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观察事物的方法》800字
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作文二:《[关于观察昆虫的作文]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3800字
[关于观察昆虫的作文]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 篇一 : 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_读了昆虫记有感
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_读了《昆虫记》有感_550字 一天到晚都在家,我觉得好无趣,无法出去喝小伙伴玩,只有在家看电视。(,于是我想起老师让我们读的必读书《昆虫记》。于是我打开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来消除心中的无聊。读着读着我被法布尔为了观察昆虫而不屑一切的精神所感染了,因为他向困难屈服。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成功。
这本书讲了法布尔在亲自实验,观察:萤火虫、红蚂蚁、天牛、蟋蟀、蝗虫、金步甲……还亲自试验了毛虫的霉素等等,数不胜数,着一切都是高度危险的,特别是观察朗格多克蝎子时,那种坚持不懈。
成功往往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成功往往可以挡住一切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只要可以成功,付出再大的努力和汗水也在所不辞。为了持家法布尔不得不去一所小学去上课教几何图形,虽然工资很小,但还是干。后来他有成了一名染色工,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有了一笔小财富,得到了皇帝部长的认可。
成功可以造就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也可以造就新的开始。法布尔造就了一个新的开始,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为了自己能更好地了解昆虫;为了能成功,法布尔去了印染厂,用自己的方法做一名印染工人,好不容易赚了钱,去研究昆虫,结果研究的人走光了,
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奋斗,向成功跨步。
彩云收集了无数的水蒸气,只为了雨后惊艳一现;贝壳征集无数沙粒,终于炼成一颗闪亮的珍珠。我们的人生是这样,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成功。我轻轻摸着《昆虫记》的封面,觉得不再无趣,因为我有昆虫和法布尔的陪伴。
四年级:袁浩钦
读了《昆虫记》有感_1000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题记
只要看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记录昆虫的书,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此书的作者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与作者相同的是,我也喜欢昆虫,于是,我翻开了书的扉页。
映入眼帘的是关于作者法布尔的介绍,他那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精神使我萧然起敬。一个人,可以这么有毅力,真的很不容易。看着如此厚的书,我不禁感叹道。
法布尔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研究昆虫,留下了这本旷世巨作《昆虫记》。书中运用大量笔墨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描写十分细腻,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和情趣。其中我特别喜欢描写蝉的那几章。法布尔先用寓言《蚂蚁和蝉》引出下文,再写蝉的地洞以及蝉是如何挖地洞的,后来又写蝉如何蜕变,再后来写了蝉的歌唱,我最喜欢这节,因为法布尔开始研究实验了,他先找来五中蝉,再逐一分析、实验,语言充满了科学性,段与段之间十分鲜明,没有一点断开,连接十分紧密,令人回味无穷。
《昆虫记》里还有其他的昆虫,如螳螂、蚂蚁、蝴蝶……法布尔对它们一视同仁,都很喜欢,并没有一丝厌恶的感觉,由此可见,他真的十分爱昆虫,也特别爱大自然,如果一个特别讨厌昆虫的人,还会写下这么富有哲理的书吗,还能有这么坚持不懈的精神吗,不会了,所以法布尔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热爱生灵、热爱大自然的榜样~
看完这本书,我感悟万千:天呐,法布尔坚持了那么多年,写出这么一本著作,真的很不容易~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宝贝,你在惊叹他的毅力对不对,其实呀,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你有志趣,再多、再大的困难你都可以克服,就像法布尔,他爱昆虫,有爱昆虫的志趣,所以他就有了毅力写下《昆虫记》,可见,他的勇气与决心相当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看着我,笑了:“那你有没有志趣,”我说:“当然,我的志趣是看书,看好书~”
《昆虫记》语言十分幽默,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昆虫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法布尔所叙述的昆虫习性哦,我懂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之所以那么精彩,语言那么诙谐、生动,形象那么鲜明,是因为他有一颗平易近人的心以及爱昆虫的志趣。
人们都说:“多读书,读好书。”像《昆虫记》这样的书就是好书,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看看。把读书的精神发扬光大,使人们爱上读书,就可以为国家献上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不知不觉,已经翻到了书的末页,我不由得感慨:这本书实在
太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初一:徐星月
虫界魅力_读了《昆虫记》有感_450字 自然环境是人人所向往的,鸟语花香,寂静安详,远离城镇的喧嚣,浸泡在清新中。在大自然,水里,天空,陆地,各有动物存在。在3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对品种各异、形象各异的虫子着了迷,花费毕生的光阴写出了这本绝世佳作:《昆虫记》,他就是法布尔。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蜜蜂的群体生活;看到了蚂蚁的凶残;了解了蝉的自食其力;了解了萤火虫麻醉其他昆虫的高超本领;知道了黑步甲能装死;看到了昆虫不为人知的秘密。
法布尔用生动脱俗的语言把枯燥乏味的科学描绘的有声有色,而且在他的语言中没有半点虚假,因为他坚持“科学可以被修饰,但不能被修改。”这使我们能在昆虫记中学到真实可靠的科学,而且能把他们好好吸收。
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蝉虫的蜕变,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塔蓝图拉毒蛛,我看到他反复的观察和实验,寻找大量例证。一次实验失败了,他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科学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工作作风。让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神的内涵。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真理而投入毕生心血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世界的神奇和美妙,又让我感受到了法布尔超人的毅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他所付出的辛苦是常人无法体会的,我们只有在这部传
世佳作中去体验。
法布尔让我了解昆虫世界,而昆虫则让我永远记住法布尔。
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市满洲里市第五中学初一:周宇航
篇二 : 关于观察昆虫的作文
关于观察昆虫的作文 今天晚上,奶奶在院子里,看见了一只螳螂。刚开始,奶奶还以为是垃圾,就把它捡起来,拿到了手里。奶奶觉得这个垃圾在动,拿出来仔细地看了一遍,才知道,这个垃圾原来是一只螳螂!奶奶把手松开,让螳螂跳出来。我知道了这件事,急忙拿了一个不用的瓶子赶来,想让这只螳螂进我的瓶子里面去,可是,这只螳螂偏不进去。也许它在想:“我才不会上你的当!那里面不自由。”突然,这只螳螂跳到了瓶子上面,停住了,好像在捉弄我。我连忙把这只螳螂带回到我写作业的那间房子里面去观察它。
到了我写作业的那间房子里,我把螳螂放到它自己也觉得很大很大的箱子里。我用肉眼去观察螳螂,但是,根本看不清楚。我脑子一动,就去爷爷那里借了一个放大镜来观察。螳螂却来碰我的放大镜,它好像觉得很好奇。我在放大镜下观察,发现它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使它很容易发现敌人;它自己却穿着一件青草一样颜色的衣服,所以敌人很难发现它。它有一双带钩的锋利无比的巨齿样的爪子,很容易抓到食物。它的那张坚硬的大嘴很容易咬伤敌人。但是,小螳螂,你要小心,当你捕蝉的时候,小心黄鹊在后还想吃掉你呢!
我跟螳螂说了好一阵话,最后我对它说:“你累了吧,我还是把你放回大自然去,让你自由。让你继续去消灭害虫,保护我们美好
的环境。”
我打开了大箱子,螳螂没有马上出来,好像它还依依不舍的离开我这个朋友。我只得把它捉出来,放到花园的草丛里去了。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在一个干燥的地方,观察起蚂蚁来。
我用放大镜看清了蚂蚁的真面目:蚂蚁的身子由三个小圆球组成。它的头比较大,顶着两根灵活的触角,嘴好象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六条又细又长腿就长在这儿,肚子圆鼓鼓的,拖在后面。
我用红色的蜡笔在一只蚂蚁的周围画了一圈。那只蚂蚁顿时十分惊慌,心里肯定在想:天哪,我的前面怎么会出现这样一道红色的障碍物?会不会吃我呀!于是,害怕地倒退几步,不料又遇到了那道红色的障碍物,又吓了一跳:没办法,只好咬紧牙关闯过去了。它小心翼翼地抬起脚,碰了碰那条红线,没有什么动静,这才放心地迈开脚步,跌着脚尖爬了出去。
经得装障碍物”的考验,一定经不住水冲吧。我要制造一嘲水灾”。于是,我把一些水往一只蚂蚁身上倒去。它一下子浮()了起来,拼命地挣扎,手成了“人”字形,“汗毛”好象也竖了起来,过了二三秒,它又被风吹到了地上,神奇般地立了起来。蚂蚁的生命真顽强啊!
我又拿了块面包放在地上,想看看蚂蚁怎样搬运食物,不一会儿,一只大蚂蚁被这个香味引了出来,它爬上爬下,东张西望,终于弄明白了这是一块超大型的牛奶面包。它就迅速地爬回家去。过了一会儿,那只蚂蚁出来了,它的身后跟着黑压压的一大群人马。顿时,二十多只蚂蚁把面包块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大蚂蚁的指挥下,有的
蚂蚁钻到底部,准备把面包抬起来;有的
咬住面包,使面包方便往前移动。或许因为考虑到面包太大了,有些蚂蚁啃了些碎片,先运回家去。就这样,这群蚂蚁劲往一处使,一步步把面包搬进了家。我看得目瞪口呆。
多么可爱的小生灵,我有些惊叹了。当它们遇到困难时,并没有低头后退,而是拼搏向前,最后取得胜利;在看到美食时,懂得分享,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地搬回家去。我们不正是要学习这种精神吗?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关于观察昆虫的作文”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
作文三:《观察生活的作文》1500字
观察生活的作文
观察生活的作文
星期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带领我们去操场上观察小昆虫,我选择观察蚂蚁,听到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便闪电般地冲到花坛边,迅速地挖起土来。
不一会儿,我们就挖到了一个蚁巢,那里的蚂蚁可真多呀!我抓起一只放到手心上,仔细观察起来,我发现蚂蚁小小的头上长了一对细细的触角,细细的脖子上连着小小的身体,鼓起的“大”肚子下面长着三对细细的腿,我还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头部、胸部、腹部。我又抓起一只蚂蚁放到我的边上,好像要爬到我的手上跟我“决一死战”,我立即把它放回土里。这时听孙瑞辰说发现蚁王了,我便跑过去看,刚走过去,蚁王就飞走了,我看见它的背部是红色的。这时,我想起蚂蚁是“小小大力士”的试验,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饼干屑,饼干屑对我来说非常小,但是对蚂蚁来说却很大,我抓来一只蚂蚁放到饼干屑上,蚂蚁用触角碰了碰,立即返回洞里,不一会儿,一群蚂蚁走了出来,把饼干屑抬进洞里去了。
通过这节课的观察,我对昆虫了解了许多,下次有时间我还要去观察昆虫。
观察生活的作文
下了一场雨,迷迷蒙蒙的。像一层层不能争脱的迷雾,将这时间缠绕。校园的男生女生们走在雨中,并不打伞。天空中撒下的雨水似乎为他们织成了一道透明的幕,灰色的城市在雨幕里变得一片朦
胧。
空气似乎变凉了,再也闻不到前些天那些暖和的味道。我的胳膊在冰冷中似乎也有一丝的麻木,好似在一瞬间失去了知觉。好想,努力伸直自己的身子,去抓住那空中飘忽不定的雨滴。像自己的爱情一样,自己努力去争取,伸开双手,抓住的却只有丝丝残酷的空气。
春天的草儿在雨露的洗涤后,绿的透亮,勃发出丝丝的生机。在雨水的滋养下,努力让自己长高,再长高。那本光秃秃的操场,现在远远看去,竟也有了一层绿,也就是这一层绿使生机在那一瞬间猛然迸发出来。
雨水带来的天空是灰色,是阴沉的色调。我眯起眼睛仰望天空,看不到一丝的生机。灰灰的天幕也只有在滴滴哒哒落下雨水的衬托下,才能显示出一丝的生气。像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孩子一样,雨中的天空有着几多的神秘,天空中云层浓厚,根本看不到深处,看不到它那本来明亮透彻的眼睛。
门口的那几棵桃树已经开花,粉红的花瓣,橘黄色的花蕊。雨滴落在花瓣上,还没有来得及停留,就不得不无情的滑落。而那花蕊似乎本着处处留情的想法,偷偷的沾上几丝露水,生机昂然。桃树的绿芽,发满了整棵树。配合着那清艳的桃花,在雨丝的映衬下,清脆多姿。
自己的心情似乎也在天色和雨水的感染下,变的有些伤感。丝丝的雨水,似乎也让温度跟着它的情绪一起变的阴霾低沉。站在雨中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心里默默的想,难道又是一年倒春寒吗?
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想用自己那有限的力量去反抗,反抗这一场冰冷的春雨。虽然在努力后,又一次以失败而告终。心里有些许莫名的难过和无奈,无奈自己又一次被征服。
校园的繁忙,似乎又在这静静撒下的雨水的影响下,变得宁静安详。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严肃庄重的楼,自己的心也慢慢变的沉静,深邃。不再那么轻浮,不再那么张狂。
自己在心里慢慢回忆,觉得记忆一片混乱,也想在心里也下一场这样的小雨。洗去那沉淀已久的隐晦,让自己的心晒晒太阳,感受到那久违的温暖的味道,看到那春天的绿,春天的红,那灿烂的一切。
是上天对生灵的恩泽,降下了这场雨,润滑着世间浮躁的生灵,浮躁的心。一场缓缓降下的春雨,似乎带走了尘世的繁闹。顺势也告诉人们,要静心,放慢生活的节奏,去慢慢品味这并不阴霾,充满阳光,静寂安详的世界。
此刻,在这无声的世界,雨停了。心,也跟着慢慢的静了。
[观察生活的作文]
作文四:《专题 ▌观察事物的方法》1100字
▌观察的方法:
这是Kuenley Rubgay旅行的图片,它记录了生活,传递了美……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美的品质的赞扬……设计源于生活,只有真切的感受到生活的美,才能将美传递……
感谢图片作者Kuenley Rubgay(Shoes addict, Bags collector, Reading fan, Leica user, Diving geek, forever Amanjunkie)
节选卒姆托在南加州建筑学院的讲演稿【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中的部分内容,或许能感受到由观察到领悟其实就是设计的过程,或许会产生一种共鸣……
┇这些记忆构成了我脑海中最为深刻的建筑体验。它们是我在作品中表现的景象和氛围的源泉。
┇凭直觉、自发的、敏锐的情感来体验和反应。如同一首震撼人心的音乐那样带给你的感受。使人们与对象互动,是事物本身、人群、空气、喧嚣、声响、颜色、材质、纹理和形式这一切在挑逗你的情绪,你满足的期待感。
┇当我设计建筑时,时常发现自己陷入到遥远、半忘却的记忆中。于是我试图找到记忆中的真实景象,找到它们在此时对我的意义,这种弥漫在简单事物中的勃勃生机如何对我产生帮助。在这里,每一个物体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形式。虽然我不会去模仿任何一种形式,它们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依然可以启发我的思绪。这是我以前曾经见过的。尽管如此,我知道一切都是新的、不同的,对以前作品的任何模仿都不可能表达出记忆中的神秘魅力。
┇当人们意识到一个构造精致的物体表现出制作者的细致的工作和高超的技艺时,他们常常会说:“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过程是结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认识把我们带入了关于艺术和建筑作品价值思考的极限。我们注入作品的技艺和心血是不是构成了其真正的内质呢?每当我被一个建筑作品所感动,就像被音乐、文学或绘画作品感动一样,我认为的确如此。
┇注视着那些平静自在的物体和建筑,我们自身也沉静下来。它们单独地存在着,没有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我们的感官变得平静、公正,不再渴急。它们超越了符号和象征的层面,开放而空寂,于是我们似乎发现了一些平常无法集中意识的东西。在这样的感觉真空中,一种记忆从时间的深度中浮现出来。此时,我们对物体的观察包涵了对整个世界的感知。因为在这里,没有什么是不可理解的。
┇很大程度上,设计基于理解,它建立起一个秩序系统。然而我深信我们追求的建筑,其本质来自于感觉和洞悉。
┇在我着手设计之始,我会让自己跟着一些形象和情绪走,它们是记忆中与我的追求相关的部分。几乎所有这些浮现出来的形象都产生于主观的经验,很少受到建筑评论的影响。设计时,我总是试着找出这些形象的意义。帮助我懂得如何创造丰富的形式和氛围。
Kuenley Rubgay图说:
作文五:《观察描写事物的特点》3500字
【真题再现】 你参观过故宫博物院吗,你游过万里长城吗,你登过黄鹤楼吗,你到过避暑山庄吗,众多的名胜古迹让人心驰神往。穿过时间的长河,那塔、那楼、那阁依旧精神焕发,述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 请选择一处名胜古迹,加以描述,介绍它的特点和风格。要求:文题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名胜古迹遍布天下,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来写。在动笔之前,需要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只有尽收眼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观察事物时,首先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是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可以固定在一处,也可以适当变换。这里,选点的方法主要有:1.定点观察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就是观察者在固定的位置上观察事物。2.定点变换法。观察的立足点不变,而不时变换方位,由一点向周围辐射。3.移步换景法。这种方法适合于游览和参观,人走景移,不断出现新的画面。 观察是描写的基础,描写是观察的再现。描写事物时,要抓住其主要特点,做到形象具体、详略得当;另外,还要注意
1
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错落有致。写作顺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时间的先后为序。2.以空间的变换为序,如从前到后、从上而下、由外到内等。3.以逻辑为序,如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如一位同学在《墨香蓬莱阁》中,写到:“走在最前面的,是北宋嘉祐六年的登州郡守朱处约……接着,一代文宗苏东坡走来了……继而,由宋至明,由明至清,众多达官贵人和文人名士纷至沓来……步清人之后,民国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昂首阔步走来……”该文以时间顺序描写了与蓬莱阁有关的“墨香”,读来亲切晓畅,仿佛亲眼目睹了那过往的一幕幕。名阁吸引了名人,名人铸就了名阁,通过对“墨香”的描绘,突出了蓬莱阁的文化底蕴。 【名家引路】 游孟姜女庙 韩少华 离山海关东行,冒着霏霏细雨,到了望夫石村,小丘岭下。岭上头,那处红墙灰瓦的小小院落,该是孟姜女庙了。 倚着庙台,一径长长的石阶,直迎到游人脚下。这就是有名的“一百零八磴”了。拾级而上,默计着磴数……哦,古迹无欺,一磴也不差。 庙门,我是被人流拥入的。顾不上想想这低而窄的门楣哪儿来的这魅力,已经趔趄到门内右侧那座钟亭檐下了。 从庙门左行,才见正殿。门口一副楹联。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游人们几乎都要在这儿停步,立在雨丝中,或默诵,或朗读,细细品味
2
着。我的同游者,是位著名的研究民间文学的教授。前不久,读了他为孟姜女平反“冤案”的文章,昨晚又听他把这传说叙述了一番。 进殿仰望,那双眉微蹙、遥望关山的民妇,就是在人们心中活了千百年的孟姜女了。这是一尊彩塑,造型还谨称,绘饰也鲜明;可那仪态神情却难如人意。不过,浩劫这余,也聊胜于无了。倒是殿内幸存下来的金字匾联,还有些意味。上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下联:“姜女未亡也,千古片石铭贞”。匾文是“万古流芳”。相传,是文天祥的手笔。文公是否到过这儿,我没考究过。即便是托名的吧,敢把那位曾君临一切的始皇帝,同这个草芥之微的弱女子相提并论,而且一个是反问了一句“安在哉”,一个是赞叹了一声“未亡也”,已很有些胆识了。 出殿门,见教授又在望着那副“海水”、“浮云”的对联,若有所思。也许已不是玩味那文辞的奇巧,而是追怀殿内那传说中的民女、民心中的圣者,与海山同在、云水相依的魂魄了吧…… 转过殿角,见巨石卧于中庭。上刻“望夫石”三个字。这许是“片石铭贞”的出处,也是村名的由来了。石上凹着一串寸多深的坑坑。传说是孟姜女遥望杞良墓留下的脚印。唉,印迹竟这么深,莫不是怀抱的怨恨太沉重了……石面还刻着首诗,乾隆题的。其中有“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范为纲常”的话。这是想把反封建的抗争,引向“节义”一类“纲常”上去了。不过,如与那位“现代女皇”的“御前学士”们彻底否定孟
3
姜女的手法相比么,这个“风流皇帝”倒还有几分我所用的深谋和雅量哩…… “望夫石”北,立一小亭,匾曰“振衣”。亭下,一位本地口音的老汉,指着匾,慢悠悠地说:“孟姜女望夫之后,到这儿掸了掸衣裙,挽了挽发髻,就下南坡,投海了。登时一声霹雷,海底拱出三块礁石。中间立着她的‘坟’,左右摆着她的‘伞’、‘包袱’,从这儿往南,几里路,遇上落潮,就见着那三块礁石了……” 可惜,透过茫茫烟雨,对那海天之际的石影、涛声,我只能心向往之了…… 出庙门,下“一百零八磴”,雨还没住,游人倒更挤了,北调南腔、碧瞳金发,直忙得这座小庙应接不暇。真的,感召着人们聚到这儿来的,究竟是什么力量呢, 逛了半日,渴了,进茶棚,要了杯茶,坐下来慢慢喝着…… 忽听那位“茶大嫂”,边给客人斟茶,边叙说着:“孟姜女到了俺村,泪哭干了,落地尽是血。不信,你看那土,直到如今,一经雨水,就……” 可不,那雨中土色,竟像丹砂似的。 是啊,人生的长途上,哪个善良的人没抛洒过泪或血;人类的历程中,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血泪史——而这庙中的圣女,该是一切被压迫者抗争意志的化身;她的传说,则是一切苦难的泪与血的结晶了吧……(本文有删减) 【技法借鉴】 这是一篇游记,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记述了在孟姜女庙的所见所闻。从庙台到庙门,从进殿到出殿,再写到殿角的“望夫石”以及小亭下的老人讲述的传说,
4
作者一边游览,一边观赏庙里的景色,亲切自然。结尾处由感而发,写出了作者的同情,也写出了孟姜女不屈的抗争,虽然有点伤感,却是作者的真实感受。 【仿写佳作】 游黄帝陵 杨岳霖 2011年7月25日,是令人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参观了向往已久的黄帝陵。(开篇交待游览的时间、地点,让人一目了然。)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乔山,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的陵墓,号称“天下第一陵”。从公元770年建庙以来,黄帝陵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祭典的重要场所。(介绍黄帝陵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以及重要的历史地位。) 我们走下大客车,来到黄帝陵的入口处。黄帝陵建筑风格古朴中透着大气,它的主色调是乳白色,有着一种朴素的气质。在入口处,我们看到了气势恢宏的黄帝陵广场,广场宽广无比,据介绍,它是由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而成的。大殿两边飘扬着无数面黄色旗帜,象征着炎黄子孙在它的爱护下富庶安康。(从整体上介绍“我”对黄帝陵的印象,先让人从直观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下文的进一步描写做好铺垫。) 走进黄帝陵,我们脚下踩的就是轩辕桥了。轩辕桥,长66米,宽8.6米,共9跨,上面有石栏,栏板上均雕有古典图案。桥的北端是龙尾道,共有95个台阶,代表了黄帝“九五之尊”的地位。走过龙尾道,就是庙院山门了,跨过这道门便来到轩辕庙。轩辕庙中有碑廊,里面竖立着几十块墓碑。首先映入眼帘的
5
是“手植柏”,这棵柏树高19米,树干下围约10米,需要五六个人才能把它抱住。位于手植柏东南侧的青砖护壁上,镶着一条石碑,上刻“黄帝手植柏”五个大字,并附有一段简介。相传,这棵柏树是轩辕黄帝亲手栽下的,树龄有5000多年了。我围着高大的柏树走了一圈,心中为之一震。如此粗壮的柏树穿越了岁月的沧桑,记录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进行描写,走过轩辕桥进入轩辕庙,再写千年古树,条理清楚,立体直观。) 随着导游继续往北走,不一会儿便来到诚心亭了。诚心亭,面阔五间,约85平方米。明间两侧的台基上砌着踏步,次间和补间的外侧都有护栏,还有两副楹联书写在亭柱上。诚心亭西侧有一方台,上面有一块巨石,越看越像“夸父追日”;北面是碑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 手迹雄健有力、俊逸飘洒。有趣的是,我们在一块约一米见方的青石上,发现了黄帝的脚印。导游告诉我们,来这里看脚印的人,都喜欢把自己的双脚放在里面试一试,用他们的话说,踩着黄帝的脚印前进。我还用相机把黄帝的脚印拍下来了呢。(“脚印”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又代表了一种信仰,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的来说,黄帝陵给我的感觉是朴素中蕴藏着风雅,又不失高贵气度。将来如果有机会,我还会来这里祭拜的,因为我是炎黄子孙。我也会踩着黄帝的脚印前行的~(收束全文,写出感受,期
6
待下一次的到来。) 点评:本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行文,通过细心的观察,把黄帝陵的主要景点及其特点做了详观察描写事物的特点细说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其中,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重点介绍轩辕庙和诚心亭,而且穿插有趣的传说,使文章活泼生动。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7
作文六:《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500字
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
暑假的一堂补习课让我很难忘。怎么回事呢 ? 原来是这样的:老师让我们看 “未来的科学家”。
我们认真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好奇地看着老师在上面的课桌抽屉里弄着什 么东西。 过了一会儿, 老师站起身子, 说:“好了, 现在你们一个一个地上来看, 但看到了什么不能跟同学说哦。”说完,坐在最前面的那位男同学走上去一看, 眼里似乎露出一种得意的神采。 他抿着嘴走下来, 坐在位置上诡异地笑着。 接着, 同学们依次好奇地上去看,看过之后,有的若有所悟,有的面露疑惑,有的神色 诡异,一个个怪怪的。“那上面到底是什么呢 ? ”我有点坐不住了,真想抢先跑 上去看个究竟。
终于轮到我了。 没等老师叫出我的名字, 我就已经跑到黑板前面了。 我低头 一看, 原来抽屉里是一本厚厚的字典, 以及字典前面靠着的一面镜子。 我往镜子 里瞧, 看到的是一个身穿粉色上衣和牛仔短裤的长发女孩。 我回过眼来, 上下打 量了一下自己,惊讶道:“这不就是我自己嘛 ! ”我迷惑不解地走回座位。 坐在座位上, 我细细回味刚才的情景, 终于明白了老师让我们看 “未来的科 学家”的用意:老师是要让我们知道只要现在努力,未来的科学家就是自己。 这次观察又有趣又有意义,真令人难忘 !
作文七:《7 观察身边的事物》300字
朝春中心小学 三 年级 第二学期 心理 学科教案
主备教师 吴震
单元名称 让自己更聪明 总课时数 1 教学内容 观察身边的事物 第一教时 主 题:观察身边的事物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观察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并学会掌握一些基本的观
察技巧,如集中注意学会比较分析观察等。
2 方法与过程:在按句式说话和找头像活动中,培养学生求异观察的好习惯。 3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活动引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
从而使学生感悟到:我是聪明的。
活动准备:教学ppt 相关资料
活动重点:观察力的活动训练,了解部分观察的技巧
作文八:《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4000字
写好作文的?第一步——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一、 什么是观察?,
观察=注视+注意
观察不仅是?认真看,连听、嗅、摸都包括在?内。观察,是调查研究?,也就是说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必须?注意仔细看?,调查研究。
有很多同学?写作文不是?东抄西摘,就是胡乱编?写,你不让这样?做他就说那?我没啥写。你问他你都?是做过看过?听见过什么?有意义的事?都可以写嘛?,他又说我每?天除了上学?、放学,上课、下课,就是吃饭写?作业,既没动人场?面,也碰不到惊?人的事件人?物,实在没啥写?。
事实真是这?样吗,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每天都发生?着多少动人?心弦的事啊?~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没有多看?看,打一个比方?说:地上有一群?小蚂蚁,你站立着,粗一看,并没有看见?;可你蹲下去?,低头细细地?看,啊呀,这不是一群?小蚂蚁吗,瞧那黑头蚂?蚁领先,工蚁列队随?后,正在何等紧?张地忙碌着?呢~观察你周围?的事物也是?这样。对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来?说,多少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话语、在他耳边溜?过;多少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事从他眼前?逃走;而一个留心?者却看到了?一番多么生?动、多么有意义?的景象啊~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关键要学会?观察,对周围的事?物要留心,你每天从早?到晚,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或?其他什么地?方,看到听到的?还少吗,我们每天都?
,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这些人呀,事呀,只要留心观?察都可以写在同人打交?道
?。生活像海洋?,写作材料就?像大海中的?贝壳,永远是捡不?完的,问题在于你?是不是留心?观察了。
古人把听力?强,耳朵灵叫聪?,视力好,有眼光叫明?,写作需要聪?明,训练和培养?观察能力会?使同学们愈?来愈聪明。如果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写作文就能?有用不完的?材料。
二、观察的方法?
观察还有个?方法,如何观察,怎样观察才?好呢,
?要全面 ?要细致 ?要有顺序 ?要抓特征
一、观察要全面?
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追根寻底,把他的每一?部分都看清?楚,了解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全过程。不要看见一?点就写,要看的烂熟?,背过脸,这个事物就?在脑子里乱?晃动才行。如一个同学?观察自己家?里的煤火后?,写到:“打开炉门,蓝色的火苗?忽然从炉口?冒了几冒,像一只手,轻轻地抚摸?了几下锅底?,又忽然缩了?回去。过了一会,火苗又升起?来了,并且越烧越?旺,由蓝变红,终于变成了?一条火舌,绕着锅底舔?着,舔着......”这个同学观?察全面,抓住了火焰?不同时候不?同颜色,形状,变化,写的生动有?趣。
我们观察事?物,如果只看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不注意完整?地、全面地观察?事物,就和瞎子摸?象一样是得?不到正确认?识的。
二、观察要细致?
世界万物,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各有特征,互有差别。这就要求我?们观察时要?细致区别不?同之处,抓住事物特?点。
有一个同学?观察校园后?,写了一篇《校园春色》,有这么一段?:“最先把春意?带到校园的?,要算教师办?公楼前的一?棵迎春花了?,一根根暗绿?色的枝条上?,挂满了嫩黄?的花芽,有的已经开?放了,淡黄色的小?花十分耀眼?,散发着几乎?
嗅不到的冷?香......”
老师看了这?个同学的作?文,肯定了他的?优点,也指出了观?察还不够仔?细的问题,如迎春花的?枝条到底是?什么颜色,花蕾呢,有冷香吗,这位同学下?去后又认真?加以观察,结果发现:枝条是绛紫?色,花蕾是淡红?色,迎春花没有?“冷香”。 这就充分说?明,观察事物绝?不能粗心大?意,一定要精细?地观察各方?面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观察仔细才?能写出细节?,作文也就不?会干巴巴两?句了。
三、观察要有顺?序
我们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否则零乱、不清或观察?时挂一漏万?。观察根据情?况可分别按?时间、空间顺序观?察。
空间:远?近(反之亦成立?)外?内 整?局部 上?下 左?右 东西南北等?
时间:过去现在将?来 发生发展结?果 开始中间结?尾
观察自然景?物,既可按空间?,也可依不同?种类来观察?。
如一个同学?写:夏夜,皓月像银盘?似地挂在空?中,周围的繁星?闪耀着暗淡?而模糊的光?。我和好友毛?头来到未名?湖畔的青石?上,我们俩脱掉?凉鞋,把脚搁在没?水的湖石上?,觉得特别凉?爽,偶尔几条小?鱼游来,钻进趾缝,痒痒的十分?舒服。
四周什么人?也没,十分寂静,但小动物们?却在开音乐?会:青蛙拍着鼓?“呱呱”作响,蝈蝈低声地?弹琴,草丛中传出?带颤音的歌?声,那是纺织姑?娘亮开清脆?的嗓子,唱着一支小?夜曲.....
身旁的野菊?花,蒲公英等散?发着浓浓的?幽香,这香气笼罩?着我们,使我们感到?周围的空气?是那样湿润?和鲜美......
它就是按景?物的类别——湖水、小动物、花......顺序观察记?叙的。写景物可
静态),动态时,可按时间顺?序,注意开始、中间、结果随时发?按?空间顺序(
生的细节。总之,我们不要被?纷繁复杂的?事物弄得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入?手,东一眼西一?眼乱看,一定要依照?顺序,有条理地一?部分一个方?面逐层观察?,边看边想边?记,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把握事?物本质特点?。
观察时要打?开所有感官?,不仅看见形?状、颜色、大小,听见声音,而且还应注?意它的气味?、软硬、冷热等。
四、抓住事物的?特征,一定要找出?不同点。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各有特点,就是两个极?相似的鸡蛋?也有不同之?处。我们观察事?物就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找出事物的?差别,同是人同有?鼻子有眼嘴?耳朵,但是两个人?站在一起,你能把他们?分辨开,可见仍是有?差别的。同是笑,各自不同,同是哭,各具情态。一样说话,性格不同表?现就各有差?异,发现事物的?差异才算观?察好了。一直没有发?现特点,一直观察。
世界上没有?两粒沙,两滴水,两只苍蝇,两个鸡蛋,两只手,两个鼻子完?全相同的,更不用说两?个人,两件事了。也只有观察?抓住特点并?写在文章内?,给读者的印?象才深。
如:《公布成绩的?时候》,成绩贴在墙?上,大家都争先?恐后挤去看?。
最早出来的?是小H,她撅着嘴,默默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装着在看书?,平时那神气?的眼光全不?知哪里去了?。
小L也退出?来了。她还是像平?时那样镇定?、谦逊、高雅——成绩跟她预?想的完全一?样。
小G带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钻进了?人群,她造作地向?同学们表白?:“这不
是我的?成绩,不是我的成?绩,一定是老师?弄错了。”
小R也出来?了,她带着不自?然的微笑,挨个向人解?释:“我这次主要?是因为学校?比赛唱歌耽?误了时间??”
看出了特征?,写出来区别?,笑与笑不同?,人与人各异?,观察就应该?抓人的特征?。
如:在公共场合?打哈欠:张开血盆大?口朝前打的?,是不拘小节?的人;舒展双臂仰?天打的,是目无他人?的人;手帕掩脸偷?偷打的,是害羞之人?;手捂嘴巴轻?轻打的,是文明之人?。
辨风象
微风:白烟扭动腰?肢,袅袅上升,草儿在轻轻?点头,树叶在窃窃?私语,平镜
般的湖面漾?起了笑纹,高压电线 发出嗡嗡的?共鸣声??
大风:白烟被撕成?东一片、西一块,小树弯腰,大树摇臂,树叶与树枝?争吵不休,地上的纸屑?追逐不停??
狂风:白烟被抽成?细丝,树叶漫空飞?舞,地上一片残?枝,小树倒在路?旁,大树像一张?待发旳弯弓?,土墙上的壁?灰不停地剥?落??
暴风:飞沙走石,地暗天昏。房瓦被掀掉?了,劈啦~玻璃给打碎?了,哗啦~大树拦腰折?断了,咔嚓~木房给推到?了,轰隆~到处断线倒?杆,遍地狼藉??
旋风:它像一条头?触地、尾顶天的灰?色巨龙,贪婪地张着?大口,把地面上
,天昏地的?纸屑、垃圾吸往天?际,然后又像鳞?片脱落任其?飘撒,搅得遮天蔽?日暗。只见它猝然?左扫,猛然右旋,突然前冲,又骤然煞住?。巨龙过处,树木摇撼,行人逃散,门闭窗 棚倒车翻。
寒风:枝桠在颤抖?,枯草在瑟缩?,赶路的人们?提高衣领,缩短脖子,姑娘的双颊?泛起赶路走?热的红晕??
和风:柳丝在摇曳?中拉长身躯?,禾苗在煦拂?里拱出沃土?,榕树在还童?中捋着长须?,飞燕在翩翩?起舞中筑起?新巢,小河水在轻?抚中漾起笑?纹??
热风:焦黄的稻叶?哔哔作响,乌黑的柏油?路上晃动着?被粘住的草?屑,干裂的田野?拂来阵阵热?气,行人身上散?发汗的气味???
五、观察要打开?每一种感官?,写出彩色立?体的图画。(随入观察要?细致)
观察时,要细致观察?,细致观察就?要求我们打?开各种感官?,单看不行,听、闻、摸、尝都要用上?,这样才能写?出衣服有声?有色的立体?图画。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跟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这里有声有?色,真是一幅立?体图画。
又如:
我们要随时?随地用各种?感官细心观?察各种事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早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景色是不一?样的。夏雨狂暴,秋雨连绵,春风和煦,冬风凛冽,各有特点。春叶嫩绿,夏叶苍翠,秋叶黄绿,冬叶枯焦,都有差别。季节在变化?,自然景色也?在变化,什么季节什?么花,什么时令什?么庄稼,都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记存于心。
学会观察后?,再坚持写日?记,这样日积月?累,写作文就不? 难了。
作文九:《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900字
1.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观察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2. 语言要具体形象,把自己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及当时的心情描绘出来。 3. 注意安排文章的写作顺序。
4. 写完后认真进行修改加工,做到文通字顺。
家乡的野菊花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带我去外婆家,一走进外婆家,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小小的野菊花,远远望去,宛如一张金黄色的地毯。
下午,我去摘野菊花,一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外婆连忙扶我起来并且摘了几朵野菊花。我好奇地问:“外婆您摘野菊花干什么,”外婆边笑边说:“待会儿你就知道了。”过了几个小时我的皮外伤好了。我高兴地说:“原来野菊花还可以消毒啊~”
又一次,妈妈叫我去摘几朵野菊花,我莫名其妙地问:“野菊花开的那么灿烂,干吗要摘下来啊,”妈妈说:“你看我天天上班,炙热的太阳都把我的皮肤晒黑了.” 于是我带着疑问去摘了几朵野菊花。野菊花摘来了,我把它递给妈妈。只见妈妈把野菊花的花瓣一片一片的扯下来,然后加上蜂蜜捣碎。最后把捣碎的野菊花敷在脸上,只见妈妈坚持敷了几次之后,脸上的皮肤变得白里透红,光泽红润。我大吃一惊,原来野菊花还可以美白啊~ 听妈妈说,野菊花不仅可以美白还可以用来泡茶去火。原来野菊花有这么多的用处啊~ 虽然野菊花没有茉莉那样芳香扑鼻,没有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荷花那样清新脱俗,但是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好处。
我爱家乡的野菊花。
四年级(2)班
卢依慧
教师点评:小作者通过留心观察身边的野菊花,了解到野菊花的各种用途。本篇习作的结构采用的时总分总的形式。先说对野菊花的喜爱之情,再通过野菊花的三大功效来论述自己为什么对它的喜爱。文章的语言较生动形象,内容充实具体,而且采用了比喻,举列子,排比等多种说明方法。
指导老师:熊文娟
作文十:《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18800字
观察事物最基本的方法可概括为:按顺序、抓特点、适当想象。请看课文《三棵银杏树》
的第三自然段:
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有几支却弯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每年冬
天,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出主干和支干,第二、三句写冬天支干上长出的小粒。从
这里可以看出叶圣陶爷爷观察的顺序是:主干?支干?支干上长出的小粒。这样描述,层次
清晰,令人一目了然。
文中说三棵银杏树的样子很有特点,“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叶爷爷特别注意到有几支“弯曲得很古怪”。他观察得很仔细,连冬天里“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也注意到了。而且还花了很长时间去细心揣摩,看到“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从“生出”
到“长大”这段时间里,只有从不间断地观察,才能将支干的特点讲清说透。叶爷爷这种下功
夫、抓特点的观察事物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观察事物时还可以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叶爷爷看到银杏树支干中“有几支却弯曲得很古怪”,便联想到“像画上画的”。我国传统的风景画中的树干总是弯弯曲曲的,十分古怪。看到
冬天银杏树“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于是以生动形象的“牛奶头”作比,妙不可言。这就是由“长大的小粒”的样子引发的联想!观察事物时的联想和想象,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抓住
事物的特点,更好地欣赏美,使说话、写作文具体生动。
经常会看到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入手,该写些什么,那么克服畏惧作文心理
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激活学生的记忆。
1.要设计一段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开场白”,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去,使学
生消除紧张的心理。
2.让学生“先说后作”,愉快地发挥想象。
3.提倡“即时作文”,鼓励学生“想到就写”,把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一件小事”或“一点感受”
等随时记录下来。
4.鼓励学生多种形式练笔。可以写些小童话、小故事等,使学生对作文有种新鲜有趣的
感受。
积累词语、丰富词汇,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大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文章,而
且对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很大帮助。现介绍几种积累词语的方法:
一、集合法
就是把含有相同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起进行积累掌握的方法。
1.可以把含有相同部分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天长地久、天翻地覆、天高地厚、天花
乱坠、天南地北、天昏地暗、天涯海角等,都以“天”开头;再如:平心静气、平易近人、平
分秋色、平铺直叙、平步青云等,都以“平”字开头。
2.可以把用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南辕北辙、声东击西、大惊小怪、出生
入死、前呼后拥、左思右想等。
3.可以把重叠的词语集合在一起积累,如:浩浩荡荡、冒冒失失、隐隐约约、地地道道、
家家户户等。
二、接龙法
1
就是用把一词的词尾同另一词的词头接起来的形式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如:“光明正大—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工工整整——整装待发——发号施令——令行禁止……”这种
方法还有利于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寓学于游戏之中。
三、讲述故事法
即用讲述故事的方法来积累词语。有些成语是一个小故事或一则寓言的概括,有些成语
来源于一则典故。能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成语就记牢了。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闻鸡起
舞、指桑骂槐、毛遂自荐、指鹿为马等。
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较快地掌握、积累更多的词语,同学们何不试一试?
最近,我听了一堂(两课时)五年级的习作课。这堂课是指导学生将四个几何图形任意
组合后展开想象,写一篇小文章。课堂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第一课时
一、观察周围环境,为习作铺垫
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看教室里哪些东西是呈几何形的。在学生举了很多例子之后,
教师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呈几何形的。学生
的发言非常热烈。
二、提出习作范围,准确理解习作要求
经过铺垫,学生对物体的形状与几何图形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出
示了习作的内容,即:??|?;然后提出了习作要求:把它们任意地组合成图形,想一想,
这个图形像什么?然后根据想象写一篇小文章。课堂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从三方面理解习作
要求;1.要求中的“它们”代表什么?让学生明白“它们”代表的是四个几何图形,并强调不能
多一个,也不能少一个;2.要求中的“任意”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清楚“任意”就是随意、随便。也就是说这四个几何图形,一是可以随意组合,想组成什么样就组成什么样,二是图形可大
可小,可长可短,圆形也可以看成椭圆形:3.要求中的“组合”怎样理解?让学生知道就是
将四个几何图形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或互相之间有紧密联系的画面。
三、想、画、着、想、说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活动,分两步进行。首先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构思,
看看学生准备将这四个几何图形怎样组合,想好后动手画出来。然后再根据画好的图形想一
想,这个图形可以表达怎样的意思,或包含怎样的一个故事。同座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第二
步是在全班学生完成第一步的基础上,根据自愿,让学生将自己想象出的图形画在黑板上,
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先后有10余名学生上去将自
己组合的图形画出来,并用非常简练的语言说了图形表达的意思。
第二课时
四、学生动手写
在学生写之前,教师提出三点要求:1.交待清楚画的是什么;2.给文章定一个贴切的题目;3.写一篇300-500字左右的短文。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
导。
五、围绕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评议
这一环节是分下面几步进行的:
1.请愿意将自己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到讲台上,先将组合的图形与习作的题目写在
黑板上,然后再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读习作的学生读完后进行自评,主要谈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地方;
3.同学评,主要侧重于用词、语句和交待得清楚与否上面;
2
4.教师指导,主要是从想象是否合理这方面给予指点。
六、教师总结
教师在总结中强调了两点:1.想象要注意合理;2.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听完这堂习作课,感受最深的是这堂课充满新意。
一、形式新
形式方面的新意主要表现在:
1.没有陷入以往的“教师命题、学生写文”的呆板套路,而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或情
境,具体内容则由学生自己决定。这就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2.没有以真实、具体为要求写一件事、一项活动、一件物品等,而是围绕几个几何图形
的组合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成什么就写什么,对文体没有进行限制。
3.没有看到题目埋头就写,而是想、画、说、写、评相结合,这既符合了习作的思维过
程,形式又非常活泼,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内容新
多年来,小学生的习作大多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不仅
缺乏时代感,而且很少生活气息,非常呆板。而这堂习作课用一个“任意”将学生的思路松了绑,学生想怎样组合就怎样组合,想象成什么就写什么。从习作的实际情况看,全班 43名学生,习作内容无一篇相同的。即便是同样的图形,想象的内容也完全不同。如围绕这样一
个表示一个儿童笑脸的组合图形,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哈,不用挨骂了!
画上这个圆圆脸蛋的小朋友,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正笑得开心呢!
你也许会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原来,今天发听写卷子,他考了个100分。什么,听
写得满分没什么希罕?不,你错了,这个100分对这个小男孩来说可是意义重大。
小男孩的妈妈是单位负责人,十分好强、爱面子。他每天放学回到妈妈单位,如果有什
么不好的成绩汇报给妈妈,他妈妈就会觉得没面子,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小男孩一顿,然后罚
他把每个错字或每道错题写100遍。
这一次次100遍,使才上一年级的小男孩熬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熬红了双眼,熬没了童
年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他只要一在课堂上打瞌睡,老师就会告诉妈妈,妈妈就更变本加厉
地骂、罚,就又要熬夜,又要打瞌睡……
今天,小男孩笑了,笑得多么灿烂。可是,这笑是多么令人悲哀、令人心酸啊!救救这
一个又一个孩子吧!
另一个学生又是这样写的:
我们的笑
一个圆圈,一张纯真的脸。一条直线,露出了他真诚的笑容。
我们少年儿童,犹如一支含苞待放的花朵,仿佛是东方初升的太阳。
体育锻炼,使我们拥有了强壮的身体,让我们从小种下了一颗保卫祖国的种子。文化课
程,使我们懂得了知识,增长了学问,为长大后建设祖国打下了基础。
我们的笑,像绽放的花朵,美化着这个世界。我们的笑,像太阳的光芒,使这个世界充
满阳光,充满希望。
我们在阳光下微笑,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我们幸福地笑着,哈哈哈哈……
从全班学生所写的43篇习作来看,无论是选定的题目还是所写的内容上,无一篇是相同
的,而且构思非常巧妙,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想象力非常丰富,知识面也非常广
阔。如:
3
从文体上来看,这些习作也打破了过去千篇一律记叙文的老框框,有童话、小故事、散
文、小评论、解说词等。43篇习作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充满了新意。
这确实是一堂充满新意的习作课。而这位教师之所以能在作文教学中创出新意,关键还
在于其教学观念新,把作文教学的立足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发展上。如果我
们的语文老师都能像这位老师一样,那么作文教学一定会真正出现一个变“要我写”为“我要
写”“我想写”的可喜局面。
一、放活力是创新能力的前奏
小学生作文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心灵自由去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文课释放
学生的活力,才能真正写好作文。 作文要成为富有强大生命力,拥有不竭动力的活水源头,先得释放其活力,这样才能产生创
造性思维。作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想象与灵感、与创造能力是相辅依存的。
二、文课释放活力的实施策略
童心,本应该是纯洁无邪的,如果给于热量就能散发光芒。作文课释放其活力,学生就
会说真话,做真人,焕发智慧之光,走上创新之路。
1、开拓题源,言有童真
不给学生分数的诱惑,不给学生设置各种“雷区”,让学生写“自己的,自然的”作文走进作文的门坎,感到作文不难,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是学习生活中一个部分。在孩子们的作文中,
认为乌龟与兔子比跑步是不公平的竞赛;小猴子丢了玉米摘桃子,丢了桃子抱西瓜,丢了西
瓜追兔子,尽挑好的拿并没有错;狐狸机智地逃出了虎口,保护了自己,有多聪明;乌鸦真
笨,非要往瓶子里扔石块,这点功夫还不如轻松地飞到另一个地方,也许会找到更多的水……
其真实自在的感悟让作文烂漫可爱。实现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努力建立一个民主宽容
的、张扬个性的、乐于创造的、和谐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让作文课“ 活”起来,让学生自
由感受生活,自由交流沟通,自由自主表达。
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写真人真事,不限时间,内容和篇幅,比如
《伞中情》、《 胆小的____》、《____的一件事》、《给____一封信》、《新鲜事》、《____报道》……让学生借事情写自己的希望、失望、爱憎、悲喜、得失、看法等,让作
文运用到实践中去。
2、激发兴趣,鼓励创新
有教学并不等于作文有质量,而对质量的关注和追求,则是进步的标识。创新思维的培
养是作文释放活力中那个碰击火花的火柴头。
习作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和事物,激发他们展
开想象和幻想”。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教师倘若忽略了儿童爱想象的心理
特点,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更何况没有想象,也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培养创
新作文的能力其训练途径主要有:
A、幻想式。学生写童话,科幻故事,会令他们浮想联翩,思维奔放,充满活力。学生写
作是有创造的愉快,学生作文像绚丽的鲜花,芬芳四溢。如让学生写《机器人历险记》、《小
蚂蚁的烦恼》、《天鹅没了翅膀》、《书包背我上学》、《大象开澡堂》、《小路石游记》
等。
B、写意式。小学课本入选的古诗,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让学生通
过想象描绘出全诗或部分诗句的优美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学习、创造于一体的最
佳方法。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后,让学生合理想象在春光明媚的田野中捕蝶嬉戏的景象,
以《春天的田野》为题,把这一场景描绘下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对原诗的理解,而且增强了
4
对美的感受和鉴赏。
C、扩散式。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某个事件的环节,进行合理想象,写出一个具体,
生动的故事来。比如《赤壁之战》一文,当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将曹操的言
行扩散写具体。还可以将《武松打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都可以进行扩散式写作。
D、图画式。借助图画,想象作文,不仅要说或写画面上实实在在的事物,还要尽可能
想象画面所蕴含的意境,弹出“弦外之音”。如教学《**舍身炸暗堡》后,可根据图意,
让学生写《惊天动地一瞬间》。或给一幅几何图,或给一幅漫画,写出其中的原由。
E、预测式。向学生提供事情的前因,让其推测后果;或讲一个故事,介绍一个人物,让
其推想后来的发展变化。如写《_______二十年后》等,引导多侧面,多角度推测结局,预
料以后的发展变化。
F、条件式。教师给学生提供条件,给实物或词语,让学生想象作文。比如出现一个词语
“惊讶”,写一篇文章,或一件物品,写一篇作文,可以从中想到社会、人类、自然其发展。
G、续写式。教师提供开头,借助想象续写下去。如教师写上暗示性短语“冬天来了”,要求学生写下去,也可以结合阅读教材,续写课文结尾,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参观
人民大会堂》这后,合理想象作文,也可以看了电影、电视、故事、文章后续写。
H、创想式。可以写诗歌、歌曲作词、广告词、顺口溜等不拘一格的文体。
3、利用媒体,拓开视野
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设置的多维作文环境,通过听、说、视等各种感官的刺激,再现生活场
景,并可以进行多角色扮演和体验,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展现了学生创造的个
性,是出色的教学能手。充分利用网络,在网络上释放作文的活力。 只有学生释放作文的活力,自由自在地在作文天地里驰骋,在教师催化剂点拨下,作文之路
才能走向成功。
以读促写 平易作文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课题研究立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以行动研究为主,探索适应农村学校
实际的“读写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在以读促写的方法和形式实践
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是农村小学开展“以读促写平易作文”的又一范例。
一、以读促写的方法实践
1、模仿
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
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
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就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怎么写”的知识通过模仿运用到作文实
践中,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写作技能,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和条理性,真正做到“以读促写”。
模仿可以有以下几种:
(1)、对照模仿式。它是直接从模仿对象处学习其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点,依样
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是结构的模仿,也可以是情节的模仿,可以是句式的
模仿,也可以是行文线索的模仿,可以是人物塑造的模仿,也可以是语言技巧的模仿。
如四年级《麦哨》一文可以引导孩子感受文章的结构及情感特点,通过麦哨的声音串
起全文,首尾呼应,此起彼伏,传承久远。乡村孩子的纯朴可爱,乡间景色的美丽亲切,孩
子玩耍的内容多么贴切自然,形式又是多么的丰富多样,而感情又是多么的热烈。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以“上下课的铃声”为线索行文,“丁零、丁零……”下课铃声响了,校园顿时热闹起
5
来,“走廊上……,小操场上……,乒乓球桌旁……沙坑旁……”同学们各干什么。“丁零、丁
零……”上课铃响了,校园又恢复了平静。这是行文线索的模仿。
又如《林海》一文的第一段,句子间的逻辑非常紧密,可以引导学生用“我总以为”、“这
回”、“才证实”几个词写一段自己对人、对事的认识的文章。
(2)、借题发挥式。它是相对于对照模仿来说的,不是一对一的简单模仿,而是在
对更多对象认识感悟的基础上把其中印象深刻之处巧妙的应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在新的语言
环境中赋予他全新的意义。如在指导学生根据“公路上电动车、摩托车越来越多”这一现象进行写作时,可反映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可反映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从而
提出要加强交通管理:还有反映摩托车尾气排放,污染城镇环境,从而呼吁保护环境的。由
于立意不同,作文迥然不同,很有创意。
又如:我们缙云的母亲河一一好溪,就从学校的旁边流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班里的同学对它非常熟悉,于是针对好溪,笔者引导孩子们进行自由习作,让孩子们问问亲朋好友,了解一下好溪的过去,再仔细观察一下现在的状况,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存在什么问题。笔者也时常声情并茂启发他们,老师很喜欢在好溪上划船、游泳,它给了我很多的快乐,我自己又给它取了一个新的名称一一“快乐源泉”,这样一来,不也就赋予了好溪感情色彩啦?经我这么
一说,孩子们写作的热情很高,有的说,好溪以前经常发大水,变成“恶溪”。
(3)、创新发展式。它是指在原作的思路,进行创新改造,融入自己的情感,增加
自己的新的生活体验和素材,这是对原作的创新与再创造。
从模仿的范围来,又可分为:
?仿篇,亦称为全仿。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可全面模仿《桂林
山水》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结构全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
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
排比等手法。如写《我爱故乡的山水》。
?仿片断,亦称点仿。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局部模仿,内容较多,范文
较广,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
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但应指出的是,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
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换句话说,
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因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之“点”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哪些该仿。
哪些不该仿,模仿哪些“特点”,怎样模仿等,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例如有些课文中的片断,
或是属总起分述段,或是属分述总结段,或是空间叙述请楚,或是细节描写形象……像这样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仿写时,同时告诉学生这
种片断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如要训练学生用总分方式
结构段的写法,其规律是:?总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
是并列的或连贯的。如《第一场雪》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雪后的美丽景色。这一段在构段
方式上是从整体到部分,在写法上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文后,笔者要求学生按这
种构段方式运用这两种描写方法来写一处景物。
2、改写
?变换叙述人称,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述同一内容。如把第一人称改第三人称叙
述等等。
?变换叙述方式,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来叙述同一内容。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
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
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要学生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在十一册教材中,《暮
6
江吟》可以改写成一篇写傍晚到夜晚江边美景的文章。《赠汪伦》可以改写成一篇以“送别”
为内容叙事的文章。一位同学是这样改写《赠汪伦》这首诗的:
秋天的太阳冉冉升上了明朗的天空,把湖水映得通红。湖边的芦苇在秋风的吹拂下摇
曳着。李白独自站在船头,望着无边的湖水,不禁想起那一幕幕欢乐的往事。多少次与汪伦
在月下饮酒作诗;多少次与汪伦在庭院赏花舞剑;多少次与汪伦在桃花潭边谈天说地……想到欢乐不再,李白心里一阵惆怅。船夫解开缆绳,正准备起航。突然从远处传来以脚踏地为
节拍的歌声:“好朋友啊!愿你一路平安,让我的祝福,伴你万水千山……”听到这熟悉的歌声,李白心里一惊,这不是我的好朋友汪伦吗?他急忙叫住船夫,迫不及待地跳下船,迎上。
只见汪伦披着一件红色的披风,像一片鲜艳的红霞从山坡上飞来。他们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
了一起,就像握住他们真挚的友谊。这时,汪伦说:
“李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啦!请李兄多保重!”李白朗声笑了笑,说:“汪兄,来日方长,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汪伦含着泪水,解下披风,给李白披上。此刻,连
豪气冲天的李白也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地说;“汪兄,你对我的情谊真是比桃花潭的水还
要深啊!”
在船夫的再三催促下,李白只好依依不舍地上了船,与汪伦拱手作别。船渐渐驶向远
处,李白回头看时,只见汪伦还站在岸边向他招手。
还可以改变文体:根据郑板桥的《竹石》写一篇抒情散文《竹颂》或童话《岩竹》。
?变换篇幅,如把具体的内容缩写,把概括的内容扩写。
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中,可以让学生缩写课文,把故事的梗概用二百字左右
写下来,也可以扩写课文,如把“唐僧认不出妖怪,最后还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赶回花果
山”这句话扩写具体。
?改变写作顺序: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
表达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在写作顺序结构安排上,可采取顺叙、倒叙、补叙、插叙
等多种形式。如将倒述改为顺序写。
3、想象写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的中间或结尾都留有空白点,给读者留下极为广阔的想象空
间,可发挥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将课文的空白点想象写补充完整。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
能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想象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一些:
(1)看图想象。在《我的战友**》一课中,《我的战友**》一文中插图上
画的是**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课文中只用“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这句话作了描写。学文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如火苗燃烧的样子、**被
烈火烧身时的神态、手抓泥土的动作等仔细描绘出来。最后还要写一写**此刻可能在想
些什么。
让学生看着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用语言描绘**的表现,想象他的内心写一段话。
通过想象写,学生在情景中体验了角色心理,学习运用内心描写的方法,学生更加强烈地感
受到**忍受烈火烧身的惊人毅力,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深化对英雄精神的感受。
(2)换位想象。将自己与作者换位或与文中的角色进行换位想象后写作。
(3)拓展想象。课文有些地方写得含蓄,或简练,或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
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把简练的地方补写完整,把含蓄的
地方进行填充和扩展,把文中未尽之意,按原文思路加以想象与延伸,作到妙笔开生面,续
出新格局;或者对一些有意义的童话或寓言故事进行拓展想象,写出更丰富多彩的结尾。如
《忆铁人》一课中,根据铁人“默默地卷烟”这一动作,想象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写几句话。
还如学习《滥竽充数》后,续写《东郭先生逃跑之后》,学生写得都非常有意思。
7
4、组合写:
所谓组合写即“移花接木”。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
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如《鸟的天堂》一文中讲了作者两次去
鸟的天堂看到景物。第一次是在黄昏,鸟儿们都歇息了,作者只描写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
第二次是在早晨,鸟儿们都出来活动了,所以作者只描写了活泼欢快的鸟儿。学文后,我要
求学生把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都写下来,包括朝阳下的大榕树、飞行的鸟儿及
清澈的湖水。学生在练笔时不仅用到了课文中的句子而且恰当地写进了自己的语言。如“这些鸟儿有的贴在水面疾飞,有的在树枝上飞窜,有的在我们的船头盘旋。”“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翠绿的榕树,翠绿的榕树点缀着清澈的湖水,再加上疾飞的身影、湖上的小舟、清脆的鸟
叫,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通过这样重新组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
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5、读后感: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如读文有感,就从读后的感慨入手写
一写读后感。《将相和》一文是对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孩子们团结合作用精神的优秀
课文。待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读懂全文后,我随机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
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做什么事都应以大局为重。”“团结就是力量。”“我认识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品质;廉颇知错就改,也是一位好汉。”于是我接着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人或什么事?不管是你身边的,还是你所知道的。你能不能把
你想到的内容与课文联系起来,写一篇读后感。这次练笔成功率也很高。因为孩子们在老师
的帮助下,首先抓住了感点,接着又有了以生活实际为基础的具体内容,趁热打铁,一气呼
成。观其作文,虽程度认识参差不齐,但百花齐放,确实为孩子们有感而发。可见,教学完
一篇课文,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试着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
识,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的战友**》等都是供孩
子们练笔写读后感的好文章。
二、以读促写的形式实践
1、内容提挈型。可围绕课文中心设计练笔,引导梳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印象。
如:《一夜的工作》读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把下列句子写具体:总理的生活是那么简朴,
你看他办公室的设施是那么简单,只有一张写字台、一盏台灯、两把小转椅;工作了一夜,
他的晚餐是那么随意,一杯绿茶、两把小转椅;总理的工作是那么劳苦,一夜要批一尺来厚
的文件。他批阅文章是那么认真,一边看,一边画,一边想,一边问,他工作了整整一夜;
总理待人是那么可亲,到了办公室,他让“我”去休息,他自己审阅文件,值班室的同志叫“我”
时,他亲切地招呼“我”坐下;工作了一夜,他让“我”一起和他喝茶,吃花生米。 2、内涵挖掘型。可抓住内含丰富,语义深刻的词句引导想象挖掘,借助形象显化语文。如:
“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詹天佑》中的“轰动”一词意蕴深隧,内容丰富,可这样引导:“轰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
之中,能具体描述其“轰动”的情景吗?学生有的描述了大街上“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有的描述乡村“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村里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老人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青年男
女乐得边歌边舞……这样挖掘语义,为引导理解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作了
铺垫。
8
3、创造想象型。课文阅读后可激疑引思,促其创造想象,进而练笔。如:阅读《自相矛盾》
后可这样引导;那人想,什么办法可以将矛和盾全部售出?(他可以任意收起一样来,待一
样卖掉后再卖另一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矛和盾都卖掉了”为题想象作文。 4、条件变更型。可变更课文第一条件,引导想象条件变化对事情变化的影响,进而练笔。
如:读《小珊迪》后,可引导想象:如果小珊迪安全换回零钱,事情会如何发展?让学生想
象叙述其还零钱、购食品以及与弟弟互让食品的情景。 5、条件逆反型。可逆反课文中某一条件,引导推理事情的发展,让学生在正反比较中强化
理解。如:阅读《将相和》后可这样引导。如果廉颇不服时,蔺相如据理力争,事情将如何
发展?这样可使学生在正反比较中深入理解课文中心。 6、体裁转换型。可借助课文题材、转变叙述方法。如:学生测验卷上有一篇阅读题《我爱
荷叶》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学生非常喜欢,于是在试卷分析课上我引导学生将它诗
歌的形式改写。结果学生兴趣盎然,文章非常精彩。 7、情境借用型。可借用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变更内容,想象事情,进而作文。如:读《少
年闰土》后,可让学生借用月下瓜地那“清幽美妙”的画面,想象趣事,作文。 8、专题评价型。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进行专题评价。如:《凡
卡》一文,可让学生以“意味深长的结尾”为题,以挖掘结尾蕴含,体会作者以梦结尾的匠心。 9、条件插入型。可在课文中插入某一条件,引导推理,想象事情的发展变化。如:读《拔
苗助长》后,可这样引导:那人拔苗时,一老农来到田头,事情将如何发展?让学生想象老
农阻止劝说,最终保住部分禾苗,使拔苗人在事实面前受教育的情景。 10、事情再现型。对写人物教训给人以启迪的课文,可引导想象事情再次发生的情景。让
学生正面理解课文中心。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我们劳动。(谁,干什么)?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小明摔倒了。
(谁,怎么样)?小树摇晃着。(什么,怎么样)?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青蛙是益虫。(什么,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
用完整句子的“标准”衡量一下下面这几个句子:
?吃完晚饭,就玩起了藏猫猫。?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送来的。
?一下课,同学们在宽阔的大操场上。
显然,第一句话应在“就”字前面写清“谁”;第二句话应在“送”字的前面写清“谁”或“什么”;
第三句话应在“上”字后面写清“干什么”或“怎么样”。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
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作文在写每一句话时,认真思考,反复斟酌,
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的句子,这是最重要的。
【思考练习】
(1)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说话或作文时,如何才能不写残缺的句子?
(2)下面的句子,哪些是完整的,哪些是不完整的?把不完整的句子修改完整。
?蚂蚁在树下。?我们班上年龄最小的。?到野外去采集标本。?美丽的台湾岛。
?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课文。
9
写文章到底有没有“秘诀”?
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从小就要扎扎实实地练好作文基本功。
怎样练好作文基本功呢?
前人为我们总结了几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即:多观察,多读书,多练笔,多思考,多修
改。
多观察:就是说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鲁迅先生在答复《北斗》杂志社讨
论怎样写文章的一封信中第一条就是“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对于
周围的人物,动物,植物,景物……都要留心观察。
多读书: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年时熟读背诵一些好文章,可以经久
不忘,也可以学到一些作文的方法。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
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鲁迅先生还主张“广博”,除了阅读文学书以外,还要适当阅读一
些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书籍,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读书,还要养成认真的
习惯,不要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应该努力做到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
多练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有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察日记,做读书笔
记,这很好,应该坚持下去。已故作家老舍先生告诫我们:“要打好基础,第一步就要学会?记?,每天记一件事。”“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因为“习惯养成之后,虽不记,也能抓住要点了,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不
练,不写,手就生;多练,多写,熟就能生巧。
多思考:老舍先生说:“读一篇文章,读完要仔细想想。会写文章的人,他用一个字就
能顶几个字,他会找一个顶合适的字来用。读文章的时候只念一念,不仔细想一想,是体会
不到它的好处的。”读文章要想,写文章也要想,拿起笔就写,结果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
里,就是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只好“挤牙膏”,想一句,写一句,东拉西扯,这样的文章怎
能写好呢?多思才能出智慧,多思考才能把文章写深刻,多联想才能把文章写生动。
多修改:修改是写作的重要一环。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生产一种产品,那么,修改就是生
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有道理。一篇文章,什
么地方需要改,什么地方不需要改,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地把已经写出来的文章从立意、选
材、篇章结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多方面进行增、删、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
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同学们初学写作文,更应该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
以上说的“五多”,不是什么写作的“秘诀”和“窍门”,却是练好作文基本功必须知道的常识。
小学生作文指导从何下手?这是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既关心又感到困惑的问题。大部
分的教师都会这样教学:首先,我们要审题立意,题目让我们写什么;其次,怎样选取材料;
再有,怎样组织材料等等。这样教学不但教师讲着枯燥无味,学生写起来也是绞尽脑汁,仍
然觉得写不出什么来;既使写出来了,也会趋于形式,缺乏真情实感。正是这样造成了作文
难,学生学着难,教师教着更难。那么如何使作文“简单”起来呢?
我认为使作文“简单”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从内容入手,情趣教学。
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习惯注意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如果作文指导也能把重
点放在引发学生作文的情趣上,往往会事半功倍。另外,学生作文以命题作文为主,因此,
还要指导学生把握作文内容,防止偏题、跑题。
下面,依作文步骤,简单谈谈如何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课前准备。在作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往往会
准备很多材料。学生在收集材料时,会去观察事物,这时需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细
致地、有条理地观察,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着手,但也要求观察全面。有了充分的准备,
10
课上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当然,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学生取舍材料,这样才能在作文时才能
找到事物的特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也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交流收集来的材料。与此相反,
有的教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
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不陷入困境才怪呢!
2)产生雏形。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一篇文章的写作,是从思维到表达的过程。
正如语文教学的老前辈叶圣陶所说的“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必须“想清
楚然后写”。在教学中要重在引导思路,想清楚为什么要写,该怎么写,包括哪些要写,哪
此不用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等等。还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尽力帮学生敞开思路,
而不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一套“请君入瓮”。要启发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写
学生所想的,也正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就
可以产生一个作文的雏形,也就是找到了他想写的作文的“魂”。
3)接下来,学生就要动手写作了。小学生写作要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拟定提纲可以使
作文整齐、完整。根据提纲分好大段,分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个段落,好比一块块骨头,
和骨骼一样,一个个段落通过有序的排列、连接,形成一篇完整的作品,这对初学作文的人
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步骤。再下去就可以把学生收集到的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一一填补上去
了,那么这一步也就显得非常简单了。
4)最后检查。可不要小看这一步,作品完成后,反复修改是一篇文章必有的过程。往往
写作时没有想到的佳句,在修改时会突然想到,这时就需要反复斟酌,看一看究竟用哪一个
更好了。
当然,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少批评。这样可以发展自己的风格,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
作都有益无害。
中心,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一篇好的文章要求立意正确而有一
定深度。立意高的文章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让人过目不忘,因此,我们在写作中
必须学会提炼主题。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活水,离开了生活,作文将陷入死水之中,毫无生气可言。但生活中
的芝麻小事,若一一道来,则既费事,又不讨人喜欢,这将需我们自觉提炼主题,让人眼睛
一亮。如陈黎洋同学写了一篇扫地的文章,兴冲冲地交上来,全文写他在大年初一如何如何
扫地,最后终于把地扫干净了的事。这篇文章若是一二年级小朋友写,则是篇好文章,但陈
黎洋作为六年级的同学,就显得不相称了。老师便指导他回忆他迷信的奶奶常挂在嘴边的“大
年初一,不能扫地,大人扫财,小孩扫书!”,然后再写他偏不信这个邪,勇敢地把地打扫
干净,什么坏事也没发生,最后迷信不攻自破。文章立意一下子提到“破除封建迷信”上来,
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二、
联想,就是由一件事物而想到另一件事物的过程,它能把所见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与未
曾出现的,所想到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从甲想到乙,但甲乙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联系。学
生中不乏有恶作剧之类的习作,但他们还没认识到危害性,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如陈央在
一次作文写到,他在星期六乡下爷爷家的一次有趣的捉小鸡玩。老师便启发他,“小鸡无缘
无故,为何要去捉它,伤害它?你在捉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异常现象?老母鸡又是怎样表现
的?你在受到别人威胁时,你妈妈是怎样做的?”老师引导加入了他捉小鸡玩,老母鸡疯狂
地追啄他的事。这样,文章提高到“母爱“的立意上,在写作中,他也体会到要和小动物和谐
相处的道理,起到了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11
有些学生生性好动,一有空就喜欢倒腾点什么,往往会在日记、作文中表现出来,教师
就要及时发现,注意正确引导。如谢开凯同学,其父行医,顽皮好动。一次,老师在检查日
记时,发现他写“把父亲用过的吊针挂在行道树上吓人”一事。老师便找他谈话,没有尖锐地批评他,而是善意地夸奖他肯动脑筋,并鼓励他去把吊针灌上配制好的农药,挂在生病的树
上,能否也取得像他爸爸给人治病的效果。谢开凯高兴地接受了,他爸爸得知后也很支持,
一同搞了个实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谢开凯根据这次经历写了一篇〈我给香樟打吊针〉,
文章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写文章有时立意把握得不准,会钻进死胡同,这时如果退一步,就会发现海阔天空。教
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及时转变思维角度,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问题。如谢开凯的〈老爸与WTO〉
一文,刚开始时,他写老爸不爱家,很晚才回家,一次生气,把一批次品皮包一把火给烧了。
老师启发他,爸爸为何要烧那批皮包?为什么次品包就卖不到外国去?中国最近加入了一个
什么国际性的组织?诱导他作深层次的思考。最后他恍然大悟:爸爸烧皮包是教育工人要遵
守WTO规则,爸爸不回家,是一心扑在工厂上。文章立意一下子得到了升华。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写作中要注意渗透德育,要努力发挥出育人的功效。新课
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
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
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
有的作用。”在习作中,我们要自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培养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
时代感。如黄杰在周记中写到,她表妹从乡下到城里玩,大家一起到游泳馆里戏水,多么有
趣!老师启迪她,人们不是常说乡下山青水秀,是游泳的好地方,为何还要跑到城里学游泳?
哦!原来工业的发展,乡下环境也受到污染,人们不敢到有污染的小河小溪中游泳,只得到
城里学习了。在老师的点拨下,文章马上联系并提到“环保”上来,立意焕然一新了。
只要我们在写作中注意把握文章的立意,文章就会提升一个台阶,让你的文章出手不凡,
大受读者喜欢。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
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1.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
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
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3.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
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4.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
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5.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
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6.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
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
文章的中心思想。
12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往往是老师出题目,同学们把这个题目作为文章的题目,但有时候,
老师也没有指定写作的题目时,怎样为文章取一个恰当的、新颖的题目呢?
第一、具体。如我们的课文中《我盼春天的荠菜》、《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课文的题
目十分具体,让人一看题目就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同学们要取的题目必须能反映你
的作文内容。
第二、贴切。所谓贴切的题目,就是题目和文章的内容呼应。例如我们的语文课文《草
船借箭》和《飞夺沪定桥》这两篇课文,题目就十分贴切。课文题目与课文中最重要、最精
彩的那一部分内容互相照应,把它们鲜明而形象地表达出来了。题目要注意贴切,用词也要
注意生动,以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
第三、简洁。一般作文题目的字数不能太多,要简洁,要用最少的文字把文章的内容概
括地表现出来。例如,小学课本中的课文《描》,只有一个字,但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全部概
括了,十分简洁,又十分醒目,例有一位同学的作文取了一个《我的飞机起飞了》作文题,
写了自己经过不断尝试终于将模型飞机飞上了天,取这个题目就比较简洁,同时告诉读者作
文的结果。
有时同学们的作文内容比较丰富,难以用一个题目概括地表达全文内容时,除了一个主
要的题目外,还加上一个副题目,使你的作文题目不仅表现和反映文章的内容,而且使文章
的中心也更为鲜明。例如,有同学们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写一篇读后感时,给
这篇文章列了这样一个题目:《天堂与地狱——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有感》。这个题目,把文章所记叙的主要内容简洁、具体地表达了出来,让人一看就明白,你所记叙的主要内容
和中心思想。
第四、新颖。文章的内容要有新意,题目也要新颖。例有同学看了我国的“神舟五号”载
人飞船成功发射后,写下了一篇自己的体会作文,取的题目是《新的跨越》。好的题目,还
应该使人感到有趣。题目有趣了,就能吸引读者,使人看了这个题目后会产生急于想读一读
文章的强烈兴趣。
总之,文章题目的设计好与不好,效果大不一样。为文章取一个好的题目,增加文章的
吸引力。
我帮妈妈减负
3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春光明媚,柳叶婆婆,蝶儿、蜂儿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鸟儿在枝头
啁啾鸣啼。我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在花丛中手舞足蹈地追扑蝴蝶……
“伟伟,快去写作业,再有几个月就要毕业考试了,还不抓紧时间!”妈妈站在家门口高声呼
喊着。
“噢,来了!”我一边应着,一边不情愿地放掉蝴蝶,磨磨蹭蹭地走了回来。妈妈见我一副愁
13
眉苦脸相,着急地说:“六月份就要升学考试了,你还不抓紧时间学习,还惦记着玩儿?”
“现在?减负?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少而精?,我早已完成,为什么不能放松放松呢?”“你与别人不同,你要考初中,不抓紧分分秒秒学习怎么行!”妈妈继续说。我立即反驳道:“妈妈,今年小学升初中不考试,直升了,用不着担心。”我边说边偷偷地瞅着正在那儿梳妆打扮的
妈妈,忽然我惊奇地叫了起来:“妈妈怎么变胖了?!”
平时特别注意形象的妈妈听了,立即对着大橱镜来了个360度旋转,一边审视着镜子里的
自己,一边说:“唉,真是胖多了。”说完,妈妈马上往体重秤上一站,惊讶地说:“67.5公斤,比原来重了9公斤!奇怪呀,我怎么胖了呢?”奶奶在旁边插话说:“过去你辅导孩子做作业,晚上要到11点多才睡觉,自从孩子减负了,你8点就睡了,能不胖吗?!” 我听了,兴奋地对妈妈说:“您也该?减减负?了!” “我减负?我有什么负要减呀?”
我拍拍妈妈凸起的腹部调皮地说:“这里要减呀,而且我的?独家秘方?可帮您立即变苗条!”
妈妈疑惑地看着我:“你能有什么秘方?”
“您瞧,只要按照我的要求做,我包您能?减负?!”说完,我诡秘地一笑,急忙找来呼拉圈儿
对妈妈说:“瞧,它就能帮您减负!” “哈哈……”妈妈听了大笑着,“它还能……”
“它怎么了,您别看它简单,可作用很大!”我边说边做着示范,套在腰部的呼拉圈儿在我的
控制下,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转动自如。
妈妈见了,不以为然地也把呼拉圈儿套在身上,扭动起身子来,可刚才在我身上轻巧灵活的
呼拉圈儿在妈妈身上却失去了“灵性”,像飞机俯冲似的,一下子从腰上滑到了臀部,继而滑
到脚跟。我见了哈哈大笑,而妈妈却忽然涌出股倔强劲儿:“我非学会不可!”
此后,妈妈一有空闲就扭呼拉圈儿。经过一个月的“减负运动”,妈妈再到秤上一称,整整减
了8公斤,身体也更结实了。她高兴地说:“?减负?真好,不但减去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
还?减?出了我的好身体。”说得全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14