的头,但我不会背叛他人。
承认自身的怯懦与平庸,并非想为自己、为范跑跑临阵脱逃找借口。在危险来临一刻的求生欲望,是任何人都批判不得的。
我谅解你,范跑跑。因为灾难面前,我不比你勇敢。但我无法接受你那“义正辞严”的解释!
倘若你已承认自己的怯懦,就请闭上嘴吧。请求上帝赐予你羞耻之心,让你明白那并不是你值得向学生标榜的经历。你可曾想过,你的冷言冷语会令你的母亲怎样寒透心肠――你是她怀胎十月掉下的心头肉,三四十载的光阴中她将你视为她的生命,可怜、可笑、可叹的是,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换回的却是灾难面前轻描淡写的叛离!你说换作是女儿,可能你会救她。多么精准的词啊――可能!是否她该跪下来感谢自己铁石心肠的父亲“可能”会救自己?还是痛彻心肺地去思考这个在生死关头背弃自己母亲的男人,口头的“可能”,到底有多大的概率?他是否还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北大毕业、头戴“人类灵魂工程师”光环的父亲……当你的话语在学生耳畔炸响的瞬间,你是否感觉到“老师” “儿子” “父亲”三个美丽的称呼变得冰冷而刺耳――就像一把明晃晃的刀子,把学生的爱戴、母亲的依赖、女儿的爱,连同你的自尊、体面、人格统统割得体无完肤、支离破碎?那一瞬间,你后悔了吗?是否有悔恨的泪水,是否有发自心底的忏悔?
我听不到。我看不到。除了你依旧跋扈的话语,除了你趾高气扬的表情。
你是那么勇敢,披露你的心路历程,展示你的自私与胆怯。或许这会是一种自我救赎,可你没有,你只是利用它踏上了炒作的风口浪尖。难道你也像堂吉诃德一样,认为即使臭名远扬也比默默无闻要强吗?
如果真是这样,请允许我关掉可恶的电脑页面,允许我停下手中的笔,闭上眼,让范跑跑现象在静默中死去,不愿再多说一句,多置一辞,多看一眼。
只是在停笔前,我想再问一句:
“你真的爱过这个世界吗?”
(指导教师浦其伦)
(选自匡园文学社《匡园》)
作文八:《于丹现象之我见》1800字
于丹现象持续到现在,也差不多该降温了吧?捧的看得多了,骂的看得更多了~~不禁想说一句:何必呢?何苦呢?
从个人情感来说,我还蛮喜欢于丹教授的,毕竟她口才很好,能够把很艰涩难懂得东西用很简单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看懂的还充分结合了现代社会各种现象的论点和语言表达出来,通过电视这个大众媒体传播给了几乎每个可以收看到百家讲坛这个节目的人。姑且抛开所有负面评价以及从任何角度反驳她的观点的论调,我想不会有人不承认这一点。
追捧的论调我不想评论,只想奉劝某些较为疯狂的追捧者尽量冷静地看待问题,毕竟对于一个学者来说,签名售书,媒体追捧等等现象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跟她自己讲课中的“淡泊名利”的思想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于丹是中文系教授,不是李宇春,这一点,是驳斥于丹的人说的,我举双手赞成这个观点。
对于抨击她的人,我想无外乎出于两种目的:其一是确实认为于丹教授的言论完全错误,荒谬之极,忧心大好青年听信了她的谬论而对国学产生极大的误会和盲目的狂热,颠覆了国学经典,出于捍卫国学的正统性的责任感,毅然站出的反对者;其二,我想其中不乏心理不平衡或类似心理的人。
于丹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于丹教授真的像她自己讲的那么淡泊的话,我想她自己也不情愿作出签名售书之类哗众取宠之举(至于事实是不是这样我就不知道鸟)。看了很多抨击于丹的文章,我觉得写这些文章的人,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大可不必揪住人家文字上或者语言上的种种纰漏之处不放而大做文章,人家不是神仙,出错是允许的,更何况是区区口误?估计很多人会有“这些错误是相当严重的”之类的说辞,但是,拜托,讲课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字面上的错误对表达观点而言有多大影响?再说人家讲课的内容又不是中国古汉语语法详解。你总不能因为别人比你红比你有钱说的话比你说的话有影响力你就说人家一无所取吧?就算你真的觉得她的言论对你来说极其荒谬,那你也不能干涉别人的学术研究自由啊!自己好好恶补一下找论据彻底驳倒别人是正经~~~至于到别人签名售书的现场捣乱,联名反抗别人之类的行为,自己不觉得可笑吗?还博士呢~~这种幼稚的行为只能暴露思想上的狭隘,人品中的自私。还不如自己到百家讲坛讲一课,实在不行就在网上发文章发视频,只要有人赞同,那绝对可以一传十十传百,达到“拨乱反正”的目的(当然,前提是你的影响力得大过于丹现在形成的影响力)。
有人说于丹是在向当政献媚,我觉得她不过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所谓百家争鸣,
难道要排除所有对当政有利的言论剩下的才算“百家”吗?百家争鸣不是小孩子吵架,非要大人(大众)明确表示认可其中一种言论不可,还非要对当政不利的那一种。换个角度说,于丹讲的东西的确可以让一部分人,有可能是大部分人可以调节心态,遇到不公平的对待可以有个精神寄托,以平和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类似西方人在遇到磨难的时候可以认为是上帝的考验。就算于丹在向当政献媚好了,大众的平和毕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说白一点确实有利于政府的统治,但对于大家自己来说,平和的心态难道是坏事?难道非要对社会中的不公平的现象愤愤不平到自己心理扭曲为止?通常来说无法调节自己心态而导致心理扭曲的人都被或者即将被采取强制性精神治疗措施去了。
于丹讲论语讲庄子,有错误之处,于丹讲课中有讲假话,这也是事实。但听于丹讲课的人又不是不能分辨是非的小孩子或者人家说啥就信啥的白痴。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的意思不也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吗?懂得拿来主义的听众看官自然知道该怎么“各取所需”,而不懂拿来主义的听众看官所造成的影响则根本不足为患,更不可能推翻经典。如果大家都能用平和的心态选择性地接受于丹教授的观点,善意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共同提高,而不是一味的指责鞭笞,我想,学术研究就能真正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下稳步发展。
于丹的走红有她的道理,想想为什么儒学,包括其中我们现在视为糟粕的部分,可以走红几千年,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于丹现在可以走红了。所以,鄙视口吐白沫的批评家,同时鄙视盲目的粉丝!争得这么面红耳赤的何必呢?有谁在这种争吵中得到好处的?人生是自己的,怎么幸福的过好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事,别管别人怎么做,也别管别人怎么说,把眼光放近一点,社会上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不是一两个人说改就能改的,那是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在这个漫长过程中挣扎求存的人们来说,唱高调和悲天悯人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巨大的差异的。既然无法改变,又不甘心顺应,那就只能在改变顺应中找到一个折衷点,把眼前的日子过下去,同时抱着理想并用实际的方法逐步向理想靠近,还要学会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这才是真正幸福充实的人生。
作文九:《农村剩男现象之我见》2900字
农村"剩男"现象之我见?
韩妮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城镇化?推动
随着国家的?不断富强了农村?和城市的融?合,加快了中国?小康社会的?建成步伐。
和?人口素质提?高,一个关于人?口,关系民生,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日?益彰显出来?一一那就是?剩男问题。很多留守在?贫困农村的?男青年,成了一群被?爱情遗忘的?"半边天"。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造成农村“剩男”多的原因。
(一)落后的婚育?观念,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受传统生育?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多人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多子多福”的观念,千方百计地?要生育男孩?。特别是在农?村,“养儿防老”
依靠男丁来?解决经济来?源、赡养老人等?问题,仍是农民首?要考虑的,也是偏好男?孩的根源。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正常?比值应该是?107:100。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5.41。虽然通过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总体来看?,仍然超出正?常值,处于偏高状?态。
(二)农村女性外?出务工,择偶范围扩?大。
过去农村女?青年受教育?程度不高,经济独立性?差,婚姻自主性?弱,加上农村传?统思想束缚?,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择偶的标准?很少。在一个相对?封闭和静止?的环境里,大多数婚姻?是相对稳定?的。但大批女孩?子进城务工?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独立了人格?,择偶范围和?婚姻的自主?权也理所当?然地扩大。新时代的女?孩们外出打?工,不少人不仅?完成了"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重任,还在外面找?
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甚至一些已?经结婚,有了孩子的?妇女还要逃?跑,因为觉得农?村太落后太?穷了。
(三)农村留守男?人,知识技能落?后,经济状况差?。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思想从而导??致男多女少?。男子需要在?家照顾父母?,种植农田,因此男子一?般难以长时?间远离家乡?,即使远离家?乡打工,也是在父母?尚能照顾自?身的时候。男子呆在家?乡,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的?男子读书少?,性格孤僻,不善于表达?情感,更不用说主?动与女孩交?流。有些人乡土?观念重,或对外面的?世界心存畏?惧,缺少闯劲,再加上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技术专?长,长此以往不?少男青年思?想陈旧,比较懒惰,思想消极,导致经济状?况差,形成恶性循?环。女子则可以?随时远离家?乡,甚至常年累?月在外不回?,还有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姑娘在城市?生活惯了,回到村里一?看,就觉得村里?人穷了、土了,不想回来。大量成年男?子无法在农?村内部自行?消化,从而导致农?村光棍汉的?大量存在。
二、农村“剩男”现象对社会?的危害
(一)娶妻难扭曲?了淳朴的乡?风和传统美?德。
农村光棍汉?多导致女孩?很抢手,自然就抬高?了女子的身?价,农村光棍汉?将被迫向女?方交纳更多?的彩礼,女方家长也?极有可能趁?机索取更多?的彩礼。为了能够娶?到老婆,农村光棍汉?不得不降低?对自己父母?的赡养水平?。当然,光棍汉的父?母为了儿子?能够娶到老?婆,也会节衣缩?食,甘愿受苦,甚至生病也?不去就医。有的家庭男?子觉得娶老?婆不容易所?以就一再迁?就,媳妇为所欲?为,忤逆不孝、虐待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很多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很悲?惨。少数地方还?出现“骗婚”现象,使本来已贫?困不堪的剩?男家庭雪上?加霜。
(二)光棍汉的大?量存在,影响农村稳?定。
农村光棍汉?的大量存在?,容易滋生各?种社会犯罪?现象。首先因为其?生理需求无?法满足,性能量无法?得到正常释?放,心浮气躁,容易冲动,将会成为不?稳定因
素。农村光棍汉?在争夺紧缺?女子的过程?中,为了让自己?取得最后的?胜利,极有可能使?出各种手段?,包括威胁、恐吓,相互之间将?增大摩擦,打架斗殴和?杀人放火,原来乡村的?和谐生活将?会被打破。还有一些未?婚男性出于?自身的婚姻?需求,甚至会采用?拆散已婚家?庭组建新家?庭的方式,导致了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本地娶妻无?望的男子,只好到外地?买妻,这就助长了?贩卖妇女的?各种犯罪活?动,以及借“娶妻”之名行诈骗?之实的各类?犯罪活动。
(三)光棍汉的大?量存在,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光棍汉?的生活孤寂?,更加容易变?得意志消沉?,缺乏斗志,影响了劳动?能力的正常?发挥,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削弱了农村?的经济基础?,也就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基础。
三、如何解决“剩男”现象
(一)更新婚育观?念,实现男女平?等
面对性别比?失衡的严峻?形势,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着力纠偏。首先,从直观宣传?和知晓面上?下功夫,提高警示教?育作用。采取直接入?户宣传和曝?光“两非”案件的形式?,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危害性、严重性,宣讲到千家?万户。同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从生育证发?放到健康检?查服务、孕情监测、孕期随访、住院分娩、产后访视、出生死亡登?记等各个环?节加强服务?。在全县范围?内继续开展?关爱育龄妇?女、关爱女童、关爱女孩的?“三关爱”活动。扩大奖励范?围,对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家?庭进行重点?救助。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男人外出?无后顾之忧?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巩固?,农村养老政?策会落实得?更全面,更深入,更普遍,必将打破以?前单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男青年到?城市里打工?,同样接受新?生活、新文明的熏?陶,改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生活状态。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
各级政府目?前已经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问题。并启动"扶贫培训"资金,开办了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希望以后能?把全县的职?业教育进行?整合,加大力度。让更多的男?青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文化技?能水平,从而拓宽就?业渠道,增强他们追?求美满婚姻?,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
(四)培育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调查发现,经济条件差?、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是?造成农村光?棍多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就要加大?扶贫和支柱?产业的培育?力度,加大交通 、通讯、网络、体育、文化的建设?力度,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有些居住?分散,产业欠缺,交通闭塞的?农户继续推?进扶贫搬迁?。同时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农民,更多弱势群?体。通过政策和?产业扶持,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幸福的新农?村。让农村不仅?是农民也成?为许多城里?人的向往之?地,吸
活。 引女青年?回到农村生?
作文十:《社会冷漠现象之我见》2400字
【摘 要】从几年前的彭宇案到近几年的小悦悦事件,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中国的经济正以正增长的速度不断攀升,国民素质也随着义务教育制度的开展取得不错提升,然而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的群体意识在淡薄,冷漠程度在上升,这真不能说是什么好现象。但是这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关键词】社会冷漠;根源;社会公德;社会工作 一、社会冷漠现象的阐述 几年前的“彭宇案”,大概有不少人已经失去了印象。一位热心帮助被车撞到的老太太并将其送至医院的好心人,没有等来一声感谢,却等来了一张意料之外的法院传票。社会舆论的轰动,人们的热议,质疑终究敌不过目击者的集体失语。在现代法治社会,目击者可谓是重要的见证人,可他们的漠视冷淡导致了“彭宇案”这一意料之外的案件发生。是我们的常识错了么,难道助人为乐错了么,为何帮助人却换来质疑?如果我们的肇事者能主动承担责任,赔付医疗费用;如果目击者能协助交警找到肇事者,那么也许这一悲剧就不会发生。“彭宇案”的发生是个出人常识能意料之外的话,那么由“彭宇案”引发的一系列经验之谈可谓是极大的笑话。近两年来,很多人或鉴于“彭宇案”事件的教训,或因为有类似于好心却招来讹诈的经历,路边的老人摔倒就很难再见到有好心人的搀扶慰问。这是因为常识出错带来的后果还是说我们公民的道德心在集体缺失呢? 在2011年,发生了一件更为令人心寒的“小悦悦”事件,在广东一条菜市场街上,可怜的弱小的身躯先后经过了几辆车的碾压,却无一肇事者跳下车查看,经过的数几十位路人竟无一人发现,就是有看到的也没有多关注几眼,还以为是一团什么东西,如今好奇害死猫的道理已经逐渐被人们意识到甚至奉为真理,所以这样一个生命在遭受伤害时,没有一个路人关注到似乎也不足为奇,连在街边的商店店主也声称生意忙没关注。听听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把这样一个软弱的生命当作了什么,如此视而不见。最后还是一位七十多岁的捡垃圾的老太太发现了这可怜的孩儿。可弱小的生命终究还是经不起这般的摧残啊。小悦悦的逝世也算是对那些自私冷漠不愿伸出援助之手的人的一种控诉,想必对他们也造成了心理及灵魂上的撞击。 二、社会冷漠的根源——道德信仰的缺失 一个民族如果总是很难达到一个核心的价值共识,那就很难不发生问题了。老人倒地了,没有人上前救助;小孩子被汽车碾过了,路人扬长而去。也许我们该谴责这些冷漠的人,可是,我们本身就是冷漠的人。 2011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总理**主持了国务院的常务会议,指出“诚信缺失,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平,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此话指点出了事实;可是,人们该扪心自问,为什么诚信会缺失?为什么冷漠会产生? 康德曾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这就是典型的道德信仰。一旦有了这种道德信仰,就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按照道德信念坚定地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和是非善恶的判断。在建国初期,全国人民为了共同的富强愿望,对集体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坚定不移,有了共同信仰基础,自然人们就能团结起来,这种信仰当然也包括道德信仰,这种信仰成为团结和凝聚,使人们积极投身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当中。然而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冲击下,教育式的道德说教难以激起人们内心的强烈认同,无法形成坚定的道德信仰。旧的道德信念已经瓦解,而新的道德信念在人们心中还没有真正建立。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人们怎么能不冷漠呢?什么是冷漠?冷漠就是一种罪恶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就是一种没有是非的状态;就是一种什么都不信,只信谣言的愚昧;就是生活政治化,然后政治商业化;就是把教育政治化,同时把教育“去人性化”;就是把礼仪礼貌当成是弱者的示弱表现;就是用炫富来抵御世俗的鄙视;就是用极权来饮鸩止渴;就是把腐败当成胜利;就是把正义当成无能;就是把正直当成失败;就是怀疑一切的同时鄙视一切。 荣获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韦塞尔于1999年为冷漠下过定义。他说,冷漠的社会中只有三种人,即凶手,死者,旁观者(the killers, the victims, and the bystanders);冷漠是一种奇怪而不自然的状态,人们分不清黑暗和光明,分不清早晨和黄昏,分不清罪与罚,分不清残酷与同情,分不清好与坏。这位出生于罗马尼亚,受尽纳粹折磨的犹太人把冷漠看得通通透透。 的确,道德信仰的缺失使社会公德缺失,诚信缺失,直逼我们走上了冷漠的道路。社会冷漠的根源就是道德信仰缺失造成的。 三、对策 对于近来频频出现的各大高校校长的“撑腰体”,可谓是犹如一阵春风吹入人心,人们似乎渐渐找回了曾有的那股信心及热情。可惜啊,春风就是春风,不稳定,不深入,实际上在付出行动的又有多少呢? 对此,我想我们的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律来维护好心人的合法权益,让助人为乐的风尚继续发挥其应有的鼓舞作用,并大力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当然,最重要的也是解决问题关键的是要找到正确的方向,不要迷失了方向,要在思想上先入为主,认识到道德信仰的可贵,分析曾经迷失的错误,吸取教训,党、政府应该发挥应有的带头作用,满怀信心地去解决这一严肃问题。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利益出发点,以帮助他人为事业的中心,并通过专业的知识、技巧,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专业。所以对于社会冷漠现象,社会工作者也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努力做好榜样,在服务案主同时渗透相关内容,使社会能处于温馨和谐的氛围之中。 社会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关键,应积极提倡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宣传党中央政府的先进思想理念,监督公民的行为,督促政府加快社会和谐建设进程,对不良行为加以批评 。 总之,对于社会公德心的缺失,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去找到它并完善它。希望类似于“小悦悦”、“彭宇案”的事件不再发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被金钱迷失了双眼,更不能让冷漠蒙蔽了我们的公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