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论语学而读后感》1400字
精品文档
论语学而读后感
无论是我在读书时还是在后来的阅读中,都听或看到对于孔子这段话是这样解释的:“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嘛!”在读书时老师这样对我们讲解,并未觉得有何不妥,自觉我乃是小女子,君子与我何干。学而时习也好,有朋自远方来也好或是人不知而不愠,我是通通都做不到的。多年后的今天,我再次阅读孔子的这番话,觉得对于学而时习是认同的,但悦似乎说不上;如果有恶友从远方来,估计除了哭,我似乎是乐不起来的;至于人不知而不愠,就如我经常跟妈妈说的我是人不是神。总而言之让我做到这些那是没戏的。最后由此我也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孔老夫子果然不是人,他是神。
一日出于对南怀瑾先生深深的仰慕之情,因此买来了先生的《论语别裁》细细阅读。该书的结构完全按论语的顺序排列的。第一篇便是这学而时习之,先生的解释令我重新认识和感受了这段话。
首先先生讲到的就是学,学不量是指学习书本中的知识,也是指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做人做事上体会得来的。又讲到了时和习,时其实讲的是随时随地,随时随地要有思想、见习、有体验、及时的反省自己。例如看到某本书
1 / 3
精品文档
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往往会引出无数的感想。又例如苦劝某人不能如此这般,但那人就是不听,而后就出了大错,看到这一切又会引发许许多多的思考。这些才是学而时习之,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阅读中、在经验中得到体会,令自己得到无比的愉悦和升华。这不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
随后先生又我们讲解了“有朋自远方来”,这里“朋”可并不是指普通的朋友,而是指知己。“远方来”也不是简单的从远地而来如此,不但是指空间上的远方,亦是指时间上的远方。例如你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于已作苦的某位先贤相同,你又何尝不是这位先贤的知己呢!“人生难得一知己”、“士为知己者死”从些话语中不难看出有这样的朋友从远方而来,自然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不知而不愠”为我们带来了做学问的最高境界乃是一辈子没有人理解也不会怨天尤人。这令我想起了前不久刚刚去世的季羡林先生,季先生研究的是非常生僻的东方学,在学术上可以被其引为知己的人,估计也无几人,但似乎从未听说过季先生怨天尤人的,反而是他在学术上的道德风范令后人无比敬仰。这就是简单的为学问而学问,并不于他人是否理解有关。
南怀瑾先生对这三话总结为读书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自终无非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其
2 / 3
精品文档
实对我而言更能激起我同感的是先生所引的时代陈眉的话:“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3 / 3
作文二:《论语.学而读后感》400字
论语.学而读后感
文章简介:《学而》是《论语》第一篇,原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然而,孔子更注重引导人们去体会学习的另一情感,即愉悦的审美情感。“悦”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觉,重在个人内心的感受。学然后有知,知然后有朋。有朋友相互切磋,自是令人愉?《学而》是《论语》第一篇,原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然而,孔子更注重引导人们去体会学习的另一情感,即愉悦的审美情感。“悦”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觉,重在个人内心的感受。
学然后有知,知然后有朋。有朋友相互切磋,自是令人愉快,且人生在世,需要他人的理解器重,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的开学致辞只是如此简单的三句话,但既表达了对于门生的欢迎之意,又点明了学习之道和学习目的。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学习,经常地温习中成长,而在这不断中我们也不断地走向成熟。
作文三:《《论语》论语·学而第一》600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作文四:《“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3900字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专栏主持人
于述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学术史研究。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学报》执行主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
《读经明理》专栏前言
自“轴心时代”起,哲学即在人生对话中开启。它展现的正是哲学本义: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不必高视“会友”“辅仁”之事,它其实就是读经典之书、明人生之理,增进人生智慧、提升人生境界,转化和完善人之世界观,让人过上有意义的幸福生活。
宋代书院讲学,被后人视为书院精神之代表。其书院是有共同信仰的学者们的生活共同体:在特定师者引领下,学者们以经典为论题,切问近思,以明人生之道。《论语》《孟子》式的对话,亦因以复兴。朱子复修白鹿洞书院,其觅旧址、建黉舍、立学规之功固不可没,而其以讲学为生命、“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之精神,尤当为今人所效法。
1912年初,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感教育、世界观教育等在内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所谓“世界观教育”,其实就是传统的意义之学,是通过哲学进行的关于精神自由的教育。可惜的是,随后举行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所制定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和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删除了“世界观教育”这一要目,从制度上切断了教育与人的精神自由之密切关联。自是以降,尽性成德之教为成材之教所涵盖,人生意义之学为知识技能之学所笼罩。经学被拆分到哲学、文学或史学中,而后者则变成了大学里的高头讲章。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百余年来,“道”日不见重,“业”日向利而行,“解惑”亦日与人生疏远,沦为解考题之用。如此,则知愈博而惑愈甚。其为教为学,不亦悖乎?
所幸天运往还,周而复始。儒、道之学复起,求道之人日众。吾等沐浴此风,不甘以经学为讲章、以经籍为举业。遂以QQ为平台,法古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举,游走于经籍与人生之场,切问而近思,读经以明理,以收进德修业之效。“读经明理”栏目中的文章,即是选取平日交流中的若干论题加工而成。每篇文章涉及中华经典中的一两句名言。人们虽或习知其言,但未必皆能通透其理。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先列师者与学者往复问答之语,最后用证学韵语诗加以总结。所以要这样做,乃因答问循序渐进,易于理会,而诗言韵语有助于牢记。
总之,我们为“读经明理”栏目之初衷,乃在于先求打通自家心结,再与教育界的朋友们相参互明。文中若有荒谬不伦之处,还请朋友们不吝赐教,正所谓“非我而当者,吾师也”。
学者问:《论语》开篇即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相示。可我从小学
到现在,天天上学读书,不仅难得其乐,反倒常觉其苦,真可谓“不亦苦乎”! 师对曰:说说看,你所学何事,又为何而学?
学者问:我们学的是法定教材,为的是得个好成绩,将来考个好大学,大
学毕业找个好工作。古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莫非读书本来就是一件苦事?等做了“人上人”才能尽享快乐?
师者曰:难怪你常觉其苦,且不解孔夫子为学之乐。
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当然包含着学习知识与技能,但其要义不在于此。对于此“学”,古人或以“学道”“学做人”“明人伦”,或以“修身之学”“义理之学”“尽性之学”名之,不一而足。
学者叹曰:唉!一听到“学道”之类的大字眼,我就头大脑昏,觉得太高了,望尘莫及。
师者亦叹:唉!“道”字本无玄妙处。我辈一头扎进功利场,遂小视、贱视了自己,顿觉“道”字高妙无比,不可企及。
孔夫子不是说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①吗?所谓“道”,就是人生日用的道儿与理儿。人莫不有父子、兄弟、朋友之伦,也就莫不有其道。做父母有父母之道,做子女有子女之道??故孟子说庠序学校“皆所以明人伦”②,而《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人能自尽其道,则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无往而不自得;人人各尽其道,则人我和谐,事业同襄共成。天下之乐,孰大于此?
学者复问:由此说来,“学”即学做人。那么,“习”的要义是什么?就是“复习”或“练习”?
师者答曰:学做人必展开于日常生活中,与日用常行相隔绝,学做人就成了一句空话。其“习”乃实践、实行义,即在日用中学做人。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③。”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中就有“传不习乎”④,即师者教人,必先将其欲传之道践之于行、体之于身、验之于心,不能只作口耳讲说之用。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倡言“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就深受这一思想传统浸润,有孔孟思想的影子。 古人解经,必通训诂,必贯经传。不通训诂,则肆为臆说、游谈无根;不贯经传,则一叶遮目、不识大体。清儒毛奇龄认为:“学而时习之”的“学”字是名词而非动词。这一分疏极其重要。如果“学”是动词,“学”和“习”就成了先后相继、彼此独立的两种行为,容易被理解成知识技能的学与习(练习、熟习)。如果把“学”看成名词,则“学”就在“习”中、在日用常行之中,离开了“习”便无所谓“学”了。至于“时”字,则是“以时”且“时时”之义,所重在把握习行的时机。
还需说明的是:《论语》是反映孔子与学生相互切磋、解答人生困惑的记录,跟现今以课堂为中心的书本知识教学,语境颇为不同。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人每以其“解惑”为解算术、物理、语文题,不知人家首先要解的,是人生之惑。知识技能的学习若不本于解人生之惑,而是与解人生之惑相分离甚至于对立,则知愈多而惑愈甚,其为教为学,不亦悖乎! 学者问:如此说来,知识技能的教学是否就可有可无了?学道与学知识技能是什么关系? 师者曰:怎么可以说学知识技能可有可无?孔子不是也说过“依于仁,游于艺”⑤吗?
“学道”是获得人生的意义。说一个人得“道”,就意味着他或她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节奏,能自己领着自己往前走,《中庸》所谓“道者,自道也”。不仅如此,他自己的节奏与他人、世界的节奏还相互契合,人们同歌共舞,这就是孔子所谓的“成于乐”之境。
进入了这种状态,就是“依于仁”。这个“仁”字,不能理解为一个外在
的、对象化的东西,它就是一个人尽其日用常行之道后,所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安定感。我读《论语》这段话,脑海里总浮现着一个生机盎然的生活场景:一个小孩子依偎在妈妈的身旁,神定气闲,有了“在家中”的意义感,整个世界焕发着意义之光。于是,家中之事都是他的事儿,他对家中之事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学一学、动一动――妈妈包饺子,他也要包饺子;妈妈扫地,他也要扫地??这就是“游于艺”。“艺”就是知识技能。在孔子那个时代,“艺”主要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知识、技能。
学习知识技能,当然要用来解决当前和未来生活中的问题。一个人步入社会以后,知识技能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自己的职业。但是,对于青少儿来说,学习知识技能,首先不是为了谋职业、找饭碗,而是启迪智慧,打开人进入世界的各扇窗口。知识技能会因时代变化而陈旧,但人如果有了智慧,就能顺应时代变化,在变化中学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而生生不穷。故学“道”、启迪智慧是本,属于内在而绝对的价值;拿文凭、找工作是末,属于外在而相对的价值。就像树木生长,要让它开好花、结好果,就要深植其根。学习知识技能也要固其智慧之本。这样做,就是务本,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⑥。如果不务本,从入学那一天起,双眼紧紧盯在得高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上,道未得、慧不开,将来虽得高位重利也不见得守得住――当了高官,锒铛入狱;发了大财,挥霍一空。正所谓“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⑦。
说到底,“学道”就是如今“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素质”者,生命之底子也。这个底子越厚、越广,人生之路越充满光明和希望。
学者曰:师傅今天真是解了我的大惑,也让我浮想联翩:原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依于仁,游于艺”是一体相连的!
师者曰:确实如此。
“游于艺”的“游”字很有深意、值得讲求。所谓“游”,就是用心于所做、所学之事而又能超脱之,有游动空间、能自由发挥。就像小孩子跟着妈妈包饺子不是为了吃饺子,跟着妈妈扫地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他已经超越了外在的功利性目标,完全为自己所正在做的事情所吸引,身心一如、物我一体。他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心境中学事习艺。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⑧“知之者”还与所做之事相互外在,“好之者”已能在情感的投入中使物与己相互接近,而“乐之者”已使己与物融为一体。“艺”而能“游”,它已由技术上升为艺术。仁与艺一依一游、相互兴发,“学”与“乐”也难分难解:学即乐,乐即学。这是创造性的生活状态,也是创造性的学习状态:新新不已,乐在其中!
我想,《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不用陈述句,也不用祈使句,却只用反问句,真是意趣非凡!它让一位已得为学至乐的人现身说法,而让学者们证而会之:“我觉得学而时习之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呀!君以为如何?”
学者曰:弟子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明代有个思想家、教育家,名叫王艮(1483―1541),是王阳明的大弟子。他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乐学歌》,颇合《论语》首章之义:
乐学歌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心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 乐是学,学是乐。 於乎!天下之乐,何如此学? 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注释: ①《论语?阳货》。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③④⑥《论语?学而》。 ⑤《论语?泰伯》。 ⑦《礼记?大学》。 ⑧《论语?雍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任媛媛)
作文五:《“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4000字
专栏主持人
于述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学术史研究。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学报》执行主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
《读经明理》专栏前言
自“轴心时代”起,哲学即在人生对话中开启。它展现的正是哲学本义: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不必高视“会友”“辅仁”之事,它其实就是读经典之书、明人生之理,增进人生智慧、提升人生境界,转化和完善人之世界观,让人过上有意义的幸福生活。
宋代书院讲学,被后人视为书院精神之代表。其书院是有共同信仰的学者们的生活共同体:在特定师者引领下,学者们以经典为论题,切问近思,以明人生之道。《论语》《孟子》式的对话,亦因以复兴。朱子复修白鹿洞书院,其觅旧址、建黉舍、立学规之功固不可没,而其以讲学为生命、“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之精神,尤当为今人所效法。
1912年初,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感教育、世界观教育等在内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所谓“世界观教育”,其实就是传统的意义之学,是通过哲学进行的关于精神自由的教育。可惜的是,随后举行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所制定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和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删除了“世界观教育”这一要目,从制度上切断了教育与人的精神自由之密切关联。自是以降,尽性成德之教为成材之教所涵盖,人生意义之学为知识技能之学所笼罩。经学被拆分到哲学、文学或史学中,而后者则变成了大学里的高头讲章。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百余年来,“道”日不见重,“业”日向利而行,“解惑”亦日与人生疏远,沦为解考题之用。如此,则知愈博而惑愈甚。其为教为学,不亦悖乎?
所幸天运往还,周而复始。儒、道之学复起,求道之人日众。吾等沐浴此风,不甘以经学为讲章、以经籍为举业。遂以QQ为平台,法古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举,游走于经籍与人生之场,切问而近思,读经以明理,以收进德修业之效。“读经明理”栏目中的文章,即是选取平日交流中的若干论题加工而成。每篇文章涉及中华经典中的一两句名言。人们虽或习知其言,但未必皆能通透其理。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先列师者与学者往复问答之语,最后用证学韵语诗加以总结。所以要这样做,乃因答问循序渐进,易于理会,而诗言韵语有助于牢记。
总之,我们为“读经明理”栏目之初衷,乃在于先求打通自家心结,再与教育界的朋友们相参互明。文中若有荒谬不伦之处,还请朋友们不吝赐教,正所谓“非我而当者,吾师也”。
学者问:《论语》开篇即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相示。可我从小学到现在,天天上学读书,不仅难得其乐,反倒常觉其苦,真可谓“不亦苦乎”!
师对曰:说说看,你所学何事,又为何而学?
学者问:我们学的是法定教材,为的是得个好成绩,将来考个好大学,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古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莫非读书本来就是一件苦事?等做了“人上人”才能尽享快乐?
师者曰:难怪你常觉其苦,且不解孔夫子为学之乐。
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当然包含着学习知识与技能,但其要义不在于此。对于此“学”,古人或以“学道”“学做人”“明人伦”,或以“修身之学”“义理之学”“尽性之学”名之,不一而足。
学者叹曰:唉!一听到“学道”之类的大字眼,我就头大脑昏,觉得太高了,望尘莫及。
师者亦叹:唉!“道”字本无玄妙处。我辈一头扎进功利场,遂小视、贱视了自己,顿觉“道”字高妙无比,不可企及。
孔夫子不是说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①吗?所谓“道”,就是人生日用的道儿与理儿。人莫不有父子、兄弟、朋友之伦,也就莫不有其道。做父母有父母之道,做子女有子女之道……故孟子说庠序学校“皆所以明人伦”②,而《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人能自尽其道,则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无往而不自得;人人各尽其道,则人我和谐,事业同襄共成。天下之乐,孰大于此?
学者复问:由此说来,“学”即学做人。那么,“习”的要义是什么?就是“复习”或“练习”?
师者答曰:学做人必展开于日常生活中,与日用常行相隔绝,学做人就成了一句空话。其“习”乃实践、实行义,即在日用中学做人。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③。”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中就有“传不习乎”④,即师者教人,必先将其欲传之道践之于行、体之于身、验之于心,不能只作口耳讲说之用。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倡言“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就深受这一思想传统浸润,有孔孟思想的影子。
古人解经,必通训诂,必贯经传。不通训诂,则肆为臆说、游谈无根;不贯经传,则一叶遮目、不识大体。清儒毛奇龄认为:“学而时习之”的“学”字是名词而非动词。这一分疏极其重要。如果“学”是动词,“学”和“习”就成了先后相继、彼此独立的两种行为,容易被理解成知识技能的学与习(练习、熟习)。如果把“学”看成名词,则“学”就在“习”中、在日用常行之中,离开了“习”便无所谓“学”了。至于“时”字,则是“以时”且“时时”之义,所重在把握习行的时机。
还需说明的是:《论语》是反映孔子与学生相互切磋、解答人生困惑的记录,跟现今以课堂为中心的书本知识教学,语境颇为不同。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人每以其“解惑”为解算术、物理、语文题,不知人家首先要解的,是人生之惑。知识技能的学习若不本于解人生之惑,而是与解人生之惑相分离甚至于对立,则知愈多而惑愈甚,其为教为学,不亦悖乎!
学者问:如此说来,知识技能的教学是否就可有可无了?学道与学知识技能是什么关系? 师者曰:怎么可以说学知识技能可有可无?孔子不是也说过“依于仁,游于艺”⑤吗?
“学道”是获得人生的意义。说一个人得“道”,就意味着他或她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节奏,能自己领着自己往前走,《中庸》所谓“道者,自道也”。不仅如此,他自己的节奏与他人、世界的节奏还相互契合,人们同歌共舞,这就是孔子所谓的“成于乐”之境。
进入了这种状态,就是“依于仁”。这个“仁”字,不能理解为一个外在的、对象化的东西,它就是一个人尽其日用常行之道后,所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安定感。我读《论语》这段话,脑海里总浮现着一个生机盎然的生活场景:一个小孩子依偎在妈妈的身旁,神定气闲,有了“在家中”的意义感,整个世界焕发着意义之光。于是,家中之事都是他的事儿,他对家中之事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学一学、动一动――妈妈包饺子,他也要包饺子;妈妈扫地,他也要扫地……这就是“游于艺”。“艺”就是知识技能。在孔子那个时代,“艺”主要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知识、技能。
学习知识技能,当然要用来解决当前和未来生活中的问题。一个人步入社会以后,知识技能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自己的职业。但是,对于青少儿来说,学习知识技能,首先不是为了谋职业、找饭碗,而是启迪智慧,打开人进入世界的各扇窗口。知识技能会因时代变化而陈旧,但人如果有了智慧,就能顺应时代变化,在变化中学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而生生不穷。故学“道”、启迪智慧是本,属于内在而绝对的价值;拿文凭、找工作是末,属于外在而相对的价值。就像树木生长,要让它开好花、结好果,就要深植其根。学习知识技能也要固其智慧之本。这样做,就是务本,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⑥。如果不务本,从入学那一天起,双眼紧紧盯在得高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上,道未得、慧不开,将来虽得高位重利也不见得守得住――当了高官,锒铛入狱;发了大财,挥霍一空。正所谓“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⑦。
说到底,“学道”就是如今“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素质”者,生命之底子也。这个底子越厚、越广,人生之路越充满光明和希望。
学者曰:师傅今天真是解了我的大惑,也让我浮想联翩:原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依于仁,游于艺”是一体相连的!
师者曰:确实如此。
“游于艺”的“游”字很有深意、值得讲求。所谓“游”,就是用心于所做、所学之事而又能超脱之,有游动空间、能自由发挥。就像小孩子跟着妈妈包饺子不是为了吃饺子,跟着妈妈扫地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他已经超越了外在的功利性目标,完全为自己所正在做的事情所吸引,身心一如、物我一体。他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心境中学事习艺。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⑧“知之者”还与所做之事相互外在,“好之者”已能在情感的投入中使物与己相互接近,而“乐之者”已使己与物融为一体。“艺”而能“游”,它已由技术上升为艺术。仁与艺一依一游、相互兴发,“学”与“乐”也难分难解:学即乐,乐即学。这是创造性的生活状态,也是创造性的学习状态:新新不已,乐在其中!
我想,《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不用陈述句,也不用祈使句,却只用反问句,真是意趣非凡!它让一位已得为学至乐的人现身说法,而让学者们证而会之:“我觉得学而时习之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呀!君以为如何?”
学者曰:弟子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明代有个思想家、教育家,名叫王艮(1483―1541),是王阳明的大弟子。他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乐学歌》,颇合《论语》首章之义:
乐学歌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心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
乐是学,学是乐。
於乎!天下之乐,何如此学?
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注释:
①《论语?阳货》。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③④⑥《论语?学而》。
⑤《论语?泰伯》。
⑦《礼记?大学》。
⑧《论语?雍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任媛媛)
作文六:《“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4000字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作者:于述胜 邱星语
来源:《中国教师》2015年第01期
专栏主持人
于述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学术史研究。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学报》执行主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
《读经明理》专栏前言
自“轴心时代”起,哲学即在人生对话中开启。它展现的正是哲学本义: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不必高视“会友”“辅仁”之事,它其实就是读经典之书、明人生之理,增进人生智慧、提升人生境界,转化和完善人之世界观,让人过上有意义的幸福生活。
宋代书院讲学,被后人视为书院精神之代表。其书院是有共同信仰的学者们的生活共同体:在特定师者引领下,学者们以经典为论题,切问近思,以明人生之道。《论语》《孟子》式的对话,亦因以复兴。朱子复修白鹿洞书院,其觅旧址、建黉舍、立学规之功固不可没,而其以讲学为生命、“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之精神,尤当为今人所效法。
1912年初,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感教育、世界观教育等在内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所谓“世界观教育”,其实就是传统的意义之学,是通过哲学进行的关于精神自由的教育。可惜的是,随后举行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所制定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和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删除了“世界观教育”这一要目,从制度上切断了教育与人的精神自由之密切关联。自是以降,尽性成德之教为成材之教所涵盖,人生意义之学为知识技能之学所笼罩。经学被拆分到哲学、文学或史学中,而后者则变成了大学里的高头讲章。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百余年来,“道”日不见重,“业”日向利而行,“解惑”亦日与人生疏远,沦为解考题之用。如此,则知愈博而惑愈甚。其为教为学,不亦悖乎?
所幸天运往还,周而复始。儒、道之学复起,求道之人日众。吾等沐浴此风,不甘以经学为讲章、以经籍为举业。遂以QQ为平台,法古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举,游走于经籍与人生之场,切问而近思,读经以明理,以收进德修业之效。“读经明理”栏目中的文章,即是选取平日交流中的若干论题加工而成。每篇文章涉及中华经典中的一两句名言。人们虽或习知其言,但未必皆能通透其理。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先列师者与学者往复问答之语,最后用证学韵语诗加以总结。所以要这样做,乃因答问循序渐进,易于理会,而诗言韵语有助于牢记。
总之,我们为“读经明理”栏目之初衷,乃在于先求打通自家心结,再与教育界的朋友们相参互明。文中若有荒谬不伦之处,还请朋友们不吝赐教,正所谓“非我而当者,吾师也”。 学者问:《论语》开篇即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相示。可我从小学到现在,天天上学读书,不仅难得其乐,反倒常觉其苦,真可谓“不亦苦乎”!
师对曰:说说看,你所学何事,又为何而学?
学者问:我们学的是法定教材,为的是得个好成绩,将来考个好大学,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古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莫非读书本来就是一件苦事?等做了“人上人”才能尽享快乐?
师者曰:难怪你常觉其苦,且不解孔夫子为学之乐。
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当然包含着学习知识与技能,但其要义不在于此。对于此“学”,古人或以“学道”“学做人”“明人伦”,或以“修身之学”“义理之学”“尽性之学”名之,不一而足。 学者叹曰:唉!一听到“学道”之类的大字眼,我就头大脑昏,觉得太高了,望尘莫及。 师者亦叹:唉!“道”字本无玄妙处。我辈一头扎进功利场,遂小视、贱视了自己,顿觉“道”字高妙无比,不可企及。
孔夫子不是说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①吗?所谓“道”,就是人生日用的道儿与理儿。人莫不有父子、兄弟、朋友之伦,也就莫不有其道。做父母有父母之道,做子女有子女之道……故孟子说庠序学校“皆所以明人伦”②,而《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人能自尽其道,则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无往而不自得;人人各尽其道,则人我和谐,事业同襄共成。天下之乐,孰大于此?
学者复问:由此说来,“学”即学做人。那么,“习”的要义是什么?就是“复习”或“练习”? 师者答曰:学做人必展开于日常生活中,与日用常行相隔绝,学做人就成了一句空话。其“习”乃实践、实行义,即在日用中学做人。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③。”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中就有“传不习乎”④,即师者教人,必先将其欲传之道践之于行、体之于身、验之于心,不能只作口耳讲说之用。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倡言“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就深受这一思想传统浸润,有孔孟思想的影子。
古人解经,必通训诂,必贯经传。不通训诂,则肆为臆说、游谈无根;不贯经传,则一叶遮目、不识大体。清儒毛奇龄认为:“学而时习之”的“学”字是名词而非动词。这一分疏极其重要。如果“学”是动词,“学”和“习”就成了先后相继、彼此独立的两种行为,容易被理解成知识
技能的学与习(练习、熟习)。如果把“学”看成名词,则“学”就在“习”中、在日用常行之中,离开了“习”便无所谓“学”了。至于“时”字,则是“以时”且“时时”之义,所重在把握习行的时机。
还需说明的是:《论语》是反映孔子与学生相互切磋、解答人生困惑的记录,跟现今以课堂为中心的书本知识教学,语境颇为不同。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人每以其“解惑”为解算术、物理、语文题,不知人家首先要解的,是人生之惑。知识技能的学习若不本于解人生之惑,而是与解人生之惑相分离甚至于对立,则知愈多而惑愈甚,其为教为学,不亦悖乎!
学者问:如此说来,知识技能的教学是否就可有可无了?学道与学知识技能是什么关系? 师者曰:怎么可以说学知识技能可有可无?孔子不是也说过“依于仁,游于艺”⑤吗? “学道”是获得人生的意义。说一个人得“道”,就意味着他或她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节奏,能自己领着自己往前走,《中庸》所谓“道者,自道也”。不仅如此,他自己的节奏与他人、世界的节奏还相互契合,人们同歌共舞,这就是孔子所谓的“成于乐”之境。
进入了这种状态,就是“依于仁”。这个“仁”字,不能理解为一个外在的、对象化的东西,它就是一个人尽其日用常行之道后,所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安定感。我读《论语》这段话,脑海里总浮现着一个生机盎然的生活场景:一个小孩子依偎在妈妈的身旁,神定气闲,有了“在家中”的意义感,整个世界焕发着意义之光。于是,家中之事都是他的事儿,他对家中之事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学一学、动一动——妈妈包饺子,他也要包饺子;妈妈扫地,他也要扫地……这就是“游于艺”。“艺”就是知识技能。在孔子那个时代,“艺”主要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知识、技能。
学习知识技能,当然要用来解决当前和未来生活中的问题。一个人步入社会以后,知识技能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自己的职业。但是,对于青少儿来说,学习知识技能,首先不是为了谋职业、找饭碗,而是启迪智慧,打开人进入世界的各扇窗口。知识技能会因时代变化而陈旧,但人如果有了智慧,就能顺应时代变化,在变化中学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而生生不穷。故学“道”、启迪智慧是本,属于内在而绝对的价值;拿文凭、找工作是末,属于外在而相对的价值。就像树木生长,要让它开好花、结好果,就要深植其根。学习知识技能也要固其智慧之本。这样做,就是务本,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⑥。如果不务本,从入学那一天起,双眼紧紧盯在得高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上,道未得、慧不开,将来虽得高位重利也不见得守得住——当了高官,锒铛入狱;发了大财,挥霍一空。正所谓“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⑦。
说到底,“学道”就是如今“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素质”者,生命之底子也。这个底子越厚、越广,人生之路越充满光明和希望。
学者曰:师傅今天真是解了我的大惑,也让我浮想联翩:原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依于仁,游于艺”是一体相连的!
师者曰:确实如此。
“游于艺”的“游”字很有深意、值得讲求。所谓“游”,就是用心于所做、所学之事而又能超脱之,有游动空间、能自由发挥。就像小孩子跟着妈妈包饺子不是为了吃饺子,跟着妈妈扫地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他已经超越了外在的功利性目标,完全为自己所正在做的事情所吸引,身心一如、物我一体。他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心境中学事习艺。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⑧“知之者”还与所做之事相互外在,“好之者”已能在情感的投入中使物与己相互接近,而“乐之者”已使己与物融为一体。“艺”而能“游”,它已由技术上升为艺术。仁与艺一依一游、相互兴发,“学”与“乐”也难分难解:学即乐,乐即学。这是创造性的生活状态,也是创造性的学习状态:新新不已,乐在其中!
我想,《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不用陈述句,也不用祈使句,却只用反问句,真是意趣非凡!它让一位已得为学至乐的人现身说法,而让学者们证而会之:“我觉得学而时习之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呀!君以为如何?”
学者曰:弟子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明代有个思想家、教育家,名叫王艮(1483—1541),是王阳明的大弟子。他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乐学歌》,颇合《论语》首章之义:
乐学歌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心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
乐是学,学是乐。
於乎!天下之乐,何如此学?
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注释:
①《论语·阳货》。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③④⑥《论语·学而》。
⑤《论语·泰伯》。
⑦《礼记·大学》。
⑧《论语·雍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任媛媛)
作文七:《【日温一故】论语《学而》①》600字
【原文】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南怀瑾先生也曾对《学而》阐述了他的不同观点:
第一句中的“时”与“习”,不是指时常温习,而是指随时随地学习、随时随地反省。当一个人通过学习、反省慢慢有了进步,就会“不亦悦乎”而高兴了;
第二句中的“远”并不一定指代“空间地区的远”,而是“形容知己之难得”,一个人长久时间没有精神交流的感受。孔子拒绝权位,执着教育,足见做学问的人是寂寞;
第三句中的“君子”,除了要做到不怨天尤人,还应该能够痛切反省——“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修养问题吗?”,如此才能做到“不亦君子乎”。
【评析】
①《学而》论述了学的问题,那么在孔子眼中,何为“学问”呢?
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指文学。即使一个人不识字,也可能有学问。只要做人好,做事对,这就是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
②将三句话作为整体,有何意义?
这三句话说明了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就是先要自得其乐,而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就是:
如何是独乐乐?
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
如何是与人乐乐?
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如何是众乐乐?
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作文八:《《论语》学而第一》1300字
学而第一:
1.有子曰:“__________________,鲜矣。______________,未之有也。_________ ,本立而道生。____________,其为仁之本与!”
2.子曰:“___________,鲜矣仁!”
3.子曰:“道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民以时。”
4.子曰:“______________,出则弟,_________,泛爱众而亲仁。_________,则以学文。”
5.子夏曰:“________;事父母,________;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__________。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子曰:“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主忠信。______________。过,则勿惮改。”
7.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8.有子曰:“________________。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0.子贡曰:“_________,________,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________。”子贡曰:“《诗》云:‘________,________。’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12.子曰:“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
14.子曰:“_______________,三十而立,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孟武伯问孝。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子游问孝。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7.子曰:“视其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焉廋哉?”
18.子曰:“君子不器。”
19.子贡问君子。子曰:“_____________,而后从之。”
20.子曰:“________________,小人比而不周。”
21.子张学干禄。子曰:“_________,________,则寡尤;_______,慎行其余,则寡悔。_______,________,禄在其中矣!”
22.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__________,则民服;_________,则民不服。”
23.或谓孔子曰:“________?”子曰:“《书》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4.子曰:“__________,不知其可也。_________,_______,其何以行之哉?”
25.子曰:“______________,谄也。_____________,无勇也。”
作文九:《高考必背··论语··学而》300字
学而
1.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5.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6.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
7.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
“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
而知来者。 ”
8.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作文十:《论语.学而意思》3400字
1·1 孔子说:做人好做事对,是人一生的学问,要随时随地去学习揣摩,有了体会便有收获,自己不也高兴吗?人生理念,每个人体会不同,但是也有难得的知己,这样的朋友尽管等的很久远了,忽然方来看你,你是多么快乐呀,大家相处在一起,不要要求别人必须知道你想怎么,顺着你,你能理解这一点,对别人不生怨恨,这样子的人不是有胸襟有气度懂人生的人吗?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据说比孔子小33岁。有子说:一个人为人方面,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姐妹朋友友爱,这样的人做出触犯长辈的事来是基本没有的;不好犯上却好作乱,干出一些出格的事也是几乎没有的。做人要有基本的原则,原则确立做人做事就有遵循的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个孝悌观念呀,难道它不是为人的根本吗?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3 孔子说:有的人很会说话,让人感觉到他真的关心你,而且说话的同时满脸堆笑,如果你有忧愁的事,他也会显示出面带忧伤的样子,这样子的人很会来事,现在都成了大家看齐的榜样,因为人家混得好,其实他的真实内心里平和对待人、爱每一个人是做不到的,甚至表现出德性差的一面。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 每日自我反省是提高修养的好方法。现代的人都很忙,好像顾不上,不顺心的事情出现后,才知道后悔。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小孔子46岁,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曾子说:我每天要三次反省自身,有人托付给的事情我为他谋划、办理有没有不尽心竭力啊?与朋友交往有没有言而有信不诚心啊?长者或者老师传授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的学问,我真正重视去实践了没有?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当官难,当个好官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更难。孔子认为理想的地方官员应当是这样,孔子说:管理一个地方,做事敬业勤勉,有承诺有兑现,才能受到人们的信赖,节约节制处置事物,保护好生态环境,爱惜人才,尊重人才,不干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使民众按照应该的时间处理该办事情,万事顺其自然地生活。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对人的教育最难。品行、技能是教育的两大重点。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最优秀的生存技能,但是良好的品行是都应该有的。所以孔子说:年轻学生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对朋友要友爱,做事谨慎言而有信,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身边的众人,之后再亲近有仁德的人,和他们相处为朋友,做到这些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习有兴趣的知识。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 现代的人大多来往匆匆,感情与利益挂钩,人与人相互尊重,一定是很难的了。对于做人做事,不当做学问去研究、学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
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子夏说,看到有德的人应该肃然起敬。为啥呢?这样的人在家侍奉父母能竭尽其力,在外服务社会能奉献自身,与朋友相交往有信誉,虽然说他也许没有专门学习过什么,我必须承认,这样子的人才是有真正学识的人啊。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现在的人喜欢随大流,比面子。他的良心在内心里本来占的地方就小,因此面子会越来越大,良心有时几乎没有了。孔子说:人不自重就没有威信,人云亦云的,善变,不稳定,他的学识就不会坚固,人格不独立。忠、信是人一生要坚守的主旨,也不要认为没有一个朋友不如自己,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 化险为夷,盼好结果,已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但是,它的危害太大了,人们都没有引起重视。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结果,不如追问很远以前引发这个结果的原因,让大家都树立了这样的思考方式,民众的思维观念才能归附仁厚淳朴啊。“慎终追远”多少年来大家理解的都是那样,我觉得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有道理。其意译是“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因此,“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我们做事之前应该先考虑,为什么做,方法对不对,才能建立善念,出发点好,结果必定好,社会风气就会变好。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温良恭俭让,这五个词现在能知道了解的人不多,更不用说去践行了。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又子元。子禽问孔子的学生子贡道:老师到一个诸侯国,都要打听这个国家的政事,他究竟为什么,是想求做官呢,还是想给人家提供治国的意见?子贡说:我们的老师以温、良、恭、俭、让的高深修养济世社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他有什么政治野心的话,他所求的,也与一般人追求的不同,不是一般人能理解了的。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1 传统家庭里父亲是一家之主,具有权威性。现代社会男女平等,都有发言权,但是从承担家庭责任风险的角度来看,男人,作为父亲被推到了第一责任人的位置。一般讲,家庭中儿子是把父亲作为心目中的榜样来看待的。父亲对男孩子的言传身教起到很大作用,在传统文化中更加明显。人生从小立志非常重要,有志者才能事竟成。儿子的教育怎么样,通过看儿子对人生志向表达,就能知道。孔子说:当在父亲面前时,儿子能说出他的人生志向;背着父亲不在乃至去世后,他的做人做事的行为,还是言行一致;经过三年的时间,言行一致,没有改变,一贯作法的,这就是孝子。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 古人说的礼,是指待人做事合乎规范,在尽可能照顾到人的各方权益时并重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这个礼字含义丰富,现在只剩下了个礼貌的狭义。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治理国家要以此为美好愿景,小大由之;有些事情矫正过分了也不行,知道它的和谐度在哪里,才去调和它,不以礼来调节人事自然,也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仁义礼智信作为传统文化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认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培养心境很重要。一个人的起点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境界低。有子说,一个守诚信的人信近于义,会说到做到;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恭近于礼,会远离耻辱;因为关心家人,这个人是不会失去他亲人们爱护,这样的人也是可以让人宗仰的。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人的一生无论经历什么事情,或喜或悲或淡,都是为了明白道理而来的。几千年前孔子就说:一个真正明白的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做事上要敏捷,在言谈上要慎重,学习体会别人做人做事有用的经验道理,从而纠正自己的缺陷不足,这样的人才可以称赞为好学的人啊。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说:一个人虽生活贫穷但不谄媚奉承,富有了却不骄奢淫逸,何如?孔子说:可以呀,但不如尽管贫困却乐观生活,富有却好以礼待人接物的人。子贡说:诗经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您的意思是做人同做玉器一样的道理吧!孔子说:你呀,可以和你开始谈论诗经了!告给你过往事物的道理你可以推知出新的道理。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好多人抱怨“你不懂我的心”。孔子说:一般人忧患别人不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却不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想什么。多为他人着想,少以自我为中心,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做人做事是学问。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对社会有益的人。应试教育不好,素质教育难搞,为什么?论语是好书,好书还须读懂、运用才对。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